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周桓

指数 周桓

周桓(),出生于奉天省东沟縣(今辽宁省东港市),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 周桓曾任红五军政治部秘书、红三军团政治部秘书处处长兼政治教导队政治委员,军团保卫局执行部部长、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工人师政治部主任、红八军团政治部敌工部部长,红军大学政治委员、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兼敌工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参与长征。抗日战争期间,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敌工部部长,八路军总司令部秘书长、八路军野战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兼军法处处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任东北军政学校政治委员、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副主任、东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兼联络部部长、后勤部政治委员、东北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副政治委员、沈阳军区政治委员、中共辽宁省委书记处书记、辽宁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文化部顾问等职。.

20 关系: 劫夫中共中央东北局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列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列表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人民政府东北行政委员会 (1953–1954)伪满洲国哈尔滨警察厅旧址八一勋章 (1955年)八路军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赖传珠长春围困战汲金純1937年八路军编制序列1942年八路军编制序列

劫夫

劫夫,全名李劫夫,原名李云龙,出生于吉林省农安县,中国近现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教授。知名革命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爹親娘親不如毛主席親》及《歌唱二小放牛郎》等都是劫夫谱曲,他还创作了大量的毛泽东诗词歌曲和毛泽东语录歌曲。 1935年,劫夫因参加抗日活动被迫逃亡青岛,在青岛时改名“劫夫”。1937年5月,劫夫前往延安,先后在人民剧社、西北战地服务团工作,并于1938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3年调往晋察冀边区任宣传干事及冲锋剧社副社长。抗日战争胜利后,先后任热河军区胜利剧社副社长、冀东军区文工团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九纵队文工团团长和东北鲁迅艺术学院音乐工作团副团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东北音乐专科学校校长,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并兼任辽宁省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辽宁分会主席。 1971年10月20日,劫夫和妻子张洛因涉嫌与林彪反革命集团有牵连,被关进了“学习班”,实行隔离审查,同时劫夫的歌曲被停播、停唱。在“学习班”,劫夫待了五年,1976年12月17日突发心脏病去世。1981年,劫夫的歌曲才被解禁。.

新!!: 周桓和劫夫 · 查看更多 »

中共中央东北局

中共中央东北局是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负责中国东北地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机构。.

新!!: 周桓和中共中央东北局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军区之一,是战略区域内合成军队的最高领导指挥机关,负责黑龙江、吉林、辽宁等3个省级行政区内及内蒙古东部的陆、空军部队作战指挥和所属部队的军事、政治、后勤工作,领导辖区内的民兵、兵役、动员工作和战场建设。军区机关驻沈阳市。2016年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撤销。.

新!!: 周桓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列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名单。附各委员会名单。 本次全会共有来自46个单位的代表(包括候补代表)662人,正式代表510人,候補代表77人,特別邀請人士代表75人。.

新!!: 周桓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共有委员1988人,任期为1978年8月至1983年6月。.

新!!: 周桓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列表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73名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隨後在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會議增選25名中央候補委員。.

新!!: 周桓和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列表 · 查看更多 »

东北人民解放军

东北人民解放军是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位于中国东北的一支军队。自1945年成军,至1948年底,通过三年的战争,攻占中国东北全境,为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定了基础。 部队最早可追溯至,1945年9、10月间,由当地游击队和进入东北的关内解放区部队整合而成的东北人民自卫军。1946年1月,更名为东北民主联军。1948年1月,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区分为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两部,为一个总部领导。1948年3月后,将中华民国政府在东北的控制区压缩于长春、沈阳、锦州等数座孤城。当时东北人民解放军总兵力达75万人。其中东北野战军54个师75万人,包括12个步兵纵队、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纵队、15个独立师、3个骑兵师。同年8月,东北野战军设立了独立的领导机关。9月12日,开始辽沈战役。最终,东北人民解放军击败中华民国国军在东北境内的大部分部队,占领了东北全境。其后,东北野战军进入山海关内作战,于1949年3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东北军区则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的大军区之一,后演变为沈阳军区、内蒙古军区。.

新!!: 周桓和东北人民解放军 · 查看更多 »

东北人民政府

东北人民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大行政区的最高政权机关,1949年8月27日成立。.

新!!: 周桓和东北人民政府 · 查看更多 »

东北行政委员会 (1953–1954)

东北行政委员会是1953年至1954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东北大行政区的代表机关。.

新!!: 周桓和东北行政委员会 (1953–1954) · 查看更多 »

伪满洲国哈尔滨警察厅旧址

伪满洲国哈尔滨警察厅旧址,改建後名為東北烈士紀念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原擬用作圖書館,後由大日本帝國傀儡政權的警務機構——滿洲國警察旗下的哈爾濱警察廳佔用。哈爾濱警察廳及其轄下部門管理當地治安等事宜,但同時施行令治安惡化的政策,並在警察廳內殺害抗日人士。抗日戰爭勝利後,舊址改建為東北烈士紀念館,旨在紀念抵抗侵華日軍的烈士、並教育後代,成為中國其中一所較早成立的紀念館。滿洲國哈爾濱警察廳舊址在1999年1月成為黑龍江省文物保護單位,並在2013年5月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新!!: 周桓和伪满洲国哈尔滨警察厅旧址 · 查看更多 »

八一勋章 (1955年)

八一勋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授予军人的一种勋章,是建国初期中国军事荣誉制度中的第一级。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自1955年起启用,现已停授。授予的对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人和文职人员。 八一勋章分为三个等级,即一级八一勋章、二级八一勋章和三级八一勋章,另设有八一奖章。以奖励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参战有功而无重大过失的人员。.

新!!: 周桓和八一勋章 (1955年) · 查看更多 »

八路军

八路军,全称國民革命軍第八路军,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前身之一。1937年8月22日,根据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有关协议,中国共产党的武装力量中国工农红军处于陕北的主力部队由国民政府改编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军」;9月12日,八路军的番号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 实际控制者中国共产党将这支部队称为“八路军”,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的《华北治安战》和《陆军作战》稱该部队为共產軍、八路军、紅軍。.

新!!: 周桓和八路军 · 查看更多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共1226人,任期從1954年9月至1959年4月。 以下依发布时的顺序列出全体代表名单。本名单单位和人名均按第一字笔划排列。.

新!!: 周桓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 查看更多 »

独立自由勋章

立自由勋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授予军人的一种勋章,是建国初期中国军事荣誉制度中的第二级。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自1955年起启用,现已停授。授予的对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人和文职人员。 独立自由勋章分为三个等级,即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另设有独立自由奖章。以奖励抗日战争时期参战有功而无重大过失的中国共产党军队人员。.

新!!: 周桓和独立自由勋章 · 查看更多 »

解放勋章

解放勋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授予军人的一种勋章,是建国初期中国军事荣誉制度中的第三级。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自1955年起启用,现已停授。授予的对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人和文职人员和参与起义的原中华民国国军人员。 解放勋章分为三个等级,即一级解放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另设有解放奖章。以奖励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参战有功而无重大过失的人员和直接领导中华民国国军起义的原国军人员。.

新!!: 周桓和解放勋章 · 查看更多 »

赖传珠

赖传珠(),号鹏英,江西赣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 赖传珠于192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3月加入工农革命军。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三十三团团长兼政治委员,第十二师参谋长,红五军团第十三军政治部秘书长,第三十七师政治委员,红五军团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第十三师政治部主任,红一军团第二师五团政治委员,第一师政治委员,军团组织部副部长,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六科科长,中共陕甘宁省委军事部代部长,参与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参谋处处长,江北指挥部参谋长,新四军参谋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历任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政治委员,东满军区副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三军政治委员,第十五兵团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第十三兵团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北京军区政治委员,沈阳军区第二政治委员等职。.

新!!: 周桓和赖传珠 · 查看更多 »

长春围困战

长春围困战、或稱長春圍城,是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在中國吉林省长春市发生的一场围城战,进攻方为萧劲光所指挥的东北人民解放军(下称解放军),守城方为郑洞国所指挥的中華民國國軍(下称国军)。长春战役是辽沈战役之一部分,解放军占领长春宣告了辽沈战役第一阶段结束。 长春战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之“第一个大的围城战役”,以10万解放军围困10万国军。东北解放军意图围城打援,以部分部队进攻长春,吸引沈阳廖耀湘兵团北上救援,然后在途中将廖耀湘兵团围歼。但攻打长春之解放军与守城之国军兵力相当,装备不如国军,而廖耀湘兵团又拒绝北上援救,所以东北解放军始终没决心强攻长春。后解放军决定先攻下锦州,切断东北国军南逃之路,将东北国军滞留在东北战场,逐个消灭,因此主力南下,长春战役形成了围而不攻之局。 战役自1948年5月23日,解放军對防守长春之国军完成包围,并切断国军空中运输开始,直至10月19日國民革命軍第六十軍倒戈,新七军投降,解放军进驻长春结束。期间150多天解放军进行了围困和经济封锁民逃脱,为让城内老百姓耗光城内国军的粮食,利用铁丝网、壕沟不让难民出来。為劝阻出来者回去,解放军打骂捆绑離開者,开枪射击,最终十余万难民饿毙。。.

新!!: 周桓和长春围困战 · 查看更多 »

汲金純

汲金純(),字海峰,号殿一,通称大英,盛京将軍管轄区奉天府海城縣人,中華民国奉军將領。.

新!!: 周桓和汲金純 · 查看更多 »

1937年八路军编制序列

1937年八路军编制序列,为列举1937年8月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编制序列,其为八路军在最初时期的编制序列。 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团结抗日。该部队仍归属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与指挥。同年9月11日,按照全国抗一的战斗序列,又称为第18集团军,总司令为朱德,副总司令为彭德怀。 1937年8月,八路军共下属:115师、120师、129师、后方总留守处。.

新!!: 周桓和1937年八路军编制序列 · 查看更多 »

1942年八路军编制序列

1942年八路军编制序列,为列举1942年秋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编制序列。 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团结抗日。该部队仍归属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与指挥。同年9月11日,按照全国抗一的战斗序列,又称为第18集团军,总司令为朱德,副总司令为彭德怀。但对内仍称八路军。 八路军自建制以来逐步进行扩编,至1942年秋,其下属已经包括115师、山东军区、120师兼晋绥军区、129师、冀鲁豫军区、晋察冀军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抗日军政大学等。总兵力为340,000人。.

新!!: 周桓和1942年八路军编制序列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