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唐亮

指数 唐亮

唐亮,原名唐昌贤,别名唐昌明,湖南浏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唐亮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三军团第二师六团连政治委员,七团总支部书记,军团直属队政治处主任,第六团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二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二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15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教导大队政治委员,第344旅政治部副主任,八路军第2纵队政治部副主任,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主任、山东滨海军区政治委员。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山东野战军政治部主任,华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华东野战军政治部主任兼第三兵团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政治部主任。曾建议将解放军中的士兵委员会改为革命军人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副政治委员,南京军区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政治委员,政治学院院长、政治委员等职。.

32 关系: 华东军政委员会华东行政委员会叶飞家近亮子山东军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中国共产党南京市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列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列表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列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列表唐姓军事管制委员会王必成 (中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粟裕独立自由勋章青山瑠妙解放勋章豫东战役陈士榘淮海战役浏阳市新四军1940年八路军编制序列1942年八路军编制序列1945年八路军编制序列1946年新四军编制序列

华东军政委员会

华东军政委员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1950年至1952年设立的管辖华东大行政区行使地方政权机关职能的机构。.

新!!: 唐亮和华东军政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华东行政委员会

华东行政委员会是1953年至1954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华东地区的代表机关。.

新!!: 唐亮和华东行政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叶飞

叶飞,原名叶启亨,曾用名叶琛,福建省南安县人,生于菲律宾吕宋岛奎松省一个华侨小商人家庭,菲律宾名字叫西思托·麦尔卡托·迪翁戈 (Sixto Mercado Tiongco)。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國上將之一,也是唯一一位由海外归国的高级将领。 叶飞早年从事中共秘密工作,后被派到闽东苏区,领导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期间,任新四军第三支队六团团长,江南抗日救国军副指挥,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一师第一旅旅长兼政治委员,第一师副师长、苏中军区司令员、苏浙军区副司令员。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十兵团司令员,指挥金门战役但遭败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福建省省长、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福建省军区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员、第一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务。.

新!!: 唐亮和叶飞 · 查看更多 »

家近亮子

家近 亮子是一名日本政治学者、敬愛大学国際学部教授,専門研究中国近現代政治史。.

新!!: 唐亮和家近亮子 · 查看更多 »

山东军区

山东军区,也称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山东军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山东军区、山东抗日根据地,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军队在华北地区的四大根据地之一,其范围从津浦路以东的山东大部地区和江苏、安徽、河南三省边界的部分地区,东至黄海、渤海,西临津浦路与冀鲁豫軍区,北抵天津与冀中抗日根据地、冀东抗日根据地,南至陇海路与华中的苏北抗日根据地相连。 其军区部队主要为原山东地区游击队和原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第115师,为林彪统帅的老部队。抗战胜利前夕,其主力部队发展到8个师。1945年9到10月间,罗荣桓率领山东军区1、2、3、5、6、7师共计6万余人进入东北,加上黄克诚率领的从江苏淮安出发进入东北的新四军第三师3.5万余人,共同组建为东北人民自治军,即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第四野战军之前身。 山东军区所辖八路军主力部队开进东北之后,山东军区转由新四军接管和进一步发展。 1946年1月,中共中央军委电令,新四军军部与山东军区合并,并同时组建一支野战部队。据此,1946年1月7日,以山东军区留守山东的第4师、第8师及其它地方部队,与从皖北、苏北北上的陈毅率领的新四军江北部队,合并组建山东野战军,由新四军军长、山东军区司令员陈毅兼任野战军司令员,饶漱石任政委。1947年2月,山东野战军与粟裕率领的由江南新四军编成的华中野战军共同编组为华东野战军,隶属华东军区陈毅兼任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为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委。1949年1月,按中央军委命令,华东野战军改称第三野战军。.

新!!: 唐亮和山东军区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是1954年至1975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军事咨议机关。.

新!!: 唐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中央军事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通称中央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央军委、军委,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最高军事领导机构的总称。实际上包括以下两个机构:.

新!!: 唐亮和中央军事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军区之一,是战略区域内合成军队的最高领导指挥机关,负责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上海等6个省级行政区内陆、海、空军部队作战指挥和所属部队的军事、政治、后勤工作,领导辖区内的民兵、兵役、动员工作和战场建设。军区机关驻南京市。2016年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撤销 。.

新!!: 唐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是国共内战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五大主力部队之一。最初名为华东野战军,是由新四军和八路军山东军区部队一部逐步改编扩建而成。至1949年12月,总兵力82.5万余人。.

新!!: 唐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南京市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南京市委员会(简称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委)是中国共产党在江苏省南京市的地方组织,由中国共产党南京市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南京市委在市党代会闭会期间,执行党中央和江苏省委的指示和市党代会的决议,领导南京市的工作,定期向党中央和江苏省委报告工作。.

新!!: 唐亮和中国共产党南京市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简称中顾委,是1982年至1992年期间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一个特殊机构。其产生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当时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机构的新老交替,使年轻的干部进入中央委员会,年纪大的老干部退到中顾委,辅佐中央委员会。如邓小平在中顾委第一次全会上所讲,中顾委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过渡性质的组织形式”。.

新!!: 唐亮和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列表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124名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新!!: 唐亮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列表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於1977年8月12至18日在北京召开。大会选举了132名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新!!: 唐亮和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列表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69年4月1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109名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新!!: 唐亮和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列表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73名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隨後在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會議增選25名中央候補委員。.

新!!: 唐亮和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列表 · 查看更多 »

唐姓

唐姓,是一個中文姓氏,在韓語、日語和越南語均有被使用:韓語中的相應姓氏為「당」,日語中的相應姓氏為「とう」或「から」,越南語的相應姓氏寫作「Đường」Karlgren, Grammata serica recensa, 1996.

新!!: 唐亮和唐姓 · 查看更多 »

军事管制委员会

军事管制委员会,简称军管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战争时期与特殊政治时期所采取的一种特殊管理方式和临时行政单位,其通过派出军事机构而对某部门或地域进行有效的军事管制与行政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共实施过两次军事管制委员会制度。第一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949年至1953年),第二次为文化大革命前期(1968年至1972年)。.

新!!: 唐亮和军事管制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王必成 (中将)

王必成(),湖北麻城乘马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新!!: 唐亮和王必成 (中将) · 查看更多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共1226人,任期從1954年9月至1959年4月。 以下依发布时的顺序列出全体代表名单。本名单单位和人名均按第一字笔划排列。.

新!!: 唐亮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 查看更多 »

粟裕

粟裕(),幼名继业,学名多珍,字裕,以字行,湖南会同人,汉化的侗族后裔。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晚年位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副国级领导人。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位于开国十位大将之一,并被同时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粟裕曾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院。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参与南昌起义、湘南起义,之后进入井冈山,参与全部五次反围剿战争。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组织游击战争。历任红军第一军营长、师长,第七、第十军参谋长,挺进师师长,闽浙军区司令员,参与开辟浙南游击根据地。参与抗日战争。后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先遣支队司令员,新四军江南、苏北指挥部副指挥,参与指挥黄桥战役。皖南事变后,历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兼政委,中央苏中、苏浙区委书记。后兼任第六师师长,并参加车桥战役。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历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代政委,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兼第二副政委。任第三野战军代司令兼代政委,与陈毅、刘伯承参加指挥苏中战役、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上海战役等。曾参加指挥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历任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军科院副院长、第一政委,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是中共第七屆中央候补委员、第八至十一屆中央委员。粟裕于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期间遭到不合理批判,直至其去世十年后的1994年方才被完全平反。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1984年2月5日,粟裕在北京逝世。.

新!!: 唐亮和粟裕 · 查看更多 »

独立自由勋章

立自由勋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授予军人的一种勋章,是建国初期中国军事荣誉制度中的第二级。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自1955年起启用,现已停授。授予的对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人和文职人员。 独立自由勋章分为三个等级,即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另设有独立自由奖章。以奖励抗日战争时期参战有功而无重大过失的中国共产党军队人员。.

新!!: 唐亮和独立自由勋章 · 查看更多 »

青山瑠妙

青山瑠妙是一名日本政治學家,早稻田大學亞洲太平洋研究科教授。.

新!!: 唐亮和青山瑠妙 · 查看更多 »

解放勋章

解放勋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授予军人的一种勋章,是建国初期中国军事荣誉制度中的第三级。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自1955年起启用,现已停授。授予的对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人和文职人员和参与起义的原中华民国国军人员。 解放勋章分为三个等级,即一级解放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另设有解放奖章。以奖励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参战有功而无重大过失的人员和直接领导中华民国国军起义的原国军人员。.

新!!: 唐亮和解放勋章 · 查看更多 »

豫东战役

-- 豫东战役,亦称开封睢杞战役,黄泛区会战,是中国第二次国共内战在中原地区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兵团作战。 1948年6月至7月,华东野战军西线部队在中原野战军配合下,出其不意地攻占河南省会开封,并在睢县杞县地区歼灭区寿年兵团。华东野战军在战役第一阶段全歼开封守军整编第66师等,在战役第二阶段歼灭区寿年兵团部及整编75师等,活捉兵团司令区寿年和师长沈澄年,在战役第三阶段给予黄百韬兵团以打击后成功撤退,并在之后不久发动济南战役,攻占济南,全歼第二绥靖区。.

新!!: 唐亮和豫东战役 · 查看更多 »

陈士榘

-- 陳士榘()湖北省荆门人、出生於武漢新軍軍營,祖父為清軍行伍。中國人民解放軍开国上将。 陈士榘参加秋收起义,曾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一师一团教导队区队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排长、副连长、副营长、副大队长,红十二军第三十四师参谋处处长、参谋长,红一军团第四师参谋长,红三十军代军长,红一军团随营学校校长,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3旅参谋长,晋西支队司令员,115参谋长,滨海军区司令员。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参谋长,华东野战军参谋长兼西线兵团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兼第八兵团司令员和南京警备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大学副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训练部部长、教育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顾问等职。.

新!!: 唐亮和陈士榘 · 查看更多 »

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是第二次国共内战中的“三大战役”之一,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進攻中華民國國軍徐州剿匪總司令部防區。由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是第二次国共内战時期,解放軍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起臨城(今棗莊市薛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对國軍一次战略性进攻戰役。 戰役历时65天,解放軍殲滅國軍5个兵团和1個綏靖區部隊,計22个军56个师,共55.5万人(其中俘虏32万余人,毙伤17万余人,投降3.5万余人,變節改编2.8万人;国军将领被俘124人,阵亡6人,投降22人,叛變8人。被消灭国军统计中还不包括溃散和逃亡人数),此外還击退由蚌埠方面屢次北援之第六、八兩個兵團。國軍方面,由徐州剿匪總司令部總司令刘峙及副總司令杜聿明指揮,造成解放軍伤亡13.4万人。此战役被中國國民黨及中華民國方面称为「徐蚌--会战」(徐州、蚌埠),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称为「淮海--战役」(淮阴、海州)。.

新!!: 唐亮和淮海战役 · 查看更多 »

浏阳市

浏阳市为中国湖南省下辖县级市,位于湖南东北部、长沙市东部,毗邻江西省,由长沙地级市代管。浏阳市为较具实力的县市之一,2015年其综合竞争力位居湖南省各县(市)的第2位、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第28位 ,浏阳也是湖南省第6大、全国第51大肉类生产大县市。2014年GDP总量1,013亿元(合165亿美元)浏阳市2014年指标出自 ,居湖南县市第2位。地缘上,浏阳市东部依次与江西省上栗县、宜春袁州区、铜鼓县和万载县接壤,北部与平江县相邻,西部与长沙县交界,南部与株洲荷塘区、株洲县和醴陵市相连。全市总面积5,007.75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1,453,246人(2014年末),常住人口1,278,928人(2010年人口普查);下辖4街道、27个镇和6乡,共计318个行政村和83社区(2009年末)。政府驻关口街道。.

新!!: 唐亮和浏阳市 · 查看更多 »

新四军

新四军全称是“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留在南方八省进行游击战争的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根据国共两党谈判达成的协议于1937年10月改编而成的军队。新四军是主要由项英创建的,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此前为中革军委)领导,下轄四個支隊,編入第三戰區戰鬥序列,但實質不受國民政府指挥。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新四军番号继续沿用到1947年1月才撤销,原新四军部队主力除第3师(黄克诚部)开赴东北加入东北野战军,第5师(李先念部)改编为中原军区外,其余主力改编为华东野战军,1949年1月改称第三野战军。.

新!!: 唐亮和新四军 · 查看更多 »

1940年八路军编制序列

1940年八路军编制序列,为列举1940年冬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编制序列。 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团结抗日。该部队仍归属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与指挥。同年9月11日,按照全国抗一的战斗序列,又称为第18集团军,总司令为朱德,副总司令为彭德怀。但对内仍称八路军。 八路军自建制以来逐步进行扩编,至1940年,其下属已经包括115师、山东纵队(原第1纵队)、120师兼西北军区、129师、冀鲁豫军区兼第2纵队、晋察冀军区兼第3纵队、第4纵队、第5纵队、陕甘宁留守兵团、抗日军政大学等。总兵力为400,000人。.

新!!: 唐亮和1940年八路军编制序列 · 查看更多 »

1942年八路军编制序列

1942年八路军编制序列,为列举1942年秋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编制序列。 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团结抗日。该部队仍归属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与指挥。同年9月11日,按照全国抗一的战斗序列,又称为第18集团军,总司令为朱德,副总司令为彭德怀。但对内仍称八路军。 八路军自建制以来逐步进行扩编,至1942年秋,其下属已经包括115师、山东军区、120师兼晋绥军区、129师、冀鲁豫军区、晋察冀军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抗日军政大学等。总兵力为340,000人。.

新!!: 唐亮和1942年八路军编制序列 · 查看更多 »

1945年八路军编制序列

1945年八路军编制序列,为列举1945年夏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编制序列。 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团结抗日。该部队仍归属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与指挥。同年9月11日,按照全国抗一的战斗序列,又称为第18集团军,总司令为朱德,副总司令为彭德怀。但对内仍称八路军,直到1947年初,中共中央军委才正式将八路军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八路军自建制以来逐步进行扩编,至1945年夏,其下属已经包括山东军区、晋察冀军区、晋冀鲁豫军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晋绥军区、八路军独立第1游击支队、八路军独立第2游击支队、八路军独立第3游击支队、河南军区、抗日军政大学等。总兵力为1,028,893人。.

新!!: 唐亮和1945年八路军编制序列 · 查看更多 »

1946年新四军编制序列

1946年新四军编制序列,为列举1946年春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的编制序列。 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10月,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等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团结抗日。该部队仍归属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与指挥。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政府取消了新四军的建制,但新四军仍然存在。直到1947年初,中共中央军委才正式将新四军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新四军自建制以来逐步进行扩编,至1946年春,新四军下辖胶东军区、渤海军区、鲁中军区、鲁南军区、滨海军区、华中军区、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总兵力为450,000人。.

新!!: 唐亮和1946年新四军编制序列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