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四川省 (中華民國)

指数 四川省 (中華民國)

四川省為中華民國下轄的一個省級行政區,簡稱為「川」。是延續清代所設置的22省之一,華中七省之一。現行的四川省、重慶市比當時中華民國法定省區範圍略大。.

99 关系: 原中華民國公告疆域行政區劃华阳县 (乾元)卡若区南充地区南充縣大竹專區察都寧東設治局尹祚芊峨眉县崇庆县川陕革命根据地巴縣 (重慶)丁佑君中國傳統地理大區中国一级行政区中国行政区划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行政區劃沿革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行政區人口列表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行政區面積表中華民國行政區劃中華民國抗日戰爭時期國立中學丹棱县市 (中華民國)三·三一惨案乐山县 (清朝)乐山市广安县 (中华民国)廣元縣任家萱廖澤張勳復辟職官彭县起义彭綸徐佳瑩地区國民革命軍第一軍刘静修周志開唐式遵内战战争罪犯名单四川 (消歧义)四川省四川省 (清)四川省政府王海平 (官员)私立铭贤学院第一屆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縣 (中華民國)...省 (中華民國)省会省轄市眉山县甘肅省 (中華民國)監察院青海省 (中華民國)顧祝同行政督察區西南战役西康省西藏和平解放馬西屏設治局高雄市主要道路列表謝培筠貴州省 (中華民國)麥桑設治局黎玉璽農祥設治局边西道胡宏 (官员)興中設治局阆中县邻水县鄒開蓮重华县重庆大轰炸金鑠雲南省 (中華民國)陳振先李小文李亞東李昇 (德安)杨析综桃園市立武陵高級中等學校樂以琴武胜县毛富政江北县沐川设治局沐愛設治局湖南省 (中華民國)湖北省 (中華民國)潘文華济时县海原大地震改名5月1日 扩展索引 (49 更多) »

原中華民國公告疆域行政區劃

中華民國公告疆域區劃,為1936年後至2005年間中華民國行政院主計處所頒佈之行政區劃。1949年國共內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播遷臺灣,喪失對大陸地區各省的實際治理權;但宣稱在「法統」上仍是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故政府遷都臺北後,仍依照定都南京時之行政區繪製《中華民國全圖》,最新版由內政部於1998年繪製出版,之後未再對大陸地區行政區劃進行發佈;相關政府機關對大陸地區之行政代號亦逐步廢止,行政院主計處主管之「中華民國各省(市)縣(市)行政區域代碼」於2005年10月3日公告停止適用;行政院新聞局所發表之《中華民國年鑑》也於2006年起不再將大陸地區列於「土地」一章之中,故2005年是最後一次納入行政院新聞局:中華民國九十四年年鑑:。此後政府文獻中僅列出實際統治區(即台灣地區)之行政區域,教科書亦然。.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原中華民國公告疆域行政區劃 · 查看更多 »

华阳县 (乾元)

华阳县,中国旧县名,位今四川省成都市境。唐朝时由成都县划出,两县同城而治逾千年,构成了今成都市市区。今成华区、锦江区、武侯区的大部分曾属华阳县。 唐朝贞观十七年(643年),从成都县划出蜀县。乾元元年(758年),蜀县改名华阳县。得名华阳,据说是因古人论蜀之繁富有“地称天府,原号华阳”之说。唐朝时,两县同属蜀郡、成都府,皆为成都府治所。元朝时,成都府改成都路,仍隶之。明朝,成都路复为成都府。 清朝康熙九年(1670年),华阳县并入成都县。雍正六年(1728年),复设华阳县,仍同属成都府。评价:冲、繁、难。 辛亥革命后,成都府废,1914年起,华阳县属西川道,后又废道复省,属四川省。1921年,华阳县与成都县合并为市,至1928年建立省辖成都市,其部分辖区划入成都市。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发起西南战役。12月9日,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宣布云南起义。12日,民国政府四川地方派系的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宣布起义。使解放军迅速完成对成都的合围。27日,解放军在成都会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贺龙率军进入成都城。其后,华阳县隶属川西行政区下属的温江专区。1959年,双流县被撤销分别并入温江县和华阳县。1965年,撤销华阳县,并入双流县,撤销前的县城驻地由中兴场镇改名为华阳镇。.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华阳县 (乾元) · 查看更多 »

卡若区

卡若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區东部,是昌都市的一個市辖区,也是市政府的所在地,邻接青海省;澜沧江上游扎曲和昂曲在境内汇合。.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卡若区 · 查看更多 »

南充地区

南充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旧地区名,即今地级南充市的前身,位于四川省中北部,地区行政公署驻南充市。管辖区域大抵于清朝顺庆府与中华民国四川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川北行署区和四川省之南充专区。.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南充地区 · 查看更多 »

南充縣

南充县,中国旧县名。在今四川省南充市市辖三区范围。.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南充縣 · 查看更多 »

大竹專區

大竹專區,1950年代中国政府在四川省東部设置的专区。 1950年改四川省第十行政督察區置。轄大竹縣、渠縣、廣安縣、鄰水縣、墊江縣、梁山縣、長壽縣七縣。專員公署駐大竹縣。同年划出長壽縣入涪陵專區。1952年改梁山縣名梁平縣。1953年專區撤銷。大竹、渠縣、鄰水三縣入達縣專區,廣安縣入南充專區,墊江縣入涪陵專區,梁平縣入萬縣專區。.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大竹專區 · 查看更多 »

察都

察都(),即查都·若巴,清末民初四川懋功县(今小金县)境内八角屯(今八角乡)太阳沟内索郎森格扎西曲伦寺藏族喇嘛僧人。 查都·若巴是贫苦农民出身,会练气功,用刀戳而不伤身体,可以将铁器扭曲,降神时常作表演。查都·若巴和在寺院做工的外地汉族木匠傅南山、泥水匠冯子卿二人关系密切,聚会密议暴动。傅南山、冯子卿常在民间散布若巴和尚有真龙天子之命的舆论,先埋下“夹坝刀”和“大清通治”的印玺,之后当众挖出来欺骗群众。民国六年农历正月,查都·若巴与傅南山、冯子卿密定三月初八登基。三月,抚边屯知事张晓东游春时用枪击锦鸡,误中八角喇嘛寺寺庙金顶,惹怒僧俗民众。傅南山、冯子卿拥立查都·若巴趁机起事。查都·若巴带人攻占抚边屯,自称“通治”皇帝,年號通志,奉大清為宗主國,封傅南山为丞相、冯子卿为元帅。再攻入懋功县城,它垄屯守备雍天顺投降。于是兵分为三路,向丹巴县、宝兴县、绥靖屯(今金川县属)发起进攻,两月内,势力扩大到六县、屯。沃日土司、别思满屯守备逃往成都请四川省政府出兵镇压。四川省政府派兵镇压。查都·若巴、傅南山被斩首,冯子卿下落不明。.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察都 · 查看更多 »

寧東設治局

寧東設治局,民國時設置於四川省的設治局,西康建省後劃歸西康省,是寧屬九縣三局之一。今四川省喜德县境内。.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寧東設治局 · 查看更多 »

尹祚芊

尹祚芊 (),四川省德陽人,現任中華民國監察院第5屆監察委員。.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尹祚芊 · 查看更多 »

峨眉县

峨眉县或作峨嵋县,中国旧县名。 隋朝开皇十三年(593年)置峨眉县,治所在今四川省峨眉山市。属眉山郡。北周所置峨眉县,已在此前改名为龙游县。唐朝时,峨眉县属嘉州,南宋属嘉定府,元朝属嘉定府路,明朝属嘉定州。清朝时,峨眉县属嘉定府,评价:繁。 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发起西南战役,逐渐占领四川全省。12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军所辖第47师、第48师进占了邻近的乐山县城,随后乘胜攻占峨眉县城,中华民国政府对此地的管辖结束。1950年起,属乐山专区、乐山地区。1988年撤销,改设峨眉山市,隶属地级乐山市。.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峨眉县 · 查看更多 »

崇庆县

崇庆县,中华民国初年在四川省设置的县。 明清时为崇庆州。民国初年,全国废府州厅改县,于1913年改崇庆县,历属隶川西道、西川道、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西南战役。12月20日,当地原效命于中华民国政府的反共救国军,打出“川西南人民协作军”的旗号,宣布“起义”。崇庆县于12月21日和平解放。同时,在原崇庆县政府,设有“崇庆县解放委员会”。 12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成都。1950年1月4日,中共委派的军代表(县委书记)张敏、县长姚体信等十四人抵达崇庆县,开始实施军事管制。1月9日,军事代表张敏宣布“川西南人民协作军”复员解散。1月12日,成立崇庆县人民政府,同时结束“崇庆县解放委员会”。在1950年初,中共政权遂步消灭中华民国政府残余的军事武装和土匪势力,平定了崇庆县局势。 1950年起,属温江专区管辖。1970年,温江专区改称温江地区,仍隶之。1983年7月,撤销温江地区,划归成都市管辖。1994年6月,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废崇庆县,设置崇州市(县级市),仍属成都市管辖。.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崇庆县 · 查看更多 »

川陕革命根据地

川陕革命根据地又称川陕苏区,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四川、陕西交界地区创建的革命根据地。 通南巴是革命根据地首府。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至1933年2月,先后建立赤北、赤江、红江、巴中、南江等七个县级政权。旷继勋担任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主席。2月7日,在通江县召开川陕省第一次党代表大会,选出袁克服、曾中生、吴永康、郑义斋、傅鍾等三十七人组成中共川陕省委,袁克服为第一任书记。2月中旬,在通江县召开川陕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川陕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熊国炳,标志川陕革命根据地正式诞生。其后,进入鼎盛时期,共攻占通江、南江、巴中、仪陇、营山、宣汉、达县、万源八座县城,总人口约120万人。 1935年3月底,按中共中央政治局及中革军委指令,红四方面军主力撤出川陕革命根据地。.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川陕革命根据地 · 查看更多 »

巴縣 (重慶)

巴县,中国古旧县名,自设县起为重庆附郭县。初置县时,辖境为今重庆主城区大部及长寿、璧山、涪陵、南川、武隆的部分地区。后辖境逐渐缩小。1994年改为巴南区,为重庆市近郊区县。 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秦灭巴国后,在巴国旧地置江州县,隶于巴郡。南齐永明五年(487年),改江州县为垫江县。北周武成三年(561年)改垫江县为巴县。隋朝时为渝州治所。唐朝贞观十一年(637年),析置隆化县。北宋时,渝州改为恭州,仍为州治。南宋末年,恭州升为重庆府,巴县为重庆府治。元代属重庆路,为路治。明清时期属重庆府,为府治。 辛亥革命后一度由重庆蜀军政府管辖。中华民国时期,属四川省。民国28年,县政府迁至城区外人和乡(今九龙坡区华岩镇),民国30年迁往李家沱马王坪。1950年,属璧山专区,1951年划归重庆市。1952年10月,县治迁往南温泉。1953年,划入江津专区(原璧山专区)。1954年1月,县治迁往鱼洞镇。1959年,巴县再度划入重庆市。 自民国18年重庆建市后,为适应重庆市区扩展,巴县县界曾多次调整。至1994年,县境东西宽73公里,南北长70公里,幅员面积2551.26平方公里,仍三面环绕重庆市区。199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划出长生桥、迎龙、广阳3个镇给南岸区,划出陈家桥、曾家、西永、土主、青木关、凤凰、虎溪、回龙坝8个镇和中梁乡给沙坪坝区,划出跳蹬镇给大渡口区,划出西彭、铜罐驿、陶家、白市驿、巴福、走马、金凤、含谷8个镇和石板乡给九龙坡区,撤销巴县,设立巴南区,并从九龙坡区划入李家沱、土桥2个街道办事处和花溪、南泉2个镇,区政府驻鱼洞镇。至此,巴南区共辖李家沱、土桥2个街道办事处,鱼洞、鹿角、惠民、木洞、青山、丰盛、双河口、麻柳嘴、二圣、五布、东泉、姜家、天星寺、天赐、接龙、小观、花石、石龙、石滩、一品、安澜、跳石、圣灯山、百节、界石、南彭、公平、花溪、南泉29个镇和清溪、清和、白鹤塘、凉水、双新、和平桥、龙岗、陈家、仁流、南龙、忠兴、石岗12个乡。 Category:北周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五代十国县份 Category:宋朝县份 Category:元朝县份 Category:明朝县份 Category:清朝县份 Category:中华民国四川省县份 Category:已撤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庆县份 Category:561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94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Category:重庆市已撤消的区县.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巴縣 (重慶) · 查看更多 »

丁佑君

丁佑君(),女,生于中国四川乐山五通桥杨柳镇瓦窑沱。西南剿匪时,被西昌境内的反政府武裝杀死。朱德称她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好女儿,共青团员和青年的好榜样”。.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丁佑君 · 查看更多 »

中國傳統地理大區

中國傳統地理大區是根據地理位置對中國行政區域的劃分。.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中國傳統地理大區 · 查看更多 »

中国一级行政区

中国的一级行政区,或稱“国家一级行政区”,是指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行政区划,在歷史上曾有不同的稱呼。.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中国一级行政区 · 查看更多 »

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行政区划,历代多有所变更。而且除了中原王朝外,往往还同时存在着許多边疆民族建立的政权,其行政区划制度各不相同。.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中国行政区划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是指從1912年1月1日建國至1949年底中央政府撤离中国大陆、退守臺灣的時期,与此後的「臺灣時期」相对。 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使清朝分崩离析。1912年1月1日,孫中山等革命黨人在南京成立臨時政府.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行政區劃沿革

中華民國行政區劃沿革,主要講述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地方行政制度的變遷過程。.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行政區劃沿革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行政區人口列表

中華民國在大陸時期總人口約有457,111,000人(1947年下半年)。以下是省、特別行政區、地方及直轄市總人口的排名表(1947年下半年),資料來源為中華民國年鑑社出版的《中華民國年鑑》(頁19-21,1952年出版)。.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行政區人口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行政區面積表

中華民國大陆时期法理行政區域陸地總面積為11,418,194平方公里,是全球名義上的第2大國。以下是省、特別行政區、地方及直轄市總面積的排名表。.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行政區面積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行政區劃

中華民國目前依據《憲法增修條文》及《地方制度法》來規範行政區劃制度。如按照現行法律定義區劃層級,一級行政區為省、直轄市,二級行政區為縣、市,三級行政區為鄉、鎮、縣轄市(僅限臺灣省)、區,四級行政區為村、里,五級行政區則為鄰 。 依照1999年制定之《地方制度法》規定,一、二、三級行政區具有公法人地位,四、五級行政區則為附屬於上級行政區的編組單位,不具有公法人身分。而具有實施地方自治功能之行政區(公法人)稱為「地方自治團體」,目前包括直轄市、縣、市與鄉、鎮、縣轄市。省原為地方自治團體,在《地方制度法》施行後被剔除,成為不具公法人身分的行政區單位;省政府原直接監督縣與市的地方自治,改為受行政院指揮下監督其境內縣市的地方自治,但在部分法律與戶籍、國民身分證等政府文書上全稱依然是使用「○○省○○縣(市)」。此外,行政院為了便於地方民眾接洽中央業務,增設3個派出機關「區域聯合服務中心」,由各部會以任務編組方式成立,取代省政府原有之功能。由於直轄市、縣、市為最主要的行政區劃及基層政權單位,因而常合稱為「縣市」。.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中華民國行政區劃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抗日戰爭時期國立中學

中華民國抗日戰爭時期國立中學敘述中國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國各國立中學發展概況。1937年,日本軍在北平市(今北京市)郊區製造七七事变爆发,大舉進攻中國,几百万难民向西南、西北撤退,含數十万计的青少年学生。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著力救助流亡学生。整個抗戰期間歷經教育部部長王世傑(1933年4月啟任)、陳立夫(1938年1月啟任)、朱家驊(1944年12月啟任)。 自1939年4月起,教育部决定国立中学不再以省、市来命名,而改按成立时间的先后顺序,以数字排序命名。期间,共排序成立了二十二所国立中学。.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中華民國抗日戰爭時期國立中學 · 查看更多 »

丹棱县

丹--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中部地区眉山市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449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6.3万。.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丹棱县 · 查看更多 »

市 (中華民國)

市是中華民國的行政區劃单位之一,主要設置於城市地帶,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行政層級及自治權限。今日中華民國《地方制度法》中所指稱的「市」為設置於省之下,與縣同級之第二級行政區。過去法規中稱為「省轄市」;省虛級化後由中央政府在實務上直轄。 中華民國現行法規中,市制分為以下層級,均為地方自治團體。.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市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三·三一惨案

三·三一惨案或称七星岗打枪坝三·三一惨案发生于1927年的重庆打枪坝,四川国民党左派和中共重庆地委组织召开“重庆各界反对英美炮击南京市民大会”,遭到四川军阀刘湘镇压。多人被杀害。 1927年3月24日,英美军舰在南京发生大规模排外掠夺事件——南京事件后,炮轰南京,即三·二四惨案。3月31日上午,在打枪坝召开“重庆各界反对英帝炮击南京市民大会”,四万人参加大会。11时许,大会开始前,主席台遭到排枪射击。人群出口被枪弹阻击,同时出现踩踏,至下午2时结束,死亡三百余人,重伤七八百人,轻伤不计其数。次日,中共重庆地区领导人冉均在重庆被处决。.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三·三一惨案 · 查看更多 »

乐山县 (清朝)

乐山县,中国旧县名,在今四川省乐山市境。 清朝初期,为嘉定直隶州辖区。一说康熙十二年(1673年),另说在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嘉定直隶州为嘉定府,以其地置乐山县,为嘉定府治所,评价:衝、繁。《嘉定府志》称“以县境内有至乐山为名”,但至乐山在县境何处,历代说法不一。 辛亥革命后,废县留府,嘉定府辖区仅余原乐山县地。民国二年(1913年),府废,复置乐山县。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发起西南战役,逐渐占领四川全省。12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军所辖第47师、第48师进占乐山县城,中华民国政府对此地的管辖结束。1949年后,属乐山专区。1959年,五通桥市并入乐山县。1962年,划出五通桥市。1978年,乐山县与五通桥区合并,设立乐山市(县级市)。1985年后,属地级乐山市。.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乐山县 (清朝) · 查看更多 »

乐山市

乐山市(四川话拼音:No2san1;本地发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中南部,古称嘉州。市境东界自贡市、宜宾市,南接凉山州,西邻雅安市,北连眉山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南部,北部为成都平原,东部为川中丘陵区,西南为小凉山山地,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岷江自北往南纵贯而入,于市区与大渡河、青衣江汇合,再往东南流出市境。总面积1.27万平方公里,人口326.05万。乐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著名的乐山大佛座落于岷江东岸凌云寺南侧,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峨眉山位于市境西北。.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乐山市 · 查看更多 »

广安县 (中华民国)

广安县,1913年(中华民国二年)废州改县至199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撤县设区之间存在的四川省县份,行政区域为今四川省广安市的广安区和前锋区境和华蓥市部分地区。 前身是广安州,辛亥革命后,全国废府州厅改县,于1913年改为广安县,隶川北道。1914年,改川北道为嘉陵道,仍隶之。1935年,属四川省第十行政督察区。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西南战役,随着中華民國國軍战败,中华民国政府对四川省的管辖随之结束。12月9日,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刘伦,冒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广安县,宣布广安县“解放”。当日中午,解放军四野50军第39师50团进入广安县城。 1950年,广安县属川东行政区的大竹专区。1953年,归入南充专区、南充地区。1978年,以广安县和岳池县划出的16个乡镇,置华蓥工农示范区(今华蓥市),。1993年,归入广安地区。1998年,广安地区改广安市,广安县改为广安区。2013年,广安区的奎阁街道和七个镇、五个乡划归前锋区。.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广安县 (中华民国) · 查看更多 »

廣元縣

广元县,中国旧县名。 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广元府降为广元州,州治绵谷县并入,后又复置绵谷县。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六月,广元州降为县,再度并入绵谷县。属保宁府。清朝时,仍属保宁府,评价:冲,繁,难。 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发起西南战役,逐渐占领四川全省。胡宗南所部第7兵团38军驻守广元县城。12月12日,因县长黄爵高去成都未归,第7兵团司令官裴昌会同意地方推举,手令侯元坤为广元县长。14日黎明,解放军第60军180师538团,逼近广元县城北郊,540团到达广元县城东南。14日清晨,538团与540团在广元县城会师。至此,民国政府对广元县的管辖结束。 1950年起,属剑阁专区、广元专区。1953年划入绵阳专区。后属绵阳地区。1985年,经中国国务院批准设立广元市,原广元县改为市中区。后市中区改置利州区。.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廣元縣 · 查看更多 »

任家萱

任家萱(),藝名Selina,為臺灣知名女藝人,女子演唱團體S.H.E組合成員,出生於台灣臺北市士林區,因2000年參加《宇宙2000實力美少女爭霸戰》獲得冠軍,並於同年與宇宙唱片(華研唱片前身)簽約培訓後,並在2001年9月11日以S.H.E成員身分發行S.H.E首張專輯《女生宿舍》進入演藝圈。其妹妹為演員任容萱。2010年10月22日在上海拍攝電視劇時發生爆破意外事件,使個人與團體演藝事業暫停。2011年1月19日,舉辦記者會並正式出院。2011年12月推出首張個人迷你專輯《重作一個夢》。2015年1月9日,發行首張個人專輯《3.1415》。.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任家萱 · 查看更多 »

廖澤

廖澤(),字海濤。四川省江津縣城關人。早年於川軍中任職,退役後返家,中國國民黨黨員,後加入中國青年黨,為中國青年黨中央委員,民國卅七年(1948年)第一屆立法委員選舉中曾在重慶市選區當選為第一屆立法委員。.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廖澤 · 查看更多 »

張勳復辟職官

張勳復辟職官列出1917年張勳復辟时期的中央及地方主要職官。.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張勳復辟職官 · 查看更多 »

彭县起义

彭县起义或称成都起义,是1949年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民国政府四川地方派系的刘文辉(时任西康省主席)、邓锡侯、潘文华三人在四川省彭县策划的兵变。 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发起西南战役。12月7日,刘文辉派副官将草拟的“起义”通电电文转交杨家桢,准备正式起义后发往北京。9日,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宣布云南起义。10日,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三人及部下汇聚彭县龙兴寺。12日(另说11日),刘文辉的电台以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三人名义发出“起义”通电。为表示不落后于卢汉,日期定为12月9日。其后,驻守四川省的90多万国军中,36万人“起义”,15万人投诚。而彭县起义使解放军迅速完成对成都市的合围。12月27日,解放军在成都会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贺龙率军进入成都城。.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彭县起义 · 查看更多 »

彭綸

彭綸(),字雲谷,四川省古藺縣人。曾當選為古藺縣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彭綸 · 查看更多 »

徐佳瑩

徐佳瑩(),生於臺灣花蓮縣,成長於臺灣臺中市,籍貫四川省簡陽縣,華語流行音樂創作女歌手、金曲獎得主。 2008年,徐佳瑩參加中視第三屆《超級星光大道》歌唱選秀比賽,并於同年8月15日在總決賽中以自創詞曲作品奪得「總冠軍」而出道。2009年5月29日,徐佳瑩發行首張個人專輯《LaLa首張創作專輯》,迄今已正式發行5張個人專輯及2張演唱會專輯。 2010年,徐佳瑩憑藉自己的首張個人專輯於第21屆金曲獎榮獲最佳新人獎,成為第一位從《超級星光大道》比賽畢業後獲得金曲獎的星光幫歌手。2015年,徐佳瑩以專輯《尋人啟事》入圍第26屆金曲獎六個獎項。 2016年1月,徐佳瑩參加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第四季,成為八位首發歌手中的一位,最終順利晉級總決賽并走完所有賽程,也使得她在中國大陸人氣大增,并於賽后獲邀為多部影視作品獻唱主題曲。 2018年,徐佳瑩憑藉專輯《心裡學》於第29屆金曲獎榮獲最佳國語專輯獎與最佳國語女歌手獎兩項大獎。.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徐佳瑩 · 查看更多 »

地区

地区在汉语中,常为对一定的区域泛称。可以指狭小区域,如这片地区土壤很肥沃;也可大片区域,如草原地区、滨湖地区。.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地区 · 查看更多 »

國民革命軍第一軍

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一次為黃埔軍校畢業生所建立,首創於1927年,源自黃埔軍校教導第一團。.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國民革命軍第一軍 · 查看更多 »

刘静修

刘静修(),四川省万县弹子乡人。中国政治人物。 在县立中学读书时,曾参与万县学生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的斗争,并被推选为学生联合会会长。1924年,入北平民国大学政治经济系学习。次年,与同乡刘树德(林铁)、杨吉甫创办《夜光》刊物。1926年,经刘树德介绍加入国民党,积极宣传“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1928年大学毕业参加国民党改组同志会。1929年任万县县立中学校长。1930年当选为国民党四川省改组同志会干部委员、组织部长,1932年,在成都创办《社会日报》,任社长,聘请中共党员陈克农和进步青年宋大鲁、杨吉甫辑。1935年1月,该报因支持反蒋,被政府查封。 1935年秋,刘静修应邀赴南京筹办《金陵日报》,任该报总经理。该报以民间报纸姿态出现,积极宣传中共“八一宣言”,以坚持抗日、救亡图存为宗旨。编辑人员多系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南京政府迁都后,刘静修于1938年返川任四川省会计处专员兼一科科长。向省教育厅长郭有守推荐中共党员黄楠材,进步人士杨吉甫、李兴渠等分别担任云阳、万县县立中学和万县简易师范学校校长。后又支持杨吉甫创办鱼泉中学(万州上海中学),并任董事长。杨吉甫被捕后,他曾利用关系多方营救。1942年后,他当选为万县临时参议会、万县参议会议长。 1946年7月静职,受共产党所托,利用同学关系,积极作国民党十八军军长罗广文的策反工作。并充任该军主任秘书,随罗进驻陕西、安康等地,常向罗分析时局,为罗后来弃暗投明作了大量工作。 1949年4月,他同吕超赴蓉,与熊克武商谈川康两省和平解放之事。同年6月,在蓉参加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并当选为民革川康委员会执委兼川东特派员。积极开展川东各县民革成员发展工作。11月,又与杨吉甫密商策动万县第五区区长熊孔言起义,并于12月6日,同万县鱼泉中学师生迎接解放军进驻白羊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刘静修于1950年11月,经西南局和中共中央统战部推荐,到华北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1952年毕业后,分到《新民报》总管处工作,后调到全国工商联宣教处任宣传科长。1966年离休,晚年著有《孔子天下为公大同思想》一书,1990年2月26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0岁。.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刘静修 · 查看更多 »

周志開

周志開(1919年12月10日 — 1943年12月14日),河北省滦县人。中華民國空军王牌飛行員,中央航校第7期驅逐科畢業。.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周志開 · 查看更多 »

唐式遵

唐式遵()字子晋,四川省仁寿县镇子场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四川近现代人物传(二),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第148-150页四川省志: 人物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8页.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唐式遵 · 查看更多 »

内战战争罪犯名单

内戰戰爭罪犯名單是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間中国共产党方面声称应“由全国各界根据实际情形提出”的所谓战争罪犯的名单。全部名单一直未拟就,仅由新华社两次发表了战争罪犯提名。 新华社于1948年12月25日及1949年1月26日分别以“陕北某权威人士”及“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的名义提出了一些由中国共产党方面拟定的重要的战争罪犯,主要为当时南京方面的党政军特要员及其重要支持者。这些战争罪犯为中国共产党单方面公布,并认为是“国人皆曰可杀”。 在国共内战期间直至1949年后,除被俘、投诚、起义及自海外回归中国大陆者外,由中国共产党方面认定的所谓“战争罪犯”的概念,除在1949年1月至北平和谈中受到中华民国政府方面的承认外,其后未再被中国国民党中央、中华民国政府、中华民国国军及黨員通訊局、国防部保密局等特务机关的领导人及中国青年党、中国民主社会党的领导人和著名文化人士胡适、于斌等所接受。 应当注意的是,中国共产党方面对全體上述战争罪犯的正式称呼并非“国民党战犯”,况且他们并非都为中国国民党籍人士,例如其中张君劢、王云五、曾琦等均为其他党派或者无党派人士。对于这些所谓“战犯”,中国共产党方面的用词十分讲究。 1947年7月7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布的「七七」纪念日对时局口号时,使用的措辞是“破坏停战协定发动反革命内战及在战争中残杀人民的战争罪犯”;而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双十节宣言时,称他们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内战罪犯”,其中首要者即“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及陈立夫兄弟等四大家族及其他首要战犯”;新华社陕北1948年12月25日电称之为“战争罪犯”,首要者为“头等战争罪犯”;新华社陕北1949年1月26日电又补充了一批“重要战犯”。在1959年9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特赦令及其后历次对这些“战犯”的特赦中,被特赦的国共内战中所谓的“战争罪犯”的正式名称皆作“原属于蒋介石集团的战争罪犯”,与其相提并论的是“原属于伪满洲国的战争罪犯”、“原属于伪蒙疆自治政府战争罪犯”、“日本戰爭罪犯”。 自中国共产党方面而言,“蒋介石集团”是该批“战犯”的归属,也突出体现了其“非法”的性质。从1959年至1970年代的历次特赦的用词看,这是中国共产党自第二次國共内戰起长期坚持的立场。.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内战战争罪犯名单 · 查看更多 »

四川 (消歧义)

四川可以指:.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四川 (消歧义) · 查看更多 »

四川省

四川省(四川话拼音:Si4cuan1sen3;国际音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省政府中心為成都市。四川简称川或蜀,又因先秦时四川曾分属巴国、蜀国两诸侯国,故别称“巴蜀”。现今巴蜀则主要是指重庆市与四川省。四川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譽。.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四川省 · 查看更多 »

四川省 (清)

四川省(v),为清朝的内地十八省的一个省。.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四川省 (清) · 查看更多 »

四川省政府

四川省政府是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在四川省的最高地方行政機關。.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四川省政府 · 查看更多 »

王海平 (官员)

王海平(),字鉴清,四川省蒲江县中兴场王山沟人。中华民国官员。.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王海平 (官员) · 查看更多 »

私立铭贤学院

私立铭贤学院是曾位于山西省、四川省的一所高等院校。1950年11月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接管,改为公立学校,随后主要改组为山西农学院。.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私立铭贤学院 · 查看更多 »

第一屆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

一屆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於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11月21日至11月23日,全國同時舉行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選舉。代表總額3045人(實際選出約2961人),隨國民政府遷台者由於大陸地區一直無法進行改選,許多代表一直當到過世,未過世者則一直擔任至1991年底方才全面退休。現在在世者約十餘人,包括鄧育英(西康),洪文山(嫩江),張驊(興安),熊愷(江西),伍雲格爾勒(蒙古),周宜逵(青海)等人。.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第一屆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 · 查看更多 »

縣 (中華民國)

縣是中華民國的第二級行政區劃,下分鄉、鎮、縣轄市。縣隸屬於省,原由省管轄,省虛級化後改由中央政府在實質上直轄。行政首長為縣長,由縣民直接選舉產生,四年選舉一次,以領導縣政府之運作;立法機關為縣議會,其議員亦由縣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與縣長同,惟可連選連任。截至2016年6月,中華民國第一大縣為彰化縣(1,288,803人),亦是人口唯一超過百萬的縣。.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縣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省 (中華民國)

省是中華民國之第一級行政區劃,由行政院直轄,下設縣、市。建國時設22省,後增至35省,1949年因國共內戰失去大陸領土導致兩岸分治後數量銳減,至1955年大陳島撤退後僅餘2省迄今,分別為臺灣省、以及僅實際管轄金門與連江兩縣的福建省。在兩岸分治前,省是中華民國最主要的一級行政區。由於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區域僅限於臺澎金馬,中華民國政府在1999年將省制「虛級化」,移除其地方自治團體的地位;原有的省級政府機關,省議會改制為省諮議會,省政府則改組為行政院的派出機關,兩者均無施行地方自治的能力。.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省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省会

省会,或称省治、制所、省汇,清朝稱為省城,越南沿用古称,称为省莅,为省的行政中心即政府驻地。中国的省会为国家一级行政区——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治区的行政驻地通常称首府,有时也被称为省会;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不称省会,直接称为政府所在地或治所。.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省会 · 查看更多 »

省轄市

省轄市为地方行政单位,即省管轄的建制市,可以指:.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省轄市 · 查看更多 »

眉山县

眉山县,中国古旧县名。 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改通义县置,治所在今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东坡镇。为眉州治。元朝至元二十年(1283年)废入眉州,1913年降眉州为县。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发起西南战役,逐渐占领四川全省。1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军所辖部队攻占眉山县,中华民国政府对此地的管辖结束。1950年后,属眉山专区、乐山专区、眉山地区。2000年,眉山地区改为地级眉山市。同时,撤销眉山县,改设东坡区。.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眉山县 · 查看更多 »

甘肅省 (中華民國)

肅省,為中華民國的一省,延續清朝制度所設置的22省之一,為華北六省之一。簡稱為「甘」。.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甘肅省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監察院

監察院為中華民國最高監察機關,1931年2月成立。依照《中華民國憲法》在中華民國五院中可負責行使彈劾權、糾舉權、監察權(調查權)、監試權及審計權;1992年前與國民大會和立法院共同行使國會職權。 監察院由委員二十九人組織而成,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任命,任期六年,監察委員之中一人任院長,一人任副院長。.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監察院 · 查看更多 »

青海省 (中華民國)

青海省,是中華民國華西地區三省之一。.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青海省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顧祝同

顧祝同(),字墨三,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江蘇省涟水縣人,曾任江蘇省政府主席、陸軍總司令、參謀總長、國防部長。.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顧祝同 · 查看更多 »

行政督察區

行政督察區為中華民國在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至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間介於省與縣之間,法理上只是「省」的「派出機關」之「準行政區劃」,類似清朝的分巡道(道),而不能算是正式的行政區劃。.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行政督察區 · 查看更多 »

西南战役

西南战役是第二次国共内战后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攻西南5省的一次大型战役,发生于1949年11月1日,通过此次战役,刘伯承、邓小平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在第四野战军一部的配合下将盘踞西南诸省的中华民国国军最后一支重兵集团歼灭,占领了西南5省。 12月9日,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宣布云南起义。11日,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在四川彭县宣布起义。其后,驻守四川省的90多万国军中,36万人“起义”,15万人投诚。人民解放军仅以不到6000人的伤亡,消灭了中华民国国军有着10个兵团、49个军、133个师,90万余人的兵力,在短短的两三个月内占领了川、滇等230余万平方公里、当时有着7000余万人口的广阔地域。 虽然解放军较快取得西南战役的胜利,但此后中华民国政府残余的军事势力及土匪武装仍极为活跃。1950年代初,西南剿匪结束后,当地局势稳定下来。.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西南战役 · 查看更多 »

西康省

西康省,簡稱康,為中華民國的一省,中華民國所設置的13省之一,成立於民國28年(1939年),為華西三省之一。 民國38年(1949年)12月,中華民國政府遷都臺北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继续管轄西康省,並廢除西康省。基本相當於藏文化中的康區,多數地區是以藏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地。.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西康省 · 查看更多 »

西藏和平解放

西藏和平解放(或称人民解放军入侵西藏、中國入侵西藏、等,具体见名称章节)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通过軍事行動和谈判,在1951年將西藏納入共產黨統治的事件。共軍入藏后西藏噶厦和西藏社會架構在中华人民共和國内保持不變,直至1959年藏區騷亂,西藏噶厦被中央人民政府解散,十四世達賴喇嘛自西藏流亡印度為止。 1949年7月,西藏噶厦為了避免捲入國共內戰,驅逐了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拉薩辦事處的人員。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逐步將与西藏相邻的云南、新疆、西康等省納入統治。1949年11月,西藏噶厦向美國、英國和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發信,表示決意保持治權獨立状态,會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任何侵入行動作出毫無保留的抵抗。1950年2月15日,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軍區、第二野戰軍司令部聯合發出「進軍西藏政治動員令」。中國人民解放軍10月7日开始進攻康區西部,10月19日攻克昌都,擊斃5,700餘名西藏官兵,俘虜了包括多麥總管阿沛·阿旺晉美在內的軍官和2,600餘名士兵,藏軍於10月21日投降。 噶廈政府從1950年11月起尋求國際援助,一直沒有獲得肯定答覆。噶廈在內部經過強烈爭論後,決定放棄向國際求援,而與中國談判。達賴喇嘛於1951年1月2日抵達與錫金相鄰的亞東,準備必要時流亡國外。1951年2月,西藏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代表团,4月抵達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代表李维汉等谈判。1951年5月23日,代表团在北京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中共對外宣稱「西藏和平解放」。.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西藏和平解放 · 查看更多 »

馬西屏

西屏(),台湾媒體工作者兼藝人,籍貫四川,亦為记者、作家及电视名嘴。中華民國橋藝協會理事長。 康寧大學副校長。國際橋藝基金會董事長。.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馬西屏 · 查看更多 »

設治局

設治局為中華民國已廢止的二級行政區,隸屬於省政府。依據民國20年(1931年)制定10條,民國33年(1944年)修正全文8條的《設治局組織條例》第一條,凡是某一個地方預備成立新的縣政府之前,省政府可預先成立設治局,以籌備之。同法二次版本第三第四條都規定,設治局置局長一人,受省政府之指揮、監督,並於不牴觸中央及省之法令範圍內,得發布局令及單行規章。依照 全國共有設治局三十四個。但由於此類行政區為授權省政府自行設置,故數字常有出入。 1949年國共內戰戰敗失去中國大陸後,目前事實治理的臺灣地區沒有設治局。中華民國61年(1972年)3月7日,立法院通過《設治局組織條例》停止適用,同月18日公布。中華民國92年(2003年)5月13日廢止該法8條,同月28日公布。然而,《》第二條第一款仍然規定,市長、縣長、設治局長,於其管轄區域內為司法警察官,有協助檢察官、推事執行職務之責。.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設治局 · 查看更多 »

高雄市主要道路列表

市主要道路列表列出高雄市主要的街道名稱以及命名方式。.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高雄市主要道路列表 · 查看更多 »

謝培筠

謝培筠,字竹勛,四川省南充縣人,宣統二年工科進士,曾留學日本學校。.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謝培筠 · 查看更多 »

貴州省 (中華民國)

貴州省,為中華民國下轄的一個省級行政區,是延續清代所設置的22省之一,為華南六省之一。簡稱為「黔」。.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貴州省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麥桑設治局

麥桑設治局,民國時設置於四川省的設治局,位於四川西北部。.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麥桑設治局 · 查看更多 »

黎玉璽

黎玉璽(),別號薪傳,中華民國海軍一級上將,四川達縣人,曾任參謀總長與海軍總司令。.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黎玉璽 · 查看更多 »

農祥設治局

農祥設治局,民國時設置於四川省的設治局,位于四川省東南,今重慶市境内。.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農祥設治局 · 查看更多 »

边西道

边西道,1913年3月,以清朝末年边北道区域置,屬四川省。 治所在昌都县(今属西藏自治區)。属四川省。辖昌都、德荣縣、武成縣、宁静縣、察雅縣、贡县、察隅縣、科麦縣、恩达縣、邓柯縣、石渠縣、白玉縣、德化縣、同普縣、嘉黎縣、硕督縣、太昭縣17县。辖区约当今西藏自治区巴青、比如、嘉黎、工布江达縣、朗县、墨脱縣等县以东,四川省石渠、邓柯、德格、白玉、得荣等县以西地区。1914年废。 Category:中华民国的道 Category:西藏已撤消的行政区 Category:四川的道 Category:昌都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林芝行政区划史 Category:那曲行政区划史 Category:甘孜行政区划史 Category:1913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14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边西道 · 查看更多 »

胡宏 (官员)

胡宏(),四川省璧山县(今重庆市璧山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官员,中共八、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大代表,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胡宏 (官员) · 查看更多 »

興中設治局

興中設治局,民國時設置於四川省的設治局,位於四川西北部。.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興中設治局 · 查看更多 »

阆中县

阆中县,中国旧县名, 战国秦惠文王时(前354年─前311年)置,治所在今四川省阆中市。属巴郡。隋朝改阆内县,唐朝复阆中县,为阆州治。元朝为保宁路治,明朝、清朝为保宁府治。民国时,属四川省。1950年起,属剑阁专区。1952年,剑阁专区复归四川省,同年改名为广元专区。1953年,阆中县归南充专区(1968年改为南充地区)。1991年撤销阆中县,改设阆中市。 Category:秦国县份 Category:秦朝县份 Category:汉朝县份 Category:蜀汉县份 Category:晋朝县份 Category:南北朝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五代十国县份 Category:宋朝县份 Category:元朝县份 Category:明朝县份 Category:清朝县份 Category:中华民国四川省县份 Category:已撤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县份 Category:南充行政区划史 Category:阆中市 Category:前4世纪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91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阆中县 · 查看更多 »

邻水县

鄰水县(--)位于四川省东部,亦書作--水縣、潾水縣 ,位于四川盆地東部,華鎣山東麓。三山兩漕地勢緊要《道光乙未增修鄰水縣誌》謂舊志,首連夔達尾接巴渝,三山橫亘,二水夾流,五華鄰谷,介在東南,海寶崑樓,聳於西北,洵果郡之要區,實西川之--邑。 東與墊江縣,南與重庆市長壽區、北碚区,西與重庆市合川区,西南与重庆市渝北区,西北與岳池縣,北與廣安市广安区,東北與大竹縣共七縣接壤。原屬順慶府(今南充市)、達縣地區(今达州市),目前隶属于广安市,是四川省距离重庆市主城区和两江新区最近的县城。.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邻水县 · 查看更多 »

鄒開蓮

鄒開蓮(-),女,曾任Yahoo!奇摩總經理,現為Oath 亞太區董事總經理。.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鄒開蓮 · 查看更多 »

重华县

重华县,中国旧县名。 川陕苏区设。1935年初由四川省江油县东北部重华堰地区及梓潼县一部析置。同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北上后撤销。 Category:中华民国四川省县份 Category:绵阳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江油市 Category:梓潼县 Category:1935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35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重华县 · 查看更多 »

重庆大轰炸

重庆大轰炸指中國抗日戰爭期間,由1938年2月18日起至1944年12月19日,日本对战时中國陪都重庆进行了长达6年半的战略轰炸。据不完全统计,在1938~1943年5年間日軍對重慶實施218次戰略轟炸,中國方面則指控日軍1938年2月至1943年9月间出动飞机9513架次,空袭重庆及附近地区200余次,投放包括细菌弹在内的各类炸弹2.16万枚,炸死1.19万人,炸伤1.41万人,炸毁房屋1.76万幢。日本對重慶實施的空襲,是由日本陆、海军航空队联合进行的“无差别轰炸”,是繼納粹德國空軍在1937年4月西班牙內戰中對格爾尼卡平民實施轟炸之後,歷史上最先實行的戰略轟炸。其目的是希望透過製造大量平民殺傷,以瓦解中国军民的抵抗士氣。 为纪念大轰炸罹难同胞,重庆市自1998年以来,每年的6月5日,定为重庆大轰炸纪念日,全城拉响防空警报,警示人们勿忘历史、珍惜和平。.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重庆大轰炸 · 查看更多 »

金鑠

金鑠(),號大成,生於中華民國遼寧省,為滿族。中華民國歷史學者,曾任教於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金鑠 · 查看更多 »

雲南省 (中華民國)

雲南省,為中華民國下轄的一個省級行政區,是延續清代所設置的22省之一,為華南6省之一,其管轄範圍與大陸地區的雲南省略大。簡稱為「滇」。.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雲南省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陳振先

陳振先()字鐸士。原籍广東省广州府新会县,生于广東省广州府南海县佛山分府。清末民初政治家、農業經濟學家。 Category:陳姓.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陳振先 · 查看更多 »

李小文

李小文( ),中国地理学家。出生于四川省自贡。籍贯安徽贵池。 1968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1985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地理学博士学位。之后担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前任所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资源与环境科学系教授。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1月10日,李小文因病在北京逝世。 在美国留学时他最喜欢读金庸小说,最喜欢的人物是《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他觉得自己在性格上有点像令狐冲。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讲台前作报告时,他低头念着发言稿、蓄着胡子、一身黑衣、黑布鞋、没穿袜子的画面被人称为其貌不扬、内功深厚的大师“扫地僧”。.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李小文 · 查看更多 »

李亞東

李亞東(),四川省西充縣興隆場人,民國政治人物,曾任立法院立法委員。.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李亞東 · 查看更多 »

李昇 (德安)

李昇(),字斯中,江西省德安縣人,台灣著名教育家,曾任台南二中、台南一中校長。其子李安、李崗皆為著名台灣導演。.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李昇 (德安) · 查看更多 »

杨析综

杨析综(),生于四川省大邑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官员。.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杨析综 · 查看更多 »

桃園市立武陵高級中等學校

桃園市立武陵高級中等學校(Taoyuan Municipal Wu-Ling Senior High School,WLSH),簡稱武陵高中、武陵,是一所在臺灣桃園市桃園區的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前身為省立成功中學茄苳溪校區。校園位於桃園區南郊茄苳溪畔。 武陵高中除提供9-12年級的普通學程教育外,也有科學班、數理資優班、語文資優班、音樂班等特教項目。 武陵高中與長庚大學、國立中央大學有合作協議,並和日本大阪府天王寺高等學校、日本山形縣立酒田東高等學校、法國土魯斯歐然那公立高中互為姊妹校。.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桃園市立武陵高級中等學校 · 查看更多 »

樂以琴

樂以琴(),四川蘆山縣人。國民政府空軍飛行员,抗日烈士。.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樂以琴 · 查看更多 »

武胜县

武胜县,原名定遠縣,民國2年,因與他縣縣名重複,更名武勝縣(元世祖忽必烈曾在今武胜县旧县乡武胜山(母章德山)设武胜军,取意“以武力胜南宋”)。武胜县位于四川省东部,嘉陵江中游,面积966平方公里,人口83.8万,隶属四川省广安市,县人民政府驻沿口镇。武胜通行的方言为武胜话,属西南官话成渝片。元明清三代均為重慶路、重慶府轄縣,武勝縣是重慶府管轄十四屬縣中唯一未在重慶直轄市範圍內的縣份,故民間一直不斷有要求就武勝縣重新劃入重慶的訴求。.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武胜县 · 查看更多 »

毛富政

毛富政(),又名毛扶正,是一位出身四川簡陽的臺灣白色恐怖受難者。.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毛富政 · 查看更多 »

江北县

江北縣是中华民国四川省的一个县,现为重庆市渝北区。.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江北县 · 查看更多 »

沐川设治局

沐川设治局,民國時設置於四川省的設治局,位于四川西南部,今四川省沐川县。因境内有沐川而得名。.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沐川设治局 · 查看更多 »

沐愛設治局

沐愛設治局,民國時設置於四川省的設治局,位于今宜宾市筠連縣境内。沐愛明代建場,稱木乃,系彝語譯音,又稱木賴,轉音沐愛,因此得名。隔日趕場,人數常達萬人。.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沐愛設治局 · 查看更多 »

湖南省 (中華民國)

湖南省,為中華民國下轄的一個省級行政區,是延續清代所設置的22省之一,華中七省之一,簡稱為「湘」。.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湖南省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湖北省 (中華民國)

湖北省,為中華民國下轄的一個省級行政區,是延續清代所設置的22省之一,為華中七省之一。簡稱為「鄂」。.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湖北省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潘文華

潘文華(),字仲三,四川仁壽縣人。國軍二级陆军上将。.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潘文華 · 查看更多 »

济时县

济时县,中国旧县名。 川陕苏区设。1935年初由四川省江油县析置,同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北上后撤销。 Category:中华民国四川省县份 Category:绵阳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江油市 Category:1935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35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济时县 · 查看更多 »

海原大地震

海原大地震,發生於1920年(民國九年)12月16日(陰曆十一月初七)世界協調時十二時六分,震央位於中國甘肃省海原县(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規模為黎克特制地震震級7.8级,矩震級8.5級,最大烈度达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和中国地震烈度表12(XII)度,即最高級別烈度的地震,亦是中國有地震記載中最高烈度地震之一,波幅是後來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十一倍能量,約為二億噸TNT炸藥的能量,全球九十六個地震观测站錄得此次地震,餘震維持三年時間。 據官方統計,約有234,117人死亡,繼嘉靖大地震及唐山大地震,為中國有記錄至今第三多人死亡的地震。僅在海原已造成超過73,604人死亡,二百公里內附近的縣城全被波及,近至甘肅省、寧夏(當時未設省)及青海省全境,對離至西南部的四川省及雲南省、東至綏遠省及山西省、西北至新疆省等地造成破壞,全中國感受震動。海原县在地震後山崩地裂,由於當地居民居住於窯洞內,因此難以抵受地震衝擊,死傷無數。中國國內十七省感受震動,以及鄰近的越南海防市的時鐘停擺。.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海原大地震 · 查看更多 »

改名

改名,泛指姓名、藝名、筆名、暱稱、團體或法人、地名等變更的行為。形成的原因相當複雜,可因同化、政治因素、國家法令、個人喜好等理由。.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改名 · 查看更多 »

5月1日

5月1日是阳历年的第121天(闰年是122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244天。.

新!!: 四川省 (中華民國)和5月1日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中華民國四川省中華民國四川省行政督察區四川省第一行政督察区四川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四川省第十五行政督察區四川省第十行政督察區四川省行政督察區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