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国父

指数 国父

国父(Father of the Nation),或称为国家之父、祖国之父、建国之父、国民之父、民族之父、独立之父,是给予当前国家政权奠基者的称谓,当匹配此荣誉者多于一人时,则统称为开国元老或开国元勋(Founding Fathers)。 现代汉语中的“国父”一词,可考证的最早出处是清代学者梁廷枏的著作《海国四说》,书中提及第一任美国总统喬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逝世时,举国称其为国父。.

48 关系: 劉仲敬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南度蓝姆·高德西古德寺多布里察·喬西奇威廉一世 (奥兰治)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国家象征巴泰勒米·波岡達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制度中山市中山陵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土耳其关系中華民國與土耳其關係丹尼尔·卡罗尔乍得总统广州市南武中学乔莫·肯雅塔乔治·华盛顿以人名命名的中國地名列表弗拉尼奥·图季曼圣朝国國家之父國父國爸冲天 (紀錄片)凱末爾改革共济会剑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国父祖國之父祖国之父穆罕默德·阿里·真納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米尔顿·奥博特纳尔逊·曼德拉真纳国际机场风暴战区西塞罗马来西亚谢赫·哈西娜阿富汗君主列表艾哈迈德沙·杜兰尼最伟大的荷兰人扎耶德·本·蘇爾坦·阿勒納哈揚拉丁非洲2005年亲民党搭桥之旅

劉仲敬

劉仲敬(),出生于新疆奇台,祖籍四川资中,棄醫從文,政治评论人士、作家,網名「數卷殘編」,以獨特的历史观著称,專注发明诸夏民族。现居美国。.

新!!: 国父和劉仲敬 · 查看更多 »

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

博赫丹·齐诺维伊·米哈伊洛维奇·赫梅尔尼茨基(Богдан Зиновій Михайлович Хмельницький;Bohdan Zenobi Chmielnicki;r,),哥萨克酋长国首任酋长,也是烏克蘭國父,又譯波格丹·赫梅利尼斯基。根据很多同时代犹太人的一手资料,他是迄今为止对犹太人最残忍的暴君之一。他领导了针对波兰立陶宛联邦权贵的赫梅尔尼茨基起义(或稱波蘭哥薩克戰爭、赫梅利尼茨基之亂,1648年-1654年),而这次起义也让哥萨克国家建立。1654年,他与沙皇俄国订立佩列亚斯拉夫条约,而这份条约让乌克兰最终并入俄罗斯帝国。.

新!!: 国父和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 · 查看更多 »

南度蓝姆·高德西

南度蓝姆·维纳亚克·高德西(नथुराम गोडसे,Nathuram Vinayak Godse,),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人,者。他刺杀了印度国父、民族解放运动领袖圣雄甘地。 高德西出身传统印度教婆罗门世家,自幼深受印度民族主义影响,后加入和等印度極右翼组织,思想日益激进。高德西主张建立一个印度教的统一印度,对在印巴分治问题上采取妥协态度的甘地十分不满,曾先后策划过数起针对甘地的暗杀。1948年1月30日,高德西在新德里的一场晚祷会上于近距离对甘地连开三枪,甘地随后不治身亡。高德西本人在行凶后被当场制服,1949年11月8日因謀殺罪和被判处死刑,1949年11月15日处决。.

新!!: 国父和南度蓝姆·高德西 · 查看更多 »

古德寺

古德寺是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区黄埔路的一所佛寺,创建于1877年,原名为“古德茅蓬”。寺庙几经战火,兴盛时期占地达30000多平方米,目前仅存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建筑。并被其他民居包围。.

新!!: 国父和古德寺 · 查看更多 »

多布里察·喬西奇

多布里察·喬西奇(Добрица Ћосић,)是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首任总统,民族主义作家。被视为塞尔维亚的国父。 1939年乔西奇加入共产主义青年组织,1941年参加抗德游击队,战后成为一名负责宣传的官员。 乔西奇早年同铁托关系密切,1960年代同铁托政治观点相左,倾向于民族主义,批评塞尔维亚人在南斯拉夫地位弱化。 1992年6月,乔西奇当选南联盟首任总统。1993年5月被联邦议会罢黜。此后一直反对米洛舍维奇。 2014年5月18日,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家中逝世。.

新!!: 国父和多布里察·喬西奇 · 查看更多 »

威廉一世 (奥兰治)

威廉一世,奧蘭治親王(Willem I,也称沉默者威廉(Willem de Zwijger)、奥兰治的威廉(Willem van Oranje),)。奥兰治的威廉是尼德兰革命中反抗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主要领导者、八十年战争领导人之一。曾任荷兰共和国第一任執政。 原为奥兰治亲王(Prins van Oranje);1565年组织“贵族同盟”,反对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对尼德兰的统治;后来逃亡德意志,招募佣兵,多次反攻尼德兰,都遭失败;1572年北方大起义后,8月在尼德兰北方各行省會議上被推选为总督;1584年遭西班牙间谍刺杀身亡。 去世後,次子拿騷的毛里茨成為領袖,繼續領導反抗勢力,後來又從長兄奧蘭治親王菲利普·威廉那裡繼承了奧蘭治親王的封號;威廉一世的幼子腓特烈·亨利後來在1625年繼承拿騷的毛里茨死後的奧蘭治親王與執政。 在荷兰,人们通常称其为“国父”。荷兰国歌《威廉颂》所咏唱的就是威廉。 Category:奥兰治亲王 Category:荷兰君主 Category:新教君主 Category:遇刺身亡的欧洲君主 Category:被谋杀的荷兰人 Category:在荷蘭被謀殺身亡者 Category:遇刺身亡的荷兰政治人物 Category:葬于代尔夫特新教堂王室墓地.

新!!: 国父和威廉一世 (奥兰治) · 查看更多 »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اسلامی جمہوریہ پاکستان;英语: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通称巴基斯坦,位于南亚,面积796,095平方公里 (307,374 平方英里)(不包括巴控克什米尔地区),东与印度比邻,南面是印度洋,西与伊朗锡斯坦接壤,西北和阿富汗相连,东北面可通往中国新疆。除南部属热带气候外,其余属亚热带气候。南部湿热,受季风影响,雨季较长;北部地区干燥寒冷,有的地方终年积雪。 在乌尔都语,“巴基斯坦”源自波斯语,意思为“圣洁的土地”。巴基斯坦原为英属印度一部分,1858年随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1947年8月14日宣告独立,成为英联邦的自治领。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成立。1971年孟加拉人民共和国从巴基斯坦独立。巴基斯坦从前的首都在卡拉奇(Karachi),现在首都位于伊斯兰堡。总统马姆努恩·侯赛因于2013年9月就职。巴基斯坦是英联邦成员国。 巴基斯坦人口1.97亿,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国教),少数信奉基督教、印度教和锡克教等。.

新!!: 国父和巴基斯坦 · 查看更多 »

巴基斯坦国家象征

巴基斯坦拥有数个官方的国家象征,包括一个历史档案、国旗、国徽、国歌、纪念塔和数名民族英雄。这些国家象征在巴基斯坦立国以来的不同阶段开始被采用,也有不同规则去规管它们的定义和用途。第一个国家象征是拉合尔決议。该決议表达了英属印度穆斯林的诉求,就是要成立一个属于他们(而不属于印度教徒)的独立国家,并于1940年3月23日被全印穆斯林联盟采用。建于1968年的巴基斯坦之塔就是位于当年拉合尔決议的签署地。至于国旗就在获得独立之前被采用,而国歌和国徽均在1954年被采用。除了以上数个以外,巴基斯坦还有其它的国家象征,包括国兽、国鸟、国花和国树等。.

新!!: 国父和巴基斯坦国家象征 · 查看更多 »

巴泰勒米·波岡達

巴泰勒米·波岡達(Barthélemy Boganda,)是法属乌班吉沙立领地(今中非共和国)的民族主义政治家和独立运动领袖,他在政坛上活跃时,乌班吉沙立是法国殖民地联邦法属赤道非洲的四个领地之一。波岡達成功促使烏班吉沙立获得自治地位並成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即中非共和国,而他则担任中非自治政府的第一任主席。波冈达没有等到中非正式独立的那一天就因空难离世,但他仍被尊为中非的“建国之父”。 波冈达出生于一个自给自足的农民家庭,当地罗马天主教会的传教士们收养了他并让他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他于1938年被任命为司铎,成为首个来自乌班吉沙立本地的罗马天主教司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波冈达从事了一些传教活动,后在班吉主教的劝说下开始从政。他于1946年成为第一个被选入法国国民议会的乌班吉沙立籍议员,在议会他坚持反对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政治纲领。之后他回到乌班吉沙立发起了一场反对法国殖民统治的草根运动,该运动发展到1949年形成了黑非洲社会进化运动,受到农民和工人阶级的欢迎。波冈达与议会秘书米歇尔·茹尔丹结婚后被,因为司铎必须独身,这使他的声誉受到了轻微的损害。尽管如此,他在1950年代仍继续呼吁殖民当局给予当地黑人以平等的对待和公民权利。 二战结束后,在战争中遭受重创的法国已无力维持庞大的殖民帝国,此时的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政府开始考虑同意大部分非洲殖民地获得独立地位。波冈达于1958年会见了时任法国总理夏尔·戴高乐,双方讨论了波冈达提出的让乌班吉沙立独立的建议。戴高乐同意波冈达的建议,波冈达遂于同年12月1日宣布成立半独立的中非共和国,中非加入新成立的法兰西共同体,享有自治地位。波冈达成为中非自治政府的首任主席(总理),并行使该国国家元首(总统)的职权。他于1959年3月29日乘坐飞机前往首都班吉途中遭遇了一起神秘的空难而逝世,专家们在飞机残骸中发现了微量的炸药,但调查的细节被隐瞒了。尽管空难的责任人从未确定,但人们怀疑是制造了这起空难,甚至波冈达的妻子茹尔丹也牵扯其中。波冈达逝世后仅一年多,中非共和国即获得了完全的独立,他的梦想最终实现了。.

新!!: 国父和巴泰勒米·波岡達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制度按照现行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土地的实质所有者和管理者。.

新!!: 国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制度 · 查看更多 »

中山市

中山市(官方音译:Zhongshan;传统外文:Chungsha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南部,珠江出海口西岸。 中山旧称“香山”,因境内五桂山多奇花异卉而得名。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近代以来,涌现了中华民国国父兼首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首任国务总理唐绍仪等名人。1925年,为纪念刚刚去世的孙中山,香山易名为中山。 中山市总面积为1,783.67平方公里,南部是以五桂山为主的低山丘陵区,北部是平原河网区。常住总人口314.23萬人(2010年人口普查),民族以汉族为主,通用语言为中山話、粤语和普通話,還有一小部分本地人講閩語或客家話。 中山市是珠三角经济圈的9个地级市之一,是一个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工业化城市。中山市凭着城市绿化率高、环境卫生状况良好等条件,近几年陆续荣获联合国和中国政府的一些城市荣誉,在城市绿化、环境卫生方面的建设位于中国城市的前列。.

新!!: 国父和中山市 · 查看更多 »

中山陵

中山陵是被称为中华民国国父、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孙中山的陵墓,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东邻灵谷寺、西毗明孝陵。孙中山於1925年3月在北京逝世後,中国国民党遵照他的遗愿,在南京为他修建陵墓。中山陵1926年1月开始兴建,1929年春建成祭堂等主要建筑,当年6月1日孙中山入葬,陵墓全部工程至1931年才告完成。 中山陵由吕彦直设计,整体平面呈警钟形,与孙中山“唤起民众”的政治遗嘱相契合。陵墓设计充分利用地势,将牌坊、陵门、碑亭、祭堂等主要建筑从低到高依次排列在紫金山南的缓坡上。中山陵吸取中国古代陵墓的对称布局,利用墓道和台阶将主要建筑连为轴线,并布置大片绿地,将陵墓建筑群联接成与背景山势相称的宏大整体。陵墓主体建筑采用中国古典宫殿式建筑的大屋顶造型,应用西方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技术,以肃穆的蓝白色调和严谨的建筑构型表现出沉静恢弘的气度,被认为是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融合中西的经典作品。中山陵1961年被列为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成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新!!: 国父和中山陵 · 查看更多 »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中國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排名第一的民主党派。该党也是现时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内的第四大党。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创立于1948年,后又与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和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合并。该党早期党员多来自国民党左派人士和中華民國國軍投奔、被俘的高级军政人员。宋庆龄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来自该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目前,其党员主要来自同原中國國民黨黨員有关系,同台湾各界有联系的中上层人士和中高级知识分子。.

新!!: 国父和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中国-土耳其关系

中国-土耳其關係(Çin-Türkiye ilişkileri),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和土耳其、以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土耳其共和国之間的雙邊關係。現代的中土兩國於1971年8月4日建交,自此後两国关系发展快速、顺利;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於土耳其首都安卡拉設有大使館,土耳其共和国亦於中國首都北京設大使館。.

新!!: 国父和中国-土耳其关系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土耳其關係

中華民國與土耳其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土耳其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34-1971年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於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雙方在經濟文化等實質關係持續穩定發展。.

新!!: 国父和中華民國與土耳其關係 · 查看更多 »

丹尼尔·卡罗尔

丹尼尔·卡罗尔(Daniel Carroll,),是一名美国政治家,美国国父,為《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和《邦联条例》的签署人。 卡罗尔出身自美国南部的种植业主。他支持美国独立,并作为乔治·华盛顿的朋友兼支持者,他致力于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以保证美国独立的成果和希望。在费城制宪会议中,他为建立一个对美国人民直接负责的政府而斗争。.

新!!: 国父和丹尼尔·卡罗尔 · 查看更多 »

乍得总统

乍得总统,是非洲国家乍得共和国的国家元首。以下是乍得总统一览。 Chad.

新!!: 国父和乍得总统 · 查看更多 »

广州市南武中学

广州市南武中学,是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的一所全日制中学。南武中学分南北两个校区,北校区是高中部,南校区是初中部。占地共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在校学生3000余人。校园环境幽雅,古树参天,绿树成荫。.

新!!: 国父和广州市南武中学 · 查看更多 »

乔莫·肯雅塔

乔莫·肯雅塔(Jomo Kenyatta,),肯尼亚政治家,第一位肯尼亚总统,肯尼亚国父。.

新!!: 国父和乔莫·肯雅塔 · 查看更多 »

乔治·华盛顿

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美国国父,1775年至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時的殖民地軍總司令,1789年成為美國第一任总统(其同時也成為全世界第一位以“總統”為稱號的國家元首),在接連兩次選舉中都獲得全體選舉團無異議支持,一直擔任總統直到1797年。他也是一名共濟會成員。 華盛頓早年在法國印第安人戰爭中曾擔任支持大英帝國一方的殖民軍軍官。之後在美國獨立戰爭中率領大陸軍團贏得美國獨立,他拒絕一些同僚希望他領導軍事政權的提議,在1783年回到他在維農山的莊園恢復平民生活。 1787年,华盛顿主持制憲會議。会议制定現在的美國憲法。1789年,他經過全體選舉團無異議的支持而成為美國第一任總統。他在兩屆的任期中設立許多持續到今天的政策和傳統。在兩屆任期結束後,他自願放棄權力不再谋求續任。 由於他扮演美國獨立戰爭和建國中最重要的角色,華盛頓通常被稱為美國國父。作为大奴隶主,华盛顿同样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曾蓄黑奴316人)。故有人对其评价为“一个不完美的神”。 在美國在線于2005年舉辦的票選活動《最偉大的美國人》中,華盛頓被選為美國最偉大的人物第4位。.

新!!: 国父和乔治·华盛顿 · 查看更多 »

以人名命名的中國地名列表

中国古代社会有避讳的传统。因此并不直接用君主或尊者的名字命名地方。使用人名命名的地方,有些是上古传说中的人物,有些则使用字、号或其它称谓。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普遍不再避讳。以人名命名的地名、道路名开始大量出现,成为个人获得尊重的标志。例如中国很多城市都存在的“中山路”、“中山公园”就是以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的。 抗日战争后,北京将一些街道以以牺牲将领命名,如张自忠路、赵登禹路、佟麟阁路,其它地方亦有效仿。1949年后,中国大陆政权更迭。一些由中华民国政府以当局政要名字命名的地名被更改,如林森县、立煌县、中正路,但以孙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中山县、中山路等得到了保留。另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以抗日战争和第二次国共内战中牺牲的烈士命名了大量的县乡镇地名。文化大革命期间,各地盛行改名风,地名首当其冲,文革结束后大都改回原名。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地名管理条例》,其中第四条第2款规定:“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禁止用国家领导人的名字作地名。”故现在中国的地名比较少用党政领导人的名字命名。2013年,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葛宇路在北京市百子湾南一路悬挂路牌,私自命名为葛宇路。此后,“葛宇路”逐渐被社会认可,并取代原路名。2017年爆光后,引发关注,相关部门恢复原名。 以下所列是现在仍在使用的以人物名命名的地名。.

新!!: 国父和以人名命名的中國地名列表 · 查看更多 »

弗拉尼奥·图季曼

弗拉尼奥·图季曼(Franjo Tuđman,),克罗地亚政治家、历史学家、军人,现代克罗地亚共和国首任总统,国父。 图季曼出生于一个著名的克罗地亚家庭,其父是克罗地亚农民党的重要成员。在二战期间,图季曼参加了铁托的游击队。战后不久,图季曼的父亲神秘“自杀”,图季曼本人曾声明此案是乌斯塔沙所为,但在克罗地亚独立后,又改口称是南斯拉夫共产党所为。 1957年,图季曼进入军事学院学习,并出任著名的贝尔格莱德游击队足球俱乐部主席。1960年代,图季曼获得了将军军衔。1961年后,图季曼离开现役,成为一名著名的军事历史学家。同时,他也撰写了一些批评大南斯拉夫的文章。1967年,由于被认为反对共产党,鼓吹克罗地亚分离主义,图季曼被驱逐出党。 1971年,图季曼因为在克罗地亚之春中的言行,被判处两年徒刑。9个月后,他被特赦出狱。1981年,图季曼再一次被审判,这次是因为他接受一家瑞典电视台采访,鼓吹克罗地亚独立。他被判三年徒刑,但是11个月后又一次被赦免出狱。 1989年,图季曼在多党制浪潮中创建了克罗地亚民主联盟(HDZ)。次年HDZ在大选中获胜,图季曼也当选为克罗地亚总统。1991年,图季曼签署《克罗地亚独立宣言》,宣布克罗地亚从南斯拉夫完全独立。其后他又两次连任总统,直到在任上去世。.

新!!: 国父和弗拉尼奥·图季曼 · 查看更多 »

圣朝国

圣朝国,是指1981年至1982年期间在四川省仪陇县等地,由圣朝组织创始人林文勇为首成立的一个秘密结社政权。.

新!!: 国父和圣朝国 · 查看更多 »

國家之父

#重定向 国父.

新!!: 国父和國家之父 · 查看更多 »

國父

#重定向 国父.

新!!: 国父和國父 · 查看更多 »

國爸

#重定向 国父.

新!!: 国父和國爸 · 查看更多 »

冲天 (紀錄片)

-- 《冲天》(英语:The Rocking Sky)是一部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描述1937年到1945年的八年对日抗战期间中华民国空军的纪录电影,该片耗时一年半制作,横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三地拍摄,摄制组访问了近四十位当年曾经参与作战的飞行员与其眷属,从不同以往的人性角度来重新回顾这场战争。片头及海报名称与书法节选自国父孙中山赠予杨仙逸的亲笔手书“志在冲天”。该片于2015年8月18日在台湾首映,前中华民国总统马英九曾出席该片的首映式。.

新!!: 国父和冲天 (紀錄片) · 查看更多 »

凱末爾改革

凱末爾改革(Atatürk Devrimleri)是在土耳其国父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图尔克領導下施行的一系列改革,試圖將新生的土耳其共和國改造成一個世俗民族國家。在這樣一個世俗國家里,在生活各個方面宗教的實行都被限制。改革带来了政治,法律,文化,社會,和經濟政策變化,并在凯末尔死后依據凱末爾主義继续實行。 改革肇始於國家機器的現代化,包括立新的1924年憲法,以及根據新共和國需要採取歐式法律與司法體系。接下來,行政系統被徹底世俗化和現代化了,特別是教育。政府實行進口替代戰略,並且成立國企和國有銀行來振興產業。改革的中心思想是土耳其社會必須在文化上與政治上西化,這樣才能實現現代化。.

新!!: 国父和凱末爾改革 · 查看更多 »

共济会

共濟會(Freemasonry),亦稱美生會,出现于18世纪西欧,自从1717年成立英格兰第一个总会所,至今其已经遍布全球。会员包括眾多著名人士和政治家,有些要求申请者必须是有神论者,有些則接受無神論者申请。 共济会是一种非宗教性質的兄弟會,基本宗旨为倡导博爱、自由、慈善,追求提升个人精神内在美德以促进人类社会完善。陰謀論者認為,共济会是富人和权贵的阴谋组织,其有着不为人知的统治世界秘密计划,比如「新世界秩序」。.

新!!: 国父和共济会 · 查看更多 »

剑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

剑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St Catharine's College, Cambridge)是剑桥大学的一个学院。大多数剑桥的学生都喜欢以「Catz」的名称来称呼该学院。圣凯瑟琳学院位于剑桥城的历史中心,北面紧邻着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学院建筑比较显著的特征是面向特兰平顿街的开放庭院(而不是剑桥大学学院通常使用的四方院形式)。 2011年,圣凯瑟琳学院拥有4200万英镑的捐赠基金。.

新!!: 国父和剑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 · 查看更多 »

国父

国父(Father of the Nation),或称为国家之父、祖国之父、建国之父、国民之父、民族之父、独立之父,是给予当前国家政权奠基者的称谓,当匹配此荣誉者多于一人时,则统称为开国元老或开国元勋(Founding Fathers)。 现代汉语中的“国父”一词,可考证的最早出处是清代学者梁廷枏的著作《海国四说》,书中提及第一任美国总统喬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逝世时,举国称其为国父。.

新!!: 国父和国父 · 查看更多 »

祖國之父

#重定向 国父.

新!!: 国父和祖國之父 · 查看更多 »

祖国之父

#重定向 国父.

新!!: 国父和祖国之父 · 查看更多 »

穆罕默德·阿里·真納

罕默德·阿里·真纳(محمد علی جناح ,)是一位英属印度和后来巴基斯坦的政治家。他一开始为印度独立而奋斗,后来则领导要求在南亚建立一个独立的穆斯林国家的运动。他是巴基斯坦的第一位总督。 真纳在巴基斯坦备受尊崇,称为「伟大领袖」(قائد اعظم )或「国父」(بابائے قوم )。他的生日也是巴基斯坦的國定假日。.

新!!: 国父和穆罕默德·阿里·真納 · 查看更多 »

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

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图尔克(Mustafa Kemal Atatürk,)是土耳其的軍官、改革家、作家和領導人,土耳其共和國第一任總統、總理及國民議會議長 ,被譽為現代土耳其的肇建者。生于萨洛尼卡(今希腊境内),木商家庭出身。1934年11月24日,土耳其國會向凱末爾賜予「Atatürk」一姓,在土耳其语「Ata」就是父親,「Atatürk」(阿塔图尔克)就是“土耳其人之父”之意。中文学术界在论述时习惯上仍称为凯末尔 。 凱末爾最為人所知是他在一戰傑出的軍事能力,同時伴隨著奧斯曼帝國的崩解,他帶領土耳其國民運動並成功在安卡拉建立獨立政府,他打敗當時協約國所帶領的同盟軍隊,並以傑出的優越能力解放了國家並建立了現今的土耳其共和國,在他就任土耳其領導人的時候,凱末爾進行一連串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變革,啟蒙土耳其並讓土耳其成為現代化和世俗主義的國家,凱末爾帶領土耳其現代化的作為被稱為凱末爾主義,其中也包括減少伊斯蘭教對政治及教育的影響。.

新!!: 国父和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 · 查看更多 »

米尔顿·奥博特

阿波罗·米尔顿·奥博特(斯瓦希里语:Apollo Milton Obote,),乌干达政治家,1962至1966年间出任该国总理,1966至1971及1980至1985年期间两度出任总统。1962年,他带领乌干达脱离英国殖民统治,走向独立,因而被视为现代乌干达的国父。1971年,他被-zh-hans:伊迪·阿明;zh-hk:伊迪·阿敏;zh-tw:伊迪·阿敏;-将军推翻,1980年他重新掌权,但于1985年再次被推翻。奥博特第二次出任总统期间,乌干达发生内战,导致大量平民死亡;他亦被指涉及镇压异己。.

新!!: 国父和米尔顿·奥博特 · 查看更多 »

纳尔逊·曼德拉

納爾遜·羅利拉拉·曼德拉(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科薩語發音:;.

新!!: 国父和纳尔逊·曼德拉 · 查看更多 »

真纳国际机场

真纳国际机场(جناح بین الاقوامی ہواگاہ,Jinnah International Airport,)是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最大城市和旧都、信德省省会卡拉奇的国际机场,是该国最大的机场,以巴基斯坦国父穆罕默德·阿里·真纳的名字命名。 2014年6月8日,機場遭受持槍的武裝份子攻擊,最後共造成26人死亡(包含10名武裝份子)11人受傷。.

新!!: 国父和真纳国际机场 · 查看更多 »

风暴战区

《风暴战区》(-)原名《特种部队2》(스페셜포스 2,Special Force 2)--乃《特种部队Online》的第2代作品,亦是一款采用虚幻3引擎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游戏内的光效是采用技术模拟制作的。 本作的亮点之一是游戏之中的部分枪械的射击音效是游戏制作团队与好莱坞的声效工作室合作前往美国拉斯维加斯的沙漠之中录制真实枪械子弹出膛声音制成的。.

新!!: 国父和风暴战区 · 查看更多 »

西塞罗

庫斯·圖利烏斯·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其名在拉丁语中读为(音译为基凯罗),西塞罗为英文音译,),是罗马共和国晚期的哲学家、政治家、律师、作家、雄辩家。他出生于騎士阶级的一个富裕家庭,青年投身法律和政治,其后曾担任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同时,因为其演说和文学作品,他被广泛地认为是古罗马最好的演说家和最好的散文作家之一。在罗马共和国晚期的政治危机中,他是共和国所代表的自由主义的忠诚辩护者,马克·安东尼的政敌。他支持古罗马的宪制,因此也被认为是三权分立学说的古代先驱,公元前63年当选为执政官,后被马克·安东尼派人杀害于福尔米亚。 西塞罗因其作品的文学成就,为拉丁语的发展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他在当时是罗马著名的文学人物,其演说风格雄伟、论文机智、散文流畅,设定了古典拉丁语的文学风格。西塞罗也是一位古希腊哲学的研究者。他通过翻译,为罗马人介绍了很多希腊哲学的作品,使得希腊哲学的研究得以在希腊被罗马征服之后得以延续。 西塞罗在古罗马时代的影响在中世纪时代渐渐衰落,但在文艺复兴时被重新振兴。彼特拉克在14世纪重新发现了西塞罗的书信,由此开始了文艺复兴学者对西塞罗的重新研究。因此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在本质上是对西塞罗的复兴。西塞罗的影响在启蒙时代达到了顶峰,受其政治哲学影响者包括洛克、休谟、孟德斯鸠等哲学家。亚当斯、汉密尔顿等人也常在其作品中引用西塞罗的作品。 西塞罗深远地影响了欧洲的哲学和政治学说,并且至今仍是罗马历史的研究对象。.

新!!: 国父和西塞罗 · 查看更多 »

马来西亚

來西亞(Malaysia;Malaysia;簡稱大馬)是一個位於東南亞的國家,由前馬來亞聯合邦、沙巴、砂拉越及新加坡於1963年9月16日所組成的聯邦制、议会民主制、选举君主制和君主立宪制國家,新加坡後來在1965年8月9日从聯邦中被除名,並獨立建國。目前全國共十三個州,包括馬來半島十一州及位於婆羅洲北部的沙巴、砂拉越兩州,另有三個聯邦直轄區(吉隆坡、布城及納閩),全國面積共330,345平方公里 。馬來西亞隔南中国海分為東西兩大部分,間隔南中国海:西半部位於馬來半島,常稱為「西馬」,北接泰國,南部隔著柔佛海峽,以新柔長堤和第二通道與新加坡連接;東半部常被稱為「東馬」,位於婆羅洲島(Borneo Island)上的北部,南鄰印度尼西亞的加里曼丹,而汶萊國則地處納閩、沙巴和砂拉越之間,人口較不密集。由於馬來西亞的地理位置接近赤道,其氣候屬於亞洲熱帶型雨林氣候CIA.

新!!: 国父和马来西亚 · 查看更多 »

谢赫·哈西娜

谢赫·哈西娜(孟加拉语:শেখ হাসিনা ওয়াজেদ,),孟加拉国总理。其父是孟加拉国国父、首任总统谢赫·穆吉布·拉赫曼。.

新!!: 国父和谢赫·哈西娜 · 查看更多 »

阿富汗君主列表

18世纪前,现代阿富汗国家所控制的区域是分裂的,多数地区是被的印度的德里苏丹国统治。西部的赫拉特属于波斯的萨非王朝,北部的马扎里沙里夫属于布哈拉汗国。南部的坎大哈是莫卧儿帝国和萨非王朝的争夺区。被压迫的现代阿富汗人(普什图族)多次寻求独立,都没能成功。 1709年,Mirwais Hotak在坎大哈带领阿富汗人脱离了波斯的统治。 Mirwais建立城堡将坎大哈作为国家的首都。一系列战争后,阿富汗在1747年由艾哈迈德沙·杜兰尼建立杜兰尼王朝。 艾哈迈德沙·杜兰尼被视为阿富汗的国父,,穆罕默德·查希尔沙是末代国王。;阿富汗地区自古以来的控制势力.

新!!: 国父和阿富汗君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艾哈迈德沙·杜兰尼

艾哈迈德沙·杜兰尼(),《清史稿》稱愛哈默特沙,阿富汗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独立王朝杜兰尼王朝的创建者,阿富汗国父。.

新!!: 国父和艾哈迈德沙·杜兰尼 · 查看更多 »

最伟大的荷兰人

《最伟大的荷兰人》(De Grootste Nederlander),是2004年由荷兰公共广播电视KRO在征集广大观众投票后评选的节目,和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节目异曲同工。2004年11月15日公布了最终名单,荣获冠军的是两年前死于暗杀的颇具有争议性的荷兰政客皮姆·富图恩。仅仅在两周前,荷兰著名电影导演特奥·梵高也被刺杀,这结果让不少历史学家和新闻工作者尴尬。截止在节目结束前,仍有不少票数没有统计完毕,最终显示荷兰国父威廉一世 (奥兰治)得票数最多。但如果按照节目结束时间,皮姆·富图恩才是冠军。.

新!!: 国父和最伟大的荷兰人 · 查看更多 »

扎耶德·本·蘇爾坦·阿勒納哈揚

扎耶德·本·苏尔坦·阿勒纳哈扬(الشيخ زايد بن سلطان أل نهيا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前总统,被本国人尊为“国父”。 扎耶德1946年任阿布扎比酋长国东方省省长,1966年推翻其兄沙赫布特任阿布扎比酋长国酋长(第14任),1971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成立,他起当选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任总统,之后6次连任直至逝世。曾任海湾合作委员会主席。 扎耶德喜好骑马和猎鹰,擅长射击。 2000年8月他在美国做了肾移植手术。2003年7月和10月分别在瑞士和英国接受腹壁疝手术和胆结石手术。2004年11月2日,扎耶德因病逝世,享年86岁。副总统马克图姆·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代理总统一职;翌日,谢赫之子哈利法当选阿联酋新任总统。 Category: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总统 Category:阿布扎比酋长国君主.

新!!: 国父和扎耶德·本·蘇爾坦·阿勒納哈揚 · 查看更多 »

拉丁非洲

拉丁非洲(Afrique latine,África Latina)或罗曼语非洲指的是官方语言或主要语言属于罗曼语族,受影响的非洲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有相当一部分人口操法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或意大利语这四种罗曼语族语言中的一种或几种,这些语言并非非洲本土语言,它们的传播源自欧洲殖民主义对非洲的殖民扩张,是法兰西、比利时、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五个殖民帝国的遗产。 拉丁非洲诸国大多是法语圈国际组织或葡萄牙语国家共同体的成员,其中有七国加入了拉丁语联盟。 东起埃及西至摩洛哥的北部非洲地区曾是罗马帝国属地,因而拉丁语在北非发展为变种,曾通行于今突尼斯共和国、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直到阿拉伯帝国征服这些地区后为阿拉伯语取代,最终于13世纪消亡。意大利语曾是原非洲意属各殖民地的官方语言,但如今没有一个非洲国家将其作为官方语言。.

新!!: 国父和拉丁非洲 · 查看更多 »

2005年亲民党搭桥之旅

2005年5月5日至5月13日,台湾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应中國共產黨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邀请访问中國大陸。这是继2005年中國國民黨和平之旅后,台湾重要的在野党又一次的中國大陸之行,受到海内外各界的关注。 根据事先两党之间通过会晤的安排,此次亲民党派出有50多人的庞大访问团,访问西安、南京、上海、长沙、北京5个城市,並于12日与胡锦涛举行了会谈。 另外,5月1日中华民国总统陈水扁称已经和宋楚瑜通过电话,並希望宋楚瑜“替他传达口信”,随后亲民党出面否认会担当“传声筒”的角色,但此次宋楚瑜出访中国大陆始終带有一定的“準官方”的色彩,因此被台灣称为“搭桥之旅”。 在和胡锦涛会面以后,双方提出了两岸一中的主张。据报道,此行宋楚瑜和中国大陆的领导人商讨有关台湾政治定位以及两岸三通等敏感问题。.

新!!: 国父和2005年亲民党搭桥之旅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