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北潭涌

指数 北潭涌

北潭涌(Pak Tam Chung)位於新界東部,是西貢郊野公園的中轉站和就近馬鞍山市區的郊遊遠足之地,亦是麥理浩徑的起點,而大網仔路可沿迴旋處直達馬鞍山、九龍和香港島。昔日的北潭涌有零星的村落。但除著鄉城遷移,原有村落多已衰微。如北潭涌的上窰村乃19世紀由黃氏(落擔祖:黃發升及其數兄弟)建立之客家村落,主要以燒石灰為生,在荒廢多年後,在1981年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1984年成為今日的上窰民俗文物館。北潭涌原指龍坑,是流經北潭的一條溪澗。 自從1976年香港政府把西貢半島劃作郊野公園後,位於西貢東郊野公園及西貢西郊野公園中間的北潭涌,已建成西貢郊野公園遊客中心,專門介紹昔日西貢鄉村習俗、生態環境及風景區等等。不久,保良局在北潭涌設置保良局羅傑承北潭涌渡假營供宿營遊客逗留,同時亦有官方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的麥理浩夫人度假村和香港小童群益會管理的白普理營,3個渡假營申請使用者眾,排期需時。 除了渡假營外,北潭涌還設有幾個郊遊徑:.

60 关系: 大埔仔大網仔山頭霸王上窰郊遊徑上窰村上窰民俗文物館中國海岸馬拉松九龍巴士94線九龍巴士96R線康宏圖騰跑保良局北潭涌渡假營北潭凹北潭涌巴士總站北潭涌自然教育徑出租車熱帶風暴海棠 (2017年)鎖羅盆過海隧道巴士698R線萬宜水庫颱風尼莎 (2017年)西貢(1,2號)專線小巴西貢半島西貢區西貢市西貢北公共運輸交匯處西貢公共運輸交匯處西貢萬宜路西貢東郊野公園香港香港2006年3月香港2007年9月香港天后廟列表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香港圍村香港地方列表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香港郊遊路徑香港郊野公園香港鄉村列表香港法定古蹟列表麥理浩麥理浩夫人度假村麥理浩徑麥理浩勳爵夫人黃石碼頭巴士總站黃麻地鑽石山站公共運輸交匯處蛤塘榕樹澳毅行者...沙田區海下灣斬竹灣新巴792M線新界新界區專線小巴7線新界區專線小巴9線愛·回家之開心速遞2015年8月香港2015年香港 扩展索引 (10 更多) »

大埔仔

大埔仔是香港新界西貢區清水灣半島的一個地方,以清水灣道上下劃分為大埔仔上村與大埔仔下村兩條村落。 2011年7月,新世界發展以66億4,030萬港元與香港特區政府就大埔仔項目之住宅用地進行補地價,項目總佔地面積約719,000平方呎,涉及總樓面面積約1,080,000平方呎。.

新!!: 北潭涌和大埔仔 · 查看更多 »

大網仔

大網仔是香港一個地方,位於新界西貢區中部,廣義上包括西貢市中心與北潭涌之間,即大網仔路沿途的地區,包括黃竹灣、早禾坑、斬竹灣等地方。該處一帶設有超過一百個燒烤爐。.

新!!: 北潭涌和大網仔 · 查看更多 »

山頭霸王

國際雷利「山頭霸王」越野馬拉松為國際雷利計劃(香港)一年一度舉辦的兩日一夜慈善越野馬拉松競賽。參賽者須組成二至四人的隊伍,完成約25-60公里之賽程(賽程取決於所屬之組別)。參賽者須互相合作,在檢查站取得下站的座標,設計最合適之路線完成賽程。參賽者並須於大會指定之地方露營。.

新!!: 北潭涌和山頭霸王 · 查看更多 »

上窰郊遊徑

上窰郊遊徑(Sheung Yiu Country Trail)是香港的一條郊遊徑,位於新界西貢東郊野公園內,全長4.2公里,由上窰走至萬宜水庫西壩全程需時約1.75小時。遊人需要沿著北潭涌自然教育徑步行約20分鐘走進起點,可以順道參觀上窰民俗文物館。.

新!!: 北潭涌和上窰郊遊徑 · 查看更多 »

上窰村

上窰村是香港昔日一條客家村落,位於新界東西貢區北潭涌,荒廢後成為香港法定古蹟,更改作為上窰民俗文物館。 上窰村(客家話拼音:)是19世紀中葉(約一八三零年)由黃姓的客家人所建。該村建在一個高出地面的平台上,並於入口築有塔樓作防禦工事(海盜)之用。村內建有一排八所並列的房舍,村旁之海邊設有小碼頭。村民以燒石灰為生,方法是將蠔殼放在窰內燒成灰,可作灰泥及肥料之用。該行業曾經昌盛,帶旺黃氏家族之經濟發展;可是隨著其後英泥及造磚行業的競爭,窰燒工業遂於20世紀初沒落,上窰村亦告荒廢。 上窰村於1981年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在1983年經修葺後,於翌年闢作上窰民俗文物館,開放給市民參觀。.

新!!: 北潭涌和上窰村 · 查看更多 »

上窰民俗文物館

上窰民俗文物館是香港文化博物館的分館。博物館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北潭涌風景區內的自然教育徑,佔地500平方米,原址是一條建於19世紀末原籍廣東寶安縣黃草嶺黃姓族人之村落──上窰村。1981年,上窰村和鄰近的一座灰窰被列為法定古蹟。1984年復修後改為民俗文物館,開放予市民參觀。全館以房舍、更樓、豬舍、牛欄、敞闊的曬坪和其他附設的建築結構為主題,陳列各種農具和家庭用品,並附有相片及圖片說明,重現上窰昔日的鄉村風貌。.

新!!: 北潭涌和上窰民俗文物館 · 查看更多 »

中國海岸馬拉松

中國海岸馬拉松及半馬拉松 (China Coast Marathon & Half Marathon),又稱中國沿岸馬拉松,簡稱CCM,由香港元老田徑會 (Athletic Veretans of Hong Kong, AVOHK) 舉辦,是香港歷史最悠久、又最早獲國際馬拉松及道路賽協會(AIMS)認可的香港全程馬拉松賽事。賽事於每年1月於西貢北潭涌至萬宜水庫一帶的西貢東郊野公園舉行,跑手沿途可飽覽西貢郊野公園美景。 賽事在1981年首度舉辦,當年由英國著名馬拉松跑手Ron Hill勇奪冠軍,以2小時34分35秒完成賽事。Hill形容這是他歷來參加過的「最艱辛馬拉松賽事」。大會特別提醒參賽者:「這不是一場能創出個人最佳時間的賽事。」現時該賽事的最佳時間為Kevin Ball於1989的賽事,以2小時38分44秒創下,至今仍未有跑手打破。 由2012年起,賽事由金門建築冠名贊助,名為金門建築中國海岸馬拉松及半馬拉松。 2018年度的賽事已定於2018年1月28日舉行。.

新!!: 北潭涌和中國海岸馬拉松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94線

九龍巴士94線是香港新界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黃石碼頭和西貢,主要服務西貢半島和塔門的居民,以及假日前往各個郊野公園、郊遊徑及燒烤場地的本地人士。 本線目前是大嶼山以外,本港唯一一條沒有經過任何交通燈號的專營巴士路線。.

新!!: 北潭涌和九龍巴士94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96R線

九龍巴士96R線是香港一條來往鑽石山站和黃石碼頭的巴士路線,只在星期日、公眾假期及特定日子提供服務,屬旅遊路線。黃石碼頭位處的西貢北是屬於大埔區,在黃石碼頭旁有大埔區議會的標誌。.

新!!: 北潭涌和九龍巴士96R線 · 查看更多 »

康宏圖騰跑

康宏圖騰跑 (Convoy Totem Run)是由社會企業全城街馬主辦的一項慈善越野跑山賽,由康宏金融集團冠名贊助,首屆於2014年舉行。 賽事以「圖騰」作為主題,目的在於「走出虛擬世界,回歸真實的原始山林;拋開城市電子產品,重拾置身山野的趣味。感受有血有『慾』的自己,齊賦予靈魂給我們的圖騰」。.

新!!: 北潭涌和康宏圖騰跑 · 查看更多 »

保良局北潭涌渡假營

保良局北潭涌渡假營為香港保良局轄下機構,由香港政府撥地,於1979年4月正式啟用,旨在提供非牟利康體服務予廣大市民。 渡假營面積約十公頃,位於山明水秀之西貢北潭涌畔,環境優美、設備齊全,能提供多類水陸康體活動,適合研討、聚會、技能訓練、歷奇程序、紀律培訓、親子活動、消閒渡假、學校教育營及大旅行等。.

新!!: 北潭涌和保良局北潭涌渡假營 · 查看更多 »

北潭凹

北潭凹(通北潭坳)是香港一個山坳,位於新界西貢半島中部,西貢東郊野公園和西貢西郊野公園之間。地區行政上,北潭凹屬於大埔區管轄(即西貢北),雖然北潭凹以南的北潭涌屬於西貢區。 北潭凹是香港熱門的遠足活動起訖點,亦是麥理浩徑第二段終點及麥理浩徑第三段起點,旁有北潭凹村。北潭凹亦是一處野外定向訓練場地。.

新!!: 北潭涌和北潭凹 · 查看更多 »

北潭涌巴士總站

北潭涌巴士總站(英文:Pak Tam Chung Bus Terminus)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半島中部的北潭涌,供公共巴士、專線小巴和的士使用,是往來西貢半島東北的必經之地。由總站起前往西貢郊野公園方向的道路受到限制,祇准憑有效許可證或獲授權的車輛駛入,駕車人士一般祇能到達總站旁的停車場,然後到巴士總站乘搭公共交通工具進入郊野公園範圍。 西貢向來有「香港後花園」之美譽,假日大部份前往西貢郊野公園的遊人,也需乘車途經此地;巴士總站旁有多個景點,如西貢郊野公園遊客中心、北潭涌家樂徑、保良局渡假營和傷健樂園等,令總站在假日的使用量飈升。.

新!!: 北潭涌和北潭涌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北潭涌自然教育徑

北潭涌自然教育徑位於新界東西貢區西貢東郊野公園之內,起點為北潭涌,途經海灘,並以西貢東郊野公園的上窰民俗文物館為終點。 在泥灘上,可以看見紅樹林直立的氣根從泥面伸出,吸取空氣。更遠處可見到一種葉長而帶刺的高大灌木,果實狀似菠蘿,稱為露兜樹。另一種則是可製傢具而樹皮纖維可製繩的黃槿。兩種植物都生長於海邊和灘旁。沿途還有含羞草、錫葉藤、牙香樹、薛荔、菠蘿麻、量天尺(霸天鞭)、稻田、番石榴、竹、龍眼。在散石灘,更可見到各類動物如彈塗魚及蟹等。 上窰民俗文物館前身是上窰村。館內展示19世紀黃氏客家族人在當地居住情況,當中包括所用過的物品及照片,如農具、傢俬等,使遊人了解當地人的生活狀況。.

新!!: 北潭涌和北潭涌自然教育徑 · 查看更多 »

出租車

出租車(Taxi),港澳粵通稱「--」,上海習慣叫做「差頭」,是一種基于即时租賃的陸地公共交通服务,按里程表收費。 出租車載客量不多,一般只有3至5個座位。搭乘出租车除了揚手招呼外,還可以透過電話、網絡、手機應用程式預約。.

新!!: 北潭涌和出租車 · 查看更多 »

熱帶風暴海棠 (2017年)

熱帶風暴海棠(Tropical Storm Haitang,國際編號:1710,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122017,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Huaning,菲律賓華語譯名:環寧)是2017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0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海棠」(國際音標:)一名乃由中國大陸所提供,是薔--薇科苹果属多種植物的統稱。此名稱為第三次使用,前兩次分別於2005年及2011年。該風暴是2017年侵襲臺灣的第2個颱風,也是繼2004年颱風南瑪都之後,13年以來首個登陸臺灣西半部陸地的颱風。.

新!!: 北潭涌和熱帶風暴海棠 (2017年) · 查看更多 »

鎖羅盆

鎖羅盆(通鎖羅盤,英文:So Lo Pun,客家話讀音: ),位於香港新界北區近荔枝窩,昔日又名鎖腦盤。由於位處偏僻及山路繁多,昔日只有在北區執勤的警察才懂入村。由於政府近年在附近豎立指示牌,進入鎖羅盤方便了。目前它是一個行山愛好者所愛到的地方http://www.hiking.com.hk/discus/messages/2192/5303.html?1103342252。而在鎖羅盤中,有一個名為鎖羅盆堤壩的地方。.

新!!: 北潭涌和鎖羅盆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698R線

城巴698R線是香港一條已停辦的假日巴士路線,來往小西灣(藍灣半島)及黃石碼頭。.

新!!: 北潭涌和過海隧道巴士698R線 · 查看更多 »

萬宜水庫

萬宜水庫(High Island Reservoir)位於香港西貢區,是香港儲水量最大的水庫,容量達2.81億立方米。萬宜水庫的工程計劃1969年展開,1971年動工,1978年11月底完工,是香港最後一個建成的水塘,連同香港第二大水庫船灣淡水湖已佔去全港水塘總儲水量5.86億立方米的87.2%。 萬宜水庫為是1970年代香港耗資最龐大的工務工程,1978年完工時用了13.5億港元,政府亦首次因應工務工程需要而改變地方行政區分割,將新界南約理民府分拆為西貢理民府及離島理民府,這亦成為全港範圍最廣的郊野公園。建造過程淹沒了不少村落,包括爛泥灣村。與大欖涌水塘一樣因為山勢關係而產生出島嶼-水徑頂。 水庫原址為官門(又稱官門海峽或官門水道),與船灣淡水湖同屬在海中興建的水庫。工程包括在官門兩端築起兩條主要堤壩,將西貢半島及當時香港第三大島糧船灣洲連接起來。這兩條堤壩高達64米,另有三條副壩。 萬宜水庫獲由香港郊野公園之友會、國際獅子總會港澳三0三區及漁農自然護理署舉辦,「香港十大勝景選舉」第四名。鄰近海岸為破邊洲。.

新!!: 北潭涌和萬宜水庫 · 查看更多 »

颱風尼莎 (2017年)

颱風尼莎(Typhoon Nesat,國際編號:1709,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112017,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Gorio,菲律賓華語譯名:格里歐,--)是2017年第16個熱帶氣旋,也是第9個被命名的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尼莎」(នេសាទ,國際音標:neisaːt)一名乃由柬埔寨所提供,意指捕魚,此名稱第3次使用,前兩次分別為2005 年及2011年,尼莎活躍於七月底,在菲律宾東方海面形成後,成為當年首個登陸臺灣的熱帶氣旋,之後經臺灣海峽進入中國大陸華南地區並減弱消散。.

新!!: 北潭涌和颱風尼莎 (2017年) · 查看更多 »

西貢(1,2號)專線小巴

西貢(1,2號)專線小巴有限公司(1979年11月—)為香港專線小巴公司之一,經營西貢區的專線小巴服務,公司約有70部專線小巴。公司主席為馮德強,也是西貢的原居民。該公司總部位於西貢碼頭小巴總站旁。.

新!!: 北潭涌和西貢(1,2號)專線小巴 · 查看更多 »

西貢半島

西貢半島是香港新界東部的半島。從狹義行政區劃方面,西貢半島只包括西沙路以東地區,南部屬於西貢區,北部屬於大埔區,是香港面積最大的半島;廣義更包括沙田區的東北部(馬鞍山)。西貢半島風光優美,有香港後花園之美譽。.

新!!: 北潭涌和西貢半島 · 查看更多 »

西貢區

西貢區(Sai Kung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其中一區,位於新界東部,面積12,680公頃,當中包括東面水域內的70多個島嶼,傳統的市鎮中心爲西貢市,不過自1980年代中期香港政府於西貢區南部的將軍澳開發新市鎮後,西貢區的城市化和商業活動都集中在將軍澳新市鎮,而西貢市維持較低程度的開發狀態。根據2016年香港中期人口統計統計,西貢區人口有461,864人,絕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南面的將軍澳新市鎮。自西貢區西南部大上托的安達臣道石礦場於2013年底停止營運後,政府啟動安達臣道石礦場發展計劃,在石礦場原址進行城市發展。 由於西貢區大部份地方都未開發,維持原來的自然郊野狀態,多年前開始已被譽爲「香港後花園」,成為市民日常郊遊的好去處;而除了西貢市、將軍澳和即將開發的安達臣道石礦場以外,西貢區較爲集中的居住區還包括蠔涌和清水灣半島東岸。.

新!!: 北潭涌和西貢區 · 查看更多 »

西貢市

西貢市又稱西貢墟、西貢市中心,是位於香港新界東部西貢區的小型市鎮,靠近西貢半島,面向西貢海。西貢市位處鄰近地區各鄉村的中心,所以附近的地區亦稱為「西貢」。 由於西貢半島大部分地方未開發,是香港的「後花園」;而西貢市位於市區和西貢半島之間,交通便利,故此成為遊客往返西貢半島等郊野地方的重要中途站,因此食肆商店林立,每逢假日遊人如鯽。此外西貢市也是將軍澳新市鎮發展前,西貢區最主要的已建區,因此區內不少重要公共設施,如西貢政府合署亦位於此。.

新!!: 北潭涌和西貢市 · 查看更多 »

西貢北公共運輸交匯處

西貢北公共運輸交匯處(英文:Sai Kung North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位於西貢市中心北面的美裕街、西貢警署旁,是一個坑狀露天車站。此站乃因其在西貢市中心之北部而得名,本站與位於大埔區的西貢北(或稱西貢北約)地區無關。 此站在啟用後的首5年半均只於假日作為專營中途站使用,直至2013年底九龍巴士99R線才成為第一條以此為總站的路線。總站設有專綫小巴站位,但一直未有路線設站。.

新!!: 北潭涌和西貢北公共運輸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西貢公共運輸交匯處

西貢公共運輸交匯處(英文:Sai Kung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位於香港西貢區西貢市中心,鄰近福民路西貢碼頭。福民路北面為巴士總站,現有6條巴士路線作為終點站;南面為專線小巴總站,現有6條專線小巴路線作為終點站。.

新!!: 北潭涌和西貢公共運輸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西貢萬宜路

西貢萬宜路是香港新界東部西貢區的道路,全長9.65公里,走線沿著西貢半島萬宜水庫的西南岸,是目前全港位處最東面的行車道路。西貢萬宜路接連大網仔路、西貢西灣路及萬宜水庫東壩,途中會途經西壩、創興水上活動中心路口、北丫村路口、東丫村路口及白腊村路口,也屬麥理浩徑第一段的主要組成部份,故假日會有不少的遊客前往遠足。 西貢萬宜路並沒有任何的公共交通工具,而且屬於水塘禁區,所以除持禁區紙者,其他駕駛人士不得駕車進入,遊客除步行進入外,主要都是從北潭涌和西貢市中心乘坐新界的士往來。.

新!!: 北潭涌和西貢萬宜路 · 查看更多 »

西貢東郊野公園

望一尖四灣 西貢東郊野公園(Sai Kung East Country Park)位於香港東部的西貢半島,成立於1978年,北潭路以東的整個地區,包括了萬宜水庫一帶、糧船灣洲、大浪灣、北潭坳、上窰及黃石碼頭一帶,均屬於西貢東郊野公園範圍之內,面積達4477公頃,從西至東平均長約7公里,從南至北的最長處足有11公里,位列全港第四。郊野公園內的地貌和植被最為豐富多樣,其中大部份地方仍未受發展影響,風景優美,景點多不勝數,有香港後花園之美譽。.

新!!: 北潭涌和西貢東郊野公園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北潭涌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6年3月

没有描述。

新!!: 北潭涌和香港2006年3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7年9月

;(請按此參閱當天之報章頭條).

新!!: 北潭涌和香港2007年9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天后廟列表

香港是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天后崇拜較早傳入的地區之一,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俗稱「大廟」)始建於南宋時期。在台灣及福建地區,人們稱天后為「媽祖」,在香港的地方稱之為「亞媽」、「娘媽」、「媽娘」或「天后媽」等。現時香港的天后廟遍布香港島、九龍、新界和離島,大部分是清初復界以後才修建的。 天后亦是閩民系的信仰,香港以及中國沿海的天后廟大多是閩民系在歷代因航海和貿易保平安建立的。 香港的天后廟規模不大,部分更在傳統的廟宇宗教建築加入現代建築方法及模式,廟與廟之間沒有從屬關係,其中以大廟和元朗天后廟神誕活動的規模最大。而不少歸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 在香港有很多--在較內陸位置,是因為歷年來的填海工程所致。.

新!!: 北潭涌和香港天后廟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没有描述。

新!!: 北潭涌和香港已取消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圍村

香港的圍村多設在新界,主要分為兩大類: 「本地圍」與「客家圍」。「本地圍」是指本地人村落(即围头人),而「客家圍」是指客家人村落。明朝時沿海寇患頻繁,居民為求自保,於房屋周圍建矮石牆,用以抗盜,當時粉嶺龍躍頭的老圍便是香港最早的圍村。清朝初年,厲行「遷海令」以絕接濟在台灣反清的鄭成功,沿海空虛而淪為寇穴,康熙八年(1669年)復界後,本地人獲准遷回舊地,而在这时期,客家人也开始从大陆山区迁入香港,他们进入原属围头原居民之地定居,围头与客家双方由于语言、风俗不同而互生磨擦,加之土地的分配利益,因而双方产生土客械斗,土的一方指围头人,而客的一方指客家人。围头人与客家人都各自建造围村,以作为双方械斗之用。 「本地圍」所居住的是本地人(即围头人),每個家庭有獨立的房屋,四周建有高牆環繞。牆基採用大麻石鞏固,而牆身用青磚砌成,四邊的胸牆開有槍孔。圍內建築整齊,有明顯的中軸線,神廳設於末端。門外挖掘護城壕溝,圍門是連環鐵門或木條橫柵門。 乾隆嘉慶期間,客家居民遷居新界日多,多在本地人毗鄰建立新村定居,由於語言、風俗不同而互生磨擦,加以土地分配利益,因而双方产生土客械斗,遂客家人就仿原居地山区圍龍屋型制,建造「圍屋」,聚族而居,用以械斗防衛。 「客家圍」形制是主要由多間房屋組成的圍屋群,房屋牆身特厚而窗戶特小,部分橫屋的牆壁組成圍村的牆壁,圍屋四角設有炮樓(又名圍斗或瞭望台)。.

新!!: 北潭涌和香港圍村 · 查看更多 »

香港地方列表

以下列表列出了香港各個地方,並按香港行政區劃分類:.

新!!: 北潭涌和香港地方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Hong Kong UNESCO Global Geopark),前稱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Hong Kong Global Geopark),舊稱香港國家地質公園,簡稱香港地質公園,是一座位於香港新界東部和東北部的地質公園,包括新界東北沉積岩和西貢東部火山岩兩大園區等合共8大景區,佔地5,000公頃。 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擁有世界一流的酸性火山岩柱,展現了5億2,000萬年至2億5,000萬年前的古生代期間,通過沉積作用形成沉積環境的一段地質歷史,極具典型性和稀有性。其中火山岩柱為含硅質較高的酸性流紋火山岩,所佔範圍為100平方公里(部分是海域),平均直徑1.2米,不論就規模和岩石特徵皆堪稱世界罕見,更特別的是該處的火山岩同時展現凝灰岩和熔岩的特徵,對其是如何形成的,地質學家至今仍看法不一,極具科學研究價值。此外,海岸作用在此形成了多種侵蝕和沉積地貌,其中的化石對於瞭解古老的古生代環境、地理、氣候及生物進化提供了線索。 2011年9月17日,香港國家地質公園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地質公園名錄,成為中國第26個世界級地質公園,亦是罕有位於國際大都會中的世界地質公園,並更名為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 及至2015年9月,公園成功通過評估,繼續成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隨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這個新標識的創立,香港地質公園於2015年11月17日再更名為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新!!: 北潭涌和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 查看更多 »

香港郊遊路徑

香港有許多各種不同類型、長度和難度的郊遊路徑,供遊人作遠足或漫步之用。大部分的路徑均位於郊野公園之內,由漁農自然護理署管轄。不過郊野公園外亦有一些路徑,多由該區的區議會所建或翻新。 除古道之外,以下只列出官方設立的郊遊路徑。.

新!!: 北潭涌和香港郊遊路徑 · 查看更多 »

香港郊野公園

香港郊野公園是指由香港政府將市郊未開發地區的地方劃出,作為康樂及保育用途的公園,地位與國家公園相若。 香港政府在1976年制定《郊野公園條例》,並於同年12月3日劃定首3個郊野公園。目前全港已劃定了24個郊野公園,連特別地區總面積達44,300公頃,佔香港約四成(39.98%)的土地面積。2014年,郊野公園吸引了1,120萬人次遊客到訪,《明報》,2007年8月29日。.

新!!: 北潭涌和香港郊野公園 · 查看更多 »

香港鄉村列表

以下是香港鄉村列表:.

新!!: 北潭涌和香港鄉村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法定古蹟列表

香港法定古蹟(Declared Monuments in Hong Kong),是指受到香港法例第53章《古物及古蹟條例》所保護的歷史建築、以及考古或古生物地點與構築物。古物事務監督經諮詢古物諮詢委員會,並經行政長官批准後,可刊憲公告宣布個別地方、建築物、地點或構築物為法定古蹟。 截至2016年5月20日,全港共有114項法定古蹟,其中45項位於香港島、11項位於九龍、50項位於新界(不包括離島)、8項位於離島。.

新!!: 北潭涌和香港法定古蹟列表 · 查看更多 »

麥理浩

伯克的麥理浩男爵,KT,GBE,KCMG,KCVO,(Crawford Murray MacLehose, Baron MacLehose of Beoch,),英國資深外交官及殖民地官員,1971年至1982年出任第25任香港總督,他的任期前後長達10年半,先後獲四度續任,是香港歷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港督。 外交官出身的麥理浩雖然缺少殖民地的行政管理經驗,但沒有殖民地包袱的他,反而被普遍認為是歷史上最傑出和最受市民愛戴的港督之一,輿論更以「麥理浩時代」(MacLehose Years)形容他在任港督的日子。麥理浩任內推動大刀闊斧的改革,使香港的社會面貌出現深刻的改變。他的改革涉及房屋、廉政、教育、醫療、福利、基礎建設、交通、經濟和社會各個範疇,十年建屋計劃、開發新市鎮、創立廉政公署、九年免費教育、設立郊野公園、興建地下鐵路和地方行政改革等重要的政策和建設,紛紛在他任內推出。這些政策不單直接改善市民的生活水平,還進一步為殖民地政府在市民心目中建立起正面形象,同時也增強了香港人對香港的歸屬感。 麥理浩見證了香港的經濟起飛,任內經濟增長之強勁為開埠以來所未有。在他的協助下,香港由原本以輕工業為主導,逐步轉型以電子工業、金融業和商業為重心,一躍而成「亞洲四小龍」之一,為香港的繁榮穩定和日後成為亞洲國際金融中心及國際大都會,奠定重要基石。此外,財政司夏鼎基爵士在麥理浩任內提出的「積極不干預主義」,也成為港府的理財哲學、以及麥理浩在施政上的依歸。 不過,外界也有意見批評麥理浩始終未能完全解決房屋不足、大學學位不足、教育質素參差、貧富不均和交通擠塞等核心問題,不少輿論也認為他未能快速應對任內接二連三的社會運動;至於在處理中國大陸非法入境者及越南難民來港的問題上,也引起不少爭論。 在中港關係方面,麥理浩改善了雙方自六七暴動以來的關係,他在1979年應邀訪問北京等地,成為二戰後首位官式訪問中國的港督。訪華期間,他會見了中共領導人鄧小平,席間得悉鄧小平堅決要在1997年或之前收回香港,結果這次會面為後來的香港前途談判揭開序幕。麥理浩返港後擔心引起恐慌,隻字不提鄧小平堅持收回香港的言論,只引述鄧小平「叫香港投資者放心」,但為免觸動中方神經,他放棄原擬推動民主政制改革的計劃。 麥理浩未及香港前途談判召開,便先行卸任港督,但他卸任返英後,繼續透過上議院議員的身份參與香港事務。他在晚年参与制定「居英權計劃」,又多次批評末任港督彭定康為立法局引入的民主改革。在1997年,年近80歲的麥理浩特意返回香港,在6月30日晚出席香港主權交接儀式;縱使英政府杯葛在7月1日舉行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暨特別行政區政府宣誓就職儀式,但他仍堅持出席。 無論如何,麥理浩對香港的貢獻深受各方肯定,他除了多次獲英廷授勳外,更在1982年獲封為終身貴族,而香港的麥理浩徑和麥理浩夫人度假村,也是為了紀念他的貢獻而以他命名。.

新!!: 北潭涌和麥理浩 · 查看更多 »

麥理浩夫人度假村

麥理浩夫人度假村(英文:Lady MacLehose Holiday Village)是一個位於香港西貢的度假營,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管理。.

新!!: 北潭涌和麥理浩夫人度假村 · 查看更多 »

麥理浩徑

麥理浩徑(英文:MacLehose Trail)是香港最早啟用的一條長途遠足徑,於1979年10月26日啟用,以時任香港總督麥理浩命名、並且由其本人主持剪綵開幕。麥理浩徑是香港最長的遠足徑,全長100公里,共分10段。麥理浩徑共有200支標距柱,約每500米一支。它起始於西貢北潭涌(大網仔路及北潭路路口,該路口設有本徑起點標誌),貫穿了西貢東、西貢西、馬鞍山、獅子山、金山、城門、大帽山及大欖郊野公園,以屯門為終點(橫過青山公路及杯渡路路口的輕鐵橋下)。大部分的麥理浩徑都是依山勢而建。 1979年初,第25任港督麥理浩下令駐港英軍開闢此徑,只花了約九個月。麥理浩徑啟用初期,主要用作訓練英軍。據說當時的英軍必須在24小時內走畢全程,最快的尼泊爾軍只用了12小時多。1984年後,麥理浩徑的民用性質才日益擴大。之後陸續開闢非軍事的衛奕信徑、鳳凰徑、港島徑,以及多條郊遊徑。 1979年3月29日,即麥理浩徑落成前約七個月,麥理浩到北京會見鄧小平,得知中國一定會收回香港,香港問題正式出現。有人認為麥理浩徑的開闢和英國對香港前途憂慮有關。麥理浩徑是有意識地將新界東西及九龍半島以北的各個制高點,包括西灣山、牛耳石山、雞公嶺、馬鞍山、獅子山、大帽山等連成一線,即把新界切成兩半,而第五、六段更有二戰時留下的許多仍可使用的碉堡和軍事建設。因此有人推測麥理浩徑是一條軍事防線。邊界是第一線、麥理浩徑是第二線、維港是第三線。 2016年5月3日,國家地理頻道邀得二十位行山愛好者,嚴選全球最佳行山徑「夢想之路」,受訪者包括越野跑手、集團總裁和作家等,麥理浩徑獲評為全球二十條最佳行山徑之一。.

新!!: 北潭涌和麥理浩徑 · 查看更多 »

麥理浩勳爵夫人

伯克的麥理浩男爵夫人麥鄧麗娉,CStJ(,),1982年前通稱麥理浩爵士夫人(Lady MacLehose),此後稱作麥理浩勳爵夫人,英國蘇格蘭人士,第25任香港總督麥理浩勳爵的遺孀,1971年至1982年因丈夫關係擔任港督夫人。 麥理浩勳爵夫人出身蘇格蘭艾爾郡大戶人家,父親托馬斯·查理斯·鄧洛普爵士在當地營辦報業。她在1947年嫁給任職外交官的麥理浩,從此隨丈夫開展飄泊的外交生活。以港督夫人身份在香港生活的10年多期間,麥理浩夫人除了隨丈夫出席大小公開和官式場合,還熱心社會公益事務,並且在1971年至1976年出任香港公益金會長。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和香港傷健會麥理浩夫人中心都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社福設施。 麥理浩夫婦倆均熱愛郊野和遠足,而麥理浩夫人對植物更是有相當的興趣,對香港的植物也十分熟悉,並曾支持植物學家胡秀英博士在香港的研究工作。香港政府把麥理浩徑和麥理浩夫人渡假村以麥理浩勳爵伉儷命名,除了是因為兩項建設都是由麥理浩本人提出以外,正正是出於兩人對郊野和遠足的熱忱。.

新!!: 北潭涌和麥理浩勳爵夫人 · 查看更多 »

黃石碼頭巴士總站

黃石碼頭巴士總站(英文:Wong Shek Pier Bus Terminus)是香港新界大埔區西貢北黃麻地(黃石)的巴士總站,位於北潭路末近黃石公眾碼頭,現時有2條巴士路線以此處為總站,此總站也是香港境內最東端的巴士終站。 由於黃石碼頭屬於西貢東郊野公園的交通管制區域,沒有許可證的車輛不可經北潭路通過北潭涌閘口駛入黃石碼頭和萬宜水庫等地,因此公共巴士成為來往當地的主要交通工具。.

新!!: 北潭涌和黃石碼頭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黃麻地

黃麻地是香港的一個山丘,位於新界西貢北北潭路東端,高90多米,行政區劃上屬於大埔區,屬於西貢西郊野公園範圍,大灘海高塘口的西岸。黃麻是一種在該山生長的植物,花小,呈黃色。當黃麻盛放時,黃麻地遠觀就像一塊黃色的石頭,所以該地又稱為黃石。這亦是該地較常用的稱呼。 黃麻地有很多郊遊設施,有美麗海景。但政府為了保護這區美麗的環境,控制這區的汽車流量,在北潭涌設立關卡,只有公共交通工具和有許可證的車輛可以進入。區內最著名的地點是黃石公眾碼頭,為一個街渡碼頭。.

新!!: 北潭涌和黃麻地 · 查看更多 »

鑽石山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鑽石山站公共運輸交匯處(英文:Diamond Hill Station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又稱鑽石山鐵路站巴士總站(英文:Diamond Hill Railway Station Bus Terminus),位於香港黃大仙區鑽石山龍蟠街3號荷里活廣場地下,於1997年11月2日啟用。現時有8條巴士線以此為總站,另外亦有9條巴士線途經本站及本站對面的巴士分站。.

新!!: 北潭涌和鑽石山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蛤塘

蛤塘村(客家話拼音:或者)為香港北區之范氏客家村落,位於船灣郊野公園之東北山區地帶,有逾壹佰弍拾年之歷史文化,鄰近荔枝窩村、梅子林村,與荔枝窩、鎖羅盤、三椏、梅子林、小灘、牛池湖等同屬沙頭角十約中之第九約(慶春約),處於近乎荒廢狀態,蛤塘村內設有范氏宗祠,上有堂聯「高平世澤,長遠家聲」。 蛤塘村一帶自沙士風波過後,成為香港市民生態郊遊之重要景點;尤其村中一棵「不文樹」,中間個樹窿神奇地有枝樹幹插著,果真無奇不有,成為旅客(郊遊人士)必看之獨特自然奇景,區瑞強亦為蛤塘、荔枝窩、梅子林、鎖羅盆這處香港十大勝景之一作曲。.

新!!: 北潭涌和蛤塘 · 查看更多 »

榕樹澳

榕樹澳(Yung Shue O)是香港的一條原居民客家鄉村,主要為方姓及成姓,位於新界大埔區十四鄉北部,前臨企嶺下海,為一條寧靜的村落。榕樹澳方氏太公方肇基於清朝乾隆七年從東莞縣河田鄉落籍榕樹澳。 榕樹澳與深涌之間的黃地垌發現距今4萬年到6,800年前的石器加工場。榕樹澳也是香港12幅生態優先保育地點之一。 榕樹澳有80多戶魚排,是香港最大的海魚養殖區,2002年8月起獲漁護署已選定作為試推魚排休閒垂釣的兩個地點之一。榕樹澳附近有行山徑直通深涌、「嶂上郊遊徑」經「天梯」到嶂上及「榕北古道」到北潭涌,故假日有較多人前來郊遊。.

新!!: 北潭涌和榕樹澳 · 查看更多 »

毅行者

樂施毅行者(舊稱毅行者)是駐港英軍啹喀兵的一項步行籌款活動,首屆於1981年舉行,自此成為了香港最大規模及最主要的體育籌款活動,1986年樂施會應邀合辦,並首次公開讓市民參加。在1997年英軍撤離香港後,改由樂施會主辦,將原名「毅行者」改為「樂施毅行者」。每年籌得款項約佔該年籌款總額的15%,用於推行各項扶貧救災及倡議事務,為不同地域、性別的貧窮人改善生活,不分種族、宗教和政治界限。近年,樂施毅行者發展為國際性籌款活動,分別在英國、日本、比利時、澳洲和紐西蘭舉行。 樂施毅行者更帶動香港長途越野賽事的發展,大型越野賽事如The North Face 100、HK168、雷利衛徑長征、Vibram Hong Kong 100、康宏圖騰跑、元旦東北縱走、環大帽山越野跑 (Ultra Trail Tai Mo Shan) 及西貢30公里跑等賽事的誕生,都是拜此項賽事所賜。.

新!!: 北潭涌和毅行者 · 查看更多 »

沙田區

沙田區(Sha Ti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的其中一區,位於新界的東部,面積約6,940公頃。沙田區最北以大埔尾坑及中文大學(沙田市地段437號)地界與大埔區為界;西北以城門峽與荃灣區為界;西面以蝴蝶谷尖山隧道出入口與葵青區為界,西南面以琵琶山與深水埗區為界;南面以沙田坳道與黃大仙區為界(山上沙田坳道屬沙田區,由半島獅子園開始);東面以馬鞍山落禾沙里與西貢北的大埔區為界。根據政府統計處 《2014年按區議會分區劃分的香港人口概況》,沙田區的人口約有659,794人,為全港人口最多的行政區,亦是一個全面發展的新市鎮,主要為住宅用地,約有六成多人口居住在公共房屋,包括出租公屋、租者置其屋及居者有其屋屋苑。另有約29,000人居住在約48條原居民鄉村。此外,沙田區有四個輕工業區,包括大圍、火炭、小瀝源及石門。而沙田區的沙田新市鎮也是新界首三個新市鎮(舊稱衛星城市)的其中之一,於1960年代開始發展,沙田區東部的馬鞍山則於1980年代開始發展並併入沙田新市鎮之內。.

新!!: 北潭涌和沙田區 · 查看更多 »

海下灣

海下灣(Hoi Ha Wan、Jone's Cove)位於香港西貢半島北岸,地理上屬於西貢西郊野公園,行政區劃上屬於大埔區西貢北,是香港第二個海岸公園 - 海下灣海岸公園的所在地,面積達2.6平方公里,範圍以響螺角、銀洲、磨洲至灣仔棺材角的尖端連起為界。海下灣西南角有一稱為海下(Hoi Ha)的村落,顧名思義,是一個近海的地方(「下」為接近的意思)。 海下灣是一個生態價值高的地區,有高度的生物多樣性,這是因為海下灣有一個天然屏障,阻擋海水雜質的湧入,使到海水比較潔淨,從而提高一個良好的海洋環境,是很多海洋有機生物的居所。在海中,大部分的珊瑚品種可以確定。以前海下灣是一處潛水熱點,可是現在需要申請許可。香港政府為了維持海下灣的生態系統,於1996年7月5日將其列為香港海岸公園之一,並且立例禁止任何影響生態系統的人為活動,例如釣魚、捕魚拖網、使用硝化甘油炸藥或氰化物捕魚、把海產或珊瑚攜離等。.

新!!: 北潭涌和海下灣 · 查看更多 »

斬竹灣

斬竹灣,为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區的一個面向南方的海灣,出海口外即為香港第6大島嶼滘西洲,環境清靜。.

新!!: 北潭涌和斬竹灣 · 查看更多 »

新巴792M線

新巴792M線是香港新界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將軍澳站及西貢。 本路線並非新巴投得的將軍澳南六條專利巴士路線之一,而是新巴在投得將軍澳南巴士路線後,預計當地鐵(今港鐵)將軍澳綫通車後,由將軍澳綫沿線各站來往西貢有潛在需求,而向政府提出開辦的路線。(實際上本線的走線並未顧及寶琳站,而坑口段則只途經厚德邨外,除中秋節特別班次外並沒有像相近走線的公共交通般進入坑口中心地帶).

新!!: 北潭涌和新巴792M線 · 查看更多 »

新界

新界(New Territories)是香港全境三大地域之一,與中國大陸接壤,也是香港境內除香港島及九龍外的其餘區域。新界可以分為兩大部份,分別是與九龍半島相連的新界內陸和以大嶼山為主的233個島嶼所組成的離島。新界內陸面積為747.18平方公里,連同233個離島計算,總面積則為975.23平方公里,佔香港陸地總面積接近90%,而52.2%香港人口居於新界。.

新!!: 北潭涌和新界 · 查看更多 »

新界區專線小巴7線

新界區專線小巴7線是由西貢(1,2號)專線小巴營辦的一條綠色專線小巴路線,由西貢往來海下,方便往來海下灣海岸公園旅遊的市民及遊客。 此路線是少數來回程均沒有途經燈號控制路口的專綫小巴路線之一。.

新!!: 北潭涌和新界區專線小巴7線 · 查看更多 »

新界區專線小巴9線

新界區專線小巴9線是由西貢(1,2號)專線小巴營辦的一條綠色專線小巴路線,往來西貢及麥理浩夫人度假村。 此路線是少數來回程均沒有途經任何燈號控制路口的專綫小巴路線之一。.

新!!: 北潭涌和新界區專線小巴9線 · 查看更多 »

愛·回家之開心速遞

《愛·回家之開心速遞》(Come Home Love: Lo And Behold),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拍攝的時裝處境喜劇,為愛·回家系列的第四輯,由劉丹、單立文、湯盈盈及呂慧儀領銜主演,並由陳浚霆、蘇韻姿、邵珮詩、滕麗名及周嘉洛聯合主演,監製是羅鎮岳(第1-109集)及林建祥(第70集起)。 此劇集數最初定為180集,後來添加至300集。2018年3月時,監製林建祥透露此劇暫定拍至約360集,並將會再次加集,但未知詳情;後來於2018年4月25日確認加至540集。.

新!!: 北潭涌和愛·回家之開心速遞 · 查看更多 »

2015年8月香港

没有描述。

新!!: 北潭涌和2015年8月香港 · 查看更多 »

2015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北潭涌和2015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