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南高史地研究會

指数 南高史地研究會

南高史地研究會,民國9年5月13日成立於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後續更名國立東南大學、國立中央大學),由民國8年10月1日成立之南京高師地學研究會擴改而成。民國10年國立東南大學建立,改稱「南高東大史地研究會」;民國12年南高併入東大,改稱「東南大學史地研究會」。通常統稱為「南高史地研究會」,學界亦以此為學派稱為「南高史地學派」。《史地學報》是南高史地研究會創辦的著名學術刊物。.

9 关系: 南京大学南京高師史地研究會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史地研究會南高史地學派南雍雙柱史地學報國立東南大學史地研究會東南大學史地研究會東大史地研究會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學(Nanjing University,缩写为NJU),簡稱「南大」,位於中國南京市,是源遠流長的高等學府,上可溯至三國吳永安元年,歷史上曾歷經多次變遷,亦是中國第一所集教學和研究於一體的現代大學。中華民國政府撤離南京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由「國立中央大學」易名「國立南京大學」,翌年径稱「南京大學」,沿用至今 南京大學在長期的歷史中积淀了豐厚的學風傳統和精神遺產。南京大學是中國現代科學的發祥地,亦為現代儒家思想與中華文明復興的基地,倡行人文思想之會通與學術之昌明以求世界的和平繁榮,在教育、學術和文化上均具重要貢獻和影響。 南京大學是研究型綜合大學,格物致知,廣博易良,向有學科齊備的傳統,涵蓋了眾多領域。现有文学、历史、地理与海洋、地球、大气、天文空间、环境、哲学、数学、物理、化学化工、生、医、政、法、商、社会、信息管理、新闻传播、外国语、工程管理、建筑与规划、电子、计算机、工程与应用科学(含材料、能源、生物医学、量子电子学与光学工程系)等二十多个独立的学科类学院(学系)。校園主要有座落在南京市中心的鼓樓校區和位於南京東北部棲霞區的仙林校區,其中仙林校區為本科生主校區,并在逐步成为南大主校区。 南京大學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重点大学,屬“211工程”、“985工程”高校,為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九校聯盟成员。南大现有1个国家实验室(筹),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5个部、省重点实验室,21个国家和部、省工程中心,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有27个各类重点研究基地,此外全校还设有200多个研究机构。医学院有附属鼓楼医院、金陵医院(南京总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除大学外,还有南大附属中学、丁家桥小学等。另有科技产业园区和多个产学研结合机构。南京大学的师资队伍包括超过二十位诺贝尔奖得者。 依据评估全球大学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指标“自然指数排行榜”(Nature Index 2017 Tables),南京大学的排名为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大学)、全亚太地区第三、全球第十二,超越加州理工大学、康奈尔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伦敦帝王学院等名校。南京大学中文系的排名保持在全国前两名,与北京大学并列第一或仅次于北京大学。除此,南京大学中文系为培养全国第一位中文博士莫砺锋教授的大学。因此,南京大学与北京大学在中文与自然科学领域在学界被公认为全国最卓越的学府。南京大学以门槛高而著称,在“最难进的大学”排名中名列全国第一。在2018 QS世界大学排名中,南京大学位列世界第114位。.

新!!: 南高史地研究會和南京大学 · 查看更多 »

南京高師史地研究會

#重定向 南高史地研究會.

新!!: 南高史地研究會和南京高師史地研究會 · 查看更多 »

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史地研究會

#重定向 南高史地研究會.

新!!: 南高史地研究會和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史地研究會 · 查看更多 »

南高史地學派

#重定向 南高史地研究會.

新!!: 南高史地研究會和南高史地學派 · 查看更多 »

南雍雙柱

南雍雙柱,清末和民國早年南京大學承古開今的兩位國學大師:王伯沆、柳翼謀。 王伯沆(王瀣)、柳翼謀(柳詒徵),清末皆任兩江師範學堂教習,民國初年分別出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文、史學兩系教授,為現代國立南京大學(國立中央大學)中文、歷史學科的開創人。文學宗師王伯沆,史學宗師柳翼謀,秉南雍古風,傳教修養于現代學府,道德學術,士林敬重,在民國早年並稱“南雍雙柱”。 胡先驌民國二十四年發表在《國風》上的紀念文章《樸學之精神》中記述: 文史學家高明在“國立中央大學的傳統精神 ”一文中並列提到柳翼謀、王伯沆兩位學者,寫道: 以此可以管見柳翼謀和王伯沆對國立中央大學(原南京高師,以後先後改名國立東南大學、中央大學、南京大學,並在臺灣復校)學風和精神的影響,以及發揚中國文化的情形。唐德剛自傳回憶在中央大學求學生涯時寫道:「中大畢竟是繼承明朝國子監、民初兩江、東南的國學傳統」。張其昀《國立中央大學的學風》談到:「國立中央大學可說是中國現代儒學復興運動一個策源地。在五四運動以後,對中國歷史文化持懷疑與抨擊態度者,滔滔皆是。當時南京的我校,則屹立而不為動搖,所謂「鐘山龍蟠,石頭虎踞」,真有砥柱中流的氣概。我校所宣導的新學術,雖深受西洋思想的影響,而不為所轉移,而益充實光輝。這種儒學復興運動,經過四十年的時間,由發軔而漸趨成熟,以期成為吾國學術的正宗,中國真正的文藝復興。我們常以此自勉,當為世人所共見。」 王伯沆、柳翼謀影響近代南雍學風極大,但其影響不限於南雍、不限於受業弟子。南高文學研究會、哲學研究會、史地研究會、之後中央大學之國風,以及學衡、中國科學社等等學人及今之眾多學者,多受王伯沆和柳翼謀思想影響。其思想撒播遍及各界。.

新!!: 南高史地研究會和南雍雙柱 · 查看更多 »

史地學報

#重定向 南高史地研究會.

新!!: 南高史地研究會和史地學報 · 查看更多 »

國立東南大學史地研究會

#重定向 南高史地研究會.

新!!: 南高史地研究會和國立東南大學史地研究會 · 查看更多 »

東南大學史地研究會

#重定向 南高史地研究會.

新!!: 南高史地研究會和東南大學史地研究會 · 查看更多 »

東大史地研究會

#重定向 南高史地研究會.

新!!: 南高史地研究會和東大史地研究會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