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國家戲劇院

指数 國家戲劇院

國家戲劇院(英語:National Theater),位於中華民國臺北市,屬國家兩廳院的一部分,為臺灣重要的戲劇、舞蹈表演場地。與國家音樂廳合稱為「國家兩廳院」。.

113 关系: 劉艾立劉雪華垃圾桶台灣表演場地列表史艷文吳興國如夢之夢孽子寶島一村丁噹中華民國中正區 (臺北市)中正紀念堂九歌 (舞剧)平鑫濤幾米京劇現代戲京剧庑殿顶廖涓琄仙名彩世張鳳書張雨生國家兩廳院國家音樂廳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立中山大學校友列表國立國父紀念館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校區國立臺灣民主紀念館命運建築師之遠大前程唐在炘唐美雲兩廳院 (消歧義)倪敏然石惠君石文戶王嘉明 (台灣)王柏森穆宇第25屆金馬獎第26屆金馬獎第27屆金馬獎第28屆金馬獎箏三角簡永福綺咲愛里田啟元田馥甄無垢舞蹈劇場...牡丹亭花乃瑪麗亞隔壁親家 (音樂劇)音樂廳列表莫子儀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青春版牡丹亭表演工作坊裴艳玲高靖榕魏海敏賈寶玉 (舞台劇)黑鬚馬偕龍匣口霹靂國際多媒體蘇煥學藤原龍也葉青 (臺灣)蔡育仁蔣渭水鄭雅升臺北市臺北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站點列表臺北市立弘道國民中學金馬獎頒獎典禮金惠武镜框式舞台雲門舞集陳亞蘭陳霖蒼暗戀桃花源柚香光柯銘峰林奕華 (香港)林仁杰林佩儀林顯源林雨宣李心潔桃園藝文特區梁山伯與祝英台梁祝的繼承者們梅若穎楊卓成楊謹華楊麗花楊景翔歌仔戲歌剧院列表段旭明水月汪其楣河洛歌子戲團洪堯進洪其德渭水春風滿島光滿島真之介朱錦榮明華園方宥心日常 (田馥甄專輯)9月2日 扩展索引 (63 更多) »

劉艾立

劉艾立(),藝名Erika,台灣女歌手,華裔美國加州人,第七屆《超级星光大道》參賽者。在百人初選時被黃韻玲相中因而選入隊伍中,也是隊上的強棒之一。 Erika在分組對抗賽時期表現一直處於穩定狀態,也曾和同隊的童話合唱歌曲而打敗敵隊的強棒李佳薇。除此之外,在終極分組對抗賽再度碰上最具冠軍相的鐵肺女王李佳薇,但最後以穩定且亮眼的表現,用一曲「Summertime」奪下29分的高分打敗對手。 Erika演唱歌曲總會帶點R&B和一點特殊的個人氣質,演唱多首歌曲曾讓評審感動。像是她曾經在比賽中演唱一首Celine Dion的「Goodbye's The Saddest Word」讓在場所有人,包括主持人陶晶瑩也忍不住而感動落淚。Erika在準決賽中因和美聲歌姬Olivia合唱獲得28分的高分,因此獲得進總決賽的資格,最後獲得第五名。 2016年6月17日,發行個人首張音樂專輯《I Am Erika》。2017年4月起,Erika開始參與知名音樂劇《愛呀,我的媽!》演出,2017年6月24日憑藉個人首張音樂專輯《I Am Erika》入圍第28屆金曲獎「最佳新人獎」。.

新!!: 國家戲劇院和劉艾立 · 查看更多 »

劉雪華

劉雪華(Leanne Liu,),香港著名女演員,出生於北京。前香港無綫電視女藝員。.

新!!: 國家戲劇院和劉雪華 · 查看更多 »

垃圾桶

垃圾桶(garbage/litter bin),又名廢物箱或垃圾箱或拉基桶,就是裝放垃圾的地方。垃圾桶多數以金屬或塑膠製,用時放入塑料袋,當垃圾一多便可紮起袋丟掉。多數垃圾桶都有蓋以防垃圾的異味四散,有些垃圾桶可以用腳踏開啟。 家居的垃圾桶多數放於廚房,以便放置廚餘。有些家庭會在主要房間都各置一個。有些遊樂場的垃圾桶會特別設計成可愛的人物。 近年來在車站等公共場所的垃圾桶,桶身改為透明以便於辨識桶內是否遭放置爆裂物或有毒物質,這種垃圾桶又稱為「反恐垃圾桶」。.

新!!: 國家戲劇院和垃圾桶 · 查看更多 »

台灣表演場地列表

本文列出台灣的表演藝術場地。.

新!!: 國家戲劇院和台灣表演場地列表 · 查看更多 »

史艷文

史艷文,台灣電視布袋戲開創首播鼻祖戲《雲州大儒俠》之男主角;是黃俊雄及其父親黃海岱改編創作戲碼。改編自清代章回小說《野叟曝言》,黃海岱將小說中的主角文素臣、隨身家僕、做生意的劉大郎等角色,變成為國除奸的儒俠史炎雲、庸兒、言語詼諧的劉三,黃俊雄再將史炎雲易名為史艷文。 史艷文曾分別、先後地存在於霹靂布袋戲早期劇情,以及現在的金光布袋戲系列劇集裡。兩者為平行時空,部分人際關係設定有所不同。.

新!!: 國家戲劇院和史艷文 · 查看更多 »

吳興國

吳興國(),生於高雄市旗津區,原名吳國秋,台灣演員、劇作家、導演;當代傳奇劇場藝術總監;乃少數橫跨電影、電視、傳統戲曲、現代劇場以及舞蹈之表演藝術家。吳目前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專任教授;曾獲美國傅爾·布萊特獎學金、亞洲文化協會獎學金赴紐約大學戲劇研究所選修理查·謝喜納環境劇場課程。 吳曾經榮獲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和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并連續三度榮獲國軍文藝金像獎最佳生角獎以及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2011年獲法蘭西藝術與文學勳章騎士勳位(Chevalier)。電影代表作有:《十八》、《誘僧》、《青蛇》、《賭神2》、《宋家皇朝》、《特務迷城》等。.

新!!: 國家戲劇院和吳興國 · 查看更多 »

如夢之夢

《如夢之夢》是2000年代初期華人劇場最受矚目的一齣戲之一,是表演工作坊的創始人賴聲川個人從事劇場工作二十多年來最大膽的突破、同時也是最驚人的作品。整個構想是賴聲川在一次印度的旅行之中寫下的靈感,融合了他多年來的許多旅行經驗、思考,以及在藏傳佛法方面的學習。本劇於2000年2月在加州柏克萊大學,以工作坊形式做過三個小時半的呈現,英文演出。2000年5月則由台北藝術大學學生演出完整版,中文演出;2002年由香港話劇團於香港演出,2005 年於台北國家戲劇院再度演出。 本劇首創環繞形式的劇場,將觀眾席置於中央,舞台則環繞關眾席搭建;演出時間長達七至八個小時,舞台包含八個方位,三個樓層,穿越時間(民國初年、現代)與空間(台北、巴黎、上海、北京、諾曼第)。.

新!!: 國家戲劇院和如夢之夢 · 查看更多 »

孽子

《孽子》台灣文學作家白先勇的一部長篇小說作品,發表於1983年。為台灣同志文學中最具代表性的經典作品之一。有改編成電影、電視劇、舞台劇等作品。 1988年在中国發行;法語版本在1985年發行;英語版本在1989年發行。.

新!!: 國家戲劇院和孽子 · 查看更多 »

寶島一村

《寶島一村》,由台灣表演工作坊在2008年推出的舞台劇,取材自臺灣電視節目製作人王偉忠在臺灣眷村出生長大的經歷。內容呈現三個眷村家庭自1949年起60年來三代人的故事,由賴聲川和王偉忠聯合編劇、導演。 於2008年12月5日於臺北市國家戲劇院首演,並巡迴臺南市、嘉義市、臺中市、新加坡、高雄市、中壢市、上海、廣州、東莞、深圳、杭州、北京、澳門、洛杉磯、舊金山、休士頓、香港等地演出,吸引來自全球的華人觀眾 表演工作坊網站。.

新!!: 國家戲劇院和寶島一村 · 查看更多 »

丁噹

丁噹(),本名吳嫻 ,出生於浙江省嘉善縣,在臺灣出道成为歌手,為著名實力派歌手之一,擁有超廣高音域,由於現場演唱與錄音水準極近,擁有「零瑕疵」歌手的稱號。 現居臺北,活跃于臺灣、中國大陸、馬來西亞、香港、新加坡等地。除本業以外,丁噹也為許多偶像劇演唱,如“我愛他”、“手掌心”、“不是你的錯”、“好難得”等膾炙人口的歌曲,超過30部偶像劇,因此有偶像劇歌姬的稱號。2015年以「黑天鵝」身分參加江蘇衛視與上海燦星製作聯合出品的音樂真人秀節目的《蒙面歌王》於第二期奪得當周歌王,半決賽得冠軍直接晉級總決賽。.

新!!: 國家戲劇院和丁噹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新!!: 國家戲劇院和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中正區 (臺北市)

中正區是臺灣臺北市的區之一,位於臺北市西南側,其涵蓋臺北府城大部份區域,為臺北市區較早開發的區域,也是台北都會區的核心,除了首都核心的博愛特區與中央政府機關多座落於此區外,加上本區內的臺北車站為全國最大交通樞紐,確立其政經中樞的特殊地位 2010年,臺北市政府配合舉辦花博而制定各區區花,中正區為木棉花,民政局也特別製作區花版門牌。.

新!!: 國家戲劇院和中正區 (臺北市) · 查看更多 »

中正紀念堂

中正紀念堂是一座為紀念已故前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而興建的建築,位於臺北市中正區,也是眾多紀念蔣中正總統的建築中規模最大者。全區250,000平方公尺,主樓高76公尺,管理機關為「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而園區廣場的南北側,另建有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管理的國家戲劇院和國家音樂廳,落成以來成為臺北市及臺灣在國際上最著名地標之一。 園區廣場除了供民眾休憩外,也常是大型藝文活動的場地,常舉辦展覽;邦交國元首訪華歡迎儀式(軍禮)也在此舉行。園區主體建築及牌坊等以「臺灣民主紀念園區」之名義,被登錄為國定古蹟 ;園區及園區周邊以「中正紀念堂」之名義被登錄為文化景觀 。.

新!!: 國家戲劇院和中正紀念堂 · 查看更多 »

九歌 (舞剧)

《九歌》是當代舞團雲門舞集的一齣相當重要的作品。1993年8月10日於台北國家戲劇院首演,是雲門舞集在1991年復出之後的第一個新作。這齣舞長達兩小時,一共分為8段,分別是:迎神、東君(首演季時為「東皇太乙」)、司命、湘夫人、雲中君、山鬼、國殤、禮魂。整齣舞的概念是以中國詩人屈原的作品楚辭中的九歌為基礎,延伸出編舞家的解讀與聯想。舞劇有三大主軸,分別是愛情、國家、民眾。 這齣重要舞劇是雲門舞集贏得國際稱譽的原因之一。它之所以能成為當代舞劇的經典在於整體的故事性和獨特性都很強烈。在八個橋段中視覺變換有相當多的驚奇和魅力。堪稱是雲門最為華麗的作品。 九歌的舞台設計特別值得一提,在美國耶魯大學任教的舞台設計大師李名覺接受林懷民的構想,將一整個荷花池搬上了舞台,並使用了相當巨大的「蓮池」畫作做為舞台背景,完美的搭配了九歌中面具與燭火、現代服飾和民俗服飾等等對比強烈的道具。此舞台設計贏得了紐約舞蹈與表演藝術獎New York Dance and Performance Award。.

新!!: 國家戲劇院和九歌 (舞剧) · 查看更多 »

平鑫濤

平鑫濤(),江蘇常熟人,上海大同大學畢業,中華民國出版業和影劇業巨擘,被評為「中華民國邵逸夫」。1949年遷居台北。本行會計,早年曾以筆名費禮翻譯外文小說,最早任職於台灣肥料公司南港廠,1954年2月22日公餘創立皇冠雜誌社。《皇冠雜誌》最初只是薄薄一冊以翻譯西洋小說為主的小雜誌,1960年代成為中華民國主要的重視市場與大眾品味的「大眾型」文学雜誌 鳳凰 2007-05-07。平鑫濤於1963年6月兼任《聯合報》副刊主編至1976年1月。1964年10月建立了《皇冠雜誌》的「基本作家」制度,預付稿費,網羅並培養當時有才華的作家。1965年創立皇冠文化。1965年2月《皇冠雜誌》增加發行東南亞版。1990年代皇冠文化已經是台灣甚至華文世界數一數二的、以雜誌為中心的出版王國。與妻子瓊瑤一起進入影劇業,專門把瓊瑤的小說作品翻拍成電影、電視劇。.

新!!: 國家戲劇院和平鑫濤 · 查看更多 »

幾米

廖福彬(),筆名幾米,取名來自其英文名Jimmy,是台灣著名繪本畫家。.

新!!: 國家戲劇院和幾米 · 查看更多 »

京劇現代戲

京劇現代戲,指相對於傳統京劇和新編歷史京劇(古裝京劇)的現代京劇(時裝京劇),以京劇表現和刻劃現代人的生活,服裝(行頭)、道具(砌末)都現代化,以符合現在的時代,古裝改為現代的時裝,並致力於打破流派和行當的限制,臉譜也多半改為較生活化的淡粧(自然粧)。.

新!!: 國家戲劇院和京劇現代戲 · 查看更多 »

京剧

京劇又称京戲,在中华民国大陆时期以及现在的臺灣又稱为平劇、國劇,是中国戏曲劇种之一。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布全国。京劇是十九世纪中期,融合了徽劇 和漢劇,并吸收了秦腔、昆曲、梆子、弋阳腔等艺术的优点,在北京形成的。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京劇的腔调以西皮和二黄为主,主要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 京劇於2010年,獲選進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新!!: 國家戲劇院和京剧 · 查看更多 »

庑殿顶

庑殿顶,即庑殿式屋顶,宋朝称“庑殿”或“四阿顶”,清朝称“庑殿”或“五脊殿”,日語稱寄棟造(假名:よせむねづくり)是中国、日本、朝鮮古代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在中國是各屋顶样式中等级最高的,高于歇山式。明清時只有皇家和孔子殿堂才可以使用。唐朝時和日本也見於佛寺建築。但在福建沿海地區和琉球的民居為了防風而採用廡殿頂。 庑殿顶是“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一说戗脊)共五脊组成,因此又称五脊殿。由于屋顶有四面斜坡,故又称四阿顶。 庑殿顶又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所谓重檐,就是在上述屋顶之下,四角各加一条短檐,形成第二檐。北京故宫的太和殿就是重檐庑殿顶,而故宫的英华殿、弘义阁、体仁阁则为单檐庑殿顶。.

新!!: 國家戲劇院和庑殿顶 · 查看更多 »

廖涓琄

廖涓琄(),藝名司馬玉嬌,舊本名廖枝葉,生於台灣台北縣(今新北市),歌仔戲小旦、女演員與主持人。.

新!!: 國家戲劇院和廖涓琄 · 查看更多 »

仙名彩世

仙名彩世,日本女演員,為現任寶塚歌劇團花組主演娘役。 出生於宮城縣名取市。身高162公分,血型A型 『NEW GENERATIONⅢ』 阪急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2013年、48頁。ISBN 978-4-484-13514-4。。愛稱 ゆき。.

新!!: 國家戲劇院和仙名彩世 · 查看更多 »

張鳳書

張鳳書()。台灣女演員、《美食鳳味》料理節目主持人.

新!!: 國家戲劇院和張鳳書 · 查看更多 »

張雨生

張雨生(),生於澎湖,父為外省軍人,母為泰雅族人。台灣創作歌手、作詞人、作曲家、音樂製作人,以聲音高亢著稱,成名曲為《我的未來不是夢》,其音樂創作風格多變,故有「音樂魔術師」之稱。 1997年10月20日凌晨,在臺北縣淡水鎮(今新北市淡水區)因疲勞駕駛發生車禍,昏迷24天後,於11月12日逝世,享年31歲。2017年,張雨生榮獲第28屆金曲獎追頒特別貢獻獎。.

新!!: 國家戲劇院和張雨生 · 查看更多 »

國家兩廳院

國家兩廳院(簡稱兩廳院,全銜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是中華民國臺北市博愛特區內的國家級藝文表演場館,隸屬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兩廳院指的是國家戲劇院和國家音樂廳,內部設有戲劇院、音樂廳、實驗劇場、演奏廳、表演藝術雜誌、表演藝術圖書館等重要服務,另有兩廳院售票系統;是臺北市重要地標之一。.

新!!: 國家戲劇院和國家兩廳院 · 查看更多 »

國家音樂廳

國家音樂廳,位於臺灣臺北市,與國家戲劇院合稱為「國家兩廳院」,為中華民國重要的音樂表演場地。原隸屬教育部國立中正文化中心,2014年4月2日改為文化部監督之行政法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管理。.

新!!: 國家戲劇院和國家音樂廳 · 查看更多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是受中華民國文化部監督的行政法人機構,2014年成立。設有國家兩廳院、臺中國家歌劇院、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與國家交響樂團,共11個室內展演場、13,203席位。總部辦公室設於國家音樂廳內。.

新!!: 國家戲劇院和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查看更多 »

國立中山大學校友列表

注意事項:.

新!!: 國家戲劇院和國立中山大學校友列表 · 查看更多 »

國立國父紀念館

國立國父紀念館(通稱國父紀念館)是為紀念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百年誕辰而興建的綜合性文化設施,於1972年5月16日落成啟用,位於臺北東區,緊鄰信義計畫區。館區總面積達三萬五千坪(約11萬5702.48平方公尺),除了具紀念價值外,建築本體周圍則是戶外運動、休閒、藝文與知性活動的綜合性休憩公園。.

新!!: 國家戲劇院和國立國父紀念館 · 查看更多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校區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校區簡稱醫學院校區,主要是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所在的地方。校址位於臺灣臺北市中正區 (臺北市)仁愛路一段1號。.

新!!: 國家戲劇院和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校區 · 查看更多 »

國立臺灣民主紀念館

國立臺灣民主紀念館(簡稱民主紀念館),是中華民國行政院在民主進步黨執政期間,根據2007年4月13日核定之《國立台灣民主紀念館組織規程》所成立的文教設施機構,正式掛牌成立於2007年5月19日中央通訊社,《民主紀念館揭牌 蘇揆:台灣民主歷史性階段》,2007年5月19日。,改制於原本設置同址的中正紀念堂。 2007年5月10日教育部部長杜正勝發佈教育部令,「訂定《國立臺灣民主紀念館組織規程》」,全文共五條,以設立一個名為「國立臺灣民主紀念館」的機構;同時發佈生效的還有《國立臺灣民主紀念館辦事細則》。規程和辦事細則都沒有註明紀念館的地址,也沒有提及中正紀念堂之名以及與中正紀念堂關係。 2007年6月7日,立法院法制、教育聯席委員會決議廢止《國立臺灣民主紀念館組織規程》,惟教育部認為立法院無權廢止四級機關之組織法,雙方陷入各說各話的局面。 民主紀念館甫成立即產生法律上是否存在的爭議。由泛藍陣營占多數的立法院在廢止組織規程後,主張民主紀念館不存在,也據此凍結以民主紀念館名義編列的預算;泛綠陣營則主張,立法院無權廢除相當於行政院行政命令的組織規程。 2008年5月20日,執政黨由民主進步黨變更為中國國民黨。同年8月,行政院研擬廢止《國立台灣民主紀念館組織規程》,民主紀念館正式復名為中正紀念堂;計民主紀念館存在時間約一年三個月。中華民國政府於2009年7月20日正式將中正紀念堂匾額重新掛回。.

新!!: 國家戲劇院和國立臺灣民主紀念館 · 查看更多 »

命運建築師之遠大前程

命運建築師之遠大前程(英文:Grand Expectations)是一部2010年由「非常林奕華」製作的舞台劇,以地產及建築為主題,探討都市人在建築與生活中追求幸福,實踐未來的心態,是「城市三部曲」的最終章,其餘作品分別為《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及《男人與女人之戰爭與和平》。 本劇是香港特區政府參與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而委託創作的演藝節目之一。由張艾嘉繼《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後第2部為非常林奕華擔任編劇的舞台劇林奕華(2010)「導演的話:幸福是什麼」《命運建築師之遠大前程》場刊,香港康樂文化事務署,頁8-10,主要演員包括李心潔、王耀慶、楊祐寧等,部分演員及創作團隊曾參與「城市三部曲」系列舞台劇,而王耀慶在三劇均擔任男主角。.

新!!: 國家戲劇院和命運建築師之遠大前程 · 查看更多 »

唐在炘

唐在炘(),著名京劇琴師、作曲家,師從穆鐵芬、周長華、徐兰沅等京劇音樂藝術家,上海出生。.

新!!: 國家戲劇院和唐在炘 · 查看更多 »

唐美雲

唐美雲(),生於台灣台南,台灣反串歌仔戲名伶,精擅生角與三花,曾擔綱河洛歌仔戲團當家小生,1999年創立唐美雲歌仔戲團,致力於新編歌仔戲目,大膽嘗試不同的表演形式。其演藝事業並進而擴展至電視連續劇、電影等領域,曾獲臺灣第三十六屆金鐘獎戲劇節目女主角獎、第十六屆國家文藝獎。出身歌仔戲世家,父親蔣武童為著名戲狀元,母親唐冰森與姐妹皆投入歌仔戲表演。.

新!!: 國家戲劇院和唐美雲 · 查看更多 »

兩廳院 (消歧義)

兩廳院可以指:.

新!!: 國家戲劇院和兩廳院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倪敏然

倪敏然(),台灣男演員、主持人,出生於上海,空軍幼年學校畢業,籍貫浙江金華,有「台灣綜藝祖師爺」之美名。父親為榮民。其妹倪蓓蓓為台灣資深廣播人及好事聯播網創辦人。 1979年,與張魁、張菲、凌峰、夏雲飛合組「溫拿五鼠」(命名仿自溫拿五虎),活躍秀場。在1980年代的台灣秀場界,張菲、豬哥亮、邢峰、高凌風與倪敏然有「南豬、北張、中邢峰,高凌風草上飛,倪敏然總管」之合稱。 2005年5月1日,倪敏然於宜蘭縣頭城鎮山區被發現死亡多日,疑因憂鬱症上吊自縊,享年59歲。.

新!!: 國家戲劇院和倪敏然 · 查看更多 »

石惠君

石惠君(1966年1月19日-),台灣歌仔戲演員,工旦行,原名石育芬、石若妤,現任國立台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專任教師。.

新!!: 國家戲劇院和石惠君 · 查看更多 »

石文戶

石文戶(原名石啟明,曾用名石曜齊,),台灣戲曲演員、台語講古(說書)人、歌仔戲編導,台南新營人,在台南鹽水出生,幼時攻讀漢文,青少年時學習京劇藝術,后參加南管歌劇團(高甲戲劇團)表演、廣播電台說書等工作,是台灣資深的歌仔戲劇作家和導演,業界尊稱為「導演爸」。.

新!!: 國家戲劇院和石文戶 · 查看更多 »

王嘉明 (台灣)

王嘉明(Wang Chia-ming,),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團長、導演,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導演組。.

新!!: 國家戲劇院和王嘉明 (台灣) · 查看更多 »

王柏森

王柏森(Berson Wang,天平天蠍交界),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主修導演,副修表演。 影史百大華語片亞軍《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電影主題曲,男、女雙聲帶主唱。以演出坎城影展最佳導演楊德昌之電影《獨立時代》,榮獲『第31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 曾擔任『第45屆金馬獎』評審委員。「果陀劇場」創始團員,主演的台灣第一齣 Live Band 搖滾音樂歌舞劇《吻我吧!娜娜》,創下了兩年內三度搬上舞台、加演速度最快、場次最多、票房最高紀錄。又以音樂劇《天使~不夜城》榮獲首屆『戲劇晶球獎』最佳男主角。被台灣藝文界最具權威性指標的「表演藝術雜誌」票選為『最受歡迎表演藝術偶像』。受國家音樂廳邀請,挑樑主演安德魯·洛伊·韋伯之百老匯經典名劇《約瑟夫的神奇彩衣》全球中文版首演,媒體封為「韋伯音樂劇在台最佳代言人」。史蒂芬·史匹柏 之【夢工廠】卡通《埃及王子》中文演唱人。 王柏森,就像這個名字本身散發的獨特魅力。不說話時,自然流露出略帶憂鬱的神秘氣質;侃侃而談時,清晰逼人的俊朗外型又閃耀著奕奕神采,他是台灣音樂劇首屈一指的要角。當年無心插柳考進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卻因此誘發出他體內蘊藏的表演潛能。他是屬於「全能型」的表演藝術家,能唱、能跳、能演、能導、能編劇、作詞,為難得一見「鈾礦型」的天才演員,火力十足、精力無窮。挑樑主演過流浪漢、刺客、劍俠、詩人、情聖、才子、大男人、小歌星及黑幫老大、科學家、佛陀前生……等,角色塑造空間相當寬廣,擁有一大票死忠戲迷。 舞台上的王柏森,擁有完全投入一個角色靈魂、演活一個角色血肉的豐沛能量,發散出一幕幕精彩的戲如人生,被譽為台灣永遠的『音樂劇王子』。 《王柏森》的「100 % 精選輯」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

新!!: 國家戲劇院和王柏森 · 查看更多 »

穆宇

宇(),回族,京劇演員,工生行,拜師張學津。.

新!!: 國家戲劇院和穆宇 · 查看更多 »

第25屆金馬獎

25屆金馬獎是由中華民國官方主辦的國產電影評選活動,為1988年台灣與華語電影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以表揚1988年度傑出華語電影與電影人所舉辦。頒獎典禮於11月5日晚上7時在台北中華體育館舉行,由張艾嘉、陶大偉主持。此屆頒獎典禮由台視負責製播,原本轉播時間為晚上9點到12點;但台視為了增加電視廣告收益,決定改為晚上9點到隔天凌晨2點實況轉播(錄影播出)。.

新!!: 國家戲劇院和第25屆金馬獎 · 查看更多 »

第26屆金馬獎

25屆金馬獎,由中華民國官方舉辦的國產電影評選活動,為1989年台灣與華語電影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於台北市國家戲劇院舉行頒獎典禮。本屆由《三個女人的故事》獲得最佳劇情片獎。.

新!!: 國家戲劇院和第26屆金馬獎 · 查看更多 »

第27屆金馬獎

27屆金馬獎,由中華民國官方舉辦的國產電影評選活動,為1990年台灣與華語電影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於台北市國家戲劇院舉行頒獎典禮。本屆最佳劇情片獎得主為獲得最多獎項的《滾滾紅塵》。.

新!!: 國家戲劇院和第27屆金馬獎 · 查看更多 »

第28屆金馬獎

28屆金馬獎,由中華民國官方舉辦的華語電影評選活動,為1991年台灣與華語電影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於台北市國家戲劇院舉行頒獎典禮。本屆最佳劇情片獎得主為楊德昌執導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新!!: 國家戲劇院和第28屆金馬獎 · 查看更多 »

箏三角

箏三角(Zither Triplet Trio)為臺灣的女子箏樂團,全名為箏三角箏樂表演藝術團,成立於2002年。由許媛淇、陳慧芳、黃婉婷三位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日間部主修古箏的青年演奏者所組成。.

新!!: 國家戲劇院和箏三角 · 查看更多 »

簡永福

簡永福(1947年9月25日—2017年12月11日),台灣戲曲樂師,國立台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兼任教師,人稱「阿狗」、「阿狗兄」、「阿狗叔」,長於演奏揚琴、三弦、吉他、薩克斯風等文場(旋律部)樂器,也能司鼓(打鼓,以鼓點帶領和掌控戲曲表演的節奏)。.

新!!: 國家戲劇院和簡永福 · 查看更多 »

綺咲愛里

綺咲 愛里(きさき あいり,10月30日『宝塚おとめ 2016年度版』 宝塚クリエイティブアーツ、2016年、116頁。ISBN 978-4-908135-67-5。-)是現任寶塚歌劇團星組主演娘役。出生於兵庫縣川西市,兵庫縣立寶塚北高等學校演劇科出身。身高163公分,血型A型「波瀾爆笑!? 我が人生 綺咲愛里」『宝塚GRAPH 2016年12月号』 宝塚クリエイティブアーツ、98-100頁。。愛稱「あーちゃん」。.

新!!: 國家戲劇院和綺咲愛里 · 查看更多 »

田啟元

啟元(),是一位劇場藝術工作者及人權運動者。.

新!!: 國家戲劇院和田啟元 · 查看更多 »

田馥甄

馥甄(),藝名Hebe,臺灣知名女藝人,女子演唱團體S.H.E組合成員,出生於台灣新竹縣新豐鄉,於2000年參加「宇宙2000實力美少女爭霸戰」選秀活動,並於同年與宇宙唱片(華研唱片前身)簽約培訓,接著在隔年與Selina、Ella組成S.H.E,並於2001年9月11日發行S.H.E首張專輯《女生宿舍》正式出道。2010年下半年,S.H.E正式邁向「單飛不解散」階段,接著同年9月3日,以本名「田馥甄」推出首張個人專輯《To Hebe》。.

新!!: 國家戲劇院和田馥甄 · 查看更多 »

無垢舞蹈劇場

無垢舞蹈劇場(英文:Legend Lin Dance Theatre),是台灣一現代舞蹈表演團體,於1995年創立於台北,藝術總監為舞蹈家林麗珍,團長為設計家陳念舟。 無垢舞蹈劇場秉持著林麗珍對藝術的理想與堅持,重質不重量,以「十年磨一劍」的精神欲提煉出歷久彌新的經典作品。林麗珍於無垢創立、實踐、並深化專屬於無垢舞蹈劇場的身體語言,屢屢受邀於國際重要的藝術節。.

新!!: 國家戲劇院和無垢舞蹈劇場 · 查看更多 »

牡丹亭

昆曲《牡丹亭》的表演片段 《牡丹亭》,原名《还魂记》,又名《杜麗娘慕色還魂記》,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创作于1598年,描写了大家闺秀杜丽娘和书生柳梦梅的生死之恋。与《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并称为“玉茗堂四夢”。.

新!!: 國家戲劇院和牡丹亭 · 查看更多 »

花乃瑪麗亞

花乃まりあ,日本女演員,前寶塚歌劇團花組主演娘役。 東京都多摩市『宝塚おとめ 2013年度』阪急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2013年、142頁。ISBN 978-4-484-13506-9。、恵泉女學園中學校出身。身高164公分,血型O型『NEW GENERATION III』阪急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2013年、61頁。ISBN 978-4-484-13514-4。。愛稱 かのちゃん。.

新!!: 國家戲劇院和花乃瑪麗亞 · 查看更多 »

隔壁親家 (音樂劇)

《隔壁親家》(My Dear Next Door)是音樂時代劇場的音樂劇,改編自廖風德(筆名廖蕾夫)同名小說,2009年8月14日-16日在台灣台北國家戲劇院首演。 本劇由楊忠衡擔任藝術總監與編劇,冉天豪作曲與編曲,劇本改編韓豈杰,作詞為王友輝、澎恰恰、楊忠衡,導演曾慧誠,執行導演伍錦濤。其他創作人員還有伍錦濤(舞蹈設計)、黃廉棨(舞台設計)、林恒正(服裝設計)、魏世芬(歌唱詮釋指導)。楊忠衡以本劇〈夾在書頁的信〉入圍第21屆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 《隔壁親家》是音樂時代劇場製作第二部以台灣為題材的音樂劇。第一部是《四月望雨》,第三部是《渭水春風》。.

新!!: 國家戲劇院和隔壁親家 (音樂劇) · 查看更多 »

音樂廳列表

下面是世界著名的音乐表演場所的列表。.

新!!: 國家戲劇院和音樂廳列表 · 查看更多 »

莫子儀

莫子儀(Mo Tzu-Yi,)台灣演員,畢業於國立華僑實驗高級中學、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演出作品橫跨舞台電影電視,高中時期開始參與劇場與影像演出至今。曾四度入圍金鐘獎。此外,莫子儀也是2009年第十一屆台北電影節「閃亮之星Rising Stars」,以及2014年第十六屆台北電影節形象大使。.

新!!: 國家戲劇院和莫子儀 · 查看更多 »

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

《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Design for Living)是一部由「非常林奕華」製作的舞台劇,以辦公室政治及金融海嘯為主題,剖析大都會裡白領族在職場的生活與心態,是「城市三部曲」的首部曲,其餘作品分別為《男人與女人之戰爭與和平》及《命運建築師之遠大前程》。 本劇為張艾嘉首次創作的舞台劇劇本,她本人亦在劇中飾演女主角張威,其他主要演員包括鄭元暢、王耀慶、謝盈萱等,部分演員及創作團隊曾參與《包法利夫人們-名媛的美麗與哀愁》、《西遊記》及《水滸傳》等多部舞台劇。 本劇亦是林奕華首個在中國內地首演的舞台劇作品,過往作品均在香港及台灣作首演。.

新!!: 國家戲劇院和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 · 查看更多 »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是白先勇以推廣崑曲為目標而領導製作,並由年青演員擔綱主演的大型崑曲舞台公演節目。.

新!!: 國家戲劇院和青春版牡丹亭 · 查看更多 »

表演工作坊

表演工作坊(Performance Workshop),簡稱表坊,由李國修、李立群、賴聲川共同創立,於1984年11月在賴聲川位於台北市陽明山的住家客廳成立。.

新!!: 國家戲劇院和表演工作坊 · 查看更多 »

裴艳玲

裴艳玲(),河北梆子演員,工生行,兼演京劇和崑曲,中國國家1級演員,中国共产党員,河北肃宁人,幼名裴信。 曾任河北梆子劇院一團團長(1983年到1985年)、河北梆子劇院院長(1985年到1997年)、河北省京劇院裴艳玲劇團團長(1997年到2004年),現在是河北省京劇院院長(2004年起)。 主要演出作品《宝莲灯》在1976年拍成彩色河北梆子電影;《哪吒》1982年拍成彩色河北梆子電影。 1987年,她領銜主演彩色電影故事片《人·鬼·情》。 1985年、1995年、2009年得中国戏剧梅花奖。 曾到台灣、法國、英屬香港、新加坡等許多國家表演。 與台灣國立國光劇團在台灣國家戲劇院合作《鬧天宮·將相和·坐宮》、《伐東吳》、《龍鳳呈祥》、《鍾馗》幾部京劇,已出版光碟。 2009年4月13日與顧薌同時進入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梅花大奖终评,2009年5月18日第3次得到梅花獎,是史上得梅花大獎(3度得梅花獎)第4人(前3位是2002年的尚長榮;2007年的茅威濤和宋國鋒),同時是史上第2位得3度梅花獎的女性(第1位是茅威濤)。.

新!!: 國家戲劇院和裴艳玲 · 查看更多 »

高靖榕

靖榕(Sharon Kao),()。台灣演員,出生於台灣台北市,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曾演出電影《帶一片風景走》(Leaving Gracefully)、《露西》(Lucy)、《只要我長大》(Lokah Laqi)。母親為布農族原住民、阿姨為台灣知名歌手高勝美。2015年11月於臉書粉絲頁發布訊息,與原經紀公司已無經紀約,舊藝名「高尹辰」停止使用,改用本名「高靖榕」。2016年,獲得第18屆台北電影節「最佳新演員獎」。2017年在美國登記結婚,舉辦婚禮,現居美國加州。.

新!!: 國家戲劇院和高靖榕 · 查看更多 »

魏海敏

魏海敏(),本名魏敏,台灣著名京劇女演員,是京劇梅派傳人之一,現任國立國光劇團當家青衣。擁有個頭、扮相、嗓音等各種京劇演員優質條件,許多人形容魏海敏是天生“祖師爺賞飯吃”的好角兒。 幼年進中華民國海軍海光劇隊附設海光劇藝實驗學校學習京劇表演藝術,工旦行。先跟梅蘭芳的女弟子秦慧芬學京劇梅派表演藝術,1991年拜師梅蘭芳的兒子梅葆玖,在2008年挑戰梅、程、荀、張四大名旦演出方式向大師致敬。畢生致力於京劇藝術的傳承推廣與創新,曾獲得中華民國的國家文藝獎及金曲獎最佳傳統音樂詮釋獎,中國大陸的中國戲劇梅花獎等獎項。.

新!!: 國家戲劇院和魏海敏 · 查看更多 »

賈寶玉 (舞台劇)

賈寶玉(英文:Awakening)是一部2011年由「非常林奕華」製作、東亞娛樂主辦的舞台劇,改編自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以宿命及自我實現為主題,是繼《水滸傳》及《西遊記》後,非常林奕華第三部改編自四大名著的舞台劇作品。本劇為主角兼監製何韻詩加入樂壇10周年的紀念劇目,同時亦是紀念「非常林奕華」創立20周年的劇目之一,另一齣為同年7月公演的《紅娘的異想世界之在西廂》。 本劇為何韻詩繼《男人與女人之戰爭與和平》後,第2部參演「非常林奕華」的舞台劇,其他主要演員包括周姮吟、路嘉欣、趙逸嵐等,大部分演員為通過「2011非常林奕華港台兩地演員甄選」而加入的新成員。全劇13名演員均為女性,劇中男性角色均以反串演出,而參演本劇的、葉麗嘉及吳鳳鳴,以及編劇黃詠詩均來自香港,一改過去幾年劇組成員來自台灣與中國大陸的慣例。.

新!!: 國家戲劇院和賈寶玉 (舞台劇) · 查看更多 »

黑鬚馬偕

《黑鬚馬偕》(Mackay─The Black Bearded Bible Man),是由台灣作曲家金希文及編劇邱瑗所創作的三幕歌劇。2002年文建會委託兩人創作以台灣在地故事為背景的歌劇,於是以馬偕博士的生平事跡的歌劇成型,2008年志在將台灣優秀藝術創作推向國際舞台的兩廳院,在董事長陳郁秀女士策劃下,跨國製作一部長達三小時,以台/英語演唱的三幕歌劇《福爾摩沙信簡---黑鬚馬偕》。.

新!!: 國家戲劇院和黑鬚馬偕 · 查看更多 »

龍匣口

龍匣口,是臺北市的一個舊地名,位於今中正區的中部,包括愛國里、南門里、龍光里、龍福里四個里的全部,及厦安里的東北半部、龍興里與永功里的三元街以北部分、螢雪--的東北端一小部分、南福里北半部、新營里西部及東門里的南部。.

新!!: 國家戲劇院和龍匣口 · 查看更多 »

霹靂國際多媒體

霹靂國際多媒體,簡稱「霹靂」,是臺灣著名的電視布袋戲企業。 霹靂董事長黃強華、副董事長黃文擇兄弟繼承父親──臺灣布袋戲大師黃俊雄──在「雲洲大儒俠史艷文」的基礎上,從1980年代後半期開創「霹靂系列」劇集,獲得錄影帶出租市場與年輕族群好評,而逐步發展成今日的規模。該公司代表作為「霹靂布袋戲」系列作品,此外還曾發行《黑河戰記》、《天子傳奇之開周紀》、《火爆球王》等電視布袋戲,並曾於2000年推出布袋戲電影《聖石傳說》。其他著名公演紀錄,如1996年在臺北市皇冠小劇場演出《霹靂狂刀》、1998年於兩廳院演出舞臺劇《狼城疑雲》、2008年於大甲鎮瀾宮演出《神州風雲錄》、2009年於西螺福興宮演出《刀龍傳說》……等。 除以長篇作品「霹靂系列」吸引廣大出租消費者與電視觀眾外,各種周邊商品如:木偶、劇集原聲帶、單機遊戲、線上遊戲及其他人物商品,也為霹靂帶來相當商機。近年的榮譽則包括:2006年霹靂布袋戲奪得「臺灣意象」票選比賽第一名……等。.

新!!: 國家戲劇院和霹靂國際多媒體 · 查看更多 »

蘇煥學

蘇煥學,京劇鼓師,北京人,以京劇司鼓藝術上的成就獲評中國國家1級演員的正高級職稱,長期在直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的(北京)中國京劇院(現在的中國國家京劇院)工作,做鼓師。 他在1991年錄製《中國京劇鑼鼓經大全》錄音資料。 2001年,他應邀到台灣,給台灣國立國光劇團的新編神話題材京劇《牛郎織女天狼星》做武場藝術指導和打擊樂設計,指導武場樂隊,並在樂隊裡客座打擊樂演奏員,演奏民樂排鼓等樂器,在台灣國家戲劇院首演後,又到台灣南部的嘉義市等地巡迴公演。 跟他學京劇打鼓藝術的學生有孫宇、台灣的金彥龍等。.

新!!: 國家戲劇院和蘇煥學 · 查看更多 »

藤原龍也

藤原龍也,日本演員,出生於埼玉縣。身高178cm,血型A型。1997年參加舞台劇《身毒丸》的甄選,從5537人當中脫穎而出,更在倫敦的演出中一躍成名。在日本也以和舞台大師蜷川幸雄合作多部舞台劇而知名。 曾參與電影《大逃殺》及其續作的演出,並在2004年NHK的大河劇《新選組!》中飾演沖田總司一角。2006年,擔任演出著名漫畫《死亡筆記本》電影版的男主角「夜神月」一角。.

新!!: 國家戲劇院和藤原龍也 · 查看更多 »

葉青 (臺灣)

葉青(),小名阿雲,台灣苗栗人,歌仔戲名伶,行當為小生,尤擅於較為冷峻的角色。在家中排行第四。繼父杜清駿為高雄縣岡山鎮地區戲班胡琴弦手,母親葉月英則為小旦。.

新!!: 國家戲劇院和葉青 (臺灣) · 查看更多 »

蔡育仁

蔡育仁,台灣歌仔戲鼓師,人稱「阿仁仔」、「阿仁仔伯」,是歌仔戲演員蔡曾萍(婚前名曾萍)的夫婿,現已辭世。 他長期為台視的楊麗花歌仔戲團司鼓,楊麗花歌仔戲團從1970年代末期到1990年代初期的電視歌仔戲全部都是蔡育仁的司鼓作品,每1集楊麗花歌仔戲片頭或片尾報出的文武場陣容(只有領班;領導;指導列名)1定有他的名字,他在楊麗花的全盛時代裡,擔任劇團的武場領班;武場指導;武場領導,完全掌控表演和音樂的節奏,他的鼓聲通過現代傳播科技傳遍全台灣,並隨著楊麗花歌仔戲影音資料流傳到東南亞和中國閩南。 文場領班多是簡永福,主弦多是洪堯進,精通多種樂器,特別是揚琴和主弦(領奏胡琴)、嗩吶的李國治也頗多參與,李國治常演奏大廣弦。 楊麗花歌仔戲團的大型舞台公演《漁孃》也是他的司鼓作品。 1991年楊麗花歌仔戲團首次在台灣國家戲劇院推出的大型舞台公演《呂布與貂蟬》請王清松司鼓,其後有幾部電視歌仔戲如《巡按與大盜》還請蔡育仁,1990年代中後期的各出楊麗花電視歌仔戲(如《四季紅》系列的《七品巧縣官》等)改請王清松司鼓。 1996年台北市藝術季,王振義編劇、編曲、製作,陳中申指揮台北市立國樂團小組樂隊伴奏的《新白蛇傳》(台灣歌仔學會實驗劇團)世界首演,他做武場指導,打序曲《風入松》等重要鼓段,並指導他的學生林澤源擔任較簡單的部份。 他和黃永德是台灣(中華民國)台灣歌仔學會武場班的指導教師,學會音樂指導王振義輔助教學,培養了林澤源。 Category:台灣歌仔戲樂師 Category:台灣音樂家.

新!!: 國家戲劇院和蔡育仁 · 查看更多 »

蔣渭水

蔣渭水(),字雪谷,臺灣宜蘭人。為臺灣日治時期的醫師與民族運動者,曾創立臺灣文化協會與臺灣民眾黨,是反日本殖民運動中,重要的領導人物。其弟為蔣渭川。.

新!!: 國家戲劇院和蔣渭水 · 查看更多 »

鄭雅升

鄭雅升,台灣歌仔戲演員,明華園當家花旦。16歲加入明華園,憑其對戲曲的熱愛、執著及好學不倦的精神,逐漸挑起當家旦角的重任,更與傳統戲劇無敵小生孫翠鳳搭檔,成為戲迷眼中的螢幕情侶。其扮相亮麗可人,身段柔美,感情細膩,乃最有觀眾緣的花旦;擅長青衣、武旦、花旦等各類型旦角,深得觀眾喜愛,備受肯定。1987年首次擔綱《八仙傳奇》藍采和一角嶄露頭角。2004年於國家戲劇院演出明華園八仙系列《韓湘子》,劇中一人趕四角,分飾花旦、彩旦、文旦、武旦四種性格迥異的角色,精湛演技使觀眾眼前一亮並刮目相看,令人印象深刻。2006年更應表演工作坊邀請,出演《暗戀桃花源》春花一角,盡顯其演技無窮的潛力。.

新!!: 國家戲劇院和鄭雅升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

臺北市是中華民國首都及直轄市,位於臺灣北部的臺北盆地,四周均與新北市接壤。全市下轄12個區,總面積271.8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約267.8萬,在臺灣各都市排名第四、人口密度則位居第一。其設市之歷史,最早可追溯自1876年臺北府成立、1884年臺北城建立、以及1920年成立州轄市,並自1949年底國府遷臺後成為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是臺灣近代歷史的發展舞臺,同時為臺灣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發展中樞。以其為中心的臺北都會區,總人口數達704萬人,是臺灣最大的都會區。依照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臺北被列為與斯德哥爾摩、舊金山、維也納、曼谷、广州、墨爾本同屬於Alpha-(國際四級)的國際都會。按照美國諮詢公司A.T科爾尼的全球城市排名,臺北市位居世界第33位,為亞洲重要的商業金融都會之一。.

新!!: 國家戲劇院和臺北市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站點列表

臺北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YouBike微笑單車)是臺北市的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採無人化自助式服務。由臺北市政府交通局提案、巨大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捷安特負責建置和營運。 截至2018年6月9日,YouBike微笑單車在台北市12個行政區中共設有401個站點,設點的行政區包括大安區(48個)、中山區(46個)、內湖區(42個)、信義區(38個)、士林區(36個)、中正區(34個)、松山區(34個)、北投區(28個)、文山區(27個)、大同區(22個)、南港區(22個)、萬華區(23個)。 此外,YouBike微笑單車也在台北捷運捷運市政府站附近和捷運忠孝新生站、捷運劍南路站內設有服務處,提供會員申請等協助。.

新!!: 國家戲劇院和臺北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站點列表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立弘道國民中學

台北市立弘道國民中學,台灣台北市裡的一所國民中學,位於中正區公園路上,中央氣象局正對面,周邊緊鄰臺北市立大學、北一女中、建國高中、北市大附小、中華民國外交部、國家圖書館。.

新!!: 國家戲劇院和臺北市立弘道國民中學 · 查看更多 »

金馬獎頒獎典禮

金馬獎頒獎典禮,是每年10月至11月間於臺灣所舉辦的華語電影頒獎典禮,最高獎項為金馬獎。.

新!!: 國家戲劇院和金馬獎頒獎典禮 · 查看更多 »

金惠武

金惠武,京劇鼓師,中國國家1級,正高級職稱,長期在北京京劇院工作,現已離休。 主要司鼓作品有新編古裝京劇《畫龍點睛》;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風雨同仁堂》等。 曾隨北京京劇院演出團到台灣國家戲劇院公演,經台灣中視錄製轉播,很有影響,已出版光盤。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Category:京劇鼓師 Category:在世人物 Category:金姓.

新!!: 國家戲劇院和金惠武 · 查看更多 »

镜框式舞台

框式舞台(Proscenium-arch Stage)是劇場結構的一種,一般是指在觀眾席與舞台台口建有拱形結構、將觀眾區與表演區分隔開的一種盒型式封閉舞台。觀眾透過鏡框似的台口,觀看舞台上的演出,故名之。 舞台台口的一方在舞台上看來就彷彿成為了「第四面牆」,此牆對觀眾而言是透明的,但對演員來說則是不透明的,致使舞台上所發生的一切,與觀眾席的現實存有一段相當距離。.

新!!: 國家戲劇院和镜框式舞台 · 查看更多 »

雲門舞集

雲門舞集,是一個台灣的現代舞蹈表演團體,於西元1973年由林懷民創辦,也是台灣的第一個職業舞團。雲門之名來自於中國古書《呂氏春秋》中的一句話:「黃帝時,大容作雲門,大卷……」,也就是傳說中黃帝時代舞蹈的名稱。雲門舞集曾推出多個舞蹈作品,當中包括有薪傳,九歌 (舞剧),家族合唱,流浪者之歌,水月,竹夢,行草(舞剧)等等。雲門舞集的附團「雲門舞集2」於西元1999年成立,藝術總監為羅曼菲。.

新!!: 國家戲劇院和雲門舞集 · 查看更多 »

陳亞蘭

陳亞蘭(),本名陳文翠,出生於台灣澎湖,為歌仔戲演員、電視節目主持人、電視劇演員,是台灣知名歌仔戲巨星楊麗花的得意門生,其藝名亞蘭便是師傅楊麗花所取的名字,緣起於師傅所欣賞的法国演员亞蘭·德倫。.

新!!: 國家戲劇院和陳亞蘭 · 查看更多 »

陳霖蒼

陳霖蒼(),蒙古族,京劇演員,工淨行,師承尚長榮。獲評中國国家一级演员的正高級職稱,曾任甘肅省京劇團團長、江蘇省京劇院院長。現在是北京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教授。.

新!!: 國家戲劇院和陳霖蒼 · 查看更多 »

暗戀桃花源

《暗戀桃花源》是表演工作坊的舞台剧,由賴聲川編導,為台灣舞台剧重要劇作,1986年於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首演,1991年、1999年、2006年以及2016年四度重新推出舞台,1992年曾改編為電影版本演出,打破劇場框架形式,更在國際影展上獲獎無數。全劇共分十四幕,由「暗戀」與「桃花源」兩個悲喜劇於舞台碰撞、並置,而形成新的戲劇張力。 2006年,表演工作坊與明華園戲劇團合作,桃花源部分改由歌仔戲演出;該年,賴聲川並編導中國大陸版本,並由中國大陸演員擔綱,於北京、上海演出。2007年,表演工作坊更與香港話劇團合作,推出三地聯演版和香港版。2007年,被田本相譽為與老舍《茶馆》、曹禺《雷雨》並列百年華文戲劇經典作品。 紐約時報稱此劇為「華人世界最受歡迎之作品」;2015年美國奧勒岡莎士比亞戲劇節以世界經典之名,推出80場英文版《暗戀桃花源》,演出後深獲好評,此舉亦創下華人劇場界新的里程碑。.

新!!: 國家戲劇院和暗戀桃花源 · 查看更多 »

柚香光

柚香 光(ゆずか れい、3月5日 - ),現寶塚歌劇團花組男役。 出生於東京都杉並區,曾就讀於區立和泉中學校 。身高171公分,血型為O型。暱稱「れい」 。.

新!!: 國家戲劇院和柚香光 · 查看更多 »

柯銘峰

柯銘峰(),祖籍福州,台灣基隆市出生,台灣戲曲樂師、歌仔戲音樂家,中國海事專科學校輪機科畢業,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國立台灣戲曲學院戲曲音樂學系專任教師。 曾任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附設京劇團(現國立台灣戲曲學院京劇團)團員(負責舞台監督和彈奏京劇三弦)、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歌仔戲科(現國立台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第2任代理主任(歌仔戲科、系歷任主任都是代理主任,從創科的鄭榮興代理主任到現在的代理系主任)等職。 著有《歌仔戲唱腔》(與陳孟亮、周以謙合著)和《歌仔戲唱腔(第2集)》(與劉文亮、陳孟亮、莊家煜合著)等書。.

新!!: 國家戲劇院和柯銘峰 · 查看更多 »

林奕華 (香港)

林奕華(Edward Lam,),生於香港,是一位舞台劇、電影、電視劇的編劇,也是作家,同時亦擔任電視節目的主持人。.

新!!: 國家戲劇院和林奕華 (香港) · 查看更多 »

林仁杰

林仁杰(),台灣演員、舞台劇導演、音樂創作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

新!!: 國家戲劇院和林仁杰 · 查看更多 »

林佩儀

林佩儀(),台灣高雄人,歌仔戲女演員,身段師承-武術名家陳祥煌老師,唱腔師承-歌仔戲名伶郭春美老師。於2003年參與演出楊麗花電視歌仔戲《君臣情深》。 林初入行時專攻小旦,在30歲後轉為扮演小生。2017年拍攝電視歌仔戲《忠孝節義》。.

新!!: 國家戲劇院和林佩儀 · 查看更多 »

林顯源

林顯源(2月21日生),台灣戲曲乾旦(男旦)演員,戲曲及影視編劇、戲曲及話劇導演、製作人。籍貫為台灣宜蘭縣五結鄉,出生於台灣台北市。.

新!!: 國家戲劇院和林顯源 · 查看更多 »

林雨宣

林雨宣(),原名林映彤,台灣演員,畢業於華岡藝校演藝科音樂組,2008年參加中視歌唱選秀節目第三屆《超級星光大道》進入前十強而出道,參與過多部戲劇演出,在2012年電影《陣頭》中飾演女主角敏敏,該片在台灣創下破3億元的票房佳績。 2015年藉著客家電視台《出境事務所》戲劇演出,入圍第50屆金鐘獎「戲劇節目女配角獎」。.

新!!: 國家戲劇院和林雨宣 · 查看更多 »

李心潔

李心潔(英文名:Angelica Lee,),馬來西亞歌手、演員,出生於馬來西亞吉打州亞羅士打。丈夫是香港著名懸疑片導演彭顺。.

新!!: 國家戲劇院和李心潔 · 查看更多 »

桃園藝文特區

桃園市多功能藝文園區、又稱桃園中正藝文特區或桃園藝文特區,位於台灣桃園市桃園區中正路、新埔六街、南平路及同德六街之間,為依據南崁新市鎮都市計畫細部計畫所設置的藝文展演場地,面積5.16公頃。 此地區原為農田,先後曾規劃為桃園市政府、國家戲劇院等用地;2007年起,藝文特區及周邊土地一同規劃開發後,習慣上位於中正路、新埔六街、南平路及大興西路一段之間的區域常一同被稱為「藝文特區」。位於其中的桃園展演中心於 2009年12月19日正式啟用,而桃園市立圖書館總館第二代總館則預計於2017年動工、2020年完工。.

新!!: 國家戲劇院和桃園藝文特區 · 查看更多 »

梁山伯與祝英台

梁山伯與祝英台是中國四大民间傳說之一,是一個口頭傳承的傳說故事,故事敘述梁山伯與祝英台悲劇性的愛情故事。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2003年將梁祝傳說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的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2006年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新!!: 國家戲劇院和梁山伯與祝英台 · 查看更多 »

梁祝的繼承者們

梁祝的繼承者們(英文:Art School Musical)是一部2014年由「非常林奕華」製作的音樂劇,改編自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的《梁山伯與祝英台》,為「非常林奕華」第54部舞台作品,同時亦是「生命三部曲」戲劇系列的首部曲:藝術家。劇作由林奕華執導、編劇及作詞,陳建騏、黃建為、阿超作曲,伍宇烈編舞。 本劇主要演員包括路嘉欣、時一修、趙逸嵐、葉麗嘉等,同時加入通過「非常林奕華2014音樂劇演員招募」的新成員:包括張國穎、鄭君熾、王肇陽等。全劇共14名演員,連同特邀演出無伴奏合唱團體「一舖清唱」,合共18位演員,並由部分演員聯合阿超作現場音樂伴奏。.

新!!: 國家戲劇院和梁祝的繼承者們 · 查看更多 »

梅若穎

梅若穎(May Mei,)台灣劇場工作者,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畢業,主修表演,研究所時期師從賴聲川。大學時期便開始於表演工作坊、相聲瓦舍演出,之後與外表坊時驗團、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等團體合作多部舞台劇作品。近年除劇場演出外也兼任教學工作,曾任教於臺北藝術大學電影系、華岡藝校,並擔任電影、電視之表演指導。.

新!!: 國家戲劇院和梅若穎 · 查看更多 »

楊卓成

楊卓成(),河北豐潤人,台灣建築師,著名作品有臺北市圓山大飯店與中正紀念堂等。.

新!!: 國家戲劇院和楊卓成 · 查看更多 »

楊謹華

楊謹華(),台灣演員,私立育達商職國際貿易科畢業。14歲拍廣告入行,2001年11月正式進入演藝圈。剛入行不久就和天王劉德華合拍〈冰雨〉的MV,以曼黛瑪璉的內衣廣告受到矚目。2009年與阮經天合作的《敗犬女王》成為事業巔峰,展現多年以來累積的演藝實力。2015年以時代劇《一把青》師娘的角色再創事業高鋒。曾以《敗犬女王》、《女王的誕生》、《一把青》三度入圍金鐘獎戲劇節目女主角獎,並以《白色巨塔》入圍42屆金鐘獎戲劇節目女配角獎。.

新!!: 國家戲劇院和楊謹華 · 查看更多 »

楊麗花

楊麗花(),本名林麗花,臺灣宜蘭縣員山鄉人,臺灣國寶級歌仔戲藝人、電視與電影女演員、歌仔戲戲劇製作人。其夫婿為台灣骨科名醫洪文棟。告別舞臺多年,2016年正式宣告復出。 從1947年就上台演出的她,不但是1950年代-1960年代的知名的台灣歌仔戲野臺戲演員,也是台灣「電台歌仔戲」、「電視歌仔戲」的創始者。她於1970年代所組成的「台視歌仔戲團」不僅讓歌仔戲於電視新媒體得以流傳,也培養諸如陳亞蘭、紀麗如、潘麗麗、簡嘉伶、葉麗娜等歌仔戲名伶;和柳青、葉青、小明明並列歌仔戲四大小生。 楊麗花的歌仔戲演出,絕大部分為女扮男裝;這不但是她的演出特色,也是台灣歌仔戲的特色。楊麗花雖為宜蘭人,但其演戲使用閩南語時並不使用宜蘭腔,而用臺北腔。.

新!!: 國家戲劇院和楊麗花 · 查看更多 »

楊景翔

楊景翔(Yang Ching-Hsiang,),劇場編劇、導演、演員、影視編劇,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兼任講師(2011-2013),台灣嘉義縣新港鄉人,畢業於國立嘉義高級中學、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戲劇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導演組。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客座助理教授。2012年代表台灣參與日本演劇人會議(Japan Performing Arts Foundation)舉辦之「亞洲導演戲劇節」,導演尤涅斯科(Eugène Ionesco)劇作《椅子》並獲獎助;2011年於客家電視台連續劇《阿戆妹》任戲劇指導及編劇統籌,入圍第47屆金鐘獎最佳編劇;聯合編劇作品:《黑貓大旅社》入選2011年高雄電影節閉幕片;2011年起連續三年受邀兩廳院新點子劇展,編導《據說有戰爭在遠方》(2011)、《變奏巴哈─末日再生》(2012)、《在日出之前說早安》(2013,並以此劇受邀2014年「烏鎮藝術節」)。.

新!!: 國家戲劇院和楊景翔 · 查看更多 »

歌仔戲

歌仔戲是20世紀初葉發源於宜蘭,目前臺灣民間最興盛的傳統戲曲之一,也是具代表性的傳統表演藝術。歌仔戲是以摻雜古典漢詩、漢文的文言文及闽南語(臺灣腔、廈門腔、漳州腔、泉州腔)為主的戲劇。早期演出內容多半為讓大眾也能接觸文雅辭彙或忠孝節義故事,是早期農業社會重要娛樂活動之一,也是臺灣常民文化的代表。歷經時代更迭曾幾度遭到打壓、排擠。步入當代的歌仔戲演出型式內容日漸豐富、多元、精緻,當代更出現許多享譽國內外的知名戲團與重要文藝傳承人。2009年頒定為臺灣文化資產之重要傳統藝術類。.

新!!: 國家戲劇院和歌仔戲 · 查看更多 »

歌剧院列表

歌剧院是一个建筑,歌剧或者其他形式的表演艺术在其中进行表演。 下表以地區為分類,列出世界上知名的歌剧院。.

新!!: 國家戲劇院和歌剧院列表 · 查看更多 »

段旭明

段旭明,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人,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曾任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黃金部隊指揮部政治部文工團演員,期間多次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群星獎」表演金獎、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總部文藝調演表演一等獎。與臺灣女友婚後移居臺北。2009年2月參加三立電視與臺視製作的《超級偶像 (第三屆)》海選,在萬人海選中脫穎而出,成為臺灣歌唱綜藝選秀節目史上的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選手,憑著優異的歌曲詮釋能力、溫文儒雅風格及一口大陸標準發音,逐漸獲得觀眾注目,一路過關斬將進入超三六強冠軍積分賽,並於當年10月舉辦的總冠軍賽中獲得第三名。.

新!!: 國家戲劇院和段旭明 · 查看更多 »

水月

水月Moon Water,是當代舞團雲門舞集的一齣作品。也是林懷民的「靈靜之旅」系列的第二個作品。這個作品的靈感來自於佛偈「鏡花水月皆成空」。1998年11月18日於台北國家戲劇院公開演出。這齣作品企圖在水與鏡中找出生命周而復始,皆盡成空的美感。在舞台運用上,運用了相當多的水和鏡子,在舞者服裝上,僅用白色的舞衣來代表水的意象。.

新!!: 國家戲劇院和水月 · 查看更多 »

汪其楣

汪其楣(Wang Chi-Mei,),台灣劇作家、劇場導演、演員、學者,「台北聾劇團」、「曇戲弄」、「拈花微笑聾劇團」創辦人。.

新!!: 國家戲劇院和汪其楣 · 查看更多 »

河洛歌子戲團

河洛歌子戲團,專營大型舞台公演的台灣民營歌仔戲劇團,在台北市,藝術總監王金櫻,團長劉鐘元。 劉鍾元早期經營電視歌仔戲,1990年代河洛歌子戲劇團提出「精緻歌仔戲」的概念,認為傳統歌仔戲必需結合現代劇場元素,並講求唱腔、身段,才能使歌仔戲在現代社會中生存。自此「精緻歌仔戲」成為歌仔戲演出的新型態,這種結合編劇、導演、音樂、舞台技術,並加入編曲編腔、燈光音效、服妝布景設計的演出,為歌仔戲表演藝術注入新生命,而河洛也被當作精緻歌仔戲的代表劇團,成為各劇團仿效的目標。1991年的《曲判記》國家戲劇院世界首演是河洛歌子戲團的第1部大型舞台公演歌仔戲。 此后每年都有新戲推出。.

新!!: 國家戲劇院和河洛歌子戲團 · 查看更多 »

洪堯進

洪堯進(),台灣戲曲樂師、樂器工藝家,台灣彰化縣二林鎮人,人稱「堯進師」、「阿進師」,未曾退休,2003年10月9日因心臟病在台灣台北市辭世。 洪堯進是台灣歌仔戲鼓師王清松的岳父。其中1個女兒洪鳳儀是歌仔戲演員,工旦行。 洪堯進長期在各大歌仔戲團擔任主弦及領奏,包括楊麗花歌仔戲團、李如麟歌仔戲團、黃香蓮歌仔戲團、早期的河洛劇團。在華視上映的葉青歌仔戲團中,《孔明三氣周瑜》和《秋江煙雲》等多齣戲中擔任領奏。曾於台北市國家戲劇院和美國紐約林肯中心中,由葉青歌仔戲團演出的大型舞台歌仔戲《冉冉紅塵》任主弦。於2000年在公共電視上檔的明霞歌劇團歌仔戲《洛神》亦由他領奏。 他長期擔任鍾任壁掌中劇團的領奏樂師,擔任嗩吶和胡琴,曾隨團到歐洲多國演出。並合作錄製了《火雲洞》等多部布袋戲戲碼,由台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出版。他曾與王振義合作,錄製了《琴劍恨》歌仔戲音樂專輯,在專輯中擔任領奏琴師(主弦)。在台灣政府單位出版的《大家來唱歌仔戲》歌仔戲音樂藝術欣賞專輯擔任音樂指導和主弦。於電影《沙河悲歌》中飾演歌仔戲琴師,並實際演奏。 洪堯進擅長製作喇叭弦、六角弦、二胡、大廣弦、殼仔弦,京胡、京二胡、嗩吶、管、笛、簫、月琴,亦懂製作三弦、揚琴。賴達逵、林金泉是其入室弟子。改良喇叭弦這種樂器,發明出便於攜帶的改良式喇叭弦。.

新!!: 國家戲劇院和洪堯進 · 查看更多 »

洪其德

洪其德,台灣演員。爺爺洪鼎元曾任刑事警察局局長,父親洪濬哲是前籃球國手、也是前立委。 洪其德以外景主持人出道,然而2007年爆發吸毒事件送交勒戒所。出獄後2008年起與藝人戎祥合資包子店生意,但是不久後又爆發酒後駕車撞死婦人意外,後來與家屬以330萬台幣和解,現已退出演藝圈,並轉往餐飲界穩定發展。.

新!!: 國家戲劇院和洪其德 · 查看更多 »

渭水春風

《渭水春風》(The Impossible Times)是以台灣日治時期非暴力抗日運動領袖蔣渭水一生為藍本的音樂劇,由台北市文化局委託音樂時代劇場創作。劇中同時使用閩南語、日語與賽德克語。 本劇由楊忠衡擔任藝術總監,並與林建華共同編劇,冉天豪作曲與編曲,作詞為蔣渭水、向陽、楊忠衡、林建華、連啟傑,導演符宏--。其他創作人員還有伍錦濤(舞蹈設計)、王孟超(舞台設計)、林恒正(服裝設計)、黃祖延(燈光設計)、魏世芬(歌唱詮釋指導)。 2011年,《渭水春風》被文建會選為「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經典好戲」,於11月18日、19日在臺中圓滿戶外劇場戶外公演。 《渭水春風》是音樂時代劇場製作第三部以台灣為題材的音樂劇,前兩部分別是《四月望雨》與《隔壁親家》。.

新!!: 國家戲劇院和渭水春風 · 查看更多 »

滿島光

滿島光(,),日本女演員,沖繩縣沖繩市出身,前歌唱組合成員。祖父為法裔美國人,滿島有四分之一外國血統。 2009年,以《愛的曝光》獲報知電影獎、橫濱電影節、每日電影獎、電影旬報獎等日本各電影獎,為日本重要女演員之一。.

新!!: 國家戲劇院和滿島光 · 查看更多 »

滿島真之介

滿島真之介(,),日本男演員,沖繩縣沖繩市出身。滿島真之介有四分之一外國血統,姊姊為演員滿島光、妹妹為模特兒滿島南、弟弟為籃球員滿島光太郎。 2012年,滿島真之介以電影《》獲報知電影獎和日本放送電影藝術大獎最佳新人獎。.

新!!: 國家戲劇院和滿島真之介 · 查看更多 »

朱錦榮

朱錦榮(),台灣京劇演員,現任台灣國立國光劇團排練指導。 幼年與弟弟朱克榮考進中華民國空軍的京劇團隊大鵬劇隊附設的大鵬劇藝實驗學校學習京劇表演藝術,工文淨(唱工花臉;文花臉;銅鎚花臉;銅錘花臉;銅鎚;銅錘),並能演奏京劇胡琴(京胡)、京劇二胡(京二胡)等京劇樂器。 畢業後參加台灣軍方京劇隊的表演工作,得過軍方頒發的幾個獎項。 1995年,國立國光劇團剛成團,就應聘出任排練指導1職,與張義奎是該團最資深的2位排練指導。 國光劇團創團初期,請梅蘭芳生前的學生劉元彤來台執導梅派戲《龍女牧羊》,他擔任助手。 20世紀末,國光劇團請中國國家1級導演盧昂來台執導台灣題材新編古裝京劇《鄭成功與臺灣》,在台北市國家戲劇院、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巡迴公演,他與盧導演合作,並在劇中串演荷蘭台灣總督。 2001年,國光劇團前藝術總監朱楚善執導的《牛郎織女天狼星》,也找他合作。 他還參加《釵頭鳳》、《梁山伯與祝英台》等崑曲的導演工作(與沈斌合作)。.

新!!: 國家戲劇院和朱錦榮 · 查看更多 »

明華園

明華園,為台灣本土規模最龐大也最著名的歌仔戲團之一,今組織已成規模龐大的文化事業體。明華園為陳明吉於1929年(日治昭和四年)創立。1997年陳明吉過世後,陳家第二代的子女繼承了明華園,在時代潮流的激盪中,更是台灣第一個以現代化、企業化、制度化手法經營的傳統劇團,其創新、獨有的經營哲學,開創了傳統藝術嶄新的契機。 由總團長陳勝福領軍的明華園戲劇總團,目前旗下共有8個子團與4個協力團隊,是台灣最具規模的表演藝術團隊,足跡遍及各大都市、小鄉鎮,甚至外島、醫院、監獄、勞工界、校園等各階層的明華園,也是台灣足跡遍佈最廣、觀眾階層最廣、戲劇版圖最廣的表演藝術團隊。 在不斷努力耕耘之下,明華園更嘗試將台灣歌仔戲推上國內主流表演藝術舞台並積極參與國際性的演出。受到國際舞台注目的明華園,除大陸地區外足跡更遍及日本、法國、美國、新加坡、南非等地。日亞航、日本NHK電視台、德國公共廣播聯盟、奧地利國家廣播電台、北京中央電視台、香港時事追擊……等國際媒體與單位的主動來台採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家庭年」推選明華園為台灣「奇特家庭代表」、法國第一大報費加洛報更給予“中華民國的另一個聲音”的美譽。 2017年明華園榮獲台北市文化獎、首席編導陳勝國也獲得國家藝文獎肯定。.

新!!: 國家戲劇院和明華園 · 查看更多 »

方宥心

方宥心(),原名方婉真,臺灣女歌手、女演員,新北市人,畢業於天主教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系。九歲時因參加歌唱比賽脫穎而出成為小童星歌手,國中之後淡出演藝圈,直到2008年8月參加第四屆《超級星光大道》重返螢光幕,最後雖然拿下『冠軍』,但發片之路並不順遂,因此將重心轉往戲劇發展,並接演如《飯糰之家》、《雨後驕陽》、《光合一加一》、《阿不拉的三個女人》、《外鄉女》、《愛上ㄆㄤˋ滋味》等多部電視劇作品,並以大愛劇場《蘇足》入圍第52屆金鐘獎『戲劇節目女主角獎』。然而也因為戲劇有機會演唱不少荒山亮製作的歌曲,讓宥心在2017年成為荒山亮旗下動脈音樂的歌手,並在2018年2月2日終於發行重回演藝圈後的首張個人迷你專輯《心途》。.

新!!: 國家戲劇院和方宥心 · 查看更多 »

日常 (田馥甄專輯)

《日常》(英語:DAY BY DAY),臺灣著名女歌手、S.H.E成員田馥甄的第四張個人專輯,於2016年6月15日開始預購,原訂7月8日發行,但因專輯為全手工包裝,無法趕上預購速度,因此發行日期延至7月13日。此次專輯還遠赴斯洛伐克與該國新銳女攝影師Maria Svarbova合作拍攝主視覺及音樂舞台劇《小夜曲》主視覺照片。 在專輯發行之前,田馥甄已先在《如果世界巡迴演唱會》2.0 PLUS香港站演唱主打作品《餘波盪漾》、《人間煙火》。華研表示台灣、星馬地區可達成七萬張預購銷量的好成績。 專輯中的首波主打歌〈人間煙火〉邀請了韓國導演Jinsoo Chung拍攝MV,推出短短一天卻受到一片負面評論,而唱片公司則表示:「尊重藝術創作」。 專輯中的第二波主打歌《餘波盪漾》在2016年度HitFM年度百首單曲排行榜位居第2名,以及專輯中另兩首單曲《獨善其身》和《人間煙火》分別在HitFM年度百首單曲排行榜位居第14名和22名。該專輯的第二波主打《餘波盪漾》突破1000萬點閱率,《餘波盪漾》亦是田馥甄的第十首點閱率突破1000萬的歌曲,也讓田馥甄成為擁有音樂錄影帶超過1000萬點擊率數量最多的女歌手,為華語女歌手之冠。 專輯台灣銷售量約7萬張,為年度銷售量第三名。.

新!!: 國家戲劇院和日常 (田馥甄專輯) · 查看更多 »

9月2日

9月2日是阳历年的第245天(闰年是246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20天。 在大多數天主教國家以及英國和北美十三州,因1752年將曆法從儒略曆轉換至格里曆,故該年9月2日的下一天為9月14日。.

新!!: 國家戲劇院和9月2日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台北國家戲劇院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