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台灣論

指数 台灣論

《台灣論:新傲骨精神宣言》(新ゴーマニズム宣言スペシャル・台湾論)是日本漫畫家小林善紀的漫畫作品,為小林所著漫畫《》系列作品之一,於2000年11月在日本以原文日文出版,於2001年2月在台灣以中文出版。作者試圖以台灣這個在東亞仇日風潮中的特例來說明戰前日本以及愛國主義的偉大,但由於其取材角度的偏頗而引發波瀾。中華民國政府還曾一度拒絕小林善紀入境。小林也把這些對他的反應畫在後續的漫畫作品裡。有一群跨國學者以《台灣論》引出的問題討論編輯了一本書《反思〈台灣論〉:台日批判圈的內部對話》。.

12 关系: 天龍無間道建國廣場哈台族羅福全許文龍黃文雄 (作家)蔡焜燦臺灣人日本情結金美齡河野洋平漫畫嫌韓流慰安妇

天龍無間道

《天龍無間道》,作者Jerry Kuo,全7話,將連柯口水戰,以政治幽默漫畫形式出現,2014年10月12日於臉書上發佈第1話作品,劇情豐富、幽默,人物描寫深刻。.

新!!: 台灣論和天龍無間道 · 查看更多 »

建國廣場

建國廣場(Taiwan State-Creating Forum, TSCF)是一個設在台灣的台灣獨立運動組織,創立於1995年7月22日,以台灣獨立建國理念的宣揚與實踐為宗旨。, 國史館學術集刊, 2004.

新!!: 台灣論和建國廣場 · 查看更多 »

哈台族

哈台族,一開始用以表示對台灣或台灣文化感到喜歡或好奇的日本人。這個詞彙的出現是受到台灣漫畫家哈日杏子在1996年所創造的“哈日族”一詞的影響,1997年日本國內也開始使用這個名詞。兩岸開放後,這種族群在中國大陸的人數也不斷上升。.

新!!: 台灣論和哈台族 · 查看更多 »

羅福全

羅福全(),是一位出身嘉義的經濟學者、聯合國官員及台灣獨立運動領袖,他曾擔任中華民國駐日本代表、亞東關係協會會長以及台灣安保協會理事長。.

新!!: 台灣論和羅福全 · 查看更多 »

許文龍

許文龍(,台羅:Khó͘ bûn-liông),台灣奇美集團創辦人,原本從事化工塑膠業,於1998年成立奇美電子,轉投資液晶螢幕製造業。 2009年11月14日,奇美電子與群創光電合併,群創光電為存續公司,並改名為奇美電子。2010年3月18日,正式併入群創光電,群創光電為存續公司,奇美電子為消滅公司。.

新!!: 台灣論和許文龍 · 查看更多 »

黃文雄 (作家)

黃文雄(),台灣高雄州岡山郡岡山街(今高雄市岡山區)人,1964年赴日本留學,早稻田大學商學部畢業、得到明治大學西洋經濟史學碩士學位。後來曾擔任日本台灣同鄉會會長、世界台灣同鄉會副會長、台灣獨立建國聯盟日本本部委員長、拓殖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客座教授及維新政黨・新風講師。著有《中國的沒落》一書。.

新!!: 台灣論和黃文雄 (作家) · 查看更多 »

蔡焜燦

蔡焜燦(1927年1月9日-2017年7月17日),台灣日治時期出生於台中州大甲郡清水街(現台中市清水區)。偉銓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與中華民國前總統李登輝交情深厚,曾任李登輝之友會會長。其日本情結濃厚,曾以「前日本人」自居。.

新!!: 台灣論和蔡焜燦 · 查看更多 »

臺灣人日本情結

日本情結,泛指由於日本殖民統治臺灣達50年之久,相當部份臺灣人對日本或其文化、飲食習慣等產生了程度不一的認同與友好感,和中國大陸、香港與新加坡等其他華人地區,以及朝鮮半島大相逕庭的現象。.

新!!: 台灣論和臺灣人日本情結 · 查看更多 »

金美齡

金美齡(),親日派台灣獨立運動人士,原中華民國總統府國策顧問,政治評論家,現為日本國籍。生於臺灣台北市,現居日本,開設JET日本語學校。姑丈為台灣畫家顏水龍。.

新!!: 台灣論和金美齡 · 查看更多 »

河野洋平

河野洋平(,),日本政治人物,历任自由民主黨總裁、众议院议长、副总理、外務大臣、官房长官等党政要职。原自由民主黨党内派阀大勇会(河野集团)会长,就任众议院议长后退出,派阀由麻生太郎继承并改名为为公会。河野洋平從1999年至2013年擔任日本陸上競技聯盟主席。2006年9月21日出任“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第七任會長至今。.

新!!: 台灣論和河野洋平 · 查看更多 »

漫畫嫌韓流

《漫畫嫌韓流》是日本漫畫家山野車輪的漫畫作品。漫畫原以《CHOSEN》之名在作者網站發布,後於於2005年7月26日由晉遊舍在日本出版發售,引起社會極大迴響,亦成為日本各大書店的暢銷書,在日本亞馬遜名列書籍類第一知日部屋: 作者:吳偉明(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副教授)(2005年8月8日)。到2009年此系列漫畫已出版了四集。.

新!!: 台灣論和漫畫嫌韓流 · 查看更多 »

慰安妇

慰安妇是二次大戰中太平洋戰爭期間,由日軍委託民間人力仲介募集或强制征集的為日本軍提供性服務的女性,對象主要來自日本本土、台湾、朝鮮半岛、中国大陆、中南半島,也有從歐美殖民地來的美屬菲律賓人、英屬馬來亞人(華裔和巫族),極少數白人來自印尼的荷兰女殖民者。 1931年11月,日本海军将日本侨民在上海虹口经营的4家「风俗场所」指定为日本海军特别慰安所,此后慰妇安妇制度蔓延到日本在东亚的整个战场。 由於有些慰安妇招募方式相當於詐騙或者逼良為娼,其手段極劣,一開始以一般工作的名義掩飾,招聘護士、工廠女工、軍中女清潔隊員,直到該等女性簽約赴工,才知道自己已經成為軍妓。大日本帝國兵敗太平洋戰爭後,中國大陸、南韓、北韓、臺灣的慰安婦向繼任的新日本政府展開了漫長的司法訴訟,並要求道歉,糾紛甚起,紛紛成為各政府的政治角力場。日本數十家教材出版社和辭書對慰安婦的本質並無一致的定義,南韓學校教材多強調為「性奴」,臺灣的歷史教材中此事也引致爭議。.

新!!: 台灣論和慰安妇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