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40 关系: 台北君悅酒店,台灣小吃,台灣拉麵,中華民國,中華民國與泰國關係,三橋町陳茂通宅,京都排骨,快餐,內湖伍角船板,王政彰,福建文化,筍乾,米其林餐廳列表,菜系,非洲大蝸牛,食在好味道,香港,香港飲食,豬腩,鱔魚意麵,鹿港小鎮,黃瀞億,黃東茂,辦桌,辛永清,藝旦,闽台关系,闽菜,蒙古烤肉,肉羹,臺灣,臺灣素食,臺灣文化,林添盛,江山樓,油蔥酥,新口岸新填海區,施俊守,料理情人夢,拜托了冰箱。
台北君悅酒店
台北君悅酒店(Grand Hyatt Taipei)為座落於台北市信義商圈的國際五星級飯店,毗鄰台北101、台北市政府、台北世界貿易中心等重要設施、眾多百貨商場、旅館、豪宅及企業總部,為台北市最為國際化的地段。由新加坡豐隆集團出資,委託凱悅國際酒店集團經營管理,自1990年9月21日正式開幕至今。 台北君悅酒店設有全台灣最多的853間客房及套房,提供各種餐飲服務和休閒設施,包含健身房、戶外溫水游泳池、無柱宴會大禮堂、多樣的會議空間及多間餐廳與酒吧,提供中式、台式、歐陸、及日本料理等餐飲服務。屋頂設有直升機停機坪。.
查看 台灣菜和台北君悅酒店
台灣小吃
台灣小吃是台灣生活與文化街頭特色食物的總稱。台灣小吃的特色是就地取材。因為台灣四面環海且漁產豐富,因此海鮮是街頭常見的料理之一。 要對台灣小吃下一個準確性的定義並不是那麼容易,或許可以嘗試做以下區分:狹義而言,僅指發源於台灣的小吃,如:珍珠奶茶;而由於小吃的變化性極高,易於隨地域、時間有突破性的發展,因此廣義的來說,亦可以包括那些於台灣興盛、創新,而於台灣隨處可見甚至發揚光大的庶民美食,如:刈包、薑汁番茄、烤肉、生煎包、蚵仔煎、肉粽、擔仔麵、滷肉飯、炸雞排、鹹酥雞、烤玉米、烤番薯、烤香腸、葱油餅、紅豆餅、臭豆腐、肉圓、蚵仔麵線、碗粿、筒仔米糕、豬血糕、滷味、胡椒餅、剉冰、麻糬、小籠包等;飲料方面,如:聞名世界的珍珠奶茶、愛玉冰、木瓜牛奶、芒果冰等。至於最廣義的定義,甚至可以包括任何在台灣十分普及的小吃或甜品。.
查看 台灣菜和台灣小吃
台灣拉麵
台灣拉麵(たいわんラーメン)是主要在中京圈中華料理店的台灣料理店提供的一種辣味拉麵。此料理發源自愛知縣名古屋市,現被當作一種。.
查看 台灣菜和台灣拉麵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查看 台灣菜和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與泰國關係
中華民國與泰國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泰王國(舊稱暹羅)之間的關係。1946-1975年,兩國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兩國雖無外交關係,但是雙方的民間交流未受影響且十分熱絡,兩地間也有密集的客貨運航線。2014年,中華民國僅次於日本及美國,為泰國第3大的投資来源地,累計投資金額達135.5億美元。.
三橋町陳茂通宅
三橋町陳茂通宅,或稱陳茂通宅、陳茂通邸,是一棟在昭和8年(1933年)落成於臺北市三橋町的私人宅邸,該宅邸的原始所有權人為乾元藥行經營者陳茂通。後來,該地地址被改編為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11巷16號。.
查看 台灣菜和三橋町陳茂通宅
京都排骨
京都排骨,是一道排骨料理,味道酸甜,起源於江浙菜系的無錫,後傳播至中國各地。 京都排骨與無錫排骨接近,類似的做法還有淮揚菜的糖醋排骨。江浙菜以甜味烹調見長,西湖醋魚、東坡肉、無錫排骨都是酸甜做法的鼻祖。 「京都」指六朝和明朝的京都南京,而蔣介石、戴季陶、孔祥熙、蔣經國都是京蘇菜的愛好者,隨政府遷台,糖醋的做法進入台灣菜,京都排骨遂成為台灣對此菜的稱謂。.
查看 台灣菜和京都排骨
快餐
--,亦稱--,是可迅速准备和供應的食物的總稱,通常是可以徒手拿取的食物,无需使用餐具進食,大部分具有包裝,可以外带或外賣。 由于可大量烹煮,成本低、製作時間短等因素,快餐从20世纪初期西方陸續進入工業化後开始流行,隨處可見的快餐店成为西方饮食文化的象征,然而在1950年以候冷凍櫃和微波爐大量出現後,東方也出現了乾燥形式的包裝技術,使得速食開始擴散進入家庭,大多數食物都可以通過高效率加工手段速食化,只要簡單加熱就可以享用,很多人已經每日從超市購入這種產品食用,在21世紀後逐漸變為冷凍包裝即食品的總稱(現代快餐)。但本文主要以強調美式速食餐廳制度下生產的快食品為主(傳統快餐)。.
查看 台灣菜和快餐
內湖伍角船板
內湖伍角船板,是曾位於台灣台北市中山區的台灣菜餐廳,為藝術家謝麗香第四家的伍角船板餐廳分店,以建築風格怪異聞名。.
查看 台灣菜和內湖伍角船板
王政彰
王政彰,綽號「阿彰師」,又稱「食神主廚」,台灣台北市人,曾是台灣多家量販商圈與大飯店的知名主廚。1993年參加日本東京都留日廚師大賞,於台菜組中獲得金牌獎而出名。隨後,更成為世界御廚楊貫一(阿一鮑魚高級研修班)台籍弟子十人代表的其中一位主廚。2006年代表台灣參加「北京迎奧運食神爭霸戰」獲得特金獎,2008年參加「北京迎奧運國際美食藝術大賽」獲得鑽石特金獎。 目前,王政彰是大潤發總公司資深熟食大師傅與行政總廚。.
查看 台灣菜和王政彰
福建文化
福建省拥有福州、泉州、漳州及长汀等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土楼等。 由于山岭阻隔,福建的文化,特别是語言极其多样化。福建的語言中以閩南語通行範圍較大,閩東語次之。来自不同語言區的人往往需要透过中介語言才能进行交流,在如今,普通話成為最常用的中介語言。.
查看 台灣菜和福建文化
筍乾
先麺媽 筍--,或稱筍干、筍絲,是將竹筍去菁、浸泡、燒煮、發酵等工法製作而成的食品。一般多半使用冬筍、麻竹筍製作。 筍乾是常見的台灣菜、客家菜、閩菜。也是日本拉麵必備的配菜、日本人的下酒菜。在日本一般稱為,取名自「」之意,老一輩亦稱其為。 常見筍乾料理有燉筍乾、筍乾爌肉、筍乾肉絲等。.
查看 台灣菜和筍乾
米其林餐廳列表
本表列出獲得《米其林指南》星級評鑑肯定的餐廳。.
查看 台灣菜和米其林餐廳列表
菜系
菜系是指依据各地饮食风味差异对中国菜进行区分的体系,本身是当代出现的汉语新词。 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中国各地饮食差异,仅有物产、食材不同。至宋代经济繁荣,带动餐饮业,方使人们意识到各地风味的不同。明代经济和城市繁荣所壮大的市民阶层,更进一步促进饮食文化的发展。期间,番茄、番薯、南瓜、玉米、辣椒、大蒜等外来食材进入中国。但至清代中期,中国社会方才确立主要调味料——辣椒和蔗糖的运用。晚清以来,中国进入工业化时代,工人、市民阶层的壮大,亦促使餐饮的商品化和现代化。类似当代菜系概念的区分——“帮口”,即以某帮菜的命名方式出现于民国时期。本帮菜、杭帮菜等命名沿用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成立后,受政治因素影响,以去除“封资修”色彩的菜系一词替代了帮菜。研究者认为,是1950、60年代任商业部长的姚依林在对外交流中发明的新词。出现在文献中则在1970年代以后。当代社会所熟知的八大菜系,则出现于改革开放之后。1980年6月20日,《人民日报》刊登的汪绍铨文章《我国的八大菜系》,是最早的文献记录。此后,因经济利益影响,中国菜系之争绵延不绝。网络文化中,将食堂菜恶搞为第九大菜系。.
查看 台灣菜和菜系
非洲大蝸牛
非洲大蝸牛(學名:Achatina fulica)是腹足纲动物,为陸棲蝸牛。俗名褐云玛瑙螺、菜螺。日治時期因為食用考量,由下條久馬一教授從新加坡引進台灣,但因為缺乏管理,造成外來種入侵,嚴重影響台灣田間生態。.
查看 台灣菜和非洲大蝸牛
食在好味道
《食在好味道》是台灣八大綜合台「大視界系列」的一個美食類節目,現任主持人為脫線、唐儷,前任為佩甄及洪其德、葉民志先後主持,2005年開播,2008年10月10日停播。該節目風格以主持人行腳台灣、尋找在地好食材為主軸,在走訪台灣各地的行程中,藉由與當地民眾的親切訪談互動,完整呈現食材捕抓或培育的辛苦以及料理人對料理的執著,同時徹底表達台灣料理的色、香、味與台灣人的熱情。每週五晚間10點00分至11點播出。.
查看 台灣菜和食在好味道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查看 台灣菜和香港
香港飲食
香港飲食文化為東方文化及西方文化的交匯所在,發展出一套融合中餐(主要為粵菜)和西餐的飲食習慣。作為全球各地人們的匯聚點,日本菜、韓國菜、越南菜、泰國菜、印度菜、上海菜、北京菜、台灣菜等餐廳在香港都十分常見,因而被譽為「美食天堂」。 在香港文化發展中,飲食佔有重要而有趣的一環。以往的大牌檔及大笪地等街頭食檔,老字號的酒樓食肆以及各類地道醬油、餅食及特色食品,都成為了香港人的集體回憶,並且繼續傳世。過去百多年來香港經濟及香港社會急速發展為香港人的飲食文化帶來新的風貌。時至今日,飲食由過去的果腹必須,發展到對色香味美的追求;食肆亦由樸實簡陋,以至講求裝潢華麗,價格亦豐儉由人;菜式由地道口味,到世界各地美食共冶一爐,食物品種琳琅滿目,足以反映香港人飲食態度及生活質量的轉變。 香港食肆主要集中地包括銅鑼灣、九龍城、蘭桂坊、尖沙咀、跑馬地及中環蘇豪區,其中九龍城以中南半島菜色為主。 此外,根據綠色和平表示,香港為全球人均食魚量最高的城市。.
查看 台灣菜和香港飲食
豬腩
豬腩(pork belly),俗稱五花肉,臺灣話以及南洋新加坡、馬來西亞、汶萊則呼稱之為三層肉,是豬肉的一種,在豬的部位屬於家豬的腹部。豬腩是一種常用的食材。 由於含有大量脂肪,每豬腩的熱量可以高達520卡路里。.
查看 台灣菜和豬腩
鱔魚意麵
魚意麵是台灣夜市及台菜館、台菜餐廳普遍常見料理;尤以台南鱔魚意麵最富盛名;鱔魚香脆,燴麵湯汁濃郁酸甜,美味令人食指大動,鱔魚極富蛋白質、鐵質,亦被視為食補補身聖品。.
查看 台灣菜和鱔魚意麵
鹿港小鎮
鹿港小鎮可以指:.
查看 台灣菜和鹿港小鎮
黃瀞億
黃瀞億(Ching-He Huang,),美食作家和電視廚師,生於中華民國臺灣地區,現居英國,她在英語電視節目上經常被稱呼為“Ching(瀞)”。 黃瀞億主持過三個受歡迎的電視節目,並且是五部暢銷食譜的作者。她開發了一系列以她姓名“Ching(瀞)”的中式廚具及餐具在颱風家用品商店(Typhoon Housewares)出售,並且還在特易購銷售她開發的一種充滿異國情調的菇類。.
查看 台灣菜和黃瀞億
黃東茂
黃東茂,福建同安縣廈門人,臺灣企業家,為英國殼牌關係企業三美路洋行買辦,曾與後宮信太郎競爭臺灣的紅磚市場。.
查看 台灣菜和黃東茂
辦桌
辦桌,一種台灣民俗筵席活動,是外燴的一種,著名的台菜料理,許多都源自於辦桌文化。.
查看 台灣菜和辦桌
辛永清
辛永清(),生於日治臺灣臺南州臺南市(今臺南市),廚師,擁有日本國籍,曾在NHK、富士電視台擔任烹飪節目講師,推廣中華料理。.
查看 台灣菜和辛永清
藝旦
藝旦,又作藝妲,為臺灣清治時期至二戰結束期間的女性行業,藝妓的一種,主要集中於府城和臺北大稻埕,後者當地更流傳著「未看見藝旦,免講大稻埕」及「登江山樓,食臺灣菜,聽藝旦唱曲」等俗語。類似於歌舞妓或歌姬等,於宴飲時陪侍在側或進行歌舞表演。.
查看 台灣菜和藝旦
闽台关系
闽臺關係,亦称臺閩關係,是指位居中國大陸的福建與隔著臺灣海峡相望的臺灣之間的關係。由于台湾海峡平均宽度180公里,最窄处只有130公里,因此闽台两地位置相邻、气候相似、环境相近。尽管台闽关系随历史发展而变换,但两地在人员、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现今,台湾居民多是中国大陆移民,其中又以閩南族群为主,约占台湾人口总数的73.5%。而在文化方面,闽台两地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也多有相似之处。 另一方面,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后,成立自由中国之声、中央广播电台大陆广播组等对大陆播音,中華人民共和國则在福建省福州市設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建前線廣播電台對台湾進行廣播,台海心戰直到1990年才正式結束。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包括福建在內的東南沿海佈署可隨時候命攻擊台灣本土的飛彈,並在1995年到1996年在中華民國總統大選前,在臺灣外海試射飛彈。另据不完全统计,自1989年至2013年,中華民國军警在台湾海峡大陆一侧拦截抓扣大陆作业渔船达223艘、渔民3160人;在1990年两次遣返大陆人员时,闷死、撞船淹死大陆人员计46人,其中25名福建渔民被闷死的重大惨案称为907事件,但中華民國政府對此仅表示遗憾,未追究责任。.
查看 台灣菜和闽台关系
闽菜
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根据地域分为福州菜(以福建福州闽侯县為中心)、閩西菜、泉州菜、厦门菜、漳州菜几种类型,后3種合稱閩南菜。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盛产多种海鲜,使閩人长于烹饪海鲜。 閩菜除了一般調味料外,還有蝦油、蝦醬、酸杏等;又較突出『糟』味,有紅糟、白糟、糟等之別,味道方面,注重清鲜、酸、甜、咸、香,在宴席中最后一道菜一般都是时令青菜,取“清菜”之意。製湯則有『一湯十變』之譽,烹調方法上以溜、蒸、炒、煨、-zh-hans:炖; zh-hant:燉;-最為常見,著名的菜餚有佛跳牆、福州魚丸、紅糟雞、閩生果、淡糟香螺片,雞湯汆海蚌等。.
查看 台灣菜和闽菜
蒙古烤肉
蒙古烤肉是一種類似鐵板燒的中式料理方式,通常是由多種肉類與蔬菜等置於大型平鐵板上拌炒而成。取餐形式則類似自助餐,顧客取料後由廚師料理。雖以蒙古為名,實為的一種台灣式燒烤料理。.
查看 台灣菜和蒙古烤肉
肉羹
肉羹是臺灣傳統羹類料理具代表性的一種,也是臺灣菜的代表菜色之一。在臺灣,「羹」字經常作「焿」,「羹」字則常使用在羊羹。肉羹是普及於臺灣市集販售的豬肉副食製品,食用歷史悠久,是一種大眾化的小吃。羹的做法相當多元,不過使用的食材原則上大同小異,主要差別在火候控制及調味料的使用。 隨著臺灣經濟大幅改善,民眾對於飲食也越來越講究。早期將豬肉絲直接放入羹湯的烹調方式不再受民眾青睞。為了使羹湯整體口感精緻化,各地的臺灣菜師父對於製作肉羹都有自己的獨家秘方。不過整體而言通常都會使用到3種食材:瘦肉、肥豬肉、魚漿。瘦肉,肥肉,和魚漿的比例大約 8:3:1。 著名出產的地方:嘉義市西區、嘉義縣新港鄉、雲林縣北港鎮、臺中市大雅區、宜蘭縣三星鄉和羅東鎮。.
查看 台灣菜和肉羹
臺灣
臺灣,舊稱福爾摩沙,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地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西隔臺灣海峽與中国大陆相望,周圍從3點鐘方向以順時鐘排序分別為太平洋(菲律賓海)、巴士海峽、南海、臺灣海峽、東海所環繞,為東亞島弧中一島。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38大島嶼,其中七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則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因北回歸線貫穿,氣候介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帶之間,北回歸線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景觀與生態系資源相當豐富而多元。全島現今人口約2,331萬人,超過七成集中於西部的五大都會區,其中以行政中心臺北為核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總人口達700萬。族群構成以漢族、原住民族為兩大民族:原住民族由多個屬於南島民族的部族組成,漢族則依民系及移民年代的不同而分為河洛(閩南)、客家與外省族群,其中河洛為臺灣最大族群。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台湾原住民在17世紀中葉來自中國大陸的漢人移民潮開始前居於主體民族地位;但隨著漢族不斷移入、持續向內陸開墾、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滿清時期、日本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 隨著解嚴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泛藍與泛綠為首的政黨政治、統一與獨立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捨棄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性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兼容並蓄的面貌。.
查看 台灣菜和臺灣
臺灣素食
臺灣素食是指素食主義的台灣料理。原本是因宗教的理由而衍生的素齋,後來由於健康的理由而普及。 File:Sush_Manji.JPG|表示素食的卍符號 File:Rice with vegetarian meat stew.JPG|素魯飯 File:Chinese-buddhist-cuisine-taiwan-1.jpg|自助餐形式料理 File:Vegie sasimi.jpg|素食生魚片 File:Vegie sweets.jpg|素食甜點 Category:台灣飲食 Category:素食主義.
查看 台灣菜和臺灣素食
臺灣文化
臺灣文化,由於臺灣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加上過去兩千年的移民社會,由多樣化的人種族群所組成,且不同時代背景而有多面向的呈現。從最早期的南島文化、古閩越文化,到中期的海盜文化,地理大發現後的荷蘭、葡萄牙、西班牙殖民者帶來的早期歐洲文化,明鄭時期以後東南沿海漢族開始大規模開墾而帶來的閩南文化和客家文化,儒家道家和佛教等宗教開始對本區域發生影響,再到後來又混合日治時期的文化與受日本皇民化影響,20世紀中葉起受戰後歐美文化的影響,以及本地與台灣原住民的文化復興,二十世紀中後期,印尼,越南等東協國家大量移民台灣,各已超過十萬人口,對台灣多語言,文化造成豐富的碰撞 台灣文化因此具有傳統與現代的面向,以台灣為主體的文化範疇逐漸確立。.
查看 台灣菜和臺灣文化
林添盛
林添盛(),台灣廚師,著名總舖師,開啟台灣辦桌的風氣,是台菜料理的代表性人物。.
查看 台灣菜和林添盛
江山樓
江山樓(英文:KAMG SAN LAU、臺羅:Kang-san-lâu)建於西元1917年,是臺灣日治時期臺北市大稻埕著名的飯店,舊時此類包含酒肆與藝旦的飯店亦稱「藝旦間」。大稻埕經常有政要、商賈、文人、名流往來匯聚,使得名聲響亮的江山樓更顯氣派,也標誌了臺灣早期上流社會活動的浮華時代。「江山樓」、「東薈芳」、「春風樓」、「蓬萊閣」並稱為四大酒家,江山樓居首,有「江東春蓬」之稱。.
查看 台灣菜和江山樓
油蔥酥
油蔥酥或(炝)炒葱头是臺灣菜中最常使用的調味料之一。常見的做法是先將紅蔥頭切丁(也有人切片),再將紅蔥丁放入滾燙的豬油炸至金黃色(通常最後幾分鐘,開大火把油逼出來紅蔥丁才會酥)。最後將炸好的紅蔥丁撈起,並將它們鋪平在紙上風乾即可。臺灣閩菜師父常常使用此一材料來讓海產粥嚐起來更為鮮美。 Category:台灣傳統食品 Category:調味料.
查看 台灣菜和油蔥酥
新口岸新填海區
新口岸新填海區(Zona Nova de Aterros do Porto Exterior, 簡稱:NAPE),是澳門新口岸新填海地,坊間通稱為「皇朝區」。這個區域泛指友誼大馬路以南的地區並以宋玉生廣場為中心,分別向東、西延伸至冼星海大馬路及城市日大馬路兩條縱向的大馬路之間的區域。另一個理解方式可以四點定位法,皇朝區呈矩形,四角點分別為永利澳門渡假村、澳門美高梅、澳門文化中心以及金麗華酒店。.
查看 台灣菜和新口岸新填海區
施俊守
施俊守,出生於屏東縣潮州鎮,16歲開始學習各種台灣料理,擅長台式客家創意料理,現為屏東縣潮州鎮胖匠守作料理餐館負責人和主廚,並不定期限量銷售自製的台式泡菜。在墾丁凱撒大飯店、牡丹灣Villa期間,曾為許多國內知名人士指定掌廚料理。.
查看 台灣菜和施俊守
料理情人夢
《料理情人夢》(Love Recipe),2011年中國電視公司與東映製作聯合製作、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贊助的台灣偶像劇,由吳克羣、李佳穎、吳映潔(鬼鬼)、鳳小岳主演。2011年6月21日舉行開鏡儀式、6月22日正式開拍,9月4日起於中視首播,10月14日全劇殺青。.
查看 台灣菜和料理情人夢
拜托了冰箱
《拜託了冰箱》(韓語:냉장고를 부탁해)是韓國JTBC電視台的一部綜藝節目,於2014年11月17日首播,逢韓國時間星期一21時40分開始播放,每集約85分鐘。 許多美食節目是用製作單位準備好的食材進行烹飪,有些食材是珍貴食材,或是該國一般家庭少見的外國食材,一般人看了節目也較難跟著做菜。拜託冰箱是讓廚師利用嘉賓的日常食材來製作美食(但製作單位仍會準備一些家庭常見的食材,例如:蔥、洋蔥、紅蘿蔔、胡椒、鹽、炒炸用油、橄欖油、奶油、糖、醬油、冰塊等等)。有些嘉賓將冰箱原樣呈現,有些嘉賓會特地為了節目去採購食材、整理冰箱,來管理形象。 每兩集為一個單元,通常有兩位嘉賓,每位出兩道題目共四道題;第一位嘉賓在第一集出題,第二位嘉賓在第二集。每道題目由兩位主廚在限時15分鐘內完成 (但可以依來賓意願減少時間,例如在第93集,池相烈要求出戰他的題目的四位廚師在10分鐘內完成料理,或在158集,戈登·拉姆齊誇口說自己可以在5分鐘內做好一道菜)15分鐘的限制下不能做(對於廚師而言)太複雜的料理,所以一般人看了節目後較容易學習。.
查看 台灣菜和拜托了冰箱
亦称为 台灣河洛料理,台灣料理,台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