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四向四果

指数 四向四果

四向四果,佛教術語,為聲聞修行的次第,出於《雜阿含經》。其中,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及阿羅漢,四者稱四沙門果;再加上初果向、二果向、三果向、四果向,合稱四向四果。因為每一個果位都分成兩階段,所以又稱四雙八輩、四雙八士。.

目录

  1. 24 关系: 台灣新年声闻安那般那念小乘佛教七清淨三乘二乘佛经佛說四十二章經佛说大集法门经僧伽八十九心禪那結 (佛教)無上正等正覺補特伽羅 (佛教)見道辟支佛阿罗汉雙身法沙門四果沙門果涅槃我 (佛教)

台灣新年

臺灣春節,傳統稱呼有新年(臺:Sin-nî、馬祖話:Siŋ1-nieŋ2)、新正(臺:Sin-tsiann、客:Xinˊzangˊ、馬祖話:Sĭŋ1-tsiaŋ1)、正月(臺:Tsiann-gue̍h,客:Zangˊngied)、元旦(臺:Guân-tàn,客:Ngienˇdan)、新春(臺:Sin-tshun,客:Xinˊcunˊ),又俗稱新正年頭(臺:Sin-tsiann-nî-thâu,客:Sinˊzangˊngienˇteuˇ)、過年、正月正時、舊曆年。是指華人從農曆十二月十六尾牙到新年二月初二頭牙期間,慶祝農曆新年的傳統節俗。尤以除夕夜到正月初五隔開(開工)為重。過年期間的傳統稱呼為「新正」,大年初一亦稱為「新正年頭」、「開正」、「正月初一」,拜年稱為「賀正」,與一系列節令、祭祀等活動。 「新正」,即新正朔,為稱呼正月初一之意。進入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曾頒布過「廢舊正月」,推廣新曆元旦,惟總督府發行的民曆仍附有舊曆,而民間也曾同時過日式新曆新年與台式農曆新年。戰後,國民政府沿用原中國大陸新年習俗稱呼,改稱春節(國語),遂成通稱。 中華民國國曆、農曆二種曆法並行,時序進入二種曆法的一月一日皆謂「新年」,無論是跨年至國曆元旦,或是農曆年的春節,民眾見面祝賀語均可稱「新年快樂」。因二曆法日期不同,使用「新年」並不致混淆,反而是普遍之用法。 臺灣新年風俗隨不同的移民傳入並逐漸在地化後,亦與戰後移民的大量中國南北風俗薈萃。現代社會,部分本土的舊時習俗逐漸式微,或受中式、日式新年習俗影響。臺灣過年與傳統民間信仰息息相關,匯聚了許多宗教科儀、人文藝術與歲時信仰等禮俗,今日仍是臺灣社會全年最重要、盛大的傳統節日。.

查看 四向四果和台灣新年

声闻

声闻(巴利文:;梵文:),佛教術語,是以佛陀為師,遵從佛陀的言傳身教,,持戒修行證得沙門果的人。.

查看 四向四果和声闻

安那般那念

安那般那念(梵文:ānāpāna-smṛti,巴利文:ānāpāna-sati),又譯為阿那般那觀、念阿那般那、阿那波那、念阿般,義譯為入出息念、入出息觀、數息觀、安般守意,佛教術語,是以觀察呼吸作為修習禪那的方法。.

查看 四向四果和安那般那念

小乘佛教

小乘(हीनयान,)是大乘佛教所劃分的三乘教法中用來貶低声闻乘、獨覺乘的统称,也被用來貶低所有傳統部派佛教教派包括上座部佛教。上座部佛教認為大乘經典是違背傳統佛教《第一次結集》經典「非法說法」的假佛法,「大乘」「小乘」這些名詞不是佛說。 因為“小乘”包含貶義,在學者及佛教徒間,長期存有爭議。1950年召開的世界佛教徒聯誼會達成明確共識,無論在西方或東方對南傳佛教的正确稱呼应当一律使用上座部佛教而非“小乘”,1950年成立大會。.

查看 四向四果和小乘佛教

七清淨

七清淨(Saptha Visuddhi),佛教术语,源自覺音《清淨道論》,由戒、定、慧三學中細分出來,為修習解脫道至涅槃的七個階段。在南傳上座部中有很重要地位。.

查看 四向四果和七清淨

三乘

三乘,大乘佛教術語。“乘”即是交通工具,“三乘”是指佛教的三种交通工具,象征运载众生渡越生死到涅槃彼岸的三种法门。其根据众生的根机而对应为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三种教法。.

查看 四向四果和三乘

二乘

二乘,大乘佛教術語,對獨覺與聲聞的合稱,主要修證內涵即是解脫道,是佛法修行兩個主要的法道之一(另一則是大乘佛菩提道,佛菩提道的修行內容涵蓋了解脫道的所有內容)。二乘菩提的修行法道,包含緣覺道以及聲聞道的修行,主要是透過佛法中修行斷我見、我執的方法,滅除眾生的分段生死等無明,而得證解脫的智慧。二乘菩提的修行目標就是解脫在三界世間中不斷生死流轉之苦,滅盡三界後有的種子,入無餘涅槃,不再有後世、不會出生於三界世間。.

查看 四向四果和二乘

佛经

佛經,為記載佛語和佛陀教法的經典。主要指經藏,有時也泛指經律論三藏,以及歷代後賢著作的全部佛典,古代總稱為「眾經」、「一切經」或「大藏經」。按照佛教的傳統和記載語言,佛典可分為巴利語(南傳上座部佛教)、古漢語(漢傳佛教)、藏語(藏傳佛教)三大體系,殘存的梵語、犍陀羅語文獻,並衍生出日文、西夏文、回鶻文、蒙文、滿文、泰文、緬文、僧伽羅文、現代中文和英文等語言的再譯本。 佛教在印度一千多年的發展,誕生了為數眾多的龐大典籍。儘管有共通源頭,但經過長期抉擇、揚棄與衍生的教判過程,形成了多樣化的面貌和互異特質:.

查看 四向四果和佛经

佛說四十二章經

《四十二章經》,收於《大正藏》第十七冊〈經集部〉。據說是东汉攝摩騰、竺法蘭共译,是從印度傳到中國的第一部重要佛教經典著作,也是古代中國譯出的第一部佛教經典。內容是把釋迦佛所说的某一段话称为一章,共选了四十二段话所编集而成。.

查看 四向四果和佛說四十二章經

佛说大集法门经

《佛說大集法門經》,共兩卷,載《大正新修大藏經》中阿含部第十二卷,為佛教典籍。為北宋施護翻譯。 其與《长阿含经》中《众集经》內容相同。經中,舍利子按照數字,依次講述一法、二法、三業、三善、三有、三受、三苦、三三摩地、三住、三根、三增上、三佛、三眼、三明、三淨、三不淨、三分位、四念處、四正斷、四神足、四禪定、四無量、四沙門果、四力、四煩惱、四行、五慾、五障、五力、五出離界、五根、六識、六處、六愛、六念、六行、六離塵法、七覺支、七三摩地緣、八解脫等佛教概念。 该佛经对应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巴利文大藏经·长部》中的《等诵经》(第三十三部)。.

查看 四向四果和佛说大集法门经

僧伽

僧伽(巴利文: सन्घ ,, संघ,,),簡稱為僧,又譯為僧眾、僧團、教團、和合眾,佛教術語,意譯為大眾,源自古印度傳統,最初意指由多人所組成的團體,在各沙門傳統中,如耆那教等,聚集的弟子,皆稱為僧伽。佛教也傳承了相同傳統,將信奉佛教的弟子皆統稱為僧伽。在一般的使用上,若不做特別指定,僧伽大部份用來泛指佛教僧侶,也就是受具足戒的出家眾。.

查看 四向四果和僧伽

八十九心

八十九心,佛教阿毘達摩術語,為巴利佛教特有的理論,現仍傳承於上座部佛教中。將一切剎那心區分為八十九種類型,這是巴利論書中最常見的分類,但是也有分為一百二十一心的說法,也有將八十九心再細分為更多類的說法。.

查看 四向四果和八十九心

禪那

禅那(ध्यान,,झान,),又譯為馱那演那,佛教術語,意譯為思惟修或静慮,在佛教經論中,專指四種色界定。修行進入四種禪那的方法,為奢摩他與毘鉢舍那即止觀。.

查看 四向四果和禪那

結 (佛教)

結(saṃyojana,saṃyojana,saññojana),又譯為結使、結纏,佛教術語,是指一個人內心意識中潛在的煩惱,它會產生障礙,將人綑綁在輪迴中,妨礙一個人得到解脫,帶來痛苦。斬斷結縛,就可以進入涅槃。因結縛而出生的五種最主要的障礙,被稱為五蓋。 在佛經中,結縛有數種不同的分類說法,有二結、三結、四結、五結、九結、十結等。.

查看 四向四果和結 (佛教)

無上正等正覺

無上正等正覺是指佛教修行上的最高覺悟、最高感受境界,此詞句可見於各佛經,如《金剛經》。 「無上正等正覺」一詞已是依據原意進行漢譯後的稱詞,若依據梵語的諧音直譯則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或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anuttara-samyak-sambodhi),即「至高無上的平等覺悟之心」,也就是「成佛」,其中「阿」即「無、沒有、無盡、無量」的意思,而「耨多羅」則為「更高、更上」的意思,「三」為「完全,合一」的意思,「藐」則為「轉向,彎曲」,即「寰宇」之意,可類比英文(原於拉丁文)的universe一詞(uni-一;vers-轉,轉向)。「菩提」則是「覺知、感覺、感受、道統、智慧」。舊譯是「無上正遍知」或「無上正道」。所謂「無上」就是「沒有更高、更上」的意思,即是指「最高」。 所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經是佛境界的智慧,佛家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表示成佛。《心經》云:「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云:「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巴利文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的中文相聲譯。araham即是阿羅漢或聖人,屬與格:arahato。samma 是即前述samyak。 sam是完全,buddho是佛陀(覺醒者)屬與格:buddhassa。整個句子的翻譯就是「致完美無缺神聖佛陀(to Buddha, the perfect sage)」,是佛門弟子對釋迦牟尼佛的稱呼。 佛教修行後需要驗證修行成果,同時瞭解修行是否有所偏誤,這稱之為證果、證等,即分成四個果位: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而「無上正等」不僅是指沒有修行偏誤(簡稱:修偏)而獲得「正等正覺」,且是最高(無上,沒有更上層)的階位,同時是沒有偏差的正確覺知、領悟、感受。 Category:佛教術語.

查看 四向四果和無上正等正覺

補特伽羅 (佛教)

補特伽羅(梵文:pudgala,Pudgalāstikāya),又譯為福伽羅、弗伽羅,意译为数取趣,佛教术语,泛指通常所说的“有情”、“众生”或是我,部份佛教部派以之实指辗转轮迴于六道的主体。這個術語源自於古印度哲學,在不同沙門教派傳統中,都使用這個術語來建立自身學說,佛教也是其中之一。.

查看 四向四果和補特伽羅 (佛教)

見道

見道(darśana-mārga),又稱見諦道、見諦,佛教術語,為修行位階之一,由說一切有部提出。是以無漏智來觀察四聖諦之後得到的成果,經由修行順決擇分而成。見道,修道與無學道,為進入涅槃的三個位階,見道之後,就脫離凡夫,相當於四向四果中的須陀洹向、斯陀含向或阿那含向之一。瑜伽行派則以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與無學道合稱。.

查看 四向四果和見道

辟支佛

辟支佛(、,巴利語:),佛教術語,其梵語音譯為缽剌翳迦佛陀,俗語音譯為辟支迦佛陀,或簡稱為辟支迦佛、辟支等,意譯為獨覺。是因過去世因緣,生在無佛之世,性好寂靜或行頭陀,沒有聽聞佛法而獨自以因緣觀智慧,進而修行無師自悟證阿羅漢果但無法教導其它眾生佛法。.

查看 四向四果和辟支佛

阿罗汉

阿羅漢(Arhat,Arahant),又譯阿羅訶,意譯為應供、殺賊、無生,漢語常簡稱為羅漢,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的第四果,是依照佛三轉法輪解脫道的教導修習四念處、十二因緣觀、四聖諦、八聖道,於蘊、處、界觀行一切有為法的剎那生滅、空、無常、苦、無我,進而斷盡我見、我執、三界貪愛、無明及其它所有煩惱,於當世捨壽時願意將自我滅盡不再受後有於三界中出生,脫離生死輪迴之苦而入無餘涅槃界的聖者。自佛陀三轉法輪以來,至今已有成千上萬的弟子成就阿羅漢果,還有眾多的弟子成就阿那含、斯陀含和須陀洹。 佛陀十號中,也包括阿羅漢。.

查看 四向四果和阿罗汉

雙身法

雙身法,又稱歡喜佛法(簡稱歡喜法)、演揲兒法、本尊雙運法(簡稱雙運法)、男女雙修法(簡稱雙修法)、男女和合大定、陰陽和合禪定、秘密大喜樂禪定,藏傳佛教密宗術語,是無上瑜伽部特有的修行方法,屬於圓滿次第的一部份。通過學習歡喜佛,以男女間的性行為來達到解脫涅槃的修行法門。主要傳播於西藏,可能源自於印度性力派的修行方式,與中國道教的房中術也有許多類似的地方。 在藏傳佛教中,包括噶舉派與格魯派所傳承的那洛六法、薩迦派傳承的道果、薩迦派與格魯派傳承的時輪金剛乘以及寧瑪派傳承的阿努瑜伽中,都有雙身法的傳統。無上瑜伽部認為這是極秘密且危險的教法,只能傳授給極少數具備高度智慧與證果的人,因為只要生起了一點點欲心,就相當於犯了邪淫戒,一般僧侶不許修習,否則可能要墮入金剛地獄。 自從宗喀巴大師定戒以來,今日以格魯派為首的藏傳佛教各派別,認為這違反了佛教戒律離慾修行的宗旨,不允許進行這種修法。.

查看 四向四果和雙身法

沙門四果

#重定向 四向四果.

查看 四向四果和沙門四果

沙門果

#重定向 四向四果.

查看 四向四果和沙門果

涅槃

涅槃(Nibbāna;Nirvāṇa),佛教術语,合文作,又譯為泥洹、般泥洹、般涅槃、涅槃那、涅盤那、泥盤那、波利暱縛男,意譯為圓寂、滅度、寂滅、無為、解脫、自在、安樂、不生不滅等。佛教教義認為涅槃是將世間所有一切法都滅盡的狀態,所以涅槃中永遠沒有生命中的種種煩惱、痛苦,從此不再受後有,也就是不再有下一世的六道輪迴。這個術語最早源自於古印度婆羅門教,當時眾說紛紜。佛教認為外道無法實證何謂涅槃,在無佛教的時代只有佛和辟支佛可以親證涅槃。釋迦牟尼菩薩降生後,出家成佛轉法輪,教導弟子佛法,才開始有聲聞聖弟子實證涅槃,聲聞四果阿羅漢捨壽後,會取證無餘涅槃,進入不生不死狀態。時至今日,當有佛教上師、沙門、比丘、比丘尼等修行者過世時,許多人會尊稱他們涅槃了。.

查看 四向四果和涅槃

我 (佛教)

我(आत्मन्,,巴利文:),佛教術語,通常指作為輪迴主體的“自我”。這是古代印度很重視的一個哲學術語,許多不同教派都提出自己的見解,佛教也承襲了這個術語,作出自己的解說。古代漢譯典籍中就將其譯為“我”,不與普通的人稱指代加以區別化,現代常譯為梵我以示區別,也有意譯為主體,或俗稱的靈魂。 在佛教中,輪迴主體的我,稱為人我,而法的自性,稱為法我。對於我的錯誤見解,稱為我見。對於我的執著,稱為我執。.

查看 四向四果和我 (佛教)

亦称为 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