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叔丁醇钾

指数 叔丁醇钾

叔丁醇钾(Potassium tert-butoxide)是一种常用的醇盐,化学式为(CH3)3COK。这种无色固体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强碱,其共轭酸叔丁醇的pKa大约为17。固态时它以四聚的类立方烷原子簇形式存在。在化学文献中经常用t-BuOK来表示叔丁醇钾。.

17 关系: 二苯基乙炔Bestmann-Ohira试剂硝酸酯碱金属维生素B12全合成维蒂希反应羟醛缩合非親核鹼脱卤反应醇盐苄基鉀Guerbet反应Madelung合成Seyferth–Gilbert增碳反应有机钠化学施洛瑟鹼865-47-4

二苯基乙炔

二苯基乙炔时一种具有化学式C6H5C≡CC6H5的化合物。该分子由两个苯基分别连接乙炔的两端碳原子组成。它是一种无色的晶体物质,广泛的应用于有机合成中的结构片段,以及作为有机金属化学当中的配体。.

新!!: 叔丁醇钾和二苯基乙炔 · 查看更多 »

Bestmann-Ohira试剂

Bestmann-Ohira试剂,即1-重氮基-2-氧代丙基膦酸二甲酯,在反应时与甲醇和碳酸钾合用,首先经历一个缩合反应的逆反应,可以生成一个磷叶立德中间体。之后经过类似HWE试剂的机理,生成一个重氮化合物,并经过氢迁移得到产物炔烃。 由于在反应之中使用了碳酸钾作为碱,所以反应环境较为温和,使得这个试剂能够很好地在醛基原位高产率地生成端炔。.

新!!: 叔丁醇钾和Bestmann-Ohira试剂 · 查看更多 »

硝酸酯

硝酸酯,通式为R-ONO2,是一类有机含氮化合物。硝酸酯是爆炸性很强的炸药,特别是多元醇的多硝酸酯如季戊四醇四硝酸酯和甘油三硝酸酯(硝化甘油)都是爆炸力很强的炸药。硝酸酯也是一类药物。.

新!!: 叔丁醇钾和硝酸酯 · 查看更多 »

碱金属

碱金属是指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属一族的六个金属元素:锂、钠、钾、铷、铯、钫.

新!!: 叔丁醇钾和碱金属 · 查看更多 »

维生素B12全合成

维生素B12全合成在化学中是指对复杂的生物分子维生素B12的全合成。所谓全合成,即是通过有机化学方法合成人类所需而又产量稀少的天然产物。它的全合成路线最早在1973年由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和阿尔伯特·艾申莫瑟的团队提出,人们认为其是有机合成领域的经典之作。 伍德沃德1968年在纯粹与应用化学上发表的论文是讲座的转录本。而艾申莫瑟于1977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也是由讲座修改而来的。维生素B12的晶体结构在1956年已经由多萝西·克劳福特·霍奇金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这项全合成也是化学领域的重大突破,因为其中的一步关键反应为1982年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提出的奠定了基础。.

新!!: 叔丁醇钾和维生素B12全合成 · 查看更多 »

维蒂希反应

维蒂希反应(Wittig反应)是醛或酮与三苯基磷鎓內鹽(维蒂希试剂)作用生成烯烃和三苯基氧膦的一类有机化学反应,以发明人德国化学家格奥尔格·维蒂希的姓氏命名。 格奥尔格·维蒂希在1954年发现该反应,并因此获得1979年诺贝尔化学奖。 维蒂希反应在烯烃合成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维蒂希反应的反应物一般是醛/酮和单取代的磷鎓內鹽。使用活泼叶立德时所得产物一般都是Z型的,或Z/E异构体比例相当;而使用比较稳定的叶立德时,或在Schlosser改进的条件下,产物则以E型为主。.

新!!: 叔丁醇钾和维蒂希反应 · 查看更多 »

羟醛缩合

羟醛缩合是一种有机反应:烯醇或烯醇负离子和羰基化合物反应形成β-羟基醛或者β-羟基酮,然后发生脱水得到共轭烯酮。 羟醛缩合在有机合成当中很重要,它是形成碳碳单键的关键条件之一,罗宾逊成环反应中有一步就是羟醛缩合反应。羟醛缩合在大学有机化学课程中常作为一个经典构建碳键的反应进行讲解,并用该反应介绍反应机理。 在普通的羟醛缩合反应中,包涵了酮的烯醇对于醛的亲核加成,形成β-羟基酮或者“羟醛”(广泛出现于各种天然产物及药物中的一种结构单元)。 羟醛缩合在生物化学中也同样广泛存在。羟醛反应自身由醛缩酶催化,然而该反应不是正式的缩合反应,这是因为过程中并未脱除小分子。 反应在醛和酮之间发生(交叉羟醛缩合),或者在两个醛之间发生,则称为Claisen-Schmidt缩合反应。这些反应都被冠以发现人的名字莱纳·路德维希·克莱森和J.G.施密特。他们分别于1880和1881年发表了自己在该领域的论文。 一个相关的例子是合成二亚苄基丙酮。.

新!!: 叔丁醇钾和羟醛缩合 · 查看更多 »

非親核鹼

非親核鹼是指一些不是良好親核體的鹼。 大多數的鹼是親核體,會和烷基反應。但在有些化學反應中,會需要一些化合物可以吸收質子(氫離子),但不會有其他親核體的作用。非親核鹼由於位阻效應沒有親核性,因此可以和質子反應,但不會和其他體積較大的烷基反應。.

新!!: 叔丁醇钾和非親核鹼 · 查看更多 »

脱卤反应

脱卤反应是有機反應的一種,是將卤代烷烃和鹼類一起加熱,產生對應烯類的反應。脱卤反应也稱為β-消除反應,是消除反應的一種。 在脱卤反应中,卤烷上的卤素和β-碳上的氫原子反應,形成卤化氫。而α-碳和β-碳之間的鍵結改為雙鍵,因此形成烯類。查依采夫規則可以解釋此反應的区域选择性。脱卤反应的逆反應是氫鹵化反應。.

新!!: 叔丁醇钾和脱卤反应 · 查看更多 »

醇盐

醇盐或称烷氧基化合物,是醇中的羟基氢被金属取代后形成的一类化合物,形式上含有醇盐(烷氧基)负离子RO–,其中R为有机取代基。醇盐具有很强的碱性,取代基R的体积不大时,还是很好的亲核试剂和配体。一般在质子溶剂(如水)中不稳定,是很多有机反应(如威廉姆逊合成法)的中间体结构,并且过渡金属的醇盐是常用的催化剂。 酚的酸性更强,生成的负离子盐称为酚盐,一般比醇盐要稳定,更易结晶和储存,但不如醇盐的亲核性强。 烯醇盐是由烯醇中的氢被取代而衍生出的一类化合物,一般可由酮或醛脱去α-氢质子得到。烯醇盐为两位反应阴离子,氧端和碳端都有亲核性,不同条件下两种反应产物的比例不同。.

新!!: 叔丁醇钾和醇盐 · 查看更多 »

苄基鉀

苄基鉀(Benzyl potassium)是化學式為C6H5CH2K的有機化合物,由苄基(去掉一個氫原子的甲苯)和鉀組成,是有強鹼性的橘色固體,只能存放在碳氫化合物的溶劑中。 苄基鉀常用來製備鉀鹽,雖然氢化钾也是強鹼,可以製備鉀鹽,但苄基鉀是分子,因此反應更快。.

新!!: 叔丁醇钾和苄基鉀 · 查看更多 »

Guerbet反应

Guerbet反应(Guerbet reaction),以化学家Marcel Guerbet (1861-1938)的名字命名。 催化剂存在和加热条件下,两分子脂肪族伯醇进行反应,失去一分子水,转变为其β-烷化的二聚醇。 1899年,Guerbet用正丁醇作原料,经过转化,得到了2-乙基-1-己醇,发现了此反应。这个反应的产物也因此称为Guerbet醇。 用长链脂肪醇进行Guerbet反应,生成的产物可以用作表面活性剂。 反应一般在高温(220°C)加压下进行,需要有碱金属氢氧化物或醇盐以及氢化反应催化剂(如雷尼镍)存在。.

新!!: 叔丁醇钾和Guerbet反应 · 查看更多 »

Madelung合成

Madelung吲哚合成(马德隆吲哚合成)是 N-(取代)苯基酰胺与强碱(氨基钠、叔丁醇钾、丁基锂或乙醇钠)在高温隔绝空气共热,发生分子内环化生成吲哚衍生物的反应。 若 N-甲酰基邻甲苯胺发生分子内环化,则得到吲哚。 这个反应也可得到5、7-位有烷基取代基的吲哚, 但不能用于制备硝基 和卤代 吲哚。环化反应的温度取决于 N-酰基邻烷基苯胺分子中取代基的性质,如果反应温度过高,则发生分解。一般来说,加热温度高于 N-酰基邻烷基苯胺熔点5~10℃以上能取得较满意的结果。 Houlihan改进法:(经过锂化).

新!!: 叔丁醇钾和Madelung合成 · 查看更多 »

Seyferth–Gilbert增碳反应

Seyferth–Gilbert增碳反应(Seyferth-Gilbert homologation),又称Seyferth-Gilbert同系化反应 芳酮(或醛)与重氮甲基膦酸二甲酯(Seyferth-Gilbert试剂)在叔丁醇钾存在下反应生成取代炔烃。 重氮甲基膦酸二甲酯是此反应中的一碳试剂。产物是比原料羰基化合物多一个碳的炔类,故名增碳反应或同系化反应。.

新!!: 叔丁醇钾和Seyferth–Gilbert增碳反应 · 查看更多 »

有机钠化学

有机钠化学是研究含有碳-钠键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即有机钠化合物)化学的学科。 有机钠化合物的应用因为与有机锂化合物(同样位于元素周期表IA族)竞争而收到部分限制。尽管如此仍存在几种重要的化合物。 碳与碱金属原子形成的化学具有很强的极性,而碳原子具有强的亲核性(比较电负性,碳为2.55,而锂0.98、钠0.93、钾0.82、铷0.82)。最重要的有机钠化合物是环戊二烯基钠,它可以通过金属钠与环戊二烯反应来制备: 更高级别的碱金属甚至可与非活性的烃类发生金属化反应,而且还可发生自身金属化反应: 另一个副反应是β-消除反应: 这类化合物具有的碳负离子的性质可以通过共振来使之稳定,比如三苯甲基钠(Ph3CNa)这类化合物。 金属钠还能与烃发生单电子还原反应。与萘反应得到萘钠溶液。 在Wanklyn反应(1858)中 ,钠代替了镁与二氧化碳进行类似于格氏试剂的反应: 最早制得的烷基钠是通过二烷基化合物(比如二乙基汞)进行Schorigin反应或Shorygin反应制备的 :.

新!!: 叔丁醇钾和有机钠化学 · 查看更多 »

施洛瑟鹼

施洛瑟碱(Schlosser's base 或 Lochmann-Schlosser Base)。是一类由烷基锂及醇钾混合而成的超强碱。最常见的施洛瑟碱是等摩尔量正丁基锂与叔丁醇钾的混合物。 施洛瑟碱因其拥有的超强碱性质,使它能与各种酸性极弱(pKa介于35至50之间)的碳氢化合物发生“清洁的”质子—金属交换。 因为锂和醇基中氧的亲和力,正丁基锂和叔丁醇钾交换阳离子成为正丁基钾及叔丁醇锂。根据软硬酸碱理论,锂离子是比其他碱金属离子更“硬”的酸,而烷氧负离子是比烷基负离子更“硬”的碱。正丁基锂的锂被钾置换后,使得正丁基的离子性变强,因此整体的碱性也随之增加。苄基钾可由甲苯和施洛瑟碱反应产生。 生成施洛瑟碱的反应可用以下方程式表达: RLi + R'OM → RM + R'OLi 施洛瑟碱的命名是纪念其发现者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教授曼弗雷德·施洛瑟(Manfred Schlosser),不过曼弗雷德·施洛瑟当初将此物质命名为LICKOR超强碱 (LIC 代表烷基锂,KOR 代表大位阻的钾醇盐)。.

新!!: 叔丁醇钾和施洛瑟鹼 · 查看更多 »

865-47-4

#重定向 叔丁醇钾.

新!!: 叔丁醇钾和865-47-4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