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8 关系: 劉體純,巴山 (清朝),一代皇后大玉兒,佛尼埒,图海家族墓,王辅臣,王進寶,覺羅巴哈納,諾敏 (馬佳氏),鹿鼎記角色列表,能圖,董額,鄂扎,杨起隆,清朝,清朝大学士列表,清朝刑部尚書列表,清朝滿洲八旗都統列表。
劉體純
劉體純(),一作體仁,又名二虎。明末農民軍將領。 最早是李自成部下,任「果毅將軍」。李自成死後,與郝永忠(郝搖旗)等大順軍餘部聯明抗清,退到湖北興山縣茅麓山區,據險而守,與李來亨等號稱夔東十三家。康熙二年(1662年)十二月冬,清軍集川、陝、鄂三地區兵力,圍攻川東夔東,戰事異常慘烈,定西將軍圖海以各個擊破,攻入茅麓山,體純轉至長壽,全家自縊死。 Category:明朝軍事人物 Category:明朝自殺人物 Category:集體自殺 T體純.
查看 圖海和劉體純
巴山 (清朝)
巴山(),瓜爾佳氏,滿洲鑲黃旗人,世居哈達。祖巴岱,國初時率眾來歸,授世管牛彔額真。再傳至巴山。天聰五年,隨皇太極伐明,圍攻大凌河。明軍出城應戰,殺梅勒額真屯布祿、牛彔額真郎格,巴山衝入明軍陣中,取回二人屍身。六年,從征察哈爾,追至大同。還師時明軍追襲,巴山與承政圖爾格殿後。八年,授世職牛彔章京。尋擢甲喇額真(參領)。 崇德元年,隨皇太極伐朝鮮,與甲喇額真屯泰等率先破敵。三年,兼任工部理事官。從貝勒岳託侵明朝,自牆子嶺入邊,近明都,擊敗明太監馮永盛部軍隊;攻鉅鹿,所部率先登城,因功加半個前程。五年,與承政薩穆什喀、索海等伐虎爾哈部,攻掛喇爾屯。七年,隨奉國將軍巴布泰率師駐防錦州。 順治元年,滿清入關,巴山督所部步兵擊敗李自成,擢工部侍郎,進世職三等輕車都尉。二年,授梅勒額真(副都統),鎮守江寧。三年,命總管江寧駐防滿洲兵,特置總督糧儲兼理錢法,駐江寧,以協領鄂屯兼任,加戶部侍郎,以重其事。時江北諸山寨並起,皆為明守。江寧城中有人謀為明廷內應,巴山偵知,捕斬三十人。未幾,明潞安王朱誼石以二萬人分三道攻江寧,巴山會招撫大漢奸洪承疇等督兵抵禦,敗朱誼石義軍。避居嘉定的明左通政使侯峒曾已於順治二年死難,四年,侯峒曾子侯元瀞通表明魯王朱以海,取得敕書及一封黃斌卿致洪承疇的書信,但為柘林游擊陳可所獲,信中有「內殺巴、張二將」的字句,指的正是巴山及提督張大猷二人。多爾袞知道後,以敵謀設間,詔慰洪承疇,而諭獎巴山及張大猷「嚴察亂萌,公忠盡職」。六年,江南總督馬國柱討六安山區抗清義軍,巴山與張大猷殺義軍首領張福寰,鎮壓各處山寨,進三等男。是年,裁總督糧儲錢法。十一年,復錄江寧平“寇”功,進世職二等男。康熙十二年,卒。 子舒恕,襲世職。從大學士圖海討王輔臣,次平涼城北虎山墪,擊敗王輔臣軍。復從都統穆占討吳三桂,在松滋擊敗吳三桂軍,進圍雲南,屢敗吳世璠將胡國柄、劉玘龍、黃明等,又困其將馬寶、巴養元等於烏木山。論功,進世職一等。卒,子長清,改襲一等阿達哈哈番。.
查看 圖海和巴山 (清朝)
一代皇后大玉兒
《一代皇--大玉兒》是謝佾璋製作的中視八點檔古裝連續劇,全劇共四十四集,首播期間為1992年5月14日至1992年7月14日。以興盛清朝的孝莊文皇后為女主角,描述她與多爾袞之間的愛情故事。.
查看 圖海和一代皇后大玉兒
佛尼埒
佛尼埒(v,),滿洲科奇理氏,滿洲鑲紅旗人。世居瓦爾喀部。父親索爾和諾,年少失去父母,兄長瑚里納撫養成人,其後瑚里納為仇人所害,索爾和諾手刃報仇,以祭奠兄長之墓。崇德三年(1638年),索爾和諾來歸大清。索爾和諾跟從大軍討伐明軍,在攻打河間之時戰死,授牛彔章京世職。 佛尼埒因此襲其父職。授職西安駐防牛彔額真,進封二等阿達哈哈番。康熙初年,累功擢升為西安副都統。康熙十三年(1674年)春天,從將軍瓦爾喀經四川征討吳三桂 。大軍進入棧道後,聽聞四川叛附吳三桂 ,譚弘據守陽平關。佛尼埒跟從瓦爾喀自野狐嶺進兵,斬首級三千餘。進入朝天關,屢次擊敗敵軍。總兵吳之茂以保寧叛變,佛尼埒移師往討伐他,不克,鑿壕塹與敵軍相持。吳之茂出兵劫略陽糧船,斷截槐樹驛運道。清軍糧餉不繼,退還漢中。吳之茂中途追截,與總兵王懷忠夾擊,清軍敗走。 其冬,提督王輔臣叛變,連陷平涼、秦州。康熙十四年(1675年),擢升佛尼埒為西安將軍,加振武將軍銜。命佛尼埒與貝勒洞鄂進軍討伐王輔臣部將高鼎,佛尼埒以四千人屯關山河岸,偕穆占整師與戰,攻破其壘;逐北,又敗敵軍於渭河橋,進兵薄秦州。軍壘未定,賊寇乘佛尼埒軍隊不備,開壁出戰。 佛尼埒督軍遮擊,賊不敢侵犯。旋攻克東西二關。叛賊數千攻掠仙逸關,佛尼埒考慮會斷了餉道,分兵前往救援。叛賊踰山而走,佛尼埒追躡叛賊,殺其黨且盡,遂率軍趨向隴州。叛賊縱火焚山澤,佛尼埒曰:「是欲燒絕我輓運道也。若不增兵策應,軍食何賴焉?」因此暫駐隴州。 當時清軍久攻未下秦州,而四川及平涼諸賊寇挾萬餘人前往救援,城寇與應者亦有八千餘人。佛尼埒只好還師與諸軍會合,偕內大臣坤接連打敗賊眾,擒獲其將李國棟等,殪其眾三千餘人。州城遂收復,以次攻下禮縣、西和、清水、伏羌諸城。漢中運道受阻,清軍大飢。將軍席卜臣退還西安,上命佛尼埒領兵開棧道,規漢中,緣途攻擊賊軍,賊軍皆兵潰逃竄。康熙十五年(1676年),吳之茂欲救援王輔臣,再侵犯秦州。佛尼埒與護軍統領傑殷商議繞道至叛賊後方,斷絕其運道,收復靜寧。大將軍圖海攻下平涼,吳之茂逃遁。佛尼埒又與傑殷乘夜追擊,追及敵軍於牡丹園,遂攻克祁山堡。吳之茂僅以十餘騎遁走。 康熙十六年(1677年),追論佛尼埒自保寧退還漢中諸罪,降佛尼埒世職為拜他喇布勒哈番,削去他振武將軍之銜,仍署任西安將軍。康熙十七年(1678年),佛尼埒與吳丹等敗敵於牛頭山、於香泉,率師駐守寶雞,堅扼棧道諸隘。賊寇屢至,被佛尼埒屢敗。康熙十八年(1679年),跟從大將軍圖海征伐興安,賊寇於梁河關阻截。佛尼埒領兵為先驅,濟乾玉河,攻拔梁河關,遂攻下興安。康熙十九年(1680年),潼川歸降,並收復鹽亭、中江、射洪諸縣。再打敗賊寇豹子山,攻克瀘州。是年冬天,吳世璠之將領胡國柱自敘州侵擾永寧,朝廷下詔授佛尼埒建威將軍之職討伐。康熙二十年(1681年),攻克馬湖。吳世璠部將宋國輔等以永寧投降。胡國柱亦棄敘州逃遁,康熙帝下命佛尼埒鎮守。其後再下命佛尼埒還鎮漢中。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佛尼埒逝世。雍正八年(1730年),修建賢良祠後,下詔佛尼埒配享賢良祠。乾隆初,朝廷追封佛尼埒諡號「恭靖」。佛尼埒之子托留,承襲世職,官至黑龍江將軍。另一子額倫特,曾署任西安將軍,力戰策凌敦多布時戰死。.
查看 圖海和佛尼埒
图海家族墓
图海家族墓,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内。 1986年,朝阳区人民政府将“图海家族墓碑刻”公布为“北京市朝阳区登记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月,朝阳区文化委员会为“图海家族墓”立有“北京市朝阳区普查登记文物”牌。.
查看 圖海和图海家族墓
王辅臣
王輔臣(),山西大同人,綽號「西路馬鷂子」,本為李姓。軍人,本反清,後投降清朝被任用陝西提督,又響應三藩之亂反清,破蘭州,受周培公招降,投降於清康熙帝。後畏罪自殺。.
查看 圖海和王辅臣
王進寶
王進寶(),字顯吾,甘肅靖遠人。清初軍事將領,精於騎射。.
查看 圖海和王進寶
覺羅巴哈納
覺羅巴哈納(z;)、巴哈納,愛新覺羅氏,諡敏壯,滿洲鑲白旗人,景祖覺昌安的三兄索長阿四世孫。清朝政治人物、大學士。.
查看 圖海和覺羅巴哈納
諾敏 (馬佳氏)
諾敏(v,),馬佳氏,滿洲正黃旗人,圖海子,清朝官员,曾任刑部尚書。 曾任護軍統領。康熙二十三年四月癸丑,接替喀爾圖,擔任清朝刑部尚書,后改禮部尚書。由禧佛接任。今北京的图海家族墓仍留存有诺敏诰封碑一座。.
查看 圖海和諾敏 (馬佳氏)
鹿鼎記角色列表
鹿鼎記角色列表,此表羅列金庸武俠小說《鹿鼎記》中登場的人物角色。.
查看 圖海和鹿鼎記角色列表
能圖
能圖,滿洲正紅旗,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刑部尚書。 曾任左都御史。順治十七年正月庚辰,接替圖海,擔任清朝刑部尚書,后革。由覺羅雅布蘭接任。.
查看 圖海和能圖
董額
董額(v,),滿洲愛新覺羅氏。清太祖努爾哈赤孫、豫通親王多鐸第七子、豫宣和親王多尼弟弟。 董額初受封為貝勒。康熙十三年(1674年),命董額為定西大將軍,討伐叛將王輔臣。董額遣部將梅勒額真赫業等守衞鳳翔,而親自率師駐守西安。朝廷下詔命令進駐蘭州,董額未有即刻起行,皇上再下命嚴守棧道。王輔臣派遣兵士摧毀偏橋,斷去棧道。朝廷下詔責成董額遷延,仍趣攻下平涼、秦州諸路。董額進軍攻克秦州禮縣,驅逐敵軍至西和,攻克清水、收伏羌地。再派遣安西將軍穆占攻取鞏昌及蘭州。再與將軍畢力克圖、阿密達會師攻打平涼,日久仍未能攻下。康熙十五年(1676年),命令大學士圖海檢視大軍,改授董額固山額真,聽圖海節制。康熙十六年(1677年)二月,董額被削去貝勒爵位。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授董額正藍固山額真之職。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侄兒信郡王鄂扎逝世後,朝廷於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以董額承襲信郡王爵位。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董額逝世。仍坐前罪,不賜恤。以鄂扎第二子德昭承襲信郡王。.
查看 圖海和董額
鄂扎
鄂扎(),滿洲愛新覺羅氏。清太祖努爾哈赤曾孫、豫通親王多鐸之孫、信宣和郡王多尼第二子。 順治十八年(1661年),父親多尼死後承襲信郡王爵位。 康熙十四年(1675年),命鄂扎為撫遠大將軍,征討察哈爾布爾尼。大軍到達岐爾哈台,詗知布爾尼屯兵於達祿。鄂扎命令留下輜重,親自偕同副將軍圖海及梅勒額真吳丹輕騎進軍。布爾尼設置埋伏以待清軍,命分軍搜索山澗,伏發,清軍與土默特兵合擊大破敵軍。布爾尼督兵列火器以拒,清軍奮擊,布爾尼大敗;復收集潰敗士卒再戰,又被清軍擊殲,清軍獲馬械無算。布爾尼以三十騎逃遁,中途為科爾沁部長沙津射死。察哈爾平定後,撫恤餘黨一千三百餘戶。清軍退還,清聖祖迎勞大軍於南苑,下詔褒獎戰功,賜金一百、銀五千。鄂扎尋掌管宗人府事。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鄂扎為恭親王常寧副將守備噶爾丹。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鄂扎跟從皇上北征,統領正白旗營。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朝廷以鄂扎怠惰,解除宗人府職務。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鄂扎逝世,以多鐸第七子董額承襲信郡王爵位。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清高宗以多鐸戰功為開國諸王之最,追封復任為豫親王,命令鄂扎孫修齡仍襲豫親王。鄂扎亦被追封為豫親王。.
查看 圖海和鄂扎
杨起隆
杨起隆(),清代抗清人士。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二月与黃吉、陳益聯絡北京附近一些反清義士密谋反清复明,组织「中興官兵」,自稱「朱慈璊」,為明朝「朱三太子」,改年號為「廣德」。後遭納蘭明珠、圖海等率兵鎮壓,失敗逃走,黃吉與陳益被殺。康熙十九年(1680年)在陝西鳳翔被圖海逮捕,送回北京處死。.
查看 圖海和杨起隆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号為大清(a),對外使用大清国、大清帝國、中國、中華大清國等名稱,是中国历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專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满人源自建州女真,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為建州卫。建州卫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一个邊防的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稱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瀋陽)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大顺国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关内,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同時遷都北京。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统治着辽阔的領土及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歷史學者認為該时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满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而梁啟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強劃分勢力範圍。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许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溥儀)於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聰),國祚長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來則有10帝,歷時268年。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但是比明朝独裁,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認為清朝在专制主义集权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权上始终要袒护满人,政治上制度的意义很少,而法术的意义很多。認历代中國王朝包括明朝社會特别鼓励大眾公开发言,只有清朝才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沒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然而徐復觀批評錢穆對歷代專制下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學者孟昭信指出,康熙二十年內閣新成員當中有兩名滿人和四名漢人,清延亦重點選拔升遷較快的漢族士大夫,這些士大夫同時是內閣的候補成員。另外,學者孔定芳也指出,清政府也容許有「反清」思想的學者嚴繩孫任命擔任官職,在任職一段時間後,嚴繩孫放棄「反清」思想,後來從原本「不享無妄之福」到「九死從今總負恩」,甚至把康熙帝視為恩人。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极盛时可達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查看 圖海和清朝
清朝大学士列表
清朝大学士列表,旨在列出中国清朝自崇德元年(1636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历任大学士。清代大学士品级为正一品,雅称为“相国”,是清朝政府文臣中最高常设职位,相当于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清军入关后,沿袭明朝内阁制度和票拟制度。但内阁受制于议政王大臣会议,只是转达表章的机构,大学士并不入阁办事。顺治帝亲政后,每日前往票本房,大学士掌管票拟,深受信任。顺治十年(1653年),设置内三院汉大学士,各二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内三院更名为内阁。顺治十八年(1661年),恢复三院旧制。康熙九年(1670年),仍改三院为内阁。自康熙帝设立南书房后,内阁的权力愈来愈低。特别是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以后,内阁变成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于军机处办理。大学士必须充当军机大臣后,才可以参与处理国家政务。宣统三年(1911年),清政府仿照西方建立责任内阁,军机处和旧内阁被撤销,大学士另外在翰林院排列次序。 清代,大学士设置为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乾隆年间撤销中和殿大学士,增设体仁阁大学士,成为“三殿三阁”。此后,大学士员限为满汉各二。大学士的迁转也大多按从体仁阁至文华殿这样的顺序迁转。有清一代,正式诏书等均以内阁名义拟出,臣下正式奏章也递交内阁,所以内阁仍是清代名义上正式的行政机构。.
查看 圖海和清朝大学士列表
清朝刑部尚書列表
下表列出清朝刑部尚书:.
查看 圖海和清朝刑部尚書列表
清朝滿洲八旗都統列表
以下列出清朝八旗滿洲都統任職者,包括民國時期任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