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吳襄
吳襄(),字兩環,江蘇高郵人,明朝天啟二年(1622年)武進士。吳三桂之父。.
查看 唐通和吳襄
一片石之战
一片石之战是公元1644年发生于山海关附近的一片石的战役,作战双方为清軍、山海關明軍和大順軍。清朝通过此戰的胜利而最終清兵入关,建立統治。 一片石位于今辽宁绥中县西七十里的九門口,是明代長城中最重要的關隘之一,位於遼寧與河北省的分界處,被譽為“京東首關”。.
查看 唐通和一片石之战
图赖
图赖(z;),是清朝初年满洲名将,瓜尔佳氏,费英东第七子,滿清開國功臣,图赖曾欲立肃亲王豪格為皇帝,故死后一度被削爵,顺治帝亲政后,为他加谥号昭勋,立碑纪绩。雍正帝追封图赖一等雄勇公。.
查看 唐通和图赖
王樸 (明朝)
王樸(?-1642年),明末大同總兵。 父王威,官左都督。王樸以父廕屢遷京營副將。崇禎六年,進右都督。七年代曹文詔鎮守大同,進左都督。崇禎十一年加太子太保。從總督盧象昇入京勤王。崇禎十四年三月,王樸與唐通、曹變蛟、吳三桂、白廣恩、馬科、王廷臣、楊國柱八個總兵,統兵十三萬,直到寧遠。二十六日王樸、吳三桂等沿海邊逃入杏山,逃跑時,清軍迎頭截擊。數萬明軍馬步爭馳,自相踐踏,“赴海死者,不可勝計”(《清太宗實錄》卷五七)。唐通、马科、白广恩、李辅明等相继逃出重围。曹變蛟、王廷臣死守松山,城破被殺。洪承畴被俘。 松錦之戰後,松山、锦州、塔山、杏山四城失陷,祖大寿举城投降,致使“九塞之精锐,中国之粮刍,尽付一掷,竟莫能续御,而庙社以墟矣!”京师大震,王朴以“首逃”之罪被逮捕,法司开庭审讯。御史郝晉發言:“六鎮(指逃命的馬科、李輔明、白廣恩、吳三桂、王朴、唐通)罪同,皆宜死。”,他認為不能只斬總兵,“三桂实辽左之将,不战而逃,奈何反加提督”。兵部尚書陳新甲覆議,“但姑念其(吳三桂)守宁远有功,可与李辅明、白广恩、唐通等贬秩,充为事官。”請獨斬王樸,崇祯十五年五月十九日處死王樸。.
查看 唐通和王樸 (明朝)
王永吉
王永吉(),字修之,一字六謙,號鐵山。明末清初時期官員,江南高郵人。.
查看 唐通和王永吉
秦桧
檜(),字會之,江寧府(今江蘇南京江宁)人。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進士,补密州教授,曾任太学学正。北宋末年任御史中丞。靖康之禍後隨同徽、欽二帝被擄到金國,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回到南宋。此後出任礼部尚书,两任宰相(僕射、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獨攬相權十九年。因其力主对金议和,并促使宋高宗杀害抗金将领岳飞等,被民间广泛视为汉奸、卖国贼,元編《宋史》列入奸臣。.
查看 唐通和秦桧
甲申之變
申之變,指明朝崇禎甲申年(1644年)李自成大順军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的事件。因1644年為甲申年,故稱甲申之變。此年李自成、張獻忠、明朝、滿清军队互相交战,北京百姓多有死傷,並引發了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後來清朝黃燮清以此事變作背景,並以周世顯和長平公主作主角,描寫出帝女花。.
查看 唐通和甲申之變
谷可成
谷可成,陕西米脂人。大顺重要将领,封蕲侯。 崇祯四年(1631年),李自成在米脂发动起义,谷可成为参与者,号九条龙。崇祯十三年(1640年),谷可成随李自成征战中原。十五年,左良玉军至武安,谷可成迎战,并在此战中负伤。十六年三月,李自成在襄阳设立五营军制,谷可成为前营制将军。八至十月,闯军与明孙传庭军作战,在郏县前营果毅将军谢君友被俘杀,在南阳会战中闯军大破明军。 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国,分封功臣,谷可成被封为蕲侯。随后,谷可成随李自成进军北京。三月十五日,谷可成至居庸关,明唐通降。后攻陷北京,谷可成居明驸马万炜第,参与捉赃助饷。 之后,谷可成随李自成出兵山海关。及一片石战役战败之后,李自成退出北京,谷可成与左光先断后。五月,战于望都,顺军不敌清吴联军,谷可成被吴三桂俘杀。.
查看 唐通和谷可成
贰臣传
《贰臣传》,原名《欽定國史貳臣表傳》,共两卷,为清朝官方史书,后载于《清史列传》中第七十八、七十九卷。 清朝乾隆年间,乾隆帝为表彰在明末清初因抗清遇难的明朝官员(即《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同时,下令编纂《贰臣传》,其将降清的明朝官员均称为“贰臣”,并分甲乙两编。甲编是对清朝赤胆忠心,积有功勋。乙编则是毫无建树的明末官僚,甚至为人可鄙。.
查看 唐通和贰臣传
陳演
陳演(),字發聖,號讚皇,四川井研人,崇禎時期的內閣首輔。.
查看 唐通和陳演
陈永福 (明末)
永福(盛年1632年-1644年阵亡),明末军事人物。生年籍贯不详,出身行伍,在明官至总兵,后降李自成,大顺建国后,封文水伯。因固守太原抗清阵亡。.
查看 唐通和陈永福 (明末)
李自成
李自成(),原名鸿基费密《荒书》记载,“自成产时,其父梦一黄衣人入其土窑,故小名黄娃子。”《明季实录》所收米脂县知县边大绶塘报稿中说:“闯贼李自成,幼曾为僧,俗名黄来僧”。又冯苏《见闻随笔》云:自成“小字磑生”;《鹿樵纪闻》卷下,《闯献发难》条,记“李自成,初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陕西米脂人,世居米脂李继迁寨。明末民变领袖之一,大顺政权皇帝。 原是陕北驿卒。崇祯帝采信大臣裁撤驿卒的建议,造成失业驿卒武夫起义,李自成参与起义军。高迎祥被明朝处死后,李自成稱闖王、李闖,成为明末民变领袖之一,率起义军于河南歼灭明军主力。1644年在西安稱帝建立大順,後进攻明都北京,与崇禎帝谈判破裂后,攻入北京城,崇祯自缢,是為甲申之變,至此明朝滅亡。一片石战役后,李自成退入北京称帝。.
查看 唐通和李自成
松錦之戰
松錦之戰,又称松錦大戰,是從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二月到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四月在锦州地区进行的明朝与清朝入关前的最后总决战。明军共20万,清军共24万松锦之战亲历者唐奉山口述,见《辽海志略》,以明军全军覆没,明军统帅洪承畴投降清朝告终。 崇禎十二年(1639年)明廷調任洪承疇為薊遼總督,繫東北邊防,防衛金人。崇禎十三年(1640年)三月,皇太極命郑亲王济尔哈朗、多罗贝勒多铎等人领兵修筑义州城(今辽宁义县),“驻扎屯田,令明山海关外宁锦地方不得耕种”,崇祯十四年,(1641年)三月,清兵包围了锦州,“填壕毁堑,声援断绝”。锦州守将祖大壽向明廷报称:“锦城米仅供月余,而豆则未及一月,倘狡虏声警再殷,宁锦气脉中断,则松山、杏山、锦州三城势已岌岌,朝不逾夕矣。”明廷命洪承疇领王樸、杨国柱、唐通、白广恩、曹变蛟、马科、王廷臣、吴三桂八总兵,步骑十三万,速令各镇总兵“刻期出关”,速会兵于宁远。.
查看 唐通和松錦之戰
杜之秩
杜之秩,明末宦官。 崇禎甲申年(1644年)初,至居庸關擔任監軍太監,督導守將唐通,二月底李自成農民軍攻至居庸關,唐通領軍出關戰鬥,杜於關內竟於三月六日開居庸關向李投降,導致唐通腹背受敵不得不降;三月十五日杜之秩至北京城外,要求進城向守城太監曹化淳說降,曹未開城門,卻趁夜秘密垂吊籃匡接杜進北京談開城事宜。三月十八李自成部隊由彰義門湧入北京,十九日崇禎帝自縊,明朝滅亡,是為甲申之變。 李自成入京後,罵杜:“背主,當斬!”杜回答:“識天命。”(我知道您是天命所歸),李自成大喜,釋放之秩,並予獎賞。 D Z之.
查看 唐通和杜之秩
清朝功臣爵位列表
清朝功臣爵位分王、公、侯、伯、子、男六级,其中王爵分亲王、郡王二等,為宗室爵位,公爵至男爵各分为三等,共计二十等。恩荫和加衔爵位则分为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四级八等。与前代不同的是,所有的封爵只加美号,不加国号、邑号,如睿亲王、勇毅侯之类。.
查看 唐通和清朝功臣爵位列表
明朝伯爵列表
明朝的异姓封爵为:公、侯、伯,凡三等,以封功臣及外戚,皆有流有世。功臣則給鐵券,封號四等:佐太祖定天下者,曰開國輔運推誠;從成祖起兵,曰奉天靖難推誠;餘曰奉天翊運推誠,曰奉天翊衞推誠。武臣曰宣力武臣,文臣曰守正文臣。 下面列出明朝受封伯爵的功臣及外戚。部分伯爵死后追赠侯爵、公爵,见本表“谥号”栏。明朝建立前,追赠郡伯的死难功臣,另见明朝郡公、郡侯、郡伯、縣子、縣男列表。.
查看 唐通和明朝伯爵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