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十二月十五

指数 十二月十五

腊月十五望,农历腊月第十五天。.

29 关系: 十一月十五十二月十七十二月十三十二月十五十二月十六十二月十四太政大臣孔治孔思誠宿沓干元祿王伏胜獻敬王后符婕妤 (宋光宗)第四世达赖喇嘛萧阿速馬皇后 (南漢)馮智戴鲍思润赫连定皇后赫連度洛孤赫連社干臺南南沙宮雲陵 (北魏)正月十五明鲁王墓新選組文明 (後土御門天皇)慶應

十一月十五

十一月十五望,农历十一月第十五天。.

新!!: 十二月十五和十一月十五 · 查看更多 »

十二月十七

腊月十七,农历腊月第十七天。.

新!!: 十二月十五和十二月十七 · 查看更多 »

十二月十三

腊月十三,农历腊月第十三天。.

新!!: 十二月十五和十二月十三 · 查看更多 »

十二月十五

腊月十五望,农历腊月第十五天。.

新!!: 十二月十五和十二月十五 · 查看更多 »

十二月十六

腊月十六既望,农历腊月第十六天。.

新!!: 十二月十五和十二月十六 · 查看更多 »

十二月十四

腊月十四,农历腊月第十四天。.

新!!: 十二月十五和十二月十四 · 查看更多 »

太政大臣

太政大臣,日本律令官制名,是律令制度下最高官位,宰相级职务。定员一人,位階相當於正一位或從一位。由亲王一品或诸王、诸臣中正从一位者充任,位居三公之首,辅佐天皇,总理国政。为非常设官职。令制规定“如无其人则阙”,故别称“则阙”。历史上实任者甚少。天智天皇时,大友皇子首任。758年(天平宝字二年)由藤原仲麻吕改称太师,764年复旧称。 理論上為律令制度下的的最高長官,但自從關白出現後,太政大臣的政治力遭到架空、成為一個「榮銜」。戰國時代,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曾出任此職。而織田信長在逝世後也被追贈此職。江戶時代德川秀忠和德川家齊兩位征夷大將軍生前出任此職;其他將軍除了德川慶喜以外死後都追贈此職。 日本最後一任太政大臣是三條實美,任職於明治天皇明治四年(1871年)至明治十八年(1885年)。君主立憲制實施後被總理大臣(首相)取代。 倭訓作「おおまつりごとのおおまえつぎみ」。其中「まつりごと」雖然可以解釋為「祭事」,但因為日本上古時代政教合一,所以又通「政」。「まえつぎみ」則是繼承自古墳時期「大夫」一詞而來。.

新!!: 十二月十五和太政大臣 · 查看更多 »

孔治

孔治,字世安,一字先己,大蒙古国曲阜县(今山东省曲阜市)人。孔子五十三代孫,孔琥玄孙,孔拂曾孙,孔元用之孙,孔之全之子。 元宪宗二年(1252年),孔治想要争夺衍圣公的爵位,上书元宪宗蒙哥,说衍圣公孔湞是李家的儿子,没有资格继承衍圣公。十二月,蒙哥剥夺孔湞的衍圣公爵位,改任淮州知州。之后,蒙古没有再任命衍圣公,忽必烈即位後,任命他为曲阜县尹。中统四年(1263年),孔治代管孔林孔庙祭祀事务。至元十三年(1276年),被朝廷任命为承事郎。灭南宋後,南宗孔洙让爵,元世祖同意,但是没有封爵衍圣公。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为奉训大夫、单州防御使。由他的儿子孔思誠为曲阜县尹。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孔治为奉直大夫,知密州事。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孔治入大都朝见,元成宗命他为中议大夫,袭封衍圣公。大德十一年(1307年)十二月十五,孔治去世,享年七十二岁,葬在孔林孔子墓西侧。.

新!!: 十二月十五和孔治 · 查看更多 »

孔思誠

孔思誠,字致道,元朝曲阜县(今山东省曲阜市)人。孔子五十四代孫,孔拂玄孙,孔元用曾孙,孔之全之孙,孔治之子。 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孔治为奉训大夫、单州防御使。孔思誠继承为曲阜县尹。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十二月十五,孔治去世,孔思誠袭封衍圣公。孔氏族人说孔思誠不是孔子嫡裔,请求朝廷任命孔思晦为衍圣公。元仁宗查阅孔氏谱牒,延祐三年(1316年),孔思誠只担任曲阜县尹,由孔思晦袭封衍圣公的爵位,之后孔思诚历任国子监、安庆路推事、知恩州、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司佥事、朝列大夫知濮州。其子孔克钦,世袭曲阜县尹。后代为仙源户、南泉户、齐王户、盛果户。.

新!!: 十二月十五和孔思誠 · 查看更多 »

宿沓干

宿沓干,中国五胡十六国时代匈奴铁弗部人,北魏将军,刘卫辰的曾孙,文陈之孙。 宿沓干父若豆根,魏明元帝时赐姓宿氏,宿沓干魏太武帝时任虎贲幢将。从征平北凉有功,拜虎威将军,天兴四年(401年)十二月十五,北魏虎威将军宿沓干带兵讨伐后燕,攻克令支。天兴五年(402年)正月初八,后燕中垒将军慕容拔攻克令支,宿沓干逃走。官任侍御郎,赐爵汉安男。转任中散、给事,兼领工曹。从太武帝讨北燕和龙,以功赐给他奴婢十七户。太平真君四年(443年),从太武帝讨伐柔然,阵亡。太武帝命其子宿石袭爵。.

新!!: 十二月十五和宿沓干 · 查看更多 »

元祿

元祿是日本的年號之一。在貞享之後、寶永之前。指1688年到1703年的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東山天皇Titsingh, Isaac.

新!!: 十二月十五和元祿 · 查看更多 »

王伏胜

王伏胜,唐朝宦官。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武则天恃势专权,引起唐高宗的不满,道士敦行真出入皇宫,施行诅咒害人的“厌胜”之术,被王伏胜揭发。唐高宗命令宰相上官仪草诏废黜。武后听说後,赶来向唐高宗诉说。唐高宗又不忍废黜皇后了,所以将责任推到上官仪身上。许敬宗诬奏上官仪、王伏胜与废太子李忠谋反。十二月十三,上官仪和他儿子上官庭芝以及王伏胜都被处死,十二月十五,李忠被赐自尽。.

新!!: 十二月十五和王伏胜 · 查看更多 »

獻敬王后

獻敬王后 洪氏(韓文:헌경왕후 홍씨),本貫豐山,歷史上大多稱呼她為惠慶宮洪氏(혜경궁 홍씨)或惠嬪。她是宣祖嫡長女貞明公主的後代(洪氏高祖洪萬容即貞明公主子),洪鳳漢與夫人韓山李氏之女。洪氏亦為《恨中錄》的作者。.

新!!: 十二月十五和獻敬王后 · 查看更多 »

符婕妤 (宋光宗)

婕妤,南宋皇帝宋光宗的妃嫔,姓符氏。.

新!!: 十二月十五和符婕妤 (宋光宗) · 查看更多 »

第四世达赖喇嘛

云丹嘉措(),第四世达赖喇嘛,是蒙古人俺答汗的曾孙,乞庆哈的孙子,苏密尔岱青的儿子。成吉思汗的后代,也是唯一的非藏族达赖喇嘛(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是门巴族人,但门巴族可以视为藏族的一支)。 他在第三世达赖喇嘛圓寂后,經過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查訪,被確認為達賴轉世靈童。明神宗萬曆三十年(1602年),由三大寺派人迎到西藏,次年在藏北熱振寺舉行坐床典禮,到哲蚌寺學經,以甘丹赤巴班覺嘉措為師,受沙彌戒,取名云丹嘉措。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回到扎什倫布寺向住持羅桑曲結堅贊學經,後來返回色拉寺、哲蚌寺。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第四世班禅额尔德尼在哲蚌寺為云丹嘉措授比丘戒。云丹嘉措就任哲蚌寺、色拉寺堪布。他派頓月曲青嘉措到青海建立佑寧寺。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十二月十五,在哲蚌寺圓寂。 04.

新!!: 十二月十五和第四世达赖喇嘛 · 查看更多 »

萧阿速

萧阿速,辽国后族。契丹人。辽道宗时北府宰相。 萧阿速是北院枢密使萧孝忠之子,娶辽兴宗之女晋国公主耶律跋芹,官居驸马都尉。清宁四年(1058年)十二月十五日,辽道宗以南院枢密使萧革复为北院枢密使。萧阿速为南院枢密使。清宁五年(1059年)六月廿六日,以南院枢密使萧阿速为北府宰相。清宁七年(1061年),北府宰相萧阿速免相,姚景行为北府宰相。.

新!!: 十二月十五和萧阿速 · 查看更多 »

馬皇后 (南漢)

皇后(),南汉高祖刘龑的皇后。马楚武穆王马殷的女儿。 后梁贞明元年(915年)八月,清海节度使刘龑派使節到潭州迎娶马氏作他的妻子,马殷派永顺节度使马存护送他们到广州成婚。乾亨元年(917年)七月,刘龑称越帝,封马氏为越国夫人;次年,刘龑改国号为汉;乾亨三年(919年)正月,册封马氏为皇后。大有七年(934年)十二月十五,马皇后去世。 |- style.

新!!: 十二月十五和馬皇后 (南漢) · 查看更多 »

馮智戴

馮智戴,字天锡,高州良德人。北燕馮氏后裔、唐朝将领,高力士的伯祖父。馮盎之子,馮僕之孙,馮寶和冼夫人的曾孙。.

新!!: 十二月十五和馮智戴 · 查看更多 »

鲍思润

鲍思润,五代十国时闽国官员,朱文进时同平章事。 永隆六年(944年)拱宸军使朱文进与控鹤军使连重遇弑杀闽景宗王曦,朱文进并被连重遇推举,自立为闽国皇帝,任命鲍思润为同平章事。朱文进取消帝号自称威武留后,向后晋称臣,而后晋任命朱文进为威武节度使。开运元年(944年)十二月十五日(945年1月1日),晋出帝石重贵册封朱文进为闽国王。朱文进被留从效、陈洪进、王延政击败,闰十二月二十九日(945年2月14日)朱文进及连重遇被部属林仁翰诛杀。鲍思润不知所终。.

新!!: 十二月十五和鲍思润 · 查看更多 »

赫连定皇后

赫连定皇后,十六国时期夏国皇帝赫连定的皇后,姓名不详。承光三年(430年)十二月十五丁卯日,夏的上谷公赫连社干、广阳公度洛孤献平凉城,投降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把赫连定的皇后赐给了救出被夏国俘虏的奚斤的关中侯豆代田。.

新!!: 十二月十五和赫连定皇后 · 查看更多 »

赫連度洛孤

赫連度洛孤,中国五胡十六国时代匈奴铁弗部人,夏國开国皇帝赫连勃勃的儿子,封广阳公。 430年八月初六,夏王赫连定留下上谷公赫連社干和广阳公赫連度洛孤驻守平凉。赫连定派使臣出使刘宋请求和解,约定联合灭北魏,瓜分黄河以北地区:恒山以东归刘宋;恒山以西归夏国。夏王赫连定被古弼击败,赫连定退守鹑觚原,之后魏军生擒赫连定的弟弟丹杨公赫连乌视拔、武陵公赫连秃骨,赫连定退保上邽。十二月十五日,赫连社干、赫连度洛孤出平凉城投降北魏。.

新!!: 十二月十五和赫連度洛孤 · 查看更多 »

赫連社干

赫連社干,中国五胡十六国时代匈奴铁弗部人,夏國开国皇帝赫连勃勃的儿子,封上谷公。 430年八月初六,夏王赫连定亲自统率数万人截击拓跋隗归,留下上谷公赫连社干和广阳公赫連度洛孤驻守平凉。赫连定派使臣出使刘宋请求和解,约定联合灭北魏,瓜分黄河以北地区:恒山以东归刘宋;恒山以西归夏国。十一月初三,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抵达平凉,赫连社干等人绕城固守。拓跋焘命赫连昌招抚,赫连社干等不听赫连昌的劝招。拓跋焘派安西将军古弼等率兵直指安定。夏王赫连定从安定增援平凉。被古弼击败,赫连定退守鹑觚原,之后魏军生擒赫连定的弟弟丹杨公赫连乌视拔、武陵公赫连秃骨,赫连定退保上邽。十二月十五日,赫连社干、广阳公赫连度洛孤出平凉城投降北魏。.

新!!: 十二月十五和赫連社干 · 查看更多 »

臺南南沙宮

臺南南沙宮全名「府城三協境下南河南沙宮-開基包公廟」,簡稱「下南河南沙宮」,古名為「沙美傳香 下南河」,最早可溯於清朝康熙年間,主祀黃府千歲和包府千歲,是五條港之南河港主廟,因奉祀包青天而聞名,而又被稱為包公廟,亦是全台最早恭奉包公的廟宇、「包代巡」祖廟,位於臺南市中西區和平街55號。.

新!!: 十二月十五和臺南南沙宮 · 查看更多 »

雲陵 (北魏)

云陵,是中国南北朝北魏孝武帝元修的陵墓。 北魏云陵位于中国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境内。534年,魏孝武帝元修离开洛阳到长安投奔宇文泰,北魏從此正式分裂成東魏西魏。閏十二月十五日(535年2月3日),宇文泰毒杀元修,改立元宝炬为帝。宇文泰下令把元修埋进草堂佛寺,上諡號為孝武皇帝,十余年后才得正式落葬。他的陵墓称为云陵,大体在今天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

新!!: 十二月十五和雲陵 (北魏) · 查看更多 »

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望,农历正月第十五天。.

新!!: 十二月十五和正月十五 · 查看更多 »

明鲁王墓

明鲁王墓,包括鲁荒王陵、鲁靖王墓、鲁钜野王墓。鲁荒王陵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子鲁荒王朱檀的陵墓。朱檀死于洪武二十二年十二月十五日(1390年1月2日),葬在山东邹城九龙山麓。鲁靖王墓位于邹城市大束镇官厅村北,是明代鲁国的第二代王朱肇煇的墓葬。鲁钜野王墓位于邹城市中心店镇皇翥村,是鲁靖王朱肇辉第四子朱泰墱的墓葬。泗水县又有明鲁惠王、恭王、端王墓(第3代鲁惠王朱泰堪,第7代、第5任鲁端王朱观𤊟,第8代、第6任鲁恭王朱颐坦)。 1970年春至1971年,对明鲁荒王陵地宫进行了发掘,出土了2000余件文物,保存基本完好。包括鲁王的服饰(冕、弁)和彩绘俑等。1988年3月,地宫向游人开放。1992年6月12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明鲁王墓群省级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明鲁王墓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 十二月十五和明鲁王墓 · 查看更多 »

新選組

新選組(又名「新撰組」,日語“選”與“撰”同音)是日本幕末時期一個親幕府的武裝集團,主要在京都東山區活動,負責維持當地祇園(歌舞妓)、花街和町人街的治安,並向當地商家強迫募集組織運作經費,屬於京都守護武裝勢力的最外圍,對付反幕府人士。他們在戊辰戰爭中協助幕府一方作戰,1869年戰敗投降後解散。 新選組在成立初期得到當時擔任京都守護職的會津藩主松平容保支持,並納入會津藩編制。新選組在1864年的池田屋事件中,重創了京都內的尊王攘夷派。 新選組最為人所知的特色有「誠」字隊旗、衣袖上印有山形圖案的獨特羽織(一種外衣)、嚴厲的“局中法度”(為維持組織紀律而採用的嚴厲規條)等。.

新!!: 十二月十五和新選組 · 查看更多 »

文明 (後土御門天皇)

文明是日本的年號之一,在應仁之後、長享之前。指的是1469年到1486年這段期間,此時期的天皇是--,室町幕府的將軍是足利義政、足利義尚。.

新!!: 十二月十五和文明 (後土御門天皇) · 查看更多 »

慶應

慶應是日本一個年號,在元治之後、明治之前,在公元1865年到1868年使用。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孝明天皇、明治天皇,江戶幕府的將軍是德川家茂、德川慶喜。.

新!!: 十二月十五和慶應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腊月十五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