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在华耶稣会士列表

指数 在华耶稣会士列表

本表列出天主教重要修会耶稣会成立暨明朝末年以来,所有外国来华长期传教、定居或归化中国的耶稣会士,以及所有出身中国的耶稣会士。.

21 关系: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中国礼仪之争东学西渐七克徐光启依納爵·羅耀拉利玛窦利玛窦规矩约翰福音第1章第1节聖教三柱石饶家驹西學東漸马相伯郎世寧耶稣会樊守义汤若望洪若翰滕公栅栏明朝天主教方濟·沙勿略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一座记述景教在唐代流传情况的石碑,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被傅里茨·何乐模(Frits Holm)认为是了解古代中国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中极为重要的石碑,他认为石碑当与罗塞塔石碑、米沙石碑、阿兹特克太阳历石同属世界上四大代表性碑刻。.

新!!: 在华耶稣会士列表和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 查看更多 »

中国礼仪之争

中国礼仪之争,指17世纪至18世纪西方天主教传教士就中国传统礼仪是否与天主教義相容,从而和清王朝在学术和政治上发生的冲突。在天主教内先后有两种看法,耶稣会认为祭祖祭孔是世俗的仪式,与天主教教义相容,在一定范围内,是应该被容忍的;而以道明会和方济会则认为这与天主教教义相悖,不可容忍,并因此向罗马教皇请示报告。 在道明会建议下,罗马教廷在1645年通过通谕,禁止中国教徒祭祖祭孔。但之后在耶稣会的游说下,罗马教廷在1656年,解除了这个禁令。这个风波曾一度使中国和亚洲其它地区,包括日本和印度的天主教徒都受到了影响。 在这场冲突中,清朝统治者和罗马教廷的几个教皇(包括克勉十一世和克勉十四世)分歧越来越大,最终使得罗马教廷进行了直接干预。虽然到了后期,道明会和方济会已不像当初激烈反对耶稣会的思想,但罗马教廷始终持强硬态度。克勉十一世在1704年下达谕令禁止教徒进行祭祖祭孔的仪式。1742年,本笃十四世重申禁令,并禁止一切的辩论。 在两个世纪后的1939年,罗马教廷开始重新审视这个问题。庇护十二世在1939年12月8日颁布了一项谕令,同意教徒进行祭祖仪式和祭孔仪式。后来,在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1962-1965)上,祭祖祭孔被正式认可,成为教义的一部分。.

新!!: 在华耶稣会士列表和中国礼仪之争 · 查看更多 »

东学西渐

东学西渐,是中国科学及文化向西方傳播的整個歷史过程。.

新!!: 在华耶稣会士列表和东学西渐 · 查看更多 »

七克

《七克》是耶穌會傳教士龐迪我(Diego de Pantoja)所著,講述如何克服七宗罪的書籍。該書於明萬曆卅二年(1604年)寫成,共七卷,後來在崇禎二年(1629年)被收錄在李之藻的《天學初函》。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認為此書言論出自儒墨之間,而「皆歸本敬事天主以求福」的宗旨有所謬誤。.

新!!: 在华耶稣会士列表和七克 · 查看更多 »

徐光启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圣名保禄(Paulus),谥文定。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明朝末年儒学、西学、天学、数学、水利、农学、军事学等领域学者,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明朝天主教教友领袖,于崇祯朝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任上病逝于北京。 徐光启是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事业的先驱之一。在明末天下危亡之际,他忧国爱民、清廉勤政,倾心竭力以实学救国利民,在西学东渐,引进西式火器和发展明军炮兵抵御后金,引种和推广番薯、良种水稻等高产抗逆作物等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 徐光启最著名的事迹之一是他与利玛窦合作汉译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前6卷,其中译定的一些重要术语沿用至今。此外,他亲自或组织他人与来华天主教传教士合作编译了其他一系列汉文西书。徐光启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其尽晚年心血的主要工作是编纂集中国古代农学之大成的《农政全书》和系统介绍西方古典天文学(主要是第谷体系)理论和方法的《崇祯历书》等百科全书式巨著。徐光启还著有军事文集《徐氏庖言》和数量可观的天主教传道护教文章。徐光启病逝后,李之藻辑大量徐光启译著等成丛书《天学初函》刊行。 在西学方面启蒙于郭居静、受教于主要合作者利玛窦,徐光启深感中国传统学术于逻辑的严重欠缺和中国数学的停滞落后,因而高度重视演绎推理,以数学为着力点,倡导数学的研习、普及和应用;同时,他以理论指导实践,长期身体力行地进行天文、水利、农业等方面的科学实验和测量以及天文望远镜、西式火炮等的制造,归纳总结实践经验。徐光启生活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与培根、伽利略、笛卡儿等西欧学术名家同时代且并驾齐驱,在一些方面或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对待西学和西方文明的态度问题上,远早于且不同于清末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馮桂芬“中体西用”等思想,徐光启不仅试图组织人才队伍在道理和技艺各层面虚心学习和利用西方优秀文明成果(“博求道艺之士,虚心扬榷,令彼三千年增修渐进之业,我岁月间拱受其成”),还提出了逐步而全面地理解、融汇并超越(“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的发展路线。 坚持无神论立场、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原则且曾与梵蒂冈长期交恶的中共当局侧重于宣传其为“爱国科学家”。但近年来,中国内地学界和舆论已开始公开强调徐光启近乎“中国向西方寻找思想的第一人”的历史地位和虔诚天主教徒的敏感身份。 徐光启希望以“修身事天”的基督教信仰匡救时弊,挽回世道人心,“补儒易佛”,改良中华文化。徐保禄阁老是罗马大公教会汉传开教之初热忱而忠贞的教友领袖和护教士,是中国基督教史上影响力最大、官位最高的奉教士大夫,被誉為中国天主教「聖教三柱石」之首。1933年,徐光启被天主教上海教区宣告为“天主之-zh-hans:仆;zh-hant:僕;-”,启动列真福品案;2010年前后,利玛窦、徐光启列真福品案分别重启。.

新!!: 在华耶稣会士列表和徐光启 · 查看更多 »

依納爵·羅耀拉

聖依纳爵‧罗耀拉(San Ignacio de Loyola,受洗前名為Íñigo López de Loyola;Saint Ignatius of Loyola;依纳爵又译伊格那丟;),西班牙人,耶稣会创始人,羅馬公教聖人之一。他在羅馬公教會內進行改革,以對抗由馬丁·路德等人所領導的宗教改革。.

新!!: 在华耶稣会士列表和依納爵·羅耀拉 · 查看更多 »

利玛窦

泰奥·里奇(Matteo Ricci,,),漢名利玛窦,号西泰,又号清泰、西江,天主教耶稣会意大利籍神父、传教士、学者。1583年(明神宗万历十一年)来到中國居住。在中国颇受士大夫的敬重,尊称为“泰西儒士”。他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除传播天主教教义外,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他的著述不仅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日本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认识西方文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1984年獲得天主之僕稱號。天主教馬切拉塔教區于2011年開始對耶稣会士利玛窦神父列真福品进行审理。.

新!!: 在华耶稣会士列表和利玛窦 · 查看更多 »

利玛窦规矩

利玛窦规矩 ,指明朝時來華的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利玛窦的傳教方式與策略,利玛窦允許中國教友繼續祭天、祭祖、祭孔的舊俗。這規則一直被遵行,直到羅馬教皇克勉十一世發布禁令為止,教皇的禁令,也引爆了清康熙帝的反制,是為中國禮儀之爭。.

新!!: 在华耶稣会士列表和利玛窦规矩 · 查看更多 »

约翰福音第1章第1节

《约翰福音》第1章第1节是《约翰所作福音书》的开场白,被划分为第一节。.

新!!: 在华耶稣会士列表和约翰福音第1章第1节 · 查看更多 »

聖教三柱石

聖教三柱石是指明朝时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在中國傳教其間所吸納的第一代基督徒裡最有成就的三個人,他們是徐光啟、李之藻和楊廷筠。“聖教三柱石”是最早產生的稱呼,以後又有中國聖教三柱石、天主教三柱石及第一代教會三柱石等說法,而後兩個說法已經是現代人的用語了。 加上王徵,被称为“中国天主教四贤”。.

新!!: 在华耶稣会士列表和聖教三柱石 · 查看更多 »

饶家驹

饶家驹(Robert Jacquinot de Besange, S.J. )法国天主教耶稣会神父,长期在中国传教,二战期间曾在中国上海建立南市难民区。.

新!!: 在华耶稣会士列表和饶家驹 · 查看更多 »

西學東漸

西學東漸是指近代西方學術思想向中國傳播的歷史過程,作為史學術語,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清末)民國兩個時期之中,歐洲跟北美洲還有大洋洲的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的西方學術思想的傳入。 在這段時期中,中國人對西學的態度由最初的排斥和抗拒,到逐漸接受,甚至有人要求「全盤西化」。在西學東漸的過程中,藉由來華洋人、出洋華人、各種報刊、書籍、以及新式教育等作為媒介,以澳門、香港、其他通商口岸以及日本等作為重要窗口,西方哲學、天文、物理、化學、醫學、生物學、應用科學、科技、地理、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法學、史學、文學、藝術等大量傳入中國,對於中國的學術、思想、政治和社會經濟都產生重大影響。 五四運動時,左翼激進派知識分子接受了俄国马列主义,並對中國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也是西學東漸之一部份。.

新!!: 在华耶稣会士列表和西學東漸 · 查看更多 »

马相伯

伯(),原名建常,后改名良,字相伯,又作湘伯或芗伯,天主教圣名若瑟,晚年号华封老人。他是近代中国著名教育家、政治活动家,曾是天主教耶稣会神父,後來成為震旦学院、復旦公學、輔仁大學的創始人。.

新!!: 在华耶稣会士列表和马相伯 · 查看更多 »

郎世寧

郎世寧,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奧內(Giuseppe Castiglione,),義大利人,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及中國宮廷畫家,寫實畫風紀錄了清朝初期的中國宮廷人物與景色。.

新!!: 在华耶稣会士列表和郎世寧 · 查看更多 »

耶稣会

耶稣会(Societas Iesu,簡寫為S.J.或S.I.)是天主教會的主要男修会之一,1534年8月15日由依納爵·羅耀拉與方濟·沙勿略、等人共同於巴黎成立,至1540年由教宗保祿三世詔令承認。最初是為了對抗宗教改革的風潮而創立,在天主教會中屬於原教旨主義派,重視神學教育、對教會的忠誠度以及向青年傳教,發願守貞、神貧,並要求會士对修会和聖座的命令绝对服从。 耶穌會除了協助祈祷、从事社工慈善,拯救貧困之外,最大的特色是興學,他們首先在歐洲興辦許多大學、高中,是現今世界最大的辦學團體之一;培養出的學生除神職人員以外,也大多活躍於西方政界與知識份子階級,著名者有笛卡兒等。現任教宗方濟各即為耶穌會會士,為首位耶穌會出身的教宗。 目前耶穌會大約有兩萬名會士,在超過112个国家活动,加入耶稣会比加入其它修会困難,要受到更長時間的考驗。申請入會者可選擇成為神父或終身修士,但兩者的培育過程相同,不但要取得神學學位,而且还要有另一项科目的大学学士毕业文凭。耶穌會特有的靈修方式稱為「」,是羅耀拉所創。由於耶穌會重視教育事業,許多耶穌會會士擁有博士學位、甚至在大學執教。 耶穌會格言是「愈顯主榮」(Ad Majorem Dei Gloriam),这句话往往被缩写为「AMDG」。會徽下方是紀念基督信仰中釘死耶穌的三根釘子,上方的IHS則是耶穌希臘文寫法(ΙΗΣΟΥΣ)的前三個字母(Σ的寫法往後演變成拉丁字母的S),亦有「耶穌是人類救主」之義(Jesus Hominum/Hierosolymae Salvator)。與其他歷史較久的修會不同,耶稣会無會衣,一般只在會士姓名後面加上“SJ”的後綴,以表明其身份。.

新!!: 在华耶稣会士列表和耶稣会 · 查看更多 »

樊守义

樊守义()清康熙帝出使西洋的使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生于山西省平阳府绛州(今新绛县)。.

新!!: 在华耶稣会士列表和樊守义 · 查看更多 »

汤若望

约翰·亚当·沙尔·冯·贝尔(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漢名汤若望,字道未,神圣罗马帝国科隆(今属德国科隆)人,天主教耶稣会修士、神父、学者、传教士,明神宗時來華傳教47年,任職中国明末清初官员,一生沒有再回到歐洲的家鄉。.

新!!: 在华耶稣会士列表和汤若望 · 查看更多 »

洪若翰

洪若翰(Jean de Fontaney,),法国人,耶稣会传教士,与白晋等五人,受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遣,前往中国传教。因向康熙帝奉献金鸡纳霜(奎宁)而治好康熙帝的疟疾而闻名。.

新!!: 在华耶稣会士列表和洪若翰 · 查看更多 »

滕公栅栏

滕公栅栏,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6号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院内,是明朝至中华民国时期的天主教墓地,安葬了许多来华西方天主教传教士及其他天主教教士、教民。现仅存利玛窦墓等一小部分。墓地旁边原有马尾沟教堂。.

新!!: 在华耶稣会士列表和滕公栅栏 · 查看更多 »

明朝天主教

明朝天主教,是基督教第一大教派——天主教(罗马大公教会)第一次大规模传入并扎根中国汉族士大夫和基层民众的时期,在中国基督教史、中国思想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西学东渐、东学西渐)上具有深远影响。.

新!!: 在华耶稣会士列表和明朝天主教 · 查看更多 »

方濟·沙勿略

聖方濟·沙勿略(San Francisco Javier,另譯聖方濟·四維、聖方濟·薩威、聖法蘭西斯·沙勿略、圣方济各·沙勿略等;)是西班牙籍天主教傳教士,也是耶穌會創始人之一,首先将天主教信仰传播到亚洲的馬六甲和日本。天主教会称之为“历史上最伟大的传教士”;是“传教士的主保”。天主教會同時尊其為中國、日本,以及果阿、澳門兩個教區之主保,瞻禮定於每年12月3日。.

新!!: 在华耶稣会士列表和方濟·沙勿略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