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吴醒汉

指数 吴醒汉

吴醒汉()又名基培,字厚斋。湖北黄陂人。中国民主革命家。.

10 关系: 寧調元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组织结构与主要官员徐达明北洋政府将军府将军列表唐克明熊越山蔡济民連甲陆军第八镇武昌起义

寧調元

寧調元()字仙霞,号太一,笔名辟支、屈魂,化名林士逸,湖南醴陵人。中国民主革命家、南社诗人。宁调元,宁调元集,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新!!: 吴醒汉和寧調元 · 查看更多 »

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组织结构与主要官员

本条目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1911年10月至12月)的组织结构与主要官员名单。.

新!!: 吴醒汉和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组织结构与主要官员 · 查看更多 »

徐达明

徐达明(),字介舟,湖北鄂城(今鄂州)人,系辛亥革命武昌起义领袖之一,与蔡济民、吴醒汉、王文锦合称为武昌首义“四大金刚”。.

新!!: 吴醒汉和徐达明 · 查看更多 »

北洋政府将军府将军列表

将军府将军是由将军府所设的荣誉称号,由大总统在陆海军将领中特任。最初分为上将军、将军(冠字)两等,1919年底起增设无冠字将军。1914年至1928年间被授予将军称号的共500余人(其中1925年至1926年6月间停授)。.

新!!: 吴醒汉和北洋政府将军府将军列表 · 查看更多 »

唐克明

唐克明()字春鹏。湖北沔阳河坝村(今属洪湖市)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湖北省志人物志稿,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

新!!: 吴醒汉和唐克明 · 查看更多 »

熊越山

越山()廣東梅縣人,中国民主革命家。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

新!!: 吴醒汉和熊越山 · 查看更多 »

蔡济民

蔡济民()原名国桢,字幼襄(又作幼香)。湖北黄陂人。中国民主革命家,武昌起义领导人。.

新!!: 吴醒汉和蔡济民 · 查看更多 »

連甲

連甲,字仲甫,號蘭亭,清朝政治人物,直隸灤縣人,出身鑲白旗滿洲包衣。.

新!!: 吴醒汉和連甲 · 查看更多 »

陆军第八镇

陆军第八镇,清朝末年军队现代化改革之后的新军编制之一,相当于现在的师的规模。第八镇驻湖北武汉。辛亥革命前夕,端方入川,带走第十六协(第31标及32标)。武昌起义第一枪是工程第八营正目(班长)共进会代表熊秉坤发出。(新说是士兵程正瀛发第一枪)该镇于1908年2月工程营首建气球队,是中国最原始的空军。 1896年湖广总督张之洞按照德国制式改造湖北旧军为新式陆军。湖北新军经清政府中央练兵处统一编为陆军第八镇和第二十一混成协。张之洞招募知识青年加入新军,这些知识青年日后成为新军中革命势力的积极分子。 辛亥革命之后,第八镇改编为湖北地方部队。 而中央陆军第八师是由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生为核心于1913年组成的新部队,与第八镇没有渊源关系。1914年,第八师师长王汝贤,该师参加追剿白朗起义军。1916年初,师长李长泰,第八师奉命入川,增援张敬尧对护国军作战。帝制失败以后,该师回驻天津马厂,1917年参加段祺瑞讨伐张勋复辟。.

新!!: 吴醒汉和陆军第八镇 · 查看更多 »

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是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清朝新军等力量在中國武汉武昌发生的兵变:旨在推翻清朝统治,也是辛亥革命的開端。 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一部分革命党人(共進會和文學社)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再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在清廷將部分湖北新軍調往四川平定保路運動之際,留守湖北之新軍中的革命黨人遂計畫在1911年10月16日發動革命。但10月9日事跡敗露,導致革命黨人遭搜捕殺害,於是10月10日晚間黨人先發制人,齊集猛攻湖廣督署,湖廣總督出逃後督署陷落,至12日攻陷武漢三鎮,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 武昌起义的成功发动,使中國各地陸續響應革命黨人推翻清朝的訴求,最終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帝制政體,建立了中國史上第一个共和國,就是中华民国,是中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开端,在中国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新!!: 吴醒汉和武昌起义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