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器官

指数 器官

器官是动物体或植物体的由不同的细胞和组织构成的结构,用来完成某些特定功能,并与其他分担共同功能的器官,一起组成各个系统(动物体)或整个个体(植物体)。.

315 关系: 劍射魚动物基底膜基因本体基质细胞埃博拉出血热原腸胚形成半海百合卵巢南极磷虾反射 (生理学)口器台中保險員分屍案发音器官吸食合成生物学報告基因增生 (生物學)墨西哥毒蜥声音多孔动物门多細胞生物夏尔-弗朗索瓦·布里索·德米尔贝尔大鳗螈大腸癌外肛动物门女王鳳凰螺奇点迫近姥鲨子宫宏量元素家牛家族性澱粉樣物多發性神經病變完全变态安地斯神鷹實習醫生劇情列表密蘇里鏟鱘對中共摘取法輪功學員及良心犯器官的指控小貴族龍屬尾骨屍體巨噬细胞上皮癌丝囊两栖动物中医学中国大陆与香港矛盾中胚层三葉蟲下水...干燥综合征平均動脈壓幹細胞乔瓦尼·莫尔加尼亞冠龍屬产前发育人工器官人体人体模型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眼人體大奇航人體冷凍技術人體器官列表人造皮膚代谢物组仿生学低等动物低温物理学形態學 (生物學)体积描记仪微循环心臟心海膽北太平洋巨型章魚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分子马达喬高-麥塔斯調查報告喬治·居維葉呼吸咏春拳咖啡因傅浩强内环境内脏免疫系统免疫調節製劑內分泌系統內出血內皮內臟神經支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六腑六根先天性橫膈疝氣前庭器官移植器官衰竭器官捐贈器官摘除犁鼻器皮下氣腫王林快码灼傷硫酸科技預測稳态竇 (動物構造)第8號當舖糙皮病縮頭魚虱线形虫动物门维生素C结节病组织 (生物学)组织学组织工程学细胞分化翼足目翅膀猫传染性腹膜炎猴免疫缺陷病毒眼睑疼痛疾病症候群痕跡器官痙攣生命延續生物学生物系統生物教室的人體模型生長素生殖器生殖系统男性生殖系統畢學富異鰓類白血病白雲鳳爪白斑角鯊癌症分期芳香療法韧皮部螯肢亞門遠端轉移遼寧角龍屬药物不良反应草蜢菊石目萎縮营养器官非洲達摩鳳蝶蝰蛇科表皮系統衛氏肺吸蟲衛斯理系列角色列表血液學血清型颧骨颧弓食物食物不耐症香港2008年1月香港網絡用語列表駝鹿解剖学解痙藥觸電觸手马步马氏管骨骼骨骼系統骨髓高等动物高譚 (第四季)體液體溫調節魚鬚魚鰭警示中樞變態莖诱导性多能干细胞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列表谈美书简買命鳥翼蝶足細胞趋同演化鸡尾酒会效应鹽腺黏多醣貯積症黏膜黏膜下層黑霞鯊軀幹软体动物辩证唯物主义连接蛋白胚层胚胎发育胰腺炎胺碘酮鈉鉀氯共轉運蛋白赭鵝膏走火入魔間皮細胞藍岩鬣蜥钳鱼肝臟股疝肺炎肌动蛋白肌肉骨骼系统脂肪酸代謝醛糖还原酶自动酿酒综合症自體免疫性疾病金斑蝶长生不老腎 (臟腑)腦幹死亡腰斩腳底按摩腸繫膜腹直肌腹股沟疝腺瘤腕垂症艾瑞伯特·海姆艾登堡鱼母艾摩爾蛋白质构象病造影劑連體雙胞胎耳鼻喉科學退行性疾病附睾HFE遺傳性血色病In situNMNAT1STRO-1抽象化 (計算機科學)抗体查克拉果实排泄作用恐龙恐龙化石恋足捐贈核医学梅莉迪丝·格蕾棘皮动物植物学植物組織培養植物解剖學楊可涵檢驗醫學欧氏尖吻鲛死亡天使 (歌曲)毒蜥屬氢氟酸法轮功在各地的发展及影响消化系统淡水鱼淺島誠澳大利亞虎鯊机器管家有机团结有机疏散理论成体干细胞昆虫昆虫学海鞘纲海洋分枝桿菌斑馬魚日本死刑制度旋風管家放血感受器感覺神經元感染拉馬克主義招魂 (小說)曉!!男塾普通教育發展證書智能生物材料1-氯-2-丙醇2002年2008年11月2008年11月英國2011年8月2011年9月中國2013年5月中國2014年8月中国大陆2015年1月逝世人物列表2015年3月中國4.6×30mm 扩展索引 (265 更多) »

劍射魚

劍射魚(學名Xiphactinus)是一類大型的掠食性硬骨魚,棲息在上白堊紀的西部內陸海道。牠們就像一條巨大及有獠牙的大海鰱。由愛德華·德林克·科普所描述的Portheus molossus是劍射魚的異名。在美國肯薩斯州、阿拉巴馬州及喬治亞州、歐洲及澳洲都有發現劍射魚的化石遺骸。.

新!!: 器官和劍射魚 · 查看更多 »

动物

動物是多細胞真核生命體中的一大類群,統稱為動物界。動物身體的基本形態會隨著其發育而變得固定,通常是在其胚胎發育時,但也有些動物會在其生命中有變態的過程。 大多數動物能自發且獨立地移動探索,只有極少數的動物(如珊瑚)是固定在一點無法移動。動物行為學是研究動物行為的科學,較著名的行為理論為康納德·洛倫茨提出的本能理論。 已發現的動物化石,多是在五億四千萬年前的寒武紀大爆發時的海洋物種。.

新!!: 器官和动物 · 查看更多 »

基底膜

基底膜(basement membrane)是位於上皮組織下的一層,無細胞且富含纖維的結締組織,分隔上皮、間皮、內皮,通常位於體腔或器官表面,或是血管內皮的基底面。.

新!!: 器官和基底膜 · 查看更多 »

基因本体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人们得到的数据越来越多。需要寻找一种方法来组织整理这些信息。GO(gene ontology)基因本体论提供了一个省时省力的解决方案,基因产物在数据库中被赋上GO的词条,进而科学家们可以到数据库中去查询这些生物学的相关信息。 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项目提供了定义术语的本体表示基因产物的性质。它主要包括三个分支:細胞組件、分子功能和生物過程。 基因本体是一个有向无环图(DAG)型的本体。目前,GO中使用了is_a、part_of和regulates三种关系。.

新!!: 器官和基因本体 · 查看更多 »

基质细胞

基质细胞或基底层细胞可以是任何器官(比如子宫粘膜(子宫内膜)、前列腺、骨髓和卵巢)的结缔组织,它支持那个器官實質細胞的功能。成纤维细胞、免疫细胞、周细胞、内皮细胞和炎症细胞是常见的基质细胞。 基质细胞与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在癌症的生长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靠近皮肤表皮底层的基质细胞释放促进细胞分裂的生长因子,使得表皮从底层不断再生而顶层表皮细胞持续“蜕皮”。基底细胞癌之类的皮肤癌不能转移因为肿瘤细胞需要附近基质细胞支持其分裂。缺乏这些基底层生长因子会阻止癌症在身体里的转移(入侵其它器官)。 Category:结缔组织细胞.

新!!: 器官和基质细胞 · 查看更多 »

埃博拉出血热

伊波拉出血熱(又名:伊波拉病毒病;通稱:伊波拉)是一種由伊波拉病毒引起,多出現於靈長動物身上之人畜共患傳染病。罹患此病的人會在2天至3週內陸續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疼痛、嘔吐、腹瀉及出疹等症狀。病情後會進一步惡化為肝、腎衰竭。步入此階段,病人或會出現體內、外出血的現象,並可能在首個症狀出現後的6至16天内,因血容量過低或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亡。 伊波拉患者多因接觸了帶有病毒的體液(包括血液)、器官,或間接觸摸到最近受污染之器具而染病。目前尚未有足夠證據,顯示病毒能經空氣微粒在靈長動物間傳播。患者的精液或母乳在其康復後的數週至數月内,仍可能載有病毒。果蝠被認為是伊波拉病原體的,能在自身不受影響的狀況下將之散播。疫症的控制在乎醫療界以及一定程度的社區配合。前線醫學措施包括了快速的病例偵測、實驗室診斷、、正確看護、謹慎處理醫療廢物及妥善安葬或火化屍體。減少接觸受感染的個體為社區防疫的一大重點。在近距離接觸患者時,應穿著完整的連身型防護衣物,並勤加洗手。叢林肉易沾染病毒,故需在徹底煮熟後方能進食;在處理這類產物時,也需佩戴醫用手套。 盡可能撇除其他諸如瘧疾、霍亂、腦膜炎、其他病毒性出血熱等可造成近似症狀的疾病,為診斷伊波拉出血熱的首要工作。血液樣本中之抗病毒體、病毒的核糖核酸或病毒本身均為鑑定的指標。目前尚未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各方亦正致力研發安全、可供廣泛使用的疫苗及藥物。病人大多接受或靜脈注射等,可提高存活率的舒緩性療法,以降低疾病所帶來的傷害及併發症的風險。深切治療則能進一步應付器官衰竭的問題。根據一直以來的疫情,此出血熱可造成高達25-90%(平均約五成)的綜合臨床致死率。 此病在1976年首次出現於當時的蘇丹及薩伊,並常於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區造成間歇性爆發。直至2013年,世界衛生組織一共公佈了1,716宗確診個案,合計24次爆發。最嚴重的一次流行,為肆虐西非的2013-16年疫症;是次爆發最終感染了人,奪取了人之性命。.

新!!: 器官和埃博拉出血热 · 查看更多 »

原腸胚形成

原腸胚形成(Gastrulation)是大部分動物胚胎發育中都會經歷的一個階段。在本階段中,只有一層細胞的囊胚會發生重組,形成一個含有三個胚層(即外胚層(ectoderm)、中胚層(mesoderm)、內胚層(endoderm))細胞的原腸胚(gastrula)Mundlos 2009: McGeady, 2004: p. 34。 原腸胚形成發生於卵裂之後,原腸胚形成完成後,胚胎進入原腸胚時期,開始過程。新形成的三個胚層的細胞會組合並發育為器官。每一個胚層的細胞都能發育為特定的器官和組織。外胚層會發育為表皮、神經嵴,以及之後會發育為神經系統的組織。中胚層細胞位於外胚層細胞和內胚層細胞之間,能發育為体节,生成肌肉,以及屬於肋骨、椎骨的軟骨。另外,中胚層還能發育為真皮、脊髓、血管與血液、骨,以及結締組織。內胚層細胞則會發育為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的上皮,比如肝和胰腺Arnold & Robinson, 2009。原腸胚形成過程結束後,機體的細胞都會組織為被上皮等締合的細胞包圍的群體,或者像間充質那樣分散在各處。 原腸胚形成的分子機制以及所需時間在不同的生物中是不同的。不過,不同生物之間的原腸胚形成仍然有一些共同點,如:一,胚胎的拓扑结构会发生变化,从单连通的表面(类似于球面)变为非单连通的表面(类似于环面)。二,胚胎細胞會分化為外胚層細胞、中胚層細胞、內胚層細胞(部分低等生物無中胚層細胞)。三,內胚層細胞會出現消化功能。另外,儘管動物原腸胚形成的具體模式千差萬別,但總的來說原腸胚形成過程中,細胞的移動可以歸納為五種:(Invagination)、(Involution)、(Ingression)、(delamination)、(epiboly)。 「原腸胚」(gastrula)以及「原腸胚形成」(gastrulation)這兩個名詞都是由恩斯特·海克爾(Ernst Haeckel)在他發表於1872年的著作《鈣質海綿生物學》(Biology of Calcareous Sponges)中首次提出的。(Lewis Wolpert),發育生物學的先驅之一,曾這樣說:「出生、結婚、死亡都不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原腸胚形成才是。」。.

新!!: 器官和原腸胚形成 · 查看更多 »

半海百合

半海百合(學名:Hemicrinus),又名半球百合,是一屬已滅絕的海百合,其化石主要分布在歐洲。這種外型古怪的海百合長有與其萼成直角的肢,其形狀像一隻湯匙。莖狀的延伸實際上是從長長的萼骨板形成,並附著於吸附器官上。半海百合生活在淺而洶湧的水中,利用其吸附器官附著於卵石上。.

新!!: 器官和半海百合 · 查看更多 »

卵巢

卵巢(ovary;ovarium)在解剖学中是指动物雌性体内制造卵子的一对性腺体。其中人类的卵巢呈现为卵圆形、偏灰的粉红色,是非常坚实的器官,形状类似于一个大葡萄。在子宫的两侧分别有一个卵巢,其具有两项生理功能,一是制造出卵子(或卵细胞),二是合成雌性激素。.

新!!: 器官和卵巢 · 查看更多 »

南极磷虾

南极磷虾(學名:Euphausia superba),又名大磷蝦或南極大磷蝦,是一種生活在南冰洋的南极洲水域的磷虾。南极磷虾是似虾的无脊椎动物,並以群集方式生活,有时密度达到每立方米10,000—30,000隻。 牠们以微小的浮游植物作為食物,從中將初级生产而來的能量,轉化來维持其遠洋帶的生命周期。 牠们长成達6厘米长,2克重,有6年的壽命。牠们是南极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若以生物質能来说,牠們可能是地球上最成功的動物物种 (大约共有5亿吨)。.

新!!: 器官和南极磷虾 · 查看更多 »

反射 (生理学)

反射是神经活动的最基本方式,是指有机体的中枢神经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有规律的应答。也是一切心理与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新!!: 器官和反射 (生理学) · 查看更多 »

口器

口器(Arthropod mouthparts),位於節肢動物口兩側的器官,有攝取食物及感覺等作用。 昆蟲口器由頭部後面的3對附肢和一部分頭部結構聯合組成,主要有攝食、感覺等功能。蛛形綱口器包括兩對附肢,昆蟲的口器包括上唇一個,大顎一對,小顎一對,舌、下唇各一個。上唇是口前頁,一塊(其內有突起,叫上舌)。舌是上唇之後、下唇之前的一狹長突起,唾液腺一般開口于其後壁的基部。大顎、小顎、下唇屬於頭部後的3對附肢。 甲殼亞門之外肢演變為演化為口器、吸盤和生殖器等非常不同的器官,並於附近有被稱為顎足的附屬物。.

新!!: 器官和口器 · 查看更多 »

台中保險員分屍案

台中女保險員分屍案是2003年12月,發生於臺灣臺中縣龍井鄉(今臺中市龍井區)的殺人分屍事件,犯人為陳金火(47歲男性)與廣德強(29歲男性)。.

新!!: 器官和台中保險員分屍案 · 查看更多 »

发音器官

人的发音器官或称言语器官是用来发声的器官。包括呼吸器官、喉头、口腔和鼻腔。 可以细分为:.

新!!: 器官和发音器官 · 查看更多 »

吸食

#重定向 物質濫.

新!!: 器官和吸食 · 查看更多 »

合成生物学

合成生物學(synthetic biology)是將生物科學應用到日常生活中的一種嶄新方式。英國倫敦的皇家科學院(Royal Society)認為:合成生物學結合了其他領域的知識與工具,涉及的領域包括系統生物學、基因工程、機械工程、機電工程、資訊理論、物理學、納米技術及電腦模擬等等。 目前,合成生物學已在多個行業落實應用,例如農業、能源、製造業及醫學等等。.

新!!: 器官和合成生物学 · 查看更多 »

報告基因

報告基因(Reporter Gene)是一個分子生物學概念,它是指一類在細胞、組織/器官或個體處於特定情況下會表達並使得他們產生易於檢測、且實驗材料原本不會產生的性狀的基因。較常用的報告基因有綠色螢光蛋白基因(GFP)、β-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等)等。 報告基因在分子細胞生物學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報告基因不僅可以用於啓動子(promoter)、增強子(enhancer)/(silencer)等順式作用元件的功能研究,亦可以與目的基因偶聯,使研究者易於觀察這些基因的表達情況。.

新!!: 器官和報告基因 · 查看更多 »

增生 (生物學)

細胞增生(Hyperplasia),是指由於細胞數量增加()而造成組織的體積質量增加,並且有些情況下會導致器官變大。細胞增生有時會與良性的贅生物或是良性肿瘤混淆。 細胞增生是細胞對外在刺激常見的腫瘤前期反應 ,在顯微鏡底下,增生細胞與正常細胞無異,但是數量變多,有時候增生細胞的體積也可能變大(細胞肥大)。細胞增生與細胞肥大的主要差異在於細胞受到外在刺激之後的反應方式,細胞增生是受到刺激之後細胞數量增加,而細胞肥大則是細胞的體積變大。.

新!!: 器官和增生 (生物學) · 查看更多 »

墨西哥毒蜥

墨西哥毒蜥(Heloderma horridum)是毒蜥屬下的一种蜥蜴,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和危地马拉南部,能分泌毒液。目前发现的能分泌毒液的蜥蜴一共只有两种,另一种是美國毒蜥(Heloderma suspectum),也属于毒蜥屬。墨西哥毒蜥体型比美国毒蜥大,体色更为黯淡,且身体上有淡黄色的斑点与条带。它是肉食动物,主要以爬行动物的蛋为食。墨西哥毒蜥分泌的毒液对人类的用处尚有争议,不过,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其中的几种酶可能可以用来生产抗糖尿病药,相关的药物学研究还在进行中。 墨西哥毒蜥面临着过度捕杀和棲息地破壞的问题,受到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保护。.

新!!: 器官和墨西哥毒蜥 · 查看更多 »

声音

聲音是振動產生的聲波,通過介質(空氣或固体、液体)傳播并能被人或動物聽覺器官所感知的波動現象。 聲音的頻率一般會以赫兹表示,記為Hz,指每秒鍾周期性震動的次數。而分貝是用来表示聲音强度的单位,記為dB。.

新!!: 器官和声音 · 查看更多 »

多孔动物门

| fossil_range.

新!!: 器官和多孔动物门 · 查看更多 »

多細胞生物

多細胞生物是指由多个、分化的细胞组成的生物体,其分化的细胞各有不同的、專門的功能。大多數可以使用肉眼看到的生物是多细胞生物。 所有多細胞生物都屬於真核生物。.

新!!: 器官和多細胞生物 · 查看更多 »

夏尔-弗朗索瓦·布里索·德米尔贝尔

夏尔-弗朗索瓦·布里索·德米尔贝尔 (法语:Charles-François Brisseau de Mirbel,)是法国植物学家和政治家,是植物细胞学的奠基人。 他出生于巴黎,20岁时就已经成为法國國立自然史博物館的助理自然学者,并开始用显微镜研究植物的细胞结构。 1802年,他发表了他的论文《植物解剖學及生理學專論》,奠定了他作为法国植物细胞学、组织学和植物生理学创始人的地位,他推测植物的所有结构都是由薄壁组织分化出来的,1809年,他观察到每个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壁,这是对细胞学的重要贡献。 1803年,他被任命为拿破伦的玛尔麦松城堡植物园的负责人,在这里他研究并发表了关于植物组织结构和器官分化的论文,并观察和阐述了叶苔门地钱属植物的形态。上述论文使他加入了法兰西科学院,并成为巴黎大学植物系的主任。1815年他出版了专著《植物生理學與植物學綱要》。 波旁王朝复辟后,他的朋友作为内务部长,推荐他成为内务部秘书长,但1829年复辟王朝倒台后,他的政治生涯也结束了,重新回到自然史博物館,作为巴黎植物园的园长和博物馆的文化部长。1837年他被选为伦敦的英国皇家学会的外籍院士。 他1823年和一位法国画家结婚,1854年在香佩莱3逝世。植物中的米尔贝利豆属是以他命名的。.

新!!: 器官和夏尔-弗朗索瓦·布里索·德米尔贝尔 · 查看更多 »

大鳗螈

大鰻螈(學名:Siren lacertina)是一種像鰻魚的兩棲類動物。牠被分類為有尾目被受爭議。最大的大鰻螈可以成長至48-97厘米長。體色由深綠色至接近黑色,而下腹則是淺灰色或黃色。年輕的大鰻螈在其兩側有一條淺色的斑紋,隨著年紀漸長而消退。它們有大的鰓,沒有後腳。前腳有四趾,細少而可以收藏於鰓內。 大鰻螈一般都是食肉動物及以環節動物、昆蟲、蝸牛及細少的魚為食物,不過牠們亦曾被發現以植物為食物。牠們有體側線的感官器官用作探測獵物。 牠們生活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至佛羅里達州一帶。雌性於二月至三月間產卵,可多達500個卵。卵在約兩個月後孵化。而卵的受精方法卻仍未知。.

新!!: 器官和大鳗螈 · 查看更多 »

大腸癌

大腸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又稱為大--腸癌、直--腸癌、--、--、或腸癌,為源自結腸或直腸(為大腸的一部份)的癌症。因為細胞不正常的生長,可能侵犯或轉移至身體其他部。症狀可能包括、排便習慣改變、體重減輕、以及疲倦感。 大部份的大腸直腸癌起因為生活習慣及老化,少部分則因為遺傳疾病。風險因子包括飲食、肥胖、抽煙、運動量不足。增加罹癌風險的飲食包含紅肉或加工肉品、以及酒精。其他風險因子包含發炎性腸道疾病(分為克隆氏症和潰瘍性大腸炎)。某些可能造成大腸直腸癌的遺傳疾病為家族性結直腸瘜肉綜合症和,然而這些遺傳性疾病占大腸直腸癌所有病例中的比例不到5%。大腸直腸癌通常源自良性腫瘤,然而隨時間進展變成惡性腫瘤。 腸癌的診斷可藉由或檢查切片。接著由影像檢查查看是否轉移。進行大腸直腸癌的可有效降低死亡率,目前建議50歲以上至75歲規則接受篩檢。阿斯匹靈及其他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可降低罹癌風險,但由於藥物的副作用,目前並不建議常規使用它們來預防大腸直腸癌的發生。 治療方式包括手術、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及標靶治療或是合併使用以上療法。侷限在腸壁的大腸直腸癌可能藉由手術治癒,然而當癌症已擴散或轉移時則不然,此時則以改善生活品質及症狀為治療目標。在美國,五年存活率約65%,然而主要取決於病人健康狀況與癌症分期,而分期又關係到是否能藉由手術移除。整體來說,大腸直腸癌為第三常見癌症,約占10%。在2012年,有140萬例新診斷的大腸直腸癌,且造成69.4萬人死亡。大腸直腸癌在已開發國家較為常見,占全世界總案例數的65%。而在女性較男性少見。.

新!!: 器官和大腸癌 · 查看更多 »

外肛动物门

外肛动物门(學名:Ectoprocta)是动物界的一个门,其下的物種通稱苔蘚蟲(bryozoans)。外肛动物过去常与内肛动物合称为苔藓动物门(學名:Bryozoa),目前所称的苔藓动物已专指外肛动物。目前生存的种类有近4000种。自奥陶纪生存至现代,约有15000个化石种。.

新!!: 器官和外肛动物门 · 查看更多 »

女王鳳凰螺

女王鳳凰螺(学名:Eustrombus gigas),又名大鳳螺或粉紅鳳凰螺,是一種大型及可食用的海螺。牠們是最大型的軟體動物之一,原產於大西洋西部由百慕達至巴西的海域。 女王鳳凰螺受到《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保護。不過,牠們在加勒比海並非真正瀕危,但在其他地區則因過度的漁獵為食物而受到威脅。.

新!!: 器官和女王鳳凰螺 · 查看更多 »

奇点迫近

《奇点臨近》 (The Singularity Is Near: When Humans Transcend Biology) 是美國作家、發明家和未來學家雷蒙德·库茨魏尔的一本关于未来学的著作,于2005年出版。中文译著由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11年10月1日出版发行。.

新!!: 器官和奇点迫近 · 查看更多 »

姥鲨

象鮫(學名:Cetorhinus maximus),又名姥鲨,是象鮫科及象鮫屬中唯一的一個物种。牠是僅次於鲸鯊的世界上第二大魚類。象鮫分布在全世界的温带海洋。牠們游动缓慢,一般都沒有危害及依靠浮游生物为饵料的。 就像其他的大型鯊魚,象鮫正面臨滅絕的危險,原因是其低繁殖及過份捕魚,以供應世界各地對魚翅、魚肉及器官的需求。.

新!!: 器官和姥鲨 · 查看更多 »

子宫

子宫,中医学常称胞宫,又称女子胞,奇恒之腑之一。位于小腹正中,膀胱之后,直肠之前,下口连接阴道,为女性发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 子宫是雌性哺乳动物的生殖器官中,用來讓胚胎發育的器官。人類女性的子宮位于骨盆腔中央,呈倒置的梨形。而其他哺乳動物則形狀形態各不相同。.

新!!: 器官和子宫 · 查看更多 »

宏量元素

宏量元素,又称常量元素,指在体内含量丰富的元素。.

新!!: 器官和宏量元素 · 查看更多 »

家牛

家牛或称黄牛、歐洲牛(学名:Bos taurus)是哺乳類偶蹄目牛科牛亚科牛属中一群已經驯化的動物。这种群居动物的祖先为原牛,大约8千年前被人类驯化成家养的牲畜。如今地球上生存着13亿只家牛,遍布除了南极洲以外的每一块大陆。家牛同人类的生活极为密切,一般将它们用来作为肉、奶或皮革的来源,在化石燃料大规模使用之前家牛也是主要的畜力来源之一。为了更好地利用家牛所提供的资源,人类長期進行配種,按其特征可以分为供食用的肉牛及产奶的奶牛,用于耕作的家牛则日渐减少。在人类的文化中,家牛一般占有很高的地位,台灣早期的農家子弟禁吃牛肉,1949年的《印度宪法》与《尼泊尔宪法》甚至禁止宰牛。人们大多将其同力量、财富等联系起来,许多地区将家牛视作忠诚、勤劳的象征。不过因为其外形和从事的工作,有时也会被当做卑贱、粗暴的象征。.

新!!: 器官和家牛 · 查看更多 »

家族性澱粉樣物多發性神經病變

家族性澱粉樣物多發性神經病變(英文:Familial amyloid polyneuropathy,簡稱FAP)是一種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是致命且無法根治的神經病變,由葡萄牙神經學家Corino da Costa Andrade於1952年首先發現。患者肝臟缺乏一種分解澱粉樣蛋白的酶,導致澱粉樣蛋白不正常地累積,影響神經系統、心臟及其他器官的功能,通常在40歲前會因心臟衰竭而死亡。.

新!!: 器官和家族性澱粉樣物多發性神經病變 · 查看更多 »

完全变态

完全变态,又叫变異、蜕变,是昆蟲發育的一種類型。幼虫和成虫形态不同,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也不一致。虫体自卵孵化后,从幼虫到成虫要经过一个蛹期(这在不完全变态中没有的),在蛹期体内进行剧烈的组织和器官的改造过程,蛹期过后,成虫破蛹而出。 大多数翅亚纲的内生翅类昆虫属于此种变态类型,如各种甲虫、蝶、蛾、蜂、蟻类和蚊、蝇类等。.

新!!: 器官和完全变态 · 查看更多 »

安地斯神鷹

安地斯神鷹(学名:Vultur gryphus),又名康多兀鷲、安地斯禿鷹、南美神鷹、安地斯神鹫,是南美洲的一種新大陸禿鷲。牠們分佈在安地斯山脈及南美洲西部鄰近的太平洋海岸,是西半球最大的飛行鳥類。 安地斯神鷹是黑色的禿鷹,頸部底環繞有一圈白色羽毛,兩翼上有很大的白斑,雄鷹则更為顯眼。頭部及頸部接近沒有羽毛,呈暗紅色,會因應情緒而變色。雄鷹頭上有一個暗紅色的肉冠。不像其他猛禽,安地斯神鷹的雄鷹體型較雌鷹大。 安地斯神鷹主要吃腐肉,喜歡如鹿或歐洲牛等大型動物的屍體。牠們5-6歲就達至性成熟,棲息在海拔3000-5000米的岩壁。每次會生1到2枚蛋。牠們是世界上最長壽的鳥類,可以活到100歲。 安地斯神鷹是阿根廷、玻利維亞、智利、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及秘魯的國家象徵,且經常出現在南美洲的傳說及神話中。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牠們列為近危。牠們受到失去棲息地及二次中毒所威脅。在幾個國家已經有保育及飼養的計劃。.

新!!: 器官和安地斯神鷹 · 查看更多 »

實習醫生劇情列表

以下是美國廣播公司所播出的一個黃金時段影集——《實習醫生》的集名列表。這個影集的第一季最初是在2005年3月27日播映,時間取代了原本的《波士頓律師》影集,其觀眾主要是原本觀看《瘋狂主婦》的人。很快的,這個影集的收視率就超越了《波士頓律師》。之後,這個影集的第二季,共27集,在2005年的9月開始播映。這個影集在2008年5月22日結束了它的第四季,並於同年9月25日開始了其第五季。自開始到2009年1月22日止,共91集的實習醫生已被播出,並還有包括了其它的特別播出。 到目前為止,實習醫生的第一、二、三、四季的DVD已經於美國發行。 另外,實習醫生的每一個英文集名都代表了一首歌曲的名字。.

新!!: 器官和實習醫生劇情列表 · 查看更多 »

密蘇里鏟鱘

密蘇里鏟鱘(學名:Scaphirhynchus albus),又名淺色鱘魚(下稱之),是原產於密蘇里河及下密西西比河盆地的一種瀕危輻鰭魚。牠們如其名般色澤很淺,與扁吻鏟鱘是近親,但身體較長。約長76-150厘米及重39公斤。牠們需要15年的時間才完全成長,而且也不經常產卵,但卻可以活上達100年。鱘科最早可以追溯至7000萬年前的白堊紀,而淺色鱘魚一直沒有主要改變,可以說是一種由恐龍時代留下來的遺跡。 於1990年,美國漁業暨野生動物局(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將淺色鱘魚列為瀕危物種。十年以來只發現有少量的幼魚,且很少再觀察到牠們的蹤跡。牠們是第一種密西西比河的魚類被列為瀕危。其衰落的主因相信是失去棲息地。大部份密西西比河的河道都被改道或築壩,適合淺色鱘魚產卵的砂礫河床及慢流側道都大幅減少。牠們的肉質美味,卵可以造成魚子醬。 保育淺色鱘魚的工作得到了稍微的成功。每年也有約一打的淺色鱘魚從魚苗孵化場放生到野外。為了了解淺色鱘魚的行為,研究人員植入了GPS發訊器來追蹤牠們的行動及尋找其產卵地。另外,也有工作改善牠們產卵地的環境,來增加其野外生存的機會。.

新!!: 器官和密蘇里鏟鱘 · 查看更多 »

對中共摘取法輪功學員及良心犯器官的指控

對中共摘取法輪功學員及良心犯器官的指控,是指中國共產黨執政當局,特別是政法委員會系統(包括公安和武警)、解放軍委系統,被獨立調查者指控大規模系統性活體摘取良心犯的器官,供商業性移植給中國人或外國人謀利,被害者因此死亡,主要對象是遭關押的法轮功修煉者,以及部分其他宗教及少數民族團體成員,這些良心犯被關押在監獄、勞動教養所(Labor Camp)等场所。最主要的獨立調查為大衛·喬高所做《關於指控中共摘取法轮功學員器官的調查報告》(Revised Report into Allegations of Organ Harvesting of Falun Gong Practitioners in China)。聯合國禁止酷刑委員會2015年12月9日要求對中共當局強摘包括法輪功學員器官的指控進行獨立調查,聯合國特別報告員公開譴責中共活摘法輪功學員在內的良心犯器官。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自2006年以來持續否認該指控,但拒絕應聯合國要求公布相關數據以反證,也拒絕外國組織獨立調查的請求。中國政府僅承認國內器官捐贈制度混亂、且官方自2005年起多次改口後稱「大部分器官來源係來自於死刑犯」,並表示將自2013年起改採新制度,逐步終止這些現象。目前,聯合國、自由之家、國際特赦組織、部分國際醫學及移植界仍持續要求中國大陸政府公布相關數據,並同意他们進入中國進行不受政府干預的獨立調查,以釐清真相。獲准在中國發行的《鳳凰週刊》2013年11月刊文〈中國人體器官買賣的黑幕〉,針對中国政府2005年後稱「95%器官來自死囚」,報導中指称「器官比死囚多,官方六次改口」,並稱在中國無法獲得法律保護的法輪功學員、中國勞教所囚犯、社會流民、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等,“都可能是被盜賣器官的目標”;而且過去十年器官移植旅遊在中國興盛,器官幾乎隨叫隨到「换肾跟买猪腰子一样容易」,無須等候、快速配對的奇蹟,中國器官移植量實際高於美國,國際醫學專家認為「中國存在龐大的地下人體器官庫,甚至活摘器官庫」。報導還引用了中國《三聯生活周刊》2006年4月〈器官移植立法之難〉一文「中國98%器官移植源控制在非衛生部系統。」指該文「言外之意,是在司法和軍事系統」。 該指控内容連續多年被列入聯合國及美國國務院、美國國會等機構的人權報告書。中華民國立法院(2012年12月)、歐洲議會(2013年12月、2016年7月第二度)、澳洲參議院(2013年3月)、義大利參議院人權委員會、愛爾蘭議會外交事務及貿易聯合委員會、美國國會外交委員會(2014年7月底281號決議案)、美國眾議院2016年通過343號決議案再度譴責並要求美國國務院徹查並採取行動、加拿大國會國際人權委員會(2014年12月),陸續通過決議譴責中國政府強摘法轮功修煉者等良心犯器官。歐盟通過歐洲理事會反對人體器官販運公約,以色列、西班牙、台灣陸續完成立法禁止到中國器官移植旅遊。 公安、檢察、法院方面主要責任人,《紐約郵報》、奧地利國家新聞社(APA)等外媒報導,指江澤民、中共中央政法委前書記周永康、中共重慶市委前書記薄熙來主導對法輪功等囚犯 活摘器官的系統運作與利益;前衛生部長黃潔夫2015年3月公開向媒體稱周是「掌控囚犯器官利益鏈的大老虎」,在胡溫、習李兩屆領導人皆支持取消「使用死刑犯器官」,胡平指這說法間接證實摘取法輪功修煉者器官的指控。徐才厚、周永康2014年陸續被習近平當局以其他罪名查辦。解放军退休大校軍官辛子陵在媒體專訪透露,溫家寶曾與周永康就法輪功問題激烈爭執,斥責周「你活摘人體器官連麻藥都不打,這是人幹的事情嗎?」 《》2014年7月刊登〈發生在中國的死刑犯器官摘取〉,提出三点質疑,指称中国政府“出爾反爾”,對「是否取消利用死刑犯器官」說法前後矛盾,並提醒外界忽略了法轮功等良心犯器官被中共強摘的面向,並指稱直到2014年,器官強摘現象仍繼續發生在中國。2015年10月《英國醫學期刊BMJ》發表三國五名醫學專家合撰文章《中共在囚犯器官問題上的文字遊戲》,指中共當局及黃潔夫誤導國際社會對中國的器官移植實際狀況的認識,並指被強摘的最主要對象是法輪功學員,專家建議中国政府應立法停止使用任何囚犯器官、接受國際監督。關於這項指控調查的紀錄片《活摘》2015年獲得美國廣電最高榮譽皮博迪獎。大衛‧喬高指稱,中共對包括法輪功及良心犯等活摘器官交易,每年獲利10億美元,對於面臨財政困難的中國衛生系統而言是筆巨額收入。.

新!!: 器官和對中共摘取法輪功學員及良心犯器官的指控 · 查看更多 »

小貴族龍屬

小貴族龍屬(學名:Kritosaurus),又名克里托龍,是鴨嘴龍科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上白堊紀的北美洲,約7300萬年前。小貴族龍身長10公尺,體重2到3公噸,牠的化石並不齊全,但在分類歷史上卻很重要。牠的學名意思是「分離的蜥蜴」,但卻有時因牠的鷹鈎鼻而誤譯為「貴族蜥蜴」,最初標本被發現時,鼻部是關節脫落的碎片,因此原先被重建成扁平的。牠的分類歷史很曲折,涉及了格里芬龍、阿納薩齊龍及納秀畢吐龍,這個分類的混亂狀況需要發現更多小貴族龍的化石才能解決。除了缺乏化石外,牠亦一直被認為是格里芬龍的異名,故牠要到1990年代才出現在書本之上。.

新!!: 器官和小貴族龍屬 · 查看更多 »

尾骨

尾骨(拉丁文:os coccygis), 是三角形,由後面的3至5塊尾椎接合而成。.

新!!: 器官和尾骨 · 查看更多 »

屍體

屍體,是不同于生物的概念,指生物体死亡後遺留的尚未完全腐烂的躯体。至於完全腐壞、僅殘餘骨骼組織的动物尸体则称为骸骨,亦称白骨、骷髅、遗骨等,其中“骷髏”一詞可能帶有恐懼吓唬人的意味。.

新!!: 器官和屍體 · 查看更多 »

巨噬细胞

巨噬細胞(macrophage,縮寫為mφ)是一種位於組織內的白血球,源自單核球,而單核球又來源於骨髓中的前體细胞。巨噬細胞和單核球皆為吞噬細胞,在脊椎動物體內參與非特異性防衛(先天性免疫)和特異性防衛(细胞免疫)。它們的主要功能是以固定細胞或游離細胞的形式對細胞残片及病原體進行噬菌作用(即吞噬以及消化),并激活淋巴球或其他免疫細胞,令其對病原體作出反應。.

新!!: 器官和巨噬细胞 · 查看更多 »

上皮癌

(Carcinoma),有翻译为惡性上皮細胞腫瘤,是癌症的一种。在醫學上專指由上皮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其它由結締組織來源的恶性肿瘤只称作恶性肿瘤,如:肌肉或骨骼的惡性肉瘤(Sarcoma)、黑色素細胞的惡性黑色素瘤(Melanoma)、生殖細胞的畸胎瘤(Teratoma),而血液科的惡性腫瘤則使用白血病及淋巴瘤的名稱。隨著病毒學的發展,至今已發現有百分之20左右的癌症為病毒所引起的。 由於絕大多數惡性腫瘤病例是恶性上皮肿瘤,因此在一般用途上癌已成為惡性腫瘤的同義詞,其它種類的惡性腫瘤也常被稱為癌或癌症,例如白血病就被稱為血癌。 在全球範圍內,各類癌症是人類第三大的死因,僅次於心血管疾病和各類感染和寄生蟲類疾病;在臺灣,自1982年起,癌症就一直是臺灣人第一大的死因。 惡性上皮細胞腫瘤名列中華民國十大死因之一。.

新!!: 器官和上皮癌 · 查看更多 »

丝囊

丝囊,又稱作紡織器,为蜘蛛腹部或一些昆蟲幼蟲的吐絲器官,其主要作用乃分泌粘而可凝成丝之液体。大多數蜘蛛有三對絲囊,也有一對、兩對或四對的情況。 其中有細管與絲腺相連,絲腺分泌絲後,經過絲囊,被織拉成各種絲線。某些昆蟲的成蟲,例如纺足目生物也有絲囊。 大多數蜘蛛使用絲囊噴出的蛛絲來織網。一些昆蟲幼蟲(包括蠶)用絲囊吐出的絲線來製造繭。而足絲蟻織造絲網以防禦天敵。 關於哥斯達黎加斑馬腳吐絲器官的研究顯示有可能蜘蛛的絲囊最初是用來輔助攀爬的,後來才發展出吐絲的作用。.

新!!: 器官和丝囊 · 查看更多 »

两栖动物

兩棲動物(學名:),又名两生动物,包括所有生没有卵殼的卵,拥有四肢的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的皮肤裸露,表面没有鳞片、毛发等覆盖,但是可以分泌黏液以保持身体的湿润;其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进行呼吸,长大后用肺兼皮肤呼吸。两栖动物可以爬上陆地,但是不能一生离水,因为可以在两处生存,称为两栖。牠是脊椎动物从水栖到陆栖的过渡类型。现在大约有七千多种两栖动物。兩棲動物是冷血動物(冷血动物也就是变温动物)。.

新!!: 器官和两栖动物 · 查看更多 »

中医学

中医学是一种起源于中国汉族,由汉族创造的传统医学也称“汉医”,以古代中国医学实践為主體的传统医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按照中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名词,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二十世紀以來因應時代的需求,在西方科學方法引入後,部分療法不但引起了現代醫學的興趣,中醫的大夫養成也從學徒制度,轉趨於專業化、學術化、國際化,這種經過世界主流醫界所認證的“中医药学科的专业职业队伍”称中医师,也称“科學中医”。2017年,中國首部中醫藥法施行。.

新!!: 器官和中医学 · 查看更多 »

中国大陆与香港矛盾

中國大陆與香港矛盾(簡稱陸港矛盾、中港矛盾、港中矛盾、中港衝突),是指1997年英國將香港主權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香港回歸)後,中国大陆與香港之间主要涉及政治制度、經濟、社會、文化和移民等之一系列矛盾衝突。 1997年後,香港特区政府和親建制派配合中国共产党的各種政策和措施,引起了香港本土派的不满。部分香港人認為,中国共产党和香港政府輕視“兩制、港人治港”,担忧香港政府將大陆人利益放在港人利益之上,削弱港人地位和公民權利。2012年梁振英上任香港行政長官後,被指加速推行港深两地融合的政策,包括不顧香港承載力地引入過多觀光客及大量新移民,引发的种种弊处亦進一步激化矛盾。 隨著矛盾激升,加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對香港政改的決定的催化,以及對香港政府經貿、文化政策的不满,衝突由以往的民間層面激化到政治層面。雨傘革命就成了衝突積累的最終總爆發。《苹果日报》评论称,港中矛盾乃法制之爭。何清漣则认为,中港矛盾的實質是文明的衝突。不少香港人擁有自身文化認同感,並且香港與大陆在政治、制度及文化、习惯等其他多方面有差異。中港矛盾讓許多香港人對中國、中華民族的認同感減弱,部分香港年輕人開始支持港獨、呼吁加強對香港民族主義的捍衛,並同台灣獨立運動及台湾泛綠陣營更為友好, 10-13/6/2013。出於對香港社會、政治及一國兩制前景的擔憂,香港人移民台灣、加拿大等地的人數在近年來也有所增加。在2016年台灣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的統計便顯示共有1086名港人獲台灣發出定居許可,較2015年大幅上升逾四成。 有評論人士在報章撰文,認為1997年以後的各方面事態發展導致中國大陆民众对香港的印象多趨於负面,對“香港独特性”感到疑惑、不解甚至反感,并出现了2012年孔庆东辱骂港人事件等語言暴力事件,經過相關報導後也让香港人对中国大陆人產生印象负面,以致有“蝗蟲論”等不友善的言论和“立法會宣誓風波”等過激行为出現。.

新!!: 器官和中国大陆与香港矛盾 · 查看更多 »

中胚层

中胚层(mesoderm)是胚胎中位于内外胚层之间的胚层。在绘图中,传统上用红色表示。 人类的中胚层在胚胎发育第三周出现,原条的形成代表着中胚层的出现。 并非所有动物胚胎都有中胚层。只有两侧对称动物才有三胚层。 以下器官由中胚层形成:.

新!!: 器官和中胚层 · 查看更多 »

三葉蟲

三叶虫纲(學名:Trilobita)的动物通称三叶虫,是节肢动物门中已经灭绝的一纲。牠们最早出现于寒武紀,在古生代早期达到顶峰,此后逐渐减少至灭绝。最晚的三叶虫(砑头虫目)于二亿五千万年前二叠纪结束时的生物集群灭绝中消失。三叶虫是非常知名的化石动物,其知名度可能仅次于恐龙。在所有的化石动物中三叶虫是种类最丰富的,至今已经确定的有九(或者十)个目,一万五千多个物种。大多数三叶虫是比较简单的、小的海生动物,牠们在海底爬行,通过过滤泥沙来吸取营养。牠们身體分節,有帶溝將身體分為三個垂直的葉。在世界各地都有發現過其化石。.

新!!: 器官和三葉蟲 · 查看更多 »

下水

下水廣義指一般指动物内脏,或泛指除去肌肉以外的其他动物器官。狹義指豬腸和豬肺,相對下水,上水為豬腰和豬肝,客家菜有一味五更上水。 因各地的风俗及饮食习惯不同,下水的具体所指范围也有很大不同。而且在不同的饮食文化中,下水的地位也有巨大差异:有些文化中(比如伊斯蘭文化和猶太文化),动物肉以外的所有器官都在应抛弃的废物之列;而另一些文化中,下水则可能是比肉类更有价值的食品。 有时下水也被称为杂碎,但杂碎也可能有不同的含义。.

新!!: 器官和下水 · 查看更多 »

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症,又名修格连氏症候群,或者舍格伦综合症。该病的英文名称为Sjögren's syndrome(,又称为Mikulicz disease及Sicca syndrome,是一種長期的自體免疫疾病,會影响身體的腺體。主要导致口干和眼睛干涩,其他症狀包括,慢性咳嗽,陰道干涩,,疲倦,肌肉和關節疼痛以及,患上這症候群的患者會增加5%罹患淋巴瘤的風險。 雖然確切的原因尚不清楚,但相信它涉及遺傳和,如暴露於病毒或細菌。此疾病可以獨立於其他健康問題(原發性修格連氏症候群)或是另一種的結果(繼發性修格連氏症候群)。發炎的結果逐漸傷害腺體,診斷是通過對腺體活體切片以及寻找特異性抗體的血液检查。 在活體切片中,腺體内通常有淋巴細胞。 治療會針對患者的症狀進行。對於乾眼病,可以嘗試人工淚液,減少炎症的藥物,,或者關閉淚管的手術,對於口乾,可以使用口香糖(無糖為佳),啜飲水或唾液替代物 關節或肌肉疼痛的患者,可以使用布洛芬,可能導致乾燥的藥物,如抗組胺藥,也可能需停藥。 瑞典眼科医生在1933年描述這此疾病,因而以他命名;然而,更早的紀錄已有描述罹患此症狀的病人。人口中有0.2%到1.2%受到影響,一半是初級形式,一半是二級形式。女性罹病比率是男性的十倍,通常在中年開始,但任何人都可能受到影響。若無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干燥综合征不會影響預期壽命。.

新!!: 器官和干燥综合征 · 查看更多 »

平均動脈壓

平均動脈壓(Mean arterial pressure,簡稱MAP)為醫學上用來描述個體平均血壓的詞彙,其定義為一個中平均的動脈血壓。.

新!!: 器官和平均動脈壓 · 查看更多 »

幹細胞

幹細胞(stem cell)是原始且未特化的细胞,它是未充分分化、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在功能的一类细胞。干细胞存在所有多細胞組織裡,能經由有絲分裂與分化來分裂成多種的特化細胞,而且可以利用自我更新來提供更多幹細胞。對哺乳動物來說,幹細胞分為兩大類:胚胎幹細胞與成体干细胞,胚胎幹細胞取自囊胚裡的內細胞團;而成体干细胞則來自各式各樣的組織。在成體組織裡,間葉幹細胞與前体细胞擔任身體的修復系統,補充成體組織。在胚胎發展階段,幹細胞不僅能分化為所有的特化細胞- 外胚層,內胚層和中胚層(參考人工多能幹細胞),而且能維持新生組織的正常轉移,例如血液、皮膚或腸組織。 因為1960年代与詹姆士·堤尔在多倫多大學的發現,開啟了研究幹細胞的大門。幹細胞如今能以人工的方式生長或轉變成數種特化細胞,經由細胞培養能形成各種特定組織(像是肌肉或神經)的組成細胞。可塑性高的成體幹細胞已常態地運用在醫療上。幹細胞的來源有很多,包括脐带血與骨髓。利用胚胎细胞培养與由取得的胚胎幹細胞成長為具治療性的複製體,也可望躋身未來的醫療方式之列。 医学研究者认为干细胞研究(也称为再生医学)有潜力通过用于修复特定的组织或生长器官,改变人类疾病的应对方法。但是美國政府的国家卫生研究院报告指出,“重要的技术障碍仍然存在,通过多年的集中研究才能克服。”.

新!!: 器官和幹細胞 · 查看更多 »

乔瓦尼·莫尔加尼

乔瓦尼·巴蒂什·莫尔加尼(Giovanni Battista Morgagni,)意大利解剖学家和病理学家,他将病理解剖发展成为一门精确的科学,被誉为现代病理解剖学之父。 莫尔加尼出生于意大利北部的弗利,1701年获得博洛尼亚大学病理学和医学学位后,留校担任其导师的解剖员。1704年协助瓦尔萨瓦完成《论人耳》(De Aure Humana)。1710年成为医学教授。1715年晋升为解剖学主席。 1761年,莫尔加尼发表重要的著作《疾病的位置与病因》(De Sedibus et Causis Morborum per Anatomen Indagatis),书中描述了600余例解剖案例,首次系统地记载了许多疾病的器官病理变化,认为每一种疾病都与一定的器官损害有关,有它独特的病变部位。.

新!!: 器官和乔瓦尼·莫尔加尼 · 查看更多 »

亞冠龍屬

亞冠龍屬(學名:Hypacrosaurus)又譯高背龍,是鴨嘴龍科下的一屬恐龍,與冠龍的外貌相似。就像冠龍般,亞冠龍有高及圓的中空頭冠,但卻沒有那麼大及筆直。牠的名稱的意思是「接近最高的恐龍」,是因牠幾乎與暴龍一樣大。亞冠龍的兩個物種都是生活於上白堊紀的加拿大艾伯塔省及美國蒙大拿州,約7500萬至6700萬年前,且是北美洲最晚發現的有頭冠、且化石狀況良好的鴨嘴龍科恐龍。長期以來,亞冠龍是一個沒有太多研究的屬;直到1990年代,才仔細研究了蛋巢、蛋及剛孵出幼體。.

新!!: 器官和亞冠龍屬 · 查看更多 »

产前发育

产前(Prenatal)或产前发育(Prenatal development)是人类胚胎或胎儿在孕期的孕育过程,从受精,至诞生。通常,也可使用术语胚胎发育、胎儿发育,或胚胎学来表示。 胚胎發育始于受精。当胚龄10个月时,人类胚胎發育完成,人体所有主要器官的前体已基本具备。因此,胎儿期,一方面可以局部性的描述,例如从器官发育角度;另一方面可按严格的时间顺序列表,注明不同孕周所发生的重大事件。.

新!!: 器官和产前发育 · 查看更多 »

人工器官

人工器官(Artificial organs)是用人工材料製成,能部份或全部代替人體自然器官功能的部件。 目前,除人工大腦外,幾乎人體各個器官都在進行人工模擬研製中。不少人工製造的器官已經成功地用於臨床,較為著名的人工製造器官包括人工腎、人工心臟、人工肺、人工子宮、人工晶體、人工耳蝸、人工喉等,這些人工器官修復了病人病損器官功能,挽救了病人的生命。.

新!!: 器官和人工器官 · 查看更多 »

人体

人体是一个人的整个结构。 它由许多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一起产生组织和随后的器官系统。 它们确保体内稳态和人体的 Category:人体解剖学.

新!!: 器官和人体 · 查看更多 »

人体模型

人体模型是根据真正人体体形而仿制的。一般分为男女,有6岁小童、20岁成年大小。人体模型因应各种衣服,而可以改变姿势,但绝大多数为站立式。人體模型大多於販售衣服的店家可見到。 另外,在醫院及學校也有呈現人體內部器官的人體模型,用於教育之用。 人體模型和稻草人因為恐怖谷理論也常見於恐怖作品,以渲染恐怖氛圍。.

新!!: 器官和人体模型 · 查看更多 »

人类基因组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是一项规模宏大,跨国跨学科的科学探索巨型工程。其宗旨在于测定组成人类染色体(指单倍体)中所包含的六十亿对组成的核苷酸序列,从而繪製人类基因组圖譜,並且辨識其载有的基因及其序列,达到破译人类遗传信息的最终目的。基因组计划是人类为了探索自身的奥秘所迈出的重要一步。截止到2005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测序工作已经基本完成(92%)。其中,2001年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发表(由公共基金资助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和私人企业塞雷拉基因組公司各自独立完成,并分别公开发表)被认为是人类基因组计划成功的里程。大多数政府资助的测序是在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和中国的20所大学和研究中心进行。.

新!!: 器官和人类基因组计划 · 查看更多 »

人眼

睛是一種人體器官,位於頭部,左右成對。與其它哺乳動物的眼睛相同,人眼有多種用途。作為感覺器官,眼睛能對光起反應,傳送訊號至大腦,以產生視覺。在眼睛後端的視網膜上,擁有杆細胞和錐細胞,能夠分辨出外界事物的顏色、外形,並產生景深。據估計,人眼可分辨約一千萬個不同的顏色。 眼睛的非成像光敏神經節細胞在視網膜接收到光的訊號強弱、荷爾蒙的褪黑激素和生理時鐘 誘導的規畫和抑制,會影響到和調整瞳孔的大小。.

新!!: 器官和人眼 · 查看更多 »

人體大奇航

《人體大奇航》(Il était une fois...;Once Upon a Time...),也稱為《生命科學微巡禮》(Micro Patrol),是1987年1月在法國Canal+電視台首播的健康教育動畫電視劇。由法國動畫工作室製作,導演是,該電視劇動員了數十位醫學、解剖學、健康教育等領域的專家學者,配合繪圖員歷經五年完成。全部共26集(每集26分鐘),以英語、法語、德語、日語、義大利語、韓語、西班牙語、漢語等八種語言在全球24個國家發行。Canal+電視台播出完畢後,1987年9月13日由國有頻道法國電視三台播出。2017年3月4日在法國電視四台播出重新修復的版本。 在《》播出後,製作單位加強了寓教於樂的製作方向,該電視劇將故事情節與科學事實相結合,以隱喻手法達到教育的目的。在情節中,正派角色由人體系統和防禦機制細胞構成,包括紅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而反派角色代表威脅健康、攻擊人體的病毒和細菌。該電視劇每一集都以人體內不同的器官或系統為主軸(如大腦、心臟、循環系統等),探索人體奧秘。 法語版本的片頭曲〈生命〉`(la Vie)是由1986年《歐洲歌唱大賽》的冠軍得主演唱。香港版主題曲是在原曲的基礎上編上廣東話歌詞,由葉其美唱出。該電視劇陸續於波斯灣阿拉伯國家、比利時、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芬蘭、法國、加彭、德國、希臘、海地、匈牙利、冰島、愛爾蘭、以色列、義大利、日本、墨西哥、荷蘭、挪威、波蘭、葡萄牙、塞內加爾、新加坡、斯洛伐克、南非、西班牙、瑞典、瑞士、敘利亞、臺灣、泰國、土耳其、英國、南斯拉夫和克羅埃西亞的電視頻道上播出。 臺灣電視公司於1990年3月26日至5月22日、每週一至週四的下午三點半首播,以漢語配音。因富有教育意義,受到許多兒童及家長的喜愛,許多觀眾打電話要求臺灣電視公司把該電視劇移至晚間播出。由於反應熱烈,臺灣電視公司在全劇播畢後,於晚間時段重播。.

新!!: 器官和人體大奇航 · 查看更多 »

人體冷凍技術

人體冷凍技術(或人體冷藏學或人體冰凍法;cryonics)是一種試驗中的醫學技術,把人體或動物在極低溫(一般在攝氏零下196度以下 / 華氏零下320以下)的情況下深低溫保存,並希望可以在未來通過先進的醫療科技使他們解凍後復活及治療。 人體冷凍技術被美國的《生活科學》雜誌(Live Science)列為十大人腦未解之謎之一,及十大超越人类极限的未来科学技术。 目前,最大型的人體冷藏公司為美國的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Alcor Life Extension Foundation)和人體冷凍機構(Cryonics Institute)。.

新!!: 器官和人體冷凍技術 · 查看更多 »

人體器官列表

此條目是人體器官的列表。 愛爾蘭的J.

新!!: 器官和人體器官列表 · 查看更多 »

人造皮膚

人造皮膚是利用科技,人為地製造皮膚以供皮膚有問題如燒傷的病人替換。.

新!!: 器官和人造皮膚 · 查看更多 »

代谢物组

代谢物组(Metabolome)是指在一个生物样品中发现的完整的一套小分子化学物质。所述生物样品可以是一个细胞,一个细胞器,一个器官,一个组织,一个组织提取物,一个生物流体或整个生物体。在给定的代谢物组发现的小分子的化学物质可能既包括内源性代谢物,它们是由生物体天然产生的(如氨基酸,有机酸,核酸,脂肪酸,胺,糖,维生素,辅因子,颜料,抗生素等),又包括外源化学物质(如药物,环境污染物,食品添加剂,毒素和其它生物异源物质),它们不是由生物体天然产生的。换句话说,代谢物组既有内源性代谢物组又有外源性代谢物组。内源性代谢物组可进一步细分为包括“初级”的和“次级”的代谢物组(特别是指植物的或微生物的代谢物组时)。初级代谢产物是直接参与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次级代谢产物并不直接参与这些过程,但通常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次级代谢产物可能包括色素,抗生素或部分生物异源物质代谢废物的衍生产品。一个小分子有资格作为一种代谢物,或者被认为是代谢物组的一部分,必须通常具有分子量这意味着例如糖脂,多糖,短肽(被使用,并且可能是与现有的生物术语相匹配的,指的是完整的基因集合(基因组),完整的蛋白质集合(蛋白质组)和完整的转录物集合(转录物组)。关于代谢物组的第一本书于2003年出版。第一本致力于代谢物组学的杂志(简称《代谢物组学》)于2005年推出,目前由Royston Goodacre博士主编。 关于代谢组学分析的一些更重要的早期论文列在下面的参考文献中。.

新!!: 器官和代谢物组 · 查看更多 »

仿生学

仿生學(Bionics)是模仿生物的特殊本領的一門科學。仿生學了解生物的結構和功能原理,來研製新的機械和新技術,或解決機械技術的難題。1960年由美國的J.E.Steele首先提出。 仿生學這個名詞來源於希臘文「Bio」,意思是「生命」,字尾「nic」有「具有……的性質」的意思。他認為“仿生學是研究以模仿生物系統的方式、或是以具有生物系統特徵的方式、或是以類似於生物系統方式工作的系統的科學”。 仿生學主要是觀察、研究和模擬自然界生物各種各樣的特殊本領,包括生物本身結構、原理、行為、各種器官功能、體內的物理和化學過程、能量的供給、記憶與傳遞等。從而為科學技術中利用這些原理,提供新的設計思想、工作原理和系統架構的技術科學。.

新!!: 器官和仿生学 · 查看更多 »

低等动物

低等动物即“高等动物”的对称。在动物学中,与高等动物无明确的界限。一般指体制簡單,组织及器官分化不显著,不具有脊椎的动物,如環節动物。 Category:动物学.

新!!: 器官和低等动物 · 查看更多 »

低温物理学

低溫物理學 (Cryogenics),又稱低溫學,是物理學的分支,主要研究物質在低溫狀況下的物理性質的科學,有時也包括低溫下獲得的生成物和它的測量技術。而低溫物理學中的低溫定義為−150 °C(−238 °F,即123K)以下的溫度。 19世紀,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在一次實驗中偶然液化了氯氣,由此,他認為一切氣體在低溫高壓的情況下都可以被液化。到了19世紀40年代,法拉第本人已經成功液化了當時大多數已知的氣體,只有氧氣、氮氣、氫氣、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甲烷六種氣體無法液化,而且創出當時的最低溫度( -110 °C, 163K)。隨後,低溫設備不斷被完善,逐級降溫和定壓氣體膨脹方法開始廣泛應用。1898年英國物理學家杜瓦成功液化了氫氣,標誌著這六種氣體都夠能被液化。1895年,英國化學家從礦石中分離出更難液化的氣體——氦氣。直至1908年,才成功被荷蘭萊頓大學的物理學家海克·卡末林·昂內斯將其液化,同時令低溫記錄創下新低( -269 °C, 4K)。之後,昂內斯獲得191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1911年,昂內斯意外發現以( -268.8 °C, 4.2K)的液氦冷卻汞時,電阻突然驟降到接近零歐姆(0Ω),此現象即為超導現象。隨後,他又發現在低溫下鉛、錫也和汞一樣具有相似的超導特性。超導效應的發展前景可觀,如果能使超導材料在室溫下應用,將能大大提高輸電的效能,延長材料使用的壽命,降低熱損耗。近年,物理學家正不斷尋找超導轉變溫度(Tc)更高的超導材料。目前,高溫超導體已經成為凝聚態物理學中最熱門的研究領域。.

新!!: 器官和低温物理学 · 查看更多 »

形態學 (生物學)

在生物學中,型態學是生命科學在生物體的組織結構與功能結構上的研究分支。 包含了外觀生物體的外觀(形狀、結構、圖案、顏色),以及生物體的骨骼、器官等內部零件的功能結構。與生理學不同的是,形態學是對於生物體與其族群的總體構造研究,先驗性地探討演化時生物的結構改變,比較生物體間的差異,而非僅就生物個體本身進行分析。.

新!!: 器官和形態學 (生物學) · 查看更多 »

体积描记仪

体积描记仪是一种测量器官或整个人体体积变化的仪器。.

新!!: 器官和体积描记仪 · 查看更多 »

微循环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微血管中的血液循环,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在显微镜下才能加以观察。一般由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枝和微静脉七部分组成,是心血管系统与组织细胞直接接触的部分。微循环基本功能是实现物质代换,向各组织细胞输送养料和运走代谢产物。.

新!!: 器官和微循环 · 查看更多 »

心臟

心臟(英語:heart)是一種在人類和其他動物都有的肌造器官,它的功用是推動循環系統中血管的血液。血液提供身體氧氣以及養分,同時也協助身體移除。心臟位於胸部縱隔腔的中間部位 。 人類、其他哺乳類、鸟類的心臟可分為四個腔室:左右心房(上半部)、左右心室(下半部)。通常右心室以及右心房會被合稱為右心,而左邊的心房與心室則被合稱為左心,兩者又合稱為心臟。另一方面,魚類則有兩個腔室——一個心房、一個心室;而兩棲類、爬蟲類則有三個腔室。 健康的心臟會透過心瓣使血液維持單一方向的流動,並藉此避免發生的問題。心臟被一種稱為心包的保護性袋狀物所圍繞,在心膜中有包含少量的心包液。心膜是由三層所構成:心外膜、心肌層、以及心內膜。 心臟負責了全身的血液循環,循環又分為體循環和肺循環兩種。體循環負責身體大部分的血液運輸,身體的缺氧血會先由上腔和下腔靜脈回流到心臟右心房,之後再進入右心室。右心室會將缺氧血泵入肺臟進行氣體交換,這部分與肺臟相關的循環系統稱為肺循環。缺氧血在肺臟得到氧氣並排出二氧化碳後變成顏色較鮮艷的充氧血。接下來,充氧血會回到左心房,經過左心室後由主動脈輸送至全身,再次回到了體循環系統,而在肺臟獲得的氧氣將會被用來供全身進行新陳代謝成為二氧化碳再經心臟流入肺臟排除。通常每一次心跳,右心室會輸出到肺部與左心室輸出到主動脈相等的血液量。靜脈運輸血液到心臟,而動脈則運輸血液離開心臟。靜脈通常血壓會比動脈血壓來得低。心臟壓縮的速率在人休息時,大約是每分鐘72次。運動會短暫的增加心跳速度,但長期而言會降低靜止心率,同時也對心臟健康有幫助。 2008年,心血管疾病成為全球最常見的死因,大約佔了30%的死亡人數。而在這些死亡的案例當中,有超過四分之三是因為冠狀動脈疾病和中風而死亡。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包含:抽煙、體重過重、運動不足、高膽固醇血症、高血壓、以及缺乏控制的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診斷通常會以聽診器進行聽診確認心音的狀況、也有用心電圖、或是心臟超音波。心臟相關疾病通常由心臟病學專家來治療,不過也有可能會有其他的醫學領域專家一齊合作醫治。.

新!!: 器官和心臟 · 查看更多 »

心海膽

心海膽,是海膽綱下的其中一個目,其正式學名是蝟團目(Spatangoida),又名心海膽目、心形海膽目、心形目。心海膽在海洋裡很普遍,棲息於泥沙底部,行底內生活。化石種類很多,最早見於白堊紀。現存約200種。.

新!!: 器官和心海膽 · 查看更多 »

北太平洋巨型章魚

北太平洋巨型章魚(學名:Enteroctopus dofleini),又名北太平洋巨人章魚,是一種巨型的章魚。它們分佈在北太平洋海岸水深達65米的地方,也可以走到較淺或較深水的地方居住。因曾發現重達71公斤的個體,故有指它們是最大的章魚。另外卻有指七胳膊章魚才是最大的章魚,因曾發現重達61公斤的屍體,估計活體可以重達75公斤。不過仍有很多紀錄指北太平洋巨型章魚可能是最巨大的。.

新!!: 器官和北太平洋巨型章魚 · 查看更多 »

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

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簡稱ICF),這項健康分類系統經過世界衛生組織九年的修訂協調,終於在2001年5月22日批准了國際通用的版本。ICF分類修正自1980年發展的「國際機能損傷、身心功能障礙與殘障分類」(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Impairments, Disabilities, and Handicaps,簡稱ICIDH)與1997年發展的「國際機能損傷、活動與參與分類」(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Impairments, Activities and Participation,簡稱ICIDH-2)。ICF分類系統提供了統一的框架,對組成健康要件的功能性狀態與失能程度進行分類。 功能性狀態與失能程度,可視為是個體的健康狀況、環境背景因素與個人因素之間的複雜互動關係。一個人的健康圖像,是由「其所處的生活世界」中的許多因素與面向組合而成。ICF主張這些因素與面向組成了一種互動性的動態過程,並非線性或靜態的。另外,ICF允許透過評估的方式來判斷障礙程度,但它並不是一項測量工具。 不論一個人的健康狀況如何,ICF分類系統都能適用。ICF以中性字眼來描述醫學病因,關注於個體的功能性狀態,而非病症或疾患。另外,ICF是一套考量到跨文化、年齡與性別變項的健康分類工具,這使ICF分類系統適合在不同的人口背景下操作。 ICF分類系統補充了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第十版(ICD-10)的不足,因為ICD中只包含了疾病診斷與健康條件的資訊,卻沒有功能性狀態的描述。ICD與ICF目前是世界衛生組織國際分類家族(WHO-FIC)中的核心分類系統。 ICF分類主要由下列幾項概念組成:.

新!!: 器官和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 · 查看更多 »

分子马达

分子马达(Molecular motor)是分布于细胞内部或细胞表面的一类蛋白质,它负责细胞内的一部分物质或者整个细胞的宏观运动。生物体内的各种组织、器官乃至整个个体的运动最终都归结为分子马达在微观尺度上的运动。分子马达將化学键中的能量耦合转化为动能。而化学键中的能量最终来自细胞膜或线粒体膜内外的电化学梯度。.

新!!: 器官和分子马达 · 查看更多 »

喬高-麥塔斯調查報告

《喬高-麥塔斯調查報告》(Kilgour-Matas report)全稱《關於指控中共摘取法轮功學員器官的獨立調查報告》(Revised Report into Allegations of Organ Harvesting of Falun Gong Practitioners in China),由加拿大前亞太國務卿、7屆資深国会议员大衛·喬高和國際人權律師大衛·麥塔斯於中國境外獨立调查中國共產黨涉及在中國大陸活體摘取良心犯及法轮功学员器官所做出的獨立調查报告,於2006年7月發表,2007年1月修订。此報告認為「对非自愿的法轮功学员进行大量器官摘取」的情事做出「曾經發生,且至今仍然繼續存在」的結論。追蹤調查過程的紀錄片《活摘》2015年獲得美國廣電最高榮譽皮博迪獎。自2006年起,兩位大衛持續要求進入中國獨立調查,但遭中共當局拒絕。 此報告的發表迫使中國活摘器官提前收尾,一般認為對法輪功學員的器官活摘數量到2006年或2007年達到頂點,雖然關於2007年後中國是否有繼續活摘法輪功學員器官,或者器官活摘是否擴及基督教人士,仍正在討論中而無定論。美國著名學者2012年底發起向白宮請願請求制止,美國白宮遲至2015年1月30日正式回應指出「我們已敦促中國停止從死刑犯身上摘取器官,並同中國高級官員談及此問題。中國領導人曾許諾停止從死刑犯身上摘取器官用於移植的做法,但是我們瞭解這類行為還在繼續。」、「自1999年以來,美國國務卿一直因中國從事或默許對宗教自由的嚴重侵犯,將其列入《國際宗教自由法》「特別值得關注的國家」名單中。」並指迫害情況仍在惡化。 中国政府否認相關指控、拒絕外國組織獨立調查。報告兩位調查員作者因此被提名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該指控內容連續多年被列入聯合國及美國國務院、美國國會等多份人權報告書。中華民國立法院(2012年12月)、歐洲議會(2013年12月)、澳洲參議院(2013年3月)、義大利參議院人權委員會、愛爾蘭議會外交事務及貿易聯合委員會、美國國會外交委員會(2014年7月底281號決議案)、加拿大國會國際人權委員會(2014年12月),陸續通過決議譴責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強摘法轮功等良心犯器官。.

新!!: 器官和喬高-麥塔斯調查報告 · 查看更多 »

喬治·居維葉

喬治·利奧波德·克雷蒂安·弗列德里克·達戈貝爾·居維葉男爵(Baron Georges Léopold Chrétien Frédéric Dagobert Cuvier;),簡稱喬治·居維葉(Georges Cuvier,),法國博物學家、比较解剖学家 與動物學家,也被称为“古生物学之父”。為博物學家弗列德利克·居維葉(Frédéric Cuvier)之兄,为19世紀早期的巴黎科學界名人之一。他在动物和化石方面的研究开启了比较解剖学和古生物学领域。 居维叶的研究被认为是脊椎动物古生物学的基础,他扩展了卡尔·林奈分类法,将门分入不同的纲,并将化石和动物纳入分类系统。 居维叶是最早确认了生物灭绝的生物学家。在他1813年的《对地球理论的论文》()中,提出新的物种在周期性的灾难性的洪水后产生。他是19世纪初灾变论学说最具影响力的支持者。 他与亚历山大·布隆尼亚尔对巴黎盆地地层的研究确立了生物地层学的基本原则。他的其他成就包括,确认了在美国发现的类似大象的骨头属于一种灭绝的动物,并将其命名为乳齿象;在巴拉圭挖掘的大骨骼是大地懒,一种巨大的史前地面树懒;命名了翼龙;描述了水生爬行动物沧龙。并且他第一个提出史前地球由爬行动物(而非哺乳动物)占据主导地位。 居维叶也因为强烈反对进化理论而闻名。在达尔文的理论提出之前,进化论的主要支持者为让-巴蒂斯特·拉马克和艾蒂安·若弗鲁瓦·圣伊莱尔。居维叶支持进化的证据不足,当时的证据只能证明周期性的创造和因洪水等自然灾害破坏生命形式的生物集群灭绝。在1830年,居维叶和若弗鲁瓦进行了一场著名的辩论,体现了当时生物学界的主要分歧——动物结构究竟是由于功能还是(进化)形态学决定的。居维叶支持动物结构由功能决定,因此反对拉马克等人。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1819年,他被授予終身貴族以纪念他的科学贡献。此后,他被称为居维叶男爵。1832年因霍乱在巴黎死亡。 居维叶一些最有影响力的追随者包括美国的路易士·阿格西和英国的理查德·欧文。居维叶的名字被刻在是埃菲尔铁塔上,为埃菲尔铁塔上的72个名字之一。.

新!!: 器官和喬治·居維葉 · 查看更多 »

喉頭(larynx、voice box)是哺乳類頸部的一個器官,用於保護氣管,或是作為發聲構造。同時也是氣管和食道分開的位置。.

新!!: 器官和喉 · 查看更多 »

呼吸

呼吸(breathing),生物的一種生理現象,為一種生物細胞的生化作用(稱作「呼吸作用」)所呈現出來的外在生理現象,動物及植物皆有。一般人的認知,則是指高等生物,尤其是人類利用肺部吸入與呼出空氣的過程。不過也有一些動物用其他器官進行氣體交換,例如魚類的鳃以及节肢动物的氣門。 呼吸是維持生物體生存需要的生理學呼吸中的一部份。氧氣動物需要空氣供給細胞新陳代謝和製造能量的來源,能量通常是透過動物所攝取中的食物澱粉所製成的葡萄糖。而把葡萄糖轉化為能量的方法有兩種,一為有氧呼吸(大部分的動物、昆蟲、細菌)和無氧呼吸(少部分的細菌)。有氧呼吸是把氧氣分子轉化為二氧化碳,從中獲取所需的能量。 而呼吸的另一個重要的部份為循環系統把二氧化碳排放掉再把新的氧氣由血液送到需要的細胞。氣體交換是在肺的肺泡中由氣體粒子被動擴散所達成的,所以不需要使用能量。當氣體溶於血液中時,左心臟把血液打到全身體各個細胞。由於肺泡呼吸的表面需要易於空氣的穿越,所以表面並不是完全乾燥的,由所產生的液體,讓表面濕介而增加空氣的穿透力,所以呼吸會導致水分的流失,尤其是排放二氧化碳的時候。 人類的許多輔助功能也和呼吸有關,例如說話、表達情緒(笑、打哈欠)、自主 维护活动(咳嗽和打喷嚏等),而不能由皮膚排汗的動物也需要透過喘气進行體溫調節。.

新!!: 器官和呼吸 · 查看更多 »

咏春拳

詠春拳是近代新興及流行的武術。葉問於1950年代從中國大陸來到香港,是第一個以詠春派為名稱的師傅教授這種拳術。於1968年成立詠春聯誼會(後改稱詠春體育會)。於1970年代起,葉問親授徒孫梁挺師傅率先將詠春拳介紹到德國,從此詠春拳在歐洲及北美洲發展。因此可以從香港繼而發展至全世界為人所熟悉。 在中國大陸稱現今在香港流行的詠春拳為香港詠春拳,詳見本頁之"主要分支"章節。 詠春拳以實際的拳術戰鬥理論為主,以身體結構、關節活動及流體力學開始研究改進,脫離了傳統的五行八卦及象形神意等玄學、非科學性質、近似哲學性的解釋。前輩們進而設計了一套由淺入深的訓練系統,由第一套拳小念頭的單純靜態氣功及一攤三伏的手部拉筋動作開始,直至意念反應全身總體運動為止。除了真正可以用於攻擊及防守之用,及至其訓練黐手階段,由於是練習自然反應,不會硬套次序重複性的招式,更加容易使到練習者感到有興趣。故此,詠春拳可以在擂台的項目上比賽,一般的訓練亦可以被視作為長期健身強體運動。於香港,香港警察學院及廉政公署訓練營的常規武術訓練以自衛術為主導,亦曾經加入詠春拳元素。此外,部份航空業在訓練空中服務員保安內容時,亦有加入詠春拳的技巧。.

新!!: 器官和咏春拳 · 查看更多 »

咖啡因

咖啡因(Caffeine)是一种黄嘌呤生物碱化合物。它主要存在于咖啡树、茶树、巴拉圭冬青(玛黛茶)及瓜拿纳的果实及叶片裡,而可可树、可乐果及代茶冬青树也存在少量的咖啡因。存在于瓜拿纳中的咖啡因有时也被称为瓜拿纳因(guaranine),而存在于玛黛茶中的被称为马黛因(mateine),在茶中的则被称为茶素(theine)。总体上来说,作为一种自然杀虫剂,在超过60种植物的果实、叶片和种子中能够发现咖啡因,它能使以这些植物为食的昆虫麻痹因而达到杀虫的效果。 咖啡因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能暫時的驱走睡意并恢复精力。有咖啡因成分的咖啡、茶、软饮料及能量饮料十分畅销,因此,咖啡因也是世界上最普遍被使用的精神药品。在北美,90%成年人每天都會攝取咖啡因。 很多咖啡因的自然来源也含有多种其他的黄嘌呤生物碱,包括茶碱和可可碱這兩種强心剂以及其他物质例如单宁酸。.

新!!: 器官和咖啡因 · 查看更多 »

傅浩强

傅浩强(Freddie H. Fu),是出生於香港的美國華裔运动医学领域的先驱和权威,被公认为骨科手术和运动医学界的杰出领导者。 自1982年就职于匹兹堡大学医学院以来,傅浩强获得了1998年的“David Silver教授”称号,而后又被任命为骨科行政主任。匹大医学院骨科集临床和科研为一体,拥有80名教职员工和60名学员。2010年,傅浩强成为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史上第八位“Distinguished Service Professor”,这项荣誉是大学给予资深教授的最高荣誉。傅浩强是骨科领域历史上首位获此殊荣的华裔科学家。此外,此项荣誉的获得者还包括Thomas Starzl(移植手术),Julius Youngner(脊髓灰质炎疫苗)和 Peter Safar(急救用CPR)等杰出科学家。25年来,傅浩强一直担任匹兹堡大学体育系主管队医。同时,他还是机械与材料科学、復健、卫生和体育活动部门的教授。此外,他还获得了波茵帕克大學的科学名誉博士和查達姆大學公共服务名誉博士学位。.

新!!: 器官和傅浩强 · 查看更多 »

嘴唇是在人類及許多動物的臉上一個明顯易見的器官,由上下兩唇構成。兩唇皆為凸出而柔軟、並能由內部肌肉牽引而自由移動。唇是一個觸覺器官,主要功能為幫助進食以及準確閉合發音而表達詞語。 覆蓋在兩唇上的皮膚非常薄,使得唇的外觀是呈偏紅色的;當唇較乾燥時,其外觀顏色會較淡一些。 在表達情愛或性慾時,兩人的嘴唇互相接觸,即為親吻;另一方面,性動作的愛撫也常用到嘴唇的接觸。.

新!!: 器官和唇 · 查看更多 »

内环境

内环境 (milieu intérieur,interior milieu)是来源于法语的词汇。最早被克洛德·贝尔纳提出用来描述保护生物多细胞组织、器官功能及生理稳定的细胞外液环境。.

新!!: 器官和内环境 · 查看更多 »

内脏

内脏,一般是统称人和动物胸腔和腹腔内部的器官。具体主要包括心脏、肝脏、脾脏、肺、肾脏、胃、胆、肠、子宫、卵巢等。各內臟可組成不同系統,包括循环系统、神經系統及呼吸系統等。严格定义,借管道直接或者间接连通外界,大部分位于胸腔、腹腔和盆腔。.

新!!: 器官和内脏 · 查看更多 »

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是生物体体内一系列的生物学结构和所组成的疾病防御系统。免疫系统可以检测小到病毒大到寄生虫等各类病原体和有害物质,并且在正常情况下能够将这些物质与生物体自身的健康细胞和组织区分开来。 病原体可以快速地进化和调整,来躲避免疫系统的侦测和攻击。为了能够在与病原体的对抗中获胜,生物体进化出了多种识别和消灭病原体的机制。就连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如细菌,也发展出了可以对抗噬菌体感染的酶系统。一些真核生物,例如植物和昆虫,从它们古老的祖先那里继承了简单的免疫系统。这些免疫机制包括抗微生物多肽(防御素)、吞噬作用和补体系统。包括人类在内的有颌类脊椎动物则发展出更为复杂多样的防御机制。 典型的脊椎动物免疫系统由多种蛋白质、细胞、器官和组织所组成,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精细的动态网络。作为复杂的免疫应答的一部分,人类的免疫系统可以通过不断地适应来更有效地识别特定的病原体。这种适应过程被定义为“适应性免疫”或“获得性免疫”。针对特定的病原体的初次入侵,免疫系统中的記憶T細胞能够产生“免疫记忆”;当该种病原体再次入侵时,这种记忆就可以使免疫系统迅速作出强化的免疫应答(即“适应性”)。而适应性免疫正是疫苗注射能够产生免疫力的生物学基础。 免疫系统的紊乱会导致多种疾病的产生。免疫系统的活力降低就会发生免疫缺陷,进而导致经常性和致命的感染。免疫缺陷可以是遗传性疾病,如重症聯合免疫缺陷;也可以由药物治疗或病菌感染引发,如艾滋病就是由于艾滋病毒感染而引发的适应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另一方面,免疫系统異常会将正常的组织作为入侵者而进行攻击,从而引起自体免疫疾病。常见的自体免疫疾病包括慢性甲状腺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第一型糖尿病和系統性紅斑性狼瘡。.

新!!: 器官和免疫系统 · 查看更多 »

免疫調節製劑

免疫調節劑(immunomodulator)是一種具有功能(化合物、蛋白質、多醣、藥物)可專致的或非專致的增加或減少免疫反應,也是說可以是增效劑(佐劑),或免疫增進劑或免疫抑制劑。現在發展的理想之免疫調節製劑,是一方面可抑制過敏反應或自我免疫反應,但另一方面則保留甚至增強對外來入侵物或癌細胞的抵抗作用。.

新!!: 器官和免疫調節製劑 · 查看更多 »

內分泌系統

人體內部有維持恆定現象的功能,因此有賴於內分泌系統和神經系統來共同運作。內分泌系統(Endocrine)是負責調控動物體內各種生理功能正常運作的兩大控制系統之一,由分泌激素(荷爾蒙)的無導管腺體(内分泌腺)所組成。另一個控制系統是神經系統。荷爾蒙又稱為激素,是一種化學傳導物質,自腺體分泌出來後,藉由體液或進入血液經由循環系統運送到標的器官而產生作用。.

新!!: 器官和內分泌系統 · 查看更多 »

內出血

內出血(Apoplexy)是指在器官內部的出血以及其伴隨的症狀,例如是指卵巢中出血的症狀。Apoplexy一詞以前曾用來表示中風。不過現代一般會區分內出血的種類,例如腦部內出血、卵巢內出血或。.

新!!: 器官和內出血 · 查看更多 »

內皮

內皮細胞或血管內皮是一薄層的專門上皮細胞,由一層扁平細胞所組成。它形成血管的內壁,是血管管腔內血液及其他血管壁(單層鱗狀上皮)的介面。內皮細胞是沿著整個循環系統,由心臟直至最少的微血管。 心室內表面的內皮細胞稱為心內膜。微血管及淋巴微管是由單一層的內皮細胞所組成。 內皮組織是一種特別的上皮組織,而上皮組織是動物的四種生物組織之一。.

新!!: 器官和內皮 · 查看更多 »

內臟神經支配

#重定向 器官.

新!!: 器官和內臟神經支配 · 查看更多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是一个影响到整个身体的炎症反应。它是身体的应激性反应,是机体应对一种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因素的方式。虽然SIRS的定义指的是炎症反应,但它实际上可以分为促炎和抗炎两种。.

新!!: 器官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 查看更多 »

六腑

六府,又作六腑,中醫術語,代表人身中的六個器官:大腸、小腸、胃、膀胱、三焦、膽,與五臟相應。.

新!!: 器官和六腑 · 查看更多 »

六根

六根(Sadindriya),佛教用語,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個識根(感官器官),為二十二根之一。有些佛教部派認為意沒有實體,不立為根,去除意根,將其餘眼、耳、鼻、舌、身五者,合稱五根。.

新!!: 器官和六根 · 查看更多 »

先天性橫膈疝氣

先天性橫膈疝氣是一種先天性的發育異常,通常具可致命,因患有這種疾病會限制肺部生長。這種疝氣一般是發生在原本用於通過消化道的動口左側。有時候會在靠近胸骨的地方發現。這種疾病相當少見,約2000~5000名新生兒中會出現一位,死亡率約40%~69%。.

新!!: 器官和先天性橫膈疝氣 · 查看更多 »

前庭

前庭可以指:.

新!!: 器官和前庭 · 查看更多 »

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Organtransplantation,organ transplantation)是将一个个体的某一器官整体或部分地转移到另一个体(或本体的另一位置,如自体皮肤移植)的过程。其目的是用来自供体的完好、健全的器官替代损坏的或功能丧失的器官。提供器官的一方为器官移植的供体,可以是在世的人,也可以是刚刚去世的人。接受器官的一方为器官移植的受者。.

新!!: 器官和器官移植 · 查看更多 »

器官衰竭

多重器官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或稱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徵(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多系統器官衰竭(Multiple-system organ failure)、多器官衰竭與多臟器功能衰竭指病患的器官機能惡化到無法維持稳态,需要醫療干預介入以維持體內平衡的情形。一般是二個或二個以上的器官系統出現問題。多重器官衰竭是老年人逝世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多是70歲以上的長者。先決疾病主要包括氣管、心臟、肺臟、肝臟、腎臟、腦等重要身體器官的慢性病。.

新!!: 器官和器官衰竭 · 查看更多 »

器官捐贈

器官捐赠或器官捐獻,指人把身体的部分或所有器官捐赠给医院和给有需要移植器官的病人,或捐赠给学术或医学机构作研究用途,可分活體器官捐贈和死者器官捐贈兩種。.

新!!: 器官和器官捐贈 · 查看更多 »

器官摘除

在免疫学中,器官切取(英文:Organ harvesting)是指从人或者动物身上切除、保存和利用器官及其组织的行为,是器官移植手术的一个步骤。后续的操作还有血液保存、组织保存、器官保存、器官植入等等。作为器官移植过程的一部分,这个手术在伦理上存在很大争议并受到各国严格监管。.

新!!: 器官和器官摘除 · 查看更多 »

犁鼻器

鋤鼻器(vomeronasal organ (VNO)、Jacobson's organ、或稱 茄考生氏器)是一種輔助嗅覺感覺器官,在多種動物中均能找到。這器官是由菲德里·勒伊斯()率先發現,其後在1813年,路德威·賈可布森()也发现了這一器官。 如同其他嗅覺系統,化學分子藉由與G-蛋白受器結合而產生訊息。鋤鼻器的神經元受器可分為三類:V1R,V2R及FPR。每種受器都是獨有的,種類相當多,但都是從主要嗅覺系統衍生而來。 根據廣泛研究,很多動物都有鋤鼻器,大量研究亦顯示鋤鼻器對繁殖與社交行為至為重要,但人類鋤鼻器的功能尚有爭議,大部分研究認為人類的鋤鼻器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產生回退現象(退化)。因為許多跟鋤鼻器有關的基因在動物中有作用;但在人類的卻沒有作用。雖然人類的鋤鼻器中有一些化學訊息溝通的功能,但不代表犁鼻器具有與其他動物一樣的作用。.

新!!: 器官和犁鼻器 · 查看更多 »

皮下氣腫

下氣腫(Subcutaneous emphysema),亦被稱為組織氣腫,是指因空氣或氣體積存於皮下組織而形成的氣腫。皮下氣腫中的皮下是指位於皮膚表面下的組織,而氣腫則是指積存在皮下組織的氣體。皮下氣腫可以被簡稱為SCE或SE。由於人體內的空氣一般來自於胸腔,所以皮下氣腫通常在胸腔附近的部位出現,如胸部,頸部或面部。這些空氣通常沿著筋膜進入到其他組織 。皮下氣腫摸上去的質感像脆米餅,按壓時會發出些微劈啪聲。這種聲音在醫學上被統稱為。 醫學界對皮下氣腫的成因有不同的看法。第一個就皮下氣腫的成因作出假設的人是何內·雷納克,他在1819年的報告中指出,皮下氣腫主要由皮膚創傷所做成。其後,路易·哈曼博士(Dr.

新!!: 器官和皮下氣腫 · 查看更多 »

王林快码

--王林快码--是湖南人王林发明的一种音形结合的中文输入法。获得过多项国家专利,包括标点符号、特殊符号的处理等。曾在1997-1998年间在全中国各高校进行过宣传推广。王林快码分为两个版本:形码版和音形版。 王林快码的发明人王林现已辞世。.

新!!: 器官和王林快码 · 查看更多 »

灼傷

傷是指皮膚或其他組織因熱力、電力、化學物質、摩擦力或輻射所造成的創傷 。大部分的灼傷係因接觸滾燙液體、固體或火焰的高溫,世界各地的女性都暴露在烹飪的火焰或不安全的煮食器具的危險之中,而酗酒和吸菸也都是危險因子之一,自殘或暴力行為也可能造成灼傷。 灼傷中,僅傷及皮膚表面就稱為表皮灼傷或一級灼傷,傷口會變紅、不會冒水泡,往往會持續三天之久。當傷口延伸至下層真皮層,就稱為二級灼傷,會冒出水泡而且常會感到劇痛,需長達八週才能復原,可能會留疤。傷及全層皮膚的灼傷或稱三級灼傷,傷口會深及全層皮膚,通常不太會痛,患部會僵硬且通常無法自癒。四級灼傷則更進一步傷及深部組織,如肌肉、肌腱、骨頭等。這類灼傷大多會傷口發黑,並導致灼傷部位的部分組織流失。 灼傷通常可以預防,治療方式則依灼傷嚴重程度而定。一級灼傷所需的止痛藥劑量略多於一般劑量,較大的灼傷會需要在專門機構(例如)接受較長的治療。沖冷水可能有助於緩解痛楚並減輕傷害,但沖得太久會導致人體失溫症。二級灼傷者須在著衣情況下以肥皂及水清潔。處理水泡的方式還不確定,但可肯定的是,如果水泡不大,保持其完整,如果水泡很大,則需要將水泡刺破。三級灼傷須採手術治療,例如皮膚移植 。因為微血管內液外滲及組織腫脹,嚴重灼傷將需要大量的靜脈輸液。感染是灼傷最常見的併發症,如果效力過期,則可能需要施打破傷風疫苗。 2015 年就有 6700 萬件病例是因為火焰及高熱所造成的,其中約有 290 萬人入院治療,17.6 萬人因此喪命。開發中國家最多因灼傷而喪命的病例集中在東南亞。大片灼傷有致命的危險,1960年起,治療方法已有顯著的進步,尤其是針對孩童及青少年的治療。在美國,被送到的傷患約有 96% 成功存活。灼傷的患者在男女都一樣普遍,長期治療的效果需視灼傷的大小及傷患的年紀而定。.

新!!: 器官和灼傷 · 查看更多 »

硫酸

硫酸(化学分子式為)是一种具有高腐蚀性的强矿物酸,一般為透明至微黄色,在任何浓度下都能与水混溶并且放热。有时,在工业製造过程中,硫酸也可能被染成暗褐色以提高人们对它的警惕性。 作為二元酸的硫酸在不同浓度下有不同的特性,而其对不同物质,如金属、生物组织、甚至岩石等的腐蚀性,都归根于它的强酸性,以及它在高浓度下的强烈脱水性(化学性质)、吸水性(物理性质)与氧化性。硫酸能对皮肉造成极大的伤害,因为它除了会透过酸性水解反应分解蛋白质及脂肪造成化学烧伤外,还会与碳水化合物发生脱水反应并造成二级火焰性灼伤;若不慎入眼,更会破坏视网膜造成永久失明。故在使用时,应做足安全措施。另外,硫酸的吸水性可以用来干燥非碱性气体 。 正因為硫酸有不同的特性,它也有不同的应用,如家用强酸通渠剂、铅酸蓄电池的电解质、肥料、炼油厂材料及化学合成剂等。 硫酸被广泛生產,最常用的工业方法為接触法。.

新!!: 器官和硫酸 · 查看更多 »

科技預測

科技預測是指人類對未來科技發展的估計。這些估計通常都是按當時的科技發展作出推算。然而,由於科技的發展進度難以作出準確的估計,因此很多時候都很難完全準確,有時更會出現偏差。.

新!!: 器官和科技預測 · 查看更多 »

稳态

內平衡(homeostatic,又稱恆定狀態或恆定性)是指在一定外部环境范围内,生物體或生态系统內環境有賴整體的器官的協調聯繫,得以維持体系內環境相对不变的狀態,保持动态平衡的這種特性。 器官與器官之間必須經由調整和監管機制保持平衡,才能使整個基體的正常運作。在人類,體內平衡包括以下的內容:.

新!!: 器官和稳态 · 查看更多 »

竇 (動物構造)

竇(英文:Sinus)指的是器官或組織的囊或腔室。竇可以是天生的也可以是後天由於組織受損而偶然生成的。例如鼻竇就是竇的一種。 鼻竇位於人的頭顱,在頭骨之間、鼻腔周圍的顱骨與臉骨之內。鼻竇共有四對,平時,在鼻腔附近。在眼睛下方,額竇在眼睛上方,在兩眼之間,在眼睛後方。.

新!!: 器官和竇 (動物構造) · 查看更多 »

第8號當舖

《第8號當舖》,是改編自香港作家深雪的同名作品的电视剧,共分三部份,116集。本劇于2000年由映畫傳播製作,衛視中文台首播。由杜德伟、天心、江祖平、金沛晟、郑家榆、林韦君主演。故事劇情橫跨宋朝-現代。.

新!!: 器官和第8號當舖 · 查看更多 »

糙皮病

糙皮病又称癞皮病,是一种维生素缺乏性疾病,主要诱因是缺乏维生素B3(烟酸)和蛋白质,特别是含必需氨基酸色氨酸的蛋白质。色氨酸能被转化为烟酸,大约60mg色氨酸能被转化成1mg烟酸,过程中需要维生素B1、B2和B6的参与。因此色氨酸含量丰富但不含烟酸的食物,比如牛奶也能有效预防糙皮病。然而,如果通过食物摄入的色氨酸全部被用于蛋白质合成,则仍有可能引起糙皮病。 糙皮病是一种地区性流行病,主要发生于非洲,墨西哥,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在较发达的地区,糙皮病患者一般是贫穷、酗酒的无家可归者或者是拒绝进食的精神病患者。 色氨酸是一种必需氨基酸,在黄豆、肉类、禽类、鱼类以及蛋类中含量丰富。 亮氨酸与糙皮病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

新!!: 器官和糙皮病 · 查看更多 »

縮頭魚虱

縮頭魚虱(學名:Cymothoa exigua、tongue-eating louse),俗名食舌虱或食舌蟲,是一種寄生的甲殼類。 縮頭魚虱長約3-4厘米。它們會從墨西哥笛鯛的鰓進入到其體內,依附在舌根中。它們的前爪會抽走舌頭上的血液,使其萎縮。它們會依附在舌頭的肌肉上取而代之。更奇特的是墨西哥笛鯛仍能像使用正常舌頭般使用縮頭魚虱。縮頭魚虱似乎不會對魚的身體造成其他傷害。當縮頭魚虱取代舌頭後,它們一方面會以魚的血液為食,另一方面吸取魚的黏液,並善盡舌頭的功用。這是唯一已知完全取代寄主器官的寄生方式。現時相信縮頭魚虱對人類並沒有危害。 Cymothoa屬下有很多物種,但就只有縮頭魚虱是會取代寄主的舌頭。於2005年,在英國發現寄生了縮頭魚虱的魚類,完全超出了一般認為它們的加利福尼亞州的分佈地,有指這是它們向外擴散的可能性,但也有指可能是魚類遭寄生後游到英國海域的。曾有魚類食品業者因為製程疏忽,導致消費者打開鮪魚罐頭時,發現縮頭魚虱的案例。.

新!!: 器官和縮頭魚虱 · 查看更多 »

线形虫动物门

线形虫动物门(學名:Nematomorpha)是原口动物中的一个门,具有假体腔,但成虫没有排泄器官,消化道退化。线形虫动物门大约有250种。 線形蟲動物門包括2綱,即鐵線蟲綱和游線蟲綱,前者生活於淡水水域和潮濕的土壤,後者分佈於海洋。.

新!!: 器官和线形虫动物门 · 查看更多 »

维生素C

維生素C(Vitamin C/ascorbic acid,又稱L-抗壞血酸,又譯維他命C)是高等靈長類動物與其他少數生物的必需營養素。是一種存在於食物中的維他命,可作為營養補充品。維生素C在大多数生物體内可藉由新陳代謝製造出來,但是有许多例外,比如人類,缺乏維生素C會造成壞血病。 維他命C可作營養補充劑以預防或治療壞血病,目前並無證據顯示可預防感冒。維他命C可藉由口服或注射來攝取。 維生素C的藥效基團是抗壞血酸離子。在生物體內,維生素C是一種抗氧化劑,因為它能夠保護身體免於氧化劑的威脅,維生素C同時也是一種輔酶。 一般而言,維他命C的耐受性很好,大劑量服用可能導致腸胃不適、頭痛、睡眠困難以及肌膚泛紅。懷孕期間攝取正常劑量通常是安全無虞的,維他命C為一種基本營養成分,有助於組織修復。含有維他命C的食物包含柑橘類水果、番茄以及馬鈴薯。當它作為食品添加劑。 維生素C也是一種抗氧化劑和防腐劑的酸度調節劑。多個E字首的數字(E number)收錄維生素C,不同的數字取決於它的化學結構,像是E300是抗壞血酸,E301為抗壞血酸鈉鹽,E302為抗壞血酸鈣鹽,E303為抗壞血酸鉀鹽,E304為酯類抗壞血酸棕櫚和抗壞血酸硬脂酸,E315為異抗壞血酸除蟲菊酯。 維他命C最早發現於1912年,在1928年首次被分離出來,在1933年首次被製造出來,於世界衛生組織基本藥物標準清單上名列有案,是建立照護系統時相當重要的必備基礎藥物之一。維他命C已經是通用名藥物,也是成藥。在發展中國家的批發價約在每月0.19到0.54美元之間,有些國家將抗壞血酸加入食物,像是營養麥片。3 g mol-1,熔点是190~192℃。在1 M水溶液中的旋光性是20.5-21.5度。pK1是4.17,pK2是11.57。在5mg/ml的水溶液中,pH值是3。氧化还原电位是0.166V(pH.

新!!: 器官和维生素C · 查看更多 »

结节病

结节病(英文:Sarcoidosis,来自单词sarc,“肉体”的意思,并加上后缀-oid表示“像..似的”或“有质量的”,与后缀-osis,“疾病或非正常情况”的意思)英文中有时也被叫做sarcoid(简称),贝-伯病(Besnier-Boeck disease)或者贝-伯-肖三氏病(Besnier-Boeck-Schaumann disease),它是一种由许多异常的团状慢性炎症细胞(肉芽肿)所致多器官结节的情况。at Home Edition 造成结节病的原因目前暂不清楚。肉芽肿的出现往往不意味着坏死性病变,而是大部分肉芽肿坐落于肺或者淋巴结,但几乎所有的器官都可能会受到影响。通常来讲,发病是逐步的。 结节病的表现可以无症状或者慢性症状。它的症状通常自发地改善或者消失了。超过三分之二的结节病病人在9年后也没有任何症状。大约50%的人会复发。约10%的人会造成严重残疾。肺的瘢痕组织形成或肺部感染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慢性患者可能会伴随多年的反复发作的症状。, Sarcoidosis.

新!!: 器官和结节病 · 查看更多 »

组织 (生物学)

组织是生物学中介于细胞和器官之间的层次,它由许多属于同一器官的形态相似的细胞以及细胞间质组成,并且具有一定功能。不同的组织分工合作形成器官。研究组织的学科是组织学,研究其病态的学科是组织病理学。.

新!!: 器官和组织 (生物学) · 查看更多 »

组织学

組織學(histology,源自古希腊语单词)是一門对生物組織的微觀研究,研究它們的形成、構造和功能。組織是指生物體中相同或相似的細胞集合以執行特定功能的細胞群稱為。動物體基本上是由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和神經組織所構成。與組織學相關的生物學門包括了細胞生物學與解剖學等,細胞的層級是在組織之下;解剖學研究的對象是器官,其層級位於組織之上;形態學則是對整個生物體的研究。 通常組織學的研究對象只有動物的組織。在組織學的研究中,顯微鏡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研究工具。組織學的藝術包含了依有興趣的部位挑選適當的染劑,很多現行的染劑都是利用抗體的化學性質,來標定有興趣的目標。1906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授予意大利組織學家C.Golgi和西班牙組織學家R.Cajal,因为他们发明了镀银染色法和开创性研究了神经系统组织结构。.

新!!: 器官和组织学 · 查看更多 »

组织工程学

组织工程学(Tissue engineering),也有人称其为“再生医学”,是指利用生物活性物质,通过体外培养或构建的方法,再造或者修复器官及组织的技术。这个概念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1987年提出,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间快速发展。 组织工程学涉及到生物学,材料学和工程学等多学科;目前已经能够再造骨、软骨、皮肤、肾、肝、消化道及角膜、肌肉、乳房等组织器官。.

新!!: 器官和组织工程学 · 查看更多 »

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cellular differentiation),是发育生物学的研究课题之一,指的是在多细胞生物中,一个干细胞在分裂的时候,其子细胞的基因表达受到调控,例如DNA甲基化,变成不同細胞类型的过程。类如全能(totipotent)的受精卵在分裂到一定程度时,其子细胞就会开始向特定的方向分化,形成胎儿的肌肉,骨骼,毛发等器官。分化后的细胞在其结构,功能上都会出现差异,而且成为了所谓的“单能性”细胞(unipotent),就是其只能分裂得出同等细胞类型的子细胞。但是所有这些子细胞的基因组(Genome)却是与“祖宗”的干细胞一样的。研究细胞分化,对理解疾病的发生,如癌症的出现有着重要意义。.

新!!: 器官和细胞分化 · 查看更多 »

翼足目

翼足目(學名:Pteropoda)為軟體動物門、腹足綱、後鰓亞綱的1目。總分為被殼亞目(Thecosomata)和裸體亞目(Gymnosomata)兩大類型。為完全營浮游生活的海洋軟體動物。 are specialized free-swimming 遠洋帶 sea snails and sea slugs, 洋 後鰓類 腹足纲s.

新!!: 器官和翼足目 · 查看更多 »

翅膀

翅膀亦称翼,为鸟与昆虫等动物用来飞行的器官。在現代,许多机械物件也會使用翅膀飞翔,例如航天飞机及飞机等。.

新!!: 器官和翅膀 · 查看更多 »

貓(學名:Felis silvestris catus),通常指家貓,在現代漢語中也稱貓咪,為小型貓科動物,是為野貓(又稱斑貓;Felis silvestris)中的亞種,此外也有其他未經過《國際動物命名法規》認可的命名,例如Felis catus。根據遺傳學及考古學分析,人類馴養貓的紀錄可追溯至10,000年前的肥沃月灣地區,古埃及人飼養貓的紀錄可追溯至3,600年前,目的可能為捕鼠及其他齧齒目動物,以防止牠們吃掉--。現在,貓成為世界上最為廣泛的寵物之一,飼養率僅次於犬(或稱狗),但同時也是危害十分廣泛的外來種,由於獵捕的習慣,威脅着很多原生鳥類、齧齒類的生存。更直接的風險是因狩獵而感染野外病菌的貓,會引入例如狂犬病等進入人類生活圈,因此對飼主知識技術與社會責任要求也較高,先進國家的公衛系統普遍會針對野貓進行抓捕絕育,管理意義即在於此。長期飼育的貓平均壽命為12年以上(相當於人類64歲),歷史上最長壽的貓則達38歲(等於人類168歲,來自美國德州)。小部分文化在過去亦有食用貓肉的習俗,如越南、廣州等,但現今大部分地區因衛生防疫,或是以貓為寵物等因素而禁止食用貓肉。 品種獲認證的貓會稱為純種貓,主人會以選擇繁殖的方式讓貓繁殖出他們認為趨于“完美”的品種。歷史上也存在因為偶然突變而產生,後給人類保留並加強其特色的品種。.

新!!: 器官和猫 · 查看更多 »

猫传染性腹膜炎

猫传染性腹膜炎(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FIP),简称传腹,是一种发生于猫的致命异常免疫反应,由猫携带的发生变异而引起。FIP目前仍为绝症,发病后死亡时间不定,但极少活过一年时间。 虽然该病名称为“腹膜炎”,但FIP实际上是一种多系统性炎症,并非所有的患猫都一定会表现出腹膜炎的症状。患猫的症状表现通常分为两类,分别为湿性(wet)FIP和干性(dry)FIP,其中湿性FIP占全部病例的70%左右,表现为腹腔胸腔出现积液,异常鼓胀;干性FIP患猫症状不一,取决于病毒侵害的器官种类。 作为一种首次记载于1963年的疾病,FIP的预防、治疗等应对措施皆尚在研究中。作为患FIP的先决条件,猫冠状病毒的感染非常常见,惟其变异为腹膜炎病毒的条件尚不明确,因而难以预防;统计结果显示,FIP患猫中高达70%为纯种猫,这很可能与纯种猫较弱的免疫力有关。FIP少有直接的确诊手段,一般需要根据患猫的临床症状、生化指标和既往历史等因素来进行推断,加之有一些其他猫的疾病与FIP症状类似,造成FIP有一定的误诊率。而一旦确诊,患猫只能接受以缓解痛苦为主要目的的治疗。.

新!!: 器官和猫传染性腹膜炎 · 查看更多 »

猴免疫缺陷病毒

免疫缺陷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SIV),也称为非洲绿猴病毒(African Green Monkey virus),是一种可影响至少33种非洲灵长目的逆转录病毒。在对比奥科岛(于大约11000年前因海平面上升而从大陆隔离出来的一座岛屿)的四种猴中所发现的病毒株进行分析后,科学家们得出结论,称SIV在猴和猿中至少已存在了32000年,且实际存在时间可能比这长得多。 这些灵长目动物中的两个物种中存在的病毒株,即体内的SIVsmm和黑猩猩体内的SIVcpz,被认为已跨越了种间屏障而进入人体,并最终成为了HIV的两个亚型,即HIV-2和HIV-1。HIV-1转移到人体最可能的路径之一是人类与黑猩猩(在非洲常作为“丛林肉”的来源而被捕猎)血液的接触。 不同于HIV-1和HIV-2对人体的感染,SIV对其天然宿主的感染在很多情况下不具有致病性。对白顶白眉猴的广泛研究已经证实,即使SIVsmm病毒感染了这种动物且循环病毒量很高,也不会使它们染上任何疾病。然而,如果该病毒感染了亚洲或印度普通猕猴,则将会在感染后期发展成猴艾滋病(SAIDS)。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若野生黑猩猩感染了SIVcpz病毒,则也会像被HIV-1所感染的人一样,患上一种类似于艾滋病的疾病。.

新!!: 器官和猴免疫缺陷病毒 · 查看更多 »

(亦称眼睛、目、)是視覺的器官,可以感知光线,轉換為神經中電化學的脈衝。比較复杂的眼睛是一個光學系統,可以收集周遭環境的光線,藉由虹膜調整進入眼睛的強度,利用可調整的晶状体來聚焦,投射到对光敏感的视网膜產生影像,將影像轉換為電的訊號,透過视神经傳遞到大腦的视觉系统及其他部份。眼睛依其辨色能力可以分為十種不同的種類,有96%的動物其眼睛都是複雜的光學系統。其中软体动物、脊索動物及節肢動物的眼睛有成像的功能。 微生物的「眼睛」構造最簡單,只偵測環境的暗或是亮,這對於昼夜节律的有關。若是更複雜的眼睛,視網膜上的感光神经节细胞沿著傳送信號到來影響影响生理调节,也送到控制。.

新!!: 器官和眼 · 查看更多 »

眼睑

睑俗称眼皮、目胞,位于以内、眼球以外,是保护眼球的主要器官。.

新!!: 器官和眼睑 · 查看更多 »

疝(Hernia),俗称疝气,其最初的意义是“腹痛”,但后世多特指“少腹坠痛”的狐疝,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腹股沟疝”。醫學上的疝氣指的是器官,例如腸子,經由腔室的孔道離開原先的位置。有多種不同的形態的疝氣 -->,且大多都好發於腹部特別是鼠蹊部。較常以腹股溝疝氣的形式產生,但也同時可能為股疝氣,基本上鼠蹊部疝氣是一個發生在區域的疝氣突起的統稱。其他還有包括橫膈裂孔疝氣、還有等等類型的疝氣。對於鼠蹊部疝氣的患者來說,大約有66%都主訴有不同程度的癥狀困擾 -->,這包含了疼痛、或是在咳嗽、運動甚至是上廁所時的不適感 -->。而這些病徵都可能在一天結束之後甚至是躺著的狀態中獲得緩減 -->。在壓迫的時候可能會造成突出的部位變大。鼠蹊部疝氣發生在身體右側的機率大於左側 -->。對於此疾病,醫護人員最大的擔憂就是 -->,是當流到腸道的血液供應因為堵塞而造成的,這通常會導致該部位嚴重的疼痛感或是觸壓痛。橫膈裂孔疝氣或食道裂孔疝氣常常會在進食時引發胃食道逆流但也有可能在進食時造成俗稱「」的胸痛感。 有可能導致疝氣的危險因子包括:抽煙、慢性阻塞性肺病、肥胖症、懷孕、腹膜透析、結締組織疾病或之前曾接受闌尾切除手術等。引起疝氣有部分是因為基因影響而也因此常出現在特定家族間 -->。目前仍不確定鼠蹊部疝氣是否和舉重有關 -->。疝氣可藉由病症與症狀被明確診斷出來。偶爾會使用醫學影像技術來輔助確認診斷並排除其他可能病因,醫學上也常使用內視鏡來診治橫膈裂孔疝氣 。 若男性患者罹患鼠蹊部疝氣,沒有造成任何癥狀,沒有進行手術的需要.

新!!: 器官和疝 · 查看更多 »

疼痛

身體的疼痛(pain)指通常由身體損傷、病患或不良的外部刺激所引起的不舒服感覺。出於臨床研究的需要,國際疼痛研究將疼痛定義為「由真正存在或潛在的身體組織損傷所引起的不舒服知覺和心理感覺」。See.

新!!: 器官和疼痛 · 查看更多 »

疾病

病是生物在一定原因的损害性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是特定的異常病理情形,而且會影響生物體的部份或是所有器官。一般會解釋為「身體病況」(medical condition),而且伴隨著特定的症狀及醫學徵象。机体对病因所引起的损害发生一系列抗损害反应;自稳调节的紊乱,损害和抗损害反应,表现为疾病过程中各种复杂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可使机体各器官系统之间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发生障碍,从而引起各种症状、体征和行为异常,特别是对环境适应能力和体力减弱甚至丧失。 疾病有致病原因,可能是由外在因素而造成,例如傳染病,也有可能是因為內在的機能不良而導致,例如自體免疫疾病。但疾病不一定是由单一因素引起。致病的原因往往因为环境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体;它是有规律的发展过程。疾病导致一系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并由此而产生各种症状和体征,这是认识疾病的基础。疾病是完整机体的反应,但不同的疾病又在一定部位(器官或系统)有它特殊的变化。生病时,机体内各器官系统之间的平衡关系和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受到破坏,机体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降低,体力减弱或丧失。 對人類而言,疾病一般會用來泛指會造成疼痛、異常行為甚至死亡的條件。在此定義下,疾病有時也包括受傷、身心障礙、功能失調、症候群、感染、獨立的症狀、特異的行為等。不過在其他領域可能會有不同的分類。疾病不一定只影響人的生理,灳會對人的情緒造成影響,患有某一疾病可能會影響人的生活態度及人格。 由於疾病造成的死亡會歸類為。疾病可以分為四類:病原類疾病、营养缺乏類疾病、遺傳類疾病及心理類疾病。疾病也可以用傳染病及非傳染病來分類。造成最多人死亡的疾病是冠狀動脈疾病,再來是及。.

新!!: 器官和疾病 · 查看更多 »

症候群

,是醫學術語,指某疾病出現時經常會同時出現的臨床特征、症狀、徵象,是為這些不同症候的統稱。此時醫師可針對出現的其中一種表徵,警覺可能一併出現的相關變化,然而實際的病原、確定診斷的疾病名稱或相關生理變化可能無法確知。而有些過去未知的疾病表現,經過研究後仍然保留症候群的稱呼。 英文为Syndrome,本意是指因某些有病的器官相互关联的变化而同时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后有指某一些人因相互影响而达成一致的意向。如“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是指在劫持事件中,人质因同情劫匪而同其达成一致,反而帮助劫匪对付警察。.

新!!: 器官和症候群 · 查看更多 »

痕跡器官

痕跡器官(vestigial organ),是指生物經過進化後為了適應環境,較不需要的器官會漸漸退化,直到失去功能。但仍殘存在生物體可作為生物演化的證據。.

新!!: 器官和痕跡器官 · 查看更多 »

痙攣

痙攣(英文:Spasm)是一块肌肉、一组肌肉、一个空心器官(如:胃)發生急遽而不自主的收縮,或是一个开口处的类似急遽收缩。有时会有疼痛感及機能障礙,但往往无害,且会在数分钟之后消失。中樞神經系統的疾病、急性傳染病、過度疲勞、张力障碍等,都會導致肌肉的痙攣現象。 另一方面,痉挛也是一种能量、行为或情绪的突然爆发。 绞痛是痉挛的一种形式,是由特定器官(如胆管)的平滑肌发生痉挛而形成的。绞痛有一大特征,就是感觉不得不走来走去,而疼痛会导致反胃,更严重的可能会呕吐。连续或持续的痉挛则被称为痉挛症。 在一些非常严重的病例中,痉挛所导致的肌肉收缩比病人平时所能产生的收缩更剧烈,并导致肌腱和韧带撕裂。 认为歇斯底里是一种在特殊情况下的大脑痉挛。.

新!!: 器官和痙攣 · 查看更多 »

生命延續

生命延續(Life extension)或生命延續学(Life extension science)是一门研究如何延缓衰老或返老还童的科学,旨在达到增加生命的最高或平均壽命的效果,一般特指延续人類的壽命。然而,当前人类尚未发现能够使得生命永远延续的方法。 诸如“补品”、“激素”等所谓的延缓衰老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是一个利润率极高的产业,在美国年利润高达500亿美金,但没有证据能够表明这类产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该领域的一些研究人员,以及那些想要成为“延寿者”、“永生者”的人相信,未来对于生命延续将会依靠回复年轻状态、干细胞、再生醫學、分子修复、基因治疗、药物、和器官移植(人工器官或)等方式实现,让人类拥有永恒的生命、永保青春。生物伦理学家仍然在争论生命延续可能带来的伦理学问题。.

新!!: 器官和生命延續 · 查看更多 »

生物学

生物学研究各種生命(上图) 大肠杆菌、瞪羚、(下图)大角金龟甲虫 、蕨類植物 生物學(βιολογία;biologia;德語、法語:biologie;biology)或稱生物科學(biological sciences)、生命科學(life sciences),是自然科學的一大門類,由經驗主義出發,廣泛研究生命的所有方面,包括生命起源、演化、分佈、構造、發育、功能、行為、與環境的互動關系,以及生物分類學等。現代生物學是一個龐大而兼收並蓄的領域,由許多分支和分支學科組成。然而,盡管生物學的範圍很廣,在它裡面有某些一般和統一概念支配一切的學習和研究,把它整合成單一的,和連貫的領域。在總體上,生物以細胞作為生命的基本單位,基因作為遺傳的基本單元,和進化是推動新物種的合成和創建的引擎。今天人們還了解,所有生物體的生存以消耗和轉換能量,調節體內環境以維持穩定的和重要的生命條件。 生物學分支學科被研究生物體的規模所定義,和研究它們使用的方法所定義:生物化學考察生命的基本化學;分子生物學研究生物分子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植物學研究植物的生物學;細胞生物學檢查所有生命的基本組成單位,細胞;生理學檢查組織,器官,和生物體的器官系統的物理和化學的功能;進化生物學考察了生命的多樣性的產生過程;和生態學考察生物在其環境如何相互作用。最終能夠達到治療診斷遺傳病、提高農作物產量、改善人類生活、保護環境等目的。.

新!!: 器官和生物学 · 查看更多 »

生物系統

生物系統(Biological system),又稱身體系統(Body system)、器官系統(Organ system),是生物的其中一個組成部分,是由許多不同的器官共同組合而成,執行某種特定的生理作用。.

新!!: 器官和生物系統 · 查看更多 »

生物教室的人體模型

生物教室的人體模型(理科室の骨格標本)是日本都市傳說中相當有名的校園怪談。這個怪談流傳只要到半夜,學校的生物科教室擺設的人體器官部位教學模型,會離開它原本的位置,在校園到處跑來跑去。這時候如果拿拖把等長柄器具打它,它就會散落一地,各個器官分散逃走。 日本之所以會流傳這一個的都市傳說,相信是因為每個學校中都會有自然教室,而自然教室中都會有人體器官模型的緣故。因為幾乎每天都會接觸,也因自古以來人們相信以人的外表為造形的人偶會吸引靈魂附在上面,所以自然而然的就會心生恐懼。 Category:日本都市傳說.

新!!: 器官和生物教室的人體模型 · 查看更多 »

生長素

生長素是第一個獲發現的植物激素。生長素中最重要的化學物質為3-吲哚乙酸。生長素有调节茎的生长速率、抑制侧芽、促进生根等作用,在农业上用以促进插枝生根,效果显著。.

新!!: 器官和生長素 · 查看更多 »

生殖器

生殖器官是指在复杂生物体上任何与有性繁殖及组成生殖系统有关的组织(严格意义上,不一定都属于器官)。 另外有相關的性器官一詞,廣義地說是指會帶來性快感的器官。生殖腺是指產生配子的器官。在人類身上是指睾丸與卵巢。 開花植物的性器官是花。 松柏門植物的性器官是松球,苔藓植物门、蕨類植物則以孢子囊為其性器官。.

新!!: 器官和生殖器 · 查看更多 »

生殖系统

生殖系统(英語:reproductive system)是生物体内的和生殖密切相关的器官(生殖器)成分的总称。不過像腺体、激素、費洛蒙等也是生殖系统的一部份。 同一種生物的生殖系统會依性別而有顯著的差異,這也是和其他器官系統最大的不同點,二性生殖系统的差異可以從二個個體中的基因中組合出新的一組基因,可以提高基因的適應度 Body Guide powered by Adam。.

新!!: 器官和生殖系统 · 查看更多 »

男性生殖系統

男性生殖系統由以下器官構成。其中陰莖、龜頭、包皮以及陰囊構成男性外生殖器官。本文以人類男性的器官為主,不過提到的某些器官其他動物的雄性或是人類女性也有。.

新!!: 器官和男性生殖系統 · 查看更多 »

畢學富

學富(1928年12月16日-2008年8月14日),山東青島人,是小號演奏家、指揮家及音樂教育家,有台灣小號教父之稱。.

新!!: 器官和畢學富 · 查看更多 »

異鰓類

鰓類(學名:Heterobranchia;意義為「有不同鰓的蝸牛」),為分類學腹足綱軟體動物中的一個分類,包括有蝸牛、蛞蝓、淡水螺、海螺及海蛞蝓。本分類曾經只是一個總目,在WoRMS定為亞綱級。一般分類都視作一個直屬腹足綱的支序。異鰓類是腹足綱軟體動物的一個主要分支。按Bouchet et al.

新!!: 器官和異鰓類 · 查看更多 »

白血病

白血病(leukemia,)是一群癌症種類的統稱,英文名稱來自於古希臘語,λευκός(leukos,白色)與αἷμα(haima,血液)的組合。 它通常發病於骨髓,造成不正常白血球的大量增生。這些異常增加的白血球都尚未發育完成,稱之為芽細胞或白血病細胞。症狀可能包含:出血與淤斑、疲倦以及感染風險增加。這些症狀會因缺乏正常血球而發生。 白血病發生的真正原因尚未知曉,目前相信環境與遺傳因素都扮演了重要角色。風險因子包括:吸菸、游離輻射、部分化學物質如苯、曾接受化療、唐氏綜合症、家族史有白血病。白血病可被分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急性骨髓性白血病、B細胞慢性淋巴性白血病與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這四大類型,以及其他較不常見的種類。白血病與淋巴瘤同屬影響血液、骨髓與淋巴系統的腫瘤當中的一種,此大類疾病被稱為。白血病的診斷方法主要靠血液檢查與。 白血病的治療方式包括化學療法、放射線療法、標靶治療與骨髓移植。某些類型的白血病會採用所謂「」的策略。 預後方面,已開發國家比以前有明顯進步,以美國為例,其五年存活率在2011年的統計數據為57%。兒童的五年存活率一般比成人高,依據白血病的類型不同,大約在60到85%之間。急性白血病病患若接受治療痊癒且5年內沒有復發的話,之後終身復發的機率相當低。另外,白血病的治療有可能需要配合輸血或及疼痛管理。安寧緩和治療不論有沒有進一步治療以控制,都可能有幫助。 2012年,共有35.2萬位新的白血病病患,並造成26.5萬人死亡。白血病是最常見的兒童癌症,其中3/4的病例是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然而,90%的成人病患當中,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與B細胞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是最常見被確診的種類。白血病最常在已開發國家出現。在美國,白血病一年的醫療支出為54億美元。.

新!!: 器官和白血病 · 查看更多 »

白雲鳳爪

白雲鳳爪是廣東、香港和澳門地區常見的冷盤點心。.

新!!: 器官和白雲鳳爪 · 查看更多 »

白斑角鯊

白斑角鯊(學名:Squalus acanthias),又名棘角鯊或薩氏角鯊,軟骨魚綱角鯊目角鯊科的其中一種,是一種很著名的角鯊屬成員。牠們的特徵是在兩個背鰭上都有鰭棘,且沒有臀鰭。牠們分佈世界上大部份的淺水及海面海域,尤其是在溫帶的水域。.

新!!: 器官和白斑角鯊 · 查看更多 »

癌症分期

症分期(cancer staging)是決定癌症發展與擴散程度的方法。當代的作法是將一種癌症以數字分成第一到第五期,第一期指的是能分離出癌細胞,第五期代表癌細胞已經擴散到測量方法的極限。癌症的分期一般會考慮腫瘤大小、是否已經侵犯到鄰近的器官、有多少癌細胞擴散到鄰近區域的淋巴結(如果已經開始擴散到淋巴結的話),以及是否出現在遠端的部位當中(遠端轉移)。.

新!!: 器官和癌症分期 · 查看更多 »

花是被子植物(被子植物门植物,又称有花植物或開花植物)的繁殖器官,其生物学功能的是结合雄性精细胞与雌性卵细胞以产生种子。这一进程始於传粉,然後是受精,从而形成种子并加以传播。对於高等植物而言,种子便是其下一代,而且是各物种在自然分布的主要手段。同一植物上着生的花的组合称为花序。 “花”在生活中亦常称为“花朵”或“花卉”。广义的花卉可指一切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或人工栽插的盆景),而狭义上则单指所有的開花植物。 花卉一直广受人们的喜爱和使用,主要用於觀賞,还能當食材或提煉原料。.

新!!: 器官和花 · 查看更多 »

芳香療法

芳香療法(Aromatherapy),簡稱芳療,是指藉由芳香植物所萃取出的精油(essential oil)做為媒介,並以按摩、泡澡、薰香等方式經由呼吸道或皮膚吸收進入體內,來達到舒緩精神壓力與增進身體健康的一種自然療法。芳香療法起源於古埃及,近代盛行於歐洲,是一种不被主流医学承认的另类医学。 芳香療法使用的植物材料和芳香植物油,包括精油和其它芳香化合物,用於改變人的情緒,認知,心理和身體健康的目的。 它可以提供作為一種輔助療法,或者更有爭議的是,作為替代醫學的形式。輔助療法可以配合規範治療,替代藥物,而不是傳統的西方醫學,以證據為基礎的治療。 芳香療法師,專門使用芳香療法,利用混合治療級別的精油,通過局部使用方法,包括按摩,吸入或浸水去激發所希望的效果。 沒有良好的醫療證據表明,芳香療法可以預防或治愈任何疾病,但它可能有助於改善整體的健康.

新!!: 器官和芳香療法 · 查看更多 »

韧皮部

韧皮部是维管植物的疏导组织,负责将光合作用的产物——蔗糖,由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运输到植物的其他部位。.

新!!: 器官和韧皮部 · 查看更多 »

螯肢亞門

螯肢亞門(學名:Chelicerata)是一類主要的節肢動物,其下包括鱟、蠍子、蜘蛛及蟎。它們可能是於寒武紀演化自海生動物,但最早的螯肢亞門化石只可追溯至4億4500萬年前的奧陶紀晚期。現存的水生物種包括劍尾目的4個物種及約1300種的海蜘蛛。陸地上已確認的螯肢亞門有超過7.7萬種,而未經確認的也有50萬種。 螯肢亞門像其他節肢動物般身體有節,並由甲殼素及蛋白質組成的表皮覆蓋。它們的身體有兩個體區,即頭胸部及腹部,而蟎在這兩部份的分隔則不可見。它們口器前有一螯肢。大部份亞類都只會以螯肢來吃食,但蜘蛛螯肢的螯爪則形成了獠牙狀,大部份物種更可以從中注入毒素至獵物中。它們的循環系統是開放的,由管狀的心臟將血液經血腔輸送至身體其他部份。水生螯肢亞門是有鰓的,而其他的則有書肺及氣管。螯肢亞門中央神經系統的神經節融合成一團,融合的程度各有不同,如最為古老及原始的中突蛛亞目神經節的融合程度則很有限。大部份螯肢亞門都有剛毛來感應振動、氣流及化學轉變。最活躍的獵食性蜘蛛有非常銳利的視覺。 螯肢亞門最初只是掠食者,但後來分化出多種覓食策略,包括掠食、寄生、草食性、食腐性及腐生性。雖然盲蛛目可以消化固體食物,但其他螯肢亞門的食道太窄,一般只會用螯肢及消化酶將食物液化。陸生的螯肢亞門為了保存水份只會排泄固體。陸生的螯肢亞門一般都是體內受精,而水生的鱟則是體外受精的。掠食性的物種會採取一種很小心的求偶方法,以避免雄性在交配前被雌性吃掉。大部份物種在孵化後都會像成體,但所有蠍子及一些蟎都會將卵保存在其體內,直至幼體出生。大部份螯肢亞門的幼體都是自行覓食的,但雌性的蠍子及一些蜘蛛是會保護及餵飼幼體的。 螯肢亞門的起源一直都存在爭論。雖然對於亞類之間的關係有一定共識,但海蜘蛛的分類及蠍子的定位仍有爭議。 雖然一些蜘蛛及蠍子的毒素非常危險,醫護界現正研究使用這些毒素來治療癌症至勃起功能障礙等病症。鱟的血液也有用來測試細菌的存在。基因工程師改造羊奶及葉子製造出蜘蛛絲。蟎可以令人過敏,並會傳播疾病,故是一種害蟲。.

新!!: 器官和螯肢亞門 · 查看更多 »

遠端轉移

遠端轉移(Metastasis)也稱作惡性轉移,是指腫瘤細胞從原始發生的部位藉由侵入循環系統,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繼續生長的過程。通常良性腫瘤不會產生遠端轉移,而發生轉移的病患預後情形都非常差。也因為癌細胞轉移到身體各部位,癌症治療上變得更為困難,幾乎不可能使用外科手術切除根治,多半只能用大範圍循環全身的放射治療或化療等手段來抑制已轉移的癌細胞繼續擴散生長。事實上,癌症病患的死亡常是在發生遠端轉移之後,由於癌細胞轉移到身體各重要器官持續生長,影響身體正常功能而導致死亡。所以一般遠端轉移的發生與否,常被視作癌症患者病程的嚴重程度及治療效果的指標。.

新!!: 器官和遠端轉移 · 查看更多 »

遼寧角龍屬

遼寧角龍屬(學名:Liaoceratops)是新近發現的恐龍,被認為是早期的角龍下目。牠生存在下白堊紀,約1億3千萬年前。牠是由美國及中國科學家組成的挖掘隊伍在中國發現的。遼寧角龍的體型比後期的角龍類恐龍小型很多,但卻讓人了解這類謎一般恐龍的早期演化過程。.

新!!: 器官和遼寧角龍屬 · 查看更多 »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简称ADR)是患者在使用某种药物的治疗疾病的时候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而这种作用一般都对患者的治疗不利。李端 殷明.

新!!: 器官和药物不良反应 · 查看更多 »

草蜢

草--蜢,又名蚱--蜢,在中国北方也称蛨(蚂)蚱,古稱虴蛨。是蝗蟲和螽斯共有的俗稱,但一般多指蝗蟲而言。在生物學分類上,「蚱蜢」一詞可分指「菱蝗科」和「短角蝗科」的蝗蟲;「菱蝗科」又稱之為「蚱科」,而「短角蝗科」則又稱之為「蜢科」。蝗蟲屬直翅目锥尾亚目草食性昆蟲。.

新!!: 器官和草蜢 · 查看更多 »

菊石目

菊石目(學名:Ammonitida)是一目已滅絕的頭足類,為菊石中較高等的一類。牠們是非常好的指準化石,往往能連結起所在的地層與地質年代。菊石目的近親並非現今外觀相似的鸚鵡螺,反而是八爪魚、烏賊及魷魚等鞘亞綱。 菊石目的化石殼一般呈平旋狀,但也有呈垂直螺旋狀及非螺旋狀。老普林尼稱菊石目為「阿蒙的角」,因其殼的形狀像埃及神話阿蒙所配帶的羊角,其學名亦是以此來取的。其下的屬亦多以希臘文「角」的字根來結尾。.

新!!: 器官和菊石目 · 查看更多 »

萎縮

萎縮(atrophy)為身體部分或是完全的日漸漸消瘦。造成萎縮的原因包含突變(可破壞建立器官的基因)、營養不良、不好的循環系統、失去激素(荷爾蒙)的幫助、失去目標器官的神經支持、超過的細胞凋亡以及缺乏體能鍛鍊或是組織本身的內在疾病所導致。維持器官或身體一部分的激素和神經輸入,在醫學名詞上稱為trophic。Trophic描述組織的營養狀況。肌肉Trophic的減少,被稱為萎縮。 萎縮為一般組織崩解或是重新吸收的生理學上的過程,牽涉到細胞的凋亡。當萎縮的發生是由於一些疾病則稱為物理性的萎縮,有時這是屬於正常身體 的穩態(體內平衡)。.

新!!: 器官和萎縮 · 查看更多 »

营养器官

營養器官通常指植物的根、莖、葉等器官。 營養器官的基本功能是維持植物生命,這些功用抱括了如:光合作用等。但在某些狀況之下,可能有 無性生殖/營養生殖,意指,這些營養器官可能成為繁衍的親本,由這些器官生長出新的個體。.

新!!: 器官和营养器官 · 查看更多 »

非洲達摩鳳蝶

非洲達摩鳳蝶(学名:Papilio demodocus)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很普遍的大型鳳蝶。牠們的毛蟲專吃柑橘屬葉子。.

新!!: 器官和非洲達摩鳳蝶 · 查看更多 »

蝰蛇科

蝰蛇科(Viperidae)又名蝮蛇科,是一个分布于全世界的毒蛇科。蝰蛇(Viperinae)和蝮蛇(Crotalinae)是这一科的代表物种,牠们体粗尾细,长着三角形的头。毒液中含有血毒素,有些种类另含神经毒素。毒牙较长,能深深刺入猎物体内高效地注入毒液。毒牙与上腭之间有关节,可在口中放倒。蝮蛇有頰窩(红外线感应器官),用以从环境温度中识别猎物的体温。大部分蝰蛇均屬於夜行性动物。 蝰蛇和蝮蛇都不长,但不同各类之间体长的差异很大。納米比亞侏膨蝰(Bitis schneideri)至多28厘米,而南美巨蝮(Lachesis muta)卻可达到3.6米。.

新!!: 器官和蝰蛇科 · 查看更多 »

表皮系統

外皮系統包覆在生物體的表面,是生物體與外界環境的分界,並且保護生物體免受外來物的侵犯。以單細胞生物而言,外皮即是細胞膜及黏附在胞膜外的分泌物,然而,細菌則有細胞壁來維持細胞的形狀並提供保護。多細胞的無脊椎動物,其表皮大多為單層上皮黏細胞及附在胞膜外的分泌物。脊椎動物的外皮系統包括皮膚及皮膚衍生物。 外皮系統是動物最大的器官系統,除了保護的功能外,還有感覺、調節、分泌、排泄、呼吸、運動等功能,其中有關排泄的部分,也可歸類到排泄系統(Excretory system)的一部分。.

新!!: 器官和表皮系統 · 查看更多 »

衛氏肺吸蟲

衛氏肺吸蟲(学名:Paragonimus westermani,又譯卫氏并殖吸虫)为斜睪目住胞科並殖屬的动物。是一種扁平似似咖啡豆的寄生蟲,是肺吸蟲症致病原中最重要者,必須透過數種中間宿主才能感染人類或其他物種,並完成生活史,呈世界性分布,但東亞、東南亞為主要感染盛行區域。.

新!!: 器官和衛氏肺吸蟲 · 查看更多 »

衛斯理系列角色列表

衛斯理系列角色列表,這列表羅列出香港著名作家倪匡所篇寫之科幻小說《衛斯理系列》中,大部分出場超過一本書籍以上的角色,而主要角色,只會簡略介紹。倪震所著的《少年衛斯理》續作《天外桃園》、葉李華所著的《衛斯理回憶錄》及假借倪匡之名的無名氏,所著之《衛斯理系列偽作》出場角色,將會特別標示其出處。 本列表只收錄在多於一個故事中出現過的角色。只於一個故事中出現過的角色,請直接到該故事的條目查閱。.

新!!: 器官和衛斯理系列角色列表 · 查看更多 »

血液學

血液學(英語:Hematology或haematology)是一門專門研究血液的學科,屬於生物學、生理學、病理學以及醫學的分支學門。研究的對象包括血液中的蛋白質(如血紅素)與各類細胞(如紅血球)。除了血液本身之外,血液學也研究造血器官以及與血液相關的疾病。.

新!!: 器官和血液學 · 查看更多 »

血清型

血清型是指病毒和細菌中特定不同的亞種。這些微生物一般都由細胞表層的抗原來分類命名的。但是在同一種類的微生物裡也會有分支和不同。血清型的決定是由很多種類的因素而形成的,其中不乏包括病毒性、革蘭氏陰性菌表層的脂多糖、外毒素、細菌的質粒和噬菌體等。通過聚合酶鏈式反應,也可以利用基因特性來分別不同的血清型。.

新!!: 器官和血清型 · 查看更多 »

颧骨颧弓

颧骨颧弓是人体面中部,构成面部最宽处的两个骨性结构。该结构位于面中部的前面及侧面,前端起于眶下缘,后端止于外耳道开口的前方。后端部分参与了颞颌关节的组成。其功能主要为从侧面保护面部肌肉和颅脑重要器官和支撑面部的外形。颧骨靠前,颧弓靠后。颧骨是单一骨骼,而颧弓则由颧骨颞突和颞骨颧突联合组成。 不同性别,不同种族的颧骨颧弓有明显的外形和结构特色。所以颧骨颧弓的形状和大小在人类学和考古研究中有重要意义。 Category:骨骼.

新!!: 器官和颧骨颧弓 · 查看更多 »

食物

食物通常以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或水構成,能夠藉由進食或是飲用為人類或者生物提供營養或愉悅的物質。食物的來源可以是植物、動物或者其他界的生物,例如真菌,亦或發酵產品像是酒精。生物攝取食物後,被生物的細胞同化,提供能量,維持生命及刺激成長。 在歷史上,人類主要是透過狩獵採集者及耕種兩種方式獲得食物,其餘的還有畜牧、釣魚等。現在日益增加的世界人口中,大部份需要的食物熱量是由食品产业提供。 有許多機構在監控食品衛生及食品安全,包括、、世界糧食計劃署、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及。他們關注的議題包括可持續性、生物多樣性、氣候變化、、人口自然增长率、供水及食品安全。 食物權是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ICESCR)提出的人权之一 ,認可「有適當生活水平的權利,包括適當的食物」也就是「免於飢餓的自由。.

新!!: 器官和食物 · 查看更多 »

食物不耐症

食物不耐症(food intolerances)是指因為食物、飲料、食品添加剂或是食物中成份產生的有害反應,一般會在食用食物之後一段時間才會出現,有害反應會在一個或多個器官或是系統出現,但一般是指食物過敏以外的反應。除了食物過敏外,還有其他種類食物敏感(Food Sensitivities)的症狀,而和食物過敏不同的,這些症狀都是在食用食物之後一段時間才會出現的超敏反應。 食物不耐症可以依其機制來分類,食物不耐症可能是因為缺乏消化特定食物時需要的化合物或是酵素而產生,例如遺傳性果糖不耐症,也有可能是因為身體無法吸收特定營素所造成,例如。食物不耐症可以是因為食物中自然存在的化學物質而造成的,例如。從植物提煉的藥物(例如阿斯匹靈)也會引起這類不耐症。也可能是無IgE介導的免疫反應的結果。.

新!!: 器官和食物不耐症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8年1月

;(請按此參閱當天之報章頭條).

新!!: 器官和香港2008年1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網絡用語列表

香港網路語言主要用於網上平台,如論壇、交友網站等。香港的高登討論區、LIHKG討論區是主要網路用語的熱門出處。另外,其他年青人時常出沒的討論區,用戶都有特定的語言,這些語言在其他討論區的人來看都不容易明白。.

新!!: 器官和香港網絡用語列表 · 查看更多 »

駝鹿

駝鹿(Alces alces),又稱麋鹿,是世界上最大的鹿科動物,是駝鹿屬下的唯一種。以雄性的掌形鹿角為特徵。在中國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新!!: 器官和駝鹿 · 查看更多 »

解剖学

解剖学(英語:Anatomy)是涉及生命体的结构和组织的生物学分支学科。解剖学和胚胎學、比較解剖學、進化生物學和系統發育有密切關係,而這些也可以看出解剖結構在即時(胚胎學)和長期(演化)時間尺度下的變化。人体解剖学是醫學的基礎學科之一。 解剖学也可以分為微觀尺度及巨觀尺度。巨觀尺度的解剖学即為,是用肉眼來觀察動物的身體及器官。大體解剖學也包括,而其他的部位常利用剖割的方法來進行研究。顯微鏡解剖学是用光學儀器(如顯微鏡)來研究組織(組織學)、細胞及胞器。 解剖学史的特點是對人體結構及器官功能的漸進式了解。其方法也有很大的進展,從一早期檢驗動物及人的屍體,一直到二十世紀的醫學成像技術,包括,超音波和核磁共振成像技術。 解剖学和生理学都是研究器官以及各部份的結構及,因此很自然的會用進行研究。 如果解剖學單指人體解剖學,這時候解剖學會依照各器官系統性地分類,而不是依部位來陳述。每篇解剖學的文章首先包括一个器官或系统。例如:神经、动脉、心臟等的结构描述,根據在人體找到甚麼而定。就此而論,解剖學文章有双重目的;首先,提供關于結構的足夠資料,令文章在生理学、外科、內科和病理学方面均有可謮性;第二,给非专家的查詢者或在某門科学分支上工作的人提供建立解剖學的現代科學基礎的主要理论。.

新!!: 器官和解剖学 · 查看更多 »

解痙藥

解痙藥(antispasmodic、抗痙攣藥物、同義詞:鎮痙劑(spasmolytic))是一種抑制肌肉痙攣的藥物,或藥草。.

新!!: 器官和解痙藥 · 查看更多 »

觸電

觸電是指當生物(主要指人類)與電有直接的接觸時,因此感受到疼痛或甚至受到傷害的意外事故。被雷電擊中(簡稱雷擊)也屬於觸電事故。.

新!!: 器官和觸電 · 查看更多 »

觸手

觸手(學名:tentacle)或稱觸鬚、觸角,是一種生物體上的器官。常見於軟體動物,通常是複數,從數根到無法計量之數目的蠕動柔軟細長器官。大多用作感測外界環境變化,但觸手也可用來獲取物體。.

新!!: 器官和觸手 · 查看更多 »

马步

步,中國武術名詞。是坐馬與步法之統稱。坐马是中国武术门派所采用的基本站桩功力训练。 通过练习「坐馬」,又稱「站樁」主要是为了调节“精、气、神”,完成对气血的调节、精神的修养的训练,锻炼对意念和意识的控制。在蹲马步的时候,常常要求要凝神静气,要呼吸自然,要蹲得深、平、稳,以练习喉、胸、肾等器官,并使腹部肌肉缩进,腿步肌肉紧张,以图达到全身性的综合训练。这种桩功,由于是长时间的静功,所以对于人体全身各器官是很好的锻炼,通过这样的锻炼能够有效的提升在剧烈运动时人体的反应能力。 虽然各个门派的坐马站樁姿勢,表面上好像差不多的,但基本动作和练习上要求都是不同的。.

新!!: 器官和马步 · 查看更多 »

马氏管

氏管,全称马尔比基氏小管(Malpighian tubule system),是常见于节肢动物(如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及部份缓步动物(水熊虫)等“泛节肢动物”(Panarthropoda)的排泄和渗透调节的主要器官,帮助他们保持水和电解液平衡。以发现者意大利解剖学家马尔比基(Marcello Malpighi)命名。 马氏管位于消化道中后肠交界处,为细长之管状物,由一层细胞组成;其基端开口于中肠和后肠的交界处,盲端封闭游离于血腔内的血淋巴中。介壳虫仅仅有两个马氏管,而蝗虫的大的种类可能有到200个马氏管;蚜虫是唯一没有马氏管的昆虫。 当含氮废物和电解液(钠、钾和尿酸)被主动地通过细管盲端运送时,原尿在细管内形成。原尿跟消化的食物一起在后肠里混合。在这个时期,尿酸析出,钠和钾与经过渗透的水一起由后肠吸收。尿酸留在那里与粪便混合,为排泄作好了准备。.

新!!: 器官和马氏管 · 查看更多 »

骨骼

是組成脊椎動物內骨骼的堅硬器官,功能是運動、支持和保護身體,及儲藏礦物質。骨組織是一種密實的結締組織。骨骼由各種不同的形狀組成,有複雜的內在和外在結構,使骨骼在減輕重量的同時能夠保持堅硬。骨骼的成分之一是礦物質化的骨骼組織,其內部是堅硬的蜂巢狀立體結構;其他組織還包括了骨髓、骨膜、神經、血管和軟骨。 人體的骨骼具有支撑身体的作用,其中的硬骨組織和軟骨組織皆是人體結締組織的一部分(而硬骨是結締組織中唯一細胞間質較為堅硬的)。成人有206塊骨頭,而新生儿的有超過270塊。由於諸如頭骨會隨年紀增長而癒合,因此成人骨骼個數少一兩塊或多一兩塊都是正常的。另外,成人有28~32個牙恆齒,多的一般稱為智齒,小孩乳齒20顆。骨与骨之間的間隙一般稱之為關節,除了少部分的不動關節可能以軟骨連接之外,大部分是以韌带连接起來的。關節可分成不動關節、可動關節以及難以被歸類的中間型可稱為少動關節。光有骨骼是不具有讓身體運動的作用的,一般俗稱的運動系統(這種分類其實是不嚴謹的,因為通常骨骼已經可以被稱做骨骼系統,包含軟骨硬骨以及連結骨與骨的韌帶甚至包含關節部分(關節液,因為關節是位置不是細胞更不是組織)。所謂的運動系統,應該是被譯作「超系統」的super system之一,人體一般分為六種super system)還包含了肌肉(骨骼肌)系統。骨骼肌是橫紋肌,可隨意志伸縮,一般一種「動作」是由一對肌肉對兩塊骨頭(一個關節)作拮抗,而肌肉末端以肌腱和經過關節的下一個骨頭連接。其實韌帶和肌腱也是結締組織,所以運動(超)系統中只有肌肉組織跟結締組織,頂多再包含骨髓內的神經及控制肌肉的運動神經屬於神經組織。.

新!!: 器官和骨骼 · 查看更多 »

骨骼系統

在生物学中,骨骼系统(英語:skeleton)是为生物体提供支持作用的生命系统,也和肌肉系統組成运动系统。骨骼系统主要可分為兩種:外骨骼是動物外層的堅硬外殼,內骨骼則是在體內支撐身體。此外還有像水骨骼和細胞骨架也屬於骨骼系統的一種。.

新!!: 器官和骨骼系統 · 查看更多 »

骨髓

髓(bone marrow)位於較大骨骼的腔中,佔人體體重的4-6%,含有造血幹細胞以及多種其他的幹細胞,他們可以分化產生不同的組織。骨髓是重要的造血及免疫器官。血液的所有細胞成分都來源於造血幹細胞,其中髓系細胞(紅細胞系、粒細胞系、單核細胞系與巨核細胞-血小板系)是完全在骨髓內分化生成的;淋巴系細胞(T細胞與B細胞)的發育前期是在骨髓內完成;另外B細胞分化為漿細胞後,也回到骨髓,並在這裡大量產生抗體。通常人體在穩定狀況下,每小時約有1010個紅細胞與108-109個白細胞生成,以維持外周血循環中血細胞的組成與數量。.

新!!: 器官和骨髓 · 查看更多 »

高等动物

高等动物即“低等动物”的对称。在动物学中,与低等动物无明确的界限。一般指体制复杂,组织及器官分化显著,并具有脊椎的动物,即脊椎动物。 Category:动物学.

新!!: 器官和高等动物 · 查看更多 »

高譚 (第四季)

《高譚》第四季(Gotham Season 4)是一部美國犯罪戲劇電視劇,由開發,取材自DC漫畫經典超級英雄作品《蝙蝠俠》,第四季於2017年9月21日在福斯广播公司開播。劇集由DC娛樂、和華納兄弟電視公司聯合製作,並由布魯諾·海勒、和丹尼·卡農擔任執行製作。 第四季部分劇情元素取材自著名蝙蝠俠漫畫《》和《》,結尾部分還包含《蝙蝠俠:致命玩笑》和《》。此季分為兩個階段播出,總共11集的上半季於2017年9月21日播出,剩下11集的下半季於2018年3月1日播出。如同前兩季,這一整季同樣包含一個副標題,叫作「黑暗騎士」(A Dark Knight)。 2018年5月14日,福斯宣布續訂最終第五季。.

新!!: 器官和高譚 (第四季) · 查看更多 »

體液

液(Body fluid),包括血液、腦脊髓液、胃液、消化液、精液、唾液、淚液、汗液、尿液、陰道分泌液等。 在有疾病的狀態下,也會產生一些平常量少不易偵測到的體液,如肋膜積液(又稱胸水)、腹腔積液(又稱腹水)、心包膜積液、關節積液、各器官的囊腫(cyst)積液等等。.

新!!: 器官和體液 · 查看更多 »

體溫調節

溫調節(thermoregulation),指溫度感受器接受體內和外在環境溫度的刺激,通過體溫調節中樞的活動,引起內分泌腺、骨骼肌、皮膚血管和汗腺等組織、器官活動的改變,從而調整產熱和散熱的過程,使體溫保持在相對恆定的水平。為動物在長期進化過程中獲得的較高級的調節功能。 體溫調節的中樞位於下視丘。傳統生理學認為,在下視丘前部存在著散熱中樞,而下視丘後部則存在著產熱中樞,兩個中樞之間有著交互抑制的關係,從而保持了體溫的相對穩定。.

新!!: 器官和體溫調節 · 查看更多 »

魚鬚

魚鬚是魚類嘴邊的觸覺器官。鯰魚、鯉魚、绯鲵鲣、盲鰻、鱘魚、斑馬魚和一些鯊魚都有魚鬚。它們起到味蕾的作用,可以幫助魚類在渾濁的水中尋找到食物。 不同魚類的魚鬚位置不同,有些魚位於上顎,有些位於下顎甚至下巴上。.

新!!: 器官和魚鬚 · 查看更多 »

魚鰭

魚鰭是魚類最明顯的一個特徵,是大部份魚類用來游動的器官。在不同部位的魚鰭有不同的作用,例如向上、向下、前進、後退或者保持身體平衡都需要動用或協調不同的鰭。鰭的功能也不只限於協助遊動,飛魚使用胸鰭來進行滑行,躄魚則用胸鰭來爬行。雄性鳉魚用臀鰭來輸送精子,而長尾鯊則會用尾鰭擊暈獵物。.

新!!: 器官和魚鰭 · 查看更多 »

警示中樞

大脑是人类特有区别以其他生物有关智能、行为和思维的特色器官。关于人类大脑的功能分类和通俗的功能控制的研究已经经历了几百年,但是人类大脑的功能还没用被完完全全地被发现或者说理论地阐述。就目前所知,大脑中枢的功能十分复杂,随着行为学、心理学和其他边缘科学研究的不断加入,大脑中枢的一些不为人所知的功能渐渐浮出水面,其中包括警示中枢(Guard Center)。.

新!!: 器官和警示中樞 · 查看更多 »

變態莖

變態莖(Modified stems)基本是指植物中莖的一種分類,因為生長環境而演變出有具有莖的基本功能,但是其生長型態有異於一般的莖就稱為變態莖,屬於植物的營養器官的一種。通常莖具備有支撐以及輸送或儲藏養分的功能,部份也有能行光合作用的莖,呈直立式支撐著整株植物,大多數都是植物的主幹。但是有些型態不同的,例如常見的馬鈴薯就屬於塊莖,大蒜、蔥是屬於鱗莖…等;這些都是屬於「變態莖」。換句話說,植物的莖經過演化,改變了一般正常莖的型態,這些都算是變態莖。參考:中的解說。.

新!!: 器官和變態莖 · 查看更多 »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又稱人工誘導多能幹細胞,常簡稱爲iPS細胞(iPSC),是一種由哺乳動物成體細胞經轉入轉錄因子等手段脫分化形成的多能幹細胞,最早由日本學者山中伸彌的研究團隊於2006年發現。山中伸彌團隊在發表iPS誘導技術時使用實驗材料爲小鼠細胞。2007年,研究人員又證明iPS誘導技術可以應用於人體細胞。最初由山中伸彌團隊發現的誘導方法是通過慢病毒載體將Oct4、Sox2、c-Myc、四種轉錄因子基因轉入成體細胞將其轉化爲類似於胚胎幹細胞的多能幹細胞。其後,研究人員又先後發現了更優化的誘導方法,如使用質粒載體轉染、腺病毒感染、脂質體導入等非基因組整合的方法進行誘導、通過細胞融合誘導、使用小分子藥物進行誘導、轉入miRNA(微干擾RNA)進行誘導等。 iPS細胞與胚胎幹細胞擁有相似的再生能力,理論上可以分化爲成體的所有器官、組織。而相比胚胎幹細胞,iPS細胞面臨的倫理道德爭議較小,且應用該技術可以產生基因型與移植受體完全相同的幹細胞,規避了排異反應的風險,因而iPS細胞在一定程度上衝擊了胚胎幹細胞在再生醫學中的地位,被認爲在再生醫學及組織工程方面擁有較爲廣闊的應用前景,有望爲治癒糖尿病、關節炎等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同時,iPS細胞在新藥開發、疾病模型構建領域也有望得到應用。但iPS誘導技術同樣面臨着誘導效率低、用於治療可能存在長期風險等挑戰。 iPS技術的發明人山中伸彌於2012年與核移植及克隆技術研究的先驅者約翰·格登爵士一同獲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新!!: 器官和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 查看更多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列表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列表,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得主列表。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于1901年首次颁发,得主是德国科学家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每一位获奖者都会得到一块奖牌,一份获奖证书,以及一笔不菲的奖金,奖金的数额每年会有变化。例如,1901年,冯·贝林得到的奖金为150,782瑞典克朗,相当于2008年12月的7,731,004瑞典克朗;而2008年,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分享了总数为一千万瑞典克朗的奖金(略多于100万欧元,或140万美元)。该奖于每年12月10日,即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以隆重的仪式在斯德哥尔摩颁发。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的研究领域分布相当广。截至2000年,有13名获奖者来自神经生物学领域,而有13名则在中间代谢研究中做出贡献。1939年的获奖者,德国人格哈德·多馬克,被其政府禁止领奖。虽然后来他得到了奖牌和获奖证书,却没有得到奖金。截至2014年,共有12位女性获得该奖项,人數僅次於16名的和平獎和13名的文學獎,是女性得主第三多的諾貝爾獎項,她们是格蒂·科里(1947年)、罗莎琳·萨斯曼·耶洛(1977年)、巴巴拉·麦克林托克(1983年)、丽塔·列维-蒙塔尔奇尼(1986年)、格特魯德·B·埃利恩(1988年)、克里斯汀·紐斯林-沃爾哈德(1995年)、琳达·巴克(2004年)、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2008年)、伊麗莎白·布萊克本(2009年)、卡羅爾·格雷德(2009年)、邁-布里特·莫澤(2014年)和屠呦呦(2015年)。截至2015年,共有210人获得过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该奖有9年因故停发(1915-1918年、1921年、1925年、1940-1942年)。.

新!!: 器官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谈美书简

《谈美书简》,1980年出版,著名美学家朱光潜的作品,是朱光潜82岁高龄写出的一本通俗读物。.

新!!: 器官和谈美书简 · 查看更多 »

買命

《買命》為衛斯理系列的作品之一,編號105,作者倪匡,該小說與《算帳》有相關,均提及生命配額。倪匡於1996年7月4日成書,並在1997年1月20日出版。.

新!!: 器官和買命 · 查看更多 »

鳥翼蝶

鳥翼蝶是原產於東南亞及澳洲大陸及周邊群島的鳳蝶,另有一種分佈在印度。其下共有三屬,包括鳥翼鳳蝶屬、紅頸鳳蝶屬及裳鳳蝶屬,一些學者喜歡加上額外的一屬,全部共有約10-30個物種。其名「鳥翼」是因它們特大的體型、起角的翅膀及像鳥類的飛行姿勢。 鳥翼蝶包含了蝴蝶中最大的亞歷山大鳥翼蝶、第二大的玉皇鳥翼鳳蝶及澳洲最大的石冢鳥翼鳳蝶。另外著名及外表吸引的翠葉紅頸鳳蝶是以19世紀砂拉越王國第一國王詹姆士·布魯克(James Brooke)來命名。.

新!!: 器官和鳥翼蝶 · 查看更多 »

鳃是一种器官,很多水生动物依靠它将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吸收到血液中。这种呼吸方式被称为鳃呼吸。最近的研究表明,鰓的進化起初並非為了呼吸,而是用來調節體液平衡,避免脱水。 鳃被一层很薄的,具有通透性的膜所包绕。血液在内届的血管或者是腔隙里面流动,这样就可以尽可能的与外界的水接触到。鳃的位置不定:蠕虫和蟹的鳃在它们的肢体,贝壳动物的鳃则在它们的外套腔中,鱼的鳃在鳃裂。大部分动物的鳃是裸露的,但也有些鳃是被皮肤保护的,或者是为某些特别的结构保护(壳,外套,鳃盖)。为了增加与水的接触面积,鳃的形状有栉状,叶状,树状和丛状。鳃利用对流原则,即血液(血淋巴)流动的方向与水流动的方向相反,使得血液可以最大限度的补充氧气。在软体动物中(例如贻贝),鳃还有过滤食物颗粒的功能。 许多水生动物和一些在潮湿空气生活的陆生动物用鳃呼吸。如蜗牛(例外:肺螺亚纲),贝壳和其他软体动物,多种"蠕虫",蟹等,而鱼和两栖动物的幼虫(有些成虫还会)是鳃呼吸的代表。 而昆蟲大多是用氣管呼吸,只有少部分才用鳃呼吸(部分還會和器官相連),例如:蜻蜓, 蜉蝣和部分雙翅目的水生幼蟲。 大部分用鳃呼吸的动物会在水外的环境迅速窒息死亡,因为鳃叶极容易干燥,这也会因为水中的氧气耗尽而发生。 一些鱼类和蟹能通过特别的措施(如将水重新补充氧气),而能够较长时间脱水生活。.

新!!: 器官和鳃 · 查看更多 »

足細胞

足細胞(podocyte、或"內臟上皮細胞"(visceral epithelial cell))為位於腎臟鮑氏囊上環繞着腎小球毛細血管之細胞。 鮑氏囊過濾血液,阻礙大分子,如蛋白質、紅血球、血小板;並通過小分子,如水、鹽及糖,進一步形成尿液。 足細胞的長足突或"足突出部分"環繞着毛細血管,介於足突之間留有裂隙。血液濾過這些裂隙,每個裂隙稱為裂隙隔膜(slit diaphragm)或濾過裂隙。足突出部分需要幾種蛋白質(腎病蛋白、NEPH1、NEPH2、足蛋白、CD2AP)環繞着毛細管及運作。當嬰兒出生時,這些蛋白質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諸如"腎病蛋白"及"CD2AP",使他們的腎臟不能正常的運作。人們的這些蛋白質存在著變異,以及某些變異在以後的生活中可能會使他們的患有腎功能衰竭。腎病蛋白是一拉鏈狀的蛋白、形成裂隙隔膜(濾過裂隙),在這些拉鍊的齒之間存有空間,足夠大到允許糖和水通過,但又裂隙太小以至於不允許蛋白質(白蛋白)通過(防制水腫)。腎病蛋白缺陷對先天性腎功能衰竭負責。CD2AP調節足細胞細胞骨架構及穩定裂隙隔膜。.

新!!: 器官和足細胞 · 查看更多 »

趋同演化

在演化生物學中,趋同演化(Convergent evolution)指的是两种不具亲缘关系的动物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或曰生态系统,它们因应需要而发展出相同功能的器官的现象,即同功器官。.

新!!: 器官和趋同演化 · 查看更多 »

鸡尾酒会效应

鸡尾酒会效应(cocktail party effect)是指人的一种听力选择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人的谈话之中而忽略背景中其他的对话或噪音。该效应揭示了人类听觉系统中令人惊奇的能力,使我们可以在噪声中谈话。 鸡尾酒会现象可在两种情况下出现:当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个声音上,或当我们的听觉器官突然受到某个刺激的时候。举例来说,当我们和朋友在一个鸡尾酒会或某个喧闹场所谈话时,尽管周边的噪音很大,我们还是可以听到朋友说的内容。同时,在远处突然有人叫自己的名字时,我们会马上注意到。又比如,在周围交谈的语言都不是我们的母语时,我们可以注意到较远处以母语说出的话语。我们所注意的声源所发的音量,感觉上会是其他同音量的声源的三倍。将不同的对话用麦克风录下来相比较,就可以发现很大的差别。 鸡尾酒会现象是图形-背景现象的听觉版本。这里的“图形”是我们所注意或引起我们注意的声音,“背景”是其他的声音。 雞尾酒會效應可以反應注意力有早選與晚選的可能性。 Category:认知科学 category:注意力.

新!!: 器官和鸡尾酒会效应 · 查看更多 »

鹽腺

鹽腺是板鳃亚纲、海鳥和一些爬行動物用來排出鹽分的器官。其中鯊魚的鹽腺位于直腸,鳥類和爬行動物則位于頭部的眼睛、鼻子或嘴附近。其發達程度在不同物種身上不盡相同。鹽腺的存在使得更有效的渗透调节成爲可能,因此這些動物才可以直接飲用海水。鳥與龜身上存在鹽腺也從另外一個方面説明了它們的腎功能不如哺乳動物完善,畢竟在海生哺乳類動物身上並不存在鹽腺。而它們皮膚滲透性不如兩棲動物這一點也使得其體内鹽分無法通過皮膚排出。.

新!!: 器官和鹽腺 · 查看更多 »

黏多醣貯積症

黏多醣貯積症(Mucopolysaccharidoses,又稱黏多醣症,簡稱:MPS),是一種先天性遺傳病。成因為體內遺傳基因細胞缺乏了能將黏多醣分解的酶,引致體內各個細胞中的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一種長鏈複合糖分子)過量堆積,影響細胞的正常功能,進而損害各個器官。.

新!!: 器官和黏多醣貯積症 · 查看更多 »

黏膜

黏膜是生物体(口腔、器官、胃、肠、尿道等器官里面)中由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构成的膜状结构。其结缔组织部分被称为固有层,其上皮组织部分被称为上皮,内有血管和神经,能分泌黏液。其作用是作为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

新!!: 器官和黏膜 · 查看更多 »

黏膜下層

黏膜下层(英文为submucosa或tela submucosa)是一类存在于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系统等处器官管腔中的的较为致密的结缔组织,由层构成,用以支持黏膜层并将其附着于上。黏膜下层内含小动脉、小静脉、淋巴管、黏膜下神经丛;在食管的黏膜下层还含有食管腺,而十二指肠处的黏膜下层还含有十二指肠腺;在胃、小肠、食管等部位,黏膜下层和黏膜共同向管腔形成的突起被称为皱襞(plica)。黏膜肌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可由由多级神经元和无髓神经纤维构成的黏膜下神经丛调节。 黏膜下层的英文构词submucosa由sub-(表示下、低于的词缀)加上mucosa(意即黏膜)合成。与此对应,对于浆膜层(serosa),也有(subserosa)的说法。.

新!!: 器官和黏膜下層 · 查看更多 »

黑霞鯊

黑霞鯊(學名Centroscyllium fabricii),又名法氏霞鯊,是很豐富的深海鯊魚,為板鰓亞綱角鯊目燈籠棘鮫科的其中一種。.

新!!: 器官和黑霞鯊 · 查看更多 »

軀幹

軀幹是動物或人類身體的軸心。動物身體除了頭頸部及肢體(包括翼、鰭)外,皆屬軀幹。人體軀幹包括以橫膈膜分界的胸部及腹部,包含了重要的身體器官。.

新!!: 器官和軀幹 · 查看更多 »

鼻,又称鼻子,是陸上動物呼吸的器官,屬呼吸系統一部份,也是許多哺乳類動物感應嗅覺的器官。 鼻一般在動物的頭部,可能是隆起,鼻對體外的開口叫作鼻孔,鼻孔讓空氣進入鼻腔內,兩孔氣流速度不同,且每隔幾小時就會交換一次。鼻有兩腔,被鼻中隔隔開,哺乳類動物的鼻腔內通常長有鼻毛,作用是過濾及吸收空氣中飄浮的塵埃及雜質,鼻腔壁有黏膜,有助於溼潤吸入的空氣,並附著雜質。鼻腔內後部則是鼻竇,位於鼻兩側的顱骨下,是感應嗅覺的神經,鼻腔連接咽喉,並與消化系統共用管道,再分支進入呼吸系統至肺部。 人類的鼻在面部的正中間。 除了動物,鼻亦可用作形容形狀與鼻相近的東西,例如飛機的前端便被稱為機鼻。.

新!!: 器官和鼻 · 查看更多 »

软体动物

软体动物门(学名:Mollusca)屬於無脊椎動物,就其物種多樣性而言,是动物界的第二大門,僅次於節肢動物門,其已確認的物種數量估算從8.5萬種到十萬多種 不等。软体动物能適應許多不同環境,分布广泛,从寒带、温带到热带,从海洋到河川、湖泊,从平原到高山,陆地、淡水和咸水多種棲息地中都有大量成员,例如蜗牛、河蚌、海螺、乌贼等物種。而在海洋生物當中,比重佔23%的軟體動物更在所有動物排第一位。 軟體動物型態、習性差異甚大,最大的软体动物大王乌贼的腕展开可达12公尺 ,最小的螺类卻僅有1厘米長。但是牠們有共同的基本特征,身体無內骨骼且軟,大多数不分节,身體結構可分為头、足、内脏团和外套膜4个部分。部分軟體動物的外套膜會分泌出钙质的硬壳保护身体。外套模的形狀因種類而不同。除了成年期的腹足动物之外,軟體動物的的壳体都是左右对称的。 软体动物大多有壳,如田螺、文蛤等貝類;少數在陸地上的則有蜗牛、蛞蝓;章鱼、烏賊、海蛞蝓的外殼已消失;软体动物多数靠一条肉脚向前滑动,以此移动自己的身体,很多都有一个盘绕的外壳来保护蜗在里面的柔软的身体。.

新!!: 器官和软体动物 · 查看更多 »

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dialectical materialism)是一種以馬克思和恩格斯學說來研究現實的哲學方法,是用“辩证的观点”和“唯物论的观点”解释和认识世界的理论。辩证唯物主义批判地继承了费尔巴哈(Ludwig Andreas Feuerbach)的机械唯物主义。.

新!!: 器官和辩证唯物主义 · 查看更多 »

连接蛋白

连接蛋白(Connexin,Cx)。在脊椎动物,由connexin组成的间隙连接通道(Gap Junction channel)介导相邻细胞之间离子、小分子营养物质交换及信号分子传播。哺乳动物发育早期已有多种connexin表达,不同connexin组成的间隙连接通道具有不同通透特征,相邻细胞利用间隙连接介导的细胞间通讯(GJIC,Gap Junction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或者不依赖间隙连接通道的途径传递发育信号,调节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 connexins是一个广泛表达于脊椎动物细胞的蛋白质家族。该家族成员组成的六聚体(connexon)定位于细胞膜上,形成间隙连接通道或半通道(hemi-channel)介导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基因组中编码connexin蛋白家族的基因组成connexin基因家族。在人类基因组中已发现21种connexin基因,在小鼠基因组中有20种。这些connexin按其序列相似程度及胞内环长度分为α、β或γ亚组。人类与小鼠connexin基因根据序列同源性配成19对。Connexin基因的结构相对简单,只有两个外显子,一般来说编码区位于第二个外显子,5`-UTR被内含子分隔在两个外显子中,3`-UTR位于第二个外显子中。 connexin与其他膜蛋白一样,在粗面内质网的核糖体上翻译,边翻译边被引导入内质网膜的蛋白孔道。在全部翻译完毕后插入内质网膜,在插入内质网膜的过程中connexin获得四次跨膜结构。connexin组装成的六聚体称为连接子(connexon),不同的connexon组装位置可能不同。如Cx32在内质网膜组装,而Cx43在反面高尔基网络(TGN,trans-golgi network)组装。同种connexin组装成homomeric connexon,而不同connexin组装成heteromeric connexon(只有同一亚组的connexin才可以组装成heteromeric connexon)。组装好的connexon由内质网膜经高尔基体或直接由高尔基体以微管依赖或微管非依赖的方式运送到细胞膜。插入到细胞膜的connexon正常情况下关闭,在与相邻细胞膜的connexon对接后才开放。但当有细胞膜去极化、细胞外低钙等情况时,connexon可开放成为半通道(hemi-channel),介导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相对connexin的胞外环呈并指状相互交叉形成密闭的水相通道,由相同connexon对接而成的通道称为homo-typic channel,由不同connexon对接而成的通道称为hetero-typic channel。对接的间隙连接通道聚集成为间隙连接斑(Gap Junction Plaque)。间隙连接斑的维持是动态的,新的通道不断移动到间隙连接斑的外缘,而间隙连接斑中心的通道则内化到一侧的细胞质内,由溶酶体或蛋白酶体途径降解。 间隙连接通道是细胞间小分子物质(分子量小于1000Da)转移的水相通道。通道在静息状态下是开放的,但在低Ph值、细胞内高钙、细胞间存在电压差、生长因子刺激及通道蛋白磷酸化等情况下通道会关闭。尽管各种connexin构成的通道结构相同,但不同connexin构成的通道通透性相差很大。connexin的转录、翻译、修饰、组装、转运等过程的改变都会影响细胞间通讯的性质与数量。 在多细胞生物中,间隙连接通道广泛分布于各种细胞。哺乳动物每种器官可有多种connexin表达。对connexin基因突变所致疾病及动物模型的研究证明:间隙连接通道对于哺乳动物生理功能的维持有着重要作用,其作用可以概括为:①离子通道功能,如Cx26、Cx30参与内耳钾离子循环,Cx40参与心脏电传导。②营养物质转运功能:如Cx46、Cx50在无血管的晶状体转运营养物质,Cx26在小鼠胎盘的两层合体滋养层细胞之间转运营养物质。③细胞信号转导功能:如Ca、IP3等信号分子可以通过间隙连接;另外,connexin可能通过与其他蛋白质相互作用而不依赖间隙连接通道参与信号转导。.

新!!: 器官和连接蛋白 · 查看更多 »

胚层

胚層(germ layer)亦稱為生殖上皮,但較少使用,是動物胚胎形成時的一群細胞。所有動物都具有胚層,其中脊椎動物的三胚層構造特別顯著,而海綿動物的胚層最為簡單。真后生动物(比海绵复杂的动物)通常會產生兩到三層主要組織層(有時候稱為初級胚層)。輻射對稱的動物(如:腔腸動物)具兩個胚層的構造,包含內胚層、外胚層;兩側對稱的動物則具有三個胚層的構造,較輻射對稱動物多了位在內胚層與外胚層之間的中胚層。所有胚層內的細胞最終發育成動物的各項組織與器官。.

新!!: 器官和胚层 · 查看更多 »

胚胎发育

胚胎發生(embryogenesis)也稱為胚胎形成或胚胎發育,是胚胎構造由簡單到複雜的過程。最早的起源是將只有單套染色體的細胞,融合成具有雙套染色體的卵,可以經由卵子與精子受精而形成,也可以經由無性繁殖(如複製)產生。之後進行稱為卵裂的快速的有絲分裂,最後各種細胞分化成不同的組織、系統與器官,如皮膚、神經系統、骨骼與肌肉、循環系統與消化道等,形成完整的生物個體。.

新!!: 器官和胚胎发育 · 查看更多 »

胰腺炎

胰臟炎()也稱為胰腺炎,指的是胰臟的發炎。 -->胰臟是身體裡的一個大型器官,位置在胃後方,功能有分泌消化酵素等等。 -->胰臟炎有兩種,分別是和。 -->兩種型式共同表現的症狀有上腹部疼痛、噁心、嘔吐等。 -->值得注意的是,胰臟炎所引發的疼痛,病患通常會感覺從上腹部一直繞到背後都有疼痛感,且程度十分劇烈。 -->兩種型式也有一些不同的表現,急性胰臟炎可能會有發燒的情況,但通常幾天內就會緩解; -->慢性胰臟炎則可能會有體重減輕、、腹瀉等情況發生; -->另外慢性會有感染、出血、糖尿病等併發症,可能也會影響到身體其他器官。 急性胰臟炎最常見的病因是膽結石以及酗酒 -->。其他可能的原因包括:外傷、使用特定藥物、腮腺炎等感染甚至是腫瘤等 -->。慢性胰臟炎可能為急性胰臟炎後的結果 -->。但最常見的原因還是因為多年的酗酒 -->。其他可能引發慢性胰臟炎的原因有:高血脂、高血鈣、使用特定藥物甚至是部分遺傳性疾病,像是囊腫纖維症。抽菸會同時增加急性與慢性胰臟炎發生的可能。診斷急性胰臟炎時,血中的澱粉酶或脂解酶可能為正常值的三倍以上 -->,但慢性胰臟炎的澱粉酶跟脂解酶可能為正常數值 -->。超音波或電腦斷層等醫學影像檢查也可幫助診斷。 急性胰臟炎經常以靜脈點滴及止痛藥治療,有時也會使用抗生素 -->。一般急性胰臟炎會禁止飲食及喝水,會用將食物直接餵到胃中 -->。如果阻塞,會施行(ERCP)的手術,維持胰管通暢 -->,攝影時如果發現膽囊有膽結石,也會一併摘除 -->至於慢性胰臟炎,除了上述所提及的治療外,也可能暫時使用管灌飲食,來提供患者充足的營養 -->。長期而言需要改善飲食習慣並進行 -->,有時會需要以手術去除部分胰腺。 每年於十萬人中,大約會有三十人罹患急性胰臟炎。而每年每十萬人中,會多出八個慢性胰臟炎的新案例,在美國,約有萬分之五的人罹患慢性胰臟炎。1990年全球共有八萬三千人因此喪命,到了2013年,則上升到了十二萬三千人。。相對於女性,男性更容易罹患胰臟炎。慢性胰臟炎大多好發於三十歲至四十歲左右成人,在幼童極為少見。1882年第一次由解剖時發現急性胰臟炎,而直到1946年,慢性胰臟炎才逐漸被視為一種疾病。.

新!!: 器官和胰腺炎 · 查看更多 »

在解剖學上,胸部在許多動物身體的其中一部份。.

新!!: 器官和胸 · 查看更多 »

胺碘酮

胺碘酮(Amiodarone)為一種抗心律失常药,可用於預防或治療數種心律不整,包含(VT)、心室顫動(VF)、寬QRS複合波心搏過速、心房顫動,以及。本品可透過口服、靜脈注射,或。口服劑型需要約數周效果才會顯現。 常見副作用包含疲倦、顫抖、噁心,以及便祕。由於胺碘酮可能會產生嚴重副作用,因此通常僅有嚴重的心室頻脈才會建議用藥。本品可能會產生嚴重的肺毒性,造成間質性肺病、、心律不整、視力問題、,最嚴重者甚至可能死亡。妊娠或哺乳期間用藥可能會對幼兒造成傷害。本品屬第三類抗心律不整藥物,其部分機轉乃藉由延長心肌的乏興奮期達成。 胺碘酮於1961年首次合成,並於1962年開始用於治療心绞痛,但隨即於1967年因為副作用而下市。1974年,由於發現本品對於心律不整具有療效,因此重新回歸藥用。本品列名於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為基礎公衛體系必備藥物之一。本品目前屬通用名药物。2014年,每日劑量在发展中国家的批發價約介於0.06至0.26美金之間。在美國,每月劑量的價格約介於100至200美金之間。.

新!!: 器官和胺碘酮 · 查看更多 »

鈉鉀氯共轉運蛋白

鈉鉀氯共轉運蛋白(Na+-K+-2Cl- cotransporter、NKCC、Na +-K+-2Cl-共同轉運體)是一幫助鈉、鉀、氯離子進行主動運輸進出細胞的蛋白質。 此轉運膜蛋白有兩種變化或等形(isoforms),稱NKCC1或NKCC2。NKCC1廣泛地分佈在全身;其在分泌液體的器官中具有重要的功能。NKCC2則常出現在腎臟裡,可從尿中萃取納、鉀、氯使得他們可以被重新再吸收回到血液中。.

新!!: 器官和鈉鉀氯共轉運蛋白 · 查看更多 »

赭鵝膏

赭鵝膏(學名Amanita ocreata)是一種有毒的擔子菌門真菌。它們分佈在北美洲太平洋西北地區及加州植物區系省,菌根於橡樹。子實體於春天長出,菌蓋呈白色或赭色,中心褐色,蕈柄、菌環、菌褶及外被是全白的。 赭鵝膏的外觀像很多食用菇,因而增加了意外中毒的風險。成熟的子實體很易與A.

新!!: 器官和赭鵝膏 · 查看更多 »

走火入魔

走火入魔(英文:kundalini syndrome、kundalini psychosis、qigong psychosis)指在进行气功练习时,因意外情况造成的轻度精神病症状。严重者可发展至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

新!!: 器官和走火入魔 · 查看更多 »

間皮細胞

間皮細胞是指構成間皮的細胞,間皮由一層細胞組成,位在胸膜或腹膜和器官相接之面上。間皮的功用是提供潤滑,使器官與器官、器官與胸膜與腹膜間都能得到良好的保護,不會互相磨損受傷。而間皮所提供的潤滑和保護作用就是靠間皮細胞所分泌的物質來達成。多半為細胞外基質、玻尿酸類物質。.

新!!: 器官和間皮細胞 · 查看更多 »

藍岩鬣蜥

藍岩鬣蜥(學名:Cyclura lewisi)是大開曼特有的一種瀕危蜥蜴。牠們以往被列為古巴鬣蜥的亞種,後來於2004年因其遺傳基因的差異而被重新分類為獨立物種。藍岩鬣蜥是最長壽的蜥蜴之一,可以生存達69歲。 藍岩鬣蜥棲息於乾旱森林或近岸的岩石及遼闊地區,雌蜥會於6月至7月期間在沙上挖穴生蛋。到了9月可能會生第二窩。藍岩鬣蜥是草食性的,主要吃植物、果實及花朵。牠們呈黃褐色至灰色,而雄蜥在繁殖季節則披上一層藍色。牠們體型龐,體重驚人,由頸底至尾巴端的背冠上均有短棘。 藍岩鬣蜥的化石紀錄顯示牠們於歐洲殖民時代前廣泛分佈,但到了2003年野外卻只餘下少於15隻,於21世紀初普遍人更相信牠們將面臨滅絕。牠們的衰落主因是被野放的寵物(貓和狗)掠食及棲息地的失去。藍岩鬣蜥從1996年至2004年間均被均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物種,但成功的圈養繁殖令牠們的種群的數目得以趨向穩定,免除滅絕的危機。目前至少有5個非政府組織與開曼群島有關當局通力合作以確保此物種的存活。.

新!!: 器官和藍岩鬣蜥 · 查看更多 »

叶是高等植物的营养器官,侧边发育自植物的茎的叶原基。叶内含有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同时,植物的蒸散作用是通过叶的气孔实现的。 叶只出现在真正的茎上,即只有维管植物才有叶。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所有高等植物都有叶。相对地,苔蘚植物、藻类、真菌和地衣则没有叶。在这些扁平体(Thallus)中只能找到与叶相似的结构,但只能作为类似物(Analoga)。 但有人认为,上述的叶的外延,只是狭义的。广义的叶应该指所有能行光合作用的组织结构。但有一部分的茎為了不讓水分被蒸散掉,而演變出如仙人掌般針狀的葉子。 完全叶包含三部分,叶片,叶柄和托叶。叶片指的是完全叶上扁平的主体结构。它会尽可能地吸收阳光,并通过气孔调节植物体内水分和温度。在叶片的纵切面可见三种主要结构:表皮組織(即上、下表皮),葉肉組織(包括柵欄組織和海綿組織),及維管束組織。 叶柄是连接叶片与茎节的部分。托叶则着生于叶柄基部两侧或叶腋处,细小,早落。不同的植物种类,托葉的形态也不同。例如豌豆有着大的叶片状托叶,而洋槐和酸枣的托叶则是针形,山櫻花的托葉為羽狀。其作用是保护幼叶。 而叶的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从非常原始的针状小型叶发展出各种各样形态的大型叶。有些叶,已不再行使叶的功能(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而成为花瓣,花刺,叶卷须和保护幼叶的牙鳞。.

新!!: 器官和葉 · 查看更多 »

钳鱼

钳鱼,又名斑点叉尾鮰,是北美洲主要的一种鲶鱼。它的官方产地为美国的密苏里州、爱荷华州、内布拉斯加州、堪萨斯州和田纳西州,它的俗称是“钳猫(channel cat)”。在美国,钳鱼是当地人们最喜爱捕捉的一种鱼,每年约有800万人捕捉它,因而其在水产业的知名度很大。.

新!!: 器官和钳鱼 · 查看更多 »

肝臟

Labeled human liver 肝脏(英語:liver)為脊椎動物體內的一種器官,以代謝功能為主,並扮演著除去毒素,儲存醣原(肝醣),分泌性蛋白質合成等角色。肝臟也會製造膽汁。在醫學用字上,常以拉丁語字首hepato-或hepatic來描述肝臟。.

新!!: 器官和肝臟 · 查看更多 »

股疝

股疝是一种腹外疝,是指腹腔内的器官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形成的疝囊通过股环经股管向卵圆窝突出。其发病率约占腹外疝的3~5%,多见于中老年妇女。 根据传统定义,股疝不属于腹股沟疝,但由于部位相近、治疗方法类似,并且与斜疝、直疝同样经过耻骨肌孔,所以临床上也常将其列入腹股沟疝。股疝与斜疝、直疝的区别在于不经过腹股沟管,不会进入阴囊。.

新!!: 器官和股疝 · 查看更多 »

肺是很多进行空气呼吸的动物的呼吸系统中重要的一个器官,大部分四足类动物、一些鱼类和蜗牛都有肺。哺乳动物和其他身体结构较为复杂的动物则拥有两个肺,其位于胸腔中靠近脊柱,并分别位于心脏的左右两侧。 肺的主要功能是将氧气从空氣运输到血液中,并将二氧化碳从血液中排出至大气中。气体交换过程是在一种特殊细胞中进行的,而这些细胞是由成千上万的微小薄壁泡囊组成的,这些微小泡囊被称作"肺泡"。 为了能够完整解释肺部的结构,需要首先对从口腔到肺泡的这一呼吸道进行讨论。当空气通过嘴或者鼻子被吸入后,会通过咽、喉头、气管和逐渐分化的支气管和小支气管,并最终到达肺泡,在那里将发生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气体交换过程。 空气的呼入与排出(也称换气)是由肌肉进行控制和驱动的。在早期的四足类动物中,空气是由咽部肌肉通过泵抽的形式被驱动的,而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则使用一个更为复杂的肌肉骨骼系统。 与肺相关的英语医学术语通常都以pulmo-作为词根,这个词根来自于拉丁语pulmonarius,意为“肺部的”;或者以pneumo-作为词根,这个词根来自于希腊语πνεύμων,意思为“肺”。.

新!!: 器官和肺 · 查看更多 »

肺炎

肺炎(pneumonia),是指肺部出現發炎的症狀,主要是肺泡受到影響。肺炎常見的症狀包括有痰的咳嗽、胸痛、發熱及呼吸困難。症狀可能由輕微到嚴重不一。特別高齡的長者或新生兒可能會出現不典型的症狀。通常在治療開始後三天會逐漸好轉;然而,患者在未來一個月以上可能會感到疲倦。 肺炎通常是受到病毒或細菌感染而引發的,偶爾會由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另外藥品影響或者是自體免疫性疾病也會造成肺炎。危險因子包括諸如囊腫性纖維化、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肺部疾病,以及氣喘、糖尿病、心臟衰竭、具吸菸史,還有使咳嗽能力貧弱的中風、免疫抑制。肺炎往往是根據症狀以及理學檢查來判斷 -->。、血液測試,痰液都能幫助確認診斷。這個疾病可以依照感染的地點分類為社區、醫院、或醫護相關的肺炎。 疫苗可用於防止特定種類的肺炎 -->,其他預防包含多洗手和禁菸。治療方式則取決於造成疾病的根本原因。抗生素可用於治療細菌造成的肺炎 ,如果病人病情嚴重,通常會住院治療。當病人氧氣含量低時,會用。 全球每年約有4.5億人(全球人口的7%)罹患肺炎,每年約400萬人因此死亡。肺炎被十九世紀時的醫生視為「死亡統帥」。在二十世紀,抗體和疫苗的發明使存活率得以改善。然而,開發中國家居民、年老、年幼與慢性疾病患者,肺炎依然高居主要死因之一。由於肺炎經常縮短垂死之人的煎熬,因此被稱為「老人之友」。.

新!!: 器官和肺炎 · 查看更多 »

肌动蛋白

肌动蛋白(actin)是一类分子量大约在42,000的球状蛋白质。除了线虫类精子细胞,在所有的真核细胞当中均发现有该蛋白质,浓度约在100μM以上。肌动蛋白是生物体中微丝的两个单体亚基之一,而微丝则是细胞骨架三大组成结构之一,肌动蛋白还构成了肌细胞中具有收缩功能的组织。所以,肌动蛋白对于细胞活动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肌肉的收缩,细胞的转移、分裂和原质的流动,动物胞囊和器官的运动,细胞间信息的传递,以及细胞的形状和连结的建立和维持等等。 有许多疾病是由调控肌动蛋白基因表达活性的蛋白及其相关蛋白的等位基因突变引起的。肌动蛋白基因表达也是一些病原微生物感染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一些肌动蛋白调孔蛋白的突变会导致,包括心脏大小与功能的变化以及耳聋等。细胞骨架的组装也与细胞内细菌与病毒的致病性有关,特别是在逃避免疫系统作用有关的过程中。.

新!!: 器官和肌动蛋白 · 查看更多 »

肌肉骨骼系统

人体肌肉骨骼系统或肌肉骨骼系统,简称肌骨系统(Human musculoskeletal system,也作locomotor system,曾称activity system)是一种器官系统,通过为人体提供结构、支撑、稳定、与运动的能力使肌肉与骨骼系统得到运用。.

新!!: 器官和肌肉骨骼系统 · 查看更多 »

锝(--)是一種化學元素,其原子序數是43,化學符號是Tc。其所有同位素都具有放射性,是原子序最小的非穩定元素。地球上現存的大部分鍀都是人工製造的,自然界中僅有極少量存在。在鈾礦中,鍀是一種自發裂變產物;在鉬礦石中,鉬經中子俘獲后可以生成鍀。鍀是一種銀灰色的金屬晶體,其化學性質介於錳和錸之間。 在鍀發現以前,德米特里·門捷列夫就已經預測了它的許多性質。在他的周期表中,門捷列夫把這種尚未發現的元素叫做“類錳”,符號為Em。1937年,鍀(準確的說是鍀-97)成為第一個大部分由人工製造的元素。它的英文名來自希腊語τεχνητός,意為“人造”。 鍀的短壽命同位素鍀-99m具有γ放射性,廣泛用於核醫學。鍀-99僅具有β放射性。商業上,鍀的長壽命同位素是反應堆中鈾-235裂變的副產物,可以從乏燃料中提取得到。鍀最長壽命的同位素是鍀-98(半衰期為420萬年)。1952年,有人在壽命超過十億年的紅巨星中發現了鍀-98,讓人們認識到恆星可以製造重元素。.

新!!: 器官和锝 · 查看更多 »

脑是由稱為神經元的神經細胞所组成的神经系统控制中心,是所有脊椎动物和大部分无脊椎动物都具有的一个器官,只有少数的无脊椎动物没有脑,例如海绵、水母、成年的海鞘与海星,它们以分散或者局部的神经网络代替。 许多动物的脑位于头部,通常是靠近主要的感觉器官,例如视觉、听觉、前庭系统、味觉和嗅觉。脑是脊椎动物身体中最复杂的器官。在普通人类的大脑皮质(脑中最大的部分)中,包含150-330亿个神经元,每一个神经元都通过突触和其他数千个神经元相连接。这些神经元之间通过称作轴突的原生质纤维进行较长距离互相联结,可以将一种称作动作电位的冲动信号,在脑的不同区域之间或者向身体的特定接收细胞传递。脊椎动物的脑由颅骨保护。脑与脊髓构成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依靠复杂的联系来处理传递信息。脑是感情、思考、生命得以维持的中枢。它控制和协调行为、身体内穩態(身体功能,例如心跳、血压、体温等)以及精神活动(例如认知、情感、记忆和学习)。 从生理上来说,脑的功能就是控制身体的其他器官。脑对其他器官的作用方式,一是调制肌肉的运动模式,二是通过分泌一些称为荷尔蒙的化学物质。集中的控制方式,可以对环境的变化做出迅速而一致的反应。 一些基本的反应,例如反射,可以通过脊髓或者周边神经节来控制,然而基于多种感官输入,有心智、有目的的动作,只有通过脑中枢的整合能力才能控制。 关于单个脑细胞的运作机制,现今已经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然而数以兆亿的神经元如何以集群的方式合作,还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现代神经科学中,新近的模型将脑看作一种生物计算机,虽然运行的机制和电子计算机很不一样,但是它们从周围世界中获得信息、存储信息、以多种方式处理信息的功能是类似的,它有点像计算机中的中央处理器(CPU)。 本文会对各种动物的脑进行比较,特别是脊椎动物的脑,而人脑将被作为各种脑的其中一种进行讨论。人脑的特别之处会在人脑条目中探讨,因为其中很多话题在人脑的前提下讨论,内容会丰富得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与脑损伤造成的后果,它会被放在人脑条目中探讨,因为人脑的大多数常见疾病并不见于其他物种,即使有,它们的表现形式也可能不同。.

新!!: 器官和脑 · 查看更多 »

脂肪酸代謝

脂肪酸被分類為脂質營養素家族的一員,其在生物代謝中為ATP的合成提供能量。與其他營養素成員(蛋白質、醣類)比較的話,會發現藉由β-氧化分解同樣質量的脂肪酸能提供最多能量,合成最多ATP。脂肪酸代謝包含了將脂質轉化為能量並提供初級代謝產物的異化作用以及將脂肪酸合成生物體中重要分子的同化作用。此外,脂肪酸代謝對於細胞膜的形成、生物體內能量的儲存以及訊息的傳遞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新!!: 器官和脂肪酸代謝 · 查看更多 »

膜是许多不同的软的、皮质的隔绝层材料的总称。 膜可以用来分隔不同的物质,也可以用来产生振动。 膜的一个特性是在承受压力时只能够抵抗應力,并把它传到膜的边缘,这个特性的一个非常常见的例子是肥皂泡。 此外,有的物理学理论认为构成宇宙最基本的元素之一是一种类似于膜的结构——P膜,参见M理论。.

新!!: 器官和膜 · 查看更多 »

醛糖还原酶

醛糖还原酶(aldose reductase,AR,EC1.1.1.21)存在于人体神经、红细胞、晶状体、视网膜等组织器官中,在多元醇通路中催化血液中的葡萄糖生成山梨醇。.

新!!: 器官和醛糖还原酶 · 查看更多 »

自动酿酒综合症

自动酿酒综合征(英文:Auto-brewery syndrome),也被称为肠道发酵综合征(英文:gut fermentation syndrome),是一种在消化系统内通过内源性发酵产得酒精使人致醉的一种罕见的疾病。在许多的案例中记载有这种疾病。但大多数医生公然否认这种疾病,认为这种疾病是伪科学,因为微生物并不适合在肠道中发酵分解食物产生酒精。但据由美国传染病学会在2009年发布的《临床实践指南》中指出,念球菌是最常见的感染人类的真菌,可以涉及到任何器官。当人类免疫系统低下时,很多原本无害的细菌便会打破这种免疫稳态,甚至于产生全身各处感染。 这种内源性发酵的疾病已被司机用来作为酒驾的抗辩的理由。 据调查它不可能是导致嬰兒猝死症的元凶。.

新!!: 器官和自动酿酒综合症 · 查看更多 »

自體免疫性疾病

自體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亦作自體免疫問題,是人體內的異常的免疫反應攻擊了正常細胞。至少有80種自體免疫性疾病。身體任何部位都可能發生。常見症狀包括輕度發燒,感覺疲倦。症狀常常快速出現與消退。 所謂異常的免疫能力,就是認友為敵,把自己身體裡本來不是病毒或細菌的東西,當成病毒或細菌來攻擊,希望將之驅出體外。人體內免疫系統的抗體原本是針對外來的抗原或體內不正常的細胞(如腫瘤細胞)進行攻擊與清除,是保護身體的一種生理機制。但在一些情形下,免疫系統可能會產生出對抗自己身體內正常細胞(甚至細胞內的各種正常組成部份)的抗體,造成不正常的過度發炎反應或是組織傷害,進而影響身體健康造成疾病。這些認友為敵、攻擊不該攻擊對象的抗體,便稱為自體免疫抗體(Autoantibody,亦作自體抗體)。 目前發生原因仍不明確。某些自體性免疫疾病如家族性紅斑性狼瘡以及某些案例中是由感染或其他環境因子誘發。一般認為是自體免疫造成的常見疾病包括乳糜瀉,第1型糖尿病,格雷夫斯病,炎性腸病,多發性硬化症,牛皮癬,類風濕性關節炎和系統性紅斑狼瘡。診斷上難以鑑定。 治療方式取決於病情的類型和嚴重程度,常使用非甾體抗炎藥(NSAIDs)和免疫抑製劑,也可使用靜脈免疫球蛋白。治療會改善症狀,但通常不能治癒這些疾病。 美國約有2400萬(7%)人受到自體免疫性疾病的影響。女性發生比例較男性高。通常在成年期間開始發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在20世紀初第一次被描述。.

新!!: 器官和自體免疫性疾病 · 查看更多 »

金斑蝶

金斑蝶(學名Danaus chrysippus),是廣佈在亞洲及非洲的一種蛺蝶。樺斑蝶相信是最早被描繪的蝴蝶。一幅3500年前在樂蜀發現的古埃及濕壁畫上就描繪了此蝴蝶。.

新!!: 器官和金斑蝶 · 查看更多 »

臉(「臉」通「面」、臉又稱臉孔、臉龐、顏臉)是人類和動物的多種感覺器官的集合。臉通常位於頭部的正面,而且通常只有一個。臉的範圍約為額至頷。包括額、眉、睫毛、眼、鼻、耳、口、唇、皮肤、臉頰、人中、齒、頷等器官或部分頭髮。臉具有表情表達、外觀展現、提供他人辨識...等不同的功能。也有許多不同的感覺器官,具有嗅覺、味覺、聽覺、視覺。 其中眼、耳、口、鼻、喉称为五官,主要就是指顏面器官。在中医学裡,脸还反映出人的健康状况。.

新!!: 器官和臉 · 查看更多 »

长生不老

長生不老,指壽命長而不會衰老。相近的辭彙還有長生不死(在安全無外力狀況下擁有無限的壽命,但依舊會老化)、不老不死(在安全無外力狀況下不會衰老與死亡)、不朽(Immortality)與永生(在安全無外力狀況下永遠生存而不會死亡)。水螅、燈塔水母是目前已知不會衰老的生物。.

新!!: 器官和长生不老 · 查看更多 »

腎(Kidney)是脊椎动物體內的一種器官,屬於泌尿系統的一部分,负责過濾血液中的雜質、維持體液和電解質的平衡,最後產生尿液經由後續管道排出體外;同時也具備內分泌的功能以調節血壓。在正常成人人体中,具備兩枚腎臟,位於腰部兩側後方,因此又稱為腰子,狀似拳頭大小的扁豆子,儘管尺寸不大,通過腎臟的血流卻佔有總血量的四分之一。在生理上,腎臟主要可影響血流量、血液組成、血壓調節、骨骼發育,並帶有部分重要的代謝功能,因此若有相關病變可引起發育異常、水腫或脫水、免疫系統的破壞,甚至可導致死亡。.

新!!: 器官和腎 · 查看更多 »

腎 (臟腑)

中醫傳統上所指的腎,與現代醫學及生物學中的腎臟大致上是指相近的構造,但是功能上並不完全對應。.

新!!: 器官和腎 (臟腑) · 查看更多 »

腦幹死亡

腦幹死亡是死亡的其中一種定義,指腦幹已經不再運作,喪失控制其他器官的功能,包括無法自行呼吸。 在香港等普通法地區中,醫生會為病者進行兩次多重腦幹測試,如果第二次測試後,病者仍沒有生命跡象,那刻便成為證實死亡時間。 在科學上,人的腦幹死亡後,將不能夠復原,原因是因為腦幹細胞都是不可再生的細胞,細胞死後沒有其他細胞會分裂以回充死亡的細胞,而腦幹對比大腦,體積明顯小很多,因而難以像大腦死亡一樣,能重新復原,而且腦幹死亡也意味著自身控制維生機能的能力消失,所以難以重新復原。 Category:死因 Category:腦幹.

新!!: 器官和腦幹死亡 · 查看更多 »

腰斩

腰斩,是最残酷的死刑執行方式之一,从罪犯腰部将罪犯切成两段(或兩段以上)的刑罚,其目的是延长罪犯死亡的时间,增加其痛苦(因人體主要器官位於上半身,故腰斬後至死亡尚有一段時間)。一般来说,受刑人最终死亡原因是失血性休克,而《包青天》劇中的鍘刑亦是腰斬之一種。 傳聞中,雍正十二年(1734年)三月十二日河南學政俞鴻圖被判處腰斬,是中國最後一位處以腰斬的政府官員,監斬人是鄒士恆。俞鴻圖用手指蘸上身上的血在地上連續寫了七個「慘」字,才慢慢痛苦地死去。 今日「腰斬」已引申意義為「中途截止」或「只有原本的一半」。例如:體育賽事受到突發情況(如天氣惡劣或嚴重事故)而中斷:「此場球賽因恐怖攻擊而腰斬。」,或某連續劇、連載漫畫、小說等作品因收視率或銷量不佳而提前結束:「此連續劇因收視率低迷而腰斬。」甚至是股市指數:「恆生指數腰斬,只剩下幾個月前的一半。.

新!!: 器官和腰斩 · 查看更多 »

腳底按摩

脚底按摩療法,是區域反射療法的一種,以按摩雙足底部為主要手段,被視為是一種民俗療法。最早起源於吳若石神父。.

新!!: 器官和腳底按摩 · 查看更多 »

腸繫膜

腸繫膜(Mesenterium、mesentery,)是一種雙層皺摺腹膜,附着于腸子内部及腹腔內壁,作用为固定大小肠于腹腔内。「腸繫膜」(mesentery)一般特指小腸的腸繫膜,而「腸繫膜器官」(mesenteric organ)則是指包括結腸系膜、闌尾繫膜、乙狀结腸繫膜與直腸繫膜聯合在一起的其餘大腸腸繫膜。根据的研究,腸繫膜顯現出解剖學與功能上的特徵,已被提名為一種器官。 傳統教學上,通常將腸繫膜描述為一種分段的結構,並將各段分別命名為升結腸繫膜、橫結腸繫膜與降結腸繫膜,而乙狀結腸系膜、闌尾繫膜與直腸繫膜也被認為分別於後腹壁終止嵌入。2012年,在詳細的顯微鏡與電子顯微鏡實驗下,確認腸繫膜為一種單一且連續性的結構,從開始延伸到直腸繫膜的遠側。此種更為簡化的概念,使得在結腸、直腸手術等不同的面向得到實質性的進展,也對於手術、解剖學與產前發育相關的科學領域有所影響。.

新!!: 器官和腸繫膜 · 查看更多 »

腹直肌

腹直肌(简称腹肌)是指軀幹下半部(或稱腹部)的器官,由若干片狀的肌肉保護著,並固定在適當的位置。他們包括兩塊腹直肌,沿著身體前面,從胸廓延伸到骨盆。當腹直肌收縮時,腹部被往內拉。在腹肌共同作用下,可使軀幹向前或向側面運動,甚至扭曲。.

新!!: 器官和腹直肌 · 查看更多 »

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是指发生在腹股沟区的腹外疝,即腹腔内的器官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形成的疝囊通过腹股沟管内口或腹股沟三角进入腹股沟管或阴囊。可分为腹股沟斜疝(简称斜疝)和腹股沟直疝(简称直疝)两种。 俗称“小肠气”、“疝气”,中医又称为“狐疝”。 根据传统定义,股疝不属于腹股沟疝,但由于部位相近、治疗方法类似,并且与斜疝、直疝同样经过耻骨肌孔,所以临床上也常将其列入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是常见的外科疾病,腹股沟疝修补术也是最常见的外科手术之一。.

新!!: 器官和腹股沟疝 · 查看更多 »

腺瘤

腺瘤(Adenoma,)是腺源性或腺状上皮组织产生的良性肿瘤。包括肾上腺、脑下垂体、甲状腺、前列腺等器官在内,许多腺器官都可能形成腺瘤。 Category:病理解剖學.

新!!: 器官和腺瘤 · 查看更多 »

腕垂症

腕垂症,此病症是手腕和手指的伸張肌局部痲痺。這個疾病可能輕微或嚴重,臨時或永久性的。 可能發生突然單方面的後橈神經損傷,或在雙邊和神經逐漸紊亂如重症肌無力、格林-巴利綜合症或多發性硬化症。.

新!!: 器官和腕垂症 · 查看更多 »

艾瑞伯特·海姆

艾瑞伯特·海姆(Aribert Heim,)是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武裝親衛隊的一名軍醫,被指控參與屠殺猶太人的惡行,他與有死亡天使之稱的約瑟夫·門格勒相同,都對猶太人做了許多慘無人道的人體實驗,包括摘取活體器官、進行活體毒物實驗等等,在毛特豪森(Mauthausen)集中營中有「死亡醫生」(Dr.

新!!: 器官和艾瑞伯特·海姆 · 查看更多 »

艾登堡鱼母

艾登堡魚母(Materpiscis attenboroughi)是一種的盾皮魚,在西澳泥盆紀晚期(約3億8000萬年前)的地層發現。牠只有一個標本,當中有未出生的胚胎,且有明顯的胎盆結構。艾登堡魚母是最古老的胎生脊椎動物。 艾登堡魚母於2005年在西澳洲州發現。這個化石被保存在石灰岩中,故是以乙酸來溶解化石周邊的石灰岩。 艾登堡魚母的尾巴切面發現了部份骨化了的幼體及已礦物化的臍帶。牠被命名為艾登堡魚母,是為紀念大衛·艾登堡(David Attenborough),他是第一位於1979年就在其電視節目中留意這個化石的發現位點。 艾登堡魚母約有25-30厘米長,有強壯的牙齒可以磨碎獵物,牠可能是吃有硬殼的無脊椎動物,如蚶或珊瑚。 褶齒魚目是唯一兩性異形的盾皮魚,雄性有抱住雌性的器官,雌性則有平滑的臀鰭座。學者一直以為牠們是體內受精的,但艾登堡魚母及Austroptyctodus的發現則證明了這可能是錯誤的。.

新!!: 器官和艾登堡鱼母 · 查看更多 »

艾摩爾

艾摩爾(烏爾都語:Mohammad Umar Afzal,1997/4/24-)視覺藝術家、演員、文字創作者。1997年出生於臺北市,台灣巴基斯坦混血兒,父母曾皆為知名劇場工作者,因出生在藝術氣氛濃郁的家庭,從小熱愛畫畫與戲劇。2000年因父母生意,艾氏一家搬到深圳,就此在深圳住了十餘年。2012年獨自赴美求學後於2014年返台開始自學。.

新!!: 器官和艾摩爾 · 查看更多 »

蛋白质构象病

在医学上,蛋白质构象病(proteopathy)是指某些蛋白质的结构变得异常,从而破坏身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功能的疾病。 通常这些蛋白质无法折叠成它们本来的正常结构;当处于这种错误折叠的状态时,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变得有毒(毒性作用增强)或失去它们正常的功能。 蛋白质构象病(又称蛋白质错误折叠病)包括如克雅二氏病和其他朊毒体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淀粉样变和一系列其他的疾病。 蛋白质构象病的概念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1854年,鲁道夫·菲尔绍提出使用淀粉样蛋白(“淀粉样”)这个术语来描述大脑中的一种叫做淀粉样小体的物质。这种物质表现出类似于纤维素的化学反应。1859年,尼古拉斯·弗里德里希和凯库勒证明了“淀粉样蛋白”实际上富含大量蛋白质,而不是纤维素组成的。 随后的研究表明,许多不同的蛋白质都可以形成淀粉样蛋白,并且所有的淀粉样蛋白质在经刚果红染色后的交叉偏振光中都有共同的双折射;当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时会出现一个纤维状的亚显微结构。 然而,一些蛋白质病变没有双折射现象,它们包含很少甚至没有像阿尔茨海默病患病者脑中弥漫性沉积的Aβ蛋白那样典型的淀粉样纤维。 此外有证据表明,小的非纤维状蛋白质聚集体(低聚物)对受影响器官的细胞来说是有毒的,而纤维状淀粉样蛋白相对而言是良性的。.

新!!: 器官和蛋白质构象病 · 查看更多 »

造影劑

造影劑也稱為對比劑、--,是一種X光無法穿透的藥劑,用於讓體內器官在X光檢查時能看得更清楚。例如消化道攝影時,醫師會讓患者喝下一杯顯影劑溶液(大多含鋇),然後用各種角度照相,就能讓胃腸道看得很清楚。 除了用喝的方式以外,顯影劑也可以做成灌腸、注射等劑型,用來突顯不同的器官或部位。.

新!!: 器官和造影劑 · 查看更多 »

連體雙胞胎

連體双胞胎(英语:conjoined twins),俗称连体婴儿,指人类一次生育裡同时生出两个婴儿但两个之间互相并未完全独立的情况,全世界平均概率约为1/200,000。.

新!!: 器官和連體雙胞胎 · 查看更多 »

耳鼻喉科學

耳鼻喉科學(Otorhinolaryngology ;亦稱為: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是一門醫學專科,專門研究耳、鼻、喉病變的診斷及治療,近來除了顱骨、腦部及牙齒以外的外科領域也被歸入這個專科。耳、鼻、喉是頭顱內三個相連的器官,由於這個部位的病變都會相互影響,所以常集中一起研究。日常醫生會用耳、鼻、喉三個字的英文簡寫“ENT”(Ear, Nose and Throat)來表示這門科學。 (cf. Greek ωτορινολαρυγγολόγος, "otorhinolaryngologist")耳鼻喉科一般包含了醫師、護士、語言治療師以及聽力師。.

新!!: 器官和耳鼻喉科學 · 查看更多 »

退行性疾病

退行性疾病(degenerative disease)是一种受害组织或器官的功能或结构逐步恶化的疾病,可以是由人体老化,可以因生活方式的选择,如运动或饮食习惯。 退化性疾病往往与传染病形成鲜明的对照。.

新!!: 器官和退行性疾病 · 查看更多 »

附睾

附睾(Epididymis)是一個多數曲折、細小的管子構成的器官,一面連接著輸精管(Ductus deferens),一面連接著睾丸(Testis)的曲細精管。當精子離開睾丸時,就跑到附睾裏,繼續生長成熟。 Category:男性生殖系统.

新!!: 器官和附睾 · 查看更多 »

HFE遺傳性血色病

HFE遺傳性血色病,又名血色沉著症第1型或HFE相關遺傳血色病是一種遺傳病,患者過度攝取鐵質,令身體內的總鐵質含量達至病理性的水平。人類與及其他動物都沒有方法排出多餘的鐵質。多餘的鐵質會積聚在組織及器官內,影響它們的正常運作。最易受影響的器官包括肝臟、腎上腺、心臟及胰臟;患者可能出現肝硬化、腎上腺功能不全、心衰竭或糖尿病。這種疾病在北歐譜系最為普遍,尤其是愛爾蘭人。.

新!!: 器官和HFE遺傳性血色病 · 查看更多 »

In situ

In situ是一個拉丁文片語,字面上的意思是指「在原本位置」,於不同領域中有不同用法,包括航天學、考古學、建築學、生物學、法律、文學、天文學、化學、計算機科學、地球科學、环境学與大氣科學等,皆有使用此片語。.

新!!: 器官和In situ · 查看更多 »

NMNAT1

NMNAT1是烟酰胺单核苷酸腺苷转移酶1,是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生物合成中一种关键的酶,在人类中由NMNAT1基因编码。除了脾脏,NMNAT1在人体其他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小鼠中NMNAT1基因的缺失导致胚胎期死亡。 NMNAT1基因的突变可导致莱伯先天性黑蒙症。一些患者具有特异性的黄斑退化症状。.

新!!: 器官和NMNAT1 · 查看更多 »

STRO-1

STRO-1是一個常用的間充質幹細胞標記蛋白,分子量爲75kD(千道爾頓)。STRO-1這個名稱最早於1990年代提出,最初是用來指一種抗CD34+(陽性)間充質幹細胞的單克隆抗體系。名稱STRO-1中STRO指間充質,1指這種抗體是第一種能鑑定這種間充質細胞的單克隆抗體。隨後,STRO-1也被用來指STRO-1抗體對應的抗原。人體許多器官組織中都表達有STRO-1蛋白,比如肝和肺。.

新!!: 器官和STRO-1 · 查看更多 »

抽象化 (計算機科學)

在计算机科學中,抽象化(Abstraction)是將資料與程序,以它的語意來呈現出它的外觀,但是隱藏起它的實作細節。抽象化是用來減少程式的複雜度,使得程式設計師可以專注在處理少數重要的部份。一個電腦系統可以分割成幾個抽象層(Abstraction layer),使得程式設計師可以將它們分開處理。.

新!!: 器官和抽象化 (計算機科學) · 查看更多 »

抗体

抗體,又稱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簡稱Ig),是一种主要由浆细胞分泌,被免疫系统用来鉴别与中和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大型Y形蛋白质,仅被发现存在于脊椎动物的血液等体液中,及其B细胞的细胞膜表面。抗体能通过其可变区唯一识别特定外来物的一个独特特征,该外来目标被称为抗原。蛋白上Y形的其中两个分叉顶端都有一被称为互补位(抗原結合位)的锁状结构,该结构仅针对一种特定的抗原表位。这就像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一般,使得一种抗体仅能和其中一种抗原相结合。 抗体和抗原的结合完全依靠非共价键的相互作用,这些非共价键的相互作用包括氢键、范德华力、电荷作用和疏水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可以发生在侧链或者多肽主干之间。正因这种特异性的结合机制,抗体可以“标记”外来微生物以及受感染的细胞,以诱导其他免疫机制对其进行攻击,又或直接中和其目标,例如通过与入侵和生存至关重要的部分相结合而阻断微生物的感染能力等,就像通緝犯上了手銬和腳鐐一樣。针对不同的抗原,抗体的结合可能阻断致病的生化过程,或者召唤巨噬细胞消灭外来物质。而抗体能够与免疫系统的其它部分交互的能力,是通过其Fc区底部所保留的一个糖基化座实现的 。体液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便是制造抗体。抗体也可以与血清中的补体一起直接破壞外来目标。 抗體主要由一種B细胞所分化出来的叫做漿細胞的淋巴細胞所製造。抗体有两种物理形态,一种是从细胞分泌到血浆中的可溶解物形态,另一种是依附于B细胞表面的膜结合形态。抗体与细胞膜结合后所形成的复合体又被称为B细胞感受器(B Cell Receptor,BCR),这种复合体只存在于B细胞的细胞膜表面,是激活B细胞以及后续分化的重要结构。B细胞分化后成为生产抗体的工厂的浆细胞,或者长期存活于体内以便未来能迅速抵抗相同入侵物的记忆B细胞。在大多数情况下,与B细胞进行互动的辅助型T细胞对于B细胞的完全活化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辅助型T细胞负责识别抗原,并促使B细胞能分化出能与该抗原相结合的抗体的浆细胞和记忆型B细胞。而可溶性抗体则被释放到血液等体液当中(包括各种分泌物),持续抵抗正在入侵的外来微生物。 抗体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的一种醣蛋白 。它们是血浆中丙种球蛋白的主要构成成分。抗体通常由一些基础单元组成,每一个抗体包括:两个長(大)的重链,以及两个短(小)的轻链。而輕鏈和重鏈之間以雙硫鍵連接。輕鏈和重鏈又分為可變區和恆定區,而不同类型的重链恆定區,将会导致抗体种型的不同。在哺乳类动物身上已知的不同种型的抗体有五种,它们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引导免疫系统对所遇到的不同类型外来入侵物产生正确的免疫反應。 尽管所有的抗体大体上都很相似,然而在蛋白质Y形分叉的两个顶端有一小部分可以发生非常丰富的变化。这一高变区上的细微变化可达百万种以上,该位置就是抗原结合位。每一种特定的变化,可以使该抗体和某一个特定的抗原结合。这种极丰富的变化能力,使得免疫系统可以应对同样非常多变的各种抗原。之所以能产生如此丰富多样的抗体,是因为编码抗体基因中,编码抗原结合位(即互补位)的部分可以随机组合及突变。此外,在免疫种型转换的过程中,可以修改重链的类型,从而制造出对相同抗原專一性的不同种型的抗体,使得同种抗体可以用于不同的免疫系统过程中。.

新!!: 器官和抗体 · 查看更多 »

查克拉

查克拉(चक्र ,音chakra 察喀拉,འཁོར་ལོ་ khor lo),字根源自「圓」、「輪子」,意譯為--或氣卦,粵語譯作--,在印度瑜伽的觀念中是指分布於人體各部位的能量中樞,尤其是指從尾骨到頭頂排列於身體中軸者。 脈輪主要是由中脈、左脈及右脈纏繞所形成。.

新!!: 器官和查克拉 · 查看更多 »

果实

果實,是被子植物(也称显花植物)花的部份組織衍生成的生殖器官,通常在开花授粉之后,以受精的子房为主体而形成,其中包含有种子。植物藉由果實來傳播種子。其中有許多是可以食用的,人類或動物食用果實後移動,有助於,而果實可以提供人類或動物營養,兩者之間有共生關係,而果實也是人類及許多動物的食物來源之一。世界上的農業產品中,果實佔了其中很大的一部份。 水果是指可以生食,多汁液,有酸味或甜味的果實,像蘋果、橙、西瓜、葡萄、香蕉及檸檬等。但在植物學的定義上,也有一些不被視水果的果實,例如豆子、玉米粒、小麥的麥穗及番茄(亦可作為水果生食)。。 果实的结构通常可分为种子和果皮两部分。果皮又可分为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但在多数情况下难于区分),其中外果皮的表面有时有各种形态的附属物,如腺毛草屬、钩、翅等。对于可食用的果实来说,一般所謂的果肉,实际上是果皮的一部分,比如桃的肉质部分即为中果皮。 除被子植物外,某些植物也可以通过单性结实形成果实,这样形成的果实在外形上与正常果实相似,但其中的种子没有生殖能力,通常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甚至完全消失.

新!!: 器官和果实 · 查看更多 »

排泄作用

排泄作用是指生物體將代謝廢物排出體外的作用,是所有生物生存的必要過程。單細胞生物透過細胞表面排出廢物。高級植物以葉面上的氣孔排氣。多細胞生物則有特別的排泄器官。其中有參與排泄作用的器官(其他系統的一部分),也可歸類到(Excretory system)的一部分。.

新!!: 器官和排泄作用 · 查看更多 »

恐龙

恐龙(學名:Dinosauria)或者非鳥型恐龙(学名:Non-avian Dinosauria)、恐龍總目,是出現於中生代多樣化優勢陸棲脊椎動物,曾支配全球陸地生态系统超過1亿6千万年之久。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疊紀,大部份於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滅絕事件中絕滅,僅倖存“鸟型恐龙”即现的鳥类存活下来。 1861年,考古学家發現的身为鸟类的始祖鳥化石、却與身为恐龙的美頜龍化石極度相似,差別只在於始祖鳥化石有著羽毛痕跡,這顯示恐龍與鳥類可能是近親。1970年代以來,許多研究指出现代鸟类極可能是蜥臀目兽脚亚目虚骨龙类近鳥型恐龙的直系後代『鳥類学辞典』 (2004)、805-806頁。1990年代后,大部分科學家視鳥類為恐龙的直系后代,而甚至有少數科學家主張牠們應該分類於同一綱之內。2010年代后,因为孔子鸟等鸟类和恐龙的中间物种相继被发现、填补了原本的化石空白,更加确定了鸟类和恐龙之间的演化关系,导致鸟类从“恐龙的后代”改为“惟一幸存发展至今的恐龙”。 自从19世纪的工业革命早期,第一批恐龙化石被科學方法鑑定後,重建的恐龙骨架因为其体型极其巨大或小巧、构造奇妙,已成為全球各地博物馆的主要展覽品,這古代生物開始為世人所知。在20世紀前半期,随着电影工业在美国兴起,大眾媒體都視恐龍為行動緩慢、慵懶的冷血動物。但是1970年代開始的恐龍文藝復興,提出恐龍也許是群活躍的溫血動物,並可能有社會行為。近期發現的眾多恐龍與鳥類之間關係的證據,支持了恐龍溫血動物的假設。恐龙已是大眾文化的一部分,无论儿童或者成年人均对恐龙有很高的兴致。恐龙往往是热门书籍與电影的题材,如:《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各类媒体也常報導恐龙的科学研究進展與新發現。 許多史前爬行動物常被一般大眾非正式地認定是恐龙,例如:翼龍、魚龍、蛇頸龍、滄龍、盤龍類(異齒龍與基龍)等,但从嚴謹的科学角度来看这些都不是恐龍,反倒是雞、鴨、孔雀才是真正的是恐龍。翼龍和恐龍是這幾個物種裡面關係最近的近親,都屬於鳥頸類;恐龍和翼龍是鱷魚、蛇頸龍的遠親,鱷魚所屬的鱷目、和蛇頸龍所屬的鰭龍超目,和恐龍翼龍所屬的鳥頸類同屬於主龍類;恐龍、翼龍、鱷魚、蛇頸龍所屬的主龍類和滄龍是關係較遠的物種,他們和滄龍所屬的有鱗目同屬蜥類;最後,恐龍、翼龍、鱷魚、蛇頸龍、滄龍他們和魚龍是關係很遠的物種,唯一的聯繫是都屬於蜥形綱的一分子。.

新!!: 器官和恐龙 · 查看更多 »

恐龙化石

恐龙化石是恐龙的化石。目前已在全球各大洲發現恐龍化石,包含南極洲在內。.

新!!: 器官和恐龙化石 · 查看更多 »

恋足

恋足(英文:Foot fetishism),指人类对同類的足部有特殊興趣,絕大多數見於男性,多指男异性恋或同性戀者对女性或男性足部的強烈興趣,这种興趣被稱為恋足傾向或恋足癖。廣義的恋足也包括對穿著於足部的服飾(如鞋、襪)等物品產生興趣的行为。.

新!!: 器官和恋足 · 查看更多 »

捐贈

捐贈(英文:Donation),是作為公共或慈善用途之贈與或捐獻,目的有多種。捐贈是施恩,付出自己所有,例如金錢、物資、服務、身體器官、時間、名譽等,去贊助受惠者,例如慈善機構、弱勢社群等。 宗教角度,捐贈行為是公德的積蓄,有分「陰德」和「明德」。 陰德是施恩不揚名,多以「無名氏」自稱。 陰德曾經給歌頌為「高尚情操」,相對於有目的捐贈。 明德是行善者部分為揚名,目的是換取慈善家、MBE的稱號,或以學校、建築物、地方等命名為榮,小則為換取慈善演唱會、晚宴、餐舞會入場贈券、限量版紀念品、感謝狀頒獎禮、免稅額等。 公共用捐獻(dedication to public use):意指將所有或部分財產捐獻於公共使用;財產所有人無法對已捐獻於公共使用之財產主張擁有任何權利。 1.

新!!: 器官和捐贈 · 查看更多 »

核医学

核医学是医学和医学影像学(医学成像)的一个分支,其利用物质的核特性来进行诊断和治疗。更为具体地说,核医学是分子影像学的组成部分,因为其产生的是那些反映细胞和亚细胞水平上所发生的生物学过程的图像。.

新!!: 器官和核医学 · 查看更多 »

梅莉迪丝·格蕾

梅莉迪丝·格蕾(Meredith Grey)医生是美国广播公司在美国播出的医务剧《实习医生格蕾》中的一个虚构角色。这个角色由该剧集的制片人珊达·莱梅斯创作,女演员艾伦·旁派扮演,是这部剧集的主角。她起初是以外科实习生的身份进入节目中虚构的西雅图仁爱医院(后相继更名为西雅图仁爱西慈医院、格蕾斯隆纪念医院),逐渐成长为,并最终成为。作为世界著名外科医生艾莉丝·格蕾的女儿,梅莉迪丝每天既要做好主治医生的工作,维持与一夜情男友,之后成为丈夫的另一位主治医生德里克·谢柏德(帕特里克·丹普西饰)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与一众同事的友谊以及刚刚获得的新妈妈身份。 梅莉迪丝·格蕾是《实习医生格蕾》中大部分剧集的解说员,也是大部分剧集的焦点所在。旁派和丹普西之间的关系被称赞为本剧的一个亮点所在。莱梅斯曾概括这个角色的性格特点是不相信什么简单的好和坏,而是坚持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旁派因扮演该角色获得了多个奖项提名,其中也有数项胜出。梅莉迪丝·格蕾也获得了电视评论员的正面评价,《纽约时报》的亚历山大·斯坦利(Alessandra Stanley)形容她是“《实习医生格蕾》里的女主角”。艾伦·旁派原本只签订了8季的合同,因此曾有过她将在之后离开节目的传闻,之后莱梅斯宣布《实习医生格蕾》将会有第9季回归时也传出过类似的猜测。之后电视新闻、信息和剧透网站TVLine报道称旁派和其他一众演员一起又签订了两年的合约。.

新!!: 器官和梅莉迪丝·格蕾 · 查看更多 »

棘皮动物

棘皮动物门(學名:Echinodermata)是动物界的一门。这个门从寒武纪出现,总共有20000多种类,现生种约5000余种。除现生5纲外,另有15纲之多,皆為海生動物,無陸生或淡水種類。常見的海膽、海參與海星皆屬於此門。 棘皮动物是后口动物。牠们的原肠胚孔形成肛门,而口部是后来形成的。牠们有特殊的五体对称步管结构。棘皮动物的次生体腔发达,是由腸體腔(enterocoele)发育形成。 由於棘皮动物在胚胎形成方式及DNA序列上與脊索动物相似,被認為是包括人在内的脊索动物的近亲。 棘皮动物特有的结构是和,用於移動、攝食及呼吸,也是一種感覺器官。 刚出生的棘皮动物是两边對稱的。成长期间,左边增大而右邊縮小,直到右边被完全吸收了,然后这一边长成五倍辐形对称形状。.

新!!: 器官和棘皮动物 · 查看更多 »

植物学

植物学是一门研究植物形态解剖、生长发育、生理生态、系统进化、分类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综合性科学,是生物学的分支学科。.

新!!: 器官和植物学 · 查看更多 »

植物組織培養

植物組織培養是一種將植物體的部分細胞或組織與母體分離,在適當的條件下加以培養,使它們能夠生長、發育、分化與增殖的技術。原理是來自植物細胞的全能性分化能力,也就是植物體內的某一類細胞,能夠獨立發育並且分化成為完整的植物成體。植物組織培養能夠以少量的母體培養出大量的植物,這使植物組織培養有許多的用途,例如基礎植物學與遺傳學研究,以及農業上的育種與品種保留。.

新!!: 器官和植物組織培養 · 查看更多 »

植物解剖學

植物解剖學主要是研究植物的內部構造,通常是現生植物,從而可以瞭解植物體各部之功能,Esau開宗明義定義本書的內容,即植物解剖學的內容及範疇。。 植物是高度演化,其結構上及功能上的特化,於植株外部反應了其身體的分化,在內部則反應於不同類別的細胞、組織、組織系統、器官等,Introduction,第1-6頁。。 早期的植物解剖學被涵納在描述植物的外形及外部構造的植物形態學之中,大約在20世紀中期方被考慮為一獨立的學門,具有專門的研究領域,並被認為是專門研究植物內部構造的科學。現代的植物解剖學經常是細胞層級的顯微構造,即組織切片、顯微鏡學相關議題等。.

新!!: 器官和植物解剖學 · 查看更多 »

楊可涵

楊家瑜(),藝名楊可凡或楊可涵,暱稱小白兔,是一位出身臺北的演員。她曾是黑澀會美眉的成員之一。.

新!!: 器官和楊可涵 · 查看更多 »

檢驗醫學

检验医学,又称为实验室医学、化验、医学检验,主要是利用實驗室的各項工具,協助預防醫學中對健康狀態及生理功能的評估,臨床醫學中疾病的診斷、評估、治療及追蹤等。檢驗醫學也是醫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部分,其本身的發展與應用,均為醫學的進步帶來極大的貢獻與實證。 檢驗醫學所涵盖的範圍極為廣泛,如血液檢查、血清學檢查、各種體液的顯微鏡檢查、生化檢查、免疫學檢查、微生物學檢查(含致病性的病毒、衣原體、立克次體、細菌、寄生蟲等)、細胞學檢查、各種組織及器官的病理學檢查,甚至在有些国家和地区还包括各種生理功能的檢查(如腦波檢查、各種神經功能檢查、肌電圖、心電圖、聽力檢查等等),且其內容與應用的發展極其迅速。 因在診斷上所需的各種檢驗越來越多且又複雜,致使檢驗醫學逐漸成為一門專業,現今主要負責檢驗醫學的專業醫事人員為醫檢師,台灣大專院校的醫學院中則設有醫技系,以培育醫檢專業人才。.

新!!: 器官和檢驗醫學 · 查看更多 »

欧氏尖吻鲛

歐氏尖吻鮫(學名:Mitsukurinidae owstoni),載台灣魚類資料庫,2009年3月17日查閱。,又名歐氏劍吻鯊、歐氏尖吻鯊,也被稱為哥布林鯊(Goblin Shark),是尖吻鮫科(或稱尖吻鯊科或箕作氏鯊科)下的唯一一個现生物種,是一種深海鯊魚。歐氏尖吻鮫的特徵是牠的吻向前突起而形成一尖突,比其他鯊魚的更為長,以此感觉猎物,两颌前移形成鸟喙状,可以突然伸出攫取猎物。牠的另一個特徵是半透明的皮肤,以显露出血液使身体呈粉红色。牠的顎可以伸縮,當收縮時,外觀就像是一頭粉紅色而長吻的沙虎鯊。 歐氏尖吻鮫出沒於陽光照射不到的深海,一般在深於200米水深處。牠們分佈在世界各地温带和热带的海域,從太平洋的澳洲 至大西洋的墨西哥灣。 牠們首先於日本的海域被發現。 歐氏尖吻鮫在深海捕食不同種類的生物。牠們主要以魷魚、蟹及深海魚為食物。就牠們的生命及生殖習性所知甚少,而牠們的敵人亦較少。因此,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並沒有將牠們分類為瀕危物種。.

新!!: 器官和欧氏尖吻鲛 · 查看更多 »

死亡天使 (歌曲)

《死亡天使》(Angel of Death)是美国敲击金属乐队超级杀手合唱团1986年专辑唱片《血之王朝》的开场曲。这首歌的词曲均由乐队吉他手杰夫·汉尼曼创作,歌名指的是二战期间在奥斯威辛集中营从事人体试验的纳粹医师约瑟夫·门格勒。这样的主题令《死亡天使》成为极具争议性的作品,超级杀手合唱团从此一直受到支持纳粹和种族主义的指控。 虽然引起很大争议,还导致《血之王朝》延迟发行,但超级杀手合唱团所有的现场专辑和DVD中却都收集了《死亡天使》,多部电影和电视节目中也采用了这首歌,还有多个乐队翻唱。歌曲得到乐评人的普遍好评,Allmusic网站的史蒂夫·休伊(Steve Huey)赞其为“经典”。.

新!!: 器官和死亡天使 (歌曲) · 查看更多 »

毒蜥屬

毒蜥屬(Heloderma)是毒蜥科下的唯一屬,包含了分佈在美國西南部、墨西哥及南至瓜地馬拉有毒的蜥蜴。其下有2個物種及6個亞種。牠們的近親是蛇蜥科。.

新!!: 器官和毒蜥屬 · 查看更多 »

氢氟酸

氢氟酸是氟化氢的水溶液,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纯氟化氢有时也称作无水氢氟酸。因为氢原子和氟原子间结合的能力相对较强,使得氢氟酸在水中不能完全电离,所以理论上低浓度的氢氟酸是一种弱酸,但是氢氟酸却能够溶解很多其他酸都不能溶解的二氧化硅玻璃。 反应方程式如下: 以上反应分两步进行: SiF4易溶于水,与HF继续反应: 正因如此,它必须储存在塑料容器中(放在聚四氟乙烯容器中最好)。如果要长期储存,不仅需要密封容器,而且容器应尽可能真空,因为氢氟酸能够溶解绝大多数无机氧化物。.

新!!: 器官和氢氟酸 · 查看更多 »

法轮功在各地的发展及影响

由李洪志于1992年开始在中国传播的法轮功,在中国大陆之外首次传授是在1995年,李洪志受到中国驻法大使邀请,在巴黎举办了一次气功报告会David Ownby, Falun Gong and the Future of China (2008) Oxford University Press。之后几年,李洪志曾在欧美、亚洲和大洋洲讲授法轮功 1999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取缔法轮功之后,大陆有组织的法轮功活动近乎绝迹,而主要转移到海外。Banding after the Ban: the underground Falungong in China, 1999–2011 Tong, James W.著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新!!: 器官和法轮功在各地的发展及影响 · 查看更多 »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是多細胞生物用以進食、消化食物、獲取能量和營養、排遺剩餘废物的一组器官,其主要功能為攝食、消化、吸收、同化和排遺。其中有關排遺的部分,也可歸類到的一部分。.

新!!: 器官和消化系统 · 查看更多 »

淡水鱼

淡水魚是最常見的淡水生物。牠們是居住於湖泊、溪流、河川等淡水環境的魚類。地球的淡水面積少,淡水魚品種卻異常豐富,佔魚類物種數的約 41.2% 。 例如全球魚類約28000種(已记载為26000多種),淡水魚就有約10700種。雖然可以見到總數比海水魚少,但淡水水域只佔總水域2.5%,故淡水魚明顯比海水魚豐富得多。平均每種海水魚可棲息的水體要比淡水魚高出7500倍。這是由於內陸河川常被分隔,致使淡水魚易於特化,所以在可棲息水體比海水魚少的情況下,仍有眾多種類。此外跟人類易於採集河、湖水魚種也有關係。.

新!!: 器官和淡水鱼 · 查看更多 »

淺島誠

淺島誠(,),日本生物學家,專長發育生物學。立陶宛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曾任東京大學教授及副校長(理事)、日本學術會議副會長,現任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東京理科大學副校長。紫綬褒章表彰。文化功勞者。.

新!!: 器官和淺島誠 · 查看更多 »

澳大利亞虎鯊

澳大利亞虎鯊(學名Heterodontus portusjacksoni),又名傑克遜港鯊魚,是軟骨魚綱板鰓亞綱虎鯊目虎鯊科虎鯊屬下的一個物種。.

新!!: 器官和澳大利亞虎鯊 · 查看更多 »

机器管家

《机器管家》(Bicentennial Man,直譯「兩百歲人瑞」或「兩百年人」、「雙百人」),1999年12月13日上映于美国的科幻爱情片,改編自知名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的小說正子人。.

新!!: 器官和机器管家 · 查看更多 »

有机团结

有机团结(organic solidarity),或譯為有機連帶,是一个社会学术语,用于描述一种依靠相互依赖的集体意识,当社会有较复杂的劳动分工时,就会显现这一特性。它与机械团结相对。 有机团结着重描述社会分工给个体所创造的实际或潜在利益,来达到个体为整个群体奉献或贡献力量的一种作用。当社会变得愈来愈复杂,分工愈来愈细,一个人想要遗世独立就非常困难。互相依赖对团体的存续极为重要。根據-涂-爾幹的《社會分工論》,在一个以发展的社会中,机械团结将会被有机团结代替,之所以用这样的一个词,是因为这样的社会运作起来,如同人体内各器官运作一样。 Category:社會學術語 ar:تضامن.

新!!: 器官和有机团结 · 查看更多 »

有机疏散理论

有机疏散理论(Theory of Organic Decentralization),是芬兰学者埃列尔·萨里宁(Eliel Saarinen)在20世纪初期针对大城市过分膨胀所带来的各种弊病,提出的城市规划中疏导大城市的理念,是城市分散发展理论的一种。他在1943年出版的著作《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The City - Its Growth ,Its Decay, Its Future)》中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从土地产权、土地价格、城市立法等方面论述了有机疏散理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新!!: 器官和有机疏散理论 · 查看更多 »

成体干细胞

成体干细胞(somatic stem cell)是未分化的细胞,在发育后在整个身体中发现,其通过细胞分裂而增殖以补充垂死细胞并再生受损的组织。更准确地名称为"体细胞干细胞"(来自希腊语Σωματικóς,意思是身体),因为它们通常在幼体(儿童)比在成年动物和人体更丰富。 对成体干细胞的科学兴趣集中在它们无限地分裂或自我更新的能力,并产生它们起源的器官的所有,具有潜力从几个细胞再生出整个器官。与胚胎干细胞不同,人类成体干细胞在研究和治疗中的使用不被认为是有争议的,因为它们来自成人组织样品,而不是指定用于科学研究的人类胚胎。它们主要被用于在人类和模式生物例如小鼠和大鼠中研究。.

新!!: 器官和成体干细胞 · 查看更多 »

昆虫

昆虫在分类学上属于昆虫纲(学名:Insecta),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动物,已发现超過100万种。其中單鞘翅目(Coleoptera)中所含的種數就比其它所有動物界中的種數還多。昆字原作。 昆虫的构造有异于脊椎动物,它们的身体并没有内骨骼的支持,外裹一层由几丁质(英文 chitin)构成的壳。这层壳会分节以利于运动,犹如骑士的甲胄。昆虫的身體會分為頭、胸、腹三節,有六隻腿,複眼及一對觸角。昆虫有脂肪體,成分類似脊椎動物的脂肪組織,但作用不同,主要為代謝功能,類似脊椎動物的肝。 昆虫對生態扮演着很非常重要的角色。虫媒花需要得到昆虫的帮助,才能传播花粉。而蜜蜂采集的蜂蜜,也是人们喜欢的食品之一。昆蟲是蜥蜴、青蛙、小型鳥類的重要食物來源。在东南亚和南美的一些地方,昆虫本身就是当地人的食品。 但昆虫也可能對人類產生威脅,如蝗虫會破壞農作物,白蟻破壞木材及建築物。而有一些昆虫,例如蚊子,还是疾病的传播者。 有一些昆蟲能夠藉由毒液或是叮咬會對人類造成傷害,例如虎頭蜂在有人入侵地盤時會以螫針注入毒液等。紅火蟻會分泌有毒物質使接觸動物及人類出現敏感症狀甚至致命。.

新!!: 器官和昆虫 · 查看更多 »

昆虫学

昆虫学是以昆虫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从事昆虫研究的人称作昆虫学家。遍及全球的昆虫学家对昆虫进行观察、收集、饲养和试验,他们所进行的研究涵盖了整个生物学规律的范畴,包括进化、生态学、行为学、形态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等方面。这些研究的总体特征就是研究的生物体是昆虫。 生物学家选择研究昆虫作为科学研究材料,从中揭开了很多自然之谜,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以果蝇(Drosophia melanogaster)为材料发展起来的遗传学。以昆虫为研究材料的优点:昆虫易于饲养,生活周期短,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个体;昆虫是开放循环的动物,器官和内分泌腺的移植比较容易,无脊椎动物的生理问题很多都是以昆虫为实验材料研究的;昆虫作为研究材料不像灵长类动物容易受到社会和道德约束。 昆虫学家除了从事基础研究、揭示昆虫生长发育之规律外,在很多情况下主要是从事有害昆虫的防治研究及有益昆虫的利用研究。昆虫学家的责任就在于掌握自然规律,控制昆虫、管理昆虫,使其“有害不害,有益更益”。 随着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科学试验,以及其他基础学科的发展和学科间的交叉渗透,昆虫学已由描述阶段、实验阶段进入分子生物学阶段,正朝着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发展,在学科发展过程中,昆虫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许多分支学科。.

新!!: 器官和昆虫学 · 查看更多 »

海鞘纲

海鞘(学名:Ascidiacea)是脊索动物门尾索动物亚门海鞘纲的总称,全世界大概1250种海鞘。常见的海鞘有:、有柄海鞘、拟菊海鞘等。海鞘又称海中凤梨,因形状像凤梨而得称,中国山东省沿海一带俗称海奶子。.

新!!: 器官和海鞘纲 · 查看更多 »

海洋分枝桿菌

海洋分枝桿菌(學名Mycobacterium marinum)是一種存在於海水和淡水中的細菌,屬分枝桿菌類,與結核桿菌同屬。在28-32℃水溫最為活躍,超過37℃則較難生存。馮國強,(2007年),〈醫理:海洋分枝桿菌〉,《am730》:HEALTH版,2007年8月20日號,p.14所以,一旦入侵人體,只會在人體的筋膜蔓延,不會入侵溫度較高的內臟器官。然而,這並不代表它對人體的危害較輕,因為一旦被海產刺傷而感染了這種細菌,傷口只會不斷腫脹,而沒有明顯痛楚。因此,患者可能因此而輕視問題,使病況拖延,而要經歷長時間的治療周期(可長達6至9星期)。.

新!!: 器官和海洋分枝桿菌 · 查看更多 »

斑馬魚

斑馬魚,是一种热带淡水鱼,又名藍條魚、花條魚、藍斑馬魚、印度魚、印度斑馬魚,為輻鰭魚綱鯉形目鯉科的其中一種。其原生于喜马拉雅地区,是一种受欢迎的观赏性鱼类。同时,其在科研领域也是一种重要的而且被广泛使用的有脊椎模式生物,尤其是在生物体再生能力的研究方面,并且有多种基因编辑后的转基因人工培育种。斑马鱼(Danio rerio)在被重新被划归为鿕屬 (Danio)之前,曾被归类为短鿕属(Brachydanio),因而在科研文献中被长期称为Brachydanio rerio,而非如今的Danio rerio。.

新!!: 器官和斑馬魚 · 查看更多 »

日本死刑制度

日本死刑制度是日本政府統治地區的死刑制度的介紹。.

新!!: 器官和日本死刑制度 · 查看更多 »

旋風管家

是日本漫画雜誌《週刊少年Sunday》連載的漫畫,全52卷,作者為畑健二郎。.

新!!: 器官和旋風管家 · 查看更多 »

放血

放血是将人的血液放出,以治疗、预防或者诊断疾病的替代医学疗法。放血在西方和中东的理论基础是古代医学的体液学说系统。该系统认为如果体液在人体内失去平衡,则会导致疾病。放血是自古代至19世纪末,外科医生最常实施的治疗手段,在欧洲,医生则使用放血疗法直至19世纪末Anderson, Julie, Emm Barnes, and Enna Shackleton.

新!!: 器官和放血 · 查看更多 »

感受器

感受器(Sensory receptor)也译作感觉接受器,是机体感受刺激的装置。.

新!!: 器官和感受器 · 查看更多 »

感覺神經元

感觉神经元是指传递感觉信息(视觉、听觉、触觉)的神经细胞。在感觉输入时他们被激活,将向神经系统中其它的感觉神经元投射信号,最终将感觉信息运输到大脑或脊髓。在复杂器官中,当末梢神经(第一阶感觉神经)受到刺激时,感受器超过一定阈值,一个电脉冲将传过神经纤维到中枢神经系统,在中枢神经中有可能激活运动神经或其它感觉神经(二阶或三阶神经),或者两者同时。在更不复杂的器官中,比如水螅,感觉神经传送信息到运动或中枢神经。不同各类的感受器对不同类的刺激做出反映。.

新!!: 器官和感覺神經元 · 查看更多 »

感染

感染是指由其他物種在身為宿主的個體內進行有害的複製、繁殖過程。 具傳染性的生物體會尋找並且利用宿主體內資源,以利自身生存,但這個過程一旦干擾了宿主正常的生理運作,可能造成慢性症狀、急性症狀、壞疽(gangrene)、器官及組織被吞噬、甚至死亡,因此這類物種又稱為病原體,通常是微生物,但事實上感染的定義可以更廣,包括細菌、病毒、寄生蟲、真菌、類病毒,甚或是具有致病能力、但並非生物的傳染性物質,例如普恩蛋白。由於醫學領域研究的疾病多由傳染而來,傳染病因此成為醫學中重要的一個學術分支。 傳染在中文定義上不同於感染,傳染乃是指疾病或病原體由一個體轉移至另一個體上的過程。但由於一般可感染生物體的疾病,也通常具有傳染力,因此兩者常混用。.

新!!: 器官和感染 · 查看更多 »

拉馬克主義

拉馬克主義(英語:Lamarckism)也稱做拉馬克學說,或是拉馬克式演化。這個理論是由法國生物學家拉馬克於1809年發表的《動物哲學》(Philosophie zoologique,亦譯作《動物學哲學》)首先提出,其理論的基礎是「獲得性遺傳」(Inheritance of acquired traits)和「用进废退说」(use and disuse),拉馬克認為這既是生物產生變異的原因,又是適應環境的過程。.

新!!: 器官和拉馬克主義 · 查看更多 »

招魂 (小說)

《招魂》是科幻小說作家倪匡的作品之一,衛斯理系列編號64。該小說於1987年12月31日完成,並在1989年4月1日出版。據顯示,《招魂》一書的內容本由倪匡的好友葉李華提出,葉提出某科學家把金庸筆下的角色通過電腦製作成真正的人類,但由於倪匡認為此舉一則有違版權,二則深知難及金庸,故選用類似的故事內容。.

新!!: 器官和招魂 (小說) · 查看更多 »

曉!!男塾

《曉!!男塾 青年啊,要立死志!》是日本漫畫家宮下亞喜羅所畫的連載漫畫,故事是由《魁!!男塾》主角劍桃太郎的兒子劍獅子丸結束世界旅行,返回日本入塾開始,並和新一代塾生一同展開一系列格鬥比賽,是《魁!!男塾》的續集,內容情節仍不脫惡搞及偽典的風格。.

新!!: 器官和曉!!男塾 · 查看更多 »

普通教育發展證書

普通教育发展证书(General Educational Development,或简称GED考试) 是为验证个人是否拥有美国或加拿大高中级别学术技能而设立的考试及证书,测试内容共包含五类科目。GED这一首字母缩写组合也时常含有“普通教育文凭”、“普通等阶文凭” 或者“毕业生等阶学位”之义。 作为美国教育委员会和培生 公司的合作项目,GED考试服务中心是GED考试的唯一运营者。该考试可以通过纸张或者电脑进行,但考试者必须亲自到场。在测验结果被审读之后,及格的测试者会被授予一份“高中等级学历证明”或者与之名称相似的凭证。GED考试与高中文凭具有同等效力。 最初,该考试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帮助老兵重归平民的生活。包括成年人在内的没有获得过高中文凭的美国或加拿大移民参加GED考试的普遍原因有:过早离开高中,无法完成所需课程或通过强制性考试,工作需要,个人问题以及想要提前进入大学。 自从该考试创办以来,超过18,000,000人得到了GED证书。每7名拥有高中学历的美国人或者每20名美国大学的学生当中,就有1名曾经收到过GED证书。参加GED考试者的平均年龄为24岁。他们当中有70%在离开学校之前都至少完成了10年级的课程,并且年龄在19岁以上。 除英语之外,GED也同样提供西班牙语、法语考试,以及大字印刷版本、卡型盒式录音机、布拉耶盲字形式的考试。考试及考试所需的准备工作不仅通过传统形式进行,也同样提供给囚犯和正在军事基地服役者。居住在美国、加拿大或者美国属地以外者可以通过私人考试公司参加GED考试。.

新!!: 器官和普通教育發展證書 · 查看更多 »

智能生物材料

智能生物材料,是利用感知环境刺激功能对人体组织和器官进行动态分析、处理、判断并实施诊断、修复或增进其功能的材料。 Category:生物材料.

新!!: 器官和智能生物材料 · 查看更多 »

1-氯-2-丙醇

1-氯-2-丙醇(1-chloro-2-propanol),分子式为C3H7OCl,结构简式为CH3CHOHCH2Cl。1-氯-2-丙醇是氯丙醇的两种异构体之一,可由丙烯与次氯酸作用生成。其性质活泼,与氢氧化钙作用生成1,2-环氧丙烷,与氨作用生成1-氨基-2-丙醇。.

新!!: 器官和1-氯-2-丙醇 · 查看更多 »

2002年

二十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于2002年2月27日公布提名名单,于同年4月21日星期日晚上于香港文化中心颁发,一共颁发了19个奖项。颁奖典礼司仪为曾志伟、叶童、张达明和彭晴;典礼由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取得播映权。.

新!!: 器官和2002年 · 查看更多 »

2008年11月

没有描述。

新!!: 器官和2008年11月 · 查看更多 »

2008年11月英國

没有描述。

新!!: 器官和2008年11月英國 · 查看更多 »

2011年8月

没有描述。

新!!: 器官和2011年8月 · 查看更多 »

2011年9月中國

* 9月1日,参与立法的专家称《刑诉法》允许“秘密拘捕”已获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国家安全部领导和党组织的同意,不用吸收没道理的公众争议。.

新!!: 器官和2011年9月中國 · 查看更多 »

2013年5月中國

没有描述。

新!!: 器官和2013年5月中國 · 查看更多 »

2014年8月中国大陆

没有描述。

新!!: 器官和2014年8月中国大陆 · 查看更多 »

2015年1月逝世人物列表

2015年1月逝世人物列表,是用于汇总2015年1月期间逝世人物的列表。.

新!!: 器官和2015年1月逝世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2015年3月中國

没有描述。

新!!: 器官和2015年3月中國 · 查看更多 »

4.6×30mm

4.6×30mm是德国黑克勒&科赫槍械製造公司為其研製的自行研制的HK MP7個人防衛武器(,簡稱:PDW)所研製的子彈,它亦會被將會完成研製的HK UCP(HK P46)所使用。其設計是為了盡量減少重量和後坐力,同時提高對--的貫穿力。它具有瓶頸型的彈殼以及尖頭、钢芯和以銅包覆的彈頭。.

新!!: 器官和4.6×30mm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