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南赤道洋流

指数 南赤道洋流

南赤道洋流(South Equatorial Current),或稱為南赤道暖流,為一個顯著的大西洋、太平洋及印度洋的洋流,在赤度至南緯20度間由東向西流。南赤道洋流在大西洋及太平洋向北伸延至北緯5度。.

13 关系: 加勒比洋流厄尔尼诺-南方振荡现象印度洋環流南大西洋環流南太平洋環流大西洋太平洋北大西洋環流北赤道暖流赤道逆流洋流澳大利亞地理本格拉寒流

加勒比洋流

加勒比洋流(Caribbean Current)為一個沿著南美岸邊由東流入加勒比海的溫暖洋流。加勒比洋流的源頭來自大西洋的南赤道洋流(South Equatorial Current)沿著巴西岸邊向北流動。.

新!!: 南赤道洋流和加勒比洋流 · 查看更多 »

厄尔尼诺-南方振荡现象

厄爾尼諾-南方振盪現象(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或聖嬰-南方振盪)是发生在横跨赤道附近太平洋的一种气候类型,大约每5年发生一次。南方振盪是指东太平洋赤道区域海面温度(厄尔尼诺事件时变暖,拉尼娜事件时变冷)和西太平洋赤道区域的海面上气压的变动。这两种变动是相互联系的:东太平洋的暖洋阶段,即厄尔尼诺,伴随着西太平洋的高海面气压;东太平洋的变冷阶段,即拉尼娜,伴随着西太平洋的低海面气压。导致这种变动的机制仍在研究中。 这种气候类型变动的极端时期,即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会在世界很多区域引起极端的天气(比如洪水和干旱)。依靠农业和渔业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太平洋沿岸的国家,所受影响最大。厄尔尼诺-南方振盪比较流行的称呼常常省略为“厄尔尼诺”。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意指“小男孩”,指的是,因为南美太平洋的变暖时期通常都在圣诞节附近。.

新!!: 南赤道洋流和厄尔尼诺-南方振荡现象 · 查看更多 »

印度洋環流

在印度洋,因季風盛行,因而洋流也產生季節性的改變。在北半球冬季,印度洋中盛行東北季風,因此在阿拉伯海具有由東北向西南的洋流,稱為東北季風洋流;在北半球夏季,因西南季風盛行,所以洋流方向轉變一百八十度,從西南流向東北,稱為西南季風洋流,此種受季風所左右的洋流稱為季風洋流(Monsoon Current)。印度洋的赤道逆流在赤道以南自西向東流,在冬季較夏季明顯。而印度洋的南赤道洋流西流至非洲沿岸轉向南流,經莫三比克海峽,稱為莫三比克洋流(Mozambique Current),屬暖流性質,然後在非洲南端併入西風漂流,東流至澳洲西南,一部分水流沿澳洲西岸轉向北流,稱為西澳洋流。 I I I.

新!!: 南赤道洋流和印度洋環流 · 查看更多 »

南大西洋環流

大西洋的南赤道洋流流至南美洲巴西沿岸時,受到東北部一尖端的聖洛克岬(Cape Sao Rogue)阻礙,分為兩支,北支水流越過赤道,流入墨西哥灣;南支水流沿南美洲沿岸而下,稱為巴西洋流。巴西洋流雖為一暖流,但流勢較弱,隨後併入西风漂流。另外,在南美洲東岸南部有一寒流,是來自越過合恩角而來的西風飄流,稱為福克蘭洋流(Falkland Current),與巴西洋流在阿根廷沿岸交會,轉向東流碰到非洲大陸的南端,一部分水流北轉沿南非西岸北流,稱為本格拉寒流(Benguela Current),屬寒流性質,最後併入南赤道洋流。 N N N.

新!!: 南赤道洋流和南大西洋環流 · 查看更多 »

南太平洋環流

在南半球,由東南信風所形成的南赤道洋流,西流到新幾內亞附近轉向南,沿著澳洲東南部流動,稱為東澳洋流,屬暖流性質,至紐西蘭附近,與西風飄流合併折向東流。由於南半球中高緯度的海洋較開闊,加上南極流下的冰塊,使西風飄流加劇,水溫亦低。當此洋流抵達南美洲西岸,轉向北流,稱為祕魯洋流,又名洪保德洋流(Humboldt Current),屬寒流性質,最後併入南赤道洋流。 N N.

新!!: 南赤道洋流和南太平洋環流 · 查看更多 »

大西洋

大西洋(Océano Atlántico,Oceano Atlântico,Atlantic Ocean),是世界第二大洋。原面積8221萬7千平方公里,在南冰洋確立後,面積調整為7676萬2千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627米,最深處波多黎各海沟深達8605米。從赤道南北分為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北面連接北冰洋,南面則以南緯60度與南冰洋接連。 大西洋这个中文名称,最早来自于万历十一年(1583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广东肇庆所翻译的一本名叫《山海舆地全图》的世界地图册,虽然从今天的角度看该地图错误颇多,但是其中大西洋这个中文翻译从那时起便一直沿用至今。 其英文名稱是取自於柏拉圖曾經提出的至今未明確發現的亞特蘭提斯(Atlantis)。.

新!!: 南赤道洋流和大西洋 · 查看更多 »

太平洋

太平洋是地球上五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洋,面積1.813億平方公里,它從北極海一直延伸至南極洲,其西面为亞洲、大洋洲,東面为美洲,覆蓋着地球約46%的水面及約32%的總面積,比地球上所有陸地面積加起來還要大。赤道将太平洋分為北太平洋及南太平洋。北面連接白令海峽,南面則以南緯60度為界。 位于北太平洋西侧的马里亚纳海沟是地球最深的位置。海沟最大深度为海平面下 。 太平洋之名稱起源自拉丁文「Mare Pacificum」,意為「平靜的海洋」,由航海家麥哲倫命名。受雇于西班牙的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於1520年10月,率領5艘船從大西洋找到了一個西南出口(麥哲倫海峽)向西航行,經過38天的驚濤駭浪後到達一個平靜的洋面,他因稱之為太平洋。.

新!!: 南赤道洋流和太平洋 · 查看更多 »

北大西洋環流

北大西洋環流,位於大西洋北部,是全球五個主要大洋環流之一。它是一個循環狀態的洋流,橫跨整個北大西洋,南邊到達赤道,北邊幾乎到達冰島;西起北美東海岸,東到歐洲和非洲的西海岸。.

新!!: 南赤道洋流和北大西洋環流 · 查看更多 »

北赤道暖流

北赤道暖流(North Equatorial Current),或稱為北赤道洋流,為一個顯著的太平洋及大西洋洋流,在北緯10度至20度由東向西流。北赤道暖流為亞熱帶環流(Subtropical Gyre)的南部組成部分。雖然其名為北赤道暖流,但北赤道暖流並不與赤道有連接。在兩個海洋中,北赤道暖流因為向東流的赤道逆流阻隔而與赤道循環分開。在兩個海洋的西行水流為南赤道洋流的一部分。 B B B.

新!!: 南赤道洋流和北赤道暖流 · 查看更多 »

赤道逆流

赤道逆流(Equatorial Counter Current)為一個在太平洋及印度洋的顯著洋流,在北緯5度由西向東流。赤道逆流源於在各個海洋的北赤道洋流及南赤道洋流的水流平衡。.

新!!: 南赤道洋流和赤道逆流 · 查看更多 »

洋流

洋流亦称海流,是具有相对稳定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惟有在陸地沿岸,會因潮汐、地形及河水的注入等影響其變化。.

新!!: 南赤道洋流和洋流 · 查看更多 »

澳大利亞地理

澳大利亞位於南半球,土地面积7,686,850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小的大陸,也是世界面積第六大的國家。澳大利亞四面環海,擁有長達25,760公里的海岸線和面積達8,148,250平方公里的專屬經濟區。澳大利亞的海上鄰國包括了印度尼西亞、東帝汶、巴布亞紐幾內亞、所羅門群島、萬那杜、新喀里多尼亞和新西蘭。 澳大利亞全國可分為東部山地、中部平原和西部高原三個地區。中部是遼闊的沙漠,乾旱少雨;而大分水嶺以東則降水較為充沛。澳大利亞人口密度低(3人/平方公里),人口主要集中在東部與東南部海岸。澳大利亞為全球17個超級生物多樣性國家之一,東北部海岸有世界聞名的自然遺產大堡礁,最大的離島塔斯馬尼亞島則位于南部海域。.

新!!: 南赤道洋流和澳大利亞地理 · 查看更多 »

本格拉寒流

本格拉寒流是南大西洋东海岸沿南非和纳米比亚西海岸从南向北流动的寒冷的水流,最终汇入南赤道暖流。.

新!!: 南赤道洋流和本格拉寒流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南赤道暖流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