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南京市博物馆

指数 南京市博物馆

南京市博物馆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冶山朝天宫,是以南京地方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历史艺术类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该馆1978年正式成立,前身是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

18 关系: 南京市博物总馆南京人化石地点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南京朝天宫台城吴祯墓大报恩寺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金质官印列表康茂才墓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石头城秦淮区文物保护单位青花瓷象山王氏家族墓地虎子 (器物)江苏省博物馆列表

南京市博物总馆

南京市博物总馆,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综合性历史艺术类博物馆。.

新!!: 南京市博物馆和南京市博物总馆 · 查看更多 »

南京人化石地点

南京人化石地点是南京猿人的发现地,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东郊,江宁区汤山镇雷公山葫芦洞。 1993年3月13日,当地在对汤山溶洞进行旅游开发期间,在洞南侧下方的小洞内挖掘出一具人类颅骨化石。4月17日,南京市博物馆的专业人员清理农民挖出的动物化石时,又发现一具人类颅骨化石。同年12月10日起至次年1月16日,由吕遵谔领队,对发现两具颅骨化石的葫芦洞小洞进行了发掘,1月8日在小洞东南角的化石层下部发现了一枚人类牙齿化石。.

新!!: 南京市博物馆和南京人化石地点 · 查看更多 »

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

江宁织造博物馆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123号,建于清代江宁织造署西花园遗址上,是以江宁织造和《红楼梦》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2013年5月1日建成正式开放。.

新!!: 南京市博物馆和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 · 查看更多 »

南京朝天宫

朝天宫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原南京城水西门内冶城山,南朝时曾为總明觀太學所在地,明朝时为朝廷举行盛典前练习礼仪的场所,也是官僚子弟袭封和文武官员学习朝见天子的地方。原来的朝天宫毁于太平天国战乱期间。现存朝天宫古建筑群为战乱以后的清同治五年至九年(1866年-1870年)间在清前期原址上改建而成,从原来的道教建筑变成了儒家的文庙和江寧府學(原来的江宁府学旧址则改为武庙,民国时期改为考试院,在今日鸡鸣寺附近的南京市政府一带)。朝天宫是江南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清官式古建筑群,现为南京市博物馆。.

新!!: 南京市博物馆和南京朝天宫 · 查看更多 »

台城

台城是東吳、东晋和南朝等"六朝"的朝廷禁省和皇宫的所在地,位于都城建康城内,遗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台”指当时以尚书台为主体的中央政府,因尚书台位于宫城之内,因此宫城又被称作“台城”《舆地纪胜》:“晋宋时谓朝廷禁省为台,故谓宫城为台城。”。台城是晋成帝时在孙吴苑城的基础上营建的,咸和六年(331年)十一月建成。开皇九年(589年)隋军攻入台城灭亡了陈朝,将建康的宫苑荡平为耕地。五代时的杨吴在建康城故址之上营建了金陵城,台城遗迹从此湮没了金陵文脉.

新!!: 南京市博物馆和台城 · 查看更多 »

吴祯墓

吴祯墓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太平门外锁金村街道板仓街3号新世界花园小区内(原岗子村南京电影机械厂),吴良墓北侧、吴忠墓南侧,方向为北偏西10°,为明代开国功臣、靖海侯吴祯的墓葬。吴祯于洪武十二年(1379)在南京病卒,赐葬钟山之阴(西北麓),现存神道石刻石羊、石虎和武将各一对,1952年因电影机械厂建设迁至现址。 墓室于1983年9月由南京市博物馆发掘清理,为砖室券顶结构(墓砖为南京城砖,部分砖上有铭文,壁厚0.42米,券顶厚1米),通长6.96米、宽2.87米、高2.82米,以厚0.52米的隔墙分为前后两室,隔墙中设门洞,其中原有木门。前室长2.04米,出土有墓志、瓷梅瓶和兵器(铁刀、甲)等,墓志字迹已漫漶,志盖上残存“□开国辅运□□宣力武□□进光禄□□□柱国□□□谥襄□□公之墓”字样;后室长4.4米,出土有残木棺及铜、锡、玉生活用具,木棺内残存部分头骨和股骨。.

新!!: 南京市博物馆和吴祯墓 · 查看更多 »

大报恩寺

大报恩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中华门外雨花路东侧秦淮河畔长干里,原址为南朝时期著名的长干寺。大报恩寺中著名的琉璃塔修建于明朝永乐至宣德年间。.

新!!: 南京市博物馆和大报恩寺 · 查看更多 »

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金质官印列表

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金质官印列表的统计对象是发掘自古墓遗址、被认定为文物、且被公立博物馆收藏的金质官印,因此大部分民间收藏及流入港台的金印不在此表之列。 《印章集说》:“金印,汉王侯用之,私印亦有用者,其文和而光,虽贵重,难入赏鉴。古用金银为印,别品级耳。”由于金质较软,故秦汉以后,多掺以杂金属,便于制作及保存。两汉、魏晋时期,金质官印仅授予王侯、贵族和高官。由于西汉和东汉政权稳定时期的官印管理制度趋于规范,对金印的回收与融毁尤为严格,因而金质官印的存世量极少,目前仅存二十几方,一说约三十方,以下是为不完全统计表:.

新!!: 南京市博物馆和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金质官印列表 · 查看更多 »

康茂才墓

康茂才墓原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北郊、鼓楼区小市镇安怀村,为明初开国功臣、蕲国公康茂才的墓葬,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1967年8月由当地村民平整耕地时发现,由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南京市博物馆前身)发掘清理于1974年4月-5月。 墓葬位于高约5米,长、宽均约50米的土丘上,墓前60米处立有石马、石羊、石虎、石翁仲各一对及石龟趺一尊,龟趺上原宋濂所撰《蕲国公谥武义康茂才神道碑铭》已失,2000年6月该批石刻被整体迁入白马公园内保存。墓室筑于土丘南侧,分上下两层,上层为砖砌券顶,其中置有墓志一合,下层分为以甬道相通的前后两室,上以条石封盖,甬道后置有石门。墓室内的结构仿地面建筑,以基墙、立柱、斗栱与门龛等组合而成。因早年被盗,出土文物较少,以前室内的银、锡类明器为主,保存较完整的墓志对于康茂才的生平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新!!: 南京市博物馆和康茂才墓 · 查看更多 »

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

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是一项由中国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报社、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的评选活动,始于1997年,是中国大陆境内博物馆展览的最高级别奖项,号称中国博物馆界的奥斯卡奖。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自第一届至第五届为每年举办一届,第六届起改为两年一届,第十届起又改回一年一届。.

新!!: 南京市博物馆和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 · 查看更多 »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是中国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每个年度举行的在全中国范围内评选当年重大考古发现的一项活动,始于1990年。其评选标准要求符合国家文物局的报批手续,并保证发掘质量,发掘内容要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且为中国考古学科提供新的内容信息及新的认识。.

新!!: 南京市博物馆和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 查看更多 »

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是中国政府为改善古籍保管条件,对古籍收藏量大、善本多、具备一定保护条件,经国务院批准命名并作为财政投入和保护重点的单位。迄今中国共有150个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此外,文化部也于2009年12月15日将国家图书馆等12家具备较好修复工作条件的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核定设立为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标“*”者)。.

新!!: 南京市博物馆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 查看更多 »

石头城

石头城是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一处六朝时期的著名古城,遗址位于现清凉山一带。南京的别称“石头城”、“石城”就来自于这座古城。.

新!!: 南京市博物馆和石头城 · 查看更多 »

秦淮区文物保护单位

淮区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的区級文物保護單位。.

新!!: 南京市博物馆和秦淮区文物保护单位 · 查看更多 »

青花瓷

青花瓷(blue-and-white porcelain)是源於中國、遍行世界的一種白地藍花的高溫釉下彩瓷器,常簡稱青花(blue-and-white),也用來指代該裝飾工藝。該品種清新明快,質樸大方,不僅是工業化之前影響最廣的瓷器,還被視為中華民族審美理念的代表。.

新!!: 南京市博物馆和青花瓷 · 查看更多 »

象山王氏家族墓地

象山王氏家族墓地是东晋世族琅邪王氏、尚书右仆射王彬的家族墓地,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幕府山西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1960年代起,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南京市博物馆先后此在发掘了11座墓葬,占地超过5万平方米。 该墓地11座墓葬的墓主分别为:.

新!!: 南京市博物馆和象山王氏家族墓地 · 查看更多 »

虎子 (器物)

虎子,又稱溲瓶、楲、兽子,是起源於中国的一種尿壺,後來傳至朝鮮半島、日本。背有提梁,一側有一向上的小口供盛載尿液,因經常製成老虎造型而得名。最早的虎子文物是是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黑皮灰陶質溲瓶。而最早的老虎造型的虎子則是春秋晚期的一件铜虎子,同属东周的战国虎子也有出土,东周的虎子已初成虎形,汉代文物中已有陶瓷虎子出现,且已经比较象形,后风行于六朝,以青瓷为主,更加具象。 現代的虎子為塑膠製,已沒有老虎造型,通常作為醫療用途。.

新!!: 南京市博物馆和虎子 (器物) · 查看更多 »

江苏省博物馆列表

本列表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境内的博物馆。.

新!!: 南京市博物馆和江苏省博物馆列表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