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779 关系: APA酒店放置右翼書籍事件,加雷斯·贝尔,加拿大聯盟,加拿大改革黨,劳工革命组织,嚴歌苓,劉志遠 (足球運動員),劉積學,劉迺強,劉雪庵,基督教右派,基督教民主主義,基督教民主人民黨 (匈牙利),基督教民主聯盟-捷克斯洛伐克人民黨,基辅列宁雕像倒塌事件,埃及政党列表,埃爾哈德·海登,埃里希·鲁登道夫,华丽的休假,华盛顿时报,卡爾·洛貝爾圖斯,卡洛斯·爱德华兹,印度尼西亚反共阵线,印度人民党,南京的真实,南瑞典日報,反右运动,反共大屠杀,反共愛國聯盟,反环境保护主义,另类右派,台灣立報,台灣自治歌,台獨左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史蒂芬·哈珀,史良,右,右翼团体,右翼民粹主義,叶笃义,叶盛兰,司马璐,叙利亚政党列表,后现代主义,吳紹澍,吳興華,吴祖光,吴茵,吴永刚,... 扩展索引 (729 更多) »
APA酒店放置右翼書籍事件
APA酒店放置右翼書籍事件源於2017年1月15日,2位遊客以視頻揭發了日本APA集團株式會社旗下經營的APA酒店在客房放置的一本書籍否認南京大屠杀及慰安婦的存在,消息在網絡上病毒式傳播,引起中國大陸社會的廣泛關注及爭論,該視頻在2天內播放數超過7400萬。 書籍具爭論性的主張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及大量中國大陸與南韓網民的強烈反對。網民在社交媒體上發起抵制APA酒店的行動。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指南京大屠殺是歷史事實,並多次點名批評APA酒店,後來國家旅遊局更發出要求禁止旅遊業界與APA酒店合作。酒店網站疑似受到網絡攻擊並連續數日陷入癱瘓。 事件發生後,APA酒店堅持拒絕從客房撤下書籍,書籍作者則認為這是有預謀的事件。一些日本政府官員和酒店的回應亦表示支持書籍的右翼主張,進一步觸發了中國大陸人的反日情緒。受事件影響,2017年亞洲冬季運動會中國及南韓代表團由原定入住APA酒店改為入住札幌王子酒店。亦有華人就事件在日本進行遊行抗議,遊行過程發生小規模衝突。.
加雷斯·贝尔
加雷斯·贝尔(Gareth Bale,),出生於威爾斯的卡迪夫,是一位威爾斯足球運動員,司職翼鋒,現時為西甲皇家馬德里以及威爾斯國家足球隊效力。出道時為邊後衛,強烈的攻擊力讓貝爾的位置日趨向前,慣用腳為左腳,成就已經超越同鄉前輩傑斯。另貝爾慶祝進球的動作為用雙手作出心形,亦成爲其標誌。 巴利特色為速度絕快爆發力強,多次在邊路靠速度生吃防守者取得入球,是令對方後防聞風喪膽的頭痛人物,同時也是重砲級的自由球好手。.
查看 右派和加雷斯·贝尔
加拿大聯盟
加拿大聯盟(Canadian Alliance;Alliance canadienne),正式名稱爲加拿大改革保守聯盟(Canadian Reform Conservative Alliance;Alliance réformiste-conservatrice canadienne)是一個存在於2000年至2003年的保守主義和右翼民粹主義政黨,它是加拿大改革黨的繼承者,在其存在時間內一直是下議院的官方反對黨。該政黨支持財政保守主義和社會保守主義的政策,並尋求降低政府對社會項目的支出及扣減稅項。 該黨在2003年12月與進步保守黨合併爲加拿大保守黨。.
查看 右派和加拿大聯盟
加拿大改革黨
加拿大改革黨(Reform Party of Canada;Parti réformiste du Canada)是一個右派民粹主義政黨,存在於1987年至2000年。該黨於2000年由加拿大聯盟繼承,加拿大聯盟在2003年與進步保守黨合併形成加拿大保守黨。.
查看 右派和加拿大改革黨
劳工革命组织
劳工革命组织(Revolutionary Organization of Labor),又称雷欧之光(Ray O. Light),是1961年从美国共产党中分裂出来的组织,它主要奉行马列主义意识形态。.
查看 右派和劳工革命组织
嚴歌苓
严歌苓()是一位美籍華人,美國當代著名中文、英文作家,好莱坞专业编剧。.
查看 右派和嚴歌苓
劉志遠 (足球運動員)
劉志遠(Lau Chi Yuen),香港職業足球員,司職右翼,曾效力於香港甲組足球聯賽球隊星島。由於涉及操控球賽被判入獄,被罰全球終身停賽。.
劉積學
刘积学(),号群士(自传中又号群式),河南省新蔡县人。中国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查看 右派和劉積學
劉迺強
劉迺強(Lau Nai-keung,1947年9月-),籍贯广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使用艾凡為筆名。 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任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委员、全國政協香港區委員、致远文化服务有限公司行政董事,並於2007年獲委任為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委員,接替鄔維庸的遺缺。2013年,担任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委员。.
查看 右派和劉迺強
劉雪庵
刘雪庵(),笔名有晏如、吴青、苏崖。重庆铜梁人,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民国时代流行歌曲《何日君再来》、《长城谣》、艺术歌曲《红豆词》的曲作者,也是中华民国空军军歌的曲作者。.
查看 右派和劉雪庵
基督教右派
基督教右派(Christian right)源於美國,是指基督教右翼保守派份子的一系列關於政治和社會運動相結,主要包括维护家庭及社会價值,動員社會運動和力量抗衡自由派及社會團體勢力。.
查看 右派和基督教右派
基督教民主主義
基督教民主主義(Christian Democracy;Christdemokratie;Démocratie chrétienne)为基督教民主主义下一个精确而统一的定义是不容易的,概括的说,它只不过是在自由主义和集体主义之间、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不断寻求一条中间道路的一种表现形式。基督教民主主义的中间道路是基于若干独特的原则。.
查看 右派和基督教民主主義
基督教民主人民黨 (匈牙利)
基督教民主人民黨(Kereszténydemokrata Néppárt, KDNP)是匈牙利基督教民主主義政黨。基民黨雖與青年民主主義者聯盟-匈牙利公民聯盟合作,但並不認為是青民盟的聯合政府成員,而是其執政黨的一部分。.
基督教民主聯盟-捷克斯洛伐克人民黨
基督教民主聯盟-捷克斯洛伐克人民黨(捷克文:Křesťanská a demokratická unie – Československá strana lidová 或 KDU–ČSL,也稱lidovci)是捷克一個基督教民主主義政黨,簡稱基民盟。在2006年6月的選舉中,基民盟得票率7.2 %,獲得200席中的13席。目前基民盟是執政聯盟成員之一。.
基辅列宁雕像倒塌事件
基辅列宁雕像倒塌事件发生于当地时间2013年12月8日下午约六点(UTC+2),乌克兰的亲欧盟示威者爬上基辅市内一座列宁雕像,在其脖子上套上铁绳后将其拉倒。这一雕像于1946年落成,是基辅市最后一座列宁雕像。警方在示威者拉倒雕像的过程中采取了消极的默許态度,未作干预,但之后将其作为刑事案件立案。一名极右翼反对党斯沃博达党党员宣布负责。事件在乌克兰国内的评价褒贬不一,政府和乌克兰共产党批评其为野蛮行径,反对党的态度则飘忽不定。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基辅民众不满这一事件。受此事件影响,乌克兰境内的许多共产主义者的雕像遭受了同样命运。.
埃及政党列表
根据埃及宪法,埃及实行多党制,然而在实际中自成立后直到2011年埃及革命之前,时任总统穆巴拉克领导的国家民主党长期占据埃及政治绝对多数的领导地位。尽管穆巴拉克允许有反对党的存在,不过却受到政府的不公平对待。2011年2月11日,埃及军方掌管过渡政府权力。 2011年3月28日,军方颁布了一个新的政党法,以降低组建新政党的门槛。新法规定新党必须至少有来自于至少10个省份的5000名成员才能成立。新党领导人必须要至少花费100万埃及镑以将创党成员的名单印刷在两份流通的日报上。新党不能以宗教或社会阶层为成立基础。.
查看 右派和埃及政党列表
埃爾哈德·海登
埃爾哈德·海登(Erhard Heiden,1901年2月23日 – c.1933年)是一位納粹黨的早期成員,同時也是準軍事組織「親衛隊」的第三位領導人。他於1927年出任親衛隊全國領袖;當時的親衛隊是一個規模不足1,000人的小型組織,且在其上級單位「衝鋒隊」的干涉下始終無法壯大。海登的全國領袖任期並不成功,親衛隊成員人數在他的領導下急遽下降;他於1929年因「家庭因素」而去職,隨後於1933年後遭到逮捕,並於同年內被處決。.
查看 右派和埃爾哈德·海登
埃里希·鲁登道夫
埃里希·魯登道夫(Erich Ludendorff,),是德国的著名将军。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重要主将。.
查看 右派和埃里希·鲁登道夫
华丽的休假
《华丽的休假》(,May 18)是一部2007年的韩国电影,讲述了1980年在韩国光州发生的民主化运动这一历史性事件。影片显示了韩国无辜市民的抗争精神,在韩国票房大賣。电影的名称来自于韩国總統全斗焕上將独裁军政府向大韓民國陸軍下达的镇压命令代号。.
查看 右派和华丽的休假
华盛顿时报
《华盛顿时报》(The Washington Times),于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一份日报,2005年3月31日发行量为103,017份,约为其主要地区竞争对手《华盛顿邮报》同期发行量的七分之一。 该报1982年由韩国新兴宗教统一教教主文鲜明创建,是一份著名的右翼保守派报纸。由于该报从未盈利,截至2002年,统一教在20年中补贴了该报约17亿美元。.
查看 右派和华盛顿时报
卡爾·洛貝爾圖斯
約翰·卡爾·洛貝爾圖斯(Johann Karl Rodbertus,1805年8月12日—1875年12月6日),也被稱呼為卡爾·洛貝爾圖斯—亞格措夫,他是德國經濟學家和社會主義者,出生於德國格賴夫斯瓦爾德。他推崇勞動價值理論,並從中得出利息和利潤的分配形同對勞動階級的偷竊等結論。 洛貝爾圖斯被後人稱爲“洛貝爾圖斯—亞格措夫”,得名於他在1834年在波美拉尼亞地區亞格措夫購買的一個莊園,從那以后他成爲地主階級,政治思想也漸漸右傾。洛貝爾圖斯家族來自接近丹麥的石勒蘇益格公國,遠祖彼得魯斯·洛貝爾圖斯是一位在德國北部博倫公國供職的牧師。他父親約翰·克里斯多弗·洛貝爾圖斯是一位羅馬法法學教授及司法官,外祖父是重農主義經濟學家約翰·奧古斯特·施勒特魏因。洛貝爾圖斯3歲的時候他父親便退職,並遷居至梅克倫堡別捷利茨莊園。洛貝爾圖斯在梅克倫堡完成中學課程,以後分別在1823年至1825年和1825年至1826年,先後在哥廷根和柏林學習法學。1830年之後,他到了海德堡攻讀哲學,他更在這段時間廣泛遊歷了荷蘭、法國和瑞士。直至1836年,他定居於兩年前購置的亞格措夫莊園,成爲容克階級的一員。.
查看 右派和卡爾·洛貝爾圖斯
卡洛斯·爱德华兹
卡路士·艾堅哈頓·艾華斯(Carlos Akenhaton Edwards,)是一名千里達足球員,擔任右翼,現效力英冠球隊米禾爾。.
查看 右派和卡洛斯·爱德华兹
印度尼西亚反共阵线
印度尼西亚反共阵线(Front Anti Komunis Indonesia,缩写为FAKI)是印度尼西亚的一个右翼反共组织。2007年1月,在日惹举行成立大会,日惹街头出现了百余名身着黑服,且佩带利器的自称是印尼反共阵线的右翼分子,恫言要使用武力阻止该大会的举行。在2014年印度尼西亚总统选举期间,该组织表示其支持的总统竞选人为普拉博沃·苏比安托。.
查看 右派和印度尼西亚反共阵线
印度人民党
印度人民党(印地语:भारतीय जनता पार्टी;英语:Bharatiya Janata Party)1980年4月从原人民党分立,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印度人民同盟,现任党主席为阿米特·沙阿。 印度人民党是印度两大主要政党之一(另一个是印度国大党)。.
查看 右派和印度人民党
南京的真实
《南京的真实》(南京の真実),又譯《南京真相》、《南京的真相》,是一部由日本右翼學者和政治人物組成的「電影《南京的真实》製作委員會」(映画「南京の真実」製作委員会)製作的否认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的紀錄片,由水島總擔任總指揮及導演,預定製作日語版及華語版,也預定放上網際網路。.
查看 右派和南京的真实
南瑞典日報
《南瑞典日報》(瑞典语:Sydsvenskan,又稱Sydsvenska Dagbladet)是一份在瑞典马尔默出版的日报。它是馬爾默最大雇主之一。最早成立於1848年,發行地區除馬爾默外,還包括约塔爾南部。.
查看 右派和南瑞典日報
反右运动
反右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于1957年发起的第一场波及社会各阶层的群众性大型政治运动,是在“整风运动”过程中又掀起了“反右运动”。前者“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内的整风,后者“反右运动”主要结果是给中共党内外大量人员确定了“右派”身份。对于反右运动,改革开放后,中共承认在执行过程中有“扩大化”问题,即“反右扩大化”。政府给大批“错划右派”者予以“纠正”,未被纠正的右派「維持原案,只摘帽子,不予改正,不予平反」。.
查看 右派和反右运动
反共大屠杀
反共大屠杀是指针对共产党人及其盟友和支持者实行的大规模屠杀,执行者包括反对共产主义的个人、政治组织和政府。自共产主义运动诞生起,反共分子便采取种种反对手段来压制共产主义者的行动及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有时甚至使用暴力进行镇压。.
查看 右派和反共大屠杀
反共愛國聯盟
中華民國反共愛國聯盟簡称「愛盟」,早期稱為「全美中國同學反共愛國聯盟」、後改稱「中華民國反共愛國聯盟」,是一個於1970年代由來自臺灣的留學生,自發的在美國成立的政治性組織,當年主要參與者為中華民國在美國的右派留學生。.
查看 右派和反共愛國聯盟
反环境保护主义
反环境保护主义,是針對环境保护运动所發起的反对和抵制运动。反环境保护主义者常基於非科学與經濟理由,指出当前的氣候变化危机完全可以無視,这些人本身並非一定反对环境保護,更多的是反對环境保护主义者所灌輸的意识形態,特別的是具左翼倾向的环境保护主义者。 反环境保护主义者认为地球并不像环保主义者们所想的那样脆弱,他们认为人类无须目前环境负责,所做出的行动完全合情合理并无任何问题。相比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反环保主义更关注如就业机会、收入增长和工业发展等与人类利益相关的行动。一般来说,从事化工生产、石油开发、矿产开发、木材生产、房产开发、核子動力及電力設施的人士及常有反环保主义的动机。反环保主义者往往是保守的右翼人士,本身並非一定反对环境保護,但基於政治意识形態而反對左翼环保主义者。 反环保主义认为环保主义是人类对气候的影响的极端、错误和过度夸张的反应,并常常将其描述为反人类進步的运动。左翼环保主义者常要求增加对排放氣体的管制及增加税收来達到減排,这也是右翼反环保主义者反對的原因之一。.
查看 右派和反环境保护主义
另类右派
另类--(alt-right或alternative right,又译作另类--、非主流右派)是美国右派政治思想中反对主流保守主义的一个派别。这一派别总体上并无正式确定的政治理念,但其拥护者多支持2016年大选中的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赞同其公開反对非法移民,反对多元文化及反对政治正確的思想。另类右派人士自认为其理念反建制,敢于突破禁忌,反对自我审查,认为平权运动、民权运动和女权运动已经过度。其支持者认为应当保护西方文化,反对“一体化”的融合思想。其内部对具体理念亦有分歧,部分支持者有支持白人优越主义、反犹太主义和种族主义的元素,但反對左派是另类右派的共同點。2017年4月,川普下令打击叙利亚政府军之后,另类右派与川普的政见产生分歧,部分另类右派人士开始公开批评川普。 尽管部分共和黨的主流保守派乐意接受另类右派的观点,但左右两派的大多数主流意见指责其本质是种族主义和仇恨。其对共和党主流保守派的敌视态度也广受批评。众多主流意见认为另类右派的核心是白人民族主義和白人优越主义。“另类右派”这一说法也涵盖不同方面,主要理念均为反对主流保守派。不同报道指出,另类右派与反犹太主义、右派民粹主义、排外主义、反女权主义、恐伊斯兰情绪、恐同思想等理念密切相关,与反全球化运动、本土主義、“”(或称“”)、、新纳粹主义等政治运动亦有关联。 另类右派起源于2008年,支持者中有很多对主流保守主义不满的年轻人。其思想在2016年总统选举时受到唐纳德·川普竞选活动的影响,迅速发展壮大。这一群体多活跃于网络,尤其是4chan和8chan等匿名网络论坛,习惯以网络爆红和表情包等表达自己的观点。活跃者中有一部分是为了戏谑或为激怒他人而发表相关的言论,亦有一部分人是认真支持其观点,但具体身份和比例难以确定。另类右派的支持者还常使用Twitter等社交平台发表言论。布赖特巴特新聞網也被认为是此派观点的集中地。.
查看 右派和另类右派
台灣立報
《台灣立報》(Lihpao),簡稱《立報》,是一份台灣的中文報紙,由成-舍-我在台北市創辦,1988年7月12日創刊,隸屬於世新大學,目前由游梓翔教授擔任社長。.
查看 右派和台灣立報
台灣自治歌
《台灣自治歌》為台灣日治時期的一首政治歌曲,由蔡培火於1924年治警事件入獄禁錮時期所作,充分表達其對台灣民族與政治的情懷。本曲的創作背景為大正民主時期的台灣議會請願運動,無論是歌曲名稱或是詞曲內容,充分展現出台灣議會期成同盟會及其個人對追求台灣自治的訴求與決心,也充分展現了當時知識分子與台灣社會的進步思想。本曲與同為蔡培火作品的《咱台灣》齊名。1930年,台灣民眾黨分裂,其右派人士於同年8月成立台灣地方自治聯盟,成員在其每次會議中都會合唱本曲。.
查看 右派和台灣自治歌
台獨左派
台獨左派,又稱左派台獨、台獨左翼、左翼台獨,簡稱左獨、獨左,是台灣獨立運動(台獨)參與者中偏向社會民主主義、進步主義等左派政治及經濟思想的派別。左派早年在台灣並不活躍,甚至誤與共產主義畫上等號,因此聲勢遠不及久居台獨主流地位的「台獨右派」,即華獨一系;但近幾年來因全球經濟大衰退與兩岸全面三通(包括開放中資與中客直接來台),使得台灣民族主義與社會主義思潮在台灣社會走向主流,加上對華獨的不積極感到失望,台獨左派於青年知識份子場域的討論度逐漸上揚,尤其是2014年太陽花學運發生後。 現時活躍的台獨左派團體有時代力量、社會民主黨、自由台灣黨、基進黨、綠黨等,他們除了在社會及經濟議題上持左傾立場,也對轉型正義、婚姻平權等涉及公平正義的社會議題高度關注;政治上出於台獨主張,與民進黨等被視為台獨右派的團體合作,但又保持一定距離。.
查看 右派和台獨左派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臺灣民主自治同盟,简称臺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排名第八的民主党派。同时,该党也是现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第八大党。 臺盟创立于1947年。其早期盟员多為過去臺灣日治時期的台湾共产党成員。目前,其盟员主要来自居住在中国大陆的臺灣籍人士,為中国大陆對臺統戰的組織之一。截至2017年,臺盟在19个省、直辖市建立了组织,共有盟員3000人。.
查看 右派和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史蒂芬·哈珀
史蒂芬·約瑟夫·哈珀 (Stephen Joseph Harper ,),部分北美华文媒體譯為夏巴,是加拿大政治家,曾任加拿大總理和保守黨黨魁。.
查看 右派和史蒂芬·哈珀
史良
史良(),女,字存初,生於江苏省常州市;中国著名律师、法律家、政治家、社會運動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首任部长。她於1942年加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改为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后历任民盟第一届中央常委、副主席,第二、三届中央副主席。1979年10月,当选为民盟第四届中央主席。在担任民盟第五届中央主席期间,于1985年9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她还曾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查看 右派和史良
右
右可以指:.
查看 右派和右
右翼团体
#重定向 右派.
查看 右派和右翼团体
右翼民粹主義
右翼民粹主义(Right-wing populism)是一套拒絕現有政治共識,結合自由放任主義與反菁英主義的政治哲學。之所以稱為右翼是因他們拒絕社會平等與相關的政府方案、反對社會融合,以及隱含的排外主義(Nativism)思想。民粹主義則是其反對菁英的立場吸引「一般大眾」。 1990年代起,右翼民粹主義政黨開始在加拿大、挪威、法國、德國、羅馬尼亞、荷蘭、瑞典、智利等各民主國家成立,並在比利時、瑞士、奧地利、芬蘭、希臘、新西蘭、比利時與義大利等國成功進入聯合政府。雖然美國共和黨的茶黨運動及另類右翼被分開研究,但部分作家認為與他們所稱的「極右翼」是相同情形。右派民粹主義不同於過去被認為是維護「現狀」的右翼,且多數右翼政黨沒有其歷史根源,特別是與右翼的傳統保守主義不同。 因為各黨之間的意識形態、組織與領導人言論的差異,要將右派民粹主義劃入單一的政治體系是十分困難的,也沒有一個有意義的分類或是分類的集合存在。同樣地,不同於傳統的保守政黨,他們未成立國際組織,也未用相似名詞來自述。然而他們共同的特性是在左右光譜中都較其他保守派政黨更為右傾,且組成源頭皆來自保守政黨。 另一方面,由於西方的右翼民粹主義政黨對於穆斯林的不友善,因此部分會通過支持猶太人、LGBT及女性的權益以突顯他們不是極右派;猶太人、LGBT及女性也可能會策略性的支持另類右翼來反對對他們更惡劣許多的極端穆斯林及伊斯蘭教法,另類右翼反而成了他們的保護者。.
查看 右派和右翼民粹主義
叶笃义
叶笃义()天津人,祖籍安徽安庆。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中央名誉副主席。.
查看 右派和叶笃义
叶盛兰
葉盛蘭,京劇演員,工生行,拜師程繼仙,中國農工民主黨人士。.
查看 右派和叶盛兰
司马璐
司马璐(1919年8月23日-),原名马义,曾用名马元福,江苏海安人。中国共产党史专家,著名反共文人。.
查看 右派和司马璐
叙利亚政党列表
本列表为叙利亚政党,《叙利亚宪法》第8条规定,“叙利亚是由阿拉伯社会复兴党领导社会和国家”。自1972年以来,其他政党接受阿拉伯社会复兴党为全国进步阵线主导党,支持社会主义和阿拉伯民族主义取向的政府。2005年,叙利亚社会国民党合法化,是叙利亚全国进步阵线第一个非社会主义、非阿拉伯民族主义政党,这被认为是叙利亚政治更加宽松和开放意识形态的举动,但是民族(库尔德和亚述)运动继续受到打压,并严格禁止宗教和右翼政党参与政治活动。叙利亚内战之后,已经有3个党被法律认可。.
查看 右派和叙利亚政党列表
后现代主义
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是一個從理論上難以精準下定論的一種概念,因為後現代主要理論家,均反對以各種約定俗成的形式,來界定或者規範其主義。對於此學說的持續時間有不同說法,其中有一說是指從1960年代到1990年代。目前,在建築學、文學批評、心理分析學、法律學、教育學、社會學、人類學、政治學等諸多領域,均就當下的後現代境況,提出了自成體系的論述。他們各自都反對以特定方式來繼承固有或者既定的理念。 由於它是由多重藝術主義融合而成的派別,因此要為後現代主義進行精闢且公式化的解說是無法完成的。若以單純的歷史發展角度來說,最早出現後現代主義的是哲學和建築學。當中領先其他範疇的,尤其是六十年以來的建築師,由於反對國際風格缺乏人文關注,引起不同建築師的大膽創作,發展出既獨特又多元化的後現代式建築方案。而哲學界則先後出現不同學者就相類似的人文境況進行解說,其中能夠為後現代主義大略性表述的哲學文本,可算是法國的解構主義了。排斥“整體”的觀念,強調異質性、特殊性和唯一性。 不同于文学批评家,一个严肃的哲学家可能不喜欢使用后现代主义这个术语,因为这个术语过于模糊,后现代主义可能指女性主义、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中的一个或几种。.
查看 右派和后现代主义
吳紹澍
吳紹澍()字雨生,今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查看 右派和吳紹澍
吳興華
吳興華(),筆名梁文星、鄺文德、钦江 ,中國浙江杭州人,現代文學家及詩人。.
查看 右派和吳興華
吴祖光
吴祖光(),中国著名学者、戏剧家、书法家。祖籍江苏武进,生于北京。曾在英屬香港电影界任编导,是香港文化界和电影界的先导者。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
查看 右派和吴祖光
吴茵
吴茵(),中国电影与话剧演员,她一生共演出了45部電影和48个舞台剧。以扮演老年妇女形象著称,被誉为中国影坛“第一老太婆”。.
查看 右派和吴茵
吴永刚
吴永刚()江苏吴县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导演、编剧。吴永刚是从默片时代走到改革开放的一位经历曲折的电影人。.
查看 右派和吴永刚
吴文藻
吴文藻(),江苏江阴人,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
查看 右派和吴文藻
吴景超
吴景超()安徽省徽州府歙县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学家。主要研究都市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
查看 右派和吴景超
同工同酬
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單位對於技術和勞動熟練程度相同的勞動者在從事同種工作時,不分性別、年齡、民族、區域等差別,只要提供相同的勞動量,就獲得相同的勞動報酬。.
查看 右派和同工同酬
吉伦特派
吉倫特派或吉倫特黨人,是指在法國大革命從1791年到1795年期間,源自於吉倫特省的一個政治派別。有時也稱“布里索派”(Brissotins)或“長棍麵包派”(Baguettes)。吉倫特派由國民立法議會和國民公會的議員組成,代表為當時信奉自由主義的法國工商業資產階級。它由一群有着私人友谊的人们組成的沙龙一般的鬆散團體,而不是一個有組織的政黨。“吉伦特派”在國民立法議會中第一次非正式的出现,用于描述來自法國西南部吉倫特省代表們提出的独树一帜的觀點得支持者们。在1847年阿爾方斯·德·拉馬丁的出版之後就成為广为接受的名稱。。 吉倫特派的大部分成員都參加了雅各賓俱樂部,同时也是雅各賓社會運動支持者。但隨後他們和雅各賓俱樂部抱持激進主張的山嶽派发生衝突,从而最終導致1793年5月31日-6月2日的暴動吉倫特派的成員們被集體處決从而导致其覆滅,同时这也象征着雅各宾派恐怖統治的开始。 吉倫特領導人雅克·皮埃爾·布里索曾提出一個雄心勃勃的軍事計劃,以输出革命---後被拿破崙實現。他呼籲國民公會在1795年----通过征服德國西部萊茵河兩岸的土地,和支持波蘭和荷蘭的独立來控制西歐,并建立支持共和主义的英國,西班牙和義大利并将其纳入共和國势力范围。由此看出,在1792年至1793年期間吉倫特派是积极的主戰派。吉倫特派其他著名的人物包括和他的妻子羅蘭夫人。他們的盟友是英裔美国激进民主主义派思想家湯瑪斯·潘恩。布里索和羅蘭夫人被處決,然后逃亡的讓羅蘭,也因得知自己行被蹤洩漏而自殺。之后潘恩被捕,并險遭處決。名作馬拉之死中的讓-保爾·馬拉,也正是被吉倫特派支持者夏綠蒂·科黛刺殺的,但隨後夏綠蒂·科黛也被處決。.
查看 右派和吉伦特派
吉蘭丹足球協會
吉蘭丹足球協會(Kelantan Football Association)是一間位於吉蘭丹哥打巴魯的職業足球俱樂部。成立於1946年,自2009年開始一直在馬來西亞超級足球聯賽角逐,他們的主場蘇丹穆罕默德四世體育場有22000個座位。 該俱樂部曾在2012賽季第一次同時獲得了聯賽冠軍,馬來西亞足總杯和馬來西亞杯。吉蘭丹足球協會贏得了馬來西亞超級足球聯賽冠軍2次,最近一次在2012賽季,馬來西亞杯冠軍2次,馬來西亞足總杯冠軍2次,馬來西亞慈善盾1次和馬來西亞首要聯賽冠軍1次2012年首次角逐亞洲足協盃。他們在小組賽中發揮出色,獲得第一名。然而,球隊在四分之一決賽敗給艾比爾體育會。.
查看 右派和吉蘭丹足球協會
塞尔维亚进步党
塞尔维亚进步党(Српска напредна странка, CHC / Srpska napredna stranka.),現時為塞尔维亚的執政党。塞尔维亚进步党成立于2008年10月21日。该党立场为民族主义、民族保守主义、右派民粹主义,主張與俄羅斯維持緊密關系,但亦支持塞爾維亞加入歐盟和北約,不過亦堅持塞尔维亚對科索沃的主權。.
查看 右派和塞尔维亚进步党
塞尔维亚激进党
塞爾維亞激進黨(塞爾維亞語:Српска радикална странка或Srpska radikalna stranka,SRS)是塞爾維亞右翼民族主義政黨。 1991年成立,由「人民激進黨」(創立於1990年,並非尼古拉·帕斯契Nikola Pašić的人民激進黨People's Radical Party)與塞爾維亞切特尼克運動(Serbian Chetnik Movement)所組成。原持有較激端的民族主義傾向,反對歐盟及北約介入塞爾維亞的內政。2008年激進黨出現嚴重分裂,黨主席尼古拉·索科奇以及大部分激進黨議員退黨,加入新成立的親歐盟及民族主義的塞爾維亞進步黨。其後的國會選舉,激進黨失去所有席次。 在2016年塞爾維亞國會選舉獲得8.10%。為第三大黨,重返國會。.
查看 右派和塞尔维亚激进党
塞爾維亞民主黨
塞爾維亞民主黨,1992年選舉前不久從民主黨分裂出來的一個政黨,為民主行動聯盟的台柱,傾向右派。1993年塞爾維亞國會大選,該黨堅持右派路線,贏得百分之5.1的選票、取得7席。並加入社會黨領導的政府。.
查看 右派和塞爾維亞民主黨
墨家
墨家,是中国春秋戰國时期的哲学流派,诸子百家之一。法家代表韩非子称墨家和儒家为“世之显学”,而儒家代表孟子也曾说“天下之言,不归杨(杨朱,道家右派代表人物)则归墨(墨子)”等语,证明了墨家思想曾经在中国的辉煌。戰國後期,墨學的影響一度甚至在孔学之上。 至汉初,因为墨家思想独有的政治属性,兼之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官学勾结政策,墨家不断遭到打压,并逐渐失去了存身的现实基础,墨家思想在中国逐渐灭绝;直到清末民初,学者们才从故纸堆中重新挖出墨家,并发现其进步性。近年来经过一些新墨者的努力,墨家学说中的一些有益观点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墨家逻辑是中国古代第一个逻辑学体系,全球三大古典逻辑体系之一,主要以三物论为代表,三物分别为故、理、类。《墨辩》是墨家逻辑的主要著作。.
查看 右派和墨家
墨西哥共产党
墨西哥共产党(Partido Comunista Mexicano),简称墨共(PCM),是墨西哥的一个已不存在的政党。 1919年9月14日,在墨西哥城召开的马克思主义小组、共产主义小组和社会主义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成立墨西哥马克思主义社会党,何塞·阿伦任首任主席。同年11月,该党更名为墨西哥共产党。该党提出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为基本纲领,并领导工农运动。1929年2月推动成立墨西哥统一工会联合会,并由共产党人任总书记。1929年6月-1934年处于非法状态。1936年2月,领导成立了墨西哥劳工联合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片面执行共产国际关于建立统一战线的决议,犯了右倾错误。1940年党的非常代表大会,将推行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主要领导人开除出党。1954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有农民、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反帝统一战线。1963年12月,党的“十四大”通过新的政治纲领,提出无产阶级希望通过和平道路达到目的。从1975年党的“十七大”起,该党一直致力于合法斗争,在1978年5月大选中获18个席位。该党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把完成民族民主革命作为主要任务,在国际共运中强调尊重各党的独立和平等。该党曾于1950年和1973年发生两次分裂。1981年10月该党“二十大”一致通过与社会主义行动和团结运动、墨西哥人民党、人民行动运动合并为一个统一的左翼政党(即墨西哥统一社会党)的决议,该党作为独立政党的历史宣告结束。.
查看 右派和墨西哥共产党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西班牙语:Universidad Nacional Autónoma de México,UNAM)是墨西哥的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属于世界顶尖大学之一。其校园由20世纪墨西哥一些最著名建筑师所设计,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位于主校区的壁画为迭戈·里维拉、戴维·阿尔法罗·西凯罗斯(David Alfaro Siqueiros)等墨西哥历史上一批最知名的画家所绘制。2016年,该校招生率仅有8%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在机器人、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学、人机交互、历史、哲学等诸多领域发表过许多前沿著作和专利,墨西哥所有诺贝尔奖获得者都出自该大学。 现代意义上的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是由"胡斯托·谢拉"(Justo Sierra)创建于1910年9月22日,是对其前身"墨西哥皇家和天主教大学"旧体制所作的全面自由化改造。1929年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获得政府所授予的课程设置和预算管理自主权,从而,对校的学术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它的学术自由性和独立性 。.
查看 右派和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
复兴运动 (突尼斯)
复兴运动(حركة النهضة 或 حزب النهضة;Mouvement de la Renaissance;The Ennahda Movement, Renaissance Party)是突尼斯的一个温和伊斯兰主义政党。2011年3月1日,随着本·阿里政权因茉莉花革命而崩溃,该组织才被突尼斯临时政府允许组建成为一个合法政党。.
夏默学院
夏默学院(Shimer College; ),通常简称夏默。是一所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的小型、私立、博雅教育类本科院校。1853年,弗朗西丝·伍德·夏默(Frances Wood Shimer)于伊利诺伊州芒特卡罗尔市的边陲城镇创建了该院,初期100年内的大部分时间一直是一所女子学院。 1896年,学院并入芝加哥大学,并于1907年成为美国首批初級学院之一;1950年,学院发展成男女混校的四年制学院,取名“夏默学院”,并在芝加哥大学实施名著和苏格拉底研討會的哈钦斯计划;1958年,学院脱离了与芝加哥大学的关系,成为一所独立学院。1960年代,学院获得国家承认且发展势头强劲,但1978年因资金问题而不得不舍弃原有校园,迁至芝加哥郊区的沃基根,直至2006年;之后,校园迁入芝加哥道格拉斯區,於布朗兹维勒街区(Bronzeville neighborhood)的伊利诺伊科技学院(IIT)校园内落址。 夏默学生专--注于小型讨论会,他们讨论原始素材胜过读课本。学院的核心课程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综合研究,这一系列课程占据了学历教育三分之二的比重。1963年起,夏默提供留學英国牛津大学的課程;1981年起,为在职成人提供周末課程。学院在招生方面,主要根据申请者的论文水平对他们的学术潜质做出评估。夏默对学生的考试成绩不作要求,不设定及格分数线。自1950年起,学院实施入学预科制度,允许尚未毕业的高中生开始大学低年级的課程学习。在美国的博雅类大学中,夏默博士毕业生的比例最高。全院有50%的本科毕业会继续研究生阶段的学习,20%的学生会完成博士学位。 夏默学院一直驻留在由路德维格·迈尔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设计的伊利诺伊科技学院主校区内,学院建筑于2005年被编入美国国家史迹名录。夏默学生保持自己固有的校园生活传统,但也会融入科技学院的学生生活。学院施行广泛的民主自治管理,此模式被外界描述为“高校之罕见”。1977年起, 学院的内部管理由教师、职员和学生组成的一个委员会和一个被称为“大会”的公平评价机构来实施。2009年,夏默有在校生104名;毕业生成就卓著,有诗人、作家、政论家、现实派艺术家和顶尖的计算机人才。.
查看 右派和夏默学院
大字报
大字报是张贴于墙壁的大字书写的壁报,是1950年代至1970年代末、1980年代的流行于中国大陆的言语—书写形式;是文化大革命“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之一。它既是一种言语—书写形式,却又不单纯是言语—书写方式,更是一种政治工具,与当时频繁政治运动相关联的阶级斗争、政治暴力的实现方式。 大字报也被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泄露了中國共產黨的机密。在文革时期,美国情报机构十分关注这些大字报所披露的内容,并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这些大字报 。.
查看 右派和大字报
大川周明
大川周明(),出生於山形县酒田市,日本极端民族主义者、大亚细亚主义作家思想家、回教学者及甲級疑犯。.
查看 右派和大川周明
大帐篷
大帐篷(英语:Big tent)是一个政治术语,指政党或政党联盟试图糅合不同的政治观点,同时采纳左派和右派的某些主张和理念,从而吸引更多选民的一种现象。.
查看 右派和大帐篷
大全国联盟
大全国联盟(Gran Alianza Nacional,缩写为GANA) 危地马拉右翼政党。缩写"GANA"也有“获胜”的意思。 2003年,大全国联盟由变革运动(Movimiento Reformador)、全国团结党(Partido Solidaridad Nacional)和M-17运动(Movimiento M-17)3个中右小党组成,并参加2003年11月9日举行的大选,赢得了24.3%的选票和158个硅灰席位中的47席。联盟的总统候选人奥斯卡·贝尔赫在同一天的总统选举中赢得了34.3%的选票。在第二轮他赢得了54.1%选票,当选总统。 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执政期间,各结盟党先后脱离执政联盟。2007年大选中该联盟失利。.
查看 右派和大全国联盟
大聯合政府
大聯合政府(Grand coalition)是一種聯合政府的形式,所指的是在和平時期,由議會中兩個分屬不同政治光譜的最大政黨一起合作形成的聯合政府。這是一種特殊的政治權力安排方式,通常出現於存在多黨內閣制國家。 當這個國家存在兩個政治理念不同但掌握席次都未過半的最大政黨、以及其他許多具備相當席次的小型政黨時,為了形成穩定多數,這種政府形式特別容易出現。或兩大政黨聯盟皆未能取得議會多數,由兩大聯盟中的最大政黨聯合組閣。.
查看 右派和大聯合政府
大萧条
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是1929年至1933年之間全球性的經濟大衰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最为严重的世界性經濟衰退。大萧条的开始时间依国家的不同而不同,但绝大多数在1930年起,持续到30年代末,甚至是40年代末。大萧条是二十世纪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强度最大的经济衰退。Charles Duhigg, "Depression, You Say? Check Those Safety Nets", New York Times, March 23, 2008 在二十一世纪,大萧条常被立为世界经济衰退的标杆。大萧条从美国开始,以1929年10月24日的股市下跌开始,到10月29日成为1929年華爾街股災,并席卷了全世界。大萧条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带来了毁灭性打击。人均收入、税收、盈利、价格全面下挫,国际贸易锐减50%,美国失业率飙升到25%,有的国家甚至达到了33%。 全世界各大主要城市全部遭到重创,特别是依赖重工业的地区。许多国家实际上无法进行建筑工程。农产品价格下降约60%,重击农业。由于没有可替代的工种,第一产业中的经济作物、采矿、伐木等部门受到的打击最为沉重。 有的经济体在30年代中期开始恢复。大多数国家直到二战结束后得以复苏。 与其他很多重大历史事件一样,不同经济学派对大萧条的根本原因解释迥然不同。整體而言,市场派学者认为大萧条的根本原因是政府的错误管制将一个正常的衰退扩大为大萧条,而政府派的学者认为大萧条显示了资本主义市场的缺陷,呼吁更多的政府管制和干预。.
查看 右派和大萧条
大阪維新會
大阪維新會(大阪維新の会),日本大阪府的地域政黨。黨代表是大阪市長橋下徹。由於橋下徹是大阪維新會的靈魂人物,因此也常被稱為「橋下新黨」。後來以此為基礎,發展為日本維新會。現在為全国性政党日本维新会(日本維新の会)的地方支部。.
查看 右派和大阪維新會
大江健三郎
大江健三郎(,),日本當代著名存在主義作家。出生於日本四國偏僻的山村,在東京大學修讀法國文學,1957年正式踏上文壇時便贏得了「學生作家」、「川端康成第二」等贊語。 1994年,他因作品中「存在著超越語言與文化的契機、嶄新的見解、充滿凝練形象的詩這種『變異的現實主義』,讓他回歸自我主題的強烈迷戀消除了語言等障礙」而榮膺諾貝爾文學獎。但某些日本人得知大江獲獎時相當驚訝、憤怒,他們認為「持續批評日本的態度」才是大江被瑞典學院青睞的原因。大江本人的解释是,他的获奖是“边缘(文学)对中心的胜利”(他认为从文化角度上看,日本应该被视为世界的边缘)。.
查看 右派和大江健三郎
大日本帝國憲法
《大日本帝国宪法》是日本基于近代君主立憲而制定的首部宪法,公布于1889年(明治22年)2月11日,并于1890年(明治23年)11月29日施行。在很多情况下,该部宪法也被称作“帝國宪法”或“明治宪法”。相对於现行日本国宪法,也被称作“旧宪法”。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部宪法的名称中带有“大日本帝国”的文字,但当时并不是日本正式的国号,一直到昭和11年(1936年)日本的国号才正式统一称为“大日本帝国”。.
查看 右派和大日本帝國憲法
天水圍民生關注平台
天水圍民生關注平台(Tin Shui Wai New Force,簡稱:天民台),是一個於2014年雨傘革命後催生、成立的香港地區組織,以新界西、天水圍和元朗為主要服務地區,從地區層面悍衛香港人權益。.
查看 右派和天水圍民生關注平台
天津市第二十中学
天津市第二十中学是首批市级重点中学,建校于1952年,前身由天津私立浙江中学和津华女子中学合并而成。高中部设立于和平区湖北路59号,初中部设立于和平区泰安道13号。湖北路校区主楼为天津英租界时期英国文法学校的主楼,校园内种有法国梧桐、金银花、海棠,枝繁叶茂绿荫环抱。.
查看 右派和天津市第二十中学
太清宫 (沈阳)
太清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西顺城街16号,是道教全真道龙门派宫观。为辽宁省道教协会、沈阳市道教协会所在地。.
查看 右派和太清宫 (沈阳)
夹边沟农场
夹边沟农场,是曾经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酒泉市境内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一个农场,距离酒泉市区东北约30公里。最初为1954年建立的一个劳改农场,1957年转为劳教农场,1961年10月撤销,原址现为夹边沟林场。1957年至1960年间,前后有来自甘肃省各地的三千多名“右派”被送到夹边沟农场劳动教养。由于恰逢中国大饥荒等原因,大多数在该农场劳教的右派因饥饿而死亡,这一事件又被称为“夹边沟事件”或“夹边沟惨案”。.
查看 右派和夹边沟农场
奚啸伯
奚嘯伯(),滿族,喜塔腊氏,祖父为清末东阁大学士裕德,北京人,中學文化。京劇演員,工生行,政治面貌是中国民主同盟(民主黨派人士)。 奚嘯伯師承言菊朋先生學習京劇表演藝術。曾參加梅蘭芳的劇團,唱二路老生(副生),后自組嘯聲京劇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5年起擔任北京京劇四團團長。期間與汪曾祺合作取材自吳敬梓《儒林外史》新編古裝京劇《范進中舉》。1957年反右運動中,被劃為右派,離開北京京劇四團,到石家莊京劇團工作。1959年摘掉右派帽子,變成摘帽右派。 1966年文革開始后,受到迫害。1977年12月10日在河北省石家莊市去世。死后才得到平反。 他開創世稱奚派的京劇生行藝術流派,大弟子歐陽中石。兒子奚延宏工淨行,孫奚中路工生行。 現任中國國家京劇院一團團長的一級演員張建國是奚派傳人。.
查看 右派和奚啸伯
奥古斯托·皮诺切特
奥古斯托·何塞·拉蒙·皮诺切特·乌加尔特(西班牙語:Augusto José Ramón Pinochet Ugarte,),智利總統、智利军事独裁者,智利迄今為止任職時間最長的总统,統治智利長達16年。 1973年,他在美國支持下通过流血政变,推翻了苏联支持的民选左翼总统阿连德,建立右翼军政府。任内进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使智利經濟快速發展,但另一方面同时残酷打击共产分子和毒贩子等破坏分子,产生了某些连带的人权的事件。 皮诺切特支持者认为他阻止了共产主义的蔓延,同共產黨革命运动之类的激进组织的恐怖活动作了斗争,执行了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为1990年代的智利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反对者则认为,皮诺切特破坏了智利的民主政治,另外他还实行了导致数千名反对者死伤的国家恐怖主义政策。.
查看 右派和奥古斯托·皮诺切特
奥地利自由党
奧地利自由黨(Freiheitliche Partei Österreichs,縮寫為FPÖ)是奧地利的一個右翼民粹主義政黨,於1956年4月7日在維也納成立。其前身為「無黨聯盟」。 該黨在奧地利國民議會、全部九個州議會(2017年)和許多地方議會中擁有席位。黨名中的「自由」一詞的涵義並不是通常的古典自由主義,而是民族自由主義。該黨的反移民及反歐盟的立場雖被認為是極右派政黨,但並非具新納粹及法西斯主義的特質。現任主席為海因茨-克里斯狄安·史特拉赫。 1983年至1986年,自由黨支持社會民主黨的聯合政府。1999年的大選,自由黨與人民黨組建聯合政府至2007年。在2008年9月3日進行的奧地利國民議會選舉中,自由黨成為國民議會第三大黨及最大反對黨。.
查看 右派和奥地利自由党
奥格尼扬·科罗曼
奧格尼揚·高路文(Огњен Короман,),出生在帕萊,是一名塞爾維亞足球員,現效力貝爾格萊德紅星,司職中場。.
查看 右派和奥格尼扬·科罗曼
奧地利未來聯盟
奧地利未來聯盟(Bündnis Zukunft Österreich,BZÖ)是由約爾格·海德爾與其他奧地利自由黨成員於2005年4月3日所成立的奧地利右派自由主義政黨。2009年4月6日,黨大會選出約瑟夫·布赫爾(Josef Bucher)為新任黨魁。 由於未來聯盟在其成立後不久的聯邦選舉中表現不佳,許多評論家認為該黨將在2006年奧地利大選後消失。然而,該黨在該次選舉中獲得4.1%的得票率,拿下7席國民議會議員席次。2006年6月,彼得·威斯騰塔勒(Peter Westenthaler)就任黨魁,但在2008年8月因偽證定罪而辭職。海德爾在2008年8月30日重新擔任黨魁,並成為2008年奧地利大選的奧地利總理參選人。該黨得票率在本次選舉提升至10.70%,國民議會席次從7席增加至21席。 該黨初期的黨魁與政綱都變動頻繁。直到布赫爾就任後,該黨在維也納舉行第一次「聯盟政綱」(Bündnisprogramm)設立,由600名黨代表公開投票。該黨目前的政治傾向為「右派自由主義」(rechtsliberal),主要代表中產階級。 為了展現黨的不同,黨徽在2011年1月30日克恩頓黨大會更換成簡單的橙色矩形加上黨名簡稱,並開始發起新運動「已付夠了!」(Genug gezahlt!),代表厭煩負擔新稅(如歐盟支援希臘的金融安全網)的納稅人已經付夠了。.
查看 右派和奧地利未來聯盟
姚奠中
姚奠中()原名豫泰,山西省稷山县南阳村人。国学家、教育家、诗人、书法家、画家、篆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查看 右派和姚奠中
姚雪垠
姚雪垠(),原名姚冠三,字汉英,曾用笔名雪痕、雪、沉思、姚东白等,河南邓州市九龙乡姚营寨人,作家。曾担任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及湖北省文联主席、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对外友协理事等职务。設立了“姚雪垠長篇歷史小說獎”。.
查看 右派和姚雪垠
姜戎 (作家)
姜戎,原名呂嘉民(1946年4月-),生于中共管辖下的苏北根据地,祖籍上海 。呂嘉民曾為《北京之春》雜誌任總編輯,亦曾為中國工運學院副教授及北京某大學研究生,現已退休。2004年以姜戎為筆名寫下其第一部著作《狼圖騰》。 現時其配偶是著名女作家張抗抗,在之前他曾經歷過兩次婚姻。 呂嘉民本人十分低調,除了接受媒體作私人採訪外,他從未在公開場合露面。.
查看 右派和姜戎 (作家)
威尼斯独立运动
威尼斯独立运动(Venetians Movement)是威尼斯民族因分离主义而不分左派或右派一致主张通过民主程序和非暴力手段实现威尼斯独立的政治运动。2006年11月26日,在帕多瓦,威尼斯独立运动的名称建立,英文称Venetians Movement for the Independence of Venetia 。威尼斯独立运动要求建立一个威尼斯共和国,包括威尼托、伦巴第東南四省(布雷西亚省、贝加莫省、克雷莫纳省、曼托瓦省)以及部分的特伦托自治省。 2014年,威尼斯所在地威尼托區的居民因不滿上繳稅金高於中央投資與服務,在一場非正式公投中以壓倒性票數支持該區脫離義大利獨立、建立自治的「威尼托共和國」(Republic of Veneto),盼能藉由建國重拾昔日威尼斯共和國的榮耀。, 自由時報, 2014-3-24, 風傳媒, 2014-3-23.
查看 右派和威尼斯独立运动
威廉皇储 (德国)
普鲁士的威廉(Wilhelm von Preußen ),全名弗里德里希·威廉·维克多·奥古斯特·恩斯特(Friedrich Wilhelm Victor August Ernst),德意志帝国和普鲁士王国的末代皇储,1941年成为霍亨索伦家族首领。.
查看 右派和威廉皇储 (德国)
孫中山
孫中山(),名文,幼名帝象,譜名德明,字載之,號逸仙、日新。流亡日本時,曾化名中山樵,故通稱孫中山。生於大清帝國廣東省廣州府香山縣翠亨村,祖籍广东省东莞。清末民初醫師、政治家、革命家、哲学家,是中華民國奠基人,亦是中國國民黨之創黨人。1905年,在日本東京組成中國同盟會,被推為總理;確定「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政綱,提出三民主義學說。在日本東京由黑龍會領袖內田良平的号召下與華興會以及光復會等組織籌備成立中國同盟會,後於東京黑龍會總部組成中國同盟會,孫中山主張使用狀似日本軍旗「旭日旗」的「青天白日旗」,反對使用黃興所提出的井字旗作為革命旗幟,並在黑龍會等組織的支持下被推為總理。1911年12月29日,被十七省代表在南京推选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布就职,建立中华民国臨时政府。1919年,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40年4月,國民政府明令尊稱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國父。中國共產黨尊其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 孫中山童年曾受太平天国的影响,就有革命思想。但到了青年時期,他依舊未有行動,28岁上書清朝重臣李鴻章,建言改革,卻遭遇李的冷落。日本命令將兵遣師,侵入中國。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中國國民黨前身)。1895年,兴中会发动乙未广州起义。原本,孫中山提倡以武裝革命推翻滿清統治以建立中華民國,但民國建立以後,他得不到北洋軍人的信任、支持,所以他又提倡武力推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於是遭受許多非議。他提出三民主義等政治綱領,影響中國政治至深,中国国民党尊其為唯一總理。 孙中山著有《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等。其著述在逝世后多次被结集出版,有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孙中山全集》,台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国父全集》.
查看 右派和孫中山
孫越崎
孙越崎()原名孙毓麒,曾用名孙世棻,浙江省紹興府绍兴县人,中国现代能源工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實業家,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查看 右派和孫越崎
學園默示錄
| 《學園默示錄》(学園黙示録 HIGHSCHOOL OF THE DEAD)是一部由佐藤大辅擔任原作、(佐藤ショウジ)作畫的日本漫畫作品,於2006年9月開始連載。在2009年1月單行本第5冊發行後宣布無限期休刊,2010年4月再次出刊。同月9日宣布動畫化,2010年7月5日電視動畫开始播放。於2011年4月號發行後宣布再次休刊。東日本大地震後,佐藤大輔就因為身體問題未繼續執筆,實質上無限期休刊。2017年3月22日,原作佐藤大輔因缺血性心脏病逝世,宣告絕筆。.
查看 右派和學園默示錄
學生動源
學生動源(Studentlocalism),香港獨派學生組織,2016年4月5日成立,主張香港獨立以及改革中學校政。此組織之現任召集人為鍾翰林。.
查看 右派和學生動源
孔雀王
《孔雀王》是荻野真創作的青年漫畫與改編作品,於1985年獲得《第十二屆Jump青年漫畫大賞》。孔雀王本義為佛教二十八部眾的一員金色孔雀王──孔雀明王。.
查看 右派和孔雀王
孙竹生
孙竹生()浙江省绍兴县同康村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机车车辆专家。.
查看 右派和孙竹生
孙明经
孫明經(),中國教育家。中國電影教育先驅,中國電視事業的拓荒者。江蘇南京人,祖籍山東掖縣。父孫熹聖,母孫隋慈,有兩女:孫建秋、孫建和。.
查看 右派和孙明经
宮本顯治
宮本顯治(),日本政治家、文藝評論家、社會主義者。他在二戰以前作為日本共產黨黨員從事地下活動,戰後自1958年開始擔任日本共產黨書記長達40餘年之久,為日本共產黨最高領袖。歷任該黨書記長、委員長、議長職務。後來又擔任過兩屆日本參議院議員。.
查看 右派和宮本顯治
容永協
容永協(英文:Willie “JOE” Yung,1895年9月23日-1981年4月16日)生於廣東新會古井,於香港逝世。骨灰葬於美國南加州格蘭岱市一處墓園中。1930年至1967年容永協在密西西比州科荷馬縣瑞納拉若鎮(Rena Lara)經營一家被稱為JOE的雜貨店。容永協樂善好施,為全鎮的知名人物。.
查看 右派和容永協
宜居鹿特丹黨
宜居鹿特丹黨又譯為安居鹿特丹黨(Leefbaar Rotterdam)是荷蘭鹿特丹的一個地方性政黨,2001年由創立。在2002年3月鹿特丹的市政選舉中,宜居鹿特丹黨藉著皮姆·富圖恩的領導魅力在選舉中勝出,以29.7%政黨得票率拔得頭籌,終結了工黨在鹿特丹三十年來的龍頭地位,取而代之成為鹿特丹市的最大黨。宜居鹿特丹黨最初是以全國性政黨「宜居荷蘭黨」的子黨起家,但更常被認為是皮姆·富圖恩黨(LPF)的地方性政黨。宜居鹿特丹黨的黨員作風直率,政黨立場較為右傾,尤其是在移民與多元文化相關議題上。 在2006年3月7日、下一次的市政選舉中,宜居鹿特丹黨的得票率掉了5%,反被工黨以15%的增幅、37.4%的得票率奪回最大黨的位置。.
查看 右派和宜居鹿特丹黨
安定力量
-- 安定力量是由台灣基督教右派人士所發起的全國性政治團體,主要由基督新教右派政黨信心希望聯盟之成員成立,前身為北北基安定力量聯盟與台南安定力量聯盟,主要行動目標為罷免支持婚姻平權法案的立法委員等民代與官員,目前已對時代力量黃國昌、民進黨王定宇展開罷免連署。.
查看 右派和安定力量
安东尼奥·瓦伦西亚
路易斯·安东尼奥·瓦伦西亚·莫斯克拉(Luis Antonio Valencia Mosquera,),常稱為安东尼奥·瓦伦西亚(Antonio Valencia)或路易斯·瓦伦西亚(Luis Valencia),生於厄瓜多爾的新洛哈,為了受到更具規模的足球教育而到首都基多,是厄瓜多尔的职业足球运动员,右路前場到後場的職位都能勝任,目前效力於英超俱乐部曼聯,並代表厄瓜多爾國家足球隊參加國際比賽。 速度快、跑動勤勉是他的優點,但射門及傳球技術欠佳讓他在攻擊端作為不大,所以慢慢從邊鋒改造為邊後衛。.
查看 右派和安东尼奥·瓦伦西亚
安德烈斯·帕斯特拉纳·阿朗戈
安德烈斯·帕斯特拉纳·阿朗戈(西班牙语:Andrés Pastrana Arango,)哥倫比亞右派政治家,前哥倫比亞总统。.
安徽省桐城中学
安徽省桐城中学坐落于安徽省桐城市,由晚清国学大师吴汝纶先生于1902年创办,是安徽省历史最悠久的三所高级中学之一(合肥一中、舒城中学也同为1902年创办),1958年被确定为安徽省首批重点中学,1999年被命名为省示范高中。学校校训为“勉成国器”,由首任校长吴汝纶先生亲题,意在师生共勉、成为国家之栋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学校形成了以理科见长的办学特色,1962年学校高考成绩位居全国第二。学校的办学质量在安徽省受到广泛肯定,学校培养出了孙德和、慈云桂、陆大道、程和平、方复全等多位两院院士,一直是安徽省中等教育的中坚力量。.
查看 右派和安徽省桐城中学
安傑利諾·阿爾法諾
安傑利諾·阿爾法諾(Angelino Alfano;)是一位意大利政治家,自2013年起在意大利政府擔任意大利副總理兼內政部長。他曾在2008年至2011年間在前总理贝卢斯科尼內閣中擔任司法部長。此外,阿爾法諾曾任自由人民黨書記。.
查看 右派和安傑利諾·阿爾法諾
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
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Frente Nacional de Libertação de Angola,FNLA,简称“安解阵”),是安哥拉的一个政党,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建立于1954年的安哥拉北方人民联盟(União das Populações do Norte de Angola)。安解阵曾经是中由领导的争取安哥拉脱离葡萄牙独立的右翼激进组织,是1975年1月15日同葡政府达成关于安哥拉独立的《》的三个组织之一。 虽然安解阵在1961年至1974年的独立战争期间,是安哥拉的三大民族主义势力之一。在安哥拉非殖民地化的1974-1975年间,以及在1975年至2002年的安哥拉内战中,其重要性却急剧下降。自1991年以来已经成为一个政党,但在1992年、2008年和2012年的议会选举中表现均不好。.
查看 右派和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
安克志
安克志(Leonard S. Unger,1917年12月17日-2010年6月3日)是一位美國職業外交官,曾任(1962年-1964年)、(1967年-1973年)和駐中華民國大使(1974年-1979年)。他於冷戰時期出使了動亂前線的東南亞、參與過美國政府對越南戰爭的決策研究,並成為最後一任派在台灣的美國駐華大使,任內經歷了華府與台北的斷交。.
查看 右派和安克志
宋希濂
宋希濂(),字荫国,湖南省湘乡县溪口人。黄埔軍校第一期毕业,被誉为黄埔之光。中国国民党陆军中将,蒋介石嫡系重要將領,抗日名將。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步兵科、日本千叶陆军步兵学校中国将校班、陆军大学将官讲习班第一期、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一期毕业。.
查看 右派和宋希濂
寧漢分裂
寧漢分裂是1927年國民政府北伐期間,国民党内部以南京蔣介石(蒋中正)为首的清共势力和武汉汪精卫(汪兆銘)为首的容共势力发生分裂的事件。寧、漢分別指南京(舊稱江寧)和武漢。 蘇聯為赤化中國奪取政權而指示中國共產黨將中國國民黨分化為左右派,當時屬於國民黨左派的武漢國民政府受蘇聯鮑羅廷控制,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中正另組南京國民政府,主張清黨。事件最終以武漢國民政府內汪兆銘識破蘇聯與中國共產黨的奪權計劃主動進行和平分共告終。.
查看 右派和寧漢分裂
寶琳·韓森一個民族黨
宝琳·韩森一个民族党(Pauline Hanson's One Nation),也译作宝琳·韩森单一民族党或宝琳·韩森一族党,是澳大利亚的一个右翼政党,主要活跃于昆士兰州。.
对中国共产党的评论
对中国共产党的评论可以根据政治意識型態分为“亲中共”和“反中共”两大立场。 “亲中共”是支持中国共产党。亲中共人士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带领数亿中国人民反抗压迫、殖民统治,对中共和国家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发展政策具有很高的支持率和认同度国家统计局: 中国共产党获很高支持率 。亲中共人士常被中共称为爱国人士。 “亲中共”的原因主要有: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成为社会普遍共识;第二,对中共和国家的信任度进一步提升,举办大事、应对难事具有很高的满意率,全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第三,对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依然保持较高信心,对金融危机的影响看待理性,“关心担心但不害怕”是社会主流;第四,改革开放受到广泛拥护,民众生活改善、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升。 与“亲中共”对立的“反中共”人士的一般共识是,中共邪恶无比,但出发点各有不同。有人认为中共出卖国家不是真爱国,所以中共很邪恶。有人认为中共太注重大一统、剥夺人民自决权,所以中共很邪恶。因此,“反中共”人士对一些反共人物(如蒋介石等)的看法也是各有不同。许多来自中国的“反中共”人士主張「中共不等於中國」「爱国不等于爱党」,因此他们“反中共”而不“反中”。而另外一些反共人士则承认自己“既不爱这个党,也不爱这个党国”(反共反中)。 “反中共”又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种,主要反對的是中國共產黨这个组织本身,但和当今中共一样都主张专制、党国一体、中华民族主义、“一个中国”,如两蒋时代的中国国民党。第二种,主要是反对中国共产党的专制统治和大一统思想,由于中國共產黨目前在中国大陆实行专制统治,共产党的政策实际上代表了中国政府的政策,因此“反中共”與“反中”在内容上有重疊之處。同时,以上两者都反对中共在毛泽东时代实行的共产主义、消灭私有制等极左政策。.
查看 右派和对中国共产党的评论
尤利烏斯·埃佛拉
朱利奧·切薩雷·安德烈·埃佛拉男爵(Barone Giulio Cesare Andrea Evola,),筆名尤利烏斯·埃佛拉(Julius Evola),是義大利哲學家、隱微論(esotericism)者、文學家、畫家,傳統主義學派重要成員。雖然他擁有多樣的才華,但主要以思想著作聞名。 在思想上,埃佛拉具有強烈的貴族氣質、男子氣概和英雄主義,反對20世紀的種種主流價值。他相信人類正活在伽梨玉迦(Kali Yuga),即印度教歷史觀念中的黑暗時代:物質欲望氾濫,精神麻木而扭曲。Franco Ferraresi形容「埃佛拉可說是最激進和一貫地反對自由、平等、民主和20世紀的大眾社會之思想家之一。」他的哲學以唯心主義和神秘主義為核心,其著作的主題涉及Hermeticism、性的形而上學、Tantra、佛教、道教、登山、聖杯、文明的本質與歷史、東西方各種哲學傳統等。他的三本最重要著作是《反叛現代世界》(1934)、《廢墟中的人》(1953)和《騎虎》(1961)。 雖然埃佛拉從未加入法西斯黨,但在墨索里尼執政時他曾積極試圖影響政治。二次大戰結束後的許多右翼(以及一些左翼)團體都熱中他的著作。.
查看 右派和尤利烏斯·埃佛拉
尤利烏斯·施雷克
尤利烏斯·施雷克(Julius Schreck,)是納粹黨早期的一位資深黨員與黨領導人阿道夫·希特勒的親密盟友。 施雷克出生於慕尼黑,曾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並於戰爭結束後不久加入帶有右派色彩的自由軍團。他於1920年加入納粹黨,隨即與黨領導人阿道夫·希特勒發展出親密的友誼。施雷克是準軍事組織「衝鋒隊」的創始成員之一,隨後亦廣泛參與該組織的各項活動。1925年,他成為第一任親衛隊全國領袖,後來亦短暫擔任希特勒的司機。施雷克於1936年罹患腦膜炎,最終於同年5月16日病逝。希特勒為其舉辦國葬,並有部份納粹高級官員出席。.
查看 右派和尤利烏斯·施雷克
尤比克争取更好的匈牙利运动
尤比克争取更好的匈牙利运动(Jobbik Magyarországért Mozgalom),简称尤比克,是匈牙利民族主義政黨。該黨自稱為「有原則、保守的和徹底愛國的基督教政黨」,其「根本目的」是保護「匈牙利價值與利益」。 更好的匈牙利運動曾被學者、媒體和政治對手稱為新納粹、反共主義、反猶太主義、反羅姆主義和恐同政黨。 目前,該黨把自己形容為現代保守的人民黨。目的是超越左翼與右翼之間毫無意義的辯論,並引導匈牙利人與不同政治派別之間的合作。並改變了有爭議的激進思想。根據其對未來執政的指導原則宣言,更好的匈牙利运动的目標是建立一個現代化國家,同時拒絕20世紀的沙文主義。在2018年議會選舉前,根據歐洲議會與國民議會席次,該黨為匈牙利第三大黨。.
尺蠖效应
尺蠖效应,是借用尺蠖的爬行方式来比喻一种政治现象。 尺蠖在向左移动时,先是右边缩短而后左边伸长;当尺蠖向右移动时,先是左边缩短而后右边伸长。尺蠖效应是清华大学历史学教授秦晖根据布伦德尔·斯卓克斯的光谱理论提出来的概念,秦晖在受《南风窗》杂志采访后,这个词开始在中国网络广为流传。秦晖指出,中国大陆缺乏现代意义上的左派和右派,所谓的“左派”给政府扩大权力、提高税收却不增加政府的责任和社会福利,所谓的“右派”给政府推卸责任、削减福利却不缩小政府的权力和减税,“左派”得势则自由受损而福利未必增加,“右派”得势则福利丧失而自由未必增进,“左”起来就侵犯平民私产而公共财富未必得到保障,“右”起来公共资产严重流失而平民私产未必受保护,一边“新国有化”一边又“权贵私有化”。“左派”的扩权和“右派”的卸责都是偏向于政府,就如同尺蠖的“伸长”和“缩短”都是朝着同一个方向(伸长的方向)前进。 推广下,尺蠖效应也可分为正尺蠖效应和负尺蠖效应。在”权责不对应“的非民主国家,出现的是始终偏向于政府的负尺蠖效应;而在一些民主国家,有时也会出现正尺蠖效应,既缩小政府的权力也提高社会福利,始终偏向于民众,但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有可能为了自由与福利而造成严重的财政赤字而把国家的根基掏空,从而无法实行下去。.
查看 右派和尺蠖效应
專業會議
專業會議是过去香港立法會中的一个由无党派議員组成的建制派功能組別松散政治联盟,成立於英屬香港立法局時期,當時稱為早餐派(因該聯盟的議員都通常在吃早餐時討論政事而得名),2004年第三屆特區立法會改稱泛聯盟,2008年第四屆立法會改稱專業會議。2012年與經濟動力合併,成立新政黨香港經濟民生聯盟。.
查看 右派和專業會議
山口組
山口組,是日本的幫派組織中規模最大的指定暴力團。日本政府雖容許該組織合法註冊,但仍然依《暴力團對策法》將該組織列名指定嚴管,其總本部設在兵庫縣神戶市灘區篠原本町4-3-1。 山口組組員背景可分為三大類系,分別為「博徒系」(賭博組織)、「的屋系」(祭典週邊的露天攤商組織、戰後黑市的攤商)以及「愚連隊」(不良少年組織)。主要成員包括組長(親分)、舍弟(弟分)4人、若中(子分)49人,總家直參(直系組長)除組長親分外、直系組長共計53人;2017年12月底、山口組總構成員約4700人、準構成員約5600人,全組組員估計1萬300人,人數約佔全日本暴力團員的29.9%。各級下部團體數百餘個。主要活動區域在關西的神戶、大阪及九州一帶,勢力範圍遍及全日本的都道府縣(除廣島、沖繩兩縣外)。 除了日本本土外,山口組在海外亦有活動,包括亞洲其他國家及美國等。六代目山口組以菱形的「山口」二字為幫徽。 2014年美國《財星雜誌》統計,山口組為全世界規模最龐大、收入最多的黑道組織,一年收入約800億美金(約8兆日元)。在2010年,神戶的地方媒體報導,山口組繳納的各項稅款占兵庫縣該年總稅收的7成。.
查看 右派和山口組
岳云中学
岳云中学,位于中国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前临南岳古镇,后倚紫云雄峰,为宋文定书院、明甘泉书院故址,自古文风鼎盛,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湖南省重点中学。学校清朝末年初创于长沙,抗日战争时期因兵燹迁南岳,再迁白果镇、蓝田,抗战胜利后复校于南岳,是名副其实的“百年名校”。.
查看 右派和岳云中学
工商專業聯盟
工商專業聯盟是一個於2011年8月至2012年9月的香港建制派右翼政治聯盟,由自由黨、專業會議及經濟動力所組成。除梁美芬外,其他均為功能組別立法會議員。召集人由林健鋒出任,由黃宜弘、田北俊及劉皇發擔任榮譽主席,自由黨主席劉健儀及專業會議何鍾泰為副召集人。.
查看 右派和工商專業聯盟
左翼無政府主義
左翼無政府主義(Left anarchism 或 left-wing anarchism)指的是左派的無政府主義。它假定未來社會私有制將被互慧和無階層社會所取代。 左翼無政府主義有時也跟自由意志社會主義、Brooks, Thom.
查看 右派和左翼無政府主義
左翼民粹主義
左翼民粹主义(Left-wing populism)是一套拒絕現有政治共識,結合自由放任主義與反菁英主義的政治哲學。之所以稱為左翼是因他們推崇社會平等與相關的政府方案、反對資本主義和全球化,以及隱含的排外主義思想。 因為各黨之間的意識形態、組織與領導人言論的差異,要將左派民粹主義劃入單一的政治體系是十分困難的,也沒有一個有意義的分類或是分類的集合存在。.
查看 右派和左翼民粹主義
左膠
左膠(Leftard) 是2010年後出現於香港媒體及網路社群的政治術語,常泛指不現實的左翼分子或只講理想的左翼分子,而不是指傳統親中共的香港親共人士。他們主張和平、理性、非暴力和非粗口(簡稱「和理非非」)。有批評者說,左膠思想被指理想崇高,有時會因追求平等大愛而放棄社會公義,不考慮現實世界的不完美,被指抱著不切實際的思想。左膠亦可應用於西方國家的左翼及自由派,類似詞彙有中國大陸的「白左」、英式英語的「香檳社會主義者」(Champagne socialist)等。 左膠一詞也套用於世界各地的左派,特別是西方右派民粹主義崛起後,左翼成為了右翼及保守派攻擊、嘲諷及批判的對象,「左膠」引起了共鳴,例如,2015年歐洲移民危機急劇惡化後,一些西方國家的左翼及自由派政治人物和民間社會運動人士無任歡迎難民或移民湧入自己國家定居,且無視國民安全(尤其是婦女安全)、國家安全和身份認同受到威脅,被香港媒體及網絡形容為「左膠」。此詞目前在台灣網路社群也非常流行,用以譴责左派中为理想而要求大眾犧牲者,也可以用來嘲笑一些左派推動逆向淘汰。 在詞源方面,「膠」源自香港網絡術語「硬膠」,帶有愚蠢、思維僵化之意,而「硬膠」是廣東粗口「戇鳩」的諧音,故該詞帶有貶義。另外,左膠非絕對性詞彙,而是相對性詞彙,具主觀性。左膠一詞已被用作囊括不少主流泛民主派政黨及傳媒,因此學者認為此詞語已被濫用以貶低異見者,「左膠」背後的意義可任人解說,更有污名化、標籤性成份,只要彼此意見不同,就容易被人視作「左膠」抗命時代的日常 - 何式凝 P.136,因此難有一個確實的定義。而香港的「左膠」與西方國家的「左膠」相比,立場及行為相對比較溫和,且政治環境不同。.
查看 右派和左膠
左派
左派,又稱左翼,左派支持平等原則和平等主義,也就是親社會主義,和右派以階級和秩序相對,也就是親保守主義。左派是指激進主義,甚至是革命黨,是和反动和独裁政府持相反政治取向的人。 「左派」這名詞是來自法國大革命時期,在法國國民議會中坐在左側,反對當時法國的君主制,支持共和制、反教權和世俗化的派別便稱為左派,而議會右側是保王黨議員,代表保王派、天主教会、贵族及后期包含资產階級的政治力量。在資本主義國家,會稱反資本主義的激進社會主義政黨是左派。在二十世紀初的俄國共產主义革命時代,反對及要推翻俄國沙皇皇室的共產主義革命政黨,又被稱為「左派」。.
查看 右派和左派
左派和右派
左派和右派兩詞通常被用來對政治立場、意識形態和政黨進行分類。左派和右派通常用來表達完全對立的看法,儘管某個團體或個人可能對某些事物采取左派的立場、卻對另一些事物采取右派的立場。 傳統來說,左派通常主张積極改革,主张把旧的意识形态和制度革除,从而建立新的意识形态和制度,反對派一般自认为左派;右派一般较为保守,主张稳妥、秩序、渐进、緩慢的改革方式,强调維護舊有傳統,保皇黨一般自认为右派。左派与右派都是相对而言,在不同背景下两者主张的具体内容不会相同,不能以静态的“主义”或“阶级”划分。兩詞是相當廣泛的形容用詞,用以作為一種廣泛的辩证法解釋方式,可以用作形容或區分一種政治立場、一種政治意識形態、或是一個政治黨派。除非是將其套用至多維的政治光譜上,否則這兩詞通常是用以描述兩種完全相對的立場。 在西方國家的歷史印象中,會認為左派指支持社會平等、反對階級統治;而右派認為社會分層有其自然性和不可避免性。J.
查看 右派和左派和右派
巴希尔·杰马耶勒
巴希尔·杰马耶勒(بشير الجميّل;Bachir Gemayel;1947年11月10日 - 1982年9月14日)是一位黎巴嫩政治家,在黎巴嫩内战早期曾为右翼基督教黎巴嫩长枪党的领导人以及民兵组织最高指挥官。1982年8月23日,在以色列和美国的支持和压力下,巴希尔·杰马耶勒被议会选为黎巴嫩总统,此时的黎巴嫩正深陷内战泥沼,并被由以色列和叙利亚为首的占领。然而,不到一个月后,杰马耶勒连同其他26名政客就在贝鲁特长枪党总部的一次炸弹袭击中被刺杀。此次刺杀事件震惊全球,并直接导致了以色列国防军入侵贝鲁特,以及由长枪党发起的报复性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
查看 右派和巴希尔·杰马耶勒
巴西工党
巴西工党(葡萄牙语:Partido Trabalhista Brasileiro,简称PTB)1945年成立,原名民主勞動黨。巴西的政黨,雖然名為「工黨」,但實質為右派政黨。.
查看 右派和巴西工党
巴西社会民主党
巴西社会民主党 (Partido da Social Democracia Brasileira) 巴西一個中間派政黨,由一批因对巴西民主运动党不满而退出该党的人组成。.
查看 右派和巴西社会民主党
巴黎地鐵
巴黎地鐵或巴黎地下鐵(Métro de Paris)是法國巴黎的地下轨道交通系統,于1900年起运行至今。目前巴黎地鐵總長度220公里,居世界第十七位,年客流量达15.06亿(2010年),居世界第九位。有14條主線和2條支線,合計303個車站(387个站厅)和62個交匯站。 巴黎地铁現由巴黎大眾運輸公司負責營運。该公司亦同时营运区域快铁RER的一部分,巴黎路面电车中的1号线、2号线、3号线、3号线b线以及巴黎及其近郊的公交车路网。RATP的运营计划在法兰西岛运输联合会(STIF)的指派下进行。.
查看 右派和巴黎地鐵
上山下乡运动
上山下乡运动(简称上山下乡),是指1950年代至19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组织城市知识青年(简称“知青”)到农村定居和劳动的政治运动。.
查看 右派和上山下乡运动
丁芒
丁芒原名陈炎、陈轶明,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毕业于华中建设大学,中国当代著名诗人、散文集和书法家。.
查看 右派和丁芒
丁聪
丁聪(),笔名小丁,中国漫画家,上海金山区枫泾镇人。.
查看 右派和丁聪
丁晓先
丁晓先()又名韦息予,籍贯苏州吴县,大革命时期上海工人运动领袖,后来成为出版界人士。陈梦熊,周楞伽先生给我的三封信,出版史料2009年第02期.
查看 右派和丁晓先
个人崇拜
个人崇拜(Cult of personality;культ личности)指以大规模宣传手段将某个人在一个社群中塑造成崇拜对象,通常都通过媒体手段将其人格形象理想化、英雄化甚至神化。 当政府利用大众媒体、宣传及其他方式予以不质疑的奉承和频繁的颂扬、美化等等,将某一在世(或已身故)的政治领袖塑造为英雄化、神化、理想化的公众形象,则自然会产生個人崇拜的群眾現象。這些崇拜与人类本身具有的英雄仰慕等心理类似,但区别在个人崇拜是非自主性的仰慕,必须同時伴随大量可被限制的單一媒介,將一位普通人物,進行一边倒的形象包裝、過度高估的領袖特質等荒腔走板的宣傳,在常態下通常人都有缺點,而個人崇拜的民眾卻說無法說出來。此外,對偶像的負面批評通常是不被容忍的和不配存在的,會被視為錯誤、反動思想,甚至到了不配合表達效忠(如統一佩戴胸章)就會被整肅的程度,這點是兩者之間的最大差別。.
查看 右派和个人崇拜
中央對臺工作領導小組
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是中共中央议事协调机构,负责领导对台工作。.
中央公論
《中央公論》是一份在明治時代創刊,經過大正、昭和、平成發行至今的一份月刊(綜合雜誌)。現在由中央公論新社發行。該雜誌於1999年起是讀賣新聞集團成員刊物,立場被認為傾向右翼且親美。 該雜誌的前身是西本願寺旗下普通教校(龍谷大學的前身)學生自發組織「反省會」的官方雜誌《反省會雜誌》,創刊於明治20年(1887年),後期改名為《反省雜誌》。明治32年(1899年)1月,《反省雜誌》改名為《中央公論》。1916年1月,《中央公論》內針對女性讀者企劃製作的特輯獨立創刊為《婦人公論》。.
查看 右派和中央公論
中央公論新社
中央公論新社(),簡稱「中公」,是日本的著名出版社。.
查看 右派和中央公論新社
中俄关系
中俄关系,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和俄羅斯、以至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俄罗斯联邦之間的雙邊關係。 中國和當今俄羅斯境內的民族於唐代時已有接觸,在元朝也有交流;17世纪時,俄軍入侵中國,与清軍拔剑弩张,兩國其後订立条约,此后时有往来,並保持密切的雙邊关系,但俄羅斯亦獲得了不少中國領土。1910年代,中俄兩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兩國原來的君主統治(大清帝國和俄羅斯帝國)分別被推翻,共和政體(中華民國和蘇聯)成立。中華民國和蘇聯互相向對方示好,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站在同一戰線;同時中華民國與俄國之間陷入矛盾,因為蘇聯鼎力支持中國的共產主義運動。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华民國政府退到台灣。蘇聯率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又處處援助中國,派出的駐華大使羅申受到元首級接待。1950年代末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蘇聯出現分歧,更爆發軍事衝突;蘇聯撤銷一切對華援助,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把蘇聯視為敵人,交惡30多年。中蘇關係在蘇聯將要解體時有所改善;時至今天,兩國在中亞的勢力影響上雖也存在衝突,但總體來看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有著友好且緊密的關係,兩國在經濟貿易、文化、軍事等方面俱有合作,這在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後,俄羅斯與西方關係惡化時尤甚。.
查看 右派和中俄关系
中國大陸打壓房價政策
打房為打壓房價的簡稱,是常見於中國大陸的用語,相對詞為香港常用的「炒樓」一詞,是一種宏觀調控的政策,由政府手段介入以壓下特定地區的房價。這樣的政策雖然被實施,但效果不彰,中國大陸一線都市依舊持續上升到難以負擔的程度,反而是應該成長或持平的第三線都市房價卻面臨資產下跌的情況,造成居住人口外移以及熱錢持續注入房價過高的地區。.
中國學生周報
《中國學生周報》(The Chinese Student Weekly,簡稱《周報》)是一份香港學生報刊,創刊於1952年7月25日,停刊於1974年7月20日,發行長達22年,總共1128期。 《周報》由友聯出版社編印,也是該社發行的首份刊物,編輯取向主要是針對海外的華僑學生,以中學生、大專生及青少年為對象讀者,每週銷量高峰期達3萬多份。 友聯另有發行《祖國周刊》、《大學生活》和《兒童樂園》,并在南洋發行《蕉風》和《學生周報》,對50、60年代的香港和東南亞文藝發展有深遠影響。.
查看 右派和中國學生周報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簡稱國民黨,是中華民國肇建者孫中山及其革命黨同志所創建的政黨。其前身最早為1894年11月24日成立於夏威夷檀香山的革命團體興中會,而後分別改組為中國同盟會、國民黨及中華革命黨,1919年經孫中山改組後轉用現名。現今總部位於臺北中崙,現任黨主席為吳敦義。 從1928年國民政府完成北伐並統一中國起,該黨一直是中華民國的執政黨。2000年總統選舉敗選後首次成為在野黨。2008年總統選舉中,前黨主席馬英九得到765萬多票,創下中華民國總統直選史上最高得票數,使國民黨重新執政,並在2012年總統選舉中連任。2016年總統選舉失利後再次成為在野黨,不過仍是立法院第二大黨。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與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势力。 國民黨是目前唯一曾在中國大陸與台灣執政、以及迄今唯一曾經同時統治臺海兩岸的政黨。.
查看 右派和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遷臺前歷史
中國國民黨遷臺前歷史是指中國國民黨從1894年於美國夏威夷檀香山成立後而至1949年隨中華民國政府播遷至臺灣前的歷史。.
中國共產黨歷史
中國共產黨於1921年7月成立,初期接受第三國際的指揮和援助。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後,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爆發長達10年的第一次國共內戰。 1940年代起,中國共產黨逐漸擺脱外國勢力的影響,改由以毛澤東為首的本土派掌權。在抗日战争期间,與國民黨进行了第二次國共合作。抗戰勝利後,中国共產黨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第二次國共內戰中消滅中華民國國軍,進而取得大陸地區及其絕大多數沿海島嶼的統治權。在1949年10月時,中國共產黨在北京正式宣布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與戰敗的國民政府形成兩岸分治的局面。 自1980年代開始排除意識型態問題,中國共產黨開始与數個非共產主義的政黨維持交流,其中包含許多採取民主制度的一黨制國家執政黨,以及在其他國家佔有主導地位的社會民主主義政治團體。而在1989年東歐共產主義政權瓦解東歐民主化以及1991年蘇聯解體後,中國共產黨於1991年時開始強調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執政黨發展政黨交流,並且繼續維持和世界各地非執政黨的共產黨聯繫。.
查看 右派和中國共產黨歷史
中國民主進步黨
中國民主進步黨,簡稱中國民進黨,是中華民國的一個政黨。主席为周庆峻,兼中華愛國同心會會長。張秀葉任該党秘書長兼該會秘書。該黨榮譽總監为張安樂。.
查看 右派和中國民主進步黨
中国布尔什维克列宁主义反对派
中国布尔什维克列宁主义反对派,又称我们的话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托洛茨基主义组织。 该组织起源于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和托洛茨基之间的权力斗争。在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方针上,斯大林和托洛茨基的分歧表现在:斯大林主张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并在遭受国民党右派进攻时,要求中共妥协退让;而托洛茨基则“坚决反对共产党加入国民党”,中山舰事件后,托洛茨基还主张中共退出国共统一战线,独立发展。大革命失败后,斯大林无法解释他促成的国共统一战线的优越性,又不敢承担指导方针失误的责任,从而导致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内部和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的部分中国学生的强烈不满。 斯大林和托洛茨基的权力斗争最后以托洛茨基被开除出党、驱逐出苏联而告终,那些拥护和追随托洛茨基的中国留学生也都被开除党籍和团籍,并于1927年底被遣送回中国。被遣送回国的人包括:前中共广东省委委员梁干乔、前共青团香港市委书记区芳、前中共中央机要秘书史唐、前中共北方区委机关报《政治生活》发行人宋逢春。他们被遣送回国后,大都继续留在党内,并被安排了工作。同时,他们开始秘密酝酿成立托派组织。 192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内部的托派分子终于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托派组织,名称为“中国布尔什维克列宁主义反对派”,选举产生了中央机构——“全国总干事会”,由史唐任总干事长,陆一渊任宣传部长,张特任组织部长,其他人分别负责华南、华北、江浙等区,并在武汉、香港、广州、北京、哈尔滨等地建立了支部。1929年4月,为了宣传托洛茨基的思想主张,“全国总干事会”创办了一个机关刊物《我们的话》,因此该组织也被称为“我们的话派”。这样一来,中共党内就有了第一个托派组织,标志着托派在中国的形成。 1931年5月1日-3日,中国布尔什维克列宁主义反对派与无产者社、十月社、战斗社等4个托派组织在上海召开了统一大会,合并为“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陈独秀出任总书记。.
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排名第五的民主党派,是现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内的第四大党。 农工党创立于1930年。其早期会员多来自国民党左派人士。目前,其盟员主要来自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截至2014年底,农工党共有会员14.4万人。.
查看 右派和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共产党中央监察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中央监察委员会(简称中共中央监委、中央监委或中监委)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中央纪律检查机关,具有党风、党纪和反腐职能。.
中国国民党历史
中國國民黨前身最早为成立于1894年11月24日的兴中会,而后依次被改组为中国同盟会、國民黨及中华革命党,1919年10月10日经孙中山改组后改为现名。中国国民党从1928年北伐成功、国民政府统一全国起,至1948年改组中华民国政府。于1949年国共内战中失利,从中国大陆撤守至台湾。.
查看 右派和中国国民党历史
中国美术史 (王逊)
《中国美术史》,原名《中国美术史讲义》,是一本美术史家王逊的學術著作。該書於1956年写成,完稿后由中央美术学院經鉛字排版印刷一千册後发行於學校内部作為教材。次年,王逊被划为右派,並於1969年去世。此书此後一直沒有正式出版。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王逊的學生薄松年和陈少丰将原书修订并补写最后四节,将該作品交付出版。於1989年6月出版第一版后,此书不断再版。 1989年6月《中国美术史》第一版的序言中,江丰评论称它“代表了那时中国美术史研究的水平”。.
中国民主同盟
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原称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排名第二的民主党派。同时,该党也是现时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内仅次于中国共产党的第二大党。 民盟创立于1941年,成员最多时由中国青年党、国家社会党(后改称中國民主社會党)、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后改为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国乡村建设协会、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六个政治团体组成,形成“三党三派”的格局。1946年中国青年党、中國民主社會党参加制宪国民大会而被开除出联盟。其后中国农工民主党也脱离联盟成为独立党派。1944年9月10日改为现名并延续至今。 其早期盟员多来自学者和民主人士。目前,其盟员主要来自以从事文化教育工作的人士。截至2016年6月,民盟共有盟员27.4万人,是中国内地党员人数第二多的政党和最大民主党派。.
查看 右派和中国民主同盟
中国泛蓝联盟
中國泛藍聯盟成立於2004年8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認定的非法政治團體,以「泛藍」為名,主要是為避免與大陸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混淆。該組織自称公開會員達到五千多名,以二、三十歲的年輕人為主,且都以中國國民黨精神黨員自居。「中國泛藍 推動政治維權」,2007年04月25日,聯合報 中國泛藍聯盟是以「精诚团结,海纳百川」为原则,为国民党在大陆的精神黨員提供服务。組織目標在於宣传三民主义,传播台湾经验,促进国家的和平统一事业。该組織网站在2011年9月28日開始无法访问,原因不明。2012年6月19日宣佈啟用新網站。.
查看 右派和中国泛蓝联盟
中美關係白皮書
《中美關係白皮書》,正式名稱為《美國與中國的關係:特別著重一九四四年至一九四九年的階段》(英语:The China White Paper, originally United States Relations with Chin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Period 1944-1949),又稱《對華關係白皮書》、《中美問題白皮書》 。是由當時美國總統杜魯門及國務卿迪安·艾奇遜主導發表對國共內戰及中國問題立場的政治文件。 1949年8月5日,美國國務院發表「中美關係白皮書」陳-布-雷等編著:《蔣介石先生年表》,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8年6月1日。美國為辯護其對華靜觀政策。白皮書嚴詞批蔣,表示中華民國在國共內戰的失敗,是國民政府本身的領導問題,與美國無關,美國在戰後中國情勢已盡力而為,最後失敗應由國民黨負起全責,是為「袖手旁觀」政策。白皮書被認為是國共內戰中,杜魯門政府為自己對華政策失敗開脫林博文,《1949石破天驚的一年》,台北,時報出版,2009年。該書發表後,美國停止對中華民國軍事援助,但也不承認中共當局,嚴重打擊國府戰鬥士氣。不久,中華民國政府遷台。隔年(1950年)美國總統杜魯門於1月5日發表「不介入台灣海峽爭端」聲明,然而同年6月韓戰爆發,美國政府驚覺錯誤,立即下令第七艦隊巡防台灣海峽,並重新考慮對華政策,決定把台灣納入西太平洋防禦體系。之後美國更在1954年和臺北的中華民國政府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作為新的對華政策。.
查看 右派和中美關係白皮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查辭彙列表
这是一份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网络审查辭彙列表(通常也称敏感词列表、过滤词列表)。.
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是指從1912年1月1日建國至1949年底中央政府撤离中国大陆、退守臺灣的時期,与此後的「臺灣時期」相对。 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使清朝分崩离析。1912年1月1日,孫中山等革命黨人在南京成立臨時政府.
中華民族致公黨
中華民族致公黨,前名中國台灣致公黨,是中華民國的政黨,支持臺灣海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中國大陸各黨派有較多交流。.
查看 右派和中華民族致公黨
中間偏右
中間偏右,又稱中右翼,是用來描述政治觀點在政治光譜上橫跨中間派與右派,但不包含極右派立場的個人、政黨、組織及智庫。許多中間偏右政黨內有各種派系存在。.
查看 右派和中間偏右
中間偏左
中間偏左,又称中左翼,是用來描述或表示其政治立場的名詞,政黨或組織(如智庫)其觀點在政治光譜中,從中間延伸到左邊,但不包括極左派立場。Oliver H. Woshinsky.
查看 右派和中間偏左
中間選民
根據中間選民理論,社會上各種持有不同政策偏好的選民都可以依據其政治傾向在座標平面上定義出屬於他的一點,而所謂的中間選民,就是指在「左派」與「右派」或「保守派」與「自由派」的意識型態中沒有偏向任何一方,政治座標完全居於中間的人,這種人不能既不能歸於政治上「傾左」也不能歸於「傾右」(或是不能歸於「偏保守」或「偏自由」)。根據理論,這種持有完全中立政治態度的人在社會上存在的人數,與其他各組不同政治傾向的人比較,完全中立的人是所有組別中人數最多的,在統計意義上這一組的人是樣本裡的眾數,同時也是中位數。 中間選民理論成立在社會上選民的政治傾向可以製成一完美的常態分布光譜。與中間選民概念不同但時常有所誤用的是中位選民理論。由於實務上極少出現真正成常態分布之情形,因此「沒有任何政治傾向」的「中間選民」並不絕對(且通常不)等於「中位選民」。以各政黨「追求最高得票率」的目標而言,所有的政黨都會趨向於所謂的中位選民,亦即在人數的分配上位於中位數的選民在政黨傾向的光譜上所位居的位置,而非僅僅政治傾向的「中間」。 日常生活中所指的中間選民,其意涵和理論嚴格上的中間選民並不完全相同,而較為接近游離選民(swing voter)。一般日常生活所稱的中間選民,是指面對二不同的候選人政策時,若選民無明顯偏好任何一人,此時會稱這樣的選民為「中間選民」,而不再嚴守理論上左派與右派或是保守派與自由派的分際。 category:选举.
查看 右派和中間選民
中间派
中间派是政治派别的一种,其政治观点介乎于左派和右派之间,一般主张以中庸的态度解决问题。在民主国家的选举中,中间派选民通常是受到各方重点关注和拉拢的。 中间派通常反对过度激进和过度保守,主张采取各方面比较平衡的政策,反对以固定的社會主义或資本主义来指导和制订政策,而认为政策应根据情况不同而随机应变,以取得最佳效果为目标。 此外,中間派在難以用左派和右派去界定兩大政治勢力中,或是在兩大政治陣營之中取平衡,獲最大政治利益。 中间派在政治上又可以细分为:.
查看 右派和中间派
中英聯合聲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Joint Declaration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and 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the Question of Hong Kong),簡稱《中英聯合聲明》(Sino-British Joint Declaration),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就香港問題共同發表的一份聲明,於1984年12月19日由中國國務院總理趙紫陽與英國首相zh-hans:撒切尔;zh-hk:戴卓爾;-夫人作為兩國政府首腦在中國北京簽訂,當時中共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中國國家主席李先念、英國外交大臣賀維等也有在場見證。兩國政府在1985年5月27日互相交換批准書,并向聯合國秘書處登記,《中英聯合聲明》正式生效,也象徵歷時14年半之香港過渡時期的開始。 這份聲明指出:收回香港地區(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是全中國人民的共同願望,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決定於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聯合王國政府於1997年7月1日將香港交還給中華人民共和國。 聲明也列出了中國對香港的基本方針,在「一國兩制」的原則下,中國政府會確保其社會主義制度不會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香港本身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維持「五十年不變」。這些基本政策,後來都由《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加以規定。.
查看 右派和中英聯合聲明
中欧大学
中欧大学(Central European University,CEU)是以英语为教学语言的匈牙利高等院校,提供社会科学、人类学、法律、公共政策、工商管理、环境科学以及数学等学科的学位课程。该大学註冊於美國紐約,校區僅位于布达佩斯,学历同时獲美国和匈牙利承认。.
查看 右派和中欧大学
丰乳肥臀
《丰乳肥臀》,是先锋派作家莫言最具争议也最受欢迎的长篇小说。全书主要刻画了一个从抗日战争到改革开放后的伟大母亲形象。.
查看 右派和丰乳肥臀
丹麥人民黨
丹麥人民黨(Dansk Folkeparti, DF)是丹麥右派民粹主義政黨。現任黨魁為克里斯蒂安·图勒森·达尔(Kristian Thulesen Dahl)。 2001年-2011年,丹麥人民黨支持自由黨與保守人民黨的聯合政府。雖然未加入內閣,該黨在多數議題上一直維持與執政聯盟的緊密合作。做為議會合作的回報,他們要求執政黨支持他們的政治立場。 人民黨目標是保護丹麥人民的自由和文化遺產如家庭、皇室、丹麥國教會,執行嚴格執法、限制移民並增強移民的文化同化以避免丹麥成為多種族國家、維持強大的福利制度、加強教育與鼓勵人民工作以促進創業和經濟增長、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 儘管受到部分公眾與媒體的嘲弄,人民黨自成立以來的支持度就不斷上升。2007年大選,人民黨獲得13.8%的得票率,拿下25席成為第三大黨。.
查看 右派和丹麥人民黨
希望之党
希望之党()是日本的一个政党,2017年9月25日成立,由第20任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创建并担任首任代表(黨魁)。 2018年5月,部分不愿并入国民民主党的旧希望之党成员另组新的“希望之党”。.
查看 右派和希望之党
世界日報 (日本)
世界日報(日語:世界日報,平假名:せかいにっぽう)是日本的世界日報社于1975年創刊的保守系新聞。日报在关東地區的一部、及沖绳县之一部配发。另外也有面向日本全国的《世界日報周日版》。.
查看 右派和世界日報 (日本)
万书玲
万书玲,中国播音员,播音名:万里。1949年3月毕业于中国大学中文系,后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任播音员。五十年代成为和夏青、齐越齐名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女播音员。1957年反右运动后,和李兵(本名李道堪)一同被打成右派,已是三个孩子母亲的她被逼与丈夫离婚。1958年和广播局的右派分子一同下放到河北省沧县,秋后转而发配至黄骅的中捷友谊农场,在十四生产队劳动,一个月后调到十一生产队。 1979年万书玲的冤案被改正,她申请重返原单位的希望被冷冻后,即从县政协主席的任上转至小城的师专开了一门口语课,专教学生说普通话,亲任系主任。同时为将口语教学列入各级师范学院的正式课程做出了努力。二十年的时间里也桃李漫天下,时下中央电视台第11频道戏曲节目的主持人白燕升就曾是她耳提面命的得意门生。.
查看 右派和万书玲
三年困难时期
三年困难时期,或称三年大饥荒,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国内,在农业集体化和大跃进运动之后,从1959年至1961年期间发生的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大饑荒。与之类似的发生在共产主义国家的农业集体化政策性大饥荒有朝鲜饥荒和1932年苏联大饥荒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1980年代以前称其为三年自然灾害,后改称为三年困难时期。 部分大陸居民或农民称之为过苦日子、过粮食关、歉年,餓飯年、饥荒年、人饿,海外一些学者则称之为三年大饥荒或三年大災荒,也有部分西方学者称其为大跃进饑荒、中国大饥荒。 大饥荒所發生的時期有不同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认定是1959-1961年,、Basil Ashton、文貫中採用1958-1961年,楊繼繩、馮客及周遜的著作則採用1958-1962年。.
查看 右派和三年困难时期
三面红旗
“三面红旗”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農工業生產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的统称,这一在“大跃进”运动当中逐渐形成的政治概念,在当时被中国共产党认为是引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1964年之后,“三面红旗”的提法逐渐减少,1979年中国共产党对“大跃进”运动正式做出基本否定的评价之后,停止了“三面红旗”的提法。.
查看 右派和三面红旗
一二三民主聯盟
一二三民主聯盟是香港过去的一個政黨,於1994年成立,其名稱的意義是: 支持一個民主中國的統一及促進两岸文化的誠意交流,堅持兩岸三地的經貿發展。 由於組成者多為留學台灣大專院校的香港人,因而被香港傳媒視為右派社團,即親中華民國人士及以在香港與中國國民黨關係密切人士組成。聯盟最後在2000年解散。.
查看 右派和一二三民主聯盟
一党制
一党制(one-party system)、单党制(single-party system)或一黨專政是單一政黨壟斷政治與軍事權力,並透過憲法、軍警、特務等各種制度內外之手段,長期將其他勢力排除於政治權力外的国家。这类国家一般为法西斯主義、共產主義或社会主义国家,历史上第一个一党制国家为1878年-1980年的西非国家利比里亚的真辉格党,长达102年。 傳統上以「政黨的數目」爲標準來判定一個國家是一黨制、兩黨制或多黨制,但此判定標準据台灣学者葛永光指出不充分,例如一黨領導的共產黨還實施黨內民主,內部派系眾多,存在一黨多元的系統,兩黨國家卻小黨林立抵制國會,又如歐洲多黨聯合執政良久沒有競爭的情況也很常見。 法理上的一党制国家為威权体制的一種,和其他个人独裁、军事独裁、绝对君主制等比較,有助於理解民主转型之不同途徑。.
查看 右派和一党制
幫幫香港出聲行動
幫幫香港出聲行動(Silent Majority for Hong Kong),簡稱幫港出聲,香港激進建制派政治組織,為一個由周融等逾40名香港建制派學者、工商及專業人士成立於2013年8月8日的親中共政治組織,與泛民主派持敵我矛盾立場。.
查看 右派和幫幫香港出聲行動
幸福實現黨
幸福實現黨(幸福実現党、Happiness Realization Party)是日本的政黨,乃宗教法人幸福科學的分支,2009年5月成立。.
查看 右派和幸福實現黨
广岛和平纪念公园
廣島和平紀念公園()是位於日本廣島縣廣島市中區原子弹爆炸圆顶屋以外的一個免票市民公園,常簡稱為平和紀念公園或平和公園。.
查看 右派和广岛和平纪念公园
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极左翼的中国民族主义及毛泽东思想政经评论网站。該站于2003年由北京乌有之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设,创办人包括范景刚、韩德强等人。网站在2012年4月12日曾被中国当局關閉,后重新开始运营。网站反对中国在改革开放后采取的新自由主义经济,认为毛泽东思想更适应中国发展。.
查看 右派和乌有之乡
乔伟
乔伟,又名乔木青,著名法学家,曾任山东大学法律系主任,是山东大学法学院的创建者和奠基人之一。.
查看 右派和乔伟
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1935年,该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实际上,聂耳仅写作了简单伴奏的主旋律谱,由贺绿汀请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乐队指挥、俄国犹太裔作曲家配器。该曲不久就成為中国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并被美国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翻唱,以此来声援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目前,各类乐队演奏此曲以及为合唱伴奏时,大多依照李焕之为此曲写作、1953年定稿的管弦乐总谱。这首歌在抗日战争时期已經很流行,曾被戴安澜将军任师长的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第五軍200師定为该师军歌。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決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田漢被批鬥,1968年受迫害致死,1975年被宣布為「叛徒」,被「永远开除党籍」,所以正式演奏改為「有曲無詞」;197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议改用新词為「国歌」。1982年12月4日經第五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會議決議,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原词正式定为国歌,2004年3月写入宪法。根据2015年8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网络投票结果,《义勇军进行曲》被选入“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名单,排名第一。.
查看 右派和义勇军进行曲
亚历克斯·琼斯
亚历克斯·琼斯(Alex Jones,),全名亚历山大·埃默里克·琼斯(Alexander Emerick Jones)是美国的极右翼电台主播、电影制片人、作家和阴谋论者。他目前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主持自己的《亚历克斯·琼斯秀》(The Alex Jones Show)节目,通过.
查看 右派和亚历克斯·琼斯
亚美尼亚共和党
亚美尼亚共和党,亚美尼亚主要政党。该党目前是亚美尼亚最大的右翼政党,目前有14万党员。该党是亚美尼亚独立后最早成立的政党。.
查看 右派和亚美尼亚共和党
亚洲
亞细亚洲(Ασία;Asia),简称亚洲,面积4457.9万平方公里,覆蓋地球總面積的8.6%(或者總陸地面積的29.4%);人口總數約為40億,佔世界總人口約60.5%(2010年);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 亞洲絕大部分土地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以東為亞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為烏拉爾山脈、乌拉尔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峡。烏拉爾山脈以東及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以南為亞洲。大陸東至白令海峽的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度40分,北緯60度5分),南至丹绒比亚(東經103度31分,北緯1度16分),西至巴巴角(東經26度3分,北緯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度18分,北緯77度43分),最高峰為-zh-hans:珠穆朗玛峰;zh-hant:聖母峰;-。跨越經緯度十分廣,東西時差達11小時。西部與歐洲相連,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陸塊歐亞大陸。 亞洲東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面則瀕臨印度洋,西面以烏拉山脈、烏拉河、裏海、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及愛琴海與歐洲分界,西南面隔亞丁灣、曼德海峽、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北面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亞細亞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名稱,希臘人稱呼他們的東方(一說為太陽升起的地方)為亞細亞,可能是來源於亞述人的名稱,亞述一詞在亞述的語言中也代表東方,原來只指希臘東方的小亞細亞半島,後來擴展到包括所有東方地區。 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
查看 右派和亚洲
庞薰琹
庞薰琹(),江苏常熟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画家、工艺美术家。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決瀾社成員。.
查看 右派和庞薰琹
亞歷山德拉·墨索里尼
亞歷山德拉·墨索里尼(Alessandra Mussolini,)是一名義大利政治家,並曾作為模特、演員及歌手活躍於公眾場合。她是本尼托·墨索里尼的孫女,爵士鋼琴家的長女,同時也是著名義大利女演員蘇菲亞·羅蘭的甥女。2013年,她代表自由人民黨參選並當選為義大利共和國參議院議員,2014年代表義大利力量黨擔任歐洲議會議員。 她曾是民族保守主義政黨的創立者與領導人。在2004年至2008年間,她代表該黨擔任歐洲議會議員。她亦曾代表自由人民黨擔任過義大利眾議院議員。 亞歷山德拉的政治立場主要集中於關注婦女兒童的社會權益以及他們在家庭與整個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
交通大学西迁
交通大学西迁,又称交通大学内迁,是指1955年至1959年间交通大学迁校的一段历史。 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决定将交通大学由上海迁至西安,1956年动迁。但迁校工作实施后,由于政治环境变化,高等教育部和国务院同交大方面就迁校问题进行研究,调整为两地办学,设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和上海部分。1959年又经国务院批准,两部分建立为独立的两个学校,西安部分成立西安交通大学,上海部分成立上海交通大学,延续至今。.
查看 右派和交通大学西迁
人民党 (西班牙)
人民党(西班牙语:Partido Popular)西班牙的一个中間偏右的保守主义政党,原名为1976年创立的人民联盟,1989年1月20日改名为人民党。.
查看 右派和人民党 (西班牙)
人民聯盟 (土耳其)
是一个土耳其的选举联盟,于二月2018年二月由 正义与发展党(AKP)和 民族主义运动党 (MHP)成立。 联盟的成立是为了贏得2018年大选,並支持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連任。.
人民阵线 (乌克兰)
人民陣線(乌克兰语:народний фронт)是乌克兰的一个親歐政党,成立于2014年10月26日,由烏克蘭總理阿尔谢尼·亞采紐克及其政治盟友组建。.
人民阵线 (西班牙)
人民阵线(Frente Popular)是西班牙第二共和国时期的一个左翼政治联盟,具有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组织的性质。该联盟成立于1936年1月。同月,该联盟赢得西班牙大选。5月,该联盟上台组织政府。7月,带有法西斯主义色彩的右翼军人发动试图内战,企图颠覆人民阵线政府,人民阵线政府组织共和派人士进行抵抗。1939年,首都马德里被叛军攻占,人民阵线政府垮台,人民阵线也随之不复存在。 该联盟的意识形态是进步主义、共和主义、反法西斯主义。该联盟主张废除君主制,实行政教分离。.
五億探長雷洛傳
1991年上映的香港传记片,描述由劉德華飾演知名探長「雷洛」(影射總華探長吕乐)的故事。由於影射呂樂,但有許多與史實不合之處(例如劇中「顏同」影射的顏雄根本是呂樂的忠實部下),所以在呂樂建議之下,改稱為「雷洛」。 電影分为两部:《五億探長雷洛傳:雷老虎》和《五亿探长雷洛传II之父子情仇》分别于9月19日和10月10日先后上映,累计收获5,300万的票房佳绩。首部获得第11届香港電影金像獎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8项提名,關海山赢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和第28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奖。.
查看 右派和五億探長雷洛傳
事情正在起變化
《事情正在起变化》,是毛泽东于1957年5月15日撰写的文章,6月12日在中國共產黨内印发,以配合当时的反右运动。1977年4月,编入《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發表。.
查看 右派和事情正在起變化
从维熙
从维熙(),丛维熙,男,笔名碧征、从缨,中国作家。河北玉田县人。.
查看 右派和从维熙
以色列
以色列(יִשְׂרָאֵל;),正式名称是以色列国(help;دَوْلَة إِسْرَائِيل),是位於西亚的主权国家,坐落於地中海东南岸及红海亚喀巴湾北岸,北靠黎巴嫩,东北邻叙利亚,东与约旦接壤,巴勒斯坦领土(巴勒斯坦国对其宣称主权,但局部为以色列所控制)的约旦河西岸地区和加沙地带各居东西,西南则为埃及。其领土范围不大,但地形和气候相当多样。以色列的金融及科技创新中心為特拉维夫,而耶路撒冷則为其法定首都(美國承認)、各政府机构所在地(国防部除外)及其轄下的第一大城市(特拉维夫都会圈人口最多)。以色列对耶路撒冷的主权在国际上有爭議。美国東岸时间2017年12月6日下午1時,特朗普正式在白宫外交厅宣布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 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建議在巴勒斯坦托管地推行分治方案。這一方案規定了新的阿拉伯和猶太國家的國界,並指定耶路撒冷及其周邊地區將為聯合國進行國際管理Harris, J.
查看 右派和以色列
以色列是我们的家园
以色列是我们的家园(ישראל ביתנו),以色列民族主义政党,立场偏右。在传统上,该党代表前苏联犹太移民的利益,但目前该党向更大范围内的以色列民众发展影响力。2009年以色列议会选举中,该党赢得15个席位,成为以色列议会第三大党。之后该党与利库德集团等党派组建联合政府,该党领导人阿维格多·利伯曼出任副总理。.
查看 右派和以色列是我们的家园
以色列政黨列表
本條目收錄以色列的政黨。.
查看 右派和以色列政黨列表
以色列政治
以色列政治主要由锡安主义(犹太复国主义)政党所主导,传统上分为3个阵营,分别是社会民主主义派别的工党锡安主义、修正锡安主义和宗教锡安主义,其中前两者是最大庞大的。除此之外,以色列仍有若干非锡安主义的政治派别,如犹太教正统派政党、左翼联盟,甚至反锡安主义的以色列阿拉伯政党。.
查看 右派和以色列政治
建制派 (香港)
建制派、親北京陣營或親中共派(),或稱建制陣營,為一個香港政治意識形態陣營。建制派由工商界、大財團和專業階層的親共人士、左派工會、地區社團及同鄉會聯合組成,支持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及擁護基本法。在政治意識形態上,與民主派在政治立場方面不合,但在某些經濟議題上持有相同意見。建制派在香港歷次立法會地區直選得票比例基本未過44%,但在立法會功能界別議席和民選為主的香港區議會有壓倒性優勢。 自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建制派實際上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執政聯盟及管治力量。常被親中共媒體及政府称其成员为「香港爱国人士」或「愛國愛港」,而反對人士則貶稱建制派為「保皇黨」、「保皇派」、「港共」、「土共」。 雖然香港社會上有輿論指建制派是政府的執政聯盟,甚或將取得最多立法會議席的建制派組織視之為執政黨,但根據《行政長官選舉條例》的規定,香港行政長官是不能隸屬任何政黨,政黨成員雖然可用個人身份出選特首選舉,但成功當選後必須退黨,所以現時香港法律上沒有執政黨。.
查看 右派和建制派 (香港)
任众 (北京)
任众(又称任重,)生于北京,社会活动家。刘心武新体小说 《树与林同在》的原型。.
查看 右派和任众 (北京)
廖仲恺
廖仲愷(),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字仲愷,以字行,籍贯广东省惠州府归善县鸭仔埗乡窑前村(今惠州市惠城区陈江街道幸福村),生於美國加州三藩市。中國國民黨革命元勳之一,國民黨改革派人物。當孫文於1923年1月和蘇聯發表聯合聲明後,廖仲愷被孫文派往莫斯科進行更進一步協商,同時蔣介石也被送去學習蘇聯政治和軍事制度。1925年被刺殺身亡。.
查看 右派和廖仲恺
廖冰兄
廖冰兄(),原名廖东生,中国漫画家。原籍中国广西象州,生于广州,因其妹名廖冰,故以“冰兄”为笔名,亦曾用“郑育吾”等笔名。作品多讽刺时弊,抨击社会不良现象,代表作有《猫国春秋》、《阿庚传》等。.
查看 右派和廖冰兄
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
《他改變了中國:江澤民傳》(The Man Who Changed China: The Life and Legacy of Jiang Zemin)是一部有關中國共產黨前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江澤民的傳記,作者為,於2005年以英語和中文兩種語言出版,出版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和爭議。 这本书由兰登书屋集团在全球除中国以外的地区出版发行。在中国,它被上海世纪出版社以《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的标题出版。.
仇外
仇外或排外,指對外族人、外國人、外地人乃至陌生人恐懼或不滿,产生排斥心理。其英文名字“xenophobia”來源自希臘語“ξένος (xenos)”,意指「外來者」;“φόβος(phobos)”,意指「恐懼、隔離」。在虛構作品中,仇外主義可指對人工智慧、外星生物或其他非人類存在的恐懼與憎惡。 與所有恐懼症一樣,當事人對恐懼的感覺有意識,並相信引起這種感覺的人是外國人;這與種族主義和一般偏見不同,因為外國人與自己不同國籍,但不同種族的人不一定是不同國籍。引起種族主義的是種族和血統,但引起仇外的可以是不同因素。其一是一個社會中不被視為屬於該社會的一群,一般是外來的移民,但他們有可能已定居數世紀。這種仇外可以引起敵意和暴力反應,甚至大屠殺。其二是文化因素。所有文化都受外來文化影響,文化層面的仇外針對外來的文化,如外來用語影響本土語言。這種形式的仇外較少針對個人,但可以引發淨化文化和語言的政治運動。值得注意的是,孤立主義並不等於仇外。.
查看 右派和仇外
伊扎克·沙米尔
伊扎克·沙米尔(יצחק שמיר,Yitzhak Shamir,),以色列政治人物。曾于1983年10月至1984年9月、1986年10月至1992年7月两度担任以色列总理。他是以色列鷹派政治人物之一。.
查看 右派和伊扎克·沙米尔
企畫院事件
企画院事件,是指1939年到1941年期间,日本企画院多数的职员、調查官和相关人员因涉嫌参与左翼活動而以违反《治安維持法》的罪名被检举、起訴的事件。企画院事件是由1939年以后的「判任官集团」事件、和1940年后的「高等官集团」事件组成。.
查看 右派和企畫院事件
张天人
张天人(),又名张彼得,青岛教会长老。 张天人是山东省掖县人,1914年出生。1933年(19岁)领洗加入基督教长老会。1936年起投身传教工作,曾经先后在中国北方的烟台、北平、天津、威海等地工作。 1946年,张天人任青岛基督徒聚会处长老。 1951年3月,青岛教会邀请上海的自由布道家顾仁恩来青岛,在龙山路4号布道,顾仁恩因“散布反动言论”和“驱病赶鬼”被逮捕。同年,在土改运动中,青岛教会1500余名信徒参加签名,上书毛泽东主席和福建省人民政府,要求保留福州鼓岭“执事之家”的土地。6月,青岛教会参加青岛市基督教“三自”运动筹备委员会。年底,青岛教会的张子洁长老、张世平以“反革命罪”被捕。青岛教会的聚会人数锐减。张天人继续负责青岛教会。 1954年12月和1955年8月,张天人负责的青岛教会先后二次退出“三自”。不过不久之后,同年秋天,张天人等负责人终于因“爱国教徒的帮助”和“政府的感召”而公开认错,第三次参加了这一组织。1956年秋,在青岛市基督教第二届代表会议上,张天人长老当选为青岛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任。 不过,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张天人由于在人大会议上发言,批评政府的宗教政策不够透明,以及占用教会用地、不尊重教会,而被定为右派。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张天人作为“牛鬼蛇神”遭到批斗,下放街道监督劳动,生活费停发,以做临时工为生。 1979年,张天人得到平反,并补发了生活费。1980年张天人回到教会工作,主持了青岛第一个恢复开放的江苏路基督教堂。1981年3月19日,山东省基督教召开第三次代表会议,张天人被选为山东省基督教协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会长。同年5月26日,青岛市基督教召开第四次代表会议,选举张天人为“三自”副主任,并出任新成立的“青岛市基督教协会”会长。1984年,青岛基督徒聚会处重新恢复活动。.
查看 右派和张天人
张云川 (农工党)
張雲川()原名张长浚,江苏省萧县(今属安徽省)寿楼乡张寿楼村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冯其利,东北义园名人补遗,北京档案史料2007年第4期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952页.
查看 右派和张云川 (农工党)
张伯驹
張伯駒(),本名家騏,字伯駒,以字行。別号叢碧,春遊主人,好好先生等。中國河南項城人,是收藏家和書畫家、詩詞學家及京劇研究家。其生父為张锦芳(1872年–1942年),養父為清末直隶总督及河南都督张镇芳,表叔爲袁世凯。是民國四公子之一。.
查看 右派和张伯驹
张克锦
张克锦()男,四川达县(今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人,画家。12岁便被打成“右派”,关进监狱,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右运动中年龄最小的右派。.
查看 右派和张克锦
张知寒
张知寒(),原名张振衡,山东滕州人,出生于龙阳镇顾庙村,中国著名墨学研究专家,墨子国际学术研究会首任会长。最早提出墨子里籍「滕州说」。.
查看 右派和张知寒
张申府
张申府(),原名张崧年,字申甫,河北献县人。中国哲学家,中共创始人之一。其父张濂,其二弟张崇年、三弟张岱年。.
查看 右派和张申府
张西曼
张西曼(),又名百禄,男,湖南长沙人。中国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左翼人士,中华民国政治人物、社会活动家、俄语语文学家。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者,《民主与科学》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中国近代俄罗斯学的奠基人。.
查看 右派和张西曼
张贤亮
张贤亮(),江苏省盱眙县人,生於南京,中国作家,全國政協委員,企業家。.
查看 右派和张贤亮
张黎群
张黎群(),中共党员,1918年5月5日出生于四川省蒲江县;1937年前往延安,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中共四川乐山地区中心县委组织部长,中共济南市委青委书记兼市委学校党委书记等职;1949年后,历任团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共青团中央委员、常委,全国青联委员,中国青年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共中央西南局办公厅副主任;“文化大革命”期间,张黎群被监禁七年;1978年后任浙江大学党委第二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1983年调中央纪委参与组建教育室并任主任;1986年3月离休,2003年3月11日逝世。.
查看 右派和张黎群
张轸
张轸(),字翼三,河南罗山县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
查看 右派和张轸
张资平
张资平(),原名张秉声,曾用名伟民,广东梅县人。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专攻地质学,1922年毕业回国,在广东梅县东山中学、广益中学教书。创造社组建者之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中国红极一时的作家之一。 张资平的作品反映“五四”时期青年男女对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热烈追求,以及陈腐的封建伦理道德和金钱势力对他们的束缚。.
查看 右派和张资平
张闻天
张闻天(),原名张应皋(也作张荫皋),字闻天,曾經长期使用化名洛甫,江苏省南汇县(今属上海市浦东新区)人。 张闻天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前往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红色教授学院学习、任教,是当时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张闻天1930年回国,1933年1月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遵义会议后,张闻天被推举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到达陕北之后,随着毛泽东权力的扩大,张闻天的地位逐渐下降。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张闻天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马列学院院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张闻天任中共合江省委书记、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部长、中共辽东省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张闻天主要从事外交工作,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联大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第一副部长等职务。1959年,张闻天被划为“彭德怀反党集团”成员,受到批判,改而从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研究。张闻天于“文化大革命”中被批斗,“文革”结束前病逝。.
查看 右派和张闻天
张良 (演员)
张良,原名张庆铸(),辽宁本溪人。一级导演,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得主,2015年获得第30届金鸡奖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查看 右派和张良 (演员)
张思之
张思之(),河南郑州人,中国著名律师、法学家,中国大陆北京市吴栾赵阎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北京市义派律师事务所名誉理事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同时,张思之被誉为“律师的良心”。六四事件后,参与鮑彤、魏京生、王軍濤等政治犯辯護。.
查看 右派和张思之
張子岱
張子岱(Cheung Chi Doy,),生於香港,已退役香港著名足球運動員,司職前鋒,綽號「阿香」,籍貫江蘇上海,前中華民國國腳,為叱吒香港及亞洲球壇的球星,於1960至62年效力英格蘭甲組聯賽球會黑池,是歷來首位加盟歐洲頂級聯賽的華人及亞洲球員,在1998年世界盃前夕全球體育記者就五大洲選出本世紀各洲的最佳陣容,其中張子岱在亞洲最佳陣容中榜上有名亦是唯一入選的華人球員,與父親張金海及四弟張子慧都是前中華民國國腳。於2016年協拍攝紀錄片《尋找張子岱》,在同年8月年屆75歲的張子岱遠赴英國重返現於英格蘭乙組聯賽作賽的黑池,與前英格蘭國腳占美安菲及等昔日隊友及球迷重聚,獲球會高規格接待而英國傳媒亦有廣泛報導。.
查看 右派和張子岱
張廣達
張廣達(),生於中國河北青縣,歷史學家與漢學家,專長為隋唐史、中亞史地及漢學。為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
查看 右派和張廣達
張德秀
張徳秀(장덕수,)號雪山(설산)。是韓國的独立运动家、政治家、教育家、学者、媒体人士。本贯結城,雅号雪山(설산)。.
查看 右派和張德秀
張映南
张映南()又名光煐,字映南,以字行,湖北省江陵荆州镇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学家、政治人物。湖北省志·人物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796-797页.
查看 右派和張映南
張慕陶 (陝西)
张慕陶(),陕西旬邑人,本名张金刃,又名金印,號镜英,齋號信斋,化名張慕陶、张渊明、馬雲程。1925年冬,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但被当时的中共中央和河北省委作为“右倾机会主义”典型来批判的,甚至被定以“右派叛徒”、“奸细”、“托派”等罪名,并最终被开除出党。後投靠閻錫山,官拜少將。因長期反蔣,1941年遭到蔣介石枪決。 直至今天,有关张慕陶的历史问题仍是疑团重重,没有得到澄清。.
查看 右派和張慕陶 (陝西)
弗里德里希·艾伯特
弗里德里希·艾伯特(Friedrich Ebert,),生于海德堡,德國政治家。魏瑪共和国首任總統。.
查看 右派和弗里德里希·艾伯特
弗朗西斯科·佛朗哥
弗朗西斯科·佛朗哥(Francisco Franco,),前西班牙国家元首、西班牙首相,西班牙长枪党党魁。 佛朗哥出生于西班牙的一个军人世家,青少年时代即在军中。1936年发动叛乱,西班牙内战爆发,1939年1月26日成功占领巴塞罗那統一全國,并成立独裁政权,以法西斯主义统治西班牙。在二战中佛朗哥政权实行亲德、義的政策以换取相对的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名义上保持中立,并象征性的派出“蓝色师团”协助纳粹德国进攻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被各国孤立,但和美国保持亲密的盟友关系。1947年佛朗哥自任摄政王。在二战之后西班牙迅速成长为工业化的中等发达国家。1975年逝世后胡安·卡洛斯一世登上王位,实行民主改革,西班牙结束独裁统治。 佛朗哥统治期间,以灵活的外交方式,赢得了国家的和平与稳定,并且在二战之后使国家能够迅速发展,实现经济飞跃。但是他也以其法西斯式的獨裁统治,严酷打击异己特別是親共产主义或社會主義人士,严重阻碍西班牙的民主化而遭到后人诟病。.
查看 右派和弗朗西斯科·佛朗哥
弗朗茨·約瑟夫·施特勞斯
弗朗茨·約瑟夫·施特勞斯(Franz Josef Strauß;),德國右翼政治家,拜仁基督教社會聯盟重要成員。.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p;),通稱列寧(a),是俄羅斯共產主義革命家、政治家和政治哲學理論家,曾擔任俄羅斯共和國(1917年-1918年)、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18年-1924年)及蘇聯(1922年-1924年)人民委員會主席(總理)。在他治理下,俄羅斯和往後的蘇聯成為接受布爾什維克(後來的蘇聯共產黨)統治的一黨制社會主義國家。列寧的思想體系根基於馬克思主義,而其發展的政治理論則稱為「列寧主義」。 列寧出身於富裕的辛比爾斯克中產階級,在兄長亞歷山大·烏里揚諾夫於1887年遭到處決後,他決定接受革命社會主義的政治立場。由於參與反對俄羅斯帝國沙皇專制制度的抗議活動,導致他遭喀山國立大學除名,他在隨後幾年則專注於法律學位上。1893年,他搬到聖彼得堡,成為俄國社會民主工黨高級幹部,主張馬克思主義。1897年,他因為而遭逮捕,至度過長達3年的流放生涯,期間迎娶娜傑日達·克魯普斯卡婭為妻。他在流放結束後搬往西歐,透過出版而成為著名的政黨理論家。1903年,他在俄國社會民主工黨意識形態分裂中扮演著關鍵角色,領導布爾什維克對抗尤里·馬爾托夫的孟什維克。他鼓舞了1905年俄國革命的爆發,爾後則發起活動,以讓第一次世界大戰轉為整個歐洲的無產階級革命;作為馬克思主義者,他相信這將推翻、且由社會主義社會替代。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並建立俄國臨時政府,列寧則返回俄羅斯。之後他領導發動十月革命,使布爾什維克推翻新政權。 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組成人民委員會(最高行政機關),部分權力則由民選的全俄羅斯蘇維埃代表大會擁有。新政府曾為俄國立憲會議進行選舉,但隨後遭到廢除。在與同盟國簽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後,俄羅斯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並在俄羅斯控制下,承認非俄羅斯民族國家獨立。然而契卡也組織暴力行動以鎮壓反對者,造成數萬人死亡、或關押至古拉格的集中營,史稱「紅色恐怖」。右派和左派團體共組反對布爾什維克的軍隊,但在1917年至1922年的俄國內戰中戰敗。儘管俄羅斯政府決定重新分配農民、國家銀行與大型工業的土地,不過為了應對戰爭破壞、與民眾暴動,列寧在1921年推行混合經濟體系的新經濟政策,以促進經濟成長。為了設法推進世界革命,列寧政府創辦第三國際,期間發動波蘇戰爭。1922年,俄羅斯和鄰近國家簽署《蘇聯成立條約》,宣告蘇聯成立。隨著健康越來越惡化,列寧對於其繼任者新當選總書記的約瑟夫·史達林權力不斷增長表示反對,最後他於逝世。 列寧被廣泛視為20世紀最重要且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也是評價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
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Vladímir Vladímirovic Pútin,)是俄罗斯政治人物,出生於列寧格勒(今聖彼得堡),現任俄羅斯總統(第4任),曾任俄羅斯第7及11任總理、俄羅斯第2任總統與統一俄羅斯党主席,均沒有離開過權力核心,故被認為是俄羅斯自2000年以來實際的最高領導人。 普京最早任職於KGB,蘇聯解體後進入俄羅斯政府工作,並在1999年中獲得時任俄羅斯總統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欽任命為總理。在1999年12月31日即將踏入2000年的數小時前,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欽突然宣布辭去總統職務,時任總理的普京受命成為代理總統。之後,他陸續贏得2000年和2004年的總統選舉。由於憲法規定了連任的限制,普京無法參與2008年俄羅斯總統選舉。隨後,普京指定的候選人德米特里·梅德維傑夫當選了俄羅斯總統。2008年5月7日普京卸任總統後,被總統梅德韋杰夫提名第二度出任總理,繼續掌握國家的實權。2012年普京第三度參選總統選舉並勝出並辞去统一俄罗斯党主席职务,第四度參選2018年大選再度連任,任期至2024年。 普京擔任總統期間的主要改革如所得稅改成13%、降低利潤稅稅率,以及制定新的土地和法律條文,利用他善於擔任特務工作的施政手段,確保國家運作的平穩。特別是普京在位期間遇上史上最高油價,俄羅斯受惠於油田出口賺進大量資金,使俄國的軍事與政治實力得以在蘇聯崩潰後恢復,政治以及法制上都獲得了穩定發展。但他在民主方面則遭到很多爭議,可說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鐵腕總統」。號稱在普京的經濟管理下,在他任內吸引了許多外匯公司進駐俄羅斯,但國際原油價格反轉下跌後馬上又呈現經濟疲態。不過總體而言,他任內國內生產總值將近上升了72%,購買力平價也上升6倍左右;俄羅斯國內的貧窮人口則減少了一半,平均月薪從80美元增加至640美元。分析人士形容普京的經濟改革,令人印象深刻。 但同時他所帶領的政府也被反對派、外國政府或組織和人權組織質疑,特別是由於鷹派的他所主導的第二次車臣戰爭、頓巴斯戰爭、克里米亞戰爭、南奧塞提亞戰爭及敘利亞內戰,特別是人權和自由記錄等。根據媒體報導,在俄羅斯的經濟圈內出現一組新的巨商集團,並明顯地控制住俄羅斯的整體經濟情況,這包括羅曼·阿布拉莫維奇、奧列格·德里帕斯卡、米哈伊爾·普羅霍羅夫以及尤里·科瓦利丘克等人。值得注意的是,這批新興的俄羅斯巨富,往往與普京本人有密切的關係。此外,普京也被批評於總統任期內塑造一種個人崇拜的價值觀。 普京于2009年12月在俄罗斯国家电视台说斯大林“很难被非黑即白地评价,很难说他的一生是功是过。”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和比俄共更加亲近斯大林主义的苏联共产党俄罗斯共产主义工人党、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以及第三位置政党俄罗斯民族布尔什维克党,基本上都反感与厌恶普京。 美国新闻评论员罗杰·拜耶斯曾认为普京更像是一个新勃列日涅夫而不是新斯大林。.
开放杂志
《開放雜誌》(Open Magazine)1987年1月在香港創刊,初名《解放月報》。社長哈公(許國)、總編輯金鐘(冉茂華)、顧問許行。1987年6月哈公病逝,雜誌由金鐘主持,1990年1月改名《開放雜誌》。1992年5月雜誌被地產商劉鑾雄收購,一年多後,劉鑾雄決定停刊,金鐘重新注冊再辦《開放》。 2014年12月宣布「暫停印刷出版」,轉而發展《開放網》。 《開放雜誌》以報導評論中國大陸、台灣、香港的政治發展為重心,主張中國的新聞自由、政治民主化。撰稿人包括在海外的中國民運人士及學者。2000年來連獲香港外國記者會、香港記者協會與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的【人權新聞獎】。 該雜誌同時經營開放出版社(Open Books),出版不少政治、歷史類書籍,如《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趙紫陽軟禁中的談話》、《紅朝宰相》、《文革受難者》、《共產中國五十年》、《林昭之死》、《零八憲章》、《中國教父習近平》等。 該雜誌在中國大陸遭禁止入境。.
查看 右派和开放杂志
彭子冈
彭子冈(),女,原名彭雪珍,笔名子冈,中国江苏苏州人,记者。.
查看 右派和彭子冈
彭文应
彭文应(),中国江西省安福县人。安福三杰(罗隆基、王造时、彭文应)之一。中国政治学家、政治人物,曾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上海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57年被打成右派,是文革后未获得改正的右派之一。邹艳,彭文应的坎坷人生,纵横2003年08期.
查看 右派和彭文应
佔領華爾街
佔領華爾街(Occupy Wall Street,或譯佔據華爾街)是一連串主要发生在纽约市的集会活动,由加拿大反消费主义组织广告克星发起。行動靈感來自2011年發生的阿拉伯之春,尤其是发生在2011年埃及革命期间的开罗塔利尔广场周围的集会与示威运动。行動於2011年9月17日開始,當日近一千名示威者進入紐約金融中心華爾街示威,警方更一度圍起華爾街地標華爾街銅牛阻止示威者進入。 活动的目标是要持续占领纽约市金融中心区的华尔街,以反抗大公司的贪婪不公和社会的不平等,反对大公司影响美国政治,以及金钱和公司对民主、在全球经济危机中对法律和政治的负面影响。组织者试图通过占领该地以实现“尽可能达到我们的要求”之目的,具体要求在运动中逐渐产生。 10月1日,类似的集会运动出现在了华盛顿特区、旧金山、洛杉矶、芝加哥、波士顿、波特兰、阿布奎基、坦帕、夏洛特、西雅图、丹佛和緬因州波特蘭。 后来,該運動已發展成「一起佔領」(Occupy Together),蔓延至南美洲、歐洲、亞洲、非洲、大洋洲各地,並在10月15日開始全球各大城市串連,亞洲包括郑州、台北、東京、首爾、香港、吉隆坡都有人加入響應。以及延续至今(2014)的土耳其、乌克兰和泰国等反对政商合一统治的、占领政府机构的行动。.
查看 右派和佔領華爾街
何家栋
何家栋(1923年9月—2006年10月16日),河南信阳人,被认为是“一二·九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之一。.
查看 右派和何家栋
何开荫
何开荫,(),安徽省天长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政策研究者。.
查看 右派和何开荫
何柱國 (軍事將領)
何柱國(),原名铸果,字敬之,廣西容縣南乡阳梅墟人,中华民國奉系及東北軍高级将领 。 何柱国虽然是广西籍军政人物,但是与当时中国国民党内部派系“桂系”并无任何关联。.
何東洪
何東洪,臺灣嘉義市人,社會學者、音樂評論者,現任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大氣物理學系(學士),在蘭卡斯特大學取得社會學博士學位。.
查看 右派和何東洪
余纯顺
余純順(),上海人,中國探險家,1996年6月在新疆羅布泊遇難。.
查看 右派和余纯顺
余日宣
余日宣(Stewart Yui,),湖北蒲圻(今赤壁市)人。中国政治学家。.
查看 右派和余日宣
徐北文
徐北文,著名学者,山东省文史馆馆员,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被誉为“当代济南首席名士”。.
查看 右派和徐北文
徐诵明
徐诵明(),字轼游、号清来,浙江新昌人,中国病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徐诵明出生于一塾师家庭,早年先后就读于南明学堂、浙江高等学堂预科。1908年瞒着父母由同学资助前往日本求学,并经章太炎介绍加入同盟会。后由于经费原因被迫回国。次年再赴日本,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1910年毕业后进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学习。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徐诵明回到中国,在徐锡骥组建的陆军卫生部担任革命军上尉连长。次年返回日本继续学业。1913年考入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1918年毕业,于次年回国出任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病理学教授。期间,他创建了中国自办的第一所医学院校中的病理研究室,并首先开始用中文讲授病理学。1926年北伐战争时,曾担任国立第二中山大学医科教授。1927年,出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军医处卫生科长。北伐军攻克南京后,负责接管鼓楼医院。宁汉分裂后,他回绝了何应钦提名的军医处长之职,回到北平任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院长。1932年起,出任北平大学代理校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平大学与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迁往陕西成立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徐诵明出任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他继续担任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1939年西北联大解散,他前往重庆任教育部医学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1943年,当选中华医学会理事。1944年,调任国立同济大学校长,并兼医学院院长。抗战胜利后,他于1946年调任国立沈阳医学院院长兼病理学教授,后于1948年辞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徐诵明出任卫生部教育处处长,并兼任北京医学院病理学教授、中华药典编纂委员、卫生教材编审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1953年任人民卫生出版社社长。1956年起出任中华医学会编辑部主任、中华医学杂志总编辑。他于1958年被划为右派,后于1978年文革结束后获平反。此后,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顾问、中央参议委员会委员。此外,他还是第二、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9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8月2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查看 右派和徐诵明
徐铸成
徐铸成(),笔名荆紫、银丝、丁宁。江苏宜兴人,1927年投身报业,《大公报》历任记者、要闻版编辑。《文汇报》总主笔。.
查看 右派和徐铸成
依斯迈沙比里
依斯迈沙比里(Ismail Sabri bin Ab Yaakob;),马来西亚从政者,为巫统党员。自2004年马来西亚大选以来代表国民阵线当选为彭亨的国会议员。2018年马来西亚第十四届大选,他继续连任该议席。 他也是巫统中央委员,其立场偏右翼,常引起许多争议如杯葛华商论、开设专门给土著的刘蝶广场2、停赞助新生至泰莱大学深造、吃海龟蛋疑云、不管制电子烟,引起民众反感。 在擔任國會议员之前,沙比礼是马来西亚國家體育中心的主席,並于2008年擔任巴達威內閣的青年与體育部长,2009年4月,他成為了纳吉內閣的国内贸易、合作与消费部长。2013年再次连任并担任农基部长,后调派担任乡村与区域发展部部长直到中央政权变天为止。2018年6月30日,获选为巫统副主席。.
查看 右派和依斯迈沙比里
復仇主義
复--主义 (法语:Revanchisme;源于法语名词 revanche ,意指复--) 从1870年代开始被广泛使用,意指透过政治运动,向一个国家收复于战争后所失去的领土之行为,可在战争完结多年后发生。一般而言,复--主义的萌芽,是基于挽回民族尊严、重建报复者地缘政治之影响,或是借助打败敌人获得经济利益。极端复--主义的思想,经常带有鹰派色彩,多数认为收复失地只能够以武力解决,此谓「以牙还牙」。 复--主义与民族统一主义有非常复杂的关联。后者的意思,是某个民族的文化与人口在他们的民族国家之国界以外。 复--主义之思想,通常将民族与民族国家相提并论,并动用根深柢固的种族民族主义作宣传,宣称对国民在该国家外之居住地拥有主权。复--主义也通常利用沙文主义式的民族主义争取支持。复--主义之论据,往往是基于古代版图,甚至是原居民对领土之占有 (英语:Autochthonous) 。法律学也有同义的名词,是德语的 Urrecht ,译作原权、自然权或固有权。.
查看 右派和復仇主義
德國另類選擇
德國另類選擇(Alternative für Deutschland,缩写为AfD)是德國的一个右翼民粹主义政黨,2013年2月6日于柏林成立。该党派怀疑欧洲一体化,并反对欧盟单一货币政策。该党由经济学家贝恩德·卢克(Bernd Lucke)创立。在2014年欧洲议会选举时,另择党第一次赢得了席位,并加入了歐洲保守派和改革主義者党团。截止于2016年9月,在德国16个州议会中,该党已在10个州有代表席位。另择党曾采用双元领导制,两位党主席为弗劳克·佩特里和约尔格·莫伊滕,而佩特里在2017年德國另類選擇成功赢得德国大选议席后的9月28日退党。目前德國另類選擇在联邦议院的领导为亚历山大·高兰(Alexander Gauland)和爱丽斯·威德尔(Alice Weidel)。.
查看 右派和德國另類選擇
德国十一月革命
德國十一月革命(),又称“德国1918年-1919年革命”,是德国在1918年与1919年发生的一连串事件,致使德意志帝國威廉二世政权被推翻以及魏玛共和国的建立。与俄罗斯的二月革命类似,德国革命并非由一个政党领导。同时,类似苏维埃的工人团体亦希望夺权,然而此类事件使得左派分子更分裂,如社会民主党领导的共和政府曾利用右翼的自由军团来镇压同为左翼的斯巴達克同盟。 正如俄罗斯的大革命一般,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的灾难引發了德国革命。德军统帅埃里希·魯登道夫想领导军队在1918年向盟军投降,結果引起政治危机。威廉二世退位後,虽然巴登親王任命社会民主党代表领导临时政府,但仍未能阻止叛乱继续。 1918年10月29日至11月3日,基尔港首先发生起义:四万名海员及船只认为德国在战争中大势已去,出战只是自取灭亡,於是抗拒海军的出兵命令。11月8日时,工人与士兵的议会已占领了德国西部的大部分,为“议会共和”作准备。11月9日,威廉二世被迫退位,德意志帝国灭亡。纵然如此,仍有不少上層或中产的分子支持帝制。11月11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社会民主党跃升成为领导德国的政党,与激进的德國独立社會民主黨共同执政。不过,独立社民黨认为社民黨想保持资本主义在德国的现状,便在1918年12月脱离联合政府。其后,1919年1月,斯巴達克同盟发动第二股革命浪潮,让它横扫德国。社民党主席弗里德里希·艾伯特聘用自由军团镇压起义。1月15日,斯巴達克團两位领导人卡爾·李卜克內西与羅莎·盧森堡惨遭杀害。4月,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形成革命高潮。5月,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遭社民党政府血腥镇压。 德国革命促成了魏玛共和国的成立,同时又促使民族主义的纳粹党崛起。.
查看 右派和德国十一月革命
德国六八学运
西德六十年代学生运动是一场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联邦德国(西德)发生的一系列激进的批判与带有复杂政治因素的抗议活动。它是同时期美国国际学运的一部分,受影响于法兰克福学派。学运的首要目标在于人的解放,即带有反权威色彩的对统治关系的反对。这些思想倾向于但明显不同于同时代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其中更广为人知的是对那些从前为第三帝国工作,如今依然身居高位的官僚的反对;以及对五十年代保守且虚伪的性道德的反动。 西德学运与二战后的德国社会紧密相联。相对于当时西方世界的其他学运,在运动的形成、传播与所针对的目标上,它更为独特地批判着那些原属纳粹的行事方式。 抗议起始于1961年,左翼学生联盟遭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开除。本诺·欧内索格的被杀(1967年6月2日),与鲁迪·杜契克的被枪击(1968年5月11日)使运动朝向暴力与极端的地下武装斗争发展,如从七十年代兴起的七二运动与红军旅。但从1969年起,学生运动内部逐渐分裂,派系间的相互倾轧使学运趋于瓦解。是时,随着后物质主义的兴起和1966年以来由在野党构成的大联合政府的掌权,人的解放这一概念在西德社会中发生了转变,学生运动也退变为少数极端激进派的运动。 毋庸置疑的是,这场学生运动(或更具体地说,六八学运)深刻地改变了德国社会。至今时常爆发的对此运动如何评价的争论,部分集中于右翼所要求的,对被这场运动所摧毁的价值的回溯。.
查看 右派和德国六八学运
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
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Unabhängige 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缩写为USPD),一战期间由德国社会民主党“中派”建立的政党,一开始左派也参加了该党。这些“中派”既反对右派的战争立场,亦反对左派用革命结束战争的主张。1917年1月7日召开反对派会议,结果反对派被右派开除出社民党。反对派在同年4月成立独立社会民主党,奉行考茨基主义。1918年该党反对德国十一月革命。同年12月,斯巴达克同盟的成员退党另组德国共产党。1920年党代会上该党发生严重分裂,左派退党,与德国共产党合并。其余的大部分独立社会民主党员1922年回归德国社会民主党。该党的主席为胡戈·哈泽。 Category:德国政党 Category:德国政治史.
查看 右派和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
德木·丹增嘉措
德木·丹增嘉措(;)原俗名旺达,男,藏族,西藏工布地区人,第十世德木活佛,最早廣為人知的藏族摄影家。.
查看 右派和德木·丹增嘉措
往事並不如煙
《往事並不如煙》,章詒和作品,共335页。內容敘述中國反右運動的一些人物與故事。.
查看 右派和往事並不如煙
保加利亞社會黨
保加利亞社會黨(Българска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 партия,БСП;Bulgarska sotsialisticheska partiya,BSP)是保加利亞社會民主主義政.
查看 右派和保加利亞社會黨
保守主义
保守主义(conservatism)在不同的语境下,或者不同的历史阶段,拥有不同的含义,但它们都有類似的本質:是一種強調既有價值或現狀的政治哲学。保守主义一般是相对激进而言的,而不是相对进步而言的。保守主义并不反对进步,只是反对激进的进步和徹底的顛覆,宁愿采取比较稳妥的方式。其特色為重視已建立之體制並加以維護或者小修小補,並且尊重傳統為不同時代所累積智慧結晶而非累贅。 保守主義者隨著在地區、時代等性質的不同,彼此抱持的觀點或關注的議題可能不同或甚至對立。如英美現今保守主義政黨通常傾向於小政府、自由市場的經濟架構,以及在政治意識形態上對抗社會主義以及共產主義(或僅僅只是大政府的左派價值觀),甚至是反全球化,例如退出不必要的國際組織等。英美的部分進步保守主義者可能相對的支持有限度市場管控和社會福利政策,改以法律約束公平競爭的型態;現在歐洲國家的保守派跟大洋洲國家的保守派在對待外來移民的議題方面,比北美洲國家的保守派採取更為開放的態度所以相對而言對於外來文化上是可能比較開放,雖然他們也會關心商業活動的發展,不過他們也較少反對或有限度支持福利國家政策的相關目標。.
查看 右派和保守主义
保守党
保守党(Conservative )是属于偏向右派的保守主義政党,大多主張維持社會現狀,或在穩定中求改革和進步,反對左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及支持市場經濟,強調宗教、家庭等社會傳統價值觀。 大部分民主国家都有保守党的存在。有些這類政黨直接以保守黨為名稱,如英國保守黨。有些非以此為名稱但實質上為該國的政黨,如美國共和黨、澳大利亞自由黨、新西蘭國家黨等。 大部分保守黨均為保守黨組織國際民主聯盟的成員。.
查看 右派和保守党
保守黨 (香港)
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是香港的歸英派政黨,由賴綺雯於2015年9月創立,他們主張香港回歸英國統治,使命是守護香港重要價值,包括自由、人權、民主、法治、社會責任,並保護香港東西薈萃的文化及致力與英國建立尊重及信賴的相互合作關係。雖然名為保守黨,但與英國保守黨並無任何關系。.
查看 右派和保守黨 (香港)
保守自由主義
保守自由主義(Conservative liberalism)http://www.wikipolitique.fr/Libéralisme_conservateur 是自由主義的變體之一,結合自由主義價值、政策與保守主義立場,或更簡單地說,代表自由主義中的右派。M. Gallagher, M. Laver and P. Mair,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in Europe, p.
查看 右派和保守自由主義
保守民主
保守民主是土耳其右派執政黨正義與發展黨提出來的一種政治理念。但是隨著正發黨的右翼奧斯曼主義傾向日發凸顯,該思想逐漸淡化并被新奧斯曼主義取而代之。.
查看 右派和保守民主
保罗·迪卡尼奥
保罗·迪卡尼奥(Paolo Di Canio,)是一名意大利足球运动员,司职前锋,曾经在意大利、英格兰、苏格兰联赛多家球会效力。退役後擔任領隊,於2011年任教剛降級英乙的史雲頓。 他是2001年度国际足联公平竞赛奖的获得者,然而整個球員生涯以脾氣壞見稱,曾作過多次具爭議之舉動。不過他卻深受韋斯咸球迷尊重,曾在一次訪問中明言欲執教韋斯咸。.
查看 右派和保罗·迪卡尼奥
信川良民虐殺事件
信川良民虐殺事件,又稱為信川大屠殺,(신천 양민학살 사건,, Sinchon civilian Massacre, 日語:信川良民虐殺事件) ,發生在韓戰爆發的1950年,地點位於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国的黄海南道信川郡,在聯合國軍隊占領下,有相當於四分之一的住民,相當於3萬5383人被虐殺。至於肇事者是誰,有下面幾個觀點。.
查看 右派和信川良民虐殺事件
信心希望聯盟
信心希望聯盟,簡稱信望盟,是一個主要由多位基督教右派信徒發起的臺灣政黨,成立於2015年9月6日,初期有高俊明牧師作為顧問參與,自許超越藍綠。第一屆主席團主席為陳志宏、雷倩、王秉森、張信一,現任主席團主席為陶君亮。 ,第二屆主席團以陶君亮為首。黨員雖不以基督徒為限,然而絕大多數皆有教會背景 。 創黨後隨即投入中華民國第九屆立法委員選舉,並發動公投聯署,遭到諸多LGBT權利運動團體批評。雖達到第一階段連署門檻,但2016年2月,該案最終遭行政院公民投票審議委員會委員以10比1之壓倒性票數,以不屬於法律複決、重大政策之創制複決,或憲法修正案之複決,且不符合一案一事為由駁回。在2016年立委選舉結束後,信望盟未進行謝票,粉絲專頁也鮮少貼文。由於選舉結果不如預期,內部檢討後幾未再以政黨名義對同性婚姻議題發聲。 政黨成員至今仍活耀於各種反同婚陳抗活動,前候選人曾獻瑩等人持續積極主導反同婚團體下一代幸福聯盟及反同婚媒體風向新聞(愛傳資訊媒體)之運作;前候選人游信義則發起北北基安定力量聯盟,對支持同性婚姻的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發動罷免;中部地區簡孟軒亦對台中市政府掛彩虹旗發動群眾抗議。.
查看 右派和信心希望聯盟
俄國臨時政府
俄国临时政府(Вре́менное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о;1917年3月15日─11月7日)是俄国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后,在彼德格勒成立的政府,這個政權建立的國家正式名称为俄羅斯共和國,這個政权存在只有7個多月便在十月革命中被布尔什维克消滅了。 1917年,二月革命发生,沙俄政府崩溃。原属政府的杜马与彼得格勒苏维埃争夺政府领导权。双方最后和解,决定成立一个临时政府,并让它主持俄国立宪会议的选举。3月15日,沙皇尼古拉二世逊位,其弟米哈伊尔大公拒绝接受王位,王朝正式灭亡。临时政府接管俄罗斯,成為俄國土地上唯一的合法政權。但是由于苏维埃渐渐壮大,列宁開始号召“一切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虽然苏维埃當初只是俄國政府下的一個政黨,但是後來他們漸漸掌控俄國的军队、工厂和铁路,又獲得了工人們的支持,最後以武装推翻俄國政府。.
查看 右派和俄國臨時政府
俄国立宪会议
俄国立宪会议(Всероссийское Учредительное собрание,拉丁轉寫:Vserossiiskoe Uchreditelnoe sobranie) 为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中推翻俄羅斯帝國后而产生的一个宪政民主议会。这个民主的议会在1918年1月5日(儒略历)16时由民选代表召开,但翌日凌晨5时即遭列寧等布尔什维克強制解散,歷史上仅仅存在了13个小时。.
查看 右派和俄国立宪会议
俄罗斯法西斯党
俄罗斯法西斯党(Российская фашистская партия)是1930年代至1940年代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俄罗斯移民右翼运动。实际上,自十月革命以来法西斯主义即一直存在于满洲俄国人的思想内,直到1931年5月26日一个秘密会议的召开后,一些小型团体才被联合起来组建为俄罗斯法西斯党。通过与日本方面的合作,俄罗斯法西斯党一度成为满洲国境内影响力最为强大的移民政党。 Category:满洲国政治组织 Category:俄罗斯极右翼和法西斯政党 Category:中华民国大陆时期政党 Category:移民中国的俄罗斯人 Category:1931年建立的組織.
查看 右派和俄罗斯法西斯党
匈牙利
匈牙利國(Magyarország),通称匈牙利,是一个位於中歐的內陸国家、但是長期和東歐、南歐歷史所有關聯。匈牙利與奧地利、斯洛伐克、乌克兰、罗马尼亞、塞尔維亞、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接壤,人口约1,000万,首都為布达佩斯。官方語言為匈牙利語,這是歐洲最廣泛使用的非印歐語系語言。在歷史上匈牙利經常和遊牧民族與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的奧地利和捷克、波蘭、當時統治南歐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緊密的聯係在一起,匈牙利為匈人帝國、哈布斯堡君主國和奧匈帝國的核心部分之一。.
查看 右派和匈牙利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简称北大,创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成立之初为中国最高学府,同时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中华民国建立后,校名改为北京大学校,后又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1916年至192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期,“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推行改革,把北大办成以文、理两科为重点的综合性大学,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大与清华、南开合并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日本战败后,北京大学回到北平。1952年院系调整后,北京大学聚集了原北大、清华、燕大三校的自然科学、人文学者,奠定了北大文理两科长期领先的地位。2000年,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如今北京大学是一所兼具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医学以及新型工科的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现有六个校区。北京大学校址原本在沙滩红楼、公主府等地,1952年院系调整后迁入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原燕京大学校园(燕园)。燕园兼收中国古典韵味和西方规划理念,主要景观有未名湖、博雅塔等。.
查看 右派和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校史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的大学之一,有着超过一百年的悠久历史。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成立于1898年戊戌变法中。变法虽然失败,但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1900年,义和团兴起,京师大学堂停办。1902年,清廷恢复京师大学堂。1910年,京师大学堂开办分科大学。1912年,民国政府将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校。1916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随后在北大推行了一系列改革。蔡元培实施教授治校、民主管理,延揽人才,辞退冗余,实行选科制,创立研究所,设立学报,重视体育,提倡美育,支持社团活动,招收女生。期间,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中国研究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1927年至1929年是北京大学校史上动荡的时期。先有奉系军阀主张北京八所高校合并,后有南京政府倡导的大学区制。1930年,蒋梦麟任北京大学校长。他改革了学校的管理制度,整顿教师队伍,北京大学的理科得以快速发展。仿照美国制度,规范北大办学,图书仪器也得到扩充。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北京大学西迁长沙,不久再迁至昆明,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虽然办学条件艰苦,但培养出了很多优秀人才。期间日本扶植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北平以国立北京大学的名义办学,后被称为“伪北大”。1946年,北京大学回到北平,复员后的北京大学文、理、法学院得到加强,医、农学院处于中国顶尖水平。内战爆发,时局动荡,校长胡适与一些教授离平南下,北京大学在1949年2月被解放军接管。学校的管理体制、课程设置等进行了改造。1952年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汇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三校的自然科学、人文学科学者,奠定了北京大学文理两科在中国长期领先的地位。文化大革命中,北京大学贴出了全国第一张大字报,校内发生大规模武斗,组织了“梁效”批判组,干部、教师受到迫害,师生下放血吸虫病疫区劳改。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北京大学的教学秩序得以恢复。北京大学先后加入“211工程”“985工程”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2000年,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现今北京大学是一所兼具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医学以及新型工科的综合性大学。.
查看 右派和北京大学校史
北京市大、中学校红卫兵联络总站
北京市大、中学校红卫兵联络总站,是1966年8月至1967年2月之间存在的一个红卫兵联络总站,也是红卫兵的第一个“官方组织”,由中共北京市委按照周恩来的指示成立。.
北方聯盟 (義大利)
北方聯盟(Lega Nord)是義大利的一个右翼民粹主義、联邦主义和地区主义政黨。現時是執政聯盟成員。.
包豪斯
國立包浩斯學校(Staatliches Bauhaus),通常简称包浩斯(Bauhaus),是一所德國的藝術和建築學校,講授並發展設計教育。「Bauhaus」由德文「Bau」和「Haus」組成(「Bau」為「建築」,動詞「bauen」為建造之意,「Haus」為名詞,「房屋」之意),由建築師沃爾特·格羅佩斯在1919年時創立於德國威瑪。學校經歷了三個時期:1919~1925年魏瑪時期、1925~1932年德紹時期和1932~1933年柏林時期,以及三任校長:1919年至1925年的沃爾特·格羅佩斯、1925年至1930年的漢那士·梅耶以及1930至1933年的密司·凡·得羅,1933年在納粹政權的壓迫下,包浩斯宣佈關閉,同年也是威瑪共和的結束。 由於包浩斯學校對於現代建築學的深遠影響,今日的包浩斯早已不單是指學校,而是其倡导的建築流派或風格的統稱,注重建築造型與實用機能合而為一。而除了建筑领域之外,包浩斯在藝術、工业设计、平面設計、室內設計、现代戏剧、现代美术等領域上的发展都具有顯著的影响。.
查看 右派和包豪斯
國共關係
国共關係是指中国国民党與中国共产党之關係,也可視為海峽兩岸關係。 1923年中国國民黨總理孫中山與蘇聯代表越飛在簽訂孫越聯合宣言後,允許中共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但在1927年发生分裂。对于此次分裂的原因,國民黨認為,加入国民党的中共党员按照孙越宣言中的安排,应接受國民黨的領導,實現國民革命,但中共力圖破壞國民革命,反對國民革命軍北伐,並在北伐光復南京後發動暴動,因而引發國民黨清黨。而共產黨则認為,三大政策(或稱新三民主義)的親蘇聯政策的施行是國共合作的重要基礎,國民黨內頑固右派拋棄聯俄容共的三大政策,導致革命的失敗,中共方面為了堅決擁護三大政策,不得不向國民政府進行反擊。 1927年分裂之后,两黨进行了武装对抗(第一次國共內戰),西安事變後國民黨被迫與共產黨联合抗日,為日後內戰埋下隱憂,至1946年內戰爆发,直至1949年共产党在北京建立其主导的中国大陆政权。1950年後,國民黨幾乎完全失去对中国大陆的控制,中华民国政府迁往台湾地區,長期奉行反共的政治意識形態,此后双方进行了多年的武装对峙,并在国际层面上争夺对中国的代表权。在台湾实现民主转型、2000年首次国民党失去执政权后,放棄其過去的反共立場,轉為加強與共產黨的接觸,2005年兩党领导人首次会面,此后两党开始较紧密的联络,两党关系成为海峡两岸关系中大陆和台湾之间的联络渠道之一。.
查看 右派和國共關係
國民聯盟 (葡萄牙)
國民聯盟(葡萄牙語:União Nacional),並於1970年改名為人民國民行動黨(葡萄牙語:Acção Nacional Popular)。在新國家時期(1933年-1974年)是葡萄牙唯一的合法政黨及執政黨。在意識形態上,國民聯盟是一個獨裁及法西斯的政黨,它是以薩拉查為領袖在葡萄牙國會中取得全部席位,而不像大部份一黨專政的政權只佔國會的多數席位,而全國總工會更是政府的政治部門。.
國民軍 (西班牙內戰)
國民軍(Bando nacional)是指在1936年7月18日至1939年4月1日的西班牙內戰中,對共和政府發動叛亂的軍隊。與國民軍對立的一方,稱作共和軍。共和派稱國民軍為「煽動者」、「法西斯主義者」、「民族主義者」、「壓迫者」,而國民軍稱共和軍為「赤色份子」、「布爾什維克」、「分裂主義者」。國民軍組成者主要有:法西斯主義者、民族主義者、長槍黨黨員、保皇派人士(分作支持阿方索十三世王位和另一派宣稱王室「正統派」的卡洛斯一派(Carlos))、西班牙軍事聯盟、地主階級者、反共產主義者、天主教教權者與信眾。.
國民黨 (菲律賓)
國民党(Partido Nacionalista)是菲律宾的主要政党之一,右翼民族主義政黨。.
查看 右派和國民黨 (菲律賓)
國民黨反動派
國民黨反動派,是中国共产党對蒋中正等人领导下的中國國民黨右派及國民政府當權派的贬称。.
查看 右派和國民黨反動派
國民陣線
國民陣線(Barisan Nasional;National Front),簡稱國陣(BN),是1973年成立的马来西亚政党联盟,在州层次里掌控13州中的2个州议会及州政府。该阵线联盟主席是阿末扎希。 国阵是其前身“联盟”的「扩大版」,前后共有14个政党参与此政党联盟。国阵成立后主宰了马来西亚政治至少四十年,但2008年开始面对反对党更大的挑战,特别是人民联盟及其后续者希望联盟。国阵前身“联盟”自1957年马来亚联合邦独立就开始执政,现今的“国民阵线”在1973年成立,并执政至2018年,被认为是民主世界持续执政最久的执政联盟。2018年5月9日大選落败,正式被希望聯盟終結61年的执政地位。.
查看 右派和國民陣線
國有化
国有化(Nationalization),是将财产收归国家所有的行为。通常它指的是将大型涉及公共業務的私人企業国有化,但是有时它也指其它级别政府(比如地方政府)的公有财产。一般情况下国家会支付一定的金额来补偿原来的所有者,但是有的时候这个价格比市场价格要低很多,所以会造成原来所有者的损失。国有化的理由往往是因为某些产业(比如公共電力、石油、天然氣、自來水等)或某些土地(如日本政府將釣魚台列嶼“收歸國有”。)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相似地,国有化的对立面通常是私有化,亦是左派和右派對經濟政策的爭論點。.
查看 右派和國有化
僚民族主义
壮民族主义指的是壮族的大民族主义,類似于壮民族主义的是大汉族主义。.
查看 右派和僚民族主义
利库德集团
利库德集团(הליכוד,),字面意思是“鞏固”,因為它代表了以色列猶太人權利的鞏固。正式名称是利库德-全国自由运动(Likud–National Liberal Movement),是以色列主要政党之一,最大的右派保守主義政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以色列政黨,1973年成立,並於1977年首次成為以色列國會第一大黨後,至今長期成為執政黨(只在1992年至1996年、1999年至2001年、2006年至2009年間短暫失去政權,成為在野黨),利库德集团是在1973年由赫拉特、自由黨、自由中心、國家名單和大以色列運動合并组成的一個世俗猶太教保守主義政黨,該黨第一位总理和領導人的是梅纳赫姆·贝京。.
查看 右派和利库德集团
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亦稱印刻作用,stereotype),是一個社會學術語,專指人類對於某些特定類型人、事或物的一種概括的看法,看法可能是來自於同一類型的人事物之中的某一個個體給旁人的觀感。通常,刻板印象是大多數是負面而先入為主的,並不能夠代表每個屬於這個類型的人事物都擁有這樣的特質。.
查看 右派和刻板印象
刘宾雁
刘宾雁(),吉林长春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家、记者和持不同政见者。曾任《人民日报》记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和独立中文笔会第一任会长,曾被譽為「中國的良心」。《紐約時報》稱劉是極富使命感的調查記者,因為在《人民日報》等刊物發表文章、評論,成為在中國廣為人知、最受欽佩的作家之一;「作為一個黨員和中共官方出版物的撰稿人,在一個歷史上幾乎不存在公開的異見表達的國家——這也許是有關他職業生涯最了不起的一點。」他曾寫道「共產黨管一切,唯獨不管共產黨。.
查看 右派和刘宾雁
刘荻
刘荻(),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學系。“不锈钢老鼠”是她在西祠胡同BBS的笔名。曾任自由中国论坛常务副站长。2013年起任独立中文笔会理事。.
查看 右派和刘荻
列卡度·彭利拿 (1993年出生)
列卡度·杜明高斯·巴布沙·彭利拿(Ricardo Domingos Barbosa Pereira,),是一名葡萄牙職業足球員,現效力於英超萊斯特城。.
刀刺在背传说
刀刺在背传说(又译为匕首传说或背后一刀传说;德语:),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德国流传的传言,具有政治宣传的作用。由于德国战败,不少德国民族主义者怀恨在心,就用这个传说谴责外国人与非民族主义者出卖德国。.
查看 右派和刀刺在背传说
喬治·楊格
喬治·楊格()是中文譯名,可能指:.
查看 右派和喬治·楊格
周奕成
周奕成(Jou, Yi-Cheng,),台北市人,政治運動家,作家,創業家。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史隆管理學院管理碩士,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等國際研究院(SAIS)外交碩士,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修畢,是學運世代的代表人物之一,國外學者譽為台灣新世代的思想家與意見領袖。曾任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青年發展部及文宣部主任、第三社會工作室召集人、第三社會黨發起人、世代論壇召集人兼執行長、行政院政務顧問、總統府諮議、台灣民主基金會主任。現為新議程研究室主持人、世代文化創業群負責人。論述領域廣及憲政、兩岸、外交、媒體、文化及創業等。.
查看 右派和周奕成
周尧
周尧( ),浙江鄞县(今宁波鄞州区)人;原南通农学院毕业,意大利那波里大学昆虫学博士;中国著名昆虫学家,有“昆虫分类学界泰斗”之称。曾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终身教授、昆虫研究所所长、昆虫博物馆馆长;还曾是圣马力诺共和国国际科学院院士,第六、第七届中国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全国劳动模范。2008年12月15日,在陕西杨凌病逝,享壽96岁。.
查看 右派和周尧
周世釗
周世钊(1897年3月12日—1976年4月20日)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石子冲人,中国著名教育家。字敦元,别号东园。与毛泽东有63年神交,被誉为毛泽东的“第一师友”。.
查看 右派和周世釗
周传基
周传基()山东单县人,生于北京。电影专家,北京电影学院退休教授。.
查看 右派和周传基
周作人
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原名櫆寿(后改为奎绶),字星杓,又名启明、啟孟、起孟,筆名遐壽、仲密、豈明,号知堂、药堂等。魯迅(周树人)之弟,周建人之兄。历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东方文学系主任,燕京大学新文学系主任、客座教授。新文化运动中是《新青年》的重要同人作者,并曾任“新潮社”主任编辑。“五四运动”之后,与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与鲁迅、林语堂、孙伏园等创办《语丝》周刊,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
查看 右派和周作人
呂岑會戰 (1813年)
呂岑會戰是一場爆發於1813年5月2日的戰役,為第六次反法同盟之戰的第一戰,拿破崙在此役之前的俄法戰爭中大損,花費心思才又重建了新的大軍,在此戰役中初試啼聲,獲得勝利,但由於騎兵的不足,反法同盟戰力依然存在。.
呂樂
呂樂,CPM(),人稱樂哥、阿叔,廉政公署稱之為呂老虎,生于廣東汕尾海豐,香港警務處刑事偵緝處前總探長,在任時期建立了一套與黑社會制度相關的貪污機制,終淪為香港通緝犯。呂樂和藍剛、韓森及顏雄4名被通緝的前探長,並稱「四大探長」。.
查看 右派和呂樂
和記黃埔
和記黃埔有限公司(簡稱和黃,前聯交所上市代碼:0013)是《財富》全球500大企業,也是香港交易所最大上市公司之一(公司於1978年1月上市)。截至2010年6月30日,長江實業持有和黃49.97%股權。和黃是業務遍佈全球的大型跨國企業,經營多元化業務,包括全球多個市場最大的貨櫃碼頭經營商、零售連鎖集團、地產發展與基建業務,以至電訊及電台廣播服務。 董事局前主席是李嘉誠,前副主席李澤鉅,前董事總經理是霍建寧,三人兼任公司的執行董事。截至2013年3月21日收市後,公司市值大約為3440億港元。2015年1月9日,長實與和黃公布計劃進行重組合併。.
查看 右派和和記黃埔
傅雷
傅雷(),字怒安,号怒庵,原江苏省南汇县人,中国著名的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早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他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文革当中,被紅衛兵逼於家中自缢而死。 傅雷一生嫉恶如仇,其翻译作品也是多以揭露社会弊病、描述人物奋斗抗争为主,比如《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约翰·克里斯朵夫》等。傅雷对其子家教极严,而又父爱至深,其家书后由傅敏整理成《傅雷家书》,至今影响深远、广为流传。傅雷有两子傅聪、傅敏,傅聪为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钢琴家,傅敏为英语教师。.
查看 右派和傅雷
傅振倫
傅振倫(),字維本,河北省新河縣人,家中為河北望族。192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曾於北京大學、北平大學、東北大學、南開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知名學府任教。為中國近代著名學者、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文物博物館專家,中國共產黨黨員,曾任職於中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現為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
查看 右派和傅振倫
哥伦比亚共产党
哥伦比亚共产党(Partido Comunista Colombiano,缩写为PCC)是哥伦比亚的一个共产主义政党。该党成立于1930年。该党的的意识形态是共产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玻利瓦尔主义。该党的政治立场是左翼。该党的领导人是Jaime Caycedo。该党的青年翼是哥伦比亚共产主义青年。该党的总部位于波哥大。该党是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国际共产主义研讨会、圣保罗论坛和玻利瓦尔人民大会的成员。该党还参与创建爱国联盟和爱国进军。 哥伦比亚共产党曾加入哥伦比亚另一个左翼政党替代民主极点,后于2012年被开除,理由是该党“过于好斗”。 近30年来,哥伦比亚共产党成员一直是哥伦比亚右翼准军事团体暗杀的目标。最近10年,有6000名哥伦比亚共产党成员及其他左翼人士遭右翼势力暗杀。.
查看 右派和哥伦比亚共产党
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人民军
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人民军(Fuerzas Armadas Revolucionarias de Colombia–Ejército del Pueblo),簡稱哥革武(FARC或FARC-EP),是哥倫比亞历史上的一支左翼反政府武装。.
哥倫比亞內戰
哥倫比亞內戰起源於原為哥倫比亞共產黨下屬的一個武裝組織:哥倫比亞革命軍-人民軍。哥倫比亞當局、美國、歐盟認為他們的行為不僅僅威脅當地政府,還危及平民、自然環境和基礎設施,而將其認定為恐怖組織。該組織與哥倫比亞政府對抗逾40年,風頭曾一時無兩,其挑戰哥倫比亞社會不公義的強硬立場曾短暫獲得國際支持。.
查看 右派和哥倫比亞內戰
唐应恩
唐應恩(),號啟敏,安徽歙縣藤川(今屬黃山市)人。中國國民黨黨員,國民革命軍陸軍少校,新啓蒙教育實業家,譜牒學者。曾參加北伐和抗日戰爭。.
查看 右派和唐应恩
冯小宁
冯小宁(),西安人,中国电影导演。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代表作为「战争与和平三部曲」——《红河谷》(1996)、《黄河绝恋》(1999)、《紫日》(2001)。.
查看 右派和冯小宁
冯亦代
冯亦代(),原名贻德,笔名楼风,浙江杭州人。作家、翻译家、出版家。 1936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工商管理系。1941年到重庆,任出版机构中外文化联络社经理。1943年组建中国业余剧社,任副社长(茅盾任社长)。194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49年后,历任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秘书长、外文出版社出版部主任、《中国文学》编辑部副主任、《读书》副主编。1957年被打成右派分子。此后,与学者章伯钧等交往很密,但其实是政府的眼线。 1993年与赵丹遗孀黄宗英结婚。2005年2月23日病逝于北京北大医院。 著有散文集《龙套集》、《书人书事》、《漫步纽约》、《悔余日录》等,译有(美)海明威《第五纵队及其他》。.
查看 右派和冯亦代
冯雪峰
冯雪峰(),浙江义乌人,中国诗人、文艺评论家。.
查看 右派和冯雪峰
内人党事件
内人党事件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自1967年下半年起至1969年5月,滕海清在中共中央授意下,于内蒙古自治区发起的肃反运动,通过刑讯逼供,将数十万人定性为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简称“内人党”)成员,其中有数以万计的人遭迫害致死,受害者大部分是蒙古族。.
查看 右派和内人党事件
冉云飞
冉云飞(),中國作家,生于重庆酉阳,土家族,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现任职于《四川文学》,长居成都,“2008年度百位华人公共知识分子”之一。.
查看 右派和冉云飞
凯里·嘉马鲁丁
凯里·嘉马鲁丁(Khairy Jamaluddin;),马来西亚从政者,为巫统党员。自2008年马来西亚大选以来代表国民阵线当选为森美兰的国会议员。2018年马来西亚第十四届大选,他继续连任该议席。 他也是巫统青年团总团长和马来西亚第5任首相阿都拉·巴达威的女婿,曾经担任马来西亚青年与体育部部长。他被视为一名马来右翼民族主義者,曾多次在巫统大会上或对外发表针对其他族群的言论,其言论中被认为具有挑拨各种族关系的内容元素。但在经过2008年马来西亚大选后,其公开言论改为温和偏多元化立场。.
查看 右派和凯里·嘉马鲁丁
商界 (香港政治派別)
工商業及專業界派系,是香港建制派一個右翼主流派系,自1997年香港回歸後主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經濟政策。目前工商界政黨以經民聯,自由黨,新民黨等為主。.
党指挥枪
“党指挥枪”一言最初出自毛泽东在1938年写成的《战争和战略问题》一文,原文为“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 毛泽东认为,由于帝国主义与封建制度的双重压迫,中国共产党是无法通过和平合法斗争取得胜利;他还提到,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中共“忽视了军队的争取,片面地着重于民众运动”,最终在国共分裂后遭到镇压;然后,毛泽东以中国国民党控制军队的战争史来引例说明中共应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同时提出了“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的原则。 中国共产党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把军队视为维护政权的工具,即“用枪杆子巩固政权”,反对军队国家化。.
查看 右派和党指挥枪
全国共和协会-红党
全国共和协会-红党(Asociación Nacional Republicana – Partido Colorado),简称红党,是巴拉圭的右翼保守派政党,曾長期執政。目前该党的主要競爭對手是自由主義的真正激進自由黨。.
查看 右派和全国共和协会-红党
全国联盟
全国联盟(Alleanza Nazionale)是意大利的一个已不存在的政党。 全国联盟的前身为新法西斯主义政党意大利社会运动。1995年,该党的领导人Gianfranco Fini将该党党名变更,并使政党的政策稳健化,试图从极右翼政党向右翼政党过渡。这一政策使得其在意大利民众中的支持率上升。 法西斯意大利领袖贝尼托·墨索里尼的孙女亚历山德拉·墨索里尼曾加入过该党。2003年,Gianfranco Fini以意大利副总理的身份访问以色列,对墨索里尼政权歧视并屠杀犹太人表示道歉,将法西斯主义形容为“绝对的罪恶”。亚历山德拉对此无法认同,因而退党。 2009年3月22日,全国联盟和意大利力量党等其它右翼政党合并为自由人民党。.
查看 右派和全国联盟
全国进步阵线
全国进步阵线()建立于1972年,是叙利亚的一个统一战线组织,支持复兴主义和阿拉伯民族主义取向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政府,并且接受复兴党为全国进步阵线领导党。 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提供了有限机会让阿拉伯社会主义复兴党以外的政党参与政治活动,《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宪法》规定,在执行委员会,阿拉伯社会复兴党控制51%的选票,叙利亚人民委员会留给叙利亚全国进步阵线(不包括阿拉伯社会复兴党)一些席位,这些小党派按照法律的要求,接受阿拉伯社会主义复兴党作为领导党。 从1972年至今,只有在叙利亚全国进步阵线的政党才能合法参与政治,目前,叙利亚社会正在讨论开放党禁,让其党派变得普遍起来,但是仍不清楚是否要求加入叙利亚全国进步阵线。叙利亚全国进步阵线必须是社会主义或阿拉伯民族主义倾向。2005年,叙利亚社会国民党合法化,是叙利亚全国进步阵线第一个非社会主义、非阿拉伯民族主义政党,这被认为是叙利亚政治更加宽松和开放意识形态的举动,但是民族(库尔德和亚述)运动继续受到打压,并严格禁止宗教和右翼政党参与政治活动。 2012年5月的议会选举,叙利亚社会民族主义党加入反对党。.
查看 右派和全国进步阵线
全国抵抗运动
全国抵抗运动(National Resistance Movement),常简称“运动”、「抵運」,是乌干达的一个政党,自1986年起是乌干达的執政黨。.
查看 右派和全国抵抗运动
全盛鎬
全盛鎬(전성호;),別名全盛龍,號鐵舟(철주)。朝鮮獨立運動家、韓國陸軍軍官,最終階級為上校。.
查看 右派和全盛鎬
兩黨制
兩黨制,指政黨體系由兩大政黨組成,兩黨皆有相近的競選實力,能夠勝選,可以組成政府。其他政黨沒有獲得足夠選票及議席支持組織政府的實力。也有学者将兩黨制視作多党制的一个特例。典型案例包括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不少隨英國奉行西敏制的前英國殖民地國家也有不少是傾向兩黨制。通常兩黨制國家的兩黨意識型態分屬左右,分別是傾向市場經濟與嚴格保障私有財產權的右派、保守派,和主張國家介入市場經濟並強調社會保障與社會福利的左派、自由派。.
查看 右派和兩黨制
公安警察
是日本警察厅和各下公安部门的俗称。.
查看 右派和公安警察
公民民主黨
公民民主黨(Občanská demokratická strana,缩写为ODS)是捷克的一个右翼政黨。该党的政治主張結合了疑歐派與古典自由主義,但在政治实践中,该党在這兩個議題上立場較為溫和。 在公民論壇解散後,瓦茨拉夫·克勞斯在1991年成立公民民主黨,米雷克·托波拉內克在2002年接任主席。在1993年到1997年之間是執政黨。1998年到2002年,與當時執政的捷克社會民主黨達成協議,支持當時的少數政府。 在2002年眾議院選舉中,公民民主黨獲得了200個席次中的58席,從原來的第一大黨變為第二大黨,這也是公民民主黨第一次成為實際的在野黨。目前的捷克總統瓦茨拉夫·克勞斯是名譽主席。在2004年6月的歐洲議會選舉以及11月的參議院與地區議會選舉中,公民民主黨獲得了超過30%的得票率。 2006年選舉,公民民主黨獲得81個席次,成為眾議院最大黨。之後與基督教民主聯盟-捷克斯洛伐克人民黨和綠黨組成聯合政府。 在國際間,公民民主黨是國際民主聯盟的一員,他們宣稱與英國保守黨、波蘭公民綱領黨和西班牙人民黨有同樣的思想。 2006年7月,公民民主黨與英國保守黨簽下協議,離開歐洲人民黨-歐洲民主派(EPP-ED),要在2009年成立一個新的中間偏右政黨歐洲改革運動(Movement for European Reform,MER)。但是在同一時間,米雷克·托波拉內克也表示:「沒有完全排除留在EPP-ED的可能性」。.
查看 右派和公民民主黨
共和黨 (美國)
共和黨(Republican Party),又常被稱為大佬黨(Grand Old Party,簡稱GOP)是美國的一个政黨,與民主黨並列為美國當代的兩大主要政黨之一。目前為美國執政黨,並擁有美国國會參眾兩院多數黨地位,34个州的執政权,並控制绝大部分的州議会。 1854年創黨以來,由共和黨首位總統亞伯拉罕·林肯至今,30任美國總統有19位都是共和黨人。共和黨創立時的早期,結合了當時反對奴隸制擴張的政治勢力,並且將黨的價值奠基於「個人自由」和「國家團結」之上。而在當代政治中,共和黨則被視為是社會保守主義(也就是文化保守主義,包括維護「家庭價值」)、經濟古典自由主義(包括支持「保守財政政策」)的右派政黨。.
查看 右派和共和黨 (美國)
先进统一党
先进统一党(韓語:선진통일당,英語:Advancement Unification Party,AUP),原名自由先進黨(韓語:자유선진당,英語:Liberty Forward Party,LFP),是韓國前總理李會昌在2007年大韓民國總統選舉敗選後所成立,是一個右翼保守派政黨。该党在2008年1月22日吸收合并國民中心黨,2012年5月改名先进统一党,2012年10月25日宣布并入新世界党。.
查看 右派和先进统一党
前進黨 (以色列)
前進黨(希伯來語:קדימה,Qādīmāh,中文或音譯「卡狄馬黨」)是一個以色列中間派的政黨。由時任以色列總理阿里埃勒·沙龙於2005年底離開當時執政的右翼以色列聯合黨後成立。.
查看 右派和前進黨 (以色列)
創建力量
創建力量(Positive Synergy)是一個香港建制派政治團體,成立於2013年7月1日,是一個由觀塘、黃大仙等九龍東區議員為主組成的組織。骨幹主要都有九龍社團聯會背景。.
查看 右派和創建力量
剑川县第一中学
剑川县第一中学,简称“剑川一中”,位于剑川县县城之西,金华山东北麓。 到1990年9月,该中学拥有初中(包括民族初中)6个班、高中(包括民族高中)15个班,在校学生1157人,教职工101人。学校面积增加到35640.2平方米,建筑面积达8842平方米,设有仪器保管室,实验室,辅导教室,阅览室。图书馆藏书达14127册。大学本科和专科毕业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3.7%,高级教师10名和中级教师 23明,占三级以上教师的61.6%。.
查看 右派和剑川县第一中学
因言获罪
因言获罪,是指因为发表某种言论而被判决有罪、拘留、免职、开除等打击报复。言论自由是一种基本人权,指一个国家公民,可以按照个人意愿表达意见和想法的政治权利,这些意见表达不用受政府「事前」的审查及限制,也无需担心受到政府报复。有时也被称为意涵更广泛的表达自由 van Mill, David,,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12 Edition), Edward N.
查看 右派和因言获罪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简称中共中央台办、中央台办或中台办)和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简称国务院台办或国台办)为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列入中共中央直属机构序列。是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是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对台工作的方针政策的机构。在不同情况使用不同名称,如对在中國大陆投資的台商及就業的台勞称“国台办”,对在台灣党派使用“中共中央台办”名义。.
国家行动党
国家行动党(Partido Acción Nacional,缩写为PAN)是墨西哥的一个保守主义和基督教民主主義政党,是墨西哥的三个主要政党之一。该党成员比森特·福克斯·克萨达和费利佩·卡尔德龙分别在2000年和2006年当选墨西哥总统。另外,该党在参众两院分别拥有38和109席,是议会第二大党。.
查看 右派和国家行动党
国际民主联盟
国际民主联盟(International Democrat Union, IDU) 1983年6月成立,是全球保守主義和中間偏右政黨所成立的跨國性政黨聯盟,總部設在英國倫敦,由56個民主國家的70多個政黨組成。IDU的创建人包括: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法国前总统雅克·希拉克、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科尔和许多其它党的领袖。当前的主席是紐西蘭前总理約翰·基,中國國民黨副主席、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前董事長江丙坤為十七位IDU副主席之一。其它著名成员包括西班牙的人民黨前首相何塞·玛丽亚·阿斯纳尔。 國際民主聯盟包含三個區域組織,分別是太平洋民主聯盟(簡稱PDU)、歐洲民主聯盟(簡稱EDU)以及加勒比海民主聯盟(簡稱CDU),当前有45名正式或申请成员。 國際民主聯盟每四年举行一次政黨領袖會議。.
查看 右派和国际民主联盟
国歌
国歌是被一个国家的政府正式承认或在传统上被国民使用的、能代表该国家的乐曲,一般都带有爱国主义色彩。 世界最古老的國歌制訂於1568年,為荷兰的《威廉颂》(Wilhelmus),不過大部分的国家的国歌制訂於19世纪和20世纪时。.
查看 右派和国歌
国民党 (南非)
国民党(英語:National Party;南非语:Nasionale Party),缩写为NP,其党员簡称为Nationalists或Nats,是南非共和国于1915年至1997年存在的一个重要政党。.
查看 右派和国民党 (南非)
国民党左派
国民党左派,指中国国民党内的左派,是中国国民党大陆时期的派系之一,与国民党右派或「国民党反动派」对立,长期与中国共产党及其他反蒋介石势力合作。.
查看 右派和国民党左派
图瓦人民革命党
图瓦人民革命党(蒙古语拉丁转写:Tangnu Tuva-yin arad-un qubisγal-tu nam)是图瓦人在1921年建立的共产主义政党,它是同年成立的图瓦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 1921年10月29日,在苏俄的帮助下,图瓦革命者会议召开,在这次会议上成立了图瓦人民革命党的政治局。1922年2月28日,在该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图瓦人民政府宣布成立。但在1923年7月6日召开的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由于苏联的不满和强力干预,党被迫改组。随后,图瓦人民革命党在全国各地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和共青团等分支机构。 1929年,在该党右翼领导下的第二届党中央委员会,试图把喇嘛教定为国教。同年,在苏联的干预下,中央委员会被彻底清洗。根据反封建革命的口号,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为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改造铺平了道路。1930年4月-5月,图瓦旧贵族和富农的反革命暴动被苏联武力镇压。图瓦人民革命党中央最终通过了没收剥削阶级的财产的决议,以及在“无条件自愿的基础上”施行农业集体化。 在该党的初始阶段出现的第一个显赫人物是邓杜克·库拉。1929年至1932年,该党內部发生了政治斗争,党內的民族主义分子,包括邓杜克在内,全都被处决。萨尔恰克·托卡接管了党务。 在1935年的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上,该党被承认为“同情党”。 1944年,苏联吞并图瓦,设立图瓦自治州,图瓦人民革命党也被改组为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的下属党组织。 Category:亚洲共产党 Category:俄罗斯政党.
查看 右派和图瓦人民革命党
四川省沙坪劳动教养管理所
四川省沙坪劳动教养管理所,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是一座隶属于四川省公安厅的劳动教养管理所。大跃进时期,该所的前身“四川省地方国营沙坪农场”下属的大堡作业区收押了被劳教的数千名儿童,造成儿童大规模死亡事件。.
四一二事件
四一二事件,是中国国民党“清党”第一期中的标志性事件。国民革命军北伐途中,蘇聯顧問及中共為抵制國民黨右派發動的北伐,而意圖扳倒蔣中正;1927年4月12日,蒋中正領導國民黨右派黨員,在上海青帮的幫助下,大規模逮捕、殺戮中共黨員并取締蘇聯顧問,中国共产党称此事件為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查看 右派和四一二事件
四六精神党
四六精神马来人党或46精神党(Parti Melayu Semangat 46,缩写S46)是个已解散的马来西亚政党。 该党成立于1988年,于1996年解散。 它的创立是由东姑拉沙里领导的巫统B队派系,作为挑战巫统及党主席兼首相马哈迪而存在。 东姑拉沙里有两位前巫统主席东姑阿都拉曼和胡先翁的支持,他们两人也被马哈迪排除在外。.
查看 右派和四六精神党
犹太-美生阴谋论
犹太-共濟會阴谋论(Judeo-Masonic conspiracy theory,又譯為犹太-美生阴谋论)是一种声称犹太人和共济会之间秘密联盟的阴谋论。这些理论在右翼中,特别是在法国、西班牙、俄罗斯、东欧的右派中比较盛行,类似的言论至今仍在发表。.
查看 右派和犹太-美生阴谋论
皇国史观
皇国史观是日本以天皇為中心,評斷歷史人物、事件之於天皇屬於忠誠或是叛逆之觀點而出發的思想。其肇始者為日本南北朝時期,隸屬南朝的北畠親房為了發揚南朝之正統性所著之《神皇正統記》。江戶時代,水戶學之《大日本史》亦繼承其觀點,設立叛臣、逆臣傳,瘩罰謀逆之人。一如《大日本史·逆臣》傳序「弒逆,人神所共憤,而天地所不容也。一有弒逆之臣,則人人得而誅之。其得保首領、老死牅下,乃幸而免耳。異邦之史,臣弒其君者,歷世不絕。故歐陽脩創例於《唐書》,《元史》臣論列於遼、金二史,皆本《春秋》之意,而使生者膽落,死者骨驚,抑又嚴矣。」 明治维新後,其史觀變成主流,卻隨著一部分國粹思想主義之國學者如大國隆正之流,而演變成類似中国民族主义般,自命為高人一等之天朝的變質局面。此者於二战時期达到顶峰,卻也因二战敗而被視為禁忌。如今隨口提起則恐有遭人側目之虞。然而,在少部份右翼势力中仍然相当有其影響力,與左派進行意识形态相爭。 上述變質後的“皇国史观”之核心思想是:神化大和民族、日本天皇和日本宗教及文化;不顧日本二戰時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的一面,單純宣揚“自存自卫”和“解放亚洲”的“圣战”、“正义之战”之說。大東亞共榮圈亦將侵略战争中的犧牲者看作是效忠天皇、“为国捐躯”的“英灵”。 二战后,“皇国史观”这种军国主义历史观,在美国占领日本初期的民主改革中已被否定。但随着美國與蘇聯进入冷战,美国占领当局认为,日本反军国主义的政治势力大多属于日本左翼力量;于是,为了压制左翼,美国占领当局改变了对日政策:一方面改变原先废除天皇(美国當時认为天皇是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总代表)的想法,以压制日本的左翼及减少日本右翼势力对美军占领的抵制;另一方面,又解除对日本的二战战犯及高官的清洗令,允许日本发展军备;遭到“整肃”的前战犯,例如岸信介,重新出现、活跃在日本政界。 Category:大日本帝國 Category:日本歷史認識問題.
查看 右派和皇国史观
皇民化運動
皇民化運動(),即日本化運動,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對其統治下的本國少數民族以及殖民地族群,推行的一系列同化政策,希望讓這些族群認同日本與日本天皇,同化為完全的日本人。主要影響地包括琉球、台灣、朝鮮、與滿洲等地。發起人主要有日軍軍部、右翼內閣大臣等。.
查看 右派和皇民化運動
石原慎太郎
石原慎太郎(),日本政治人物、作家,曾任眾議院議員、日本維新會代表。 生于兵库县神户市須磨區,毕业于一桥大学法学部。歷任參議院議員(當選1期,1968年—1972年)、眾議院議員(當選9期,1972年—1995年、2012年—2014年)、環境廳長官(1976年—1977年)、運輸大臣(1987年—1988年)、東京都知事(當選4次,1999年—2012年)。2012年10月辭去東京都知事一職並另組新黨重返國政,欲與日本維新會和眾人之黨組成「第三極大聯合」以推翻戰後官僚支配體制。2014年12月16日,於第47屆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中敗選,宣佈退出政壇。 他一貫主張反對中国民族主义和美國帝國主義,因而受到兩極化的評價。有人讚揚他廉潔愛國,有人批評他為右派。.
查看 右派和石原慎太郎
石挥
石挥(),原名石毓涛。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著名话剧演员、电影演员和电影导演。1957年因被打成“右派”,在东海蹈海自杀。.
查看 右派和石挥
王力 (语言学家)
王力(),字了一,原名王祥瑛,中國广西博白人,著名汉语语法学家及翻譯家、詩人、散文家,在聲韻學、訓詁學等語言學領域亦有貢獻。.
查看 右派和王力 (语言学家)
王纘緒
王纘緒()馬宣偉《王纘緒》第288頁记其出生时间为1886年10月23日,即清光緒十二年九月二十六日。徐友春主編《民国人物大辞典 増訂版》195頁记其出生时间为1885年5月9日(光緒十一年三月二十五日)。《西充县人民政府志》记其出生时间为1885年农历五月九日,和诸书均不同。,字紫泥,号治易,别号庢园居士,四川省西充县观音乡大磉磴村人,中华民国大陸时期川军高级将领。馬宣偉「王纘緒.
查看 右派和王纘緒
王芸生
王芸生(),原名德鹏,天津静海人。民国时期著名报人、政论家。.
查看 右派和王芸生
王藎臣 (宣統進士)
王荩臣(),字念祖,山西浑源人,中国现代诗人、法学家、教育学家。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参加“山、陕合闱”的乡试,考取壬寅科举人。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进入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学习,求学期间,经温寿泉介绍,加入山西同盟会。宣统三年(1911)清廷授进士出身。 民国时,曾任阎锡山治下末任山西省高等法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聘为山西省参事室参事,后改文史馆馆员,任浑源县第一届政协委员。1957年被打成右派,是“浑源县三大右派”之一。1973年去世。.
王蒙 (作家)
王蒙(),中国当代作家,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1986至1989年),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
查看 右派和王蒙 (作家)
王铁崖
王铁崖,原名庆纯,号石蒂,1913年7月6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中国当代杰出的国际法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查看 右派和王铁崖
王醒之
王醒之(),社會運動人士,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台灣政治人物王拓之子,曾任春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臺北市產業總工會秘書、中華電信工會北三分會秘書、基隆市偉聯運輸工會秘書、中國時報員工自救會顧問、臺北市政府勞資爭議仲裁委員。 目前為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兼任助理教授、勞資爭議獨任調解人、人民火大行動聯盟發起人、基隆市失業勞工保護協會理事、暖暖要幸福行動聯盟召集人(基福公路交通衝擊爭議)、我愛番仔澳灣連線發言人(台電興建卸煤碼頭爭議)。現住基隆市暖暖區。.
查看 右派和王醒之
王若望
王若望(),原名王寿华,笔名若望、若涵、若木。中国江苏省武进县人。民运人士。 1934年,因参加罢工,被国民政府逮捕并判刑。1937年8月,抗日战争爆发,获释后赴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4年在中共山东分局工作期间,公开批评上级领导黎玉,认为他有“八大盲目性”,“路线方针都错了”。后在审干运动中,王若望被认为煽动其他人反党,在中共山东分局内部,舒同等人已经决定将其定性为“特务”,并把定性情况通报延安,也得到了延安方面的批准。后来由于罗荣桓出面,认定王若望是思想作风问题,并非特务和敌人,挽回定性。 曾任《文艺月报》副主编等职。1957年,被打成右派,開除黨籍,下鄉勞動,前妻精神分裂死亡。1968年,因批判毛泽东,入狱四年。 1978年,獲得平反,出任《上海文学》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87年,被邓小平点名开除出党。 1989年,因参与八九民运被捕,入狱14个月。1991年1月,明報出版社出版自傳體長篇小說《王若望自傳》(原名自我感覺良好)第一卷)。1992年流亡美国。2001年12月19日,因肺癌于纽约逝世。.
查看 右派和王若望
王梓仲
王梓仲()公理会牧师。 1895年,王梓仲出生于天津市。后来成为公理会牧师。1920年代担任公理会驻通州潞河中学代表,校董会成员之一。抗日战争期间担任日本扶持的‘中华基督教团’的负责人。1950年以后又成为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发起人之一,担任北京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燕京协和神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被袁相忱讥为“三朝元老”。在1957年到1958年的社会主义学习中,被作为右派分子揪出。.
查看 右派和王梓仲
王智量
王智量江苏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俄文系,澳大利亚华人,中国作家协会成员,中国共产党党员,民盟党员,已经翻译俄文长篇小说30多部,荣获俄罗斯联邦政府颁发的奖章。 王智量曾担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查看 右派和王智量
獨立黨 (冰島)
立党(Sjálfstæðisflokkurinn)是冰岛的一个中间偏右政党。主张自由保守主义和欧洲怀疑论,保持现有安全防务政策;在冰岛获准保留对渔业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控制权之前,不拟加入欧盟;重视环保;主张国有企业私有化。党主席布亚尼·本尼迪克特松,副主席汉娜·比尔娜·克里斯蒂安斯多蒂。.
查看 右派和獨立黨 (冰島)
珞珈三女杰
三女杰是指国立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苏雪林、外文系教授袁昌英和文学院院长陈源(西滢)的妻子凌叔华,亦称“珞珈林山三个文学朋友”(珞珈三杰)。三人在生活中是很好的朋友,同时也都是自“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坛上很有名气的女作家。.
查看 右派和珞珈三女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在该国所推行的经济体制的官方術語,主要形成于邓小平时代,并于江泽民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执政时期提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查看 右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行动
會主義行動(Socialist Action),簡稱社义行动(SA),是香港的一個托洛茨基主义組織,是工人國際委員會香港支部。该組織自稱採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和分析,致力于在政治上重新武裝工人階級、組織工人階級,為社會主義世界而奮鬥。该组织反對由资本家支配的中國共產黨獨裁體制,並稱其將中國變為「世界血汗工廠」,貧富懸殊為世界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该组织主張為中國工人建立具戰鬥性的獨立工會,以反對資本剝削及專制統治。该组织与梁国雄领导的四五行动关系密切,梁国雄也被认为是该组织的实际领导人。.
查看 右派和社会主义行动
社會民主主義
會民主主義(Social democracy)是一種支持通過在自由民主體制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下,通過經濟干預和社會干預的手段促進社會正義的意識形態。社會民主主義支持代議制和參與民主。社會民主主義主張進行,通過調控手段使經濟發展符合大眾。建設福利國家亦是社會民主主義的目標之一。社會民主主義希望使資本主義社會能更加民主、公正、團結。20世紀後半段,西歐和北歐國家,尤其是實行北歐模式的北歐國家,都深受社會民主主義的影響。 社會民主主義起源於一種在已有政治框架下,通過和平方式對資本主義進行改良,實現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過渡(而不是如革命社會主義那樣通過革命實現)的意識形態。二戰結束後,西歐的社會民主主義黨派均表示不接受當時蘇聯斯大林主義的政治經濟體制。一些黨派稱目標是採用與蘇聯不同的方法過渡到社會主義,而一些黨派則表示他們的目標是建立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混合體系。在這一時期,社會民主主義黨派執政時通常會採用混合經濟體制,在經濟主體爲私有制的前提下,將部分產業置於國家的控制下。這種經濟體制與凱恩斯主義的主張有些類似。同時,社會民主主義政黨提出國家干預和建設福利國家的主張。這樣的經濟體制已和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有本質上的不同。這些社會民主主義政黨已拋棄早期社會民主主義轉變資本主義體制(比如要素市場、私有制,以及僱傭勞動)的目標。 今日,社會民主主義主要的議題包括消除社會不平等、貧困,以及特權階級對他人的壓迫。同時,社會民主主義者還主張建立面向全民的公共服務體系,比如、兒童保育、義務教育、、等體系。社會民主主義亦與工人運動和工會有緊密聯繫。社會民主主義者支持工人的談判權,希望能將政治上的民主決策權延伸到經濟中,促進僱工及其他經濟利益相關者的共同決策。 「第三条道路」吸收了社會民主主義中關於社會福利的部分主張,並將之與右派經濟體系融合。.
查看 右派和社會民主主義
秩序和正義
秩序和正義(Tvarka ir teisingumas,缩写为TT),前身為自由民主黨(Liberalų Demokratų Partija, LDP),是立陶宛中間偏右民族自由主義政黨(但該黨自稱為「中間偏左」)。 2002年,自由民主黨成立。在立陶宛總統羅蘭達斯·帕克薩斯(Rolandas Paksas)帶領下,該黨的第一年就獲得勝利。因帕克薩斯的彈劾案,自民黨重組為秩序與正義黨角逐2004年立陶宛議會選舉,成為第四大黨。 該黨為中間偏右,帶有激進主義與反建制色彩,同時該黨被認為是社會保守主義與自由主義政黨。 該黨票倉在西北部的薩莫吉希亞地區。 該黨的議會黨團也包括立陶宛波蘭族選舉行動成員。秩序與正義黨兩名歐洲議員為歐洲自由民主黨(Europe of Freedom and Democracy)成員。.
查看 右派和秩序和正義
科尔尼洛夫事件
科尔尼洛夫事件(Корниловское выступление),或稱科尔尼洛夫叛亂(Корниловский мятеж),是一場由時任俄國臨時政府陸軍總司令拉夫爾·格奧爾基耶維奇·科爾尼洛夫將軍於1917年8月的發動的未遂軍事政變,旨在推翻亚历山大·费奥多罗维奇·克伦斯基為首的临时政府,驅除布爾什維克黨人勢力。临时政府的领导人后来认为,这次事件正是俄罗斯革命的转捩点,因为它让布尔什维克党人卷土重来,最后夺权。.
查看 右派和科尔尼洛夫事件
科拜尔报告
《科拜尔报告》(网上又名扣扣熊报告,The Colbert Report,)是美国深夜档政治讽刺类节目,每周一至周四在喜剧中心频道播出。该节目主要是由政治喜剧演员史提芬·科拜爾对时事进行点评。该节目是《每日秀》的衍生节目,并安排在《每日秀》之后播出。 《科拜尔报告》于2006-2012年先后7次被提名艾美奖,另外还有两次电视评论协会奖提名和两次卫星奖提名。在2005年10月17日首播后,该节目获得了大量的媒体报道,特别是科拜尔所创造的“感實性”(truthiness)一词被辞典出版商梅里亚姆-韦伯斯特评选为2006年度词汇。 2014年4月10日,CBS宣布科尔伯将在2015年接任即将退休的大卫·莱特曼,成为新任《晚间秀》的主持人。同一天,喜剧中心频道宣布《科拜尔报告》将于2014年末停播。 2014年12月18日本節目播出最後一集,在許多名人來賓的歡送歌聲中結束了這個長達十季的節目。.
查看 右派和科拜尔报告
穆斯林兄弟會
斯林兄弟協會(الإخوان المسلمون,罗马化:,发音:),通称穆斯林兄弟會(الإخوان.,al-ikhwān,al-Muslimūn,音译为伊赫万),简称穆兄會,是一個以伊斯蘭遜尼派傳統為主而形成的宗教與政治團體。 1928年,穆斯林兄弟會在埃及創立,由一名學校教師哈桑·班納發起。最早只是一個宗教性社会团体,除推行伊斯蘭教信仰外,还设立了教育和医疗机构。自1936年之後,因為反对英帝国在埃及的殖民统治,成為近代伊斯蘭世界最早的政治反對團體。他們所推動的政治運動在伊斯蘭世界形成一股風潮,擴散到許多伊斯蘭國家,許多伊斯蘭國家中的政治反對團體都源自於穆斯林兄弟會。 2012年,穆斯林兄弟會首次在埃及以民主選舉的方式獲得政權。然而,這個政權卻一直受到政變所騷擾。2015年,穆兄會甚至被巴林、埃及、俄羅斯、敘利亞、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認定為恐怖組織。 穆斯林兄弟會的目標是讓《可蘭經》與聖行成為伊斯蘭家庭與國家最主要的核心價值。.
查看 右派和穆斯林兄弟會
窩利士
窩利士(Ken G. Wallis),生於英國,已退役英國裔香港足球運動員,司職前鋒,是香港當時衝刺型中鋒代表。於1963年開始代表香港足球代表隊,是早年港足洋將中出賽次數、入球最多的一人,在1963年至68年間踢了20場比賽入了8球。.
查看 右派和窩利士
窪塚洋介
塚洋介(くぼづか ようすけ、),日本男演員、歌手。神奈川縣横須賀市出身,神奈川縣立横須賀高等学校畢業。所属事務所是モノポライズ。2001年,以電影《GO》獲得日本多座電影獎的最佳男主角獎,窪塚亦是日本電影金像獎史上最年輕的男主角獎獲得者。.
查看 右派和窪塚洋介
章伯钧
伯钧(),安徽桐城人,是中国政治家,反右运动时中国头号大右派,中国民主同盟和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长,《光明日报》社社长。.
查看 右派和章伯钧
章立凡
立凡,浙江青田人,出生于北京市,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为中国历史学家、公共知识分子。.
查看 右派和章立凡
章诒和
诒和(),中国安徽桐城(今枞阳)人,生于重庆,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毕业。為章伯钧二女,現為退休作家、戲曲研究學者、中國民主同盟成员,现居北京守愚齋;.
查看 右派和章诒和
第13769号行政命令
13769号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13769),美國聯邦政府公报官方名称为《阻止外国恐怖分子进入美国的国家保护计划》(Protecting the Nation from Foreign Terrorist Entry into the United States),是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在2017年1月27日簽署並即刻生效的行政命令。該法令旨在禁止7個位於中東及非洲、且为穆斯林國家的人民入境美國,对擁有美國簽證或綠卡身分者也有效(已被豁免);同時暫停(United States Refugee Admissions Program)120天,以及90天內禁止來自利比亞、伊朗、伊拉克、索馬里、蘇丹、敘利亞和也門等7國國民入境美國,其中敘利亞的期限為「無限期」。 行政命令后立刻受到民主党的強烈反对。有大量示威者到各机场抗议该行政命令的示威,並作出法律行动。2017年2月3日,在华盛顿州诉特朗普一案中,一个全国范围的临时禁制令(TRO)暂停了该行政命令的大部分执行。在联邦政府上诉后,该裁决于2017年2月9日再次被美国第九巡回上诉法院维持。2018年6月26日,最高法院以5-4作出支持该项行政命令和旅行禁令的裁定,并由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起草了多数意见书。.
第21屆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
21屆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だい21かいしゅうぎいんぎいんそうせんきょ)是在1942年(昭和17年)4月30日舉行的一次日本帝國議會(眾議院)選舉,該次選舉也是日本在太平洋戰爭期間唯一的一次國政選舉。 由於1940年頒布的結社禁止令,使除了勤勞國民黨和右翼的東方會以外的政党都自行的解散,合併成大政翼贊會。因此,此次選舉完全只有大政翼贊會參選,故又稱為翼贊選舉(よくさんせんきょ)。.
第2次伊藤內閣
自由党 |第3回衆議院議員総選挙第4回衆議院議員総選挙|1893年(明治26年)12月30日1894年(明治27年)6月2日|http://www.kantei.go.jp/jp/rekidai/kakuryo/05.html|前職.
查看 右派和第2次伊藤內閣
第48屆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
48屆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於2017年10月22日舉行,改選日本眾議院全部475個議席。此次是安倍晉三第二次擔任首相以來第二次解散眾議院提前改選,在最大在野黨民進黨分裂、各大在野勢力未能完全整合的情形下,加上國際局勢有利於執政方獲得民意支持,最終由自民黨與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當選313席,以超過三分之二席次的「絕對安定多數」獲得壓倒性勝利,也使安倍成為《日本國憲法》施行以來首位擁有四次任期的首相、以及1990年代以來第二位達成三連任的首相。選前由原民進黨自由派出走成立的立憲民主黨成為最大在野黨,但僅取得55席,是日本戰後以來最少紀錄。.
第三位置
三位置(Third Position),又翻译为第三立场,也称为第三位置主义(Third Positionism),是一种革命民族主义者的意識形態和思潮,因同时反对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而得名。第三位置的拥护者常声明自己已经超越了“左”和“右”的世界政治秩序。.
查看 右派和第三位置
第三社會黨
三社會黨,簡稱三社黨,為中華民國政黨之一,成立於2007年7月15日。.
查看 右派和第三社會黨
第三条道路
三条道路(Third Way),又称新中间路线(Middle Way),是一种走在自由放任资本主义和传统社会主义中间的一种政治经济理念的概称。它由中间派所倡导,是社会民主主义的一个流派,英国工党称其为「现代化的社会民主主义」。它的中心思想是既不主张纯粹的自由市场,也不主张纯粹的社會主義,主张在两者之间取折衷方案。.
查看 右派和第三条道路
第三次莫斯科审判
右派-托派反苏联盟审判(Процесс антисоветского «право-троцкистского блока»),又称第三次莫斯科审判(Третий Московский процесс)或二十一人审判,是指1938年3月在莫斯科审判中对前二十一名布尔什维克、老布尔什维克的前苏联著名政治和其他人物的审判。它是莫斯科审判的最后一部分,之后,大清洗结束。.
查看 右派和第三次莫斯科审判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和委员)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54年9月27日选出。共有80名组成人员,其中委员长1名,副委员长13名,秘书长1名,委员65名。任期由1954年9月至1959年4月,期間共召開110次會議。常委會组成情况如下:.
第二代朗達女子爵瑪格麗特·麥克沃思
格麗特·黑格·麥克沃思,第二代朗達女子爵,JP(Margaret Haig Mackworth, 2nd Viscountess Rhondda,),英國威爾斯女貴族,是20世紀活躍於兩戰期間的女權主義者和企業家,她在1920年創立女權周刊《時勢》,並在1926年至1958年間擔任周刊編輯。 朗達女子爵於1908年加入婦女社會及政治聯會,早年以激進手段為婦女爭取普選的權利。在1913年,她當眾焚燒一個郵筒以示抗議,事後被判入獄,結果在獄中絕食五天才獲得假釋。除了女權運動外,她還在1910年代開始接掌父親的煤業和報業業務,逐漸成為當時英國罕有的商界女性領袖人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她於1915年5月與父親從美國乘搭盧西塔尼亞號郵輪回國,郵輪中途被德軍潛艇擊沉,從海難獲救的經歷激發她在一戰後期參與不少公職,當中包括出任威爾斯的婦女軍事服務總監、首席婦女招募管制官以及婦女諮詢委員會委員等。 朗達女子爵在1920年代起醉心經營自己的《時勢》周刊,歷年來投放於周刊的資助金額高達25萬英鎊,並且耗用了她大部份的家財。晚年的她雖然身患胃癌,但到臨終前仍堅持親自打理業務,又透過發起募捐運動,使周刊得以繼續維持下去。另外,自1918年繼承父親的子爵爵位後,她多年來不斷爭取女性貴族在上議院議政的權利,但這個願望要到1958年她逝世的同一年才得以實現。.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前年表
本條目涵蓋自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期間(1918年-1939年),包含軍事衝突、外交折衝、政治角力及各式條約的簽訂等等,影響或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查看 右派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簡錫堦
簡錫堦(),中華民國政治人物,黨外運動十八飛鷹之一,曾任民主進步黨新潮流系政協委員,亦曾代表民主進步黨以全國不分區當選為第三、四屆立法委員。.
查看 右派和簡錫堦
米爾賽德·蘇丹-加里耶夫
米爾賽德·蘇丹-加里耶夫(Мирсәет Хәйдәргали улы Солтангалиев,Мирсаид Хайдаргалиевич Султан-Галиев,),伏爾加韃靼人,蘇聯共産黨高级干部。潘志平,俄国鞑靼斯坦“扎吉德”运动与近代维吾尔启蒙运动,西北民族研究2014(3):23-34.
納粹禮
納粹禮(Hitlergruß),亦稱“德國式問候”(Deutscher Gruß),是纳粹德国的一种敬禮,动作为右臂和右手伸直並垂直於胸口或稍微舉起,手心向下。其形式起源于意大利法西斯支持者的敬禮方法,由羅馬式敬禮改造而来。通常敬礼时亦会说“希特勒万岁!”(Heil Hitler!)、“我的元首万岁!”(Heil, mein Führer!)或“勝利萬歲!”(Sieg heil!)。 纳粹党于1930年代开始使用纳粹礼,作为表达对希特勒忠诚和对德意志民族的荣耀。纳粹党上台之后,纳粹礼成为平民唯一的行礼方式Kershaw (2001) p.60,但德意志國防軍仍沿用传统的敬礼。7月20日密谋案后,国防军亦被要求行纳粹礼。 目前在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使用納粹禮均会触犯刑法。.
查看 右派和納粹禮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政黨列表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是亞塞拜然境內主要由亞美尼亞裔居住的區域,已於1991年宣布獨立不過多數國家未予承認,但實際上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已實質上獨立。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屬於多黨制,亦即沒有單一政黨能夠取得半數席次,目前议会最大政党為自由祖國。.
红党 (乌拉圭)
红党(Partido Colorado),乌拉圭政党。2005年以前,和右翼的民族黨并为乌拉圭两大政党。.
查看 右派和红党 (乌拉圭)
红色
紅色,是以通過能量來激發觀察者的可見光譜中長波末端的顏色,波長大約為630到750納米,類似於新鲜血液的顏色,是三原色和心理原色之一。普通人是無法看到波長長過紅色的射線,而這類射線一般被稱為紅外線。.
查看 右派和红色
约翰·麦卡锡
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计算机科学家。他因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贡献而在1971年获得图灵奖。实际上,正是他在1956年的达特矛斯会议上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个概念。.
查看 右派和约翰·麦卡锡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格魯吉亞語:იოსებ სტალინი;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本名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泽·朱加什维利(იოსებ ბესარიონის ძე ჯუღაშვილი,),苏联前最高领导人,執政近三十年(1924 - 1953 年),任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人民委员会(后改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总理)、苏联国防部长、苏联大元帅,对二十世纪苏联和世界影响深远。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泽·朱加什维利生于俄罗斯帝国哥里,毕业于梯弗里斯神学院。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后,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他倾向列宁的布尔什维克派别,并组织了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以筹集革命资金。1913年开始使用笔名斯大林(Ста́ли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布尔什维克派执政后,斯大林为七名政治局成员之一。斯大林在苏联成立后,成为苏共的总书记。尽管列宁反对,在1924年列宁去世后,斯大林成功掌权并清洗了反对派。随后他提出了一国社会主义,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被全面强制推行的计划经济和集体主义政策代替。斯大林成功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化,使苏联从农业社会迅速转型成为重工业和军事大国。然而农业集体化则扰乱了食品生产,引發了1932年苏联大饥荒。在1930年代,因為其極度專制,被称为苏联大清洗时期。在树立个人崇拜同时,对党、政、军领导人,少数民族以至普通干部和群众進行大量逮捕,流放或劳改和屠殺,造成百萬人死亡。 1939年8月,斯大林与希特勒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以瓜分波兰,然而随后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尽管初期有所损失,苏联红军于1945年5月攻克柏林,在欧洲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在二战时期吞并了波罗的海国家,在战后的东欧扶植社会主义阵营,并支持中国、朝鲜及北越的社会主义国家。势力扩大了的苏联和美国成为两个超级大国,分别支持的东方国家与西方国家在战后对峙形成冷战。斯大林带领苏联完成了战后重建,并使苏联成为第二个拥核国。在战后大饥荒后,斯大林发起了自然大改造和共产主义建设。1953年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继任并对其展开批判及进行去斯大林化。 斯大林被广泛认为是20世纪的最重要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斯大林主义影响了世界上众多的马列主义组织及政府,而斯大林则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和工人阶级的象征。在苏联解体后,因曾领导抗击纳粹德国胜利及建设苏联,斯大林被俄罗斯民族主义者赞扬。对其的批评则多强调他任内使得数以百万计人死亡,并发起大量的政治、宗教及民族镇压。.
约瑟夫·柏赫托德
約瑟夫·柏赫托德(Joseph Berchtold,)是一位納粹黨的早期資深黨員,同時也是準軍事組織「衝鋒隊」與「親衛隊」的共同創建者。 柏赫托德早年服役於德意志帝國陸軍,曾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後,他加入了小型極端政治團體「德國工人黨」;該黨後來發展為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即納粹黨),柏赫托德也於1926年4月出任第二任親衛隊全國領袖,並持續擔任該職務至1927年3月為止。 在辭去全國領袖一職後,柏赫托德多數時間都在為納粹黨雜誌與期刊撰著。他倖存至戰後,但於戰爭結束時遭盟軍逮捕,不久後獲釋,隨後於1962年逝世。柏赫托德是最後一位逝世的親衛隊全國領袖,同時也是唯一一位倖存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全國領袖。.
查看 右派和约瑟夫·柏赫托德
约瑟夫·毕苏斯基
约瑟夫·克莱门斯·毕苏斯基(Józef Klemens Piłsudski,)是波兰政治家,曾任波兰第二共和国国家元首(1918年-1922年)、“第一元帅”(1920年起)、和独裁者(1926年-1935年),他还是波兰第二共和国的领袖。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期起,他成为了波兰政治中的主要力量和欧洲政局的重要人物。Plach 2006, 第14页.
查看 右派和约瑟夫·毕苏斯基
纳粹党
民族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National 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 Partei,縮寫為NSDAP),或譯民族社會主義德意志勞動者黨,通稱納粹黨(Nazi Party),是20世紀前半葉的一個德國政黨,創立於魏瑪共和時代,前身為於1919年創立的德國工人黨,於1920年更名。後由希特勒領導。1932年,在德國議會選舉中獲勝,希特勒於1933年出任德國總理。納粹黨執政後,威瑪共和時代結束,德國進入希特勒獨裁時代,俗稱納粹德國或者第三帝國。1945年5月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及由盟國占領後,以盟國管制理事會第2號法令將納粹黨解散。 納粹來自德文中的Nazi,為「民族社会主义者」(Nationalsozialist)的簡寫。.
查看 右派和纳粹党
统一民主左翼
统一民主左翼(希腊语:Ενιαία Δημοκρατική Αριστερά,Eniéa Dimokratikí Aristerá)是希腊的一个左翼政党。该党成立于1951年7月,由希腊的一些中左翼、左翼政治家及希腊人民解放军的一些前成员创建。该党从成立之时起,便作为当时被宣布为非法的希腊共产党的合法替代组织运作。在1958年希腊议会选举中,该党成为希腊议会最大的反对党。1967年,希腊右翼军人发动政变上台后,该党被取缔,转入地下活动。1974年,希腊军政府垮台,该党恢复公开活动,并与希腊共产党和希腊共产党(国内派)在1974年希腊议会选举中结成选举联盟。1977年后,该党实力日微,逐渐瓦解。 Category:希腊政党 Category:左翼政党.
查看 右派和统一民主左翼
绍利·尼尼斯托
绍利·尼尼斯托(Sauli Väinämö Niinistö,,)是一名来自于芬兰民族联合党的芬兰政治家。2012年3月就任芬兰总统,是自1956年以来的首位右翼總統。在2018年1月28日举行的总统选举中,尼尼斯托以62.7%的得票率赢得选举而连任总统。.
查看 右派和绍利·尼尼斯托
经历——我的1957年
经历——我的1957年是一部1950年代中国甘肃的女记者和凤鸣(1932年-)撰写的回忆录,主要记述了她被划为"右派"后,于1957年到1961年,被发配至偏远的安西农场,进行劳动改造的经历。根据该书的描述,"右派"成员在不同农场的遭遇相差甚大,总体而言,在当时政治高压下,右派成员被舆论宣传妖魔化,沦为了社会的底层,受到社会的普遍歧视,有些农场(如酒泉夹边沟农场)对送来劳动的"右派"成员进行了有组织的虐待、迫害,导致大量"右派"成员因饥饿等原因非正常死亡(包括和凤鸣的丈夫王景超)。 该书由中国敦煌文艺出版社初版于2001年,2006年经修订后再版,这部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1957年反右运动的一个缩影。.
罗隆基
罗隆基,字努生,生于江西省安福县枫田镇,著名学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担任民盟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务,反右运动开始后被打倒,在那段时期有中国第二號“右派”之称,1986年,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阎明复在会上热忱肯定其革命贡献。.
查看 右派和罗隆基
美帝國主義
美帝國主義(American Imperialism),或者美利堅帝國(American Empire),在中國大陸常簡稱為美帝,这一詞用来描述美國在政治、經濟、與文化上的影響力以及其在全球之擴張。美國作為西方世界或自由世界的領導者,其領導世界的文明及價值觀產生中立性之描述。中國大陸和北韓境內的“美帝”一詞來自於蘇聯在冷戰時期對敵手美國的稱呼,以共產主義的立場批判美國的圍堵政策及外交政策;而西方國家(連同美國本身在內)則針對美國之國家性格與外交,作為評判是否符合學理上的帝國或帝国主义。.
查看 右派和美帝國主義
美國的黨
美國的黨(America's Party),成立時稱美國的獨立黨(America's Independent Party),是一个保守派的美国政党,由的支持者于2008年從憲法黨分裂出來,以是取代共和黨和民主黨制度作目標。 美國的黨在2012年和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均以黨魁湯姆·哈伐令為總統候選人,2012年時哈伐令找來J·D·埃利斯(J.D.
查看 右派和美國的黨
美国社会党 (1901年)
美国社会党(Socialist Party of America)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个社会主义政党。 1901年7月29日,该党由原社会主义劳工党内部以莫里斯·希尔奎特为首的一派(该派于1899年从社会主义劳工党主要组织分裂出来)和尤金·德布斯为首的社会民主党合并而成,总部设在圣路易,第一任书记为列昂·格林鲍姆。该党纲领提出社会党人的义务是“参加所在行业的工会,支持各行业工会以及工人组织的建立和联合”。该党主张社会改良,反对暴力革命,把议会斗争和争取选票作为唯一的斗争手段。成立初期,该党积极在群众中开展活动,大力支持20世纪初的女权运动。党的力量发展很快,刚成立时有党员1万多人,到1909年发展到4.2万人,1912年达到12万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该党右翼支持美国政府的帝国主义政策,左翼站在国际主义立场上,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支持十月革命。1919年该党发生分裂,左翼发起建立美国共产党。此后,该党日趋衰落,1922年党员降至1.1万人,1927年只剩7000人。 1970年-1972年,该党内部围绕战略分歧,发生严重分裂,多数派(右翼)于1972年12月31日将该党改组为美国社会民主党,中间派和左翼则于1973年分别建立了美国民主社会主义者和美国社会党(Socialist Part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该党曾先后加入第二国际、社会主义工人国际和社会党国际。该党的青年翼是青年人民社会主义联盟。.
羅儀鳳
罗仪凤,女,广东省宝安县人。康同璧与罗昌之女,中国近代著名革命家康有为外孙女。早年间曾在英国與新加坡居住,后于16岁时就读于燕京大学家政系。 在章诒和的著作往事并不如烟中曾讲述了她与文革时著名右派罗隆基的恋情,当时罗隆基已被打为右派,并已结束了他与第一任妻子法律系学生张舜琴的婚姻(之后又曾与史良、刘王立明、王右家、浦熙修、杨薇相恋,其中与浦熙修有长达十年的同居生活),罗仪凤因佩服他的才华与学识而与之相恋,并曾有在其生日亲手为罗隆基制作刻有love的蛋糕的布尔乔亚式桥段。在章诒和的著作中曾以其父章伯钧的话暗示罗隆基因嫌弃罗仪凤的长相而无法下定决心和她在一起。两人的这一段爱情故事最终也正如书中所写的那样未能修成正果。 1974年罗仪凤于北京病逝,终身未嫁。.
查看 右派和羅儀鳳
翁贝托·德·阿伦卡尔·卡斯特略·布朗库
翁贝托·德·阿伦卡尔·卡斯特略·布朗库陆军元帅(葡萄牙語:Humberto de Alencar Castelo Branco,),巴西軍事領袖及政治家。曾於1964年至1967年擔任巴西總統。.
真辉格党
真輝格黨(True Whig Party),也稱利比里亞輝格黨(Liberian Whig Party),是利比里亞主要政黨之一,最大的右派政黨,是利比里亞歷史最悠久的政黨,其政黨名稱源於美國輝格黨。.
查看 右派和真辉格党
猶太人家園
太家園黨(希伯來語:הבית היהודי)是以色列一個極端民族主義和宗教錫安主義的政黨,許多媒體視其為極右派政黨。在2009年國會選舉中僅獲3席,但2013年選舉就躍升至12席,成為第四大黨;2015年選舉減至8席。目前猶太家園黨也是組成現今以色列聯合政府的政黨之一。.
查看 右派和猶太人家園
烏克蘭人民運動
烏克蘭人民運動(Народний Рух України, Narodnyi Rukh Ukrajiny)是烏克蘭的一个政党。現任領導人為波利斯·塔拉修克(Borys Tarasyuk)。 該黨目前是歐洲人民黨觀察員。 在2007年9月30日舉行的議會選舉中,該黨屬於我們的烏克蘭-人民自衛聯盟,聯盟共贏得450席中的72席。.
查看 右派和烏克蘭人民運動
爱尔兰统一党
爱尔兰统一党(Fine Gael,,直譯為「爱尔兰家庭」或「愛爾蘭部落」)是爱尔兰共和国自由保守主義及基督教民主主義政黨,爱尔兰议会第一大政党,统一党拥有30000名成员,也是爱尔兰目前的执政党。.
查看 右派和爱尔兰统一党
統一俄羅斯
統一俄羅斯(Единая Россия)是俄羅斯目前的執政黨。它成立于2001年4月,是由尤里·米哈伊洛维奇·卢日科夫、叶夫根尼·马克西莫维奇·普里马科夫和明季梅尔·沙里波维奇·沙伊米耶夫領導的“”联盟與谢尔盖·库茹盖托维奇·绍伊古和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卡列林為首的“”党合併而成。俄羅斯總統普京曾为其党主席,现与其关系紧密。現任俄總理梅德韋杰夫为該黨主席。.
查看 右派和統一俄羅斯
瑞士人民黨
士人民黨,也译作瑞士國民黨,是瑞士的一个右翼民粹主义政黨,也是瑞士德語區最大的政黨。.
查看 右派和瑞士人民黨
瑞士政黨列表
以下為瑞士政黨列表。.
查看 右派和瑞士政黨列表
瑞典民主黨
典民主黨(Sverigedemokraterna),是瑞典右派民粹主義政黨,瑞典國會第三大黨。.
查看 右派和瑞典民主黨
瓦窑堡会议
窑堡会议,是1935年12月17日至12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西省安定县(今子长县)瓦窑堡(bǔ)召开的扩大会议。李新总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周天度、郑则民、齐福霖、李义彬等着,《中华民国史》第八卷,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7月,第424页会议由张闻天主持,主要讨论军事问题和政治问题。 出席会议的有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刘少奇、秦邦宪(博古)、邓发、李维汉、张浩(林育英)、彭德怀、何克全(凯丰)、吴亮平、杨尚昆、郭洪涛、李德等十多人。.
查看 右派和瓦窑堡会议
生态主义党“绿党”
生态主义党“绿党”(Partido Ecologista "Os Verdes")是葡萄牙的一个左翼政党。该党成立于1982年,原名葡萄牙生态主义运动-党“绿党”。它的成立得到了葡萄牙共产党的支持。该党的意识形态是绿色政治、生态社会主义。该党是全球绿党和欧洲绿党的成员。该党总部位于里斯本。该党现有党员6000。 该党从未单独参加选举,而是同葡萄牙共产党组成联合民主联盟一起参选。一些右翼政客给该党取绰号“西瓜”,称它“绿皮红心”。然而,该党与葡萄牙共产党在某些问题上的立场相当不同。.
查看 右派和生态主义党“绿党”
电讯报
电讯报,创建于1893年1月1日,是目前荷兰发行量最大的日报报纸,属于右翼民粹主义阵营。.
查看 右派和电讯报
甄柏朗
栢朗(Yan Pak Long,),生於香港,香港職業足球員,司職前鋒,現時效力香港甲組聯賽球隊永義。.
查看 右派和甄柏朗
熱血公民
熱血公民(Civic Passion)是一個香港本土派政黨,於2012年2月29日成立,以「文化抗共」的旗幟號召香港「文化建國」,核心人物有鄭松泰及鄭錦滿。其主張為「五區公投,全民制憲」及「永續基本法」。.
查看 右派和熱血公民
物化
物化(reification),是一種客體化(即對象化,objectify)的過程,透過社會分工來區分物我,也就是把某些東西當作勞動的對象,是可以被控制、分解、操弄、改變、轉型、交換、消費、生產…的東西。人類在勞動中,必須先物化身體,把身體當作勞動工具使用,進而得到勞動的報酬或成果,是一個交易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但將報酬與成果物化,成為可以交換而得的東西,自己的身體也必須跟著物化,以便衡量,並以勞力的方式交易出去。有人的地方就有物化,物化是人類生存的必要過程。 人類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採用不同的人類組織和社會制度去進行物化,是個歷史進程,物我、人我關係也因此不斷地變化。現代大部分人類採取市場機制和資本主義生產模式,物化就採取了商品化(commodification)的形式,人們開始用商品化來改造自然與自身(身體、國家、經濟、文化等等)。商品化的形式大大便利了物化的深度、速度與強度,人們已經不能完全控制這樣的一種形式的物化或商品化,所以也被稱為異化。 物化也是一種將物體轉化為觀測對象的系統化程序。米歇尔·福柯說明了諸如醫院或監獄之類的規訓機構,如何將肉體變成科學知識的客體,並因而被物化。其中性物化一詞常為女性主義者(尤其是反色情女性主義者`、社會女性主義者與基進女性主義者)所用。 和物化相反的行为就是人格化,即将非人的其他生物或非生物拟人化,将其当作人类自己的同伴看待和对待。.
查看 右派和物化
牛鬼蛇神
牛鬼蛇神原是道教、佛教術語,说的是阴司的鬼卒、神人等,后成为固定成语,比喻邪恶丑陋之物。 在中国文化大革命中成为专用术语,指要被打倒冲击的人的统称。“牛鬼蛇神”的称谓取代了康生所提出的“黑帮”的称谓。.
查看 右派和牛鬼蛇神
牛汉
牛汉(),本名原为“史承汉”,后改为“史成汉”,又名“牛汀”,曾用笔名“谷风”,山西省定襄县人,蒙古族。中国现代诗人,七月派成员。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名誉委员。.
查看 右派和牛汉
独立希腊人
立希腊人(Ανεξάρτητοι Έλληνες,Anexartitoi Ellines),希腊右翼政党,由前新民主党成員分裂而出。该党反对紧缩政策。.
查看 右派和独立希腊人
狄西黨
狄西黨是美國一個因認同种族隔离而從民主黨分裂出來的政黨,於1948年成立,其支持者基本上都來自美國南部,並未獲得過任何地方議會及洲議會的議席。1948年美国总统选举後已經解散並合併回民主黨,只短短成立一年。 Category:美國已解散政黨 Category:美国南部历史 Category:美国种族隔离 Category:美国极右翼政党 Category:美国民主党历史 Category:1948年美国建立 Category:1948年美国废除 Category:1948年建立的政黨 Category:1948年解散的政黨.
查看 右派和狄西黨
直布罗陀社会民主党
布罗陀社会民主党(英语:Gibraltar Social Democrats),直布罗陀主要政党之一,最大的右派政黨,立场为保守主義与自由保守主義。现任领导。.
查看 右派和直布罗陀社会民主党
直系
系是北洋军阀派系之一,因勢力範圍主要在直隸省而得名。其主要领袖大多出身直隶及山东兩省,且在许多政治理念上存在共鸣。主要代表人物有冯国璋、曹锟、吴佩孚、齐燮元、孙传芳等。.
查看 右派和直系
白人優越主義
白人優越主義()是一種種族主義的意識形態,主張白色人種族裔優越於其他族裔。大眾普遍認為,白人優越主義與種族主義,特別是歧視非白人和反猶太主義有關連。白人優越主義往往充滿偏見和歧視,被此思想排斥為「劣等」的人種包括印度人、亞洲人、非洲人、阿拉伯人、墨西哥人、猶太人、黑人、和拉丁美洲族裔膚色較深的人、美洲原住民和其他。 白人優越主義者常主張某類歐洲人是優等人種,膚色與優等程度直接關聯。但僅有北歐人種(即雅利安人種後代的其中一支),才擁有白裡透紅的膚色,而其他白色人種的膚色皆是米白色或黃色,與現今東北亞人種(即蒙古人種的一種)的膚色無異,因此部份較極端的白人優越主義者,認為僅純正的雅利安人種後代才是真正的白色人種,其他的東南歐與東亞的人即使擁有淺膚色也不算在內。 在美國重建時期前後幾十年間,白人優越主義在政治、文化和經濟上盛行;在南非的种族隔离時代和纳粹德国統治下的歐洲,這一思想也是同樣盛行。 白人優越主義的範疇、性質,和對西方文化的影響一直引起爭議。一些狹義優越主義者認為,白種人優越於其他人種,因此白種人更應統治其他人種。而白人分離主義和白人國家主義組織通常使用更狹窄的定義,希望以此區別於其他白人優越主義者。不過他們的觀點通常重疊。 白人優越主義,像其他一樣,根植於民族優越感和對霸權的慾望。它有著不同程度的種族主義和仇外傾向。白人優越主義通常與種族清洗和種族隔離結合,但並不一定是從其而來。他們會說「黑鬼」歧視性用語。.
查看 右派和白人優越主義
白云峰 (韩城)
白云峰()生于陕西省韩城县桥子玄乡大柳村,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官员。.
查看 右派和白云峰 (韩城)
白色
白色是一种包含光谱中所有颜色光的颜色,其明度最高,就如電腦程式設計領域就依照白色科學的定義而將參數值常定義成所有色彩的最大值,如白色=RGB(255,255,255)或#FFFFFF最大值(而不是將白色定義成像水H2O的無色=透明色或無色=null值)。可以将光谱中三原色的光:红色、蓝色和绿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得到白光。光谱中所有可见光的混合也是白光。.
查看 右派和白色
白沉
白沉()原名田祖恒,曾用名田荒,原籍安徽怀远,生于江苏苏州,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话剧及电影演員、劇作家、導演。.
查看 右派和白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花齐放、百家争鸣简称双百方针,是1956年中国共产党推出的一项政策,是指“对艺术工作主张百花齐放,对学术工作主张百家争鸣”,中共宣称其目的是为了发展、繁荣社会主义中国的科学、文化和艺术事业。方针提出一年后,中共发动反右运动,响应“双百方针”的许多人被打成右派,遭到灭顶之灾。1967年《人民日报》曾撰文称“双百方针”是引蛇出洞的“阳谋”。因此这一方针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并没有得到执行。.
查看 右派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芬兰独立日
芬兰独立日(Suomen itsenäisyyspäivä,Finlands självständighetsdag)是芬兰的国庆日,以纪念芬兰在1917年12月6日取得独立。独立日是一个非常隆重庄严的庆典,它跟怀念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人相关。在独立日里已形成一些年度传统,如从第一任总统开始就有的共和国总统独立日招待会、军队阅兵式、火炬游行以及一个新的传统:电视播放《》电影。 从1919年开始在12月6日设置独立日,当时在学校、法院及政府部门中是法定休息日。1929年起该日成为带薪假日,1937年起成为全国性的法定假日和休息日。独立日是。.
查看 右派和芬兰独立日
芬兰政党列表
本條目为芬兰政党列表。芬蘭屬於多黨制,一般沒有任何單一政黨能够單獨在議會過半,所以得票最高的政党必須聯合其他政黨組成聯合政府。.
查看 右派和芬兰政党列表
韩国政治
-- 大韩民国政治根据《大韩民国宪法》的规定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立法权属于一院制的国会,以总统为中心的政府掌握国家的行政权,司法权属于由法官构成的法院。韩国的行政部门实行总统制,是韩国三权分立制度的核心体制。韩国总统由国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5年。为避免任何个人长期掌握国家权力,《韩国宪法》规定总统不能连任。韩国总统通过由15-30人组成的国务会议行使行政权。韩国国会是韩国一院制立法机关,按法律规定应由至少200个议席组成,每届任期四年,其中80%以上的席位由国民投票选举产生,其余的5%以上的席位通过比例代表制产生。韩国司法机构独立于韩国行政和立法机构。韩国法院实行三审终审制。大法院是韩国最高司法机构,也是管理韩国司法系统的行政权力机构。 建国后的大韩民国在美国的帮助下制定了民主宪法,并设立了包括选举、多党制、三权分立、言论结社出版自由、法律体系建设等在内的制度框架。不过韓戰後在美国扶植下产生的韩国首位总统李承晚并没有在韩国推行民主,而是采取个人独裁。1961年5月16日,朴正熙发动五一六军事政变上台,开始了韩国长达26年的军政威权统治。经过民主阵营近30年的斗争,韩国在1987年举行了第一次公平开放的大选。目前,韩国已成功发展自由民主制,《政体资料集》和美國中央情报局出版的《世界概况》将韩国列为民主国家。.
查看 右派和韩国政治
韓培德
--(Peter Gerald Hain,),又譯--,英國工黨政治家,曾在貝理雅以及白高敦政府任下議院領袖、就業及退休保障大臣及威爾斯大臣等職。他在2008年承認未能及時公佈於2007年參與工黨副黨魁選舉前後所收受的政治捐獻款額,而辭去內閣職務,但後來在2009年6月重返內閣任威爾斯大臣,至2010年5月工黨下野為止。 韓培德是下院議員,代表威爾斯的尼思選區。韓培德早年自南非移居英國,在1970年代是著名的反南非種族隔離制度分子。.
查看 右派和韓培德
莫桑比克全國抵抗
莫桑比克全國抵抗(英語:Mozambican National Resistance,RENAMO;葡萄牙語:Resistência Nacional Moçambicana)是一個由解放運動轉型而成的政黨,由黨魁阿方索·德拉卡馬領導。在1975年至1992年的莫桑比克內戰中,它的主要對手是莫桑比克解放陣線(FRELIMO)和津巴布韋非洲民族聯盟(ZANU)。.
查看 右派和莫桑比克全國抵抗
莱比锡大学
莱比锡大学(Universität Leipzig)位于德国萨克森州的莱比锡,创立于1409年,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也是现今德国管辖地区内历史第二悠久的大学,仅次于海德堡大学(1386年),另两所创建曾早于莱比锡大学的大学科隆大学(1388年—1798年,1919年重建)和埃尔福特大学(1392年—1816年,1994年重建)都曾关闭后又重开。1953年至1991年间,莱比锡大学曾名为“莱比锡卡尔·马克思大学”。 自从创建以来经历了近600年不间断的教学与科研,现在的莱比锡大学发展到了14个系、150多个研究所,有注册学生29668人(2006年冬季学期),是莱比锡最大的一所大学,萨克森州第二大的大学。著名校友有萊布尼茲、歌德、尼采、歷史學家蘭克、讓·保羅等。1879年德國生理學家威廉·馮特任萊比錫大學哲學教授時建立了第一個心理實驗室,標誌著現代心理學的開端。医学专业是莱比锡大学最知名的专业。.
查看 右派和莱比锡大学
聯合進步委員會
联合进步委员会最初是一个成立由伊斯坦布爾醫學院學生的易卜拉欣·特莫、切爾凱斯·穆罕默德·雷什德等人于1889年2月6日在奥斯曼帝国在伊斯坦布爾成立的秘密结社,1906年与青年土耳其党人合併并转化为政党。由于呼吁民主化和改革,在西方,團結與進步委員會成員通常被稱為“青年土耳其人”,而在奧斯曼帝國,其成員被稱為聯盟主義者。 该党早期引领了奧斯曼帝國的自由改革運動,由于呼籲在帝國進行民主化和改革,遭到了奥斯曼帝国的迫害。同时期的落後國家日本在没有丧失自我的前提下成功地實現了自我現代化。因此联合进步委员会受到了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极大影响,决心以日本为榜样,从而实现奥斯曼帝国的现代化,摆脱“欧洲病夫”的称号,其最终目标是恢复奥斯曼帝国的大国地位。一旦黨在1908年在青年土耳其革命中獲得權力,並鞏固其在1912年的“奧斯曼國會選舉”和1913年政變中的權力,它就越來越分化和動蕩起來,三位領導人,恩维尔帕夏、穆罕默德·塔拉特帕夏及杰马尔帕夏組成了三人組聯盟,並對奧斯曼帝國進行了事實上的統治。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其大部分成員都被蘇丹穆罕默德六世的軍事法庭審判並被囚禁 該組織的幾名成員於1926年因企圖暗殺穆斯塔法·凱末爾而在土耳其被處決。它的一些成員後來成立共和人民黨在土耳其繼續生存。.
查看 右派和聯合進步委員會
聯盟 (澳洲)
澳大利亞政治上的聯盟(The Coalition)專指由澳大利亞自由黨(及其前身政黨)和澳大利亞國家黨及其它關聯地方性政黨組成的右翼保守派聯盟,又称自由黨-國家黨聯盟(The Liberal-National Coalition)。 雖然參加聯盟的各黨有各自獨立的黨組織,但由於在選舉和議會投票中構成長期穩定的聯盟組織,一般在選舉、表決等方面整個聯盟被當作一個政黨(因此中文也譯作“聯盟黨”)。聯盟贏得聯邦選舉的時候共同執政,在野時則同為反對黨。一般在論述澳洲政治勢力時,聯盟與澳大利亞工黨被認爲是澳大利亞的兩大政黨。聯盟内的國家黨雖然長期議席數位列第三,但也不被認爲是第三大黨,而是保守派聯盟的一部分。 在2013年9月7日举行的2013年澳洲联邦大选中联盟胜出,重夺在2007年澳洲联邦大選中失去的联邦执政权。在州级政府层面,联盟政党目前是新南威尔士州、西澳州和塔斯马尼亚州的执政党,在其他州和领地是反对党。.
查看 右派和聯盟 (澳洲)
聂绀弩
聂绀弩()原名聂国棪,号干如,笔名耳耶、绀弩、甘奴、聂畸、萧今度、迈斯、悍膂、澹台灭闇等等,室名三红金水之斋。谢翠琼,聂绀弩年谱,中国文学研究1988年01期;谢翠琼,聂绀弩年谱(续),中国文学研究1988年02期湖北京山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家,中国共产党党员。其杂文和旧体诗都很有名。關國煊:《聶紺弩小傳》。載《傳記文學》 68:6;.
查看 右派和聂绀弩
道县事件
道县事件,也称道县惨案、道縣大屠殺、道县文革杀人事件,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大革命期间,从1967年8月13日到10月17日,在湖南省零陵地区道县发生的针对“四类分子”(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的大规模屠杀事件,波及零陵地区(现称永州市)其他10个县。据统计,道县事件在当地造成的死亡人数达4519人,其中4193人被杀,326人被迫自杀。.
查看 右派和道县事件
联邦巩固与发展党
联邦巩固与发展党是缅甸的一个政党。其前身为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2010年6月2日在联邦选举委员会以此名注册为政党。2011年2月4日,该党时任主席登盛在缅甸联邦议会全体会议上当选为缅甸总统。.
查看 右派和联邦巩固与发展党
遇罗克
遇罗克(),男,中国北京人。生前是北京人民机器厂学徒工,做过代课教师等多种临时工。曾写《出身论》等一系列围绕「出身」问题的文章。他以「家庭出身问题研究小组」为笔名,写了六期《中学文革报》的头版文章及其他文章,最著名的是第一期的《出身论》,全国反响巨大。遇羅克于1968年1月5日被捕,1970年3月5日和另19名政治死刑犯,在北京工人体育场的十万人大会上,被宣判死刑并被处决。.
查看 右派和遇罗克
遇罗锦
遇罗锦(),遇罗克的妹妹,作家,作品有42万字《一个大童话 我在中国的四十年 1946-1986》等。.
查看 右派和遇罗锦
荻洲立兵
荻洲 立兵(),生於日本愛知縣,大日本帝國陸軍軍人,最終軍階為陸軍中將。.
查看 右派和荻洲立兵
華嚴 (作家)
嚴停雲(),筆名華嚴,福建省閩侯縣人。出身學者家族,亦自認受佛教影響。上海聖約翰大學中文系畢業後赴臺灣探親,因而居留在此地。婚後成為家庭主婦,但後來抽空創作成為臺灣知名作家。作品多以小說為主,擅長描寫人的七情六慾及生老病死,忠實呈現人生的不完滿,也提供智慧的心語。創作生涯長達45年,多部作品被改編為電視劇與電影,而最滿意的作品是其首創的對話體小說。.
查看 右派和華嚴 (作家)
菲利普·谢德曼
菲利普·谢德曼(Philipp Scheidemann,)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右翼首领之一,生于卡塞尔。1903年作为社会民主党代表进入国会,一战期间,积极支持战争,1918年任巴登亲王内阁成员,德国十一月革命后,参加组织政府,镇压叛乱,1919年任魏玛共和国首任总理,1933年纳粹执政后流亡国外,后死于哥本哈根。 Category:德国总理 Category:德国社会民主党党员.
查看 右派和菲利普·谢德曼
萊赫·卡欽斯基
莱赫·亚历山大·卡钦斯基(Lech Aleksander Kaczyński,)。波兰政治家。2005年12月23日至2010年担任波兰第三共和国第四任总统。1992—1995年担任最高检察院院长,2000—2001年担任司法部部长,2002—2005年担任华沙市长,他曾任法律与公正党主席,第一与第四届参议员和众议员。 他是华沙斯特凡·维辛斯基枢机大学(Uniwersytet Kardynała Stefana Wyszyńskiego)劳动法学博士,副教授。格但斯克大学(Uniwersytet Gdański)前副教授。孪生哥哥是曾任波蘭總理(2006-2007)的雅罗斯瓦夫·卡钦斯基(Jarosław Kaczyński)。 2010年4月10日,波兰总统卡钦斯基乘搭的飞机,在俄罗斯西部的斯摩棱斯克机场降落失败坠毁而罹难,享年61岁。.
查看 右派和萊赫·卡欽斯基
萧乾
萧乾(),生于北京,蒙古族,原名萧秉乾、萧炳乾。是作家、记者和翻译家。.
查看 右派和萧乾
非建制派
非建制派,或稱非建制陣營(Opposition camp),亦稱為反對派,為一個香港政治意識形態陣營,政治上與建制派分庭抗禮。 2016年後,非建制陣營指建制派以外的政治派系所組成的陣營,即民主派(包括泛民主派和自決派)、本土派(包括民族自決派)及部分親民主中間派的聯合陣營。 非建制派在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地區直選中獲得有55%的普選票支持,取得30席,為1995年香港立法局選舉以來最多。但在香港立法會宣誓風波後,經香港政府入稟司法覆核,6名非建制派議員先後被香港高等法院褫奪議員資格,成员減至24名,並失去地區直選的過半優勢,雖然在2018年香港立法會補選中取回2席,但因九龍西選區落敗,無法奪回分組點票的否決權。.
查看 右派和非建制派
革新官僚
革新官僚(日语:革新官僚,かくしんかんりょう)、是指1937年内阁调查局的前身企画厅与伴随第二次中日战争全面化的资源局合并,在改组企画院之际,院内设置试图实现战时经济管制的官僚层。后来成功策划了国家总动员法的总动员计划。.
查看 右派和革新官僚
靖国
《靖国》(-- YASUKUNI)是一套2007年日本、中國紀錄片,由旅居日本的中国导演李缨耗时10年制作,是日本國內首部關於靖--國神社爭議的紀錄片。影片以祭祀了240多萬自日本明治維新以來的戰死軍人的「靖--國神社」為題,神社自1978年合祭了14名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裁定為甲級戰犯的人物。紀錄了神社內的祭祀活動,也訪問了神社內不同的遊人和參拜者,反對參拜的人,以及锻造神社内供奉军刀的刀匠,展現了圍繞著靖--國神社的各種矛盾衝突。.
查看 右派和靖国
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是位于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坂的一座神社,奉明治天皇之谕而建。該神社供奉自明治維新时代以來為日本战死的軍人及軍屬,大多數是在抗日戰爭(1931-1945)及太平洋戰爭(1941-1945)中陣亡的日军官兵、朝鮮籍日本兵及三萬名台灣高砂義勇隊等日本兵。靖國神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一直由日本軍方專門管理,是國家神道的象徵。在二戰後,遵循戰後憲法政教分離原則,改組為宗教法人。 自明治天皇開始,靖國神社成為日本天皇唯一鞠躬的对象。1978年之後,因第二次世界大戰14名日本甲級戰犯入祠靖國神社引起爭議,此後天皇便未參拜此神社。 事實上靖國神社並沒有設置靈位,只有名冊,一律平等。例如甲級戰犯的靈位和骨灰另安置於殉國七士廟中。.
查看 右派和靖国神社
青年喀什噶尔党
青年喀什噶尔党(Young Kashgar Party)是一個於1933年-1934年存在的土耳其民族主義維吾爾政黨。它參與建立了東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國。青年喀什噶尔党反漢且反回。库车的維吾爾族的暴动首领铁木尔伯克(Timur Beg)和和闐的埃米爾穆罕默德·伊敏、阿不都拉·布格拉(Abdullah Bughra)與努爾·阿合買提江·布格拉(Nur Ahmad Jan Bughra)與青年喀什噶爾黨結盟。他們召開了一個由40位成員組成的議會,並派了兩名代表往見北疆的泛突厥主義運動領袖,後來的東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國總統和加尼牙孜。青年喀什噶尔党與民族革命委員會最後合流並共同建立第一东突厥斯坦共和国。.
查看 右派和青年喀什噶尔党
青年民主主义者联盟-匈牙利公民联盟
青年民主主义者联盟-匈牙利公民联盟(匈牙利語:Fidesz - Magyar Polgári Szövetség),簡稱青民盟,是匈牙利的一个右翼保守主義及民粹主義的政黨。.
青年新政
青年新政(Youngspiration),簡稱青政,是一個主張香港民族自決的本土派政黨。青政反對香港「中國化」、「赤化」,要求「港中區隔」《明報》:,2015年9月21日,成員逾百人《立場新聞》:,2015年3月25日。.
查看 右派和青年新政
项堃
项堃(),原名王象坤,原籍山东德州(祖居地今已划归河北吴桥),生于山东济南,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话剧演员。.
查看 右派和项堃
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
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民間俗稱樂生院,是台灣一座公立醫院,為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所屬醫院之一。 樂生療養院有新舊兩院區。舊院區又稱為樂生療養院療養院區,位於台北捷運橘線迴龍站附近,省道台1甲線旁,門牌為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794號,但實地範圍橫跨新北市新莊區雙鳳里及桃園市龜山區迴龍里。新院區位於舊院區旁,行政區隸屬桃園市龜山區。新院區原名為迴龍醫院,現改為樂生療養院迴龍院區,主建築為兩棟地上八層地下一層的大樓,其中一棟作為舊院區民眾使用。 樂生是台灣第一間痲瘋病院,作為慢性傳染病、癩病防治的專門機構。百年前,癩病特效藥尚未問世,加上對痲瘋病的不瞭解。早年痲瘋病被誤認為無藥可治、且高傳染病的瘟疫。所以,當初是遵循了在柏林舉行的「第一屆國際癩病會議」(The First International Leprosy Conference, Berlin, 1897)的建議,採行「強制收容,絕對隔離」政策。政府強制病患進駐樂生,幾乎就註定老死其內,院內有一碑立於1947年,為當年院長吳文龍所題「以院為家、大德曰生」,正是當時隔離政策的寫照。.
血盟團
血盟團為日本昭和時代的右派恐怖主義團體。.
查看 右派和血盟團
血河演說
血河」演說(Rivers of Blood speech)是英國保守黨國會議員埃諾奇·鮑威爾於1968年4月20日發表的演說,內容是批評英聯邦移民政策和反歧視立法。雖然鮑威爾本人稱之為「伯明翰演說」,但普遍取其中引用埃涅阿斯紀的典故而稱之為「血河」演說。「血河」一詞並沒有出現在演說中,只是出自其中一句話「展望前方之際,我滿有預感;如同羅馬人一般,我似乎看到了『台伯河冒起了血的泡沫』」("As I look ahead, I am filled with foreboding; like the Roman, I seem to see 'the River Tiber foaming with much blood.'")。 這篇演說激起了重大的政治回響,使鮑威爾成為全國最常談論到的政治人物,而對他的評價則迥異,最終使他遭保守黨主席愛德華·希思開除出影子內閣。據多項分析,鮑威爾對種族的看法受大眾認同,是保守黨在1970年大選取得戲劇性大勝的主因,而鮑威爾則堅定反對大選後組成的希思政府。.
查看 右派和血河演說
袁伯诚
袁伯诚,出生于山东省即墨县(今属青岛市),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书法家、书法评论家,青岛大学师范学院教授。 早年参加革命,1950年入学军事干部学校,后由山东军区司令部酌选至山东省公安干校学习。1950年在华东军政委员会公安部工作,并于1952年华东警卫团与上海警卫处合并后调入上海警卫处做首长警卫工作,先后任宋庆龄、陈毅等人的警卫。1956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求学期间得到李长之、启功等大家的亲炙。1958年2月因言获罪被打为“右派”。1964年12月再次因言获罪,因诗稿《呕血集》被打成“现行反革命”,被监禁三年又八个月。1972年5月16日获平反。1988年调入青岛师专(现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工作。 Category:北京师范大学校友 Y Y Bo伯誠.
查看 右派和袁伯诚
袁昌英
袁昌英,字蘭子、蘭紫,筆名楊袁昌英、昌英、袁美等;近代著名女作家、教育家、戲作家及翻譯家;湖南省醴陵人。與蘇雪林、凌叔華合稱為「珞珈三女傑」。她以現代主義重新創作的劇作《孔雀東南飛》,散文《遊新都後的感想》和《再遊新都的感想》開創了中國女作家的創作先河。她也是一名外國文學研究家,藝術史家。.
查看 右派和袁昌英
风派
风派,文革用语,是文革后喻指没有自己立场、不坚持独立思考、谁的势力大就为谁卖命,甚至摇摆不定、忽左忽右、卖身背叛的政治投机者。他们跟随潮流而善变,翻云覆雨,今是而昨非,变幻莫测,风驰电掣,连眉头都不皱一下,不管什么时候都能左右逢源、善于讨好得势牟利。与“震派”、“闹派”相关、相对的,特指在文革投靠祸国殃民的极左政治势力、上了贼船的人们。 文革时政局变化频繁,连毛泽东本人也没有贯穿始终的计划、安排,只是在激进的中央文革秀才集团、以林彪为代表的军人集团、保障日常运转的国务院之间,进行平衡、仲裁。这一切,都是围绕保住统驭权而随机变化的实用主义游戏,没有政治逻辑的一贯性,让人们无法凭借理性去认识、预测、判断,只能竭力紧跟。“上面怎么说我就怎么做”,以求政治上的安全。消极的紧跟成了人们自保的自然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民族独立方面赢得的成就,政治上持不同意见者的屡次受挫,毛泽东被塑造成为高瞻远瞩的“领袖”、“统帅”、“导师”、“舵手”,使习惯于信任、崇拜毛泽东的人们,对现实政治持自觉的认同态度。 到了文革,政治高压和合法性资源、法制秩序荡然无存,造成人的尊严的匮乏,只能违心地随大流。积极的紧跟,就成了功利心强的类型的人处世方式。比消极的从众行为,更多一些追赶时髦的主动出击。他们也因此得到了权势名利,成为从文革获益的既得利益者。是以放弃做人底线为代价的一种生存技巧。.
查看 右派和风派
飢餓遊戲 (電影)
《飢餓遊戲》(The Hunger Games)是2012年美國奇幻冒險電影,由蓋瑞·羅斯執導,根據蘇珊·柯林斯的同名小說《飢餓遊戲》改編而成,是飢餓遊戲電影系列的第一部,珍妮佛·勞倫斯、喬許·哈卻森、連恩·漢斯沃、伊丽莎白·班克斯、伍迪·哈里森、史丹利·圖奇、薇洛·西爾德斯、阿曼德拉·斯坦伯格、藍尼·克羅維茲以及唐纳德·萨瑟兰主演。 電影於2012年3月21日在法國、比利時、荷蘭及菲律賓等國上映,香港于3月22日、美國和台灣於3月23日、中国大陆于6月14日上映。.
查看 右派和飢餓遊戲 (電影)
裘小龙
裘小龙()(汉语拼音:Qiu Xiaolong,威妥玛拼音:Ch'iu Hsiao-lung),以英文创作的著名华裔小说家,诗人,前中国作协会员。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80年代末访美,起初是为撰写有关T.S.艾略特的书搜集素材,1989年六四事件后毅然决定携妻移居美国。当时有报道称,他因替学运筹款而被迫流亡美国,以免遭到中共当局的迫害。现与妻女定居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 80年代曾以中文创作诗歌、撰写评论及从事翻译。90年代曾出版反映中国巨大变迁的惊悚侦探小说。赴美留学期间,用英语开始小说创作。2000年发表处女作长篇英文推理小说《红英之死》(Death of a Red Heroine),相继入围由美国推理作家协会创办的爱伦·坡推理小说大奖和白芮推理小说奖,翌年荣获安东尼处女小说佳作奖(the Anthony Award for best first novel),即第三十二届世界推理小说大奖。之后陆续推出以刑侦队长陈操探案为题材的系列小说,其作品已在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典、丹麦、挪威、中国、日本等国翻译出版。但中译本的真实地名均遭变更,如上海市更名为H市,涉及政治的用词及内容亦被删减。.
查看 右派和裘小龙
裙帶資本主義
裙帶資本主義(Crony capitalism),又称官僚资本主义、朋黨資本主義、權貴資本主義、密友資本主義、關係資本主義,描述一個經濟體中,商业上的成功與否取決於企業、商界人士和政府官員之間的關係是否密切。這種偏袒可能是表現在法律許可的分配、政府補助或特殊的稅收優惠等等。 裙帶資本主義被認為經常出現在政治上的任人唯親,並滲透到商業世界,存在利己關係的友誼和親情的商人和政府官員,影響到經濟和社會,破壞公共服務型的經濟和政治理想。多數國家或多或少都有裙帶資本主義。民主國家若有嚴重的裙帶資本主義,其民主制度只是空殼子;無論左派和右派的經濟觀念,在裙帶資本主義下也都成為檸檬社會主義。.
查看 右派和裙帶資本主義
褚时健
褚时健(),云南省华宁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家。褚时健等贪污、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99年02期.
查看 右派和褚时健
西山會議
西山會議,指1925年11月23日,中國國民黨部分中央執行委員、中央監察委員和候補中央執行委員在北京西山碧雲寺召開的“國民黨一屆四中全會”,这一會議被稱為西山會議,參與其中的国民党政治人物,被视为国民党内部的一个右翼政治派别“西山会议派”。.
查看 右派和西山會議
西北青年會
西北青年會(서북청년회)是1946年11月30日在朝鮮半島南半部成立的保守反共右翼團體。 日本投降後,蘇聯在朝鮮半島北部實施土地改革,地主階層的私人農地被充公,一些心懷不滿的地主家族青年逃到南方。1946年11月30日以平安道出身者為中心,反共團體平安青年會、黄海會青年部、大韓革新青年會、咸北青年會組成西北青年會。 在美蘇冷戰的世界情勢下,朝鮮半島南半部反共色彩日益強烈,西北青年會則是政府對付左翼分子的行動中與警察共同行動的打手。 category:盟軍託管朝鮮時期 Category:韩国政治组织 Category:白色恐怖 Category:極右派政治.
查看 右派和西北青年會
西班牙第二共和国
西班牙第二共和国(Segunda República Española;Segona República Espanyola;Espainiako Bigarren Errepublika),正式名称为西班牙共和国,是1931年4月14日,在西班牙建立的一个共和国。1931年4月14日,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退位离国,西班牙第二共和国随之建立。1939年4月1日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在内战中被弗朗西斯科·佛朗哥领导的右派击败,佛朗哥遂在西班牙建立了独裁统治,第二共和国统治西班牙共8年。西班牙第二共和国残余人员成立西班牙共和国流亡政府,前往法国,法国陷落后迁往墨西哥城,战后回到巴黎,直到1977年,在西班牙民主转型的过程中,流亡政府解散。.
查看 右派和西班牙第二共和国
西班牙政黨列表
本條目收錄西班牙政黨,由於西班牙境內許多自治區獨立呼聲甚高,因此西班牙政黨又分作全國性政黨和地區性政黨。.
查看 右派和西班牙政黨列表
西藏全國民主黨
西藏全國民主黨()是藏人行政中央中的第一大政黨。該黨的總部位於印度的達蘭薩拉。 早在1990年,十四世達賴喇嘛與西藏青年大會會面時提出了建立政黨的構想。西藏青年大會依此計劃成立政黨。1994年9月2日,西藏全國民主黨成立,這也是西藏流亡政府中的第一個政黨。Karma Chophel被選舉為第一任黨主席,此外還有十位人士當選執行委員。 根據該黨的說法,其目標是在未來的西藏準備建立各政黨以推動民主進程,教育藏人政黨的意義,並使人們在西藏問題中產生覺悟。 2008年,該黨在印度一個偏遠地區的藏人聚居地召開研討會,當地的藏人社群被教育了民主價值觀。在第五屆國民大會上,該黨撥款給各大學的西藏政治科學學生作為支持經費。.
查看 右派和西藏全國民主黨
親愛的白人 (電視劇)
《親愛的白人》(Dear White People)是一部改編自創作之,並由西米昂親自開創電視劇版本,於2017年4月28日在Netflix開播的美國諷刺喜劇。 2017年6月30日,本劇獲Netflix第2季續訂,並於2018年5月4日上線。.
馬來西亞華人公會
来西亚华人公会(Malaysian Chinese Association),简称马华公会或馬華(MCA),成立于1949年2月27日,原名马来亚华人公会,马来西亚成立后改为现名。马华公会是一个代表马来西亚华人的单一种族政党而该党所有党员皆是由马来西亚华人和具有华人血统的公民组成。 该党现今不再是代表马来西亚华社的唯一政党,但在早期至1960年末有一定的影响力。1960年开始因其他政党的成立,其华人支持率接连受到挑战,但90年代中至千禧年期间还是有一定程度的支持。不过,2008年开始华社倾向投选民主行动党。.
查看 右派和馬來西亞華人公會
馬來西亞政黨列表
根据马来西亚1981年选举条例,任何有意参与馬來西亞选举的政党必须向选举委员会注册方可参与选举。选举委员会目前共有52个在册政党。.
查看 右派和馬來西亞政黨列表
馮志芬
馮志芬(Fung Chi-Fen;約),廣東新會人,香港粵劇編劇家,曾寫下《胡不歸》和《情僧偷到瀟湘館》等家傳戶曉的粵劇名作。.
查看 右派和馮志芬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查看 右派和香港
香港經濟民生聯盟
香港經濟民生聯盟(Business and Professionals Alliance for Hong Kong),簡稱經民聯,香港建制派第二大政黨,现为香港立法會第三大黨,擁有1個地區直選議員及6個功能界別議席,直選議席不及民建聯、工聯會和新民黨。成立於2012年10月7日,香港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為創黨主席。.
查看 右派和香港經濟民生聯盟
香港親台團體
親臺團體、民國派、(Pro-Taiwan camp、Pro-Taipei camp、Pro-Republic of China camp、Pro-Kuomintang camp或Pro-Taiwan groups),用以泛稱成立於香港、在政治立場上親近中華民國或中國國民黨的社會團體或政治團體。親臺派通常對於中國共產黨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持反對立場,並以推動海峽兩岸自由民主及傳播臺灣經驗為信念。 在香港親台團體中,以支持泛藍陣營者佔大多數,立場貼近泛民主派,並反對臺灣獨立、民主進步黨和泛綠陣營。 早年香港的香港民國派團體,政治理念都均趨近中國國民黨的右派,緊跟隨當年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下,立志光復大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口號。然而後來受到兩岸形勢的遽變及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影響,親臺團體的理念也有所變化,近年來的民國派團體更以支持香港實行公民普選、維權運動、推動兩岸民主發展為宗旨。除了關注臺港事務、兩岸四地民主發展及民族事業外,亦積極透過香港的地區服務,以爭取更多香港人認同。.
查看 右派和香港親台團體
香港歷史
香港歷史始於超過公元前3萬年的舊石器時代居住於華南地區沿岸島嶼的原住民,其後被秦朝納入中國版圖後,踏入信史的開端。自古以來香港就是位於汉族地區南部沿海的一個農業、捕魚及產鹽之處。其後大英帝國佔領香港,沒收原居民的土地,建立殖民地而成為自由港,香港早期以經營鴉片貿易為主,隨後發展為東南亞與中國的貿易中轉站。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起至改革開放前,東南亞與中國大陸的貿易全部停止,香港逐漸由貿易港口轉型成製造業城市,再次在東南亞排華後不停吸收華人資本,與主要競爭對手新加坡一同成為以世界各地華人資本為主的國際金融中心。 在香港建立英國殖民地之前,未有「香港」概念,惟「香港」經由英國發展已經不僅再是一個小漁港,它屬於亞洲中心位置,南海内海。而「香港」這名稱,最早是出現在明朝的《粵大記》上,位置為今日的鴨脷洲内小型漁村。直至1841年香港開埠後初期,英國政府正式為此地命名為「香港」,並且慢慢由漁村發展成為城鎮。其繼香港島後,九龍半島亦分別為永久英屬領土;及後為《新界拓展條約》租借新界地區為期99年,但英國從未交過租金。1953年,英國女王伊利沙伯二世更為香港進行加冕香港典禮為英國永久屬地。 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英國簽訂了《中英聯合聲明》及制定香港基本法實行一國兩制以保障香港人五十年不變,亦確定1997年7月1日起,英國將香港主權移交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此舉標誌着英國統治香港的時期正式結束。.
查看 右派和香港歷史
香港民族黨
香港民族黨(Hong Kong National Party)是香港一個主張香港獨立的政黨,成立於2016年3月28日。香港民族黨的召集人為陳浩天,現任發言人則由周浩輝擔任。香港民族黨主張香港應脫離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独立的主权国家。.
查看 右派和香港民族黨
香港政黨
香港政黨可依照政治主張的不同分為四大類:建制派、民主派(包括泛民主派和自決派)、本土派(包括民族自決派)及中間派。 因為香港並無參政團體以爭取執政為長遠目標,所以“政黨”一詞在香港很多時也包括主要知名的參選政治團體,與此詞一般的語意有所不同。 香港的政黨立場,在一定程度上並沒有像其他國家或地區般左中右派旗幟鮮明,加上由於香港現時並沒有政黨法,故正式來說難以界定何為政黨。下面列出較知名,或有現任成員為立法會及或區議會議員的團體。準確點說,香港的「政黨」其實都只是根據《香港公司條例》或《社團條例》登記,所以香港存在的「政黨」在法律上的地位都是「公司」或「社團」。支聯會可能是第一個根據《公司條例》註冊成立的政治組織,此後的香港政黨大多按這個方法成立。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為香港有需要盡快制訂政黨法,因為政黨以公司法、社團方式註冊都有漏洞,黨員身份可能曝光。前立法局議員陸恭蕙曾促請政府盡快制訂政黨法,但被當局以「沒有需要」為由拒絕。.
查看 右派和香港政黨
駐朝鮮美國陸軍司令部軍政廳
朝鮮美國陸軍司令部軍政廳(;),是1945年9月8日至1948年8月15日之間(史称“盟軍託管時期”),美国陆军在朝鲜半岛三八线以南地區设立的軍政府,也是日本殖民朝鮮結束至大韓民國成立之間的3年,統治南朝鮮的政權。軍政廳设在汉城(今首尔特别市),一般簡稱美軍政廳(;),統治期間則一般稱作美軍政期()。 儘管許多奠定近代韓國發展的社會制度及基礎建設是在美軍政廳統治期間設立的,但是南朝鮮在此期間也為各種因素導致的頻繁政治、經濟動亂所苦,日本殖民時代的後遺症依然同時在美軍政廳託管的南部、及蘇聯民政廳託管的北部存在著,美軍政廳推行的許多政策也引發南朝鮮民眾的不滿,包含繼續任用前日本殖民政府內的官僚作為顧問,排擠、審查甚至強行解散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臨時政府獲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支持及承認),及最後因冷戰導致美蘇佔領區分別獨立爲大韓民國與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導致了朝鮮半島的南北分裂。 此外,暫時接管韓國的美國軍事政府,對於統治、管理一個遠東國家時面臨的挑戰並無充分準備,進駐朝鮮之後,對於其語言、政治環境亦毫無知悉,再加上美軍政廳的許多政策也都意外地促成了不穩定的效應。大量的南下脫北者(估計40萬人)、難民及歸國海外韓僑湧入,均加劇了南朝鮮地區的動盪不安。.
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家以新闻及评论为主的互联网新闻媒体,创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上海市。.
查看 右派和观察者网
許信良
許信良(),生於日治臺灣新竹州中壢郡中壢街(今桃園市中壢區)。许信良是台湾早年反对派运动重要領導人与代表人物之一。许信良曾先后担任台湾省议会议员、桃園县縣長、民主进步党主席和总统府资政。.
查看 右派和許信良
許珂
許珂(),中国導演、美術工作者,中國福建泉州人。.
查看 右派和許珂
马寅初
寅初()名元善,字寅初,以字行。族籍尚有争议,一说回族,一说汉族,浙江省紹興府嵊县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 汪仁泽「馬寅初.
查看 右派和马寅初
马其顿内部革命组织-马其顿民族统一民主党
其顿内部革命组织-马其顿民族统一民主党(Внатрешна македонска револуционерна организација – Демократска партија за македонско национално единство),简称ВМРО-ДПМНЕ(VMRO–DPMNE),是马其顿共和国主要政党之一,现为执政党,约有党员10万人。.
马松亭
松亭()曾名寿龄,经名阿卜杜拉·莱希姆,回族,北京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伊斯兰教大阿訇、经学教育家,与王静斋、哈德成、达浦生并称中国现代“四大阿訇”马松亭大阿訇逝世,人民日报1992年1月19日。.
查看 右派和马松亭
詹安泰
詹安泰(),字祝南,号无庵,广东省饶平县新丰镇楼仔人,著名古典文学学者,文史学家和书法艺术家。他的诗词研究及词学论著在词坛有相当大的影响,有“南詹北夏,一代词宗”、“岭南一大家”的评誉。亦为著名足球解说员詹俊的祖父。.
查看 右派和詹安泰
調景嶺
調景嶺(Tiu Keng Leng , 又稱:Rennie's Mill)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區將軍澳,原是寮屋區域,經1990年代填海發展後現時為將軍澳新市鎮的其中一部份。調景嶺位於將軍澳市中心的西南部,五桂山的東南面和照鏡環山的東北面之間的低地。.
查看 右派和調景嶺
諾蘭曲線
諾蘭曲線(Nolan Chart)是由大衛·諾蘭(David Nolan)設計的一種政治光譜測驗圖,首先於1971年8月在 The Individualist 月刊上發布。諾蘭在當年的12月創立了自由意志黨。 諾蘭曲線以雙軸線的圖表標繪出各種不同的政治立場,以及他們所追求的政府形式。大衛·諾蘭認為一般的政治光譜測驗都只以一條軸線來假設右翼/保守主義與左翼/自由主義間的極端對比,根本無法清楚標示一個人的政治立場。諾蘭分析認為右翼/保守主義一邊的極端傾向增加經濟的自由而減少個人的自由,左翼/自由主義一邊的極端則傾向增加個人的自由而減少經濟的自由。諾蘭個人的政治觀點則是在擁護個人自由的同時也擁護經濟的自由,因此他認為這種圖表需要增加一條軸線才能正確反應他的政治立場。在這第二條軸線上,也能反應出那些傾向於同時減少個人自由和經濟自由兩者的人口。.
查看 右派和諾蘭曲線
高尔泰
尔泰(),江苏高淳人。中国画家、作家、美学家、哲学家。“六四事件”后,经“黄雀行动”转抵美国。.
查看 右派和高尔泰
高汾
汾()女,江苏江阴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记者。.
查看 右派和高汾
高晓声
晓声(),中国小说家,生于江苏武进。童年时代在农村度过,其父是知识分子,因而能够接触文学。14岁丧母,家境清贫,中学阶段屡次因付不起学费而辍学。后来进入上海法学院经济学系读了2年。1949年6月参加工作,在1950年代初期开始从事创作,发表过诗、戏剧和短篇小说作品。后因参加“探求者”文学社团和《探求者》同人刊物而划为“右派”,1958年起在农村劳动、生活20余年。1979年后在江苏省文联、江苏省文化局、中国作协江苏分会工作;从事专业创作,先后发表了短篇小说《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以及以陈奂生为主人公的系列小说作品,曾分别获1979、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0年后先后被选为江苏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 高晓声的小说关注农民的“食”、“住”问题,从平凡中挖掘出特色,同时揭露小生产者的目光短浅,政治上和生产上的极度自卑,经济上内亏已极,其总的主旨是希望农民“不但具有当国家主人翁的思想,而且确确实实有当国家主人翁的本领”。高晓声在小说中着重刻画一类“新人”形象,其基本理念是:作家要有自己的观念、英雄不能和民众对立、反对造神运动、顺应改革文学潮流。他认为农民只有适应更为复杂的新环境,才能驾驭生活。这样反映新人的作品有《水东流》、《崔全成》等。 关于高晓声的写作风格,王蒙认为他的作品“寓土于洋”,通过丰富的细节展示人物性格发展,又吸收外国小说心理描写的长处,将动作、语言和人物心理有机结合。刘旭则批评他塑造的理想“新人”过于复杂,脱离农民的真实生活,沦为政策的图解,而对传统农民却极尽丑化,艺术价值不高。.
查看 右派和高晓声
謝長廷
謝長廷(),臺灣政治人物、律師、外交官。生於臺北市延平區打鐵街(今大同區赤峰街,屬大稻埕)人,美麗島事件辯護律師、民主進步黨的創黨十人小組之一,也是民主進步黨黨名命名者、黨綱起草人。現任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代表(法律上的官銜為中華民國駐日本大使)。曾任臺北市議員、立法委員、高雄市市長與行政院院長。 根據謝家族譜,謝長廷的祖籍是漳州府詔安縣,和陳水扁、李應元等人為同鄉。而謝長廷有幾位女性祖輩,族譜上載明出生地是「番社」,因此推斷謝長廷有臺灣原住民族的血統郭瓊俐,《》(台北,布克文化,2005),p48~49。 2007年擔任民進黨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的總統候選人,2008年總統大選中敗選後,隨即宣佈退出政壇界,並創設成立台灣維新基金會。謝長廷在兩岸關係上認為,中華民國憲法為一個中國,不能迴避這個憲法各表的問題,行政院院長任內也提出「和解共生」的理念。。.
查看 右派和謝長廷
謝雪紅
謝雪紅,原名謝氏阿女(),台灣彰化人,日治時期台灣共產黨(日本共產黨臺灣民族支部)創始黨員之一、中國共產黨黨員、台灣民主自治同盟首任主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八大民主黨派的參政政治人物之一。謝雪紅後來陸續出任中共中央華東局軍政委員、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副主席,1954年當選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中共發起的反右運動中被打成臺盟頭號大右派。謝雪紅於1970年病逝北京。 謝被稱為是台灣社會主義革命先驅,因而被譽為「台灣第一位女革命家」,也是二二八事件中堅持對國民政府採取武力抵抗之台中二七部隊的參與組織者。二七部隊抵抗國軍失敗之後,轉赴廈門,後赴香港。 謝雪紅一生的組織關係,是謝雪紅相關研究熱門問題。據謝雪紅自述,她於1925年二赴上海時期,黃中美當介紹人,謝於上海住家經黃中美告知被批准加入中國共產黨,但是卻無證人、無入黨儀式,因此謝雪紅的黨籍資格發生爭議。直到謝雪紅過世多年之後,於1986年在中共所正式認可的謝雪紅生平上,才同時追認了謝雪紅黨齡。謝雪紅在台灣共產黨建黨之後,黨籍轉為台共,但是台灣共產黨於1931年覆滅瓦解,而謝雪紅直到1947年下半年在香港才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同時參與創建台灣民主自治同盟。其後在反右期间被打成右派,歷經點名批鬥晚景十分淒涼。謝雪紅身故後幾年文革瓦解,左派支持者被整肅,她雖然於1986年得到平反,但中共中央的悼詞仍說她曾犯過錯誤,因此有論者認為這是「不完全」平反。.
查看 右派和謝雪紅
魏瑪共和國
威瑪共和國(Weimarer Republik)指1918年至1933年採用共和憲政政体的德国,于德意志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霍亨索伦王朝崩溃后成立。由於這段時間施行的宪法(一般称之为《威瑪憲法》)是在憲法召开的国民议会上通过的,因而得此名稱。其使用的國名為「德意志國」(Deutsches Reich)。「威瑪共和」这一稱呼是后世历史学家的称呼,从来不是政府的正式用名。有如現在的法蘭西共和國算是第五共和國,共和是針對政權的說明。 威瑪共和是德国历史上第一次走向共和的嘗試,于德国十一月革命后而生,因阿道夫·希特勒及纳粹党在1933年上台执政而结束。虽然1919年的威瑪共和宪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在法律上仍然有效,但納粹黨政府在1933年采取的一体化(Gleichschaltung)政策已经彻底破坏了共和国的民主制度,所以魏玛共和国在1933年已经名存实亡。.
查看 右派和魏瑪共和國
警察廳 (日本)
警察廳(,National Police Agency,縮寫NPA),簡稱察廳(サッチョウ),是日本的行政機關,隸屬於國家公安委員會之下,為「」。 作為日本警察的頂點,負責警察制度的企劃立案、公共安全及警察的運作,掌控日本警察的態勢、整備、犯罪鑑識及犯罪統計等事務指揮,監督各都道府縣警察(包括轄區為東京都的警視廳)。.
查看 右派和警察廳 (日本)
许良英
许良英,生于浙江省临海市,中国科學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毕业于浙江大学,長期專於愛因斯坦的著作翻譯與研究工作。.
查看 右派和许良英
诺姆·乔姆斯基
艾弗拉姆·诺姆·乔姆斯基(Avram Noam Chomsky,),或譯作“荷姆斯基”,美國哲學家、語言學家、認知學家、邏輯學家、政治評論家。乔姆斯基是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的荣誉退休教授,他的生成语法被认为是20世纪理论语言学研究上的重要贡献。他對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所著《口語行为》的評論,也有助於发动心理学的认知革命,挑战1950年代研究人類行為和语言方式中占主导地位的行为主义。他所採用以自然為本來研究语言的方法也大大地影響了语言和心智的哲学研究。他的另一大成就是建立了乔姆斯基层级:根据文法生成力不同而对形式语言做的分类。乔姆斯基还因他对政治的热忱而著名,尤其是他对美国和其它国家政府的批评。從1960年評論越南戰爭以來,他的媒體和政治評論便越來越著名。一般认为他是活跃在美国政坛左派的主要知识分子。乔姆斯基把自己归为自由意志社會主義者,并且是无政府工团主义的同情者。据艺术和人文引文索引说,在1980年到1992年,乔姆斯基是被文献引用数最多的健在学者,并是有史以来被引用数第八多的學者。.
查看 右派和诺姆·乔姆斯基
谢学锦
谢学锦(),上海人。勘察地球化学家。中国共产党党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查看 右派和谢学锦
谢和赓
谢和赓(),笔名张诚、张春熙等,中国广西桂林人。中国作家、情报人员。.
查看 右派和谢和赓
谭惕吾
谭惕吾()原名湘凤,后更名惕吾,字健常,号慕愚,女,湖南长沙人,中国社会活动家,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领导人。谭惕吾同志逝世,人民日报1997年3月20日,第4.
查看 右派和谭惕吾
谷景生
谷景生,中国山西省猗氏(今临猗)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一二·九”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查看 右派和谷景生
鲁道夫·赫斯
鲁道夫·沃尔特·理查德·赫斯(Rudolf Walter Richard Heß),納粹黨的副元首,生於埃及的亚历山大港,二戰後判處終身監禁,最後於柏林施潘道軍事監獄內的小別墅上吊自殺,不過當時赫斯的脖子上有繩索多次纏繞過的跡象,勒痕呈平行狀,因此有不少人認為赫斯的死並不單純。赫斯後來成為了新納粹的崇拜對象,而他的兒子沃爾夫·赫斯成了著名的右翼分子,並稱聲稱他的父親死於謀殺。 赫斯於1941年5月10日搭乘飛機前往英國進行未授權的和平任務,並遭英方扣留直到大戰結束。.
查看 右派和鲁道夫·赫斯
貝利·高華德
貝利·莫里斯·高華德(Barry Morris Goldwater,)是美国政治家,共和党人,于1953年-1965年、1969年-1987年代表亚利桑那州任参议员,1964年美國總統選舉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高華德曾任美國空軍預備部隊的少將,後從政。身為政治家,高華德被視為是1960年代開始美國保守主義運動復甦茁壯的主要精神人物,常被譽為是美國的「保守派先生」。 高華德反對新政留下的制度和理念,领导保守派聯盟对抗新政聯盟。他在1964年共和党初选中击败东海岸的纽约州州长纳尔逊·洛克菲勒,但在總統選舉中以大幅度票數差距敗給民主黨的林登·詹森。詹森及其陣營將高華德描繪成一個反動份子,但高華德的支持者則讚揚他對於聯邦政府權力、工會、以及福利國家制度的反抗。他的敗選使美國自由派有機會展開他們的大社會計畫(Great Society),但1964年大量共和黨老政治人物的同時敗選也使得年輕一代的美國保守派得以在黨內崛起,共和黨抛弃了东海岸的自由派共和党人,拥抱中部和南部的保守派,这成为最近一次美国政治版图大变革。高華德的支持者在十數年後重新聚集於其精神繼承者隆納·雷根的旗下,促使雷根贏得了1980年總統大選。 在1980年代,共和黨內逐漸竄起的基督教右派勢力與高華德的自由意志主義理念開始產生衝突,他成為共和黨內的自由派,在許多議題如墮胎和同性戀權利上都對基督教右派及保守派提出強烈批評。.
查看 右派和貝利·高華德
財政保守主義
財政保守主義(Fiscal conservatism)是用來形容主張避免赤字開支(Deficit spending)的財政政策。財政保守主義者往往考慮減少整體政府開支和國債,以及最重要的平衡預算(Balanced budget)。自由貿易、解除經濟管制、低稅和其他保守政策也是財政保守主義十分常見的主張。.
查看 右派和財政保守主義
費爾佐拉·忽扎耶夫
費爾佐拉·烏拜杜拉耶維奇·忽扎耶夫(Fayzulla Ubaydulloyevich Xo‘jayev/Файзулла Убайдуллоевич Хўжаев;Файзулла Убайдуллаевич Ходжаев;فیضالله خواجه;;),生於布哈拉的烏茲別克族政治家。.
查看 右派和費爾佐拉·忽扎耶夫
越南國民黨
越南國民黨(,簡稱:VNQDD),簡稱越國()是越南一個在二十世紀早期的爭取越南脫離法國統治的革命政黨。它在1920年代中已建立了雛型,當時一群青年知識份子在河內建立了一家發行革命刊物的出版社。1927年,該出版社因為受宗主國法國壓迫及查禁而被迫終止運作,其後,該黨在阮太學的領導下而成立。該黨參照中華民國的中國國民黨,並在北方吸納了不少追隨者,尤以教師及知識份子為眾;可是在吸納農民及工人方面則不太成功。 自1928年起,越南國民黨便因為不斷暗殺殖民地官員及其合作者而受到當地的居民及政府注意。1929年2月受越南人憎恨的殖民地勞工販子被暗殺的事件,則是其黨發展的轉捩點。雖然該暗殺的主事者的身分在當時尚未明朗,但法國殖民地政府則指越南國民黨要負上責任,而採取掃蕩行動。在大約1500名黨員中,有300至400人因此而被捕;當中更包括黨內不少領袖,阮太學成功逃脫。 在1929年底,該黨因為內部分裂而被削弱。鑑於法殖政府加以施壓,越南國民黨改變了政策,由零星及針對特定人士的暗殺行動,改變為一次性的大規模起義,藉此驅逐法殖政府。在儲備了自製的武器後,越南國民黨在1930年2月10日發動了,目的是引起一連串的衝突,以推翻現有殖民政府。越南國民黨軍隊聯合了一些越南軍隊起事,可是這場起義卻很快地被法國殖民政府平息。阮太學及其他在起義中的領袖則被拘捕及處決,自此,越南國民黨在當地的政治勢力便一厥不振了。 黨內一些殘餘勢力繼續以和平的手段抗爭,而其它的黨員則逃到中华民国在雲南省的基地獲得軍火及接受軍事訓練。在1930年代中期,該黨因為胡志明的越南共產黨成立而進一步式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其間,越南被日本佔領,而兩黨的軍隊則稍有合作抗敵,爭取越南獨立。可是在一次爭執後,胡志明則清算了越南國民黨,而他所領導的越盟則成為當時唯一的反殖武裝力量。在大戰及法越戰爭後,法軍全面撤離;而越南則分為南北越南。越南國民黨的餘部逃到反共的南越,直到1975年西貢淪陷及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為止。.
查看 右派和越南國民黨
足球流氓
足球流氓是指那些在足球比赛时,通过一些暴力行为发泄的人。其中以英国足球流氓最为著名。足球流氓造成了许多足球场上的惨案。.
查看 右派和足球流氓
趙甲濟
趙甲濟(조갑제,)是韓國的資深媒體人、作家和反共主義人士、右翼運動家。趙氏出生於日本埼玉縣,進入媒體界工作後歷任《朝鮮日報》、《》記者和主編。他在媒體生涯中曾編寫過數個議題性的重大報導,包括1980年光州事件、1979年釜馬民主抗爭前現採訪、及美國中情局在韓活動史等專題,他也是首位撰文公開北朝鮮間諜金賢姬犯案過程、前韓國戒嚴司令鄭昇和上將回憶錄及前韓國總統全斗煥政變過程的記者。.
查看 右派和趙甲濟
路德維希·馮·米塞斯
路德維希·海因里希·艾德勒·馮·米塞斯(Ludwig Heinrich Edler von Mises, ),奥地利裔美国人,知名的經濟學家,历史学家,哲学家,作家,現代自由意志主義運動的主要领导人,也是古典自由主義第一把交椅。他還被譽為是「奧地利經濟學派的院長」。他的理論也影響了之後的經濟學家如弗里德里克·哈耶克、穆瑞·羅斯巴德等人。对20世纪中期自由意志主义思潮有重大影响。 1982年,米塞斯研究所成立,成为研究和推广自由意志主义的机构。.
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
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通称卢拉,巴西政治家,2003年至2010年出任巴西总统。.
鷹派
鷹派(War Hawk),一個廣泛用於政治上的名詞,用以形容主張採取強勢外交手段或積極軍事擴張的人士、團體或勢力。另一解釋為以強硬態度或手段維護國家主義民族主義利益的個人、團體或勢力。鷹派的反義詞為「鴿派」。.
查看 右派和鷹派
鹊贼篇
《鹊贼篇》(Hail to the Thief,专辑内页标注名为《鹊贼篇(,或薄暮)》(Hail to the Thief, (or, The Gloaming.)))是英国摇滚乐队电台司令的第六张录音室专辑,由乐队长期合作伙伴尼杰尔·歌德里希制作,发行于2003年6月9日。这张专辑也是电台司令与EMI签约期间发行的最后一张专辑。 在之前的专辑《一号复制人》(2000)以及《失忆》(2001)中,电台司令引入了爵士、古典以及电子元素。《鹊賊篇》的配器相对于前两张专辑而言传统摇滚味道更浓,但仍然保留以及合成器这样的电子元素。为了避免像之前的专辑那样制作周期过长,电台司令没有采用以往的方式进行录音,而是使用现场录音。在歌词的字里行间,汤姆·约克表达着对于反恐战争以及西方世界右翼政策的态度。 尽管在发行十周之前发生了严重的,《鹊賊篇》仍是在英国空降冠军,并在美国夺得季军,而后在英加两国获得白金认证。从这张专辑中还产生了三首打榜单曲:《在又不在》、《难以安眠》以及《2 + 2.
查看 右派和鹊贼篇
黎巴嫩长枪党
黎巴嫩長槍黨(Kataeb Party),正式名稱為黎巴嫩社會民主黨,是黎巴嫩的政黨之一,屬於基督教馬龍教派,現任黨魁為阿敏·賈梅耶。 長槍黨成立於1936年,由出身埃及的皮耶爾·賈梅耶所建立,主張腓尼基主義,反對法國殖民,支持黎巴嫩獨立。黎巴嫩獨立後,轉變為反敘利亞、巴勒斯坦等泛阿拉伯主義者,1958年黎巴嫩發生內戰,長槍黨成為內戰中極右派路線的武裝力量之一。 1989年內戰結束後,長槍黨的武裝力量改編入政府軍,並不再堅持原本的反阿拉伯主義路線,目前仍為黎巴嫩主要政黨之一。.
查看 右派和黎巴嫩长枪党
軍公教聯盟黨
軍公教聯盟黨是臺灣第258個合法登記的政黨-民國104年3月18日,以退伍軍人、公務員、教師、退休警察及消防員為主要成員。.
查看 右派和軍公教聯盟黨
黃琪翔
黃琪翔(),字御行,廣東嘉應(今梅州市梅縣區)人。中國軍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将加上將,北伐、抗戰時名將。1931年起為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即第三黨)之領導,曾參加發動閩變。抗戰時先後任國民革命軍集團軍司令、中国遠征軍副總司令,獲授青天白日勳章。戰後第三黨改成為「中國農工民主黨」,曾擔任秘書長、副主席。1949年回北京參加政協 ,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政協常务委員等職。1957年鳴放時公開批評蘇聯,反右開始即被劃為右派,遭受迫害。文革時再受残酷人身攻击。1970年逝世。.
查看 右派和黃琪翔
黃泰山
黃泰山(),台灣的動物權利與台獨左派人士,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畢業,罹患小兒麻痺症,曾任台灣貓狗人共和國協會理事長、新北市板橋社區大學專員、台灣動物保護聯盟執行長、台灣動保法修法聯盟執行長。.
查看 右派和黃泰山
黑五类
黑五类是在文革时对政治身份为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右派等五类人的统稱,合稱地富反壞右,與紅五類相對。是中國共產黨前三十年統治下的政治贱民階層。黑五類份子及家庭成員自中共奪取政權至文革結束,遭受三十年的迫害和不平等待遇,他們在中共統治下的生活相當納粹統治下的猶太人。也使共产党在人权问题上饱受争议。而賤民階層--黑五類的存在也是跟人人平等的共產主義理想相違背的。 黑五类是文革期间首先遭受迫害的人群。因为他们政治地位低贱,早已失去反抗能力,遭受非人道的迫害程度最深。文革后有研究者鉴于这一分类名单变动不居的特性,为适应它的不确定性,用了一个生造词“黑类”来涵盖“黑五类”、“黑六类”、“黑七类”、“黑八类”、“黑九类”的不同称谓,以避免名实间的时空错位。知识分子在文革前夕非正式加入黑九类。 1968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中央文革发布《关于对敌斗争中应掌握政策的通知》,其中划定的阶级敌人为叛徒、特务、死不改悔的走资派、没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坏、右,现行反革命分子等9种人。他们的子女被称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 1979年1月11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地主、富农分子摘帽问题和地、富子女成分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除了极少数坚持反动立场、至今还没有改造好的以外,凡是多年来遵守政府法令、老实劳动、不做坏事的地主、富家分子以及反、坏分子,经过群众评审,县革命委员会批准,一律摘掉帽子,给予农村人民公社社员的待遇。地主、富农家庭出身的农村人民公社社员,成分一律定为公社社员,享有同其他社员一样的待遇。今后,他们在入学、招工、参军、入团、入党和分配工作等方面,主要应看本人的政治表现,不得歧视。地主、富农家庭出身的社员的子女,他们的家庭出身应一律为社员,不应再作为地主、富农家庭出身。.
查看 右派和黑五类
黑六论
黑六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在1968年进行整党建党之初集中批判的刘少奇的所谓六个修正主义“反动”理论。这六个理论均见于刘少奇1949年后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前发表或支持发表过的言论,以及其在1939年发表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并均在1967年前后分别受到过批判。.
查看 右派和黑六论
黄万里
万里(),中国水利、水文学专家,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
查看 右派和黄万里
黄现璠
(),原名甘锦英,生于清朝广西新宁州(现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壮族。是二十世纪中国的历史学家、民族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早年因家贫,求学之路颇为艰辛。在北京师范大学从预科、本科到研究生就读九年。主攻历史、民族和教育学。其后,考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大学院,主攻东洋史。回国后,先后在不同大学任教,是壮族历史上首位大学教授。他生前在教学和研究方面,涉及颇广,范围涵盖:中国通史、先秦史、中古史、社会生活史、文化史、民族学、语言学和壮学研究成果丰硕,影响深远,许多作品因其具有重要价值和开拓意义,而被多次再版。其著《我国民族历史没有奴隶社会之探讨》的发表,由此产生广泛影响形成的“无奴学派”,使其成为该派创始人。他较早及多次领导开展少数民族田野调查,完成的《壮族简史》等一系列有关少数民族的开拓性研究成果,使其成为中国现代少数民族田野调查先驱,壮学开山祖师。也被誉为中国现代民族学奠基人。 由于他长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活和工作,从事学术研究、办学和教书育人。桃李不言蹊自成,众多的门人、弟子和学生受其影响,热衷少数民族研究,从而形成了中国第一个民族学派“八桂学派”,因此称他为该派的领袖。 其人为人处世:“不学『千人之诺诺』,而作『一夫之谔谔』”“挺起脊梁敢作敢言堪作群里喉舌”。毕生敢于对抗强权。因此政治仕途坎坷,屡遭磨难。先后被国共两党打成左派或右派。特别是1957年错划为中国历史学界和壮族头号大右派,使其受迫害二十年。在他的两次人生转折期间,曾任中央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委员,第一届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理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大民委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民族访问团广西分团副团长,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副组长,《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编辑委员会委员,第一届中国民族学研究会顾问,第一、二届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副会长。 去世后,鉴于黄现璠生前对国家民族文化教育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将他的骨灰盒安置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烈士陵园”第一室。1999年11月,广西师范大学隆重举办“黄现璠教授诞辰一百年纪念座谈会”,会后广西师大编印《黄现璠教授诞辰百年纪念文集》一册。现在广西师范大学和桂林中学分别设立有“黄现璠少数民族奖学金”和“黄现璠奖学金”。桂林的重点中学“桂林中学”设有“黄现璠奖学金”。.
查看 右派和黄现璠
黄谷柳
谷柳(),中国作家。原籍广西防城,出生于越南海防,是华侨第三代。.
查看 右派和黄谷柳
黄毓成
毓成()字斐章,云南省镇沅县人。中华民国滇军将领。.
查看 右派和黄毓成
黄源洛
源洛(1910年-1989年),中國音樂家,曾創作大型歌刻《秋子》,是中國新音樂的開拓者之一。.
查看 右派和黄源洛
齊美爾瓦爾德會議
齊美爾瓦爾德會議,是第二國際1915年9月5日到9月8日於瑞士齊美爾瓦爾德村舉辦的會議。這是一場全世界社會主義者的會議,一般將這次會議視為左翼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與右翼社會主義(社會民主主義)不和的開端。 這場會議有38名來自俄羅斯、波蘭、義大利、瑞士、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德國、法國、荷蘭、瑞典與挪威的代表參加。(實際上沒有挪威人參加會議,挪威的社會主義者代表是瑞典人。)在會議前夕,列寧組織了名為齊美爾瓦爾德左派的社會主義國際主義者團體,與會議中的中道派與佔大多數傾向中道的成員(所謂的「齊美爾瓦爾德中道派」,以為領袖)相互對立。.
查看 右派和齊美爾瓦爾德會議
龙云
龙云,譜名登雲,字志舟。云南昭通人,彝族人,族名纳吉鸟梯。是中华民国初期滇军将领,亦是割据西南地区的軍閥,號稱云南王,曾任雲南省主席、军事参议院院长、中华民国总统府战略顾问会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查看 右派和龙云
远藤浩一
远藤浩一(),日本评论家,右翼政治理论家。 毕业于駒澤大学法学部,后任教于拓殖大学大学院,担任地方政治行政研究科教授,此外兼任日本文化研究所所長、理事,专攻日本政治史。2014年1月4日因病去世。.
查看 右派和远藤浩一
霍亨弗里德堡戰役
霍亨弗里德堡戰役(Battle of Hohenfriedberg,德語:Schlacht bei Hohenfriedeberg),是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中第二次西里西亞戰爭在1745年6月4日的戰役。以普軍勝利作結。.
查看 右派和霍亨弗里德堡戰役
茶党运动
茶党运动(Tea Party movement,現代茶黨名字来源于波士頓茶葉黨(Boston Tea Party),亦有评论员将TEA引用为Taxed Enough Already的簡寫,意为“税已经收够了”),是一个于2009年初开始兴起的美国社会运动,主要参与者是主张采取保守经济政策的右翼人士。最初是由部分人士对2009年刺激经济复苏计划(正式的说法为2009年复苏与投资法案)的抗议发展而来的。其人員絕大多數是不滿現實的中產階級白人和少數白人工人階級,包括老中青三代和婦女。 茶党运动最初源于反加税运动的抗议,并且随着针对2009年刺激经济复苏计划所导致的美国国债增加的抗议而不断壮大。2009年3月,由于AIG高层雇员的高额奖励被曝光,茶党运动的参与者急剧增加,并在2009年茶党抗议大会达到了第一个高潮。抗议者使用了包括Twitter、Google+、Myspace、Facebook和个人Blog等多种网络手段互相联络策划纳税日的抗议活动。.
查看 右派和茶党运动
范朴斋
范朴斋()四川成都人,中国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政府官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
查看 右派和范朴斋
范明 (将军)
范明(原名郝克勇,),陕西西安人。曾先后在复旦大学、国民政府盐务税警官佐学校学习,后毕业于国立东北大学政经系。193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8年初,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0年8月受中共指派,护送十世班禅返回塔尔寺,并出任西北军政委员会驻班禅行辕代表。曾历任西北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西藏工委副书记,西藏军区副政治委员;1955年,授少将军衔。 1958年被打成“右派”,撤销了党政军一切职务,同时还被开除党籍、军籍;和妻子一起,被发配到长白山地区劳动改造;后又涉入“彭德怀反党集团”,被关押在北京秦城监狱。1980年得到平反后,被任命为陕西省政协常务副主席。2010年2月23日,在西安病逝,享年95岁。.
查看 右派和范明 (将军)
范承秀
范承秀,太行人,中华人民共和国開國少將谷景生的夫人,生五女。與李雪峰家有姻親。四女谷望江。最小的谷開來(原名小麗)是薄熙來的夫人。 1957年反右傾時因為仗義護友自己也被打成右派,其時懷有身孕(谷開來)。谷景生因為拒絕與她離婚一生仕途蹇滞。 2012年薄熙來入獄后,作為老干部曾給胡錦濤寫信要求見女婿。.
查看 右派和范承秀
茅于轼
-- 茅于轼(),江苏镇江人,生于江苏南京,中国经济学家。2012年3月,茅于轼获得米尔顿·弗里德曼自由奖。他是天则经济研究所荣誉理事长,人文经济学会理事长。代表作有《择优分配原理》、《中国人的道德前景》。.
查看 右派和茅于轼
郁成才
郁成才()圣名玛窦,上海市崇明县人,天主教海门教区自选自圣主教,中国天主教教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
查看 右派和郁成才
胡佳 (社會活動家)
胡佳(),原名胡嘉,网名freeborn,祖籍安徽芜湖。中国社会活动家,諾貝爾和平獎被提名人,多年来从事多项社会运动,包括环保事业、抗击艾滋病和争取民主人权等,並勇於以行動聲援、營救民間異議人士包括高智晟、劉曉波,中國作家趙昕譽之「金子般純粹的胡佳」,2005年公開宣布退出中国共产黨党組織少先隊。2008年,胡佳因为“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判处有期徒刑3年零6个月;同年,他获得欧洲议会颁发的萨哈罗夫人權奖以表彰他在中國人權方面奮鬥的贡献,並連續多年獲提名角逐諾貝爾和平獎,被視為獲獎熱門人選。亞洲週刊2008年分析,中國已出現「胡佳現象」,稱胡佳開創了「中國維權最新模式」。 胡佳在2014年公開倡議,為中國大陸的維權人士建立維基百科條目,讓國際社會認識了解被指控為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的人士,特別是不為外界所認識的行動者;胡佳自己建立了曹順利條目。 2014年7月16日,他在北京市朝陽區拒捕而受傷,上颌骨骨折。.
胡风反革命集团案
胡风反革命集团案是1950年代在中国大陆发生的一场从文艺争论到政治审判的事件,因主要人物胡风而得名。在民间和学界被广泛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发生的一场大规模文字獄。由于胡风的文艺理论被周扬认为偏离毛泽东红色文艺理论,胡风及其支持者与周扬等人的文艺争论被升级为政治批判。随着事件的发展,中共高层介入文艺争论并给予胡风“反革命”的政治定性,胡风等人也因此遭到审判。政治定性后的整个批判运动波及甚广,共清查了2100多人,逮捕92人,隔离62人,停职反省73人,到1956年,共正式认定78人为“胡风分子”,其中骨干23人。该事件也与此后中国大陆发生的历次文艺批判运动息息相关,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一场文艺界的大规模政治整肃和清洗运动。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为“胡风反革命集团”案平反,1988年6月18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办公厅发出(1988)16号文件,胡风案得到官方彻底平反。.
查看 右派和胡风反革命集团案
胡考
胡考,小说家、文艺理论家、著名漫画家,擅长中国画。浙江余姚人。.
查看 右派和胡考
郭汝瑰
郭汝瑰,又名郭汝桂,中国重慶銅梁縣人,中華民國國軍少將,實為中共特工,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兵團級(1985年確定)干部離休。他在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歷任陸軍總司令部徐州司令部參謀長、中華民國國防部作戰廳廳長、國軍第二十二兵团司令等職,為中共提供情報,為中國共產黨在國共內戰中得勝作出了貢獻。.
查看 右派和郭汝瑰
都民第一會
都民第一会(,或稱都民优先会),是日本政黨之一,為以东京都為活動範圍的,成立於2017年1月23日,簡稱「都民」、「都民Fa」(都民ファ)或「都民F」。由於現任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是該黨成立的靈魂人物,因此也常被日本媒體稱為「小池新黨」。 創黨時期的首任代表(黨魁)是時任東京都知事(政策擔當)的,他在小池百合子任職眾議員時即擔任其祕書,當時仍具自民黨籍的小池則僅任該黨的「特別顧問」。2017年6月1日,小池百合子正式退出自民黨,並且親自出任代表。隨著小池的親自上任,野田也就隨之退任;也就是說野田將黨魁職位交還了回去。 2017年7月2日舉行的東京都議會選舉中,代表都民第一會出選的50名候選人裡有49人當選,成為東京都議會內的最大黨;若連同在都議會支持都民第一會的公明黨、、以及受都民第一會支持的獨立人士,支持都民第一會的「小池派」在都議會中獲得79席,超過64席的半數。而小池百合子以前所屬的自民黨在都議會的議席則大幅削減至23席,跌破在1965年及2009年都議會選舉中的最低紀錄(38席)。而小池在選舉後第二日(7月3日)表示由於想專心於處理東京都事務,宣布辭任黨主席。 2017年10月3日,該黨在東京都北區的議員音喜多駿及江戶川區的上田令子因質疑該黨的方向及運營體制(包括不滿在9月選出黨代表,代表中野區的荒木千陽時只由包括小池在內的執行部三人決定,而不諮詢其他該黨議員等),宣布在10月5日遞交退黨申請。.
查看 右派和都民第一會
阿塞拜疆
阿塞拜疆共和国(Azərbaycan Respublikası),简称阿塞拜疆(Azərbaycan,发音:),是一个位于外高加索东部的跨大陆的总统制、宪法共和制的国家,所处地区是连接东欧和西亚的十字路口,东临裏海,南接伊朗,西边和亚美尼亚、土耳其及格鲁吉亚为邻,北界俄罗斯。阿塞拜疆的一块飞地: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与土耳其东北部有小段接壤。国名来自于古波斯語,意为“火的国家”。該國以地理位置而言屬於亞洲,但對外一般自稱歐洲國家。 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国于1918年正式宣布独立,成为第一个以穆斯林占绝大多数的世俗化民主共和国,也是第一个有歌剧和戏剧院和现代大学的穆斯林国家。阿塞拜疆于1920年并入苏联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阿塞拜疆在苏联解体前的1991年8月30日独立。1991年9月,阿塞拜疆境內具有争议、以亚美尼亚人为主体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区域,重申了它们自愿想要独立建国的宣言,即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自1991年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战争爆发以来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才正式独立运作,之前在法理上被国际广泛认作是阿塞拜疆的领土,直到战事结束,在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的推动下,就其地位经过终谈判已经解决,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在实际上取得独立。 阿塞拜疆现为欧洲委员会、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PfP)的成员国,以及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也是世界贸易组织观察员国身份和国际电信联盟的成员国。阿塞拜疆是由6个独立国家组成的突厥语族政权之一,以及是突厥议会和突厥文化国际组织较为活跃的成员国和独联体 (CIS)、古阿姆民主和经济发展组织 (GUAM) 创始成员国之一。阿塞拜疆于1992年加入联合国,在2006年5月9日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阿塞拜疆当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理事国(任期从2006年6月19日开始)。阿塞拜疆现在与世界上的158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加入了38个国际组织。 阿塞拜疆的宪法中未指明国教,且国家的大多数政治力量都是世俗主义者,但大部分的国民以及国内一些敌对势力都为什叶派人士。阿塞拜疆的人类发展指数较高,与大多数东欧国家相当。阿塞拜疆也有较高的识字率和较低的失业率。然而阿塞拜疆的贪污现象也很普遍,特别是在公共服务业上。 在中,国民议会废除了总统任期限制。现在的执政党新阿塞拜疆党执政以来,就阿塞拜疆人权和政党的集权主义遭到指责。.
查看 右派和阿塞拜疆
阿塞拜疆政治
憲法上阿塞拜疆是一個半總統制的多黨制民主國家,但事實上整個政府運作沒有實際上的民主,民主指數也屬於獨裁。阿塞拜疆總統是國家元首,阿塞拜疆副總統是國家副元首為二號領導人;阿塞拜疆總理則是政府領導人。立法權由政府和國會所有。阿塞拜疆在1991年12月通過了獨立公投,從蘇聯獨立。阿塞拜疆現任總統是伊利哈姆·阿利耶夫,所屬政黨是右翼的新阿塞拜疆党。.
查看 右派和阿塞拜疆政治
阿尔巴尼亚议会
阿尔巴尼亚议会(Kuvendi i Shqipërisë),为阿尔巴尼亚的立法机构。阿尔巴尼亚议会共有140名议员,每届任期4年。 阿尔巴尼亚议会的前身是人民议会。.
查看 右派和阿尔巴尼亚议会
阿尔瓦罗·乌里韦
阿尔瓦罗·乌里韦·贝莱斯(西班牙语:Álvaro Uribe Vélez,),哥伦比亚右派政治家,前任哥伦比亚总统。.
查看 右派和阿尔瓦罗·乌里韦
阿爾及利亞國民陣線
阿爾及利亞國民陣線(阿拉伯語:الجبهة الوطنية الجزائرية,法語:Front National Algérien)是一個阿爾及利亞右派和民族保守主義政黨,其主席是穆薩·陶阿廷。該黨在2002年5月30日舉行的全國人民議會選舉中獲得1.6%選票,因而得到議會內380席當中的8席,後來他於2007年選舉中獲得4.18%選票以及380席議席內的13席,並在2012年全國人民議會選舉中得到2.13%選票與9個議會席位(包括3名婦女)。另一方面,阿爾及利亞國民陣線主席穆薩·陶阿廷也曾經參與2009年阿爾及利亞總統選舉,結果只能獲得2.31%選票因而競選失敗。 Category:阿爾及利亞政黨.
查看 右派和阿爾及利亞國民陣線
阿爾巴尼亞社會黨
阿爾巴尼亞社會黨(Partia Socialiste e Shqipërisë),是阿爾巴尼亞一個左翼政黨,由原本極左翼政黨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改組而成,社會黨在1991年正式成立,並一直參與阿爾巴尼亞國會選舉至今。社會黨政治立場偏向中间偏左和社會民主主義。 2013年,在阿爾巴尼亞國會選舉社會黨再次重新奪回足夠席位而取得執政黨地位至今。 值得一提是該黨與阿爾巴尼亞最大右翼反對黨阿爾巴尼亞民主黨同樣表示支持阿爾巴尼亞加入歐盟。 現時社會黨在阿爾巴尼亞議會總席次140席中擁有74席。.
查看 右派和阿爾巴尼亞社會黨
阿根廷
阿根廷共和国(República Argentina、),通称阿根廷,是由23个省和布宜诺斯艾利斯自治市组成的联邦共和国,位于南美洲南部,占有南锥体的大部分,北邻玻利维亚与巴拉圭,东北与巴西接壤,东临乌拉圭与南大西洋,西接智利,南濒德雷克海峡。领土面积达2,780,400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八,拉丁美洲第二,西班牙语诸国之首,横跨多个气候带。阿根廷主张对南极洲的一部分、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拥有主权。 與大多數拉美國家相當不同,永久住民数超过4,100万的阿根廷,其種族組成和智利相似,欧洲裔占人口比例超过90%,非洲裔較少,使文化上国家呈現深度欧化,例如首都文化幾乎是歐洲城市文化的延伸。而社會素質、教育文化、市場經濟與法規上的發達,使阿根廷今日在民主和人權上有很大發展,也是南美唯一掌握人造衛星操作技術的國家。长久以来,阿根廷是一个中等强国和拉丁美洲的地域大国,它也是联合国、世行集团、世贸组织、南共市、南美洲国家联盟、拉共体和的创始国。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和新兴市场国家,阿根廷是20国集团成员和拉美第三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来计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于中高水平,与智利和乌拉圭同属拉美第一集团,與東南歐相同,人类发展指数处于极高级。收入不平等程度虽高,但低于拉美国家平均水平。 这一地区已知最早的人类活动发生在旧石器时代。西班牙殖民始于1512年。在1810年至1825年的独立战争中,阿根廷以拉普拉塔联合省的国名于1816年发表《》,继承了原西班牙拉普拉塔总督辖区的大部分地区,在之后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战争中,联合省政府继而失去乌拉圭、玻利维亚和秘鲁等地区。其后多年的最终在1861年,布宜诺斯艾利斯邦击败了邦联政府,与当时其它八个省重新统一为阿根廷共和国。至此,大规模的欧洲移民潮架起了阿根廷与欧洲之桥,无与伦比的发展使阿根廷于20世纪早期跻身世界第七富国。然而在1930年代軍事政變以后,政局不稳和周期性经济危机使其陷入衰退。.
查看 右派和阿根廷
阿拉伯民主统一分子党
阿拉伯民主统一分子党(حزب الاتحاد العربي الديمقراطي - Hizb Al-Ittihad Al-'Arabi Al-Dimuqrati)是叙利亚的一个民族主义政党,它加盟了全国进步阵线,支持社会主义和阿拉伯民族主义取向的政府,并且接受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为全国进步阵线领导党。.
赤旗報
《赤旗報》(しんぶん赤旗)是日本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發行的全國性日文機關報,1928年2月1日創刊,創刊時名為《赤旗》。根据2008年的统计,《赤旗报》为日本第12大报。.
查看 右派和赤旗報
赫苏斯·希尔
格雷戈里奧·赫苏斯·希尔-希尔(Gregorio Jesús Gil y Gil, (12 March 1933 – 14 May 2004) 是一名西班牙商人和政治家。他在1991年到2002年間曾擔任馬貝拉市長以及擔任西班牙俱樂部馬德里競技主席超過16年。.
查看 右派和赫苏斯·希尔
赵尚志
赵尚志(),汉族(一说满族),辽宁朝阳人,中国共产党黨員,著名抗日将领。.
查看 右派和赵尚志
赵荣声
赵荣声()安徽省太湖县人,中国共产党間諜,后曾任《西北日报》社长、工人出版社副社长。.
查看 右派和赵荣声
開羅大火災
開羅大火災(英:Cairo,阿拉伯語:حريق القاهرة) 又被稱為黑色星期六,為發生於1952年1月26日一系列的暴動,約有750棟建築物遭縱火打劫,包括零售店、咖啡店、電影院、旅館、餐廳、戲院、夜店和國立歌劇院。此事件直接的導火線為英國駐紮部隊在當日稍早於伊斯梅利亞以一面倒的局勢,射殺了50名埃及。這些輔警的死亡隨即帶動了自發的反英抗議行動,此行動很快被群眾裡有組織的人馬引導,開羅大部分的區域遭群眾縱火、洗劫,而保安部隊未曾現身的原因,並無人解釋,有人認為這次的大火災暗示了埃及王國的滅亡。開羅大火災的縱火犯至今仍未為人所知,這場埃及近代史上重大事件的真相也就尚未確立。 這場1952年發生於開羅的騷動,最近被拿來和2011年1月28日的埃及革命之後發生的混亂互相對照,後者同樣目擊了抗爭行動中趁火打劫的行徑、警力毫無原因的退回,和有組織的越獄行動。.
查看 右派和開羅大火災
關肅霜
肅霜(),京劇演員,工旦行,滿族,中國共產黨員,原名關鷫鸘,又名關大毛。.
查看 右派和關肅霜
葡萄牙政党列表
本條目收錄葡萄牙政黨。.
查看 右派和葡萄牙政党列表
葵青貨櫃碼頭工潮
葵青貨櫃碼頭工潮是指由香港國際貨櫃碼頭外判工人於2013年3月28日開始發起的一場工業行動,成為香港戰後最長的一次工人運動。最後事件以9.8%的加薪幅度達成共識,於2013年5月6日結束長達40日的工潮運動。.
查看 右派和葵青貨櫃碼頭工潮
葉盛長
葉盛長(),京劇演員,工生行,政治面貌是中國農工民主黨(民主黨派人士)。 在北京出生,父親葉春善在富連成科班教戲,二哥葉蔭章是京劇鼓師;三哥葉盛章工--行,四哥葉盛蘭工小生。 富連成科班「世」字科出身,原名葉世長。 1949年參加中國戲曲研究院京劇實驗工作團(后來的中國京劇院,現在的中國國家京劇院)。 1957年反右運動中劃為右派,送去勞動教養。 改革開放后落實政策,得到改正。.
查看 右派和葉盛長
葛兰笙
葛兰笙,名为芬(),后以字行。祖籍山东日照。中国政治家、教育家。国民党员、中国民主建国会山东省宣教处副处长、济南市政协委员。.
查看 右派和葛兰笙
钢盔前线士兵联盟
钢盔前线士兵联盟(Stahlhelm, Bund der Frontsoldaten),简称“钢盔”(Der Stahlhelm)是一战结束后德国的准军事组织之一。在魏玛共和国末期是的武装组织。1933年纳粹党掌权后,这一组织在一体化进程中被重名为“国家社会主义前线战士联盟”(Nationalsozialistischer Deutscher Frontkämpferbund),其大部被吸纳进冲锋队中。.
查看 右派和钢盔前线士兵联盟
钱伟长
钱伟长(),江苏无锡人,中国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暨南大學董事會董事長,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南大学,耀华中学名誉校长。中国近代力学、应用数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七届、八届和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名誉主席。.
查看 右派和钱伟长
钱端升
钱端升(),字寿朋。生于上海。中国法学家、政治学家、教育家。北京政法学院(今中国政法大学)第一任院长。中国现代政治学和比较宪法研究的开创者之一。.
查看 右派和钱端升
钱瑛
钱瑛(),原名钱秀英,又名生桂,号海霞,曾用名彭友姑、陈萍等。出生于湖北咸宁,祖籍湖北省潜江县周家矶。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监察部部长。被中国共产党党内誉为“女包公”。.
查看 右派和钱瑛
蒋锡金
蒋锡金()祖籍江苏宜兴,生于南京,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诗人、作家、鲁迅研究专家及儿童文学研究家。王艳红,现代作家——蒋锡金,兰台内外2004年第5期.
查看 右派和蒋锡金
邁克爾·富特
邁克爾·麥金托什·富特(Michael Mackintosh Foot,又譯作傅特,),英國左翼政治家及作家,1980年至1983年出任英國工黨黨魁。.
查看 右派和邁克爾·富特
肯尼亚非洲民族联盟
肯尼亚非洲民族联盟,肯尼亚民族主義政党,創立于1960年。.
查看 右派和肯尼亚非洲民族联盟
邓友梅
邓友梅(),中国作家,笔名右枚、方文、锦直等。祖籍山东省平原县邓村,.
查看 右派和邓友梅
邓小平
邓小平(),原名邓先圣,后由啟蒙老師改名邓希贤。中国四川省广安州协兴乡(今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人,祖籍江西吉水,在法国勤工儉讀期间参加了旅法共产主义小组,後留學蘇聯並於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經過多年的努力,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1977年,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后,复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国务院副总理等职。1978年,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认领导地位。1978年至1983年,任全国政协主席;1981年至1989年,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82年至1987年,任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1983年至1990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邓小平一生未担任中国国家元首、中国政府首脑,或中共党内最高领导职务,但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9年11月辞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一职前,普遍认为他是实际的最高领导人,并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予以确认。直到今天他定下的政治及經濟路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仍保持巨大的影响力。官方评价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中国共产党称他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称以其部分政治理念为核心的政治理论为“邓小平理论”,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一部分。具体来说,他的提议包括“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一国两制”;其政策影响到了20世纪后期每个中国人,也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世界;他推动的改革还缔造了新兴超大城市深圳市。他于1978年和1985年两次被美国《时代》周刊选为“年度风云人物”。.
查看 右派和邓小平
铁流
铁流(),四川成都人,本名黄泽荣,笔名晓风。中国记者和作家。.
查看 右派和铁流
蓝风筝
《蓝风筝》是一部1993年中国大陆导演田壮壮拍摄的电影,由于影片涉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多次政治运动内容,而无法在中国大陆地区公映,同时导演田壮壮也因此片遭到8年的封禁。《蓝风筝》是中国第五代导演拍摄文革题材电影的典型影片。 影片在1993年的东京国际电影节和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获得最佳影片。 影片演员阵容强大,参演的演员有吕丽萍、李雪健、濮存昕、郭宝昌、吕中、郭冬临、张丰毅、丁嘉丽、易天等。其中吕丽萍也因此片的出色表演获得了1993年的东京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女演员。.
查看 右派和蓝风筝
蔡铁根
蔡铁根(),汉族,生于察哈爾省蔚县(今屬河北)塔头村,曾就读于厦门大学。1936年1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中共在解放军中“反教条主义”运动的受害者。1959年被划为“右派”分子,开除军籍、党籍后,在常州工作。1970年3月11日,因被诬为“蔡铁根反革命集团案”的“主犯”在常州枪决,没有保存骨灰。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蔡铁根平反昭雪,恢复中共党籍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籍。1979年9月17日,江苏省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蔡铁根案属冤案,宣布为其彻底平反昭雪,恢复名誉。1980年1月10日,在江苏省常州市为蔡铁根举行隆重的追悼会。以空骨灰盒安放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查看 右派和蔡铁根
锺惦棐
锺惦棐(),四川江津人,著名电影评论家。曾任中国电影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 15岁辍学,仅读了一年中学。1937年到延安。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毕业于抗日军政大军,接着又考入鲁迅艺术学院。1939年留校教授美术理论。此后相继在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华北军区抗敌剧社美术队工作。1949年参与筹建文化部艺术局。1950年开始从事影评活动。1951年调入中共中央宣传部。1957年因批评当时电影工作的文章《电影的锣鼓》而被打为右派。1978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有儿女五人,长子锺里满,次子小说家锺阿城,三子锺大陆,四子锺星座,小女锺姗姗。.
查看 右派和锺惦棐
鄧季惺
鄧季惺(),亦名友蘭,四川省奉節縣青蓮鄉茅田梁人,曾任立法院立法委員。.
查看 右派和鄧季惺
野夫
野夫(),又名土家野夫,本名鄭世平,出生於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國自由作家,發表詩歌、散文、報告文學、小說、論文、劇本等約一百多萬字。2006年獲“第三代詩人回顧展”之“傑出貢獻獎”,2009年獲“2009當代漢語貢獻獎”,2010年1月,《江上的母親》获“2010台北國際書展非小說類大獎”,是中国大陆首位作家獲得此獎項。.
查看 右派和野夫
野田佳彥
| alma_mater.
查看 右派和野田佳彥
自绝于人民
自绝于人民是中国官方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对自杀者的政治定性,意指“与党和人民对抗而自取灭亡”,在当时自我了断的行为被认为不但没有正面价值,而且是反社会的对抗行为,亦称作“自绝于党和人民”。1950年代,该短语用于指责个体脱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其意为“自己割断、断绝与党和人民的联系”。该短语曾被大量用于1957年反右时期对右派的指责、喝斥中(《人民日报’49—97数据库》167条记载中(见于1957年)就有124条,占74.25%),文革时升级为强加在自杀者头上的罪名。 文革自杀多见于初期(1966年-1969年),1966年占自杀总数的29.03%,1967年占16.13%,1968年占32.26%,1969年占9.68%,1970年以后占13%。一般源于突然而至的社会混乱,价值秩序的幻灭、颠倒,自杀者失去了自己的社会地位,失去了适应社会要求的能力,失去了与社会的联系,无法忍受批斗等肉体摧残、人格侮辱的暴力施虐,看不到出路。他们因此往往选择以放弃一己生命的代价,试图来表达自己最后的抗议,并维护自己仅存的尊严。制度化的清队运动中自杀的人数曾有超过1966年的文革初期。 自杀者中,官员约占17.24%、学者31.03%、作家27.59%、艺术家17.24%,将军、运动员各3.45%。自杀方式一般采用自缢(41.67%)、投水(包括跳河、投井、投池)25%、跳楼(16.67%)、服安眠药(12.5%)、嗅煤气(4.17%)。 在当时革命人意识形态看来,历史必然性永远指向进步。人的生命只能属于组织、国家和革命事业。放弃生命权这种消极自由的个人行为,则因为游离于组织之外,打断了正在行进的大批判步伐,用死亡玷污了革命的名誉,阻碍了革命的部署,被认为是对抗历史潮流和人民功业的反动行为。所以这种个人行为在当事人生命结束后也会继续纳入社会、政治的范围,再次推上革命法庭进行审判。让后继者以为镜鉴:死不仅不能洗清罪名,它本身就是莫大的罪名,并会牵连累及父母兄妹子女。与程頤“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以理杀人”话语结构、功能相类同。 从查阅报章情况看,不见用“自绝于人民”指称自杀行为的用法。这并不意味此种用法对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悖逆,毋庸说是碍于人道主义国际公例无从公开主张时,基层权力、奴性话语对官方文化的自觉修复、补充。 也有观点认为,“自绝于人民”并不完全代表对自杀行为的定性,也可能只是一个描述性的罪行认定。.
查看 右派和自绝于人民
自由台灣黨
自由台灣黨是公開明確主張台灣獨立的中華民國政黨,由泛綠學者蔡丁貴連同臺灣教授協會等政治團體於2015年4月17日在臺北臺大校友會館共同成立。基本主張為:依聯合國憲章、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臺灣人民有住民自決的權力,藉以達成台灣獨立的目標。.
查看 右派和自由台灣黨
自由主义
自由主義(liberalism)是一種意識形態、哲学,以自由作為主要政治價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其特色為追求發展、相信人類善良本性、以及擁護個人自治權,此外亦主張放寬及免除政權對個人的控制。更廣泛地,自由主義追求保護個人思想自由的社會、以法律限制政府對權力的運用、保障自由貿易的觀念、支持私人企業的市場經濟、透明的政治体制以保障每一個公民的權利。 在現代社會,自由主義者支持以民主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為架構的自由民主制,有著開放而公平的選舉制度,使所有公民都有相等的參政權。自由主義反對許多早期的主流政治架構,例如君權神授說、世襲制度和國教制度等。自由主義的基本人權主張包括生命權、自由權、財產權等。在許多國家,部分持有不同观点的自由主义者從原本的保守自由主義裡脫離出來,主張政府應該藉由抽取富裕階層更多稅賦以提供人們更多的福利,創造更為平等和公平均富的社會,这被称为“社会自由主义”,亦被称作“进步自由主义”、“福利自由主义”或“改良自由主义”。 自由主義在啟蒙時代生根;到了現在,「自由主義」一詞已經包含了許多不同的政治思想,以中间派为主体,從左派至右派,支持者的政治光譜分布相當廣泛,主要流派爲中間偏左的社會自由主義和中間偏右的保守自由主義和強調個人自由的自由意志主義。.
查看 右派和自由主义
自由和直接民主欧洲
自由和直接民主欧洲(Europe of Freedom and Direct Democracy)是歐洲議會內的一個党团。該黨團主要由信奉歐洲懷疑主義和右翼民粹主义的反歐盟的右翼和极右翼政黨組成。.
查看 右派和自由和直接民主欧洲
自由和民主欧洲
自由和民主欧洲(Europe of Freedom and Democracy)是歐洲議會內的一個党团。該黨團主要由信奉歐洲懷疑主義和右翼民粹主义的反歐盟的右翼和极右翼政黨組成。.
查看 右派和自由和民主欧洲
自由韩国党
自由韓國黨(자유한국당;Liberty Korea Party),大韓民國保守右翼政黨,原名大国家党(한나라당),2012年更名為新世界党(새누리당),2017年更名为現有黨名。 支持者主要为40岁以上中年和老年人,以及慶尚道、釜山和大邱一帶。在2016年崔順實干政醜聞之前,身為保守勢力的自由韓國黨在除了光州广域市和全羅道之外的地區與共同民主黨和其他進步派陣營形成均勢或略勝。自由韓國黨在歷經朴槿惠遭彈劾及文在寅政府執政後,於2018年的地方大選慘敗,失去多個廣域市和地方議會的席位,但仍為韓國政壇的第一大在野黨。.
查看 右派和自由韩国党
自由黨 (荷蘭)
自由黨(Partij voor de Vrijheid,簡稱PVV;Party for Freedom)是成立於2006年的荷蘭右派民粹主義政黨。是荷蘭國會第二大黨。.
查看 右派和自由黨 (荷蘭)
自由民主党 (日本)
自由民主黨(,Liberal Democratic Party of Japan),簡稱自民黨、自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日本政黨,1955年成立後長期執政,僅在1993年至1994年、2009年至2012年間短暫成為在野黨,至2012年眾議院選舉再次重新奪回取得執政黨地位至今,政治立場偏向中间偏右和保守主义。其正式黨徽以類似日本皇室徽章的十六菊紋章為底、並於紋章中央標上「自民」兩個漢字,但目前較常採用「陽光下的孩子」造型的形象標誌。.
自由意志主義
自由意志主義(Libertarianism),又常被譯為自由人主義、放任自由主義、自由意志論、自由至上主義、自由至上論。自由意志主義是一種主張只要個人不侵犯他人的同等自由,個人應該享有絕對的自由以其自身和財產從事任何活動的政治哲学。自由意志主義者的基本準則為:任何人類的互動行為都應該出於雙方的自願和同意,任何利用暴力或詐欺手段侵犯他人權利和財產的舉動都是違反了這種準則。因此除了對付他人先行侵略的反擊外,自由意志主義者反對任何形式的暴力行為。“自由意志主义”肯定的不是自由本身,而是某种类型的自由,其范围是由自我所有论(the thesis of self-ownership)所界定的。.
查看 右派和自由意志主義
自由意志社會主義
自由意志社會主義(),包括了社會無政府主義和其他的小政府类型的社会主义。 這類政治哲學渴望建立一個沒有政治、經濟或社會等級制度的社會,也就是一個沒有暴力或高壓制度的社會(或至少能大幅度的減少規模),而且每個人能自由且平等的使用及获知資訊及资讯手段和生產工具。自由意志社会主义注重自由结交的人们在自由社区内居住并进行自发性合作。 這種平等和自由可透過廢除掌握並控制私有財產等生產手段的權威主義制度來達成,以便直接控制這些生產手段,以及資源將由整個社會所分享。自由意志社會主義者認為「以任何制度化形式行使權利無論是經濟,政治,宗教或性別是殘忍的對待使用權力的人以及被執行權力的人。」 自由意志社會主義者將希望放在工會、工人委员会()、基层政权、公民議會()和其他直接民主制中非官僚制、分權制的手段。許多自由意志社會主義者支持完全廢除國家,認為那是資本主義階級統治的堡壘,而其他人則提出一個最小型的,無等級制度的版本。 被稱為自由意志社會主義的政治哲學包括(但不必然是)多種形式的無政府主義(包括無政府共產主義、集體無政府主義、無政府工團主義、互助主義、社會生態學、自治主義和議會共產主義)。有些作者將自由意志社會主義作為無政府主義的同義詞,特別是社會無政府主義。.
查看 右派和自由意志社會主義
臺灣
臺灣,舊稱福爾摩沙,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地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西隔臺灣海峽與中国大陆相望,周圍從3點鐘方向以順時鐘排序分別為太平洋(菲律賓海)、巴士海峽、南海、臺灣海峽、東海所環繞,為東亞島弧中一島。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38大島嶼,其中七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則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因北回歸線貫穿,氣候介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帶之間,北回歸線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景觀與生態系資源相當豐富而多元。全島現今人口約2,331萬人,超過七成集中於西部的五大都會區,其中以行政中心臺北為核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總人口達700萬。族群構成以漢族、原住民族為兩大民族:原住民族由多個屬於南島民族的部族組成,漢族則依民系及移民年代的不同而分為河洛(閩南)、客家與外省族群,其中河洛為臺灣最大族群。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台湾原住民在17世紀中葉來自中國大陸的漢人移民潮開始前居於主體民族地位;但隨著漢族不斷移入、持續向內陸開墾、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滿清時期、日本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 隨著解嚴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泛藍與泛綠為首的政黨政治、統一與獨立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捨棄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性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兼容並蓄的面貌。.
查看 右派和臺灣
臺灣地方自治聯盟
臺灣地方自治聯盟,是1930年從臺灣民眾黨分裂出去的一個右翼團體。 1930年8月17日臺灣地方自治聯盟成立於臺中醉月樓酒家,出席者達227人,並推林獻堂、土屋達太郎為顧問;楊肇嘉、蔡式穀、李良弼、劉明哲、李瑞雲等5人為常務理事,成立後即於全島24個地方巡迴演講,鎖定「施行地方自治」此單一議題,主張確立民主主義,採取合法手段,以爭取政治自由與地方自治。但自治聯盟常遭到民眾黨及左翼陣營的批評及抵制,民眾黨並做出禁止黨員加入自治聯盟的決議,為了貫徹此立場,民眾黨中執委決定「對於加入自治聯盟之黨員,付以兩週促其反省,若不退出自治聯盟者予以除名處分」。之後除林獻堂外,蔡培火、陳逢源等跨黨份子都遭除名,林氏也憤而退黨。左翼陣營方面,除了譏諷自治聯盟為「第二公益會」(公益會即親日派辜顯榮等人所創組織),林秋梧主編的《赤道報》也曾予以譏諷,新文協的《新台灣大眾時報》甚至直批「騙賊」、「理該碎屍萬段」。然而自治聯盟卻是總督府最能接受的社會運動團體。 1931年(昭和6年),日本殖民政府大舉鎮壓台灣的政治、社會團體,無論台灣民眾黨(1927-1931)、新文協(1927-1931)、台灣共產黨(1928-1931)、台灣農民組合等組織皆被查禁,唯獨台灣地方自治聯盟還能正常運作。自治聯盟亦曾派員參加1935年(昭和10年)第一屆市會及街莊協議會員選舉,成績不錯。之後日本軍國主義抬頭,台灣民眾黨、新文協、台共等組織人員紛紛遭到搜捕。1936年(昭和11年),發生「祖國事件」。1937年(昭和12年)7月15日台灣地方自治聯盟舉行「第四屆聯盟大會」,眾幹部決議解散組織。.
查看 右派和臺灣地方自治聯盟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发生于20世纪上半叶,是由新民會發起,向日本帝國議會爭取在臺灣設置自治議會的運動;這場運動是臺灣對日本統治從武力反抗轉為近代式政治運動的轉捩點,也是日治時期歷時最久、規模最大的政治運動。其起源可追溯1918年的《六三法》撤廢運動。林呈祿認為撤廢《六三法》無異於接受當局的內地延長主義政策,有損臺灣的特殊性和獨立性。受其主張影響,運動的方向遂由撤廢《六三法》轉為設置臺灣議會的訴求;基於日本立憲政治的精神,應設置臺灣議會,將臺灣總督府的立法權交還給人民。 從1921年1月30日第一次向帝國議會提出《臺灣議會設置請願書》、由林獻堂領銜、旅日與在臺民眾178人聯名簽署起,到1934年9月2日決議停止為止,運動共歷時14年,期間提出請願15次。最初的參與者以東京的臺灣留學生為主。至第三次請願運動籌備時,成立了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從而被臺灣總督田健治郎以妨礙安寧社會秩序為由禁止,釀成治警事件。其後,運動得到了日本輿論的支持與臺灣民眾的同情,參與人數邁向高峰。不過在1931年臺灣民眾黨被迫解散後,由於失去支持團體,加上法西斯主義的壓制,運動在1934年正式宣布中止。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除了對臺灣民眾建立法治的觀念和確立對憲政精神的追求,也影響了日本政府在1935年讓州、市、街、--議員半數改由民選,成為臺灣地方自治的肇始。.
艦隊Collection
《艦隊Collection -艦Colle-》(艦隊これくしょん -艦これ-),一般譯作「艦隊收藏」,是由角川遊戲開發、DMM.com提供及營運的網頁遊戲,簡稱《艦Colle》(艦これ);DMM表記《艦隊これくしょん 〜艦これ〜》。本遊戲以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大日本帝國軍艦為題材,而遊戲內容為玩家需要收集稱為「艦娘」(艦娘(かんむす))的軍艦萌擬人化角色卡片,為艦娘進行強化及改造同時,並以在戰鬥中打倒敵人作為目標。作為PC瀏覽器運行的網頁遊戲,在營運半年用戶即突破100萬。 拥有音乐CD、Drama CD、四格漫畫、動畫、小說等衍生作品。由於遊戲畫面與對話設計別具特色、對史實的再解釋,成為同人創作與同人作品的熱門素材。.
艾晓明
艾曉明(),祖籍河南信陽,曾任中國廣州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婦女和公共問題學者,现已退休。曾任中山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主任,妇女与社会性别研究中心副主任、人文教育重点项目“性别教育论坛”负责人、“妇女与社会性别译丛”项目主持人,同时担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广东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2010年1月與郭建梅共同獲得西蒙·德·波娃獎。.
查看 右派和艾晓明
苏联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简称苏联(),是一個存在於1922年至1991年的聯邦制社會主義國家,也是當時世界上土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佔有東歐的大部分,以及幾乎整個中亞和北亞;陸地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及朝鮮接壤;而與瑞典、日本、美國及加拿大隔海相望。 蘇聯起源自1917年的俄國革命,俄羅斯帝國的沙皇政府被推翻後,臨時政府成立,但僅執政了不到8個月,布爾什維克便很快從臨時政府手中奪取政權並於選舉後武力解散俄國立憲會議,史稱十月革命及一月劇變;之後俄國發生內戰,布尔什维克党領導的紅軍擊敗了白軍以及協約國的武裝干涉。1922年12月,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外高加索等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併,成立首個以社會主義為理念的國家——蘇聯。 第一任蘇聯領導人弗拉基米尔·列宁於1924年去世後,约瑟夫·斯大林從一連串的權力鬥爭中勝出,取得了領導權。斯大林以計劃經濟作保障,在歐美經濟危機期間推行驚人的大規模重工業化,但也進行多次大清洗,導致逾百萬人在政治鬥爭中被整肅或被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先是与纳粹德国结盟,於1939年和德國共同瓜分了波蘭、将波罗的海国家纳入版图、割占罗马尼亚领土,将流亡苏联的德国政治难民交还纳粹判決。不過很快兩者關係破裂,1941年6月22日,苏联遭到德國等軸心國入侵,歷經了4年激烈的戰事後取得了勝利,與美國一同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被稱為超級大國,同時因出兵击退入侵德军,并得以控制了東歐大部分國家。 蘇聯而後與衛星國組成的華沙条約組織(華約),與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對峙,這兩大軍事集團在冷戰時期於全世界展開意識形態的對立和政治鬥爭,但在1980年代初期,石油以及初級資源價格回落,此時的蘇聯大力施行福利國家政策,致经济增长速度变慢,加上政治欠乏改革,基本的人民自由也陷入壓抑,苏联的国力已经落后于美国。 在1980年代末,蘇聯領導人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試圖進行改革政策,將國家自由化和民主化,放寬對東歐等其他衛星國的控制,却导致蘇聯在1991年解體,在政治斗争中获胜的葉爾欽所領導的俄羅斯聯邦繼承了蘇聯主要的軍事、經濟和國際地位,但人口損失近半的情況下,蘇聯建立的紅色秩序已經不復存在。 儘管苏联宪法規範苏联是一個联邦制国家,由15个平等权利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但其联邦特性不高,因為中央政府權力高度集中,並奉行世界上第一個完全的社會主義制度及計劃經濟政策,由蘇聯共產黨一黨執政。在1945年苏联16个加盟共和国中应有2个(乌克兰、白俄罗斯)应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因为苏联是联邦制国家,所以苏联在联合国历史上是唯一一个“一国三票”的主权国家。.
查看 右派和苏联
英國獨立黨
英國獨立黨(United Kingdom Independence Party,缩写為UKIP)為英國一個歐洲懷疑主義的右翼政黨。該黨主要的政治理念是推動英國脫離歐盟。.
查看 右派和英國獨立黨
英国政党
英国政党最早出现於1662年,當時最先出現法院派及國家派,兩派迅速合併成托利黨。其時英國自君主專制政體變為君主立憲制後,地主和貴族手執中央大權,托利黨正是保守黨的前身,但18世紀工人階級冒起,並於1900年組成勞工代表委員會,亦即工黨前身,英國政治受兩黨把持的局面,自此成形。.
查看 右派和英国政党
英雄儿女
《英雄儿女》是一部中国反映抗美援朝的电影,於1964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
查看 右派和英雄儿女
鋼鐵雄心II
《鋼鐵雄心II》(Hearts of Iron II)為戰略遊戲。是《鋼鐵雄心》的加強版續作。遊戲背景設定在1936年至1947年之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允許玩家控制175個國家,幾乎涵蓋了當時所有政權。遊戲由開發,由Paradox Interactive發布。主要遊戲開發者為Johan Andersson 。2006年四月,Paradox Interactive再推出《鋼鐵雄心II》資料片《鋼鐵雄心2:末日戰役》(Hearts of Iron II: Doomsday),加入了第三次世界大戰劇情及編輯器。在2007年4月,《鋼鐵雄心2:決戰》進一步延長了遊戲時限,將戰局拉至1964年。2010年2月再推出《民主兵工廠》。.
查看 右派和鋼鐵雄心II
雷一宁
雷一宁,广西南宁人。1953年考入母亲的母校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57年因言获罪,在“反右”运动中被划为“右派”,当时正值其毕业之时,于是在同年11月被“分配”至青海,并在青海工作三十年。1991年远走美国,并在美国定居。2006年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其主编的记录“反右”的文集:《不肯沉睡的记忆——57学子往事》。由于该书记录了在“反右”中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俄语系等学生遭受无妄之灾,受尽屈辱折磨,并连累亲人的历史真实情况,出版后不久就被新闻出版总署认定为“非法出版物”并加以禁止。同书的另一主编,同为北京师范大学校友的川籍人士俞安国则被成都市有关方面约谈。.
查看 右派和雷一宁
老媽實習生集數列表
《老媽實習生》(Great News)是一部由開創,於2017年4月25日在NBC開播的美國情境喜劇。2016年5月13日,NBC宣布系列預訂本劇。2017年5月11日,NBC宣布續訂第2季13集。2018年5月11日,NBC正式宣布取消劇集。.
查看 右派和老媽實習生集數列表
連闊如
連闊如(),本名畢連壽,藝名連闊如,後以藝名為名,筆名雲遊客,人称“跑马连”,生於清帝國北京(今中國北京市),滿族鑲黃旗人,評書表演藝術家與作家。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國戲曲研究會副主席等職。其評書風格,稱為「連派」。.
查看 右派和連闊如
進步黨 (挪威)
進步黨(书面挪威语:Fremskrittspartiet;挪威语:Framstegspartiet,缩写为FrP)是一個挪威政党,1973年成立,奉行古典自由主义和保守自由主义。媒体和学者则认为该党奉行自由主义和右翼民粹主义(适度)。该党在2013年议会选举中赢得29个席位,位居第三,并与保守党联合组阁。"Norway election: Erna Solberg to form new government" Richard Orange, "", The Local, 16 Oct 2013 進步黨由安德斯·兰格(Anders Lange)在1973年创立,主张减税,精简官僚机构,支持市场自由主义,对外国移民和申请避难者态度较苛刻,赞成加入欧盟。同时提倡增加使用独特的挪威公众的“石油基金”投资于基础设施。卡尔·哈根(Carl I.
查看 右派和進步黨 (挪威)
逃港
逃港(即逃亡至香港)或香港偷渡潮,是指在1950年代至中國大陸改革开放前,大量中國大陸民眾為逃避中國共產黨統治,嘗試偷渡至英屬香港之現象,在香港本地又稱為偷渡潮。三年大饑荒後之1962年為一高峰。逃港潮促使並強化了香港反共意識形態。.
查看 右派和逃港
退步左派
退步左派(regressive left),也译作反动左派,有时也被称作“退步自由派”(regressive liberals),是一种用来形容一部分左派的负面称呼。这些左派被指责在政治上持一种反动观念,因認同文化多元和相对主义,容忍限制個人權利的意识形态(比如伊斯兰主义),但同時繼續攻擊右派和保守主義支持者,並限制他們發表意見的言論自由,如2017年部分左翼人士成功阻止部分另類右派支持者在學院進行演講。此外,批評者指責他們為捍衞自身的道德高地,會把不认同他們立場的人稱呼為種族主義者,性別歧視主義者,仇外,恐同,恐伊斯蘭等。 類似的左派在中国大陆网络语言中被称为“白左”、其中最惡劣者甚至被稱為“聖母婊”,在香港被稱為「左膠」,在日本則稱為「和平白癡」;這些左派也是因為對敵對勢力友善而遭譏諷。.
查看 右派和退步左派
陳君天
陳君天(),台灣電視節目製作人,曾任臺灣電視公司製作人,曾獲金鐘獎等17項電視大獎,代表作為《一寸河山一寸血》系列中國抗日戰爭紀錄片。座右銘為「哪堪真相蒙塵,豈容青史成灰」、「把歷史還給歷史,讓真相回歸真像」。.
查看 右派和陳君天
陳一清
一清(),别号贻孙,湖南省常宁县板桥镇人。中华民国法学家、政治人物。.
查看 右派和陳一清
陶天白
陶天白()安徽省长丰县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政治人物、作家、诗人。丁永淮主编,当代诗词家大辞典,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查看 右派和陶天白
陸鏗
鏗(),號大聲,筆名陳棘蓀,雲南保山人,新聞媒體人。.
查看 右派和陸鏗
陈占祥
占祥(Charles Chen,a.k.a Chi Ziang Chen )城市规划师,建筑师。 生于上海,原籍浙江宁波奉化,與蔣中正家族為世交。1935年,上海雷士德工学院附设中专(简称“雷士德工专”)毕业。1938年8月,赴英国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留学。1944年-1945年,获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奖学金,为伦敦大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为教授(Sir Patrick Abercrombie)。1946年放弃学业,归国。在上海与友人陆谦受、王大闳、郑观萱、黄作燊共组“五联建筑事务所”。 1949年10月,赴北京工作。1950年2月,与梁思成共同完成《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提出保护古城,另建西城郊新中心,史称“梁陈方案”。 1957年,被划为右派,陈被送往京郊沙岭绿化基地劳动改造。1960年,回城,劳动改造继续。1962年,任设计院情报所理论组译员。 1979年,与华揽洪一同被平反。任国家城市建设总局城市规划研究所总规划师。《城市规划》(英文版)主编。1988年1月,应邀赴美国讲学,先后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康奈尔大学等校。1989年归国。2001年3月12日,逝于北京。.
查看 右派和陈占祥
陈学昭
学昭(),中国作家、记者。原名陈淑英、陈淑章。曾用笔名学昭、野渠、式徽、惠、玖等。她是中国20世纪最多产的女作家之一。她支持毛泽东的文化政策。.
查看 右派和陈学昭
陈寥士
陳寥士(1898年—1970年),民国学者、藏书家《天一阁文丛》2010年第八辑〈变风变雅 朱印蓝印——记四明藏书家陈寥士〉、政治人物、代表旧体诗人,曾任汪精卫政府行政院秘书处主任(政府等级相当于行政院秘书长)。.
查看 右派和陈寥士
陈崇桂
崇桂(Marcus Ch'eng,1884年,湖北武昌—1963年)是中国基要派神学的著名領袖。 1884年,陈崇桂出生于湖北武昌,祖籍湖北孝感。16歲时在武昌瑞典行道会受洗。20岁毕业于英國循道会的武昌博文书院,1921年去美国惠顿大学(Wheaton College)留学,回国后在行道會荆州神学院任教,又在冯玉祥军队任随军牧师(1925年-1927年)。1929年陳氏在長沙主持湖南聖經學院達九年。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他被困在新加坡2年之久。1943年,在重慶與内地会合作開辦重庆神学院,直到1952年。 1949年9月,陳崇桂从国外返回大陸。1954年,在中国基督教第一届全国大会上,陈崇桂当选为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在三自爱国运动领袖中,陈崇桂属于为数不多的基要派之一。 曾參加控诉王明道。 1957年,陳崇桂因批评政府逼迫教会,被打成右派,1963年3月8日,在重庆逝世,年八十。儿子陈仁炳,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也同时被打成右派分子,曾被毛泽东点名,文革后没有被平反。.
查看 右派和陈崇桂
陈玄 (声乐家)
(1918年2月-2006年)中国著名声乐家。陈法拉祖父,浙江奉化人。.
查看 右派和陈玄 (声乐家)
陈琏
琏(),浙江慈谿县人。是一位中国共产党党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官员。.
查看 右派和陈琏
陈裕光 (作曲家)
裕光(),作曲家。他的作品以改编赣南采茶戏作品为主,其中《十送红军》正是通过其整理的兴国山歌作品改编而成。陈裕光的著名作品有《茶童歌》、赣南采茶戏《山歌情》。.
查看 右派和陈裕光 (作曲家)
PPD
PPD可以是指:.
查看 右派和PPD
把酒當歌
《把酒當歌》(英語:News Bar Talk)是亞洲電視新聞及公共事務部製作的時事資訊節目,節目主持是由亞視新聞高級副總裁劉瀾昌及主編林雅惠擔任,為「2012 aTV節目巡禮」及「ATV 2013節目巡禮」節目之一。節目在2011年5月2日起逢星期一至五23:00-23:35於本港台及亞洲台播映,並會翌日重播,以及在亞洲電視網頁上提供節目重溫。.
查看 右派和把酒當歌
暗杀事件列表
* Category:歷史相關列表.
查看 右派和暗杀事件列表
技术中心主义
技术中心主义,是当代绿色政治的一个理念流派,是环境伦理学的一种研究视角。它是一种有关生态和环境保护的思想流派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此相对是生态中心主义。这里的技术是广义的。 生态中心主义把人类视为一个全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并且必须服从于生态规律而技术中心主义承认我们遇到了许多环境问题,但他们或者是一种所谓的观点;或是相对谨慎的持一种所谓适应论(accommodators)。无论哪一种思路,他们都将信任给予了科学技术和经济理论。.
查看 右派和技术中心主义
柏林1920年代
柏林的黄金1920年代是柏林历史、德国历史和欧洲历史上生气勃勃的时代,一直延续到1933年初希特勒掌握政权并扑灭所有对纳粹党的反抗为止。纳粹曾谴责柏林是堕落的避风港。一种尖端、创新的文化在柏林及其周围发展起来,包括高度发展的建筑和设计——包豪斯,1919年至1933年;文学——艾弗烈·德布林(Alfred Döblin)的《柏林亚历山大广场》,1929年;电影——弗里茨·朗的《大都会》,1927年,玛莲娜·迪特里茜的《蓝天使》(Der blaue Engel),1930年;绘画——乔治·格罗兹(George Grosz);音乐——贝尔托·布莱希特和寇特·威尔,《三文钱的歌剧》,1928年;文学批评——瓦尔特·本雅明;哲学/心理学——卡尔·荣格,和时尚。这种文化往往被右派视为颓废和破坏社会的。 德国自由主义的魏玛宪法(1919年)在面对右翼暴力时,不能保证一个稳定的政府,1922年拉特瑙遭暗杀,而共产党拒绝与社会党合作。政府开始印刷大量的货币支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赔款;这造成了惊人的通货膨胀,几乎摧毁了中产阶级的储蓄。然而,1920年代中叶以后,由于美国贷款的帮助,德国经济重新扩张。当时,文化的发展尤为蓬勃。 在这一时期的柏林,电影取得了巨大的技术和艺术的进步,并兴起了有影响力的运动,称为德国表现主义。有声电影变得越来越受全欧洲民众的欢迎,而柏林制作了其中很大一部分。 这一时期,政治极端主义变得很普遍,共产党和纳粹党在柏林都可以找到。 柏林的全盛期开始于1920年代中叶。它成为欧洲大陆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柏林-坦佩尔霍夫机场开放于1923年,柏林城铁从1924年开始电气化。柏林还是德国第二大内陆港,所有这一切的基础设施满足了1920年代的400多万柏林人交通和物资的需求。 柏林洪堡大学(原柏林大学)成为德国,欧洲和全世界主要的学术中心。科学尤其幸运 — 从1914年到1933年,爱因斯坦担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今馬克斯·普朗克學會)所长,直到反犹的纳粹党上台才离开。 所谓的“神秘艺术”在这段时期的柏林经历了复苏占星术、神秘的宗教和非宗教习俗变得较为主流,并被公众接受进入大众文化。.
查看 右派和柏林1920年代
查圖西茨會戰
查圖西茨會戰(英語:Battle of Chotusitz;德語:Schlacht bei Chotusitz),是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中第一次西里西亞戰爭在1742年5月17日的戰役,以普軍勝利作結。.
查看 右派和查圖西茨會戰
查理·威爾遜 (德克薩斯州政治人物)
查理·威爾森(Charles Nesbitt Wilson,),全名查爾斯·內斯比特·威爾森,美國德克薩斯州政治人物,曾代表民主黨擔任德州美國眾議員24年,因擔任國會議員期間說服美國國會暗中提供經費、武器與人員,支持援助阿富汗聖戰者對抗蘇聯入侵,最後迫使蘇聯撤軍而聲名大噪,其真人實事在2008年改編成電影《蓋世奇才》(Charlie Wilson's War)。.
林同济
林同济(1906年-1980年11月18日),中国学者,涉猎颇广。专长于政治学,也是莎士比亚专家。战国策派主要成员之一。1958年被划为右派。长期任教于复旦大学。.
查看 右派和林同济
林希翎
林希翎()女,原名程海果,生于上海,是中国少数未获改正的右派分子之一。.
查看 右派和林希翎
林獻堂
林獻堂(),名朝琛,字獻堂,號灌園,以字行。臺灣臺中霧峰人,為世家霧峰林家族長。林獻堂是台灣日治時期非暴力反日人士中右派代表人物,無論在新民會、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眾黨、台灣地方自治聯盟等組織皆扮演要角,被稱為「台灣議會之父」。後因反對三七五減租和徵收餘糧,與當局意見不合,避居到日本。被歷史學者Johanna Menzel Meskill譽為「台灣自治運動的領袖與文化的褓母」。他同時也是一位文學家,著有《環球遊記》一書。 林獻堂一生經歷清領、日治、戰後時期三代,是唯一一位具有此經歷的臺灣地方領袖。.
查看 右派和林獻堂
林汉达
林汉达(1900年-1972年),浙江省慈溪县人,著名教育家,文字学家,历史学家。曾化名林涛。.
查看 右派和林汉达
林昭
林昭(),原名彭令昭,中国苏州人。林昭1954年入北京大学新闻系学习,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因公开支持北京大學学生張元勛的大字報“是时候了”而被劃為右派,后因“攻击无产阶级专政罪、反革命集团罪”于1962年起被关押於上海市提篮桥监狱,在獄中書寫了反对毛泽东的血書與日記。1968年4月29日林昭在狱中当着众多在押人员的面被宣判死刑,同日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公检法军事管制委员会枪决于上海龙华机场(张春桥时任南京军区兼上海警备区第一政治委员)。 林昭在1949年以前曾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60年代成為基督徒,被殺前一日模仿汪精卫《被逮口占》作五言絕命诗: 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灵台。 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 他日红花发,认取血痕斑。 媲学嫣红花,从知渲染难。 1980年8月22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撤销军管会的判决,以精神病为由宣告林昭无罪。1981年1月25日上海高院再次做出复审,认定以精神病为由撤销判决不妥,撤销1980年的裁定,但仍与之前判决一并撤销,宣告林昭无罪。.
查看 右派和林昭
林敬三 (日本陸上自衛隊將領)
林敬三(、),日本政府官僚、陸上自衛隊將領,亦為自衛隊創立初期的高層首腦,參與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國防武力組建成型的過程。 林敬三的職業生涯最早從1929年展開,到1950年韓戰爆發之前已在內務省、內閣等行政機關有任事經驗,亦曾當過縣知事及管理日本皇室事務的宮內廳次長。當日本為因應朝鮮半島局勢而在二戰後首度之際,他獲首相吉田茂及昭和天皇賞識而轉服武職,經日本政府及駐日盟軍總司令部(GHQ)任命為陸上自衛隊前身部隊——警察預備隊及的指揮官,又在1954年自衛隊成立後,出任首位(陸海空三軍總參謀長)至1964年為止,官拜陸將(四星上將)。林作為文人出身的將領,在任期間所進行的工作包括重整部隊組織、制定基礎精神、抑制舊日軍對新部隊的影響,以及對外防務交流。從自衛隊退休後,林敬三尚於數個社會及公共組織中活動,不僅充任、日本紅十字會與等團體的會長、總裁職位,還投入行政調查、靖國神社問題等政府諮詢委員會的會務,最終於1991年逝世,享壽84歲。.
恩維爾·霍查
恩維爾·霍查(Enver Hoxha;),阿爾巴尼亞革命家、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獨裁者,曾任阿爾巴尼亞勞動黨第一書記和部长会议主席,掌權长達40年之久。 霍查是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和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领导阿尔巴尼亚抵抗者先后打败了法西斯意大利占领军和纳粹德国占领军,后领导阿尔巴尼亚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阿尔巴尼亚这一落后贫穷的巴尔干小国发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变革。 霍查以在国内残酷清洗政治异己(打倒多个“反党集团”,清洗大批党政军干部)、在国际上和盟友(南斯拉夫、苏联、中国)决裂并攻击各国各党领导人著称。 霍查的一系列政治观点和主张被称为霍查主义,该理论继承斯大林主义的衣钵,猛烈抨击“帝国主义”以及各种“修正主义”(尤其是被其称之为“披着反修外衣的新修正主义”的毛主义),其影响持续至今。在国际共运中奉行霍查主义意识形态的政党、组织和个人被称为“霍查派”,他们成立了国际组织马列主义政党和组织国际会议 (团结和斗争)。 霍查于执政后期,主持制定了阿尔巴尼亚1976年宪法,宣布消灭国内一切宗教、税收和内外债,还宣称阿尔巴尼亚为“世界上第一个无神论国家”和“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
查看 右派和恩維爾·霍查
捷克的羅姆人
羅姆人,是捷克的少數民族,根據2011年的人口普查中,全國有13150個羅姆人,然而在相同的人口普查,40370個居民以羅姆語作為他們的語言。 然而捷克人和羅姆人之間關係,是捷克各族中最差的。.
查看 右派和捷克的羅姆人
提篮桥监狱关押过的名人列表
自1903年建成投入使用以后,上海提篮桥监狱在不同历史时期关押过许多名人。.
李宗恩
李宗恩(),字伯纶,江蘇省武進縣人,熱帶病學醫學家及醫學教育家。.
查看 右派和李宗恩
李宗津
李宗津()江苏苏州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画家。.
查看 右派和李宗津
李丁
李丁(),原名李守海,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山东济宁人。.
查看 右派和李丁
李庆霖
李庆霖()福建莆田人。1952年任福建莆田县某中学校长,1957年年被划为右派,受到降职降薪处分,被分配到莆田县城郊公社下林村小学任教。.
查看 右派和李庆霖
李仲公
李仲公()原名李其荃,字仲芸,贵州省贵筑县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诗人、书法家。李芳,李仲公其人其事,贵州文史丛刊2009年01期.
查看 右派和李仲公
李修仁
李修仁(),山西辽县(今左权县)五里垢村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查看 右派和李修仁
李准 (作家)
李准河南省洛阳市人,蒙古族,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大陆小说家、电影剧本家。李准曾出任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查看 右派和李准 (作家)
李光耀
李光耀,GCMG,CH(Lee Kuan Yew,出生姓名「Harry Lee Kuan Yew」;)是新加坡華裔政治家,曾担任首任新加坡總理和首任人民行動黨秘書長,也是新加坡建國之父之首,新加坡李氏家族政治的创始人,對新加坡政治有深远影响。2011年,《商业内幕》网站在其“20世纪最成功的独裁者”排名中将李光耀列为第二位(僅次於利比亞的伊德里斯一世)。.
查看 右派和李光耀
李爽 (画家)
李爽()女,生于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画家,星星画会创始人之一,“李爽事件”当事人。后移居法国。.
查看 右派和李爽 (画家)
李萬春
李萬春(),京劇演員,工生行,滿族,馬連良大弟子,曾師從載濤學猴戲。 他創辦鳴春社科班,培養許多京劇演員。其弟李桐春、李環春即為鳴春社訓練出來的演員,兩人於1949年赴臺演出即定居臺灣,在臺有不少弟子。 1957年反右運動中,李萬春與奚嘯伯、葉盛蘭、葉盛長等被劃為右派。 曾在西藏、內蒙古的京劇團工作,1979年起在北京京劇院工作。.
查看 右派和李萬春
李慎之
李慎之(1923年8月15日-2003年4月22日)二十世纪晚期以来中国大陆自由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国际问题专家。.
查看 右派和李慎之
杨伯峻
杨伯峻(),原名杨德崇,湖南长沙人,语言学家。中國共産黨黨員。.
查看 右派和杨伯峻
杨德豫
杨德豫北京人,籍贯湖南长沙县,毕业于湖南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著名诗歌翻译家、编辑,代表作有《华兹华斯诗选》、《柯勒律治诗选》、《拜伦诗选》、《朗费罗诗选》。.
查看 右派和杨德豫
杨静远
杨静远笔名苑青,籍贯江苏省苏州市,湖南人,毕业于武汉大学、密歇根大学,中国大陆女性翻译家,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是中国作家协会成员。.
查看 右派和杨静远
杰拉德·阿萨莫阿
傑拉德·艾沙姆(Gerald Asamoah,),出生在,是一名生於加納的德國足球運動員,司職前鋒,現效力德乙球會格爾特霍夫。.
查看 右派和杰拉德·阿萨莫阿
松井一郎
松井一郎(),日本政治家,大阪府出身。現任大阪府知事(民選第18代,2011年至今)。國政政黨日本維新會幹事長,地域政黨大阪維新會幹事長。2003年至2011年連任三屆大阪府議員。父親是曾任大阪府議會議長的松井良夫。.
查看 右派和松井一郎
松葉會
松葉會()、本部設在東京都台東區西淺草2-9-8的日本指定暴力團・右翼組織(松江八束建設業暴力追放對策協議會)。勢力範圍在關東以北的1都1道8縣、構成組員約650名(2016年統計)。與日本政黨自由黨關係密切。.
查看 右派和松葉會
杜聿明
杜聿明(),号光亭。陕西省米脂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机械化部队任职,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二百师师长、國民革命軍第五軍军长,率部參加桂南會戰,取得崑崙關大捷。曾因錯誤決策,在緬甸導致四萬國軍大半死於野人山(今枯門嶺)撤退。1949年1月9日,在淮海戰役中全軍覆沒,於安徽省萧县张老庄為中国人民解放军所俘。1959年12月4日,獲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特赦釋放。1981年,病逝於北京。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楊振寧是他的女婿。.
查看 右派和杜聿明
村山富市
村山富市(村山 富市、),日本政治家。出生于大分县大分市,畢業於明治大学。1994年至1996年於日本社会党、自由民主党、先驱新党的在三党联立政权中担任内阁总理大臣,也是日本1955年后第二位非自由民主党籍的内阁总理大臣。由于有着很浓密的长眉毛,看起来很慈祥的样子,村山有时也被亲切地称作“老爹”。 村山是日本历史上继细川护熙之后第二位以总理大臣身份向二战亚洲受害国口头道歉的政治家,而村山富市的這一外交作為被日本右翼政治家批評為「屈辱外交」。在其任內轉換社會黨的舊有立場,認同自衛隊合憲及堅持美日安保條約,1995年阪神大地震發生後,村山富市因為晚了三日才命令自衛隊前往救援而飽受批評,使得支持率急跌。社会党在接下來的選舉接連敗北。.
查看 右派和村山富市
梁國雄
梁國雄(Leung Kwok-hung;),綽號“長毛”(Longhair),祖籍廣東增城,香港社會主義政治人物、社會運動人士,四五行动总代表,香港前立法會議員,属于泛民主派中的激进民主派,还被认为是香港托派的代表人物。他在2004年首次當選香港立法會議員,迄今已五度當選。但於第五次當選時因宣誓風波被法庭裁定取消議員資格,但其與姚松炎和其他被取消資格的民主派立法會議員不同,並非因主張自決及香港獨立而被取消資格,現正上訴中。 梁國雄曾是革命馬克思主義者同盟成員,信奉不断革命论、世界革命等托洛茨基主义理論。他常穿著印有阿根廷共产主义革命家-zh-cn:切·格瓦拉;zh-hk:捷古華拉-头像的襯衫,配合一頭披肩長发,成了他的招牌形象,故得到「長毛」這個綽號,英國傳媒稱之“Longhair”。他以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的诗句「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为座右铭。 2017年2月8日,梁國雄宣布參與2017年香港行政長官選舉,但不久就宣布退选。任職議員期間極力爭取並關注全民退休保障計劃、 回購公共事業(港鐵,領展,東西隧道等),標準工時,香港最低工資等民生議題。.
查看 右派和梁國雄
梁立人
梁立人(),生於中國,籍贯广东梅州。他曾當過紅衛兵,文革後期偷渡到香港。来港后,报读第一期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毕业后一年转任编剧,及后成为香港和华语影视界的编剧,也是香港和华语电视业的资深电视人、电影人,香港殿堂级的影视创作人,香港现代戏剧(电视剧、电影)创作鼻祖。梁立人也从事平面新闻媒体评论主笔及管理层工作,在香港多家親建制派的平面媒体开设专栏,如《东方日报》、《太阳报》、《文汇报》、《成报》等,梁也曾任《成报》社长,是香港言论界的笔锋人物。梁立人发明创作了九方和快碼的中文输入法,并将输入法推广到中國内地、台湾和东南亚。.
查看 右派和梁立人
梁质华
梁质华()祖籍辽宁海城,生于江苏无锡,中国诗人。段南,一位鲜为人知的非凡诗人梁质华,文苑春秋2012年第2期.
查看 右派和梁质华
梅尔·吉布森
梅尔·科尔马西尔·杰拉德·吉布森(Mel Colmcille Gerard Gibson,)是一位美國、澳大利亚籍电影演员、导演及製片,愛爾蘭裔。著名作品有电影系列《霹靂神探怒掃飛車黨》、电影系列《轰天炮》、《勇敢的心》和他导演的《耶穌受難記》。.
查看 右派和梅尔·吉布森
梅爾福德·史蒂文森
奧布里·梅爾福德·斯蒂德·史蒂文森爵士(,),英國大律師和法官,1957年至1979年擔任高等法院法官。 史蒂文森由1925年起成為執業大律師,戰前主要從事破產訴訟。二戰期間他在陸軍軍法署任職,任內曾主審納粹德軍U型潛艇擊沉希臘商船事件。他在戰後參與過多宗備受矚目的刑事案件,當中包括在1954年代表英政府反駁肯雅黑人政治領袖喬莫·肯雅塔的上訴申請、1955年為女殺人犯魯思·埃利斯擔任辯護律師、以及在1957年博德金·亞當斯醫生涉嫌連環謀殺案中代表控方等。 加入高等法院後,史蒂文森因其直率的言行和判處重刑的習慣而引起爭議。1969年,他向倫敦黑幫頭目克賴兄弟兩人各判處終身監禁,同時規定兩人必須服刑最少30年;翌年,他又向八名參與花園別墅暴動的劍橋大學學生判處監禁或送入感化院,其中更有判監長達18個月的學生,引來判刑過重的批評。法律界內更有戲言如果被告人遭史蒂文森裁定罪名成立,就直接把案件提出上訴。 外界對史蒂文森的毀譽不一,當他在1979年以76歲之齡從高等法院退休時,有輿論猜測他是被迫退休,理由是據說他不受個別傳媒和派別的歡迎。退休以後,他仍時常出席公開場合,直到晚年健康和視力倒退才逐漸淡出。.
查看 右派和梅爾福德·史蒂文森
森村诚一
森村诚一(),日本推理小说作家。.
查看 右派和森村诚一
楊崇瑞
楊崇瑞(),字雪豐,直隸通縣燕郊鎮興都莊人,曾任立法院第一屆立法委員,被稱為“中國婦幼衛生事業的開拓者”.
查看 右派和楊崇瑞
楊紹唐
楊紹唐(),山西省曲沃县人,中国基督教新教牧师。曾被英國內地會傳教士賴恩融譽為「中國教會三巨人」之一。.
查看 右派和楊紹唐
楼邦彦
楼邦彦(),中国司法学者,浙江省鄞县(今宁波)人。.
查看 右派和楼邦彦
極右派
極右派(Far-right politics),又称极右翼,是指其政治立場位於政治光譜最右端的人士或組織。「極右」也常被許多政治評論家用來描述一些難以歸入傳統右派的政治團體、運動和政黨。 一些學者使用「極端右派」(Extreme Right)或「偏激右派」(Ultra Right)來討論位於傳統選舉政治範圍以外的右派政治團體,通常有革命右派份子、好戰的種族至上主義者和宗教極端主義者、新法西斯主義者、新納粹主義者和三K黨員等。在這種用法中,該名詞與不好戰的極右派或右派民粹主義者等其他形式的極右派有所區別。 學者在使用「極右派」時有著至少兩種衝突的用法: 傾向改革的右派運動或保守派政黨中的右派派系。他們常被稱為「不同政見的右派」(Dissident Right)、「行動主義右派」(Activist Right)或「右翼民粹主義」(Right-wing Populism)。他們的立場介於傳統保守派和極端右派之間。這些人士位於主流選舉政治之外,但他們一般是發起改革運動,而非革命。一些被認為的「極右派」的政黨則是因為與原主流中間偏右保守主義政黨意見不合,認為他們的政策和理念已偏離原來的右派路線,如英國獨立黨。 新法西斯主義者與新納粹主義者時常被視為「極右派」或「偏激右派」。這些團體通常具有革命性質,而非改革。新法西斯和新納粹也意指他們來自二戰之後的時代。 由於這些分類尚未普遍被接受,以及還有其他的用法存在,因此讓「極右派」的用法較為複雜。.
查看 右派和極右派
極左派
極左派(Far-left politics),又称极左翼,是描述團體或個人政治立場在政治光譜中的位置極左。「極左」和「極右」也常意味著極端主義(Extremism)。有些極左團體不希望在現有制度架構下執政,這可能是與其他左傾團體不同之處。在某些國家,極左派是指共產主義、社會無政府主義、無政府共產主義、左翼共產主義、無政府工團主義等,而女權主義和環境保護主義的一些分支也包含於極左派中。 「極左」和「極右」的名稱一直存在著爭議,因為這稱呼是依照其政治立場來界定政治光譜上所在的位置。然而這是主觀的判斷,而且人們常常假設,比中間派還要激進的觀點就是極端或錯誤的。.
查看 右派和極左派
標籤效應
標籤效應是社會學、教育心理學和政治學的名詞。標籤效應是一個自然人、一個組織、一個地區給別人貼上標籤之後所產生的效應,包括強化、自我認同、刻板印象。例如把中國製造的商品與黑心商品劃上等號,把新移民與不守規矩、禮儀劃上等號等。.
查看 右派和標籤效應
機甲戰線
* 《機甲戰線》是戲畫發售的十八禁戀愛冒險及動作遊戲,「BALDR」系列的第三作,於2000年10月27日發售。前作是《裝甲姬 Baldr Fist》。在2001年11月15日被TGL的台灣分公司製成全年齡中文版出售。戲畫於2006年9月29日重製成《機甲戰線 REVELLION》(BALDR BULLET REVELLION)發售。其後在BALDR系列的fan disk Xross Scramble中的BALDR FORCE Re-Action再登場。2007年10月25日由Alchemist發售PS2版《機甲戰線 EQUILIBRIUM》。於同年9月5日播放網上廣播「BALDR BULLET RADIOBRIUM」,11月26日於電撃G'sFestival!COMIC Vol.1刊登單回短篇漫畫。.
查看 右派和機甲戰線
欧洲
欧罗巴洲(Ευρώπη),简称欧洲,字源於希臘神话的「欧罗巴」(Ευρώπης),是世界第六大洲,面积,人口742,452,000(2013年),是世界人口第三多的洲,僅次於亚洲和非洲,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70人,共有50個已獨立的主權國家。 欧洲东以烏拉山脈、烏拉河,东南以裏海、高加索山脉和黑海與亞洲為界,西、西北隔大西洋、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北接北極海,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歐陸最北端是挪威的北角,最南端是西班牙的马罗基角,欧洲是世界上第二小的洲、大陆,僅比大洋洲大一些,其與亞洲合稱為亚欧大陆,而與亞洲、非洲合稱為歐亞非大陸。 通常,根据政治、经济、文化或实际考虑,欧洲的边界线并不总是一样的。这就使得人们产生了几个不同“欧洲”的观念。.
查看 右派和欧洲
欧洲政党
欧洲政党(European political party) 是运行于欧洲各国和欧洲联盟机构内部的一种政党组织。它们受欧盟法律监督并得到欧盟的拨款作为活动经费。它们往往由各国政党共同创建,而非个人。除了受欧盟正式认可的欧洲政党外,还有一些性质类似于欧洲政党的欧洲范围内的国际政党组织存在。.
查看 右派和欧洲政党
歐洲保守派和改革主義者
欧洲保守派和改革主义者(英语:European Conservatives and Reformists)是歐洲議會內的一個右翼党团,該党团反對歐洲聯邦主義,持歐洲懷疑主義,並支持保守主義。党团反對歐洲人民黨的歐盟聯邦主義政策。 現在该党团在歐洲議會擁有72名議員。该党团的主要成員包括英國的保守黨、捷克的公民民主黨和波蘭的法律与公正。.
歐洲懷疑主義
歐洲懷疑主義(Euroscepticism)是指反對欧洲一体化的思想或理念,其非單一的意識型態,亦非反對欧洲,但很大部分是反對歐盟的立場有關。歐洲懷疑主義者反對歐盟,有主張不同形式的反歐盟者,也有主張自己的国家退出歐盟、甚至解散歐盟等。歐洲懷疑主義的政治勢力在欧盟东扩後大增,加上欧盟不断增加內部权力,使歐盟受到重大危機。與此不同的是親歐洲主義。.
查看 右派和歐洲懷疑主義
正常國家
正常國家,又稱普通國家,政治學術語。一般的主權國家,稱為正常國家。相對於正常國家,那些因為特殊歷史因素,無法享有完整主權、憲政體制與國際外交的國家,被稱為非正常國家。由非正常國家朝向正常國家發展,稱為國家正常化或正常化國家。 國家正常化的呼聲,最早出現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日本。因為日本戰敗,日本被美國軍事佔領及託管,《日本國憲法》限制日本發展國防軍備及禁止宣战权。駐日美軍因此也被部份日本人視為美國侵害日本主權的象徵。同樣由美國駐軍的韓國,也出現國家正常化的呼聲,只因北韓的军事威脅,历代韓國政府从未正式要求从驻韓美军中取回战时指揮权。.
查看 右派和正常國家
正义与发展党 (土耳其)
正義與發展黨(,簡稱或)是一個中間偏右的溫和伊斯蘭保守派土耳其政黨,自2002年起一直是土耳其的執政黨。領袖為現任土耳其总统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 正義與發展黨在2001年由多個原右翼黨派的成員聯合成立,並於2002年大選獲得壓倒性的勝利,取得363席,獲得三分之二的國會議席。黨副領袖阿卜杜拉·居尔成為總理,但於2003年修憲後由黨領袖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代之。 2007年大選,正義與發展黨的得票率增長至47%。雖然國會席次下降至341席,但仍是國會第一大黨,取得過半數議席。埃爾多安續任總理一職,而他之後提名原黨副領袖居爾出任總統。 2011年執政黨通過修憲限制軍方的權力。同年舉辦的大選,正義與發展黨得票率進一步增加,至49.8%,取得327個國會席次,成為三度連任的多數黨政府。 2014年,埃爾多安當選土耳其總統,艾哈迈德·达武特奥卢接任正義與發展黨領袖及土耳其總理。 在2015年6月的大選中,正義與發展黨的得票率下降至40.9%,也是自2002年以來首次未能取得國會過半數議席。2015年11月的第二次大選中,正義與發展黨取得過半數議席,得以繼續執政。 正義與發展黨把自身定義為親西方的政黨,倡導保守的社會議程與自由市場經濟,支持成為歐盟的成員國資格。在2005年該黨被給予成為歐洲人民黨觀察員身分的資格。.
正义与发展党 (摩洛哥)
正义与发展党 (حزب العدالة والتنمية) (Parti de la Justice et du Développement, abbreviated to PJD) 是摩洛哥的一个右翼的伊斯兰主义政党,它曾是最大的反对党,在2011年11月的选举中成为国会的第一大党。.
正统芬兰人党
正统芬蘭人黨(Perussuomalaiset,缩写为PS;Sannfinländarna,缩写为Sannf.),又称芬蘭人黨 ,是芬蘭一個右翼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的政黨,成立於1995年。.
查看 右派和正统芬兰人党
武迪生
武迪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原沈阳市长,河南省西華縣人。1993年11月24日任上在访问以色列期间因直升机失事罹难,但有关其身后赔偿问题至今仍未解决。.
查看 右派和武迪生
残雪
残雪,本名邓小华,中国湖南耒阳人。中国当代女作家,被誉为先锋派文学的代表人物。由于作品在日本大量翻译,亦在日本同样享有很高的声誉,2009年《残雪研究》杂志在日本东京创刊。残雪的兄长为中国著名哲学家邓晓芒。.
查看 右派和残雪
比尔·布兰德
比尔·“巴尔博萨”·布兰德(William "Barbosa" Bland;)是大不列颠共产主义联盟的领袖,他以作为国际霍查主义运动的重要领导人而知名。他著有《苏联资本主义的复辟》一书。 1916年4月28日,比尔·布兰德出生在英格兰北部城镇阿什顿安德莱恩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在新西兰陆军服役时确立了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政治信仰。后来,他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新西兰积极参与了当地共产党组织的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布兰德以眼镜制造商的身份返回英国。1950年代,布兰德见证了大不列颠共产党的“和平过渡社会主义”运动和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布兰德坚信修正主义是反马列主义的错误意识形态路线。 由于对修正主义的否定,布兰德成为了英国数个反修正主义组织中的一员。此后不久,中国爆发了“文化大革命”,带着大量的问题,布兰德开始系统地着手研究毛泽东的理论。他发现自己对毛的“新民主主义国家”持有异见。动笔数月后,站在正统斯大林主义者的立场上,布兰德完成了对毛的第一次批判。这次批判是布兰德在正统斯大林主义影响下作出的众多不受毛主义者待见的分析中的最初尝试。 布兰德毕其余生试着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修正主义会占据主导地位?布兰德得出了结论:在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中,斯大林处于劣势,他的周围是一群“绝顶聪明”的、不公开反对马列主义的修正主义分子。不仅如此,他们还通过树立“个人崇拜”直接给斯大林披上一层神圣的外衣,而用这个作为反对他的武器。布兰德认为:斯大林以贝利亚取代叶若夫,是因为后者搞垮、颠覆了秘密警察(内务人民委员部)。布兰德以此为例指出了数千名无辜入狱的布尔什维克的获释原因。布兰德指出:在联共(布)十八大召开时,斯大林已经被排除在党的最高决策层之外,而其试图用《苏联经济问题》这本小册子进行回击。 斯大林在文章中对赫鲁晓夫的亲信尼古拉·沃兹涅辛斯基进行了充满深远影响的抨击,布兰德由此证明,后来导致资本主义复辟的苏联经济改革(在当时)是被斯大林严厉打压中止的。所以布兰德强调了斯大林最后的工作的特殊必要性,他看到,一旦斯大林逝世,沃兹涅辛斯基的资本主义化“改革”措施就会被赫鲁晓夫及其继任者颁布实施。布兰德在他的文章中明确地提出了这些观点并且在其1981年出版的《苏联资本主义的复辟》一书中详细阐述。 带着他对毛泽东的理论的分析,布兰德开始对他一贯支持的“中国化”的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提出质疑,但是得出的结论是: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保持了社会主义制度。苏共二十大召开之前,在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的资助下,布兰德建立了英国阿尔巴尼亚协会。虽然被阿尔巴尼亚官方排斥,他仍然领导了协会的工作,并且组织了大量人力、物力对这个“被孤立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研究。在那些年里,布兰德成为了公认的研究阿尔巴尼亚的权威,他出版了一部英阿字典,他的研究领域涉及了阿尔巴尼亚生活、历史、音乐、饮食、地理、风俗等各个方面。 在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支持中国的时候,一些毛派组织联合起来反对阿尔巴尼亚协会,他们不顾党派间的亲密关系,公然抵制布兰德的“单一的阿尔巴尼亚统一战线”的号召。在霍查对毛泽东进行公开批判之后,这些组织逐渐瓦解消亡。他们的残余分子在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的积极倡议和资助下,以统一战线的形式加入了布兰德的组织。但是这些人仍然试图解除布兰德的领导权,他们强调其在研究的所有方面——包括音乐等等——都是反马列主义的,是“非完全政治正确”的,所以应该被解职,但是组织的其他多数成员反对这个决定。布兰德一直到了拉米兹·阿利雅出任阿尔巴尼亚劳动党领导人的时候才辞去协会的领导职务。 在1975年英国共产主义者联盟(马列)陷入分裂之后,作为一个社会主义者,布兰德对阿尔巴尼亚的分析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不久,以他为首的大不列颠共产主义联盟成立。该组织从成立伊始就坚定地支持“被孤立的社会主义国家”阿尔巴尼亚。麦克贝克和他的支持者——那些留在英国共产主义者联盟(马列)中的人,则持反对立场。 布兰德认为他所密切关注的现代修正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社会主义革命第二阶段的背离,最后陷入一个“静态国家民主化”误区。对于布兰德来说,这是对马列主义国家理论的歪曲。基于这种分类,布兰德把中国、古巴、朝鲜、越南的革命归类为“伪社会主义”革命。布兰德认为,以上诸国忽视了列宁“不要在革命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建立鸿沟的警告。他也提出,像出现在美国的“黑人民族”现象,英国的“黑人种族歧视”和“苏格兰、威尔士、康沃尔的民族主义”,都反映出这些国家已经远远地偏离了社会主义革命道路。这些观点使得他在挑战斯大林主义的一个基本前提:如果苏联——包括党的最高层陷入了阶级斗争,那么共产国际会有任何不同吗? 布兰德努力思考着几个相关的问题:为什么共产国际在有关统一战线的性质这类关键问题的立场上多次反复?斯大林真的“完全控制”了共产国际吗?为什么统一战线得到了欧洲的共产党的坚定支持,特别是法国——去协助一个法西斯主义者控制下的组织?还有,是什么原因导致了1920年代后期统一战线中的“反极左”运动突然转向“反极右”——成为正确政策? 布兰德认为,共产国际第一次向极左方向偏离,是在大约1924年至1928年间认可法西斯主义在德国掌权。同时,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曼努伊尔斯基和库西宁通过对坚持斯大林路线的工农党派的破坏,扼杀了印度革命。布兰德提出的共产国际第二次右倾化,则是指在约1930年前后其阻止欧洲各国的共产党掌权的行为。 布兰德进一步指出,从大约1924年开始,斯大林在共产国际中就失去了领导权。接着首先是季诺维也夫取得了领导权,然后是布哈林。这两人后被批判为“修正主义分子”,并在大清洗中被枪毙。之后季米特洛夫、库西宁、曼努伊尔斯基领导着共产国际。布兰德指责他们歪曲了正确实现马列主义的道路。季米特洛夫从法西斯德国的监狱中获释是颇值得怀疑的,难道是法西斯主义者的仁慈?为什么?布兰德认为当时季米特洛夫虽打着“在统一战线中坚持正确的马列主义原则”的旗号,实则是脱离了统一战线转而支持“人民阵线”,犯了右倾错误。 布兰德认为,以上诸原因使得斯大林解散了共产国际。之后斯大林建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由他和日丹诺夫等人领导。他说,有必要记得是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揭露了西方共产主义政党企图实行右倾化的方针,以及铁托主义者们与美国的结盟。在后来的意识形态之争中,斯大林公开支持阿尔巴尼亚和霍查反对铁托。 除了理论著作,布兰德还创作了大量的戏剧,导演了两部电影,排演了一部芭蕾舞剧。长期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特别是电影和戏剧——使得他深深理解社会主义现实艺术。他在创作电影和戏剧时广泛取材,特别是在历史剧方面。 在英国,布兰德领导的大不列颠共产主义联盟主张所有马列主义者的原则性统一,因此他成为了马列主义联盟全国委员会成立后初期的重要领导人。布兰德还组织了英国斯大林研究会。但是,研究会内的正统毛派后来将他打倒。布兰德是国际霍查主义运动史上的关键性重要人物,他对北美的马列主义联盟运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001年3月13日,比尔·布兰德去世。不久,他生前领导的大不列颠共产主义联盟瓦解。.
查看 右派和比尔·布兰德
比利时政党列表
本條目收錄比利時的政黨。.
查看 右派和比利时政党列表
比恩·希格·懷斯
比恩·希格·薛文斯夫·懷斯(Bjørn Helge Semundseth Riise,)出生於挪威阿里辛特,是一名職業足球員,他是前利物浦名將約翰·懷斯的弟弟,司職中場中或右翼,他曾效力英超球會富咸。現時效力挪超球會阿里辛特。.
查看 右派和比恩·希格·懷斯
毛泽东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亦是中國現代史上的重要政治家、战略家和思想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终身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被尊称为毛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先后兼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暨国防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暨名誉主席等职。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之一。他将马克思列宁主义运用于中国的实践过程中,早先曾借鑑斯大林主義探索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具体道路,後來其运用經驗和總結的成果被发展称作毛泽东思想,被後繼無產革命參考成為蘇共以外的另一重要左派思想。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他所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游击战十六字诀和运动战战略、三个世界理论、矛盾论、实践论等,其核心内容为新民主主义和無產階級专政理论。此外,毛泽东在文學和书法方面也有一定造诣。然而,他的专政統治和階級鬥爭備受批評,因主导或发动的反右运动、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等各类政治运动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而使後世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
查看 右派和毛泽东
民主左派聯盟
民主左派聯盟(Sojusz Lewicy Demokratycznej,缩写为SLD)是波蘭社會民主主義政黨。1991年作为政黨聯盟成立,1999年正式改组為單一政黨。.
查看 右派和民主左派聯盟
民主和社会中心-人民党
民主和社会中心-人民党(Centro Democrático e Social - Partido Popular, ,CDS–PP),选举名称为人民党,是葡萄牙的一个右翼政党,意识形态为保守主义和基督教民主主义。.
民主共和党 (韩国)
民主共和党(민주공화당)是韩国的一个保守、威权和民族主义的右派政党。.
民主统一党 (北爱尔兰)
民主统一党(Democratic Unionist Party,缩写为DUP),北愛爾蘭親英政黨,成立於1971年。.
民主派 (香港)
民主派(Pro-democracy camp),亦稱為反對派,為香港的一個政治意識形態陣營,與建制派在政治立場方面不合,但在某些經濟議題上持有相同意見。.
查看 右派和民主派 (香港)
民族保守主義
民族保守主義(National conservatism)是一種重視「民族利益和傳統社會/種族觀點」,具有民族主义元素的保守主義思想,但不屬於極右派。許多民族保守主義者同時也是社會保守主義者,支持限制移民、難民及反对多元文化主義,而在歐洲通常為歐洲懷疑主義者。 民族保守主義與社會保守主義類似,其本身可能非常傾向於維持傳統家庭和社會穩定(部分反對墮胎及LGBT權利)。一名澳洲學者表示:「民族保守主義讚揚家庭是身分、團結和情感的家與中心」 除了這些共同元素,民族保守主義者在不同國家裡,依當地因素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觀點。尤其是在經濟議題上,民族保守主義者的觀點可以從支持計劃經濟到中間派的混合經濟,或是自由放任經濟。 因此,將自由市場經濟視為優先的民族保守主義者可自經濟保守主義中區隔出來。一些評論家認為民族和經濟保守主義間的差距已逐漸擴大:「……(今日)多數右派政黨採取經濟保守主義,在不同程度上忽略社會、文化和民族保守主義。」部分反對者批评民族保守主義者实际上是法西斯主义者,只是不会公开宣扬並會與那些極右派組織保持距離。.
查看 右派和民族保守主義
民族和自由欧洲
民族和自由欧洲(英语:Europe of Nations and Freedom)是一个极右翼欧洲议会党团。 2015年6月15日,该党团有39名议员,是欧洲议会里最小的党团。该党团成员持民族主义、欧洲怀疑主义(反歐盟)、右翼民粹主义、反移民的观点。民族和自由欧洲雖然與同樣是右翼民粹主义及欧洲怀疑主义的自由和直接民主歐洲的立場相近,但自由和直接民主歐洲主要是偏向以右翼民粹主义及反歐盟為主,在對伊斯蘭教的態度、移民等问题上也持不同觀點。.
查看 右派和民族和自由欧洲
民族党 (乌拉圭)
民族党(Partido Nacional),通称白党,是乌拉圭的一个右翼政党。该党现为主要反对党。.
查看 右派和民族党 (乌拉圭)
民族無政府主義
民族无政府主义(National-Anarchism)是一种激进的反资本主义、反国家主义的右翼意识形态,强调民族新部落主义。这种意识形态预言资本主义制度的崩溃,并试图建立自治社区。.
查看 右派和民族無政府主義
民族聯盟 (拉脫維亞)
民族聯盟(Nacionālā apvienība, NA),正式名稱為「全為拉脫維亞!」-「為了祖國與自由/拉脫維亞民族獨立運動」民族聯盟 (Nacionālā apvienība „Visu Latvijai!” – „Tēvzemei un Brīvībai/LNNK”)是拉脫維亞右派政黨。目前該黨在議會擁有14席,為第四大黨。該黨為保守主義、拉脫維亞民族主義、經濟自由主義聯盟。 最初為2010年拉脫維亞議會選舉成立的選舉聯盟,民族聯盟結合了為了祖國與自由/拉脫維亞民族獨立運動、全為拉脫維亞!兩黨。民族聯盟拿下8席 成為第四大黨。2011年7月,民族聯盟正式成為單一政黨。2011年拉脫維亞議會選舉,該黨席次增至14席,並與札特勒斯改革黨、團結黨組成中間偏右執政聯盟。.
民族革新
民族革新(Renovación Nacional,缩写为RN)是智利的一个中間偏右的自由保守主義政黨,屬於和獨立民主聯盟(Unión Demócrata Independiente,UDI)有關聯的智利右翼聯盟智利陣線(Alianza por Chile)。該黨主席為卡洛斯·拉臘因(Carlos Larraín),其他主要的領導人為最近代表該黨的總統候選人塞巴斯蒂安·皮涅拉與安德里斯·阿拉芒(Andrés Allamand)。.
查看 右派和民族革新
江川達也
江川達也(),日本男性漫畫家、電視藝人。出身於愛知縣名古屋市千種區,愛知教育大學教育學部畢業。血型為A型。已婚並育有子女。 代表作有『神通小精靈』、『東京大學物語』等。.
查看 右派和江川達也
江平 (学者)
江平(),生于大连,祖籍浙江宁波,是中国著名民法学者,有“民法泰斗”之称,曾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查看 右派和江平 (学者)
江艺平
江艺平(),笔名舒黔,籍贯广东陆丰,生于广东省增城县(今广州市增城区),是一位中国新闻工作者,长期服务于广东省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历任《南方农村报》主编、《南方周末》主编、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社委先后主管《21世纪报系》、《南方日报》珠三角新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2008年12月3日前主管南方都市报,后主管南方农村报和南方新闻研究所)。江艺平是中国最早的时评作者之一,由于其大胆敢言的风格,被视为中国报业传奇人物。2013年9月24日,微博實名認證為南都資深媒體人的莊子慎之 發微博稱前江藝平的提前退休申請已批准通過。網友紛紛留言熱議,稱"一個時代結束了"。其后南方内部人士证实此消息,并称江艺平提早退休的理由是要去美国照顾女儿及外孙。.
查看 右派和江艺平
江文也
江文也(),作曲家、聲樂家、教師。出身日本時代臺北廳三芝地區客家人,大哥江文鍾,小弟江文光,是首位享譽國際樂壇的東方作曲家。作品蘊含著濃厚台灣故土、宗教聖樂與中國古典文化情感,奠定了臺灣與中國的現代音樂風貌。一生際遇於日本與中國間,貢獻巨大。 江文也曾與其他日本作曲家代表日本參與1936年柏林奧運的藝術競技(項目包含文學,雕刻,建築,音樂,繪畫共五類),獲得前三名以外的等外佳作獎牌與證書(金,銀,銅牌分別為德國,義大利,捷克斯拉夫的作曲家,佳作則為日本,義大利的作曲家),是奧運藝術競賽得獎紀錄唯一的東方人,也是首位在奧運獲得獎牌的台灣人。.
查看 右派和江文也
汪精卫
汪兆銘,表字季新,別號精卫(亦為其筆名),歷史多沿用其號,稱其汪精衛,中國近代政治人物、革命家,是中華民國開國元勳。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柯桥区),生于广东三水县(今佛山市三水区),清末秀才、官費留學生,毕业于日本法政大学。 青年時曾經參與革命組織中國同盟會,1910年,因為謀刺清朝摄政王载沣失敗被捕。本应处死,後在肅親王善耆斡旋下,改判終身監禁;翌年辛亥革命成功後,獲釋。早年擔任孫文的秘書及文膽,孫文逝世後,歷任國民政府主席、軍事委員會主席、行政院長、國防最高會議副主席及中國國民黨副總裁等。直到中國抗日戰爭初期,仍然是蔣中正主要政治對手之一,後來主張对日求和,與日本合作,建立以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为名的傀儡政权。.
查看 右派和汪精卫
汪海粟
汪海粟()江苏省靖江人,是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员。 汪海粟1927年参加共青团,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他参加新四军任宣传科科长。1941年皖南事变后被囚,后逃出。此后他主要在江苏和浙江地区组织武装力量。国共内战中他的主要工作也是在江苏组织游击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的主要工作地方依然是苏南和江苏。他曾任南京工学院院长。1957年汪海粟被定为右派。文化大革命中他被迫害,但1972年他就已经被平反,任江苏省副省长等职,1983年退休。 Category: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副省長 Category:新四軍人物 Category:东南大学教师 Category:东南大学校长 Category:中國共產黨黨員 Category:靖江人 Hai海.
查看 右派和汪海粟
汉斯·马丁·祖特迈斯特
汉斯·马丁·祖特迈斯特(Hans Martin Sutermeister,)是一位作家,出生於阿爾高州,最有名的作品是《Summa Iniuria》(1976年)一本关于冤獄。.
沈定一
沈定一(),字剑侯,号玄庐(故不少文献资料用沈玄庐之名),浙江省萧山县衙前镇人,中国革命家,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查看 右派和沈定一
沈开樾
沈开樾(1907年—1950年),国民党高级将领。号自新,浙江奉化人,一说宁波人。.
查看 右派和沈开樾
沙斯党
沙斯党(希伯来语: ש״ס, Sephardim Shomrei Torah的缩写, 意即塞法迪律法书守护者) ,以色列右派政党。该党数次参与利库德集团、以色列工党组建的联合政府。现任领导人为埃利亚胡·伊沙伊。.
查看 右派和沙斯党
沙文主义
沙文主义(; )原指极端的、不合理的、过分的爱国主义(因此也是一种民族主义)。如今的含義也囊括其他領域,主要指盲目熱愛自己所處的團體,並經常對其他團體懷有惡意與仇恨。 词源是拿破仑手下的一名(有可能是位文藝上杜撰的)士兵尼古拉·沙文(Nicolas Chauvin),他由于获得军功章对拿破仑感恩戴德,对拿破仑以军事力量征服其他民族的政策狂热崇拜。而“沙文主义”这个名词則首先出现在法国的一部戏剧“三色帽徽”中,以讽刺的口吻描写沙文的这种情绪。後来这个词被广泛应用,如大国沙文主义、民族沙文主义等,還曾被女权运动的领袖用於“男性沙文主义”(相当于汉语中的“大男子主义”)。英語中有一個對等的詞,是Jingoism。所以經過演变,如今“沙文主義”這個詞在英語中更多場合中指種族歧視與性別歧視,尤其是後者。 沙文主义者一般都是过于对自己所在的国家、团体、民族感到骄傲,因此看不起其他的国家、民族和团体,是一种有偏见的情绪。.
查看 右派和沙文主义
波蘭政黨列表
本條目列出波蘭目前政黨,以及1918年以來的其他已解散政黨。 1989年起,波蘭採取多黨制,通常由多個政黨組成執政聯盟。.
查看 右派和波蘭政黨列表
法律與公正
法律與公正(波蘭語:,缩写为PiS)是波蘭右翼保守主義政黨。目前是波蘭第一大黨。 法律與公正黨在2001年由萊赫·卡欽斯基與雅羅斯瓦夫·卡辛斯基兄弟成立。該黨結合部分原右翼團結工聯選舉行動(Solidarity Electoral Action)成員與基督教民主主義的中間協議(Porozumienie Centrum, PC)。 該黨贏得2005年波蘭議會選舉,萊赫·卡欽斯基在2005年波蘭總統選舉中當選波蘭總統。其攣生長兄雅羅斯瓦夫·卡辛斯基后任波蘭總理。2007年波蘭議會選舉,該黨敗給公民綱領黨。2010年波蘭空軍圖-154墜機事件,該黨多位領袖喪生於該次災難、包括總統萊赫·卡欽斯基。 卡辛斯基兄弟反貪腐、保守主義、法治的觀點主導該黨黨綱。 該黨信奉自由市場經濟,但採取干預主義,並採取傾向天主教會的社會保守主義立場。 該黨是歐洲懷疑主義政黨,目前屬於疑歐派的歐洲保守改革聯盟。.
查看 右派和法律與公正
法國同性婚姻
在法國,同性婚姻是合法的。2012年11月17日,法國總理讓-馬克·埃羅向法國國民議會提出允許同性伴侶擁有正式結婚和共同領養兒童權利的《344法案》,而法國總統法蘭索瓦·歐蘭德則公開表示支持在競選期間推動法案的正式通過。2013年2月12日時國民議會以329票支持、229票反對的比例批准該項法案,2013年4月12日時法國參議院以171票支持、165票反對同樣批准該項法案,隨後在由國民大會於2013年4月23日以331張支持票對上225張反對票而批准修訂過的法案。然而反對派則主張法國憲法委員會應該介入,並且希望藉此延遲法國總統頒布法案的流程。 2013年5月17日,法國憲法委員會17日認定同性婚姻與領養法案合憲,否決右派反對黨人民運動聯盟的主張。2013年5月18日,法國總統法蘭索瓦·歐蘭德簽署法案完成立法,法国成為全球第14個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同時也是第九個同性婚姻合法的歐洲國家。 根據2011年和2012年的民意調查表示,58%至63%的法國民眾支持某種形式的同性婚姻,但反對領養子女。.
查看 右派和法國同性婚姻
法國政黨
法國屬於多黨制,沒有一個政黨能獨自取得政權,必須由多個政黨共同組成聯合政府。自1980年代起,法國一直由兩個較為穩定的政黨聯盟執政:.
查看 右派和法國政黨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為1946年到1958年的法國共和政府。這段時期,法國實施議會制,該憲制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第三共和相似,但也遭遇到相似的問題,比如內閣短暫及頻繁更換,政策計劃面對困難。 二戰後,臨時總統夏尔·戴高乐於1946年1月20日被迫辭職,他期待公眾的支持能夠讓他重新執政並推行其憲政理念。然而,立憲議會選擇由工人國際法國支部的古昂來取代他。同年議會提出兩個憲法草案交付公投,公投修改版以53%獲得通過。1958年由于阿尔及尔爆发骚乱以及在军队施压的情况下,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垮台并在戴高乐的带领下建立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查看 右派和法兰西第四共和国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查看 右派和法国
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Révolution française, 1789年-1799年)是法國的一段社會激進與政治動盪的時期,對於法國歷史以及全歐洲都留下深刻廣泛影響。法国政治体制在大革命期间发生了众多转变: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绝对君主制與封建制度在三年内土崩瓦解,过去的封建、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左翼政治團體、平民和鄉村農民的冲击,传统君主制的階層觀念、貴族以及天主教會統治制度被自由、平等、博愛等新原則推翻。整個歐洲的皇室因而心生恐懼,因此在1814年發起反法討伐,並成功恢復君主制,但很多重大改革已成永久。革命導致各界對立,特別是共和派和保皇派在往後長達二百年的政治對立。 面對財政危機,越來越多的法國平民被國王路易十六強加稅賦,以及教士貴族之輩的壓榨激怒。這種不滿與蓬勃發展的啟蒙思想所結合,助長激進的情緒,終於使得法國大革命在1789年5月的三級會議中爆發。革命的第一年,第三等级的民眾在6月发表网球場宣言,7月14日發生攻佔巴士底監狱事件,於8月進行的凡尔赛妇女运动迫使法国王室在10月从凡尔赛返回巴黎。接下來的幾年則由不同的立法會議及跟右翼的君主制擁護者鬥爭主導。 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路易十六在次年被推上斷頭台。不断出现的外部压力在法国革命中成為主导,法国大革命战争从1792年开始,这次战役為過去一个世纪以来法国首次胜利,并使法国间接控制意大利半岛和莱茵河以西的土地。在国内,派系斗争及民众情绪的日益高涨导致1793年至1794年恐怖统治的产生。罗伯斯庇尔和雅各宾派覆亡以後,热月党人建立督政府,于1795年掌权,直至1799年拿破仑執政後結束。 法国革命中拉开现代社会的帷幕,共和国的成长、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现代思想的发展以及各国之间大规模战争都成為革命的标志。作为近代伟大民主革命而受到赞扬的同时,法国大革命也因期间一些暴力专政行为而为人诟病。革命随后导致拿破崙戰爭、两次君主制复辟以及两次法国革命。从法国大革命开始(1789年)直至1870年,法国在先后兩次共和国政府、君主立宪制及帝国政權下交替管治。 历史学家《旧制度与大革命》的作者托克维尔认为,1789年法国革命是迄今为止最伟大、最激烈的革命,代表法国的“青春、热情、自豪、慷慨、真诚的年代”。它是一场社会政治革命,符合当时欧洲的需要,其作用是废除若干世纪以来统治欧洲和法国的封建制度。它不仅要改变旧政權,更要废除旧的社会形式,因此需要同时改變所有既存的权力机构,毁灭所有公认的影响,祛除种种传统,更新风尚与习惯。和等西方学者认为,法国大革命受到激进主义思潮影响。.
查看 右派和法国大革命
法西斯主义
法西斯主义(Fascism;Faschismus;民國初年又譯作棒喝主義),字源為束棒(法西斯,一種古羅馬的象徵物),是一種極致國家民族主義的政治運動,強調民族復興、國家富強、強人主導國家政治、國家專權集中於一黨專政(或一黨獨大配合弱勢並無法取代政府的反對派),對外漸進式侵略,對內剷除或打壓反對聲音,破壞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司法獨立等,缺乏權力制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由法西斯意大利和德意志第三帝國(納粹德國)建立法西斯政府後,於二战期間蔓延整個欧洲乃至世界的一套關於創造新民族性及新國民的意識型態及政治宗教。.
查看 右派和法西斯主义
法蘭克福國民議會
法兰克福国民议会(德语:Frankfurter Nationalversammlung)是在德意志1848年革命期间成立的国民议会,用以计划以民主之方式统一德国。议会在法兰克福召开,有831名众议员出席。 议会成员于1848年5月18日在法兰克福圣保罗教堂(Frankfurter Paulskirche)召开会议。受到1848年革命的影响,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為勢所迫,惟有答應革命黨人的要求,承諾制定憲法與成立議會,以期商討統一德國事宜,以自保權力。.
查看 右派和法蘭克福國民議會
泛藍
泛藍,也稱藍軍、藍營、泛藍陣營,是對中國國民黨意識型態相近的各種團體之總稱,目前包含中國國民黨、新黨。 「泛藍」這個詞彙用於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之後的台灣政壇,最初是由新黨元老高新武所發明的名詞,後由同黨籍的謝啟大在媒體大力宣傳,指稱中國國民黨以及由其分裂產生的新黨與親民黨(2000年至2012年屬於泛藍);新黨、親民黨皆源自國民黨且意識形態皆與國民黨相近,所源出的中國國民黨黨旗主要顏色為藍色,因此媒體權宜性地統稱之為泛藍。後來被各界廣為接受使用,並擴大及於上述三黨的支持者和政治立場相近的民間團體,在此之前1990年代的近義詞為「泛國民黨」,泛藍的主要競爭對手為泛綠。 泛藍是一種概略的政治意識形態,而非嚴謹具體的政治主張。個別政黨、社團與個人之間的實際政治理念有程度不等的差異。大體而言,泛藍陣營與泛綠政見相左,共同的主張為反對台灣獨立、宣揚三民主義、強調中華文化傳承。 大多數泛藍強調「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捍衛中華民國、以及提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本土派」也有獨台主張,「統派」則主張一中同表,認為兩岸應簽署和平協議,實現中國的和平統一,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泛藍或泛綠皆非正式的組織,各黨派也不曾實際籌組聯盟,在政治操作上分合不定,又因各自理念的差距(主要是對統獨問題堅持的程度)而有「深藍」或「正藍」以及「淺藍」或「淡藍」之分,此一概念廣泛引申,「泛藍支持者」、「藍營群眾」、「藍軍」,還有「藍委」泛藍陣營立法委員、或親泛藍的無黨籍及直指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甚至「藍皮綠骨」指曾經或現在擁有泛藍政黨黨籍,但意識型態偏向泛綠者,或與泛綠結盟的人士等之用法。.
查看 右派和泛藍
津川雅彥
津川雅彥()为日本演员,所属艺能事务所Gran Papa Production,且担任执行董事一职。生于京都市中京区。血型O型。本名加藤 雅彦(かとう まさひこ)。京都洛星中学高等学校、早稻田大学高等学院中退。明治大学付属中野高等学校、文化学院短期大学毕业。以牧野雅彦的身分从事电影导演活动,首部作品为《守灵夜狂想曲》。.
查看 右派和津川雅彥
洪都拉斯国民党
洪都拉斯国民党(Partido Nacional de Honduras,缩写:PNH),是一个政治倾向偏右的保守政党,是洪都拉斯主要的右翼政党。成立于1902年2月27日,该党的象征颜色是深蓝色。.
查看 右派和洪都拉斯国民党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縮寫作 THU),简称清华,舊称清华学堂、清华学校、国立清华大学,是一所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的公立大学。始建于1911年,因北京西北郊清华园得名。初为清政府利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所建留美预备学校“遊美学务处”及附设“肄业馆”,於1925年始设大学部。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与北大、南开南迁长沙,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再迁昆明,易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复校,拥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立清华大学归属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更名“清华大学”;而原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梅貽琦于1955年在台湾新竹复校,仍沿用原名。 1952年,中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文、法、理、农、航天等院系外迁,吸纳外校工科,转为多科性工业大学,在土木、水利、计算机、核能等领域贡献卓越,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1978年后,逐步恢复理科、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类学科。1999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美术学院。2006年,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合作办学,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2012年,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并入,成立五道口金融学院。2013年,黑石集團捐助成立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及獎學金,與著名的牛津大學羅德獎學金及劍橋大學蓋茲獎學金在捐助規模及名聲上皆相當。 截至2017年12月,清华大学擁有美術館、博物館、圖書館、20个学院,及近200个科研机构、5家校办产业以及一個科技園區,分別為清华控股及其旗下的紫光集团、同方集团、诚志集团、清華科技園等。學校擁有固定资产超过206亿元人民幣,控股资产超過4300亿元人民幣,是985工程、211工程、雙一流高等院校。2016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均将清華大學排在中國大學首位。.
查看 右派和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井冈山兵团
清华大学井冈山兵团,也称井冈山战斗队,是“文革”期间清华大学学生建立的庞大“革命”造反派组织,于1966年12月19日正式成立,此后至1968年全面覆盖了清华大学“文革”工作。该组织还联合北京其他四所高校(北大、北航、师大、地院)引领了全国高校的“文革”浪潮。 井冈山兵团于成立四个月后分裂为“兵团总部”(简称“团派”)与“四一四串联会”(简称“四派”、“414派”),一个多月后“四派”成立“四一四总部”,双方展开激烈论战并逐步升级,并于1968年4月开始了骇人听闻的清华大学百日大武斗,造成巨大人员、财产损失,震动中央高层,从事实上扭转了高校文革群众运动方向。.
查看 右派和清华大学井冈山兵团
清华大学校史
清华大学拥有百年历史,所在地清华园原为清康熙帝皇三子胤祉园林(熙春园)。1909年,清政府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留美预备学校“遊美学务处”及附设“肄业馆”。1911年,改肄业馆为“清华学堂”,不久易名“清华学校”。1925年始设大学部。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接管并建立“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与北大、南开三校南迁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易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复校。 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清华由全科性综合大学转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文革期间,红卫兵运动从清华附中萌生,清华“井冈山”兵团联合各高校掀起文革群众运动浪潮,并因内部分歧引发北京最严重武斗。1976年后,清华大学逐步恢复理科、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类学科,先后制定实施“211工程”、“九五”、“985工程”和“十五”规划,确定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
查看 右派和清华大学校史
湿婆军
湿婆军(शिव सेना Śīv Senā)是印度的一个民族主义政党,成立于1966年6月19日,由政治漫畫家(Bal Thackeray)创立。该党的宗旨是基于“土地之子”的理念和印度教民族主义。湿婆神军党的信仰——「土地之子」理念认为马哈拉施特拉邦人应该在这个邦比外来人得到更多的权利。 不过最近湿婆神军党已经更为强调印度教民族主义。在第13届马哈拉施特拉邦议会选举后的任期內,湿婆神军党曾经统治马哈拉施特拉邦,現仍是该地区最有影响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政党之一。 在2014年印度大選成為執政黨與右派的印度人民黨聯合執政。 現任党主席乌达夫·撒克里是巴爾·撒克里的兒子。.
查看 右派和湿婆军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毛泽东对20世纪20年代中国湖南省农民运动进行分析的重要著作,首次发表于1927年3月的《战士》周刊第三十期 (见右下图)。.
溫和聯合黨
溫和聯合黨(Moderata samlingspartiet),常簡稱作溫和黨(Moderaterna),是瑞典中間偏右、自由保守主義政黨。 溫和聯合黨曾取名為右翼國家組織(Högerns riksorganisation)和右翼黨(Högerpartiet),1969年改為現名。.
查看 右派和溫和聯合黨
滴水洞
滴水洞是地理名词。位于湖南省韶山冲西南约5公里,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幽深狭谷,它的南面是龙头山,西为书堂山,北为虎歇坪,东面豁口建有韶山水库。已列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查看 右派和滴水洞
滿洲人脈
满洲人脉是大日本帝国时期在满洲国结成的右翼势力。这个势力在二战以后也对日本的政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个势力中还有许多曾经帮助日本殖民统治朝鲜的亲日派,他们也影响了之后的韩国独裁政权。两者在《日韩基本条约》结缔后加深了关系,建立了与日本保守派“日韓癒着”的政治蜜月关系。.
查看 右派和滿洲人脈
漢江奇蹟
汉江奇迹(한강의 기적)狭义上指的是1953年至1996年间韓國首都漢城(今首爾)经济的迅速发展。因漢江貫穿了首爾市中心,將漢城分為江南和江北,故以漢江為名。这个名词是从描述原西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济迅速复苏的“莱茵河奇迹”一词借鉴而来。 广义上汉江奇迹这一名词指的是韩国飞速发展的外向型经济,包括快速的工业化、科技进步、国民教育的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升、城市化、现代化、民主化和国际化的进程。韩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韩国从战争的废墟转变成为世界第11大经济体,并造就了三星、LG和现代等世界知名跨国集团。2006年韩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000美元,成为发达国家。 韩国在经济发展上所取得的成就在当初朝鲜战争结束时是不可想象的。漢城的基础建设在朝鲜战争中已被摧毁,百万计的韩国人当时在贫困和失业之中挣扎。1961年,朴正熙发动5·16军事政变时韩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100美元/年。在随后朴正熙掌权的1961年至1979年長達十八年統治期间,朴正熙按照韩国国情开展了经济开发五年计划和新乡村运动,使得韩国的农业和工业得到快速的发展。短短40年的时间,首尔已经从一片废墟发展成为一个世界大都会。.
查看 右派和漢江奇蹟
漢斯·法郎克
漢斯·法郎克(Hans Michael Frank,)是1920年代至1930年代納粹黨專用辯護律師,後來成為納粹德國領導人之一,曾擔任波蘭總督;在紐倫堡審判時因為他在戰時之納粹大屠殺犯行被起訴,他被判反人類罪被判絞刑;1946年10月16日執刑。.
查看 右派和漢斯·法郎克
潘光旦
潘光旦(),原名光,后署名光旦,又名保同,字仲昂,江苏省太倉直隸州宝山縣罗店镇(今屬上海市寶山區)人。近代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优生学家和民族学家,对于优生学、教育制度、婚姻制度、家庭问题、人才分布等等均有研究。.
查看 右派和潘光旦
澳大利亞政黨列表
澳洲偏向兩黨制,亦即選民投票時傾向投給最大的兩個政黨:偏左的工黨和偏右的自由黨-國家黨聯盟。.
查看 右派和澳大利亞政黨列表
激进主义
进主义是指因处在现存组织、社会状态或运作方式中相对不利的位置上而怀有强烈的不满,从而产生否定的观念,并迫切寻求对现状从根本上进行剧烈的变革。在极权制度的国家里,激进主义者的过激行为并不完全被视为是丧失理智的,但是其出于为己争利的行为动机所展现出的各种对立举动必然会给该国保守派带来蒙受巨大利益损失的风险,因而不受后者的认可和待见。.
查看 右派和激进主义
朝阳门内大街81号
朝阳门内大街81号,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81号,是北京市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查看 右派和朝阳门内大街81号
木村兵太郎
木村兵太郎(日语:木村 兵太郎,),日本埼玉县人。日本帝国时代军人,二战期间在中国和东南亚犯下多起屠杀平民的战争罪行,1948年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并执行。 1908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0期炮兵科和和陆军大学,曾任日本参谋本部部员、日本驻德国大使馆武官、陆军大学教官,野炮第22联队长、整备局统制课长、日本大本营野战兵器长官等职,着力提高日本的火炮杀伤力,是日本陆军的“炮兵专家”。 1929年伦敦裁军会议时,他作为随员参加了会议,积极主张日本摆脱西方国家的约束,鼓吹自主发展军备。 1939年3月9日,木村兵太郎升任日本军第32师团师团长,晋升为上将。 1940年升任关东军参谋长。木村还担任过近卫内阁、东条内阁的陆军省次长。 1944年7月被派赴缅甸任日本派遣军总司令。.
查看 右派和木村兵太郎
挪威牛油危機
挪威牛油危機(Norwegian butter crisis)是由在2011年下旬期间挪威境內牛油供應短缺及價格急升的現象。這次的牛油荒歸咎於天氣因素、挪威政府對奶製品的入口限制以及該國漸漸改變的飲食習慣。這危機終使得牛油價格暴升,甚至與銀價看齊,並造成4.3千萬克朗的經濟損失。民眾因而要求政府改革現有的農業政策。.
查看 右派和挪威牛油危機
未获改正的右派
未获改正的右派,是指1980年代初对反右运动中被打成“右派分子”者进行“改正”的过程中,未获得“改正”的“右派分子”。1978年,右派被全部摘去帽子。此后,对右派开展了“改正”工作。至1981年,右派的“改正”工作结束,曾经被划为右派的55万人几乎全部“改正”,但是仍有极少的一部分人“只摘帽子,维持右派原案,不予改正”其中包括中央认定的5名右派分子章伯钧、罗隆基、彭文应、储安平、陈仁炳以及由各地方认定的90余名右派分子。.
查看 右派和未获改正的右派
本雅明·内塔尼亚胡
-- 本雅明·“毕比”·内塔尼亚胡(,)以色列右翼政治家,現任以色列總理和利庫德集團的主席。他是首位在以色列建國後出生的總理,亦是以色列建國以來任期第二長的總理。.
查看 右派和本雅明·内塔尼亚胡
朱偰
朱偰,字伯商,浙江海盐人,经济学家、文物保护专家。.
查看 右派和朱偰
朱启平
朱启平原名朱祥麟,祖籍中国浙江海盐,生于上海。中国记者。.
查看 右派和朱启平
朱开敏
朱开敏主教(Bishop Simon Zhu Kai-min,),名希孟,字铭德,号季球,常用号开敏,圣名西满,原籍江苏省青浦县诸巷,生于上海南市董家渡,天主教海门教区首任国籍主教,是罗文藻之后第一批中国籍天主教主教之一,也是中华民国教育家、慈善家、汉学家、外交家、社会活动家。.
查看 右派和朱开敏
朱道孔
朱道孔(),名锡纯,字道孔,号仰素,以字行。回族,直隶省大兴县(今北京市大兴区)人。.
查看 右派和朱道孔
朱青生
朱青生(,Laozhu),江苏省镇江市人。艺术史家。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汉画研究所所长、《中国当代艺术年鉴》主编、通讯院士。朱青生的专业为艺术学、艺术史和汉画研究,亦从事现代艺术创作。.
查看 右派和朱青生
朱镕基
朱镕基(),乳名長庚 《南方周末》 張歡 2009年9月15日,中國湖南长沙人,祖籍安徽鳳陽,中国共產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主要领导人之一,曾先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总理,中共第十四届和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常委。1984年-2001年曾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任过四个博士生导师。 朱镕基幼年父母双亡,长沙一中毕业后以湖南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国立清华大学(多年后担任经济管理学院院长)。1987年起任上海市市长、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主持浦东开发开放。1991年上调中央,任国务院副总理,位列党和国家领导人。1992年中共十四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1993年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在任期间采取一系列强硬措施,有效地控制中国金融秩序。1998年,出任国务院总理,主持中国金融与货币秩序控制、分税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国家机关精简以及反腐败等。任期内查处了原中共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贪污案及远华集团走私案等。 2003年3月卸任后,生活低调,甚少出席公开场合活动。.
查看 右派和朱镕基
戴煌
戴煌(),原名戴澍霖,江苏阜宁人,中国作家、记者,生于江苏省阜宁县沟墩镇。1957年,任新华社高级记者,因提出反对中國共產黨党內特权,被打为右派分子,后被发配到东北林场劳改。1978年被平反,重返新华社。2007年反右運動50周年接受自由亚洲电台访问时,直斥毛泽东骗了中国、也骗了他。著有《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九死一生:我的右派历程》、《直面人生》。 2016年2月19日北京時間下午4时13分,因肺炎、心臟衰竭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去世。2016年2月21日,《新华网》转发《新京报》报道,给戴煌很高评价。.
查看 右派和戴煌
戈扬
戈扬(),原名树佩华,江苏海安人,中国记者。她与杨刚、浦熙修、彭子冈一起被称为“中共新闻界四大花旦”。.
查看 右派和戈扬
星火
《星火》是一本由下放至农村的兰州大学右派学生于1960年创办的杂志,仅印出了一期,因其内容不见容于当时的中共政府,很快被镇压。.
查看 右派和星火
明光社
明光社為香港基督教非牟利機構,1997年5月成立。 明光社關注傳媒文化、流行文化、賭風、性教育、婚姻、娼妓問題、性傾向、同志運動,此外亦關注一些生命倫理議題(包括自殺、安樂死、生物医学工程、墮胎等)。本著基督教信仰的理念,藉研究、監察、教育及出版等工作去關心社會、服務人群。前主席為林海盛牧師,現任主席為中國神學研究院神學科副教授雷競業博士,總幹事為蔡志森。 明光社持守基督教福音派神學立場,傾向保守派。http://www.truth-light.org.hk/intro/enter?quicktabs_5.
查看 右派和明光社
明成皇后
明成皇后(,),名閔茲暎(),是朝鮮王朝高宗的王妃、純宗的母親,本貫為驪興閔氏。在近代朝鮮歷史中又被稱為閔妃(),死后谥号明成皇后,后连同尊号加谥为“孝慈元圣正化合天洪功诚德齐徽烈穆明成太皇后”。.
查看 右派和明成皇后
流浪艺人
《流浪艺人》(Ο Θίασος,罗马化:O Thiassos)是一部希腊电影,上映于1975年,是希腊电影大师西奥·安哲罗普洛斯的“希腊近代史三部曲”的第二部。 影片以流浪剧团的巡演为背景,使用闪回的手法讲述了1939年扬尼斯·梅塔克萨斯独裁统治时期到1952年到右翼首领亚历山德罗斯·帕帕戈斯将军上台之间的历史。流浪艺人每一回演出历史剧《牧羊姑娘戈尔芙》都因为政治事件的发生被打断,从而见证历史演变的进程,同时这又成为剧团的素材在下一场的演出所里增加现实的内容。影片通过他们在希腊各地的演出,以他们的所见所闻反映了希腊历史上难忘的岁月,影片开始和结尾都是流浪剧团的演员们站在火车站前,用安哲罗普洛斯的话来说这是“全家福”,是告别往事的终点,也是新的历史的开端,只要有人,历史的戏剧永远开演。 安哲罗普洛斯说《流浪艺人》是他个人“最马克思主义”的作品。影片歌颂了希腊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武装在希腊抵抗运动及希腊内战中反抗德国法西斯占领军和希腊右翼反动势力的不屈斗争,片尾借一位失败的革命诗人之口说出“对满身伤痕的自由充满希望吧”,表达了希腊革命者对于共产主义理想的不灭信念。 《流浪艺人》在1975年戛纳影展的“导演双周”中获得国际影评人奖,被誉为希腊影史第一部极具野心描述希腊社会的影片,并列为当代影史中的经典之作。.
查看 右派和流浪艺人
海尔特·维尔德斯
海爾特·維爾德斯(Geert Wilders,),荷蘭反伊斯蘭教及右派民粹主義政治人物,自由黨的領導人。他早年隸屬自由民主人民黨,1998年起成為荷蘭下議院議員,後來退出自由民主人民黨,另行創立自由黨。他以反伊斯蘭教及批評伊斯蘭教教義而闻名,有「荷蘭特朗普」的稱號。.
查看 右派和海尔特·维尔德斯
海闻
海闻(),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杭州市人,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中国经济学年会理事会理事长、中国留美经济学会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创办人之一。曾經擔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留美经济学会会长和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海闻是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加州州立大学长滩分校经济学硕士和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经济学博士。.
查看 右派和海闻
斐扬俱乐部
斐揚俱樂部(法语:Club des Feuillants)是法國大革命前期出現一個保守派政治俱樂部,其成員坐在1791年的國民立法議會的右邊。 戰神廣場屠殺發生後,1791年7月17日 雅各賓俱樂部分裂為溫和派(斐揚派)和激進派(雅各賓派) 。 君主主義者和保守派,出走在巴黎杜樂麗宮附近的前斐揚修道院集會,以此為命組成斐揚俱樂部,主張保留均國王計畫在國民立法議會推動君主立憲制。 左翼份子成為雅各賓俱樂部主要領導者,努力推動直接民權民主張採取行動推翻路易十六。 1791年7月16日,當雅各賓俱樂部激進派分派小冊子號召民眾示威反對路易十六,斐揚俱樂部代表公開抗議、反對、出走,雅各賓俱樂部正式分裂。 最初,斐揚俱樂部成員擁有264名前雅各賓派代表,包括大多數聯繫委員會的成員。 這群人就改在巴黎聖奧諾雷路的集會,後來就被稱呼為斐揚俱樂部。 這組織主要由安托萬·巴納夫,和領導。.
查看 右派和斐扬俱乐部
斯巴達克同盟
斯巴達克同盟(Spartakusbund)是德國社會民主黨左翼于1915年建立的反战革命組織。它原稱國際派,因該派曾創辦《國際》雜誌而得名。1916年1月1日,在國際派會議上,以古羅馬奴隸起義領袖斯巴達克斯的名字發表了政治通信,稱《斯巴達克信札》。此后,该组织被称为斯巴達克派。 该组织在群衆中進行反對帝國主義戰爭的宣傳,揭露德国当局的侵略政策和德国社會民主黨右翼領導人的叛變行為。1918年11月,斯巴達克派號召工人积极参加十一月革命。同月,斯巴達克派改組為斯巴達克同盟。12月,斯巴達克同盟联合不莱梅左派建立德國共產黨。 该组织的主要領導人有卡爾·李卜克內西、羅莎·盧森堡、弗兰茨·梅林、克拉拉·蔡特金等。 B B.
查看 右派和斯巴達克同盟
斯蒂芬·科拜尔
斯蒂芬·蒂龙·科拜尔(Stephen Tyrone Colbert,,原为(科尔伯特),)中国大陆常译为扣扣熊,是一位美国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和喜剧演员,艾美奖获得者。因其讽刺和扑克脸式的喜剧表演风格在美国广为人知,主持喜剧中心频道讽刺新闻节目科拜尔报告,科拜尔在节目中扮演保守派政治评论家。2015年9月8日,科拜尔接替大卫·莱特曼接手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旗下深夜节目時段《》。.
查看 右派和斯蒂芬·科拜尔
斯洛伐克工人联盟
斯洛伐克工人联盟(斯洛伐克语:Združenie robotníkov Slovenska,缩写为ZRS)是斯洛伐克的一个左翼民粹主义政党。该党成立于1994年,分裂自民主左翼党。该党的主席是Ján Ľupták。尽管该党自称“农业左翼”,却曾一度与人民党-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和斯洛伐克民族党这两个右翼政党在国民议会中结成联盟。 Category:斯洛伐克政党.
查看 右派和斯洛伐克工人联盟
斯洛伐克民族黨
斯洛伐克民族黨(Slovenská národná strana,縮寫SNS)是斯洛伐克民族主義與保守主義政黨。民族黨成立於天鵝絨革命之後,目前斯洛伐克第二長历史的政黨。該黨主張其存在是延續過去的斯洛伐克民族黨。該黨在天鵝絨分離後的主要議題為「收復故土主義」的危險。任何讓斯洛伐克少數民族取得更廣泛權利的行動或改變,特別是相當大的匈牙利族,都被視為是獲取領土自治的動作。 1990年起,民族黨就一直在國民議會佔有議席,只有2002年和2012年兩屆是例外。 2006年至2010年期間成為執政聯盟一員。2006年他們與羅伯特·菲佐的方向社會民主黨組成執政聯盟,導致方向社會民主黨遭到歐洲社會黨停權。歐洲社會黨認為斯洛伐克民族黨是「煽動或企圖挑起種族或民族偏見與種族仇恨的政黨」。, 歐洲社會黨, 12 October 2006然而,2008年方向社會民主党向欧洲社會党保证对联合政府的主導权后(如同2000年時奧地利自由黨加入联合政府,執政奧地利人民黨向欧洲人民党保证对联合政府的主導权),社會黨停止處分。 2012年斯洛伐克國會選舉,民族黨未能跨越百分之五門檻,失去所有席次。 2016年斯洛伐克國會選舉該黨得票8.6%獲得15席,其後再次加入联合政府。.
查看 右派和斯洛伐克民族黨
新右派
新右派(the New Right)與新左派都是一種社會運動,而新右派乃是相對於「老右派」而產生。其理論基礎以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
查看 右派和新右派
新工黨
新工党是指英国工党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10年由托尼·布莱尔及戈登·布朗领导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个名字来源于工党在1994年年会上首次使用的口号,后来在1996年出版的竞选宣言草案《》中出现,用于标榜工党的改革形象,当时工党刚修改了其党章的第四条,接纳了市场经济。1997至2010年工党执政时该词汇被广泛使用。新工党受到前外交大臣的政治思想、布莱尔和布朗的实际运作以及彼得·曼德尔森和阿拉斯泰尔·坎贝尔的媒体宣传的共同影响,社会学家安东尼·纪登斯的第三条道路理论是新工党的政治哲学基础,这是一种试图综合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政治理念。新工党强调社会公正(而非平等)的重要性,强调机会均等的必要性,相信利用自由市场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公正。 宣扬“新工党”标签是为了重新赢得选民的信任,摆脱传统的因缺乏操作性及与工会的关系而被批评的社会民主主义政策桎梏,把党的现代化形象传递给公众。在尼尔·基诺克和约翰·史密斯的领导下,党试图以“新工党”标签扩大自己在选举中的吸引力,1997年大选,工党在上层阶级和中产阶级中的支持度显著提高,有力地保障了党获得压倒性胜利。工党在2001年大选中获到了更广泛的支持,2005年工党史无前例的连续赢得第三次大选的胜利。 2007年布莱尔去任首相及党领袖,财政大臣布朗继任。2010年大选结果出现36年来英国首个悬浮国会,后保守党与自由民主党组成联合政府,工党下野,布朗辞职。当年9月爱德·米利班德当选工党领袖,他放弃了新工党的标签,把党的政治立场稍微向左移动。2015年5月米利班德辞职,其继任者杰里米·科尔宾则是极左翼的民主社会主义者,导致一位国会议员称新工党已经“死透了,入土了”。.
查看 右派和新工黨
新世界秩序
新世界秩序(New World Order,有時寫作NWO)是一項關於極權主義世界政府的陰謀論。此理論認為,世上有少數權力菁英階級組成的秘密集團、影子政府與其密謀的全球主義議程在幕後操控世界,其最終目的是建立一個威權主義的世界政府,取代現今的主權國家或民族國家體制來統治世界,這項邪惡計畫稱之為「新世界秩序」。藉由一個包羅萬象的政治宣傳來建立新的意識形態,讓人類相信成立新世界秩序政府才是歷史的進步。因此,許多有影響力的歷史和當代人物,被該理論認為是透過許多掩護機構來操縱重要的政治和金融事件,並使全球的金融體系發生系統風險,作為逐步實現統治世界的陰謀。 在1990年代以前,「新世界秩序」陰謀論僅限於兩個美國的反殖民主義:「愛國者運動」與基督教基要主義運動中關於世界末日和敵基督的理論。諸如和般的懷疑論者都觀察到,右派民粹主義主張的反「新世界秩序」、反菁英主義、拒絕現有的政治共識等政治哲學,不僅有許多知識分子接受,而且滲透到流行文化中。在20世紀末,全球壟罩在千禧年主義、人們積極的準備面臨世界末日的預期心理下,這項理論更加盛行於民間。2013年,根據公共政策民調基金會所做的電話調查顯示,有接近三分之一的美國民眾相信有一個隱密的權力菁英團體正在推動一項全球性議程,以及「新世界秩序」陰謀論的真實性。.
查看 右派和新世界秩序
新保守主義
新保守主義是政治思想、动向及運動的一種,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因不滿新左派的改革所產生的政治思想。.
查看 右派和新保守主義
新國家黨 (2017年)
新國家黨(새누리당),又譯新世界黨,是大韓民國保守右翼政黨,於2017年4月5日成立。此政黨的黨員大多反對對朴槿惠的彈劾。.
新凤霞
新凤霞(),原名杨淑敏,小名杨小凤。中國著名評劇表演艺术家,评剧新派创始人,被誉为评剧皇后。历任北京凤鸣评剧团团长,首都实验评剧团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评剧团团长,中国评剧团和中国评剧院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文联理事,北京市青联常委。第六至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查看 右派和新凤霞
新界關注大聯盟
新界關注大聯盟,簡稱新界大聯盟,非政黨,是一個新界事務的關注組織,創始成員包括建制派立法會議員何君堯,其中主要工作為丁屋僭建的議題中為新界原居民辯護。.
查看 右派和新界關注大聯盟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運動(五四文化運動),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蔡元培等一些受過西方教育(當時稱為新式教育)的人發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儒家、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運動,涵蓋了民初在北京發生的一場深刻的文化政治示威運動五四运动。新文化運動標誌著中國知識分子顛覆中國中心主義,否認自身的文化價值,認同西方文化以及民主共和制,走向了歐洲中心主義。1915年,陳獨秀在其主編的《新青年》刊載文章,提倡民主與科學(“德先生”與“賽先生”),批判傳統純正的中國文化,並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一方面,以胡適為代表的溫和派,則反對馬克思主義,支持白話文運動,主張以實用主義代替儒家學說,即為新文化運動濫觴。中国共产党根据毛主席语录坚称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文化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也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文化。 近代马列史學家把這一階段的文化運動稱為五四文化運動。1924年4月19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局委員長陳獨秀、秘書毛澤東聯名發出通告,第一次要求各地黨和團的組織開展“五一”、“五四”、“五五”、“五七”紀念和宣傳活動,強調恢復國權運動、新文化運動,紀念五五(馬克思誕辰),目的在於傳播馬克思主義。 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觀都肯定五四文化運動,但是各自的表述有所不同。「新文化運動」和與之相對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在中國現代歷史上均產生了大影響。.
查看 右派和新文化运动
於利·毛雷爾
烏爾里希·“於利”·毛雷爾(Ulrich "Ueli" Maurer;)是、瑞士國防、民防和體育部部長。作爲右翼民粹主義政黨瑞士人民黨的領軍人物,他在2008年12月10日舉行的瑞士聯邦委員會選舉中被瑞士聯邦議會舉薦爲接替薩穆埃爾·施密德的瑞士聯邦委員會委員。他於2009年1月1日正式上任。於利·毛雷爾還是2013年度的瑞士聯邦主席。.
查看 右派和於利·毛雷爾
文在寅
文在寅(;),大韓民國第19任總統(現任),2015年至2016年擔任共同民主黨代表。 1953年1月24日出生於韓國巨济郡(今慶尚南道巨濟市),出身寒微。年少時,文在寅曾是學運領袖、執業律師,長期投入維護人權運動,從政前與盧武鉉合作,是一位有名的人權律師,而盧武鉉當選總統後,他也隨之進入青瓦臺,擔任其秘書長。 2012年4月11日,文在寅當選為釜山沙上区第19屆韓國國會議員。同年9月16日,文在寅獲得所屬政黨提名,參加2012年總統選舉,最終以108萬票之差敗給新世界黨候選人朴槿惠。2017年再獲共同民主黨提名,並在2017年總統選舉中勝選,入主青瓦臺,但他表示未來不打算居住在裡面,预计2020年光化门政府大楼加装防弹玻璃以后会入住該新官邸,目前仍住在青瓦臺裡尚未搬遷。 2018年4月27日,文在寅與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在南韓一側的板門店和平之家舉行第三次南北韓首腦會談。.
查看 右派和文在寅
文化大革命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通称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是一场於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内所发生的政治運動。文革是由時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的毛澤東與中央文化革命小組,自上而下動員成千上萬紅衛兵在中國大陸進行全方位发动的階級鬥爭。在此期間以四大指導原則為藉口,普及的批鬥、抄家、告密等行为文化,使中國傳統文化與道德淪亡,整体经济受严重影响,受害人數以千萬計,亦有數不清的文物在1966年6月1日的破四旧中慘遭红卫兵的蹂躪。時任國家主席劉少奇、十大元帥的彭德懷和賀龍等領導人被迫害致死,鄧小平、陳雲等黨內高層亦在此期間被下放。 1981年,这场运动遭到《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中共官方公開全盘否定。因其时间长达十年之久,故也随后被称为“十年动乱”或“十年浩劫”。这场运动当时也影響了阿爾巴尼亞、北韓、法國、埃塞俄比亞和智利等世界上一系列左翼勢力強大的地區。 广义上,一般認為文革正式開始於1966年5月16日「五一六通知」出台,是毛澤東在1958年前后的三面紅旗的挫敗後、以及在反蘇修、反美帝等口號的情况下,以革命名義攻擊溫和派(當時衊稱走資派)並重回黨核心的嘗試,並在日後一兩年達到高潮,右派人物的影響力則多遭到剝奪,而當權派亦有內鬥,並導致了原定接班人林彪的死亡。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文革结束及經過包括粉碎四人帮等一連串政治鬥爭后,中共中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核心人物,并推动了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和改革开放,逐渐消减毛泽东时代的极左派色彩;也由於藉毛澤東權勢推動文革的極左派多被整肅,使中國社會經濟復苏并順利地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場經濟。不過為了確保共產黨治理的一致性,文革平反後中共認為改革開放是完成对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并认为改革开放後中國直接步入长期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籍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詞來擋駕路線變動。其允許資本再度开始活躍的做法,也令中國經濟回到了發展軌道上,讓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經濟增長成為可能。1981年6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当局针对1966年至1976年文革阶段给予的立场和态度是,将其定性為「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造成全面而嚴重的危害」。至今,文化大革命在中国大陆地区仍然具有极大的争议性,中国官方和自由派人士认为文化大革命是错误的,自由派人士甚至认为毛泽东要对此负主要责任。但极左派仍支持文化大革命的“正当性”,认为邓小平等“走资派”成功篡夺了党和国家权力,建立起了修正主义国家。.
查看 右派和文化大革命
无名英雄 (朝鲜电影)
《无名英雄》(무명영웅)是一部由朝鲜拍摄的以朝鲜战争期间几名朝鲜间谍为主角的系列影片。这部电影系列片长达20集。1978年到1981年间拍摄。.
日本右翼团体
日本右翼团体(又称日本右翼组织或日本右翼势力)是日本民族主义右派组织。据日本警察厅统计,日本大约有1000多家右翼团体,成员总数大概有10万人。日本右翼团体對於過去戰爭歷史的侵略行為一直持否認或懷疑態度,並支持日本政治人物公開參拜靖國神社。.
查看 右派和日本右翼团体
日本之心党
日本之心党()是日本的一个右翼政党,由原「日本維新會」石原派於2014年8月14日建立。该党原名次世代党、守护日本之魂党,2016年9月改现名。.
查看 右派和日本之心党
日本廣播協會
日本廣--播協會(日本放送協会),又译日本放--送协会,簡稱NHK(),是日本的公共媒體機構,成立於1925年。其主要業務包括電台廣播及電視廣播,服務範圍涵蓋日本全境,並同時以多種語言對日本以外地區播出節目。.
查看 右派和日本廣播協會
日本社会党
日本社会党()是一個已不存在的日本政黨,成立於1945年,於1955年起长期做为日本第二大政党,與同時期長期執政的自民黨構成「55年體制」。1996年改組為社會民主黨至今。.
查看 右派和日本社会党
日本維新會
日本維新會(日本維新の会),簡稱維新會、維新,是日本的一個保守主義政黨,目前該政黨為日本眾議院在野勢力的第三大黨,次於日本民進黨和日本共產黨。2014年9月与连结党合并,组建维新党,2016年8月23日改為現名。2014年8月,以前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為首的石原派分離另立次世代党。.
查看 右派和日本維新會
日本解放第二期工作要綱
日本解放第二期工作要綱出現在1970年代日本,根據西內雅(日本的历史学家、思想家)所说,是他在遍訪亞洲各國時偶然取得的文書。无法确认「第一期」、「第三期」文件的存在。.
日本自殺人物列表
日本自殺人物列表 以下列表列出日本自殺的名人,收錄的對象以曾經有事蹟與作品、曾被媒體報導或史書有載為主,時間地點亦以日本為主。.
查看 右派和日本自殺人物列表
摘帽
摘帽是一个政治用语,就是“摘掉右派份子帽子”,主要见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末(包含整个“文革”时期)。与平反不同的是,摘帽表示被摘帽者摘帽之前是右派分子,并不恢复被摘帽者的名誉,只是说明其今后不再是右派,也没有道歉的含义。因此,在实际生活中,“摘帽右派”在一般民众意识里是又一顶政治帽子,仍然属于低人一等的贱民。.
查看 右派和摘帽
摇滚反对种族主义运动
摇滚反对种族主义运动(Rock Against Racism,简称RAR)是英国于1976年开始的一场运动,旨在回应越来越多的种族冲突,以及鼓吹白人国家主义的团体(如民族阵线,National Front)。该运动有流行音乐、摇滚乐、雷盖音乐家同台演出,宣扬反种族主义主题,鼓励年轻人远离种族主义观。该运动发起的部分人原因,也是为了回应一位抱有种族主义偏见的知名摇滚乐手的言行。.
支那
支那(源自चीन,),亦作至那、脂那、摩訶支那、摩诃至那国等,與震旦同義,是古代印度對中國的稱呼,經佛教經典傳入中國。古代中國有佛教徒以印度為「中國」,稱中國為「支那」。在古代,羌族稱漢人為「支那」(Tzu La)而自稱「戈拉」(Gu La),在中國的周邊國家如日本和韓國的古代佛教文獻也有使用這個詞。 使用這個词汇稱呼中國的習慣於9世纪初通过佛教交流传入日本。在江戶時代後期,「支那」成為日本民間一種對中國的普遍非正式稱呼。在明治維新之後,該用語由日本傳回中國,中國知識份子、革命黨人重新使用這個古典名詞,並且形成一種風氣。1894年清日甲午战争後,日本獲得兩億兩白銀賠款及台灣與澎湖,日本人因此對中國的態度變得輕蔑,「支那」一詞也從此在日本語言中生根。在中華民國建國後,日本公文書中開始使用這個名詞稱呼中國。 從1913年到1946年間,中國政府和民間多次要求日方廢除支那一稱,1913年10月16日,中國駐日代理公使奉中國政府訓令向日方要求廢除「支那共和國」稱呼,改稱「中華民國」,但被日方拒絕。在《二十一條要求》交涉、巴黎和會及五四運動時,中方對日方堅持使用支那一詞進行抗議,亦未獲理會。1930年,中華民國政府明令拒絕接受使用支那來稱呼中國的日本公文書。1932年後,日本在外交場合中不再使用這個名詞單冠初《民國時期中國官民反對日本對華"支那"蔑稱交涉始末》,〈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5月,第31卷第3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盟国最高司令部政治顾问团对“支那”称谓进行了调查,确认“支那”称谓含有蔑意,被廣泛認為是一種對中國的歧视用語,且被用於仇恨中國的演繹上。1946年,日本政府通令日本國內公文書中不可使用支那名稱,有日本學者宣告這個「非常令人厭惡的名稱」已從日本語言中消失,亦有西方日裔歷史學者表示當今日本只有教育程度低的人以及積習難改的老年人繼續使用這個詞。 現今,在中國被廣泛認為是一種對中國的歧视用語,稱呼中國人或海外華人為支那人,相當於在美國稱非洲裔美國人為黑鬼、尼哥(Nigger)或(Negro),以及在日本稱呼日本人為小日本或Jap,會被認為含有種族歧視或侮辱的意涵。.
查看 右派和支那
支那人
支那人,是近現代的一種針對華人的歧视語,为持有反华或反中立场的人士所使用蔡史君《二战期间日本占领下的新加坡(1942-1945)》載〈怡和世纪〉(第二十四期),第90-96頁。与「Negro」类似 ,该词在历史上无冒犯成分,因二战期间在日本涵有日本對中國人的輕蔑態度而带上贬义意思,二戰後結束後,盟國最高司令部的調查指出「支那」稱謂含有貶意,當今大部分华人会被稱為支那或支那人而感到受到冒犯。 支那一词源于印度,原为古代印度对中国的称呼,可能源于汉字“秦”或“晋”,经佛教经典传入中国。于9世纪初通过佛教交流传入日本,并在明治维新之后由日本传回中国。該詞在中國近代思想中,為討論民族性、國民性的重要概念,包括如梁啟超及嚴復等對民族性中的劣根性求改進討論。晚清知識份子在使用“支那”或“中國”一詞來稱呼國家及國民未有共識,但相当流行。中華民國建立后,中国人以“支那”一词自称的现象减少。 在甲午戰爭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期間為中日關係最惡劣的時期,在這段時期,支那人一詞在日本涵有日本的自我優越感及對中國人的輕蔑態度。1946年二戰後結束後,盟國最高司令部的調查指出「支那」稱謂含有貶意,要求日本政府不得在公文和公開場合使用該詞,同年,日本政府通令日本國內公文書中不可使用支那一詞,有日本學者宣告這個「非常令人厭惡的名稱」已從日本語言中消失劉檸,, 紐約時報中文網, 2013-10-28。 在印尼,由於有許多印尼人與印尼華人認為「支那」一詞是貶低異族與種族歧視的象徵,因而採用「中華(Tionghoa)」,當地部分華人團體也積極消除「支那」一詞。蘇哈托政府當政的年代,反華氣氛濃烈,「支那」一詞多被持有反華立場的人所用,後來中印關係回暖,印尼官方才恢復「中華」的稱謂廖建裕《印尼为何在此时废除“支那” 称谓?》,《联合早报》2014-03-26。 今除石原慎太郎(石原因公開使用這些名詞而被專門從事中日研究的約克大學教授傅佛國(Joshua A.
查看 右派和支那人
政党
政黨是以執政或促進和保障特定政治思想、政治利益為目標的團體。在代议制民主政體裡,政黨爭取執政一般以參加選舉為手段,並有時結成政治聯盟,在必要時聯合執政。政黨通常有特定的政治目标和意識形態,针对国家和社会議题有各自的主张,定立政綱展示願景。 共同的利益、情感、民族、种族等都是结成政党的因素。不同的政治学家对政党有着不同的定义:有人认为政党是选举工具;有人认为政党是一种权力组织;有人认为政党是谋求公职的工具;有人认为政党是人民控制政府的团体;有人认为政党是人民利益的表达渠道。 老牌民主國家和新興民主國家之經驗表明,要在長期內保持民主鞏固,即意味着一個民主國家在多大程度上能遠離國內各種對政治秩序穩定之挑戰,就要促進強而有力之政黨之發展;因此,選舉制度要鼓勵此一發展,而不是加強和推進政黨分化。若在英國、美國,多數民眾無不隸屬於政黨,故多數黨執政,即為代表國民多數之意見;諸黨聯合,即為代表民眾全體之合作。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實行競爭性政黨體制,但實行較為成熟的國家主要是西歐、北美、日本及若干受美英殖民影響的國家,如印度。中國則不然,黨人之比數僅占國民全數一小部分,即使全國各黨各派聯合團結,論其數量,依然占國民全數很小一部分,这是特有之癥結。選舉制度還可以就排除那些只有少數人支持之政黨參選進行特殊設計,還可以推動或拖延政黨成為黨內領導人個人之競選工具。.
查看 右派和政党
政党制度
在一個國家中,政黨制度或政黨體系是存在於市民社會的若干政黨組成的整體,其特徵在於該國政黨的性質與數目。一般受到该国法律规定或长期政治实践而形成相对固定的结构模式。 最早對政黨體系進行科學化研究的是法國學者杜瓦傑(Maurice Duverger),杜瓦傑的研究主要關注不同的國會選舉制度會導致不同的政黨體系,從而極大程度地決定該國的政治穩定和發展。 关于政党制度应当包含的内容,学术界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政党制度是国家对政党活动的法律规定;有人认为政党制度是执政参政的体系和党与党之间的关系;有人认为政党制度是政党内部的组织方式和活动规则。通常情况下,政党制度是指政党执政、参政的方式和党际关系。 有些国家对政党活动有专门立法,例如二战后联邦德国在1967年制定了政党法;有些国家没有专门立法,但是在一些相关的法律中做了一些规定,例如美国国会1974年在限制选举经费的规定中要求每个政党为举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最多只能花费450万美元;有些国家则只是遵守惯例,没有任何法律要求,例如英国在大选中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成为执政党,该党领袖担任首相。.
查看 右派和政党制度
政治
政治是由各种团體进行集体决策的一个过程,也是各种团體或个人为了各自的領域所结成的特定关系,尤指對於社會群體的統治,例如統治一個國家,亦指對於一國內外事務之監督與管制。一般来说,这个词多用来指政府、政党等治理国家的行为。然而社会学家也用来指涉包括各种利益机构、学校、宗教机构在内的相互之间的关系。 从人类社会学来讲,政治是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它影响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个社会现象非常复杂,因而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以及从不同学科角度,不同的学者对他的论述也不相同。而且政治内涵的本身也在不断的变化,因此对政治的阐释也充满了争议,始终没有一个确切公认的定义。孙关宏等 《政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p1-13 ISBN 978-7-309-03661-9 政治学是专门以政治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社会科学,研究政治行为的理论和考察权力的获得与行使。.
查看 右派和政治
政治周报
《政治周报》,是1925年北伐前夕,国民党中央在广州创办的一份政治机关报。1925年8月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在广州以共产党员身份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主编《政治周报》,特邀李漱清协助办报。 毛泽东在《政治周报》共刊发19篇文章,除亲自撰写发刊词外,以“润”的笔名在反攻专栏发表《三三一制》、《杨坤如的布告与刘志陆的电报》、《如果讨赤志同,仇雠亦吾良友》等短评十二篇,以“子任”的笔名在重要版面发表《革命派群起反对北京右派会议》、《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等文章五篇,以及(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传报告一篇,这些短评和文章,以事实和语言对国民党右派勾结帝国主义及军阀的反共阴谋活动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政治周报》主要是为了反对以西山会议派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而创办的。当时,中国共产党人主办的《向导》、《新青年》等刊物,对国民党右派的反革命言论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但是《政治周报》在这场反击国民党右派的斗争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它不仅先后由毛泽东、沈雁冰、张秋人等著名共产党人担任主编、副主编,不仅有许多著名共产党人为之撰稿,而且由于它是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办的刊物,它刊登国民党各种正式会议文件,刊登何香凝等著名国民党左派人士的报告,同时还刊登广东国民党政府的一些头面人物的文章和报告。它在北伐战争前夕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影响十分广泛,成为进一步巩固国共合作,反对国共分裂的重要舆论阵地。 由于毛泽东兼任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政治周报》从第五期起,先后交由共产党人沈雁冰、张秋人主持编辑。1926年5月,蒋介石看到自己的势力渐厚,便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限制共产党的《整理党务案》。由此在国民党中央担任部长职务的共产党员被迫离职,毛泽东同志也辞去了代理宣传部长的职务。.
查看 右派和政治周报
政治傾向測試
政治傾向測試或政治取向圖是一個有關政治光譜的模型,透過不同的層面,用以標示及整理不同的政治思想。這可以作為從法國大革命開始沿用了200多年的左右翼分野制度的代替品。.
查看 右派和政治傾向測試
政治光譜
政治光譜(political spectrum),也称政治坐标,是用作量度個人政治立場傾向(即不同意识形态)的工具。政治光譜正如一般光譜一樣,由軸線構成。大多数政治光谱都包括两大派,左派(社会主义或無政府主義倾向)和右派(保守主义倾向),这是从18世纪法国议会的坐席方向沿袭而来的。光谱的其中一端代表着最極端的無政府主义,另一端最则代表最極端的法西斯主義(威權主義)。不同政治傾向的人會在政治光譜的不同位置之上,而各个国家、地区的政治光谱也略有差异。.
查看 右派和政治光譜
政治正確
政治正確(political correctness;缩写:PC),是指態度公正,避免使用一些冒犯及歧視社會上的弱勢群體的用詞,或施行歧視弱勢群體的政治措施。如不能冒犯少数族群、女性、不同性取向、宗教信仰或持不同政见者,及身障人士。少數族群包括以國籍、種族、宗教劃分的族群,與本國主流族群相比。「政治正確」不限於「用詞正確」,也包括觀點、立場、政策和行為的「正確性」,不能違背被認定為「正確」的立場。「政治正確」也被應用於非針對特定人群的範疇,例如氣候變化、動物權益。 事实上,其執行結果卻一直富有爭議。在一些美國的自由意志主義者、保守主義者及不少評論員的觀點中,政治正確一詞本身“政治不正確”,屬貶義詞,與假道學的意義相類,且會威脅社會的言論自由,對社會價值觀構成威脅,而相關「政治不正確」言論是否構成歧視存在爭議。支持者則認為,傾向採用較中立語言、文明用語來包裝政治正確的語句,本質上並沒有冒犯任何人,並批評部分反對者以「反對政治正確」為理由,藉此煽動仇恨及分化社會。 “政治正確”一中文詞在其他不同的社會中,其語義可能有不同。例如在臺灣可能被當作「符合公眾道德倫理觀、具備愛國情操的言論」。本條目只討論起源自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的政治正確現象。.
查看 右派和政治正確
政治意識形態列表
這是一個政治意識形態的列表。許多政黨將其政治行動與競選宣言建立在意識形態上。在社會學中,一個政治意識形態是一種確信的倫理,此倫理來自於社會運動、制度、社會階級或更大團體的理想、原理原則、信條、神話或象徵,解釋社會該如何運作、提供社會秩序的一些政治上、文化上的藍圖。一個政治意識形態主要有關於自身如何分配權力以及行使權力的界限為何。某些政黨非常緊密地遵循著一個明確的意識形態;其他政黨也許採取較寬廣的視野,接納一些相關連的意識形態之集合,而非特別恪守其中之單一意識形態。意識形態的大眾化一部分原因是有時候因自身關注利益而行動的「道德的企業家」造成對大眾的影響。 政治意識形態有兩個特點:.
查看 右派和政治意識形態列表
意大利社会运动
意大利社会运动(Movimento Sociale Italiano,简称MSI),后更名为意大利社会运动 – 国民右翼(Movimento Sociale Italiano - Destra Nazionale,简称MSI-DN),是意大利一个已不存在的新法西斯主义政党。该党标榜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一般被归为极右翼政党。 意大利社会运动由Giorgio Almirante在1946年12月26日的时候创立,该党继承了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和主张。在创党之初,不少原为法西斯意大利的官员和将领加入该党。其中包括法西斯四巨头之一的切萨雷·马里亚·德韦基和元帅鲁道夫·格拉齐亚尼。 党主席Gianfranco Fini将该党改名为意大利社会运动 – 国民同盟(Movimento Sociale Italiano - Alleanza Nazionale,简称MSI-AN)。1995年,改组为国民同盟。.
查看 右派和意大利社会运动
憲法黨
憲法黨是一个美国政党,旧名美国纳税人党,创建于1992年。该党自称维护《美国宪法》和《圣经》道德标准,立场极其保守,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主张严厉控制边界阻止非法移民,反对同性婚姻及枪械管制,并支持政府立法维护保守道德观。.
查看 右派和憲法黨
懸峙議會
懸峙议會(Hung Parliament),又譯懸浮议會,也稱作少數派國會(Minority Parliament)或均勢國會(Balanced Parliament),是指在議會制國家中,沒有一個政黨在议会內取得絕對多數的情况。這種情況多出现在推行比例代表制的國家,而较少出现在推行單議席單票制的國家。一旦出現懸峙國會,一般會通过籌組聯合政府、少數派政府或解散国会來解決。.
查看 右派和懸峙議會
敲锅打铁
敲锅打铁(西班牙語:Cacerolazo),亦称敲锅游行,是一种风靡於拉丁美洲的民间游行。顾名思义,敲锅游行指的是人们携带自己家里的锅和一些其他餐具上街,并通过敲打锅具造大声势,以表示他们对游行目标的不满。敲锅打铁这种游行方式的本质——人人都可以带锅上街——决定了它是一种参与度很高的民间游行。敲锅打铁最早出现于1971年,当时生活在萨尔瓦多·阿连德执政时期的社会主义智利下的智利人想出了这种方法,以宣泄他们对一些普通的生活用品(包括食物)供给不足的不满。 敲锅打铁的西班牙语原词是Cacerolazo,该词源于Cacerola,即西班牙语中「煮锅、炖锅」的意思,加上西语中常见的加强语气的构词后缀-azo,即可以理解为「由锅具引起的大事件」。.
查看 右派和敲锅打铁
托马-罗贝尔·比若
托马-罗贝尔·比若,拉皮孔纳里侯爵,伊斯利公爵(法语:Thomas-Robert Bugeaud, marquis de La Piconnerie, duc d'Isly)是一位法国元帅和阿尔及利亚总督。.
查看 右派和托马-罗贝尔·比若
拉什·林博
拉什·哈德逊·林博(Rush Hudson Limbaugh,)是美國右翼電台主持人和記者,作家,自由意志主义運動者。.
查看 右派和拉什·林博
拉脫維亞政黨列表
本條目列出拉脫維亞政黨。拉脫維亞屬於多黨制,通常需由多組政黨組成執政聯盟。.
查看 右派和拉脫維亞政黨列表
曹長青
曹長青()是美籍華人傳媒工作者、評論作家,出生於中國黑龍江省北安市,後因成為持不同政见者而移民並歸化美國。其政治立場偏向右派、美國共和黨、保守主義。曹长青强烈反对共产主义以及中国共产党,也强烈支持台灣獨立運動以及西藏独立运动。.
查看 右派和曹長青
曹治雄
曹治雄()湖南省长沙县榔梨镇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官员、编辑。.
查看 右派和曹治雄
曾天宇
曾天宇(),江西万安人。原名国香,辈名传黄,乳名丙生,又名澜挽、南宛, 化名梁明。他是江西早期革命活动家,万安暴动的主要领导者。他和方志敏、袁玉冰并称为“江西革命三杰”。.
查看 右派和曾天宇
普遍選舉
普遍選舉(universal suffrage,universal adult suffrage,general suffrage,或common suffrage),又稱普通選舉權、普選、普及選舉、普通選舉、普遍选举权,在民主政體中,將选举权延伸至任何一個成年公民,稱為普通選舉,但是這個權利通常不包括未成年人,以及未擁有國籍的非公民與特定人士。擁有普選權,也代表,在這個國家中,无论性别、年龄、种族、信仰、社会状况,只要是成年公民,都有选举投票。.
查看 右派和普遍選舉
11月4日
11月4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308天(闰年第309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57天。.
查看 右派和11月4日
1930年代中国
中國在1930年代,由中國國民黨一黨領導的國民政府執政,中國近代史上的「黃金十年」(1927年-1937年)大部份時間正是處於該年代。在黃金十年至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國民政府在政治、經濟、基建、文化、教育、社會政策、邊疆民族政策、外交、軍事等項目上皆有一定成就,整體環境為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最高水準。 在政治方面,一方面中國各派政治勢力競逐爭鬥,並讓中原大戰與第一次國共內戰等戰事於山東、江西等地持續爆發。但在中國其他地區,以蔣中正為首的中國國民黨逐步建立起了相對穩定鞏固的,由中国国民党一党执政的威权主义統治,同時開啟了中國政治、經濟等發展的新進程。加以日本侵略滿洲地區、華北地區,國無寧日。1937年開始的中國抗日戰爭讓1930年代前幾年以蔣中正及國民政府主導的中國經濟現代化努力成為泡沫,所有建設成果幾乎完全消失。.
查看 右派和1930年代中国
1956年雙十九龍暴動
雙十九龍暴動,亦稱雙十暴動,西方称1956年香港暴亂(Hong Kong 1956 riots),是一場于1956年10月10日至10月12日在香港九龍及荃灣等地發生的由香港亲中華民國人士和三合会人士为支持中华民国政府而對抗香港政府的暴動。其由最初的工人运动和示威,演變成後來的打砸抢烧等暴力袭击行動。 双十暴動源於徙置事務處職員在10月10日的中華民國國慶日移除懸掛在李鄭屋徙置區之中華民國國旗及大型「雙十」徽牌。暴乱由罷工、示威和殴打公务人员開始,在三合会介入后迅速演变为严重暴乱。在暴乱中,右派工会和三合会大肆抢掠烧杀,并封路强行高价售卖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同时,瑞士駐港領事館的副領事兼參贊恩斯特及其夫人的座车被暴动分子推翻并纵火焚烧,造成恩斯特重伤,其夫人死亡。 该次事件是香港历史上最多人死亡的骚乱,高於1967年的六七暴动。在双十暴动中,香港警察和驻港英军多次與右派示威者冲突,作出驅散、鎮壓及搜捕行動。期間,事件釀成約60人喪生,逾300人受傷,3,000余人被警方逮捕。.
1985年婆羅浮屠爆炸案
1985年婆羅浮屠爆炸案,是發生於1985年1月12日在印尼中爪哇佛教遺址婆羅浮屠的恐怖襲擊。雖然沒人命傷亡但造成9個佛塔嚴重受損。 1991年,一個盲人穆斯林傳教士,侯賽因·阿里·哈比賽伊因被指在80年代中期策劃了一系列爆炸案,包括這次寺廟襲擊爆炸案被判處終身監禁。據認為,這次襲擊是印尼伊斯蘭主義者對印尼軍方在1984丹戎不碌屠殺的報復。審判期間侯賽因拒絕承擔攻擊責任,並提到一個神秘人物穆罕默德·賈瓦德,才是真正的主謀。在1999年3月23日侯賽因被哈比比總統公佈赦免。另外兩位右翼極端主義集團成員因進行了襲擊則被判監禁13年和20年。.
1角人民币
四套人民币1角券 人民币1角券首次发行于1955年3月1日。.
查看 右派和1角人民币
2009年9月逝世人物列表
下面是2009年9月逝世的知名人士列表:;9月30日.
2009年德國聯邦議院選舉
2009年德國聯邦議院選舉(Bundestagswahl 2009),於2009年9月27日舉行,改選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所以各邦的國會議員席次,選舉結果顯示執政的右派基民盟成功維持第一大黨地位,現任總理梅克爾確定獲得連任而左派的德國社民黨則面臨二戰後最嚴重的敗選,並確定退出現行的大聯合政府重新成為在野黨。.
2011年圖森槍擊事件
2011年1月8日,美国联邦众议员嘉贝丽·吉佛斯在亚利桑那州图森卡萨斯阿道比斯的一家超市停车场举行见面会时,和另外18人一起遭到枪击。这起事件导致包括联邦地区法院首席法官約翰·羅爾,吉佛斯的随从加布·齐默尔曼(Gabe Zimmerman)以及年仅9岁的女孩克里斯蒂娜-泰勒·格林(Christina-Taylor Green)在内的6人丧生。吉佛斯在这家西夫弗超市停车场主持的见面会名为“国会在你这边”,贾里德·李·劳纳掏出手枪先一枪打中了她的头部,然后开始朝其他人射击,此外还有一人在试图制服劳纳的过程中受伤。新闻报导称这次袭击以吉佛斯为目标,她是代表亚利桑那州第8国会选区的民主党议员,子弹近距离打中她的头部后穿脑而过,病情起初“非常危急”。 22岁的劳纳是图森人,迷恋吉佛斯,他被当场逮捕。联邦检察官对他发起了包括试图刺杀国会议员和联邦法官在内的五项控罪。劳纳之前曾因毒品轻罪指控被捕,但没有定罪,他还因破坏行为被大学暂停学业。法庭纪录中的劳纳手写笔记表明他策划刺杀吉佛斯。枪击的动机尚未查明,劳纳调用沉默权,拒绝与当局合作。他一共受到49项罪名起诉且不得保释。2012年1月,联邦法官根据两份医疗评估认为劳纳不能出庭受审,报告认为他患有偏执精神分裂症,到了5月25日,法官仍然认为被告不能受审。但8月7日举行的听证会裁定劳纳可以出庭。他对19项控罪认罪,于2012年11月被判终身监禁。 事件发生后,美国和国际社会的政治家表达了悲痛和谴责。一些评论家就此事指责政治右翼成员,特别是莎拉·佩林,因为她的演讲中有些与枪有关的隐喻,并且她的政治活动委员会网站上所配的图片还用瞄准镜在选举地图上瞄准了吉佛斯等人。另一些评论则认为劳纳是个仇视所有政客而不论其从属关系的无政府主义者,以此来为佩林辩护。槍枝管制的倡导者主张对枪支和弹药,特别是大容量彈匣的销售增加限制。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于1月12日主持全国直播的悼念仪式,此外美国各地还举行了其它多种纪念活动。.
2012年中国反日示威活动
2012年中国反日示威活动是指中国在2012年8月中旬开始的一系列反日示威活動,主要抗议日本于2012年上半年提出的钓鱼岛国有化政策、8月15日扣押香港保钓人士和8月19日日本右翼登陆钓鱼岛。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正式购买钓鱼岛后,中国大陆民众发起第二轮游行抗议活动,部分城市的示威遊行後來演變成針對日企、日貨的暴力騷亂。.
2014年匈牙利反互联网税抗议
2014年10月下旬,匈牙利爆发反政府示威,民众抗议政府宣布建议将互联网税收列入2015年实施的税法。10月21日,执政的右翼联盟大党青年民主主义者联盟公开此项建议,以扩大现有电信行业的互联网税收。该建议指定每GB税收为150福林(约合0.62美元、0.38英镑和0.49欧元)。该想法可能令政府的多个问题堆积在一起,使得布达佩斯及匈牙利国内外多个城市爆发总体平稳的示威。该法律修正案普遍被匈牙利和全球媒体及评论员称为“网络税”(internetadó),但该术语未得到青民盟的认可。.
2015年葡萄牙立法選舉
2015年葡萄牙立法選舉于2015年10月4日举行,選舉葡萄牙共和国议会全部230個席位。 社會民主黨和民主和社会中心-人民党的中右執政聯盟將尋求連任第二任期。 選舉結果中右執政聯盟以104席勝出,但未獲得半數議席,需與其他政黨聯合籌建政府。.
2015年波蘭議會選舉
2015年波蘭議會選舉于2015年10月25日举行。 這次選舉下議院的多議席選區採用漢狄法名單比例代表制,當中包括單個政黨5%的門檻和政黨聯盟8%的門檻(少數族群黨派例外);上議院則採用小選區多數制。.
2017年德国联邦议院选举
2017年德国联邦议院选举於2017年9月24日舉行,以選舉產生第19屆德國聯邦議院的議員及新一任的政府。德國總理梅克爾所屬的联盟党得票雖然下降,而且仍然不足以過半,但選後仍是議會中第一大黨。.
2017年阿爾巴尼亞議會選舉
2017年阿爾巴尼亞議會選舉最初定于2017年6月18日举行,但在持續3個月的大型政治危機期間被。5月18日,所有政黨達成協議,決定在6月25日為新的選舉日期。.
4chan
4chan是於2003年推出的一個仿雙葉頻道(2chan)風格、以ACG相關討論為主題的美國貼圖討論版網站,原为分享圖片和討論日本動漫文化而建,現亦與英文互聯網的次文化和运动相關,許多英文網路流行物也源由於此。此網站是匿名者和玩家門網絡行動的起源,使用者也曾引起各種著名網絡攻擊事件,該網站用户大部分以匿名身份發文,其机制與具爭議的文化也引起了美國與他國媒體的關注。.
查看 右派和4chan
5ch
5channel(5ちゃんねる,一般簡稱5ch),2017年10月1日更为現名,舊名2channel(2ちゃんねる,簡稱2ch),是一個大型的日本網路論壇,擁有超過1170萬用戶(2009年統計) 2008年12月24日。2ch基本上是一個非常巨大的留言板集合體。2ch也是網域名稱的正確拼法(2ch.net)。2007年統計顯示,2ch的用戶每天平均創建共約250萬個帖子2ch的官方統計數字:。 该网站由西村博之創立於1999年,在日本社會有著一定的影響力,其影響力与广播、電視及报刊等的傳統媒體不相上下。截至2008年,2ch每年的收入達到1億日圓。它在Packet Monster公司的管理下合法經營,而Packet Monster公司則是一個位於新加坡直落亚逸的公司。.
查看 右派和5ch
亦称为 右派政治,资产阶级右派分子。
,吴文藻,吴景超,同工同酬,吉伦特派,吉蘭丹足球協會,塞尔维亚进步党,塞尔维亚激进党,塞爾維亞民主黨,墨家,墨西哥共产党,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复兴运动 (突尼斯),夏默学院,大字报,大川周明,大帐篷,大全国联盟,大聯合政府,大萧条,大阪維新會,大江健三郎,大日本帝國憲法,天水圍民生關注平台,天津市第二十中学,太清宫 (沈阳),夹边沟农场,奚啸伯,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奥地利自由党,奥格尼扬·科罗曼,奧地利未來聯盟,姚奠中,姚雪垠,姜戎 (作家),威尼斯独立运动,威廉皇储 (德国),孫中山,孫越崎,學園默示錄,學生動源,孔雀王,孙竹生,孙明经,宮本顯治,容永協,宜居鹿特丹黨,安定力量,安东尼奥·瓦伦西亚,安德烈斯·帕斯特拉纳·阿朗戈,安徽省桐城中学,安傑利諾·阿爾法諾,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安克志,宋希濂,寧漢分裂,寶琳·韓森一個民族黨,对中国共产党的评论,尤利烏斯·埃佛拉,尤利烏斯·施雷克,尤比克争取更好的匈牙利运动,尺蠖效应,專業會議,山口組,岳云中学,工商專業聯盟,左翼無政府主義,左翼民粹主義,左膠,左派,左派和右派,巴希尔·杰马耶勒,巴西工党,巴西社会民主党,巴黎地鐵,上山下乡运动,丁芒,丁聪,丁晓先,个人崇拜,中央對臺工作領導小組,中央公論,中央公論新社,中俄关系,中國大陸打壓房價政策,中國學生周報,中國國民黨,中國國民黨遷臺前歷史,中國共產黨歷史,中國民主進步黨,中国布尔什维克列宁主义反对派,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共产党中央监察委员会,中国国民党历史,中国美术史 (王逊),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泛蓝联盟,中美關係白皮書,中華人民共和國審查辭彙列表,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中華民族致公黨,中間偏右,中間偏左,中間選民,中间派,中英聯合聲明,中欧大学,丰乳肥臀,丹麥人民黨,希望之党,世界日報 (日本),万书玲,三年困难时期,三面红旗,一二三民主聯盟,一党制,幫幫香港出聲行動,幸福實現黨,广岛和平纪念公园,乌有之乡,乔伟,义勇军进行曲,亚历克斯·琼斯,亚美尼亚共和党,亚洲,庞薰琹,亞歷山德拉·墨索里尼,交通大学西迁,人民党 (西班牙),人民聯盟 (土耳其),人民阵线 (乌克兰),人民阵线 (西班牙),五億探長雷洛傳,事情正在起變化,从维熙,以色列,以色列是我们的家园,以色列政黨列表,以色列政治,建制派 (香港),任众 (北京),廖仲恺,廖冰兄,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仇外,伊扎克·沙米尔,企畫院事件,张天人,张云川 (农工党),张伯驹,张克锦,张知寒,张申府,张西曼,张贤亮,张黎群,张轸,张资平,张闻天,张良 (演员),张思之,張子岱,張廣達,張德秀,張映南,張慕陶 (陝西),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弗朗茨·約瑟夫·施特勞斯,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开放杂志,彭子冈,彭文应,佔領華爾街,何家栋,何开荫,何柱國 (軍事將領),何東洪,余纯顺,余日宣,徐北文,徐诵明,徐铸成,依斯迈沙比里,復仇主義,德國另類選擇,德国十一月革命,德国六八学运,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德木·丹增嘉措,往事並不如煙,保加利亞社會黨,保守主义,保守党,保守黨 (香港),保守自由主義,保守民主,保罗·迪卡尼奥,信川良民虐殺事件,信心希望聯盟,俄國臨時政府,俄国立宪会议,俄罗斯法西斯党,匈牙利,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校史,北京市大、中学校红卫兵联络总站,北方聯盟 (義大利),包豪斯,國共關係,國民聯盟 (葡萄牙),國民軍 (西班牙內戰),國民黨 (菲律賓),國民黨反動派,國民陣線,國有化,僚民族主义,利库德集团,刻板印象,刘宾雁,刘荻,列卡度·彭利拿 (1993年出生),刀刺在背传说,喬治·楊格,周奕成,周尧,周世釗,周传基,周作人,呂岑會戰 (1813年),呂樂,和記黃埔,傅雷,傅振倫,哥伦比亚共产党,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人民军,哥倫比亞內戰,唐应恩,冯小宁,冯亦代,冯雪峰,内人党事件,冉云飞,凯里·嘉马鲁丁,商界 (香港政治派別),党指挥枪,全国共和协会-红党,全国联盟,全国进步阵线,全国抵抗运动,全盛鎬,兩黨制,公安警察,公民民主黨,共和黨 (美國),先进统一党,前進黨 (以色列),創建力量,剑川县第一中学,因言获罪,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家行动党,国际民主联盟,国歌,国民党 (南非),国民党左派,图瓦人民革命党,四川省沙坪劳动教养管理所,四一二事件,四六精神党,犹太-美生阴谋论,皇国史观,皇民化運動,石原慎太郎,石挥,王力 (语言学家),王纘緒,王芸生,王藎臣 (宣統進士),王蒙 (作家),王铁崖,王醒之,王若望,王梓仲,王智量,獨立黨 (冰島),珞珈三女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行动,社會民主主義,秩序和正義,科尔尼洛夫事件,科拜尔报告,穆斯林兄弟會,窩利士,窪塚洋介,章伯钧,章立凡,章诒和,第13769号行政命令,第21屆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第2次伊藤內閣,第48屆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第三位置,第三社會黨,第三条道路,第三次莫斯科审判,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代朗達女子爵瑪格麗特·麥克沃思,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前年表,第二次世界大战,簡錫堦,米爾賽德·蘇丹-加里耶夫,納粹禮,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政黨列表,红党 (乌拉圭),红色,约翰·麦卡锡,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约瑟夫·柏赫托德,约瑟夫·毕苏斯基,纳粹党,统一民主左翼,绍利·尼尼斯托,经历——我的1957年,罗隆基,美帝國主義,美國的黨,美国社会党 (1901年),羅儀鳳,翁贝托·德·阿伦卡尔·卡斯特略·布朗库,真辉格党,猶太人家園,烏克蘭人民運動,爱尔兰统一党,統一俄羅斯,瑞士人民黨,瑞士政黨列表,瑞典民主黨,瓦窑堡会议,生态主义党“绿党”,电讯报,甄柏朗,熱血公民,物化,牛鬼蛇神,牛汉,独立希腊人,狄西黨,直布罗陀社会民主党,直系,白人優越主義,白云峰 (韩城),白色,白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芬兰独立日,芬兰政党列表,韩国政治,韓培德,莫桑比克全國抵抗,莱比锡大学,聯合進步委員會,聯盟 (澳洲),聂绀弩,道县事件,联邦巩固与发展党,遇罗克,遇罗锦,荻洲立兵,華嚴 (作家),菲利普·谢德曼,萊赫·卡欽斯基,萧乾,非建制派,革新官僚,靖国,靖国神社,青年喀什噶尔党,青年民主主义者联盟-匈牙利公民联盟,青年新政,项堃,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血盟團,血河演說,袁伯诚,袁昌英,风派,飢餓遊戲 (電影),裘小龙,裙帶資本主義,褚时健,西山會議,西北青年會,西班牙第二共和国,西班牙政黨列表,西藏全國民主黨,親愛的白人 (電視劇),馬來西亞華人公會,馬來西亞政黨列表,馮志芬,香港,香港經濟民生聯盟,香港親台團體,香港歷史,香港民族黨,香港政黨,駐朝鮮美國陸軍司令部軍政廳,观察者网,許信良,許珂,马寅初,马其顿内部革命组织-马其顿民族统一民主党,马松亭,詹安泰,調景嶺,諾蘭曲線,高尔泰,高汾,高晓声,謝長廷,謝雪紅,魏瑪共和國,警察廳 (日本),许良英,诺姆·乔姆斯基,谢学锦,谢和赓,谭惕吾,谷景生,鲁道夫·赫斯,貝利·高華德,財政保守主義,費爾佐拉·忽扎耶夫,越南國民黨,足球流氓,趙甲濟,路德維希·馮·米塞斯,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鷹派,鹊贼篇,黎巴嫩长枪党,軍公教聯盟黨,黃琪翔,黃泰山,黑五类,黑六论,黄万里,黄现璠,黄谷柳,黄毓成,黄源洛,齊美爾瓦爾德會議,龙云,远藤浩一,霍亨弗里德堡戰役,茶党运动,范朴斋,范明 (将军),范承秀,茅于轼,郁成才,胡佳 (社會活動家),胡风反革命集团案,胡考,郭汝瑰,都民第一會,阿塞拜疆,阿塞拜疆政治,阿尔巴尼亚议会,阿尔瓦罗·乌里韦,阿爾及利亞國民陣線,阿爾巴尼亞社會黨,阿根廷,阿拉伯民主统一分子党,赤旗報,赫苏斯·希尔,赵尚志,赵荣声,開羅大火災,關肅霜,葡萄牙政党列表,葵青貨櫃碼頭工潮,葉盛長,葛兰笙,钢盔前线士兵联盟,钱伟长,钱端升,钱瑛,蒋锡金,邁克爾·富特,肯尼亚非洲民族联盟,邓友梅,邓小平,铁流,蓝风筝,蔡铁根,锺惦棐,鄧季惺,野夫,野田佳彥,自绝于人民,自由台灣黨,自由主义,自由和直接民主欧洲,自由和民主欧洲,自由韩国党,自由黨 (荷蘭),自由民主党 (日本),自由意志主義,自由意志社會主義,臺灣,臺灣地方自治聯盟,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艦隊Collection,艾晓明,苏联,英國獨立黨,英国政党,英雄儿女,鋼鐵雄心II,雷一宁,老媽實習生集數列表,連闊如,進步黨 (挪威),逃港,退步左派,陳君天,陳一清,陶天白,陸鏗,陈占祥,陈学昭,陈寥士,陈崇桂,陈玄 (声乐家),陈琏,陈裕光 (作曲家),PPD,把酒當歌,暗杀事件列表,技术中心主义,柏林1920年代,查圖西茨會戰,查理·威爾遜 (德克薩斯州政治人物),林同济,林希翎,林獻堂,林汉达,林昭,林敬三 (日本陸上自衛隊將領),恩維爾·霍查,捷克的羅姆人,提篮桥监狱关押过的名人列表,李宗恩,李宗津,李丁,李庆霖,李仲公,李修仁,李准 (作家),李光耀,李爽 (画家),李萬春,李慎之,杨伯峻,杨德豫,杨静远,杰拉德·阿萨莫阿,松井一郎,松葉會,杜聿明,村山富市,梁國雄,梁立人,梁质华,梅尔·吉布森,梅爾福德·史蒂文森,森村诚一,楊崇瑞,楊紹唐,楼邦彦,極右派,極左派,標籤效應,機甲戰線,欧洲,欧洲政党,歐洲保守派和改革主義者,歐洲懷疑主義,正常國家,正义与发展党 (土耳其),正义与发展党 (摩洛哥),正统芬兰人党,武迪生,残雪,比尔·布兰德,比利时政党列表,比恩·希格·懷斯,毛泽东,民主左派聯盟,民主和社会中心-人民党,民主共和党 (韩国),民主统一党 (北爱尔兰),民主派 (香港),民族保守主義,民族和自由欧洲,民族党 (乌拉圭),民族無政府主義,民族聯盟 (拉脫維亞),民族革新,江川達也,江平 (学者),江艺平,江文也,汪精卫,汪海粟,汉斯·马丁·祖特迈斯特,沈定一,沈开樾,沙斯党,沙文主义,波蘭政黨列表,法律與公正,法國同性婚姻,法國政黨,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法国,法国大革命,法西斯主义,法蘭克福國民議會,泛藍,津川雅彥,洪都拉斯国民党,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井冈山兵团,清华大学校史,湿婆军,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溫和聯合黨,滴水洞,滿洲人脈,漢江奇蹟,漢斯·法郎克,潘光旦,澳大利亞政黨列表,激进主义,朝阳门内大街81号,木村兵太郎,挪威牛油危機,未获改正的右派,本雅明·内塔尼亚胡,朱偰,朱启平,朱开敏,朱道孔,朱青生,朱镕基,戴煌,戈扬,星火,明光社,明成皇后,流浪艺人,海尔特·维尔德斯,海闻,斐扬俱乐部,斯巴達克同盟,斯蒂芬·科拜尔,斯洛伐克工人联盟,斯洛伐克民族黨,新右派,新工黨,新世界秩序,新保守主義,新國家黨 (2017年),新凤霞,新界關注大聯盟,新文化运动,於利·毛雷爾,文在寅,文化大革命,无名英雄 (朝鲜电影),日本右翼团体,日本之心党,日本廣播協會,日本社会党,日本維新會,日本解放第二期工作要綱,日本自殺人物列表,摘帽,摇滚反对种族主义运动,支那,支那人,政党,政党制度,政治,政治周报,政治傾向測試,政治光譜,政治正確,政治意識形態列表,意大利社会运动,憲法黨,懸峙議會,敲锅打铁,托马-罗贝尔·比若,拉什·林博,拉脫維亞政黨列表,曹長青,曹治雄,曾天宇,普遍選舉,11月4日,1930年代中国,1956年雙十九龍暴動,1985年婆羅浮屠爆炸案,1角人民币,2009年9月逝世人物列表,2009年德國聯邦議院選舉,2011年圖森槍擊事件,2012年中国反日示威活动,2014年匈牙利反互联网税抗议,2015年葡萄牙立法選舉,2015年波蘭議會選舉,2017年德国联邦议院选举,2017年阿爾巴尼亞議會選舉,4chan,5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