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台北市工作委員會

指数 台北市工作委員會

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台北市工作委員會,簡稱台北市工作委員會、中共台北市委,是中国共产党在台湾省台北市的地方组织,是中共台湾省委的派出机构。 中共台北市委為中國共產黨設置於台灣台北市之外圍組織,成立於1947年10月,以讀書會形式進行活動,由郭琇琮負責。台北市工作委員會轄下設有台灣大學附屬醫院支部、草山支部、菸酒公賣局支部、台北電信局支部、士林熱帶醫學研究所支部、雙園支部、和尚州支部及第一至第五之台北街頭支部等等。1950年,毛人鳳主導之保密局破獲該委員會,並立即逮捕委員會所有成員達51人。其中包含擔任委員會書記一職的郭琇琮在內,此「匪諜案」共有15人遭槍斃,36人被判1至15年有期徒刑。 台北市工作委員會為台灣省工作委員會最大直屬機構,株連政治犯甚多。而1950年代此「北工委案」的爆發,開啟以台北市為主的台灣白色恐怖時期,此時期甚至可延伸到1970年代,甚至到1990年代該案才藉由口述歷史等活動得以部分平反。.

18 关系: 基隆市工作委員會案吳思漢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學生工作委員會中國共產黨臺南市工作委員會中国共产党台湾大学医学院支部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台湾大学法学院支部委员会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翁廷俊謝新傑胡乃元郭琇琮郵電案蘇友鵬臺灣白色恐怖時期1924年臺灣1925年臺灣1950年臺灣

基隆市工作委員會案

基隆市工作委員會案,又名基隆中學事件,為1949年至1950年發生於基隆市的匪諜案件,一般視之為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的早期案件之一。.

新!!: 台北市工作委員會和基隆市工作委員會案 · 查看更多 »

吳思漢

吳思漢(),本名吳調和,中國共產黨黨員,父吳勻為小學教師,後勤學成為漢醫並從事藥材買賣,日治台南州新營郡白河庄人,台灣台南白河公學校,台南二中畢(今台南一中),京都大學醫學部肄業,因對祖國的嚮往而投身抗戰,從京都一路從淪陷區進入中國重慶,1945年光復後擔任台灣新生報日文編譯,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開設啟蒙書店發展組織,1949年7月加入台北市工作委員會擔任工委,後因《光明報》曝光遭到逮捕,1950年11月28日槍決於馬場町刑場。.

新!!: 台北市工作委員會和吳思漢 · 查看更多 »

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

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1946-1952),簡稱中共台湾省委、台湾省工委、省工委,是中國共產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台灣成立的省級組織。由於台灣在日治時期曾有共產主義政黨(即台灣共產黨)存在,省工委成員中亦有一些前台灣共產黨的成員,但是省工委與日治時期的台灣共產黨並無繼承關係。.

新!!: 台北市工作委員會和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學生工作委員會

中国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學生工作委员会,簡稱省工委學工委、學工委、學生工作委員會,是中國共產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台灣成立的學生工作組織,隶属于中共台湾省委。1947年8月成立之初由中共蘇區共產黨員徐懋德來台領導,化名為李絜(外省李),依照蘇州地下黨發展模式,在台灣中等學校以上發展組織,透過廖瑞發、郭琇琮開始將組織向台大、師大等高等學校發展,1947年二二八事件後,民氣可用,陸續吸收台大石玉峰、葉城松、鄭文峰、師大楊廷椅等加入共產黨並成立支部,醫學院生葉盛吉吸收顏世鴻等,並安排鄭鴻溪等進入師大運作學生運動 ,期間安排陳炳基、李蒼降、李登輝等人成立「新民主同志會」,並透過在台灣省教育會的蔡瑞欽及從中國返台的民報記者李水井等將組織拓展到南部學校與私校,如台南工學院、開南商工、延平學院等,透過鍾浩東在廣東參與抗戰時的夥伴黎明華將組織拓展到新竹義民中學,隨著台大及師大學生畢業後擔任教職組織成員遍及台灣全省各地。.

新!!: 台北市工作委員會和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學生工作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中國共產黨臺南市工作委員會

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台南市工作委員會,簡稱台南市工作委員會、中共台南市委,是中国共产党在台湾省台南市的地方组织,是中共台湾省委的派出机构。 中共台南市委為中國共產黨設置於台灣台南市之外圍組織,成立於1946年10月,以讀書會形式進行活動,由李媽兜負責。台南市工作委員會轄下設有麻豆支部、台南市街頭支部支部、中營支部、大埤寮支部、山寮子支部、南頭港支部、下營支部、桶頭村支部、北門支部、二重溪支部、頭社支部、鳴頭村支部、玉井支部、中營支部、玉井糖廠支部、關廟支部、新營支部、新營糖廠支部、石仔瀨支部、石光村、白河支部支部等。1950年,毛人鳳主導之保密局破獲該委員會,李媽兜於1952年落網,先後逮捕相關聯的支部成員等牽連多達264人。其中包含擔任委員會書記一職的李媽兜在內,此相關「匪諜案」共有61人遭槍斃,186人被判1至15年有期徒刑,17人無罪釋放。 台南市工作委員會為台灣省工作委員會直屬機構,初期由嘉義人張志忠領導,後南部組織皆由陳澤民領導,株連政治犯甚多。.

新!!: 台北市工作委員會和中國共產黨臺南市工作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台湾大学医学院支部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台灣大學醫學院支部委员会,簡稱台大醫學院支部、臺灣大學醫學院支部、學工委醫學院支部,是中國共產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台灣成立的學生工作組織,隶属于中共台湾省委学生工作委员会。1947年8月成立之初由台大醫學院學生會主席台大醫學院助教劉沼光領導,並積極擴張組織,吸收林恩魁、張漢湖、葉盛吉等,上級單位由學生工作委員會書記楊廷椅領導。.

新!!: 台北市工作委員會和中国共产党台湾大学医学院支部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台湾大学法学院支部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台灣大學法學院支部委员会,簡稱台大法學院支部、臺灣大學法學院支部、學工委法學院支部,是中國共產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台灣成立的學生工作組織,隶属于中共台湾省委学生工作委员会。成立之初由台大法學院學生會主席葉城松領導,並積極擴張組織,吸收鄭文峰、張璧坤、戴傳李等,上級單位由學生工作委員會書記楊廷椅領導。.

新!!: 台北市工作委員會和中国共产党台湾大学法学院支部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Bureau of Investigation and Statistics,缩写为BIS),簡稱軍統局或軍統,是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的情報機關之一,在1938年至1946年间隸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1946年以后更名为国防部保密局。 该机构前身是中国国民党党团组织“复兴社”下属的“特务处”。其早期的領導人為戴笠,1946年戴笠死后由毛人鳳繼任;1949年军统主要机构撤至臺湾。.

新!!: 台北市工作委員會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 · 查看更多 »

翁廷俊

翁廷俊(),台灣醫學家,桃園龍潭烏樹林人,祖籍清帝國廣東潮州府普寧縣(今中國廣東普寧市),能說流利鶴佬話、客家話、日本語。 醫學專門著作以外編有《客語辭典》、《台灣龍潭翁氏祖譜》。 龍潭公學校、台北州立基隆中學校(現在基隆中學)卒業,考進台灣總督府台北醫學專門學校。 1937年台北帝國大學附屬醫學專門部(原台灣總督府台北醫學專門學校)卒業,進入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第一內科研修,師承小田俊郎先生。 1945年以〈依雞血球法而做的網狀組織內皮細胞系機能之實驗性研究〉得台北帝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 1945年10月末國民政府請杜聰明接收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台灣人醫師投票選出李鎮源、許燦煌、許強、賴肇東、翁廷俊5人協助杜聰明教授接收,11月15日完成,1945年12月國立臺灣大學成立,羅宗洛代理校長聘翁廷俊和許強為第一附屬醫院(現台大醫院)講師,李鎮源為熱帶醫學研究所副教授,許燦煌為醫學院講師,賴肇東為第一附屬醫院助教。 1946年與許強博士們領導台大醫院年青醫師3月22日起集體罷診抗議,羅宗洛代理校長在4月10日接見許、翁和林天賜、林天祐等醫師代表,接受訴求,4月11日起台大醫院恢復門診。 翁是1947年留用教授回日本後,台大醫學院第一內科最早期的本土師資之1和第2位台灣人主任(第1位是翁廷藩)。 接主任後在他的老師:研究漢藥的杜聰明先生支持和指導下,同時在台大醫學院試辦漢方科,以第一內科主任兼首位漢方科主任,不久漢方科停辦。 1947年與郭琇琮、謝湧鏡、蕭道應、許強、邱林淵等參加中國共產黨台北市工作委員會,成為地下黨員。 1949年6月辭第一內科主任行政職,仍任台大教職。 1950年5月13日台大醫院發生第三內科主任許強、眼科主任胡鑫麟、耳鼻咽喉科蘇友鵬、皮膚泌尿科胡寶珍4位醫師被捕的白色恐怖事件,翁教授當時剛好不在院內而沒有被捕,在傅斯年校長和杜聰明院長勸說下,選擇「自新」,1955年離開台大,自行開業。.

新!!: 台北市工作委員會和翁廷俊 · 查看更多 »

謝新傑

謝新傑(1920年-),台灣桃園客家人,台北高等商業學校畢業。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他於1942年參加台灣軍,投入菲律賓戰場。戰後1945年返台後,擔任台灣省玻璃公司會計。1950年2月,台灣保密局以他參加共產黨外圍組織台北市工作委員會為由,將他逮捕,1965年3月才自綠島出獄,出獄後短暫失業後,從事舊職會計。 謝新傑是台北市工作委員會案中少數客家人之一。.

新!!: 台北市工作委員會和謝新傑 · 查看更多 »

胡乃元

胡乃元(Nai-Yuan Hu,)是一位小提琴演奏家,台灣台南出生的旅美音樂人,曾於1985年獲得比利時伊莉莎白女皇音樂大賽(Queen Elisabeth Music Competition)首獎。他在台灣創立結合海內外優秀音樂家的樂團Taiwan Connection,簡稱 TC。.

新!!: 台北市工作委員會和胡乃元 · 查看更多 »

郭琇琮

郭琇琮(),日治台北州七星郡士林街人,台灣的醫師與社會運動參與者,中國共產黨黨員。1944年4月因為預備武裝抗日遭總督府逮捕並判刑5年,1945年9月台北帝大醫學部畢,進入衛生局防疫科工作在公衛防疫方面有重大貢獻,1947年二二八事件後左傾,由蔡孝乾引介加入共產黨,成立省工委台北市工委會發展組織,引薦許強、胡寶珍等醫師加入共產黨,光明報事件後基隆市工委與台大法學院支部遭破獲,台北市工委也遭瓦解,1950年5月2日郭琇琮與妻子林雪嬌在嘉義遭到逮捕,1950年11月28日被枪决於馬場町刑場。 許多人或許會認為郭琇琮加入「共產黨」為社會的反動犯,單從這一個事實面向而忽略了當時的社會氣氛,屬於狹隘的詮釋。.

新!!: 台北市工作委員會和郭琇琮 · 查看更多 »

郵電案

#重定向 台北市工作委員會.

新!!: 台北市工作委員會和郵電案 · 查看更多 »

蘇友鵬

蘇友鵬(),是一位出身臺南的耳鼻咽喉科醫生,也是台灣白色恐怖受難者之一。.

新!!: 台北市工作委員會和蘇友鵬 · 查看更多 »

臺灣白色恐怖時期

臺灣白色恐怖時期,指中國國民黨主政的中華民國政府在臺灣進行的白色恐怖統治,期間從1949年5月20日至1991年5月22日為止。中華民國臺灣省政府主席兼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陳誠頒布《臺灣省戒嚴令》,宣告自1949年5月20日起在臺灣省全境實施戒嚴。同年5月24日經由立法院三讀通過《懲治叛亂條例》,為針對中國共產黨叛亂的特殊狀況而實施,實際上,透過此「特別刑法」造成許多冤假錯案,剷除異己、鞏固極權主義的領導中心,對於批評或反對政府者、持不同政見者(如主張臺灣獨立、左翼等等)進行整肅迫害,任意冠上意圖顛覆政權之罪名,將刑罰範圍極度擴張。臺灣警備總司令部等情治單位藉由特別刑法充當政府整肅異己的工具,罔顧基本人權、民主、自由等、無所不在隨時隨地監控人民,對言行可疑人士或持不同政見者炮製假案、予以扣上匪諜的帽子,在全國各地濫捕、濫殺、刑求毆打及沒收財產,造成大量的冤死、冤獄、傷殘,人民的生命、財產、健康,以及心靈上遭受嚴重損害。 雖然中華民國政府宣告自1987年7月15日起解嚴,「名義上」白色恐怖已經結束,臺灣平民不再受到嚴厲的軍法審判,但是《懲治叛亂條例》以及《中華民國刑法第一百條》仍然持續鎮壓與政府持不同政見者。1991年5月9日,法務部調查局幹員未知會國立清華大學校方,於清晨五時許進入清大學生宿舍拘提歷史研究所碩士生廖­偉程,引發臺灣社會與大學校園劇烈反彈。5月9日,清大學生到調查局臺北市調查處靜坐抗議。5月12日,抗議的教授及學生於中正紀念堂靜坐,二十多名教授遭到鎮暴警察以棍棒毆打。5月15日,上千名臺灣各大學學生發動罷課並佔領臺北車站大廳靜坐六天五夜,要求「廢除懲治叛亂條例、反對政治迫害」。5月17日,立法院通過廢除《懲治叛亂條例》,5月22日正式宣告廢止。1998年6月17日中華民國立法院通過補償條例,成立「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十五年間補償10067件,其中死刑809人,包括:二二八事件、澎湖七一三事件、孫立人部屬郭廷亮案、柏楊案、李敖、雷震案、美麗島案(除了林義雄可能因林宅血案未破堅持不領補償金)等。但約1500名受難者未提出申請。基金會執行長希望基金會結束營運後能與二二八基金會合併成為「國家人權基金會」,繼續保障未申請者的權益。.

新!!: 台北市工作委員會和臺灣白色恐怖時期 · 查看更多 »

1924年臺灣

没有描述。

新!!: 台北市工作委員會和1924年臺灣 · 查看更多 »

1925年臺灣

1925年臺灣發生了二林事件.

新!!: 台北市工作委員會和1925年臺灣 · 查看更多 »

1950年臺灣

1950年臺灣行政區劃大幅調整,由繼承日治時期「五州三廳制」的「八縣九直轄市」改成「十六縣五省轄市」。.

新!!: 台北市工作委員會和1950年臺灣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中國共產黨台北市工作委員會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