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26 关系: 基督教,基督教历史,基督教和暴力,埃及,埃及宗教,十字軍東征,十一奉獻,卡塔尔,印巴分治,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人,南特敕令,古罗马,台灣團結聯盟,右派,君士坦丁大帝,君主專制,坎特伯雷大主教列表,墨西哥合眾國 (1824–1864),天主教大吉嶺教區,天皇,威爾斯教會,孔雀王朝,官方宗教,宗教自由,尤利安,尼泊尔文化,巴基斯坦宗教,巴林,不丹宗教,中國,帶着智能手機闖蕩異世界。角色列表,丹麥國教會,世俗國家,三位一體,亚美尼亚使徒教会,亞美尼亞宗教,亞美尼亞王國,亞美尼亞禮,亞美尼亞禮天主教會,亞拉拉特山,座堂主任牧師,廢佛毀釋,以色列历史,伊兒汗國,伊朗歷史,伊斯兰共和国,伪满建国忠灵庙旧址,佛教,信義宗,... 扩展索引 (76 更多) »
基督教
基督教是信仰耶穌基督為神之聖子與救世主(彌賽亞)的一神教。發源於西亞的巴勒斯坦地區,以《聖經》為最高宗教經典,信徒稱為基督徒,基督徒組成的團體則稱為教會或基督教會。由於部分教義源流自猶太教,因而被認為是亞伯拉罕諸教之一,現今亦与伊斯兰教、佛教共同視為世界三大宗教。其分為天主教、正教會、新教等三大宗派,但因歷史發展的緣故,漢語所稱的「基督教」常專指新教,基督教整體則又另以「基督宗教」、「基督信仰」或「廣義基督教」稱之。 基督教的信仰核心認為三位一體的獨一神(漢語亦譯為上帝或天主)創造了世界,並按照神自己的形像造人,由人來管理世界,後來人犯罪墮落,帶來了死亡;聖父派遣其子耶稣 道成了肉身,在其在世33年的最後,為世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在三天後從死裏復活而後升天,賜下聖神與信徒同在;他的死付上了罪的贖價,使一切信他的人得到拯救,並在神內有永遠的生命。 按照基督教在4世紀的歷史紀載,第一個教會在耶穌升天與聖神降臨(約公元30至33年)後由耶穌的宗徒建立,之後耶穌的宗徒及信徒們不斷向外宣教,並快速在當時管轄巴勒斯坦的羅馬帝國境內及周邊地區傳播;雖曾長期遭羅馬帝國政府迫害,但約於公元325年由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合法化,狄奧多西大帝時更定為羅馬帝國的國教,至此成為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之後因羅馬帝國分裂後西方世界東西部的差异化发展,導致11世紀發生東西教會大分裂,形成以羅馬教宗為首的公教會、以及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为首的正教會。16世纪時,西歐又爆發了反對教宗權威的宗教改革運動,马丁·路德(路德派)、约翰·喀尔文(喀尔文派)、烏里希·慈運理等神學家與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安立甘派)先後脫離天主教而自立教會,日後出現了許多教義相近的教會,這些教會即為後世所統稱的新教。 基督教雖起源於西亞,但在7世紀創立的伊斯蘭教興起後,今日在當地的信徒人口反而居於少數。由於基督教重視傳教事業(又稱為「大使命」),加上近代西方國家在世界經濟及文化上具有強勢的影響力,使得基督教的傳佈範圍遍及整個世界,基督教文化更成為世界許多文明的重要骨幹。粗估統計全球超過30%的人口信仰基督教,是當今世界信仰人口最多的宗教,三大宗派中又以天主教的信徒佔約半數最多;基督徒最多的國家則是美國及巴西,大約占人口的75%。.
查看 國教和基督教
基督教历史
基督宗教历史,指基督宗教、基督教世界及各宗派教会的历史,從公元一世紀耶稣及其门徒的时代开始,直到现代。 基督宗教于公元一世纪中葉发源于罗马帝国统治的黎凡特地區。起先是被压迫的宗教,但很快從耶路撒冷傳播到整個近東,包括亞蘭,亞述,美索不達米亞,腓尼基,小亞細亞,約旦和埃及等地。在301年成為亞美尼亞國教,319年成為喬治亞國教,325年成為阿克蘇姆帝國國教,380年成為羅馬帝國國教。公元431年以弗所公會議後,聶斯脫利派分離,形成東方亞述教會。之後451年迦克墩公會議,教會又分裂為東方正統教會和迦克敦教會。1054年東西教會大分裂使得迦克墩教會再分裂為羅馬天主教會和希臘東正教會。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又從天主教會分離、創造出新的基督教社群-新教,並演變出許多教派。 羅馬天主教與希臘東正教在中世紀散佈到全歐洲,文藝復興時代又進一步散布到全世界,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宗教,擁有約20億信徒。現今最具規模的三大教派為罗马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如路德宗等)。.
查看 國教和基督教历史
基督教和暴力
基督教与暴力的关系是一个争议性话题,因為雖然基督教教義中宣扬和平、爱与同情,但另一方面部分教义也被用来將使用暴力合理化。和平、同情和对他人的慈善與宽容過失是基督教教義中重要的核心元素。然而,历史上許多對异教徒、教會異端、宗教罪人與外敵的暴力行為,部份人士都曾引用某些特定段落的旧约、新约和基督教神学,來進行合理化。自早期教会教父時代開始,對於何時使用暴力才是具備合理性的這個問題,在基督教會中就不斷進行辯論。這些辩论进而引出了諸如正義戰爭的概念。 在書籍中,宗教評論家山姆·哈里斯分析了宗教造成暴力行為的原因。 基督教神学家指出基督教有着很强的反暴力教义和历史渊源,特别是在耶稣的山上寶訓中的非暴力和“爱你的敌人”的教导。例如Weaver断言耶稣的和平主义“保存在正义战争的教义中,在教义中所有战争甚至偶尔必要的邪恶均被视为罪;也同样保存在反战的僧侣和神职人员和一贯的基督教和平主义传统中”。基督教神學家大衛·本特利·哈特(David Bentley Hart)教授认为基督教與各種宗教及無神論者相同,都有暴力歷史,但無神論者殺戮記錄更多。 “资料显示,在马可·奥勒利乌斯的时代(公元121年-180年)以前,没有基督徒当兵;当兵的,在做了基督徒以后,再没有留在部队中服役。”——《基督教的兴起》。 “早期的基督徒在处世待人方面跟罗马人截然不同。……基督宣扬和平,因此基督徒拒绝当兵。”——《历代世界》。 “早期基督徒认为战争是不对的,也不会参军,即使罗马皇帝要求人民服兵役。”(《在旧世界建立的新世界根基》,R.与W.M.韦斯特合著,1929,131页) 《宗教和战争百科全书》(英语)说:“最早跟从耶稣的人都拒绝参与战争和服兵役”,他们认为参与战争和服兵役,“就是违反了耶稣说的爱人如己的原则和爱仇敌的命令”。.
查看 國教和基督教和暴力
埃及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جمهوريّة مصرالعربيّة,),通稱埃及,是東北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面積為1,001,450平方公里,人口已超過9,000萬。原存在於當地的古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二戰後,埃及于1953年由阿拉伯人建立共和国,地理上該國地跨二洲即亞洲和非洲,西奈半島位於西南亞(西亞),而該國大部分國土位於北非地區。伊斯蘭教為國教。埃及人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遜尼派,最大的宗教少数派为科普特正教。另外還有基督教其他教派和伊斯兰教什叶派;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和法語。 埃及經濟的多元化程度在中東地區名列前茅。各項重要產業如旅遊業、農業、工業和服務業有著幾乎同等的發展比重。埃及也被認為是一個中等強國,在地中海、中東和伊斯蘭信仰地區尤其有廣泛的影響力。.
查看 國教和埃及
埃及宗教
埃及主要宗教是伊斯蘭教,2017年穆斯林人口約佔埃及總人口的90%。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2010年的研究,94.9%的埃及人是遜尼派穆斯林,5.1%是基督徒,不到1%的人口是猶太教、佛教或其他宗教信徒。基督徒在埃及人口中所佔比例正在下降,上個世紀最高的人數是1927年,當時人口普查有8.3%的埃及人是基督徒。在隨後的七次人口普查中,基督徒佔人口的比例逐漸縮小,1996年為5.7%。然而,大多數基督徒反駁了這種估計的人口普查,他們聲稱人數不足。 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資料,埃及穆斯林(主要是遜尼派)佔90%,基督徒(主要是亞歷山大科普特正教會,其他基督宗派包括亞美尼亞使徒教會、羅馬天主教、馬龍尼禮教會、正教會和聖公會)佔10%(2015年)。.
查看 國教和埃及宗教
十字軍東征
十字軍東征(Cruciata;伊斯兰世界稱為法蘭克人入侵;1096年-1291年)。這是一系列在罗马天主教教皇的准許下的戰役,由西欧的封建領主和骑士对他們認為是異教徒的国家(地中海东岸)发动了持续近200年的宗教战争。十字軍東征最初參與成員,例如:騎士、商人、農民,多數是自願的,受拜占庭帝國之邀,參與奪回聖地戰爭。這些十字軍也非拜占庭帝國主力部隊。东正教徒也参加了其中几次十字军。 参加这场战争的士兵配有十字标志,因此称为十字军。十字军主要是罗马天主教势力对穆斯林統治的西亞地区作佔領并建了一些基督教国家,因而也被形象的比喻为“十字架反对弓月”;但也涉及对“基督教异端”、其他异教徒和对其他天主教会及封建领主的“敌对势力”的征服,如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将矛头指向了東正教的拜占庭帝國。 天主教徒相信,十字军的最初目的是收复被穆斯林统治的圣地耶路撒冷。当塞尔柱土耳其的穆斯林與基督教的拜占庭帝国在安纳托利亚对戰並取得军事胜利後,十字军的战役为响应拜占廷的求助而被点燃了。旷日持久的战役断断续续在黎凡特地区展开,战争中敌友双方界线不完全是按宗教划定,例如第五次东征时基督徒们与罗姆苏丹国结盟。十字军雖然以捍衛宗教、解放聖地為口號,但實際上是以政治、社會與經濟等目的為主,伴随着一定程度上的劫掠,参加东征的各个集团都有自己的目的,甚至在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劫掠了天主教兄弟東正教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所以,美国学者朱迪斯·M·本内特在他的著作《欧洲中世纪史》裏写道,「十字军远征聚合了当时的三大时代热潮:宗教、战争和贪慾」。 到1291年,基督教世界在叙利亚海岸最后一个桥头堡——阿卡被攻陷,十字军国家的命运告终。十字军东征對西方基督教世界造成了深远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影响,其中有些痕跡至今尚存。.
查看 國教和十字軍東征
十一奉獻
什一奉獻(或什一税、什一捐),常用於指猶太教和基督宗教的宗教奉獻,歐洲封建社會時代用來指教會向成年教徒徵收的宗教稅。 源於《聖經舊約》時代,其希伯來文原意是「十分之一」。在古代近東的國家,其中有迦南、腓尼基、阿拉伯等國都有什一奉獻的習俗以維持崇拜及國家支出。.
查看 國教和十一奉獻
卡塔尔
卡塔爾(قطر;,當地方言的Johnstone, T.M. "." Encyclopaedia of Islam.
查看 國教和卡塔尔
印巴分治
印巴分治(Partition of India;भारत का विभाजन, 或 हिंदुस्तान का बटवारा,;印度斯坦語:,;Taqseem-e-Hind )是指于1947年8月14日和15日发生在印度次大陆的历史事件,由於人數較多的印度教徒和人數較少的伊斯蘭教徒之間的宗教對立日益激化,大英帝國統治下的英屬印度解體,誕生印度聯邦和巴基斯坦自治領(包括今日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大部分地區)的兩個新國家。 協議還包括了印度政府部門的資產、包括印度公務員、印度陸軍、皇家印度海軍、印度鐵路和中央財政,以及其他行政服務。印巴分治使得印度和巴基斯坦獲得了獨立,然而兩國的對立直至今日都在繼續。因兩國戰爭而流離失所者達一千二百五十萬,傷亡估計達數十萬到一百萬不等(大多數人估計於1947年間越過印巴邊境的人數約有一千萬到一千二百萬不等)。各土邦可自行決定是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選擇獨立。分治条款既未涉及孟加拉国的独立问题,也没有谈及英属印度管理下的锡兰和缅甸分治问题。缅甸于1948年1月4日独立,锡兰于1948年2月4日独立;孟加拉国随1971年的孟加拉国独立战争之后自巴基斯坦独立。尼泊尔、不丹曾为英国的保護國,但一直不属于英属印度,不受分治相关条约影响。由于当时分治条款只涉及现代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二国的划分问题,汉语常称之为“印巴分治”。.
查看 國教和印巴分治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亞共和国(Republik Indonesia,IPA讀音:),简称印度尼西亞或印尼,为东南亚国家;約由17,508個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萬島之國」黃煥宗、孫福生,《中國大百科全書》-印度尼西亞歷史。。印度尼西亞人口超過2.65億,為世界上人口第四多的國家。國體屬共和國,國會代表及總統皆由選舉產生。印度尼西亞首都為雅加達。印度尼西亞國界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相接,另有新加坡、菲律賓及澳大利亚等其他鄰國。印度尼西亞為东南亚国家联盟創立國之一,且為20國集團成員國。在2016年,依國際匯率計算,印度尼西亞為世界第16大經濟體,以购买力平价計算則為世界第8大經濟體。 印度尼西亞群島自7世紀起即為重要貿易地區,古代王國三佛齐及之後的满者伯夷曾與中國和印度進行貿易。印度尼西亞當地統治者逐步吸收外國文化、宗教和政治型態,曾出現興盛的佛教和印度教王國。外國勢力因天然資源而進入印度尼西亞,穆斯林商人帶入伊斯蘭教,歐洲勢力則帶來了基督宗教,並於地理大發現後壟斷香料群島摩鹿加群岛的貿易。在350年的荷蘭殖民統治時期後,印度尼西亞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始告獨立,但獨立後仍面臨天災、貪汙、分離主義、民主化進程、經濟上劇變等挑戰。 由於島嶼遍布,印度尼西亞有數百個不同民族及語言,最大的族群為爪哇族,並在政治上居主導地位。國家語言、種族多樣性、穆斯林占多數人口、殖民歷史及反抗殖民為印度尼西亞人的共同身分。印度尼西亞國家格言「Bhinneka Tunggal Ika」(存異求同)闡明了多樣性及國家的型態。國家的天然資源豐富,但貧窮仍相當普遍,因而在世界各地有不少的印尼籍移工,但也有針對該地天然資源保育或收穫而來的西方人,國際交流程度不低。.
查看 國教和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人
印尼人指的是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的公民,包含了不同的民族族裔。.
查看 國教和印度尼西亚人
南特敕令
南特敕令(法語:Édit de Nantes),又稱為南特詔令、南特詔書、南特詔諭,法國國王亨利四世在1598年4月13日簽署頒布的一條敕令。這條敕令承認了法國國內雨格诺教徒的信仰自由,並在法律上享有和公民同等的權利。而這條敕令也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份有關宗教寬容的敕令。不過,亨利四世之孫路易十四卻在1685年頒布《楓丹白露敕令》,宣佈基督新教為非法,南特敕令亦因此而被廢除。.
查看 國教和南特敕令
古罗马
古羅馬文明通常是指從公元前9世紀初在意大利半島中部興起的文明,罗马共和国与罗马帝国的正式名称为“元老院与罗马人民”(Senātus Populus Que Rōmānus),缩写为SPQR。傳說在公元前754年-753年,羅穆盧斯在台伯河畔建羅馬城,開創了王政時代。公元前509年或前510年,古羅馬王政時代(羅馬王國)結束,選舉兩名執政官,建立起由羅馬貴族掌權的羅馬共和國。百人隊會議從貴族中選出兩名執政官行使最高行政權力,為期1年;管理國家的主要機構為元老院、高級長官及公民大會,而掌握國家實權的則是元老院。隨著貴族與平民之間對立的加深,貴族承認了平民所選的「保民官」,負責保護平民的權力不受貴族侵犯。前451年,頒佈了十二銅表法,明定了平民與貴族不能通婚的限制,這也標誌著羅馬法的誕生。 自公元前5世紀初開始,先後戰勝拉丁同盟中的一些城市和伊特拉斯坎人等近鄰,又征服了意大利半島南部的土著和希臘人的城邦,成為地中海西部的大國。羅馬又發動了3次布匿克戰爭,在前146年征服了迦太基並使之成為羅馬的一個行省。前215年-前168年發動3次馬其頓戰爭,征服大部分伊利里亚、馬其頓並控制了整個希臘。又通過羅馬-敘利亞戰爭和外交手段,控制了西亞的部分地區。於1世紀前後擴張成為橫跨歐洲、非洲稱霸地中海的龐大羅馬帝國。 到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西羅馬帝國亡於476年。而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庭帝國)則在1453年被鄂圖曼帝國所滅。.
查看 國教和古罗马
台灣團結聯盟
台灣團結聯盟,簡稱台聯,台聯黨,是一個臺灣政黨,成立於2001年8月12日,創黨時主要以原中國國民黨內本土派的黨員及民進黨內獨立派的黨員組成,其創黨的四大宗旨為「穩定政局、振興經濟、鞏固民主、壯大台灣」。由於偏向臺灣本土化與臺灣獨立的政治訴求,普遍被歸屬為泛綠陣營的政黨之一。前總統李登輝雖然並非該黨黨員,但為該黨之精神領袖。 第8屆立法委員選舉所獲得的國會席次及全國得票率,台灣團結聯盟僅次於國民黨、民進黨的台灣第三大政黨,亦是藍綠兩黨以外唯一獲得一百萬選票以上的政黨。2014年中華民國直轄市議員及縣市議員選舉亦為全國第三大黨。第9屆立法委員選舉不分區立委僅獲2.5%的政黨票,區域立委均落選,是繼2008年之後第二度退出國會。2016年1月20日,台聯宣布資遣所有員工。.
查看 國教和台灣團結聯盟
右派
右派,又称右翼,是和左派相對,一般是指保守派或溫和保守派。右派政治家一般會采取各種保守的政治立場,並且傾向于維護現存的統治。右派在不同國家與不同時期以不同的形態出現。左派與右派都是相對而言,在不同背景下兩者主張的具體內容不會相同,不能以靜態的「主義」或「階級」劃分。 在西方世界的傳统印象中,右派通常是指支持民族主義、捍衛傳統家庭和宗教(猶太-基督教文化傳統),且反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和國際主義的政黨,認為某些社會分層及社會不平等的現象是正常、自然且不可避免的一派。部分人則用「右派」來稱呼自由放任資本主義的支持者。不過雖說自由放任,卻不包含移民的自由移動,此外,右派對於宗教衝突比較保守,因而對於種族問題也較為謹慎乃至於排斥。.
查看 國教和右派
君士坦丁大帝
弗拉维·瓦莱里乌斯·奥勒里乌斯·君士坦丁(Flavius Valerius Aurelius Constantinus,),常被稱為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us I)、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us Magnus,Κωνσταντῖνος ὁ Μέγας,Constantine the Great),或聖君士坦丁(Saint Constantine),羅馬帝國皇帝,306年至337年在位。他是第一位信仰基督宗教的罗马皇帝,在313年与李锡尼共同頒佈《米蘭詔書》,承認在帝国轄境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 君士坦丁在内战中,击败马克森提乌斯和李锡尼,巩固皇位。统治期間,他对法兰克人、阿拉曼人、西哥特人和萨尔马提亚人的战役均取得勝利,并成功夺回在前一个世纪丧失的达基亚地区。他在拜占庭建立新皇宫 ,并将之命名为新罗马,但人们为尊君士坦丁之名,将此地称作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在此后一千年均为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因此君士坦丁也被认为是拜占庭帝国的创立者。.
查看 國教和君士坦丁大帝
君主專制
君主專制(absolute monarchy;absolute Monarchie),是西方政治學概念中定義的一種政體,又譯為君主專政、絕對君主制、絕對君主专制、絕對主義王權、絕對王權等;支持君主專制的思想被歸類為專制主義(早期曾譯為“絕對主義”,系根據歐洲啓蒙運動時期enlightened absolutism等詞彙的片面直譯;而現代西方政治學多以despotism進行表述)。早期埃及、希臘、羅馬至歐洲中古時代,其君主作為世人與神之間的神聖角色,不仅是世俗的首领,也是宗教的首领;中世紀歐洲則由於天主教的盛行,教宗的教權大大高於君權,君權很大程度上受到諸侯的限制,在英國甚至產生了大憲章這樣限制君權的法律傳統;16至18世紀歐洲各國紛紛加強君權,國家教會的建立使君主專制受到強化、甚至出現了政教合一的君主制國家,但從17世紀英國及其他國家開始,君權受到立憲化規範,規定其權力從人民而來。 作為一種專制制度,君主專制以君主為國家主權的唯一代表,君主對他的臣民與領土有無限制的權力,其治權不受到任何其他司法、立法、宗教、經濟或選舉的制衡或約束,像法國國王路易十四說的「朕即國家。」(L'état, c'est moi) 。文藝復興後期思想家對此有兩種看法。一種看法在一定程度上為君主專制提供了合理性依據,如馬基雅維利主義和霍布斯早期的思想,都從客觀上論述了身為國家元首與政府首腦的君主應該擁有絕對的政治權力,以便於更好地保護整個國家的利益、應對各種階層勢力之間的角力,以及君主應處於超脫各階層利益的存在。因為君權不受到國家法律的制約,“君主專制”又被稱為無限君主制,和後來發展出的有限君主制的代表君主立憲大相徑庭。 在歷史上,君權大多數情況下受制於封建制度和封建法律、貴族階層的政治權力、圣职者的宗教權力與資產階級的經濟權力,如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以前的君權;而文藝復興時期以後,天主教教權的衰落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使得歐洲各國國王有機會收攏權力,加強專制。作為一種專制政體,與獨裁政體相區別,“君主專制”政體下的君主仍需平衡各個諸侯、各社會階層、各個友邦或敵國的關係,并往往需要依靠一個高效運行的政府來實施其政令,其政府雖然在君主的強力領導之下、受君主個人意志影響,卻仍然遵循一系列法律運行,而並不單一聽命于君主的個人意志,也不存在“家族獨裁”傾向,此類專制政體在18世紀啓蒙運動時期的歐洲被特別稱為“開明專制”政體并加以推崇;某些當代政治學中文教材中提到的“封建君主專制獨裁政體”,其實更接近于君主領導下的貴族寡頭統治,例如中國古代史上的宋朝,其皇位繼承人是通過“朝議”來決定的、幾乎近似有限的民主選舉,而前現代的中國直到元明清三朝才形成了“君主專制”政體,卻也遠遠達不到“獨裁”的標準,而是被歐洲啓蒙運動思想家作為開明專制的典範。 在西方歷史中,主張採用君主專制的代表人物有法國國王路易十四與俄國沙皇彼得大帝。中國在明朝以後,皇帝加強中央集權,不僅親理國政,又可以直接判處大臣死刑,歷史學家錢穆認為其已經成為了君主專制政體,例如明朝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層廢除宰相集政務處理大權於一身,到了明成祖以後才重新設置內閣大學士、內閣首輔以使宰相職能;清朝皇帝進一步加強了君主專制,設立軍機處作為皇帝的秘書官,所有政令皆由皇帝直接發佈。在19世紀後,受民主思潮的衝擊,採用絕對君主制的國家逐漸減少,目前仍然採行絕對君主制的國家如下:文萊、沙特阿拉伯、阿曼、梵蒂岡、卡塔爾、阿聯酋和斯威士蘭。.
查看 國教和君主專制
坎特伯雷大主教列表
坎特伯雷大主教是“全英格兰主教长”("Primate of All England")或英格兰“第一主教”(the "first bishop" of England),, the Archbishop of Canterbury's official website实际上为既定的英格兰国教会之首,以及象征意义上的全世界普世聖公宗之首。从6世纪至16世纪,坎特伯雷大主教与教宗以及罗马主教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而在英格兰宗教改革期间,教会起初只是暂时脱离了罗马教宗权威,到后来就永久与后者决裂。自此,大主教一直领导着独立的国教会,并表面上继承了罗马天主教堂。 在中世纪里,任命大主教和其他主教的方式,有着较大的差异。在不同时期,大主教由坎特伯雷座堂的法政牧師、英格兰国王或教宗选出。宗教改革之后,教会明确自身为国教会,教会由英国君主选出属于合法。如今,在任命一事上,先由提名委员会在候选名单中选出两名候选人,然后再由首相选定一人,并将人名呈交君主。 今日的坎特伯雷大主教有以下四种主要角色:.
查看 國教和坎特伯雷大主教列表
墨西哥合眾國 (1824–1864)
墨西哥合眾國(1824年10月4日—1864年4月10日) 是一個建立於1824年10月4日,即在墨西哥第一帝國滅亡後不久的合眾國。在新的憲法下,墨西哥採取了墨西哥合眾國這個名稱,成為一聯合共和國,並以天主教為唯一的國教。 但合眾國不能夠獲得足夠的人民支持,再加上於1840年代的美墨戰爭中被美國擊敗,墨西哥合眾國最終於1864年4月10日被墨西哥第二帝國推翻。.
天主教大吉嶺教區
天主教大吉嶺教區 (Dioecesis Darieelingensis)是羅馬天主教的一個教區,位於印度大吉嶺。範圍包括西孟加拉邦大吉嶺縣,並代管以佛教主要宗教的錫金邦,以及以佛教為國教的不丹王國。受加爾各答總教區管轄。 1929年5月15日設錫金自治傳教區,1931年6月16日升為監牧區。1962年8月8日升為教區並易名至今。現任主教為斯德望‧雷布查。2006年有35個堂區、33,553教友、100名司鐸。.
查看 國教和天主教大吉嶺教區
天皇
天皇()是日本的君主,以其為首的日本皇室則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皇室。在明治維新至1947年為止而施行的《大日本帝國憲法》中,明定其為國家元首;之後接續施行至今的《日本國憲法》中則被定義為「日本國以及日本國民整體的象徵」,為有名無實的虛位元首。 天皇的族系號稱「萬世一系」,從首任的神武天皇以來一脈相傳,並不像中国、朝鮮、越南等周邊國家经历過改朝换代,這是由於天皇在歷史上能掌握實權的時間很短,所以反而能避過戰亂,使皇室更加長壽。由於天皇與整個皇室在古代被認為是超乎於普通人的存在,因此時至今日都是沒有姓氏的(历史学研究上称其为天皇氏或天皇家)。而在神道教傳統中,天皇被認為是天照大神後裔,故具有「神性」;但二戰後,昭和天皇發表《人間宣言》,完全放棄天皇在過往被賦予的神性。 通常,現任天皇會被稱為「今上天皇」,敬稱「陛下」。當天皇退位,他會被稱為「太上天皇」(簡稱上皇);倘若天皇退位後出家,他會被稱為「太上法皇」(簡稱法皇);如果天皇駕崩,他會先被稱為「大行天皇」,之後再正式諱稱為「[在位時年號]天皇」(例如明治天皇)。 現任天皇(今上天皇;第125任)為明仁,是昭和天皇的長子,年号平成,於1989年1月7日即位。.
查看 國教和天皇
威爾斯教會
威爾斯教會(Yr Eglwys yng Nghymru;Church in Wales)是在威爾斯的聖公宗成员教会,由六個教區組成。 現時大主教是蘭達夫主教(Bishop of Llandaff)巴利.摩根(Barry Morgan)大主教。 相對於英國國教會,威爾斯教會不再是國教。1920年受主張政教分離影響。 作為普世聖公宗成員之一,它承認坎特伯里大主教的首席地位,也在威爾斯教會沒有任何正式職權(除了在教會法庭審判大主教的角色,如同英國國教會在大都市其餘少數邊境牧區從而豁免解散和委任公證人)。它已被證明可能作為威爾斯教會的聖職人員來佔據坎特伯里教座,現今大主教羅雲·威廉斯博士在威爾斯教會裏有威爾斯和原來的職分。.
查看 國教和威爾斯教會
孔雀王朝
孔雀帝國(梵语:मौर्य राजवंश,约前324年至约前185年),即古印度摩揭陀国的孔雀王朝擴張所形成的帝國,阿育王為當時主要推廣佛教的領導者,在歷史上具有一席之地。.
查看 國教和孔雀王朝
官方宗教
#重定向 國教.
查看 國教和官方宗教
宗教自由
宗教自由是指一个人可以在一个社会中自由选择其宗教信仰和在这个社会中公开参加这个宗教信仰的仪式和传统,或者选择不信仰任何宗教,而不必担心受社会的迫害或歧视。 宗教自由也包括根据自己的判断放弃或改变自己的宗教信仰的自由。宗教自由的范围更广,还包含獨自或與他人一道、公開或私下敬拜的權利,以及參加宗教儀式、宗教活動和宗教傳道而無需擔心遭受政府或社會其他團體迫害的權利。.
查看 國教和宗教自由
尤利安
弗拉維烏斯·克勞狄烏斯·尤利安努斯(Flavius Claudius Julianus,),英文作朱利安(Julian),君士坦丁王朝的羅馬皇帝,361年-363年在位。有時候他被稱為尤利安二世,以與193年在位的狄圖斯·尤利安努斯區分。 他在位期間,由於他對希臘哲學的熱愛,讓他贏得了哲學家尤利安( Julian the Philosopher)的稱號。尤利安出生就受洗,在嚴格基督教教育下長大,但後來卻轉向希臘羅馬的傳統多神信仰。他師承於新柏拉圖主義,崇信神秘儀典,支持宗教信仰自由,反對將基督教信仰視為國教,因此被基督教會稱為背教者尤利安(Julian the Apostate)。他在位期間努力推動多項行政改革,是羅馬帝國最後一位多神信仰的皇帝。.
查看 國教和尤利安
尼泊尔文化
2006年之前,尼泊爾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印度教王國,(现已被廢止),其文化也是典型的印度教文化。.
查看 國教和尼泊尔文化
巴基斯坦宗教
巴基斯坦的國教是伊斯蘭教,穆斯林約佔巴基斯坦95%-98%的人口。巴基斯坦憲法保障宗教自由,所有巴基斯坦公民都享有宗教信仰平等的權利。 其餘的2-5%人口信仰基督宗教,印度教,錫克教和其他宗教。 巴基斯坦穆斯林大多數是遜尼派,其餘的5-20%是什葉派。遜尼派穆斯林屬於哈乃斐學派, 大多數什葉派穆斯林屬於十二伊瑪目派。.
查看 國教和巴基斯坦宗教
巴林
巴林王国(مملكة البحرين ),簡稱巴林(;البحرين ;بحرین ),是一個鄰近波斯灣西岸的島國,首都麥納麥。巴林島為巴林最大的島嶼,共有55公里長,18公里寬。沙烏地阿拉伯位於巴林西部,並可經由法赫德国王大桥連接;伊朗則位在巴林北方200公里處;卡達半島位於東南側。氣候屬熱帶沙漠氣候。2010年,巴林總人口為1,234,571人,其中包括666,172名外籍人口。 巴林為迪爾門文明發跡之處。 西元628年,巴林成為伊斯蘭教地區。經過一段時間的阿拉伯人統治後,葡萄牙於1521年占領巴林,又於1602年被薩非王朝的阿拔斯大帝驅逐。1783年,從卡扎尔王朝奪取巴林,並由阿勒哈利法家族建立王朝並統治至今,艾哈邁德·阿爾法塔為巴林第一位哈基姆(統治者)。19世紀後期, 巴林與英國制訂合約,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受英国保护。1971年,英国人撤出,英国在当地的九个殖民地酋长国中,巴林和卡塔尔独立建国成为酋長(埃米尔)國;余下七个酋长国成立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林於2002年宣布改為王國。 巴林為首個步入後石油經濟的波斯灣國家。但目前巴林經濟並非單純依賴石油;自20世紀後期,巴林已投入巨資發展金融和旅遊事業。該國首都麥納麥,是國內外大型金融機構所在地。巴林具有較高的人類發展指數(世界排名第44位),亦被世界銀行認定為高收入經濟體。2001年,巴林成為主要非北约盟友的成員,美國海軍的第五舰队司令部就驻扎在麥納麥,随时监视着波斯灣以及印度洋的动靜。.
查看 國教和巴林
不丹宗教
不丹人口主要信奉佛教,其官方宗教為密宗佛教。雖然國教是佛教,但憲法保障人民宗教信仰自由。不丹75%的人信奉寧瑪派藏傳佛教,25%信奉印度教。.
查看 國教和不丹宗教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查看 國教和中國
帶着智能手機闖蕩異世界。角色列表
《帶着智能手機闖蕩異世界。》角色列表,列舉日本作家冬原パトラ的輕小說作品《帶着智能手機闖蕩異世界。》的登場人物。.
丹麥國教會
丹麥國教會(Den Danske Folkekirke 或 Folkekirken),是丹麥的國教會,並且是丹麥與格林蘭的主要宗教。由於斯堪地那維亞地區的宗教改革背景,故丹麥王國與路德宗擁有極深的淵源;1848年所頒布的憲法就將之訂立為國教,享有國家的支持,但未強制所有國民加入。作為憲法上規範的國教其教會組織章程受國家法律管理,由丹麥議會為最高立法機關。國王或女王必須是該教會的成員並兼任教會最高領袖,但非元首。教會行政主管為丹麥宗教事務部長,而宗教領袖則是由十位來自丹麥本土、一位來自格林蘭的主教組成的主教團。然而雖然丹麥有國家教會,但是其存在並不會限制其他宗教團體的存在,除前述的君王的信仰限制外並無規範國民有義務信仰福音路德宗。《凱薩與天主之間-亞歐諸國的政教關係》附錄:歐盟國家中的宗教自由,作者:Luc De Fleurquin,南懷仁協會編譯.
查看 國教和丹麥國教會
世俗國家
世俗國家(英文:Secular state)是指一些對於宗教事務持中立的國家,沒有對任何一種個別的宗教習俗持贊成或反對的態度,也是沒有類似國教的宗教。一個世俗國家也視信奉不同宗教的人為平等的個體,不會偏袒或歧視信奉個別宗教的人,保障宗教自由及言論自由。.
查看 國教和世俗國家
三位一體
三位一體(Trinitas),又譯為三一真神、天主圣三、三一神、聖三一、三一神論,基督教神學術語,是基督宗教神YHWH(新教常汉译为上帝或耶和華,天主教常汉译为天主雅威)的神學理論,建立於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的《尼西亞信經》,是基督教三大宗派的基本信條。 三一論主張:聖父、聖子、聖靈(天主教會譯為聖神,東正教會和新教則譯為聖靈)三個不同的位格為同一本體、同一本質、同一屬性,是一位上帝,他們以homoousios 來表達他們之間的關連。 通俗地說,神是獨一的,只有一位神;聖父完全是神,聖子完全是神,聖靈完全是神;聖父不是聖子,聖子不是聖靈,聖靈不是聖父。亞他拿修信經對三一論得到了比較公認的解釋。 《新約聖經》沒有明確使用「三位一體」一詞,三位一體的理論基礎建基於一些聖經經文。其中包括在經文用「名」是單數,三位一體的支持者指聖父、聖子、聖靈乃共用上帝的名。一些經文被視為隱含三位一體的思想,而教父和護教士加以立論及宣講。 歷史上不斷有一些基督教派及個別人士否定此教義。基督宗教的主流教會接納三位一體為傳統教義之一;反對方則支持“一位格論”、“形態論”、“三位三體”等,否定三一論。 傳統天主教會把聖神降臨節第一主日定為三一主日,紀念天主聖父、聖子、聖神是三位一體。.
查看 國教和三位一體
亚美尼亚使徒教会
亞美尼亞使徒教會(亞美尼亞語:Հայ Առաքելական Եկեղեցի,Hay Arakelagan Yegeghetzi;Armenian Apostolic Church)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國教會以及最早被合法化的基督徒群體。.
查看 國教和亚美尼亚使徒教会
亞美尼亞宗教
亞美尼亞人大部分是基督徒(94.8%),多數屬於亞美尼亞使徒教會,亞美尼亞使徒教會是最古老的基督教會之一。它創立於公元1世紀,公元301年成為亞美尼亞的國教。現今,亞美尼亞全國最大其他基督宗派為基督新教(包含非三位一體派),共有38989人(佔1.3%)。由於亞美尼亞的民族同質性高,亞茲迪和伊斯蘭教等非基督信仰的宗教幾乎沒有信徒,特別是在納哥諾卡拉巴克戰爭後。.
查看 國教和亞美尼亞宗教
亞美尼亞王國
亞美尼亞王國(Kingdom of Armenia)是一個存在於公元前321年至428年的王國,除了提格蘭二世於公元前83-66年獨立外,其餘時間都是羅馬帝國與波斯的從屬地區,最大疆域從裡海伸延到東地中海的敘利亞。.
查看 國教和亞美尼亞王國
亞美尼亞禮
亞美尼亞禮(英語:Armenian Rite)是一個獨立的東方禮中的禮拜儀式係統。現在,主要使用此禮儀傳統的有亞美尼亞使徒教會、亞美尼亞禮天主教會及格魯吉亞拜占庭禮天主教徒。.
查看 國教和亞美尼亞禮
亞美尼亞禮天主教會
亞美尼亞禮天主教會(英語:Armenian Catholic Church,亞美尼亞語:Հայ Կաթողիկէ Եկեղեցի ,Hay Kat′oġikē Ekeġec′i)是羅馬天主教的一部分,為亞美尼亞禮拜儀式傳統的一個分支,是東儀天主教會的22個成員之一。該教會完全與羅馬天主教會共融,換句話說他們承認羅馬教宗的領袖地位。以歷史而言他們是自亞美尼亞使徒教會中分離並改宗天主教的支派,該禮儀可追溯至安提阿禮和拜占庭禮。其領袖為亞美尼亞禮天主教基里基雅宗主教,現任宗主教為額我略·貝德羅斯二十世·蓋布洛揚(2015年7月24日當選、25日獲教宗方濟各賜予「教會共融」)。 自1749年起,他們的總部與宗主教教座就設於黎巴嫩的伯總馬。其發祥地為亞美尼亞,也隨著亞美尼亞人的移民分布於俄羅斯、伊拉克、格魯吉亞、法國、美國等地。.
查看 國教和亞美尼亞禮天主教會
亞拉拉特山
亞拉臘山(Ağrı Dağı;Արարատ),坐落在土耳其厄德爾省的東北邊界附近,為土耳其的最高峰,距伊朗國界僅16公--,而距亞美尼亞國界也僅32公--,甚至可眺望亞美尼亞的首都埃里溫,其因基督教的聖經《創世記》一篇中記載,著名的挪亞方舟在大洪水後,最後停泊的地方就在亞拉臘山上,因此也使得亞拉臘山在亞伯拉罕宗教遠近馳名。.
查看 國教和亞拉拉特山
座堂主任牧師
座堂主任牧師(decanus;dean),又稱座堂主任、座堂牧師或牧正,天主教会称为总铎或总本堂。為聖公會和天主教会等传统基督教会的一个聖職職位,在圣公会内是座堂的主任牧师,須由主教任命,為座堂之首職,在教區中職位僅次於主教,亦在教區牧師當中具有首席的意義。.
查看 國教和座堂主任牧師
廢佛毀釋
廢佛毀釋(廃仏毀釈,はいぶつきしゃく),發生於日本明治元年(1868年),為明治政府打壓佛教的運動。 慶應三年(1867年),幕府將軍德川慶喜將政權大政奉還給天皇,江戶時代結束,當時的日本人常常將神道與佛教混為一談,是為神佛習合,甚至有人認為神道中的神都是佛教的佛、菩薩的化身,號稱本地垂跡。 明治天皇創立了新政府,開始了明治維新,政府強力鼓吹神道,以強調天皇統治的合理性,因為在日本神話之中,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後代。並且為了進一步區分神道與佛教,天皇下了一道神佛分離令。這一來造成了日本佛教遭到排斥與摧毀,雖然原本的神佛分離令本意只是要瓦解神佛習合的現象,並非是要排斥佛教,不過還是引發了廢佛毀釋的運動。 因此一運動,很多佛寺主要供奉的對象都被更換成大物主,神道亦成為日本之國教。.
查看 國教和廢佛毀釋
以色列历史
以色列人的先祖是居住在美索不達米亞哈蘭地區的閃族人,後來因神要求亞伯蘭(后改名为亞伯拉罕)遷至「应许之地」的原故,遷居至迦南(Canaan),並結合當地的遊牧文化,定居至約旦河西岸,即今希伯崙一帶。 約前1050年掃羅王建立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以色列。西元前931年是以色列的紀年开始。当年它分裂成南北兩個王國,南國猶大有兩個部族,以較為強大的部族猶大來命名;而北國以色列則有10個部族,仍然保持著以色列的名稱。因此,居住在南部猶大地區的人,被稱作猶太人;而居住在北部以色列地區的人,便保持以色列人的稱號,從而使猶太人與以色列人一樣,都具有種族和民族,乃至國家的多重意義。.
查看 國教和以色列历史
伊兒汗國
伊兒汗國(;拉丁转写:Hülegü-yn Ulus;波斯语:سلسله ایلخانی;阿塞拜疆语:Hülakülər dövləti;英语:Ilkhanate),1220/1256–1357年,又译伊利汗国或伊尔汗国,是蒙古四大汗國之一,由成吉思汗之孫、拖雷的第六子旭烈兀及其子阿八哈與他的後人统治。伊兒汗國也是當初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位時,四大汗国中最早支持忽必烈並承認其汗位的汗國,其他三個汗國在1303年元成宗時也承認元朝是帝國共主的地位。“伊兒”是蒙古語,意思大約等於“从属”,“伊儿汗”即“从属的汗”。伊兒汗國的位置大約在今日中亞南部至西亞一带,首都最先在蔑剌哈(今伊朗的马拉盖),后為大不里士和苏丹尼耶(今伊朗西北部)。.
查看 國教和伊兒汗國
伊朗歷史
伊朗历史與大片地域的歷史糾纏在一起,該地域西起底格里斯河,東至印度河及錫爾河,北起高加索、裡海及鹹海,南及波斯灣、阿曼灣與埃及。 伊朗高原的埃蘭自青銅時代初期起便是古代近東歷史的一部份。嚴格來說,波斯帝國是從鐵器時代開始的,伴隨著伊朗人的影響,他們建立了米底、阿契美尼德帝國、帕提亞以及古典時代的薩珊帝國。 自從其成為超級大國的一部份時起, 波斯便一直擁有此稱呼,其領域範圍及佔有者數世紀來一直在變化。儘管她先後為希臘人, 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等入侵并佔領并常常捲入更加強大的國家的事務中,波斯卻一直保持其國家認同,并形成了一個獨立的政治及文化實體。 伊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的故鄉,其歷史及聚居點可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 retrieved 1 October 2007 米底在公元前625年將伊朗統一為一個國家,并成為了一個帝國。http://www.britannica.com/ebc/article-9371723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Concise Encyclopedia Article: Media 阿契美尼德帝國(前550–330)是伊朗人首次統治中東及中亞。之後由塞琉古帝國、帕提亞帝國及薩珊王朝繼承,其時間跨度約達千年。 伊斯蘭對波斯的征服(633–656)及薩珊帝國的滅亡是伊朗歷史的一個轉折點。伊朗的伊斯蘭化發生於八至十世紀,導致了祆教在波斯的最終衰退。然而,之前的波斯文化傳統並沒有失去,而是被新的伊斯蘭政權及其文明大量吸收。 在經歷了數個世紀的異族統治及短命的地方王朝之後,伊朗于1501年為薩非王朝所再次統一,再次成為一個獨立國家。該王朝將什葉派作為國教,R.M.
查看 國教和伊朗歷史
伊斯兰共和国
伊斯兰共和国(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جمهورية إسلامية,اسلامی جمہوریہ),亦称回教共和国,是实行共和制的伊斯兰国家,是四个國教為伊斯蘭教的伊斯蘭國家国号的组成部分。.
查看 國教和伊斯兰共和国
伪满建国忠灵庙旧址
伪满建国忠灵庙旧址,是第四批吉林省文物保護單位的日本帝国主义侵华重要罪证遗址之一,位於吉林省长春市朝陽區。建国忠灵庙是日本傀儡政權滿洲國政府設立的廟宇,由逾14万名青少年無償參與修建,在1940年9月18日落成。該庙是建国神庙的摄庙,佔地45.6万平方米,用以祭祀戰死的日本和滿洲國軍人,旨在強化日本人的民族意識、同時削弱當地人的反抗意識,被喻為「东北地区最大的靖国神社」。1987年,伪满建国忠灵庙旧址被列入吉林省文物保護單位;旧址現位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內,用作倉庫。.
查看 國教和伪满建国忠灵庙旧址
佛教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河流域迦毗羅衛國(现在的尼泊尔和印度邊界中間,較為靠近尼泊爾)的太子悉達多·喬答摩(古譯:瞿曇)(佛號屎嘎懶覺泥)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於佛弟子所開示的教導,後发展为宗教。全世界约有5億佛教徒.
查看 國教和佛教
信義宗
信義宗,或稱路德宗(Evangelisch-lutherische Kirchen,Lutheranism,也称:信義会、路德会、路德教派),為新教宗派之一,源自16世紀德國神學家馬丁·路德為革新天主教會發起的宗教改革運動,其神學思想成為改革運動的象徵。運動推行期間路德支持者雖與羅馬教宗及當時德國境內親教廷勢力發生各類衝突,但信義宗接受大公教會公認的三大信經《使徒信經》、《尼西亞信經》和《亞他拿修信經》。1580年,包括三大信經、《奧斯堡信條》、《奧斯堡信條辯護論》、《施馬加登信條》、《論教皇權與首位》、《馬丁路德博士大問答》、《馬丁路德博士小問答》和《協和信條》等認信文獻在內的《》(Concordia)為信義宗教義奠下理論基礎。 信義宗教會強調“因信稱義”,認為罪人單單藉上帝所賜的信心(Sola Fide)信靠耶穌基督而得救,是完全出於上帝恩典,而不是出於人的善功、行為,這有別於羅馬天主教與東正教認為人要蒙恩得救除信心外亦必須加上足夠的善功(“補贖”)之教義 。另外,信義宗認為聖經是信徒信仰生活唯一權威,否定天主教等關於聖經與教會傳統具同等地位的教導。與很多新教改革宗教會不同,信義宗保留許多大公教會禮儀和習俗 ,更強調教會聖餐和洗禮的重要性,認為這兩個聖禮與聖經中的福音信息一樣,都是上帝祝福人、向人施恩典的工具。 現時全球約有8000萬至1億信義宗信徒,當中最大的國際性教會組織世界信義宗聯會(Lutheran World Federation)於1947年成立。1993年,另外兩個國際性組織,國際路德會(International Lutheran Council)與世界路德宗認信聯會(Confessional Evangelical Lutheran Conference)亦相繼成立。.
查看 國教和信義宗
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a,缩写为РФ),簡稱俄罗斯(a),是位於欧亚大陆北部的聯邦共和國,國土横跨欧亞两大洲,为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超过17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八分之一;它也是世界上第九大人口国家,拥有1.47亿人口,77%居住于其较为发达的欧洲部分。俄罗斯国土覆盖整个亚洲北部及东欧大部,横跨11个时区,涵盖广泛的环境和地形。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森林储备和含有约世界四分之一的淡水的湖泊。俄罗斯有十四個陸上鄰國(從西北方向起逆时针序):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蘭、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和朝鲜(其中立陶宛和波蘭僅與俄羅斯外飛地加里寧格勒州接壤),另外與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兩個只有俄羅斯承認的非聯合國會員國接壤。同時,俄羅斯還與日本、美国、加拿大、格陵蘭(丹麥)、冰島、瑞典、土耳其隔海相望。俄羅斯北部和東部分別為北冰洋和太平洋包圍,西北和西南則分別可經由波羅的海和黑海通往大西洋。 俄罗斯历史始于欧洲的东斯拉夫民族,聚集区域自公元3世纪至8世纪逐渐扩大。在9世纪,源自北欧的瓦良格人武士精英建立了基辅罗斯这个中世纪国家并开始统治。公元988年,国家从拜占庭帝国采纳了东正教会,随后由此开始,千年拜占庭与斯拉夫文化的融合成为了今日的俄罗斯文化。基辅罗斯最终解散分化为众多公国,被蒙古人逐一击破,并均在13世纪成为了金帐汗国的一部份。莫斯科大公自14世纪起逐渐崛起并统一周边俄罗斯诸侯国,在15世纪成功从金帐汗国独立,且成为了基辅罗斯文化和政治的继承者。16世纪起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自詡「第三羅馬」。在18世纪,俄罗斯沙皇国通过征服、吞并和探索而擴張。彼得一世稱帝成立了俄罗斯帝国,最終成為史上領土第三大帝国,疆域最大曾自中欧的波兰连绵至北美的阿拉斯加。 1917年俄国革命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宪法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并成为随后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体和其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二战时期,苏联为同盟国的胜利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在战后其崛起成为公认的超级大国,并在冷战时期与美国互相竞争。苏联时期产生了20世纪的许多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其中包括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及首次将人类送入太空。在1990年,苏联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常备军人以及最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库存。1991年苏联解体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5个共和国从原苏联独立;身為原蘇聯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羅斯通过修宪改制为俄罗斯联邦,成为原苏联的唯一法理继承国家,政體採用聯邦制、民主共和制及半总统制。 截至2015年,俄罗斯根据国民生产总值为世界第13大经济体,根据购买力平价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
查看 國教和俄罗斯
俄罗斯人口
俄羅斯於2014年1月人口為143,700,000 ,而俄羅斯土地面積約1,700萬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約每平方公里9人,是世界上人口最稀疏的國家之一。多數人口集中在都會地區。 俄羅斯人口於苏联解体前的1991年時達到最高點,當時人口為148,689,000,隨後則進入十多年的人口負成長,每年大約減少0.5%的人口,主因為生育率下降及大量移民至他國 。 至2000年代後期人口減少趨緩,2009年俄羅斯人口15年來首次回到正增長,該年增加23,300人 Rosstat Retrieved on 18 February 2010。.
查看 國教和俄罗斯人口
俄罗斯礼天主教会
俄羅斯禮天主教會(Российская греко-католическая церковь)是羅馬天主教會的一部分,是基督教拜占庭禮禮拜儀式傳統的一個分支,是東儀天主教會的22個成員之一。該教會是完全與羅馬天主教共融的。俄羅斯禮曾經有過兩個宗座代牧區,但現今並沒有成立聖統制,而是在俄羅斯及隨著世界各地的俄羅斯移民以個別堂區的身分來運作。其神職人員來自其他拜占庭禮天主教按立,或是由改宗的前正教會神父以及受相關禮儀訓練的天主教神職人員擔任。.
查看 國教和俄罗斯礼天主教会
土耳其
土耳其共和国(Türkiye Cumhuriyeti)是一個橫跨欧亚两洲的国家,國土包括西亞的安納托利亞半島、以及巴尔干半岛的东色雷斯地區。北臨黑海,南临地中海,东南与叙利亚、伊拉克接壤,西临爱琴海,並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格鲁吉亚、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和伊朗接壤。在安納托利亞半島和東色雷斯地區之間的,是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屬黑海海峽,別稱土耳其海峽,是連接黑海以及地中海的唯一航道。伊斯坦堡是最大城市,但其首都是位處安納托利亞高原正中央的安卡拉。 目前正申請加入歐盟,但是歐盟因北塞浦路斯、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人權及新聞自由等問題暫時拒絕土耳其加入。土耳其由2009年起为突厥議會成员国。 其氣候屬地中海氣候,南部和西部氣候溫和,夏季乾熱,冬季多雨:黑海沿岸,涼爽濕潤;內陸、東北、東南則冬季寒冷,夏季乾熱。.
查看 國教和土耳其
土耳其历史
代土耳其人原為烏古斯人的一個分支,但经过迁徙和混合,已经和原中亚突厥人关系较远。11世紀左右由中亞一帶遷入小亞細亞,1299年,奧斯曼帝國建立,1453年5月29日,攻陷君士坦丁堡,滅東羅馬帝國,16世紀達到鼎盛,統治區域地跨歐、亞、非三大洲,17世紀末期开始衰落。19世紀末,奧匈積極向奧斯曼帝國擴張,加劇奧匈與俄在中東的爭奪。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加入同盟國作戰,1918年戰敗。根據《凡爾賽和約》,土耳其喪失大片領土。1919年凱末爾發動民族解放戰爭,1923年10月29日成立土耳其共和國。.
查看 國教和土耳其历史
圣帕特里克
圣帕特--里克(St.;Sanctus Patricius;Naomh Pádraig;Sant Patrig;约386年–461年),又譯為聖博--德或聖派翠--克,天主教译为圣巴特利爵,是5世纪爱尔兰的基督教传教士与主教,他将基督教信仰带到爱尔兰,爱尔兰也从此走出了蛮荒时代。他被称为「爱尔兰使徒」和爱尔兰的主保圣人。每年3月17日的圣帕特里克节是纪念他逝世的日子,也成为庆祝爱尔兰文化的节日。.
查看 國教和圣帕特里克
國立鳳山高級商工職業學校
國立鳳山高級商工職業學校(,FSVS),簡稱鳳商、省鳳商,是一所國立高級職業學校,目前設有機械群、設計群、餐旅群以及商業管理群之相關科系,以及體育班、綜合職能科 。.
制度性宗教
制度性宗教(institutional religion或organized religion),宗教类型学概念,指自身具有独特神学或宇宙解释系统、形式化崇拜祭祀系统及其崇拜象徵(神明、靈魂及其形象),并具有独立人事组织去促成神学观点阐释和祭祀活动进行的宗教。从结构角度而言,制度性宗教自身可独立于世俗的社会体系之外,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与之相分离,被視為是一種宗教生活體系。.
查看 國教和制度性宗教
儒家
儒家,又稱儒學、孔孟思想、孔儒思想,是起源於中國並同時影響及流傳至其他周遭東亞地區國家的文化主流思想、哲理與宗教體系。前5世紀由孔子創立,脫胎自周朝禮樂傳統,以仁、恕、誠、孝為核心價值,著重君子的品德修養,強調仁與禮相輔相成,重視五倫與家族倫理,提倡教化和仁政,輕徭薄賦,抨擊暴政,力圖重建禮樂秩序,移風易俗,保國安民,富於入世理想與人文主義精神。 儒家尊崇孔子為聖人,以四書五經為經典,得孟子、荀子、董仲舒、韓愈、二程、朱熹、王陽明、顧炎武、朝鮮李退溪、日本山崎闇齋等等大儒加以發揚,歷久而猶新,對東亞政治文化與道德教育都有重大貢獻。20世紀中國內憂外患,國力衰弱,儒家普遍受到知識份子及一般民眾的批評和唾棄,遭受前所未有的打擊和破壞(如「打倒孔家店」、迂腐且「吃人的禮教」)。儒家失去可供託身的制度或組織,脫離於平民百姓的生活,僅獲新儒家等少數學者仍獻身和發揚。這也導致現代中國人在生活經驗中實際甚少接觸儒家價值,也很難有參與儒學的機會,使得相關教育沒有寄身之所,其價值觀也和日常生活越來越疏遠。海外華人接觸儒家,來自書本亦遠多於來自生活經驗。現代儒家趨向學術轉型,學者多著重探討儒家究竟屬於什麼形態的宗教或哲學,以及現代人怎樣才能在儒學中安身立命。學者一般推斷儒家在現代世界中勢必難以重拾昔日光輝,但其倫理思想對東亞乃至世界的文化教育經濟發展仍將有所貢獻。 主要負責推動執行教育 《漢書藝文志》記載:「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為高。」儒家初出現時聲勢微弱,起初僅是諸子百家中不甚起眼的學派,經過幾百年的發展,自百家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學術思想主流和官方意識形態,逐漸滲透到專制政治的各個層面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此段說明正可代表其發展歷程。 儒家在秦代大受迫害,自漢代起卻得到朝廷獨尊,成為官學與國教,掌握文化教育與入仕之途,奠定儒家在中國歷史文化的崇高地位。在兩晉南北朝和唐代,儒家與佛、道二家並稱三教,儒學一度失去在哲理思想領域的領導地位,繼後經宋儒重新闡釋,形成理學,發展心性之學,儒家得以重振聲勢,倫理思想滲透到中國社會各個層面,並流傳到朝鮮、日本、越南、琉球等地,大受尊崇,成為東亞一大學術思想體系,在朝鮮尤其深入民心,其流佈較在中國本土更為普及。.
查看 國教和儒家
儒教 (宗教)
儒教源自中國傳統宗法性宗教,以夏商周的五教和祭礼为本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以天子为宗教领袖,以孔子为先师,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中的神道设教。儒教正统始自汉武帝独尊儒术,汉灵帝诏诸儒正定五经,刊於石碑,为古文、篆、隶三体书法以相参检,树之学门,使天下咸取则焉,正式把儒教定为国教,五经成为国家法典以及中华法系的法理基础,以春秋决狱。汉代末年,儒教广泛传播,“太尉公承夙绪,世笃儒教,以《欧阳尚书》、《京氏易》诲受四方。学者自远而至,盖逾三千。”儒教自汉代以来被奉为官学,其后各主要朝代或历史时期,都是官方指导思想。清代儒家宗教化形成的孔教也属于儒教分支。 何光沪对于儒教的定义如下:“所谓儒教,非指儒学或儒家之整体,而是指殷周以来绵延三千年的中国原生宗教,即以天帝信仰为核心,包括‘上帝’观念、‘天命’体验、祭祀活动和相应制度,以儒生为社会中坚,以儒学中相关内容为理论表现的那么一种宗教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不承认儒教是宗教。民间也多不认为儒教是宗教,多数人认为敬天、祭祖属于道教而不是儒教。.
查看 國教和儒教 (宗教)
冰島國教會
冰島國教會(Þjóðkirkjan),又稱冰島福音信義會(Hin evangelíska lúterska kirkja),是冰島的國教會,信仰屬於信義宗,並且是鮑渥共融的成員。冰島國教會現任的主教是Agnes M. Sigurðardóttir,她是首位擔任冰島福音信義會主教的女性。.
查看 國教和冰島國教會
内蒙古历史
内蒙古阴山一带远古人类活动,有悠久历史。1973年在呼和浩特东北发现的距今50万年前的“大窯文化”发生于与北京周口店北京人同一时期的旧石器时代初期至晚期。内蒙古得名于蒙古族,内蒙古东北部与蒙古国东部交界处的额尔古纳河畔是蒙古族的主要发源地。 《旧唐书》有“蒙兀室韦”,“蒙兀” 与“蒙古”是同名异译,在蒙古语中意为“永恒的火焰”。“蒙古”最初只是蒙古高原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由成吉思汗逐渐统一高原各部落后才演变成了今天这个民族的共同名称。蒙古统一民族形成前,各部落的历史渊源、人种、语言并不相同。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其面积较大,东西跨度也大,历史上较少处于一个行政区内。东部至辽东塞外,与东北亚古老民族夫余、濊貊、高句丽接壤,包括今西拉木伦河、西辽河流域、科尔沁草原和呼伦贝尔草原,为东胡等通古斯部落的活动范围;中部塞外今锡林郭勒盟为匈奴,羌胡等族的势力范围;西部包括今巴彦淖尔高原、阿拉善盟境内的沙漠地区和额济纳河流域等地,与西北民族氐、羯、突厥以及一些塞种部落等渊源较深。.
查看 國教和内蒙古历史
国家无神论
国家无神论(英語:State atheism),是一个相对于国家宗教的概念,即由政府所推行的无神论,通常会伴随着对宗教自由的压制, David Kowalewski, Russian Review, Vol.
查看 國教和国家无神论
玛丽一世 (英格兰)
麗一世(Mary I,),是英格蘭和爱尔兰女王、都铎王朝第四位和倒数第二位君主(1553年7月6日-1558年11月17日,实际上任日為7月19日)。 她於其同父異母弟弟愛德華六世死後繼承其王位,並再次於英格蘭內恢復羅馬天主教(舊教),取代她父親亨利八世提倡的盎格魯教派(新教),過程中,她下令燒死約300名宗教異端人士,得名「血腥瑪麗」。 最終,瑪麗苦心經營的羅馬天主教在她死後,被繼任的伊莉莎白一世以新教所取代。.
社格
格(しゃかく)是日本神社的格式。基於祭政一致,由朝廷等所定。.
查看 國教和社格
神佛分離
佛分離(神仏分離)為日本明治時代前期所發生的一系列針對佛教的宗教事件,其目的在於將佛教與日本既有的神道信仰分離,打破傳統日本社會「神佛習合」的格局,以提升神道至等同國教的地位。此現象至明治憲法施行後,才由宗教自由與「」政策取代。.
查看 國教和神佛分離
神道
道是日本的原生傳統宗教,為日本人(大和民族)的,奠基於日本自古以來的民間信仰與自然崇拜,屬於泛靈多神信仰。其特色是將世間萬物中令人敬畏及崇拜的均視為神,從山、海之類的自然界物體或現象、祖靈、傳統神話中的的神祇與英雄、乃至各種幽靈等皆是,數量之多可以「八百萬神」來形容。與其他民間信仰相似,神道沒有統一的信仰組織,旗下分為數個流派。.
查看 國教和神道
神權政治
權政治是以宗教信仰作為政治的主導的政治體制。此概念自古有之,譬如,尊奉伊斯兰教法的伊斯兰国家,沙烏地阿拉伯及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等。 中世紀時代歐洲也是屬於天主教神權政治,在教權大於政權的年代,教宗的權力很大,足以支配、壟斷整個歐洲的政治、軍事、社會甚至經濟。.
查看 國教和神權政治
突尼西亞
突尼西亞共和國(الجمهورية التونسية),通称突尼斯,位於北非、隶属于马格里布地区,东北部緊鄰地中海。突尼斯有兩個鄰國,分別為西方的阿爾及利亞(公共国界线長965公里)與東南方的利比亞(公共国界线長459公里)。突尼斯因其坐落于国家北方的首都--而得名。.
查看 國教和突尼西亞
約旦宗教
約旦的主要宗教是遜尼派伊斯蘭教。穆斯林占約旦人口的92%,穆斯林中有93%自稱是遜尼派穆斯林,是世界上遜尼派人數最高的國家。除了遜尼派以外,約旦也有少數阿赫邁底亞穆斯林 和什葉派穆斯林。許多什葉派穆斯林是來自伊拉克和黎巴嫩的難民。除了伊斯蘭教外,約旦也存在古老的基督宗教社群;基督徒中,超過一半屬於希臘正教會,其餘的是拉丁禮天主教、希臘禮天主教會、敘利亞東正教會、新教和亞美尼亞使徒教會。.
查看 國教和約旦宗教
美國高等教育
美國高等教育泛指美國高中生在畢業後所接受的各種教育。這些教育都由不同類型的高等學府提供。美國很多大學也有很濃厚的研究氣氛及不同的教研成果,故每年都吸引了不少國際師生前來工作或求學。 全美高等院校種類繁多,公、私立大學、文理學院及社區學院各擔當不同的角色。現時,網上教育(如大規模開放在線課堂)、職業訓練為本課程、學費及學生負擔的加大,為美國高等教育的熱門討論話題。.
查看 國教和美國高等教育
美国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为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States,縮寫为 U.S.A.、U.S.),通稱美國,是由其下轄50个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国。美國本土48州和联邦特区位於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灣接壤,本土位於溫帶、副熱帶地區。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大陸西北方,東部為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峽和俄羅斯相望;夏威夷州則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島。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還擁有多處境外領土和島嶼地區。此外,美國还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着374個海外軍事基地。 美国拥有982萬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依陆地面積定義为第四大国);同时拥有接近超过3.3億人口,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因为有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它是世界上民族和文化最多元的國家之一Adams, J.Q.; Strother-Adams, Pearlie (2001).
查看 國教和美国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
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First Amendment to 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簡稱:第一修正案(Amendment I)))禁止美國國會制訂任何法律以確立國教;妨礙宗教自由;剝奪言論自由;侵犯新聞自由與集會自由;干擾或禁止向政府請願的權利。該修正案於1791年12月15日獲得通過,是美國權利法案中的一部分,使美國成為首個在憲法中明文不設國教,並保障宗教自由和言論自由的國家。 美國權利法案的制訂最初是美國聯邦黨人為了減輕國內反聯邦主義者對美國憲法的反對而做出的系列憲法修訂案。最早的“第一修正案”僅用於美國國會制訂的聯邦法律,其解釋範圍也比現在的狹義許多。但是通過1925年的,美國最高法院基於美國憲法第十四修正案中的“正當法律程序”條款裁定“第一修正案”適用於美國聯邦、州乃至各級政府的立法中。 在1947年的中,提請法庭就美國國父托马斯·杰斐逊在其信件中提及的“建立一道政教分離的牆”進行司法解釋,但是這條明確界限的細節到今天仍在爭論中,尤其是如何界定宗教自由方面。 言論自由的界限也在20世紀與21世紀的一系列法庭裁決中有了更大的延伸,諸如政治言論、匿名言論、政治獻金、色情和校園言論等。但與此同時,有關“第一修正案”保護範圍的例外情況也得到了明確。同時美國最高法院以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等判例推翻了英國普通法的慣例,將譭謗訴訟中的舉證責任倒置給原告方。但是,商業言論並不受到“第一修正案”的保護。 新聞自由保證了各種資訊和觀點得到自由出版的權利,並且適用於各種媒體。通過1931年的和1971年的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等判例,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裁定任何形式的出版審查行為違反了第一修正案,屬於違憲行為。同時最高法院也裁定請願自由適用於美國各級政府及其分支機構的所有行動,並且也裁定了“第一修正案”隱性地保護了結社自由。.
查看 國教和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
爱德华六世
愛德華六世(Edward VI,),英格蘭與愛爾蘭國王,1547年1月28日即位,同年2月20日加冕時,年僅九歲。他是亨利八世和珍·西摩的兒子,為都鐸王朝第三任君主,也是英格蘭首位信奉新教的統治者。.
查看 國教和爱德华六世
瑞典教會
典教會(Svenska kyrkan),又譯為瑞典信義會,是瑞典主要的新教教會。2015年,63.2%的瑞典人屬信義會會友,是瑞典最大的基督教教會,亦是世界上最大的信義宗教會,然而,只有2%的信徒會恆常參與周日禮拜。它擁有這麼多不活躍會眾,是因為長久以來,其會眾的嬰孩會於出生時自動成為會眾,以不用繳納什一稅,此舉直至1996年才取消。2000年,瑞典政府取消其國教地位,但瑞典信義會在國內仍有重要地位。 但近年來,瑞典信義會會眾數目不斷減少。 瑞典信義會的主教長為烏普薩拉大主教,現任主教長為安特耶·雅克伦。.
查看 國教和瑞典教會
瓦勒度派
勒度福音教會 (Waldensian Evangelical Church) ,屬於瓦勒度派 (Waldensians、Waldenses 或作 Vaudois) ,也譯作韋爾多派、瓦爾多派、華爾多派、瓦燈派,是約從中世紀興起的基督教教派。在教義上接近歸正宗 (Calvinists) ,以上帝的聖言為信仰和生活的唯一準則。它被當時的羅馬天主教會視為異端,也因此受到大迫害。現在它被新教視為宗教改革的先聲。.
查看 國教和瓦勒度派
異次頓
次頓,姓朴,名厭觸,字厭都,別名異次頓、居次頓、處道,新羅宗室,是新羅法興王時代的著名佛教殉教者,死後被新羅佛教徒視為護法神。.
查看 國教和異次頓
牧师
牧師是指基督教的團體中,專職負責帶領及照顧其他基督徒的神职人员。聖經原文的用字就是牧羊人之意。雖然天主教會也有類似的職位,但「牧師」一词在中文语境中特指新教的基層神職人員。.
查看 國教和牧师
狄奧多西一世
奧多西一世(Theodosius I,347年-395年1月17日)又譯為狄奧西亞一世或杜多思一世,也被称作作狄奧多西大帝,是羅馬帝國皇帝(379年-395年),392年起統治整個羅馬帝國。他是晚期古典至中世紀這段過渡時期羅馬帝國的君主,並將基督教定為國教。.
查看 國教和狄奧多西一世
直指心體要節
《直指心體要節》(簡稱《直指》)是一部高丽佛经,全名是《白雲和尙抄錄佛祖直指心體要節》,1377年在今韩国清州用金屬活字印刷技術印製。這部佛經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金屬活字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01年9月確認了《直指》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金屬活字本,並且把它列入世界記憶遺產名錄。 《直指》是在1377年(高麗禑王3年)在興德寺(Heungdeok)印製,比德国的约翰内斯·谷登堡在1452年至1455年間所印製的《四十二行聖經》早了78年。這部經書分上下兩卷;上卷已經遺失,下卷則被保存在法國位於巴黎的法國國家圖書館的東方文獻室(Manuscrits Orientaux)。.
查看 國教和直指心體要節
白俄羅斯希臘禮天主教會
白俄羅斯希臘禮天主教會(Belarusian Ecclesiae Graecae Catholicae,Беларуская грэка-каталіцкая царква)是羅馬天主教的一部分,為拜占庭禮儀式傳統的一個分支,是東儀天主教會的22個成員之一。該教會是完全與羅馬天主教共融的。而它是直屬羅馬教廷。.
百年宪政
《百年宪政》由沈勇平先生摄制,共8集。每集分别为戊戌变法,预备立宪,议会政治,联省自治,国民参政会,重庆政协,台湾转型,大陆转型。是一部讲解中国宪政发展史的纪录片。该纪录片拍摄后沈勇平先生以“非法经营”罪被判处一年有期徒刑。.
查看 國教和百年宪政
芬蘭正教會
芬蘭正教會(Suomen ortodoksinen kirkko,Finska Ortodoxa Kyrka),是東正教的一個自治教會,隸屬於君士坦丁堡牧首。和芬蘭信義會是芬蘭兩個國教會之一。 芬蘭正教的歷史源於中世紀諾夫哥羅德共和國時期在卡累利阿的傳教活動,直到1923年她仍然隸屬於俄羅斯正教會。目前有三個教區、58,000信徒(佔全國人口1.1%),集中在首都赫爾辛基。.
查看 國教和芬蘭正教會
非三位一體派
非三位一體派,或作反對三位一體派,认为上帝是三位一体的主張並没有《圣经》根据。例如耶和华见证人、后期圣徒运动、一位论派及基督弟兄会等。.
查看 國教和非三位一體派
靈職議員
職議員(Lords Spiritual)指英國上議院中依英格蘭教會職務獲得席位的議員。.
查看 國教和靈職議員
領域等級
域等級是指由中世紀到 社會等級制度的廣泛階級。不同的系統,為了劃分社會成員因隨著時間的演變形成的等級。 最著名的系統是法蘭西的舊制度,三等級制度,一直持續存在到1789年-1799年的 法蘭西大革命。三等級制度由第一等級的神職人員,第二等級的貴族,和第三等級的平民組成。 有些地區,特別是斯堪地那維亞和基輔羅斯,再區分和農村平民成為單獨的等級,創建四等級制度,農村平民是排名最低的第四等級。 在英國,演化出二等級制度,貴族和主教合併為”地主等級”("lordly estate")和“民眾”("commons")作為第二等級。這系統產生兩個 國會大廈,下議院和上議院。 在德國南部,三等級制度包括貴族(王子和高級神職人員), 和自治市的居民。 今天,所謂“ 第四權 ”,通常是指已建立的權力結構的外部力量,是對中世紀三等級系統回憶,最常提到對應獨立的新聞或媒體。從歷史上看,在北歐和東歐,第四等級意味著農村平民。.
查看 國教和領域等級
衣索比亞禮天主教會
衣索比亞禮天主教會(英語:Ethiopian Catholic Church,阿拉伯語:الكنيسة الأثيوبية الكاثوليكية)是羅馬天主教的一部分,為亞歷山大禮拜儀式傳統的一個分支,是東儀天主教會的22個成員之一。該教會是完全與羅馬天主教共融的。易言之他們承認羅馬教宗的領袖地位。現在,它的信徒主要分布在衣索比亞和厄利垂亞。'現任都主教為貝漢內耶蘇斯·德梅洛·索拉菲爾樞機(英語:Berhaneyesus Demerew Souraphiel)。.
查看 國教和衣索比亞禮天主教會
言論自由日 (臺灣)
言論自由日是中華民國(臺灣)的國定紀念日,在2016年12月22日由行政院宣布定於4月7日,目的在紀念黨外政論雜誌《自由時代周刊》創辦人鄭南榕為追求言論自由而奉獻犧牲的精神。該紀念日的制定,起源於《自由時代周刊》於1988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刊登「臺灣共和國新憲法草案」,宣揚臺灣獨立運動;身為該雜誌創辦人兼總編輯的鄭南榕,因此被國民黨政府指控意圖分裂國土,而在1989年1月21日接到法院的叛亂罪到案傳票。他為了「爭取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這也是該雜誌的重要口號)的理念,於1989年4月7日在雜誌社內拒捕自焚殉道身亡。, 鄭南榕基金會.
马克斯·韦伯
克西米利安·卡爾·艾米爾·韋伯(Maximilian Emil Weber,),小名馬克斯·韋伯(Max Weber)是德国的政治經濟學家、法學家、社会学家、哲學家,他被公認是現代社會學和公共行政學最重要的創始人之一。韋伯最初在柏林洪堡大學開始教職生涯,並陸續於弗莱堡大学、海德堡大学、维也纳大学、慕尼黑大学等知名学府任教。他對於當時德國的政界影響極大,曾前往凡爾賽會議代表德國談判,並且參與了魏玛共和国憲法(即魏玛宪法)的起草設計。 韋伯的主要著作圍繞於社會學的宗教和政治研究領域上,但他也對经济学領域作出極大的貢獻。他的知名著作《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是他對宗教社會學最初的研究,韋伯在這本書中主張,宗教的影響是造成東西方文化發展差距的主要原因,並且強調新教倫理在资本主义、官僚制度、和法律權威的發展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然而近代著名社會學家安東尼·紀登斯指出韋伯並未提出足夠的證據實例證明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發展有關,許多不以基督教為主要信仰的國家經濟發展一樣很出色。韋伯並將國家定義為一個「擁有合法使用暴力的壟斷地位」的實體,這個定義對於西方現代政治学的發展影響極大。他在各種學術上的重要貢獻通常被通稱為「韋伯命題」。.
查看 國教和马克斯·韦伯
马来西亚
來西亞(Malaysia;Malaysia;簡稱大馬)是一個位於東南亞的國家,由前馬來亞聯合邦、沙巴、砂拉越及新加坡於1963年9月16日所組成的聯邦制、议会民主制、选举君主制和君主立宪制國家,新加坡後來在1965年8月9日从聯邦中被除名,並獨立建國。目前全國共十三個州,包括馬來半島十一州及位於婆羅洲北部的沙巴、砂拉越兩州,另有三個聯邦直轄區(吉隆坡、布城及納閩),全國面積共330,345平方公里 。馬來西亞隔南中国海分為東西兩大部分,間隔南中国海:西半部位於馬來半島,常稱為「西馬」,北接泰國,南部隔著柔佛海峽,以新柔長堤和第二通道與新加坡連接;東半部常被稱為「東馬」,位於婆羅洲島(Borneo Island)上的北部,南鄰印度尼西亞的加里曼丹,而汶萊國則地處納閩、沙巴和砂拉越之間,人口較不密集。由於馬來西亞的地理位置接近赤道,其氣候屬於亞洲熱帶型雨林氣候CIA.
查看 國教和马来西亚
詹姆士六世及一世
詹姆士六世和一世(James I and James VI,),英格蘭及愛爾蘭國王,稱詹姆士一世(James I),1603年3月24日到1625年3月27日在位,同时也是蘇格蘭國王,稱詹姆士六世(James VI),1567年7月24日到1625年3月27日在位。.
查看 國教和詹姆士六世及一世
鮑渥共融
鮑渥共融(Porvoo Communion)是多個聖公宗與信義宗教會所組成的團契,建立了完全共融,這意味着加入鮑渥共融的教會彼此之間能有更密切的往來、交換本堂牧師、相互承認聖禮等。.
查看 國教和鮑渥共融
达尔富尔战争
達爾富爾战争(الحرب في دارفور)发生在苏丹共和国西部的達爾富爾,交戰方主要分別為遊牧的巴加拉族組成的牧民武裝部隊,以及巴加拉族以外的定居部落。蘇丹政府否認自己支援牧民武裝部隊,也否認與其聯手針對富爾人、札加瓦人與馬撒利特人等民族,進行有系統的攻擊行動。這場衝突開始於2003年7月,與主要為穆斯林和基督徒之間衝突的第二次蘇丹內戰不同,在達爾富爾的居民以穆斯林為主,絕大多數的達爾富爾居民、牧民武裝部隊、蘇丹喀土穆政府官員都是穆斯林。 關於是次衝突的死亡人數有許多不同的估算,但都同意數字大約在數十萬之間。聯合國引用國際公義聯盟的估計,表示衝突進行的期間,已有45萬人死於暴力與疾病之下,大多數非政府組織的估計數目大約是20萬到超過40萬不等。蘇丹政府則宣稱共約9000人死亡,然而這個數字並不符合事實。到2006年10月為止,已有約250萬人流離失所。不少媒體均以「種族清洗」及「種族滅絕」來形容這場衝突,美國政府也把事件定性為「種族滅絕」。.
查看 國教和达尔富尔战争
蘇格蘭宗教改革
蘇格蘭宗教改革(Scottish Reformation)是蘇格蘭王國在1560年正式與罗马天主教会教宗決裂而產生的一系列改革,為整個歐洲宗教改革的一部分。蘇格蘭宗教改革以加爾文主義重塑了蘇格蘭的教會,使得蘇格蘭長老會成為了蘇格蘭國教。 1560年蘇格蘭改革議會形成,該議會拒絕承認教皇的權威,禁止教眾舉行彌撒,並且批准了蘇格蘭信條。在這之前蘇格蘭由教皇支持者法蘭西王國的瑪麗·德·吉斯統治,因此這項改革也被看做是反抗法蘭西霸權的運動。.
查看 國教和蘇格蘭宗教改革
蘇格蘭人
蘇格蘭人(低地蘇格蘭語:Scots Fowk,蘇格蘭蓋爾語:Albannaich),是國家和社會所定義蘇格蘭的族群居民。 從歷史上看,他們是兩族—皮克特人和凱爾特人的混合。前者在西元9世紀創立蘇格蘭(阿爾巴)王國,並在民族語言上已經認同凱爾特人。後來,附近也使用凱爾特語的坎布里亞英國人,以及日耳曼語盎格魯撒克遜人及北歐,皆被納入蘇格蘭民族。現代使用“Scottish people” (蘇格蘭人)或“Scots” (蘇格蘭人)可用來指任何人的語言、文化、家庭祖先或遺傳起源是來自蘇格蘭。拉丁文“Scotti ”原指“蓋爾”但後來用來描述蘇格蘭的所有居民。“Scotch”儘管有時被認為是過時的或貶義的,這種用法還是被用來指稱蘇格蘭人,主要是在蘇格蘭外使用。 1603年,蘇格蘭王詹姆士六世南下到英格蘭,繼承伊麗莎白一世留下的王位,成為統治兩地的共同國王。然而,英國和蘇格蘭的實質合併是1707的聯合法令生效。今天,蘇格蘭是英國的國家之一,絕大多數生活在蘇格蘭的人是英國公民。.
查看 國教和蘇格蘭人
葉里溫
葉里溫(Yerevan)是西亚國家亞美尼亞共和國的首都。在西方有葉里萬(Erivan)、葉烈布尼(Erebuni)、葉烈溫(Ereun)、耶烈萬等多種稱呼。常見的名稱表記有「Erewan」、「Ayrivan」、「Erevan」等。 葉里溫人口約106万人(2004年統計)。主要產業為機械製造及金属工業、红葡萄酒及白兰地釀造、煙草製造等。(Hrazdan River)流經市內,北望著名的亞拉拉特山。若以文獻記載為準,該城是現存世界最古老的都市之一。 埃里温的兹瓦尔特诺茨国际机场是亚美尼亚共和国的主要机场。于1949年开始运行,有轨电车则因为高昂的运营成本而被关闭。葉里溫地鐵共有一条线路,负责着全城的地铁交通。铁路方面,只有一条国际线路通往邻国格魯吉亞的第比利斯,将亚美尼亚和伊朗直接连接的新铁路仍在建设中。当地的公共交通高度私有化,小巴的市场份额是最大的。 埃里温共有250余所学校,其中公立学校200余所,私有学校50所左右。此外,埃里温在苏维埃的统治下成为了科学研究的主要中心。医疗方面,埃里温的数家医院通过现代技术改善了自己并开始提供医疗保健和医学研究服务,利克沃尔(Liqvor)制药厂是亚美尼亚最大的药品生产商。能源方面,赫拉兹丹河附近建立了数座水力发电厂,当地还建有一些火力发电厂。互联网方面,亚美尼亚的3家移动电话服务商均位于埃尔温,许多中小企业也参与了互联网服务。.
查看 國教和葉里溫
自由主义
自由主義(liberalism)是一種意識形態、哲学,以自由作為主要政治價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其特色為追求發展、相信人類善良本性、以及擁護個人自治權,此外亦主張放寬及免除政權對個人的控制。更廣泛地,自由主義追求保護個人思想自由的社會、以法律限制政府對權力的運用、保障自由貿易的觀念、支持私人企業的市場經濟、透明的政治体制以保障每一個公民的權利。 在現代社會,自由主義者支持以民主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為架構的自由民主制,有著開放而公平的選舉制度,使所有公民都有相等的參政權。自由主義反對許多早期的主流政治架構,例如君權神授說、世襲制度和國教制度等。自由主義的基本人權主張包括生命權、自由權、財產權等。在許多國家,部分持有不同观点的自由主义者從原本的保守自由主義裡脫離出來,主張政府應該藉由抽取富裕階層更多稅賦以提供人們更多的福利,創造更為平等和公平均富的社會,这被称为“社会自由主义”,亦被称作“进步自由主义”、“福利自由主义”或“改良自由主义”。 自由主義在啟蒙時代生根;到了現在,「自由主義」一詞已經包含了許多不同的政治思想,以中间派为主体,從左派至右派,支持者的政治光譜分布相當廣泛,主要流派爲中間偏左的社會自由主義和中間偏右的保守自由主義和強調個人自由的自由意志主義。.
查看 國教和自由主义
臺灣人口
臺灣人口為23,572,415人(2018年5月官方統計),人口總增加率為1.22‰,人口之絕對多數的民族為漢族,約占總人口95%,新住民佔3.1%,16族的臺灣原住民佔2.37%,另外1%包括來自中國大陸地區的少數民族及已設戶籍之中國大陸港澳地區配偶及外籍配偶(又稱臺灣新住民)。其中漢族可再依據族群、遷移來源與風土民情而概分為同時來臺的閩南人(約70%)及客家人(約15%)參見臺灣客家。人、第二次國共內戰後來臺的外省人(約13%)三大族群。而近年來臺灣人與歐美、越南、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地人民通婚,日益增加,亦有新住民之稱,長期居住已經入籍.
查看 國教和臺灣人口
In God We Trust
“我们信仰上帝”(In God We Trust)是美利坚合众国及其佛罗里达州的官方格言。 这句格言首先出现于南北战争期间。因着基督教的影响,这一格言首次出现在美国于1864年发行的两美分硬币上。1956年,在面對共產主義的無神論蘇聯政權下,一项国会法案获得通过,“我们信仰上帝”正式成为了美国的官方格言。, via NonBeliever.org在《美国法典》第36编302条中写道:“‘我们信仰上帝’为国家格言。”.
柬埔寨
柬埔寨王国(ព្រះរាជាណាចក្រកម្ពុជា;Preăh Réachéanachâk Kâmpŭchéa),简称柬埔寨(កម្ពុជា,Kâmpŭchéa),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首都金邊,為联合国会员国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 柬埔寨西部及西北部与泰国接壤,东北部与老挝交界,东部及东南部与越南毗邻,南部则面向暹羅灣。柬埔寨领土为碟狀盆地,三面被丘陵與山脈環繞;中部為廣阔而富庶的平原,占全國面積四分之三以上。境内有湄公河和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洞里萨湖(又稱金邊湖)。.
查看 國教和柬埔寨
捷克宗教
捷克共和國的宗教信仰到20世紀初都是被基督宗教所主導。自20世紀初以來,基督宗教信徒一直在穩定下降,至今基督徒在捷克仍然只是少數。然而,捷克共和國還是世界上歷史悠久的宗教國家之一。 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34.5%的捷克人口表示他們沒有宗教信仰,10.5%是天主教信徒,1%新教信徒,0.9%其他基督宗教信徒,6.8%有精神信仰但無宗教信仰,0.7%有精神信仰也有宗教信仰,44.7%的人沒有回答有關宗教的問題。從1991年到2001年,天主教會信徒的比例從39.0%下降到26.8%,新教信徒從4%下降到2%。由於2011年最新的人口普查類別的變化,每個類別都有所下降:沒有宗教的人口比例從59%下降到34.5%,天主教信徒從26.8%下降到10.3%,新教信徒從2%下降到了1%。沒有回答任選問題的人從8.8%上升到44.7%。.
查看 國教和捷克宗教
格魯吉亞拜占庭禮天主教徒
格魯吉亞拜占庭禮天主教徒(Georgian Byzantine-Rite Catholics)一直自稱為格魯吉亞禮天主教會,但他們沒有被羅馬教廷承認為一個獨立的自治教會(英語:particular Church),所以他們並不是東儀天主教會的成員。他們被分類為使用亞美尼亞禮拜儀式傳統的信徒,而不是他們所稱使用的拜占庭禮拜儀式傳統。據估計,現時在世界各地只有500名信徒。.
格鲁吉亚正教会
格鲁吉亚使徒自主正教会(საქართველოს სამოციქულო ავტოკეფალური მართლმადიდებელი ეკლესია)是一個獨立的東正教自主教會。位於格魯吉亞,信眾多是當地的格魯吉亞人,為格魯吉亞的國教會;直到1921年憲改後,此政教合一情形才改變。信徒聲稱,該會歷史根源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紀。 格魯吉亞使徒自主正教會與其他東正教自主教會完全共融。包括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在內,其自主權受到其他正教會的認可。如同其他正教會的架構,其最高管理機構是圣主教公會,由全格魯吉亞的卡托利科斯及大牧首領導。現任格魯吉亞大牧首為格魯吉亞的伊利亞二世。他於1977年當選。根據2013年的一項調查表明,格魯吉亞正教會在格魯吉亞是最受信任的機構,包括95%的受訪者對教會的工作表示認可。其在公共事務的影響力使之成為格魯吉亞最有權勢的機構之一。.
查看 國教和格鲁吉亚正教会
欧洲历史
欧洲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万5千年(甚至是一百萬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经有人类居住遗迹。 前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出现了定居点、农耕技术和驯养家畜。从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到前1200年文明暂时倒退消失的时期称为青铜时代,铜是当时制作工具和武器的主要金属材料。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称为欧洲的史前时期。 欧洲古典时期从前700年古希腊文字再次出现开始。罗马共和国于前509年建立。罗马人将疆域拓展至整个意大利,随后是整个地中海周边和西欧。罗马帝国的领土于公元117年到达最大。313年,基督教在君士坦丁大帝治下合法化。只是几个世代后,基督教就成为帝国的国教。羅馬帝國的衰落,標誌著古典時代的終結和歐洲中世紀的開始。395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随即蛮族部落开始入侵西罗马帝国。西哥特人是首先向南与向西越过罗马国境线进入前罗马帝国领土的部落之一,并于5世纪初,三度围攻罗马。418年,在原罗马帝国境内建立西哥特王国。476年,最后一个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被废黜,欧洲进入中世纪时期。 东南欧和地中海地区仍由东罗马帝国控制,首都为君士坦丁堡。6世纪晚期开始被日耳曼人侵蚀。7世纪开始,中东和北非地区被阿拉伯帝国占领,并伊斯兰化。在西欧,很多新国家仍保留了罗马的习俗,使用拉丁语作为书面语言,并普遍信仰基督教。800年查理曼被教皇加冕为“罗马皇帝”。欧洲受到斯堪的纳维亚的維京人、北非的穆斯林和匈牙利的马扎尔人的入侵。到10世纪中期,穆斯林和马扎尔人对西欧的威胁消除了,但是維京人仍然是侵犯和威胁不列颠群岛最久的。1054年东西教会分裂加剧,随后十字軍東征开始削弱拜占庭帝国,教皇的权力此时也在西班牙、法国南部、立陶宛与其他的异教地区稳固下来。复杂的封建等级制度发展起来,新国家的大多数贵族由于通婚互相是近亲。封建社会在蒙古入侵后开始解体。中世纪后期欧洲爆发了大饥荒和黑死病。 15世纪,欧洲从中世纪苏醒过来。1492年西班牙的收复失地运动和哥伦布发现美洲,同时终结了十字军东征,知识获得尊重,开始挑战传统的科学和神学教条。新教改革开始,德国神父馬丁·路德挑战教皇的权威。同时亨利八世使英国教会脱离教皇管制,也让英格兰在随之而来的德意志和西班牙之间的宗教战争中得以采取更灵活的结盟政策。但是,宗教战争一直持续到三十年战争,这场战争结束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光荣革命确认这个协议。 18世纪后期,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机器时代,大英帝国在美洲的殖民地独立,而欧洲大陆也爆发了法国大革命,直到拿破仑發動霧月政變。1848年,歐洲各國爆發一系列武裝革命。最后的农奴制残余在1848年的奥匈帝国被废除。俄国农奴制在1861年被废除。巴尔干国家开始从奥斯曼帝国重获独立。1870年普法戰爭后,意大利和德国完成统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7年俄国革命,1918年同盟国战败,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统治崩溃。1933年纳粹上台,之后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与轴心国战败。战后美苏为首的两大战胜国集团在欧洲与全世界范围内展开冷战。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后,欧洲签订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至2016年为止,欧盟包括28个欧洲国家,超过5亿人口。北约也扩大到包括俄罗斯的邻国——这是欧洲自从一世纪罗马帝国以来一体化最显著与最具军事优势的时期。.
查看 國教和欧洲历史
歐洲LGBT權益
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與跨性別者(LGBT)在歐洲的權益受到歐洲聯盟與多國法律的保障。全球23個承認同性婚姻的國家中,有14個在歐洲,同時英國的英格蘭、威爾斯、蘇格蘭與丹麥屬地格陵蘭也已經先後通過同性婚姻法,另有12個歐洲國家已承認民事結合或透過其它形式承認同性結合。儘管歐洲自羅馬帝國後期開始有一段很長的同性戀迫害歷史,但自20世紀中葉以來,歐洲各國陸續保障LGBT權益,是各大洲中對LGBT人士最友善的一洲。 但即便是對待LGBT人士相對友善的一洲,不少歐洲地區對於同性戀的看法依舊很保守,包括東歐、巴爾幹部分國家;教廷、俄羅斯和一些從前蘇聯獨立出來的共和國等地無法像西歐或北歐民眾那樣相對開放的對待同性戀人士,捷克、匈牙利、克羅埃西亞、愛沙尼亞、賽普勒斯、斯洛維尼亞和希臘是少數有制定法律保障同性戀權利的巴爾幹和東歐國家,不過除希臘外,東歐國家不少是在共產党统治時期立法,而在共產党统治结束后,新的民主政府趨向保守,東歐各國對於同性戀權利並不如西歐或北歐那般重視,同時近年來部分東歐國家對於LGBT的權益出現了衰退的現象,匈牙利和克羅埃西亞近期都通過修憲不承認同性婚姻,波蘭、俄羅斯和立陶宛也通過法律禁止向未成年人宣導有關同性戀的任何訊息等同壓縮該國LGBT的權益。但也有例外,阿爾巴尼亞昔日共產時期進行、捍衛各種同性戀行為是屬於違法且需要監禁,不過民主化後新政府逐漸為LGBT權利制定多項法律保障,而現任阿爾巴尼亞總理埃迪·拉馬更表示支持LGBT權利,該國的年青人較其他年齡層為接納同性戀者。另一方面,在歐洲各國人數日漸眾多的穆斯林及移民社群也幾乎非常排斥同性戀人士,成為另一問題。.
查看 國教和歐洲LGBT權益
汶莱
汶萊達魯--薩--蘭國(Negara Brunei Darussalam;爪夷文:بروني دارالسلام),也作汶萊和平之國,簡稱--萊或--萊,舊亦稱婆羅乃。汶萊是北婆三邦之一,位於婆羅洲北岸、南中國海南岸,整個國土被砂拉越所分割、環繞。 1984年1月1日脫離英國和平獨立,1月7日加入東盟。經濟狀況頗佳,2014年人均GDP名列亞洲總第五位、除波斯灣國家外的第二位(列新加坡之後),石油和天然氣的生產和出口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67%,社會福利之程度與範圍皆非常完善,更以不需要繳稅的國家聞名。.
查看 國教和汶莱
法羅群島國教會
法羅群島國教會(Fólkakirkjan)是世界規模最小的一個國教會之一。在2007年7月29日之前,法羅群島教會是信義宗丹麥教會的下屬教區之一。法羅群島83%的人口是法羅群島教會的信徒。.
查看 國教和法羅群島國教會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联邦(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通称澳大--利亚(Australia,缩写为 AU、AUS),中文环境下(尤其是臺灣、香港等地)常使用「澳--洲」代替“--”,是全球面积第六大的国家,大洋洲最大的国家和南半球第二大的国家。澳大利亚国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曼尼亚岛及数个海外的岛屿,面积和美國本土相似,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国土覆盖整个大陆的国家。與隔海相望的东南近邻是紐西蘭,西北是印度尼西亚,北边是巴布亚新几内亚、西巴布亚及东帝汶。澳大利亚的首都位于堪培拉,最大城市为悉尼。 澳大利亞一詞源於拉丁語,意思為“未知的南方大陸”(terra australis incognita)。其所在的地理位置通常稱作澳洲大陆,是地球上最小的大陆板塊。澳大利亚人均擁有國土面積0.353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廣闊的國家之一。有多樣的自然景觀,包括熱帶雨林、別稱為“紅色中心”的沙漠、吸引很多旅客的海濱及馳名遐邇的自然遺產大堡礁及烏魯汝Davison, Hirst and Macintyre, pp.
查看 國教和澳大利亚
澳門行政區劃
澳門在葡屬時期劃分為兩個市即澳門市和海島市,澳門市(澳門半島)再劃分為五個堂區,海島市(氹仔和路環)再劃分為兩個堂區。沒劃分的有路氹城和澳門新城區。 因此,澳門總共有九個區域。.
查看 國教和澳門行政區劃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宗教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沒有公佈任何有關宗教的官方統計數字。北韓是一個世俗國家,官方不鼓勵公眾信仰宗教。從1990年代末Chryssides, Geaves.
朱慈煊
朱慈炫(又作朱慈煊,),明昭宗朱由榔第三子、母孝剛王皇后。永曆二年(1648年)出生,出生時受洗成為天主教基督徒,並取教名「當定」(Constantine,今譯“君士坦丁”)。這個教名與羅馬帝國的君士坦丁大帝相同,永曆帝希望藉由該皇子的受洗與即位,使大明能如同羅馬帝國般,開始轉天主教為國教。永曆五年(1651年)封為皇太子,成為中國史上第一個改信基督信仰之太子。也是南明最后一位太子。 永曆十五年(1661年),吳三桂擒朱慈煊,他大罵吳三桂:「逆賊!大明負了你甚麼?我父子倆負了你甚麼?使我有此下場?」遂於永曆十六年(1662年)與其父一同被殺於滇京五華山逼死坡,年十四歲,鄭經追諡為哀愍太子。.
查看 國教和朱慈煊
戊戌变法
戊戌變法,又名百日維新、戊戌維新、維新變法,是中國清朝光緒二十四年間(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戊戌年)的短暫政治改革運動,變法量初由慈禧太后默許、光緒帝主導,深入經濟、教育、軍事、政治及官僚制度等多個層面,希祈中國走上君主立憲的道路。然而後期改革過於激烈,加上光緒帝有意通過維新派奪回權力,且有維新派首領康有為建議將慈禧太后囚禁、暗殺等傳聞,惹怒慈禧,加上以慈禧為首的清朝當權保守勢力擔心變法中的「合邦」計畫最終會導致中國被日本和英國瓜分,步朝鮮乙未事變的後塵,因而發動了戊戌政變,戊戌變法僅經歷了103日就告終。維新派首領康有為和梁啟超逃入日本驻北京大使馆,譚嗣同等維新人士陸續被捕殺害,光緒帝則被軟禁於中南海瀛臺,慈禧重新當政,引發了民間輿論支持孫文和黃興等更為激烈的革命主張,推翻帝制,建立共和。.
查看 國教和戊戌变法
明玉珍
明玉珍(,元文宗天曆二年己巳九月九日至元惠宗至正廿六年丙午二月六日),父親明學文,母親趙氏,中国湖北隨州人,是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元末明夏政权的创建者。.
查看 國教和明玉珍
明治神宫
明治神宮坐落在東京都澀谷區,地處東京市中心,占地70公頃,緊挨著新宿商業區,占據了從代代木到原宿站之間的整片地帶,是東京市中心除了皇居之外最大的一塊綠地。正式書記中,「宮」的寫法採取日本古代常見寫法,下方「呂」中間沒有一撇「ノ」,為「明治神宫」。.
查看 國教和明治神宫
海地文化
海地文化相當多元,主要偏向非洲的伏都教(巫毒)文化,在法國殖民海地時期,當地曾經被大量傳入天主教的信仰習慣。.
查看 國教和海地文化
新加坡宗教
由于新加坡的历史特殊,并且政府奉行种族和多元文化的政策,新加坡存在多种宗教信仰和习俗,并无宗教占主导地位。《新加坡共和國宪法》第十五条保障宗教自由。與周邊國家馬來西亞與印度尼西亞以伊斯蘭教為主的國家不同,新加坡並不設國教。 截至2012年,新加坡的主要宗教有佛教(33.2%)、基督宗教(18.8%)、伊斯蘭教(15.1%)、道教(11.0%)和印度教(5.0%),新加坡人口有0.7%信奉其他宗教。17%的新加坡人被正式列为无宗教(相比之下,2000年有14.8%)。尽管新加坡多元种族、多元宗教,各宗教信徒之间几乎不存在宗教极端主义和仇视。不過年轻人中,尤其是华人,已有与传统价值观,包括宗教仪式和祖先崇拜背离的趋势,減少奉行相關傳統習俗,而無宗教信仰者亦有上升的趨勢。.
查看 國教和新加坡宗教
新世界秩序
新世界秩序(New World Order,有時寫作NWO)是一項關於極權主義世界政府的陰謀論。此理論認為,世上有少數權力菁英階級組成的秘密集團、影子政府與其密謀的全球主義議程在幕後操控世界,其最終目的是建立一個威權主義的世界政府,取代現今的主權國家或民族國家體制來統治世界,這項邪惡計畫稱之為「新世界秩序」。藉由一個包羅萬象的政治宣傳來建立新的意識形態,讓人類相信成立新世界秩序政府才是歷史的進步。因此,許多有影響力的歷史和當代人物,被該理論認為是透過許多掩護機構來操縱重要的政治和金融事件,並使全球的金融體系發生系統風險,作為逐步實現統治世界的陰謀。 在1990年代以前,「新世界秩序」陰謀論僅限於兩個美國的反殖民主義:「愛國者運動」與基督教基要主義運動中關於世界末日和敵基督的理論。諸如和般的懷疑論者都觀察到,右派民粹主義主張的反「新世界秩序」、反菁英主義、拒絕現有的政治共識等政治哲學,不僅有許多知識分子接受,而且滲透到流行文化中。在20世紀末,全球壟罩在千禧年主義、人們積極的準備面臨世界末日的預期心理下,這項理論更加盛行於民間。2013年,根據公共政策民調基金會所做的電話調查顯示,有接近三分之一的美國民眾相信有一個隱密的權力菁英團體正在推動一項全球性議程,以及「新世界秩序」陰謀論的真實性。.
查看 國教和新世界秩序
文萊國徽
文萊國徽原來是一個皇家標記,後來在1940年正式被採用為文萊國徽。在文萊國徽出現的圖案有:一支小旗、一個華蓋、一雙手、一棵棕櫚樹、一對翼、一個紅色的上弦月、一條綬帶和一句阿拉伯語標語。在上弦月上寫有標語「在真主的指引下永遠服務」,反映汶萊主要的宗教信仰為伊斯蘭教。而綬帶上亦寫有國名「بروني دارالسلام」(Brunei Darussalam,意為「--」)。 在1959年5月29日文萊新憲法頒布後,文萊國徽成為文萊國旗上面的一個圖案。.
查看 國教和文萊國徽
无政府主义
无政府主义(Anarchism),又译作安那其主义,是一系列政治哲学思想。其目的在於提升個人自由及廢除政府當局與所有的政府管理機構。英语中的无政府主义“Anarchism”源于希腊语单词“αναρχία”,意思是没有统治者。所以被翻译成中文时,根据这一最基本的特征译成“无政府主义”,也有文献音译为“安那其主义”。無政府主義包含了众多哲学体系和社会运动实践。它的基本立场是反对包括政府在内的一切统治和权威,提倡个体之间的自助关系,关注个体的自由和平等;其政治诉求是消除政府以及社会上或经济上的任何独裁统治关系。對大多數無政府主義者而言,「無政府」一詞並不代表混亂無政府狀態、虛無、或道德淪喪的狀態,而是一種由自由的個體自願結合,以建立互助、自治、反獨裁主義的和諧社會。有人认为莊子是最早的无政府主义者Murray Rothbard.
查看 國教和无政府主义
日本宗教
日本宗教呈現多元性,現在的日本國憲法保障國民的宗教自由,不立國教。基於歷史因素,神道教與日本佛教是日本的主要宗教,文化上,多數日本人同時崇奉神道與佛教,這兩個宗教的儀式已與日本人生活融為一體,如婚禮和葬禮。多數日本人同時信仰神道與佛教。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調查,日本神道教約佔日本人口比率99%,佛教徒約佔人口的80%。許多的日本人不參與任何宗教組織,只參與婚喪喜慶與祭祀等傳統上的宗教儀式,還有不少年輕人就算參加宗教儀式,但卻自認為不可知論者,甚至是無神論者。.
查看 國教和日本宗教
政教合一
政教合一是指政治領袖同時兼為宗教領袖,或者宗教領袖同時兼為政治領袖的政體。.
查看 國教和政教合一
政教分离
政教分離(separation of church and state),指的是國家政府權力(凱撒即世俗王權)與宗教機構權力(基督即教會)的分割;也可以是說,是指政府不支持或壓迫任何一個宗教機構,任何一個宗教機構也不可以代理政府的職權。.
查看 國教和政教分离
意大利
意大利共和国(Repubblica Italiana),通稱意大利(Italia),是一個歐洲主权國家,主要由位於南歐的靴型亞平寧半岛及两个地中海岛嶼西西里岛和撒丁岛所组成,國際代碼為IT。意大利北方的阿尔卑斯山地区与法国、瑞士、奥地利以及斯洛文尼亚接壤,其领土包围着两个微型国家——圣马力诺和梵蒂冈,而在瑞士擁有座落於盧加諾湖湖畔的意大利坎波內這個境外領土。全国行政上划分为20个大区(其中5个為自治区)、110个省與8,100个城市。首都為罗马,意大利王国在1870年將首都設置在此,而都灵(1861年-1865年)及-zh-hans:佛罗伦萨;zh-tw:佛羅倫斯;-(1865年-1870年)也曾是意大利王國的首都。根据2014年统计,意大利人口大约为6,079.5萬,領土面積約為301,33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公里201.7人,屬於溫帶氣候。意大利是歐洲人口第5多的國家,人口在世界上排名第23位。意大利因其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为数众多的人类文化遗产(世界遺產數目排名全球第一)而被称为美丽的国度(Belpaese)。 現今的意大利地區是以前歐洲民族及文化的搖籃,曾孕育出羅馬文化及伊特拉斯坎文明,而意大利的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以來都是西方世界的政治中心,也曾經是羅馬帝國的首都。當羅馬帝國殞落後,意大利遭受了多次外族入侵,包括倫巴底人、東哥德人等日耳曼民族,之後還有諾曼人等。东罗马帝国曾一度重新占领意大利地区。在14世紀後,意大利轉而成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 ,而文藝復興對歐洲影響深遠,讓歐洲思想前進了一大步。義大利過去分裂為許多王國與城邦,但是最終在1861年完成統一。其巅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刚开始之前,義大利變成一個殖民帝國,把勢力範圍延伸到利比亞、厄利垂亞、-zh-hans:意属索马里兰;zh-hk:意屬索馬利蘭;zh-tw:義屬索馬利蘭;-、衣索比亞、阿爾巴尼亞、羅德島與十二群島,而且擁有中國天津的租界。 意大利也在政治、文化、科學、醫療衛生、教育、體育、藝術、時尚、宗教、料理、電影、建築、經濟及音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響力。米蘭是意大利的經濟及工業中心,根據2009年全球語言監察組織(Global Language Monitor)的資料,它也是世界時尚之都。在2007年造訪意大利的遊客人數位居世界第5位,總共超過4,370萬人次的國際遊客造訪,而羅馬則是歐盟國家中第3多遊客造訪的城市,也被認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十大古城之一。威尼斯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紐約時報》形容它「無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造城市」。 意大利共和国是一個議會制民主共和國,是一個已開發國家,世界七大工業國之一,生活質量指數則在世界排名第8名, Economist, 2005。意大利在2014年人類發展指數列表中則名列第26位,並擁有高度人均國內生產總額。根據國內生產總額與購買力平價國內生產總值的數據,意大利分別是世界第8大與第10大經濟體。意大利的政府預算金額則是位居世界第5位。意大利是北大西洋公約和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也是八大工業國集團、20國集團和歐洲四大經濟體成員之一。意大利也参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界貿易組織、歐洲議會、西歐聯盟及歐洲創新中心(Central European Initiative)。意大利也參加申根協議,也是世界世界國防預算金額第9高的國家且分享北約的核武器。 意大利在歐洲及全球的軍事、文化和外交事務扮演重要的角色,首都羅馬則是世界上對於政治及文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機構,例如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International Fund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全球在地論壇(Glocal Forum)、世界糧食計劃署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總部都設在羅馬。意大利也擁有较高的教育指數、勞動力人口及慈善捐助金額。人均預期壽命排名世界第11位。醫療保健系統在2000年被世界衛生組織評比為世界第2。意大利也是一個全球化的國家。意大利的國家品牌價值在2009年名列世界第6位。意大利在藝術、科學和技術上擁有悠久的傳統,且至2017年共有53处世界遺產,是擁有最多世界遺產的西方國家。.
查看 國教和意大利
教區
教區是天主教、東正教、聖公會等基督宗教宗派使用的一種管理區域或機構,由數個堂區組成,並設有一位主教擔任最高領導者。其字源來自於希臘語「διοίκησις」(dioíkēsis),即管理、行政或政府之意。.
查看 國教和教區
教廷
在天主教會,教廷(Curia;或稱為「廷」)是個別教會/地方教會的管理人員與機構組成之團體,主要功能為輔助主教等高級神職人員管理與領導教會。其狹義上指各教區的「教區廷」,廣義上則包含羅馬教廷等實施聖統制的基督教宗派之核心領導機構。 與其他天主教會的機構相同,「教廷」的組織雛形來自於古羅馬。「Curia」(英語對應字為「court」,與法院同字)是古羅馬的一種地方統治單位,在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國教後,也負責管理各地方的教會事務。西羅馬帝國滅亡後,原有世俗政治的「Curia」消失,但教會的「Curia」仍延續下來,並演變為今日的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文的使用上,「教廷」一詞常等同於羅馬教廷,而天主教會本身也如此使用,如聖座在中華民國的外交代表機構,就被稱為「教廷駐華大使館」。.
查看 國教和教廷
智利憲法
在的智利共和国政治宪法(Constitución Política de la República de Chile de 1980) 通过于1980年9月11日,而智利自獨立以來,曾先後有過九部不同的憲法。而智利的最後兩次修憲分別是在2005年和2011年。智利實施時間最長的憲法是1833年憲法和1925年版憲法。智利的法系屬於大陸法系。合憲審查由憲法法院負責。.
查看 國教和智利憲法
亦称为 國教會,国家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