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59 关系: 南京大學校友列表,吴福元,大亚湾核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大连理工大学,姚建年,威靈頓英文中學,安芷生,宋健,丁汉,席南华,任詠華,廖山涛,张尧学,张西祥,张恭庆,张明杰,彭桓武,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玉鑫,周光召,哥倫比亞大陸,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国家自然科学奖,王会军,王稼军,王淦昌,白以龙,韩启德,華北陸塊,高自友,高松 (院士),黄乃正,郑哲敏,钮经义,钱逸,蒋树声,邓稼先,陳仙輝,陈小明 (化学家),陈志明 (计算数学家),陈国达,陈翰馥,陈景润,陆启铿,查全性,李约瑟,杨乐,段一士,毛军发,... 扩展索引 (9 更多) »
南京大學校友列表
南京大學校友列表含曾經就讀的畢業校友、肄業校友和曾任教職的教授學者等校友。 含自清末以來各時期之校友,即光緒28年成立之「三江師範學堂」、光緒31年更名之「兩江優級師範學堂」、民國4年成立之「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民國10年成立之「國立東南大學」、民國16年後之「國立中央大學」以及其後之「南京大學」各个時期之校友。 按入校或畢業時間序列整理,非畢業校友補充「肄業」等字樣標注,教授等單列(或非就讀校友當說明)。補充畢業或者在校院系、以何著名例如職事、成就、榮譽等有關說明。.
吴福元
吴福元(),中国岩石学家、地球化学家。主要研究中国东北、华东地区中新生代地壳增生、岩石圈演化的机制。曾发起第420项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研究东北花岗岩体的形成。开发了若干新的岩石学实验技术。 吴福元生于安徽省庐江县,1984年、1987年、1990年获长春地质学院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之后2年在同一学校做博士后研究。1995至1996年就读于雷恩第一大学。2015年获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吴福元
大亚湾核反应堆中微子实验
大亚湾核反应堆中微子实验是一个建于中国的研究中微子的多国粒子物理合作项目。参加该项目的研究人员来自中国大陆、台湾、美国、捷克和俄罗斯。 实验包括八个反中微子探测器,集中在有六个核反应堆内的三个地点。每个检测器包括20吨的液体闪烁剂(掺杂有钆的直链烷基苯)通过光电倍增管和屏蔽包围 。 一个更大的随后实验中正在开发中,以在开平市的(JUNO)的形式,它会使用的丙烯酸球体充满了2万吨液体闪烁剂的探测器来探测反中微子。破土动工开始于2015年1月10日,并且预计将在2020年运行。.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简称大工,创立于1949年4月15日。学校位于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辽宁省盘锦市。学校为中共中央管理的副部级重点大学,直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
姚建年
姚建年,男,中华人民共和国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
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姚建年
威靈頓英文中學
威靈頓英文中學(Wellington College),1970年代前稱威靈頓書院(坊間名稱:威記),為一所私立中學,由前任校長兼校監張沛松於1947年在香港創立。全盛時期分校多達6間(70年代最高峰期,每年學生人數超過10,000人,每所校社有不同顏色運動服作識別),校長為楊棣偉,後改任校監,校長一職(亦是最後一任校長)改由張達全(張沛松之子)擔任。.
安芷生
安芷生(),湖南芷江人,祖籍安徽六安,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黄土、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等。.
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安芷生
宋健
宋健( ),出生于山东荣成,莫斯科包曼工学院研究生毕业,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法學博士學位。194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国家科委主任,中国工程院院长,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曾参与主持了中国的“星火计划”、“火炬计划”和“夏商周斷代工程”,还曾领导和主持了中国反弹道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提出了人口控制论,为中国独生子女政策的总设计者,还担任了三峡大坝建设项目委员会副主席。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际数学建模学会最高奖——艾伯特·爱因斯坦奖,何梁何利基金1998年度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中共第十二屆中央候補委員、中央委員,第十三屆、十四屆、十五屆中央委員。精通俄语、英语。喜欢中国古典文学。 2014年10月8日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小行星210210正式命名为“宋健星”。.
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宋健
丁汉
丁汉(),安徽省枞阳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78年,进入西安公路学院(长安大学)汽车制造专业。1985年,获得武汉汽车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硕士。1989年,获得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师从杨叔子、熊有伦。后任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2013年,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
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丁汉
席南华
席南华(), 中国数学家。衡阳市祁东县人。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
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席南华
任詠華
任詠華(Vivian Wing-Wah Yam,),香港人,香港大學化學系讲座教授,她於200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為当时最年轻的院士 。她於2011年獲得。此外,她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及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任詠華
廖山涛
廖山涛()是一位中国数学家。主要以在微分动力系统领域的研究而知名。与西方数学家不同,廖山涛采用直接接触常微系统的方法,从而引入了典范方程组和阻碍集的概念,证明了有控C1封闭引理。另外,廖山涛早年在代数拓扑学领域亦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廖山涛
张尧学
张尧学(),中国计算机科学家,出生于湖南澧县,曾任中南大学校长(2011年10月-2017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张尧学
张西祥
张西祥(),物理学家,天津大学、巴塞罗那大学校友,现为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教授、中心实验室主任。 张西祥1983年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物理系磁学实验室,获学士学位。随后,他留在同一实验室继续学业,在1985年获得硕士学位。1992年,他在巴塞罗那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张西祥曾任教于巴塞罗那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2008年,张西祥被聘为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教授、中心实验室主任。 张西祥曾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016年,他获增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张西祥的学术贡献主要在磁性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磁性分子共振自旋隧穿、具有大磁熵变的室温磁致冷材料等方面。.
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张西祥
张恭庆
张恭庆(),上海人,中国数学家,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其对无穷维莫尔斯理论的研究而知名。.
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张恭庆
张明杰
张明杰,浙江宁波人,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结构生物学家,现为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化学系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参与突触信号传导和细胞极性调控过程的各类复合物的构架、组装、转运等的分子机制;主要研究手段包括X射线晶体学和NMR。他所领导完成的“构建神经系统信号传导复合体的结构基础”项目获得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他也是中国科学院海外評審専家(2005年)之一。他與其團體在有關肌動蛋白7a的突變如何導致先天性失聰及失明的研究刊載於頂尖學術期刊科學上。.
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张明杰
彭桓武
彭桓武(),中国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之一。.
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彭桓武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是隶属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的一所学院,正式成立于2000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英文校名:Beihang University,缩写:BUAA),原名北京航空学院,是一所主体位于北京市的公立高等院校,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工程院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 北航创办于1952年10月25日,地处海淀区学院路,是20世纪50年代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北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批重点大学之一,名列首批原211工程高校和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之列,是原985工程高校成员,亦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国际宇航联合会、欧洲顶尖工业管理者高校联盟、中欧精英大学联盟、中国西班牙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 截至2018年4月,北航拥有37个学院、研究院,覆盖工、理、管、医、法、文等10个学科门类,是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高等学府;北航拥有1个国家实验室、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一系列省部级实验室,承担了“月宫一号”等重大科研项目;北航还参与、组织了万维网联盟等23个协会组织。.
刘玉鑫
刘玉鑫(),河南南阳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99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7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他1984年本科毕业于新乡师范学院物理系,1988年12月在清华大学现代应用物理系获硕士学位,1992年6月在清华大学现代应用物理系获博士学位。自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成立起,刘玉鑫担任副院长15年。.
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刘玉鑫
周光召
周光召(),湖南长沙人。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第九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第十三届、第十四届、第十五届中央委员。.
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周光召
哥倫比亞大陸
哥倫比亞大陸(Columbia supercontinent,或稱為Nuna、Hudsonland)是地球歷史上最古老的幾個超大陸。2002年由約翰·羅傑斯和Santosh Madhava Warrier 提出。一般認為哥倫比亞大陸存在於古元古代的15到18億年前。該大陸由許多後來形成勞倫大陸、波羅地大陸、烏克蘭地盾、亞馬遜克拉通、澳洲大陸,可能還包含西伯利亞大陸、華北陸塊、喀拉哈里克拉通的許多原始克拉通組成。哥倫比亞大陸目前是依照古地磁學資料證明其存在。.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中国政府为了奖励在科技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推动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国务院设立五个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之一。获奖成果由国务院批准、授予。 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和信息、材料、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中国公民。国家自然科学奖不授予组织。 國家自然科學獎設一、二等兩個獎勵等級。在2000年前,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是中国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奖。2000年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会军
王会军(),中国大气科学家。出生于黑龙江的一个乡村,1986年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毕业,1991年获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留所做研究。1996年成为研究员。2001年成为大气所常务副所长,4年后升任所长。后来担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WCRP中国委员会主席等职。他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何梁何利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并且是挪威技术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的院士。 王会军否定了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是中国季风气候和旱涝的最重要因素的观点,他发现南方涛动与东亚夏季风有几十年关系显著,而另几十年关系不明显。因而不能单纯拿南方涛动来做预测。他还发现东亚夏季风自1970年代变弱后,使得雨带难以北移,导致华北地区干旱。他还研究了南极涛动异常对长江流域降水、北方沙尘和北太平洋台风的影响。这些工作对预测中国的降雨有启发作用。.
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王会军
王稼军
王稼军(),上海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起,她担任了北京物理学会秘书长、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秘书长,2005年起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物理学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指导分委员会委员。王稼军自2002年起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开设电磁学课程,曾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 1972年5月,王稼军从黑龙江兵团进入北京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学习,成为一名工农兵学员。1976年夏天毕业后,她留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起初担任助教,1983年7月起在普物教研室担任讲师,1992年8月升为副教授,同时开始担任普物教研室副主任。1999年3月至2001年5月之间,她曾担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副主任。2001年5月,王稼军成为教授。2002年度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1995年)、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9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97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年,两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北京市优秀教师奖(2006年)、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008年)、北京市教学名师奖(2008年)、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理科基地物理基础课程国家教学团队》带头人、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2010年)。.
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王稼军
王淦昌
王淦昌(),出生於江蘇省常熟縣支塘鎮楓塘灣,逝於北京。核物理学家,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奠基者,参与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被中国政府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61至1978年研究原子弹和氢弹间,为保密需要化名王京。 2000年,中国物理学会为纪念胡刚复等五位物理学界前辈,设立了胡刚复、饶毓泰、叶企孙、吴有训、王淦昌物理学奖,其中王淦昌物理奖授予粒子物理和惯性约束核聚变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物理学家。.
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王淦昌
白以龙
白以龙(),云南祥云人,祖籍浙江镇海,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爆炸力学、固体力学和非线性力学的研究。 白以龙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系,196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此后一直在中科院力学所工作。1979年至1981年间赴英国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任访问学者。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至2000年间任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2年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白以龙担任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主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副主编、全国政协委员等职。他还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3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9年)、周培源力学奖(2000年)、John Rinehart奖(2007年)、陈嘉庚科学奖(2010年)等奖项。.
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白以龙
韩启德
韩启德(),浙江省慈谿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学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还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九三学社领导人和国家领导人(国家级副职)。曾任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四届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教授,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
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韩启德
華北陸塊
华北陸塊又名华北克拉通(North China craton),是个史前大陸或克拉通,目前是欧亚板块的一部分。范围包含今日的華北與中國東北部、大部分朝鮮半島、蒙古南部,面積達170萬平方公里。.
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華北陸塊
高自友
自友(),安徽人,中国交通运输科学家。 长期供职于北京交通大学,担任教授、系统科学研究所所长。2003年,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2008年,担任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学部副主任。2011年,他主持完成的“基于行为的城市交通流时空分布规律与数值计算”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高自友
高松 (院士)
松(),中国无机化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教务长、副校长。.
黄乃正
乃正教授(1950年-),生于香港,籍贯广东台山,香港中文大學化學系榮休教授及新亞書院院長,中国科学院院士。另外,他除了在中文大學任職外,亦在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及深圳南方科技大學兼任研究教授。.
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黄乃正
郑哲敏
郑哲敏(),宁波鄞县人,生于山东济南。中国著名力学家、爆炸力学家,中国爆炸力学的主要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年),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1993年),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1994年)。.
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郑哲敏
钮经义
钮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化学家,江苏省兴化市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主要负责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院士。.
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钮经义
钱逸
钱逸現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南京市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博士生導師,是中國及世界古生物學界的小壳化石專家。.
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钱逸
蒋树声
蒋树声(),江苏无锡人,中国物理学家,原南京大学校长。2003年4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2005年至2012年间曾任民盟中央主席,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蒋树声
邓稼先
邓稼先()安徽怀宁人,理论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第12届中共中央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委員。.
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邓稼先
陳仙輝
陳仙輝(),湖南湘潭人,中国科學家、物理學家,中國鐵基超導體研究先驅。2015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
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陳仙輝
陈小明 (化学家)
小明(),是一位中國化學家,生於廣東省揭陽市。他研究無機化學,累計發表了40次學術報告、超過400篇論文,主持了近30個國家級或省部級科研项目,是中国科学院院士(2009年当选)、世界科學院院士、國際純化學和應用化學聯合會会士。.
陈志明 (计算数学家)
志明(1965年7月 - ),生于江苏省苏州市,籍贯浙江湖州。计算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国达
国达(),广东新会人,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地洼学说的创立者。 陈国达于1930年考入中山大学地质系。1934年毕业后又入读国立北平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次年获硕士学位。此后曾在广东、广西、江西等地地质调查所工作。后任教于中山大学地质系,曾出任系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时前往湖南担任新成立的中南矿冶学院(今中南大学)地质系主任。后又历任中南矿冶学院副院长、湖南地质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所长等职。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院士)。 陈国达最主要的贡献是创立了地洼学说。他于1956年在传统的地槽、地台之外提出了大陆地壳的新构造单元——地洼区,并以此建立了地洼构造理论体系。1982年凭《地洼区(活化区)一一大陆地壳第三构造单元》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5年他又因亚洲陆海壳体大地构造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4年4月7日陈国达在长沙逝世。.
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陈国达
陈翰馥
翰馥(),祖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杭州,控制论与系统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陈建功之子。 陈翰馥自上海复兴中学毕业后前往苏联留学,最初就读于列宁格勒水运工程学院,后转至列宁格勒大学数学力学系。1961年毕业后回国,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概率统计室从事研究工作。次年控制理论研究室成立后他成为首批成员之一。1979年升为升为副研究员。同年转入新成立的系统科学研究所。1986年升任研究员,1987年起任系统科学研究所副所长。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出任系统科学研究所所长。1996年当选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会士。2006年当选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会士。 他还曾任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执委、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中国数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并获得过两次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一次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陈翰馥
陈景润
景润(),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人,中国数学家,华罗庚数学奖得主。.
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陈景润
陆启铿
陆启铿(),数学家,华罗庚数学奖得主。生于广东佛山。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复变函数和数学物理。195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天文系。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为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于2015年8月31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陆启铿
查全性
查全性(),出生于江苏南京,祖籍安徽泾县,电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查谦之子。 查全性195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57年至1959年间前往莫斯科大学进修,师从著名电化学家亚历山大·弗鲁姆金(Alexander Frumkin)。回国后一直任教于武汉大学化学系,长期从事电极过程动力学的研究。1977年8月应邀出席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科教座谈会,会上他首先提出应该恢复高考,并为邓小平拍板决定。1978年被评为教授,1979年出任化学系系主任。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院士)。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2011年获中国化学会电化学委员会最高学术奖励第一届中国电化学成就奖。 他亦曾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化学学报》、《高等化学学报》和《物理化学学报》等学术期刊编委等职。.
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查全性
李约瑟
李約瑟,(Noel 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生於英国英格蘭倫敦,生物化学家。所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对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远。他关于中国科技停滞的李约瑟难题也引起各界关注和讨论。.
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李约瑟
杨乐
杨乐(),中国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罗庚数学奖得主,江苏南通人。.
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杨乐
段一士
段一士()兰州大学新闻网 许文艳兰州大学新闻网 法伊莎 2016-12-21 2016-12-23,祖籍四川武胜,生于北京,中国理论物理学家。生前于兰州大学任教,专攻粒子物理与广义相对论《神州学人》 1999.9.12 封面人物介绍-段一士, 蓝轩。主要学术成就包括拓扑流理论和规范势可分解及其内部结构理论的提出等。 北京时间2016年12月21日,段一士在兰州病逝,享耆壽90岁。.
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段一士
毛军发
毛军发(),电子学家,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5年,毛军发自国防科技大学毕业获得学士学位,之后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于1988年在该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1992年,毛军发在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然后在该校任教至今。1994年至1996年间,毛军发曾在香港中文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 毛军发的研究方向主要为高速电路系统的互连问题与微波射频电路,2012年入选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2017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1项。.
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毛军发
汪品先
汪品先()中国海洋地质学家。出生于江苏苏州。1960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地质系。曾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地质系和地理系任教,1972年随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海洋地质专业调入至同济大学。1981至1982年赴德国基尔大学从事研究。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汪品先主要从事中国海域古海洋学、海洋微体古生物学的研究,发现了南海在冰期旋回中对环境信号的放大效应和西太平洋边缘海对中国陆地环境演变的重大影响。此外汪品先还积极促进中国参加国际大洋钻探计划(ODP),并在1999年2月至4月实施的ODP第184航次中应邀担任首席科学家,在中国海域首次进行了大洋钻探。.
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汪品先
沈树忠
沈树忠(),中国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曾多次赴中国西南地区、西亚、美国研究地层学,提出了藏南地区冈瓦纳北缘二叠-三叠纪之交连续底层序列,提出新特提斯洋形成于中二叠世。他对二叠纪腕足动物也作出了深入研究。提出大规模岩浆活动导致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的看法。 沈树忠1981年获浙江煤炭工业学校学士学位,1986年、1989年获中国矿业大学硕士、博士学位。2000年成为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研究员。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学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2015年获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沈树忠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縮寫作 THU),简称清华,舊称清华学堂、清华学校、国立清华大学,是一所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的公立大学。始建于1911年,因北京西北郊清华园得名。初为清政府利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所建留美预备学校“遊美学务处”及附设“肄业馆”,於1925年始设大学部。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与北大、南开南迁长沙,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再迁昆明,易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复校,拥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立清华大学归属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更名“清华大学”;而原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梅貽琦于1955年在台湾新竹复校,仍沿用原名。 1952年,中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文、法、理、农、航天等院系外迁,吸纳外校工科,转为多科性工业大学,在土木、水利、计算机、核能等领域贡献卓越,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1978年后,逐步恢复理科、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类学科。1999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美术学院。2006年,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合作办学,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2012年,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并入,成立五道口金融学院。2013年,黑石集團捐助成立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及獎學金,與著名的牛津大學羅德獎學金及劍橋大學蓋茲獎學金在捐助規模及名聲上皆相當。 截至2017年12月,清华大学擁有美術館、博物館、圖書館、20个学院,及近200个科研机构、5家校办产业以及一個科技園區,分別為清华控股及其旗下的紫光集团、同方集团、诚志集团、清華科技園等。學校擁有固定资产超过206亿元人民幣,控股资产超過4300亿元人民幣,是985工程、211工程、雙一流高等院校。2016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均将清華大學排在中國大學首位。.
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清华大学
潘建伟
潘建伟(),中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教授。现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潘建伟
濮祖荫
荫(),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已退休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空间物理与应用技术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是中国的一位空间物理学家,研究方向为磁层物理和空间等离子体物理。.
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濮祖荫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简称信电系)是浙江大学的一个学系,现属于信息学部。.
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浙江大学的一个学院,1978年由当时化工系的硅酸盐、机械系的金相和铸造、无线电系的半导体材料等专业组建而成,是中国最早成立的综合材料系。现属于工学部。.
浙江大学数学系
浙江大学数学系是浙江大学的一个学系,现属于理学部。.
方开泰
方开泰 () 是中国数学家和统计学家,在发展多变量分析领域重大贡献,将古典的多元正态分布延展到椭圆分布。除此之外在试验设计领域也有贡献。.
查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方开泰
亦称为 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