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南華早報

指数 南華早報

《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SCMP,简称南早)和星期日出版的《星期日南華早報》(Sunday Morning Post)是香港銷量最高的英語收費報紙。其主要對手為香港免費英文報章《英文虎報》、《亞洲華爾街日報》及《HKFP》。現時的總編輯(Editor-in-Chief)為譚衛兒。.

459 关系: 努雷·維塔奇劉夢熊劉慧卿埃博拉出血热埃里克·盧伯克,第四代艾夫伯里男爵健康空气行动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十年 (電影)卜力南丫島撞船事故南華南方都市报南方都市报案南早反舰弹道导弹史蒂芬·里德史釗域道叶简明司馬文吳木金同性戀各国房价收入比列表堰塞湖夏俊峰案夏利萊大宅大埔工業邨大台網大温哥华地区的华裔加拿大人天安門文件天安门毛泽东像污损案天航天水圍天水圍新市鎮太古坊太石村罷免事件如夢之夢姬達孔子和平獎孔傑榮孔聖堂中學宏輝集團容鳳書安東尼奧·費利克斯·達·科斯塔宋永毅对Facebook的审查和封锁对春晚的争议對江澤民的評價屯門南延綫岑維休工匠社...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上癮 (網路劇)中华人民共和国东海防空识别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审查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被封锁网站列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言论审查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母舰建造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认定的邪教组织列表中國2010年11月中国南方航空中国大陆对维基媒体的封锁中国大陆与香港矛盾中国季刊中国网络流行语列表中国模式中国新闻史中華中學 (香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治藏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持不同政見者列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自由中華民國中挪關係中文運動东风-41型洲际弹道导弹希慎廣場布力嘉七警案世界互联网大会世越号沉没事故帕夏汗大学袭击事件三七事件三里屯优衣库视频事件一国两制九龍工業學校九龍華仁書院乌鲁木齐七五事件亚伦·沙德瑞克于品海亞視新聞于逸堯亢帥克庹震廣大興28號事件廣福義祠廣源邨令计划令谷任劍輝任美貞仇國平张明杰 (官员)張寶華張贊波張鈺 (乒乓球運動員)張永霖休·范艾斯佐敦道彭定中彭定康何安達何世禮何鴻燊徐玉玉案徐才厚循道中學微博之星德蘭中學德臣西報北京地铁禁止销售报纸事件北京法国国际学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國際調查記者同盟國際金融中心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商場初選刘晓波刑警 (無綫電視劇)嘉諾撒聖心書院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周燕玲周永康周永康案呂品韜和泉素行傅高义哈佛女孩唐英年大宅僭建風波冯建梅强制引产事件冲之鸟岛凱思·金德斯頓全球現場全民媒體其士科技元朗公立中學校友會英業小學勞達航空“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倒數行動ClockenflapCmidi皇仁書院环球时报王向偉王宇 (律師)王建平王立基王炳權王辉耀王思聪獨裁政體福佳歌曲系列秦皇岛市科菲·安南程翔穆加贝女儿保镖在香港涉嫌打人事件章诒和米爾頓·佛利民精英大師糟糕艺术博物馆約翰·利弗維園六四燭光晚會网络评论员羅伯·巴聶特羅嘉瑞羅燦羅范椒芬烏坎事件爱德华·斯诺登瑞银集团環保教育徑無綫新聞畢打行牛精福星癸亥風災白韻琹D100芮效卫花心坑銅鑼灣書店股東及員工失蹤事件韩亚航空214号班机空难韋達 (騎師)莊士敦道莊梅岩遮打花園聽障人士職業支援及社會服務中心聖保羅書院聖約翰座堂 (香港)鍾庭耀鍾逸傑華僑日報華樂庭鐵行輪船公司顏成坤衙前圍村被政府認定為邪教的團體列表颱風天鴿對港澳地區之影響装配式建筑褚簡寧餓鬼:毛時代大饑荒揭秘西灣 (西貢)西藏历史西藏问题西藏歷史年表馬力 (民建聯主席)香港01香港2006年10月香港十號颶風信號列表香港報紙列表香港報業公會香港報業評議會香港大學副校長任命事件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香港大學民意調查風波香港外籍家庭傭工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九號烈風或暴風風力增強信號列表香港人被拒入境澳門事件香港建制派列表香港國際財經台香港傳媒爭議香港傑出學生選舉香港哥爾夫球會香港唱片香港公共屋邨列表香港的難民和尋求庇護者香港火災列表香港領事機構列表香港語文香港高爾夫球公開賽香港賽馬香港膠災香港自由新聞香港電視 (雜誌)香港電車香港LGBT權益香港歷史檔案大樓香港歸英運動香港死刑制度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校友列表香港新聞博覽館香港攝影記者協會駐澳門外交代表機構马云马建 (政府官员)马军马思聪誤植高世章高松傑謝太寶謝纘泰譚衛兒譚耀宗魯可蒂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谷歌大脑谷歌退出中国大陆事件豐樹大中華商業信託豪華餅家賽馬會傑志中心路透社麥理浩麥高樂黎智英黨媒姓黨黃安祖黃靖 (學者)黃毅力黄菊龍蝦伊麵范文照胡國興胡锡进胡振中郭伯雄郭鶴年郭栢榮郭正亮舆论斗争阿里巴巴集团赵紫阳藍塘道藍新福蒋洁敏邪教邵聖瑜邵阳当局没收婴儿事件邵逸夫的生日蔡少綿蔡東豪蔣麗芸鄭慧自我審查里约格朗德航空金·沃尔谋杀案金玉 (金正日妻子)長城環亞控股長春社艾倫·麥艾爾敦苦难的行军英華女學校英文虎報雨傘人雨傘革命雨傘革命時間軸 (2014年10月)雨傘革命時間軸 (2014年11月)電視城蛇肉陈杰 (1961年)FairviewGoogle EYE ProgramHoney GrannyImagine EntertainmentIn-N-Out漢堡IPhone女孩Phase EightTwitterVeraxYonden LhatooYUI抓諜人柯利達林和立恬墨書舍恒生指數李天一强奸案李世默李佩瑜李冠丰李福兆李錄李鵬六四日記東方紅藥業杜斌校本條例桂民海梁彥宗楊天經楊鳴章爭議楊春江機器之血歐舒丹正和島歷山大廈死亡咖啡館氹仔光遠炮竹廠爆炸大火 (1936年)波台黐線佬法西斯主义法輪功在香港法轮功在各地的发展及影响法新社洪子健活跃用户过亿的虚拟社区列表港島香格里拉大酒店港鐵文化溫卓妍溫紹賢潤娥潘紹聰潘潔澳門的士亂象濱崎步朝鲜驻华大使馆朱令铊中毒事件朱敦瀚成都晚报戴安娜相機戴磊華戴麟趾戴耀明我是香港人連線海濱花園 (住宅)新山新界小型屋宇政策新華輪新闻集团 (1979-2013年)方健儀日本关于钓鱼岛之言行摩力克摩根士丹利董事合唱團愛丁堡廣場渡輪碼頭愛心聖誕大行動數獨拔萃男書院曾恩波曾母暗沙曾慧英001A型航空母舰11月6日1903年香港1908年香港1916年香港1923年香港1938年1938年香港1994年香港2003年香港七一遊行2004年香港2005年台灣電視頻道換照爭議2006年7月2007年2月2008年西藏骚乱2008年香港國際賽事2009年2月澳门2010年中華民國直轄市公職人員選舉2011年1月澳门2011年7月中國2011年香港僭建風波2012年10月中國2012年中国反日示威活动2012年什邡市反对钼铜项目事件2012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2012年澳門勞動節遊行2013年2013年10月中國2013年11月2013年中国大陆2013年《南方周末》新年特刊事件2014年10月中国大陆2014年乌鲁木齐火车南站暴力恐怖袭击案件2014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香港代表团2014年莎车县暴恐袭击案2014年香港2014年香港國際賽事2014年茂名市反对PX项目游行2015年4月中國2015年5月中國2015年集安旅游大巴坠桥事故2015年湖北荆州电梯事故2015年曼谷爆炸案2016年2月中國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女子400公尺個人混合式比賽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國香港代表團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男子200公尺個人混合式比賽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代表團2016年中国2016年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2016年香港國際賽事2016年香港電動方程式錦標賽2016年農曆新年旺角騷亂2018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2018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國香港代表團6.22民間全民投票6521行动992 (緊急短訊求助) 扩展索引 (409 更多) »

努雷·維塔奇

努雷·維塔奇,(Nury Vittachi,)是香港幾部英文暢銷書作家。現任英文虎報專欄作家。之前曾任《南華早報》。Nury Vittachia 是一位棟篤笑講者,及風水學者。他著名出版小說命名為 The Feng Shui Detective。作品讀者對像是香港青少年。 他是第七屆香港文學節講者。.

新!!: 南華早報和努雷·維塔奇 · 查看更多 »

劉夢熊

劉夢熊,暱稱尖啤、大雄班主任、Dream Bear,香港商人,生於中國廣東台山,於1968年上山下鄉到東莞長安落戶,於1973年游泳偷渡到香港,此後在香港一直從事期貨及外匯炒賣等高風險行業;曾經擔任第11屆全國政協委員及外事委員會委員、香港特區政府策略發展委員會委員、百家戰略智庫主席、香港上市公司佳訊控股()董事局主席兼執行董事及東方明珠創業()董事局副主席。長期支持保釣運動,也聲援中國大陸三聚氰胺奶受害者維權群體結石寶寶之家發起人趙連海。 此外,劉夢熊曾經擔任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國際資源集團(前身為信用咭防盜及智富能源金融)()主席、世界最大華資投資銀行及證券行「京華山一國際(香港)有限公司」首席顧問、《鏡報月刊》之出版機構董事,又撰寫《文匯報》「指點江山」、《東方日報》「指點江山」專欄,他當年強烈支持梁振英參與2012年行政長官選舉,曾經經常對泛民主派人士嚴厲批評,但自2013年與梁振英反目後則強烈批評梁振英及特區政府,批評其政策。.

新!!: 南華早報和劉夢熊 · 查看更多 »

劉慧卿

劉慧卿(Emily Lau Wai-hing;),香港政治人物,曾任記者及傳媒人,1991年成為首位經地區直選的女性立法會議員,民主黨首位女性主席,前綫政黨前召集人,1989-1991年香港記者協會主席。南加州大學電視新聞學士,1976-1991年在香港與倫敦的英語傳媒任記者,包括英國廣播公司電視部助理編導等。 2016年,劉慧卿宣布不再競逐連任立法會議員,告別25年的議會生涯。 政治手腕素來強硬,被認為是香港民主派中的「強硬派」,亦堅守立場及原則。自2008年推動前綫與民主黨合併,立場轉向中間靠攏,尤其是在2010年領導民主黨與香港中聯辦達成協議通過政改方案後。在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調查的「十大立法會議員排名榜」長期入榜。與現時的激進民主派相比,雖然政治作風強硬,但她長年堅持「和理非非」的抗爭路線(和平理性,非暴力及非粗口),並對攻擊她的人甚少出惡言(惡意人身攻擊除外)。.

新!!: 南華早報和劉慧卿 · 查看更多 »

埃博拉出血热

伊波拉出血熱(又名:伊波拉病毒病;通稱:伊波拉)是一種由伊波拉病毒引起,多出現於靈長動物身上之人畜共患傳染病。罹患此病的人會在2天至3週內陸續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疼痛、嘔吐、腹瀉及出疹等症狀。病情後會進一步惡化為肝、腎衰竭。步入此階段,病人或會出現體內、外出血的現象,並可能在首個症狀出現後的6至16天内,因血容量過低或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亡。 伊波拉患者多因接觸了帶有病毒的體液(包括血液)、器官,或間接觸摸到最近受污染之器具而染病。目前尚未有足夠證據,顯示病毒能經空氣微粒在靈長動物間傳播。患者的精液或母乳在其康復後的數週至數月内,仍可能載有病毒。果蝠被認為是伊波拉病原體的,能在自身不受影響的狀況下將之散播。疫症的控制在乎醫療界以及一定程度的社區配合。前線醫學措施包括了快速的病例偵測、實驗室診斷、、正確看護、謹慎處理醫療廢物及妥善安葬或火化屍體。減少接觸受感染的個體為社區防疫的一大重點。在近距離接觸患者時,應穿著完整的連身型防護衣物,並勤加洗手。叢林肉易沾染病毒,故需在徹底煮熟後方能進食;在處理這類產物時,也需佩戴醫用手套。 盡可能撇除其他諸如瘧疾、霍亂、腦膜炎、其他病毒性出血熱等可造成近似症狀的疾病,為診斷伊波拉出血熱的首要工作。血液樣本中之抗病毒體、病毒的核糖核酸或病毒本身均為鑑定的指標。目前尚未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各方亦正致力研發安全、可供廣泛使用的疫苗及藥物。病人大多接受或靜脈注射等,可提高存活率的舒緩性療法,以降低疾病所帶來的傷害及併發症的風險。深切治療則能進一步應付器官衰竭的問題。根據一直以來的疫情,此出血熱可造成高達25-90%(平均約五成)的綜合臨床致死率。 此病在1976年首次出現於當時的蘇丹及薩伊,並常於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區造成間歇性爆發。直至2013年,世界衛生組織一共公佈了1,716宗確診個案,合計24次爆發。最嚴重的一次流行,為肆虐西非的2013-16年疫症;是次爆發最終感染了人,奪取了人之性命。.

新!!: 南華早報和埃博拉出血热 · 查看更多 »

埃里克·盧伯克,第四代艾夫伯里男爵

埃里克·雷金納德·盧伯克,第四代艾夫伯里男爵,FBCS,M.I.Mech.E(Eric Reginald Lubbock, 4th Baron Avebury,),英國政治家,1963年至1970年為自由黨的下院議員。後在1971年繼承艾夫伯里男爵爵位,成為上院議員。在1999年上議院改革後,他作為世襲貴族,成功獲選為自由民主黨貴族代表,得以繼續留在上院議事。艾夫伯里勳爵在上院專門關注人權及少數族裔利益等議題。.

新!!: 南華早報和埃里克·盧伯克,第四代艾夫伯里男爵 · 查看更多 »

健康空气行动

健康空气行动(Clean Air Network, CAN)是一家专门聚焦香港空气污染问题的独立非政府组织。CAN旨在教育公众空气污染造成的健康影响,唤起公众对香港空气净化的支持。根据思汇政策研究所的环境节目理事迈克·基尔伯恩所言,CAN是以鼓励公众说出和支持政府能改善香港空气质量的措施的目的创立的。.

新!!: 南華早報和健康空气行动 · 查看更多 »

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China Media Capital, 简称 CMC)是一家成立于2009年的投资公司,总部位于上海,董事长为黎瑞刚。由国家开发银行、上海东方惠金等作为支持。CMC有《中国好声音》等多个项目商业运作成功案例。.

新!!: 南華早報和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 查看更多 »

十年 (電影)

《十年》(Ten Years)是2015年12月上映的香港電影,為5個故事構成的短篇電影合集,當中包括郭臻导演的《浮瓜》、黃飛鵬导演的《冬蟬》、歐文傑导演的《方言》、周冠威导演的《自焚者》、伍嘉良导演的《本地蛋》,由廖啟智、梁健平、周家怡、游學修、吳肇軒等領銜主演。香港於2015年12月17日在百老匯電影中心上映,因反映熱烈而陸續於不同戲院再上映,累計票房突破600萬港元,並獲得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是香港史上唯一沒有得到其他獎項提名的最佳電影;海外則預計2016年8月在臺灣上映。該電影亦獲選為2015年推介電影。 該電影因內容涉及香港人權、民主、言論自由受威脅的現況,加上涉及包含香港獨立、自決等敏感政治話題,被指是香港社會的「預言書」。北京政府全面封殺此片,下令中國大陸各大網路平台禁止直播、轉播金馬獎及香港電影金像獎實況,令至少千萬觀眾无法收看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 2017年,「十年電影工作室」正式籌備《十年》國際版,連結世界,讓更多世界互通的價值理念傳播更廣。消息指曾獲得康城金棕櫚獎的泰國導演阿彼察邦將參與《十年泰國》。其餘參與的導演包括Wisit Sasanatieng、Aditya Assarat、Chookiat Sakveerakul 和 Chulayarnnon Siriphol。此片將由 Aditya Assarat 成立的 Pop Pictures 和 Films For Free 負責監製。而 《十年台灣》由劉嘉明成立的佳映娛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負責監製,邀請了鄒隆娜、廖克發、勒嘎‧舒米、謝沛如和呂柏勳擔任導演。 《十年日本》則由高松美由紀旗下的 Free Stone Productions 擔任監製,導演名單將會在釜山電影節公佈。.

新!!: 南華早報和十年 (電影) · 查看更多 »

卜力

卜力爵士,GCMG,DL(Sir Henry Arthur Blake,別名卜公,),是英國派駐香港的第十二任港督(1898年-1903年)。.

新!!: 南華早報和卜力 · 查看更多 »

南丫島撞船事故

南丫島撞船事故是於2012年10月1日香港慶祝中國國慶煙花匯演當晚,在香港離島南丫島西北的西博寮海峽上發生的一宗撞船事故。一艘載逾百人的香港電燈載客船南丫四號被港九小輪雙體船海泰號撞擊後迅速翻沉,南丫四號乘載的127名船員及乘客全部墮海,大量乘客因為未能夠及時逃生而遇溺。連同海泰號上受傷的8名乘客及2名船員,以及參與救援時受傷的4名警察及消防員,事故共造成39人死亡、92人受傷。.

新!!: 南華早報和南丫島撞船事故 · 查看更多 »

南華

南華可以指:.

新!!: 南華早報和南華 · 查看更多 »

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简称“南都”)是中国南方的一份综合性日报,于1995年3月起试刊,1997年1月1日正式创刊,为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的子报。报章隶属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覆盖广东省,为珠三角地区影响力最大的报纸。目前总部在广州。报纸版面大小四开,每天版面一度达到平均在100版以上。 同《环球时报》等民族主义立场的报纸相对应,《南方都市报》主要采自由主义立场。该报是一份以广州、深圳两个中心城市为主,覆盖全省包括珠三角12个中等城市(曾擴展至香港、澳門)在内的综合类日报。 2006-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全国晚报都市类报纸竞争力检测当中,《南都》连续两年名列竞争力排行榜第1名,还被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为“中国品牌500强”。 根据世界报业协会2008年6月在瑞典哥德堡发布的“2008年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排行榜”,南方都市报以140万份的发行量位列第28位,中国第6位。.

新!!: 南華早報和南方都市报 · 查看更多 »

南方都市报案

南方都市报案,简称南都案或南都事件,是指《南方都市报》编辑程益中、总经理兼副主编喻华峰、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社委李民英被以贪污、行贿、受贿、私分国有资产等罪名逮捕及判刑,由于普遍怀疑是由于南方都市报关于孙志刚案和SARS事件报道而引起当时张德江领导的地方政府的报复、以及司法裁定中的巨大争议而广为关注。.

新!!: 南華早報和南方都市报案 · 查看更多 »

南早

#重定向 南華早報.

新!!: 南華早報和南早 · 查看更多 »

反舰弹道导弹

反舰弹道导弹(ASBM)是一种军用弹道导弹系统。这是一种用于攻击海上军舰的中程弹道导弹。因为它的速度可达10马赫,所以目前尚未有任何一种舰载导弹防御系统可以拦截大量同时袭来的反舰弹道导弹。 反舰弹道导弹装备有足够大的常规弹头,加上高速飞行的巨大动能,它的一次攻击就足以重创甚至击沉一艘超级航空母舰。与携带核弹头的导弹不同的是,它必须直接命中目标才能造成破坏。因此它与典型的弹道导弹不同,它在短暂的初始加速阶段后,首先遵循弹道导弹的飞行轨迹,然后需要精确的高性能制导系统来引导它攻击移动中的目标。優勢面在於軍事界討論的命中率問題實質意義不大,因為只要有一定的命中率,作為防守武器,陸地一方的彈藥基數極大,只要一次大量發射(例如十枚以上)終將命中。.

新!!: 南華早報和反舰弹道导弹 · 查看更多 »

史蒂芬·里德

史蒂芬·里德(Stephen Leather),1956年10月25日生于曼彻斯特斯文顿,成长于萨尔与查尔顿-哈迪,英国知名惊悚小说畅销书作家,毕业于曼彻斯特文法学校以及巴斯大学生物化学专业,其职业生涯丰富多彩,曾在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做过生物化学分析师,在采石场铲过石灰石,当过面包师、汽车加油站服务员、酒吧招待员和国内税收工作人员等,之后又在《格拉斯哥先驱报》、《每日镜报》、《每日邮报》、《南华早报》以及《泰晤士报》等报社做过十多年的新闻记者,1992年开始专职小说创作。2011年,史蒂芬·里德位列Kindle全球畅销书英国籍作家排行榜第二位。2017年9月30日,依据史蒂芬·里德1992年的出版的畅销小说《中国佬》改编的电影《英伦对决》在中国上映。.

新!!: 南華早報和史蒂芬·里德 · 查看更多 »

史釗域道

史釗域道(Stewart Road)是香港島灣仔區的一條街,南北走向,北至灣仔北告士打道、灣景中心大廈與新鴻基中心處,南至灣仔軒尼詩道、莊士敦道德士古大廈油站處。 根據《南華早報》1929年6月17日的報道,當時新命名的史釗域道是紀念1843年至1844年間擔任庫務司(Colonial Treasurer)的史釗域(Charles Edward Stewart)。.

新!!: 南華早報和史釗域道 · 查看更多 »

叶简明

叶简明 ,原名叶建明,中国香港籍企业家,全球五百强企业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中华能源基金会理事局主席、中国文化院理事会主席。被财富杂志评选为世界500强中国公司最年轻掌门人。.

新!!: 南華早報和叶简明 · 查看更多 »

司馬文

司馬文(Paulus Johannes Zimmerman,),音譯名為保祿·約翰尼斯·司馬文,英文通稱為保羅·司馬文(Paul Zimmerman),荷蘭犹太裔香港人,泛民主派社會運動人士。司馬文生於荷蘭,並在荷蘭完成大學教育。他在1984年到香港工作,婚後決定於香港定居,並在2012年歸化中國國籍。現任香港南區區議會薄扶林選區議員。 司馬文在1990年代起參與香港的社會運動,並參與保護海港協會。他於2006年香港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在政壇嶄露頭角,雖然在選舉中一直失利,但於2010年南區區議會薄扶林選區補選中成功當選為南區區議會議員,且並能兩度連任。然而,他自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起多次競逐立法會議席,以及參選港區全國人大代表,但均告失敗。.

新!!: 南華早報和司馬文 · 查看更多 »

吳木金

吳木金,BEM(Ng Muk-kah,),又稱珍妮(Jenny)或珍妮女工班(Jenny's side party),香港女工,1928年至1997年間在金鐘添馬艦海軍基地協助皇家海軍和其他英聯邦海軍船艦洗刷艦身,前後近70年。 吳木金自11歲起已跟隨母親從事洗刷軍艦艦身的工作,13歲起更成為女工頭目,帶領其他女工駕駛舢舨,手持長柄刷子或油漆滾筒翻整艦身。她們還會為艦上海員熨洗衣物、清理垃圾,甚至為高級軍官每天購買報紙、生果和添置鮮花。她們的所有工作均不收分文,唯一的收入來源是向海員販賣汽水和變賣所有從艦上收集得到的廢料和垃圾。 珍妮女工班歷年來服務的軍艦數以百計,好幾代曾駐守或訪問香港的皇家海軍和其他英聯邦海軍人員都對她們留下深刻印象。1980年,英廷更向吳木金頒授英帝國獎章,以作肯定。吳木金與皇家海軍的工作關係一直到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才告終結。晚年的她在香港過退休生活,2009年在香港逝世,終年92歲。.

新!!: 南華早報和吳木金 · 查看更多 »

同性戀

同性戀,亦稱為同性向、同性愛,是以同性為對象建立起親密關係,或以此性傾向做為主要自我認同的行為或現象。同性戀連同雙性戀和異性戀構成了性傾向連續光譜不同程度之別的三區帶。對同性戀者常用的稱呼為同志,男性為男同志(Gay),女性為女同志(Lesbian)。 性傾向是個體對特定性別之人,感受到的持久性情感、愛慕或性吸引力。目前尚無研究能夠明確證實性傾向是由特定、或多種因素所引致。但數篇生物學理論研究論文指出性傾向的形成可能涉及基因或子宮環境等生物性因素,而由生物因子(基因、激素)和非社會性的環境因子共同作用促成,科學證據不支持能由社會性手段教導或學習性傾向的說法。 科學研究已證實同性戀是人類性慾的自然展現型式之一,同性戀此性傾向與異性戀、雙性戀相同,其本身不造成任何心理傷害。性傾向可能會在一生中發生某種程度的變化,或未必有固定的身份認同;儘管如此,大多數人對於他們的性傾向,幾乎沒有或沒有經驗到能選擇的感覺,並且沒有充足可靠的科學證據支持能用心理學手段干預性傾向。 不少同志處於互相承諾或同居的親密關係,有些也共同育養子女,但直到最近一些國家才展開針對同性親密同居的戶口調查,同志家戶的生活境況也開始獲得矚目。在人類歷史上,同性間的親密關係與性行為受過推崇和迫害,而從十九世紀末開始,爭取同志社群能見度、同性親密關係社會承認和相關法律權利的全球性社會運動興起,要求保障同志在婚姻或民事結合、生育撫養、工作就業、從軍入伍、醫療照護上獲得平等對待的權利,並且推動立法或行政措施,制止對性別氣質或性傾向的仇恨言論和霸凌行為。.

新!!: 南華早報和同性戀 · 查看更多 »

各国房价收入比列表

以下世界各国或地区的房价指数(房价收入比)列表,依据在线数据库所提供的2016年房价收入比数据。.

新!!: 南華早報和各国房价收入比列表 · 查看更多 »

堰塞湖

堰塞湖是指山崩、土石流或熔岩堵塞河谷或河床,儲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的湖泊,通常為地震、風災、火山爆發等自然原因所造成,也有人為因素所造就出的堰塞湖,例如:炸藥擊發、工程挖掘等。堰塞湖的形成,通常是不穩定的地質狀況所構成,當堰塞湖構體受到沖刷、侵蝕、溶解、崩塌等作用,堰塞湖便會出現「溢壩」,最終會因為堰塞湖構體處於極差地質狀況,演變「潰堤」而瞬間發生山洪爆發的洪災,對下游地區有著毀滅性破壞。(大多數的堰塞湖會於形成後的數天內,不斷的由原本的河川注入儲水,累積到足以潰堤的水量。).

新!!: 南華早報和堰塞湖 · 查看更多 »

夏俊峰案

夏俊峰案是一件中国大陆的刑事案件,发生于2009年5月16日。沈阳小贩夏俊峰在同城管争执时使用随身携带的切肠刀将两名城管人员刺死,事件引发大陆地区广泛关注。该案主犯夏俊峰在经历多次上诉后无果,于2013年9月25日被执行死刑。.

新!!: 南華早報和夏俊峰案 · 查看更多 »

夏利萊大宅

夏利萊大宅,位於香港九龍窩打老道與對衡道交界的綠色大屋,是著名印度裔香港望族夏利萊氏(Harilela)的住宅,居住了家族三代愈100名成員。全屋以高牆圍著,分為新舊兩翼,以印度姬陵式設計。舊翼用了3年時間籌備,1年時間興建,於1952年落成,原本只有18個睡房,是夏利萊母親的遺願,希望他與6名兄弟永遠住在一起。後來,因為家庭成員不斷增加,需要重新裝修,並且興建了新翼的部分。現在,大屋樓高3層,另設一層地庫,總面積達,共有90個睡房、多個裝飾宏偉的客廳、一個可座75人的電影院,另有祈禱室、保齡球場、健身房、桑拿房、游泳池、按摩浴池、酒吧區等,儼然是個自成格局的小社區。地庫則可以停泊70輛汽車。 每逢星期日,家族成員都會聚餐,差不多隔日都有大大小小的生日會或其他類型的慶祝活動。他們聘請了30個僕人、3個廚師、幾個修理技工、1個園丁、7個司機和1個裁縫,以維持每日的起居作息。.

新!!: 南華早報和夏利萊大宅 · 查看更多 »

大埔工業邨

大埔工業邨(英文:Tai Po Industrial Estate),位於香港新界東大埔區大埔新市鎮東邊的填海土地上,距離大埔新市鎮約1.5公里,佔地75公頃。大埔工業邨毗鄰吐露港及大埔海濱公園,主要由汀角路連接大埔市中心。.

新!!: 南華早報和大埔工業邨 · 查看更多 »

大台網

大台網有限公司(Big Big Channel Limited,前稱無綫網絡電視、無綫收費電視、銀河衛視),為1998年成立的香港傳媒機構。現時業務包括經營社交媒體Big Big Channel、手機應用程式開發、衛星電視信號上下行傳送。 過去更曾在香港經營收費電視,惟2017年1月已交還本地收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並在2017年6月1日結束營運了19年的收費電視業務。.

新!!: 南華早報和大台網 · 查看更多 »

大温哥华地区的华裔加拿大人

华裔加拿大人在大温哥华人口中占有相当的比例,特别是温哥华市、列治文市和本拿比市,华裔的影响无处不在。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预测,2031年大温地区的华裔人口将增长到80万人左右,占大温地区总人口的23%。届时,高加索人的比例将低于50%,成为少数民族。 华裔加拿大人在大温地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温哥华建市的1886年。与北美其他地区一样,温哥华最初的华人主要来自广东省。 从20世纪中期起,新一轮的移民潮一直延续到现在,第一波移民来自香港,随后是臺灣和中国大陆的移民潮。.

新!!: 南華早報和大温哥华地区的华裔加拿大人 · 查看更多 »

天安門文件

《天安門文件》(The Tiananmen Papers)是一部由關於中國六四事件的政府內部檔案編輯而成的英文書籍,檔案由一位化名「」的人提供,美國林培瑞教授主譯,美國黎安友教授負責编辑,柏克萊加大新聞學院院長教授寫結語,於2001年1月由美國出版。.

新!!: 南華早報和天安門文件 · 查看更多 »

天安门毛泽东像污损案

天安門毛澤東像污損案是指在1989年5月23日下午2時,3位來自湖南省瀏陽市的青年魯德成、喻東嶽和余志堅針對北京市天安門所懸掛巨幅毛澤東畫像所進行的毀損行動。其中三人最初為了聲援主張反對貪腐和要求中國共產黨改革的六四事件抗議學生而在5月19日前往北京市,然而他們則主張完全推翻中國共產黨並且建立民主政府。儘管余志堅和喻東嶽曾經向學生領導人提及建議和宣言但並沒有獲得答覆,之後認為無法和學生有進一步對話的三人於5月22日開始策劃針對毛澤東畫像的破壞行動。 第二天他們先是於附近購買了20顆雞蛋並且填滿油漆,之後就抵達畫像附近準備展開行動。三人先是於天安門城樓懸掛「五千年專制到此可以告一段落」和「個人崇拜從今可以休矣」標語,不久便將盛滿顏料的蛋殼扔向毛澤東畫像上。之後3人遭到由北京高校學生自治聯合會大學學生組成的糾察隊抓住,並且送至帳篷中問話。最初三人認為可以藉此與學生領導人會面並且告訴他們其行動的象徵意義,但是參與學生則是擔心三人為中國政府為了故意抹黑抗議行動而派遣的間諜。最後決定在當天下午5時召開中外記者新聞發表會,會議上要求三人公開承認是個人作為而「與民主運動無關」。 隨後在當天晚上7時,北京高校學生自治聯合會將3人移交給北京市公安機關處理;而民主運動人士也在播出的電視節目上譴責這一行為,並且多次強調示威學生與3名青年污損毛澤東像的作為並沒有關聯。到了晚上10時遭到污損的毛澤東畫像被撤下來,並且隨即換上了備用畫像。之後魯德成、喻東嶽和--堅分別被人民法院判處16年有期徒刑、20年有期徒刑和無期徒刑,其中喻東嶽更因為在監獄中遭遇虐待而罹患精神疾病。這次事件之後,包括周勇軍、封從德、王丹和吾爾開希等學生領導人對於示威學生造成3人遭到公安機關逮捕並判刑感到抱歉,同時亦有以此次事件為主題的文學著作以及話劇表演出現。.

新!!: 南華早報和天安门毛泽东像污损案 · 查看更多 »

天航

天航(,原名黃黎兼,英文名Kim),射手座,香港作家,香港小說會副理事長。曾就讀全完中學,曾是香港大學聖約翰學院宿生及田徑隊隊長,畢業於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系,主修心理學及經濟學。天航由中學時期開始,已熱衷寫作,向南華早報投稿,於2000年參加數碼通ism@rt網站的二千年願望計劃而出道,同年12月於生日當天推出第一本小說《戀上白羊的弓箭》,感動過無數顆年輕的心,曾獲香港雜誌《TVB周刊》及內地少女時裝雜誌《COCO》轉載,亦被香港電台改編成廣播劇。天航出道初期是博益出版集團旗下一本堂的作者,創作了《披上狼皮的羊咩咩》和《書--的少年時代》等愛情小說,而前者亦被眾多讀者選定為天航「最催淚的愛情小說」。2004年他不與博益續約,同年成立天航出版社,自資出書,憑《三分球神射手》系列成為最暢銷本地男作家,至今仍是高踞各大銷量榜的全職作家。 自2010年起,天航移居台北,結識台灣女友E小姐,並於2012年11月求婚成功,完成畢生最大的夢想──結婚。天航於2013年3月,和E小姐結婚,由一個香港低下階層變成台灣中產。天航最喜愛的服裝是V領T恤,曾穿著「Deep V」T恤出席2011年廣州南國書香節及2012年香港書展的座談會並舉行簽名會。目前他正在創作D系列的第六集,這系列由銷量最差變成大受歡迎,第四集《秦始皇最恐怖的遺言》在十月底出版,旋即高踞各大書局暢銷榜,只憑一個多月的銷量,即成為香港2012年度全年暢銷書排行榜第一的文學類作品,第五集《先知瑪雅的未知夢》亦是2015年整年度全港暢銷榜上排名第一的文學類作品。 天航的讀者主要是青少年,曾得到作家倪匡先生的稱讚。其作品類型以小說為主,天馬行空,著作題材多樣化,喜以中國傳統章回小說行文結構。近年天航從「分子料理」得到啟發,正鑽研一種融合各類型小說要素的「分子小說」。 作品方面,《書--的少年時代》、《愛因斯坦被摑了一巴》及《秦始皇最恐怖的遺言》曾分別入選第十五屆、第十九屆及第二十六屆中學生十大好書龍虎榜,其中《秦》一書以以最高票數當選十大好書龍虎榜,令天航在2015年獲選為「全港中學生最喜愛作家」。天航大部分作品已由台灣蓋亞文化出版,中國大陸版曾由湖南魅麗文化及天窗文化(中國)出版。 近年,天航開始讓其作品嘗試以跨媒體方式陸續展現,除了於App Store發布部分電子版小說外,更以漫畫、舞台劇等方式展現給不同的受眾群面前。.

新!!: 南華早報和天航 · 查看更多 »

天水圍

天水圍(Tin Shui Wai)位於香港新界西元朗區西北部,周邊被屬屏山鄉事委員會的沙江圍、輞井圍、馮家圍、蝦尾新村等村落包圍,距離中區及上環市區大約25--。天水圍新市鎮是區內大型新市鎮,佔地約406公頃,人口為28.8萬。.

新!!: 南華早報和天水圍 · 查看更多 »

天水圍新市鎮

天水圍新市鎮(Tin Shui Wai New Town)位於香港新界西部的元朗區,為第三代香港新市鎮,也是元朗區兩個新市鎮之一,人口約300,000。未來,天水圍新市鎮可能會和計劃中的洪水橋新發展區合併成為一個大型的新市鎮。.

新!!: 南華早報和天水圍新市鎮 · 查看更多 »

太古坊

太古坊(Taikoo Place)位於香港東區鰂魚涌,是香港島其中一個商業區。.

新!!: 南華早報和太古坊 · 查看更多 »

太石村罷免事件

太石村罢免事件是指2005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鱼窝头镇太石村村民对在任村主任进行罢免而引起廣泛關注的政治事件。罢免事件因部分有影响人士和学者的参与、大量媒体的曝光评论与当地政府的使用武力而广为关注。 當時太石村發生了嚴重的財務問題,村民委员会已失去村民的信任,被質疑貪污腐败。憤怒的村民遂依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组织提请罢免程序。但区政府采取了致使事态升级的暴力手段,动用上千警力,拘捕了几十名村民,以及几位帮助村民的人权人士。虽然村民选举出了自己的选举委员会成员,但由于某种压力下,民选委员不久都辞职,支持罢免的部分签名村民最后撤回签名,村主任罢免遂告失败。.

新!!: 南華早報和太石村罷免事件 · 查看更多 »

如夢之夢

《如夢之夢》是2000年代初期華人劇場最受矚目的一齣戲之一,是表演工作坊的創始人賴聲川個人從事劇場工作二十多年來最大膽的突破、同時也是最驚人的作品。整個構想是賴聲川在一次印度的旅行之中寫下的靈感,融合了他多年來的許多旅行經驗、思考,以及在藏傳佛法方面的學習。本劇於2000年2月在加州柏克萊大學,以工作坊形式做過三個小時半的呈現,英文演出。2000年5月則由台北藝術大學學生演出完整版,中文演出;2002年由香港話劇團於香港演出,2005 年於台北國家戲劇院再度演出。 本劇首創環繞形式的劇場,將觀眾席置於中央,舞台則環繞關眾席搭建;演出時間長達七至八個小時,舞台包含八個方位,三個樓層,穿越時間(民國初年、現代)與空間(台北、巴黎、上海、北京、諾曼第)。.

新!!: 南華早報和如夢之夢 · 查看更多 »

姬達

姬達爵士(Sir Jack Cater,),生於英國倫敦,1940年志願入役英國皇家空軍,於英國皇家空軍戰鬥機中隊服役,亦曾在海外戰區擔當行政業務,戰後的1945年11月,以空軍少校階級前往香港加入軍政府,至民事小組工作。1946年在皇家空軍香港基地退役,加入當時的漁務處(今漁農自然護理署)做見習生,展開長達40年的公職生涯。 1967年6月港督戴麟趾爵士因病與家人返回英國休假,防衛司兼港督特別助理姬達獲任命為增設的副輔政司(特別職務),姬達、華民政務司何禮文和輔政司祁濟時三人成為香港政府應對1967年暴動的核心決策人物。由於1967年任職防衛司時,處理六七暴動表現獲認同,故當政府打算成立廉政公署,姬達便成為不二之選。1973年獲香港總督麥理浩委任為香港總督特派廉政專員,1974年領導香港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成立;為首任廉政專員,並接管警方反貪污部工作。針對打擊警察及公務員貪污,致力洗脫瀰漫社會的賄賂歪風。當年有婦人曾跪在路上向他伸冤,也有年輕人在街頭向他鞠躬敬禮。姬達家人形容他為「香港真正的朋友及僕人。」 1978年至1981年任香港布政司。姬達爵士為香港社會的發展建設,以及帶頭在社會上樹立廉潔的風氣方面,貢獻良多。後來亦成為港督人選之一。 姬達離開政府後繼續留港工作和生活,至2001年才辭退所有工作回家鄉定居,最後一次來港是2002年,之後病情惡化遂轉往根西島專心養病。及至2006年4月14日因病辭世。 姬達在多年來以香港為家,其家人發出的訃文指姬達「在香港服務56年,以令到世界更美好為奮鬥目標」,令人懷念。 而廉署亦讚揚他是捍衛亞洲邁向廉潔之鑰匙。.

新!!: 南華早報和姬達 · 查看更多 »

孔子和平獎

孔子和平獎是一個由中國鄉土藝術協會於2010年12月創辦、並由中国国际和平研究中心繼辦的獎項,用以頒發給「對和平有貢獻的人」及「宣示中國與亞洲的和平觀和人權觀」。 本獎創立時,由於同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為在獄中的民運與維權學者劉曉波,因此外界質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倉促舉辦及頒發此獎項的目的是為抵制諾貝爾和平獎,以期維持中國的國際形象。不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鄭重否認其與孔子和平獎的關連,且多次叫停孔子和平奖,并于2011年9月廢止孔子和平獎,由於被中共當局禁止辦理,10月改在香港注册成立,并由“中国国际和平研究中心”继续举办。 目前只有中國佛教協會前會長一誠法師正式出席過頒獎典禮領獎,其餘歷年所有獲獎者都拒絕領獎。不過,2016年的獎項頒發給了中國犧牲的維和部隊成員,由於得主已經過世,因此以追贈的方式領取,使得獎項順利頒發。.

新!!: 南華早報和孔子和平獎 · 查看更多 »

孔傑榮

孔傑榮(,Jerome Alan Cohen),又譯傑羅姆·艾倫·柯恩,是美國著名的中國及東亞法律專家。他是前哈佛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現任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暨亞美法研究所共同主任,同時也是外交關係協會的兼任資深研究員、寶維斯律師事務所的資深顧問。 他剛到中國時,全國上下都在進行「批孔運動」;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於是從那時候開始他在中國大陸地區慣用的中文名為柯恩。.

新!!: 南華早報和孔傑榮 · 查看更多 »

孔聖堂中學

孔聖堂中學(Confucius Hall Secondary School)是位於香港島銅鑼灣的一所直資中學,由香港孔聖堂主辦,成立於1953年。學校範圍內的孔聖講堂建於1935年,是香港早期少有的華人會堂。該校於2011年起轉為直資中學,成立法團校董會。而前任校監岑才生於2016年4月擔任校董期間逝世。.

新!!: 南華早報和孔聖堂中學 · 查看更多 »

宏輝集團

宏輝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前稱田生集團有限公司,2007年前稱為全美國際,原來業務是二手電腦買賣。。田生集團主要從事舊樓購併,然後把購併完成的舊樓或地盤售予發展商或自己發展。2007年田生集團透過全美國際借殼上市,2007年9月公司改名為田生集團有限公司,以經營地產業務為主。 田生集團董事會主席是李永賢,董事區永華是田生地產的創辦人,傳媒稱之為「收樓大王」。 2010年12月,田生集團由香港創業板轉往香港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編號由8136改為0183。 田生集團總部原位於九龍西尖沙咀廣東道30號新港中心第二期,到2014年10月遷往皇后大道中九號6樓A室。.

新!!: 南華早報和宏輝集團 · 查看更多 »

容鳳書

容鳳書(Yung Fung-shee,),香港女慈善家,家族與渣打銀行關係密切,她的祖父容良是渣打銀行首位買辦,而容良的其中一名兒子容翼庭等多名家族成員也相繼在渣打銀行歷任買辦和華經理等要職。行事低調的容鳳書生前在證券市場投資有道,賺取大筆利潤,她在1969年訂立遺囑,決定在身後把300萬港元遺產轉贈香港政府,用作興建照顧社會大眾的免費公眾健康中心和診所。當她在1972年8月逝世的時候,有關遺產已升值至1,600萬港元,其後到1978年底再進一步升值至5,100萬港元。容鳳書遺下的鉅額遺產,足以讓港府於1984年建成位於九龍觀塘的容鳳書紀念中心,該座健康中心造價7,000萬港元,費用全數由有關遺產支付。後來有關遺產再捐出3,250萬港元,促成位於新界元朗的容鳳書健康中心在1991年落成啟用。.

新!!: 南華早報和容鳳書 · 查看更多 »

安東尼奧·費利克斯·達·科斯塔

安東尼奧·馬利亞·德·梅洛·布勒尼爾·費利克斯·達·科斯塔(António Maria de Mello Breyner Félix da Costa,)是一位葡萄牙賽車手,最廣為人知的是贏得了2012年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三級方程式邀請賽,以及2009年的雷諾方程式2.0北歐盃。他是主要參賽於跑車賽事的車手的弟弟。 費利克斯·達·科斯塔在各個不同的初級方程式賽事逐漸進步後,他在2012年賽季開始有所突破。在賽季開始時,他為參賽GP3系列賽,之後他取代了未能在該季雷諾方程式3.5系列賽前三場賽事獲得積分的車手,加入了紅牛少年車隊。費利克斯·達·科斯塔接下了威廉森在卡特漢姆車隊中的位置,他最終在賽季的最後五場賽事中拿下了四場勝利,並且在車手積分榜上登上第四名,僅落後最終的冠軍羅賓·夫林斯23分。費利克斯·達·科斯塔在整個2013年賽季為雅頓卡特漢姆車隊出戰。 費利克斯·達·科斯塔和夫林斯皆接受了紅牛一級方程式車隊在阿布扎比的青年車手測試,這也是費利克斯·達·科斯塔在為印度力量參加後的第二次出席這場測試,而他在第二天的測試有著不錯的速度。他在這個賽季結束前,在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一路領先至終點並獲得了勝利,成為該項賽事58年歷史以來,首位獲得冠軍的葡萄牙車手。.

新!!: 南華早報和安東尼奧·費利克斯·達·科斯塔 · 查看更多 »

宋永毅

宋永毅,(),籍貫中國浙江慈溪,筆名肖瀟,在上海出生成長,以研究文化大革命與主編中國當代政治史資料庫知名。 文革期間,21歲的宋永毅因為參加反對張春橋的紅衛兵武鬥,被打成反革命集團關了5年。被關期間的閱讀與省思使他從毛澤東的狂熱追隨者變成反毛。他1977年考進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1981年畢業。1989年到美国留学,1992年獲得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東亞研究系文學碩士,1995年獲得印第安纳大学布魯明頓分校圖書館與資訊科學院碩士。曾任美國匹茲堡大學東亞研究中心研究人員和東亞圖書館中國文獻學者,美國狄金森學院圖書館系技術部主任,現任職於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圖書館。 宋永毅1999年回中國徵集紅衛兵小報,作為「文革數據庫」的一部分,結果中共以非法獲取「國家機密」和「不准出境的文件」罪名,將他關押了半年,並將資料沒收。他被捕引起美國國會的關切,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暨亞美法研究所共同主任孔傑榮擔任他的辯護律師,哈佛大学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主任William C. Kirby等一百位歐美、澳洲的漢學家也寫信給胡錦濤要求釋放他。他於2000年1月被釋回到美國。對於他被捕的真正原因有不同猜測,他本人認為是因為1998年他申请到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三萬多美元的基金,啟動《中國文化大革命数据库》的工作,中国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認為項目受到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支持,想阻止這個項目。 《中国当代政治史数据库》,收录了三万多个文件,近三亿字。数据库的第一到第三部分:《中國文化大革命数据库 (1966–1976)》、《中國反右运动数据库》、《中国大跃进——大饥荒数据库 (1958–1964)》,先后于2002、2010和2013年由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出版。第四部分《中國五十年代初中期的政治運動資料庫:從土地改革到公私合營 (1949–1956)》,由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出版。這一數據庫系列是世界上第一個也是最大的有關毛澤東時代政治運動集體記憶的數據庫,也是以現代圖書館學和信息學技術建立起來的動態開放的電子數據庫。哈佛大学馬若德教授在序言中表示,資料庫的編者們為未來研究毛時代的歷史學家提供了出色的工具,整個研究領域也因此欠下了宋永毅教授和他的夥伴們一份沉甸甸的感謝之情。.

新!!: 南華早報和宋永毅 · 查看更多 »

对Facebook的审查和封锁

由于Facebook的开放性质导致一些国家进行对Facebook的审查和封锁,包括叙利亚、中国、伊朗英国及朝鲜(朝鲜国内无法访问国际互联网,朝鲜国内使用的是内部的局域网,即光明网)。.

新!!: 南華早報和对Facebook的审查和封锁 · 查看更多 »

对春晚的争议

下方按时间顺序列举了与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有关的争议。.

新!!: 南華早報和对春晚的争议 · 查看更多 »

對江澤民的評價

對江澤民的評價是關於在1989年至2002年期間出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江澤民的評價。江澤民在1989年六四事件後接任黨總書記一職,並成為第三代最高領導人,至2002年中共十六大後退休,由胡錦濤接任。.

新!!: 南華早報和對江澤民的評價 · 查看更多 »

屯門南延綫

屯門南延綫 (屯馬綫)(英文:Tuen Mun South Extension)是香港一條擬建的鐵路,建議被香港政府納入《鐵路發展策略2000》的檢討報告中,於2013年透過路政署展開的我們未來的鐵路項目諮詢公眾,於2014年9月公佈的《鐵路發展策略2014》獲落實興建,初步預計將於2019年動工,2022年落成通車《》(第28-30、46頁),2014年9月,運輸及房屋局。.

新!!: 南華早報和屯門南延綫 · 查看更多 »

岑維休

岑維休,C.B.E.(1897年-1985年12月19日),廣東恩平人,香港馳名報人、企業家、慈善家。年幼父母雙亡,得幾位兄長栽培,畢業於香港育才書院,曾在《南華早報》工作。1925年創辦《華僑日報》,1956年和1976年先後獲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賜封OBE勳銜和CBE勳銜。 於香港日佔時期,被日軍威迫下繼續出版華僑日報,淪為日本軍國主義喉舌。抗戰勝利後,岑維休名列國民政府要求港英引渡回國受審的二十一名在港漢奸疑犯榜首;得當時多位太平紳士、名流商賈力保,港英政府以其具英籍為由而婉拒引渡,得以免禍。晚年樂善好施,對培養報業人才更不遺餘力,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現有「岑維休書室」,以記念岑氏家屬捐贈興建。其子岑才生之後繼承華僑日報家業,並活躍於香港政界及臺灣僑界,曾任香港最大的地方議會(東區區議會)主席十年,並被行政長官董建華頒贈銀紫荊星章,同時他也是中華民國華僑救國聯合總會(僑聯總會)的永遠榮譽理事。.

新!!: 南華早報和岑維休 · 查看更多 »

工匠社

工匠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家从事小型机器人技术及衍生品研发的供应商,于2015年8月注册成立,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主打产品是于2016年以及2017年相继问世的Ganker系列机器人以及GEIO系列机器人。.

新!!: 南華早報和工匠社 · 查看更多 »

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

《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No Regrets)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拍攝製作的民初恩仇電視劇,為2009年電視劇《巾幗梟雄》的姊妹兄弟劇,由鄧萃雯及黎耀祥領銜主演,並由黃浩然、陳法拉、惠英紅、岳華、謝雪心、敖嘉年、胡定欣及麥長青聯合主演,監製李添勝。此劇為2010無綫節目巡禮劇集之一,亦為第14屆香港國際影視展中無綫電視推介的重頭劇及無綫電視43周年台慶劇。此劇是無綫首齣提供英文字幕予數碼電視用戶的電視劇。義海豪情為2010年代最高收視的冠軍,大結局錄得最高47點。.

新!!: 南華早報和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 · 查看更多 »

上癮 (網路劇)

是一部主题聚焦于高中校园耽美男同性恋情的中国网络剧,由導演丁偉執導,改编自朱文嬌(筆名柴雞蛋)的网络耽美小說《你丫上瘾了》。该剧于2015年11月开拍,2016年1月29日在中國几大影音网站播出,收获过亿人次点击率的同时屡次登上社群媒体热门话题,但随后该剧在中国国内全面下架。虽然在中国国内网站下架,但是在新浪微博依旧是热门话题讨论,该剧在海外和台湾以及东南亚国家也引起关注,用户可以在YouTube以及爱奇艺台湾站收看上瘾。.

新!!: 南華早報和上癮 (網路劇)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东海防空识别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东海防空识别区(East China Sea Air Defense Identification Zon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简称东海防空识别区(East China Sea ADIZ),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2013年11月23日宣布划定的防空识别区,划定设立该识别区域的声明由新华社发布。.

新!!: 南華早報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东海防空识别区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审查制度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在中国内地印刷、发行及从境外(包括港澳台)进口的出版物进行内容审查,这是一种行政行为。由于中国政府在实施出版物内容审查的范围、力度和标准都比较严格,引起争议并有一些负面评价。 当今负责执行出版物审查制度的主要政府机构是国家新闻出版署。.

新!!: 南華早報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审查制度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被封锁网站列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曾经关闭过很多服务器设在其管辖境内(即中国大陆,不包括香港、澳門)的网站,多数关闭至今;有的在严格限制下重新开放。另外还有一些设在其管辖境外的站点(多为中文站点)被防火长城(GFW)完全或部分地屏蔽;有的主要面向大陆用户,因屏蔽后用户流失而无法继续网站的运行。 以下是较知名的被封锁(包括关闭和屏蔽)的网站或网站所有媒体、组织的列表,在所有使用IPv4连接的ISP通用。其中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自行在已有防火长城黑名单的基础上再增设自己的黑名单,所以在移动、联通网络上不能访问的境外网站比中国电信、社区宽带和教育网更多。.

新!!: 南華早報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被封锁网站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言论审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言论审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实行或委托。引人注目的审查对象包括(但不限于)西方式民主、六四事件、毛主义、極左派、共產主義、戰爭、法轮功、民族分裂、腐败、、无政府主义、八卦新闻<!--gossip-->、财富差距、食品安全、色情作品、反映这类问题的新闻源、未经登记的宗教内容,以及其他网站。 媒体审查包括了所有能拥有广大观众的电视、印刷媒体、广播、电影、影院、、即時通訊、视频游戏、文学和网络。中国官方可通过内部文件系统接触未经审查的信息。无国界记者把中国的出版状况排为“非常严重”,在他们的五种等级中为最差的一级。中国的网络审查政策被的全球网络过滤地图标为“普遍的”,同样是最差的一级。自由之家将中国的出版排为最差的等级“不自由”,称“国家对新闻媒体控制在中国通过新闻内容的政党监控,对记者的法律限制,以及对自我审查的财政激励的复杂组合实现”,而且越来越多的“网络失踪”的资料的实行被活跃的博客作者写出来。.

新!!: 南華早報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言论审查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母舰建造计划

本条目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母舰建造计划的背景和规划。在2014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共有1艘航母在役,1艘航母在建,是世界上少数拥有航空母舰的国家。截止到2017年,共有3艘航母在建造中。 自1970年代起,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即有打造一支蓝水海军的计划。201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确认中国正在在建至少一艘航空母舰。Global Times, "PLA Chief Confirms Vessel Is 'Under Construction'", 8 June 2011.

新!!: 南華早報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母舰建造计划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认定的邪教组织列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宗教信仰自由是被保障的,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表示要打击以宗教名义为掩护的危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行为。.

新!!: 南華早報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认定的邪教组织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國2010年11月

没有描述。

新!!: 南華早報和中國2010年11月 · 查看更多 »

中国南方航空

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China Southern Airlines Holding Company)是一家总部设在中国广州的中央企业,與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合稱中國三大航空集團。旗下的上市航空公司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outhern Airlines Company Limited, ,,),常被簡稱为南航,以蓝色垂直尾翼镶红色木棉花为公司标志,主要提供中國大陸境內、兩岸四地和国际航空客运、货运及邮运服务。旗下设有新疆、四川、北方、北京、深圳、海南、西安、黑龙江、吉林、大连、湖北、湖南、广西、上海、台湾以及珠海直升机等分公司和厦门航空、汕头航空、贵州航空、珠海航空、重庆航空等5家附属公司"" 南航官网.

新!!: 南華早報和中国南方航空 · 查看更多 »

中国大陆对维基媒体的封锁

中国大陆对维基媒体的封锁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或中国大陆境内的网络运营商自2004年6月起通过技术设置,使得在中国大陆的网民不能正常访问維基媒体基金会旗下部分或全部项目网站,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中文维基百科。這些封鎖發生前无任何部門给予預警,而發生後也沒有解释原因。每次封鎖都在相當程度上拖滯了維基百科使用者的成長,并引起网民与媒体的关注。外界普遍认为这是中國对維基媒体基金会项目中的敏感内容进行审查与屏蔽导致的。.

新!!: 南華早報和中国大陆对维基媒体的封锁 · 查看更多 »

中国大陆与香港矛盾

中國大陆與香港矛盾(簡稱陸港矛盾、中港矛盾、港中矛盾、中港衝突),是指1997年英國將香港主權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香港回歸)後,中国大陆與香港之间主要涉及政治制度、經濟、社會、文化和移民等之一系列矛盾衝突。 1997年後,香港特区政府和親建制派配合中国共产党的各種政策和措施,引起了香港本土派的不满。部分香港人認為,中国共产党和香港政府輕視“兩制、港人治港”,担忧香港政府將大陆人利益放在港人利益之上,削弱港人地位和公民權利。2012年梁振英上任香港行政長官後,被指加速推行港深两地融合的政策,包括不顧香港承載力地引入過多觀光客及大量新移民,引发的种种弊处亦進一步激化矛盾。 隨著矛盾激升,加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對香港政改的決定的催化,以及對香港政府經貿、文化政策的不满,衝突由以往的民間層面激化到政治層面。雨傘革命就成了衝突積累的最終總爆發。《苹果日报》评论称,港中矛盾乃法制之爭。何清漣则认为,中港矛盾的實質是文明的衝突。不少香港人擁有自身文化認同感,並且香港與大陆在政治、制度及文化、习惯等其他多方面有差異。中港矛盾讓許多香港人對中國、中華民族的認同感減弱,部分香港年輕人開始支持港獨、呼吁加強對香港民族主義的捍衛,並同台灣獨立運動及台湾泛綠陣營更為友好, 10-13/6/2013。出於對香港社會、政治及一國兩制前景的擔憂,香港人移民台灣、加拿大等地的人數在近年來也有所增加。在2016年台灣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的統計便顯示共有1086名港人獲台灣發出定居許可,較2015年大幅上升逾四成。 有評論人士在報章撰文,認為1997年以後的各方面事態發展導致中國大陆民众对香港的印象多趨於负面,對“香港独特性”感到疑惑、不解甚至反感,并出现了2012年孔庆东辱骂港人事件等語言暴力事件,經過相關報導後也让香港人对中国大陆人產生印象负面,以致有“蝗蟲論”等不友善的言论和“立法會宣誓風波”等過激行为出現。.

新!!: 南華早報和中国大陆与香港矛盾 · 查看更多 »

中国季刊

《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创办于1960年,是一份由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主办,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科交叉性质的学术杂志,一年出版四期。杂志内容主要涵盖关于近现代中国大陆和台湾,包括人类学、商业、文学、艺术、经济、地理、历史、外交、法律、政治、社会学等等各个方面。杂志每一期的内容包括研究论文、评论,以及一段编年史以提示读者影响中国的事件。.

新!!: 南華早報和中国季刊 · 查看更多 »

中国网络流行语列表

中国网络流行语是网民对中国社会重大事件总结出的网络语言,表现为短语、关键词、句式等。可用于对日常事物的描述,借以表达看法和态度(讽刺、戏谑、无奈等)。其主要使用地为中国大陆。.

新!!: 南華早報和中国网络流行语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模式

中国模式是一種國際上民間創造的名詞,從未有官方正式文件認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改革开放开始,尤其是在六四事件后,其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模式。以計劃經濟、国家干预市场的手段保证经济增长,宏观调控。政治和外交领域,也有其不同于以往的发展道路中國模式也被一些學者稱為北京共識。 以西方價值觀來評斷認為民主、自由與人權受到抑制,也产生了類似西方的权贵资本主义的发展,被西方一些媒體認為是一種政治上的獨裁政體與國家資本主義的混合體。.

新!!: 南華早報和中国模式 · 查看更多 »

中国新闻史

中国新闻史,中国新闻业发展的历史。戈公振于1927年11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报学史》(分六章,28.5万字),被认为是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报业发展史的专著。1930年代林语堂用英文写有《中国新闻舆论史》,在美国出版。.

新!!: 南華早報和中国新闻史 · 查看更多 »

中華中學 (香港)

中华中学()是一所左派学校,位于香港半山区芝古台1号。中华中学建于1926年,并因参与六七暴动而被香港政府在1967年责令停办。在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之后,该校的一些校友继续担任新政府的高级官员。.

新!!: 南華早報和中華中學 (香港)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是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於2015年7月1日颁布的法律。該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過,內容共有7章,中國政府官方媒體稱該法對「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等11個「國家安全任務」進行了明確規範。.

新!!: 南華早報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簡稱《香港基本法》或《基本法》,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文件,自1997年7月1日起,取代了殖民地時期《英皇制誥》及《皇室訓令》的地位,確認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組成辦法、權力和責任及其与中華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關係等。 1984年12月19日,中英經過2年談判後簽署《聯合聲明》,解決了香港主權歸屬問題。根据《聲明》第三段第12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將以《基本法》確立香港為特別行政區,並按照一國兩制方針,保证主權移交前的資本主義制度,維持50年不變。中國大陸所施行的社會主義制度等將不會伸延到香港,香港特區政府會維持高度自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在特別行政區內實行的制度按照具體情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法律規定。香港回歸以後,全國人大常委會曾先後五次對《香港基本法》作出解釋。.

新!!: 南華早報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

2012年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普遍簡稱為2012年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選舉,是第12屆的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的選舉,於2012年12月19日舉行。這次選舉有選舉候選人資格的人士(選舉會議)共有1620人。,南華早報,2012-12-06.

新!!: 南華早報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藏歷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藏歷史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至今北京當局與西藏的關係史。.

新!!: 南華早報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治藏歷史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持不同政見者列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持不同政見者列表列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仅限于中国大陆或中国内地)實行改革開放之後、知名度较高的持不同政見者(或称異議人士),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在野党或反对派的作用。中国持不同政见者可分为分离主义者(如:西藏独立运动、新疆独立运动支持者)、宗教活动者、人权运动者、民运人士、反共人士等。.

新!!: 南華早報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持不同政見者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自由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新聞自由被自由之家評價為在全世界195個國家或地區排名中名列181,與越南(178)、老挝(184)、古巴(190)、朝鮮(195)等社會主義國家同為沒有新聞自由的國家。2010年无国界记者發布的新闻自由指数,中國大陸仍然是極少數沒有新聞自由的地區之一。 由于中国政府的新闻封锁和网络封锁,媒體與網路被包含许多中国官方报道,但一些中國民眾和网民会通过国外电视台和网站得到一些中国官方单方报道之外的报道。 2015年2月12日,無國界記者組織发布报告,中国大陆的新闻自由再次下跌,排名在全球倒数第五。.

新!!: 南華早報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自由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新!!: 南華早報和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中挪關係

中挪關係,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和挪威(包括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挪威王國)之間的雙邊關係。.

新!!: 南華早報和中挪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文運動

中文運動是1960年末起香港學界為爭取中文能享有官方語言或提高地位的社會運動。.

新!!: 南華早報和中文運動 · 查看更多 »

东风-41型洲际弹道导弹

东风-41型洲际弹道导弹(DF-41,北約代號CSS-X-10)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研制的一种三级固体燃料机动型洲际弹道导弹,可携带大約10枚分导式多弹头,最大射程14000公里(最新改进型15000公里),超过美国LGM-30民兵导弹的13000公里。据信最高速度可达25马赫,圓周偏差率100~200米,从中国大陆发射几乎可以打擊地球上任何一個目標。可機動發射,有公路版東風41洲際導彈和鐵路版東風41洲際導彈。.

新!!: 南華早報和东风-41型洲际弹道导弹 · 查看更多 »

希慎廣場

希慎廣場(英文:Hysan Place)位於香港島銅鑼灣軒尼詩道500號,原址前身是興利中心和香港公開大學。由希慎興業投資不多於25億港元發展,由金門建築首席設計師松軒一郎負責興建。商場以利希慎名字命名,於2012年8月10日下午1時30分開幕後,成為希慎興業旗下最大型的商場及灣仔區由單一業主持有的第2大商場,也是希慎興業利園山利園商場建築群之一。.

新!!: 南華早報和希慎廣場 · 查看更多 »

布力嘉

布力嘉,CBE,MC,ED(Cedric Blaker,)英國商人,曾任香港立法局非官守議員(1949年至1958年)、太平洋行董事長(1947年至1958年)、香港總商會主席(1953年,1956年至1957年)、匯豐銀行主席(1953年至1958年)、於仁燕梳公司主席、南華早報公司主席、香港防衛軍香港兵團名譽司令等職。1958年退休。1965年逝世。布力嘉有2子,長子彼得(Peter Allan Renshaw Blaker)曾任英國國會議員、次子約翰(Derek John Renshaw Blaker)曾任香港市政局非官守議員。.

新!!: 南華早報和布力嘉 · 查看更多 »

七警案

七警案,又稱暗角七警事件、七警打人事件,乃於2014年10月14日香港雨傘運動期間,有七名警務人員將示威者及政治人物曾健超抬到添馬公園一個暗角毆打之事件。 2014年10月14日晚上,無綫電視、蘋果日報、亞洲電視和Now TV,以及香港警方的攝錄隊,在添馬公園海濱拍攝到七名涉案警察把雙手已被手銬反鎖背後的公民黨成員、社工曾健超抬到添馬公園一個政府泵房變電站外的陰暗角落。其後,曾健超在雙手上銬無力反抗或自我保護的情況下,遭五名警察拳打腳踢近四分鐘,另有兩名警察負責把風。新聞片段播出後,香港警察濫用職權的暴力行為引發香港社會及外界嘩然。 2017年2月14日,法庭裁定七名涉案警員罪名成立,並於2月17日各判處入獄兩年。兩個警察協會舉行集會支持涉事警員,被指是混淆是非,引起社會各界關注,東方日報,2017-02-24。而聲援犯案警員的集會中有人侮辱主審法官,警察員佐級協會更違反公安條例,於界限街的遊樂場舉行「會員大會」,逾三萬個現役警務人員、退休警務人員及家屬出席,當中亦包括部分建制派立法會議員,因此被批評實際上為政治集會。集會期間主持人不但帶領參與集結人士高呼粗言穢語,更因為有現職警察在講台上自比為遭受納粹逼害的猶太人,被以色列及德國的外交當局批評為極不恰當。 至於案件的主角曾健超,2016年5月30日,曾健超被控拒捕,被判囚五周,2017年3月20日因七警被定罪入獄,放棄上訴入獄服刑,一個月後獲釋。.

新!!: 南華早報和七警案 · 查看更多 »

世界互联网大会

世界互联网大会是由中国-zh-hans: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zh-hant: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活动,计划每年举办一次,其核心精神是推動網路主權概念的平台。活动地点定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乌镇镇。2016年起,在正式啟用的互聯網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分會議中心、接待中心和展覽中心三個功能區塊,主會議廳烏鎮廳可容納3,000人同時與會,此處將作為世界互聯網大會召開的永久會址。.

新!!: 南華早報和世界互联网大会 · 查看更多 »

世越号沉没事故

世越號沉没事故(),也稱為世越號船難、世越號慘案,為2014年4月16日的一起韓國船難,發生在世越號客輪自仁川港駛往濟州島途中。發生事故時載著476人,其中325人是安山市檀園高等學校的高中學生。共有304名乘客和船員在這場事故中罹難,是韓國1970年底以來最嚴重的渡輪災難。2014年4月16日8時48分(世界協調時間2014年4月15日23時48分)時,該船在高速直線航行中突然失去控制、發出一聲巨響後,以不符合工程力學的方式瞬間向右急轉彎。 8時49分,該船劇烈傾斜並急停,船上的閉路電視系統和自動識別系統也都突然在同一時間故障,加上沒有安裝船載航程資料記錄儀,關鍵的航行數據丟失,導致事故起因難以查明。8時50分,船隻打橫漂移。8時52分,船員透過廣播命令全體乘客留在原地待命。8時55分,該船在距離以北2.7公里處發出遇難求救訊號。9時46分,船長和部分高級船員率先棄船逃離。10時21分,該船傾覆下沉。172名生還者中,大約超過一半被最早趕到的民間漁船和商船救起。在事故的第三天,即4月18日中午前完全沉入海底。船體於2017年打撈上岸。 海洋警察廳的第一艘巡邏艇抵達現場後,先救走船長和部分船員,雖然能透過窗戶看到被困的乘客,但並未立即救援,僅在周邊徘徊等待上級指示。在黃金救援時間的72小時內,現場沒有展開任何營救行動,海洋警察廳要求韓國國軍部隊原地待命、封鎖事發海域、阻擋外界救援、將民間潛水員排除在外、要求美軍直升機撤離。相關政府部門無法掌握情資、互相推卸責任、發布虛假消息造成混亂,青瓦臺也向主流媒體施壓。因此引發韓國民眾的反政府情緒、社會影響和政治危機。2015年韓國大法院終審定讞,船長殺人罪成立,判處無期徒刑。.

新!!: 南華早報和世越号沉没事故 · 查看更多 »

帕夏汗大学袭击事件

帕夏汗大学袭击事件,是指2016年1月20日发生在巴基斯坦发生的袭击事件。事件共造成至少22人死亡、超过20人受伤, CNN, 21 January 2016。巴基斯坦塔利班运动称对此袭击负责,但后来其发言人否认负责此次袭击,并予以谴责。.

新!!: 南華早報和帕夏汗大学袭击事件 · 查看更多 »

三七事件

三七事件,亦名東崗事件、或東崗慘案,是一宗發生在1987年3月7日,中華民國國軍小金門守軍射擊並屠殺無武裝的越南難民船事件。郝柏村於2000年出版的《八年參謀總長日記》中證實事件中的越南難民十九屍二十命全部遇害,但有在場士官見證不止此數。.

新!!: 南華早報和三七事件 · 查看更多 »

三里屯优衣库视频事件

三里屯优衣库视频事件是指2015年7月14日晚间,一个内容为一对青年男女在试衣间内发生露骨性行为的视频在中国网络(如微博、微信等平台)上广泛传播并引起网民热烈讨论及转发的舆情热点事件。后有网民根据视频中商场提示音指此地点为坐落于北京市三里屯的一家优衣库门店,引发众多网民关注并纷纷前往该门店前合影。“优衣库”、“试衣间”一时间成为微博搜索热词,其有关该事件的搜索曾占据微博热搜榜全部前十名。.

新!!: 南華早報和三里屯优衣库视频事件 · 查看更多 »

一国两制

一國兩制意指「一個國家,兩種制度」(One country, two systems,Um país, dois sistemas),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在1980年代為了實現中國統一之目標所提出的憲法原則。最早是為了解決中華民國政府撤退至臺灣後的海峽兩岸關係,蔣經國則以一國良制(One China, Better System)回應鄧小平。 後來相繼適用於過去分別為英國和葡萄牙殖民地、實施資本主義制度的香港以及澳門地區,將兩地以特別行政區的方式列為特別行政區。其中鄧小平主張在實現中國和平統一時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能夠代表一個中國,並且是唯一合法的中國政府,而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多次對外表達自身對於香港、澳門主權政策的主張,並且要求與其有所外交互動的國家應該要認識到一國兩制政策的存在。在一國兩制方針中,包括香港、澳門得以保留資本主義經濟和社會政治制度,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其他地區則繼續實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根據該原則,香港、澳門可以繼續擁有自己的政治制度、法律體系、經濟政策、金融事務、管治制度以及對外關係50年。.

新!!: 南華早報和一国两制 · 查看更多 »

九龍工業學校

九龍工業學校(Kowloon Technical School,簡稱九工和KTS)是一所位於香港深水埗區的官立中學,2009/10年度中一開始招收女生。校訓為「貫徹始終」(Thorough)。.

新!!: 南華早報和九龍工業學校 · 查看更多 »

九龍華仁書院

: 九龍華仁書院(Wah Yan College, Kowloon)是一所位於香港九龍油麻地的男校。校舍最初設於旺角砵蘭街,1928年搬到奶路臣街,1952年搬到現址。九龍華仁書院一直致力培育學生於德、智、體、群、美等各方面均衡發展。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48位。.

新!!: 南華早報和九龍華仁書院 · 查看更多 »

乌鲁木齐七五事件

乌鲁木齐七五事件()是2009年7月5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爆发的一场大規模騷亂與暴力活動。起初只是一场示威活动,后演变成以汉族人为主要对象的暴力袭击,当天至少有1000名维吾尔族人参与了这场暴力活动〈〉,BBC新闻,2009年7月6日,最后访问于2009年7月6日。。中国政府出动了武装警察加以应对。两天后数百名汉族人又与警方以及维吾尔族人双方发生冲突。 这起事件一共造成至少197人死亡,大部分為漢族Yan Hao、Geng Ruibin、Yuan Ye,〈〉,新华网,2009年7月18日,最后访问于2009年7月21日(原始内容于2010年4月17日)。,另有1721人受伤〈Initial probe completed and arrest warrants to be issued soon, Xinjiang prosecutor says〉,(原载《南華早報》),美联社,2009年7月17日,A7页。,以及大量车辆、建筑物被摧毁。.

新!!: 南華早報和乌鲁木齐七五事件 · 查看更多 »

亚伦·沙德瑞克

亚伦·沙德瑞克(或译艾伦·谢德拉克;Alan Shadrake),是一名出生于1934年中期的英国作家与前记者,于2010年因为发表有关新加坡司法体系之观点而在新加坡被檢控藐视法庭、干犯。上诉失败后,在监狱中度过5个半星期。.

新!!: 南華早報和亚伦·沙德瑞克 · 查看更多 »

于品海

-- 于品海(),出生于英屬香港,籍贯山东,现为南海控股有限公司()及中国数码信息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及最大股东。目前是中国IT行业、电影文化产业和媒体经营者,同时为北京清华大学中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的创办人与理事长。.

新!!: 南華早報和于品海 · 查看更多 »

亞視新聞

亞視新聞(ATV News)是前香港亞洲電視有限公司新聞及公共事務部(ATV News and Public Affairs Division)製作的新聞類電視節目的統稱。其總部位處亞洲電視大埔廣播大樓,在灣仔電訊大廈設有直播室。另外,在北京及廣州設有新聞中心或記者站,會定期派出記者駐守。其官方口號為「亞視新聞 深入社群」。亞視新聞的主要競爭對手為無綫新聞。 亞洲電視的新聞和財經節目主要以粵語製作,每日於旗下中文頻道本港台及亞洲台播出,而以普通話及英語製作的新聞和財經節目則於旗下頻道國際台及亞洲台播出。 2016年2月6日起,由於員工連續兩個月被拖欠工資,亞視絕大部分員工已離職,所有自製新聞節目停播,此舉更違反牌照要求。同月20日,亞視恢復製作粵語新聞直至4月1日停播。 2016年4月2日起,亞視免費電視牌照屆滿,亞視新聞停播。新聞部資料室3名員工繼續獲臨時清盤人德勤聘用,處理新聞部影片。.

新!!: 南華早報和亞視新聞 · 查看更多 »

于逸堯

于逸堯(Yu Yat Yiu,),籍貫河北省保定市,是一名香港作曲人、填詞人、編曲人及音樂監製,也是音樂製作公司人山人海的創辦人之一及主要成員,以及伯樂音樂學院的填詞系及音樂製作系導師。現時為自由創作員,亦有撰寫飲食文化專欄及推出相關著作。.

新!!: 南華早報和于逸堯 · 查看更多 »

亢帥克

亢帥克 (Kang Shuaike, Sharco,),前亞洲電視合約男藝員、第一屆《亞洲星光大道》亞軍。於2009年因參加第一屆《亞洲星光大道》而入行。 亢帥克在參加比賽前,是广园快速路上的一名道路收費員,在《亞洲星光大道》節目錄影期間,為了他熱愛唱歌的理想,對着鏡頭說「我唔做啦」(我不幹了),令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新!!: 南華早報和亢帥克 · 查看更多 »

庹震

震(),男,汉族,中国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人。1976年6月参加工作,198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1984年获得“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1993年获得“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02年获得范长江新闻奖。曾任中国大陆经济日报总编、新华通讯社副社长,2012年5月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2015年7月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2018年4月任人民日报社总编辑。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新!!: 南華早報和庹震 · 查看更多 »

廣大興28號事件

廣大興28號事件,又稱廣大興事件、廣大興案,是2013年5月9日在巴林坦海峽的中華民國(臺灣)及菲律賓兩國主張之專屬經濟海域重疊區域上,菲律賓海巡署東北呂宋島海巡區(CGD NELZN)暨(BFAR)公務船(編號 MCS-3001)與臺灣屏東縣琉球鄉籍的漁船「廣大興28號」的衝突事件,造成廣大興28號船上漁民洪石成死亡。由於事後菲律賓政府對於該事件處理不當,造成中華民國與菲律賓之間的外交關係緊張。.

新!!: 南華早報和廣大興28號事件 · 查看更多 »

廣福義祠

廣福義祠(或廣福祠),俗稱百姓廟(或百姓祠),是香港一間供奉亡魂廟宇,位於香港島上環太平山街40號,與磅巷交界,建於1851年(清朝咸豐元年),用以供奉遠道來港謀生而客死異鄉的華人靈位,現已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祠中依然存有當年客死異鄉的華人神位,不得私下轉讓。 廣福義祠內置有地藏王、太歲等,時有法事頌經,超渡亡魂。廣福祠由香港島的坊眾殷商集資興建,本來是香港華人供奉祖先的祠堂,並為無法運回故鄉安葬的先人設置靈位供奉。 祠內正殿主祀地藏王,使亡魂得以安息,亦供奉濟公活佛;後殿是坊眾的百姓祠堂。後來,廣福祠也成為了患病華人的收容所。廣福義祠早期經營不善,環境擠迫,英文南華早報報導其衛生問題,轟動一時。政府於1869年下令封閉該祠。這引起了香港華人對醫療設施缺乏的關注,催生東華醫院的成立。1872年東華醫院落成開幕,除了另闢地方作為患病華人的收容所,也將廣福義祠收歸管理。.

新!!: 南華早報和廣福義祠 · 查看更多 »

廣源邨

廣源邨(英語:Kwong Yuen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ST12,但已列入擴展市區配屋區內,位於新界沙田區城河東小瀝源小瀝源路68號,由房屋署總建築師設計,全邨連同廣林苑,康林苑及政府宿舍,共佔地12.5公頃,分四期發展,並提供4448個出租單位及2886個居屋單位,可容納33600人居住。廣林苑及康林苑是區內的居者有其屋屋苑,各有三座樓宇,廣源紀律部隊宿舍在康林苑旁邊,當中怡景閣為入境事務處宿舍、而海泓閣則為海關宿舍,此宿舍為居屋的新十字型設計,外立面與康林苑相同,此兩幢宿舍由香港政府委托香港房屋委員會代為興建,建成後交由有關部門把宿舍分派給合資格員工,政府產業署則負責出租及管理。以上各屋苑樓宇均在1989年至1990年落成。 由於廣源邨的所在地並非填海得出,所以與沙田區其他的屋邨不同,是依山而建的。廣源邨共分三期興建,第一期的範圍包括廣楊樓及廣榕樓及附近一帶;第二期包括廣棉樓、廣柏樓及附近一帶;第三期包括廣松樓、廣橡樓及附近一帶。其中第一、二期地勢較低,而第三期則位於地勢較高的地方。 廣源邨屬於第四期租者置其屋計劃,單位於2001年4月2日開始出售,現已有約75%住客購買單位成為業主。 廣源商場獲得1992年香港建築師學會優異獎。 在區議會選舉,廣源邨自組成廣源選區,而廣林苑及康林苑則合組成廣康選區;而現時代表廣源區的區議員是新民黨/公民力量的陳敏娟。.

新!!: 南華早報和廣源邨 · 查看更多 »

令计划

令计划(),本姓令狐,山西省平陆县人;197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湖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毕业,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十七屆中央委員、中央书记处書記,第十八届中央委员。曾经在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任内担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2012年9月,被免去中办主任之职,转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2013年“两会”上,当选为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14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纪委发布通告称,令计划因涉嫌严重违纪,正在接受中共的组织调查;12月31日,被免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职务。此后,又在2015年2月28日被罢免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职务并撤销全国政协委员资格。他被指是神秘政商联盟组织“西山会”的首脑和发起人,在他被查之前,山西省已有多名与他相关的高级官员因贪腐而遭到调查。7月20日,中共宣布将令计划开除党籍并开除公职;同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以涉嫌受贿罪对其立案侦查并予以逮捕。2016年5月13日,令计划受贿、非法获取国家秘密、滥用职权案由最高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经依法指定管辖后,移送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审查起诉,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依法向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6月7日举行了不公开审理,7月4日因受贿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令计划是中共十八大以来被调查的第二位在职副国级领导人,也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首位被查办及唯一一位没有担任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

新!!: 南華早報和令计划 · 查看更多 »

令谷

令谷(),谱名桥,化名王子云,是時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令计划的独生子,名字“谷”取自母亲谷丽萍的谷姓。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毕业,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生前曾组建类似美国耶鲁大学的“骷髅会”的北京大学“战略及国际研究委员会”。2012年3月18日,令谷在駕駛法拉利跑车时发生车祸身亡,在2座跑车搭载3人乘客的情况下, 多家国际媒体作出了包含政治谋杀、车上性行为在内猜测的报道。.

新!!: 南華早報和令谷 · 查看更多 »

任劍輝

任劍輝(Yam Kim Fai,),原名任麗初,又名任婉儀,廣東南海人,粵劇女文武生(能文能武的第一男主角),有「戲迷情人」的美譽。 其堂妹任冰兒亦為粵劇演員,隨陳艷儂學習得推車功架自然流暢,深得行內人稱譽,所以替代「仙鳳」正花推車、指導「雛鳳鳴」的表演功架,但是1976年在新加坡急上馬的一位例外。 「阿刨」龍劍笙叫1979年6月11日,在筲箕灣戲棚,政治部伴著,與陳笑風等探雛鳳鳴劇團班 。「爹爹」的誼父羅品超說,自己是好仔,任是活躍好女,於新舞台(香港)由陳皮鴨丈夫介紹認識。〖鑑哥與任姐和阿刨〗圖文:朱侶(歿 - 不涉存在個人利益衝突) 羅品超說最記得當年同任劍輝分手時,由尖沙咀碼頭,一直行去佐敦道,當時還下著毛毛雨,真有點孔雀東南飛的味道。.

新!!: 南華早報和任劍輝 · 查看更多 »

任美貞

任美貞(Shirley Yam)是一名香港專欄作家、記者、財經界人士,曾經擔任《香港經濟日報》前副總編輯、《南華早報》專欄作家,目前也擔任香港記者協會執行委員會。2017年7月發表一篇有關栗戰書女兒栗潛心的文章後,遭《南早》以不符合準則為由抽起,任美貞亦隨即停筆放長假,並且在一個月後正式告別報章。然而大半年後宣佈復出,主持《香港電台》財經節目講錢。講呢啲。 畢業於香港大學,及後從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取得國際關係碩士。.

新!!: 南華早報和任美貞 · 查看更多 »

仇國平

仇國平(Chou Kwok Ping)是一名政治學家,前澳門大學政府與行政學系副教授, 蘋果日報, 2014-08-24,現為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客席副教授。 仇國平為人敢言,關注社會議題和積極參與社會運動,曾公開批評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崔世安和撰寫2012、2013年澳門人權報告,他於2014年7月當選為澳門民主派政黨新澳門學社副理事長。同年8月,他獲澳大校方通知不予續約,被外界質疑是因言入罪和令外界關注學術自由備受威脅,當地學術界認為當局的手法是「殺雞儆猴」。有當地媒體指出,除了仇國平被施以如此嚴厲的處分之外,還有多名學者受到不同程序的打壓,包括遲遲未獲續約和被警告等。.

新!!: 南華早報和仇國平 · 查看更多 »

张明杰 (官员)

张明杰,中国辽宁铁岭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女性地方政府官员及民主党派的中国民主同盟成员,也是歌手曲婉婷的母亲。曾任哈尔滨市发改委副主任、市城镇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2014年9月被中共哈尔滨市纪委、哈尔滨市监察局带走并调查,同月29日因涉嫌滥用职权罪,被哈尔滨市人民检察院逮捕。目前关押于哈尔滨市道里区顾乡看守所。.

新!!: 南華早報和张明杰 (官员) · 查看更多 »

張寶華

張寶華(Sharon CHEUNG Po-Wah),曾改名張洺華,祖籍上海,出生于香港,曾任電視新聞記者,因樣貌標緻,被称为“新聞之花”、“寶娃娃”。現为一介傳媒CEO,曾任上市公司管理層、電台節目主持人及專欄作家。访问过许多名人,包括江澤民、金庸、羅傑承、劉德華、鄭秀文、黎智英、唐英年、梁振英、陳可辛、王維基等。曾為信報、經濟日報、蘋果日報、星島日報、東周刊及明報等多份報章雜誌撰寫專欄,亦有多部著述。現時是香港足球總會市務及傳訊委員會成員。.

新!!: 南華早報和張寶華 · 查看更多 »

張贊波

張贊波()是一名中國獨立紀錄片導演,湖南邵陽人,2005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碩士班,2009年完成了紀錄長片處女作《天降》。2015年,他的第四部紀錄長片作品《大路朝天》入圍了第28屆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並獲得第53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提名。.

新!!: 南華早報和張贊波 · 查看更多 »

張鈺 (乒乓球運動員)

張鈺(Cheung Yuk,),出生于中国江苏省,是一名已退役的香港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他擅長以左手橫板快攻結合弧圈打法。张钰的最高世界排名是第12名,他曾参加过3届奥运会、4届亚运会,总共获得4枚乒乓球世锦赛铜牌、4枚亚运会奖牌,其中一枚金牌是他和帖雅娜在釜山亚运会乒乓球混双比赛上获得的,这枚金牌也是香港队在亚运会乒乓球项目上获得的第一枚金牌。.

新!!: 南華早報和張鈺 (乒乓球運動員) · 查看更多 »

張永霖

張永霖(Linus Cheung,),揮揚企業主席、香港興業國際集團獨立非執行董事、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香港)股份獨立非執行董事。.

新!!: 南華早報和張永霖 · 查看更多 »

休·范艾斯

休·范艾斯(Hugh van Es),本名休伯特·范艾斯(Hubert van Es,),是荷蘭籍的攝影記者和戰地記者,曾經在越南戰爭、蘇聯入侵阿富汗和菲律賓的中進行過採訪。他最有名的事蹟是在西貢陷落前一天的1975年4月29日「常風行動」期間,拍下了美國直升機在嘉隆街22號屋頂撤離人員的照片,這張攝影照成為越戰末期的代表性紀錄作品。 范艾斯在工作生涯中,以「休」(Hu)的暱稱聞名,這簡稱後來改為英語化的「Hugh」。除此之外,他另有一個綽號「Vanes」,與飛機的單字「planes」諧音相近。 身材修長、說起話口氣強硬、且隨時有一籮筐妙語可以信手拈來的范艾斯,在媒體界同僚眼中是位無所畏懼、極富機智的人。美國資深戰地記者彼得·阿奈特亦曾經表示,范艾斯是少數願意親臨戰場、見證戰爭結束的西方攝影記者之一BBC 中文网 | 。.

新!!: 南華早報和休·范艾斯 · 查看更多 »

佐敦道

佐敦道(Jordan Road)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的一條道路,西起海寶路,東至加士居道,連接西九龍填海區(九龍站)及伊利沙伯醫院一帶。此道路於1887年建成時原名第六街,1909年3月區內街道名稱重整時改為現時的名稱,同年5月再將加士居道南一併列入佐敦道。根據《南華早報》於1909年5月31日刊登的一篇讀者來函指出,與區內其他以英國外交官命名的街道一樣,佐敦道是以時任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即佐敦爵士)命名。 佐敦道最西端原來為佐敦道碼頭,但是香港政府在1990年代將佐敦道碼頭拆卸以進行西九龍填海工程,將佐敦道伸展至西九龍填海區。 佐敦道所處的地方原名官涌。1970年代,香港地鐵興建「修正早期系統」(有關路段現屬荃灣綫),並在彌敦道與佐敦道交界處設一車站,以佐敦道之名命名為佐敦站。從此以後,該區亦被慣稱為佐敦。 佐敦道食店林立,是吃飯的好地方。而在附近的寶靈街、上海街等街道,是步行往尖沙咀的途徑之一。 佐敦道是公共小巴政策下,於九龍半島可以行駛的範圍內的南端盡頭。佐敦道以南,除西區海底隧道外,禁止公共小巴進入。2011年1月13日起,禁區範圍進一步擴充,介乎加士居道與廣東道之間的佐敦道西行,以及介乎南京街與佐敦道之間的彌敦道南行皆禁止公共小巴進入。此外,公共小巴曾經於文匯街設立總站,因為位置接近佐敦道碼頭而稱為「佐敦道」總站,其後改於佐敦道以北及甘肅街以南的街道作總站,但總站名稱不變。.

新!!: 南華早報和佐敦道 · 查看更多 »

彭定中

彭定中博士,() 河南省洛陽市出生,土家族人,祖籍保靖縣陽朝鄉麥坪村 文匯報,2006年12月11日,南華早報集團現任董事會主席、非執行董事。2001年至2006年間,出任香港機場管理局行政總裁。.

新!!: 南華早報和彭定中 · 查看更多 »

彭定康

巴恩斯的彭定康男爵,CH,PC(Christopher Francis Patten, Baron Patten of Barnes,),出任香港總督前音譯為柏藤,英國保守黨政治人物,早年出任環境大臣和保守黨主席(非黨首,時任黨魁為馬卓安),於1992年獲委任為末任香港總督,於1997年見證香港主权移交。彭定康自2000年至2004年出任歐洲聯盟外交事務專員,卸任後被冊封為終身貴族,2011年獲委英國廣播公司信托基金主席(2014年因心臟健康問題提早卸任),現任牛津大學校監。.

新!!: 南華早報和彭定康 · 查看更多 »

何安達

何安達(),香港資深傳媒人,前香港行政長官辦公室新聞統籌專員,2006年2月13日上任,當行政長官曾蔭權的公關顧問,制訂政府重大政策及計劃的公關策略及時間表,至2012年6月30日任期屆滿。.

新!!: 南華早報和何安達 · 查看更多 »

何世禮

何世禮(Ho Shai Lai,),原籍廣東寶安,為香港著名富商何東爵士第三子。中華民國政治及軍事人物,陸軍二級上將,曾為奉軍張學良之參謀官。.

新!!: 南華早報和何世禮 · 查看更多 »

何鴻燊

拿督斯里何鴻燊 ,CStJ,SPMP,SPMT(Stanley Ho Hung-sun,),生於香港,港澳商人,澳門博彩專利權開放之前經營澳門娛樂賭博公司,在澳門博彩業獨佔鰲頭,有“赌王”之稱,而且其名下的香港信德集團業務深入航運、地產、酒店及娛樂等多個行業。.

新!!: 南華早報和何鴻燊 · 查看更多 »

徐玉玉案

徐玉玉案,又称徐玉玉诈骗案、徐玉玉电信诈骗案、徐玉玉事件,是2016年8月发生在中国山东省临沂市的一起电信诈骗案件,被骗人徐玉玉被骗后心脏骤停,最终抢救无效死亡。案发后,公安部门成立专案组,对该案进行全面调查。8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表示对该案高度重视,并查明此案为六名犯罪嫌疑人所为。8月26日,福建公安机关将嫌犯陈福地、郑金锋抓获,广东公安机关将嫌犯黄进春抓获;其余嫌犯陈文辉、熊超、郑贤聪在逃,公安部发布A级通缉令公开通缉。8月27日,随着最后一名嫌犯郑贤聪投案自首,该案全部涉案嫌疑人悉数到案。 2017年7月19日,山东省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主犯陈文辉一审因诈骗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无期徒刑,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其他六名被告人被判15年到3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新!!: 南華早報和徐玉玉案 · 查看更多 »

徐才厚

徐才厚(),辽宁瓦房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前主要领导人之一,绰号“东北虎”,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上将军衔(2014年被开除军籍)。1968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大学文化。曾任中共第十五届至第十七届中央委员,第十六届中央书记处书记、总政治部主任,曾经长期在沈阳军区服役。北京退休軍醫蒋彦永少将抨擊解放軍在徐才厚任內腐敗。《南華早報》2015年3月援引軍方消息稱,徐才厚是前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泽民卸任後繼續施展決策影響的代理人,架空軍委主席胡锦涛。2015年徐才厚因膀胱癌终末期,全身多发转移,多器官功能衰竭,医治无效在医院死亡。.

新!!: 南華早報和徐才厚 · 查看更多 »

循道中學

循道中學(Methodist College)是一所位於香港九龍京士柏的男女資助英文中學。該校由香港循道衛理聯合教會於1958年11月1日創辦,由香港總督柏立基爵士主持啟鑰禮。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廿二所補助學校之一,亦是教育局特許的114間英文中學之一。循道學校為其直屬小學。 辦學宗旨是為承擔基督教育使命,培育學生靈、德、智、體、群、美均衡發展,達到全人教育之目的。.

新!!: 南華早報和循道中學 · 查看更多 »

微博之星

《微博之星》是自2013年起於香港舉辦的一個網站年度綜合頒獎典禮,由新浪香港主办。獎項候選名單是根據微博活躍度、傳播力、提及量及搜尋度而產生,並設立網上投票環節,作為其中一個頒發獎項的參考數據之一,並向受歡迎的娛樂圈人物、企業及媒体頒發相關年度獎項。.

新!!: 南華早報和微博之星 · 查看更多 »

德蘭中學

德蘭中學(St.),於1978年創校,屬天主教香港教區,位於香港何文田常盛街19至21號,是一所全日制資助文法中學,亦是何文田區內唯一的女子中學。 《明報》2017年5月25日。 由於與校址同屬九龍城區的聖德肋撒堂之緣故,學校的主保為聖女小德蘭(St.)並以此命名,藉此盼全體員生秉承主保聖女小德蘭的芳表,校訓是「慎思明辨」。德蘭中學40周年校慶 《明報》A7版 2017年9月1日。 德蘭中學實踐天主教全人教育的辦學理想,課程編排以德、智、體、群、美和靈育為本,維護真理、義德、愛德、生命和家庭五個核心價值。現任校長為譚潤明女士,校監為劉富根神父。.

新!!: 南華早報和德蘭中學 · 查看更多 »

德臣西報

《德臣西報》(The China Mail),又名《中國郵報》、《德臣報》等,是香港的第二份報紙,也是香港發行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英文報紙。該報於1845年2月20日由英國資深出版商蕭德銳(Andrew Shortrede)創辦,並得到當時最大的鴉片商渣甸·勿地臣的支持;後於1974年停刊,前後發行了129年。該報的中文名稱乃得名於報紙的第二任主編德臣(Andrew Dixson),德臣富有辦報經驗。1905年,德臣西報有社評提出建立香港大學的建議。.

新!!: 南華早報和德臣西報 · 查看更多 »

北京地铁禁止销售报纸事件

2010年1月4日,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给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下发通知,除允许《北京娱乐信报》在站内免费发放外,禁止北京地铁各车站内所有报纸销售。北京地铁公司所属的8条线内,曾经合法的报摊被撤掉。而直至1月14日,京港地铁有限公司所运营的4号线内的售报窗才开始关闭。这一“禁报令”遭很多乘客抱怨,更遭到媒体的炮轰。1月21日,地铁公司召开通气会,宣布将把信报发放点改至站外,并将在新线空间较大的车站中设立报亭,这一事件才告一段落。4个月之后的5月10日,北京地铁宣布将重新在5号线、10号线和4号线的19座车站内设立报刊发售点,禁报令才得到解除。.

新!!: 南華早報和北京地铁禁止销售报纸事件 · 查看更多 »

北京法国国际学校

北京法国国际学校(Lycée Français International Charles de Gaulle de Pékin, LFIPCDG),原名北京法国学校(Lycée Français de Pékin), 是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一所法文学校。学校创立于1967年,"." 北京法国国际学校. Retrieved on September 15, 2016. 2016年5月16日搬迁至新校区。.

新!!: 南華早報和北京法国国际学校 · 查看更多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自主建设的一个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两个独立的部分组成,一个是2000年开始运作的区域实验系统,另一个是正在建设中的全球导航系统。 第一代北斗系统,官方名称为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也被称作北斗一号,由三颗卫星提供区域定位服务。从2000年开始,该系统主要在中国境内提供导航服务。 第二代北斗系统,官方名称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被称为北斗二号。北斗二号建成后,将是一个包含16颗卫星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分别为6颗静止轨道卫星、6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4颗中地球轨道卫星。截止2011年11月,北斗二代包含了10颗卫星,开始在中国投入服务 。2012年11月,第二代北斗系统开始在亚太地区为用户提供区域定位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美国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罗斯全球导航衛星系統(GLONASS)和欧盟伽利略定位系統(Galileo)為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认定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四大核心供应商。 2015年中期,中国开始建设第三代北斗系统(北斗三号),进行全球卫星组网。北斗卫星第三代导航系统空间段计划由35颗卫星组成,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27颗中地球轨道卫星、3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第一颗三代卫星于2015年3月30日发射升空。截止2018年2月,已发射了13颗第三代在轨导航卫星。按照计划,该系统将在2018年覆盖“一带一路”国家,2020年完成建设提供全球定位服务。 据中国日报报道,北斗系统第一颗卫星发射15年后,它每年为几家大型企业产生的营业额高达3150万美元,其中包括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高德软件有限公司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新!!: 南華早報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 查看更多 »

國際調查記者同盟

国际调查记者同盟(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of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s, ICIJ)是美国的公共诚信中心(Center for Public Integrity) 为拓展国际调查报道在1997年成立的。ICIJ背靠公共诚信中心,结合数据新闻、公开资料和法律等专家意见,与全球记者分享最新资源和前沿报道技巧。 ICIJ的成员包括160名记者,遍佈全球60多个国家,协作进行深度调查报道。ICIJ调查报道团队由世界各地记者组成, 每个项目成员3至20名 。本土记者和他国记者和ICIJ 华盛顿特区总部的同仁合作,秉持公正、精确的标准,做出有影响力的多媒体新闻报道。.

新!!: 南華早報和國際調查記者同盟 · 查看更多 »

國際金融中心 (香港)

國際金融中心(簡稱國金;英文:International Finance Centre;縮寫:IFC)是香港作為世界級金融中心的著名地標,位於香港島中環金融街8號,面向維多利亞港。由地鐵公司及新鴻基地產、恒基兆業、香港中華煤氣及中銀香港屬下的新中地產所組成的IFC Development Limited發展、由美國建築師西薩·佩里擔任設計建築師及由著名香港建築師嚴迅奇擔任項目建築師,其總樓面面積達43萬6千平方米。現為恒基兆業地產和香港金融管理局總部的所在地。國際金融中心二期於2003年落成時,成為當時全球第五高、大中華地區第二高及香港第一高的建築物,直至被環球貿易廣場取代香港第一高的地位。.

新!!: 南華早報和國際金融中心 (香港) · 查看更多 »

國際金融中心商場

國際金融中心商場(IFC mall)位於香港香港島中環金融街8號。商場分兩期落成,分別於1998年及2004年初開業。商場樓高4層,總面積達80萬平方呎,毗連國際金融中心一期及二期頂級寫字樓、四季酒店及四季匯套房酒店。商場由新鴻基地產及恆基兆業管理。.

新!!: 南華早報和國際金融中心商場 · 查看更多 »

初選

初選(primary election),也稱党内預備選舉或预选,是各政黨用来決定选举提名人的一个过程。換句話說,初選是為選出候選人的權限而進行的预备性選舉。初选结束后,政党會正式确定本党大选候选人。随后党内则团结支持該候选人。 在世界其它地方,由於全世界大多數政黨都是剛性政黨,候選人的提名通常是政黨的責任,而非由公家機關辦理選舉,一般由黨內進行民調,最終進行提名,參選人經由黨提名後報名,正式成為候選人。.

新!!: 南華早報和初選 · 查看更多 »

刘晓波

刘晓波,吉林长春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家、文学评论家、人权運動家、《零八宪章》的主要起草人之一、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刘晓波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本科,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博士,曾担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独立中文笔会第二届及第三届会长、《民主中国》网刊主编,曾经参与六四事件,后被捕入狱。他毕生致力於宣傳政治改革及參與旨在終結中國共產黨的一黨專政的運動而多次被拘捕判刑。 2010年,刘晓波获得挪威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颁发的诺贝尔和平奖,成为首位或第二位(如果算上第十四世达赖喇嘛)获得该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也是继纳粹德国的卡尔·冯·奥西茨基(1935年)之后,第二例在服刑期间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刘晓波也是诺贝尔奖历史上唯一一位从获奖至辞世始终未能得到任何人身自由的诺贝尔奖得主。 2017年6月,刘晓波因确诊肝癌晚期而获准保外就医,其後於沈阳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与外界隔离的状态下接受治疗。7月13日17:35,医院当局宣布劉曉波病情恶化并因多重器官衰竭,经抢救无效病逝,終年61歲。 他的遺體在2017年7月15日約6時30分(格林威治時間2017年7月14日晚上10時30分)火化,當天中午海葬。2017年9月2日,刘晓波逝世以来外界第一次与刘霞取得了联系,随后联系又陷于中断。.

新!!: 南華早報和刘晓波 · 查看更多 »

刑警 (無綫電視劇)

《刑警》(Gun Metal Grey)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拍攝製作的時裝警匪劇集,全劇共30集,由唐基明擔任監製。劇集由苗僑偉、黃日華及宣萱領銜主演,並由胡定欣及王浩信聯合主演。該劇是2010無綫節目巡禮劇集之一,亦是第十四屆香港國際影視展中無線電視推介的兩大重頭劇之一(其次是《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及無線電視43周年台慶劇。該劇與《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一樣,是無線首齣增添英文字幕給予數碼電視用戶的劇集。.

新!!: 南華早報和刑警 (無綫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嘉諾撒聖心書院

嘉諾撒聖心書院(Sacred Heart Canossian College,簡稱SHCC)是香港天主教嘉諾撒仁愛修會創辦的津貼女子中學,英語授課,也是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補助學校之一,校址位於香港島薄扶林置富花園置富徑2號。學校有2間直屬小學:嘉諾撒聖心學校和嘉諾撒聖心學校私立部。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30位。.

新!!: 南華早報和嘉諾撒聖心書院 · 查看更多 »

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

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St.,簡稱SFCC)是一所天主教英文女子資助中學,創校於1869年,亦是意大利嘉諾撒仁愛女修會在香港開設的第二所學校。校舍自建校以來位於灣仔半山堅尼地道9至13號,刻畫在外牆的四個守護天使是學校的標誌,象徵忠、信、仁、愛。小學部名為嘉諾撒聖方濟各學校,建於堅尼地道校舍山坡下的聖佛蘭士街,是少數附設直屬中學並經統一派位收生的資助小學之一。學校多年來培育出不少社會知名人士,現為一所著名女校。 聖方濟各的學生統稱為「Franciscan」,同時因為「St.

新!!: 南華早報和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 · 查看更多 »

周燕玲

周燕玲,《南華早報》前首席法庭記者,2004年7月16日捲入先科案,在報章上披露一名廉政公署保護證人的身分,違反《證人保護條例》條例,事後香港廉政公署大舉搜查多間香港報館,消息哄動一時。 周燕玲後來離開任職10多年的《南華早報》,轉職做家庭主婦,並在案件中擔任特赦證人,在法庭披露大律師艾勤賢是一宗新聞的消息來源,艾勤賢最終被判入獄。她在法庭上承認,廉署當日為她錄取口供時,曾表明所有《南華早報》編輯部職員及記者均獲赦免起訴,條件是她與另一名採訪先科案的女同事要向廉署提供免責口供。 雖然協助廉署調查的記者不止周燕玲一人,但經調查後,只有周同意當特赦證人,其餘記者及報館並未有面對任何「不良」後果。 香港新聞行政人員協會時任主席關偉指,至今未有「行家」表示採訪或搜尋資料較以往困難,但艾勤賢因《南華早報》女記者周燕玲指證下而被判囚,對新聞界或多或少會有影響,外界對《南早》的信任程度亦會減低。當時任香港記者協會主席的張炳玲指,事件破壞記者與消息來源的關係。 但艾勤賢上訴至終審法院,獲判無罪。終院法官質疑周燕玲誤認證人,認為她所指的消息來源,一名吸煙的男人,並非艾勤賢,而她亦從其他消息來源取得相關資料。(FACC3-5/2009).

新!!: 南華早報和周燕玲 · 查看更多 »

周永康

周永康(),原名周元根,江苏省无锡市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共第十五至第十七届中央委员,第十六至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及第十七届常委和中央政法委書記,主導十年维稳體制,被歸屬中共前總書記江泽民派系重要成員。《经济学人》指在胡锦涛擔任黨總書記時,中共權力分在九常委之手,掌控政法委及國安的周的影響力幾乎與身為總書記的胡不相上下。 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勘探系,196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自辽河油田上调石油工业部后,历任石油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国土资源部部长,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公安部部长、国务委员。中共第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2007年中共十七大后进入中共权力核心,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中央政法委书记,并兼任中央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領導小組組長(610办公室)、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主任。 2012年11月周因中共領導層換屆而卸任退休。 周永康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首位因腐败问题而正式接受调查并遭开除中共党籍、接受司法审判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也是1978年至今被查处的最高階官员(四人帮成员、前政治局常委王洪文和张春桥因涉嫌组织领导反革命集团罪于1977年7月被当局管控)。周永康的落马,被外界认为是打破了中共党内在邓小平时代后“刑不上常委”的政治潜规则。 周永康案的追查,始於2013年12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决定开展核查。次年7月29日,中共中央紀委宣布,中共中央立案审查周所涉「严重违纪」;同年12月5日,政治局会议决定开除其党籍,將所涉犯罪及线索移送司法处理,同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并逮捕周。2015年4月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周永康案,移送天津市檢方後向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公诉。同年5月22日,天津市中級人民法院以犯罪事实证据「涉及国家秘密」为由进行不公开庭审;6月11日一审宣判,以受贿罪、滥用职权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财产。目前周永康正在北京昌平的秦城监狱里服刑。.

新!!: 南華早報和周永康 · 查看更多 »

周永康案

周永康案,指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2012年退休后,于2013年起被中共内部调查,2014年被中共中央纪委宣布立案审查后开除中共党籍的一起党纪案件:周永康严重违纪案,及随后其被最高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逮捕后于2015年移送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向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判处无期徒刑)的一起刑事案件周永康受贿、滥用职权、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广义上的“周永康案”也包括其亲属、相关商人以及众多其派系官员等一系列犯罪案件,其中包括周永康儿子周滨,四川商人刘汉,周永康的秘书冀文林等人的犯罪案件。 周永康案及其一系列案件的范围覆盖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时间跨度达数十年之久,地域横跨中国东北、西南、华东乃至京畿、中央,涉案官员的级别几乎囊括中国共产党整个干部体系,从县处级、厅局级、省部级到国家级 周永康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首位因腐败问题而接受调查并被开除中共党籍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也是被查处的最高级别官员。周永康的落马,被外界认为是打破了坊间传闻中中共党内“刑不上常委”的政治潜规则。.

新!!: 南華早報和周永康案 · 查看更多 »

呂品韜

呂品韜(Pan-To Barton Lui,),香港男子短道速滑運動員,他是唯一一名代表香港出戰2014年冬季奧運會的運動員。 呂品韜現就讀香港公開大學。.

新!!: 南華早報和呂品韜 · 查看更多 »

和泉素行

和泉素行(いずみ そこう;Izumi Soko、),日籍香港男主持、演員、模特兒、網絡紅人及意見領袖。.

新!!: 南華早報和和泉素行 · 查看更多 »

傅高义

傅高义(英文名:Ezra Feivel Vogel,)美国哈佛大學社會科學院榮休教授( Henry Ford II Professor of the Social Sciences Emeritus at Harvard University),精通日文,能说汉语,著有多部关于中国、日本和亚洲研究的著作。.

新!!: 南華早報和傅高义 · 查看更多 »

哈佛女孩

《哈佛女孩刘亦婷:素质培养纪实》(以下简称《哈佛女孩》)是一本由刘卫华和张欣武所著的一本书,这本书叙述他们对成为了美国哈佛大学学生的女儿刘亦婷的栽培。此书于2000年由作家出版社在中国以中文出版,详述亦婷严格的生活方式,也包含亦婷的父母如何提拔子女被顶尖大学收录的意见,被认为是养儿育女和幼儿教育的一本“手册”。 这本书在中国大陆特别畅销,使哈佛和刘亦婷在中国家长和学生之间家喻户晓。此后,有无数模仿者也著述了中国家长如何养儿育女的说明书。.

新!!: 南華早報和哈佛女孩 · 查看更多 »

唐英年大宅僭建風波

唐英年大宅僭建風波是指2012年2月當時身為香港行政長官選舉參選人的唐英年被揭發其位於九龍塘約道7號之大宅出現大規模僭建一事,事件引來大眾的議論、傳媒連日來的追訪,以及網民惡搞。在事件發生後,香港大學就事件進行了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有51.3%市民認為唐應退選,不贊成他退選的則有37%。此外該事件在香港坊間戲稱為「唐生大地震」、「唐宮僭建」或「唐宮風暴」,暗喻唐英年的宅邸如地下宮殿一般極其奢華。.

新!!: 南華早報和唐英年大宅僭建風波 · 查看更多 »

冯建梅强制引产事件

冯建梅强制引产事件发生于2012年6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镇坪县怀有第二胎七个月的妇女冯建梅被。地方官员要求冯建梅缴纳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4万元罚款。两人拒绝配合,地方官员逮捕冯建梅,迫使她签订引产协议后,把她放倒注射。据报事件使冯建梅精神受创,身体状况欠佳。 6月11日,家属发布冯建梅夭折孩子的照片。图片在网上疯传,在国内引发争议,引起国际社会关注强制引产问题,中国政府对此作出回应展开调查。6月26日,调查组确认冯建梅不具有生育第二胎的法定权利,但尽管如此,她的权利遭到当地计划生育局的侵权,因此两名官员被撤职,另有五人受惩处。6月27日,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向全国各地派出督查队伍,审查地方计划生育部门的做法。冯建梅的丈夫邓吉元聘请律师追究刑事责任,但家属最后决定庭外和解。 事件导致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在国内和国际上受到更多的关注。冯建梅的案子经常出现在批评计划生育的社论中,也是互联网在政府审查环境中赋予普通民众权力的一个例子。7月5日,欧洲议会通过一项谴责冯建梅案和强制引产的决议。2016年1月1日,经过连月来的讨论,计划生育政策被两孩政策取代。.

新!!: 南華早報和冯建梅强制引产事件 · 查看更多 »

冲之鸟岛

沖之鳥礁(),又稱沖鳥礁,國際社會又稱之為Parece Vela,是位於西太平洋、菲律賓海附近公海海域的珊瑚礁,為日本最南端,也是唯一位處北回歸線以南的領土。 最初只有退潮時會露於海面之上,之後日本以水泥塊和消波塊擴建,但其面積仍相當狹小,因此無定居人口,目前由以下三部分組成:.

新!!: 南華早報和冲之鸟岛 · 查看更多 »

凱思·金德斯頓

凱思·金德斯頓(Cath Kidston)是英國一位以花朵圖案設計紡織產品而著名的設計師,她並擁有一家以自己名字作為名稱的有限公司,並擔任創意總監,售賣其設計的商品。這些商品有家居用品、手袋、服裝、餐具、兒童用品等。.

新!!: 南華早報和凱思·金德斯頓 · 查看更多 »

全球現場

《全球現場》(PTS World News)是台灣公共電視的國際新聞節目,是現今台灣少數全面播放國際新聞的資訊節目,於台北時間每週六及週日19時30分播出。其前身為《七點看世界》,2002年中旬變更為今名稱,2008年2月28日停播,2011年6月18日復播。.

新!!: 南華早報和全球現場 · 查看更多 »

全民媒體

《全民媒體》(Hong Kong Citizens' Media)是香港一個網上媒體,於2014年7月成立,使命為專注內容貨幣化(Content Monetization),願景是讓每個內容創造者都得到應有回報。.

新!!: 南華早報和全民媒體 · 查看更多 »

其士科技

其士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其士科技控股,以及其士科技(Chevalier iTech Holdings Limited,港交所除牌時0508.HK),在1989年5月22日,由其士(商業系統)集團有限公司在安排百慕達註冊成立控股公司,現時業務為資訊科技、買賣設備器材等相關業務。 而前身為「其士(商業系統)國際有限公司」,也是其士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旗下。 而在1996年,因為在1993年參與內幕交易,而被香港證監會,以及內幕交易審裁處檢控,並於2007年5月更名「其士泛亞」,其業務重心由科技改為飲食及旅遊,將旗下科技相關業務轉回其士國際集團。 到了2007年5月4日,更名為其士泛亞控股有限公司;之後在2012年2月8日,更名為鼎億集團投資有限公司。.

新!!: 南華早報和其士科技 · 查看更多 »

元朗公立中學校友會英業小學

元朗公立中學校友會英業小學(Y.L.P.M.S. Alumni Association Ying Ip Primary School),是香港一間小學,位於元朗天水圍,鄰近俊宏軒,濕地公園及輕鐵天恒站。英業小學於1989年創辦,學校原名為元朗公立中學校友會小學下午校,2003年6月由元朗公園北路遷到現址,並轉為全日制小學。.

新!!: 南華早報和元朗公立中學校友會英業小學 · 查看更多 »

勞達航空

勞--達航空(Lauda Air,香港稱維--也納航空)是一家創立於1979年,但已在2013年時結業的奧地利航空公司,总部位於施韦夏特的勞達航空大樓,创始人為前一級方程式冠軍尼基·劳达(Nikki Lauda)。在全盛時期勞達航空除了歐洲本土的航線外,也擁有數條飛往亞洲與澳洲各城市的長程航線,也曾一度提供過直飞香港的服務。 2000年12月時,勞達航空成為奧地利航空的全資子公司,並在2012年7月1日為母公司正式併購,但仍保留原名稱營運,一直到2013年3月31日止。2013年3月奧地利航空取消了勞達航空這名稱的使用,並將原本該航空公司旗下的業務轉移至“Austrian myHoliday”的品牌名稱下營運,但該品牌實際上是專營旅遊套裝等產品,已非當初的航線經營業務。.

新!!: 南華早報和勞達航空 · 查看更多 »

“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

《“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14年6月10日發布,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首次發布的關於香港的白皮書。白皮書中稱,香港社會有人對「一國兩制」方針政策和《基本法》認識模糊、理解片面,所謂的香港高度自治「限度在中央授予多少權力,香港就享有多少權力」;並指出在「一國兩制」中,兩制僅能「從屬」於一國,特首人選「必須愛國愛港」,特首與立法會普選制度都要「符合國家安全及利益」。書中還特別點明「要始終警惕外部勢力利用香港干預中國內政的圖謀,防範和遏制極少數人勾結外部勢力干擾破壞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施」。相關內容引起香港各界高度關注和爭議。 北京大学港澳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強世功、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长王振民、中國人民大學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齊鵬飛為白皮書主要執筆者。.

新!!: 南華早報和“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 · 查看更多 »

倒數行動

是一部2015年由導演詹姆斯·麥克特格、和為英美合拍和驚悚電影,而米拉·乔沃维奇、皮尔斯·布鲁斯南和迪倫·麥狄蒙為主要演出。 該片在2015年5月29日於美國有限上映和隨選視訊,英國則在2015年6月5日上映。香港和澳門則在2016年1月28日上映。.

新!!: 南華早報和倒數行動 · 查看更多 »

Clockenflap

Clockenflap音樂及藝術節(Clockenflap Music and Arts Festival,簡稱「Clockenflap」)是每年舉辦的香港音樂及多媒體藝術節。音樂節包含了來至各國以及內地的音樂團體,同時亦有邀請香港本地樂隊,條件是樂隊在音樂上和現場表演的能力要有一定的水平,藉此可以啟發及鼓勵較小型的樂隊要努力提升水平以有機會可踏上更大的舞台。除了音樂之外,Clockenflap亦有設置多媒體藝術區,當中包含了藝術裝置、數碼藝術和兒童娛樂及動畫等元素。2012年,Clockenflap有超過二萬進場人次,使活動於當年被視為香港最大之音樂活動。 Clockenflap曾於2012年舉行中文命名比賽,並得出了「歌+飛」(「歌加飛」,由英文音譯)一名。然而英文名字依然較常被各方使用。.

新!!: 南華早報和Clockenflap · 查看更多 »

Cmidi

Cmidi(網址為:http://www.cmidi.com 及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328060454/http://www.cmidi.org.hk/ ),香港著名原創音樂網站。 Cmidi於2000年創立,原為香港最大型香港流行曲MIDI的網站,2005年因應歌曲版權問題及站內歌曲創作趨勢,遂轉型為原創音樂網站。轉型後數月,當時為網絡唱作人KellyJackie便於Cmidi發表〈他約我去迪士尼〉一曲而瞬即成名,同時令網絡歌曲風氣盛行。 2006年,Cmidi註冊為香港非牟利團體。Cmidi除提供網絡平台發表原創歌曲外,亦著名於設有音樂製作、填詞及歌唱技巧討論區交流;此外亦衍生網上發表改編詞及翻唱歌曲風氣。至今Cmidi仍對網絡音樂界有一定影響力。 然而,自2006年網站轉換現時版面後發展停滯,系統亦多次出現問題,導致會員及流量不斷散失。Cmidi於2013年5月2日正式關閉網站。.

新!!: 南華早報和Cmidi · 查看更多 »

皇仁書院

皇仁書院(Queen's College)是位於香港銅鑼灣高士威道的著名官立男子中學,為香港在殖民地時期最早成立的官立中學。前身是創立於1862年的中央書院(Government Central School,當時又稱大書院)及1889年的維多利亞書院(Victoria College),皇仁書院一名則於1894年開始沿用。.

新!!: 南華早報和皇仁書院 · 查看更多 »

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是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社出版的报纸,于1993年1月在北京创办,分中英文版,在中国大陆具有相当的影响力。是一份國際新聞類的综合型报。 跟《南方都市报》等自由派报纸的立场相对应,《环球时报》主要持民族主义立场,它最初被称作《環球文萃》,1997年改为现名。.

新!!: 南華早報和环球时报 · 查看更多 »

王向偉

王向偉,前任英文報章《南華早報》總編輯,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系與北京外國語大學畢業。他在傳媒界工作 20 年,在1996 年加入南華早報,擔任中國商業記者,2000 年晉升為中國版編輯,2007 年則再次升遷為副總編輯,2011年升爲總編輯。2012年6月,因向該報編輯Alex Price施壓壓縮報導李旺陽事件而飽受爭議。.

新!!: 南華早報和王向偉 · 查看更多 »

王宇 (律師)

王宇是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人,中国女性維權律师,曾代理多起著名维权案件,例如范木根案、曹顺利案、尹旭安案、伊力哈木·土赫提案,並曾為大量法輪功學員的信仰進行無罪辯護,並參與了國際著名的2014年建三江事件。2015年6月公開聲援中國法輪功學員向北京最高人民法院控告發動鎮壓的江澤民群體滅絕罪。 BBC報道,2015年7月9日凌晨,王宇被人帶走,一家三口都失蹤;上百位中國律師發表嚴正聲明譴責警方,民間發起公民連署救援;在王宇後的48小時內,中共當局大規模抓捕維權律師、人權捍衛者,已逾57位被失蹤、傳喚、限制人身自由、約談,數字仍攀升中,維權網11日向聯合國、國際人權機構、各國政府發出「關注人權危機」的緊急呼籲。 2016年1月8日,王宇被以颠覆国家政权罪逮捕,被关押在天津市第一看守所。.

新!!: 南華早報和王宇 (律師) · 查看更多 »

王建平

王建平(),原籍河北省赞皇县,生于辽宁省抚顺市,原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曾任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司令员、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委员(十七届七中全会递补),第十八届中央委员。.

新!!: 南華早報和王建平 · 查看更多 »

王立基

王立基(德文名:Wolfgang Georg Arlt,)出生于德国柏林市,是中国出境游研究所(COTRI China Outbound Tourism Research Institute)的所长与创始人。 王立基于2004年成立中国出境游研究所,总部位于德国汉堡市,在北京设有中国办公室。同时,他作为国际旅游管理学科的全职教授,任教于德国海德市。他在各大主流国际媒体经常被引述,包括:CNN、Time Magazine、The Times、The Economist、South China Morning Post。自2013年11月起,他开始在福布斯网站发布关于中国出境游的相关文章。.

新!!: 南華早報和王立基 · 查看更多 »

王炳權

王炳權(Ping Kuen Wong,),鎂燦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股東及董事,前加州健身的J.V. Fitness Ltd董事,人稱「PK Wong」明報 2016年7月12日。 中學未畢業的王炳權,便最早為工程判頭,其後承接電訊集團工程,成為億萬富豪,在2015年12月,王炳權以3500萬港元收購從吳戈(前Healthzone Limited創辦人及董事,後被澳洲悉尼法院判入獄5年)所持J.V. Fitness全數股權,其後因為加州健身長期虧損,因此把該公司申請清盤,直至結業為止。 2016年7月13日,王炳權在下午於金鐘港麗酒店進行記者招待會,解釋事件指是自己是受害者,而且根據財政狀況是已虧損8000萬港元(10,309,278美元截至2016年10月18日,美元兌港元收盤價7.76,由湯森路透提供),3.3億港元負債(42,525,773美元)蘋果日報,2016年7月13日2016年7月13日,南華早報2016年7月13日,壹週刊香港天樂媒體及Youtube 2016年7月13日;同日接受《壹週刊》訪問,他指騙入買「加州健身」而捲入被海關調查,也連累家人和所有會員員工打流水漂等,全拜當時加州健身董事及健身教練鄭家達所賜,因為對所收購事項不盡不實,甚至對前股東所謊稱為身體問題而震怒和痛心。 2016年9月,J.V. Fitness Ltd前大股東、前董事及其兄長王倫因涉違反《商品説明條例》被海關拘捕,壓力極大,心臟病發離世,而去世前為63歲。 2017年7月25日,王炳權在東區地方法院承認被勞工處票控共101項「沒有在到期日支付工資」罪,每張傳票罰款2000港元,需要罰款20.2萬港元。.

新!!: 南華早報和王炳權 · 查看更多 »

王辉耀

王辉耀博士()是中国最大的独立全球智库、拥有超过100名全职研究员和工作团队的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的创建人和主任。根据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智库排名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智库与民间社会计划(Think Tank and Civil Society Program (TTCSP))的《2017全球智库指数》,CCG在世界顶级智库中排第91名,是世界40大顶尖独立智库之一。TTCSP将CCG列为中国顶尖第6的智库、顶尖第1的独立智库。王博士也是中国政府的顶级顾问之一。2015年,他被中国总理任命为中国国务院顾问。王博士是中国与全球化、人才战略、企业国际化、国际管理、创业创新、华人华侨与中国留学人员群体和智库研究方面的著名专家,也是世界银行、国际移民组织、劳工组织以及全球跨国公司等国际组织的高级顾问。王博士在中外政府管理、跨国公司高管、社会企业经营和学术领域都有着令人印象深刻的工作生涯。 王博士目前是商务部(MOFCOM)下的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CAIEC)副主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的中国人才学会副会长;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西方(海外)归国学者协会副主席;所有中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席;此外,他还是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所院长。 王博士是哈佛肯尼迪学院的高级研究员和布鲁金斯学会的客座研究员。他曾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安大略大学任教。他是IZA协会的政策研究员和加拿大亚太基金会高级研究员。王博士是联合国国际移民组织移民咨询委员会的成员,是国际劳工组织(ILO)和世界银行的咨询专家。王博士也是耶鲁大学亚洲发展委员会的一员、理查·毅伟商学院亚洲顾问理事会成员、劳瑞德教育集团顾问,国际大都市国际网络指导委员会成员。他在不同的国际论坛上受到广泛关注,经常受到有影响的全球媒体的采访。.

新!!: 南華早報和王辉耀 · 查看更多 »

王思聪

王思聪()是一名中国商人,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的獨生子,现任万达集团董事,北京普思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熊猫TV创始人兼CEO。 王思聪自小被送往国外读书,回国后在家族企業万达集团任职。2011年,王思聪成立IG电子竞技俱乐部,此后,王一直对电子竞技行业有所投资。2015年,王思聪创立视频直播网站熊猫TV并担任CEO。.

新!!: 南華早報和王思聪 · 查看更多 »

獨裁政體

裁政體又稱獨裁體制,是政治學概念,指由一個人或少數人集團,擁有絕對政治權力而不受憲政與法律限制的政體。這種一人或少数人统治的體制,和「多数人的统治」的民主相對立。獨裁體制的統治權常由一人或一集團所壟斷,通過不同的鎮壓機制來發揮其政治權威。 獨裁體制會導致集權和極權,並違反人民主權原則,違背及權力分立和制衡等政府組織原則。近代以來的政治理論都反對獨裁政體,認為此類政體侵害和違背民眾利益,甚至危害人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 世界史上,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當時不少學者將独裁政體分為四類型:憲政獨裁、共產獨裁(名義上是無產階級專政)、反革命獨裁及法西斯獨裁,然而世界各地發展出許多不同於這些類型的獨裁如宗教獨裁、家族獨裁等。.

新!!: 南華早報和獨裁政體 · 查看更多 »

福佳歌曲系列

《福佳》是一組在互聯網上流傳的惡搞歌曲,首兩版改編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十周年紀念主題曲《始終有你》,而第三版則改編自2008年北京奧運主題曲《We Are Ready》。演唱者刻意模仿原作的群星唱腔,歌詞諷刺香港主權移交10年以來具爭議的事件。第一版《福佳始終有你》於2007年5月27日上傳至影片分享平台YouTube後,三個月後收看人次逾81萬,第二版《煲呔搵工靠你》上載三週共有23萬人次瀏覽,引起部分香港傳媒關注。而第三版《福佳,We have money!》則於2008年2月11日在YouTube上載。.

新!!: 南華早報和福佳歌曲系列 · 查看更多 »

秦皇岛市

皇岛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河北省东端,是京哈铁路上重要城市之一。靠在渤海湾边上,西距首都北京280公里,距天津220公里,西南距省会石家庄483公里。以秦始皇求仙驻跸而得名。 秦皇岛是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中国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甲级旅游城市。著名的风景区山海关、北戴河坐落于此。.

新!!: 南華早報和秦皇岛市 · 查看更多 »

科菲·安南

科菲·阿塔·安南(Kofi Atta Annan,),加納库马西人,聯合國第七任秘书长。2001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新!!: 南華早報和科菲·安南 · 查看更多 »

程翔

程翔(),著名華人記者,籍貫廣東潮州,新加坡《海峡时报》驻中華人民共和國首席特派员,同時擁有香港居民、英国国民(海外)、新加坡永久居民三重身分。 2005年4月22日因涉嫌间谍罪在大陸广州被捕,拘留至翌年8月31日判監5年,因而受香港傳媒關--。2008年2月4日,程翔獲准假釋,並在翌日下午返抵香港,可以在港渡過新年。.

新!!: 南華早報和程翔 · 查看更多 »

穆加贝女儿保镖在香港涉嫌打人事件

加贝女儿保镖在香港襲擊记者发生于2009年2月13日,津巴布韦总统罗伯特·穆加贝在香港城市大学就读的女儿博娜·穆加贝(Bona Mugabe),其保镖马克斯和佩普凯涉嫌在穆加贝在大埔购买的住房大院裡殴打两名外籍记者——英国人加洛维(Colin Galloway)和美国人奥诺克(Tim O'Rourke)。6月初,香港政府决定不予起诉涉嫌打人的马克斯和佩普凯。被打的加洛维和奥诺克这两名记者和控方不服,提出上诉。.

新!!: 南華早報和穆加贝女儿保镖在香港涉嫌打人事件 · 查看更多 »

章诒和

诒和(),中国安徽桐城(今枞阳)人,生于重庆,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毕业。為章伯钧二女,現為退休作家、戲曲研究學者、中國民主同盟成员,现居北京守愚齋;.

新!!: 南華早報和章诒和 · 查看更多 »

米爾頓·佛利民

米爾頓·佛利民(Milton Friedman,)是美國經濟學家,以研究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經濟史、統計學、及主張自由放任資本主義而聞名。1976年取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以表揚他在消費分析、貨幣供應理論及歷史、和穩定政策複雜性等範疇的貢獻,被譽為20世紀最重要的經濟學家之一。 佛利民是《資本主義與自由》一書的作者,在1962年出版,提倡將政府的角色最小化以讓自由市場運作,以此維持政治和社會自由。他的政治哲學強調自由市場經濟的優點,並反對政府的干預。他的理論成了自由意志主義的主要經濟根據之一,並且對1980年代開始美國的罗纳德·里根以及許多其他國家的經濟及貨幣政策有極大影響。.

新!!: 南華早報和米爾頓·佛利民 · 查看更多 »

精英大師

精英大師(英文馬名:Silent Witness,來港前名稱:Eltira、1999年10月1日出生),生於澳洲,是一匹已退役香港純種競賽馬匹,曾創下世界史上設立分級制度後首匹連勝17場的馬匹,另有多項香港賽駒的香港紀錄。2004年,精英大師以競賽馬匹的身份入选美國《時代》雜誌年度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此馬由告東尼訓練,所有賽事均由騎師高雅志策騎。此外,精英大師的英文名字(Silent Witness)受國際賽馬組織聯盟保護,永久禁止再次使用。.

新!!: 南華早報和精英大師 · 查看更多 »

糟糕艺术博物馆

糟糕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Bad Art,缩写为MOBA)是美國的一家私人博物馆,其宗旨是“歌颂那些无法通过其他渠道得到认可和展示机会的艺术家的劳动成果”。糟糕艺术博物馆总館位于马萨诸塞州的戴德姆,另在马萨诸塞州的萨默维尔和布鲁克莱恩设有分館。博物馆有常驻展品500件,都是“糟糕至极而让人难以忽略”的作品;其中25到35幅作品随时展出。 糟糕艺术博物馆建于1994年,当时古董商斯科特·威尔逊曾向朋友们展示一幅从垃圾中回收过来的画作,他的朋友就建议威尔逊开设一个展览。不到一年时间,开设在威尔逊朋友家的展览就因为人满为患而不得不另寻他所。糟糕艺术博物馆随后迁至戴德姆一家剧院的地下室。1995年,博物馆的联合创始人杰瑞·赖利在解释博物馆的创立初衷时说道:“世界上每个城市都至少会有一家博物馆来展示艺术的精华,而MOBA则是唯一一家致力于收集并展示糟糕艺术的博物馆”。MOBA的藏品必须为原创作品,且具有严肃的主题;但同时又必须有严重的缺陷而非平淡无奇。策展人无意于展出那些刻意而为的拙劣作品。 很多波士顿的的非常规旅游线路都会将MOBA列入其中,一些国际性报纸及杂志曾专题介绍过MOBA。许多人受到了MOBA的启发在世界范围内开设了一些类似的展览,以对抗占统治地位的艺术。《》的表示糟糕艺术博物馆所引起的关注正体现出博物馆展出“最伟大的糟糕艺术”的一种大趋势Solomon, Deborah.

新!!: 南華早報和糟糕艺术博物馆 · 查看更多 »

約翰·利弗

約翰·利弗(John Lever),為澳洲鱷魚專家。2003年11月,香港南生圍山背河發現小灣鱷,利弗受香港南華早報的邀請,來到香港捕捉該鱷魚。當時很多香港媒體稱他為「鱷魚先生」。 以往在香港的河流極少發現鱷魚,所以香港市民對於小灣鱷貝貝事件非常關注。 經過一個多月後,他未能成功捕捉到該鱷魚,當時有人批評他不夠專業、太保守不肯下水捕捉、不會長時間留守在山背河和浪費公帑等(實際上他是義務來香港的、而食宿機票由報社支付),令他受到多方面不少壓力,但同時又有不小支持他的香港市民。可惜最後仍是放棄無功而還。.

新!!: 南華早報和約翰·利弗 · 查看更多 »

維園六四燭光晚會

維園六四燭光晚會是香港悼念六四天安門事件死難者的年度活動,1990年6月4日起每年由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支聯會)舉辦,於維多利亞公園的硬地足球場舉行。該晚會是目前亞洲規模最大的六四事件悼念活動,每年參加人數均在數萬人。.

新!!: 南華早報和維園六四燭光晚會 · 查看更多 »

网络评论员

网络评论员(即网评员、輿情員)是中国大陆的一种特定称呼,是指受雇佣发表有利于中国政府或相关部门评论的人员。他们通常以普通网民身份,发表拥护中国政府(或相关部门)的内容,围攻批评政府的网络声音,或采取其他网络传播策略,来试图达到影响、引导和制造网络舆论的目的。 “五毛”或“五毛党”是网络上对网络评论员的一种常用别称,用以象征性地讽刺网评员每发一文“能賺五毛钱”,2009年1月8日,Mike Elgan。“五毛党”的详细说明与网络评论员的其他称呼,见下文的“名称”段落。“五毛”也经常会被称为“网络水军”(简称“水军”)。狭义的“五毛”与“自干五”和“愤青”有一定的区别,广义的“五毛”包括后面两者。.

新!!: 南華早報和网络评论员 · 查看更多 »

羅伯·巴聶特

羅伯·巴聶特(Robert Barnett,暱稱「羅比‧巴聶特」Robbie Barnett,),藏學家,現任哥倫比亞大學現代西藏研究計劃主任、當代西藏研究兼任教授,哥倫比亞大學西藏現代史高級研究學者。.

新!!: 南華早報和羅伯·巴聶特 · 查看更多 »

羅嘉瑞

羅嘉瑞(),香港交易所上市公司鷹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香港地產建設商會副主席,香港經濟研究中心受託人,香港機場管理局成員,心臟科醫生。.

新!!: 南華早報和羅嘉瑞 · 查看更多 »

羅燦

羅燦,香港資深新聞從業員,行內人尊稱「燦哥」,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新聞系。 羅燦於1980年代,擔任無綫新聞部駐新界記者,其後曾於南華早報及南華傳媒(分別為兩個機構,兩者並無關係)工作。 在1993年,他任職有線電視,協助創立24小時新聞頻道,是全香港首條24小時新聞選道。 1995年,他亦有份參與蘋果日報創刊工作,並曾擔任總編輯,之後返回無綫電視擔任新聞資訊部總監,於2004年為當時的銀河衛視(後改名「新電視」,再易名為的「無線收費電視」。現稱為「無綫網絡電視」)創立「無線新聞台」。 2006年3月,一手創立now財經台,其後於2007年10月增設now新聞台,及後他轉往信報財經新聞出任行政總裁。 2013年9月出任香港數碼廣播有限公司(香港數碼電台)行政總裁。 2017年2月出任路訊通控股有限公司(路訊通)董事總經理。 其弟羅克廉於成報體育版任職。 Category:香港傳媒工作者 Category:香港報界人士 Category:香港中文大學校友 Z Category:前Now寬頻電視新聞報導員 Category:前無綫電視新聞報導員.

新!!: 南華早報和羅燦 · 查看更多 »

羅范椒芬

羅范椒芬 (Fanny Law Fan Chiu-fun,),前香港教育統籌局局長、常任秘書長及廉政專員,現任行政會議成員及香港科技園董事局主席。2007年捲入教育學院-中文大學合併風波,被指控干預學術自由,法定調查委員會裁定她「行為不當」後她辭職,但旋即在2008年1月當選為第十一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第十二屆連任。2009年,獲選為香港大學理學院傑出畢業生。 現為新民黨黨員,曾任梁振英競選辦公室主任及候任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而她於2012年元旦邀請民協前區域市政局議員嚴天生辦公室員工跳槽至梁氏競選辦任特別顧問來專責民生事務。2012年7月1日,曾稱「不會加入政府」的羅范椒芬加入梁振英的行政會議,而她現職中電控股及中國聯通董事。.

新!!: 南華早報和羅范椒芬 · 查看更多 »

烏坎事件

烏坎事件(又稱烏坎村事件)是2011年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汕尾市所屬陸豐市烏坎村的一宗群体事件。乌坎事件被视为是中国大陆群体事件的标志性里程碑之一。 由於土地被村委會成員私下變賣問題,村民代表過去兩年十數次之上訪仍絲毫沒有解決之下,村民與地方(汕尾市與其下之陸豐市)政府發生矛盾,在2011年9月21日東海街道烏坎村有三四千人聚集在陸豐市政府大樓與派出所,不久獲政府答覆,可問題沒有實質解決。烏坎村之後再爆發多次示威,警民發生激烈打鬥,之後村民自發組織「烏坎村村民臨時代表理事會」,在12月9日起村民每天在村內村委會附近的仙翁戲台前集會示威,並在遊行通往陸豐市政府大樓前與警方爆發衝突,此後開始警民對峙局面。 汕尾市政府12月9日把烏坎村民申訴定性為「(事件與)在境外的某些機構、勢力和媒體與烏坎村事件確實有一定關係,把問題炒得沸沸揚揚,無限放大」,但村民表示這只是土地問題訴求。另當天中午,村民薛錦波等五人被刑事拘留,其中薛錦波在被關押了三天後死亡。官方驗屍結果與薛之家人探視後認定的情況大相徑庭,這兩件事情激起村民情緒而把事件激化,亦因此烏坎事件得到國際媒體的注意。 12月20日,政府官員先派代表進村內與村民代表臨時理事會談判,成為事件和平發展的轉機,同時由中共廣東省委副書記朱明國牵头成立工作組處理,承認民選之「烏坎代表臨時理事會」地位,對村民過激行為不追究,並稱釋放被拘留村民與盡快再對薛錦波進行驗屍確定死因,翌日晚上雙方撤除路障,結束每天舉行之集會,其後兩天村民歡迎朱明國進村,並把被捕之其中三人釋放,雙方對峙局面結束。 翌年2月1日,烏坎村舉行村民選舉委員會推選大會,由村民一人一票推選11人組成的村民選舉委員會;2月11日通過村民不記名投票的方式推選村民代表,並選舉村內7個村民小組組長共109人,3月3─4日以同樣方式選出村委會成員與村民小組代表各7人,被政府點名視為鬧事分子的或示威組織者全部當選為村委會成員,這幾次選舉均全程開放給記者媒體在旁拍攝,亦有市政府與工作人員在旁監督。2月16日汕尾市官方正式把薛錦波遺體交還其家屬並發放90萬人民幣撫恤和殮葬費,但並未再提及致死之責任問題。及後省工作組安排重新規劃發展烏坎村(包括修整避風港與碼頭、清理航道,建立烏坎圖書館等)等民生項目,一年後驗收,而林祖鑾亦表示,工作組已將他們初步認定的被轉賣的9000多畝土地的其中3396畝歸還給烏坎村,同年8月10日,廣東省紀委公布汕尾市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陳增新(曾於2006年6月─2011年9月28日陸豐市委書記)涉嚴重違紀正接受調查,翌年1月15日被雙開。 烏坎事件發生後,村民一直未能討回被侵佔的土地。2016年6月,烏坎村民原計劃於19日召開村民大會商討相關事宜,但6月17日村民委员会主任林祖恋(原名林祖銮)被警方带走。6月20日烏坎村民遊行到陸豐市政府,要求釋放林祖戀。從19日開始,烏坎村民長期在村中遊行,聲援林祖戀。9月8日,林祖戀以受賄罪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1個月,並處罰款20萬元人民幣。9月13日清晨,警方突襲烏坎村,抓捕多名村民代表,烏坎爆發警民衝突,這次衝突也是中国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起流血群体事件。.

新!!: 南華早報和烏坎事件 · 查看更多 »

爱德华·斯诺登

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Joseph Snowden;),前美國中央情報局(CIA)職員,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外包技术員。因於2013年6月在香港将美国国家安全局关于稜鏡計劃监听项目的秘密文档披露给了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遭到美國和英國的通缉。2013年6月23日,斯諾登離開香港前往莫斯科,俄羅斯給予他一年临时难民身份。2014年8月7日,斯諾登獲得俄羅斯三年的居留許可證。2017年1月,居留许可被延长至2020年。.

新!!: 南華早報和爱德华·斯诺登 · 查看更多 »

瑞银集团

银集团(UBS Group AG;简称瑞银)是为个人、企业及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公司,其分行及办事处分布于全球主要金融中心。它属于瑞士规模最大的银行之一,据报也是世界最大的私人財富管理机构。按照瑞银承认其最早的前身——温特图尔银行 (Bank in Winterthur) 成立于1862年,所以瑞银的历史距今150多年。 瑞银集团总部位于瑞士的苏黎世,分行分布52个国家,在2017年底起提供等同于全职工作岗位大约6万。 2017年,瑞银在《财富》杂志世界500强列表中排名291位, 资产达9千亿美元。瑞士银行有限公司是瑞银集团的母公司。依据瑞士公司法,瑞银集团以股份公司的形式建立,公司向投资者发行普通股股票。瑞银已在瑞士证券交易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2018年3月27日,纽约贝莱德持有瑞银集团总股本5.03%,继波士顿MFS投资管理公司和挪威银行成为少数拥有瑞银股权超过3%的瑞银股东,也是瑞银目前最大的股东。.

新!!: 南華早報和瑞银集团 · 查看更多 »

環保教育徑

保教育徑位於香港沙田城河東小瀝源,分為兩段,分別為山上的花心坑段及山下的廣源邨段。.

新!!: 南華早報和環保教育徑 · 查看更多 »

無綫新聞

無綫新聞(TVB News),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無綫電視)新聞及資訊部製作的新聞節目統一品牌。無綫電視新聞部位處電視廣播城新聞及停車場大樓,在尖沙咀星光行、灣仔電訊大廈、立法會綜合大樓會議廳及香港交易所交易大堂都設有直播室或新聞中心。無綫新聞以「無綫新聞,事事關心」作為官方口號(2010年一度改為「有新聞,就有無綫新聞」),主要競爭對手包括有線新聞、香港電台新聞部、鳳凰衛視新聞部及now寬頻電視新聞。 無綫新聞節目主要以粵語製作,每日於翡翠台、無綫新聞台、無綫財經·資訊台(只限粵語財經資訊、專題節目及新聞部外購節目)、明珠台(只限《手語新聞報道》)以及now寬頻電視的TVB新聞台播出;英語製作的新聞節目於明珠台播出,普通話製作的新聞節目於普通話翡翠台、無綫財經·資訊台(只限《普通話新聞報道》、《普通話天氣報告》)及明珠台(只限《交易現場》)播出。 無綫電視新聞部高層是袁志偉,現為助理總經理(新聞及資訊)。.

新!!: 南華早報和無綫新聞 · 查看更多 »

畢打行

打行(Pedder Building),舊稱必打行,位於香港中西區中環畢打街12號。畢打行建於1923年 (一指1932年Tee Club makes way for T-shirts after 25 years,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by Vivienne Chow, 10 July 2011),是香港一座歷史悠久的商業建築物,也是畢打街最後尚存的戰前建築物,已被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二級歷史建築。 畢打行為一棟9層高建築物,由巴馬丹拿建築師行設計,並與鄰近的華人行和皇后戲院同於1924年落成。大樓原先由蘇錫忠先生擁有,於1926年轉讓給伍華先生,直到1962年由霍英東旗下的泰記隆有限公司購入至今。Hui, Desmond(2004).

新!!: 南華早報和畢打行 · 查看更多 »

牛精福星

牛精福星 (英語:Bullish Luck、赴港前名稱:Al Moughazel、1999年—,生於美國),香港已退役競賽純種馬。總共出賽62次,勝出12場比賽。馬主為王永強(來港前由Gordon Smyth所擁有),練馬師為告東尼(來港前由Pip Payne訓練、2002年-03年馬季由姚本輝訓練)。.

新!!: 南華早報和牛精福星 · 查看更多 »

癸亥風災

亥風災發生於1923年8月18日,當日一個颱風橫過澳門以北,隨後進入中國大陸,造成巨大的損失,為該年澳門唯一一次懸掛七號風球(亦是歷來懸掛時間最久的十號風球),且為該年香港懸掛兩次七號風球的其中一次。 此次颱風的中央氣象局編號為B102。.

新!!: 南華早報和癸亥風災 · 查看更多 »

白韻琹

白韻琹(Pamela Peck Wan Kam,),生于日佔香港,回族人,籍贯广西桂林臨桂,香港著名專欄作家、傳媒人,人稱「白才女」或「白姐姐」,曾是灣仔區議會(樂活選區)區議員及電台節目主持人。她是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一級上將、中華民國國防部部長白崇禧的堂妹,台湾作家白先勇是她姪兒。 白韵琹说话有特有的呼吸声和鼻音,在主持节目中也成为其个人特色,多年来主持过多个电台情感节目,是香港独特的金牌司仪。此外,白韵琹学识渊博,与林燕妮、俞琤、狄娜、施南生等一并被视为“香江才女”。.

新!!: 南華早報和白韻琹 · 查看更多 »

D100

D100是由林旭華、鄭經翰和何國輝等人牽頭成立的香港網絡媒體,營運以網絡電台為主的業務,D代表Redefining Radio,100代表一呼百應,現擁有4條頻道,包括收費的「香港台」、「第三台」、「第四台」,及免費廣播的「PBS台」,另有逾十個自負盈虧「網台」節目,以及數個免費節目,是香港少有以一星期七天24小時播放的網台之一。 D100於2012年12月17日租用壹傳媒大樓啟播。電台於2013年7月2日遷往數碼港,目標聽眾為以香港人為主的全球華人,並擬設多個香港以外的在地廣播電台。 有別於其他本地網台及網絡媒體,鄭經翰視D100為DBC數碼電台(第一次停播前)的延續,將電台定位為「在互聯網上播放的電台」,因此會自發遵守廣播條例。鄭經翰亦將D100定性為「以民為本的社會企業」,以訂閱集資方式維持電台運作,並參照美國公營廣播模式營運。 D100在2016年12月取得社企創進級認證。.

新!!: 南華早報和D100 · 查看更多 »

芮效卫

芮效卫 (David Tod Roy) 是美国汉学家和翻译家。.

新!!: 南華早報和芮效卫 · 查看更多 »

花心坑

花心坑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城河東小瀝源西部,是一條山澗,現已泛指花心坑流域一帶的地方。.

新!!: 南華早報和花心坑 · 查看更多 »

銅鑼灣書店股東及員工失蹤事件

銅鑼灣書店股東及員工失蹤事件是於2015年10月至12月期間,香港「銅鑼灣書店」五人陸續失蹤之事件。失蹤5人是該店母公司巨流傳媒有限公司的股東桂民海與呂波、業務經理張志平、銅鑼灣書店經營者李波以及店長林榮基。失蹤半個月到3個月後,全部人員證實身處中國大陸並受有關當局控制。特別是李波失踪案,因為除了他其他4人是在泰國與中國大陸失蹤的,但由於李波是在香港境內失蹤,因此格外受到香港與澳門社會的廣泛關注,質疑他是否被人強行由香港境內擄至中國大陸,及有否牽涉中國大陸官方人員跨境綁架。事件令香港人擔憂「一國兩制」、言論自由、出版自由及人身自由受到破壞。事件轟動國際,美國、加拿大、歐盟及日本等紛紛發表聲明表示關注,並要求中國解釋及釋放失蹤人士。.

新!!: 南華早報和銅鑼灣書店股東及員工失蹤事件 · 查看更多 »

韩亚航空214号班机空难

韩亚航空214号班机空难(OZ214/AAR214)是於2013年7月6日發生的一起航空事故,韩亚航空波音777-200ER214號班機由韓國仁川国际机场起飛,在預定目的地美國旧金山国际机场降落時墜毀,机上共载有291名乘客和16名机组人员,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181人受伤。美方调查认定事故原因是飞行员操作失误。此為1995年波音777客機投入商業運營以来的首起致命空難。此次空难也是韓亞航空自1988年成立以來第三起致命空難;之前的兩起致命空難分別為1993年韓亞航空733號航班(天氣原因)和2011年韓亞航空991號航班(貨艙失火)。.

新!!: 南華早報和韩亚航空214号班机空难 · 查看更多 »

韋達 (騎師)

韋達(Douglas Whyte、),南非德班市出生,身高1.67米,體重52.5公斤。由1996年至今,韋達皆以香港作為策騎基地。韋達自2000-2001年度馬季開始,一直至2012-2013年度馬季連續13屆榮膺香港冠軍騎師頭銜,故被香港馬迷尊稱他為「十三少」。此外,韋達分別於2003-2005年度馬季及2008-2013年度馬季連續5年榮膺香港最受歡迎騎師殊榮。韋達在港策騎二十多季,累積頭馬超過1,700場,是目前在港累積頭馬最多及從騎以來贏得獎金最多的紀錄保持者(逾十五億港元)。.

新!!: 南華早報和韋達 (騎師) · 查看更多 »

莊士敦道

莊士敦道(英文:Johnston Road)是香港的一條道路,為香港島灣仔區的一條東西交通幹線。東起自灣仔克街一帶,西至熙信大廈一帶,全長約900米。跟軒尼詩道型成的弓型包有東面的德士古油站、中間的修頓球場及西面的循道衛理香港堂。 莊士敦道原名海旁東(Praya East),根據《南華早報》1929年6月17日的報道,當時因紀念香港開埠初期於1841年獲委任行政官的莊士敦(A.

新!!: 南華早報和莊士敦道 · 查看更多 »

莊梅岩

莊梅岩(Candace Chong Mui Ngam,9月9日-),香港劇作家。.

新!!: 南華早報和莊梅岩 · 查看更多 »

遮打花園

遮打花園(Chater Garden)位於香港島中環遮打道,在1978年10月20日落成啟用,是香港其中一個重要的公園,以吉席·保羅·遮打爵士命名。遮打爵士是一位木球運動、賽馬愛好者、金融家、慈善家、瓷器和藝術品收藏家。.

新!!: 南華早報和遮打花園 · 查看更多 »

聽障人士職業支援及社會服務中心

龍耳(白田)聾人及弱聽綜合服務中心,前稱「聽障人士職業支援及社會服務中心」,是香港慈善機構「龍耳」於2011年6月成立,位於九龍石硤尾白田邨翠田樓地下G01。鄰近白田巴士總站、白田商場及白田社區會堂。.

新!!: 南華早報和聽障人士職業支援及社會服務中心 · 查看更多 »

聖保羅書院

聖保羅書院(St.)是基督教香港聖公會創辦的一間著名傳統名校,屬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成員學校之一,設有小學部和中學部,俱只收男生。該校中學部校舍位於中西區半山般咸道69號,小學部則已遷離西區,於2013年落戶於港島南區薄扶林域多利道777號的全新校舍。 據正式記載,該校於1851年正式成立;但文獻顯示,早於1841年,創辦人史丹頓牧師已開始在英國籌集款項,並於1851年創立聖保羅書院。起始之時,該校只有一位導師及九位學生。聖保羅書院創校規模雖小,由於秉持辦學理念,不怕與殖民政府意見相左而堅持其治學風格,該校得以於1840至1880年間成為現代中國思想的搖籃,眾多著名中外知識分子曾任教、就讀及寓居於書院,包括王韜、、傅蘭雅、伍廷芳。現時,這間全日制學校大約有1,200名學生就讀,學生成績優異。現任校長是源迪恩先生。.

新!!: 南華早報和聖保羅書院 · 查看更多 »

聖約翰座堂 (香港)

聖約翰座堂(英文:St John's Cathedral)座落於香港中區花園道4-8號,是香港聖公會香港島教區的主教座堂。.

新!!: 南華早報和聖約翰座堂 (香港) · 查看更多 »

鍾庭耀

鍾庭耀博士(CHUNG Ting Yiu Robert),《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香港大學榮譽助理教授,兼任該校利銘澤堂舍監。.

新!!: 南華早報和鍾庭耀 · 查看更多 »

鍾逸傑

鍾逸傑爵士,CMG,Hon. RICS(Sir David Akers-Jones,),香港前政府官僚,曾任職香港的英國殖民地官員,,在港供職期間貢獻良多,官聲頗佳,並自1985年至1987年出任香港布政司。在1986年12月,時任港督尤德爵士在北京外訪期間突然病逝,鍾爵士曾因此自1986年12月至1987年4月出任署理香港總督一職。.

新!!: 南華早報和鍾逸傑 · 查看更多 »

華僑日報

《華僑日報》創刊於1925年6月5日,前身為旅港華商總會同人所辦,專以傳遞商務消息的《華商總會報》,而《華商總會報》的前身是香港出版的首張中文報紙《中外新報》,後因旅港華商總會無意續辦,由岑維休、陳楷等承購,易名《華僑日報》,當時總編輯是李大醒(他亦為《香港華商總會報》總編輯),其後由胡惠民擔任,同時報館地址亦由乍甸街遷到荷李活道。在九十年代激烈的報業競爭中,《華僑日報》幾度易主,終於1995年1月12日停刊。 1925年,省港大罷工期間,大量鉛字工人曠工,不少報紙被逼停刊,因為岑維休曾辦石印公司,當時報紙仍能繼續出版,只是排版有所改變,字體較大。二戰後《華僑日報》、《工商日報》和《星島日報》成為當時香港最主要的三大報紙,亦是親國民黨的報紙。 1991年該報被《南華早報》收購,1994年初由香樹輝接手,1995年1月12日因虧損多時宣佈停刊,共發行近70年,如果將其前身一一計入(可追溯至1857年創刊的《香港船頭貨價紙》)則有138年歷史之久。《華僑日報》也是香港首份星期日出版的報紙。由於其歷史關係,亦成為香港歷史事件翻查的主要對象檔案之一。.

新!!: 南華早報和華僑日報 · 查看更多 »

華樂庭

華樂庭(John Charles Creasey Walden,),英國殖民地官員,1976年起在香港政府擔任民政署署長,任內自1977年起兼任立法局官守議員。1980年退出港府後,他一反傳統退休高官的慣例,以公共政策學者身份留港針砭港府施政,並多番批評英政府和港府在香港前途問題上的表現。 華樂庭畢業於牛津大學墨頓學院,1951年加入港府,早年曾任大埔理民官,出任民政署長前歷任新界民政署副署長、市政事務署助理署長、徙置事務處處長和房屋署副署長等職,1972年至1973年又兼任市政局官守議員。在民政署長任內,他主要負責為港府收集和分析民意,並提出建議,後來協助過時任港督麥理浩爵士草擬地方行政改革。不過,他退休後批評任內嘗試強化民政主任計劃,但受到港府內部阻力而未能成事,而外界也有傳聞指他與港府意見不合,結果沒有選擇延遲退休。1984年底,他在報章撰文披露在民政署長任內見證港府抹黑民間論政團體香港觀察社,引起輿論熱議;可是華樂庭與港府各執一詞,事件最後不了了之。 華樂庭退休後適值中英就香港前途展開談判,期間他多番抨擊中英談判排除港人參與,未能真正反映港人利益,並擔心香港主權一旦移交中國,將對自由和司法獨立等社會基石造成衝擊,因此他提倡由民間成立大聯盟,向中英雙方以至是國際社會表達港人的意見,另外還要求政府開放資訊以受市民監察。隨著英方後來在談判上節節退讓,他還猛烈譴責英政府和港府扭曲港人民意,又對「一國兩制」和「港人治港」等方針能否落實表示質疑。1989年六四事件發生後,他曾經呼籲英方停止對中方妥協,重新讓港人在前途問題上取得決定權,否則就不應與中方恢復有關落實《中英聯合聲明》的談判。 雖然對香港前途感到悲觀,但華樂庭始終決定留港生活,一直到主權移交後多年的2010年才返英定居,2013年在當地逝世。華樂庭的夫人擅以水彩繪畫植物插畫,1977年曾與植物學家胡秀英博士合作出版《華南暨香港四季花畫譜》一書。.

新!!: 南華早報和華樂庭 · 查看更多 »

鐵行輪船公司

鐵行輪船公司 (英文名稱:Peninsular and Oriental Steam Navigation Company, London), 又名半島東方輪船公司或大英轮船公司,简称P&O,是一家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航运公司,成立于1837年。该公司已于2006年被迪拜環球港務购并。公司曾於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但於2000年代先後分拆遊輪業務予嘉年華公司(現最大的遊輪公司)、集裝箱海運業予渣华(鐵行渣华,其後併入马士基, 現最大的集裝箱海運業公司)。.

新!!: 南華早報和鐵行輪船公司 · 查看更多 »

顏成坤

顏成坤,CBE,JP(Ngan Shing-kwan,),香港企業家和政治家,中華汽車有限公司(即中巴)創辦人,1933年6月至1998年8月擁有香港島的巴士專營權。此外,他於1951年獲香港政府委任為立法局非官守議員,其後於1959年至1961年任該局首席非官守議員,以及在1959年至1961年兼任行政局非官守議員。 顏成坤早年受教於皇仁書院和上海聖約翰大學,1920年接手家族的人力車業務。看好巴士業務前景的他隨後聯同商人黃耀南於1923年成立中巴,是九龍地區第三家巴士公司。1933年奪得專營權後,中巴由九龍遷往港島,戰後業務在他主導下快速擴展,在20世紀八十年代高峰期的巴士路線超過100條,車隊數目過千,每年乘搭人次斷以億計,堪稱「中巴王國」。1981年,百利保集團企圖狙擊中巴股權,但最終為顏成坤所擊退。 在中巴業務以外,顏成坤熱心參與社會事務,他早於1931年至1932年當選為東華三院合併後的首任主席,其後又於1939年至1940年出任保良局主席。戰後,他於1946年獲委任為市政局非官守議員,1951年晉升為該局首席非官守議員,1953年因公務繁忙請辭。作為香港的潮州僑領,顏成坤在行政立法兩局任職期間還身兼多項公職,直到六十年代以後才淡出政壇。另一方面,熱衷於體育事工的他曾於二戰前後連任南華體育會主席和會長合共八屆,並且於1935年擔任中華民國第六屆全國運動會香港區代表總領隊,以及於1936年以中華民國國家足球隊教練身份前赴德國柏林參與第11屆奧林匹克運動會。 然而,踏入20世紀八十年代,顏成坤對中巴的家族式管治被指保守脫節,巴士服務水平下降和勞資糾紛等問題,更引起輿論批評,促使港府於1993年和1995年分別把26條和14條巴士路線交由城巴有限公司接辦,其後進一步於1998年2月宣佈終止中巴專營權,中巴的專利巴士服務遂於同年8月底告終,而新的專營權則由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奪得。顏成坤雖然自1933年以來一直擔任中巴主席和監理,但由於年事已高、健康倒退,所以在九十年代中期已把業務交由子女打理。事實上,顏家手持不少車廠和員工宿舍土地,早已把目光投到地產發展,因此自專營權告終後,中巴實際上已經由一家巴士公司變成一家純以地產為核心業務的企業。.

新!!: 南華早報和顏成坤 · 查看更多 »

衙前圍村

衙前圍村(Nga Tsin Wai Tsuen),又名慶有餘村,代表「滿溢的繁榮及興旺」,位於香港九龍黃大仙區東光道,是香港市區於二十世紀後唯一曾存在的原居民圍村,正面臨清拆重建。衙前圍村所在地傳統上被認爲是九龍城地區,但後來的十八區分界將其劃入黃大仙區範圍。衙前圍村曾是九龍半島歷史最悠久的仍然有人居住村落(李鄭屋村可能早在東漢時已建村,比衙前圍村更早建村),但其「圍」卻與新界一般的圍村如錦田吉慶圍不同。新界的圍村是在村外建成一道獨立的防禦外牆,但衙前圍村的「圍」卻是由村屋的外牆相連而成。衙前圍建成的時間,在1570至1574年之間,至今已經歷逾400年的歷史。.

新!!: 南華早報和衙前圍村 · 查看更多 »

被政府認定為邪教的團體列表

邪教是對某些具有不为熟悉的信仰或宗教行为,或被认为是奇怪的宗教教派的帶有負面價值的評斷稱呼。 目前的宗教研究学术界中已经摒弃使用这个主观概念,取而代之的是不含贬义色彩的中性的“新興宗教”概念。Richardson, 1993Lewis, 2004 中文邪教一词来源于佛教概念附佛外道。与这个词相对应的英文,被认为最贴切的词汇是 cult (膜拜团体)。英文中的 cult 一词含有負面價值的評斷,但其贬义色彩远没有中文邪教一词强烈。另外,在很多其他欧洲国家的语言中,cult/sect (膜拜教派) 这个概念相对中立。 各个国家对「邪教」的定义会有很大的不同。这个列表罗列被了各政府文件列为中文中的邪教,英文中的 cult,其他欧洲语言中的 sect,或其他语言中与此相类似的词的宗教團體。 但並非所有被認定為「邪教」的宗教團體都會被視為非法,有些僅是因為其教義、組織、儀式等不被當地政府所能接受,但有些涉及到刑事犯罪行為。 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政策、观点、与执法不同。很多国家的宪法里都有宗教自由的条列。而且,各国的执法也不同。比如,美国议院曾出版过研究邪教组织的调查报告,但美国宪法保障宗教自由,行政部门没有因此而管制这些不是非法组织的宗教團體。.

新!!: 南華早報和被政府認定為邪教的團體列表 · 查看更多 »

颱風天鴿對港澳地區之影響

颱風天鴿(--文:Typhoon Hato)是2017年太平洋颱風季中吹襲香港和澳門的最強風暴。天鴿於8月23日以巔峰強度正面吹襲珠江三角洲地區並大肆破壞,導致香港天文台和澳門氣象局需要分別發出5年來和懸掛18年以來首次十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天鴿不但帶來極具破壞性的風力,導致澳門境內錄得破紀錄的持續風速,而且其風暴潮疊加天文大潮更引致港澳兩地多處嚴重水浸,澳門的災情尤其嚴峻,成為當地半世紀以來最慘重的風災。澳門氣象局更被猛烈批評預報嚴重失誤,局長馮瑞權於風災翌日下台,連同副局長梁嘉靜被澳門廉政公署和澳門行政長官成立之風災專案委員會調查並證實違紀,兩人至翌年4月終遭受澳門政府分別以撤職和停職130日作紀律處分,然而馮瑞權請辭後卻申請退休並獲批准,導致他所受之懲罰由革職按機制大幅減輕至停收退休金4年,再次惹起公憤。由於珠江三角洲一帶在此次風暴中遭受重創,「天鴿」此名僅使用一次,即被中國大陸在隔年第50屆颱風委員會年會申請除名。.

新!!: 南華早報和颱風天鴿對港澳地區之影響 · 查看更多 »

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Prefabricated building,又非正式地簡稱作Prefab),在港澳地區又稱作組合屋(Prefabricated building/Prefabricated modular housing),主要指预制构件在工地上装配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建造快、受环境制约小、节约劳力、质量较高。預制構件包括預制柱、預制主梁、預制次梁、預制疊合板、預制樓梯、預制外維護牆、預制看台板等結構構件;它們皆在預制工廠或者工地附近臨時建造之臨時預制廠內先行鑄造完成,並經適當的養護措施下,達到設計要求之規定強度後,始可經由拖板車載運至施工現場,交由吊裝設備將預制構件按照正確的定位訊息安裝定位;當完成一個樓層之所有預制構件安裝作業後,再將必要之疊合層鋼筋與機電管路埋置妥當後,整體一次澆置疊合層之混凝土,將所有預制構件全部固結為一具整體性之結構樓層,此施工方法又可稱之為積層預鑄工法。另外在台灣所謂之"組合屋",是指用簡單骨架、牆板直接組合而成的臨時房屋。多半被用在臨時性建築,例如大型施工場所的辦公室、礦區、偏遠地區的臨時房舍,重大天災時災民暫時棲身等用途。新型的装配式建筑采用冷压轻钢结构以及各类轻型材料组合房屋的各个部分,有很好的保温、隔音、防火、防虫、节能、抗震、防潮功能。共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升板和升层建筑五种。马军庆,装配式建筑综述.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08期.

新!!: 南華早報和装配式建筑 · 查看更多 »

褚簡寧

褚簡寧(Michael Chugani),亞裔美國公民,印度裔,香港記者及編輯,現任無綫新聞《清心直説》(Straight Talk)節目主持,並每周在香港電台英語頻道主持清談節目「Backchat」,亦是《南華早報》、《頭條日報》、《信報財經月刊》專欄作家。.

新!!: 南華早報和褚簡寧 · 查看更多 »

餓鬼:毛時代大饑荒揭秘

《餓鬼:毛時代大饑荒揭秘》(Hungry Ghosts: Mao's Secret Famine)是由《南華早報》駐北京記者站主任寫的一本書。中譯本由姜和平翻譯,明鏡出版社出版。本書詳細描述了毛澤東的大躍進所造成的大饑荒。本書曾獲荷蘭PIOOM人權獎。 對於大饑荒造成的死亡人數,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所長陳一諮表示,該所根據黨內文件所寫成的秘密報告,認為饑荒死亡數是4300万-4600万。另一份提供中央領導參閲的資料認為人數達5、6千萬。 貝克指出,如果不是毛長時間否認危機的存在,食物嚴重短缺和饑荒是可以避免的。1949年後共產黨完全壟斷中國輿論工具。在中國的言論沈默期間,西方觀察家的作用變得重要。西方媒體向世界披露了中國的實情,但當毛澤東的大躍進成為可怕的悲劇時,左派觀察家如埃德加·斯諾,路易·艾黎,和安娜·路易絲·斯特朗,保持沉默或淡化它的嚴重性。 貝克結論,如果中共高官敢與毛澤東爭論,第一年後悲劇本來是可以避免的。.

新!!: 南華早報和餓鬼:毛時代大饑荒揭秘 · 查看更多 »

西灣 (西貢)

西灣是香港新界西貢區最著名的海灘,名列西貢大浪灣「四灘一尖」中的「四灘」之首,「香港十大自然勝景選舉」第一名。西灣俗稱大浪西灣,以區別香港其他同以「西灣」為名的海灣或海灘。 由於地處萬宜水庫往大浪灣入口,且為麥理浩徑所貫穿,故為西貢遠足人士一重要的補給及休息地點,而水清沙幼的海灘,亦成為不少遊艇假日前往停泊的泊點。.

新!!: 南華早報和西灣 (西貢) · 查看更多 »

西藏历史

西藏位於亚洲腹地的青藏高原。在中文中,西藏既可以指傳統意義上的西藏,即包括整個藏區,又稱大西藏地區;也可以特指其西南部地區,即清朝以來分割邊界後的行政區劃,面积略大过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區之範圍。本條目正文中所指的西藏,若無特別說明,通常指大西藏地區,以更加方便和準確地闡述包含各個藏區的西藏整體的歷史。由於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故素有「世界屋脊」之稱。自古以來,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阻絕外來勢力的侵擾,也保留獨特的地域文化。自石器時代即在西藏高原活動的人類,逐漸發展成今日的藏族,而其綿延至今的文化中最引人矚目的,正是在他們的生活中無所不在的宗教色彩。 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自稱為「博(bod)」。「博」是集民族、地域、政權於一體的總稱。满语、蒙语中則稱「博」為「tübat(圖波特)」。除了「博」和「圖波特」這兩個語彙以外,在歷史上還可以找到「吐蕃」、「唐古特」、「土伯特」等其他對於西藏的稱謂。对于在东部藏區(如四川、青海等)生活的藏民,部分漢族人會稱呼他們作「西番」或「西羌」等等。 除藏族人外,世代生活着西藏地區的还有汉族、门巴族、珞巴族等。.

新!!: 南華早報和西藏历史 · 查看更多 »

西藏问题

西藏问题是指中國對西藏是否擁有主權的問題,由此引發許多藏人希望在目前的西藏流亡政府的领导下,實現西藏地區自治,令中國政府給予西藏地區政治、宗教、言論自由,停止侵犯西藏人權,不再向西藏移民,同時停止在西藏地區長期以來的核試驗和傾倒放射性核廢料行為的政治運動。 目前,整个西藏地區是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印度共和國分別統治,同時相關的還有巴控喀什米爾。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並未放棄對於西藏的主權。 西藏流亡政府是由十四世達賴喇嘛在印度成立。流亡政府認為,195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拉薩向達賴的追隨群眾開槍,并包圍達賴的住處,西藏再次發生大規模衝突。同年十四世達賴逃離拉萨。西藏流亡政府所訴求的“大藏区地区”合并也是現今西藏問題之一。1980年代,达赖喇嘛一度要求“大藏区地区”实质自治,到1989年,中国爆发六四事件,西藏流亡政府再次要求独立。1997年以后,达赖喇嘛强调自己追求的是实质自治。 西藏流亡政府的最終政治目標是要求大西藏地区實現自治獨立。.

新!!: 南華早報和西藏问题 · 查看更多 »

西藏歷史年表

没有描述。

新!!: 南華早報和西藏歷史年表 · 查看更多 »

馬力 (民建聯主席)

力(),祖籍福建廈門,生於广东廣州,生前擔任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民建聯主席。 馬力畢業於培僑中學、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聯合書院),曾任培僑中學、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教師、《香港商報》副社長。.

新!!: 南華早報和馬力 (民建聯主席) · 查看更多 »

香港01

香港01是一家互聯網企業,由《明報》前持有人于品海籌劃創辦,總部設於香港,目前旗下核心業務為倡議型新聞媒體。根據香港01公司註冊處的資料顯示,該公司於2015年6月4日註冊為「香港零一媒體有限公司」,英文名稱為「WeMedia01(HK) Limited」,並於2017年12月5日正式更改為「香港01有限公司」,英文名稱「HK01 Company Limited」。負責機構為「大地傳媒有限公司」,董事為南海控股執行董事劉榮以及《明報周刊》前總編輯龍景昌。香港01總經理與總編輯為龍景昌。辦公室設於新界荃灣嘉達環球大廈11-13樓。2016年1月11日,香港01新聞網站正式運作;同年3月11日,於香港發行同名周報《香港01》,逢星期五出版。香港01以倡議型媒體自居,傳播平台包括手機應用程式、網站和社交網絡平台專頁,內容包括香港、兩岸、國際新聞資訊、娛樂新聞、社評、體育、科技和女性專題等。.

新!!: 南華早報和香港01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6年10月

没有描述。

新!!: 南華早報和香港2006年10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十號颶風信號列表

下表為香港十號颶風信號列表,粗體颱風表示澳門氣象局亦為該颱風懸掛十號風球。最接近距離、最高每小時平均風速及最高陣風以公里計算、瞬時最低氣壓以百帕斯卡表示、雨量則以毫米量度,數據均以天文台總部所錄得為準。1946年至1979香港採用夏令時間(即香港時間+1小時),若十號信號發出或取消時香港正是實施夏令時間,於本表中有關時間會以「夏」字註明。因應天文台在2009年增設「強颱風」和「超強颱風」分級,表內熱帶氣旋強度將以新熱帶氣旋分級制顯示,2009年或之後以天文台熱帶氣旋年刊為準,2009年前則以天文台警告及信號資料庫為準。.

新!!: 南華早報和香港十號颶風信號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報紙列表

本表列出了在香港發行的報紙。.

新!!: 南華早報和香港報紙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報業公會

香港報業公會(Newspaper Society of Hong Kong),成立於1954年5月10日,是香港報紙出版業同業公會組織,當年由華僑日報、星島日報、南華早報、工商日報,多份親國民政府的報章聯合創辦。現時成員包括十四張報紙,如香港經濟日報、明報、英文虎報、香港商報、都市日報、新報、AM730、大公報、文匯報、中國日報香港版、成報等。現任香港報業公會的會長是李祖澤,名譽會長是查良鏞及岑才生。.

新!!: 南華早報和香港報業公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報業評議會

香港報業評議會(英文:Hong Kong Press Council)於2000年7月成立,非營利組織,其宗旨為提升報業界的專業素養及道德操守、維護新聞自由、維持報業界的自律性,以及以中立角色處理公眾對報章的意見與投訴。然而,香港銷量最高而且最多爭議的兩份報章──《東方日報》和《蘋果日報》都並不是香港報業評議會成員。 委員區分為業界人士和非業界人士,前者是會員報章和新聞專業團體的代表,非業界人士是非任職於報業的社會人士,包括新聞學者、教育界、法律界和其他專業人士。.

新!!: 南華早報和香港報業評議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大學副校長任命事件

香港大學副校長任命事件,是指2015年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否決任命遴選委員會推薦人選陳文敏為副校長的爭議。陳文敏於2002年至2014年間出任香港大學法律學院院長,至2014年11月有傳媒披露陳文敏獲推薦為副校長,但同時指陳文敏親泛民主派的政治立場與政府官方不一致,至2015年初傳出時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干預香港大學聘用副校長的事務,對校委會成員展開遊說不要委任陳文敏。2015年3月,梁振英以校監身份委任背景具爭議性的李國章加入香港大學校委會,並拖延副校長人選的決定,其後更任命李國章為校委會主席,有港大師生發起集會,抗議特首介入港大校務,衝擊學術自由,港大學生會會長馮敬恩以暴力企圖闖入校委會會議引生肢體衝突,而委任陳文敏為副校長的議案於2015年9月29日被否決。.

新!!: 南華早報和香港大學副校長任命事件 · 查看更多 »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簡稱港大民研,是隸屬於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的一項民意調查研究計劃,於1991年6月成立,研究主任為鍾庭耀。研究隊負責有關研究的設計,包括抽樣調查方法、問卷調查設計、督導、數據分析及報告撰寫。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從2000年開始不再獲得大學資助,以自負盈虧經營,其營運資金主要來自收取委託機構的款項,及未能交代資金來源的款項。.

新!!: 南華早報和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 · 查看更多 »

香港大學民意調查風波

香港大學民意調查風波,通稱港大民調風波,亦稱鍾庭耀事件,是香港的一宗政治爭議,發生在2000年7月,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在報章撰文,指行政長官兼任香港大學校監的董建華透過「中間人」施壓,要求停止有關行政長官及政府的民意調查。有關指稱引起社會巨大迴響,鍾庭耀其後公開了傳話人身份是香港大學校長鄭耀宗及副校長黃紹倫。 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決議成立一個三人獨立調查小組,由終審法院的非常任法官鮑偉華為主席,並在同年8月調查事件,行政長官辦公室高級特別助理路祥安涉及事件也被要求作證。調查委員會的調查報告在9月1日發表,確定鍾庭耀指控屬實,認為路祥安在市民對政府支持率下降的情況下,希望阻止不利政府的民調結果進一步打擊港府聲望。事件最後在9月6日,鄭耀宗及黃紹倫宣佈請辭告終。 事件涉及政府試圖干預學術自由,引起了當時社會的驚訝及批評,揭露了校長不僅沒有肩負捍衛學術自由的責任,反而傳遞「中間人」施壓的信息,企圖干預校內學者進行研究的權利,對近百年歷史的香港大學信譽造成影響。調查報告嚴厲批評路祥安作供「拙劣、不誠實」,然而董建華卻公開指路祥安「可靠、誠實」,更表明會續用路祥安,對特區政府以至特首的誠信以至公信力都造成破壞。.

新!!: 南華早報和香港大學民意調查風波 · 查看更多 »

香港外籍家庭傭工

香港外籍家庭傭工(簡稱外傭)是指在香港工作的外籍家庭傭工,佔香港人口達3%,當中絕大部份是女性。2005年,香港共有223,394名外籍家庭傭工,其中53.11%來自菲律賓,43.15%來自印尼,2.05%來自泰國。到2013年12月31日,外傭數目增至320,988人,其中46%來自印尼,51%來自菲律賓。由於香港法例規定外傭必須與僱主同住,他們居住在僱主的家裡,負責為僱主處理各種家務,例如煮食、清潔及照顧老人小孩等。 自2016年10月1日起,法定的外傭最低工資為$4,310港元。僱主需同時提供免費膳食,或每月不少於$1,037港元的膳食津貼。.

新!!: 南華早報和香港外籍家庭傭工 · 查看更多 »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縮寫为 CUHK),簡稱中文大學、中大,是一所坐落於香港沙田馬料水的公立研究型大學。 香港中文大学是清末至民國時期的顶级大学在香港的延续。創校教授為民國時期著名大儒、專家和國民政府及行憲後中華民國政府要員。大學所合併的三所書院中的崇基學院和聯合書院前身為1845年起始的清末至中華民國時期在中國大陸地區所建立的享有極高聲譽的教會及私立大學,是香港历史源流上最远久的高等学院。 香港中文大學於1963年合并香港高等學校而成立,並於1966年開辦香港首間研究院,是香港第一所研究型大學李卓敏:《開辦的六年》(1969年)頁38至48,也是香港唯一採用書院聯邦制辦學的大學,現共有9所成員書院及8所學術學院。中大的創立打破了英國殖民地只允許一所高等學府存在的慣例,並成功掀起香港1970年代的「中文運動」,具歷史及時代意義。葛量洪爵士著、曾景安譯(1984年),《葛量洪回忆录》,广角镜出版社发行,ISBN 962-226-069-1,頁205。“港府和港大在當時否決興辦中文大學有很多原因,除了經費和師資問題,還有就是香港大學和香港政府不希望見到香港同時出現兩所大學,擔心中文大學的存在會與原有的香港大學分庭抗禮,不單分散資源,更甚者會影響港府集中制定高等教育政策”《中文大學校刊》一九八一年秋(1981年),頁9。雖然最初的大學條例將中文列作指定教學語言,但校方目前提供的大部分科目均以英語教授,只有某些部門同時提供粵語及標準漢語指引。 該校既是香港的天災監測中心,亦是該地社會科學、國學、工商管理、理學及醫學的主要研究機構。其曾經有3名教授和1名校長獲得諾貝爾獎,校友銜蓋菲爾茲獎、沃爾夫數學獎、勒諾多文學獎和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得主以及包括嶺南大學、香港大學等在内的等高校的校长,系唯一具有獲得國際頂級獎項的校友以及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及圖靈獎得主專任任教的香港高校。香港教育歷來產生的諾貝爾獎等級的學者中,有67%是中大的校友、教授(參見主欄目香港教育)。 香港中文大學本科畢業生獲得羅德獎學金(譽為本科“諾貝爾獎”)的數目為香港最.

新!!: 南華早報和香港中文大學 · 查看更多 »

香港九號烈風或暴風風力增強信號列表

下表為本信號列表,熱帶氣旋套上黃色背景表示最終引致香港發出十號颶風信號,粗體名字表示澳門氣象局亦為該熱帶氣旋懸掛九號或以上風球。最接近距離用羅盤方位及公里表示、平均風速及最高陣風以公里每小時計算、瞬時最低氣壓以百帕斯卡表示、雨量則以毫米量度,數據均以天文台總部所錄得為準。1979年荷貝及以前的九號風球採用夏令時間(即香港時間+1小時,本表已調至香港時間)。因應天文台在2009年起,在熱帶氣旋分級增設「強颱風」及「超強颱風」等級,表內熱帶氣旋強度將以新分級制顯示。2009年及以後的熱帶氣旋會以天文台熱帶氣旋年刊為準,2009年前則以天文台警告及信號資料庫為準。.

新!!: 南華早報和香港九號烈風或暴風風力增強信號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人被拒入境澳門事件

香港人被拒入境澳門事件是指部分香港政治人物、學者、記者在入境澳門時被澳門政府以干犯澳門《內部保安綱要法》為由拒絕入境後驅逐出境的一系列事件。香港民主派对此感到強烈不滿,認為澳門政府打壓入境自由,並认為当局是为了阻止香港民主派与澳門民主派進行合作和串連。另外,香港政府亦曾拒絕近2100名澳門居民入境香港。 2009年12月10日開始,港澳互免入境申報表協議正式啟動,合資格的澳門永久性居民只須憑澳門身份證即可前赴香港逗留180天。赴港申報表也於同日起永久停用。.

新!!: 南華早報和香港人被拒入境澳門事件 · 查看更多 »

香港建制派列表

本條目列出了香港的建制派組織和人士。.

新!!: 南華早報和香港建制派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國際財經台

香港國際財經台(Hong Kong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hannel)是奇妙電視旗下頻道,於香港免費地面電視76頻道播出,於2018年7月30日啟播。.

新!!: 南華早報和香港國際財經台 · 查看更多 »

香港傳媒爭議

香港傳媒爭議是指香港傳播媒界的報道手法,及在進行採訪時缺乏專業而引發的香港社會爭議。.

新!!: 南華早報和香港傳媒爭議 · 查看更多 »

香港傑出學生選舉

香港傑出學生選舉(Hong Kong Outstanding Students Award)是一個在香港的學生比賽,表彰學生重要的學術表現、課外活動成就和為社會服務的承諾。 從1985年到2012年,該獎項由獅球教育基金會與傑出青年協會共同舉辦。從2011年開始,該獎項由青苗基金及傑出青年協會聯合舉辦。每年,大約有10名在香港本地中學及國際學校就讀的學生被選為“香港傑出學生”。.

新!!: 南華早報和香港傑出學生選舉 · 查看更多 »

香港哥爾夫球會

香港哥爾夫球會(The Hong Kong Golf Club)原名皇家香港哥爾夫球會(The Royal Hong Kong Golf Club),於1889年成立,為香港的一家高爾夫球會,為世界歷史上最悠久的高爾夫球會之一。.

新!!: 南華早報和香港哥爾夫球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唱片

香港唱片(Hong Kong Records)是一間在香港的連鎖唱片店,由熱愛音樂的蕭勁展創立,該店前身是小型唱片店「Do Re Mi」,於1985年在金鐘廊開業,到1989年遷店到附近的太古廣場第一期,1990年代改名為「香港唱片」,以古典、爵士音樂最齊全而知名。 2018年6月,創辦人蕭勁展在接受《南華早報》及《香港經濟日報》訪問時透露,自2014年起難以對抗串流和影視月費套餐競爭,連年虧蝕,决定將金鐘太古廣場店在6月27日結業。餘下的尖沙咀海港城店雖會繼續營業一段時間,但亦計劃結業。預料20名員工失業,4000名會員受影響。.

新!!: 南華早報和香港唱片 · 查看更多 »

香港公共屋邨列表

下列是香港各資助出租公共屋邨的列表。截至2017年3月,香港共有241個公共屋邨,總共805,098單位。此列表以地區劃分,排名不分先後(「一邨」、「二邨」等有細分的屋邨視作不同屋邨,以及由原址分拆而成的,表中放在一起方便比較)。 所謂公共屋邨,就是指由政府、志願團體或私營企業興建,再以低廉價格出租予低收入居民的住宅。現時香港提供公共屋邨的機構有三間,分別為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及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平民屋宇)。另有兩間現況不明的建屋團體,他們目前的情況就連房委會和房協也不清楚:.

新!!: 南華早報和香港公共屋邨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的難民和尋求庇護者

難民和尋求庇護者,是香港的城市人口的一小部分。歷史上香港附近地區每次災難後也有難民流入香港,其中華裔人士及少部分非華裔人士被吸收為香港人的一部分,例如華裔地區的內地及非華裔地區的越南,在超過20萬名滯港越南人中,只有1,385人獲准在香港居留。 截至2015年8月,大約有9,900名尋求庇護者,大多來自南亞,正在等待其庇護申請的裁決。然而,幾乎沒有一個案例最終被承認為真正的難民。香港現在正圍繞庇護制度進行公開辯論,批評者指出支持尋求庇護者的生活費用的成本和尋求庇護制定遭濫用的情況,和申請人沒有真正的酷刑或迫害風險。也有為了透過結婚入籍香港而騙財騙色的「難民」。.

新!!: 南華早報和香港的難民和尋求庇護者 · 查看更多 »

香港火災列表

香港火災是指在香港轄區範圍內發生,包括陸上或海上,造成嚴重人命損失、火勢劇烈、受影響範圍廣泛、傳媒大篇幅報道、引起社會高度關注的大火。火警總數則平均每年約有一萬多宗,造成逾600人死傷,香港天文台,大都屬於家居發生的小型火警。除了小部份火頭涉及縱火罪行之外,香港大部份火警的起因乃是人為疏忽。由於香港氣候於秋季及冬季受到東北季候風所帶來的乾燥大陸性氣流影響,使香港的濕度較低,容易釀成火災,但因雷擊樹木而引起的山火並不常見。.

新!!: 南華早報和香港火災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領事機構列表

時共有123個駐香港的領事機構,當中有62所為總領事館及61所領事館,包括6名名譽領事及6所國際認可機構。 大部份的總領事館均位於香港島的心臟地帶,例如中環、金鐘、灣仔、銅鑼灣及上環。現時只有柬埔寨及尼泊爾駐港總領事館位於九龍的尖沙咀。 在駐港的領事機構當中,有55名總領事及7名名譽領事同時兼任駐澳門總領事。同時,10名駐澳門總領事(包括葡萄牙駐澳門總領事館)及名譽領事將一併負責香港的領事工作。.

新!!: 南華早報和香港領事機構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語文

香港語文是指在香港常見的語言和文字,目前香港法定語文是中文和英文,雙方享有同等地位,而香港政府所提倡的語文政策是「兩文三語」,兩文指中文和英文;三語指粵語、英語和普通話--->。 粵語是香港最主要的語言。2011年,香港人口有89.5%以「廣州話」為慣用語言,其次為「其他中國方言」(4%)、英語(3.5%)、普通話(1.4%).

新!!: 南華早報和香港語文 · 查看更多 »

香港高爾夫球公開賽

香港高爾夫球公開賽(英文:Hong Kong Open),創立於1959年,是香港一項國際級高爾夫球賽事,由創辦至今一直假新界粉嶺的香港哥爾夫球會粉嶺高球場為比賽場地,是除了美國名人賽外,少數以單一場地作比賽場地的高爾夫球公開賽。 早年,賽事多在春季進行。1995年起,賽事多數在每年11或12月,而自2001年起,成為認可賽事。另外,賽事早期每一回合的標準桿為71桿,四回合共284桿。近年,賽事的標準桿為每回合70桿,四回合共280桿。 自2006年起,獲香港大型體育活動事務委員會列為「M」品牌活動。.

新!!: 南華早報和香港高爾夫球公開賽 · 查看更多 »

香港賽馬

香港賽馬歷史悠久,是香港其中一項最受歡迎的運動。香港的賽馬活動是香港境內容許合法賭博的本地運動項目,是由香港賽馬會舉辦及管理。除香港賽馬會以及民政事務局認可的娛樂場所外,其他賭博方式皆為非法。在香港,有不少人認為賽馬等於博彩,大部份人留意香港賽馬的目的只是為了賭博而非賽馬這項運動本身,這成為了香港賽馬文化的一大特色。 1980年代,中英就香港前途問題進行談判,當時鄧小平承諾香港於1997年後仍然「馬照跑,舞照跳」,.

新!!: 南華早報和香港賽馬 · 查看更多 »

香港膠災

香港膠災是2012年发生在香港附近海域的一次海洋污染事件。2012年7月23日,強颱風韋森特吹襲香港,邻近海域普遍颳起颶風;导致一艘於香港南面水域的中海集運貨櫃船的7個貨櫃墮海,當中6個貨櫃裝滿由中國石化生產的聚丙烯膠粒,並在風暴過後於香港南面海域漂流。部分貨櫃遭海浪擊毀,使櫃內膠粒進入海洋,成為海洋垃圾,並隨水流散佈於香港南部海域及岸灘,造成廣泛環境及生態污染,同時影響本地漁業。 膠粒在風暴襲港翌日已陸續沖上海岸,並由愉景灣非政府組織DB Green成員率先發現。膠災之初,香港主流媒體基本没有进行报导。清理工作基本由DB Green、香港海洋守護者協會及其他非政府組織主導,並透過社交網站以及網絡媒體傳播消息。這些消息逐步在民間引起強烈反響,令大量香港普通市民自發到海岸清理。 事發近兩週後,香港報章及電視媒體開始大幅度報導事件。海事處及食物環境衛生署等香港政府部門一直積極與民間組織協作清理,但政府從未向公眾發佈相關消息。到8月5日,開始有局長級官員向公眾交代。膠粒貨主中國石化公司以及船運公司中海集運都在7月底開始與非政府組織合作清理。但膠粒污染的責任問題尚未獲釐清。.

新!!: 南華早報和香港膠災 · 查看更多 »

香港自由新聞

《香港自由新聞》(Hong Kong Free Press,簡稱:HKFP)是一個香港網上媒體。目前總編輯為湯姆·格倫迪(Tom Grundy),辦公室位於黃竹坑。.

新!!: 南華早報和香港自由新聞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視 (雜誌)

《香港電視》是香港一本已停刊的雜誌,是由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於1967年11月19日開台時同步創刊,內容主要介紹TVB的活動、藝員動向、節目遊戲參加表格和藝員訓練班報名表等,並作為TVB官方刊物。最初售價為港幣兩角;後加價至三角時,著名藝員森森常在翡翠台綜藝節目《歡樂今宵》借OK手勢宣傳此刊物,因此森森亦有「三毫子小姐」稱號。1996年指標年報統計,當時《香港電視》曾有241,000讀者人數。 1997年5月中旬,隨著TVB跟其與電視廣播事業無直接關係的業務全面分家而易手予南華早報,《香港電視》亦從1997年5月20日出版的1542期起轉型為「報道無綫、亞視兩台電視劇」並「全面報道全港各電視台及娛樂機構的新消息和動向」的一本綜合娛樂雜誌;而TVB則在之前一天(5月20日)推出《TVB周刊》,作為新官方刊物。當時《香港電視》除了減價,於1540期開始由港幣12圓降為港幣10圓,附送5R明星相片、以「一開二」形式把劇情預告、節目表和影評分離而成「天書」附送外,更邀請楊千嬅、陳奕迅、羅家英於九龍城廣場舉行簽名會,但銷路一直不及《TVB周刊》。 《香港電視》最終於1997年8月27日停刊,於當期首頁的停刊通知稱「因公司的經濟行政利益而作出停刊的決定」。最後一期為1556期,封面人物為李若彤。.

新!!: 南華早報和香港電視 (雜誌)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車

香港電車,是香港的一個路面電車系統,來往香港島東區的筲箕灣至中西區的堅尼地城,另有環形支線來往跑馬地,每日平均接載18萬人次的乘客,是全球現存唯一全數採用雙層電車的電車系統(另外有英國黑池電車及埃及亞歷山大港電車部分路線使用雙層電車,非全數採用)。 香港電車在1904年投入服務,是香港歷史僅次香港纜車悠久的機動公共交通工具之一,它不僅是香港島的地標,也成為外地旅客觀光的著名景點。經歷百年來的變遷,香港電車現由法國交通發展集團與巴黎大眾運輸公司一起合資的公司威立雅交通-巴黎大眾運輸亞洲有限公司(RATP Dev Transdev Asia )旗下的香港電車有限公司經營。.

新!!: 南華早報和香港電車 · 查看更多 »

香港LGBT權益

LGBT(男同性戀、女同性戀、雙性戀與跨性別)行為在香港並無違法。《香港人權法案條例》(香港法例第383章)禁止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及公共主管當局歧視不同性傾向。.

新!!: 南華早報和香港LGBT權益 · 查看更多 »

香港歷史檔案大樓

香港歷史檔案大樓(Hong Kong Public Records Building)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用作集中貯存具永久價值的檔案及文件的地方,收藏了約80萬份檔案及28,000本圖書,於1997年6月19日由當時的布政司陳方安生主持揭幕啟用,現由香港政府檔案處主理。 這座共十層高的大樓位於九龍觀塘翠屏道13號,除了作貯存檔案、案卷、報紙、影片、照片、政府刊物、報告、印刷品、專論著作和報紙之用外,還有在館內舉辦展覽會、研討會、工作坊以及讓各團體申請參觀。此外,香港歷史檔案大樓亦為市民提供檔案借閱服務、影印服務、核證服務及縮微服務,並會為海外查詢者進行簡單的研究工作。.

新!!: 南華早報和香港歷史檔案大樓 · 查看更多 »

香港歸英運動

香港歸英運動,簡稱歸英,是主張推動香港脫離中華人民共和國,再次成為英國海外領土一部份的一項主張。該主張的支持者認為中國大陸近年種種干預香港內政,應被視為中方單方面違反中英聯合聲明,在此情況下,英國有權宣告中英聯合聲明失效,並可廢止條約,令香港返回香港主權移交前之狀態。他們亦認為,倘若香港特區政府無力管治香港,而中國政府有意違反聯合聲明而直接管治香港,香港在憲法上的地位應該回到1997年7月1日前,英國政府因中國違法國際協議而重新擁有香港主權。 歸英論支持者認為香港可參考直布羅陀,成為具有民選政府和國會,擁有真正自治權的英國海外領土。理論支持者認為,在民主國家英國的主權下,香港在有機會實行真正自治,並提供安穩空間與港人思考香港的未來,如獨立成為英聯邦王國等選擇。.

新!!: 南華早報和香港歸英運動 · 查看更多 »

香港死刑制度

香港曾經執行死刑,直至1966年才停止執行,並於1993年立法廢除死刑。199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後,基於一國兩制,香港保留本身司法制度,中國內地的死刑刑法並不會自動適用於香港特區。.

新!!: 南華早報和香港死刑制度 · 查看更多 »

香港浸會大學

香港浸會大學(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縮寫HKBU),是一間有基督教浸信會背景的香港法定公立大學,浸大作為研究型博雅大學,重視教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校內設有與中國科學院合作建設的環境與生物分析國家重點實驗室,推動科學研究發展。根據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浸大於2018年位列亞洲第55名,成為亞洲最佳前100所高等學府之一。至於在2018年QS世界大學排名,浸大位列全球第299名。在2018年QS世界大學的分科排名中,浸大地理系位列全球151-200名,宗哲系亦位列全球151-200名。而在2016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數學系位列全球151-200名,而計算機科學系更位列全球101-150名。傳理學院最負盛名,轄下新聞系在2011年經Asian Correspondent新聞網評定為「亞洲學生心中的全球十大新聞學府」,和榜內的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齊名,乃校內招生志願的前三名。於九龍仔、畢架山、平山與石門均有校園,簡稱浸大。.

新!!: 南華早報和香港浸會大學 · 查看更多 »

香港浸會大學校友列表

本列表收錄香港浸會大學的知名校友。.

新!!: 南華早報和香港浸會大學校友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新聞博覽館

香港新聞博覽館(Hong Kong News-Expo)位於香港島上環必列者士街2號,鄰近永利街,前身是1953年興建的必列啫士街街市(Bridges Street Market)。這幢歷史建築是二次世界大戰後首批落成的其中一座公共街市,樓宇部分坐落美國公理會佈道所的舊址,孫中山先生1884年在此受洗成爲基督徒。中區是華人報業的發源地,香港最早期的報社都在這一帶設立辦事處。2013年,香港新聞教育基金根據「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第三期)」的規定,獲准活化必列啫士街街市,將它發展為以新聞為主題的教育中心。 2016年4月,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撥款8,530萬港元,資助活化必列啫士街街市。面積約一萬平方尺的香港新聞博覽館,預計在2018年底向公眾開放,將設有專題展覽區,介紹香港開埠以來新聞媒體的發展過程,並透過新聞片段,帶出香港百多年來政治、經濟及社會變化,展示資訊自由流通是香港成功發展的重要基石之一。.

新!!: 南華早報和香港新聞博覽館 · 查看更多 »

香港攝影記者協會

香港攝影記者協會(Hong Kong Press Photographers Association),組織的意念為在社會中爭取市民對攝影記者的工作,更廣泛的認識和承認;為香港的新聞攝影確立道德標準,及在意識上加以提升。 ,由香港攝影記者發起。 現時為全香港最大型的攝影記者組織,會員過百人,來自全港幾乎所有的主要報章和重要刊物,更有部份會員在海外媒體工作,如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等。 協會於2013年1月推出電子月刊「」,內容包括新聞圖輯,攝影師訪問和專欄文章等。此外每年亦會舉辦全香港最大規模的攝影新聞攝影比賽「前線‧焦點」,並會定期舉行展覽及講座,推廣新聞攝影。.

新!!: 南華早報和香港攝影記者協會 · 查看更多 »

駐澳門外交代表機構

澳門外交代表機構總共有13個,其中有四間總領事館和九間名譽領事館。 香港特別行政區亦有五十間總領事館和七間名譽領事館派駐澳門,因此澳門的九間名譽領事館之中有兩間由香港總領事館所轄。 不過,葡萄牙駐香港名譽領事館反而由葡萄牙駐澳門總領事館所轄。.

新!!: 南華早報和駐澳門外交代表機構 · 查看更多 »

马云

云(英文名:Jack Ma,),祖籍浙江省绍兴嵊州市(原嵊县)谷来镇,后父母移居杭州,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中国企业家,曾为亚洲首富,现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淘宝网、支付宝的创始人和日本軟銀董事,大自然保護協會,中國理事會主席兼全球董事會成員,華誼兄弟董事。.

新!!: 南華早報和马云 · 查看更多 »

马建 (政府官员)

建(),江西人,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部副部长。 马建1956年9月出生,江西人;1985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长期在中国国家安全系统工作。在国安系统中,他先后担任副处长、处长、副局长、局长、部长助理等职。曾领导国安部第十局(对外保防侦察局),负责监控驻外机构人员及留学生,侦查境外反动组织活动。2006年出任国家安全部副部长。此外,他还是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新!!: 南華早報和马建 (政府官员) · 查看更多 »

马军

军(1968年5月22日-),北京人,是中國民間環境保護組織「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的創辦人。由于个人绘制「中国水污染地图」而被评为「2006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并且登上时代周刊的「2006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 他在1992年從北京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新聞系畢業後,曾在香港南華早報任職研究員,2000至02年出任南華網有限公司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其後轉到一家咨詢公司任職,現時為該公司合夥人之一。他著有《中國水危機》一書(1999年出版),分析了當時中國七大流域的水資源問題。 2009年他獲得麥格塞塞獎。.

新!!: 南華早報和马军 · 查看更多 »

马思聪

思聪(),中国广东海丰县人,中国作曲家、小提琴家与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中国小提琴第一人”。他于1937年创作的《思乡曲》,被认为是中国20世纪的音乐经典之一。 马思聪早年曾赴法国巴黎求学,并在后来考入了法国的巴黎音乐学院,主修小提琴。1932年初,马思聪由法国回到中国,并在同一年与王慕理结婚。此后陆续创作了《摇篮曲》《绥远组曲》《西藏音诗》《牧歌》等多部著名音乐作品。1949年12月,马思聪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任命为中央音乐学院的首任院长。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马思聪遭到了造反派的批斗。1967年1月15日晚,马思聪与夫人王慕理、次女马瑞雪和儿子马如龙出走香港,后由美国驻香港领事陪同飞抵美国。同年5月,在康生和谢富治的示意下成立的“马思聪专案组”(又名“002号专案组”)开始对马思聪出走的经过进行调查,株连马家亲属数十人。1968年,马思聪被定为“叛国投敌分子”,这一罪名直至1985年才得以平反。 1987年5月,马思聪在美国接受心脏手术时手术失败,于5月20日逝世于美国费城,享年75岁。.

新!!: 南華早報和马思聪 · 查看更多 »

誤植

誤植,也叫印刷错误或打字错误,最初是指在排版(字體排印學)時使用了錯誤的活字而印刷,至電腦普及之後也用來指稱打字或拼寫的錯誤。此用語包含指機械故障或失手造成的錯誤,但不包括無知之過。在印刷術運用以前,抄寫錯誤意同於手抄本。最常見的拼寫錯誤包含有單純的重複、缺遺、錯位、或是替代少數的字符。 打字錯誤有別於拼寫錯誤,後者的特徵是不正確地使用語言。.

新!!: 南華早報和誤植 · 查看更多 »

高世章

世章(Leon Ko),音樂劇及電影作曲家。曾獲「Richard Rodgers Development Award」、金馬獎及多個音樂獎項。作品曾搬上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的舞台,並為美國公眾廣播電視台節目《The Puzzle Place》創作音樂。母親是兩屆「亞洲影后」及第一屆「金馬影后」尤敏,外祖父是粵劇名伶白玉堂,而「曼波女郎」葛蘭則是他的伯娘。高氏於美國西北大學修讀音樂,及後到紐約大學專攻音樂劇作曲。.

新!!: 南華早報和高世章 · 查看更多 »

高松傑

松傑(英文名: Jacky Chung Kit Ko ,),生在香港,籍貫中山。音樂教育事業家,香港精神代表之一,被傳媒稱為 『絕境重生』 - 逆境自強的年青領袖。國家認可商務職業經理人及英國威爾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曾在深水埗街坊福利會小學及九龍工業學校中學習。現為音樂堂市場及亞洲業務總監,曾獲選為南華早報第4屆香港精神獎 「社區事務貢獻獎」、RoadShow 路訊通「綠星級環保大使2014」、首位華人青年榮獲第二屆全球可持續發展領袖2014、第三屆「青年夢想實踐家」及都市盛世卓越商界奇才2013,熱愛音樂教育及扶貧工作,曾於半年內三度為 香港創出 世界紀錄 ,包括: 2017年12月31日以115人創下世界紀錄協會"世上最多人參加的學習色士風音樂課 "世界上同時教授最多人吹奏色士風" 及 2018年06月23日以155對組合創下 "世上最多對組合同時寫孝字" 合共三項 世界紀錄。.

新!!: 南華早報和高松傑 · 查看更多 »

謝太寶

謝太寶博士(Dr Chia Thye Poh;)是新加坡前政治犯,因為涉嫌进行反政府的亲共活动,在《》下被扣留,在未經由提控或者审判的情况下,被监禁23年,随后被軟禁9年——先是被禁闭在圣淘沙,后來限制其住址、就业权、旅行权以及行使政治权利。他被扣留前曾經担任教师、大学物理學助理教授、社会主义活动家以及新加坡国会议员。获释后,他担任博士生和口译人員。 謝太寶于1997年前往德国旅行,最晚至2000年時還訪問過荷兰。他在发展经济学的博士论文于2006年完成。.

新!!: 南華早報和謝太寶 · 查看更多 »

謝纘泰

謝贊泰(),又稱謝纘泰,生於澳洲雪梨,祖籍廣東開平。.

新!!: 南華早報和謝纘泰 · 查看更多 »

譚衛兒

譚衛兒(英文名:Tammy Tam),祖籍廣東江門市新會區, 生於廣東湛江市,香港記者,亞洲電視新聞前副總裁,現任南華早報總編輯,是南華早報史上首位女性總編輯。.

新!!: 南華早報和譚衛兒 · 查看更多 »

譚耀宗

譚耀宗(Tam Yiu-chung,),香港出生,祖籍廣東惠州市惠陽。現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及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曾任民建聯主席及香港立法會議員。.

新!!: 南華早報和譚耀宗 · 查看更多 »

魯可蒂

魯可蒂(克里斯蒂·魯·斯陶特;Kristie Lu Stout;)是一名台裔美籍的CNN國際新聞網絡新聞主播和記者。她主持每日節目《新聞--》(News Stream)和每個月的新聞討論節目《在中國》(On China)。.

新!!: 南華早報和魯可蒂 · 查看更多 »

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

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縮寫OCLP),簡稱和平佔中、佔領中環、佔中,中国官方贬称非法佔中,是由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及基督教新教牧師朱耀明於2014年9月28日起在香港發動的一場爭取真普選的政治運動。運動於2013年初開始醞釀,提出以公民抗命為手段,採取佔領香港金融區中環的交通要道的方式,來爭取符合《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能夠公平實踐「投票權」、「參選權」和「提名權」的行政長官和立法會普選。反對人士則擔憂活動受非理性行為影響,導致可能的暴力衝突會嚴重影響香港經濟和市民日常生活。 2014年9月26日晚上,學界罷課集會演變成重奪「公民廣場」行動,為接下來的一連串公民抗命揭開序幕。發動罷課及重奪「公民廣場」行動的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及學民思潮在翌日(9月27日)繼續於添美道集會,而「和平佔中」發起人戴耀廷因應當晚形勢,於9月28日凌晨1時40分宣佈正式啟動醞釀1年8個月的佔領中環,並且以佔領政府總部開始,反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提交給全國人大常委會的201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提名方案,要求全國人大常委撤回8月31日之政改決議,以及香港政府重啟政改諮詢、重交政改報告。啟動佔中後,警察在同日上午開始封鎖政府總部,令示威者無法前往添馬艦支援佔領人士,導致群眾於下午衝出夏慤道等主幹道。防暴警察在當日傍晚展開驅散行動,施放大量催淚彈鎮壓,結果激發民憤,導致示威活動在當晚蔓延至旺角及銅鑼灣等人流密集的地區,隨後更一度擴散至尖沙咀(但僅佔據3日便告失守)。 由於大量參與者以雨傘阻擋警察所使用的胡椒噴霧,而佔領旺角、銅鑼灣、尖沙咀行動均由市民自發,佔領人士不再承認「和平佔中」、學聯、學民思潮為大會,同時行動亦偏離原有模式,原先倡議的「一波又一波」抗爭行動變成長期佔據。加上由外媒使用的「雨傘革命」、「雨傘運動」名稱獲得佔領人士普遍接受,行動逐漸演變成「雨傘革命」。由於以上原因,加上佔領地不是由中環開始,因此有人認為「佔領中環」從未發生。佔中發起人之一的戴耀廷亦補充,「雨傘運動」並非由「和平佔中」發起,概念上亦有分別;於自首當日更指「雨傘運動」的出現替代了「和平佔中」,他認為佔中是否結束意義已經不大。「和平佔中」3位發起人於12月3日自首,但警方未有拘留或正式起訴;而「雨傘運動」在12月15日以銅鑼灣佔領區及立法會示威區清場作結,此前旺角佔領區在11月25至27日遭到警方清場,而添馬艦、金鐘、中環、灣仔佔領區亦在12月11日被清場,導致佔領區大幅縮小至僅餘立法會示威區。.

新!!: 南華早報和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 · 查看更多 »

谷歌大脑

谷歌大脑(Google Brain)是一个深度学习與人工智慧科研项目团队,其母公司为谷歌。.

新!!: 南華早報和谷歌大脑 · 查看更多 »

谷歌退出中国大陆事件

谷歌退出中国大陆事件是指2010年Google公司因内容审查问题与中国政府交涉,并最终关闭中国版网页搜索服务,转用香港域名(www.google.com.hk)及服务器为中国用户提供简体中文服务的事件。 2010年1月12日,Google公司声称遭中国的黑客攻击,暗指这些黑客攻击具有政府官方背景,并透露在中国业务方面与中国政府的冲突。长期以来以接收中国政府行政命令标志的红头文件的形式配合审查让Google相当不满,一直对中国政府的审查要求消极执行。表示希望以更加西方化的法律框架下的类似法院判决书的形式配合审查。将与中国政府在此方面进行谈判,有可能选择退出中国大陆市场。Google内部也有不同声音,Google总裁施密特不赞同退出中国市场,但Google两位工程师出身的联合创始人对这种审查十分坚决地表示拒绝忍受,宁愿为此放弃中国市场份额。 同年3月23日,谷歌中国声明因“遭受中国黑客攻击”和“网络审查”决定退出中国市场。Google公司将原有谷歌中国的两域名(google.cn和g.cn)中的网页、图片和资讯(后更名为“新闻”)等搜索服务重定向至Google香港(google.com.hk)。其在香港的服务器提供未经中國大陆审查过滤的搜索引擎服务。谷歌位于大陆北京的服务器在随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并未关闭,大陆网民可通过修改系统hosts文件或使用VPN代理等方法访问,以避开中国政府对Google境外服务器的访问干扰。 谷歌退出中国事件成为中国2010年重大互联网新闻,谷歌不服從中國當局信息审查退出中国市场的行为,引發广大关于网络自由、言论自由的讨论,中国网民表达了对此事的不同看法,有不少互联网从业者的惋惜声音,间接表达对中国防火墙的不满,但更多是中国网民对逼退谷歌者的诋毁攻击。斯诺登事件后,美國對Google服務也有監視与入侵的事实曝光,(谷歌董事长施密特批评美國国安局截取谷歌服务器之间传送的数据,2013年11月),亦引发相关政府对互联网监察行为底线的讨论。 Google将Google中国服务重定向至Google香港后,中国网民访问Google开始遭受干扰,如中国大陆知名作家韩寒在新浪博客中所写的搜索“温度计”与“胡萝卜”会因包含“温”“胡”二字会被中国大陆防火长城立即中断连接。随后Google开始部署加密搜索,使防火墙无法审查搜索内容,不久后中国大陆访问Google境外服务器开始受随机丢包干扰,访问变得困难,尤其政治敏感时期。后长期一段时间维持这种干扰状态。Google几年间逐步强制加密一切网络服务后,中国网民对Google搜索服务的访问越发困难,Gmail等服务也受很大影响。 Google占中国大陆搜索引擎市场已由2009年四季度(退出大陆前最后一季度)的17.5%滑落2013年的2%。.

新!!: 南華早報和谷歌退出中国大陆事件 · 查看更多 »

豐樹大中華商業信託

豐樹大中華商業信託(Mapletree Greater China Commercial Trust,),在2013年,由豐樹產業私人有限公司分拆而來,也是第四份成立房地產信託基金。 主要在大中華經營投资于作办公和零售用途的房地产。總部位於10 Pasir Panjang Road#13-01 Mapletree Business City Singapore 117438。 股份在2013年3月7日於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而招股價為0.88坡元,發行股份為776,636,000股,集資額為12.9億美元(100.62億港元、16億新加坡元),主要投資者包括友邦保險、摩根士丹利、挪威中央銀行投資管理、世邦魏理仕和Henderson Global Investors等,便已合共認購了9.535億股,同時已超出了當時和記港口信託集資額。 2018年3月29日丰树大中华商业信托(Mapletree GCC,简称MGCCT)将以609亿2600万日元(7亿5340万新元),收购日本六座永久地契办公楼,一旦完成收购日本的资产组合,信托管理公司计划把信托改名为“丰树北亚商业信托”(Mapletree North Asia Commercial Trust).

新!!: 南華早報和豐樹大中華商業信託 · 查看更多 »

豪華餅家

豪華餅家(Hoover Cake Shop),是位於香港九龍城衙前圍道的一間著名西餅麵包商店。 豪華餅家於1970年代開業,在高峰期每日賣3000多個蛋撻。店主周先生,他自稱國際影星周潤發等是豪華餅家的常客。 有33年歷史的豪華餅家,在2007年所見,是一間半邊街鋪,近珍珍珠寶金行。 店面積不過100平方呎,有玻璃櫃放有售賣的麵包西餅各種款式,人流如鯽,店面的上方貼有名星食家在報紙、期刊推介豪華餅家的文章,作者包括有蔡瀾、蘇施黃等,傳媒包括有英文南華早報、蘋果日報等。 有文章中提及周潤發是熟客,店面小,廚房有12位師傅同時工作,不可小看。 Category:香港餅店 Category:九龍城.

新!!: 南華早報和豪華餅家 · 查看更多 »

賽馬會傑志中心

賽馬會傑志中心(英文:Jockey Club Kitchee Centre)為由香港賽馬會贊助興建,為香港超級聯賽勁旅傑志的足球訓練及練習中心,位於香港新界沙田石門,佔地15,050平方米,原定於2012年動工,預計於2013年年尾至2014年年初竣工及啟用,後來延後至2014年5月22日動工,於2015年7月竣工及啟用。中心除了會成為傑志及傑志足球學校的訓練基地外,亦會為6至12歲的青少年提供全年每星期3次的免費精英足球訓練。中心亦會為香港教育局認可、仁濟醫院董之英紀念中學的《職業足球培育計劃》提供訓練設施及場地。.

新!!: 南華早報和賽馬會傑志中心 · 查看更多 »

路透社

路透通讯社(Reuters),简称路透社,是世界前三大的多媒體新聞通訊社,提供各類新聞和金融數據,在128個國家運行。路透提供新聞報導給報刊、電視台等各式媒體,並向來以迅速、準確享譽國際。另一方面,路透提供工具和平台,例如股價和外幣匯率,讓交易員可以分析金融數據和管理交易風險;同時路透的系統讓客戶可以經由網際網路完成買賣,取代電話或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買賣大廳等人工交易方式,它的電子交易服務串連了金融社群。 路透的服務分為四個部份:買賣與交易、研究與資產管理、企業和媒體,其中超過90%的收入來自金融服務業務:對股票、外幣匯率、以及債券等資訊的分析、處理、發送,以及相關產品的開發。 路透社总部位于英国,是加拿大汤姆森集团控股的新闻服务和金融市场数据供应商,该集团业务包括全球各地的报纸、广播。而新闻报道的收入占不到10%。它的主要业务是提供金融市场信息和交易的产品。这些措施包括市场数据,如股票价格和货币汇率,研究和分析,以及交易系统,使经销商购买和出售这些资产作为货币和股票在电脑屏幕上而不是通过电话或在交易大厅一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在其他方面的服务,最值得注意的是分析的40000家公司债务债权,竞争者包括彭博新聞社和道琼斯通讯社。.

新!!: 南華早報和路透社 · 查看更多 »

麥理浩

伯克的麥理浩男爵,KT,GBE,KCMG,KCVO,(Crawford Murray MacLehose, Baron MacLehose of Beoch,),英國資深外交官及殖民地官員,1971年至1982年出任第25任香港總督,他的任期前後長達10年半,先後獲四度續任,是香港歷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港督。 外交官出身的麥理浩雖然缺少殖民地的行政管理經驗,但沒有殖民地包袱的他,反而被普遍認為是歷史上最傑出和最受市民愛戴的港督之一,輿論更以「麥理浩時代」(MacLehose Years)形容他在任港督的日子。麥理浩任內推動大刀闊斧的改革,使香港的社會面貌出現深刻的改變。他的改革涉及房屋、廉政、教育、醫療、福利、基礎建設、交通、經濟和社會各個範疇,十年建屋計劃、開發新市鎮、創立廉政公署、九年免費教育、設立郊野公園、興建地下鐵路和地方行政改革等重要的政策和建設,紛紛在他任內推出。這些政策不單直接改善市民的生活水平,還進一步為殖民地政府在市民心目中建立起正面形象,同時也增強了香港人對香港的歸屬感。 麥理浩見證了香港的經濟起飛,任內經濟增長之強勁為開埠以來所未有。在他的協助下,香港由原本以輕工業為主導,逐步轉型以電子工業、金融業和商業為重心,一躍而成「亞洲四小龍」之一,為香港的繁榮穩定和日後成為亞洲國際金融中心及國際大都會,奠定重要基石。此外,財政司夏鼎基爵士在麥理浩任內提出的「積極不干預主義」,也成為港府的理財哲學、以及麥理浩在施政上的依歸。 不過,外界也有意見批評麥理浩始終未能完全解決房屋不足、大學學位不足、教育質素參差、貧富不均和交通擠塞等核心問題,不少輿論也認為他未能快速應對任內接二連三的社會運動;至於在處理中國大陸非法入境者及越南難民來港的問題上,也引起不少爭論。 在中港關係方面,麥理浩改善了雙方自六七暴動以來的關係,他在1979年應邀訪問北京等地,成為二戰後首位官式訪問中國的港督。訪華期間,他會見了中共領導人鄧小平,席間得悉鄧小平堅決要在1997年或之前收回香港,結果這次會面為後來的香港前途談判揭開序幕。麥理浩返港後擔心引起恐慌,隻字不提鄧小平堅持收回香港的言論,只引述鄧小平「叫香港投資者放心」,但為免觸動中方神經,他放棄原擬推動民主政制改革的計劃。 麥理浩未及香港前途談判召開,便先行卸任港督,但他卸任返英後,繼續透過上議院議員的身份參與香港事務。他在晚年参与制定「居英權計劃」,又多次批評末任港督彭定康為立法局引入的民主改革。在1997年,年近80歲的麥理浩特意返回香港,在6月30日晚出席香港主權交接儀式;縱使英政府杯葛在7月1日舉行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暨特別行政區政府宣誓就職儀式,但他仍堅持出席。 無論如何,麥理浩對香港的貢獻深受各方肯定,他除了多次獲英廷授勳外,更在1982年獲封為終身貴族,而香港的麥理浩徑和麥理浩夫人度假村,也是為了紀念他的貢獻而以他命名。.

新!!: 南華早報和麥理浩 · 查看更多 »

麥高樂

麥高樂爵士,KBE,FCIS(Sir Nathaniel William Hamish Macleod,),前香港政府官員,1991年8月至1995年8月任財政司。他是最後一位出任財政司的外籍人士,任內提出香港式「共識資本主義」(consensus capitalism)概念。.

新!!: 南華早報和麥高樂 · 查看更多 »

黎智英

黎智英(Jimmy Lai Chee-ying,)英國及中華民國國民,別名「肥佬黎」,原籍廣東順德,是一位生於廣州的香港企業家。1960年,他從中國大陸偷渡到香港後白手興家。1981年,創辦佐丹奴時裝連鎖店。1990年代,在香港創辦壹傳媒集團。2001年,將其傳媒事業擴展至臺灣地區。2008年10月,辭壹傳媒集團行政總裁職務,留任董事會主席。, 臺灣蘋果日報, 2013年3月28日2014年5月1日起再兼任香港《蘋果日報》社長。2014年12月11日,因參與雨傘革命、佔領中環運動遭警方逮捕,自行辭去香港《蘋果日報》社長一職;同年12月14日,宣布辭去壹傳媒集團董事會主席及執行董事職務。2015年4月,入选《时代周刊》年度“百位最具影响力人物”。.

新!!: 南華早報和黎智英 · 查看更多 »

黨媒姓黨

“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必须姓党”,媒體報道或略稱“党媒姓党”,由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於2016年2月19日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時提出。.

新!!: 南華早報和黨媒姓黨 · 查看更多 »

黃安祖

黃安祖,詩人歌手,曾獲「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並以第一及第二張音樂詩輯連獲兩次「華語金曲獎最佳專輯」肯定。 出生於基隆市,國中畢業後到加拿大及美國念書,在北美洲居住過十餘年。 台灣「第一位詩人歌手」:黃安祖於2012年出版第一本詩集《來自崩裂世界的情詩》,以此榮獲「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華語金曲獎十佳」:中國大陸的華語金曲獎評選《吟唱詩人》音樂詩輯為2015年11月十大最佳專輯。《吟唱詩人》音樂詩輯受馬來西亞樂評人月貝凡的音樂紀事,評為2015年十一月最佳專輯之一。黃安祖的歌曲《一個人》,《輪迴》及《好久不見》也獲選為十一月最佳中文單曲。樂多日誌的的樂評人Graysky「薦音樂」評《吟唱詩人》為2015年度六十六大台灣專輯之一。「Indievox 2015年台灣最佳獨立專輯票選」列《吟唱詩人》為年度94張最佳台灣專輯之一。《吟唱詩人》音樂詩專輯-祝福版受新加坡雜誌Just Click推薦。賴佳韋為專輯做的設計獲台灣書籍設計大獎「金蝶獎」銅獎。《不相信愛情的都死掉了》音樂詩輯獲華語金曲獎評為2017年1月推薦專輯,並獲樂評人月貝凡於星洲日報以雙版專文推薦為最佳專輯。吟唱三部曲的終章《天上人間》再獲樂評人月貝凡專文推薦為最佳專輯。《吟唱》三部曲三張專輯,受到MCU(台北市音樂創作者公會)的音樂人介紹展,選入【金曲名人牆】名單中。 黃安祖的歌曲充滿文學氣息,以詩的語言來呈現歌詞,探討愛情,親情,生命的意義,憂鬱症及寂寞等議題。他用詩人特有的音質感情吟誦歌曲。他是橫跨文學及音樂的詩人歌手,是最詩意最溫暖的聲音。 2012年出版的《來自崩裂世界的情詩》為全中英對照詩畫集,他是本世代罕見能以中英雙種語言創作詩的台灣作家。 2015年底出版中英對照詩畫音樂電影專輯《吟唱詩人》,成為台灣市場出現第一位能同時寫詩繪畫寫曲演唱並執導MV的全才創作人,此全方位的創作魅力令他的臉書粉絲專頁突破3萬人。 2016年九月出版《吟唱詩人》音樂詩專輯- 祝福版,將所有歌曲重新編曲錄音,增收三首全新詩歌及三首聲音詩作品。 2017年一月出版《不相信愛情的都死掉了》音樂詩專輯,收錄10首原創詩歌及三首聲音詩作品,此專輯為《吟唱》三部曲之第二部。 2017年八月出版《天上人間》音樂詩專輯,收錄10首原創詩歌,1首聲音詩,1首劇場詩,序及跋:情經聲音詩,此專輯為《吟唱》三部曲之終章。 2018年開始進行「大師致敬詩歌計畫」。於一月初全球上線發行數位單曲,余光中致敬詩歌《與永恆拔河》,紀念剛過世的台灣文學巨擘余光中,此曲改編至余光中的同名詩作,由黃安祖譜曲演唱。此曲於發行首週進入QQ音樂巔峰榜港台榜,為當周最受歡迎港台100首歌曲中名列第35名。同年六月發行鄭愁予致敬詩歌《允諾》數位單曲。 黃安祖為音樂史上,第一位甫出道就以概念專輯形式,發表概念完整連結三部曲的詞曲創作歌手,並連獲8項最佳專輯肯定。 《吟唱詩人》是本融合詩繪畫音樂及電影的多媒介詩集,詩人以30首原創中英對照詩作,30副原創畫作,10首原創詩歌來呈現詩意。詩人親自創作8首曲,演唱7首詩歌,並執導第一首佛學電音單曲《肉體》MV。本詩集包含五支歌曲MV及影像詩。北藝大導演李杞悅執導後兩首單曲《No U-Turn》及《易碎之物》的MV,紀錄片導演蕭如君受邀完成詩作《時光之繁花》的影像詩作品。 音樂專輯蒐羅音樂界一時之選,齊聚打造音樂專輯作品:黃安祖力邀金馬獎原創音樂得獎者林尚德老師,擔任音樂顧問。獨立音樂創作人陳瑋儒擔任製作人,並為詩歌《一個人》獻唱。英搖樂團Hello Nico操刀編製搖滾曲《No U-Turn》。曾與詩人夏宇合作的前衛歌手邱比為哲學詩《如夢光影》譜曲獻唱。人氣美女DJ RayRay也跨刀為《肉體》歌曲完成舞曲混音版。《吟唱詩人》曲風橫跨英式搖滾、暗黑電子、時尚流行、清新民謠,曲風多元多變,呈現豐富的聽覺體驗。 《不相信愛情的都死掉了》音樂詩專輯,收錄10首原創詩歌及三首聲音詩作品,黃安祖力邀金馬獎原創音樂得獎者林尚德老師,為美聲勵志抒情曲《星河的嘆息》做編曲,並邀獨立樂團我們我們的主唱郝方竹為英倫搖滾曲《又不捨 又將就》做編曲。黃安祖親自為兩首聲音詩作品《呼吸瞬間》及《比單身還寂寞》做編曲,前者為trip hop風格,lounge電音風格。 2015年底【吟唱詩人】初版發行後,安祖於台北市做了14場音樂會演出,包括於西門町的星巴克,齊東詩舍,女巫店及紀州庵文學館,場場叫好,觀眾常常於聆聽詩歌時感動落淚。 黃安祖於發行《吟唱》三部曲終章【天上人間】音樂詩輯後 於2017年9月第一次進行台灣環島巡迴演出,至各地的文青書店/live house(板橋(書店),新竹(江山藝改所),台中(Forro Café),嘉義(島呼冊店),台南(Hummingbird Nest Bistro蜂鳥巢),高雄(暮色森林)及終站台北市(海邊的卡夫卡))連續表演七場,,引起各地的詩歌愛好者互約結團觀賞,場場爆滿。 黃安祖主軸作品為情詩及情歌,他善於掌握豐富多元的風格及題材。他的首張專輯《吟唱詩人》包含流行、民謠、都會情歌、電音及搖滾。第二張專輯《不相信愛情的都死掉了》則包含更多元素包括流行、民謠、都會情歌、電音、搖滾、R&B、美聲歌曲、百老匯音樂劇風格及trip hop。他的詩作探討題材包括愛情、親情、友情、佛學、生命意義、實現夢想、憂鬱症、寂寞、現代人生活情感及性愛等寬廣的主題。 有別於其他詩人歌手慣常將詩作改編為民謠歌曲,黃安祖多年任職於英文報樂評人的背景,令他善於將詩作改編為多元風格的歌曲。 他於詩作中描繪詮釋憂鬱症及性愛題材。有些詩作因題材文字表現新潮及前衛,如《夜的吸血鬼》曾遭到退稿,但發表於《創世紀詩刊》後,即被轉載選入中華民國筆會的全英語季刊《當代台灣文學英譯》,作為台灣當代最優秀文學作品之一推薦給英語讀者。 曾在台北的Citizen Cain及Okey Dokey Gallery開過個人畫展。詩作散見於《中國時報》、《創世紀詩刊》、《秋水詩刊》、《乾坤詩刊》、《笠詩刊》、《新地文學》及《大海洋詩雜誌》等文學雜誌。曾被《乾坤詩刊》2005春季號推薦為焦點作家,詩作被選入《戀戀秋水》詩選集,《來自崩裂世界的情詩》被《當代台灣文學英譯》(The Taipei Chinese PEN期刊)2013年春季號推薦為封面故事。 曾為《新聞週刊》、《洛杉磯時報》、《遠東經濟評論》、《好萊塢報導》、《》、《南華早報》及《台灣英文新聞》撰稿報導電影及流行音樂,是少數為各大國際英文報刊雜誌撰文過的台灣籍記者。 【吟唱詩人Troubadour】音樂詩專輯 祝福版曲目 1.

新!!: 南華早報和黃安祖 · 查看更多 »

黃靖 (學者)

靖()祖籍山东省掖县(今莱州市),美国籍华人,美国政治学家。.

新!!: 南華早報和黃靖 (學者) · 查看更多 »

黃毅力

黃毅力原名黃一保(Eric Wong,),香港專欄作家、商人及賽車手,前香港警務處高級督察。.

新!!: 南華早報和黃毅力 · 查看更多 »

黄菊

菊(),原名黄德钰,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魏塘镇,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电机制造专业毕业,工程师。196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第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去世前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黄菊长期在上海工作。1987年被作为上海市市长候选人而推荐为中共中央委员候选人,而中共中央决定由朱镕基出任上海市市长。1991年黄菊接替晋升副总理的朱镕基出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长,1994年晋升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并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长期执掌中国经济中心上海市的大权。2002年,黄菊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2003年起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党组副书记。黄菊在媒体面前语调和缓,露面不多。他最后一次出现在国际场合是在2005年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經濟論壇年会上。 2007年6月2日2时03分,黄菊于任内病逝,享年69岁,成为继1992年李先念在全国政协主席任内病逝后又一位在任期内去世的最高级别领导人,被中共官方评价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

新!!: 南華早報和黄菊 · 查看更多 »

龍蝦伊麵

龍蝦伊麵是香港一道海鮮麵食,把經過上湯烹調的龍蝦放在伊麵之上,龍蝦的鮮甜汁液流入伊麵,令伊麵都充滿海鮮的滋味。這道麵食一般稱為「龍蝦伊麵」或「伊麵燴龍蝦」,部分食肆則會把龍蝦拆肉成為龍蝦球,因而稱為「伊麵燴龍蝦球」。.

新!!: 南華早報和龍蝦伊麵 · 查看更多 »

范文照

范文照(英文:Robert Fan ,),广东省顺德县人 ,ABITARE,中国著名建筑师,曾於1920年代至1930年代,为国民政府及社会公众设计了一批建筑,其中包括后来作为行政院的铁道部大楼等。1942年以后主要服务於香港地区,设计了包括崇基学院在内的一批建筑。.

新!!: 南華早報和范文照 · 查看更多 »

胡國興

胡國興(Woo Kwok-hing,),前截取通訊及監察事務專員,前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香港著名法官之一,曾任香港高等法院上訴法庭副庭長,現已退休。 2016至2017年,胡國興曾參選行政長官,政綱提出逐步擴大提名委員會至所有選民,以及就基本法第22條立法,立法禁止中国大陸機構及駐港人員干預香港特區根據《基本法》自行管理之事務,但最後在行政長官選舉中泛民主派選委大多選擇曾俊華,而他與曾俊華都敗於林郑月娥。.

新!!: 南華早報和胡國興 · 查看更多 »

胡锡进

胡锡进(),筆名單仁平,中国北京人,现任中国《环球时报》总编辑。高级记者职称。因其主编时期的《环球时报》宣扬民族主义以及紧随中共官方态度而闻名。.

新!!: 南華早報和胡锡进 · 查看更多 »

胡振中

胡振中樞機(Cardinal John Wu Cheng-chung;)生於中國廣東省五華縣河口鄉,生前為羅馬天主教会樞機,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2002年因骨髓癌於香港瑪麗醫院病逝,享年77歲。香港教區主教隨後由陳日君接任。.

新!!: 南華早報和胡振中 · 查看更多 »

郭伯雄

郭伯雄(),陕西省礼泉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前主要领导人之一,绰号“西北狼”。1961年8月入解放军服役,三年后被提升为军官,成为职业军人。1963年3月,在军中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郭伯雄于2012年11月卸任中國共产党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职务,2013年3月卸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职务,正式退休。另一位前军委副主席徐才厚在2014年7月被开除党籍、军籍之后,郭伯雄也出现涉腐传闻,并被中国大陆坊间广泛认为是军队反腐的下一个主要目标,但当时中共中央对此没有回应。 2015年4月9日,中共中央依照中国共产党的纪律条例,决定对郭伯雄进行组织调查,但此事对外并没有公开。7月30日,中纪委网站正式宣布,郭伯雄涉嫌受贿犯罪,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已决定将其开除中共党籍,移交最高人民检察院授权军事检察机关依法处理。郭伯雄虽与徐才厚同为军委副主席,但他在解放军中的资历比徐才厚深(郭伯雄和徐才厚于1999年9月分别以常务(第一)副总参谋长和总政治部常务(第一)副主任身份进入中央军委;郭伯雄于2002年11月起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而徐才厚则是2004年9月起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因此他也是迄今为止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被调查的职务最高、资历最深的一位军官。 2016年4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检察院对郭伯雄涉嫌受贿犯罪案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2016年7月25日,郭伯雄因受贿罪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褫夺上将军衔,郭伯雄本人当庭表示不上诉。目前郭伯雄在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秦城监狱服刑。.

新!!: 南華早報和郭伯雄 · 查看更多 »

郭鶴年

郭鶴年,香港以及馬來西亞企業家,出生於馬來西亞柔佛州新山,祖籍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蓋山鎮郭宅村,以经营白糖业起家,有“亚洲糖王”之称。被富比士歸入馬來西亞首富,華人富豪榜第四位,旗下資產最大部份都在香港,包括大量的香港豪宅、商場、酒店、辦公室、香格里拉酒店集團等等。郭鶴年在世界百富排名中名列40,他長居香港,而且積極開拓在中國大陸的企業版圖。 .南洋商报,2013,1(4).

新!!: 南華早報和郭鶴年 · 查看更多 »

郭栢榮

郭栢榮(Barry Cox,),英國籍香港男演員及歌手,前無綫電視旗下藝員。.

新!!: 南華早報和郭栢榮 · 查看更多 »

郭正亮

郭正亮(),中華民國學者及政治人物,籍貫臺南市麻豆區,生於高雄市,畢業於雄中、臺大,取得美國耶魯大學政治學博士,郭正亮曾任中華民國羽球協會理事長、行政院體委會副主委,現任民主進步黨籍全國不分區立法委員。 2016年8月9日民進黨不分區立委顧立雄接任不當黨產委員會主委,其不分區立委缺額由郭正亮遞補。.

新!!: 南華早報和郭正亮 · 查看更多 »

舆论斗争

舆论斗争(public opinion struggle),是中国共产党的意識形態及宣传工作用语,常出現於中国共产党對內及對外之宣传工作文件及领导讲话中。.

新!!: 南華早報和舆论斗争 · 查看更多 »

阿里巴巴集团

阿里巴巴集團(英語:Alibaba Group,)创立于1999年,是一家供電子商務線上交易平台的公司,業務包括B2B貿易、網上零售、購物搜索引擎、第三方支付和雲計算服務。集團的子公司阿里巴巴B2B、淘寶網、天猫、一淘网、阿里雲計算、支付寶、螞蟻金服等。 旗下的淘宝网和天猫在2012年销售额达到1.1万亿人民币,超过亞馬遜公司和eBay之和。其2015年度商品交易总额已经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是全球最大零售商。 根據阿里巴巴集团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IPO招股书显示,雅虎持有阿里巴巴集團22.6%股權、軟銀持阿里集團34.4%股份,另管理層、僱員及其他投資者持股比例合共約為43%,當中馬雲持阿里巴巴集團約8.9%,蔡崇信持股為3.6%。 至2012年九月底止的財政年度,以美國會計準則計算,阿里營業額按年增長74%至318.39億元(港元‧下同),盈利急升80%至37.75億元。 2015年全年阿里巴巴营收146.01億美元,净利為74.94億美元。.

新!!: 南華早報和阿里巴巴集团 · 查看更多 »

赵紫阳

趙紫陽,原名趙修業,中國河南省滑縣人,政治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二代主要领导人之一。1980年代先後出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和中共中央总书记,被視為黨內改革派主要領袖。六四事件后被中共保守派以“分裂党和國家,支持動亂分子”(支持改革的学生及开明派领导)为由排挤下台,在江澤民和胡锦涛當政下被軟禁16年后過世。 赵紫阳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滑县工委书记、县委书记,中共豫北地委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中共冀鲁豫边区地委书记,冀鲁豫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委员。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桐柏军区副政治委员、中共南阳地委书记兼南阳军分区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華南分局副書記,中共廣東省委書記處書記、第二書記、第一書記。文化大革命时期遭迫害,此后担任中共內蒙古自治區委書記、廣東省委第一書記,中共四川省委第一書記兼成都軍區第一政治委員,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曾經流傳「要吃米找萬里,要吃糧找紫陽」的說法。 赵紫阳于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当选中共中央副主席,先后擔任國務院總理和中共中央總書記,成為中共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成員。在任期間,他参与启动和领导的改革运动为中国大陆从闭关锁国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全球性的市场经济奠定了基础。除大力發展市場經濟外,他還积极提出并设计政治体制改革方案,打擊贪污腐败,推進改革開放的深化,曾一度被認為是鄧小平的接班人。1989年的六四事件中,趙紫陽因同情學生和反對武力鎮壓,而招致邓小平、陈云、李先念和李鹏等人的不满,被免去黨內外一切职务,最終在軟禁中度過了生命中最后的16年,於2005年逝世。 由于赵紫阳在六四事件中的立场与态度,以及他在事后面对党内保守势力声讨时坚持己见为自己辩护,中共官方对其的评价直至其逝世仍然以加诸在他身上的“六四错误”为重点。而他大刀阔斧推进经济改革的作为、主张建立现代化政治体制的观点、响应社会各界民主诉求和反对武力镇压学生的言行以及至死不屈服于外加其罪的品格,获得了中共党内开明人士(如前人大委员长万里、前副总理田纪云等人)和海内外认同普世价值的团体或个人的广泛支持与赞誉,是现代中國民主運動的标志性人物之一,也是中共历史上少有的特立独行的领袖人物之一。赵紫阳於改革开放时期擔任總理的貢獻及經濟決策,当时被世人称为「改革開放的總工程師」;亦有人認為他才是「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而非鄧小平。.

新!!: 南華早報和赵紫阳 · 查看更多 »

藍塘道

藍塘道(英語:Blue Pool Road)是香港島灣仔區跑馬地的一條上山道路,全長1.5公里。.

新!!: 南華早報和藍塘道 · 查看更多 »

藍新福

藍新福醫生,OBE(Dr Lam Sim-fook,),一作藍薪福,〈新書發佈儀式 "The Quest for Gold: Fifty Years of Amateur Sports in Hong Kong, 1947-1997"〉(2006年3月2日)來自馬六甲的香港骨科醫生,1977年至1984年任香港政府醫務衛生署副署長(醫務),期間曾經臨時兼任立法局官守議員,1972年至1974年任香港骨科醫學會主席。 藍新福生於馬六甲,1941年考入香港大學,二戰期間轉到重慶的國立上海醫學院學習,其後參與中華民國空軍。戰後,他恢復港大學業,並跟隨骨科高級講師侯信,到1953年醫科畢業。藍新福於1957年加入港府醫務衛生署任職醫生,1959年至1961年派往英國深造,1963年升任高級醫生,翌年成為伊利沙伯醫院首任骨科專科醫生,隨後於1973年晉升為骨外科顧問醫生。 在醫務衛生署副署長任內,因應人口和需求增長,藍新福著手擴充新界新市鎮地區和原有市區的急症醫療服務,威爾斯親王醫院等大型公立醫療設施也相繼落成。另一方面,他還要處理醫務衛生署管方和職方的緊張關係,當中包括政府護理員協會在1979年因為不滿薪酬水平和夜班護士工作時數等問題而爆發的工潮,以及瑪麗醫院兒科部門醫生在1980年發表公開信批評署方漠視兒科服務不足等等。在1979年的護士工潮當中,由於藍新福在電視節目中認為護士發動工潮為的只是一個「錢」字,結果引起護理員工會方面的強烈反響,其間更要求他引咎辭職。不過,藍新福在事件中擺出強硬姿態,除了表明不會自動辭職以外,還對護協方面的指責加以反駁。 在醫務工作以外,藍新福熱衷於體育活動,早年就讀於香港大學期間已經參與不少體育比賽,並且在1949年的全港羽毛球雙打少年組公開比賽中勝出。1984年退休後,他繼續出任香港業餘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義務醫生,其後於1988年漢城奧運會為香港代表團團部擔任首席醫生,以及在1990年分別為北京亞洲運動會和奧克蘭英聯邦運動會的香港代表團團部擔任團長,同時為後者兼任醫學顧問。1992年移民加拿大後,他仍長年留任香港射箭總會會長一職。.

新!!: 南華早報和藍新福 · 查看更多 »

蒋洁敏

蒋洁敏(),山东阳信人。毕业于山东大学。他是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八届中央委员。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新!!: 南華早報和蒋洁敏 · 查看更多 »

邪教

邪教是對某些具有不为熟悉的信仰或宗教行为,或被认为是奇怪的宗教教派的帶有負面價值的評斷稱呼。 也有学者这样定义邪教:邪教,就是利用宗教及其他文化形成反社会的学说,并以此作为对他人精神控制的手段,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极端团体。根據不同人士所持不同價值觀,會對邪教有不同認定;因此这个词的使用被认为具主观性。例如,基於不同權力鬥爭的形式,世俗權力不時會點名稱呼一些教派為邪教。而被这个词指称的对象往往是一个特定社会里的少数人。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宗教学术界摒弃使用这个主观概念,取而代之的是不含贬义色彩的中性的「新興宗教」概念。Richardson, 1993Lewis, 2004.

新!!: 南華早報和邪教 · 查看更多 »

邵聖瑜

邵聖瑜(英文名:Claudia Shaw-D'Auriol,),香港名媛、时尚界名人,邵為香奈兒香港顧問兼總買手。.

新!!: 南華早報和邵聖瑜 · 查看更多 »

邵阳当局没收婴儿事件

邵阳当局没收婴儿事件是中国湖南省邵阳市辖区内的隆回县、洞口县等计生办公务人员为获得社会抚养费作为地方财政收入,将疑似未婚先育、超生、抱养、不符合收养规定的孩子强行“没收”,再向其家人索要约万元人民币的社会抚养费来赎回。婴儿家属若赎回不及时,则计生办伪造文书,使婴儿身份变成“弃儿”,送到福利院统一改姓“邵”并重命名。此后由外籍人士通过合法程序收养婴儿,福利院获得3000美元的“赞助费”,据称计生办工作人员也会从中得到1000元人民币或更多的提成。 这批婴幼儿被称为“邵氏弃儿”,中间不乏合法的唯一一胎。此类案件,在2000年左右出现,2003年至2005年形成高潮。2006年3月21日,香港《南华早报》率先报道此事。2011年由中国财新传媒《新世纪》周刊披露,财新传媒《新世纪》,再度引起关注。同时贵州省镇远县也有多起此类事件发生。.

新!!: 南華早報和邵阳当局没收婴儿事件 · 查看更多 »

邵逸夫的生日

2007年10月5日,《南華早報》引述邵逸夫姪孫邵在德指,邵逸夫在2007年的生日在公曆「11月23日」,即農曆「十月十四」。 2014年1月6日,美国大报《纽约时报》电影版纪念邵逸夫长文中认为邵氏生于11月23日(“Run Run Shaw was born Shao Yifu in Ningbo, Zhejiang Province, on Nov.

新!!: 南華早報和邵逸夫的生日 · 查看更多 »

蔡少綿

蔡少綿,Linda Choy,(),前任香港環境局政治助理。現任香港迪士尼樂園公共事務副總裁。.

新!!: 南華早報和蔡少綿 · 查看更多 »

蔡東豪

蔡東豪(英文名:Tony Tsoi,),企管人, 傳媒人,曾就讀番禺會所華仁小學和香港華仁書院,中四赴加拿大留學,1986年於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商學院畢業,獲頒工商管理榮譽學位。曾在長江基建、中建電訊、商業電台、精電國際等企業任職高層,母親是六、七十年代香港電台播音皇后張雪麗。.

新!!: 南華早報和蔡東豪 · 查看更多 »

蔣麗芸

蔣麗芸博士(Dr.,),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九龍西),身兼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主席亦是香港建制派政黨民建聯的成員。父親是曾參與自由中國運動的震雄集團創辦人蔣震。蔣自2012年當選立法會議員起,言行極為出位火爆,因此冠有立法會「元秋」的綽號。.

新!!: 南華早報和蔣麗芸 · 查看更多 »

鄭慧

鄭慧(Cheng Wai)博士,施坦威藝術家,鄭慧。 ,香港著名鋼琴家。被譽為貝多芬第五代傳人。,貝多芬第五代傳人鄭慧博士天津大劇院巡演。她於2009年被選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是當年傑青中唯一的一名女性。,今次唯一一名女傑青,是鋼琴家鄭慧。 擁有“鋼琴女詩人”美譽。她曾師隨淩遠、郭嘉特、鐘榮達、加里·格拉夫曼、西摩•利普金、克勞德•法蘭克、基•卡力素。,古典音樂演奏系鋼琴導師。香港演艺学院钢琴系导师。 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导师。中央音乐学院香港基金主席。.

新!!: 南華早報和鄭慧 · 查看更多 »

自我審查

“自我审查”指特定政權下的媒体機構在向公眾發佈訊息前,部分内容已受到媒体内部自己的审查,审查内容主要為:政治性敏感議題。因此,“自我审查”一词常常也被稱為“政治自我审查”,對涉及某些政權的政治相關內容有所顧忌,在迫於無奈與生存需求下而執行。 有關於實施「自我审查」,正意味着,『此些媒体被認定為缺乏該當政權所認定之中立性、真实性、全面性,可信性』,故“自我审查”对于媒体機構来说,通常是一種狹義的要求。而對於大眾而言,則是戲謔地用來形容話不好說,對於那些言論受到管制的國家,或者那些允許自由發表意見卻要求政治正確的國家,「自我審查」成為公眾的調侃用詞。.

新!!: 南華早報和自我審查 · 查看更多 »

里约格朗德航空

里约格朗德航空(Viação Aérea Rio-Grandense S/A,简称VARIG)是巴西历史上第一家航空公司,成立于1927年,总部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1965年至1990年期间,里约格朗德航空曾经是巴西唯一的国际航空公司。2005年,里约格朗德航空申请破产保护,公司整体拍卖不果之后,公司于2006年10月分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组建东北地区航空(Nordeste Linhas Aéreas S/A),公司以“Nordeste”品牌名称营运,后来于2008年更名为弗莱克斯航空(Flex Linhas Aéreas);而另一部分是组建VRG航空(VRG Linhas Aéreas S/A),并获准以“VARIG”品牌名称营运,VRG航空后来于2008年被高尔航空公司收购,“VARIG”这一品牌也被收归高尔航空旗下。 里约格朗德航空曾于1993年至1998年飞航里约热内卢-圣保罗-约翰内斯堡-曼谷-香港的航班。.

新!!: 南華早報和里约格朗德航空 · 查看更多 »

金·沃尔谋杀案

金·沃尔谋杀案,又称潜艇谋杀案(Ubådssagen)于2017年8月10日或11日发生在丹麦。在案件中,瑞典自由职业记者金·沃尔(Kim Wall)于8月10日登上丹麦发明家彼得·马德森制造的微型潜艇,遭到马德森谋杀分尸。哥本哈根警方于8月21日在海滩上发现沃尔的遗体,发现时其遗体已被肢解。2018年4月25日,哥本哈根法庭判决马德森谋杀、亵渎尸体和性侵罪名成立,判处其终身监禁不得假释。.

新!!: 南華早報和金·沃尔谋杀案 · 查看更多 »

金玉 (金正日妻子)

金玉(김옥,Kim Ok,),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第二代最高領導人、前朝鮮勞動黨總書記金正日的第五任妻子金正日的五任妻子依次為:洪一天、成惠琳、金英淑、高英姬、金玉,即現任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金正恩的繼母。 她畢業於平壤音樂舞蹈大學,主修鋼琴,中國評論新聞,2011年3月9日。。金正日廚師日本人藤本健二曾親眼見過20多歲時的金玉,他形容其人「皮膚白皙,臉型小,身高158公分,身材很出眾,長得像日本女星宮澤理惠。」,中國評論新聞,2006年8月21日。 在1980年代起金玉擔任金正日的「技術書記」,相當於其私人女秘書,更負責管理金正日的金庫。《朝鮮日報》指她在金正日第四任妻子高英姬死後,與金正日同居,中國評論新聞,2011年2月11日。。她有時會隨金正日外訪,例如在2006年1月就以朝鮮國防委員會課長的名義陪同金正日到中國訪問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 有傳2008年年中金正日健康惡化,在2008年底至2009年初有所恢復後,二人正式結婚,並育有一名年幼兒子。之後在數個重要場合都能看到她出現,例如2010年9月金正恩在朝鮮勞動黨代表會議被確立為金正日繼承人之後,在領導人集體照中可見金玉亦有合影。她更擔任朝鮮人民軍創建七十五周年閱兵儀式排練的總指揮。 關於她和金正恩的關係,外間有各種不同揣測:有指金正恩的生母高英姬在臨終前向金玉托孤;也有指她有份參與指定金正恩為繼承人,因對方年輕,有利於她日後幕後掌權;更有指金玉實際上才是金正恩的生母。然而,也有另一種傳聞指,金玉由於屬於黨內的溫和派,已被掌權後的金正恩肅清。.

新!!: 南華早報和金玉 (金正日妻子) · 查看更多 »

長城環亞控股

長城環亞控股有限公司(,前稱南華早報集團有限公司、南潮控股有限公司及SCMP集團有限公司)現為中國四大國有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之一的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長城資產」) 的首家境外上市控股平台。 公司在百慕達註冊,集團主席兼行政总裁為歐鵬。2006年全職僱員1,016人,資產淨值為18.83億港元,純利為3.39億港元。.

新!!: 南華早報和長城環亞控股 · 查看更多 »

長春社

長春社,香港民間環保組織,成立於1968年,為香港以大中華地區最早成立的環保團體。該組織以積極倡議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保育自然、保護環境和文化遺產為使命。該組織主張倡導合適的政策、監察政府工作、推動環境教育和帶頭實踐公眾參與,以達致可持續的發展。.

新!!: 南華早報和長春社 · 查看更多 »

艾倫·麥

艾倫·麥(Alan Mak;),英国从政者,2015年英国大选时,在汉普郡哈文特选区代表保守党当选为英国下议院议员,也是英国下議院歷來首位东亚裔国会议员。.

新!!: 南華早報和艾倫·麥 · 查看更多 »

艾爾敦

艾爾敦(David Gordon Eldon,),英國人,生於蘇格蘭印威內斯,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前主席,現任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高級顧問。.

新!!: 南華早報和艾爾敦 · 查看更多 »

苦难的行军

朝鲜饥荒()是指自1994年至1998年在朝鮮发生的大面积饥荒灾难,朝鲜官方称之为「苦难的行军」(고난의 행군/苦難의 行軍)。由於朝鲜是為一個封閉的國家,在事件中具體的死亡人數難以知曉,而根據不同的文獻估計,死亡人數約為24萬至350萬不等,死因大多為餓死或因營養不良而病死,峰值出现在1997年William J., Moon.

新!!: 南華早報和苦难的行军 · 查看更多 »

英華女學校

英華女學校(Ying Wa Girls' School),1900年2月創立,是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旗下的女子中學,由香港政府津貼。 全校學生人數約1,000人,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補助學校之一,是香港傳統名校之一。在2018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九。.

新!!: 南華早報和英華女學校 · 查看更多 »

英文虎報

《英文虎報》(The Standard)是香港發行量最高的英文報紙,亦是現時香港唯一免費的英文報章。2000年,互聯網熱潮興起,曾經改名為《香港郵報》 (Hong Kong iMail),並由對開 (Broadsheet) 改為小型報 (Tabloid) 的格式,直至2002年5月30日才改回原名,但維持以四開格式發行。《英文虎報》由星島新聞集團發行,主要競爭對手是《南華早報》,與南華早報不同的是,《英文虎報》只在星期一至星期五--出版,星期六及星期日休息。 原售港幣6元的《英文虎報》於2007年9月10日起改為免費報章,於星期一至五派發,成為香港首份免費英文日報,於中環、灣仔、鰂魚涌、九龍的港鐵荔枝角站出口附近等商業區的商廈首先派發。其後私人屋苑亦免費派發 。.

新!!: 南華早報和英文虎報 · 查看更多 »

雨傘人

傘人()是指在香港雨傘革命期間所拍攝的照片人物,後來引申至泛指參與雨傘革命及香港民主運動的抗議群眾。.

新!!: 南華早報和雨傘人 · 查看更多 »

雨傘革命

傘革命(Umbrella Revolution),又稱雨傘運動(Umbrella Movement)或佔領行動(Occupation Movement),是指於2014年9月26日至12月15日在香港發生的一系列爭取真普選的公民抗命運動。示威者自發佔據多個主要幹道進行靜坐及遊行,佔領區包括金鐘、添馬艦、中環、灣仔、銅鑼灣、旺角及尖沙咀,其主要訴求為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撤回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及2016年立法會選舉框架和候選人提名方案,爭取行政長官選舉的公民提名權,以及廢除立法會功能組別。運動的主要象徵是黃色的雨傘,源於示威者面對警方以胡椒噴霧驅散時使用雨傘抵擋,媒體因而稱此運動為「雨傘革命」或「雨傘運動」。 這次抗爭運動是香港歷史上最大型的公民抗命運動。香港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在12月進行的「香港民意與政治發展」第4輪民調中訪問超過1,000名15歲以上市民,其中超過20%受訪者表示曾參與佔領。該中心按上述數據進行人口加權計算,推算整場運動的參與人數可能達到120萬人,佔全香港人口的1/6,是香港史上第二大規模的社會運動,僅次於1989年聲援八九民運的150萬人全球華人大遊行。運動在首3日為最高峰,9月29日至10月1日期間每晚均有超過20萬人參與佔領,是繼同年七一大遊行51萬人上街後,最大型的示威行動。但示威者的訴求全部被拒絕,運動以失敗告終。 此次運動衍生自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學聯)和學民思潮發起的罷課集會。9月26日晚上的重奪「公民廣場」行動揭開運動的序幕,8萬人集會聲援學生及抗議警方出動防暴警察對付示威者,並逼使「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和平佔中)提前於9月28日凌晨正式啟動。同日黃昏,防暴警察施放催淚彈驅散示威者,更一度舉起開槍警告旗,結果激發強烈民憤,使佔領行動由添馬艦、金鐘、中環、灣仔蔓延至旺角及銅鑼灣,更於10月1日擴散至尖沙咀。旺角、銅鑼灣、尖沙咀的佔領人士並不承認「和平佔中」、學聯、學民思潮為大會組織方,同時行動亦偏離原有模式,由「一波又一波」抗爭變成長期佔據。這一連串佔領運動亦遭到不少市民的反對,他們指佔領人士嚴重阻塞交通,影響生活和經濟。 各個佔領區的持續時間各不相同,最短的是尖沙咀佔領區,只維持3日。其他佔領區持續的時間較長,大多由警方、執達主任等清場。旺角佔領區被佔據近2個月,在11月25日至27日遭警方武力清場,期間示威者順著被驅散之方向開拓新戰線,導致當時亦為佔領區面積最大之時,之後示威者改為「流動佔領」。金鐘、添馬艦、中環、灣仔的佔領區範圍最廣闊的時候是在9月28日至10月1日,達到人數最高峰時期,佔領區之後縮小,令灣仔在運動早段亦告失守;但除龍和道及金鐘道外,大範圍清場一直拖延至12月才進行。中環在12月11日上午被執達主任清場,金鐘夏愨道、添美道在同日下午由警方清場,使佔領區大幅縮小至僅餘立法會示威區外的行人通道。佔領行動持續79日、即超過2個半月後,最終在12月15日以銅鑼灣佔領區及添馬艦立法會示威區被全面清場作結。清場後佔領人士改用「流動佔領」、「抗租拆稅」等不合作運動延續抗爭,而部份示威者仍分別佔領添美道「公民廣場」至立法會一段行人路半年,以及佔領英國駐港總領事館外行人路超過3個月。 除雨傘外,黃絲帶亦為此次抗爭運動的主要象徵物。這是源於9月1日民間人權陣線(民陣)因應人大常委就香港2016、2017政改的決議而發起的「還政於民,落實普選」黃絲帶行動。有市民發起將黃絲帶繫上香港各處的行道鐵欄上,亦有不少網民在Facebook等網站以黑底黃絲帶的圖片為頭像來響應運動。 同年11月29日,美國《紐約時報》與台灣中研院學者徐斯儉皆認為,佔中運動影響了台灣的九合一選舉,選舉結果顯示執政黨(中國國民黨)潰敗,臺灣的選民表達他們對中國大陸的不安之感已經升高。.

新!!: 南華早報和雨傘革命 · 查看更多 »

雨傘革命時間軸 (2014年10月)

本条目记录2014年10月雨傘革命的佔領情況、細節。.

新!!: 南華早報和雨傘革命時間軸 (2014年10月) · 查看更多 »

雨傘革命時間軸 (2014年11月)

本条目记录2014年11月雨傘革命的佔領情況、細節。.

新!!: 南華早報和雨傘革命時間軸 (2014年11月) · 查看更多 »

電視城

電視城,又稱無綫電視城、清水灣電視城及邵氏片場(TV City、Shaw Studio),曾經為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及旗下部份公司的第二代總部,鄰近香港科技大學,於1988年租用電視企業和邵氏兄弟(香港)位於新界西貢區清水灣半島大埔仔的用地而建立。後來電視城不敷應用,無綫總部於2003年遷往將軍澳電視廣播城,現時電視城由Clear Water Bay Land Company Limited(復星國際全資附屬公司)全資擁有。.

新!!: 南華早報和電視城 · 查看更多 »

蛇肉

蛇肉,是主要流行于中国华南、琉球及東南亞等地的一种肉类。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蛇肉消费国,每年消费的蛇肉超过一万吨,因蛇常为野生捕获,为此许多珍稀蛇类濒临灭绝。这种食用习惯常受到动物保护组织的谴责。.

新!!: 南華早報和蛇肉 · 查看更多 »

陈杰 (1961年)

杰(),山东滕州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南華早報和陈杰 (1961年) · 查看更多 »

Fairview

Fairview是由美国国家安全局实施的一项秘密大规模监听项目。该项目的目标是整批收集来自外国公民移动电话的元数据。, O Globo, 6 Jul 2013.

新!!: 南華早報和Fairview · 查看更多 »

Google EYE Program

(中文:EYE年輕創業家計劃;英文:Google Empowering Young Entrepreneurs Program)是Google聯同香港中文大學在2014年於香港成立的新創加速器。此計畫旨在透過長期培訓與國際參訪,連結海內外新創資源,推動青年企業家、新創團隊與實業界的創新。至今已經成功培育16家新創公司、連結超過80位新創導師與專家,更接獲南華早報, 香港經濟日報, 信報財經新聞, 華爾街日報, CNBC等多家媒體報導。.

新!!: 南華早報和Google EYE Program · 查看更多 »

Honey Granny

Honey Granny,在2014年,由香港黑幫「和勝和」前任坐館「上海仔」郭永鴻女友江美怡,和其女兒郭敏芝,於香港(總部)成立以經營連鎖韓式雪糕店。 其控股公司是以「濠蜜控股有限公司」名義成立,而主要售賣各類雪榚、蜂蜜、糕點產品。 當時首天開業是位於紅磡德民街,在不足1年內,便位於在旺角設分店的,也是當時為6家,也就是將軍澳、九龍城、牛頭角等地點。 但好景不常,2015年8月,該店首次遭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有關店舖出售的雪糕被驗出含大腸桿菌超標。 在2016年1月初,該店將軍澳、九龍城及牛頭角的分店,在上午時期內,遭人淋油及打爛櫥窗玻璃破壞,警方也正在調查事件。 在2016年4月,該店首次遭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檢控有關店舖出售的雪糕第二度被驗出含大腸桿菌超標,現時只有位於九龍城一家店舖,當時為6家分店,有食客知道這件事後不敢光顧。 到了2016年5月10日,該店全線結業,原因是所涉及欠租20萬港元,根據資料,九龍城廣場承租UG18號舖開設分店,月租為65000港元,為期2年,合約到期日為2016年6月30日。 2016年7月初,該店遭食安中心第3次驗出大腸菌超標明報 2016年7月9日。.

新!!: 南華早報和Honey Granny · 查看更多 »

Imagine Entertainment

Imagine Entertainment LLC,簡稱Imagine Entertainment,在1986年,由導演朗·侯活和監製白賴仁·基沙(兩者為聯席董事長),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比華利山(總部)成立。 主要業務在全球經營製作電視連續劇、電影影片等行業。根據資料,在1987年起,與環球影業合作聯繫,最少超過60部電影片類 ,除了上述有關資料,還與其他電影公司合作聯繫不少,包括華納兄弟。 包括《》、 《》、《阿波罗13号》、《美丽心灵》、《街頭痞子》、《铁拳男人》、《達文西密碼》、《美國黑幫》、《天使与魔鬼》、《牛仔和外星人》、《劏樓大盜》、《胡佛传》、《決戰終點線》、《海洋深处》、《地獄》、《TIGER & BUNNY》等。其中《TIGER & BUNNY》,和日本萬代合作,把動漫改编好萊嗚真人电影的道路。 2016年3月7日,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收購該公司股權。.

新!!: 南華早報和Imagine Entertainment · 查看更多 »

In-N-Out漢堡

In-N-Out漢堡是美國西海岸一家地方性的連鎖快餐店,於1948年由Harry與Esther Snyder夫婦在加州Baldwin Park市首次創建。現在的In-N-Out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爾灣市,而連鎖店則分布到了加州、亞利桑那州、內華達州、猶他州、奧勒岡州與德州。至2011年3月止,這家連鎖餐廳已有258家分店。一些媒體對In-N-Out與其他快餐店不同的員工政策已經作出報導,例如其他快餐店通常會支付其員工接近最低工資的薪水,而In-N-Out的加州分店於2008年左右支付的每小時10美元大大超出加州的最低工資。 In-N-Out漢堡連鎖店已有相當一部分忠誠顧客,並且在顧客滿意度調查中多次名列前茅。.

新!!: 南華早報和In-N-Out漢堡 · 查看更多 »

IPhone女孩

手机女孩(又名iPhone女孩,iPhone Girl)是富士康在中国深圳工厂生产苹果公司iPhone 3G手机的员工。这个女孩出名是因为MacRumors论坛一个用户名为markm49uk的会员发布有关这个女孩的照片。markm49uk来自英国赫尔河畔金斯顿,他发现他从手机仓库(Carphone Warehouse)买的由富士康深圳工厂生产的一部iphone手机中有这个女孩的很多照片。2008年8月20日,他把这些照片发布到论坛上,数小时内这些图片在全球传开了。.

新!!: 南華早報和IPhone女孩 · 查看更多 »

Phase Eight

Phase Eight (Fashion & Design) Limited,簡稱Phase Eight(Phase Eight(時裝設計)股份有限公司),在1979年,由創辦人Patsy Seddon(佩茜.斯特安),於英國旺茲沃思成家一家時裝公司,首家地點是位於Bellevue Terrace 8號。 其總部位於英國倫敦。主要業務銷售及設計優雅女性時裝產品,包括晚服,分店則在美國、澳大利亞、英國、愛爾蘭、瑞士、德國、瑞典、香港等。 香港方面,則在2014年11月21日,由港資企業Rue Madame Fashion Group時裝集團引入,於國際金融中心開幕。而海港城則在2015年5月31日開幕。.

新!!: 南華早報和Phase Eight · 查看更多 »

Twitter

Twitter(官方中文譯名推特)是一个社交网络與微博客服务,它可以让用户更新不超过140个字符的消息,现除中文、日文和韩文外已提高上限至280个字符,这些消息也被称作“推文(Tweet)”。这个服务是由傑克·多西在2006年3月创办并在当年7月启动的。Twitter風行於全世界多個國家,是網際網路上访问量最大的十个网站之一。据Twitter现任CEO迪克·科斯特洛(Dick Costolo)宣布,截至2018年3月,Twitter共有3.36億活跃用户,这些用户每天会发表约3.4亿条推文。同时,Twitter每天还会处理约16亿的网络搜索请求。公司總部设立在美國旧金山,其部分办公室及服务器位于纽约。 Twitter被形容为“互联网的短信服务”。网站的非注册用户可以阅读公开的推文,而注册用户则可以通过Twitter网站、短信或者各种各样的应用软件来发布消息。同时,Twitter还被认为在阿拉伯之春、以及2010年代後期以來全球的政治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 2013年9月,Twitter進行首次公開募股:同年11月7日,Twitter股票在纽約證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开盘45.1亿美元,较发行价大涨73.46%。在歷過近十年的發展後,Twitter已成為現今全球新聞、娛樂和評論的重要來源,卻也開始面臨諸多經營困境,包括用戶成長趨於停滯,廣告銷售疲軟,以及近年持續虧損數億美元,而有出售的打算。.

新!!: 南華早報和Twitter · 查看更多 »

Verax

《Verax》是2013年香港短片,描写爱德华·斯诺登危机。.

新!!: 南華早報和Verax · 查看更多 »

Yonden Lhatoo

Yonden Lhatoo,香港新聞從業員。現任《南華早報》資深編輯,曾任亞視新聞國際台總編輯兼主播。 在印度畢業後來港,曾於英文虎報工作,1997年加入亞視新聞,在亞視新聞工作了十五年,早期曾是國際台的採訪記者,主持國際台七點半鐘新聞、英語晚間新聞多年,在主播台上坐在他旁的女主播已經歷多代,是亞視新聞國際台年資最深的主播,主要負責國際台編輯、報導工作,而他已成為亞視新聞國際台總編輯,同時與Heyling Chan、Jeff Tang、Anne Marie Sim、 Belinda Lloyd交替主持國際台英語晚間新聞。2015年3月,離開亞視。現於《南華早報》擔任資深編輯。.

新!!: 南華早報和Yonden Lhatoo · 查看更多 »

YUI

YUI(ユイ,),日本創作歌手、作曲人及多樂器演奏者,為Stardust Promotion經紀公司旗下女歌手,唱片公司為SONY BMG及STUDIOSEVEN Recordings,她以曲詞創作及演奏結他為主。她於日本福岡縣出生及成長,17歲時在家鄉的不同地方作現場表演,被日本索尼音樂娛樂發掘,並在數月後推出她的首張單曲,然而她的單曲只獲得溫和成功。初出道的YUI並沒有甚麼人氣,但憑著《LIFE》一曲成為動畫系列《BLEACH》的第五首片尾曲後,以及她推出《Good-bye days》才得到突破的成功,歌曲在《Oricon榜》中停留44周,標誌著她成為日本樂壇新星之一,及後她接拍電影《太陽之歌》而開始為人所熟悉。 自《From Me to You》開始,YUI的每張專輯都高踞流行榜榜首,並由2007年開始便至少有一首單曲成為冠軍單曲,包括2008年中至2011年末的五連勝紀錄。出道初期的YUI與歌手伊藤由奈、木村KAELA及絢香被《日經娛樂》雜誌封為「日本樂壇新生代四天--」。她在日本及鄰近地區都很受歡迎,得到《COUNT DOWN TV》的「最親愛的女藝人」及《MUSIC STATION》的「你最想跟她結婚的藝人」投票選舉,還有香港電台的「最受歡迎日本藝人」。YUI曾經在2008年8月宣布暫別樂壇,並在2009年3月宣布復出。其後在2012年11月再度宣布暫別樂壇。2013年,YUI與其他音樂人組成樂隊FLOWER FLOWER在日本各地演出,她在這次復出後以金色短髮的新形象示人。2015年4月17日,YUI在FLOWER FLOWER官方網站日誌上宣佈與圈外人結婚並已懷孕的消息,同年8月宣佈誕下一對雙胞胎兒子。2017年8月與丈夫離婚,結束為期兩年半的短暫婚姻。 在音樂風格上,伊藤由奈及絢香相對擅長演唱高音域節奏藍調及靈魂樂,而YUI則代表流行民謠及搖滾樂的創作歌手。.

新!!: 南華早報和YUI · 查看更多 »

抓諜人

《抓諜人》,又譯《抓间谍的人》、《抓間諜者》,是前英國反情報官員彼得·賴特和保羅·葛林葛瑞斯合著的回憶錄。1987年在澳洲首次岀版,因涉及英國敏感國家情報,曾被英國政府查禁,引起連場法律訴訟。 彼得·賴特曾是英國軍情五處助理處長。退休後移居澳洲。1985年,彼得·賴特原定在澳洲出版回憶錄,書中指他的前上司、軍情五處處長羅傑・霍利斯爵士是蘇聯間諜,又揭露英國間諜活動內幕。英國政府向澳洲法院申請禁令,企圖阻止出版。後來,彼得·賴特的代表律師特恩布爾擊敗英國政府,《抓諜人》終於可以在澳洲出版。英國多份報紙和香港《南華早報》轉載《抓諜人》時也被英國政府起訴。1988年,因《抓諜人》的內容已經全球廣泛流傳,英國政府敗訴,禁制令被上院法官取消。.

新!!: 南華早報和抓諜人 · 查看更多 »

柯利達

柯利達爵士,GCMG(Sir Percy Cradock,),英國外交官及公務員,1978年至1983年出任英國駐華大使,是英方的「中國通」和主要參與草擬《中英聯合聲明》的英方人物。 柯利達爵士在1954年加入外交部,1967年中國大陸爆發文化大革命時,他正在英國駐北京代辦處任職。同年8月22日,北京發生火燒英國代辦處事件,柯利達與代辦等其他職工被紅衛兵毆傷,事後一度被軟禁。柯利達後來在1968年至1969年出任英國駐華代辦,1978年接替尤德爵士任駐華大使,任內促成中、英雙方就香港前途展開談判、以及後來在1984年簽署《中英聯合聲明》,解決香港在1997年以後的主權問題。然而,他在前途談判中作出重大讓步,又強調與中方妥協對香港前途最為有利的看法,激起爭議,不少香港及英國輿論更批評他與英政府出賣港人利益。 儘管如此,柯利達仍深獲首相戴卓爾夫人信任,更在1985年起任三軍情報委員會主席。在1989年六四事件後,他多番訪問北京領導人,設法維持《聯合聲明》,並成功爭取將日後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在2007年有半數議席透直選產生的承諾,寫進《基本法》附件二內。柯利達後來就新機場計劃向中方多次「解畫」,迫使首相馬卓安於1991年訪華示好,引來馬卓安的不滿。馬卓安因柯利達與港督衛奕信爵士對華過份妥協,在1992年將兩人撤換,且以黨友彭定康出任港督。 彭定康上任後,立即對立法局推動大幅度的民主改革,引來中方強烈不滿。柯利達雖已退出政府,但仍就彭定康推翻中、英早前達成的過渡安排感到相當不滿,多番責難彭定康,指他是「難以置信的畏縮港督」。兩人在香港主權移交前數年多次互相指責,彭定康則以「性情憂鬱的退休大使」揶揄柯利達,並以「柯利達症」嘲諷他對華妥協示好的策略。柯利達晚年主要專注寫作,曾任《南華早報》非執行董事。.

新!!: 南華早報和柯利達 · 查看更多 »

林和立

林和立教授(Professor Willy Wo-Lap LAM),香港中國事務記者及評論人,持極左派思想,曾經擔任《南華早報》中國版記者、編輯以及副總編輯。在林和立事件後,被逼離開《南華早報》,轉往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絡擔任中國事務顧問。現時擔任美國智庫成員以及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客席教授。.

新!!: 南華早報和林和立 · 查看更多 »

恬墨書舍

恬墨書舍(Dymocks Booksellers,讀音Dimmicks)是澳大利亚的一家連鎖書店。.

新!!: 南華早報和恬墨書舍 · 查看更多 »

恒生指數

恒生指數(Hang Seng Index)是以反映香港股市行情的重要指標,指數由五十隻恒指成份股的市值計算出來的,代表了香港交易所所有上市公司的十二個月平均市值涵蓋率的63%,恒生指數成份股,即是香港的藍籌股。恒生指數由恒生銀行屬下恒生指數有限公司負責計算及按季檢討,公佈成份股調整。恒生指數是由時任恒生銀行研究部負責人關士光所創製,關士光因此被譽為「恒指之父」。在關士光的自傳《龍與皇冠:香港回憶錄》(The Dragon and the Crown: Hong Kong Memoirs)的前言中,亞洲皇家學會香港分會的主席羅伯特·尼爾德將恒生指數譽為香港「資本主義的終極衡量標準」。 恒生指數1969年11月24日正式向外發報。多年來,恒生指數一直獲引用為反映香港股票市場表現的重要指標,指數包括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市值最大及成交最活躍的公司。在推出早期,恒指僅每日報價一次,惟在電腦化洗禮之下,指數早已每十數秒變動接近實時報價,2013年4月更已加速至每兩秒報價。.

新!!: 南華早報和恒生指數 · 查看更多 »

李天一强奸案

李天一强奸案是指李双江之子李冠丰(旧名李天一)被曝其在2013年2月17日晚伙同狱友涉嫌轮奸的案件。 根据中國大陆相关法律对于未成年嫌疑人的规定,中國大陆媒体一般以“李某某”进行报道此事件。.

新!!: 南華早報和李天一强奸案 · 查看更多 »

李世默

李世默(Eric Xun Li, ),中国风险投资家及政治学学者。中国大陆时政媒体观察者网的创始人。.

新!!: 南華早報和李世默 · 查看更多 »

李佩瑜

李佩瑜 (Fion Li, 1985 -) ,彭博新聞 (Bloomberg News) 香港分社社長 (Bureau Chief),2004年香港高考5A狀元 。.

新!!: 南華早報和李佩瑜 · 查看更多 »

李冠丰

李冠丰,原名李天一,北京人,著名歌唱家李双江和梦鸽的儿子。因“李天一打人事件”(2011年)和“李冠丰性侵案”(2013年)而知名。虽然该案件涉及未成年人,涉及個人隱私,审理不公开进行,但是李天一的名字迅速红于各大报章。.

新!!: 南華早報和李冠丰 · 查看更多 »

李福兆

李福兆(Ronald Li Fook Shiu,),前香港交易及結算所主席,1987年10月股災時下令停市四天,引來各方指摘。1990年在任聯交所主席時非法收受利益被判入獄。.

新!!: 南華早報和李福兆 · 查看更多 »

李錄

李--(),繁體中文譯為李祿,或李--,部份中國媒體稱為李路,中國河北唐山人,美籍華裔投資家兼對冲基金經理,對沖基金喜马拉雅资本(Himalaya Partners)的創辦人,帮助波克夏·哈薩威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前六四事件21名被警方通缉的學生領袖之一。.

新!!: 南華早報和李錄 · 查看更多 »

李鵬六四日記

《李鵬六四日記》是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的政治秘书鲍彤之子鮑樸的著作,以一份據稱來自李鹏在六四事件期間的日記手稿而成書,新世紀出版社原訂於2010年6月22日在香港出版。1989年六四事件發生時,李鵬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日記內容由1989年4月15日至6月24日為止。鮑樸表示除了把日記由原本的簡體字轉為繁體字以外,書中內文「不加,不減,也不會改」。鮑樸认为日記是真实的。据称李鵬反對日記出版。最後鮑樸因版權問題無法在港出版。不過,仍有澳亞出版的《李鵬六四日記真相》在港發售,該書的章節、分題皆與鮑樸的版本一樣。.

新!!: 南華早報和李鵬六四日記 · 查看更多 »

東方紅藥業

東方紅藥業有限公司(Tung Fong Hung Medicine Co Ltd)創立於1971年,開業初期原是一家藥材蔘茸海味零售店;發展至今已成為一家擁有知名品牌的中醫藥業集團,經營天然珍貴燕窩、蔘茸及海味產品,分店遍佈香港、中國及澳門,成功將中國醫藥及飲食文化精髓推廣至大中華地區。.

新!!: 南華早報和東方紅藥業 · 查看更多 »

杜斌

杜斌(Du Bin,,41歲)山東郯城縣人。知名中國攝影記者、紀錄片製片人、作家,曾任職中國《北京青年報》、《工人日報》社會法治周刊、2004年起任職《紐約時報》北京分社,新聞照片發佈在美國《紐約時報》、《國際先驅論壇報》、《時代》雜誌、英國《衛報》、德國《明星》畫報等媒體。民權活動家趙岩指出,杜是近20年來在《紐約時報》發表新聞作品最多的華人記者,在約15年的新聞生涯,拍攝大量中國社會各個階層的當代的新聞事件,長期跟蹤拍攝上訪者的生存與抗爭,也積累大量關注中國弱勢群體的新聞作品。2011年以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就一直拒絕簽發杜斌為《紐約時報》工作的許可證,但杜斌仍和紐時保持密切良好的關係。 杜斌在2013年以紀錄片參與揭發馬三家勞教所對法輪功 學員及上訪者的酷刑,並成為第一位出版六四事件書籍的身處中國內地人士,在六四前夕遭北京當局國保秘密逮捕,受到國際高度關注,BBC、《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西方主流媒體都持續追蹤報導。杜斌在被捕前夕接受外媒專訪表示,他所做的一切,就為一句話「我們是人,不是牲口」、「僅僅是因為我是一個人,做一個人能夠做、應該做的事情。」維權人士胡佳形容杜斌像一位「戰地記者」,杜總是在中國「涉足危險的人權前線」,包括廣東烏坎等地都有他的身影。.

新!!: 南華早報和杜斌 · 查看更多 »

校本條例

校本條例是香港立法會於2004年7月通過的《2004年教育(修訂)條例》內的一項教育統籌局政策。政策規定全港中學及小學,必須在2010年前成立向政府註冊的法團校董會,並加入由選舉產生的家長、教師及校友代表。辦學團體代表,將減至佔校董會總人數的6成,學校亦必須列明法團校董會的權力和責任。 - 香港教育局.

新!!: 南華早報和校本條例 · 查看更多 »

桂民海

桂民海,本名桂敏海在此書中收錄「一九八一級」的「阿海(北京大學)」詩作〈流年〉,詩後附作者簡介:「阿海,男,1964年生,浙江寧波人。198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現為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1982年印行第一本個人詩文集《藝術家手記》,作品曾收入杭州編《十種感覺》和貝嶺、孟浪編《中國當代詩歌七十五首》、上海編《大陸》等。曾在《北京大學》和《中國》等刊物上發表作品。1986年夏與乃生合編多人詩合集《四月》,另著有《二十世紀西方文化史》一書,原名桂敏海。」作者周代的1992年散文中〈阿海年方二十八——讀《北歐的神話傳說》有感〉,提到他兒子在瑞典的好朋友阿海,托在寧波的家人向他寄贈著作,其中一段介紹「阿海,本名桂敏海,1964年生,出生於寧波。1985年畢業於北大歷史系。逾三年,赴瑞典留學,現為哥德堡大學歷史系博士研究生,北歐亞洲研究中心(NIAS)助理研究員。此書並非他的處女作,在此以前,他早有專著《二十世紀西方文化史掠影》和《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史中封建主義問題》(英文著作,丹麥出版);另外還有多種詩歌、歷史論文尚未結集。」,筆名阿海,生於浙江省寧波市,瑞典籍華裔學者、作家、出版界人士。2015年銅鑼灣書店股東及員工失蹤事件主角之一。.

新!!: 南華早報和桂民海 · 查看更多 »

梁彥宗

梁彥宗(Chris Leung Yin Chung,),香港男主持及演員。現為無綫電視基本藝人合約藝員。.

新!!: 南華早報和梁彥宗 · 查看更多 »

楊天經

楊天經(英文名:Dexter Young Tin-King,),是香港電視、舞台劇演員,為著名粵語片明星陳寶珠與商人楊占美之子。楊天經中學就讀於香港華仁書院,高中時讀文商科,其後赴美留學,並於德州大學經濟系畢業。2001年投身娛樂圈,演出作品包括舞台劇《天之驕子》、《王子復仇記》等。楊天經的頭號偶像為劉德華。 他在2007年簽約無線。參與無線劇集,嶄露頭角。2008年,楊天經成為了無線北京奧運主持團隊成員之一。最近亦成為《體育世界》主持一份子。曾成為足球評述員,評述多場本地球賽。 他在2012年離開無綫電視,轉投香港電視網絡(HKTV),結束5年與無綫電視之賓主關係。《東西宮略》是其在無綫電視的最後作品。首部參演香港電視的作品為《童話戀曲201314》,而於另一港視劇集《導火新聞線》飾演財經採訪主任莫允財(莫財)一角,戲份甚重。 2016年以自由身參與無線電視劇集。.

新!!: 南華早報和楊天經 · 查看更多 »

楊鳴章爭議

於2017年8月接替湯漢出任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的楊鳴章,過往曾多次因為其言行而引發爭議,某些更被香港以外的媒體報道。.

新!!: 南華早報和楊鳴章爭議 · 查看更多 »

楊春江

楊春江為香港編舞,畢業於中文大學藝術系前未受過專業舞蹈訓練,廿九歲才開始自習舞蹈。曾獲香港賽馬會獎學金到荷蘭及英國修讀編舞。 2018年1月,楊春江將舉辦首屆《香港比舞--Hong Kong Dance Exchange》,邀請日本、韓國及台灣的舞蹈節總監來港挑選本地優秀作品到當地演出,延續舞蹈作品的生命。.

新!!: 南華早報和楊春江 · 查看更多 »

機器之血

《機器之血》(Bleeding Steel)是一部於2017年上映的中國科幻動作片,由張立嘉執導,成龍、羅志祥、歐陽娜娜和夏侯雲姍領銜主演。電影在2017年12月29日上映後收穫普遍負評,主要批評劇情混亂老套、特效滑稽、演員不專業;造成電影的票房不佳,為成龍在賀歲檔期最差的表現。.

新!!: 南華早報和機器之血 · 查看更多 »

歐舒丹

歐舒丹(L'Occitane),全稱L'Occitane en Provence(風格化為'O ,,意即「普羅旺斯的歐舒丹」),是一家專門製造及售賣個人護理產品及家居產品的國際零售企業,主要生產基地設於法國芒奥斯屈埃。 公司名字L'Occitane在法語中的意思是「來自歐西坦尼亞的女人」。歐舒丹希望「透過提供獨特的個人護理及家居產品,成為提倡地中海式舒適安康感覺的國際模範」,並以「舒適愉悅」、「真實純淨」及「關懷尊重」等為企業理念。2010年5月7日,歐舒丹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成為首家在港上市的法國企業。.

新!!: 南華早報和歐舒丹 · 查看更多 »

正和島

正和島,中國大陸社交網站,對象為大型企業的高層。.

新!!: 南華早報和正和島 · 查看更多 »

歷山大廈

歷山大廈(Alexandra House)在香港港島中環遮打道16至20號,東面是雪廠街6號,南面是德輔道中5至17號,是香港置地物業。.

新!!: 南華早報和歷山大廈 · 查看更多 »

死亡咖啡館

死亡咖啡館(Death Cafe)是一種在開放場合談論死亡的非營利聚會活動,聚會者可以一邊享用茶點,一邊談論死亡理念、態度、葬禮財務規劃等話題,但不提供心理諮商和推銷的服務。 其目的是希望藉由公開討論的方式,來降低人們對死亡的恐懼,並以正面積極的態度來面對死亡,使人生能夠活得更有尊嚴和意義。 這個概念是源自瑞士社會學家和人類學家伯納德·克瑞塔茲(Bernard Crettaz)在2004年創立的「死亡咖啡館」(café mortel)座談,之後陸續在法國、英國、美國、澳洲、加拿大、香港、台灣等多國城市受到關注。 據英國官方網站的統計,至2014年7月爲止,全球已有19個國家舉辦超過1,000場的「死亡咖啡館」聚會。.

新!!: 南華早報和死亡咖啡館 · 查看更多 »

氹仔光遠炮竹廠爆炸大火 (1936年)

1936年氹仔光遠炮竹廠爆炸大火為澳門歷史上的一次重大爆炸及火災慘劇,導致47人罹難、約150人受傷,在澳門最多人死亡的炮竹業事故及一般火災/爆炸中分別排第3及5位,爆炸波及附近的謙源炮竹廠及三家村,巨響震動整個氹仔島以至對岸澳門半島的南灣到媽閣一帶。事故引起社會強烈迴響,紛紛要求禁制取締澳門所有炮竹廠,惟澳葡政府基於一旦取締,將導致9,000餘工人即時失業而拒絕,只答應嚴按規章加以管制,並要求有高安全隱患的密集廠房改良建築密度,此後澳門再沒有發生導致超過十人死亡的的炮竹業事故。.

新!!: 南華早報和氹仔光遠炮竹廠爆炸大火 (1936年) · 查看更多 »

波台黐線佬

波台黐線佬(英語:Hong Kong Moment,簡稱:黐線佬)是一個香港足球代表隊的球迷組織,並起源於高登討論區體育台。.

新!!: 南華早報和波台黐線佬 · 查看更多 »

法西斯主义

法西斯主义(Fascism;Faschismus;民國初年又譯作棒喝主義),字源為束棒(法西斯,一種古羅馬的象徵物),是一種極致國家民族主義的政治運動,強調民族復興、國家富強、強人主導國家政治、國家專權集中於一黨專政(或一黨獨大配合弱勢並無法取代政府的反對派),對外漸進式侵略,對內剷除或打壓反對聲音,破壞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司法獨立等,缺乏權力制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由法西斯意大利和德意志第三帝國(納粹德國)建立法西斯政府後,於二战期間蔓延整個欧洲乃至世界的一套關於創造新民族性及新國民的意識型態及政治宗教。.

新!!: 南華早報和法西斯主义 · 查看更多 »

法輪功在香港

法輪功於1996年在香港註冊為「香港法輪大法協會」,學員一直活躍。雖然法輪功於1999年已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取締,香港的法輪功學員及註冊團體依然受香港法律所保障。 前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於2001年公開發表對法輪功的負面評論,惟時任政務司司長、後來擔任行政長官的曾蔭權則指出此僅為前者的個人意見。此外,香港前樞機主教陳日君、支聯會主席司徒華、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和馮智活牧師等一些泛民主派政治領袖則公開支持法輪功。 2012年,被指具有中國共產黨政法委背景的香港青年關愛協會在香港公開鼓吹反對法輪功,現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則被質疑與該組織有關係,法輪功方面呼籲梁振英勿配合中共打壓。路透社2014年七一大遊行前夕發表〈香港的靈魂爭奪戰〉特稿指出北京當局近年將影響力伸進港府、媒體及宗教等層面,引爆了香港民怨;分析指出,法輪功學員遭遇香港青年關愛協會鬧場、打人,這類親北京團體是共產黨當局加強箝制香港的一環。香港及北京可靠消息人士指出,與共黨或北京政府有關的個人及組織,在香港的公民及政治生活層面,正在扮演更大角色,影響力已滲透香港的大街小巷、公司企業、媒體、宗教教堂及香港政府機關。 聯合國2013年3月發佈人權報告,關注香港新聞和言論自由惡化,以及香港法輪功學員的活動經常受阻,人權理事會對此表示遺憾,促請港府在訂定和執行政策時,必須確保符合人權公約中對公民享有宗教和表達自由的規定。.

新!!: 南華早報和法輪功在香港 · 查看更多 »

法轮功在各地的发展及影响

由李洪志于1992年开始在中国传播的法轮功,在中国大陆之外首次传授是在1995年,李洪志受到中国驻法大使邀请,在巴黎举办了一次气功报告会David Ownby, Falun Gong and the Future of China (2008) Oxford University Press。之后几年,李洪志曾在欧美、亚洲和大洋洲讲授法轮功 1999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取缔法轮功之后,大陆有组织的法轮功活动近乎绝迹,而主要转移到海外。Banding after the Ban: the underground Falungong in China, 1999–2011 Tong, James W.著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新!!: 南華早報和法轮功在各地的发展及影响 · 查看更多 »

法新社

法国新闻社(L'Agence France-Presse),简称法新社(AFP),是全球第一家通讯社,同时也是法国最大的通讯社,世界第三大通讯社,在美联社和路透社之后。 法新社总部设在巴黎,在约110个国家设有办事处,它通过法语、英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德语和葡萄牙语向全世界发布消息。.

新!!: 南華早報和法新社 · 查看更多 »

洪子健

洪子健(Andy Hung Chi Kin,),香港模型家及商人。.

新!!: 南華早報和洪子健 · 查看更多 »

活跃用户过亿的虚拟社区列表

本条目列出了活跃用户数超过1亿的虚拟社区。截至2016年,全球46%的人口(即34亿)在过去一年中使用了互联网服务,比1995年的人数多了100倍(见全球互联网使用率)。.

新!!: 南華早報和活跃用户过亿的虚拟社区列表 · 查看更多 »

港島香格里拉大酒店

港島香格里拉大酒店(英文名:Island Shangri-La, Hong Kong)是香格里拉酒店集團屬下的一家五星級豪華酒店。位於香港島的金鐘地區,是尖沙咀東麽地道上的九龍香格里拉大酒店的姐妹品牌。該酒店於1991年3月1日開張。從2011年起,連續三年獲《商務旅客》雜誌評選為“香港最佳商務酒店”。.

新!!: 南華早報和港島香格里拉大酒店 · 查看更多 »

港鐵文化

港鐵文化(習慣稱為地鐵文化)指與香港的前地鐵公司(2007年12月2日前)及現時的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有關的文化。由於港鐵是香港主要的運輸工具之一,其文化與香港社會息息相關。.

新!!: 南華早報和港鐵文化 · 查看更多 »

溫卓妍

溫卓妍(Jarita Wan,),香港音樂劇女演員。.

新!!: 南華早報和溫卓妍 · 查看更多 »

溫紹賢

溫紹賢(1934年12月4日 —) 生於香港,祖籍廣東省清遠市城內。他另有筆名崗楓、溫暖、江楓、白侶、汝範等。早年畢業於中山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溫紹賢是個資深的翻譯家和中英文編輯,翻譯和譯審過的書籍超過一百部;他也是個長期從事英漢語言比較和翻譯研究的學者,有多部學術專著問世;他同時又是個小說作家,擅長撰寫政經歷史長篇小說,代表作有《紅的回憶》五部曲和「綠印人」系列三部短篇小說集。.

新!!: 南華早報和溫紹賢 · 查看更多 »

潤娥

林潤妸(,),藝名潤娥(,YoonA),在華語地區常被稱為允兒,韓國女歌手、演員及主持人,為韓國女團少女時代成員。 2002年,潤娥參加SM娛樂在首爾市舉辦的Saturday Open Casting Audition試鏡會,獲得甄選合格,進入該公司當練習生。出道前在前輩東方神起的MV首次亮相。接着她先後在前輩天上智喜、Super Junior等的MV亮相。2007年7月23日,潤娥在MBC連續劇9回末2出局中,以演員身份先行出道。2007年8月5日以女子組合少女時代出道,在隊內擔任主領舞、副唱、副Rapper、門面擔當與形象擔當。由於潤娥是少女時代的門面擔當,潤娥通常會被安排站在隊內的中間位置,被喻為「少女時代的中心」 。 2008年,因主演家庭情感劇《你是我的命運》而獲得了第45屆百想藝術大賞電視劇類最佳新人女演員獎和人氣女演員獎。2009年,主演了勵志愛情劇《男版灰姑娘》,憑藉該劇獲得了《第46屆百想藝術大賞》電視劇類人氣女演員獎。2010年,加入SBS綜藝節目《家族誕生 2》,擔任固定主持人。2012年,主演了愛情劇《愛情雨》。2013年,憑藉愛情劇《總理與我》獲得了《KBS演技大賞》迷你係列劇女子部門優秀演技賞 。2016年3月11日,公開首張個人單曲《德壽宮石牆路的春天》 ;4月3日,主演的古裝劇《武神趙子龍》 播出。2016年,演出tvN電視劇《THE K2》。2017年,因出演動作電影《機密同盟》而獲得了《第53屆百想藝術大賞》電影部門最佳人氣女演員 。 除了音樂表演領域,潤娥還涉足電視節目、典禮主持。自2008年起先後主演電視劇《你是我的命運》、《男版灰姑娘》、《愛情雨》、《總理與我》、《武神趙子龍》、《THE K2》及《戀愛中的王》,並獲得多個人氣獎及演藝大獎。亦因有接不完的廣告代言而被稱為「CF Queen」 。另外,潤娥被多位男藝人選為理想型,所以獲得「國民理想型」之稱,亦被稱為「國民情人」 。 2018年,涉足電影界的潤娥獲業界肯定,獲邀擔任第12屆亞洲電影大獎大使,代表大會致歡迎辭。同時她亦獲頒亞洲飛躍演員大獎。.

新!!: 南華早報和潤娥 · 查看更多 »

潘紹聰

潘紹聰(英文:Edmond Poon,),是香港DJ和香港著名靈異電台節目主持,與雷宇揚合稱為「兩大鬼王」稱號。.

新!!: 南華早報和潘紹聰 · 查看更多 »

潘潔

潘潔(Kitty Poon,),前香港政府環境局副局長。其夫是中國大陸知名學者甘陽。.

新!!: 南華早報和潘潔 · 查看更多 »

澳門的士亂象

澳門的士亂象是指在澳門的-zh-hans:出租车;zh-hk:的士;zh-sg:德士;zh-tw:計程車;-行業中普遍存在嚴重違規及欠缺職業操守的現象,相關違規及操守行為包括拒載、揀客、繞路、議價、恐嚇、濫收車資和態度惡劣等,近年來也發生了司機對乘客作出多起暴力行為、人身恐嚇和把乘客禁錮在車內的事件,導致社會各界對的士服務批評不斷,負責監察工作的治安警察局近年來亦收到大量市民和旅客對計程車服務的投訴。的士亂象嚴重影響了當地的旅遊城市形象,以及引起當地居民和遊客的不滿,有受害者在各社交媒體如臉書群組裡分享他們的不快經歷,並且整理出「澳門計程車黑名單」, 東方日報, 2014-09-22Raquel Carvalho,, 南華早報, 2014-09-21,一些中國大陸遊客也將在澳門遇上惡劣的士的經歷發到微博等社交平台,引起共鳴和關注,亦有中國大陸的旅遊攻略將「在澳門打的(在澳門坐的士)」列為澳門旅遊的十大可怕事件之一。另外,當地政府被批評長期打擊的士違規不力,而警方在處理相關事件上也分別受到媒體和計程車業界的批評, Macau Business, 2016-12-23, 明報, 2016-04-08。 2018年4月,政府公布《輕型出租汽車客運法律制度》草案,建議對的士司機「拒載」、「揀客(挑選乘客)」、「議價」或「濫收車資」的行為處罰6百至3萬澳門元,同時若在5年內累積4次違規行為會被註銷駕駛執照,3年後才可重考。另外,經營「白牌車(以私家車非法充作的士用途)」的罰款會增至9萬澳門元。.

新!!: 南華早報和澳門的士亂象 · 查看更多 »

濱崎步

濱崎步(,)是日本女歌手,出生於日本福岡縣福岡市早良區。1998年,在愛貝克思社長松浦勝人的提拔下出道,展開一連串演藝活動,憑藉時尚百變的形象、抓緊當時女性心理的詞曲,同時大量在各種媒體曝光宣傳,濱崎步的知名度急遽提升,成為2000年代紅極一時引領潮流的天后,人氣亦擴展至大中華地區及東南亞地區。 自以單曲《poker face》邁入歌壇以來,濱崎步所有歌曲的填詞都是由自己獨力完成,極具個人風格的歌詞是她的作品最顯著的特色之一,這些作品刷新多項紀錄,包括在Oricon公信榜上擁有冠軍單曲数以及連續冠軍單曲数最多的日本個人女歌手等等。在1999年至2011年的13年间,濱崎步每年至少都有一張專輯登上Oricon公信榜首位。在2006年,她成為了Oricon有紀錄以來總銷量最高的個人歌手,目前為止音樂作品在日本公信榜合計的銷售量逾5,300萬張。美國《時代雜誌》曾經將她譽為日本流行音樂樂壇天后,而在日本國內濱崎步也被廣泛認知是平成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歌姬第一名。.

新!!: 南華早報和濱崎步 · 查看更多 »

朝鲜驻华大使馆

朝鲜驻华大使馆,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外務省向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置的外交代表機構。館址位於中國北京市朝陽區建国门外日坛北路11号。 除了北京的大使館本館之外,朝鲜駐華外交機構尚由駐香港、瀋陽两座總領事館及丹東辦公室組成。.

新!!: 南華早報和朝鲜驻华大使馆 · 查看更多 »

朱令铊中毒事件

朱令铊中毒事件是指中國北京清华大学1992级化学系女生朱令在1994年11月底出现铊中毒症状,最后得助于互联网才得到确诊和救治的事件。这是中国首次利用互联网进行国际远程医疗的尝试。1995年5月北京警方立案调查,1998年8月无果结案,至今真凶仍未归案,此案引发媒体与网络的报道和外界的关注与讨论。.

新!!: 南華早報和朱令铊中毒事件 · 查看更多 »

朱敦瀚

朱敦瀚 (Vincent T. H. Chu) 是一位香港土木工程師,畢業於喇沙書院和香港大學 ,初中就讀旅港開平商會中學,國際表揚為『亞洲第一工程師』及『土木百科全書』。 1993年8月朱敦瀚 (會考八優一良) 和其他四位同學的優異成績被登於南華早報。 2004年朱敦瀚完成第一本著作《實務土木工程問與答二百題》(200 Questions and Answers on Practical Civil Engineering Works),希望將工程知識免費和年青工程師分享,遂向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日本土木工程師學會和德國工程技術及科技組織自薦。 至今,《實務土木工程問與答二百題》獲全球20個國家級土木工程師學會上載至其網站,而60個國際土木工程師組織上載其網站及推介給各國工程師為必讀的工程書籍。 2005年10月朱敦瀚為香港工程師學會撰寫工程專攔〈The Civil FAQ〉。 2008年他獲得世界工程師學會及歐洲土木工程師協會的支持,成立免費土木工程電郵信箱,解答來自世界各地工程師的工程疑難工程。 東方日報報導朱敦瀚國際權威,而蘋果日報和太陽報報導朱敦瀚揚名國際,晴報報導朱敦瀚為亞洲第一工程師。.

新!!: 南華早報和朱敦瀚 · 查看更多 »

成都晚报

《成都晚报》隶属成都日报报业集团,是中共成都市委的机党报。 2007年6月4日,六四事件发生18周年,在分类广告中第十四版的右下角刊出「向坚强的64遇难者母亲致敬」的广告。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接受这个广告的是一名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女职员,她对六四事件全然不知,因此特地询问广告刊登者,对方回答:「是一次矿难!」 6月8日,成都市委宣传部门决定,开除该报常务副总编辑李少军与二名编辑。.

新!!: 南華早報和成都晚报 · 查看更多 »

戴安娜相機

戴安娜相機(Diana camera)是一款設計簡單及低成本的相機。戴安娜相機的機身使用塑膠製造,鏡頭同樣以塑膠注塑成型,並沒有為提高光學品質而採用精密的製造技術。最早期的戴安娜相機使用120底片格式膠卷,能拍攝16張(4.2cm x 4.2cm)的正方型照片,因此底片四周會留下沒有曝光的情況。 戴安娜雖然常被認為是一種玩具相機,因為製作的精度要求不高,導致戴安娜相機常有漏光和其他光學問題,影響照片的像真度,難以預期拍攝出來的照片效果。雖然這些特性影響了戴安娜相機的實用性,但這些光學特性卻讓戴安娜相機拍出來的照片充滿變幻色彩。.

新!!: 南華早報和戴安娜相機 · 查看更多 »

戴磊華

戴磊華,QPM,CPM(Edward Tyrer,),舊譯邰華,英國殖民地資深警務人員,1966年12月至1967年7月出任香港警務處處長。 「六七暴動」在1967年5月爆發的時候,戴磊華正在英國休假,到6月中旬才返回香港主持大局,但未幾突然於7月14日返英述職,同月21日宣佈以「健康關係」提早退休,無需返港,引起多番揣測。根據後來解封的官方機密文機披露,戴磊華因拒絕聽從時任署理香港總督祁濟時的指示,採取強硬手段鎮壓暴動,結果被要求即時申請提早退休。 戴磊華在1937年加入千里達警隊任職警官生,1938年升任助理警司,二戰期間曾經於1939年至1942年投身英軍服役參與戰事,隨後短暫於英屬印度警隊任職。在1945年9月,戴磊華加入香港臨時軍政府,最初以陸軍上尉階級處理警務工作,旋於1946年出任助理警司、1953年升任警務處助理處長,在1963年再升任警務處副處長。出任警務處處長以前,戴磊華曾在1952年、1956年和1963年三度獲補送往英國的警察學院短期深造。.

新!!: 南華早報和戴磊華 · 查看更多 »

戴麟趾

戴麟趾爵士,GCMG,MC,DL(Sir David Clive Crosbie Trench,),英國資深殖民地官員,曾任西太平洋高級專員,1964年至1971年任第24任香港總督,任內香港工業長足發展,但期間因為文化大革命席捲中國大陸,香港亦受影響而爆發了左派領導的六七暴動。六七暴動後,戴麟趾推出一系列措施改善民生,如發展基建、小學六年義務教育等。.

新!!: 南華早報和戴麟趾 · 查看更多 »

戴耀明

戴耀明(Sunny Dia Yiu Ming,),香港男演員,出道於亞洲電視,後轉投無綫電視十多年,現為無綫電視基本藝人合約藝員。.

新!!: 南華早報和戴耀明 · 查看更多 »

我是香港人連線

我是香港人連線(Hongkonger Front),是一個內容為主張香港獨立、倡議獨立意識的網頁,成立於2004年11月,認為「全民投票、獨立建國」是香港最終的理想。該網頁亦提倡香港應仿傚全球各地的反殖民化運動,舉行全民公決決定香港的未來。我是香港人連線的關係伙伴是香港李登輝之友會,倡導學習前中华民国總統李登輝的思想 蘋果日報 (台灣), 2005年02月07日。.

新!!: 南華早報和我是香港人連線 · 查看更多 »

海濱花園 (住宅)

海濱花園(Riviera Gardens)是一個位於香港荃灣區南部的私人屋苑,環顧藍巴勒海峽。屋苑的附屬大型商場則名為海濱廣場。項目由德士古及新世界發展聯營的荃灣地產有限公司(1982年成立)發展,王董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協興建築及金門建築承建。 海濱花園前身是德士古(現稱加德士)石油公司的油庫。油庫於1983年遷往青衣後,城市規劃委員會批准油庫所在地皮重新劃作住宅發展之用(亦即海濱花園),首批單位於1988年入伙,第二期亦於1990年之前陸續入伙。海濱花園建有20幢住宅,提供合共5600多個單位;屋苑管理則交由富城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截至2016年為止,單以住宅單位數目而言,海濱花園乃僅次於麗城花園的荃灣區第二大私人住宅屋苑。.

新!!: 南華早報和海濱花園 (住宅) · 查看更多 »

新山

新山市(馬來語:Johor Bahru,全稱:Bandaraya Johor Bahru,意即“柔佛峇鲁市”,簡稱「JB」)是馬來西亞柔佛州的首府,亦是馬來西亞南部之科技、政治、金融、商業與貿易、旅遊、文化和教育中心。新山市位於馬來西亞半島和歐亞大陸最南端,因此亦享有“大馬南方門戶”、“南門城”等雅稱。新山市東接巴西古當,西臨依斯干达公主城,西北依古來,南隔柔佛海峽與鄰國新加坡相望,陸距首都吉隆坡約336公里。新山面積約391.25平方公里,市區人口約497,067人,都會圈人口估计約有1,638,219人,為馬來西亞人口排名前列的城市之一,亦是馬來西亞重要的金融、貿易和商業都市之一。新山於2016年GaWC所公佈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被列為高度自足城市,2018年亦獲美國美世諮詢公司发布的“全球城市最佳生活品質排名”評為東南亞第三宜居城市,僅次於新加坡和首都吉隆坡 。.

新!!: 南華早報和新山 · 查看更多 »

新界小型屋宇政策

新界小型屋宇政策(New Territories Small House Policy),俗稱丁屋政策,是香港新界原居民的男性後人(即「男丁」)獲准在私人土地興建的房屋,為香港殖民地時期沿用至今的一項政策。.

新!!: 南華早報和新界小型屋宇政策 · 查看更多 »

新華輪

新華輪是招商局一隻已沉沒多時的客貨運輪船,主要行走廣東省到上海,途中經香港。此船於1921年建造,雖然為招商局新船,但多災多難,中國政府徵用作運送軍用物資,亦給海賊所劫,1929年在香港撞上橫欄島礁石後入水沉沒,釀成約400人喪生.

新!!: 南華早報和新華輪 · 查看更多 »

新闻集团 (1979-2013年)

新聞集團(News Corporation)是美國一家從事大眾媒體事業的跨國企業,其公司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市。如果以收入計算的話,新聞集團在2011年名列全球傳媒集團排行第二名,同時它也是2009年度全球第三大娛樂集團。 新聞集團是一家上市公司,其股票在NASDAQ公開交易。新聞集團前身在澳大利亞的南澳大利亞州註冊,在2004年11月12日,根據《》,經過公司大多數股東的同意,公司遷往紐約市。公司總部位於,洛克菲勒中心走廊附近。 新聞集團旗下控股的公司包括:新聞有限公司(后改名為),該公司是默多克在澳大利亞創辦的一系列本土報紙的出版商;新聞國際公司(后改名為英國新聞集團),該公司擁有《泰晤士報》、《太陽報》和《世界新聞報》(該報因醜聞而於2011年7月關閉)等英國報紙;道瓊斯公司,該公司擁有《華爾街日報》等美國報紙;哈珀柯林斯出版社,一家主流出版公司;福克斯娛樂集團,該公司擁有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和美國主要電視網之一的福克斯廣播公司。 2012年6月28日,魯伯特·默多克宣佈新聞集團將分拆成為兩家公司,一家面向媒體行業,而另一家則面向出版行業。新聞集團正式分拆是在2013年的6月28日,新聞集團改名為21世紀福克斯公司,由前新聞集團旗下媒體業務組成;而新的新聞集團(News Corp)也同時成立,由原新聞集團旗下的出版業務組成。.

新!!: 南華早報和新闻集团 (1979-2013年) · 查看更多 »

方健儀

方健儀(Akina Fong Kin Yee,),香港新聞工作者,無綫新聞前首席記者兼主播,現為藝人、職業司儀與皮革工作者。.

新!!: 南華早報和方健儀 · 查看更多 »

日本关于钓鱼岛之言行

关于中日钓鱼岛主权问题争议,日本官方主張钓鱼台列屿係日本依“無主地先佔”原則領有,附属沖繩縣(琉球群島), 并認為中國自1949年至1970年均未對尖閣諸島的主權提出異議,并將尖閣諸島列為日本領土,所以“不存在”領土爭議。.

新!!: 南華早報和日本关于钓鱼岛之言行 · 查看更多 »

摩力克

--(Ernest Merrick,),足球教練,前蘇格蘭足球運動員,於球員時代司職後衛,於退役後成為足球教練,先後執教過澳洲職業足球聯賽足球會墨爾本勝利及香港足球代表隊。.

新!!: 南華早報和摩力克 · 查看更多 »

摩根士丹利董事合唱團

摩根士丹利董事合唱團(英語:Morgan Stanley Directors’ Choir)是美國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成立的合唱團,由超過70名董事總經理組成,俗稱「大摩合唱團」。現時領唱者為亞太區聯席首席執行官高浩澧。.

新!!: 南華早報和摩根士丹利董事合唱團 · 查看更多 »

愛丁堡廣場渡輪碼頭

愛丁堡廣場渡輪碼頭(),簡稱愛丁堡廣場碼頭,俗稱舊中環天星碼頭或舊天星碼頭是指香港中環愛丁堡廣場一個已拆卸的渡輪碼頭。它所提供的服務已被中環碼頭(七號和八號)所取代。香港特區政府和部分香港人曾於2006年底爭議碼頭的去留。碼頭香港海事結構編號HP126。.

新!!: 南華早報和愛丁堡廣場渡輪碼頭 · 查看更多 »

愛心聖誕大行動

愛心聖誕大行動(Operation Santa Claus,縮寫:OSC)是香港一個慈善基金,由香港電台及南華早報於1988年開始合辦,每年均舉辦籌款活動,所得善款用作資助香港慈善機構的運作,項目包括兒童及青少年、長者、醫療、社區服務、環保、智障及殘障人士共六個範疇。.

新!!: 南華早報和愛心聖誕大行動 · 查看更多 »

數獨

數獨 ()是一種邏輯性的數字填充遊戲,玩家須以數字填進每一格,而每行、每列和每個宮(即3x3的大格)有齊1至9所有數字。遊戲設計者會提供一部分的數字,使謎題只有一個答案。 一個已解答的數獨其實是一種多了宮的限制的拉丁方陣,因為同一個數字不可能在同一行、列或宮中出現多於一次-->。 这种游戏只需要逻辑思维能力,与数字运算无关。虽然玩法简单,但数字排列方式却千变万化,所以不少教育者认为数独是锻炼脑筋的好方法。 因为数独上的数字没有运算价值,仅仅代表相互区分的不同个体,因此可以使用其他的符号比如拉丁字母、罗马字母甚至是不同形状的图案代替。 數獨遊戲由日本遊戲公司 Nikoli 於 1986年 發明,意思為「獨身最適數字」。 2005年,數獨遊戲發揚到全世界。.

新!!: 南華早報和數獨 · 查看更多 »

拔萃男書院

拔萃男書院(Diocesan Boys' School,簡稱男拔萃、男拔和DBS)是基督教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所設辦的一所學校,為著名的香港傳統名校之一。學校佔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是全港第三大的中學,面積僅次於位於赤柱的聖士提反書院及北區的鳳溪第一中學。拔萃男書院成立於1869年,設有中學部及小學部(於2004年建成,全稱為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轄下22所補助學校之一,位於九龍旺角加多利山,鄰近亞皆老街和嘉道理道,是一所全日制男生學校。.

新!!: 南華早報和拔萃男書院 · 查看更多 »

曾恩波

曾恩波()廣東高明人,中央社著名戰地記者。燕京大學新聞系畢業。先後在《中外新報》、《南華早報》、中央社任職記者。曾隨軍報導北緬甸、太平洋戰情。1945年9月2日,盟軍接受日本投降,曾恩波首先發出相關新聞稿。及後親歷東京審判。韓戰時報導「遣返委員會」實況,獲頒令嘉獎。其後派駐香港,經歷六七暴動。1972年起歷任《香港時報》社長、董事長。1986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中當選僑選立法委員。1989年2月6日在香港逝世。.

新!!: 南華早報和曾恩波 · 查看更多 »

曾母暗沙

曾母暗沙(James Shoal,詹姆斯暗沙;Beting Serupai)是一座位於南中国海、终年不露出水面的海底暗沙,被视為南沙群島的一部分,1935年中華民國公布礁岩名稱,提出擁有該領土主權,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83年亦公布其为該國最南端之领土;而实际上依据中国的领土主张,中国最南端的领土为立地暗沙。依照中華民國內政部將其劃為高雄市轄屬;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曾母暗沙属于海南省管辖。 然而实际上,曾母、立地等暗沙并无任何出水岛屿或礁岩,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被定義成為「海底暗礁」,無法據以主張領海。由于此水域坐落于馬來西亞砂拉越海岸线200海里专属经济区范围内,因而马方在附近海域有大量的油氣資源開採活动。.

新!!: 南華早報和曾母暗沙 · 查看更多 »

曾慧英

曾慧英(Venus, )為香港最出色的女子職業泰拳運動員。亦是唯一一位連續三年囊括香港3個體重級別之最強女拳王,同時亦為香港泰拳代表隊主要成員之一,曾為香港於世界賽中奪得2銀一銅的佳績。現為Venus Club總教練。.

新!!: 南華早報和曾慧英 · 查看更多 »

001A型航空母舰

001A型航空母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一型常规动力航空母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主设计、研发、配套、建造的第一型航空母舰。.

新!!: 南華早報和001A型航空母舰 · 查看更多 »

11月6日

11月6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310天(闰年第311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55天。.

新!!: 南華早報和11月6日 · 查看更多 »

1903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南華早報和1903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1908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南華早報和1908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1916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南華早報和1916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1923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南華早報和1923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1938年

没有描述。

新!!: 南華早報和1938年 · 查看更多 »

1938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南華早報和1938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1994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南華早報和1994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2003年香港七一遊行

2003年香港七一遊行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遊行之一,在2003年7月1日舉行,由香港民間人權陣線籌辦,目的主要是為反對《香港基本法》第23條的立法。大會呼籲參加者穿黑衣出席。當日遊行的規模超出原先各界預料,主單位公佈共500,000人參加這次遊行,警方統計從維園正門出發的人數則是350,000。而司徒華回憶錄《大江東去》指出香港政府當天用了直升機點算遊行人數,數字為675,000人。.

新!!: 南華早報和2003年香港七一遊行 · 查看更多 »

2004年香港

香港2004年繼去年七一遊行後再次經歷了鉅大政治爭議,4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行使權力解釋基本法,並否決了0708年雙普選。5月,商業電台多名著名節目主持人指受到壓力相繼暫停節目,發生了「商台名嘴封咪事件」。7月1日,仍有數以十萬計市民參與七一遊行表達爭取民主訴求。9月,第三屆立法會選舉刷新了歷屆投票紀錄,有178萬多人投票(投票率55.64%)。 經濟方面,去年發生沙士事件後情況逐漸改善,失業率下跌至2004年第四季的6.5%,是近三年以來的低位,年內本地生產總值增長8.1%,是自1987年以來的第二快增長,歷時68個月的通縮終於結束,經濟復甦主要受惠於東亞、歐美國等主要市場的強勁需求,以及中國內地對外貿易暢旺和內部需求殷切所帶動。然而去年沙士期間,帶來經濟下滑以及增加開支,政府賬目錄得赤字401億。.

新!!: 南華早報和2004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2005年台灣電視頻道換照爭議

2005年台灣電視頻道換照爭議是2005年8月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對有線電視、衛星電視頻道撤消執照的爭議。.

新!!: 南華早報和2005年台灣電視頻道換照爭議 · 查看更多 »

2006年7月

没有描述。

新!!: 南華早報和2006年7月 · 查看更多 »

2007年2月

没有描述。

新!!: 南華早報和2007年2月 · 查看更多 »

2008年西藏骚乱

2008年西藏骚乱,又稱2008年藏区骚乱。自2008年藏区抗议事件後,中共政府在全藏各地展开爱国教育运动,並增派工作组人员和驻军,同時襲擊的風險導致入藏的觀光客減少。 抗议地点以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为主(称“三·一四事件”),事件波及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藏人居住地区。之后世界各国包括印度、尼泊尔等国也有相关的藏人抗议活动发生。 部分藏族示威者為了纪念1959年3月10日武装起義49周年,在中國的藏区、藏南的部分藏族激进人士集体抗议。但後來演变成藏族暴徒襲擊漢族、回族平民和商店、汽车等民用设施,并直接造成18名平民死亡的事件。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声称,此次骚乱是由分离主义分子挑拨,并由达赖喇嘛“有组织、有蓄谋、精心策划和煽动起来的”。"Top officials in Tibet's government accuse exiled Tibetan spiritual leader, the Dalai Lama, of plotting the violence as part of what they describe as "separatist sabotage."":.

新!!: 南華早報和2008年西藏骚乱 · 查看更多 »

2008年香港國際賽事

國泰航空香港國際賽事2008於2008年12月14日沙田馬場舉行,除了包括四場國際一級賽外,還包括了國際騎師錦標賽、香港國際馬匹拍賣會、香港國際賽馬節等活動。.

新!!: 南華早報和2008年香港國際賽事 · 查看更多 »

2009年2月澳门

没有描述。

新!!: 南華早報和2009年2月澳门 · 查看更多 »

2010年中華民國直轄市公職人員選舉

2010年中華民國直轄市公職人員選舉,俗稱2010年五都選舉,於2010年11月27日舉行,中央選舉委員會,由中華民國自由地區五個原有或新成立的直轄市(臺北市、新北市、臺中市、臺南市及高雄市)選出新一屆的市長、市議員與-里-長。 五都改制計畫中,除臺北市維持其原有區劃外,新北市、臺中市及臺南市則分別由原臺灣省轄之臺北縣改制、臺中縣市合併改制及臺南縣市合併改制,而高雄市則由原直轄高雄市及省轄之高雄縣合併改制。新任之市長、市議員及里長將於同年12月25日就職。.

新!!: 南華早報和2010年中華民國直轄市公職人員選舉 · 查看更多 »

2011年1月澳门

没有描述。

新!!: 南華早報和2011年1月澳门 · 查看更多 »

2011年7月中國

没有描述。

新!!: 南華早報和2011年7月中國 · 查看更多 »

2011年香港僭建風波

2011年香港樓宇僭建風波是發生於2011年5月的香港,多個知名人物被揭發於他們的住所有僭建物,而涉嫌違反法律。而香港特區政府處理這連串事件的手法亦引起公眾關注。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認為政府高官接連捲入僭建事件,不但反映高官的政治意識不足,更反映高官個人操守有問題,富有卻貪小便宜,明知有政治後果卻心存僥倖 ,2011年8月25日。他強調屋宇署如果未能一視同仁,同時檢控僭建的高官和市民,會嚴重削弱大眾對政府的管治信心。.

新!!: 南華早報和2011年香港僭建風波 · 查看更多 »

2012年10月中國

没有描述。

新!!: 南華早報和2012年10月中國 · 查看更多 »

2012年中国反日示威活动

2012年中国反日示威活动是指中国在2012年8月中旬开始的一系列反日示威活動,主要抗议日本于2012年上半年提出的钓鱼岛国有化政策、8月15日扣押香港保钓人士和8月19日日本右翼登陆钓鱼岛。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正式购买钓鱼岛后,中国大陆民众发起第二轮游行抗议活动,部分城市的示威遊行後來演變成針對日企、日貨的暴力騷亂。.

新!!: 南華早報和2012年中国反日示威活动 · 查看更多 »

2012年什邡市反对钼铜项目事件

什邡事件是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部四川省什邡市的一起群体性事件,起因是什邡市及周边地区的学生和居民因担心四川宏达股份有限公司投产的钼铜多金属资源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会对环境和公共卫生构成威胁,于2012年7月1日至3日进行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抗议人士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学生,整个活动吸引了数千人参加。公安干警被派往现场驱散示威群众,并有报道称他们还向人群中发射了催泪弹和眩晕手榴弹。中国官方称部分示威者冲进了政府大楼并砸毁车辆。抗议活动的图像和视频在遍布中国的微博和社交网站上流传,其中一些显示示威者遭到痛打。7月3日,当地政府宣布“不会再建钼铜项目”,并且释放了大部分被捕的示威者,抗议活动就此结束,但仍然有6名在押示威者未被释放。 这次抗议活动以其规模之大、部分参与者身份之特殊,以及示威目标的最终实现而备受关注。此次事件也是近年来与日俱增的大型环保抗议活动获得成功的其中之一。.

新!!: 南華早報和2012年什邡市反对钼铜项目事件 · 查看更多 »

2012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

2012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屆行政長官選舉,於2012年3月25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行政長官是香港特別行政區及政府的首長,由1,200人組成的選舉委員會選出,再由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任命,任期5年。 2012年3月25日中午,梁振英當選第四屆行政長官,獲得689票,得票率約57%,為歷屆當選行政長官中得票比例最低。.

新!!: 南華早報和2012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 · 查看更多 »

2012年澳門勞動節遊行

2012年澳門勞動節遊行分別由五個團體及組織於2012年5月1日下午各自發起的遊行以就澳門的社會問題向有關當局表達訴求,遊行人士亦包括澳門青年、澳門傳媒組織、勞工團體,而遊行中也有澳門立法會議員參與。是次多個遊行中雖然出現了少許警民對峙情況,但是自2010年澳門勞動節遊行後沒有發生警民衝突的又一次遊行。.

新!!: 南華早報和2012年澳門勞動節遊行 · 查看更多 »

2013年

没有描述。

新!!: 南華早報和2013年 · 查看更多 »

2013年10月中國

没有描述。

新!!: 南華早報和2013年10月中國 · 查看更多 »

2013年11月

; 武裝衝突.

新!!: 南華早報和2013年11月 · 查看更多 »

2013年中国大陆

没有描述。

新!!: 南華早報和2013年中国大陆 · 查看更多 »

2013年《南方周末》新年特刊事件

2013年《南方周末》新年特刊事件(也称新年献词事件)是指《南方周末》工作人员称其因迫于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新闻处的压力,未经过该刊正常出版流程,对2013新年特刊中的新年致辞及相关内容进行大幅删改,并产生数个常识性错误,引发《南方周末》采编人员抗议的事件。事件引发全球媒体及社交网站如推特、新浪微博用户的广泛关注,主要焦点集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地的审查制度及新闻自由。.

新!!: 南華早報和2013年《南方周末》新年特刊事件 · 查看更多 »

2014年10月中国大陆

没有描述。

新!!: 南華早報和2014年10月中国大陆 · 查看更多 »

2014年乌鲁木齐火车南站暴力恐怖袭击案件

2014年乌鲁木齐火车南站暴力恐怖袭击案件是於2014年4月30日19时10分左右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火车南站出站口接人处发生的一起持刀砍杀人群、同时引爆爆炸装置的爆炸事件。中國官方稱這一事件爲「乌鲁木齐火车南站『4·30』暴力恐怖袭击案件」。事件共造成3人死亡,79人受伤,其中4人重伤。3名死者中有1名平民,2名襲擊者係引爆身上炸弹身亡。中国警方称此次爆炸案为“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恐怖组织所为。.

新!!: 南華早報和2014年乌鲁木齐火车南站暴力恐怖袭击案件 · 查看更多 »

2014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香港代表团

香港在2014年俄羅斯索契冬季奧運會中會派出一名男子運動員參加短道速滑比賽 。此外,還會有3名官員隨行。.

新!!: 南華早報和2014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香港代表团 · 查看更多 »

2014年莎车县暴恐袭击案

2014年莎车县“7·28”暴力恐怖袭击案是于2014年7月28日发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莎车县的一起暴恐案件。此后11月28日及2015年当地的維吾爾激進勢力再次發動恐怖袭击,但很快被政府遏制住了。.

新!!: 南華早報和2014年莎车县暴恐袭击案 · 查看更多 »

2014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南華早報和2014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2014年香港國際賽事

2014年香港國際賽事於2014年12月14日在沙田馬場舉行,除了四場國際一級賽外,還包括了國際騎師錦標賽等活動。由於贊助關係,賽事正式名稱為浪琴表香港國際賽事2014。.

新!!: 南華早報和2014年香港國際賽事 · 查看更多 »

2014年茂名市反对PX项目游行

2014年茂名市反對PX项目游行是2014年3月30日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茂名市市委大樓前发生的大批民众针对对二甲苯(PX)化工项目发起連續數天的抗议与示威活动,参与人数从几千至上万不等。其间当地政府出动上千武警与特警,一些参与游行的民众被打伤。事件最后演变成流血冲突,一直持续到3月31日凌晨3点。有传言称死亡人数从2人至15人不等。官方媒体起先否认有剧烈冲突,但在3月31日發布新聞稿称事件造成多人受伤,但无人死亡。4月1日,抗议活动扩展至省会,约300人在广州中山紀念堂附近舉行聲援茂名反PX的游行。4月3日,又有20余人在深圳举行游行示威。.

新!!: 南華早報和2014年茂名市反对PX项目游行 · 查看更多 »

2015年4月中國

没有描述。

新!!: 南華早報和2015年4月中國 · 查看更多 »

2015年5月中國

没有描述。

新!!: 南華早報和2015年5月中國 · 查看更多 »

2015年集安旅游大巴坠桥事故

2015年集安旅游大巴坠桥事故是指2015年7月1日一辆载有韩国公民的旅游大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林省集安市坠桥的事故。事件造成10名韩国人和中国籍司机身亡,另有17人受伤,其中8人伤势严重。2015年7月5日,一名韩国政府官员在集安市自杀身亡。.

新!!: 南華早報和2015年集安旅游大巴坠桥事故 · 查看更多 »

2015年湖北荆州电梯事故

上海质检总局发布停运通知后,百联中环内的申龙自动扶梯2015年湖北荆州电梯事故(官方通报名称为“7·26”电梯安全事故)是2015年7月26日上午10时09分51秒左右,在中国湖北省荆州市安良百货商场发生的一起电梯安全事故。2015年7月26日,一名带着幼儿的30岁女子在安良百货商场购物期间,因电梯与楼面连接的迎宾踏板松动,被卷入电梯内,后被救援人员救出后不治身亡。.

新!!: 南華早報和2015年湖北荆州电梯事故 · 查看更多 »

2015年曼谷爆炸案

2015年曼谷爆炸案,是2015年8月17日發生在泰國首都曼谷巴吞旺县知名景點四面佛周遭的一場炸弹爆炸事故,造成20死125傷。警方逮捕了一名与爆炸案有关的土耳其28岁男子(实为中国国籍)。该男子名叫阿德姆·卡拉达格,隶属于土耳其的极端民族主义恐怖组织“灰狼”,本次袭击是针对泰国将境内的维吾尔族恐怖嫌犯驱逐回中国,而不让他们去土耳其避难而报仇。其後泰國警方在9月在泰國與柬埔寨邊境附近逮捕新疆維吾爾族的玉素甫·米爾艾力。.

新!!: 南華早報和2015年曼谷爆炸案 · 查看更多 »

2016年2月中國

没有描述。

新!!: 南華早報和2016年2月中國 · 查看更多 »

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女子400公尺個人混合式比賽

201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女子400米个人混合泳比赛于2016年8月6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奥林匹克水上运动中心举行。 在上一届奥运同项目上以第四名的成绩错失奖牌的卡廷卡·霍斯祖在本次比赛中表现出色,以4分26秒36的成绩打破中国选手叶诗文创造的世界纪录,同时获得个人首枚奥运金牌。美国运动员玛雅·迪拉多以近五秒之差屈居亚军。西班牙选手米芮亞·貝蒙特·加西亞游出4分32秒39的成绩,最终获得铜牌,而英国选手Hannah Miley则以0.15秒之差无缘奖牌。 加拿大选手Emily Overholt、上届奥运获得该项目银牌的美国选手伊麗莎白·拜索、英国选手Aimee Willmott和日本选手清水咲子分别获得五至八名。 上届奥运冠军得主叶诗文自2013年以来长期状态不佳,她在本次比赛的预赛中仅游出4分45秒86,位列第27名,无缘决赛。.

新!!: 南華早報和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女子400公尺個人混合式比賽 · 查看更多 »

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國香港代表團

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香港代表團參加2016年8月5日至8月21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這是自1952年奧運會以來香港第16次派代表團參加奧運會。.

新!!: 南華早報和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國香港代表團 · 查看更多 »

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男子200公尺個人混合式比賽

201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比赛于2016年8月10日至11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奥林匹克水上运动中心举行。 来自美国的迈克尔·菲尔普斯、瑞安·洛赫特以及来自巴西的蒂亞戈·佩雷拉都是该次比赛奖牌的有力争夺者,其中菲尔普斯还是2004年、2008年以及2012年三届奥运该项目的冠军得主,而洛赫特和佩雷拉则分别是2015年世界游泳锦标赛该项目的冠亚军得主。三人以半决赛前三的身份晋级决赛,决赛一开始,三人便冲在了最前头,在前150米当中,三人交替领先,彼此之间都没有拉开太大差距。但到了最后50米的自由泳环节时,菲尔普斯凭借冲刺拉大了与此前耗费过多体力的洛赫特和佩雷拉两人之间的差距,最终菲尔普斯以1分54秒66第一个到达终点,获得个人第22枚奥运金牌,并成为史上首位获得奥运四连冠的游泳运动员。与此同时,第一道的藤森太将、第六道的萩野公介以及第七道的汪顺也先后追赶上来,最终萩野以1分56秒61第二个到达终点,汪顺以1分57秒05获得第三名,藤森则以0.16秒的微弱差距与奖牌失之交臂。 在比赛前半段和与菲尔普斯展开激烈竞争的洛赫特和佩雷拉最终分别获得第五名和第七名,同样没能获得奖牌。德国选手菲利普·海因茨以及英国选手丹尼爾·華倫斯则分别位列第六以及第八。.

新!!: 南華早報和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男子200公尺個人混合式比賽 · 查看更多 »

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代表團

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代表團將參加2016年8月5日至8月21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第三十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 该届奥运阿联酋共派出包括9男4女在内的13名运动员参加6个项目的比赛,参赛阵容为2012年伦敦奥运的一半。该国柔道运动员Sergiu Toma在本届奥运收获一枚铜牌,成为史上第二位获得奥运奖牌的阿联酋运动员。.

新!!: 南華早報和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代表團 · 查看更多 »

2016年中国

没有描述。

新!!: 南華早報和2016年中国 · 查看更多 »

2016年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

2016年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2016 G20 Hangzhou summit)是二十國集團第十一次峰会。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这是中国首次举办二十国集团峰会,也是继韩国举办2010年二十国集团首尔峰会之后第二次在亚洲国家举办这项峰会。 中国把2016年峰会主题确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中方将从创新增长方式、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推动包容联动式发展4个领域进行峰会筹备工作。.

新!!: 南華早報和2016年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 · 查看更多 »

2016年香港國際賽事

2016年香港國際賽事於2016年12月11日在沙田馬場舉行,除了四場國際一級賽外,還包括了國際騎師錦標賽等活動。由於贊助關係,賽事正式名稱為浪琴表香港國際賽事2016,浪琴表已連續5年贊助此賽事。.

新!!: 南華早報和2016年香港國際賽事 · 查看更多 »

2016年香港電動方程式錦標賽

2016年香港电动方程式锦标赛(2016 Hong Kong ePrix),全称2016年国际汽车联合会电动方程式香港电讯香港大奖赛(2016 FIA Formula E HKT Hong Kong ePrix))是于2016年10月9日在香港中环海滨赛道举办的电动方程式锦标赛,吸引30000名观众到场观赛。活动是2016 - 17年电动方程式锦标赛的首站比赛,也是锦标赛首次来到香港。第七位发车的车队车手塞巴斯蒂安·布米赢得45圈的比赛,车手卢卡斯·迪·格拉西和的尼克·海费尔德分列二三位。 资格赛录得最快圈速的尼尔森·小皮奎特赢得头位,首圈保持领先优势。他开足马力甩开其他参赛者,稳守首位,直到第17圈过弯后撞上障碍物,避开荷西·马利亚·卢比斯受损的车辆,从而使得冲上首位。部分车手选择在停车更换第二辆车,而伯德选择留在赛道上,直到跑完八圈才停车。他的第二辆车碰上技术问题,布米借势冲上头位。迪·格拉西紧随布米不过两秒,但必须减少电能消耗,没能冲上挑战他,使得布米在剩下的比赛中锁定胜局。比赛过程中,共有四位车手进入前三名。 比赛是布米的赛季首胜、电动方程式职业生涯第七次胜利,结果显示布米以25的积分领跑锦标赛车手积分榜,领先迪·格拉西7分,比海费尔德多3分。布米的队友排第四积12分,安东尼奥·费利克斯·达·科斯塔前五名完赛积10分。e.Dams雷诺车队在车队积分榜上有19分的优势,领先并列第二的Audi Sport ABT和。马辛拉德车队领先第五位的9分。.

新!!: 南華早報和2016年香港電動方程式錦標賽 · 查看更多 »

2016年農曆新年旺角騷亂

2016年農曆新年旺角騷亂,亦稱旺角暴亂、旺角暴動、旺角衝突、旺角大衝突、魚蛋革命、魚蛋騷亂、旺角大起義、旺角事件等,是一場在2016年2月8日夜晚至2月9日早晨(年初一至年初二之夜)於香港旺角發生的警民衝突事件。 政府方面表示,事件的起因是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於新年巡邏期間被圍堵、辱罵及衝擊,需要警方協助;而有不少報導指起因是食環署因為取締新年出現的無牌熟食小販,與在場人士發生衝突,因而向警方求助。起初只有小規模衝突,後來警隊移來高台準備實施人群管制時,人群開始堵塞馬路並與警方發生推撞。警方之後動用胡椒噴霧及警棍驅散人群,而示威者開始使用木板、磚頭、火種、玻璃瓶、垃圾桶等雜物襲擊警方,並縱火焚燒雜物阻擋警察推進,有記者被警方、示威者襲擊,有觀點將示威者和警察分別稱呼為「暴徒」和「黑警」。有警員為保護同袍,兩度向天鳴槍示警,並擎槍指向示威者,更激發示威者更大的對抗,衝突升級。事件造成警員、記者和示威者等多人受傷,數十名示威者被警方拘捕。最高峰時有700多名示威者結集,逾2,000塊地磚被撬。事件到2月9日早上八時後人群逐漸散去才落幕。香港中聯辦、香港特區政府、建制派將本次事件定性為暴亂,而香港民主派則意見不一,但偏向譴責政府和警察造成是次事件發生。香港法院亦將本次事件定性為暴動,多位參與行動的示威者被判暴動罪成,部分被判囚,其中一被告判囚7年,為本港開埠以來最重的暴動罪判刑。部分正候判,也有部分被通緝。.

新!!: 南華早報和2016年農曆新年旺角騷亂 · 查看更多 »

2018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2018年中國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简称2018年央視春晚是中国中央电视台于2018年2月15日(农历丁酉年十二月三十除夕)為慶祝狗年新年舉辦的綜藝性文藝晚會。.

新!!: 南華早報和2018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 查看更多 »

2018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國香港代表團

2018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國香港代表團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所派出的2018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代表團。這是香港隊第五次派出運動員參加冬奧。.

新!!: 南華早報和2018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國香港代表團 · 查看更多 »

6.22民間全民投票

6.22民間全民投票活动标志 6.22民間全民投票,簡稱622公投,由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簡稱「和平佔中」)發起,為促進真普選而委託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舉辦的一次民間全民投票,選出一個行政長官選舉方案。此投票要求市民在真普选联盟方案、人民力量方案及学界方案三个政改方案中作出选择,得票最高的方案,将成为占中运动行动支持及推动的方案。公投于2014年6月20日中午开始进行网络投票,6月22日开放实体投票站,计划于6月29日结束,为期共十天。组织公布總投票人次約為78萬。.

新!!: 南華早報和6.22民間全民投票 · 查看更多 »

6521行动

6521行动,又称为6521工程,是由中国共产党当局在2009年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维稳”工程。据称,“6521”工程的名称则取自2009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1959年西藏起义50周年,六四事件20周年及镇压法轮功10周年 南华早报 2009年2月28日。海外中文媒体阿波罗新闻网披露的一份中共当局的机密文件亦援引了这一说法,这份文件并指出,2009年为“敏感年”,“从年头到年尾政法战线都是一级战备”,并声称要在这一年严厉打击一些群体,特别是法轮功。 南华早报报导称,这项维稳行动由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主导。 在這個行动下,各省市要求在當地的共產黨和公安領導下建立臨時的6521個6521工程隊。還要求鄉鎮政府實施6521行动,報告其進入市級或省級以上工作人員的進度情況。.

新!!: 南華早報和6521行动 · 查看更多 »

992 (緊急短訊求助)

992是香港警務處提供的傳真熱線報警求助服務。從2004年10月開始,此號碼亦用作緊急短訊求助服務。這項服務年中無休,以提供給聾人、弱聽或語言障礙人士尋求警方協助。.

新!!: 南華早報和992 (緊急短訊求助)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SCMPScmpSouth China Morning PostSunday Morning Post南华早报南清早報南華西報星期日南華早報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