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困學紀聞

指数 困學紀聞

《困學紀聞》,南宋王應麟撰,凡二十卷。 《困學紀聞》是考據筆記,是王應麟晚年寓居甬上的“碎金所萃”,有〈說經〉八卷,〈天文〉、〈地理〉、〈諸子〉二卷,〈考史〉六卷,〈評詩文〉三卷,〈杂识〉一卷,“九经旨趣,历代史传之事要,制度名物之原委,以至宗工巨儒之诗文议论”。《困學紀聞》糾正許多前人犯下的錯誤,例如卷十二《考史》中:“《乐书》作十九章,《索隐》云:‘《安世房中乐》。’今考之《汉志》,《安世房中歌》十七章、《郊祀歌》十九章。《索隐》误。”王應麟擅長於用避讳考证,“当阙所疑”,例如卷十四《考史》中,“《李德裕传》:韦弘质建言,宰相不可兼治钱谷。嘉祐六年《制策》:钱谷,大计也,韦贤之言不宜兼于宰相。盖弘字避讳,误以‘质’为‘贤’。” 清人张嘉禄稱:“深宁学问岂尽心于文字,盖将以明道也,《困学纪闻》一書於君子小人消長之幾,人心风俗维系之故,言之最切。”梁启超说:“宋王应麟《困学纪闻》,为清代考证学先导,故清儒甚重之。” 《困學紀聞》共有七家笺释,程瑶田、屠继绪、万希槐、阎若璩、何焯、全祖望、钱大昕,故世称七笺本。《困學紀聞》和《夢溪筆談》、《容齋隨筆》並稱宋代三大筆記書。.

目录

  1. 4 关系: 史记叔先雄王應麟李德林

史记

《史记》最早稱為《太史公書》,由西汉太史令(太史公)司马迁编写的历史书籍。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間共二千五百年的历史,是纪传体通史之祖。全书包括本纪 12 卷、世家 30 卷、列传 70 卷、表 10 卷、书 8 卷,共 130 篇(卷),52 万 6500 餘字。该书原稿约在西汉末年消失,目前存世最古的史记残卷是日本京都高山寺藏中国六朝抄本,目前存世最古的完整史记是现藏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北宋“景祐本”《史记集解》(其中有十五卷为别版补配)及日本藏南宋版黄善夫三家注史记。 《太史公書》首创的纪传体撰史方法为後来历代“正史”所传承,与後来的《汉书》、《後汉书》、《三國志》合称“前四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对後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皆产生了深远影响,《太史公書》同时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太史公书》最初無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记》、《太史公传》、《太史記》、《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查看 困學紀聞和史记

叔先雄

叔先雄,犍為郡符縣(今四川省合江縣)人,東漢孝女、叔先泥和的女兒。.

查看 困學紀聞和叔先雄

王應麟

王應麟(),字伯厚,號深寧,慶元府鄞縣县城(今属宁波市海曙区)人,南宋末年的政治人物和經史學者以及文字學家。.

查看 困學紀聞和王應麟

李德林

李德林(),字公輔,隋博陵安平人。 祖父李壽,官湖州戶曹從事。父亲李敬族,官拜鎮遠將軍。德林年幼聰敏,十五歲能誦五經。長大後,對家人孝順,善寫文章,辭覈而理暢。北齊天保年間舉秀才。魏收很看重他。 北齊時,官至中書侍郎,曾參與國史修撰,編成《齊史》二十七卷。周武帝灭北齐,“入邺之日”,专门遣人到李德林家“宣旨慰喻”,称“平齐之利,唯在于尔”。周武帝在云阳宫用鲜卑语对大臣说:“我常日唯闻李德林名,及见其与齐朝作诏书移檄,我正谓其是天上人。岂言今日得其驱使,复为我作文书,极为大异。”入隋後,官至內史令,封安平公,奉詔續修《齊史》,全書未成而卒。其子李百藥續成《齊書》。.

查看 困學紀聞和李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