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周太王

指数 周太王

周太王,姓姬,名亶(),又称古公亶父、或古公亶甫,是周部落首领,周朝之先祖。因廣施仁政,令不少部落歸附。周滅商朝後,認為“王氣”始於亶父,故追尊為太王。 根据《史記·周本紀》记载,古公亶父继承了--、公刘的事业,積德行義,得到民众的爱戴。薰育和戎狄进攻周部落,想要夺取财物,亶父就给了他们。后又来攻,要取得周部落的土地和人口。民众非常愤怒,想要抵抗。古公说道:“民众拥立君主,是为了让君主为民众谋利。如今戎狄来攻,是为了我的土地和臣民,而臣民归我还是归他,又有什么区别呢?你们要为我而战,要杀死很多人的父子,通过这种办法让我当国君,我不忍心做。”于是亶父带着家人和亲随离开了豳,渡过漆水和沮水,经过梁山,到岐山之下安顿了下来。豳地的人全都扶老攜弱,復歸古公到岐下。其他国家的人听说古公仁德,也多归附。於是古公改革戎狄的风俗,营造城郭房舍,让人们分别居住,并设置五官,各司其责。人民安居乐业,都歌颂周太王的功德。孟子曾经赞扬太王专爱他的妃子太姜、不娶其它妻妾,故而“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45 关系: 十二诸侯年表古公亶甫吴国吴文化吾丘寿王太姜太姒太任太公望妻子姬姓孟子世家大宗世系岐山县中國君主陵墓列表中國追尊君主列表中国君主母系列表中国疆域史中国首都常熟市三太仲雍彩绘人物故事漆屏周城周太王陵周公旦周朝周朝君主世系图周朝君主列表周朝諸侯國君主列表公叔祖类先秦君主諸子女列表先秦王后及妃嬪列表王季西周高圉追贈耶律倍逄国虞姓虞国武乙水浒传泰伯明德太后 (李顯慶王)无锡市

十二诸侯年表

十二诸侯年表是司马迁所作《史记》的卷十四,位于三代世表和六国年表之间,是自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年)至东周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之间周和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吴十三个诸侯国的年表。.

新!!: 周太王和十二诸侯年表 · 查看更多 »

古公亶甫

#重定向 周太王.

新!!: 周太王和古公亶甫 · 查看更多 »

吴国

吴国,也叫句吴、工吴、攻吾等,是前1096年—前473年位于长江下游的一个古国。.

新!!: 周太王和吴国 · 查看更多 »

吴文化

吴文化,亦称吴地文化,由3000多年前商末西周部落周太王的两个儿子、周文王大伯父和二伯父——泰伯和仲雍从中原(陕西岐山一带)携带来的中原文明与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本土文化融合而成。先后经历了吴楚时期,東吳時期,楊吳時期,创造了独特的江南、东南文化。该地区语言相近,俗称“吴语区”。 最早的都城建在梅里(今无锡梅村),号“句吴国”,后迁都姑苏(今苏州市)。無錫(也有「蘇州」一說)被视为吴文化发源地,是吴文化最重要的代表城市 古代的吳文化區限於今天的無錫,蘇州,松江,南京,鎮江,常州,長江以北的揚州,南通,泰州以及,安徽东部的宣城,滁州,天长,马鞍山等地區。 如今由於人口的不斷遷徙,國家政策的影響,傳統的吳文化地區已經漸漸北化。 長江以南的南京,因為多次作為首都的原因,人口不斷從各地移居過來,語言上已經大部分淮化,但是詞彙和聲調上的仍有吳語的蹤跡。 杭州做過南宋時期的行在,北化的程度也相當大,聲調上,詞彙上都被看作是吳方言中的另類,杭州還出現了中原官話孤島。 古代的吳不是今天的吳,今天的吳很大程度上被北方文化侵蝕,就連語言上,現在的吳方言跟古代的吳方言也相去甚遠。 南朝時期的吳文化一度傳播到海外,日語的中的吳音,就是南朝時都城「建康」上層語言「金陵雅音」。.

新!!: 周太王和吴文化 · 查看更多 »

吾丘寿王

吾丘寿王,姓吾丘,字子贛,西汉趙国(今河北省邯郸市)人,漢武帝側近。 年少时因为善下围棋,武帝命他为待诏。他跟随武帝的中大夫董仲舒学习《春秋经》,通《春秋经》。 官至侍中中郎,触法而被罷免。之後,上書謝罪请求为皇帝养馬,武帝不許。又请求防衛边境,武帝还是不許。上疏願擊匈奴,武帝追問,他回答头头是道,于是再被任用为郎。東郡盗起,吾丘寿王任東郡都尉,太守不置,吾丘寿王兼任其职。治績不效,武帝以盗賊横行責备,吾丘寿王上书辩明。 武帝召吾丘寿王回长安任光禄大夫、侍中。丞相公孫弘提出防止盗賊,要禁止百姓使用弓、弩,武帝召臣下議論。吾丘寿王说,盗賊变多,是郡国二千石之罪,不是弓弩的問題,大射之礼是天子到庶民共通的、禁止使用弓弩,就是废礼。他以这个理由反对公孫弘。武帝同意他的意見,責备公孫弘,公孫弘屈服。 汾陰出现宝鼎。武帝供於宗廟,藏於甘泉宮。大臣都说,陛下得到了周朝的宝鼎。吾丘寿王认为不是周鼎。武帝询问理由“今朕得周鼎,群臣皆以為然,壽王獨以為非,何也?有說則可,無說則死。”吾丘寿王说:“周鼎是顺应周朝的功德出現的。现在的鼎是顺应漢朝的功德出現的,应该称为漢鼎,武帝大喜,群臣皆稱萬歲。当天,賜给吾丘寿王黄金十斤。吾丘寿王後因事件連座被誅殺。.

新!!: 周太王和吾丘寿王 · 查看更多 »

太姜

太姜,姜姓,出自有邰氏。商朝西歧諸侯、後被諡為周太王的古公亶父之正妃,泰伯、仲雍、季历之母,周文王昌之祖母。 太姜(周太王之妻)、太任(周王季之妻)、太姒(周文王之妻)合稱「三太」,後世以「太太」作已婚女性的尊稱,代表賢德直追三太。.

新!!: 周太王和太姜 · 查看更多 »

太姒

太姒(生卒時間不可考),姒姓,出生在夏朝國王禹之後代有莘氏(今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東王鄉莘里村)部落,另一說出生自杞國、鄫国《史記》 司馬遷著。商朝西歧诸侯西伯侯,後被諡為周文王昌之正妃,周朝建立者周武王發之母 。 西伯昌在郃陽地區渭水之濱遇到太姒,對她的美貌,驚為天人,後知道太姒仁愛而明理,生活儉樸,西伯昌決定迎娶太姒。因渭水無橋,西伯昌決定於渭水造舟為樑,舟舟相連,成為浮橋,親迎太姒,場面盛大。 入門之後,太姒仰慕長輩之德,效法太姜(周太王正妃)、太任(周王季正妃),旦夕勤勞,以進婦道。太姒尊號為「文母」,文王理外,文母治內。太姒與西伯昌生下十名男丁,自少嚴謹教誨,使他們未做過壞事。 她與周文王生下十子,次序為:長子伯邑考,次子武王發,三子管叔鮮,四子周公旦,五子蔡叔度,六子曹叔振鐸,七子郕叔武,八子霍叔处,九子康叔封,十子冉季载。 她的兒子中,長子伯邑考因得罪王后妲己而遭到紂王殺害,故文王以次子發為太子,及文王駕崩而立,是為武王。 《诗经》中,首篇《國風·周南·關雎》,一說是描述太姒和周文王的愛情故事:「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大雅·文王之什·思齊》有描述太姒的記戴:「思齊大任,武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婦。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 太姜、太任、太姒合稱「三太」,後世以「太太」作已婚女性的尊稱,代表賢德直追三太。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即皇帝位,改元天授,尊封周文王谥号文皇帝,庙号始祖。而太姒就被上谥号文定皇后,陵曰德陵。.

新!!: 周太王和太姒 · 查看更多 »

太任

太任,任姓,出自挚任氏,在今河南省平舆县。商朝西歧諸侯西伯侯,後被諡為周王季季历之正妃,周文王昌之母。她曾经对周文王进行过胎教。 《詩經·大明》说: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太任有身,生此文王。 太姜(周太王之妻)、太任、太姒(周文王之妻)合稱「三太」,後世以「太太」作已婚女性的尊稱,代表賢德直追三太。.

新!!: 周太王和太任 · 查看更多 »

太公望

太公望,是周文王、周武王的軍師,姜姓,呂氏,名尚,史冊記載名字有「姜尚」、「姜望」、「姜牙」、「姜子牙」、「呂尚」、「呂望」、「呂涓」、「呂牙」,稱呼有「姜太公」、「吕太公」、「齊太公」、、「太公」、「太公望」、「尚父」、「師尚父」追封「武成王」、「昭烈武成王」,由於稱呼較多,本文主要以太公稱之,太公輔佐周朝取代殷商有功,受封於齊國,是姜齊的始祖,也因其戰功,被後代視為武聖、兵家之聖,唐初起设置武成王庙,主祀姜尚,仪典与文庙相同。 民間傳說稱太公望在商朝時當過小官,商末民不聊生,紂王暴政年年,太公望辭官離開商都朝歌,隱居於蟠溪峽。據説曾在磁泉邊以長杆、短線、直勾、背身的奇妙方式钓鱼,因而有「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之説法。.

新!!: 周太王和太公望 · 查看更多 »

妻子

妻,是婚姻中對女性配偶的稱謂,与夫相对应。.

新!!: 周太王和妻子 · 查看更多 »

姬姓

姬姓是中国上古八大姓之一,周朝的国姓,同时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吴国、鲁国、燕国、卫国、晋国、郑国、魏国、韩国等诸侯国国君的姓。 《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取于有蟜氏,生黄帝,黄帝以姬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史记·三代世表》记载:尧立后稷以为大农,姓之曰姬氏。后稷承继姬姓,是周朝的始祖,周初周天子姬发大封诸侯时,姬姓国有53个。.

新!!: 周太王和姬姓 · 查看更多 »

孟子世家大宗世系

孟子世家大宗世系:自孟子始,至第一任宗聖奉祀官孟慶棠,孟子世家大宗系歷73代。孟子先祖由不窋起至孟捷,皆取於正史。孟墓至孟激一段,則取自《孟子與孟氏家族》一書。然而孟子以後,45代孟寧以前相承之世系,有多處與正史不符,並不足信,只作參考。.

新!!: 周太王和孟子世家大宗世系 · 查看更多 »

岐山县

岐山县位于中国西部,是陕西省宝鸡市下辖的一个县。 境内东北部的箭括岭有两座山峰相对,即山有两岐,因而得名。.

新!!: 周太王和岐山县 · 查看更多 »

中國君主陵墓列表

中國君主陵墓列表是中國歷史上所有的君主陵墓的列表。.

新!!: 周太王和中國君主陵墓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國追尊君主列表

以下的列表列出中國歷史上所有被追尊君主。.

新!!: 周太王和中國追尊君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君主母系列表

中国君主母系列表,以下列表列出中国历史有载之中国君主母系一览:.

新!!: 周太王和中国君主母系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疆域史

中国疆域史是關於從古至今中國領土變化過程的歷史。 中国疆域自远古以来不断演进变化,从夏朝起迄中華民国的秋海棠葉形狀,而後中華人民共和國疆域的又有改變。 基於中國的疆域不斷變遷,因此中國的領土主張受到爭論,部分領土是否曾經被中國統治,亦存爭議。.

新!!: 周太王和中国疆域史 · 查看更多 »

中国首都

在中国历史上,很多城市都曾經成为過中国的首都,也有更多的城市曾经成为中国某一地区所成立国家的首都。.

新!!: 周太王和中国首都 · 查看更多 »

常熟市

常熟市(常熟话IPA:/dʐan ʐɔʔ/,吴语拼音:Janzhoh),简称虞,别称虞城、琴川,位于中國江苏省东南部、长三角腹地,为苏州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与南通隔江相望,有“江南福地”之美称。常熟为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在2015年全国百强县(市)中排名第三。常熟还是中国国家级生态市之一,生态建设事业发展良好。.

新!!: 周太王和常熟市 · 查看更多 »

三太

太姜(周太王之妻)、太任(周王季之妻)、太姒(周文王之妻)合稱「三太」,後世以「太太」作已婚女性的尊稱,代表賢德直追三太。 古時候婦女被父權价值觀下, 灌輸女性必須相夫教子,替丈夫養育下一代。婦女在古時候地位低下, 男尊女卑影响後世深遠, 只有家庭和生育男丁, 才有尊重和地位。在歷史上,談到周家,周朝八百年,在中國歷史上最長的。八百年的根基都靠三位婦女─太姜、太任、太姒,三個婦女做到當时傳統家庭價值的責任。她們教的孩子─文王、武王、周公,都是孔子心目當中的大聖人。周家這三個母,都有個太字,太姜、太任、太姒,所以往後丈夫稱自己妻子為太太。就是說看待自己的妻子要看待像周朝太姜、太任、太姒,這是聖人之母,她們生的小孩、教的小孩都是大聖大賢,明倫、懂禮、尊師、重道,這是父母教的,特別是母親。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二百九十三集 2011/2/20 香港佛陀教育基金會 02-039-0293.

新!!: 周太王和三太 · 查看更多 »

仲雍

仲雍(),姓姬,名雍,字孰哉。在《史记·周本纪》中,稱之為虞仲。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即周太王)之次子。太王欲立三子季历然后传位给季历之子昌,于是仲雍与大哥泰伯同避江南,纹身断发。泰伯成为当地的君主,自号句吴。泰伯死后无子,仲雍成为句吴的第二任君主。仲雍死后,葬于虞山,其子季簡即位。今江苏常熟市虞山东麓有仲雍墓。.

新!!: 周太王和仲雍 · 查看更多 »

彩绘人物故事漆屏

彩绘人物故事漆屏是中国北魏时期的艺术珍品,1965年11月出土于山西省大同市的司马金龙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一级文物,2002年被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现藏大同市博物馆。.

新!!: 周太王和彩绘人物故事漆屏 · 查看更多 »

周城

周城,简称周。西周政治家周公旦在西周王畿内的采地。与周太王建都的周邑有别。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隐公六年传:“据诗周南召南谱,周公封于鲁,召公封于燕,元子世袭君位,而次子则世守王畿内之采地,在王朝为官,即春秋时之周公、召公。周公最初之采地当在今陕西省凤翔县境,杜注所谓‘周采邑,扶风雍县东北有周城’者是也。周东迁以后,平王以西都赐秦,周公、召公当别于东都受采地,而存周、召之本名。周公东都采地当今何所,则无所闻。” Category:西周.

新!!: 周太王和周城 · 查看更多 »

周太王陵

周太王陵中国周文王的祖父周太王的陵墓,周太王(古公亶父)死后葬于周原。 周太王陵位于陕西省岐山县祝家庄镇岐阳村,陵高6米多,周长150多米。2008年9月16日,周太王陵被列入第五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清高宗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陕西巡抚毕沅所书隶书,刻立周太王陵碑。碑正中隶书“周太王陵”。岐山知县平世增立石。.

新!!: 周太王和周太王陵 · 查看更多 »

周公旦

周公旦,'''姬'''姓,'''周'''氏,名旦,諡文,又稱周文公、周公。周文王第四子。西周初年政治家,封於周邑。武則天天授元年(690年)追封為“褒德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追封為“文憲王”,後世多稱其“元聖”。.

新!!: 周太王和周公旦 · 查看更多 »

周朝

周朝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王朝,也是最後一個完全施行封建制度的世襲王朝,分為西周(約前11世紀-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西周從周武王滅殷商建國並定都镐京(宗周)起,至周幽王亡國止,是中華文明的全盛時期之一。該時期的物質文明及精神文明皆深刻地影響着後世(2007年):《西周史與西周文明》〈引言〉,第1頁。。東周都城為洛邑(今河南洛陽),其時代又可分為春秋時期(前770年-前476年)與戰國時期(前476年-前221年)。前256年秦昭襄王廢黜周赧王,東周亡。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各國,建秦朝(2007年):《春秋史與春秋文明》〈引言〉,第1頁。(2007年):《戰國史與戰國文明》〈引言〉,第1頁。。 周人崛起於周原,在鞏固國力後於武王伐紂滅商朝建立西周。三監之亂的危機,於周公東征後平定,並且藉由大量分封諸侯來穩定東土。西周國力於成康之治時達到顛峰,在昭穆時期持平。共懿孝夷時期國勢漸衰,最後發生國人暴動與共和行政。宣王中興只是西周的迴光返照,宣王後期周室混亂,最後於周幽王發生犬戎之禍,西周亡。東周時,平王東遷使周室核心以成周為主,周室與諸侯作戰失敗使「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已經一去不返。春秋時期的尊王攘夷運動產生出春秋五霸等霸主。到戰國時期以下克上事件不斷,戰國七雄彼此合縱連橫。周室最後被秦國廢除,七雄最後也由秦所統一。 周朝的中央權力為王權,周王是周室的最高權力者,也是諸周族的宗主。由上至下縱切為君臣關係的封建制度,由尖至錐的橫切為血源關係的宗法制度,再以禮樂制度與井田制鞏固整個尖錐,維繫周王與諸侯國、官員、國人、野人的關係。春秋中葉後禮樂崩壞,典章制度逐漸瓦解。思想逐漸走向諸子百家。 周朝是以周族為代表和主體的華夏族語周邊諸族交往、融合的重要時期。自西周實行分封制後,中原華夏族文化同四周的方國文化相互交流與融合,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地區性文化。周朝從文字產生到春秋中葉,書面文學逐漸形成,古代散文由句而篇,由簡而繁的過程。詩經中的作品顯示四言詩日漸成熟。西周青銅器具有樸素、寫實的風格,聞名的有《毛公鼎》、《宗周鐘》、《散氏盤》、《大盂鼎》、《大克鼎》與《虢季子白盤》等等。.

新!!: 周太王和周朝 · 查看更多 »

周朝君主世系图

没有描述。

新!!: 周太王和周朝君主世系图 · 查看更多 »

周朝君主列表

没有描述。

新!!: 周太王和周朝君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周朝諸侯國君主列表

以下的列表列出中国東周春秋戰國各諸侯國的君主。.

新!!: 周太王和周朝諸侯國君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公叔祖类

公叔祖类(),'''姬'''姓,是亚圉的儿子,周部落首领。亚圉死后,由公叔祖类继立。 《世本》称公叔祖类为“太公组绀诸盩”,《史记·三代世表》称公叔祖类为“叔类”,皇甫谧则说公叔祖类名叫“公祖”,一名“组绀诸盩”,字“叔类”,号“太公”。 公叔祖类死后,儿子古公亶父继立。.

新!!: 周太王和公叔祖类 · 查看更多 »

先秦君主諸子女列表

此列表列出中國夏、商、周及諸侯國君主所生的子女,包括追封君主之子女。.

新!!: 周太王和先秦君主諸子女列表 · 查看更多 »

先秦王后及妃嬪列表

先秦王后及妃嬪列表列出中國歷史上先秦所有的君主配偶。.

新!!: 周太王和先秦王后及妃嬪列表 · 查看更多 »

王季

周王季,姬姓,名歷,由於是少子,又名季歷,是周太王的第三子,周文王昌的生父 《史記 卷四 周本紀 第四》:古公有長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太姜生少子季歷,季歷娶太任,皆賢婦人,生昌,有聖瑞。古公曰:「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長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歷以傳昌,乃二人亡如荊蠻,文身斷髪,以讓季歷。。 古公亶父有三個兒子,長子太伯、次子仲雍、三子季歷。周太王认为季歷之子昌有“圣瑞”,希望昌能繼承自己的王位,光大周部落。太伯和仲雍為了讓季歷和昌能當上周部落的君主,便逃亡至荊地,斷髮、紋身,以讓季歷,隨後兩人建立吳國。 季歷伐戎有功,商的君主文丁忌憚,先嘉其功而監禁之,把他餓死。.

新!!: 周太王和王季 · 查看更多 »

西周

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指中國歷史上東遷之前的周朝。周朝是繼商朝之後的朝代,國姓為姬。原居於渭水流域。其後為逃避戎狄而遷居岐山下的周原,並於此地發展農業,建築城郭,設立官制。都豐鎬(宗周)(今陝西西安),成王五年營建雒邑(又稱成周),以此為中心加強對東方的控制。周王經常在成周駐節,但是主要活動依舊以鎬京為中心。 昭穆之世,周人加強了對東方的活動,大量活動以成周為中心。等到周幽王時,犬戎攻破鎬京,西周滅亡。經歷戰火的宗周宮室焚毀,周宗室在豐鎬一帶再難以立足(後來這裡由秦人奪回),周平王只得東遷至成周,史稱平王東遷。 西周從約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朝起至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殺為止,共經歷11代12王,大約歷經276年。 前770年,平王弃宗周而迁都雒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从周朝开始,进行境内各个部落不断融合的过程,在这期间,华夏部族集團逐步形成,成为汉民族的前身之一,周边还有夷、蛮、越、戎狄、肃慎、东胡等诸多其他部落。 以武裝封建與軍事佔領來進行東進。每有新開拓領地,須築城、建廟、立社,即為「封建親戚,以藩屏周」。.

新!!: 周太王和西周 · 查看更多 »

高圉

圉(),'''姬'''姓,是公非的儿子,周部落首领。公非死后,由高圉继立。 祖乙十五年,祖乙册命邠侯高圉。高圉死后,被商王追命,褒称其德。 高圉死后,由他的儿子亚圉继立。 因为高圉和周太王是能遵循后稷功业的人,周人报祭他们。周成王七年冬,立高圉庙。.

新!!: 周太王和高圉 · 查看更多 »

追贈

追贈,或作追封、追晉,即加封死者的官職、勳位,一般用在因公殉職或者陣亡的軍人、警員、公務員等,或特別表揚對政府有貢獻的死者。《後漢書》公孫述傳:「初,常少、張隆勸述降,不從,並以憂死。帝下詔追贈少為太常,隆為光祿勳,以禮改葬之。」 另一種情況是,後代成為高級官吏或貴族,朝廷為表示優賞,對其祖先加封。或者子孫追尊先人,始於周武王。宋高承《事物紀原》追贈:「自武王克商,追王太王、王季,故後代有追諡追尊之典,兩漢逮今,人臣亦有追贈之制。.

新!!: 周太王和追贈 · 查看更多 »

耶律倍

耶律倍(约899年或900年-937年1月7日)是契丹迭剌部霞濑益石烈乡耶律里(今中國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东)人,姓耶律氏,汉姓刘氏,汉名倍,契丹名图欲(或作突欲、托雲等),曾模仿唐朝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取筆名黃居難,字乐地。他是大契丹国(后改称大辽国)开国皇帝太祖耶律阿保机和皇后述律平的长子,辽太宗耶律德光和追尊的章肃皇帝耶律李胡的长兄,辽世宗耶律阮的父亲,东丹国国王(称人皇王,一般也通称东丹王,926年-930年在位)。他生前为大契丹国的皇太子(916年-927年在位),但未即位为皇帝,其子耶律阮(辽世宗)即位后被追尊为帝,以后的辽代诸帝除辽穆宗耶律璟外都是他的子孙。 由于耶律倍在死后被追尊为皇帝,史书中除了称他为太子倍、人皇王或东丹王外,也常以其庙号义宗、第一个皇帝谥号让国皇帝和第二个皇帝谥号文献皇帝等称之。 耶律倍作为统辖一方的君主,其政绩并不突出,但他文武双全,不但是统兵的战将和军事谋略家,更集藏书家、阴阳学家、医学家、音乐家、文学家、翻译家、汉学家和画家等于一身,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儒家学者,在文化和艺术方面颇有成就,堪称有辽一代第一位大艺术家。.

新!!: 周太王和耶律倍 · 查看更多 »

逄国

逄国,或记作逢国,中国先秦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其国君为伯爵,公族为姜姓。.

新!!: 周太王和逄国 · 查看更多 »

虞姓

虞姓是漢姓之一,在《百家姓》排名第161位。.

新!!: 周太王和虞姓 · 查看更多 »

虞国

虞国,是中国历史上西周、春秋时期的姬姓诸侯国。.

新!!: 周太王和虞国 · 查看更多 »

武乙

武乙,中國商朝國王,姓子,名瞿,庚丁之子,具體在位年代不詳,約在西元前12世紀後期。夏商周断代工程定為前1147年-前1113年。.

新!!: 周太王和武乙 · 查看更多 »

水浒传

《水滸傳》,是中國以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列為中國古典四大文學名著之一,六才子書之一。其內容講述北宋山東梁山泊以宋江為首的綠林好漢,由被逼落草,發展壯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東征西討的歷程。又稱《忠義水滸全傳》、《江湖豪客傳》,一般簡稱《水滸》,全書定型於明朝。作者歷來有爭議曹晉杰、朱步樓,《施耐庵新證》,學林出版社,1987年4月,一般認為是施耐庵所著,而羅貫中則做了整理,金聖歎刪修為七十回本。.

新!!: 周太王和水浒传 · 查看更多 »

泰伯

泰伯(),一作太伯,姬姓,是周部落首領古公亶父长子。為陝西岐山周原人。因为太王第三子季歷的儿子昌有“圣瑞”,所以太王希望以季歷为继承人,然後傳位給昌。於是作为季歷的兄弟泰伯與仲雍不忍发生王位争夺而同避居今无锡东南六十里之梅里,紋身斷髮,以示不可用。 泰伯將中原當時農業等先進科技帶至當時尚未開發的江南地區,故此土著崇尚泰伯的道義和對當地的貢獻,歸附者千餘家,並且奉立泰伯為當地的君主,於前1096年自號句吳。泰伯死后无子,仲雍继立。 吳國亡國後,仲雍的一些子孫入海,有一些观点认为是邪馬台國倭人的始祖,但并没有被历史学界广泛接受。中岩圓月與林羅山也認為神武天皇是他後人。.

新!!: 周太王和泰伯 · 查看更多 »

明德太后 (李顯慶王)

明德太后()范氏,是越南李朝時期第一任皇帝李太祖李公蕴的母亲。 民间传说范氏游焦山寺时与神人交合,于太平五年(974年)二月十二日生下了李公蕴;李公蕴三岁时,范氏就送他到古法寺的法师李庆文处当养子。景瑞二年(1009年),李公蕴在当上皇帝后,追封父亲为顯慶王,母亲为明德太后。黎文休评论:“有周典王,其追封則曰大王王季。大宋稱帝,其追封則曰僖祖翼祖,蓋父為子貴之義。我李太祖既稱帝,而追封其父曰顯慶王,當時禮官不能正之,所謂自卑矣。” 順天九年(1018年)二月,李公蕴追封先祖妣為后及謚。吴士连评论:“帝至是始追封先祖妣,失之晚矣。”.

新!!: 周太王和明德太后 (李顯慶王) · 查看更多 »

无锡市

无锡市,简称锡,古有梁溪、金匮等称,被誉为“太湖明珠”。无锡地处江南长江三角洲、太湖之滨,位於江苏省南部,下辖江阴市与宜兴市。无锡东邻苏州,距上海128.2公里;南濒太湖,与浙江省交界;西接常州,距南京183公里;北依长江,与泰州市所辖的靖江市隔江相望,是长江三角洲及蘇錫常都市圈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无锡历史悠久,曾为吴国的首都。无锡是首批经国务院批准的13个较大的市之一,享有地方立法权;同时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文化名城及1998年国家旅游局评定的第一批优秀旅游城市之一。 无锡不仅是江南地区传统的鱼米水乡,更是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及现代乡镇民营企业的摇篮。早在1981年,无锡市便被列为全国十五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而在取得经济发展成就的同时,无锡也不乏文化软实力相伴,从无锡走出过诸如顾恺之、倪云林、钱穆、钱锺书等诸多名流,也有以寄畅园、蠡园、鼋头渚等为代表的古今著名园林传世。.

新!!: 周太王和无锡市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亶父古公古公亶父姬亶姬亶父周大王公亶父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