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03 关系: 加瓦尔专区,加达尔普尔,基尔蒂纳加尔,基恰,博瓦利,卡奇纳尔戈赛恩,卡密特山,卡尔恩普拉耶格,卡蒂马,卡斯希拉姆普尔,卡斯希普尔,卡斯人,卡拉东格伊,印度,印度各邦人均汽車擁有量列表,印度各邦和中央直辖区首府列表,印度官方语言列表,印度世界遺產名錄,印度北部,印度的邦和中央直辖区,印度理工學院,印度管理研究所,印度音乐,印度行政區電力普及率列表,印度行政區歷年人口列表,印度行政区人口列表,印度行政区人类发展指数表,印度行政区划,印度行政区面积列表,印度语言,印度语言列表,印度陸軍,印度最多人口的城市列表,印度斯坦语,印度愛滋病情況,印地语,南德普拉耶格,南達肯尼河,台拉登,台拉登县,塔纳克普尔,塔魯族,多加达,多伊瓦拉,大尼泊爾,天主教密拉特教区,天主教巴雷利教区,奈尼塔尔,奈尼塔爾縣,安东尼奥·德尔·安德拉德,... 扩展索引 (153 更多) »
加瓦尔专区
加瓦尔专区(格尔瓦尔专区;真日专区)是印度北阿坎德邦下辖的两个专区之一,下辖7个县:北卡什县、杰莫利县、鲁德勒布勒亚格县、特赫里加瓦尔县、德拉敦县、包里加瓦尔县 及赫尔德瓦尔县。 加瓦尔专区所辖各县如右图所示。 Category:印度各邦专区 Category:北阿坎德邦行政区划.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加瓦尔专区
加达尔普尔
加达尔普尔(Gadarpur),是印度北阿坎德邦Udham Singh Naga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3638(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加达尔普尔
基尔蒂纳加尔
基尔蒂纳加尔(Kirtinagar),是印度北阿坎德邦Tehri Garhwal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040(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基尔蒂纳加尔
基恰
基恰(Kichha),是印度北阿坎德邦Udham Singh Naga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30517(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基恰
博瓦利
博瓦利(Bhowali),是印度北阿坎德邦Nainital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5302(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博瓦利
卡奇纳尔戈赛恩
卡奇纳尔戈赛恩(Kachnal Gosain),是印度北阿坎德邦Udham Singh Naga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4199(2001年)。.
卡密特山
卡密特山是印度的山峰,位於該國北部北阿坎德邦,毗鄰與西藏接壤的邊境,屬於喜馬拉雅山脈的一部分,海拔高度7,756米,人類在1931年6月21日首次成功登頂。.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卡密特山
卡尔恩普拉耶格
卡尔恩普拉耶格(Karṇa Prayāga),意譯為耳滙流處,是印度北阿坎德邦Chamoli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6976(2001年)。品達爾河在此地注入阿勒格嫩達河。.
卡蒂马
卡蒂马(Khatima),是印度北阿坎德邦Udham Singh Naga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4378(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卡蒂马
卡斯希拉姆普尔
卡斯希拉姆普尔(Kashirampur),是印度北阿坎德邦Garhwal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9033(2001年)。.
卡斯希普尔
卡斯希普尔(Kashipur),是印度北阿坎德邦Udham Singh Naga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92978(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卡斯希普尔
卡斯人
卡斯人 (खस) 是尼泊尔的印度教民族,分布于克什米尔至不丹之间,多数分布于北阿坎德邦、喜马偕尔邦、北方邦、阿薩姆邦、尼泊尔、西孟加拉邦北方、大吉嶺,以及锡金,主要是指尼泊爾西部和库马盎专区說卡斯庫拉語的印度教民族。 他们也是雅利安人的一支,体質与塔吉克人相似。他们在1000年前進入尼泊尔西方,以养牛种地为生。他们虽然也是雅利安人,但因没固定信仰也不遵守種姓制度很多規定,平原印度教徒不喜歡他們。種姓地位与首陀罗差不多。但在12-15世紀大量印度教徒湧入尼泊尔西方,使他们被同化(大部分授予切特里種姓)。他们在沙阿王朝統一全国时向东前进,成为尼泊尔主体民族(40-45%)。他們語言卡斯庫拉語(尼泊爾語)也是尼泊爾國語。 他們曾長期是尼泊爾軍隊與警察的主力。.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卡斯人
卡拉东格伊
卡拉东格伊(Kaladungi),是印度北阿坎德邦Nainital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6126(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卡拉东格伊
印度
印度共和国(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Republic of India),通称印度(भारत;India),是位于南亚印度次大陆上的国家,印度面积位列世界第七,印度人口众多,位列世界第二,截至2018年1月印度拥有人口13.4亿,仅次于中国人口的13.8亿,人口成長速度比中國還快,预计近年将交叉。是亚洲第二大也是南亚最大的国家,面积328万平方公里(实际管辖),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购买力平价/PPP)经济体。 印度并非单一民族及文化的国家。印度的民族和种族非常之多,有“民族大熔炉”之称,其中印度斯坦族占印度总人口的大约一半,是印度最大的民族。印度各个民族都拥有各自的语言,仅宪法承认的官方语言就有22种之多,其中印地语和英语被定为印度共和国的联邦官方语言,并且法院裁定印度没有国语。英语在印度非常流行,尤其在南印地位甚至高于印地语,但受限于教育水平,普通民众普遍不精通英语。另外,印度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世界4大宗教其中的佛教和印度教都源自印度。大部分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伊斯兰教在印度也有大量信徒,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信教者约占印度的14.6%(截至2011年,共有约1亿7千7百万人)。伊斯兰教是在公元8世纪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而传播到印度的。公元10世纪后,北印的大多数王朝统治者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特别是莫卧儿王朝。印度也是众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多边国际组织的成员,包括世界贸易组织、英联邦、金砖五国、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和不结盟运动等。 以耕种农业、城市手工业、服务业以及其支撑产业为主的部分行业已经相对取得了进展。除了民族文化与北方地形的丰富使印度旅游业颇受欢迎之外,由于时差,大批能说英语的人才也投入外包行业(即是外国企业把客户咨询,电话答录等等服务转移到印度)。另一方面,宝莱坞电影的文化输出在英语圈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不亚于世界主流。同时印度还是很多专利过期药物的生产地,以低价格提供可靠的医疗。近年来,印度政府还大力投资本国高等教育,以利于在科学上与国际接轨,例如自主太空研究、南亚半岛生态研究等等。印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印度
印度各邦人均汽車擁有量列表
印度各邦人均汽車擁有量為印度各邦的每千人汽車擁有量,資料年份為2011年-2012年,資料來源為印度政府發布之道路運輸年報2011年-2012年。.
印度各邦和中央直辖区首府列表
印度是一个位于南亚的国家,拥有超过1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印度是一个联邦立宪共和国,由包含29个邦和7个联邦属地的议会进行管理。印度各邦、本地治里和首都德里都存在沿袭西敏制的立法议会和政府,另外五个联邦属地则是由中央通过委任管理者的形式加以管治。根据《1956年国家重组法》,各邦根据语言基础加以重组,之后其行政结构大致保持不变。每一个邦和联邦属地又会再进一步划分为行政区。 各邦和联邦属地的首府按行政、立法和司法首府加以分类。行政首府是执法政府办公室的所在地,立法首府是相应议会召开的地方,而司法首府则是相应邦或属地高等法院所在地。联邦属地以一个小十字架()加以标明。.
印度官方语言列表
印度不同族群人口间口头语言纷繁众多。至少30种不同的语言及2000种方言已经被辨识出来。印度宪法规定印地语、梵語和英语為印度政府的官方語言,印地語和英語这两种语言为政府交流用语言,用於議會、司法機關。另外,印度宪法亦划分出22种预定语言,这些语言出于行政目的可以为不同邦政府所采用;它们也可以作为不同邦政府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或是作为政府公务考核语言。 大体上,英语已经在1965年终止了它唯一官方语言(或与印地语相同的)的地位,但依旧保留了它「第二附加官方语言」的地位,直到一个被指定(负责该事宜)的委员会在经过周期性考察後决定(将官方语言)全面转换到印地语。无论如何,因为有来自许多如泰米尔纳德邦等印地语使用率很低的地区的抗议,这种「双语言」系统仍然在流行。由于印度全国正在快速工业化,以及受到国际经济交流的影响,英语仍然非常流行并且在日常商业活动和政府交流中发挥重大作用,以至于试图取代其地位的努力功效不张。.
印度世界遺產名錄
由於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越來越受到破壞威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於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舉行第十七屆會議,並於11月16日在法國巴黎通過《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印度自1977年11月14日批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並在1983年開始有歷史遺蹟被列入世界遺產;截至2016年7月,印度已有35處世界遺產,其中27處為文化遺產,7處為自然遺產,1處為複合遺產。 1983年,世界遺產委員會第7屆會議在義大利舉行,印度的阿格拉堡與阿旃陀石窟在會議中入選《世界遺產名錄》,這2處同時是該國首先入選的世界遺產。目前印度有44處列入候選名單,而該國的文化遺跡以出色地石雕工藝為特徵,多數列入名錄的印度寺廟以石造建成,其中並未使用灰泥,立面常有豐富地石雕藝術。近期被入選的印度世界遺產有4處,其中3處為那爛陀寺考古遺跡、干城章嘉國家公園、勒·科比意的建築作品,這3處於2016年7月世界遺產委員會第40屆會議上入選。另1處為,該景點於2017年7月的世界遺產委員會第41屆會議上入選。 目前在印度的世界遺產沒有任一處被列入危險名單,但是馬納斯野生動植物保護區與亨比遺蹟群落分別在1992年與1999年被列入危險名單內,但在近年加強保護下,兩處分別在2011年與2006年移除。.
印度北部
印度北部是印度的一個地理區域。.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印度北部
印度的邦和中央直辖区
印度的一級行政區包括有29个邦、6个聯邦屬地及德里国家首都辖区。29个邦每一個邦都有各自的民選政府,首都轄區与邦处相同的地位,而聯邦屬地则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印度理工學院
印度理工學院(印地語:भारतीय प्रौद्योगिकी संस्थान,英語;Indian Institutes of Technology ,簡稱IIT),是由印度政府所建設和組成的七間自治工程與技術學院。現今照著他們的估計,大學生人數有大約一萬七千名,包括研究學者在內的研究生有一萬三千名。 這七所學府是經過一段長期時期建立出來,而最早的印度理工學院1951年創立在西孟加拉邦。創建這些學院的主要原因,是印度政府剛從大英帝國得到獨立,認為必需要培養及訓練科學家和工程師。.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印度理工學院
印度管理研究所
印度管理研究所(Indian Institutes of Management,簡稱IIMs,或譯印度管理學院),是7所印度國立商學院的總稱 ;乃自2007年7月創辦以來,專門於印度各地招收研究生以從事印度政治與經濟研究和管理顧問服務的頂尖學府。 目前IIMs於加爾各答、亞美達巴德、邦加羅爾、勒克瑙、卡利卡特、印多爾與西隆等7座城市有於既有高等教育機構升格成立並自治校務的分校。資金上,IIMs接受政府預算的注挹而屬於印度的中央政府。辦學上,IIMs提供管理研究課程(學位等同於企業管理碩士)、研究員獎學金(學位等同於博士)、高階企業管理碩士及以各產業為研究專題的課程予研究生。除了工商管理與營運專題之外,IIMs也對非營利性質或管理未臻善的產業如農業、農村發展、公共管理、能源、衛生教育有所關注,並提供企業界或專業人士公餘進修企業管理碩士的課程。.
印度音乐
印度音乐泛指印度半岛的音乐,包括北印度古典音樂(音譯為印度斯坦尼音樂,或興都斯坦尼音樂,Hindustani classical music)、南印度古典音樂(音譯為卡納提克音樂,Carnatic classical music)、各地區種類繁多的民間音樂和現代的流行音樂、電影音樂等。印度音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和社會及宗教活動關係密切。.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印度音乐
印度行政區電力普及率列表
印度行政區電力普及率列表列出印度各邦和中央直辖区家庭以電力作為照明主要來源比例,資料來源為2001年及2011年人口普查,排名則以2011年人口普查為準。.
印度行政區歷年人口列表
印度共有28個邦及7個联邦属地。印度於2011年共有12.1億人,為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僅次於中华人民共和国。印度土地面積僅占全世界的2.4%,但人口占全世界的17.5%。中央平原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東部及西部海岸地區、德干高原地區同樣為印度人口稠密區域。拉贾斯坦邦西部的塔尔沙漠則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沙漠。 沿喜马拉雅山脉的印度北部及東北部地區存在寒漠及肥沃的谷地,由於較為惡劣的環境,使得這個區域人口密度較低。.
印度行政区人口列表
印度是一个由29个邦和7个联邦属地(简称UT)组成的联邦国家。2017年印度拥有13.24亿人口,是仅次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印度的国土面积只占全世界的2.4%,但占全世界17.5%的人口都居住在这里。德干高原的东部和西部沿海平原也是印度人口稠密的地区。拉贾斯坦邦西部的塔尔沙漠则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沙漠之一。北部和东北部沿喜马拉雅山脉的各个邦包含有寒冷干旱的沙漠和肥沃的山谷。这些邦则由于难以改变的地理障碍导致人口密度相对较小。.
印度行政区人类发展指数表
以下是印度一级行政区划(邦、联邦属地与国家首都辖区)根据人类发展指数的排名表。主要数据来源为印度共和国政府国家规划委员会2011年出版的《2011年国家人类发展报告》,根据2007年至2008年份的数据整理。该报告未包含少数行政区2011年度的更新数据,在以下列表中仍然采用更早的数据。2000年11月初,恰蒂斯加尔邦、贾坎德邦与北安查尔邦分别从中央邦、比哈尔邦和北方邦分出,在2001年度《报告》中计入原行政区,在2011年度报告中单计。印度东北地区除阿萨姆邦以外的曼尼普尔邦、梅加拉亚邦、米佐拉姆邦、那加兰邦、锡金邦、特里普拉邦、阿鲁纳恰尔邦七邦合计为“东北地区”,无单一邦份的数据。此外附有由各邦政府计划部门统计的2001年、2005年最新数据,与国家报告的计算方式有所出入,仅供参考。.
印度行政区划
行印度行政区划主体上为四个层次和五个层次并存的格局,大致为一级行政区、县、乡(市)、村(镇)四级制与邦(一级行政区)、专区、县、乡(市)、村(镇)五级制。印度城市,不论大小,绝大多数隶属于县,镇与村则隶属于乡。.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印度行政区划
印度行政区面积列表
Category:印度的邦和中央直辖区.
印度语言
印度语言非常复杂,大约有几百种,根据1961年的统计,有1652种,根据2001年的统计,有29种语言的使用人口超过一百万,有122种语言的使用人口超过一万人,这些语言主要分属于两大语系:印欧语系的印度-雅利安语支(使用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0%)和达罗毗荼语系(使用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2%),此外还有部分语言属于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和南亞語系蒙達語族,以及其他一些孤立语言。 印度現時主要官方语言是印地语,第二官方语言为英语,印度宪法规定“联邦官方语言为使用天城体字母的印地语”,但没有任何法律规定正式全国通用语言。.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印度语言
印度语言列表
印度国有十一億人口,使用最多的語言為印地语。講印地語的人口有四億一千萬。其次講英语的人口有三億五千萬,比美國人口多五千万。.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印度语言列表
印度陸軍
印度陸軍(IA, 印地语:भारतीय थलसेना, Bhāratīya Thalasēnā)是印度军队的陸上戰鬥部隊和規模最大的軍種。印度陆军在1947年印度获得独立后,继承了位于印分区的英属陆军大部分基础设施。其起初的目標是為了保護國家的邊界,然而近來也對內部提供安全保護,特別是對襲擊克什米爾和東北部的武裝恐怖份子、分离份子。除战争外,军队也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部队。 印度陸軍完全屬於自願役,印度從未使用過徵兵制。印度陆军已參與過許多戰爭,第一次印巴戰爭、波羅行動、中印邊境戰爭、第二次印巴戰爭、第三次印巴戰爭、斯里蘭卡內戰、卡爾吉爾戰爭等。除此之外,印度也派遣軍隊作為聯合國的維和部隊,於塞浦路斯、黎巴嫩、剛果、安哥拉、柬埔寨、越南、納米比亞、薩爾瓦多、利比里亞、莫桑比克和索馬利亞等地行動。.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印度陸軍
印度最多人口的城市列表
本表所列为印度人口接近百万或百万以上的主要城市,城市汉译名源自.
印度斯坦语
印度斯坦语(हिन्दुस्तानी,)又称印地—乌尔都语,是语言学家对印度斯坦(即南亞北部)的印地语、乌尔都语及其相應方言的统称。这些語種的语法基本相同,都有共同的基本词汇。 印地语和乌尔都语雖同屬於印度斯坦语,但兩者使用的文字不同,前者使用天城文,後者使用波斯—阿拉伯字母。.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印度斯坦语
印度愛滋病情況
根據的數據,2013年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在印度的患病率為0.27,估計印度有239萬人患有艾滋病,而英國醫學期刊在2010年估計印度艾滋病人口介於1.4至1.6百万人。在過去十年裡,印度艾滋病毒感染人數錄得50%的跌幅。.
印地语
印地语(天城文:हिन्दी或हिंदी,拉丁字母转写:)又稱北印度語,是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中印度-雅利安语支下的一种语言。印地語以使用國家數量來算是世界排名第八的語言,在1965年1月26日成为印度中央政府的官方語言(连同英语)。印地语和乌尔都语(合稱印度斯坦語)大同小異,主要區別在於前者用天城文,後者用基於阿拉伯字母的烏爾都字母,前者引进的梵语--词多一点,后者的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多一些。.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印地语
南德普拉耶格
南德普拉耶格(Nand Prayag),是印度北阿坎德邦Chamoli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433(2001年)。南德普拉耶格是恆河上游支流南達肯尼河與阿勒格嫩達河的匯流點,為印度教五大神聖匯流點(潘奇普拉耶格)之一。.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南德普拉耶格
南達肯尼河
南達肯尼河(Nandakini),是印度北阿坎德邦的一條河流,為恆河東源阿勒格嫩達河的主要支流之一。該河發源於、西南側,匯集冰川雪水後向西流,於南德普拉耶格注入阿勒格嫩達河。匯流點南德普拉耶格海拔870公尺,是阿勒格嫩達河流域神聖的五個匯流點之一。 Category:阿勒格嫩達河 Category:北阿坎德邦河流.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南達肯尼河
台拉登
台拉登(印地语:देहरादून;拉丁化:Dehradun、Dehra Doon)为印度北阿坎德邦(旧称北安查尔邦)首府,也是台拉登县行政中心和北阿坎德邦最大城市,南面距首都德里270公里。在印度,台拉登因其高收入而闻名。地理上,该城市地处印度河-恒河平原北缘,北枕喜马拉雅山脉,南依西瓦利克山脉,东临恒河,西接亚穆纳河,为二河分水岭所处位置。.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台拉登
台拉登县
台拉登县(印地语: देहरादून)是印度北阿坎德邦加瓦尔专区的一个县,位于北阿坎德邦西端。该县总面积3,088 km2 (1,192 sq mi)。总人口1,282,143,人口密度415 /km2 (1,075 /sq mi)。台拉登县行政中心为台拉登。.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台拉登县
塔纳克普尔
塔纳克普尔(Tanakpur),是印度北阿坎德邦Champawat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5810(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塔纳克普尔
塔魯族
塔魯族,是尼泊爾南方德赖平原地區的少數民族,也分布於印度比哈爾邦,北阿坎德邦和北方邦,可分為12個內婚制氏族。 他們的來源不清楚,拉納氏族認為自己出自拉傑普特人,而東面的塔魯族則認為出自迦毗羅衛的釋迦族 他們稱自己為森林的人,在森林進行移動耕作。他們種植水稻,芥菜,玉米和扁豆,還收集野生水果,蔬菜,藥用植物和材料等森林產品來建房並狩獵鹿,兔子和野豬,並在河流和湖釣魚。 他們有名的地方是對瘧疾的抵抗能力,在20世紀50年代台拉地區瘧疾絕跡前,他們是原住民,丘陵地區尼泊爾人如果他們在6月1日之後或11月1日之前在台拉住宿一般都會死亡,附近居住的其他民族發現瘧疾的發病率是塔魯族的近7倍。 但在20世紀50年代,世界衛生組織支持尼泊爾政府根除台拉森林的瘧疾。從尼泊爾中部山區來的人遷移到台拉,並垂涎該地肥沃的土地。塔魯族失去了他們的傳統土地,成為新土地所有者的奴隸。當奇特旺成立第一個保護區時,塔魯族社區被迫從他們的傳統土地搬遷。他們被剝奪了擁有土地的任何權利,因此被迫陷入無土地和貧困的狀況。當奇特旺國家公園被指定時,尼泊爾士兵摧毀了公園邊界內的村莊,燒毀了房屋,毆打了試圖犁耕田地的人,塔魯族在槍口威脅下離開。 尼泊爾政府在2000年7月17日取締了卡邁亞債奴制,禁止任何人僱用別人作為債役勞工,並宣布將一個人作為債役勞動者的行為是非法的。雖然民主在該國得到恢復,但塔魯族社區呼籲建立一個更具包容性的民主,因為他們害怕保持為一個貧困群體。.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塔魯族
多加达
多加达(Dogadda),是印度北阿坎德邦Garhwal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2690(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多加达
多伊瓦拉
多伊瓦拉(Doiwala),是印度北阿坎德邦Dehradun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8047(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多伊瓦拉
大尼泊爾
大尼泊爾(Greater Nepal)是一個政治地理概念,指超越尼泊爾目前的界限,包括1814年至1816年英尼战争結束之後所簽的蘇高利條約,領土被割讓給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的區域。這個概念在許多尼泊爾民族主義團體還存在。.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大尼泊爾
天主教密拉特教区
天主教密拉特教区 (Dioecesis Meerutensis)是羅馬天主教的一個教區,位於印度北部,包括北方邦西北部及北阿坎德邦西部,面積28,337平方公里。受阿格拉总教区管轄。 1956年2月20日升為教區。2004年有教友27,192名,佔轄區總人口百分之0.1。由九十二名司鐸名管理五十六個堂區。現任教區主教方濟‧卡利斯特。.
天主教巴雷利教区
天主教巴雷利教区 (Dioecesis Bareillensis)是羅馬天主教的一個教區,位於印度北部,包括北方邦西北部及北阿坎德邦東部,面積32,229平方公里。受阿格拉总教区管轄。 1989年1月19日升為教區。2006年有教友5,710名,佔轄區總人口百分之0.1。由六十二名司鐸名管理五十二個堂區。現任教區主教伊纳休斯•德索萨。.
奈尼塔尔
奈尼塔尔(Nainital),是印度北阿坎德邦Nainital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281人(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奈尼塔尔
奈尼塔爾縣
奈尼塔爾縣是印度的一個縣,位於該國北部,由北阿坎德邦負責管轄,面積3,860平方公里,識字率為84.85%,2011年人口955,128,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47人。.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奈尼塔爾縣
安东尼奥·德尔·安德拉德
安东尼奥·德尔·安德拉德(António de Andrade;),葡萄牙耶穌会传教士。生于葡萄牙奧萊羅斯,卒于现在的印度果阿邦(当时为葡萄牙殖民地)。是第一个经印度穿越喜马拉雅山进入西藏的欧洲人。 1626年8月,安东尼奥·德尔·安德拉德和他的教会兄弟曼努埃尔·马尔克斯从印度北部现在的北阿坎德邦杰莫利县穿过位于喜马拉雅山的中印边界玛那山口(海拔5608 m)进入现在的中国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试图进入西藏传教。当时这里的统治者是古格王朝赤扎西扎巴德王。据说,正是因为安东尼奥·德尔·安德拉德的传教行为,导致了古格王朝的灭亡。 当时的古格王赤扎西扎巴德与他充任宗教领袖最高法王的弟弟扎达矛盾很深,古格王试图用西方人来抵消当地僧侣势力的威胁,削弱佛教团体的影响,引起僧侣的不满,1633年,僧侣们发动叛乱,古格王弟勾结拉达克军队围攻古格都城。1635年,古格王不敌而投降,國王及王室成員慘遭拉達克將士殺害,古格王朝灭亡。其地被拉达克王室统治,后来又被拉萨政府夺回〔1679年,五世达赖及其爱徒第巴桑结嘉措、持教法王达赖汗命令噶丹泽旺率蒙藏联军反击拉达克王的入侵,攻占拉达克首都列城,迫使拉达克王割让早年侵占的古格、日土等地并恢复称臣纳贡〕。安东尼奥·德尔·安德拉德建立的西藏第一个耶穌会被取缔,所有传教士被驱逐出境。.
尼爾坎特峰
尼爾坎特峰是印度的山峰,由北阿坎德邦負責管轄,屬於喜馬拉雅山脈的一部分,海拔高度6,596米,攀山隊在1974年6月3日首次登上該山峰。 Category:印度山峰.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尼爾坎特峰
尼泊尔语
尼泊尔语属印度-雅利安语支,在尼泊尔、不丹、印度和缅甸的一些地区使用。是尼泊尔的官方语言。大概一半的尼泊尔人使用尼泊尔语作为其母语,其他尼泊尔人将其作为第二语言。使用范围包括东尼泊尔,直到印度领土北安查尔邦(Uttaranchal)和喜马偕尔邦(Himachal Pradesh)。 尼泊尔语是分布在最东部的帕哈里语,它是一组使用于喜马拉雅山低海拔地区的语言。尼泊尔语在发展过程中与一些藏缅语族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最显著的是尼瓦尔语,显示了藏-缅语的影响。尼泊尔语與印地语很近似,但稍显保守,来自波斯语和英语的词汇少于印地语,较多的词源自梵语。现今,尼泊尔语一般使用天城文。Bhujimol是一种最古老的尼泊尔本地文字。 19世纪下半叶出现一些尼泊尔语文学作品,包括 Sundarananda Bara 著的《Adhyatma Ramayana》(1833),《Birsikka》是一个佚名民间故事合集。同时也有一些翻译自梵文的作品,例如 Bhanubhakta 翻譯了《羅摩衍那》。《圣经》也被翻譯成了尼泊爾語。 尼泊尔语的自稱发音为“Khaskura”,另外還有不同的名称。英文稱尼泊爾語为“Nepali”或“Nepalese”。尼泊爾語有時也被叫做“廓尔喀语”——卡斯人(尼泊尔的主體民族之一)的语言。其他名字還有“Parbatiya”,意思是山区人民使用的语言。 在中国,中国传媒大学以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是全中国仅有的两所教授尼泊尔语的学府,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亦有尼泊尔语广播。.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尼泊尔语
巴尔科特
巴尔科特(Barkot),是印度北阿坎德邦Uttarkashi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6098(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巴尔科特
巴德里纳特普里
巴德里纳特普里(Badrinathpuri),是印度北阿坎德邦Chamoli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841(2001年)。.
巴盖什沃尔县
巴盖什沃尔县(印地语:चमोली ज़िला)是印度北部北阿坎德邦的一个县,县治位于巴盖什沃尔。该县属于北阿坎德邦下辖的两个专区之一的库马盎专区,西部及西北与杰莫利县接壤, 东部和东北与比托拉格尔县毗邻,南临阿尔莫拉县。 2011年印度人口普查证实,该县是北阿坎德邦13个县中人口倒数第三的县(位列鲁德勒布勒亚格县及金巴沃德县之前)。.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巴盖什沃尔县
巴盖斯赫瓦尔
巴盖斯赫瓦尔(Bageshwar),是印度北阿坎德邦Bageshwa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7803(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巴盖斯赫瓦尔
巴杰普尔
巴杰普尔(Bajpur),是印度北阿坎德邦Udham Singh Naga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21782(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巴杰普尔
中华民国公民签证要求
-- 中華民國公民簽證要求為中華民國國民入境其他國家或地區的限制性管理要求。雖然中華民國國民在其《國籍法》下只有一種國籍類別,但其則基於是否在臺灣地區設有戶籍而有所不同。因此,中華民國國民可分為2類:有戶籍國民與無戶籍國民,無戶籍國民無權居留於臺灣地區。只有有戶籍國民可領取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並將其號碼列於中華民國護照內,代表該護照持有者為有戶籍國民。有戶籍國民的護照比起無戶籍國民,可以使用免簽證的方式入境更多國家與地區,而無戶籍國民則必須依據各國或各地區入境管理機關的規定下,申請入境許可。 2006年起,中華民國護照因其可免簽證進入多個國家,是全球評比最高的5個護照之一。截至2018年5月,有戶籍中華民國國民護照可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入境的國家或地區數量為148個,在亨氏簽證受限指數當中排名第26位(與梵蒂岡同名次)。然而,中華民國外交部則列出共167個國家或地區可以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入境,這包含了需在入境前事先取得邀請函或簽證核准函等入境文件的國家(如哈薩克、烏茲別克與越南)。由於這類簽證必須在入境前或入境時取得相關文件,因此並不算在免簽證或落地簽證的國家或地區之列。下面的示意圖僅列出不需事先準備額外文件即可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入境的國家或地區。.
丹德拉
丹德拉(Dhandera),是印度北阿坎德邦Hardwa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5297(2001年)。位于.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丹德拉
东经80度线
東經80度線是本初子午線向東80度的經線,是為東經80°。此經線由北極點起穿過北冰洋、亞洲、印度洋、南冰洋以及南極洲直到南極點。 東經80度線與西經100度線形成一個大圓。.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东经80度线
世界隧道列表
世界隧道列表中所包含的隧道类型包括:公路、铁路、地铁、输水、灌溉、水力发电、输电、矿石输送、粒子加速器等。本列表仅列出长度超过12公里的隧道。.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世界隧道列表
帕吉勒提河
帕吉勒提河是印度的河流,位於北阿坎德邦,是恆河的西源,發源自根戈德里冰川,河道全長205公里,流域面積6,921平方公里,平均流量每秒257.78立方米。帕吉勒提河流至特赫里加瓦爾縣南部的德沃普拉耶格,與東源阿勒格嫩達河匯集後,始稱恆河。 Category:北阿坎德邦河流 Category:恒河水系.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帕吉勒提河
乌塔尔卡斯希
乌塔尔卡斯希(Uttarkashi),是印度北阿坎德邦Uttarkashi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6220(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乌塔尔卡斯希
乔斯希马特
乔斯希马特(Joshimath;又譯焦希默特),是印度北阿坎德邦杰莫利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3202(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乔斯希马特
亞穆納河
亞穆納河(梵文:यमुना,Yamuna River),又名朱木納河、閻牟那河,是印度北部主要河流之一、恆河的支流。全長1,370公里,其水系面積達,佔的40.2%。是印度沒有直接入海的河流中,長度最長的河。 起源於北阿坎德邦的喜馬拉雅山冰川,在安拉哈巴德注入恆河。安拉哈巴德就是中印度古城Prayāga(梵语:“祭祀之地”也是梵天创造世界后第一次献祭的地方;英语:Prayag;玄奘译作钵罗耶迦)。 亞穆納河的水質原本算是相當的好,不過其中從喜馬拉雅山的亞姆諾特里到德里的沃濟拉巴德的這一段,長375公里的河段,在沃濟拉巴德堰壩到Okhla堰壩之間有15個下水道的污水流進亞穆納河,因此在沃濟拉巴德之後的污染非常嚴重。官方人員描述這條河有如污水沟渠一樣,其生物需氧量(BOD)在14至28 mg/l之間,而且含有大量的大腸桿菌。亞穆納河的污染源有:家庭廢水及都市廢水、由於森林砍伐而造成的土壤侵蝕、農業生產產生的肥料、除草劑、殺蟲劑等農業廢水、商業活動產生的逕流以及工業廢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亞穆納河
度母谷
度母谷是印度北阿坎德邦北卡什县东北边境的一个小山村,位于甲扎岗噶河畔,距中国声索的葱莎(印度称为讷郎;Nelang)仅2.5km,坐标为),由此往东北的小村子除葱莎外,还有甲唐、桑、波林三多。.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度母谷
人民院 (印度)
人民院(印地语:लोक सभा;英语:House of the People)是印度议会的下议院。人民院的议员由具有普选权的成年人直选产生。截止2009年,共选举产生了15届人民院。.
库马盎专区
库马盎专区是印度北阿坎德邦下辖的两个专区之一,下辖6个县:比托拉格尔县、金巴沃德县、阿尔莫拉县、巴盖什沃尔县、奈尼塔尔县及乌但辛那加县 。 库马盎专区所辖各县如右图所示。 Category:北阿坎德邦行政区划 Category:印度各邦专区.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库马盎专区
德瓦拉哈特
德瓦拉哈特(Dwarahat),是印度北阿坎德邦Almora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2543(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德瓦拉哈特
德沃普拉耶格
德沃普拉耶格(Deva Prayāga),意译為天神滙流處,是印度北阿坎德邦特赫里加瓦尔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2144(2001年)。帕吉勒提河(the Bhagirathi R.)和阿勒格嫩达河(Alaknanda)在该地汇合,始称恒河。.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德沃普拉耶格
保里
保里(Pauri),是印度北阿坎德邦Garhwal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24742(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保里
俱盧
俱盧國(梵語:कुरु Kuru),又譯拘樓國,居樓國,是古印度十六大國之一,大致位於今日的德里、哈里亞納邦、北阿坎德邦以及北方邦的西部地區。吠陀時代俱盧國就有了高度發達的政治社會結構,與印度鐵器時代的灰色彩陶文化關係密切。 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的核心舞台就是俱盧國,故事講述婆羅多族的兩支後裔,持國、難敵為首的俱盧族,與般度族也就是般度王五子,堅戰、怖軍、阿周那、無種、偕天,圍繞俱盧國王位的繼承而產生的種種紛爭,最終導致了同室操戈傷亡慘重的俱盧之戰。.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俱盧
北卡什县
北卡什县是印度北阿坎德邦加瓦尔专区的一个县。总面积8,016 km2 (3,095 sq mi),其中的1451km2属于与中国有争议的桑、葱莎、波林三多,为中印中段边界四块领土争议区中的最大的一块。总人口295,013,人口密度37 /km2 (96 /sq mi)。县治的名称与县名相同,叫做乌徳尔格希或北迦尸,意为“神光照耀之地”,印度教的传说中,该地是6000年前由湿婆神创造的。该县西临德拉敦县,西北临喜马偕尔邦,东临杰莫利县,东北临中国,东南为鲁德拉普拉亚格县,南临特里加瓦尔县。恒河的两大源头之一帕吉勒提河发源于该县的根戈德里冰川;恒河的最大支流亞穆納河发源于该县的本德尔本杰山亚穆纳斯特里冰川(亚姆诺德里冰川)。.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北卡什县
北緯29度線
北緯29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29度的纬线。它穿過非洲、亚洲、太平洋、北美洲和大西洋。 在墨西哥該線是下加利福尼亞州和南下加利福尼亞州的邊界。 在這條緯線上,夏至的白晝長14小時0分鐘,冬至則為10小時18分鐘。.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北緯29度線
北緯31度線
北緯31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31度的纬线。它穿過非洲、亚洲、太平洋、北美洲和大西洋。 該線構成了伊朗和伊拉克邊界的一段。在美国,該線構成了密西西比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一段邊界,及亚拉巴马州和佛罗里达州的大部分邊界。 1797年,考察了這條緯線,當時該線是美国和西班牙殖民地的分界線。 在這條緯線上,夏至的白晝長14小時10分鐘,冬至則為10小時8分鐘。.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北緯31度線
北纬30度线
北纬30度线是地球上的一条纬线,位于赤道与北极点的三分之一处,横跨非洲、亚洲、太平洋、北美洲与大西洋。 该纬度处于副热带高压控制之下,其经过的区域大多为干旱或半干旱气候。 在這條緯線上,夏至时白昼长为14小时5分钟,冬至时则为10小时13分钟。 该纬度下:.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北纬30度线
北阿坎德邦行政区划
印度北阿坎德邦辖有13个县。2000年,由原北方邦13个县成立新的北安查尔邦。2007年,印度官方改为现名。 北阿坎德邦设有两个专区,库毛恩专区和加瓦尔专区。皮特拉加尔县、查姆帕瓦特县、阿尔莫拉县、巴格希瓦县、奈尼塔尔县、乌但辛那加县6县属于库毛恩专区,北卡什县、查谟利县、鲁德拉普拉亚格县、特里加瓦尔县、德拉敦县、加瓦尔县7个县属于加瓦尔专区。 北阿坎德邦所辖各县如右图所示。 Category:北阿坎德邦行政区划.
北方邦
北方邦(印地语:उत्तर प्रदेश;拉丁字母转写:)处于印度北部,和尼泊爾接壤,毗鄰國內的北阿坎德邦、喜马偕尔邦、哈里亚纳邦、拉贾斯坦邦、中央邦以及比哈尔邦。人口逾两亿,是印度人口最多的邦,亦是世界人口最多的一級行政區。.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北方邦
國道108號 (印度)
國道108號(英語:National Highway 108,簡稱NH 108)是一條連接著印度北阿坎德邦達拉蘇和根戈德里的公路,全長127公里(91英里)並完全位於北阿坎德邦境內,而途經的城鎮則包括有烏塔爾卡斯希和亞穆諾特里。.
國道109號 (印度)
國道109號(英語:National Highway 109,簡稱NH 109)是一條連接著印度北阿坎德邦魯德拉普拉耶格和凱達爾納特的公路,全長76公里(47英里)並完全位於北阿坎德邦境內,該國道途經的城鎮包括有古普特卡希。.
切特里
切特里,是尼泊爾卡斯人三個種姓其中之一,也是全國人口最多的種姓。在2011年佔全国人口16.6%,在山區比例更高。根據1854年尼泊爾民法,切特里是三個佩帶聖線的種姓之一。 在尼泊爾現代史,切特里在國家統一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是尼泊爾廓爾喀軍隊,警察和政府管理人員的核心。.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切特里
喜馬拉亞鶉
喜馬拉亞鶉(Ophrysia superciliosa),又名高山鶉,是一種中等身形的雉。牠們只曾於印度西北部北阿坎德邦喜馬拉雅山脈以西的兩個地方見到。最近只曾於1876年見到牠們,恐怕已經滅絕。.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喜馬拉亞鶉
喜马偕尔邦
喜马偕尔邦(印地语:हिमाचल प्रदेश,拉丁字母转写:Himachal Pradesh)是印度北部的一个邦,毗连中国西藏自治区。该邦官方语言为印地语。全境属于喜马拉雅山区,气候温和,但冬季寒冷。首府西姆拉曾是英属印度的夏都。经济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盛产水果。.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喜马偕尔邦
喜马拉雅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हिमालय IAST:hīmalaya,“雪域”之意;;हिमालय)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位于亚洲的中国西藏自治区与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边境上。东西长2400多公里,南北宽200—300公里。分布于青藏高原南缘,西起克什米尔的南迦-帕尔巴特峰(北纬35°14'21",东经74°35'24",海拔8125米),东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北纬29°37'51",东经95°03'31",海拔7756米),总面积约594,400平方公里。 中国与尼泊尔边界上的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喜马拉雅山脉中還有一百多座高度超過7200米的山峰,而喜马拉雅山脉以外的最高峰是世界第二高峰、位於喀喇昆仑山脉的喬戈里峰,高度8611米。喜马拉雅山脉對南亞文化有許多的影響,許多山脈中的高山是佛教及印度教的聖地。 喜马拉雅山脉也有一些較低而走勢平行的山麓,第一山麓在最南邊,高約一千米,稱為西瓦利克山脈,再往北即是高二千到三千米的。 喜马拉雅山脉橫跨了五個國家:印度、尼泊尔、不丹、中国及巴基斯坦,喜马拉雅山脉主要是在前三個國家的國境內。喜马拉雅山脉的西北方是興都庫什山脈和喀喇昆仑山脉,北邊是西藏高原,南邊則是印度河-恆河平原。 世界上的主要河川中,印度河、恆河及雅魯藏布江(下游是布拉馬普特拉河)-都是發源自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河和雅魯藏布江發源自岡仁波齊峰附近,而恆河發源自印度的北阿坎德邦。這些河的流域中居住了約六億人。.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喜马拉雅山脉
喜马拉雅雪松
喜马拉雅雪松(Cedrus deodara)是雪松的一个物种,为阿富汗东部、巴基斯坦北部(特别是在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境内)、印度(查谟-克什米尔邦、喜马偕尔邦、锡金、大吉嶺、北阿坎德邦)、西藏地区西南端以及尼泊尔西部的本土植物,通常出现在海拔的地方。它是一种常青松柏,可长至高(偶尔可高达),树干最粗可达直径。它有着圆锥形树冠,树干水平,树针下垂。.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喜马拉雅雪松
品達爾河
品達爾河(英語:Pindar River),是印度北阿坎德邦的一條河流,為恆河東源阿勒格嫩達河的主要支流之一。該河發源於巴蓋什沃爾縣北部的,幹流先向西流,後轉向西北流,最終於卡爾恩普拉耶格注入阿勒格嫩達河。匯流點卡爾恩普拉耶格海拔730公尺,是阿勒格嫩達河流域神聖的五個匯流點之一。 Category:阿勒格嫩達河 Category:北阿坎德邦河流.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品達爾河
哈尔德瓦尼-丘姆-卡特戈达姆
哈尔德瓦尼-丘姆-卡特戈达姆(Haldwani-cum-Kathgodam),是印度北阿坎德邦Nainital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29140(2001年)。.
哈尔德瓦尔
哈尔德瓦尔(Hardwar),是印度北阿坎德邦Hardwa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75010(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哈尔德瓦尔
哈德瓦縣
哈德瓦縣(又译作哈立德瓦尔县或赫尔德瓦尔县)是印度的一個縣,位於該國北部,由北阿坎德邦負責管轄,面積2,360平方公里,海拔高度249米,2001年人口1,447,187,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13人。.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哈德瓦縣
冈德人
貢德人(Gondi people或Gond people),又稱岡德人,南亞印度少數民族,主要分佈於印度中部。多數使用,屬達羅毗荼語系貢德語族,也有許多人使用周圍其他民族的語言。主要信仰為印度教及泛靈信仰。主要從事農業,栽培玉米、水稻、油菜、棉花等作物。20世紀尚行刀耕火種,兼事狩獵採集。擁有豐富的傳統藝術及歷史悠久的口傳文學。盛行、交換婚和私奔婚;交表婚也相當普遍。.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冈德人
凯达尔纳特
凯达尔纳特(Kedarnath),是印度北阿坎德邦鲁德勒布勒亚格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479(2001年)。国际知名的凯达尔纳特寺位于该镇。.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凯达尔纳特
凯拉凯拉
凯拉凯拉(Kela Khera),是印度北阿坎德邦Udham Singh Naga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7783(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凯拉凯拉
全印学生协会
全印学生协会(All India Students' Association)是印度的左翼学生组织,是印度共产党(马列)解放的学生组织。全印学生协会于1990年8月9日在安拉阿巴德成立,由几个在不同邦运作的左翼学生组织合并而成。 Sucheta De是其全国主席,Sandeep Saurav是其全国总书记。 全印学生协会在2015年举行的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学生会选举中赢得了两个中央席位。.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全印学生协会
兰多乌尔
兰多乌尔(Landour),是印度北阿坎德邦Dehradun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3250(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兰多乌尔
兰道拉
兰道拉(Landaura),是印度北阿坎德邦Hardwa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6022(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兰道拉
兰斯多沃内
兰斯多沃内(Lansdowne),是印度北阿坎德邦Garhwal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7902(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兰斯多沃内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机场代码 (D)
Category:航空代码列表.
皮托拉加尔
托拉加尔(Pithoragarh),是印度北阿坎德邦Pithoragarh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41157(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皮托拉加尔
现任印度首席部长列表
首席部长是印度共和国29个邦和2个联邦属地(德里与本地治里)政府首脑的官衔。根据《印度宪法》,印度各地方在名义上为其元首,实际上由首席部长掌控行政权。选举进行之后,总督通常会邀请在议会中拥有多数议席的政党组成地方政府,或由数个政党组成联合政府,并从中委任一名首席部长。首席部长的任期为最长五年,并且可以寻求连任,并不设有任何限制。 德里以及马哈拉施特拉邦分别于2014年2月与9月开始实施《》,故其首席部长一职一直悬空至今。现任的首席部长之中,有3位是女性,她们分别是:古吉拉特邦的、西孟加拉邦的以及拉贾斯坦邦的;任职时间最长的是锡金邦的,他自以来开始任职,迄今已有;年纪最大的是旁遮普邦的(1927年出生),而年纪最小的是贾坎德邦的(1975年出生)。持有印度国民大会党党籍者有9位,则有6位来自印度人民党;其他首席部长当中并没有人属于同一个政党。.
玛那山口
玛那山口 (海拔,另一说法为5545m), 别名仲尼拉 (Chongnyi La;Dungri La)或卓尼拉,藏文意为两村山,是位于中国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达巴乡与印度北阿坎德邦杰莫利县之间的喜马拉雅山的一个山口。2005-2010年期间,印度军方的边境道路组织(BRO)已经将印度58国道(NH58)从伯德里纳特(Badrinath)延伸至玛那山口印度一侧的边界线上(延伸线长度为27 km),号称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汽车可以到达的山口。.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玛那山口
班巴萨
班巴萨(Banbasa),是印度北阿坎德邦Champawat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7138(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班巴萨
班迪亚
班迪亚(Bandia),是印度北阿坎德邦Udham Singh Naga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8897(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班迪亚
科特德瓦拉
科特德瓦拉(Kotdwara),是印度北阿坎德邦Garhwal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25400(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科特德瓦拉
穆尼基雷蒂
尼基雷蒂(Muni Ki Reti),是印度北阿坎德邦Tehri Garhwal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7879(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穆尼基雷蒂
穆索奥里
索奥里(Mussoori),是印度北阿坎德邦Dehradun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26069(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穆索奥里
穆索里
索里(按印度文मसूरी應譯為“摩蘇里”)是一个山中避暑地,位于印度北阿坎德邦喜马拉雅山脉山脚下。位于该州首府德拉敦以北35公里,首都新德里以北290公里。.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穆索里
穆罕默德·纳第尔·沙阿
罕默德·纳第尔·沙阿(Mohammed Nadir Shah,محمد نادر شاه,出生名Mohammed Nadir;)在成功的軍旅生涯(如1912年鎮壓曼加勒反抗事件)後成為阿富汗国王(1929年-1933年)。.
穆斯林征服印度次大陆
斯林征服印度次大陆主要发生于12到16世纪。虽然早在公元8世纪的拉其普特王国时期,早期穆斯林已经部分进入今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自德里苏丹国成立后,伊斯兰教开始向整个次大陆的大部分地区蔓延。在1204年,由巴赫蒂亚尔领导的穆斯林征服孟加拉,标志着伊斯兰教扩张至最东部。 在马拉地帝国崛起以及随后的英属东印度公司征服印度之前,穆斯林莫卧儿帝国能够吞并或征服大多数印度教国王。但是,它从来没有能够征服喜马拉雅山上坡的印度教王国,如今喜马偕尔邦、北阿坎德邦、锡金、尼泊尔和不丹,以及印度的最南端,如特拉凡哥尔和阿薩姆地區的阿豪姆王國。.
突厥 (種姓)
突厥是印度穆斯林種姓中一社群,分布於北方邦、北阿坎德邦與尼泊爾南方。 他們聲稱來自中亞,被古爾王朝帶到印度,定居在喜馬拉雅山脈的山坡上防禦拉其普特人。有人聲稱他們是烏古斯人。 他們是小型農民,村莊往往是單種姓。主要種植小麥,水稻,玉米,高粱和甘蔗。 他們是完全遜尼派穆斯林,偏好與同一種姓的近親结婚。 category:种姓制度 category:印度民族.
紈妲娜·希瓦
纨妲娜·希瓦(天城文:वन्दना शिवा;Vandana Shiva;1952年11月5日—),生於印度北阿坎德邦德拉敦,是一位物理学家,环保主义者及作家。希瓦现居德里,她曾在领导性的科学与技术学术杂志上发表了300多篇文章。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希瓦参与了非暴力的抱樹運動。这一运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女性,她们用自己的身体来保护树木并阻止砍伐树木。希瓦也是全球化国际论坛的领导者之一,其他领导者包括Jerry Mander、Edward Goldsmith、拉爾夫·納德、Jeremy Rifkin等。希瓦也是反全球化运动的著名战士。她维护过许多传统习俗的智慧,这一点可以从Ranchor Prime所著的《吠陀生態學》(Vedic Ecology)一书中作者对她的访谈中明显地看出来。.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紈妲娜·希瓦
綠滇西蛇
綠滇西蛇(Atretium schistosum)是南亞一種普遍及無害的水蛇。.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綠滇西蛇
红嘴蓝鹊
红嘴蓝鹊(学名:Urocissa erythrorhyncha)为鸦科蓝鹊属的鸟类。.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红嘴蓝鹊
纳伦德拉纳加尔
纳伦德拉纳加尔(Narendra Nagar),是印度北阿坎德邦Tehri Garhwal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4796(2001年)。.
纳格拉
纳格拉(Nagla),是印度北阿坎德邦Udham Singh Naga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22944(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纳格拉
维卡斯纳加尔
维卡斯纳加尔(Vikasnagar),是印度北阿坎德邦Dehradun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2485(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维卡斯纳加尔
罗奥尔凯埃
罗奥尔凯埃(Roorkee),是印度北阿坎德邦Hardwa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7747(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罗奥尔凯埃
烏但辛那加縣
烏但辛那加縣是印度的一個縣,位於該國北部,由北阿坎德邦負責管轄,面積2,908平方公里,識字率為74.44%,2011年人口1,648,367,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67人。.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烏但辛那加縣
瑞诗凯诗
诗凯诗()是印度北部北阿坎德邦的一个小镇,在喜马拉雅山脉脚下,被称为“通向喜马拉雅的门户”。恒河流经小镇并将其分割为两部分,两岸坐落着众多瑜伽学校,为世界闻名的瑜伽静修处。尽管常住人口仅有75000人,但瑞诗凯诗每年会迎接数十万的朝圣者和旅客。当地法律规定所有人必须食素,摈弃烟酒,塑料袋的使用也在此被禁止。.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瑞诗凯诗
甲扎岗噶河
扎岗噶河(藏文:རྒྱལ་མོ་རྔུལ་ཆུ་;威利: ;英语:Jadh Ganga;Jada Ganga;Jahnavi River),是印度与中国有领土争议的北阿坎德邦北卡什县东北部境内(中国称桑、葱莎、波林三多地区,属中国西藏札达县托林镇波林村地域。)巴吉拉蒂河右岸的一条支流,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塔加山口(Thaga La,海拔5147米)及桑久拉山口(Tsang Chok La,海拔5416米)附近冰山,向南流,沿途汇入桑曲、麦那曲等支流,在葱莎(藏文རྒྱལ་མོ;威利:Tshong-sa;坐标)附近转向西南,经讷郎山口(公贡桑巴通道)流出国境,在印度北卡什县境内的 拜龙卡蒂(Bhaironghati)汇入恒河的主源帕吉勒提河(Bhagirathi River)。.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甲扎岗噶河
特別邊防部隊
特別邊防部隊(Special Frontier Force)是印度的一個準軍事部隊,創立於1962年11月14日,其主要目標是在中印再度爆發戰爭時在中國境內進行秘密行動。在印度特種部隊中服役的藏人超過一千人,其中許多在此部隊服役。 該部隊總部位於印度北阿坎德邦恰克拉塔,早期由印度情報局指揮,現由印度研究分析室指揮。.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特別邊防部隊
特赫里
特赫里(Tehri;旧译作“真日”),印度北阿坎德邦中部一城市,位于巴吉拉蒂河和巴希兰格纳河的汇流处,老城已被特赫里大坝建成后形成的人工湖淹没,新城现有人口25,425人(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特赫里
特里加瓦爾縣
特里加瓦爾縣是印度的一個縣,位於該國北部,由北阿坎德邦負責管轄,面積4,080平方公里,識字率為75.1%,2001年人口604,747,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48人。.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特里加瓦爾縣
芒格劳尔
芒格劳尔(Manglaur),是印度北阿坎德邦Hardwa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42782(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芒格劳尔
韦埃尔巴德拉
韦埃尔巴德拉(Veerbhadra),是印度北阿坎德邦Dehradun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3271(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韦埃尔巴德拉
莫汉普尔莫哈马德普尔
莫汉普尔莫哈马德普尔(Mohanpur Mohammadpur),是印度北阿坎德邦Hardwa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8700(2001年)。.
道里根加河 (西)
道里根加河(Dhauliganga River),是恆河的六條源流之一。它在北阿坎德邦焦希默特山腳下的注入阿勒格嫩達河。.
靛蓝航空航点
截至2016年6月,靛蓝航空拥有40个航点,其中国内航点35个,国际航点5个。.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靛蓝航空航点
領鵂鶹
鵂鶹(学名:Glaucidium brodiei),又名鵂鶹,俗稱小貓頭鷹,为鴟鴞科鵂鶹屬的鳥類,主要分布於北緯35度以南的東亞與東南亞地區。.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領鵂鶹
裂腹鱼属
裂腹鱼属(Schizothorax)是鯉科的一個屬,生長於中亞和東亞。雖然這個屬的中文名稱為「裂腹鱼属」,但其學名Schizothorax的意思卻是“裂胸”,分別由古希臘語的schízeïn(σχίζειν,意思是「裂開」與thórax (θώραξ,意思是「胸板」)。按其地理分佈,其西方的物種一般跟隨其俄羅斯名稱被稱為marinka(маринка;眾數:маринки marinki);而在東方,由於其外形酷似鱒魚,經常都被稱為「雪鱒魚」。.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裂腹鱼属
西塔尔甘杰
西塔尔甘杰(Sitarganj),是印度北阿坎德邦Udham Singh Naga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21943(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西塔尔甘杰
西喜马拉雅语支
西喜马拉雅语支(West Himalayish),是藏缅语族的一個支系。有10万人使用,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西部。多数学者把该语支和藏语方言并列,划归藏-喜马拉雅语群。 該語支可分为两个分支:.
西藏长叶松
西藏长叶松(学名:Pinus roxburghii)别名喜马拉雅长叶松(植物分类学报),是松科松属的植物。分布在不丹、印度(查谟-克什米尔邦、旁遮普邦、喜马偕尔邦、北阿坎德邦和锡金邦)巴基斯坦(西北邊境省和自由克什米爾)、阿富汗、尼泊尔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等地,它的生长高度低于其它喜马拉雅山脉松树,一般在500至2000米之间,偶尔达2300米,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西藏长叶松生长高大,可以达30至50米高,茎粗可达两米,偶尔可达三米。树皮红棕色,厚,在树干的基部有很深的缝,在树干高处则比较薄。树叶呈针状,每三根成一束,20至35厘米长,很与众不同地黄绿色。松塔椭圆柱状,12至24厘米长,5至8厘米粗,基部封闭。一开始绿色,24个月后成熟,呈棕色。它们于次年或者被野火加热后慢慢张开,放出种子。种子8至91毫米长,带有40毫米的翼,可以被风传送。 西藏长叶松在整个分布地区的变异不大。.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西藏长叶松
香扎曲
香扎曲(Keo Gad),是恒河東源阿勒格嫩達河支流道里根加河的支流,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巴查杜拉山口(Balcha Dhura Pass)東南側山區。源流區位於中印邊界爭議區內,目前由印度實際控制,行政區分屬於北阿坎德邦的傑莫利縣與比托拉格爾縣;中國則宣稱屬於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札達縣達巴鄉。 香扎曲幹流向西流,於蘇姆納(Sumna)匯集右側支流烏熱曲後,再匯集左側支流烏扎拉曲(Girthi River),最終於北側的布拉斯(Buras)附近注入來自右側的道里根加河幹流。.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香扎曲
马胡阿凯拉甘杰
胡阿凯拉甘杰(Mahua Kheraganj),是印度北阿坎德邦Udham Singh Naga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8859(2001年)。.
马胡阿达布拉哈里普拉
胡阿达布拉哈里普拉(Mahua Dabra Haripura),是印度北阿坎德邦Udham Singh Naga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6110(2001年)。.
鲁德勒布勒亚格县
鲁德勒布勒亚格县(रुद्र प्रयाग जिला)是印度北部北阿坎德邦的一个县,面积2439 km²,县治位于鲁德勒布勒亚格。该县属于北阿坎德邦下辖的两个专区之一的加瓦尔专区,北接北卡什县, 东接杰莫利县毗邻,南临包里加瓦尔县,西接特赫里加瓦尔县。 2011年印度人口普查证实,该县是北阿坎德邦13个县中人口最少的县。.
鲁德拉普拉耶格
鲁德拉普拉耶格(Rudra Prayag),是印度北阿坎德邦魯德勒布勒亞格縣的一个城镇,位於曼達基尼河與阿勒格嫩達河匯流處。总人口2,242(2001年)。.
賈特人
賈特人是印度雅利安人的分支。古代多在信德一帶從事畜牧業後定居從事農業。在瓦爾那系統中,其種姓地位沒被明確。有些資料顯示他們被視爲刹帝利。又有資料顯示他們被視爲降級的刹帝利,和首陀羅同級,因爲他們不恪守婆羅門教清規戒律。分布于喜馬偕尔邦、查谟、北阿坎德邦、俾路支斯坦、信德省、旁遮普邦、拉贾斯坦、哈里亞纳邦与北方邦。全北印度也有他们,但多数分布于拉贾斯坦与北方邦。 他们在二十世纪早期佔旁遮普人口两成,拉賈斯坦、德里与俾路支人口一成,信德省百分之二至五。他们在巴基斯坦是穆斯林,在印度多是印度教徒与锡克教徒。 他們以務農為生但也很多人以當兵為業。.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賈特人
贾坎德邦
贾坎德邦(झारखंड,جھاڑکھنڈ,拉丁字母转写:)是印度第28个邦,2000年11月15日从比哈尔邦分离出来建立,意为“林地”。邦官方语言为印地语,首府是兰契,为该邦的一个工业城市。贾坎德邦境内的其他主要城市还包括:博卡罗、但巴德以及詹谢普尔,其中,但巴德为印度的煤都,人口亦是该邦中最多。另外,迪奥加尔为该邦的宗教中心。.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贾坎德邦
贾布雷拉
贾布雷拉(Jhabrera),是印度北阿坎德邦Hardwa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9378(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贾布雷拉
贾斯普尔
贾斯普尔(Jaspur),是印度北阿坎德邦Udham Singh Naga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39048(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贾斯普尔
达卢瓦拉
达卢瓦拉(Dhaluwala),是印度北阿坎德邦Tehri Garhwal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1206(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达卢瓦拉
达尔丘拉
达尔丘拉(Dharchula),也译作达尔楚拉,是印度北阿坎德邦库马盎专区比托拉格尔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6424(2001年)。在印地语中,“Dhar”意为“山”,“chula”意为“炉灶;炉子”,达尔丘拉(Dharchula)的字面含义为“炉灶山”。在尼泊尔远西区与印度交界处的馬哈卡利專區,下辖有一个与印度城镇达尔丘拉名字相同的县,达尔楚拉县,该县的西北部的面积约75 平方公里卡拉帕尼(Kalapani)地区,属于印度尼泊尔领土争端地区,目前被印度实际控制。.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达尔丘拉
达尔丘拉德哈特
达尔丘拉德哈特(Dharchula Dehat),是印度北阿坎德邦Pithoragarh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3738(2001年)。.
达萨拉塔·昌德
达萨拉塔·昌德(尼泊尔語:दशरथ चन्द,1903-1941年)是尼泊尔民主运动烈士及政治家。 他出生在尼泊尔Baskot的Baitadi区。.
迪内斯赫普尔
迪内斯赫普尔(Dineshpur),是印度北阿坎德邦Udham Singh Naga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8856(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迪内斯赫普尔
迪迪哈特
迪迪哈特(Didihat),是印度北阿坎德邦Pithoragarh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4805(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迪迪哈特
都那吉利峰
都那吉利峰是印度的山峰,由北阿坎德邦負責管轄,屬於喜馬拉雅山脈的一部分,海拔高度7,066米,瑞士攀山隊在1939年7月5日首次登上該山峰。 Category:印度山峰.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都那吉利峰
阿尔莫拉
阿尔莫拉(Almora),是印度北阿坎德邦阿尔莫拉县的首府。总人口62,192,男女性别比为1000:1142(201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阿尔莫拉
阿勒格嫩達河
阿勒格嫩達河(Alakanandā) 是印度的河流,位於北阿坎德邦,是恆河的東源,河道全長190公里,流域面積1萬0882平方公里,平均流量每秒439.36立方米。阿勒格嫩達河流至特赫里加瓦爾縣南部的德沃普拉耶格,與西源帕吉勒提河匯集後,始稱恆河。.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阿勒格嫩達河
阿爾莫拉縣
阿爾莫拉縣是印度的一個縣,位於該國北部,由北阿坎德邦負責管轄,面積3,082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646米,識字率為81.06%,2001年人口630,567,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05人。.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阿爾莫拉縣
蘇爾吉特·辛格·巴爾納拉
蘇爾吉特·辛格·巴爾納拉(सुरजीत सिंह बरनाला;),印度政治人物,曾任旁遮普邦;泰米尔纳德邦、北阿坎德邦、安得拉邦與安达曼-尼科巴群岛與不同職務的。 巴爾納拉也是一名畫家,主要繪畫風景和政治肖像,其中許多作品都在他任職時的官邸展出,也賣出部分畫作為各種基金募款。.
赫尔德瓦尔
赫尔德瓦尔(Haridwar;又译作哈立德瓦尔)是印度北阿坎德邦一个重要的朝圣城市,恒河在从源头甘戈特里冰川流出253公里后,在此进入恒河平原。 赫尔德瓦尔被视为印度教七个最神圣的地方之一(赫尔德瓦尔、瓦拉纳西、阿约提亚、甘吉布勒姆、德瓦尔卡、 乌贾因、马图拉),数以百万计的香客,信徒和游客聚集在恒河岸边沐浴,洗涤罪孽。.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赫尔德瓦尔
赫尔贝尔特普尔
赫尔贝尔特普尔(Herbertpur),是印度北阿坎德邦Dehradun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9242(2001年)。.
赖普尔
赖普尔(Raipur),是印度北阿坎德邦Dehradun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24887(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赖普尔
葱莎
葱莎(;坐标),藏文意为“市场”,历史上为中国西藏与印度北阿坎德邦的边境贸易场所之一,是目前被印度实际控制的桑、葱莎、波林三多地区属北阿坎德邦北卡什县东北边境的一个小山村,位于甲扎岗噶河畔,坐标为,由此往西约1公里越过讷郎山口(公贡桑巴通道,中国主张的该地域中印分界线)之后约1.5公里,就是印度与中国没有领土争议的小村子度母谷。.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葱莎
邊境
邊境或邊境地區在政治學和地理學上指鄰近邊界、國界的區域範圍,一般來說有著特殊的重要性。 在戰爭時期,邊境地區可能會成為緊張地區,甚至成為戰線的一部份。一般情況下,邊境地區亦多數設有出入限制,甚至被列為禁區,如香港邊境禁區。亦有部份戒備較低的邊境,如美加邊境就處在長期不駐防的開放狀態,甚至容許一定程度的跨越美國、加拿大兩國邊界。 有些時候,邊境亦作為國與國之間的緩衝區,以減少發生衝突,如依三八線兩邊平行而設的朝鮮半島非軍事區。.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邊境
里普列克山口
里普列克山口(Lipulekh Pass)又称为强拉山口(藏文;威利:Byang-la),海拔5334米(17,500英尺),位于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处,中国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县城的西南部约30 km,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一个山口。连接中国西藏普兰县和印度北阿坎德邦库马盎地区(Kumaon division),属于古代丝绸之路的一个分支,自古以来,里普列克山口两侧的边民,越过该山口进行易货贸易。这里也是印度教教徒前往普兰县的玛旁雍错及冈仁波齐神山朝圣的必经之路。印度的印藏边境警察(Indo-Tibetan Border Police)在此山口印度一侧设有一个边防哨所。.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里普列克山口
金巴沃德县
金巴沃德县(印地语:चमोली ज़िला)是印度北部北阿坎德邦的一个县,县治位于金巴沃德,该县下辖5个乡:Barakot乡、金巴沃德乡、Lohaghat乡、 帕蒂乡及 Purnagiri乡。该县属于北阿坎德邦下辖的两个专区之一的库马盎专区,东与尼泊尔馬哈卡利專區毗邻,北临比托拉格尔县,南临乌但辛那加县,西临奈尼塔尔县,西北临阿尔莫拉县。 2011年印度人口普查证实,该县是北阿坎德邦13个县中人口倒数第二的县(人口最少的县是鲁德勒布勒亚格县)。.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金巴沃德县
英國國民(海外)簽證要求
英國國民(海外)簽證要求列表描述世界各國家和地區對持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的英國國民(海外)的簽證要求。 本頁僅針對持有英國國民(海外)身份的英國護照持有人。對於其他的英國國民(例如英國公民,英國海外公民,英國海外領土公民,受英國保護人士及英籍人士),這些人士所對應的簽證要求是不同的。.
難敵
難敵(दुर्योधन,拉丁字母转写:Duryodhana),有时也被称作善敌(Suyodhana),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也是关键的反面人物。为了争夺俱卢的继承权,他多次使用奸计迫害其堂兄弟般度五子,最终引发俱盧大戰,战败身亡。在印度一般被认为是一个典型的邪恶人物,但在印度北阿坎德邦依然存在供奉难敌为神明的庙宇。.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難敵
雪豹
雪豹(學名:Panthera uncia ),在中國也被称为艾葉豹、荷葉豹、草豹、伊尔毕斯(西部少数民族),有“雪山之王”之称,是一种重要的大型猫科食肉动物和旗舰种,由于其常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活动,故名“雪豹”。雪豹原产于亚洲中部山区,中国的天山等高海拔山地是雪豹的主要分布地。其皮毛为灰白色,有黑色点斑和黑环,相对长而粗大的尾巴是雪豹与其他相似物种区分的明显特征。 雪豹敏感、机警、喜欢独行、夜间活动、远离人迹和高海拔的生活特性使其行为特征难以为人所知。到目前为止,人类对雪豹的了解仍然十分有限。 因其处于高原生态食物链的顶端,雪豹亦被人们称为“高海拔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气压计”。而由于非法捕猎等多种人为因素,雪豹的数量正急剧减少,现已成为濒危物种。在中国,雪豹的数量甚至少于大熊猫。“只见雪豹皮,不见雪豹”是1990年代,美国博物学家乔治·夏勒博士的痛心呐喊。 与此同时,对雪豹的一系列研究和保护工作也正在進行。2012年6月,青海三江源地区首次拍摄到雪豹影像,引发了较大关注。.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雪豹
ISO 3166-2:IN
ISO 3166-2:IN是用來定義印度地理區碼的ISO標準。它是ISO 3166-2子集。 每個代碼由ISO 3166-1代表印度的代碼(IN)和一個由兩個拉丁字母的地區代碼組成,用連接號連接。.
恰姆帕瓦特
恰姆帕瓦特(Champawat),是印度北阿坎德邦Champawat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3958(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恰姆帕瓦特
恰克拉塔
恰克拉塔(Chakrata),是印度北阿坎德邦Dehradun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3497(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恰克拉塔
恰莫利戈佩斯赫瓦尔
恰莫利戈佩斯赫瓦尔(Chamoli Gopeshwar),是印度北阿坎德邦Chamoli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9855(2001年)。.
恒河
恒河(गङ्गा,गंगा,گنگا(Ganga);கங்கை,গঙ্গা Gônga,玄奘譯為殑伽河)是南亚的一条主要河流,流經印度北部及孟加拉。恒河源头帕吉勒提河和阿勒格嫩达河发源自印度北阿坎德邦的根戈德里等冰川,它横越北印度平原(即恒河平原),流经北方邦,会合其最大支流亚穆纳河,再流经比哈尔邦、西孟加拉邦,最后它分为多条分流注入孟加拉湾,其中一条是加尔各答附近的胡格利河,另外一条是进入孟加拉国的博多河,博多河进入孟加拉国后,会合布拉马普特拉河(中国境内为雅鲁藏布江)。在孟加拉国境内的下游贾木纳河,注入孟加拉湾,其入海河段称为梅格纳河。支流布拉马普特拉河及其以上部分不算在内,恒河长为2,510公里,流域面积91万平方公里,达印度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恆河也為世界河水流量前20大的河流之一。恆河流域為世界上最多人口居住的河流流域,共有4億以上人口居住於恆河流域,人口密度達每平方英里1000人以上。 恆河被印度教徒視為聖河,也是河流周邊居民維持日常生活所需的命脈。印度教中也有稱為「恒河女神」的神祇。許多過去的省會及帝國首都曾設於恆河沿岸,如巴连弗邑、曲女城、瓦拉納西、安拉阿巴德、穆尔斯希达巴德、蒙格埃尔、巴哈拉姆普尔、加爾各答等。 恆河在2007年被評為世界五條污染最嚴重的河流之一。在瓦拉納西所測得的水中糞生大腸桿菌群超過印度政府所訂標準值100倍以上, The Economist, 27 July 2008.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恒河
恆河運河
恆河運河(Ganges Canal),是恆河流域的一套運河系流,用來灌溉恆河及其最大支流亞穆納河之間的狹長平原。 運河主要用途為灌溉,但有些河段也用於航行,以運送本身所需的建築材料。不同河段之間築有水閘,以利船隻得以通過落差。最早興建於1842年至1852年,當時的源頭流量為6,000 ft³/s。其後「上恆河運河」逐漸擴展規模,如今源頭流量已達10,500 ft³/s (295 m³/s)。整套系統由272英里長的主線及大約4,000英里長的支線所組成,灌溉大約9,000平方公里的肥沃農地,跨及北阿坎德邦及北方邦的十個縣。如今這套運河系統仍然是這兩邦繁榮的重要原因,而邦的灌溉管理單位透過向使用者收費的方式來維護運河。 運河沿岸建有一些小型的水力發電廠,最大負載達33MW,分別位於尼爾加吉尼(Nirgajini)、奇陶拉( Chitaura)、沙拉瓦(Salawa)、波拉(Bhola)、賈尼(Jani)、Jauli(喬黎)及達斯納(Dasna)等地。.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恆河運河
杰莫利县
杰莫利县(印地语:चमोली ज़िला;查谟利县)是印度北阿坎德邦第二大县 ,北与中国西藏札达县接壤,东邻比托拉格尔县及巴格希瓦县,南接阿尔莫拉县,西南连接加瓦尔专区的包里加瓦尔县,西与鲁德拉普拉亚格县接界,西北与北卡什县毗连。县治位于杰莫利Gopeshwar。杰莫利是印度著名的印度教徒朝圣地及旅游胜地。除印度主体民族外,这里的土著民族是来自古西藏的菩提亚人。.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杰莫利县
杜鵑花屬
杜鵑花屬(学名:Rhododendron)植物俗称杜鵑花,簡稱杜鵑。當中又名為映山红、满山红、山踯躅、红踯躅、山石榴等的美麗原種,如映山紅等美麗種類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全世界的杜鹃花屬原種大约有960種,於中国境内有570余种。杜鹃花是尼泊尔的国花,是中國江西省的省花,也是无锡、镇江、三明、长沙、韶关、大理、嘉兴市花,以及臺灣臺北市、新竹市的市花。.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杜鵑花屬
根戈德里
根戈德里(गंगोत्री,Gangotri)是印度北阿坎德邦北卡什县下属的一个城镇,位于恒河上游的帕吉勒提河畔。距根戈德里18公里的高穆克(Gaumukh)是根戈德里冰川所在地,此处被认为是圣河恒河之源,是传统的印度教朝圣地。 Category:北阿坎德邦 Category:印度教圣地.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根戈德里
根戈德里冰川
根戈德里冰川是印度的冰川,位於北阿坎德邦,是恆河西源帕吉勒提河的水源。該冰川長約30公里、寬2至4公里。其長度在過去25年減少850米。.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根戈德里冰川
桑 (札达县)
桑(藏文:རྒྱ,意为“红铜”),是目前由印度实际控制的桑、葱莎及波林三多地区属北阿坎德邦北卡什县东北边境的小山村,位于甲扎岗噶河右岸的支流河畔,坐标为,其附近的小村子除葱莎外,还有甲唐及波林三多。.
楠达德维山
楠达德维山(नन्दा देवी पर्वत,Nanda Devi)位于印度北部北阿坎德邦境内的喜马拉雅山脉,海拔7816米,为印度第二高峰。楠达德维山有两座山峰,西峰为最高点。现已建立了楠达德维国家公园。 1965年,美国和印度情报机关曾秘密组织了一支登山队,企图将核探测仪器安装在楠达德维山上,刺探中国的核武器和导弹试验情报。但是这次行动最终因天气原因而失败,而且在行动中还丢失了一部核发电机。.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楠达德维山
楠达戴维山国家公园和花谷国家公园
楠达戴维山国家公园和花谷国家公园是印度的国家公园,位于喜马拉雅山脉西部的北阿肯德邦。它因特有的高山花卉以及丰富的植物群而闻名。这富饶的地区还是珍稀濒危动物的家园,包括亚洲黑熊,雪豹,棕熊,岩羊。花谷国家公园的秀丽风景加上楠达戴维山国家公园东部的险山荒野一起环绕着独特的扎斯加尔和大喜马拉雅山脉之间的过渡地带,绵延超过87.50公里。这两个公园都环绕在楠达戴维生物圈保护区(223,674公顷),它进一步由一个缓冲地带包围(5,148.57平方公里)。 其为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名单中的自然保护区。.
毗濕奴普拉耶格
毗濕奴普拉耶格(Vishnuprayag),是恆河東源阿勒格嫩達河的「五個匯流點」之一,座落於該河與道里根加河的匯流處,行政區隸屬於印度北阿坎德邦的傑莫利縣。該地海拔為1,372公尺。.
比姆塔尔
比姆塔尔(Bhimtal),是印度北阿坎德邦Nainital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5875(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比姆塔尔
比托拉格尔县
比托拉格尔县(पिथौरागढ़ जिला)是印度北阿坎德邦最东端的县。北与中国西藏札达县、普兰县接壤,东与尼泊尔馬哈卡利專區毗邻,印度与尼泊尔的界河馬哈卡利河发源于该县东北境内印度与尼泊尔的领土争议地区——卡拉帕尼(Kalapani)。 该县位于外喜马拉雅山脉山区,风光优美,到处可见雪峰、山口、峡谷、高山草甸、森林、瀑布、常年河流、冰川和温泉。该县的植物群和动物群具有丰富的生态多样性。尚有许多的印度教寺庙和昌德王朝(Chand Dynasty)留下的城堡废墟。 该县面积7110平方公里,县治是坐落在Saur山谷的比托拉格尔镇,属于北阿坎德邦两个专区之一的库马盎专区管辖。 2011年的人口普查区,总人口为485993。总识字率是82.93%。印度国内的印度教徒前往中国西藏冈仁波齐 - 玛旁雍错朝圣,必须穿越该县地域,再翻过大喜马拉雅山的里普列克山口进入中国西藏普兰县境内。行政区划包括5个乡(tehsils): Munsiyari乡、达尔楚拉乡、Didihat乡、Gangolihat乡和比托拉格尔乡。该县境内的纳伊尼赛尼机场是民用机场,但它不具备定期商业客运服务。.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比托拉格尔县
波林三多
波林三多(藏文རྒྱལརྒྱལརྒ,意为“毛洲三岔口”)是目前被印度实际控制的桑、葱莎、波林三多地区属北阿坎德邦北卡什县东北边境的一个藏民传统放牧点,位于甲扎岗噶河畔,坐标为,由此往北越过塔加拉山口,就是中国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的萨让乡。.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波林三多
洛哈加特
洛哈加特(Lohaghat),是印度北阿坎德邦Champawat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5828(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洛哈加特
潘奇普拉耶格
潘奇普拉耶格(英語:Panch Prayag;पंच-प्रयागPañca prayāga),是印度傳統術語,意為五滙流處,用來表達位於北阿坎德邦五個神聖的河川匯流點,由上游至下游分別為毗濕奴普拉耶格、南德普拉耶格、卡爾恩普拉耶格、魯德拉普拉耶格及德沃普拉耶格。 這五個匯流點為恆河東源阿勒格嫩達河與其他五條主要支流交滙而成,它們分別是道里根加河、南達肯尼河、品達爾河、曼達基尼河及帕吉勒提河;其中帕吉勒提河為恆河西源,兩河匯集後,始稱恆河。 Category:印度教圣地 Category:北阿坎德邦城镇.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潘奇普拉耶格
本德尔本杰山
本德尔本杰山是位于印度北部北阿坎德邦加瓦尔专区北卡什县加瓦尔喜马拉雅山脉的一大高峰,它在印地语的字面意思是“猴子尾巴” 。本德尔本杰山有双峰:本德尔本杰-I(6316米)和本德尔本杰-II(又称白峰,6102米)。 恒河的最大支流亞穆納河发源于本德尔本杰山(Bandarpunch)亚穆纳斯特里冰川(亚姆诺德里冰川),该冰川长约12km。 威廉姆斯少将于1950年率领登山探险队第一次成功登顶本德尔本杰山 ,其队员包括传奇登山家丹增诺盖、 Roy Greenwood中士及夏尔巴向导Kin Chok Tshering。.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本德尔本杰山
朱達·蘇姆謝爾·忠格·巴哈杜爾·拉納
朱達·蘇姆謝爾·忠格·巴哈杜爾·拉納(जुद्धसम्शेर राणा;),尼泊爾拉納王朝家族成員。 他在1932年9月1日至1945年11月29日出任尼泊爾首相,他也是尼泊爾陸軍元帥和拉姆琼及卡斯基土邦大君。他也重建因在1934年尼泊爾-比哈爾地震而損毀的达拉哈拉塔。1934年获得中华民国陆军上将军衔及宝鼎勋章。 他有20個兒子和20個女兒。 category:尼泊尔总理 category: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
最高雕像列表
本条目依照高度罗列了世界各地的雕像,高度數字是指雕像本身(即底座部分不計入).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最高雕像列表
戈恰尔
戈恰尔(Gochar),是印度北阿坎德邦Chamoli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7278(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戈恰尔
斯哈克蒂加尔
斯哈克蒂加尔(Shaktigarh),是印度北阿坎德邦Udham Singh Naga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4776(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斯哈克蒂加尔
斯里纳加尔
斯里纳加尔(Srinagar),是印度北阿坎德邦包里加瓦尔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9861(2001年)。注意不要与印度查谟-克什米尔邦的夏季首府斯利那加混淆,两个地名发音是一样的。.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斯里纳加尔
敘利亞-瑪拉巴禮天主教比傑諾爾教區
敘利亞-瑪拉巴禮天主教比傑諾爾教區(Eparchia Biinorensis)是東儀天主教的一個教區(敘利亞-瑪拉巴禮),受阿格拉总教区管轄。 教區位於印度北方邦西北部及北阿坎德邦中部,1972年3月23日建立代牧區,1977年2月26日升為教區。2009年有教友3,542名,佔轄區總人口百分之0.1。由八十三名司鐸名管理五十三個堂區。現任教區主教若望·瓦達凱爾。.
拜龙卡蒂
拜龙卡蒂(Bhaironghati;Bhairon Ghati ;)是印度北阿坎德邦北卡什县的一个小村子,甲扎岗噶河在此地与恒河的主源巴吉拉蒂河汇合。甲扎岗噶河在其末段深切形成深涧,拜龙卡蒂桥跨过此深涧,号称印度距离河面最高的桥 。印度108国道经此桥通往根戈德里冰川以及与中国有领土争议的桑、葱莎、波林三多地区。.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拜龙卡蒂
拉姆根加河
拉姆根加河是印度的河流,位於北阿坎德邦和北方邦,屬於恆河的左支流,河道全長560公里,流域面積30,641平方公里,平均流量每秒500立方米。 Category:北阿坎德邦河流 Category:北方邦河流 Category:恒河水系.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拉姆根加河
拉尼凯特
拉尼凯特(Ranikhet),是印度北阿坎德邦Almora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9049(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拉尼凯特
拉尔库阿恩
拉尔库阿恩(Lalkuan),是印度北阿坎德邦Nainital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6524(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拉尔库阿恩
拉傑普特人
拉傑普特人(Rajput),意思是拉者之子。他們傳統上是印度的戰士民族,分布於印度中部、印度北部、印度西部與巴基斯坦一部分(主要集中在拉賈斯坦、旁遮普與古吉拉特、北方邦,喜馬偕爾邦,哈里亞納邦,查謨,北阿坎德邦,中央邦和比哈爾邦。)。拉賈斯坦的齋浦尔與烏代浦是他们文化的代表。直到20世紀印度絕大多数土邦也由他們統治。 他們宣稱自己是刹帝利,但他們的种族文化背景多种多样,其中一部分最早在6世纪才出現,是歴次入侵印度民族的後人。拉杰普特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世袭名号而并非种族名称。 他們多次抵抗突厥的伊斯蘭徒入侵,被視為婆羅門教文化捍衛者。但很多在德里蘇丹國時代逃亡尼泊爾,他們在蒙兀兒帝國時有些接受伊斯蘭教,有些拉傑普特穆斯林融入普什圖人部落中。 他們也是英國人所谓的尚武種族。.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拉傑普特人
拉克萨尔
拉克萨尔(Laksar),是印度北阿坎德邦Hardwa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8240(2001年)。.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拉克萨尔
曼達基尼河
曼達基尼河(英語:Mandakini;印地語:मंदाकिनी ),是印度北阿坎德邦的一條河流,為恆河東源阿勒格嫩達河的主要支流之一。該河發源於凱達爾納特北側的,幹流向南轉西南流至松普拉耶格,匯集左側支流後轉向東南流。至附近轉向南流,最終於魯德拉普拉耶格注入阿勒格嫩達河。匯流點魯德拉普拉耶格海拔610公尺,是阿勒格嫩達河流域神聖的五個匯流點之一。 Category:阿勒格嫩達河 Category:北阿坎德邦河流.
查看 北阿坎德邦和曼達基尼河
普拉蒂特纳加尔
普拉蒂特纳加尔(Pratitnagar),是印度北阿坎德邦Dehradun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7078(2001年)。.
1965年11月23日日食
1965年11月23日日食是一次日環食,發生於1965年11月23日(西半球的部分日偏食區域爲11月22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月球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但距地球較遠,本影未能接觸地表,而使偽本影覆蓋的區域內看到月球的角直徑小於太陽,就形成日環食,同時在偽本影兩側數千公里的半影範圍內形成日偏食。此次日環食經過了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中國、尼泊爾、錫金、缅甸、泰国、寮國、柬埔寨、南越、南沙群岛、文莱、马来西亚、印尼、巴布亞紐幾內亞領地、吉爾伯特及埃里斯群島,日偏食則覆蓋了亚洲大部、澳大利亚絕大部分及周邊部分地區。.
2001年印度人口普查
2001年印度人口普查是印度自1871年以來所舉辦過的第14次人口普查與獨立後的第6次人口普查。普查在2001年2月9日至28日舉行,3月1日至5日進行複查。普查標準日為2001年3月1日。 普查結果顯示印度總人口為1,028,737,436人 (包含曼尼普爾邦塞納珀蒂縣轄下三個次分區 Paomata, Mao Maram 與 Purul的人口127,108人),其中男性532,223,090人、女性496,514,346人。不包含曼尼普爾邦塞納珀蒂縣轄下三個次分區 Paomata, Mao Maram 與 Purul的2001年印度人口普查總人口則是1,028,610,328人、男性532,156,772人、女性496,453,556人。.
2012年印度
此年表記錄了2012年在印度發生的事件。.
2012年印度大停电
2012年7月印度大停电是2012年7月30日和7月31日接连发生在印度北部的两次大停电事故。该事故使得印度超过22个邦受到影响,其中第一次停电事故就影响了14个邦,而第二次事故则多达20个。该事故也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停电,超过6亿人的日常生活受到影响,占印度总人口的一半左右。截止2012年7月31日晚,包括首都新德里在内的印度北部已基本恢复电力供应,而印度东部也已恢复一半。.
2013年6月
; 武裝衝突.
2013年印度洪水
2013年印度洪水是指在2013年6月時於印度喜馬偕爾邦以及北阿坎德邦(包括有庫曼、加瓦爾與附近的蒂萊)的強烈暴雨所造成的災難性洪水和山崩意外,同時災區還擴展至尼泊爾的與、以及印度的哈里亞納邦、德里與北方邦等部分地區。截至2013年6月27日時印度官方數據指出已經有超過5,000人死於萬此次洪水中,同時因為橋樑和道路損壞離導致近73,000名朝聖者和遊客被困在不同地方,並且有許多人在洪水過後失蹤。而根據地方政府的統計,截至6月22日時北阿坎德邦表示當地已經有1,000人喪命,並且有60,000多名朝聖者與遊客被迫繼續待在當地,另外喜馬偕爾邦在6月21日所提供的資料表示當地亦有20人死亡。.
2020年6月21日日食
2020年6月21日日食是一次日環食,將發生於2020年6月21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月球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但距地球較遠,本影未能接觸地表,而使偽本影覆蓋的區域內看到月球的角直徑小於太陽,就形成日環食,同時在偽本影兩側數千公里的半影範圍內形成日偏食。此次日環食將經過剛果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中非、南蘇丹、蘇丹、衣索比亞、厄利垂亞、葉門、沙特阿拉伯、阿曼、巴基斯坦、印度、中國大陸和臺灣,日偏食則將覆蓋非洲大部分、亞洲大部分及周邊部分地區。.
亦称为 乌塔兰契尔邦,烏多安查。
,尼爾坎特峰,尼泊尔语,巴尔科特,巴德里纳特普里,巴盖什沃尔县,巴盖斯赫瓦尔,巴杰普尔,中华民国公民签证要求,丹德拉,东经80度线,世界隧道列表,帕吉勒提河,乌塔尔卡斯希,乔斯希马特,亞穆納河,度母谷,人民院 (印度),库马盎专区,德瓦拉哈特,德沃普拉耶格,保里,俱盧,北卡什县,北緯29度線,北緯31度線,北纬30度线,北阿坎德邦行政区划,北方邦,國道108號 (印度),國道109號 (印度),切特里,喜馬拉亞鶉,喜马偕尔邦,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雪松,品達爾河,哈尔德瓦尼-丘姆-卡特戈达姆,哈尔德瓦尔,哈德瓦縣,冈德人,凯达尔纳特,凯拉凯拉,全印学生协会,兰多乌尔,兰道拉,兰斯多沃内,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机场代码 (D),皮托拉加尔,现任印度首席部长列表,玛那山口,班巴萨,班迪亚,科特德瓦拉,穆尼基雷蒂,穆索奥里,穆索里,穆罕默德·纳第尔·沙阿,穆斯林征服印度次大陆,突厥 (種姓),紈妲娜·希瓦,綠滇西蛇,红嘴蓝鹊,纳伦德拉纳加尔,纳格拉,维卡斯纳加尔,罗奥尔凯埃,烏但辛那加縣,瑞诗凯诗,甲扎岗噶河,特別邊防部隊,特赫里,特里加瓦爾縣,芒格劳尔,韦埃尔巴德拉,莫汉普尔莫哈马德普尔,道里根加河 (西),靛蓝航空航点,領鵂鶹,裂腹鱼属,西塔尔甘杰,西喜马拉雅语支,西藏长叶松,香扎曲,马胡阿凯拉甘杰,马胡阿达布拉哈里普拉,鲁德勒布勒亚格县,鲁德拉普拉耶格,賈特人,贾坎德邦,贾布雷拉,贾斯普尔,达卢瓦拉,达尔丘拉,达尔丘拉德哈特,达萨拉塔·昌德,迪内斯赫普尔,迪迪哈特,都那吉利峰,阿尔莫拉,阿勒格嫩達河,阿爾莫拉縣,蘇爾吉特·辛格·巴爾納拉,赫尔德瓦尔,赫尔贝尔特普尔,赖普尔,葱莎,邊境,里普列克山口,金巴沃德县,英國國民(海外)簽證要求,難敵,雪豹,ISO 3166-2:IN,恰姆帕瓦特,恰克拉塔,恰莫利戈佩斯赫瓦尔,恒河,恆河運河,杰莫利县,杜鵑花屬,根戈德里,根戈德里冰川,桑 (札达县),楠达德维山,楠达戴维山国家公园和花谷国家公园,毗濕奴普拉耶格,比姆塔尔,比托拉格尔县,波林三多,洛哈加特,潘奇普拉耶格,本德尔本杰山,朱達·蘇姆謝爾·忠格·巴哈杜爾·拉納,最高雕像列表,戈恰尔,斯哈克蒂加尔,斯里纳加尔,敘利亞-瑪拉巴禮天主教比傑諾爾教區,拜龙卡蒂,拉姆根加河,拉尼凯特,拉尔库阿恩,拉傑普特人,拉克萨尔,曼達基尼河,普拉蒂特纳加尔,1965年11月23日日食,2001年印度人口普查,2012年印度,2012年印度大停电,2013年6月,2013年印度洪水,2020年6月21日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