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8 关系: 台灣話文論戰,台灣鄉土文學論戰,台灣文學,台灣意識論戰,姜贵,中國婦女寫作協會,中國青年寫作協會,中國文藝協會,亂都之戀,張道藩,張良澤,張我軍,現代詩論戰,神州詩社,銀鈴會,許達然,言文一致運動,謝南光,鲁迅,跨越語言的一代,阿盛,鄉土文學,自立晚報,臺灣文學史,陳芳明,林瑞明,林燿德,方耀乾。
台灣話文論戰
台灣話文論戰又稱台灣話文運動、鄉土文學論戰(爭),受言文一致運動影響,肇始自1930年,新文協外事媒體《伍人報》刊登的《怎樣不提倡鄉土文學》,作者為思想左傾的黃石輝。黃石輝以基層弱勢族群角度,強調台灣話與文字合一後,會讓農工等基層族群閱讀及使用起來更方便。之後,引發正反兩方的文學論戰。至1934年才稍稍平息的該論戰,與日治時期的台灣新舊文學論戰息息相關。除此之外,該論戰亦有日治時期台灣話文運動的稱呼。.
查看 台灣文學史和台灣話文論戰
台灣鄉土文學論戰
台灣鄉土文學論戰(1977年-1978年)是一場從1970年代初期開始,關於台灣文學之寫作方向和路線的探討,特別是在1977年4月至1978年1月之間,關於這個議題的討論,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一般稱之為「鄉土文學論戰」。--面上,這是一場關於文學之本質應否反映台灣現實社會的文壇論爭,但是在實質上,這場論戰卻是「台灣戰後歷史中一次政治、經濟、社會、文學的總檢驗」(陳明成 2002,40)。1 事實上,類似的論戰在1930年代日治時期的台灣也發生過,所以有人將1930年代的論戰稱之為「第一次鄉土文學論戰」,而將1970年代的論戰稱之為「第二次鄉土文學論戰」。不過,本文將用「台灣話文論戰」來指涉1930年代的那次論戰,而以「台灣鄉土文學論戰」來指涉1970年代的這次論戰。.
台灣文學
台灣文學長期因為政治、地緣因素,早期經常被視為邊陲文學或中國文學的支流,在發展上即受到相當大的壓抑。尤其在外來統治者的廣義殖民下,紛雜書寫系統使台灣文學呈現無法連貫的窘境。不過相對的,從南島語系的台灣原住民的口傳文學、古典漢文(台灣傳統漢文學)、華語白話文、日文、台語白話文和客語白話文的複雜情況及斷層也豐富了台灣文學的面相。 台灣文學就廣義而言應為「出生或客居台灣所發表的所有文字作品」,而狹義上則應指「描寫台灣鄉土人物、再現台灣典型環境、運用台灣語言的作品、表現台灣人的生活與思想」的文學作品。 台灣文學歷經日治時期新文學、反共文學與西化現代主義文學的發軔萃煉過程後,1970年代之後的懷鄉、鄉土、政治、女性文學於2000年代仍以嶄新型態呈現,且佔台灣文學一定重要性。除此之外,暢銷的勵志文學、新興的網路文學和同志文學也在這波多元化的並存發展中,競相在新媒介介面或寫作技巧上,重整台灣的新世紀文學圖像。而也就是如此,台灣文學雖在影像媒體夾擊中面臨著嚴峻挑戰,依舊試圖以更創新的面貌繼續蓬勃再生。.
查看 台灣文學史和台灣文學
台灣意識論戰
台灣意識論戰是1983年至1984年間主張台灣本土意識及台灣獨立的台灣知識分子及政治運動人士通過黨外雜誌進行的一場思想論戰,主題在於台灣人應抱持怎樣的國族認同。由於台灣當時仍處於威權統治時期,長期的中國民族主義觀念與政治神話也根深柢固,贊成台灣意識的一方不敢或不能直接舉起「台灣意識」或「國族認同」的旗幟,所以論戰是以所謂「台灣結」對「中國結」的形式展開,因此該論戰又被稱為「台灣結與中國結論戰」。這場論戰使文學運動與政治運動更緊密結合,台灣意識成為公開話題,打開了國族認同的思想與言論禁區,並為日後台灣獨立的理論論述及運動開展創造了空間。.
查看 台灣文學史和台灣意識論戰
姜贵
姜贵(1908年11月3日—1980年12月1日,原名王林渡,又名王意坚)山東省諸城縣相州鎮出生,是中華民國著名小说家,也是台灣文學史上相當重要的作家。.
查看 台灣文學史和姜贵
中國婦女寫作協會
中國婦女寫作協會,是台灣文學史上一個重要的民間文藝團體,曾與中國文藝協會、中國青年寫作協會、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合力執行國民政府的文藝政策,像是推動文化清潔運動、反共文藝(尤其是反共文學)、戰鬥文藝等活動。.
中國青年寫作協會
中國青年寫作協會英文名稱為:Chinese Youth Writing Association 。一個在台灣文學史上具有影響力的文學團體。1950年代成立,迄今仍存在。該團體曾經與「中國文藝協會」、「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中國婦女寫作協會」等民間文藝團體,共同執行官方主導的反共文藝政策,推動反共文學的發展。文殊院寫作協會,以及全國各大專院校的寫作協會,都是其分會。協會的直屬單位有「中國文藝函授學校」、「中國筆友會」。台灣不少作家與學者受惠於該協會,一些是該協會的重要會員,例如:林水福、林燿德。.
中國文藝協會
中國文藝協會,英文名稱:Chinese Writer's & Artist's Association 。是中華民國在中華民國自由地區在國民政府遷台後早期相當重要的一個文藝團體。 在台灣文學史上,該協會與「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中國婦女寫作協會」、「中國青年寫作協會」等文藝團體齊名。由張道藩、陳紀瀅、王平陵、尹雪曼,以及王藍等人發起,當時獲得中國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部長張其昀、教育部部長程天放、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主任蔣經國、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廳長陳雪屏等的支持贊助,及文化界、新聞界的協力籌備,1950年5月4日在台北市中山堂召開草創成立大會。該協會長期配合中華民國政府「反攻大陸」的政策,與其他親官方的民間文藝團體協力執行官方的文化政策。 該會於民國五十六年十一月十二日中華文化復興節假臺北市中山堂正式成立,目的是聯合全國各地的詩人、詩刊、詩社,以推展詩道宏揚詩教為宗旨。.
查看 台灣文學史和中國文藝協會
亂都之戀
《亂都之戀》,是張我軍創作的新詩集,1925年12月出版,是台灣文學第一部新詩集。該書在台灣長期絕版,1987年由中國大陆的遼寧大學出版社重新整理出版。收錄的詩有〈對月狂歌〉、〈無情的雨〉10首、〈遊中央公園雜詩〉6首、〈煩悶〉4首、〈秋風又起了〉6首、〈前途〉、〈我願〉 3首、〈危難的前途〉、〈亂都之戀〉15首、〈哥德又來勾引我的苦惱〉、〈春意〉。所謂亂都是指1923年前後的北平。當時正值奉直軍閥開戰,北平城內外人心惶惶,故曰亂都。那時,張我軍在北平高等師範學校辦的補習班裡學習。在這期間,與同班同學羅文淑發生了愛情。兩人相愛至深,但遭到了羅文淑父母的堅決反對。女方家長強迫羅文淑與張我軍斷絕關係,另嫁他人。羅文淑離開父母,離開家鄉,和張我軍雙雙從北平私奔到 台灣,終成夫妻。張我軍創作的這一組詩反映了他們當時與追求婚姻自主的精神。 張我軍的詩內容充實,感情真摯,行文明白流暢。但是過於散文化,有的作品幾乎就是散文的分行排列。表達的外露也損害了詩的耐讀性。不過還是有些作品取得了內容和形式的較好的結合,例如附錄中的〈弱者的悲鳴〉,張我軍在詩中從大自然中攝取了兩個形象——黃鶯和白云作為弱者的代表和象徵,然後將詩人的意願和感情通過它們傳達給讀者,讀者從這兩個形象聯想開去,便能想起當時處於日本蹂躪下的台灣人,詩意濃烈。.
查看 台灣文學史和亂都之戀
張道藩
張道藩(),本籍貴州盤縣,美術教育者。曾於1952年3月11日-1961年2月24日擔任中華民國立法院長。.
查看 台灣文學史和張道藩
張良澤
張良澤(),台灣作家、評論家。彰化縣永靖鄉五汴頭人,出生於台中州能高郡埔里街(今南投縣埔里鎮)。曾任國立成功大學講師、日本筑波大學副教授。現任真理大學麻豆校區台灣文學資料館名譽館長、《台灣文學評論》雜誌主編兼發行人 。專長為台灣文學史。.
查看 台灣文學史和張良澤
張我軍
張我軍(),作家,臺灣臺北板橋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南靖縣,原名張清榮。筆名一郎、劍華、以齋、四光、大勝、廢兵、野馬、M.S.、老童生等。 他是台灣日治時期新舊文學論戰的導火線引燃者。張我軍與當時旅居燕京的臺籍菁英連震東、洪炎秋、蘇薌雨等並稱「四劍客」,作家龍瑛宗讚譽張我軍為「高舉五四火把回臺的先覺者」。張我軍始終反對運用方言於白話文寫作,曾指出:「我們日常所用的話,十分差不多佔九分沒有相當的文字。那是因為我們的話是土話,是沒有文字的下級話,是大多數佔了不合理的話啦。所以沒有文學的價值,已是無可疑的了。」 張我軍育有4子:張光正、張光直(已去世)、張光誠(已去世)、張光樸。大兒子張光正參加中國共產革命未回臺灣,其他3個兒子在臺灣完成學業後,都留學美國,次子張光直教授為世界知名考古學家,曾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及曾任教於美國耶魯大學與哈佛大學。四子張光樸教授任教於美國芝加哥醫學院,已退休,留居美國。.
查看 台灣文學史和張我軍
現代詩論戰
代詩論戰,又稱為關唐事件,是台灣在1972年至1974年間,針對現代詩創作風格的爭論事件。源於關傑明、唐文標等人撰文批評當時台灣詩壇過度模仿西方現代詩,具有逃避現實之傾向。由於其批評全面且措詞嚴厲,引發包括顏元叔、余光中、葉珊(楊牧)、張錯等人在內的反擊,擴及整體詩壇。關、唐之文當時雖受到較大的批評,但其論點在論戰結束後,仍引發台灣現代詩創作風格的轉變。.
查看 台灣文學史和現代詩論戰
神州詩社
州詩社是台灣文學史上重要的現代詩社。1975月8月4日,該社的《天狼星》詩刊創刊,由黃昏星、周清嘯主編。該社成員有溫瑞安、方娥真等二十多人,以馬來西亞學生為主。該社曾出版《風起長城遠》、《坦蕩神州》。其風格受到余光中的影響,與三三集刊成員來往密切。 1976年,涉入匪諜疑案,溫瑞安與方娥真被捕,後被中華民國政府驅逐出境,神州詩社因此解散。.
查看 台灣文學史和神州詩社
銀鈴會
銀鈴會,台灣的民間文藝團體,該會創於1943年,由張彥勳跟台中一中那些愛好文學的同班同學發起。該會原本只有台灣人,國府接收台灣以後,陸續有幾位從中國大陸來的人加入。成員有張彥勳、詹冰、林亨泰、錦連、蕭翔文(蕭金堆)、詹明星、朱實、子潛(許育誠)、埔金、有義、春秋、松翠、殘屏、籟亮、鴻飛、陳素吟等。銀鈴會持續到1949年,1949年4月6日「四六事件」爆發,台灣情勢趨於緊張。同年5月20日,台灣省主席兼警備司令陳誠發布「全省戒嚴令」,「銀鈴會」被迫解散。.
查看 台灣文學史和銀鈴會
許達然
許達然(原名許文雄,),臺灣史學家、作家。.
查看 台灣文學史和許達然
言文一致運動
言文一致運動(げんぶんいっちうんどう)是日本明治維新以來,語言、文學的近代化,主張言文一致,即藉由語言和文章的一致,使能自由並正確的表現思想、感情的文體改革運動。該運動發端於明治初期,經由二葉亭四迷・山田美妙・尾崎紅葉等作家在各自的作品中嘗試後,逐漸普及,演變成為現在的日本口語文,同時也是日本現代文學的起源。 言文一致運動也透過日治時代在日本內地求學的台灣學生,影響台灣社會、文學,引起台灣新文學運動(台灣日治時期新舊文學論戰)、台灣話文運動(台灣話文論戰)。.
查看 台灣文學史和言文一致運動
謝南光
謝南光(),原名謝春木,筆名追風,出生於彰化,是台灣日治時期著名的社會運動參與者,也是戰後著名的中國政治人物。.
查看 台灣文學史和謝南光
鲁迅
鲁迅,本名周树人,原名樟寿,字豫才、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聞名於世,浙江绍兴人,為中国的近代著名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和开山巨匠,在西方世界享有盛誉的中国近代文学家、思想家。鲁迅的主要成就包括杂文、短中篇小说、文学、思想和社会评论、学术著作、自然科学著作、古代典籍校勘与研究、散文、现代散文诗、旧体诗、外国文学与学术翻译作品和木刻版画的研究,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查看 台灣文學史和鲁迅
跨越語言的一代
跨越語言的一代,源於1967年,詩人林亨泰為向來自日本之高橋久晴說明與自己同屬銀鈴會的詩人所創。根據其於《跨越語言一代的詩人們—從「銀鈴會」談起》的界定,指的是1920年前後出生的作家們,受過完整日本教育,並以流利的日文創作。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戰敗,並交出臺灣的統治權。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接收臺灣後的去日本化政策與國語運動,令前述約20多歲的作家們被迫跨越語言,捨棄過去所使用之日語,重新學習以中文創作 ,故得稱。同屬本代的詩人包含林亨泰、桓夫、詹冰、張彥勳、巫永福、杜潘芳格、陳秀喜、黃騰輝、李篤恭、葉笛、何瑞雄、羅浪及黃靈芝等。.
阿盛
阿盛(),本名楊敏盛,鄉土文學家,台灣新營人,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中國時報系記者、編輯、主編、主任等職。.
查看 台灣文學史和阿盛
鄉土文學
鄉土文學興盛於臺灣1950至1960年代,一般指描寫各地鄉土社區中低階層為寫作對象的文學作品,直接具有人文關懷的實際文學表現方式,充滿「自我主體性」與「社會寫實性」排斥虛華富麗的浮誇,鄉土文學作品多為以小見大,縮影見樹如見林,但仍有大氣壯闊之作,惟「鄉土」這個名稱不見得被所有作者認同,有的作者想擁抱鄉土卻被人斥責「偽鄉土」,有的作者自認沒有特定對象或風格,有的則認為自己受國際思潮寫實主義文學或是浪漫主義文學、現實主義文學等等影響,因為這些寫作形式均來自西方18世紀思想解放後(對立於文藝復興至古典主義所漸趨僵化的高壓權力)關注社會實際人民生活本質的特徵,為人文思想重新回歸到生活當下的「史詩」創作中,這是與時代的政經社會變革相配合的必然,即不難理解這個必然性,同樣的也發生在變革時代中的近代華人社會,與其理解為鄉土文學主義的運動,不如理解為鄉土文學現象,它與整個近代人類歷史相關的連動現象,導致有些甚至帶有強烈政治批判、描述戰爭的荒謬與傷痛、女性在社會變遷中的處境、全球化、現代化過程貧富頃輒;工商與農業社會勞力問題;傳統技藝沒落式微、科技吞噬生活的疏離及焦慮感...
查看 台灣文學史和鄉土文學
自立晚報
《自立晚報》,1947年在台灣創辦,是臺灣第一份晚報。.
查看 台灣文學史和自立晚報
臺灣文學史
#重定向 台灣文學史.
查看 台灣文學史和臺灣文學史
陳芳明
陳芳明(),當代台灣文學的研究學者、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專任教授;「施敏輝」是他眾多筆名中的一個。陳芳明在1988年以前流亡海外多年,在美國時曾經是台灣獨立運動的重要推手。返國後,任教於靜宜大學;後來應施明德之邀,投身政治,任民進黨文宣部主任。在許信良為負責縣市長選舉未達預期目標而辭職後,一同去職,應李家同之邀赴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任教。 在文學上與曾經有所批判的余光中、洛夫修好,並在政大台文所所長任內舉辦余光中研討會。2006年,因不滿民進黨籍總統陳水扁執政後期的表現,表示:「我不會因為我是『綠色』(泛綠)支持者,就看不到綠色的缺點!」持續以「台灣獨立」意識,批判陳水扁總統。 陳芳明的政治立場也為他帶來爭議,譬如2011年6月12日及9月24日陳芳明到台南的國立台灣文學館演講時即遭遇蔣為文、李文正、巫義淵等人抗議。.
查看 台灣文學史和陳芳明
林瑞明
林瑞明(),筆名林梵、林退嬰,台南人,台灣詩人、作家、評論家、文學研究者、歷史學研究者、文學史研究者。曾任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於2015年退休,現為成功大學名譽教授。.
查看 台灣文學史和林瑞明
林燿德
林燿德,本名林耀德,另有筆名康旻思等,為台灣作家。 先後畢業於師大附中及輔仁大學法律學系財經法學組,作品跨足詩、散文、小說、評論、劇本、漫畫等多項領域。.
查看 台灣文學史和林燿德
方耀乾
方耀乾(Wade-Giles:Fang Yaw-chien;POJ:Png Iāu-khiân;1958年12月18日-),出生於台灣台南,籍貫為臺南市安定區,成功大學台灣文學博士,目前擔任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特聘教授兼系主任、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語文領域(閩南語)課程綱要研修小組召集人、教育部國民小學師資培用聯盟本土教育學習領域教學中心主任、國家語言發展法之研究與規劃主持人、教育部本土教育委員會委員兼分組召集人、 教育部本國語言推動委員會委員等。 方耀乾集台灣文學創作者、研究者、教育者、編輯者於一身,是台語與台灣文學的權威學者和詩人、作家,台語文學理論的主要建構者,也是台語教育、台語課程綱要研修及台灣本土語言師資培育的主要領航人,國家語言發展法主要起草人。其主要研究領域涵蓋台語文學、台灣文學史、文學史書寫理論、戰後現代詩等,其創作語言為台語,以詩及戲劇為主。詩曾入選各國詩選,被翻譯成英文、西班牙文、土耳其文、蒙古文、日文、孟加拉文出版。.
查看 台灣文學史和方耀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