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北極圈

指数 北極圈

北极圈是指纬度数值为北纬66.5°的一个假想圈,是北寒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与黄赤交角(南北回归线所在的纬度数值)余角。北极圈以北的地区被称为“北极圈内”。通常,北极圈内的地区被叫做北极地区,由北冰洋以及周边陆地组成,其陆地部分包括了格陵蘭、北歐三國、俄羅斯北部、美國阿拉斯加北部以及加拿大北部。北极圈内島嶼很多,最大的是格陵蘭岛。由於嚴寒,北极圈以內的生物種類很少。植物以地衣、苔蘚為主,動物有北極熊、海豹、鯨等。 北极圈也是极昼和极夜现象开始出现的界线,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在夏天会出现极昼,而在冬天会出现极夜。.

204 关系: 加拿大軍隊努克努納武特地區劳亚大陆基律纳基蒂莱机场南回归线南极物语南極圈坎达拉克沙夏季夏至大西洋大梭蜥魚天秤座太陽路徑奥福特峡湾奧列涅戈爾斯克威廉王島季克西季节性情绪失调安島安德內斯安氏真圓鰭魚寬鼻白鮭寒带巴芬島不凍港丹麦城市列表希特拉島三叉裸棘杜父魚平氏鮄杜父魚广州北回归线标志塔乌库什沙里克国家公园乌连戈气田亚纳河亚洲亞歷山大地島亨墨菲斯人在野伊卢利萨特伊納里湖弗兰格尔岛弗兰格尔岛保护区佩洛德國國內邊界保羅·高更俄罗斯地理地平說學會地球冰失北半球...北德文斯克造船厂北冰洋北鱈北极地区北极门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北极气候北極大學北極床杜父魚北極光鰈北極玖瑰獅魚北極熊北極鱈北極龍屬北極潑猴北極擬圓鰭魚北挪威刺真圓鰭魚單鰭八角魚哈伊爾湖唐·佩奇 (物理學家)冬季战争冯简冰岛冰島人冰島地理公元2150 (遊戲)克努特六世克勞德·李維-史陀因努伊特石堆因纽维克因纽特人图勒空军基地四角床杜父魚玻璃梭鱸灰斑鸠福克斯湾科伯克谷國家公園科拉里秋白鮭穆斯哈亞山竇氏真圓鰭魚第22次世界童軍大露營索菲婭·雅諾克纬度纬线纳尔维克经纬度罗弗敦群岛罗瓦涅米羊鬍子草屬美洲非殖民化烏龍派出所角色列表瑞典瑞典地理環形球儀瓣蹼鹬属甲烷水合物無畏號航空母艦無核武地帶熊果白天白令海大吸金白克蘭電流芬兰芬兰地理芬蘭鐵路芬蘭足球超級聯賽莫舍恩萨列哈尔德萨米 (地区)萨莫耶德语族蝰屬頜鬚細八角魚西奧倫群島西北-北極自治市鎮西北地区 (加拿大)親衛隊第6師馬可·卡薩格蘭香港公開大學科技學院駝背白鮭詹姆斯·庫克高山滑雪變形金剛 (2007年電影)鮑氏極鱈豎琴海豹贡比约恩山超级大国黃健強黃刀鎮黃鱸黑雁龙狮戴尔蜈蚣胡薩維克鯨魚博物館阿巴里斯阿爾塔岩畫赤道英國突擊隊雪鸮雪龙号雷克雅維克雅库特人耶謝伊湖JR東日本253系電力動車組JR東日本E259系電力動車組Rk 62突擊步槍Sl-1暴雪鹱极夜极昼林蛙林氏短吻獅子魚恐龙生理学東西伯利亞低地板块构造论格里姆赛岛格陵兰格陵兰地理格陵蘭鱈格陵蘭自殺問題格陵蘭望遠鏡植村直己楚科奇自治区極地極地擬杜父魚欧洲比圭內斯毛脚鵟決勝時刻:黑色行動波別達山泰梅爾盆地泰梅爾海灣洪成泽深水副獅子魚温带湖泊面积列表漁人的搏鬥演化挪威海朗伊爾城昌塔利韋爾格爾根河斯匹次卑尔根岛斯瓦尔巴文化結合症候群日照時數摩爾曼斯克摩頓·柏達臣摩拉維亞宣教運動10月25日2004年10月2009年6月2016年 扩展索引 (154 更多) »

加拿大軍隊

加拿大軍隊(英語:Canadian Forces;法語:Forces canadiennes;分別簡稱為「CF」或「FC」)是加拿大各軍部隊自1968年2月1日起採用的統稱。加拿大聯邦政府由當日起將陸海空三軍合併為統一架構。 以2006年的官方資料,加拿大軍隊的六大作戰機構為:.

新!!: 北極圈和加拿大軍隊 · 查看更多 »

努克

努克(Nuuk),格陵蘭自治国的最大城市,1979年格陵蘭實行自治後,成為格陵兰的首都,兼瑟莫蘇克自治市政府所在地。 都市名稱在格陵蘭語(因纽特语的一种)中為“岬角”之意。丹麥人及挪威人稱之為戈特霍布(丹麥語:Godthåb),意為“美好的希望”,與“好望角”的名稱由來相似,在丹麥出版的地圖上即標記為“戈特霍布”的名稱。.

新!!: 北極圈和努克 · 查看更多 »

努納武特地區

努納武特(Nunavut,伊努克提圖特語:ᓄᓇᕗᑦ ,在當地原住民中意指「我們的土地」),是加拿大13個一級行政區中三個--(Territory)中的一個,也是加拿大所有的一級行政區之中最晚成立的一個,是在1999年時由原本西北地區的東部分割而出。努納武特的首府為伊魁特(Iqaluit),是個位於巴芬島(Baffin Island)上的城市。 努納武特境內約有85%的人口屬於加拿大位於北極圈內地區的原住民因纽特人,因此是個在原住民權利爭取運動中產生的行政區。最早是在1976年時由加拿大因努伊特團結組織(Inuit Tapiriit Kanatami)開始與聯邦政府爭取,並且在1982年時透過公投獲得支持,1993年時國會簽署《努納武特法案》(Nunavut Act)與《努納武特領土聲明協議法案》(Nunavut Land Claims Agreement Act)確立行政區的建立,並且在1999年時正式成立具有原住民自治性質的獨立行政區劃。.

新!!: 北極圈和努納武特地區 · 查看更多 »

劳亚大陆

劳亚大陆(英文名:Laurasia)又譯勞拉西亞大陸,為地质史古陆之一,存在於侏儸紀到白堊紀。勞亞大陸包含現今北半球大部分陸地。由勞倫大陸、波羅地大陸、西伯利亞大陸、哈薩克大陸、華北陸塊、華南陸塊構成,在侏罗纪中期由盘古大陆北端分裂而成,然後在白堊紀分裂成今天的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 其名稱是由勞倫大陸(Laurentia)與歐亞大陸(Eurasia)組成。.

新!!: 北極圈和劳亚大陆 · 查看更多 »

基律纳

基律纳(Kiruna、Giron、Kiiruna),又译作基鲁那,是瑞典最北部的一个城市,位于北博滕省,为瑞典萨米议会的所在地。 基律纳的名称来自于萨米语Giron,意为雷鸟(ptarmigan),北面海裡的一种白色的鸟,鸟也被描绘到了城市的纹章上,和铁的标记在一起。铁代表了矿业在城市里占了很重要的地位。.

新!!: 北極圈和基律纳 · 查看更多 »

基蒂莱机场

基蒂莱机场(Kittilän lentoasema,IATA:KTT,ICAO:EFKT),是位于北极圈内的一座民航机场,是通往芬兰北部的门户机场。2006年旅客运输量为23.8万人次,2007年突破24万人次。2006年7月27日,在机场扩建工程中的一场火灾严重损毁了老航站楼,至2007年已完成修复并恢复正常运营。.

新!!: 北極圈和基蒂莱机场 · 查看更多 »

南回归线

南回归线(Capricorni tropicus、tropique du Capricorne、西班牙语、葡萄牙语: tropico de Capricornio、 tropic of capricorn、südlicher Wendekreis)是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时移到最南时所在的纬线,其纬度数值等于黄赤交角,大约在南纬23度26分。南回歸線通過的國家有:南美洲-巴西、巴拉圭、阿根廷、智利。非洲-馬達加斯加、莫三比克、南非共和國、波札那、那米比亞。大洋洲-澳大利亞、社會群島。.

新!!: 北極圈和南回归线 · 查看更多 »

南极物语

《南极物语》(在美國上映時名為Antarctica)是于1983年出品的日本电影,由高仓健主演。该片耗时三年制作、耗资25亿日元在北极圈及南极附近部分地区拍摄完成,是日本影坛的重量作品之一,影片在展示神奇壮美的南极风光以及人与自然抗争的同时,着重描写了雪橇犬的命运,悲壮而震撼,是一部非常难得的动物题材影片,当年曾创下59亿日元的票房纪录并保持15年之久。故事发生在1958年2月,讲述的是日本派遣到南极昭和基地的越冬观测队,与15只负责拖雪撬的桦太犬所发生的故事。这部电影的音乐由希腊音乐家范吉利斯制作,在全世界发行同名的原聲帶。 《南极物语》也提供了灵感,使2006年的美國电影《極地長征》(Eight Below)得以制作发行。 本片上映時在日本有880萬人次進電影院觀賞,創造了59億日元的票房。.

新!!: 北極圈和南极物语 · 查看更多 »

南極圈

南極圈(Antarctic Circle)是地球上南緯66°34′的一个假想圈,是南寒带与南温带的界线,其精确的纬度数值是与黄赤交角互餘,其以内大部分是南極洲。南极圈附近因無山脉阻攔,盛行西風,溫帶氣旋常常出现,又有海冰漂浮,是非常凶險的海域。西方航海界有“咆哮的40°S、狂暴的50°S、尖叫的60°S”的说法。 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的章动现象,地球的黄赤交角一直在轻微地改变着。因此,纬度数值与黄赤交角互餘的南极圈也相应有改变。截至2000年,它位於南緯66°33′39(或66.56083°)上。南极圈南部的区域被稱為南極地区,而北部则是南溫帶。南极圈和北半球的北极圈是对称的。 在南极圈以南的地方,一年中会有太阳二十四小时不下山和二十四小时都是夜晚的时候,这两种现象分别称为极昼和极夜。南极圈是南半球的极昼和极夜开始出现的界线,正如北半球的北极圈一般。.

新!!: 北極圈和南極圈 · 查看更多 »

坎达拉克沙

坎达拉克沙(俄语:Кандала́кша;芬兰语:Kantalahti;挪威语:Kandalaksja;卡累利阿语:Kannanlakši;斯科特萨米语:Käddluhtt)是俄罗斯西北部摩尔曼斯克州的一个城镇,位于北极圈之内,濒临白海坎达拉克沙湾,2002年人口40,564。 坎达拉克沙在公元11世纪建立,13世纪与科拉半岛南部成为诺夫哥罗德共和国的一部分,1478年被莫斯科公国吞并。1915年,一个海港开始在当地兴建;1918年,连接莫斯科和摩尔曼斯克的铁路开通。 Кандалакша.

新!!: 北極圈和坎达拉克沙 · 查看更多 »

夏季

夏季是一年四季的第二季,也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同时也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白昼最长的季节。夏季是许多农作物旺盛生长的季节,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给植物提供了所需的条件。此外,由於夏季時全球大部份學生都放暑假,因此也是相當旺盛的旅遊季節。以北半球為例,除了赤道一帶其他地方都有夏季:曼谷夏季約八個月、北極夏季約五個月(另外七個月為冬季)。.

新!!: 北極圈和夏季 · 查看更多 »

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6月21日前后(20日~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时开始。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西元前7世紀,古人用土圭量日影,夏至這一天日影最短,因此把這一天稱作「夏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中……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 《汉学堂经解》(ISBN 9787806940235)所集崔灵恩《三礼义宗》:“夏至为中者,至有三义:一以明阳气之至极,二以明阴气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故谓之至。” 夏至日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太阳整日不落,形成面积最大的极昼区。此日过后,阳光直射位置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逐渐减短,日出、日落的方位也开始往南移动。在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亦日渐降低,日影逐渐被拉长。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能量仍比地面向空中发散的多,所以在短时间内气温继续升高。 「至」也有極點的意思。在傳統的陰陽理論中,夏至是陽氣生發到極點,開始收藏的節氣。 《易經》姤卦,為五月卦,一陰起于下(夏至一陰生,冬至一陽生),孚夏至之時令。陽氣雖盛已經失勢,陰長陽消之象。 與冬至相同的是,夏至在中國古代也是重要的傳統節日(節氣),只是現代活動相對比較少與夏至直接相關(可能與重要傳統節日端午節意義極為相近)。但仲夏節是在北欧等地居民的重要節日(和當地偏寒冷的氣候有關)。.

新!!: 北極圈和夏至 · 查看更多 »

大西洋大梭蜥魚

大西洋大梭蜥魚為輻鰭魚綱仙女魚目帆蜥魚亞目魣蜥魚科的一種,分布於大西洋、太平洋、北極圈及南極圈海域,為深海魚類,深度0-4750公尺,體長可達56公分,棲息在中層水域,成魚主要活動於溫帶及極圈,繁殖期會至熱帶及副熱帶水域產卵,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

新!!: 北極圈和大西洋大梭蜥魚 · 查看更多 »

天秤座

天秤座(Libra,天文符号:♎)是黄道星座之一,為托勒密星座之一。位于室女座与天蝎座之间,这个星座有十几颗使用8英寸(20厘米)或更大望远镜可见的星系,星座中最亮的四颗星α、β、γ、σ构成一个四边形,β星又和春季大三角构成一个大菱形,天秤座β星的中名是「氐宿四」,它是全天惟一一颗肉眼可以看见为绿色的星。天秤座α星「氐宿一」,是一顆雙星,由亮度5.2的α1與亮度2.8的α2所構成,呈藍白色。.

新!!: 北極圈和天秤座 · 查看更多 »

太陽路徑

太陽路徑是指由於地球環繞太陽的軌道造成太陽季節性的每小時位置變化 (和日照長度)。太陽的相對位置是影響建築物的太陽能系統獲得熱增益的性能最主要因素。精確的知道太陽路徑和氣候條件是經濟的設置太陽能集熱器區域、定位、庭園設計、夏季遮陰、和太陽追蹤器等,不可或缺的專門知識。.

新!!: 北極圈和太陽路徑 · 查看更多 »

奥福特峡湾

奥福特峡湾(挪威语:Ofotfjorden)是挪威海的一个峡湾,位于北极圈以北200公里处,全长78公里,是挪威第12长的峡湾,最深处为553公尺,深度位列挪威第18位。峡湾两侧主要的城镇为纳尔维克,在很多历史文献中被称为“纳尔维克峡湾”。.

新!!: 北極圈和奥福特峡湾 · 查看更多 »

奧列涅戈爾斯克

奧列涅戈爾斯克 (Оленего́рск,「鹿」的意思)是俄羅斯摩爾曼斯克州中部的一個城市,位於摩爾曼斯克以南112公里。2002年人口25,166人。 始建於1916年的一個火車站,1949年附近開始開採鐵礦,1957年3月27日設市並改稱現名。.

新!!: 北極圈和奧列涅戈爾斯克 · 查看更多 »

威廉王島

威廉王島(King William Island)是加拿大在北極圈內的一個島,屬努那福特區。該島面積有13,111平方公里,是全球第61大島及加拿大第15大島。2006年有人口1,064人。 Gjoa Haven是島上唯一的聚居點。 Category:加拿大島嶼 Category:努納武特地區地理.

新!!: 北極圈和威廉王島 · 查看更多 »

季克西

季克西(Тикси;Тиксии)為俄罗斯遠東聯邦管區萨哈共和国境內的一座市級鎮,也是布倫區的行政中心Registry of the Administrative-Territorial Divisions of the Sakha Republic,位在拉普捷夫海布奧爾-哈亞灣岸上、勒拿河三角洲東南方。2010年人口普查中該市級鎮人口有5,063人。.

新!!: 北極圈和季克西 · 查看更多 »

季节性情绪失调

季节性情绪失调(英文: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或SAD,以下简称SAD)也叫做“冬季忧郁症”(Winter depression),是一种感情的,或者情绪的失调。大多数的SAD患者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有良好的健康状态,但冬季或者夏季会感到忧郁的症状。在热带,SAD即便存在也很少见。但在北纬30度以北或者南纬30度以南,SAD显著存在。.

新!!: 北極圈和季节性情绪失调 · 查看更多 »

安島

安島是挪威的島嶼,位於該國西北部諾爾蘭郡,距離北極圈約300公里,屬於西奧倫群島的一部分,長57公里、寬15公里,面積489平方公里,最高點海拔高度705米,人口約3,600。 Category:挪威島嶼.

新!!: 北極圈和安島 · 查看更多 »

安德內斯

安德內斯是挪威的城鎮,由諾爾蘭郡負責管轄,位於該國西北部,距離北極圈約300公里,面積1.89平方公里,每年平均降雨量787毫米,2009人口2,602。.

新!!: 北極圈和安德內斯 · 查看更多 »

安氏真圓鰭魚

安氏真圓鰭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絨杜父魚科的其中一種,為寒帶海水魚,分布於北極圈、東北太平洋白令海西部海域,棲息深度20-83公尺,體長可達4.8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北極圈和安氏真圓鰭魚 · 查看更多 »

寬鼻白鮭

寬鼻白鮭,為輻鰭魚綱鮭形目鮭科的一種,為溫帶魚類,分布於北極圈淡水、半鹹水域,體長可達61公分,棲息在溪流、湖泊底層水域,以軟體動物、昆蟲幼蟲及甲殼類為食,會進行洄游,生活習性不明,可做為食用魚。.

新!!: 北極圈和寬鼻白鮭 · 查看更多 »

寒带

寒带分為南寒带,北寒带。南寒带是南极圈(南緯66.5度)以内的區域,北寒带是北极圈(北緯66.5度)以内區域。.

新!!: 北極圈和寒带 · 查看更多 »

巴芬島

巴芬島(Baffin Island;因纽特语:ᕿᑭᖅᑖᓗᒃ,Qikiqtaaluk)是加拿大北方在北極圈內的大島,屬努納武特,是加拿大最大的島,也是世界第五大島,面積約有507451平方公里,2004年時有人口約11000人。巴芬岛主要居民是因纽特人。 巴芬島人煙稀少,沒有公路和鐵路等陸上交通,僅能以航空或夏季時的水運聯外,也常是北極探險隊的基地所在。在地理上,巴芬島的東方有巴芬灣、戴維斯海峽,可通到丹麥的格陵蘭島;南方則有福克斯灣、布西亞灣,可通往加拿大本土。1615年,探險家威廉·巴芬是第一個成功環繞巴芬島航行的人,此島也以他的名字命名。 目前巴芬島上最大的城鎮是伊魁特,位於該島南部,它也是努納武特的首府,該地區於1999年4月1日從西北地區獨立出來。 白朗希山(Mount Blanche)是島上最高的山,有2146公尺高。 Category:加拿大島嶼 Category:北極群島 Category:努納武特地區地理.

新!!: 北極圈和巴芬島 · 查看更多 »

不凍港

不冻港是冬季不会结冰,船舶能正常进出的港口,尤指高纬度地区(如俄罗斯、北欧、加拿大、阿拉斯加等)冬季不结冰的港口。从地理学角度看,高纬度地区的不冻港主要受制于这样几个因素:暖性洋流流经港口海域;海水的盐度及港口附近有无河流注入,一般有河流注入的港口,海水盐度被河水冲淡,容易结冰;港口海域水体对太阳热能的储存能力。典型例子有俄罗斯摩尔曼斯克州首府摩尔曼斯克港及格陵兰城镇西西缪特,位于北极圈内,由于受暖洋流影响,是典型的高纬终年不冻港。.

新!!: 北極圈和不凍港 · 查看更多 »

丹麦城市列表

以下为主要丹麥城市列表:.

新!!: 北極圈和丹麦城市列表 · 查看更多 »

希特拉島

希特拉島(Hitra)是挪威的島嶼,由南特倫德拉格郡負責管轄,陸地面積571.5平方公里,是挪威大陸第七大島嶼,也是北極圈以南最大型島嶼,島上最高點345米。.

新!!: 北極圈和希特拉島 · 查看更多 »

三叉裸棘杜父魚

三叉裸棘杜父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杜父魚科的其中一種,為溫帶海水魚,分布於北極圈周圍海域,棲息深度0-451公尺,體長可達30公分,棲息在砂泥底質底層水域,以片腳類、多毛類等為食,生活習性不明。.

新!!: 北極圈和三叉裸棘杜父魚 · 查看更多 »

平氏鮄杜父魚

平氏鮄杜父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杜父魚科的其中一種,為溫帶海水魚,分布於北極圈、北太平洋阿留申群島至美國華盛頓州、北大西洋格陵蘭、美國東北部至丹麥海域,棲息深度0-930公尺,體長可達20公分,棲息在沙石底質底層水域,以甲殼類、片腳類、多毛類等為食,生活習性不明。.

新!!: 北極圈和平氏鮄杜父魚 · 查看更多 »

广州北回归线标志塔

广州北回归线标志塔,也称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塔公园,位于中国广东省从化区太平场油麻埔村三甲子一块海拔25.6米的坡地上,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天文、地理标志塔之一。 主体工程为塔形,分塔台、塔身和塔顶三部分,.

新!!: 北極圈和广州北回归线标志塔 · 查看更多 »

乌库什沙里克国家公园

乌库什沙里克国家公园是加拿大努勒维特的一座国家公园,占地面积20,500㎞²,是北极圈南部延伸出的苔原和海岸泥滩地区和里布尔斯海湾的小村庄,从哈德孙海湾的罗斯威尔康海峡到西部荒地以及布朗河的源头。公园环绕着瓦格海湾,哈德孙海湾入口100千米。对然是努勒维特四座国家公园最小的一座,却是加拿大第六大国家公园。它的名字与在那发现的滑石有关,乌库什沙里克的意思是“制作石壶原料之地”。 另外,那里还有一处回转的瀑布和500个考古学遗址,包括一处古老的哈德孙海湾公司交易站,该区还是北极熊、棕熊、北极狼、北美驯鹿、海豹和隼等生物的家园。园区内的植物有典型的低地苔原、矮桦树、柳树和仙女木。在河流边的村庄可遇到散落的北方森林。 公园现今已无人居住,但因纽特人从11世纪至20世纪60年代都以此地为居住处。这里还可以找到狐狸陷阱、压帐篷石圈、食物藏窟的残留。1925年至1947年,哈德孙海湾公司就在此处设定了交易站。2003年8月23日,公园成立,并成为加拿大第41个,努勒维特第四个国家公园。从最近的贝克尔湖社区或雷普尔斯海湾搭乘飞机或乘船均可到达。.

新!!: 北極圈和乌库什沙里克国家公园 · 查看更多 »

乌连戈气田

乌连戈气田(Уренгойское газовое месторождение)是一座超大型天然气田,其天然气储量居世界第三。超过十万亿立方米(10¹³ м³)。该气田位于俄罗斯秋明州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北极圈以南不远。命名自附近的镇。随之而在气田附近建成新乌连戈市。.

新!!: 北極圈和乌连戈气田 · 查看更多 »

亚纳河

亚纳河(Яна),俄罗斯西伯利亚一河流,流域全境位于雅库特共和国境内,在勒拿河以东,因迪吉尔卡河以西。 亚纳河发源于上扬斯克山脉,自南向北流入拉普捷夫海,全长872公里,流域面积约238,000平方公里。该河流域是北半球最冷的地方,源头之一的奥伊米亚康地区曾录得零下71摄氏度。亚纳河河口三角洲曾发现约30000年前的人类生活遗迹,是北极圈内最早有人类足迹的地方之一。.

新!!: 北極圈和亚纳河 · 查看更多 »

亚洲

亞细亚洲(Ασία;Asia),简称亚洲,面积4457.9万平方公里,覆蓋地球總面積的8.6%(或者總陸地面積的29.4%);人口總數約為40億,佔世界總人口約60.5%(2010年);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 亞洲絕大部分土地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以東為亞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為烏拉爾山脈、乌拉尔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峡。烏拉爾山脈以東及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以南為亞洲。大陸東至白令海峽的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度40分,北緯60度5分),南至丹绒比亚(東經103度31分,北緯1度16分),西至巴巴角(東經26度3分,北緯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度18分,北緯77度43分),最高峰為-zh-hans:珠穆朗玛峰;zh-hant:聖母峰;-。跨越經緯度十分廣,東西時差達11小時。西部與歐洲相連,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陸塊歐亞大陸。 亞洲東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面則瀕臨印度洋,西面以烏拉山脈、烏拉河、裏海、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及愛琴海與歐洲分界,西南面隔亞丁灣、曼德海峽、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北面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亞細亞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名稱,希臘人稱呼他們的東方(一說為太陽升起的地方)為亞細亞,可能是來源於亞述人的名稱,亞述一詞在亞述的語言中也代表東方,原來只指希臘東方的小亞細亞半島,後來擴展到包括所有東方地區。 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

新!!: 北極圈和亚洲 · 查看更多 »

亞歷山大地島

亞歷山大地島是俄羅斯的島嶼,屬於法蘭士約瑟夫地群島的大型島嶼,面積1,130平方公里,島上最高點海拔382米,由阿爾漢格爾斯克州負責管轄。.

新!!: 北極圈和亞歷山大地島 · 查看更多 »

亨墨菲斯

亨墨菲斯(,)是位於挪威芬馬克的一個小镇,这个城镇的市政中心就是亨墨菲斯镇。这个镇的一些主要乡村包括Rypefjord,Forsøl, Hønsebybotn,Akkarfjord,和Kårhamn。该镇由Kvaløya、Sørøya與Seiland這3個大島組成。其他一些小岛诸如Lille Kamøya和Kamøya也位于这里。这个镇的大部分地区与挪威其他地区没有道路相连,只有Kvaløya岛通过Kvalsund桥与外界相通。亨墨菲斯通常被认为是地球上最靠北的城镇,這裡的港口是北極圈內少數的不凍港之一。.

新!!: 北極圈和亨墨菲斯 · 查看更多 »

人在野

《人在野》(Man vs.),美國探索頻道(Discovery Channel)製作的寫實電視節目,由英國冒險家貝爾·吉羅斯(Bear Grylls)主持,每集他會走到沙漠、沼澤、森林、峽谷等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境地,模擬在極為惡劣的環境下,為脫離險境,設法尋找回到文明社會的路徑,在前進的道路上他沿繩滑落深谷、甚至徒手攀爬峭壁等。節目中貝爾為求保命,於野外活捉幼蟲、蠍子等生吃,又示範在荒漠中尋求解渴的方法;如何避過野牛群、毒蛇、鱷魚和大熊等野外求生術。2012年3月12日因貝爾·吉羅斯和探索频道的合約问题正式停播。.

新!!: 北極圈和人在野 · 查看更多 »

伊卢利萨特

伊卢利萨特(Ilulissat)是格陵兰第三大的定居地,人口约4000。市镇在格陵兰西岸的中部,北纬69°,北极圈以北200公里。伊卢利萨特的丹麦语名字雅各布港(Jakobshavn)也广为人知。伊卢利萨特按格陵兰语直译是「冰山」。伊卢利萨特是格陵兰最受欢迎的旅游地点,因为附近有绚丽的伊卢利萨特冰峡湾。旅游业是当地主要行业。著名极地探险家克努兹·拉斯穆森生于伊卢利萨特,他在定居地中心的童年住所,现在是他的纪念博物馆。.

新!!: 北極圈和伊卢利萨特 · 查看更多 »

伊納里湖

伊納里湖(Inarijärvi)是芬蘭面積第三大的湖泊。位於芬蘭北部的拉普蘭地區。處在北極圈範圍內。湖中有多達3318個島嶼,其中最知名的一個島嶼是豪图马岛(Hautuumaasaari)。每年11月到次年6月初期間湖面封凍。 Category:芬蘭湖泊.

新!!: 北極圈和伊納里湖 · 查看更多 »

弗兰格尔岛

弗兰格尔岛(p,Wrangel Island),俄罗斯远东楚科奇自治区一北冰洋岛屿,弗兰格尔岛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以著名探险家费迪南德·冯·弗兰格尔之名命名。 弗兰格尔岛位于东西伯利亚海与楚科奇海之间,南为楚科奇半岛,面积7608平方公里,属俄罗斯楚科奇自治区管辖。该岛因在第四纪冰期时未被冰川覆盖,因此生物多样性极好,岛上共有超过400种植物,是其他北极圈内地区植物种类总合的两倍。该岛还因北极熊和海象聚居而闻名。2017年夏季還因數百隻北極熊集體啃食擱淺岸邊的鯨魚而名噪一時。 弗兰格尔岛附近据推测有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俄罗斯政府近年来宣布以弗兰格尔岛为基点对周边120万平方公里海域拥有主权,遭到美国、加拿大等邻国的强烈反对。.

新!!: 北極圈和弗兰格尔岛 · 查看更多 »

弗兰格尔岛保护区

弗兰格尔岛保护区(Ostrov Vrangelya Zapovednik)位于俄罗斯东北部,包括弗兰格尔岛(Wrangel I.)、赫拉德岛(Herald I.),以及周围水域。主要保护北极冻原生态。200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是最北的世界遗产。.

新!!: 北極圈和弗兰格尔岛保护区 · 查看更多 »

佩洛

佩洛(Pello)是芬蘭的市鎮,位於該國西北部,在拉普蘭區内,距離北極圈約20公里,始建於1867年,面積1864平方公里,2013年人口有3902名,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25人。.

新!!: 北極圈和佩洛 · 查看更多 »

德國國內邊界

德國國內邊界,又稱兩德邊界(innerdeutsche Grenze 或 deutsch–deutsche Grenze,最初也稱 Zonengrenze),即1949年至1990年間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二國的國界。它从波羅的海一直延伸至捷克斯洛伐克,總長,其中不包括意義相似的柏林圍牆。 它在1945年7月1日正式設立,作為西方国家和蘇聯在德佔領區的界線。它的東側築有連綿高聳的金屬柵欄和圍牆、有刺鐵絲網、警鈴、壕溝、瞭望塔、自動餌雷及雷區,徹底阻絕人及車輛的穿越,是當代全世界防禦工程最浩大的國界之一。東德在國界部署了五萬名東德武裝衛兵鎮守,緊鄰上萬名西德、英國與美國兵力。在國界二側的內陸,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和華沙公約組織駐紮超過百萬的軍力,以備戰事一觸即發。 兩德邊界是溫斯頓·邱吉爾「鐵幕」一喻的實體呈現,在冷戰期間分隔蘇聯和西方世界,同時也象徵著界隔二種截然不同的思想體系——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它由東德自1952年至1980年代晚期分期建成Faringdon (1986), p. 284.

新!!: 北極圈和德國國內邊界 · 查看更多 »

保羅·高更

歐仁·亨利·保羅·高更(Eugène Henri Paul Gauguin,,),生於法國巴黎,印象派畫家。大部份藝術史家將他歸於后印象派。他死後作品才開始名聲大噪。 他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除去繪畫之外,在雕塑、陶藝、版畫和寫作上也有一定的成就。他對色彩的使用導致了綜合主義的產生,加上分隔主義的影響,也為原始主義的產生鋪平了道路。.

新!!: 北極圈和保羅·高更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地理

俄罗斯跨越北纬50~70°的欧亚大陆大部地区,南北宽2500~4000公里,东西长9000公里,海岸线长约3.4万公里。.

新!!: 北極圈和俄罗斯地理 · 查看更多 »

地平說學會

地平說學會(Flat Earth Society)又稱國際地平說學會(International Flat Earth Society)或者國際地平說考證學會(International Flat Earth Research Society),是一個支持地平說,反對地圓說的組織,由英國人塞繆爾·申頓於1956年建立。而後這個組織的領導人變為查爾斯·K·約翰遜,約翰遜將地平說學會的中心置於自己於加州蘭開斯特的家中。地平說學會在約翰遜領導下的最盛時有多達3,000名會員。 地平說學會自約翰遜於2001年去世後,便變得不活躍,但又重新於2004年再次活躍起來,全因其新會長丹尼爾·申頓於網絡上設置了一個討論區。.

新!!: 北極圈和地平說學會 · 查看更多 »

地球冰失

《地球冰失》(Frozen Planet)為英國廣播公司與探索頻道及英國公開大學聯合製作的自然紀錄片,由大衛·愛登堡旁白,2011年10月26日起於英國廣播公司第一台及高清頻道首播,共7集。本片主要展示棲息於北極和南極的動植物及其生境,而第7集則探討全球暖化對極地以至全球的影響,由大衛·愛登堡聯同科學家親身於極地考察及解說。 節目主要由BBC自然歷史組(BBC Natural History Unit)前往極地拍攝,其他製作伙伴包括加拿大探索頻道、德國電視二台、西班牙Antena 3及希臘Skai TV。而本片的執行製作艾雷斯泰·法瑟吉爾早前曾執導該台不少獲獎紀錄片,包括《藍色星球》及《天與地》,故本片亦視為上述紀錄片的後續作品。 本片每集皆附上10分鐘的《地球冰失製作特輯》(The Making of Frozen Planet),講述攝製隊在拍攝過程遇到的種種困難及有趣見聞。而特輯《極地一年》(The Epic Journey)則節錄了節目的精華部分,快速回顧極地一年四季的面貌。 本片的美國版本榮獲第64屆黃金時段艾美獎中四個獎項,其中包括寫實節目製作特別獎。.

新!!: 北極圈和地球冰失 · 查看更多 »

北半球

北半球(Northern Hemisphere),是指地球赤道以北的半球。 地球上大部份的陸地(亞洲大部份、歐洲全部、非洲北半部、北美洲全部、南美洲極北部)及人口都在北半球。在北半球,冬季通常是1月至3月,夏季通常是7月至9月,與南半球四季相反。 北半球的海洋有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及北冰洋。 在北半球,朝南向陽。.

新!!: 北極圈和北半球 · 查看更多 »

北德文斯克造船厂

俄罗斯联邦单一制国有企业北方机械制造企业生产联合體(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Северное машиностроитель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簡称北德文斯克造船厂(Северное Машиностроитель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羅馬化寫法為Severnoye Mashinostroitelnoye Predpriyatie,意指「北方機械製造企業」,並常縮寫為Севмаш(羅馬化:Sevmash),是俄羅斯旗下一個位于北极圈内阿尔汉格尔斯克州北德文斯克市的兵工廠,苏联时期代号為402厂,主要任务是建造核潜艇,因此具有高度保密性。工厂占地超过300公顷,下辖100多家小型单位,工厂职工人数最多时达46,000人(2009年時統計為26,951人),目前該工廠只从事核潜艇制造,军品收入5.3302亿美元。其直屬上級單位為俄罗斯联邦工业局。.

新!!: 北極圈和北德文斯克造船厂 · 查看更多 »

北冰洋

北冰洋(Arctic Ocean)又稱北極海、北大洋,位於北極圈內,大致以北極點為中心。北冰洋是世界五大洋中最小最淺的。--積1405.6萬平方公里,約占世界大洋--積的3.6%。平均深度1200-1300米,為世界大洋平均深度的三分之一。最深處為南森海盆,深度為5450米。 國際海道測量組織將北冰洋視為洋,不過一些海洋學家稱之為「北極陸間海」或是「北極海」,分類為陸間海或是大西洋的河口灣。 北冰洋有巴倫支海、波弗特海、楚克奇海、東西伯利亞海、格陵蘭海、哈得遜灣、哈得遜海峽、喀拉海、拉普捷夫海、白海和巴芬灣等边缘海和陆间海。 洋--上有長年不化的冰層,占北冰洋--積的三分之二,厚度多在2-4米左右。中央的海冰已持續存在300萬年,是永久性的海冰。水溫大部分時間在0℃以下。當海水向南流進大西洋時,瓦解的冰山就隨之流入大西洋,給航運帶來威脅。1912年4月15日,鐵達尼號客輪就是撞到漂流的冰山而沉沒的,造成巨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 北冰洋島嶼很多,数目僅次於太平洋,面積達400萬平方公里。主要島嶼有格陵蘭島、斯瓦尔巴群岛、北极群岛等。.

新!!: 北極圈和北冰洋 · 查看更多 »

北鱈

北鱈為輻鰭魚綱鱈形目鱈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北極圈海域,本魚尾鰭深叉形,下頜略長於上頜,下巴觸鬚非常小,沒有在頭部上的側線孔,鱗片小且深嵌,不是部分重疊。體褐色並沿著背面有許多細的點;側邊與腹面銀色; 鰭暗色的有灰白的邊緣,體長可達40公分,棲息在沿海海域,屬肉食性,以橈腳類、端足類、魚類等為食,為高經濟價值的食用魚。.

新!!: 北極圈和北鱈 · 查看更多 »

北极地区

北极地区或北极地方(有时也直接用“北极”一词来指代)指的是环绕在地球北极点周围的地区,与南极地区一起构成了地球的寒带。北极地区包括整个北冰洋以及格陵兰岛(丹麦领土)、加拿大、俄罗斯、挪威、瑞典、芬兰和冰岛、阿拉斯加(美国)八个国家的部分地区。 北极地区主要由一个被广大冰原覆盖的大洋(即北冰洋)和环绕在其周围的一圈无树木的冻土地带所组成。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近年来北极地区的冰盖厚度在不断下降。一些证据表明,最迟到2040年 或2100年,北极地区在夏季时将不再为冰所覆盖。而最新的研究显示,在2007年夏季冰层的融化速度高于估计值,因此可能很快就会出现无冰的情况。 北极地区的生物体包括冰中的微生物、鱼类与海洋哺乳动物、陆地动物以及人类。这一地区具有非常独特的生态系统。而在此居住的土著居民和其文化都与这里低温和极端的生活环境相适应。.

新!!: 北極圈和北极地区 · 查看更多 »

北极门国家公园和保护区

北极门国家公园和保护区是位于阿拉斯加的美国国家公园。它是美国最北端的国家公园(整座公园坐落于北极圈北端),面积位居第二,约为8,472,506,近于比利时的面积。公园包含的主要地段。1978年11月1日,成为首个受保护的美国国家纪念区,1980年,在通过了《》后,变成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公园内段的大部分地区,覆盖面积为7,167,192英亩均受到保护。荒野保护区与毗连,共同构成美国最大的连续性荒野。.

新!!: 北極圈和北极门国家公园和保护区 · 查看更多 »

北极气候

北极气候的特点是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暂而凉爽。北极不同地区的气候变化多样,但冬夏二季都会经历极端的日照变化。部分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海冰、冰川或积雪),此外绝大部分地区每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地表都有冰雪。北极各地区一月份的平均气温在-40℃至0℃之间,冬季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气温可低至-50℃以下。七月份的平均气温在-10℃至10℃之间,某些地区夏季最高温度可达30℃以上。 北极地区中部是北冰洋,四周环绕着欧、亚、美洲大陆。因此,北极地区的气候因海洋水体而变得较为温和。北极地区的海水温度基本维持在-2℃以上。正因为有这样相对温暖的海水,在冬季,尽管水面上漂浮着巨大的冰盖,北极仍旧不是北半球最寒冷的地区,而且明显比南极更“温暖”。而在夏季,冰凉的海水也使北冰洋沿岸地区的气温较低。.

新!!: 北極圈和北极气候 · 查看更多 »

北極大學

北極大學(University of the Arctic,UArctic)是一個包含北極圈內大學、學院及其他組織的協作網絡,其目的是提升北極圈內大學的質量。該計劃在北極理事會的支持下於2001年6月12日發起。.

新!!: 北極圈和北極大學 · 查看更多 »

北極床杜父魚

北極床杜父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杜父魚科的其中一種,為寒帶海水魚,分布於北極圈海域,棲息深度0-275公尺,體長可達22公分,棲息在藻類生長的岩石水域,以片腳類為食,生活習性不明。.

新!!: 北極圈和北極床杜父魚 · 查看更多 »

北極光鰈

北極光鰈為輻鰭魚綱鰈形目鰈亞目鰈科的其中一種,為寒帶海水魚,分布於西北大西洋、北極圈、白令海、楚克奇海、鄂霍次克海北部海域及半鹹水域,棲息深度0-90公尺,有眼睛的一邊深橄欖綠色到褐色,有時有分散的黑色點或黑色斑塊,沒有眼睛的一邊白色,背鰭軟條50-62枚;臀鰭硬棘1枚;臀鰭軟條35-44枚,體長可達35公分,棲息在沿岸底層水域,以小魚及無脊椎動物為食,生活習性不明,可做為食用魚。.

新!!: 北極圈和北極光鰈 · 查看更多 »

北極玖瑰獅魚

北極玖瑰獅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獅子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北極圈及東北大西洋海域,棲息深度1080-2365公尺,體長可達31公分,為深海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以甲殼類為食,生活習性不明。.

新!!: 北極圈和北極玖瑰獅魚 · 查看更多 »

北極熊

北極熊(學名:Ursus maritimus意即"海熊"),在不同的語言中又稱為白熊或冰熊, 被全世界公認是北極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動物,可能是六十多萬年前(也有不同的科學家認為是十五、二十、四十、甚至上百萬年前),由灰熊演化出來。在所生存的空間裡,北極熊位於食物鏈的最頂層。健康的北極熊會擁有極厚的脂肪及毛髮,以在北極這種極端嚴寒的氣候中生存。其中白色的外表在雪白的雪地上是良好的保護色。北極熊是游泳健將,主要在海冰上捕捉海豹為食,但因全球暖化導致海冰減少、人類捕殺、棲息地被破壞、及以人類工業排放物的污染等等影響,北極熊的數量在幾十年間嚴重減少,如今已列為瀕臨絕種動物.

新!!: 北極圈和北極熊 · 查看更多 »

北極鱈

北極鱈(学名:Arctogadus glacialis)為輻鰭魚綱鱈形目鱈科的其中一種。.

新!!: 北極圈和北極鱈 · 查看更多 »

北極龍屬

北極龍屬(學名:Arctosaurus)是種已滅絕爬行動物,生活於三疊纪晚期的加拿大。北極龍的化石只有一節頸椎,由於發現此化石的地方是在加拿大努那福特的Cameron島,位於北極圈之內,所以其屬名的意思為「北極蜥蜴」Adams, A. L., (1875) On a fossil saurian vertebra, Arctosaurus osborni/Arctic region.

新!!: 北極圈和北極龍屬 · 查看更多 »

北極潑猴

北極潑猴(Arctic Monkeys)是組來自英國雪菲爾的另類搖滾樂團。樂團成立於2002年,團員有主唱兼吉他手 Alex Turner、吉他手 Jamie Cook、貝斯手 Nick O'Malley 與鼓手 Matt Helders。 北極潑猴以第二張單曲《I Bet You Look Good on the Dancefloor》登上英國單曲榜冠軍,成功贏得眾人注目。 首張專輯《就是屌》在2006年1月發行,刷新英國音樂史上銷售量最高的首張專輯紀錄,專輯目前依然是英國銷售量最高的樂團首張專輯,超越綠洲合唱團的《絕對可能》所保持的紀錄。《就是屌》贏得了2006年水星音樂獎 與2007年全英音樂獎「最佳英國專輯」,另也獲得葛萊美獎「最佳另類音樂專輯」提名,但最後敗給奈爾斯·巴克利(Gnarls Barkley)的《何方神聖》(St.

新!!: 北極圈和北極潑猴 · 查看更多 »

北極擬圓鰭魚

北極擬圓鰭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絨杜父魚科的其中一種,為寒帶海水魚,分布於北極圈巴倫支海、格陵蘭西北部海域,體長可達7.5公分,棲息在泥底質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北極圈和北極擬圓鰭魚 · 查看更多 »

北挪威

北挪威(書面挪威語:Nord-Norge、新挪威語:Nord-Noreg)地理上挪威的最北部地區,依ISO 3166-2:NO標準編號順序,包括三個郡:諾爾蘭、特羅姆斯與芬馬克,全區面積達,佔了挪威全國35%的面積,依2008年7月所公告統計結果,人口共有462,745人。較大的城鎮由南往北有:莫紹恩、摩城、博德、納爾維克、哈爾斯塔、特羅姆瑟、阿爾塔與亨墨菲斯。 北挪威常被認為是夏季極晝之地。北挪威是多文化的地域,居民主要有挪威人與原住民薩米人,也有芬蘭人後裔克文人(Kvener)與俄羅斯人,主要語言為挪威語,薩米人會使用薩米語,較集中在芬馬克的海灣區,芬馬克東部部份社區使用芬蘭語。.

新!!: 北極圈和北挪威 · 查看更多 »

刺真圓鰭魚

刺真圓鰭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絨杜父魚科的其中一種,為寒帶海水魚,分布於北極圈、西北大西洋加拿大哈德遜灣至美國麻州、格陵蘭;東北大西洋巴倫支海、冰島、挪威海域,棲息深度30-400公尺,體長可達13.2公分,棲息在岩石底質底層水域,以甲殼類、小魚為食,生活習性不明。.

新!!: 北極圈和刺真圓鰭魚 · 查看更多 »

單鰭八角魚

單鰭八角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八角魚科的其中一種,為溫帶海水魚,分布於北極圈、格陵蘭、哈德遜灣、巴倫支海、喀拉海、楚克其海、白令海等海域,棲息深度7-520公尺,體長可達8.6公分,棲息在砂泥底質底層水域,以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生活習性不明。.

新!!: 北極圈和單鰭八角魚 · 查看更多 »

哈伊爾湖

哈伊爾湖(Хайыр)是俄羅斯的湖泊,由薩哈共和國負責管轄。位於北極圈以北,直徑約600米,面積0.29平方公里。一群來自莫斯科大學的科學家在1964年聲稱在該湖發現史前生物。.

新!!: 北極圈和哈伊爾湖 · 查看更多 »

唐·佩奇 (物理學家)

唐·佩奇(Don Page,),全名為唐納德·尼爾森·佩奇 (Donald Nelson Page),出生於美國的加拿大籍理論物理學家,現任教於加拿大的阿爾伯塔大學。 唐·佩奇的研究領域包含量子宇宙學、黑洞熱力學、以及理論重力物理。他是史蒂芬·霍金的博士學生之一,並曾在雜誌上共同發表數篇論文,更曾在埃洛·莫里斯執導的紀錄片《》與霍金一同出現。此外,他是位福音主義基督徒。黑洞物理學當中的佩奇時間就是以他的姓氏命名的。.

新!!: 北極圈和唐·佩奇 (物理學家) · 查看更多 »

冬季战争

冬季戰爭(talvisota,vinterkriget,Зимняя война)是一場蘇聯與芬蘭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爆發的戰爭,自1939年11月30日由蘇聯向芬蘭發動進攻而展開,蘇聯最終慘勝於芬蘭,令其割讓與租借部份領土,而後於1940年3月13日雙方簽訂《莫斯科和平協定》為結束。 自立國以來蘇聯一直對與芬蘭相接的國境存有異議,認為威脅到距边境仅32公里之遥的苏联第二大城列寧格勒的安危,且芬蘭在獨立過程中與德國關係密切,蘇聯視其將可能成為德國入侵本國的幫凶,於是持續以談判、威脅或嘗試顛覆芬蘭政府的方式來解決其邊界問題,必要時直接透過軍事行動併吞芬蘭,使其重回以往俄国附属国的地位。芬蘭方面則力保獨立之成果,視蘇聯為唯一的假想敵,持續以外交手段來避免戰爭。1930年代蘇芬之間的幾次談判皆無結果,蘇聯決心武裝入侵芬蘭。1939年11月26日蘇聯製造了「曼尼拉砲擊事件」,以此為藉口對芬蘭宣戰,在兩國邊境發動全線進攻。國際聯盟將蘇聯的行動視為非法攻擊,於12月14日將該國除名。 蘇聯投入大規模的軍隊進攻芬蘭,並在兵力、飛機、戰車上佔有壓倒性優勢,然而戰前其軍事領導人因約瑟夫·史達林於1937年開始的一連串的政治整肅而被處死或入獄,以致冬季戰爭爆發時,蘇軍僅剩下經驗不足的高級將領和中級軍官。由於上述因素,加上芬軍訓練精良、熟悉地形,導致蘇軍在冬季戰爭初期戰技拙劣、損失慘重,芬蘭則展現了遠超過蘇聯預計的抵抗能力。然而蘇聯於後期撤換指揮成員、改善作戰方式以及結合強大的物資優勢,終於突破了芬軍主防線,芬蘭因而求和。1940年3月雙方簽訂《莫斯科和平協定》,芬蘭割讓出其11%的領土和30%資產予蘇聯,結束了戰爭。 冬季戰爭中,蘇聯投入巨大兵力卻損失慘重,國家聲譽也受到很大的傷害,也未達到原先征服芬蘭全境的目標。芬蘭則不僅保有了主權,還贏得了國際聲望。冬季戰爭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二次大戰的進程,在蘇芬交戰期間,英法曾想以援芬藉口派兵登陸斯堪地那維亞來切斷供應納粹德國戰爭機器的瑞典鐵礦石生產地,但未能成行。蘇聯此戰中的表現也令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對發動侵略蘇聯的企圖更具信心,並開始著手聯絡芬蘭加入其計畫。最終在1941年6月底爆发了「繼續戰爭」,芬蘭同德國协同出兵企图奪回冬季戰爭中失去的土地。.

新!!: 北極圈和冬季战争 · 查看更多 »

冯简

冯简(),字君策,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工程師與科學家,專長於短波電波通訊。他曾至北極進行電波通訊研究,是中國首位至北極研究的科學家。.

新!!: 北極圈和冯简 · 查看更多 »

冰岛

冰岛(Ísland)是北大西洋中的一个岛国,位于北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交汇处,通常被視為北歐五國之一。冰岛国土面积为10.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35万,儘管面積不大,卻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也是世界最少的其中之一。冰岛的首都是雷克雅維克,也是冰岛的最大城市,首都附近的西南地区人口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冰岛地处大西洋中洋脊上,是一个多火山、地质活动频繁的国家。内陆主要是平原地貌,境内多分布沙質地、冷却的熔岩平原和冰川。冰岛虽然位于北极圈边缘,但有北大西洋暖流所以气温适中。 根据《》的记述,欧洲定居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公元874年,維京人殷格·亚纳逊一行人是冰岛最早的永久定居者,其他更早的定居者仅在冰岛过冬。其后的几个世纪,斯堪的纳维亚人在冰岛定居,他们也带来了盖尔人奴隶。1262至1814年冰岛成为了挪威的一部分,之后属丹麦王室治下。1918年冰岛宣布独立并在1944年成立共和国。20世纪前,冰岛人主要依靠渔业和农业为生,冰岛亦曾是该地区最不发达的国家。漁業的工业化以及二次大战后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带来了冰岛的繁荣,1990年代冰岛成为了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1994年冰岛加入了歐洲經濟區,其经济结构也因金融服务业的引入而趋向多元化。 冰島是聯合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歐洲自由貿易聯盟、歐洲經濟區、北歐理事會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會員國,但是並未加入歐洲聯盟。冰岛为市场经济,与其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相比税率较低,并且国民拥有国家提供的健康保险和高等教育等北欧福利系统。2014年冰岛位于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的第13位。2008年冰岛发生金融危机,境内的银行国有化,冰島幣值都大幅貶值。 冰岛文化与其他北欧斯堪地纳维亚文化有很深渊源,大多数冰岛人是斯堪地纳维亚人和盖尔人的后裔。冰岛语属北日耳曼语支,起源于古諾爾斯語并与法罗语及挪威西部方言接近。冰岛的文化遗产主要为传统冰岛菜、诗歌和中世纪的冰岛萨迦。在北约成员国中,冰岛人口最少并且是唯一没有常備军队的国家,仅有海巡部隊。.

新!!: 北極圈和冰岛 · 查看更多 »

冰島人

冰島人(Íslendingur)指的是日耳曼人中居住在北歐國家冰島的一系。主要分布於冰島,使用的語言是由古諾斯語演變而來的冰島語,信仰在西元1000年時從北歐神祇變為基督教。據說最早移民至冰島的人是殷格·亞納遜 ,隨後有其餘的人也跟著遷移至冰島。遺傳證據顯示約62%的冰島母體遺傳的基因庫來自愛爾蘭和蘇格蘭,遠高於其他斯堪地那維亞國家,而37%來自北歐。 約20-25%的冰島父系基因庫是蓋爾族的,其餘是北歐的。在十三世紀時受到挪威的統治直到十四世紀挪威皇室衰微,接著被丹麥殖民直到1944年經過公投正式獨立。.

新!!: 北極圈和冰島人 · 查看更多 »

冰島地理

没有描述。

新!!: 北極圈和冰島地理 · 查看更多 »

公元2150 (遊戲)

《公元2150》(Earth 2150)是一款3D即時戰略遊戲,在2000年由Strategic Simulations公司和波蘭的開發商Reality Pump推出,為《公元2140》的後續作品。儘管Pumpkin Studios的《戰地2100》在美國比《公元2150》更早推出,《公元2150》仍被視為最先上市的一批全3D即時戰略遊戲之一,它的續作《地球2160》(在台灣,因代理商的不同而有譯名差異)在2005年八月推出。《公元2150》有兩個獨立的資料片:《公元2150:月球計畫》和《公元2150:失落的靈魂》。.

新!!: 北極圈和公元2150 (遊戲) · 查看更多 »

克努特六世

克努特六世('''Knud Valdemarsøn'''.;),丹麥國王(1182年-1202年在位)。丹麥國王瓦爾德馬大帝與王后明斯克的索菲亞的長子。 1170年,克努特六世已被父親瓦爾德馬大帝立為共治皇帝,當時年僅7歲,開始了瓦爾德馬王統的世襲統治。1177年,克努特六世14歲的時候,迎娶日耳曼諸侯薩克森公爵及巴伐利亞公爵獅子亨利的女兒巴伐利亞的格特魯德,當時她是一名年約22歲的寡婦。 1182年,瓦爾德馬大帝逝世,克努特六世繼位,開始執行擺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紅鬍子腓特烈一世的政策。腓特烈一世曾承認瓦爾德馬大帝為丹麥國王,克努特六世繼位後,他於1184要求克努特六世承認他為宗主。羅斯基勒主教阿布薩隆為克努特六世回答腓特烈一世說:「克努特六世是一名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一樣自主的國王,他在丹麥擁有的權力就像腓特烈一世在神聖羅馬帝國擁有的一樣,所以皇帝應該對丹麥效忠他是沒有期望的。」Huitfeldt, Arild.

新!!: 北極圈和克努特六世 · 查看更多 »

克勞德·李維-史陀

克勞德·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著名的法國人類學家,與弗雷澤、鮑亞士共同享有「現代人類學之父」美譽。他所建構的結構主義與神話學不但深深影響人類學,對社會學、哲學和語言學等學科都有深遠影響。.

新!!: 北極圈和克勞德·李維-史陀 · 查看更多 »

因努伊特石堆

因努伊特石堆(因努伊特語:ᐃᓄᒃᓱᒃ,複數:ᐃᓄᒃᓱᐃᑦ;英語轉寫:inuksuk,複數:inuksuit)是廣泛分布於北美洲北極圈內的人造石堆,從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至格陵蘭皆可見到,由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數個原住民族群所築起。因為此區域多是苔原地貌,缺乏可作為標識的地標,所以原住民們堆築因努伊特石堆的目的可能是作為指引方向或標識地點之用。因努伊特石堆在因努伊特語中的意思即是「代替人的物體」之意。.

新!!: 北極圈和因努伊特石堆 · 查看更多 »

因纽维克

因纽维克(Inuvik)是加拿大西北地区的一个城镇,也是因纽维克专区的行政中心所在地。该地区总面积49.76 km2 (19.2 sq mi),总人口3,484。居民中Inuvialuit人占36.8%,第一民族占15.4%。.

新!!: 北極圈和因纽维克 · 查看更多 »

因纽特人

因纽特人(因纽特语:ᐃᓄᐃᑦ )是美洲原住民之一,分布於北極圈周圍,包括格陵兰,和加拿大的努纳武特地区、西北地區、育空地區、魁北克等地,说因纽特语。因纽特人屬於爱斯基摩人的一支(其餘為尤皮克人,并与阿留申人有亲缘关系),不過他们并不自称为愛斯基摩人,因为这是北美其他印第安人部落對他們的稱呼,意思是“吃生肉的人”,帶有貶義。因此他們自稱為因紐特人,於因纽特语中的意思為“人”,故外界也逐漸改口作此稱呼,以尊重其文化精神。格陵兰因纽特人也称为格陵兰人。.

新!!: 北極圈和因纽特人 · 查看更多 »

图勒空军基地

图勒空军基地(Thule Air Base,)是位于格陵兰北部的一个美国空军基地,是美国最北的军事基地。图勒空军基地目前驻有第12太空预警中队。.

新!!: 北極圈和图勒空军基地 · 查看更多 »

四角床杜父魚

四角床杜父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杜父魚科的其中一種,為寒帶魚類,分布於北大西洋、北極圈淡水、半鹹水、海域,棲息深度0-100公尺,體長可達60公分,棲息在沿岸底層水域,會進行季節性洄游,進入淡水河川,以甲殼類、魚類等為食,生活習性不明,可做為食用魚。.

新!!: 北極圈和四角床杜父魚 · 查看更多 »

(学名:Canis lupus familiaris),現代俗称为狗,一种常见的犬科哺乳动物,與狼為同一種動物,生物学分类上是狼的一个亚種。狗是最早驯養於人類的一个物种。被人养的称为家犬,返回野外没人养的狗称为“野狗”或“流浪狗”,是可以領養的。犬的壽命最多可達二十多年,平均則為十數年,與貓的平均壽命相近。若無發生意外,平均壽命以小型犬為長。 DNA分析显示狗不单单是灰狼(Canis lupus)的近亲,更是各地不同灰狼亚种的混血后代。现代狗的祖先约在1.1万至1.6万年前开始在西欧被人类驯化,更早之前人類飼養的古代狗已經滅絕,如在比利时所发现距今3.6万年及阿尔泰山所发现约3.3万年前的标本,则显示已经中断的驯化事件,这些更早期的古代狗均未留下现存后代。但2016年的研究表明,現代狗至少經過兩次馴化,人類在亞洲馴化狗,發生在超過1.4萬年前,一小部分家犬和人通過歐亞大陸西遷。這意味著,所有現代家犬,還有紐格萊奇墓犬,牠們的祖先可追溯回到亞洲。基因檢測發現舊石器時代的歐洲犬,很多基因型在現代歐洲犬中找不到。這結果可能意味著,古歐洲犬沒留下多少後代,有可能是因為亞洲犬在新石器時代就逐漸取代了古歐洲犬。 狗在中习得了与人类行为和谐一致的特殊习性,更获得了靠高淀粉饮食茁壮成长的能力,为犬科动物中的奇葩。各种狗的形状、大小、毛色都有显著不同。狗可用作陪伴、看家护院、捕猎、放牧、载货、拉车、警用、、做宠物、等,因此有“人类的好朋友”这一美誉。但同时,東亞的北朝鮮、韩国、中國部份地區、東南亞的越南、歐洲的瑞士、法國、美國夏威夷等地的人类也把狗作为食物。 今天,家犬的种类已达数百个品种,其中多数犬种出现是近几百年的事。人们根据需要培育了许多不同的品种。身高从只有15.2厘米的吉娃娃到76厘米的爱尔兰猎狼犬,颜色也从白色到黑、灰或棕都有。长毛、短毛,直毛、剛毛、卷毛、沒毛,不一而足。很忠心。.

新!!: 北極圈和犬 · 查看更多 »

玻璃梭鱸

玻璃梭鱸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河鱸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加拿大、美國北極圈、聖羅倫斯河、五大湖、密西西比河等流域,體長可達107公分,棲息在水質較為混濁的湖泊、溪流、水塘,夜行性,屬肉食性,以魚類、青蛙、甲殼類、蝸牛、昆蟲等為食,可做為食用魚、遊釣魚及觀賞魚。.

新!!: 北極圈和玻璃梭鱸 · 查看更多 »

灰斑鸠

斑鸠(学名:Streptopelia decaocto),俗称灰鸽子,是鸟类世界中最大的种群之一, 原分布於暖温带地区的欧洲部分地区、中亚、中国和缅甸,是一种留鸟。 灰斑鸠成鸟体长约32 cm,全身灰褐色且背部颜色比其他部位深,翅膀上有蓝灰色斑块,尾羽尖端为白色,颈后有黑色颈环,环外有白色羽毛围绕。这种鸟有着红色的短腿和黑色的喙。 虹膜是红棕色的,但远看像是黑色,这是由于瞳孔相对较大,黑色的瞳孔周围只能看到一小圈红棕色。.

新!!: 北極圈和灰斑鸠 · 查看更多 »

福克斯湾

福克斯湾(Foxe Basin)位于加拿大北部努纳武特地区,东部和北部为巴芬岛,西靠梅尔维尔半岛,南有南安普敦岛和福克斯半岛之间的福克斯海峡与哈得孙湾相通,海峡除盛夏时期以外,全年大部分时间处于冰封状态。长500公里,宽320~400公里,最深处为460米。海湾内有查尔斯王子岛,艾尔福斯岛,罗利岛等岛屿。北极圈从海湾中部横穿。海湾内栖息有众多大型海洋哺乳动物。 福克斯湾的名字是为纪念1631年为寻找西北航道航行到此的英国探险家卢克·福克斯。.

新!!: 北極圈和福克斯湾 · 查看更多 »

科伯克谷國家公園

科伯克谷國家公園(Kobuk Valley National Park)是位於美國阿拉斯加州西北部,北極圈以北約40公里(25英里)處的一個國家公園。科伯克谷國家公園設立於1980年12月2日,以科伯克谷沙丘和馴鹿的移動路線而聞名。科伯克谷國家公園的面積達7,084.9平方公里,和特拉華州的面積相當。北極門國家公園位於科伯克谷國家公園以西約50公里(32英里)處。科伯克谷國家公園也是美國的國家公園中遊客數最少的國家公園。.

新!!: 北極圈和科伯克谷國家公園 · 查看更多 »

科拉里

科拉里(Kolari)是芬蘭的市鎮,位於該國西北部,在拉普蘭區内,距離北極圈86公里,始建於1867年,面積2,618平方公里,2013年人口3,83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5人。.

新!!: 北極圈和科拉里 · 查看更多 »

秋白鮭

秋白鮭(学名:Coregonus autumnalis),又名凹目白鲑,是輻鰭魚綱鮭形目鮭科的其中一種。.

新!!: 北極圈和秋白鮭 · 查看更多 »

穆斯哈亞山

斯哈亞山是俄羅斯的高山,位於薩哈共和國內,冰封的峰頂海拔高度2,959米,是孫塔爾哈亞塔山脈的最高點。穆斯哈亞山東北135公里有奧伊米亞康,北面485公里是北極圈。.

新!!: 北極圈和穆斯哈亞山 · 查看更多 »

竇氏真圓鰭魚

竇氏真圓鰭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絨杜父魚科的其中一種,為寒帶海水魚,分布於北極圈、西北大西洋加拿大哈德遜灣、格陵蘭東部、冷岸群島、巴倫支海;西北太平洋喀拉海、鄂霍次克海海域,棲息深度50-930公尺,體長可達10公分,棲息在泥底質、礫石底質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北極圈和竇氏真圓鰭魚 · 查看更多 »

第22次世界童軍大露營

22次世界童軍大露營於2011年7月27日至8月7日在瑞典南部克里斯蒂安斯塔德市的Rinkaby舉行。活動主題是「Simply Scouting」。來自166個國家和地區的40,061名童軍、領袖和成年志工參與了這次大露營。.

新!!: 北極圈和第22次世界童軍大露營 · 查看更多 »

索菲婭·雅諾克

索菲婭·雅諾克(Sofia Jannok;)是一位出生於瑞典耶利瓦勒的薩米族女歌手,其多演唱薩米人特有的尤伊克歌曲。.

新!!: 北極圈和索菲婭·雅諾克 · 查看更多 »

纬度

纬度(φ)是一个地理坐标,用以确定一点在地球表面上的南北位置。纬度是一个角度,其范围从赤道的0度到南北极的90度。纬度相同的连线或其平行线,是一个与赤道平行的大圆。纬度通常与经度一起使用以确定地表上某点的精确位置。在定义经纬度的时候,做了两个抽象假设。第一,以大地水准面来代替地球的物理表面,大地水准面是一个假想的由地球上静止平衡的海平面延伸到陆地内部而形成的闭合曲面。第二,用一个数学上简单的参考表面来作为大地水准面的近似。最简单的参考表面为球面,但是用旋转椭球面来模拟大地水准面要更为准确些。经纬度在这个参考表面上的定义将在下文中详细说明,经度相同和纬度相同的点的连线共同构成了这个参考表面上的经纬网。地球真实表面上一点的纬度和其在参考表面上的对应点一致,过地球真实表面上一点作参考表面的法线,该法线与参考表面的交点即为真实表面上那一点的对应点。纬度,经度和遵循某种规范的高度共同组成了 ISO 19111 标准中所定义的地理坐标系统。 由于有不同的参考椭球面,地表上一点的纬度特征也就并不唯一。ISO标准中关于这一点的描述为:如果坐标参考系统没有完全定义,那么坐标(主要指经度和纬度)顶多是模糊不清的,至少也是毫无意义的。这对于精确的应用非常重要,比如GPS,但是,在一般的使用中,并不需要很高的精度,通常也就不提及参考椭球面。 在英文文本中,纬度通常使用小写希腊字母phi (φ)来表示。它以度、分、秒或者小数形式的度来计量,再附上N或S来表示北纬或南纬。 无论是为了使用经纬仪还是为了确定GPS卫星的轨道,纬度的测量都要求人们对地球重力场有充分的了解。研究地球的轮廓及其重力场的学科是大地测量学,这些内容将不会在此文中讨论。通过简单的名称变换,这篇文章里涉及到的地球坐标系统也可以扩展运用到月球,行星和其它天体上。 纬度数值在0至30度之间的地区称为低纬度地区;纬度数值在30至60度之间的地区称为中纬度地区;纬度数值在60至90度之间的地区称为高纬度地区。 赤道、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南极圈和北极圈是特殊的纬线。.

新!!: 北極圈和纬度 · 查看更多 »

纬线

纬线和經線一樣是人類為度量方便而假設出來的輔助線,定義為地球表面某点随地球自转所形成的轨迹。任何一根纬线都是圆形而且两两平行。纬线的长度是赤道的周长乘以纬线的纬度的余弦,所以赤道最长,离赤道越远的纬线,周长越短,到了两极就缩为0。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新!!: 北極圈和纬线 · 查看更多 »

纳尔维克

纳尔维克(挪威语:Narvik )是挪威诺尔兰郡人口数量第三的区(挪威语:Kommune),位于北极圈内,奥福特峡湾西面。纳尔维克区是传统的北挪威奥福滕地区(Ofoten)位于北极圈内的一部分。 出口业务: 该港主要出口瑞典来的铁矿石,还有磷灰石、石英、木材等,进口石油、煤、水泥、钢材、盐、杂货等。 图像:Skjomen-fjord-and-Lappviktind.jpg|位于纳尔维克以南的Skjomen峡湾 图像:Katteratgubben.jpg|从Katterat车站往下看纳尔维克市 图像:Norway Narvik 3.jpg|纳尔维克雪景 图像:纳尔维克市区夜景.JPG|纳尔维克市区夜景 Category:挪威城市 Category:諾爾蘭郡自治區.

新!!: 北極圈和纳尔维克 · 查看更多 »

经纬度

經緯度是經度與緯度的合稱組成一個座標系統。又称为地理座標系統,它是一種利用三度空間的球面來定義地球上的空間的球面坐標系統,能夠標示地球上的任何一個位置。.

新!!: 北極圈和经纬度 · 查看更多 »

罗弗敦群岛

罗弗敦群岛(Lófót),是挪威诺尔兰郡下辖的一个群岛,位于北极圈内,总面积1,227平方公里,人口约24,500人。虽然处于高緯地区,其气温比同纬度地区要高。.

新!!: 北極圈和罗弗敦群岛 · 查看更多 »

罗瓦涅米

罗瓦涅米(Rovaniemi,Roavenjárga)是芬蘭北部的拉普蘭區的首府,位於北極圈上,在和之間的凯米河和其支流的交匯處。2006年1月1日,罗瓦涅米的周邊市鎮合併入罗瓦涅米市,令罗瓦涅米的面積增至8,016平方公里,成為全世界面積最大的城市之一。 罗瓦涅米的名字源於北萨米语的字「roavve」,意指「山上的森林」,或源於南萨米语的字「rova」,意指「急流中的一堆石」。.

新!!: 北極圈和罗瓦涅米 · 查看更多 »

羊鬍子草屬

羊胡子草(学名:Eriophorum)是莎草科下的一属,包含約25個開花植物品種。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的酸性沼泽地带,特別是北極圈的苔原地帶Flora Europaea: 。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约15-40厘米。其种子成熟后分裂出状如棉絮的白色细丝,可以随风飞散,以利于传播种子。.

新!!: 北極圈和羊鬍子草屬 · 查看更多 »

美洲非殖民化

美洲非殖民化指的是北美和南美国家脱离殖民统治独立的斗争过程。.

新!!: 北極圈和美洲非殖民化 · 查看更多 »

烏龍派出所角色列表

thumb 烏龍派出所角色列表,列出日本動漫作品《烏龍派出所》中的登場角色及其介紹。.

新!!: 北極圈和烏龍派出所角色列表 · 查看更多 »

瑞典

典王国(Konungariket Sverige)是一个位于斯堪地纳维亚半岛的北歐国家,首都为斯德哥尔摩。西鄰挪威,东北与芬兰接壤,西南濒临斯卡格拉克海峡和卡特加特海峡,東邊為波罗的海與波的尼亞灣。即瑞典和與丹麦、德国、波兰、俄罗斯、立陶宛、拉脫維亞和爱沙尼亚隔海相望,於西南通过厄勒海峽大桥与丹麦相连。瑞典於1995年加入欧洲联盟。 瑞典面积为449,964平方公里,为北歐第一大国家,人口1000万,第三页 - 于2007年7月10日查阅。。64%的國土由森林覆蓋,人口密度低,只有都會地區人口密度較高,84%的人口居住在只佔国土面积1.3%的城市裡。瑞典是一个現代、自由與民主的高度发达国家,其公民享有高质的生活,政府亦非常注重环保。 瑞典是传统的铁、铜和木材出口国,其水资源也很丰富,但是石油和煤矿十分匮乏。隨著運輸以及通訊的進步,這些自然資源也能夠更大規模地從各地開採,尤其是木材與鐵礦。經濟自由與教育普及而讓瑞典開始歷經快速的工業化,並從1890年代開始發展製造業。20世紀瑞典成為一個福利國家。 1397年,瑞典與丹麦和挪威一起所組成了卡爾馬聯合(芬兰此時還是瑞典王國的一部分)。瑞典於16世纪初脫離卡爾馬聯合,並且與鄰國進行了多年的戰爭,尤其是與俄羅斯以及從未完全承認瑞典已經離開了卡爾瑪聯合的丹麥-挪威聯合。17世纪時瑞典藉由戰爭擴張領土,成為了強權國家,其領土面积為目前的兩倍之大。1809年瑞典失去了芬蘭,也不再具有強權地位。之后,瑞典沒有再參與過戰爭。 現今,瑞典被視為極力追求人权和平等的国家之一。瑞典二戰後設立許多社會福利的制度,並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人类发展指数中通常名列前茅。.

新!!: 北極圈和瑞典 · 查看更多 »

瑞典地理

典位于欧洲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东部,是一个传统的北欧国家。瑞典东临波罗的海和波的尼亚湾,西面隔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与挪威接壤,东北与芬兰接壤,西南隔斯卡格拉克海峡和卡特加特海峡与丹麦相望。除丹麦外,瑞典还与德国、波兰、俄罗斯、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隔海相望,在西南面通过厄勒海峡大桥把马尔默与丹麦的哥本哈根相连。 瑞典的总面积为449,964平方千米,为北欧最大的国家和欧盟第二大的国家。.

新!!: 北極圈和瑞典地理 · 查看更多 »

環形球儀

形球儀(也可以稱為球形等高儀或渾儀,英文縮寫為armilla或armil)是中国古代测定天体位置的一种仪器。由相应天球坐标系各基本圈的环规及瞄准器构成,与浑象(浑天仪,一种仿真天体运行的仪器)不同。其主要用作展示圍繞地球的天體軌跡。浑儀也是最早期的複雜機械儀器,其發展促進了機器的改良和設計。 中國的渾儀西汉落下闳曾制造。《朱子语类》卷二十三錄朱熹與弟子黄义刚曾討論過浑仪的原理,黄义刚曾说:“楼上浑仪可见”,表示朱熹家可能有此種儀器。《宋史·天文志一》亦載:“朱熹家有浑仪,颇考水运制度,卒不可得。” 浑儀是由有刻度的金屬圈組成,這些圓形的骨架代表天體的赤道、黃道、子午圈等。金屬球代表天體,而浑儀的中央通常是地球或太陽。中國古代的渾儀還有代表白道的圓圈和協助觀察用的窺管(作用如同望遠鏡,但沒有鏡片)。由於歷代渾儀增加的圓圈太多,妨礙觀察,元朝郭守敬把圓圈簡化,稱為簡儀。 托勒密利用大型的浑仪作為仔細的觀測工具。浑仪在中世紀末期時再度興起。丹麥天文學家第谷(1546年至1601年)建造了作天文觀測用的大型浑仪。文藝復興時間的科學家和公眾人物的畫像中,通常畫有一浑仪,畫中人其中一隻手放在浑仪上,代表他們擁有高度的智慧和知識。葡萄牙國旗上畫有浑仪。自馬努埃一世起浑仪成為該國之象徵。.

新!!: 北極圈和環形球儀 · 查看更多 »

瓣蹼鹬属

瓣蹼鹬属(學名Phalarope)是鴴形目鷸科的一屬涉禽,有時也被單獨列爲一科。現存包括三種已知物種:.

新!!: 北極圈和瓣蹼鹬属 · 查看更多 »

甲烷水合物

烷氣水包合物(Methane ice),也稱作甲烷水合物、甲烷冰、天然气水合物或可燃冰,為固体形态的水於晶格(水合物)中包含大量的甲烷。最初人們認為只有在太陽系外圍那些低溫、常出現冰的區域才可能出現,但後來發現在地球上許多海洋洋底的沉積物底下,甚至地球大陆上也有可燃冰的存在,其蕴藏量也较为丰富。甲烷氣水包合物作为石油、天然氣的新时代替代能源而备受期待。 甲烷氣水包合物存在於低溫高壓的環境,在海洋淺水生態圈中是常見的成分,他們通常出現在深層的沉澱物結構中,或是在海床處露出。甲烷氣水包合物據推測是因地理斷層深處的氣體遷移,以及沉澱、結晶等作用,於上昇的氣體流與海洋深處的冷水接觸所形成。 在高壓下,甲烷氣水包合物在18°C的溫度下仍能維持穩定。一般的甲烷氣水化合物組成為1莫耳的甲烷及每5.75莫耳的水,然而這個比例取決於多少的甲烷分子「嵌入」水晶格各種不同的包覆結構中。據觀測的密度大約在0.9 g/cm³。一升的甲烷氣水包合物固體,在標準狀況下,平均包含168 升的甲烷氣體。 甲烷形成一種結構一型水合物,其每單位晶胞內有六個十二面體(20個端點因此有20個水分子)和两個十四面體(tetrakaidecahedral,24個水分子)的水籠結構。其水合值(hydratation value)20可由MAS NMR來求得。 Note: the number 20 is called a magic number equal to the number found for the amount of water molecules surrounding a hydronium ion.

新!!: 北極圈和甲烷水合物 · 查看更多 »

無畏號航空母艦

無畏號航空母艦(USS Intrepid CV-11)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為艾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三號艦。它是美軍第四艘以無畏為名的軍艦,艦名源自美國海軍於1803年俘獲的一艘火船。 無畏號於1941年開始建造。建造僅開始數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正式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並加快建造無畏號等航空母艦。1943年無畏號下水服役,開始參與太平洋戰爭,特别是雷伊泰灣海戰。戰後無畏號退役封存,在韓戰後開始進行SCB-27C改建,重編為攻擊航母,舷號改為CVA-11,於1954年在大西洋艦隊重新服役。稍後無畏號又進行SCB-125現代化改建,增設斜角飛行。 1962年無畏號重編為反潛航母,舷號改為CVS-11,繼續留在大西洋及地中海執勤。稍後無畏號參與美國的太空計劃,分別擔任水星-宇宙神7號及雙子座3號的救援船。1966年至1969年,無畏號曾三次前往西太平洋,參與越戰。雖然無畏號其時已改編為反潛航母,但美軍臨時將之改編為輔助攻擊航母,故無畏號亦有派飛機到陸上參與攻擊。 無畏號在1974年退役,並一度預備出售拆解;但在民間組織努力下,海軍在1981年將無畏號捐贈到紐約作博物館艦。1982年無畏號除籍;而同年無畏號海、空暨太空博物館於哈德遜河河畔正式開放,自此成為曼哈頓的重要地標及旅遊點。1986年,無畏號獲評為美國國家歷史地標。.

新!!: 北極圈和無畏號航空母艦 · 查看更多 »

無核武地帶

無核武地帶(Nuclear-Weapons-Free Zone,缩写NWFZ),是指由聯合國确认的根据各国自愿订立条约而明令禁止使用、研發和部署核武器的特定区域,联合国大会决议采取一系列监督和控制手段以保障有关条约的施行。无核武地带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比较接近但又有一定的区别。与此类似的还有无核地带,这一概念指的是禁止使用、研发和部署核武器及核电站的特定区域,某些情况下该区域还会禁止安置或处理核废料、禁止使用或研发核动力装置;与无核武地带不同,无核地带所依据的并不是由联合国确认的国际条约。.

新!!: 北極圈和無核武地帶 · 查看更多 »

熊果

果又名熊葡萄、熊莓,是杜鵑花科熊果屬的一種植物。.

新!!: 北極圈和熊果 · 查看更多 »

白天

白晝、白天、日間,是地球表面受到日光直接或間接照射之時,即日出至日落之間。 相對之下,其它的行星,在旋轉之下也會因為被恆星照亮,也會經歷白晝的狀態。但是此處主要論述地球上的白晝。.

新!!: 北極圈和白天 · 查看更多 »

白令海大吸金

白令海大吸金(Bering Sea Gold),為美國製作公司Original Productions為探索頻道製播的真人實境節目,紀錄一群人在美國阿拉斯加州諾姆市近郊海岸的淘金情形,據估計阿拉斯加州當地蘊藏著總價值約2500億美元的黃金,現在又是一個金價大漲的時代,黃金的價格已經來到有史以來從未有的高點,使得阿拉斯加州諾姆市掀起一股淘金熱,跟以往烙印在人們腦海中的印象不同的是,當地的淘金不是從地面開挖黃金,而是設法從冰冷險峻的白令海海底把黃金給吸出來,因為在兩百萬年以來,阿拉斯加的冰河受到地球重力的牽引不停的往地勢低漥的出海口移動,冰河移動的過程中連帶刮除當地大量地表土層,這些地表土層隨著移動到白令海出海口的冰河溶化,而逐漸地在白令海的海底累積,使得當地富含黃金的泥土層也跟著散佈在白令海海底。這一群人看準這一點,即選擇使用吸泥船當作他們在白令海海底的吸金工具,靠近北極圈的阿拉斯加海水溫度本來就偏低,若遇到冬季會讓海水溫度變得太冷而無法作業,雖然有些船隻在冬季時仍然會冒險鑿開冰層下海吸金,但冬季作業危險性太高,而且成本也更高,所以絕大多數船隻只能選擇在夏季展開吸泥作業,能不能在短暫的夏季時間吸到黃金完全看他們能否找到黃金在海底的散佈地點,找到足夠數量的黃金平衡吸泥船機具、人事開銷後才能開始賺錢獲利,找不到的人將落得一無所有的下場。.

新!!: 北極圈和白令海大吸金 · 查看更多 »

白克蘭電流

白克蘭電流是沿著聯結地球磁層的磁場線流進地球高緯度電離層的一股電流。在地球的磁層,這股電流由太陽風和行星際磁場以及體積龐大的電漿驅動著(由行星際磁場間接的驅動著它們的對流)。白克蘭電流的強度與磁層中的活動一起變化(例如在期間)。在朝上的電流片(電子向下流動)中小尺度的擾動加速磁層中的電子,當它們抵達大氣層的上層,就會創造出極光(南極光和北極光)。在高緯度的點離層(或極光帶),白克蘭電流經由在該區電離層垂直於磁場線的極光接通。兩對白克蘭電流在場匹配電流片中成對的出現,一對由正午處通過黃昏側延伸到子夜處,另一對從正午區經由黎明側也延伸到子夜區。在極光帶高緯度這一側的電流片稱為第一區,低緯度那一側的電流片稱為第二區。 這種電流是曾經遠征北極圈研究極光的挪威探險家兼物理學家克里斯汀·白克蘭在1908年預測的。他使用簡單的測量磁場儀器,重新發現安德斯·攝爾修斯和他的助理在一個多世紀前的發現:當極光出現時磁強計會改變方向。這可能只意味著電流在大氣層之上流動,但他從理論上說明不知何故太陽會發出陰極射線 out-of-print, full text online,和從現在被稱太陽風的粒子進入地球的磁場並創造出電流,從而產生極光。這種看法受到當時其他的研究者蔑視,但在1967年,一顆衛星被發射進入極光帶,顯示白克蘭預測的電流確實存在。為了尊崇他和他的理論,這種電流被命名為白克蘭電流。在露西·賈戈的書中對白克蘭電流的發現有著很好的說明。 瑞典阿爾芬實驗室的名譽教授寫道:"為甚麼對白克蘭電流特別感興趣?是因為電漿被迫攜帶它們,而它們會導致大量的物理過程(、不穩定性、精細結構的形成)。這些又回過頭來導致像是包括正和負的、和元素分離(像是氧離子的差別彈射)。瞭解這兩類現象在天文物理上獲得的利益遠超過了解我們地球自己的太空環境。".

新!!: 北極圈和白克蘭電流 · 查看更多 »

芬兰

芬兰共和国(Suomi,Finland,)是北欧国家,陆地上与瑞典、挪威和俄罗斯接壤,西南面被波罗的海环绕,东南部为芬兰湾,西面则为波的尼亚湾。芬蘭是世界高度的發達國家和福利國家,國民享有極高標準的生活品質。《2018年世界幸福感报告》调查中芬兰被排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

新!!: 北極圈和芬兰 · 查看更多 »

芬兰地理

芬兰总面积共 338,000 平方公里,是欧洲第八大国。南北最长距离达1,157公里,东西最宽为542公里。 芬兰被誉为“千岛之国”与“千湖之国”:精确来说全国共有188,000个湖泊(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和179,000个岛屿。芬兰地势平坦,拉普兰北部地区位于芬兰、挪威边界的哈尔蒂亚峰位于挪威一侧的最高峰海拔1,365米,其位于芬兰一侧的海拔1,328米的山坡处,为芬兰最高点。芬兰最长的河流是凯米河,长550公里。 除了湖泊之外,全国为大片森林覆盖,佔国土面积的69%。可耕种面积较少,仅占8%。岛屿集中最多的地方是在西南部位于芬兰大陆和奥兰群岛主岛之间的群岛海里。 芬兰地处北温带,冬天寒冷,有时严寒,夏天则比较温暖。芬兰地处北纬60度到70度之间,有四分之一的地方处在北极圈内,最北的地区夏天有73天太阳不落于地平线下,冬天则有51天不出太阳。 芬兰擁有世界上緯度第二高的首都赫爾辛基,僅次於冰島首都雷克雅維克。.

新!!: 北極圈和芬兰地理 · 查看更多 »

芬蘭鐵路

芬蘭鐵路集團(VR-Yhtymä),簡稱VR,是芬蘭的國營鐵路公司,芬蘭語全名為「Valtionrautatiet」(芬蘭國營鐵路)。其業務包括芬蘭國內的客運和貨運鐵路服務。鐵路網則由芬蘭鐵路局(Suomen Ratahallintokeskus)興建和維修,原本鐵路服務和鐵路網皆由國營 Valtionrautatiet 公司經營,後來才分開為芬蘭鐵路集團和芬蘭鐵路局兩家國營公司。 芬蘭鐵路集團現有21間附屬公司,共計有員工8 615人(2015年),行政總裁(CEO)為 Rolf Jansson。.

新!!: 北極圈和芬蘭鐵路 · 查看更多 »

芬蘭足球超級聯賽

芬蘭足球超級聯賽(Veikkausliiga)是芬蘭足协协会组织的职业足球联赛,通常简称「芬超」。.

新!!: 北極圈和芬蘭足球超級聯賽 · 查看更多 »

莫舍恩

莫舍恩是挪威的城鎮,由諾爾蘭郡負責管轄,位於該國中部,距離北極圈約100公里,面積6.40平方公里,每年平均降雨量1,745毫米,2011年人口9,631,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504人。.

新!!: 北極圈和莫舍恩 · 查看更多 »

萨列哈尔德

萨列哈尔德(Салеха́рд;汉特语:Pułñawat;涅涅茨语:Саляʼ харад,意为“半岛上的房子”)是俄罗斯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的一个镇,亦是其首府。北极圈穿过该城。2010年人口42,544。.

新!!: 北極圈和萨列哈尔德 · 查看更多 »

萨米 (地区)

薩米是薩米人傳統居住的文化區域。薩米位於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北部,橫跨挪威、瑞典及芬蘭北部和俄羅斯科拉半島北部,大部分在北極圈之內,號稱“歐洲最後一塊原始保留區”、“聖誕老人的故鄉”,是芬蘭重要的觀光點,而每年吸引大批游客的夢幻之地“聖誕老人樹”就在這裏。此地區在薩米語中有不同稱呼,北薩米人稱之為Sápmi,Julev薩米人稱之為Sábme,南薩米人稱之為Saemie;在瑞典和挪威語也稱之為Sameland。薩米經常與瑞典拉普蘭混淆,但兩者所指的區域並非完全相同。 隨着國際化,跨國境的合作日益重要,對於當地的薩米族原住民和非薩米族居民而言,現存國界越來越不重要。薩米地區的居民中,以俄羅斯人和挪威人佔大多數,而薩米族人只佔小數的5%。雖然現時沒有爭取當地獨立的運動,但有組織提倡地區自治或當地原住民的民族自決。 薩米又稱為「拉普蘭」,意思就是「拉普人之地」,但由於此地的原住民薩米人覺得「拉普人」乃是對他們的侮蔑稱呼,於是此地正式改名為薩米了。 Sapmi_Lappland.jpg| Sarek_Skierffe_Laitaure_Rapadalen.jpg| Sarek_Skierffe_Rapadelta.jpg| Kebnekaise view from Tuolpagorni.jpg|薩米和瑞典的最高峰──凱布訥山 Category:挪威地理 Category:芬蘭地理 Category:瑞典地理 Category:俄羅斯地理 Category:薩米 Category:北极地区.

新!!: 北極圈和萨米 (地区) · 查看更多 »

萨莫耶德语族

萨莫耶德语族是在亚欧大陆最北部的乌拉尔山脉两边居民所用的语言,使用该语言的被称为萨莫耶德人,粗略计算有30,000使用者。 萨莫耶德语族与芬兰-乌戈尔语族组成乌拉尔语系。.

新!!: 北極圈和萨莫耶德语族 · 查看更多 »

蝰屬

蝰屬(學名:Vipera)是蛇亞目蝰蛇科蝰亞科下的一個有毒蛇屬,其分布範圍相當廣泛,既出沒於北非,亦有品種分布於北極圈、英國與及亞洲。Mallow D, Ludwig D, Nilson G. 2003.

新!!: 北極圈和蝰屬 · 查看更多 »

頜鬚細八角魚

鬚細八角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八角魚科的其中一種,為溫帶海水魚,分布於北極圈、加拿大聖羅倫斯灣、冰島、格陵蘭、挪威至白海、巴倫支海、喀拉海、鄂霍次克海、白令海等海域,棲息深度0-930公尺,體長可達21公分,棲息在泥底質底層水域,以甲殼類及多毛類為食,生活習性不明。.

新!!: 北極圈和頜鬚細八角魚 · 查看更多 »

西奧倫群島

西奧倫群島是挪威的群島,位於該國西北部諾爾蘭郡,距離北極圈約300公里,由6個島嶼組成,面積2,511平方公里,主要經濟活動有漁業、農業和旅遊業,2005年人口33,500。 Category:群島 Category:挪威島嶼.

新!!: 北極圈和西奧倫群島 · 查看更多 »

西北-北極自治市鎮

西北-北極自治市鎮 (Northwest Arctic Borough)是阿拉斯加州一個自治市鎮,位於該州西北部、北極圈附近 (鎮名的由來)。面積105,573平方公里。根據美國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7,208人。鎮治科策布 (Kotzebue)。 成立於1986年6月2日。 N.

新!!: 北極圈和西北-北極自治市鎮 · 查看更多 »

西北地区 (加拿大)

西北地區(Northwest Territories,les Territoires du Nord-Ouest,因紐特語:ᓄᓇᑦᓯᐊᖅ),簡稱NWT,是加拿大一級行政區裡面的三個「--」(Territory)之一,面積1,171,918平方公里,但在1999年努那福特自西北地方分離而出之前,面積曾高達3,439,296平方公里,佔了加拿大領土的三分之一。2011年普查時人口為41,462人。首府為耶罗纳夫(Yellowknife)。.

新!!: 北極圈和西北地区 (加拿大) · 查看更多 »

親衛隊第6師

親衛隊第6「北方」山地師(6.)是納粹德國武裝親衛隊的一個山地師,以「骷髏團」為核心,加上德國各地的志願者組成,於1941年6月17日正式創建。在二戰1941年6月至11月期間是唯一一個在芬蘭和蘇聯北部的北極圈內作戰武裝親衛隊師。1944年9月,蘇芬簽訂《莫斯科停戰協定》,「北方師」被迫離開芬蘭,並投入了西線戰場,於「北風行動」中受到重創。1945年4月初,該師在德國比丁根一帶被美軍徹底消滅。.

新!!: 北極圈和親衛隊第6師 · 查看更多 »

馬可·卡薩格蘭

可‧卡薩格蘭(Marco Casagrande,),芬蘭建築師、地景環境藝術家、建築理論家、作家及建築學教授。2001年畢業於原赫爾辛基理工大學(今阿爾託大學)建築系。.

新!!: 北極圈和馬可·卡薩格蘭 · 查看更多 »

香港公開大學科技學院

香港公開大學科技學院(英文:Schoo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UHK)是香港公開大學轄下一所開辦科學及技術管理的課程的學院。學院的學術領域包括電腦科學、通訊科技、電腦工程、工程力學、物料及設計、檢測及認證、環境保護等學科範疇。.

新!!: 北極圈和香港公開大學科技學院 · 查看更多 »

駝背白鮭

駝背白鮭,為輻鰭魚綱鮭形目鮭科的一種,為溫帶淡水魚,分布於北極圈沿岸淡水、半鹹水、海域,體長可達50公分,棲息在沿岸底中層水域,會進行洄游,以甲殼類、軟體動物及魚類為食,生活習性不明,可做為食用魚及養殖魚。.

新!!: 北極圈和駝背白鮭 · 查看更多 »

詹姆斯·庫克

海軍上校詹姆斯·庫克,FRS,RN(Captain James Cook,),人稱庫克船長(Captain Cook),英國皇家海軍軍官、航海家、探險家、製圖師,他曾經三度奉命出海前往太平洋,帶領船員成為首批登陸澳洲東岸和夏威夷群島的歐洲人,也創下首次有歐洲船隻環繞紐西蘭航行的紀錄。 庫克年少時曾於英國商船隊服役,1755年加入皇家海軍後,他參與過七年戰爭,後來又在魁北克圍城戰役期間協助繪製聖勞倫斯河河口大部份地區的地圖,戰後在1760年代為紐芬蘭島製作多張精細的地圖。庫克繪製地圖的才能獲得海軍部和皇家學會的青睞,促成他在1766年獲委任為HMS奮進號司令,首度出海往太平洋探索。 庫克曾經三度出海前往太平洋地區,在數千公里的航程途中深入不少地球上未為西方所知的地帶。透過運用測經儀,他為紐西蘭與夏威夷之間的太平洋島嶼繪製大量地圖,地圖的精確度和規模皆為前人所不能及的。在探索旅途中,庫克也為不少新發現的島嶼和事物命名,大部份經他繪製的島嶼和海岸線地圖,都是首次出現於西方的地圖集和航海圖集內。在歷次的航海旅程中,他展現出集合航海技術、測量和繪圖技術、逆境自強能力和危機領導能力等各方面的才華。 1779年,庫克和他的船員在第三次探索太平洋期間,與夏威夷島上的島民發生打鬥,他在事件中遇害身亡。庫克對航海科學和地理學方面的知識作出貢獻,他對後繼者的影響一直持續至20世紀,不少地方均建有紀念碑和雕像以表揚庫克的成就。不過,他的探索成就同時啟引了西方國家後來對太平洋地區的殖民化,使當地原居民的生活面貌和方式產生巨大轉變,這方面的影響長久以來都是政界和學術界的爭論焦點。.

新!!: 北極圈和詹姆斯·庫克 · 查看更多 »

高山滑雪

山滑雪是一項於高山上進行的冬季運動項目,共設有10個小項,都為個人賽。比賽時,運動員需穿上有襯墊的緊身衣,並在心口的位置佩戴號碼布、戴好保護盔、穿上滑雪板、滑雪杖以及使用「脫離式固定器」。.

新!!: 北極圈和高山滑雪 · 查看更多 »

變形金剛 (2007年電影)

《变形金刚》(Transformers)是一部基于“变形金刚”玩具产品改编的2007年美国科幻动作片。这部集合了计算机动画和真人演出的电影由迈克尔·贝执导,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出任执行制片人,是《变形金刚》系列电影的开山之作。希亚·拉博夫在片中扮演一个名叫萨姆·威特维奇(Sam Witwicky)的青年,因机缘巧合而卷入了汽车人和霸天虎之间的战争,后两者是两派来自同一个外星球但相互对立的机械生命体,可以变形成人类生活中常见的机械。霸天虎一欲夺得火种,这种东西拥有赋予机器生命的力量,而且变形金刚也正是由火种所创,霸天虎希望可以将其用来在地球上建立一个机器军团,而汽车人则要想方设法阻止对方。电影中的其他主要演员包括泰瑞斯·吉布森、喬許·杜默、安东尼·安德森、梅根·福克斯、瑞切尔·泰勒、约翰·特托罗和強·沃特,此外汽车人和霸天虎的首领擎天柱与威震天分别由彼得·庫倫和曉高·韋榮配音。 电影由唐·墨菲和汤姆·德桑托制作,两人于2003年合作开发这一项目,其中后者编写了影片的初步构想。斯蒂芬·斯皮尔伯格于次年加入,并请来罗伯托·奥奇和艾里克斯·库兹曼撰写剧本。美国军方和通用汽车公司在电影拍摄期间让剧组借用了车辆和飞机,这不但提高了片中战斗场面的真实感,还节省了制作的费用。 孩之寶为电影規劃了规模庞大的宣传活动,与数百家公司达成了协议。这一广告闪电战包括病毒营销活动,前传漫画的协调发行,玩具、书籍,还包括与通用汽车公司、漢堡王和eBay等公司达成的置入性行銷协议。 《变形金刚》上映后无论在粉丝还是专业影评人中获得的反响都褒贬不一,但影片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其全球票房超过7.09亿美元,这个成绩在2007年的世界电影票房排行榜上名列第5位,并且截至2013年9月10日也还可以在世界电影历史票房总榜上排到第58位。影片获得了视觉效果协会(Visual Effects Society)的4个奖项肯定,并获得音效剪辑、音效和视觉效果3项奥斯卡金像奖提名。男主角希亚·拉博夫和为擎天柱配音的彼得·庫倫的表现也获得了高度赞誉。.

新!!: 北極圈和變形金剛 (2007年電影) · 查看更多 »

鮑氏極鱈

鮑氏極鱈為輻鰭魚綱鱈形目鱈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北大西洋及北極圈海域,體長可達55.6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可作為食用魚。.

新!!: 北極圈和鮑氏極鱈 · 查看更多 »

豎琴海豹

豎琴海豹(学名:Pagophilus groenlandicus)是一種相當耐寒的海洋哺乳動物,棲息於氣​​溫大約-40度的北極圈,以鱈魚等魚蝦為食,繁殖能力相當強 。.

新!!: 北極圈和豎琴海豹 · 查看更多 »

贡比约恩山

贡比约恩山(丹麦语:Gunnbjørn Fjeld),位于格陵兰本岛东部,为格陵兰第一高峰,也是北极圈内海拔最高的山峰。贡比约恩山海拔约3,694 m (12,120 ft)。距布洛斯维尔海岸(Blosseville Coast)65公里。1935年8月,人们首次成功攀登该山峰。 Category:格陵兰山峰.

新!!: 北極圈和贡比约恩山 · 查看更多 »

超级大国

超級大國(英语:superpower),又稱超級強權、超級強國,是國際社會體系中,國力處於第一級水準的國家。超級大國擁有較大的影響國際事件的能力,並能夠向全世界投射军事力量。「超級大國」概念起源于20世纪初,普及於冷戰時代,最早指英国、蘇聯和美國三个大国;冷戰时期随着大英帝国的瓦解、殖民地紛紛脫離及衰弱,改为即指美国與苏联两大国。.

新!!: 北極圈和超级大国 · 查看更多 »

黃健強

黃健強(Benny Wong,),前香港男配音員。.

新!!: 北極圈和黃健強 · 查看更多 »

黃刀鎮

黃刀鎮(Yellowknife),又譯作--、黃刀市,是加拿大-zh-cn:西北地区;zh-tw:西北地方;zh-hk:西北地區;-的首府。根據2016年的數據顯示,該市人口有大概20,000人,差不多佔了整個--一半的人口。.

新!!: 北極圈和黃刀鎮 · 查看更多 »

黃鱸

黃鲈為輻鰭魚綱鲈形目鲈亞目河鲈科的其中一种。.

新!!: 北極圈和黃鱸 · 查看更多 »

黑雁

黑雁(学名:Branta bernicla)为鸭科黑雁属的鸟类。分布于北极圈以北、北冰洋沿岸及附近岛屿以及中国大陆的东北、东部沿海、福建等地,多生活于海岸边、河口以及陡峭的河岸。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

新!!: 北極圈和黑雁 · 查看更多 »

龙狮戴尔

龙狮戴尔是国际知名品牌,建立于伦敦。龙狮戴尔伯爵家族是古老的英国贵族。这个家族因为对户外运动的狂热爱好和卓越贡献著称于世,从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的两个多世纪里,这个家族始终在多个运动领域享有崇高的地位.

新!!: 北極圈和龙狮戴尔 · 查看更多 »

蜈蚣

蜈蚣(centipede)屬於多足類唇足綱,體型細長,每一段體節擁有一對足。蜈蚣又名百足蟲,但實際上足數不一,有少於20,也有超過300隻腳的。除了一個例外的品種有96隻足(48對),蜈蚣都擁有奇數對的腳,比如15對或17對,也因此,不存在擁有正好100隻腳的蜈蚣(50對足)。蜈蚣的特徵是首節的附肢特化為一對毒爪(forcipule,蜈蚣特化過後能夠注射毒液的鉗狀前肢)。蜈蚣是肉食性動物。 蜈蚣的體型有小至數毫米的地蜈蚣與石蜈蚣,也有大至約30公分的蜈蚣目蜈蚣,顏色通常是土褐色與棕色及紅色組合,視環境不同會有所變化。 全世界有大約8,000種的蜈蚣,其中3,000種已被描述。蜈蚣的地理分佈十分廣泛,甚至越過北極圈。然而,由於蜈蚣沒有表皮蠟質,水分流失很快,所以需要潮濕的微棲息地以補充水分, 比如土壤、落葉堆、石頭與腐木下……等等。.

新!!: 北極圈和蜈蚣 · 查看更多 »

胡薩維克鯨魚博物館

胡薩維克鯨魚博物館(Hvalasafnið á Húsavík)是一個1997年成立的非牟利機構,位於冰島東北一個小鎮胡薩維克之中。該鎮處於斯喬爾萬迪灣的岸邊,剛好在北緯66°的北極圈之下。剛開始時,它是1997年夏天鎮上酒店的一個小形鯨魚展覽,隨後展覽移往漁港新近修復的魚餌小棚屋,並成立了一間股份公司「胡薩維克鯨魚中心」。由於人氣上升,短短三年便有另找一個更大更合適的房子,於是在2000年他們買下及改裝了鎮中的一所舊屠房,並在2002年正式對外開放。2004年,該公司轉為非牟利機構並改名為胡薩維克鯨魚博物館。到了2005年,博物館增加了鯨魚生態的綜合性展覽。.

新!!: 北極圈和胡薩維克鯨魚博物館 · 查看更多 »

阿巴里斯

阿巴里斯(古希腊语:βαρις)希腊神话中,太阳神阿波罗的一个祭司的名字。 根据希腊神话,阿巴里斯是一个极北族人,生活在极北之地许珀耳玻瑞亚(极北族人是古希腊人想象中生活在色雷斯以北极远地方的人;因为北风之神玻瑞阿斯被认为生活在色雷斯,所以住在比北风神更北地方的人就被叫做περβόρειος,意为“超过玻瑞阿斯的人”,即极北族人;其所住的地方叫περβόρεα,“超过玻瑞阿斯的”,即极北之地。古希腊人认为在许珀耳玻瑞亚地区,太阳永远不落;这可能是指北极圈以内的极昼现象),其父叫修忒斯。阿巴里斯是一个知识渊博的贤者,因为他是阿波罗的祭司,这位神祇便赐予他先知的能力。后来他为了逃避瘟疫而离开了高加索附近的故乡。希罗多德说,阿巴里斯借助阿波罗赐给他的一支神箭周游世界,并且不用进食就能生存。本都的赫拉克利得斯解释了这支箭的功用:阿巴里斯可以骑在这支箭上飞,就像传说中女巫的扫帚一样。公元2世纪的旅行家保萨尼亚斯在其著作中写到,斯巴达的一座珀耳塞福涅神庙据说就是旅行中路过此地的阿巴里斯建造的。.

新!!: 北極圈和阿巴里斯 · 查看更多 »

阿爾塔岩畫

阿尔塔岩画(Rock Art of Alta)位于挪威北部芬马克郡北极圈内的阿尔塔峡湾一带,是一处重要的史前岩画艺术遗址。1985年被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 阿尔塔岩画约创作于公元前4200年到前500年之间,约相当于石器时代晚期和金属时代早期,由当地的猎人和渔民创作。描绘了驯鹿、麋鹿、熊、狼、天鹅、鲑鱼和鲸鱼等各种动物,以及狩猎、捕鱼、宗教仪式乃至后期有农业生产的场景。研究者认为与科姆萨文化(Komsa Culture)和萨米人有关。 阿尔塔岩画主要有5处,分别是Hjemmeluft(北纬69度57分东经23度11分,面积50.09公顷)、Storsteinen(北纬69度57分东经23度14分,面积0.02公顷)、Amtmannsnes(北纬69度59分东经23度18分,面积2.7公顷)、Kåfjord(北纬69度57分东经23度6分,面积0.76公顷)和Transferdalen(北纬69度59分东经23度29分,面积0.02公顷),分布于峡湾周围。其中Hjemmeluft最为重要,有3000余个图案,附近建有阿尔塔博物馆。 阿尔塔岩画最早是在1972年在Hjemmeluft地区发现的,随后在这一地区更多的岩画被人发现。1980年代在岩石上安装了木制步道并对植物进行了修剪,以方便游人参观,并将阿尔塔博物馆搬迁到石刻地点。目前只有Hjemmeluft是对公众开放的,并在岩画上补上红色的颜料,这被认为更为接近于岩画的原貌。 File:AltaRockCarvingsMuseum.jpg|阿尔塔博物馆 File:Alta Felszeichnung Fisch.jpg|鱼 File:Alta_Felszeichnung_Fischer.jpg|捕鱼 File:AltaRockCarvingsFences.jpg|动物和围栏 File:Alta rockdrawing.jpg|狩猎 File:Alta.jpg|驯鹿 File:Rock art of Alta(2).jpg|各种动物 File:Rock_art_of_Alta(3).jpg|狩猎仪式.

新!!: 北極圈和阿爾塔岩畫 · 查看更多 »

赤道

赤道通常指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长。如果把地球看做一个绝对的球体的话,赤道距离南北两极相等。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其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是划分纬度的基线,赤道的纬度为0°。赤道的78.7%被海洋覆盖,余下的21.3%为陆地。除地球外,其他行星及天体也有类似的赤道。.

新!!: 北極圈和赤道 · 查看更多 »

英國突擊隊

英國突擊隊(British Commandos)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一支英國部隊,由首相溫斯頓·邱吉爾於1940年6月下令組建,用以執行襲擊德國在歐洲的佔領區。最初突擊隊以英軍特種部隊人員所組成,最後由英國三軍各人員以及其他外國志願者所組成。突擊隊在戰爭中達到30個獨立單位以及4個突擊旅的規模,並參與了從北極圈到歐洲、從中東到東南亞各戰場的戰事,行動從小至數人登陸海岸進行騷擾性攻擊、大至以空降旅的規模在盟軍登陸歐陸作為先頭部隊。 戰爭結束後英國突擊隊被解散,僅留下了皇家海軍陸戰隊第3突擊旅。然而現在英軍中的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英國傘兵團、特种空勤团和特種快艇部隊等單位都有受到突擊隊的影響。現今,其他國家的類似單位,如比利時空降突擊旅、法國海軍突擊隊、荷蘭突擊軍和美國的遊騎兵部隊也多少受到了英國突擊隊的影響。.

新!!: 北極圈和英國突擊隊 · 查看更多 »

雪鸮

雪鸮(学名:Bubo scandiacus、snowy owl,),又名白鸮、查干-乌盖勒、雪猫头鹰、白夜猫子,是鸱鸮科的一种大型猫头鹰,最初是由瑞典自然学家卡尔·林奈于1758年分类。雪鸮因全身几乎为雪白色而得名,而且它们多为昼行性鸟类,因此是很有特点的一种猫头鹰。.

新!!: 北極圈和雪鸮 · 查看更多 »

雪龙号

雪龙号是中国的破冰船和科学考察船,由乌克兰于1993年3月25日建造完工。1993年底由中国从乌克兰赫尔松船厂购进,并先后经过上海沪东中华船厂二次大规模的改装。该船首航于1994年10月。 雪龙号属于维他斯·白令级破冰船,其的姐妹艦是俄罗斯Vasiliy Golovnin号。 雪龙号出名是因为突然的出现在加拿大海岸村庄图克托亚图克附近的北极圈 。加拿大当局无法跟踪该船引起争议,这起事件仍然被視作加拿大無足夠準備防衛其北方主權的證據。 除了可搭載直升机外,该船还配有北极级定期自主水下载具。2009年,中国研发了雪龙在线,通过海事卫星通讯链路(BGAN),将船上的航行动态与科学考察数据与国内数据器交换,并通过互联网发布,使得雪龙号的动态可在网上查看。 截止2018年,该船是中国唯一一艘在役破冰考察船。第二艘极地考察船于2018年3月28日在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入坞建造,计划于2018年8月28日出坞, 2019年上半年交船。.

新!!: 北極圈和雪龙号 · 查看更多 »

雷克雅維克

雷克雅維克(Reykjavík,)位於法赫萨湾南部,是斯堪地那維亞北歐島國冰島的首都,亦是冰島最大的城市。雷克雅維克地理上非常接近北極圈,其纬度64°08'N,是全世界最北的首都。是全世界(北歐)市容最乾淨無煙城、全靠地熱能的首都圈。在2012年,雷克雅維克人口大概为120,000人(大雷克雅未克区人口则超过200,000人),是全冰岛的文化、经济和政务活动中心。 雷克雅維克曾被丹麥及挪威管治過,亦在其管治期間發展了本地的經濟及產業,故此,於冰島獨立成主權國家時,該城便被立為首都。現時,冰島議會大廳、政府大樓、國家博物館等設施都設立於雷克雅維克。.

新!!: 北極圈和雷克雅維克 · 查看更多 »

蛇是一类無足的爬蟲類動物,是蛇亚目(学名:Serpentes)的通称,属于爬行纲,另有其它無足的爬虫類如蚓蜥、蛇蜥等并不属于蛇亚目。 又有虵、虺、螣、蚦、蜧、蜦、长虫等別稱,根據種類也會有蝮、蚺、蟒、蝰等近義稱呼。正如所有爬蟲類有鱗目一樣,蛇類全身佈滿鱗片。所有蛇類都是肉食性動物。目前全球共有3,000多種蛇類,包括體型最短小的細盲蛇科以至最長的蟒科及蚺科。為了配合蛇類窄長的身體,成對的內臟(如肺、腎)會在蛇體前後排列,而非左右互對。 部分蛇類擁有毒性,能使被其咬擊的生物受傷、疼痛以至死亡。蛇的另一個特徵是顎部能作出廣角度的開合,因此能吞食比自己身型龐大的獵物。生物研究指蛇類大概於白堊紀時代由蜥蜴類衍生而成。現代蛇類的分類研究,大概可追溯至古新世時代。目前紀錄中最巨型的蛇類是活於古新世的泰坦巨蟒,長度達13米長,其化石被發現的年份是2009年;目前體型最細小的蛇類是卡拉細盲蛇,長度約只有10公分。 亚洲一些地区則认为他们有着魔力,因此将他们的肉用作传统药材。.

新!!: 北極圈和蛇 · 查看更多 »

雅库特人

雅庫特人(英語:Yakut,雅庫特語:Сахалар),又稱為薩哈人,主要分布在俄羅斯境內的薩哈共和國,也分布于阿穆尔州与馬加丹州。使用的語言為西伯利亞語支中突厥語族的雅庫特語,人口約50萬。大部分雅庫特人過著半遊牧的生活,以飼養馴鹿為主,當地素有馴鹿之國的稱呼。 2/3的人口居住在都市,從事工業、運輸業、教育業、文化、醫療照護、商業等工作;其餘1/3的人口仍像過去一樣在鄉村從事農林漁牧業。.

新!!: 北極圈和雅库特人 · 查看更多 »

耶謝伊湖

耶謝伊湖是俄羅斯中北部的大型淡水湖,位於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的北極圈內,海拔高度266米,長50公里、闊30公里,面積238平方公里,湖水來自5條河流,在每年10月結冰,直至翌年6月。 Category:俄羅斯湖泊.

新!!: 北極圈和耶謝伊湖 · 查看更多 »

JR東日本253系電力動車組

253系是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的一個直流電特急型電力動車組系列,也是首款為來往機場的列車班次(成田特快)而製造的專用列車,於1991年(平成3年)3月19日投入服務。 253系由榮久庵憲司領導的GK工業設計負責設計,1991年獲通商產業省(現經濟產業省)頒授「優良設計獎」(商品設計部門),1992年獲鐵道友之會選為第32屆桂冠獎得主之一,同年更獲「世界鐵道設計會議」選為布魯內爾獎(Brunel Award)近距離列車部門最優秀獎得主,是日本首款獲頒此獎項的列車。253系由東急車輛製造和近畿車輛承造,從1990年(平成2年)至2002年(平成14年),5次共生產了111輛。 服務「成田特快」18年的253系,已於2010年(平成22年)6月30日全面退出「成田特快」的服務,由後繼車E259系繼續提供服務。大部分車輛已被拆毀,只剩下少部分被保留。.

新!!: 北極圈和JR東日本253系電力動車組 · 查看更多 »

JR東日本E259系電力動車組

E259系是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的一個直流電特急型電動列車系列,也是第二款為來往成田國際機場的列車班次(特急「成田特快」)而製造的專用列車,於2009年10月1日投入服務,並已經取代之前服役的253系電聯車。.

新!!: 北極圈和JR東日本E259系電力動車組 · 查看更多 »

Rk 62突擊步槍

Rk 62(又名7.62 RK 62 及 M 62;芬蘭語:Rynnäkkökivääri 62,意義為「突擊步槍62年型」)由芬蘭的瓦爾梅特()及沙科()生產,是芬蘭國防軍(FDF)的制式突擊步槍,亦是世界上以AK-47改良而成的步槍中製造水準品質與數量最優最佳的一款型號。 由於再改良設計與再加工一向是芬蘭小口徑武器的長項與傑出的優點,芬蘭人更願意將精益求精的精神與標準花費在RK 62步槍上,不論是材料品質與工藝水準乃至於工法上都以最佳的水準進行設計、生產與製造。.

新!!: 北極圈和Rk 62突擊步槍 · 查看更多 »

Sl-1

SL-1(Stationary Low-Power Reactor Number One,中文翻译为固定低功率反应堆1号),是美军的实验性核动力反应堆,1961年1月3日经历了蒸汽爆炸和堆芯熔毀,造成3名操作人员死亡。直接原因是负责吸收中子的控制棒在设计不佳的堆芯中不当撤出。这个项目是美国唯一已知的致命反应堆事故。这次事故释放了大约80居里的碘-131,大约1100居里的裂变产物被释放到了大气中。 该设施位于国家反应堆试验站靠近西爱达荷州40公里偏远沙漠地区,作为陆军核电计划的一部分,是已知的在设计和建设阶段的阿尔贡低功率反应堆(ALPR),旨在为远程军事设施提供小型电力和热能,如靠近北极圈的雷达站和远距离预警线。设计功率为3MW热能。操作功率为200KW电力和400KW热能的局部暖气。核心动力水平在仅仅4毫秒内达到近20GW而突发反应堆事故和蒸汽爆炸。.

新!!: 北極圈和Sl-1 · 查看更多 »

暴雪鹱

暴雪鹱(学名:Fulmarus glacialis)为鹱科暴雪鹱属的鸟类。分布於北大西洋、北太平洋以及中国大陆的曾偶见於东北沿海等地,多生活於沿海峭壁的空穴中以及岩石性小岛。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北极圈内。.

新!!: 北極圈和暴雪鹱 · 查看更多 »

极夜

极夜,又稱永夜,是在地球的两极地区,一日之内,太阳都在地平线以下的现象,即夜长为一个太阳日。.

新!!: 北極圈和极夜 · 查看更多 »

极昼

午夜太陽,也稱為極晝或永晝,是發生在北極圈以北或南極圈以南的極區夏季,當太陽在當地的午夜時分依然能夠看見的一種。.

新!!: 北極圈和极昼 · 查看更多 »

林蛙

林蛙(学名:Rana temporaria)是分佈在大部份歐洲地區的青蛙。北至北極圈,東至烏拉山脈,西至愛爾蘭,但不包括伊比利亞半島、義大利南部及巴爾幹半島南部。.

新!!: 北極圈和林蛙 · 查看更多 »

林氏短吻獅子魚

林氏短吻獅子鱼,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狮子鱼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北極圈的喀拉海、普拉提夫海及北大西洋區,包括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挪威海、巴倫支海、法羅群島、冰島、格陵蘭、紐芬蘭及拉布拉多半島等海域,頭大,體細長,體呈粉紅色,腹鰭演化成吸盤,大小約略與眼睛相同,背鰭與臀鰭延伸至尾部,魚鰭截形,背鰭軟條53至57枚;臀鰭軟條47至51枚;脊椎骨59至63個,體長可達30公分,屬深海魚類,棲息在水深75至1750公尺的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北極圈和林氏短吻獅子魚 · 查看更多 »

恐龙生理学

恐龍生理學一直是個高度爭議的領域,尤其是體溫調節。在恐龍的早期研究中,恐龍被重建為大型、四足、慵懶的爬行動物。自19世紀中期之後,科學界對於恐龍的生活方式、代謝、體溫調節等層面的理論,有過多次的變動。開始於1960年代的恐龍文藝復興,對於恐龍生理學的理論,產生巨大的影響,幾乎涵蓋到每個層面,尤其是恐龍溫血理論、鳥類起源自恐龍理論。近年的許多新證據,使科學家得以研究恐龍的生理特徵,包含代謝、體溫調節方式、呼吸系統、以及心血管系統。恐龍溫血動物說逐漸成主流理論,牠們被視為活躍的動物,至少具有相當穩定的體溫。目前的爭論多在於牠們的體溫調節機制,以及牠們與鳥類、哺乳類的代謝率相近程度。 備註:本條目中的「恐龍」一詞,並不包含鳥類在內。.

新!!: 北極圈和恐龙生理学 · 查看更多 »

東西伯利亞低地

東西伯利亞低地是俄羅斯的平原,位於北極圈以北的雅庫特共和國東北端,由亞納-因迪吉爾卡低地和科雷馬低地組成,橫跨2,700公里。 Category:俄羅斯地理.

新!!: 北極圈和東西伯利亞低地 · 查看更多 »

板块构造论

板块构造论(又稱板块构造假说、板块构造学说或板块构造学,總稱「板塊飄移」)是为了解释大陆漂移现象而发展出的一种地质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地球的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现今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1968年法国勒皮雄划分),海洋和陆地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根据这种理论,地球内部构造的最外层分为两部分:外层的岩石圈和内层的软流圈。这种理论基于两种独立的地质观测结果:海底擴張和大陆漂移。 岩石圈可以分為大板塊及小板塊,兩板塊相接觸的部份則可依其相對運動來分為分離板塊邊緣、聚合板塊邊緣及轉形斷層。在板塊邊緣常會出現地震、火山、造山運動及海沟。现今每年的相對運動距離約在0至150 mm不等。 板塊可以分為海洋板塊及較厚的陸地板塊,兩者都有各自的地殼。在聚合板塊邊緣會有隱沒帶,會將板塊沉降至地幔,使岩石圈質量減少,而分離板塊邊緣因海底擴張形成的新地殼,這種對板塊的預測稱為輸送帶原理。較早期的理論認為地球會漸漸膨脹或是漸漸收縮,也都還有一些人支持。 板塊可以移動的原因是因為岩石圈的強度比下方的軟流圈要大,地幔密度的變化造成了。一般認為板塊運動是由海底遠離擴張脊的運動(因為地形及地殼的變化,造成地球引力的差異)、阻力及隱沒帶向下的吸力等影響組合而成。另一種解釋則是考慮地球旋轉的受力差異,以及太陽及月亮的潮汐力。這些因素之間的相對重要性及其關係還不清楚,目前也還有許多爭議。.

新!!: 北極圈和板块构造论 · 查看更多 »

格里姆赛岛

格里姆赛岛(Grímsey)位于冰岛北部,格陵兰海中,距冰岛主岛40公里,面积5.3平方公里,2011年1月拥有居民86人。格里姆赛岛是冰岛最北的居民点。北极圈横穿岛北,是冰岛唯一位于北极圈内的领土。.

新!!: 北極圈和格里姆赛岛 · 查看更多 »

格陵兰

格陵蘭(Kalaallit Nunaat;Greenland),面積2,166,086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一大島,大约81%都被冰雪覆盖。“格陵蘭”在原语言中的字面意思為「綠色土地」,是在丹麦王国框架内的自治国,在2008年公投後,2009年正式改制,成為一個內政獨立的自治區,但外交、國防與財政相關事務仍由丹麥代理。格陵兰随宗主国丹麦于1973年加入过欧洲各共同体,但根据1982年全民公投的结果通过1985年的格陵兰条约退出了如今欧盟前身——欧洲各共同体,故如今格陵蘭並不屬於歐盟,但被视为欧洲联盟特别领域的一部分。格陵蘭如同法羅群島,在丹麥國會派驻有2名議員。 格陵蘭全境大部分处在北极圈内,气候寒冷。隔海峽與冰島和加拿大兩國相望。.

新!!: 北極圈和格陵兰 · 查看更多 »

格陵兰地理

格陵兰是世界最大岛屿,属于大陆岛,位于北美洲东北。面积2,175,600平方公里(其中341,700 km² 为无冰雪覆盖, 1,833,900 km²为冰雪覆盖),由于面积庞大,常被称为格陵兰次大陆。全岛约五分之四地区处于北极圈之内。.

新!!: 北極圈和格陵兰地理 · 查看更多 »

格陵蘭鱈

格陵蘭鱈為輻鰭魚綱鱈形目鱈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北大西洋及北極圈海域,棲息深度可達200公尺,本魚背鰭3個,臀鰭2個,側線在胸鰭處彎曲,體背部黑色,腹部灰白色,腹膜黑色,背鰭軟條44-55枚;臀鰭軟條33-45枚,體長可達77公分。為近海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以魚類、甲殼類、頭足類、多毛類及棘皮動物等為食,可作為食用魚。.

新!!: 北極圈和格陵蘭鱈 · 查看更多 »

格陵蘭自殺問題

自殺在格陵蘭是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根據政府統計,在格陵蘭每5個人(有些研究指出則是每4個人)中即有1個人在人生當中具有自殺的念頭。就此,格陵蘭政府推出了許多政策,務求降低格陵蘭人的自殺率。.

新!!: 北極圈和格陵蘭自殺問題 · 查看更多 »

格陵蘭望遠鏡

格陵蘭望遠鏡(Greenland Telescope)是一座電波天文望遠鏡,也是臺灣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主導的一項國際合作計畫之簡稱,2011年該所及其合作成員機構史密松天文物理台、美國國家電波天文臺、海斯塔克天文臺共同向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提出申請而取得該電波天文望遠鏡的使用權,最初計畫即預定將之部署於格陵蘭島上,興建過程中許多精密儀器設備是由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製作,於2018年完成,成為全球第一座位於北極圈內的重要天文觀測站。發起該計畫的中研院院士賀曾樸表示,在本項計畫中,臺灣除了樹立在北極圈設立第一個次毫米波天文觀測站的里程碑以外,且ALMA原型望遠鏡經過改裝後,解析力成為原型機的一千倍,足以證明「台灣可以跟國際競爭,做到世界級水準」。 最初,中研院天文所將該計畫命名為特長基線干涉儀計畫(英文名:VLBI),2012年更名為格陵蘭望遠鏡*與次毫米波特長基線干涉儀計畫。目前名為「格陵蘭望遠鏡」的該碟型望遠鏡原為ALMA原型天線之一(屬「北美機型」,由ALMA北美團隊設計製造),口徑為12米,2012至2015年間改裝為適合極地氣候使用後,2016至2017年間獲拆解、船運送抵格陵蘭,於2017年7月,在格陵蘭島上圖勒港口附近再度組裝完成,同年12月開始一系列在圖勒附近的平地觀測:12月25日在86GHz頻段試觀測成功,2018年1月在230GHz頻段對獵戶座KL星觀測,取得CO譜線,最終目標是在海拔高度3200公尺的「峰頂基地」(為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所有)運作,該處位於整個格陵蘭冰層之最高點,是大氣條件極適合次毫米波觀測的地點。為了適應零下71度的低溫,望遠鏡必須透過調整結構和材質等方式改裝,這部分升級望遠鏡天線的技術皆由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提供。 格陵蘭望遠鏡重要觀測目標之一為M87星系的超大質量黑洞,近期已成功加入事件視界望遠鏡及其他全球特長基線干涉陣列,共同觀測了黑洞,同時在該觀測計畫期間也已確定位於北極的格陵蘭望遠鏡與位於南美洲智利的ALMA望遠鏡連線成功,形成了地球上南北向最長的基線,將近10,000公里之長,這麼長的基線對提高次毫米波段解析力極有貢獻,且獲益最大者是ALMA望遠鏡(由於南北向之故)。除了「觀測M87星系中心黑洞陰影」以外,格陵蘭望遠鏡的科學目標還包括「觀測緊鄰於超大質量黑洞之噴流、吸積盤最內側區域」、以探討相對論性噴流、精確地取得黑洞自旋、黑洞質量等,在天文物理上,這些是黑洞相關研究很重要之參數。 根據事件視界望遠鏡網站敘述,以普通刮鬍刀刃面厚度(約400奈米)為例,若欲將刀片厚度換算為天文長度單位「角分」,手持一刀片,於約一手臂長度往天空方向目視此刀片,則此厚度在天空中約等於0.5角分,而事件視界望遠鏡的角解析力能觀測到較此刀片厚度細線更細百萬倍的物體。藉由南北向更長基線的取得,格陵蘭望遠鏡也使事件視界望遠鏡解析力更加提升,讓這個洲際連線的干涉陣列延展到北極圈,成為探索宇宙更強大的工具。 除了加入干涉陣列以外,也能以單碟模式從事高頻次毫米波觀測研究,跨入新興的"THz波段"領域。THz波在天文學上,過去,因測量工具技術限制,未能得充分探討,現今則新材料及技術瓶頸已突破,按學界預期,未來數十年內針對此議題將產出豐富探討,因此,作為「第一代地面型THz波望遠鏡」的格陵蘭望遠鏡,對THz波段後續的研究方向,將提出重要參考。.

新!!: 北極圈和格陵蘭望遠鏡 · 查看更多 »

植村直己

植村直己(),日本男冒險家。.

新!!: 北極圈和植村直己 · 查看更多 »

楚科奇自治区

楚科奇自治區(Chukotsky avtonomny okrug;Чукоткакэн автономныкэн округ),或楚科奇(Чуко́тка)是位於俄羅斯遠東聯邦管區的一個自治區。 楚科奇的面積是737,700平方公里。2002年的人口普查顯示,楚科奇的人口有53,824人。區內主要的城鎮及行政中心是阿納德爾。由於俄羅斯在1867年把阿拉斯加售予美國的之故,座落在俄羅斯最東北面的楚科奇是俄羅斯境內唯一一個有部份位處於西經(東180度以東)的地區。 埃利格格特根湖是位於楚科奇內重要的氣候變化研究地點,而同樣位於楚科奇內的乌厄连則是距離美國最近的俄羅斯人定居點。.

新!!: 北極圈和楚科奇自治区 · 查看更多 »

極地

地球的極地為於地球兩極附近的地區(緯度66.5°以上)。北極和南極為其中心地;北極的北冰洋和南極的南極大陸皆被大量的冰層包圍。現時位於兩極的海冰正因人為全球暖化而在溶化。.

新!!: 北極圈和極地 · 查看更多 »

極地擬杜父魚

極地擬杜父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隱棘杜父魚科的其中一種,為深海魚類,分布於北極圈至東北大西洋格陵蘭北部、挪威、喀拉海海域,棲息深度300-700公尺,體長可達19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新!!: 北極圈和極地擬杜父魚 · 查看更多 »

欧洲

欧罗巴洲(Ευρώπη),简称欧洲,字源於希臘神话的「欧罗巴」(Ευρώπης),是世界第六大洲,面积,人口742,452,000(2013年),是世界人口第三多的洲,僅次於亚洲和非洲,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70人,共有50個已獨立的主權國家。 欧洲东以烏拉山脈、烏拉河,东南以裏海、高加索山脉和黑海與亞洲為界,西、西北隔大西洋、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北接北極海,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歐陸最北端是挪威的北角,最南端是西班牙的马罗基角,欧洲是世界上第二小的洲、大陆,僅比大洋洲大一些,其與亞洲合稱為亚欧大陆,而與亞洲、非洲合稱為歐亞非大陸。 通常,根据政治、经济、文化或实际考虑,欧洲的边界线并不总是一样的。这就使得人们产生了几个不同“欧洲”的观念。.

新!!: 北極圈和欧洲 · 查看更多 »

比圭內斯

比圭內斯是挪威的城鎮,由芬馬克郡負責管轄,位於該國北部,距離北極圈約500公里,毗鄰與俄羅斯和芬蘭接壤的邊境,2008年人口約300。 Category:挪威城市.

新!!: 北極圈和比圭內斯 · 查看更多 »

毛脚鵟

毛脚鵟(学名:Buteo lagopus)为鹰科鵟属的鸟类,又名--,它是一种生活在北方纬度比较高的地方的鸟类,几乎在所有环北冰洋陆地上均有出现,只有在格陵兰、冰岛和斯瓦尔巴群岛没有。 通常毛脚鵟分四个亚种,但是这些亚种之间的差异非常小。一般来说在欧亚大陆上的鸟越向东其羽毛的颜色越浅,体型越大。生活在全北区的亚种B.的体型最小,羽毛颜色最深。.

新!!: 北極圈和毛脚鵟 · 查看更多 »

決勝時刻:黑色行動

《決勝時刻:黑色行動》(Call of Duty: Black Ops)是一款由Treyarch製作並由美國動視發行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並於2010年11月9日正式發售,日文字幕版則11月18日發售,而日文配音版會在同年的12月16日發售。該作是決勝時刻系列的第七部作品(不包括資料片)。.

新!!: 北極圈和決勝時刻:黑色行動 · 查看更多 »

波別達山

波別達山是俄羅斯的山峰,位於北極圈以南140公里,由薩哈共和國負責管轄,屬於切爾斯基山脈的一部分,海拔高度3,003米,是該山脈的最高點。 Category:俄羅斯山峰.

新!!: 北極圈和波別達山 · 查看更多 »

泰梅爾盆地

泰梅爾盆地是俄羅斯的盆地,由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負責管轄,位於北極圈以北約600公里,處於葉尼塞河和哈坦加河之間,該地區人煙稀少。 Category:俄羅斯地理.

新!!: 北極圈和泰梅爾盆地 · 查看更多 »

泰梅爾海灣

泰梅爾海灣是俄羅斯的海灣,位於北極圈以北約1,100公里的卡拉海東部,長50公里、寬40米,最大深度16米,每年有九個月時間被結封,是海豹和白鯨的棲息地。.

新!!: 北極圈和泰梅爾海灣 · 查看更多 »

洪成泽

洪成泽(韩语:홍성택,英语:Hong Sung Taek,1966年3月13日—),是韩国著名登山家、探险家、作家。 1994年徒步到达南极点,1995年珠穆朗玛登顶成功,在2005年成功到达北极点后,完成了地球三极点(北极点,南极点,珠穆朗玛峰)的挑战。之后有先后到达格陵兰北极圈末端(2011年), 以及穿越白令海峡(2012年),成为成功跨越世界五大极地的第一人。 现在以国家地理学会探险家的身份从事有关的活动,同时兼任韩国大学山岳联盟登山学校的校长。.

新!!: 北極圈和洪成泽 · 查看更多 »

深水副獅子魚

深水副獅子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獅子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北極圈及東北大西洋海域,棲息深度20-4009公尺,體長可達25.3公分,為深海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以端足類、腹足類等為食,生活習性不明。.

新!!: 北極圈和深水副獅子魚 · 查看更多 »

温带

溫帶(Temperate climate、Gemäßigte Zone、Climat tempéré),在地理學上,是位於亚熱帶和極圈之間的气候带。北半球溫帶區的範圍是從北緯23.5°的北回歸線到北緯66.5°的北極圈之間。南半球溫帶區的範圍是從南緯23.5°的南回歸線到南緯66.5°的南極圈之間。温带气候即包括比较温和多雨的海洋气候,也包括四季分明和比较干燥的大陆性气候。温带的大多数地区位于西风带内。.

新!!: 北極圈和温带 · 查看更多 »

湖泊面积列表

本表按面积大小列出了世界上所有湖泊面积超过的湖泊, 不包括水库和潟湖。需要注意的是,各个湖泊的面积在不同资料可能会有较大出入,本表中的数据仅供参考。 * 标注为咸水湖.

新!!: 北極圈和湖泊面积列表 · 查看更多 »

漁人的搏鬥

漁人的搏鬥(Deadliest Catch,港譯:驚濤蟹浪),為美國製作公司Original Productions為探索頻道製播的真人實境節目,紀錄捕蟹船在白令海捕蟹季節時捕捉阿拉斯加帝王蟹、松葉蟹的經過,該節目分別在兩個捕蟹季節阿拉斯加帝王蟹季、松葉蟹季隨著捕蟹船隊在船上拍攝。 由於在此地從事商業捕魚的過程可能涉及生命危險,所以在台灣的探索頻道以中文「漁人的搏鬥」來命名此影集,亞洲電視亦外購版權在香港播放,並改以中文「驚濤蟹浪」來命名。.

新!!: 北極圈和漁人的搏鬥 · 查看更多 »

演化

--(evolution),指的是生物的可遺傳性狀在世代間的改變,操作定義是種群內基因頻率的改變。基因在繁殖過程中,會經複製並傳遞到子代。而基因的突变可使性狀改變,進而造成個體之間的遺傳變異。新性狀又會因為物種迁徙或是物種之間的水-平-基因轉移,而隨著基因在族群中傳遞。當這些遺傳變異受到非隨機的自然选择或隨機的遺傳漂變影響,而在族群中變得較為普遍或稀有時,就是演化。演化會引起生物各個層次的多樣性,包括物種、生物個體和分子 。 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共同起源,約35-38億年前出現,其被稱為最後共同祖先,但是2015年一項在西澳的古老岩石進行的研究中發現41億年前「的行跡」。 新物種(物種形成)、種內的變化()和物種的消失(絕種)在整個地球的不斷發生,這被形態學和生化性狀證實,其中包括共同的DNA序列,這些共同性狀在物種之間更相似,因為它源於最近的共同祖先,並且可以作為進化關係的依據建立生命之樹(系统发生学),其利用現有的物種和化石建立,化石記錄的事物包括由的石墨 、,以至多細胞生物的化石。生物多樣性的現有模式被物種形成和滅絕塑造。據估計,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的物種99%以上已經滅絕。地球目前的物種估計有1000萬至1400萬。其中約120萬已被記錄。 物種是指一群可以互相進行繁殖行為的個體。當一個物種分離成各個交配行為受到阻礙的不同族群時,再加上突變、遺傳漂變,與不同環境對於不同性狀的青睞,會使變異逐代累積,進而產生新的物種。生物之間的相似性顯示所有已知物種皆是從共同祖先或是祖先基因池逐漸分化產生。 以自然選擇為基礎的演化理論,最早是由查爾斯·達爾文與亞爾佛德·羅素·華萊士所提出,詳細闡述出現在達爾文出版於1859年的《物種起源》.

新!!: 北極圈和演化 · 查看更多 »

挪威海

挪威海(挪威語:Norskehavet)是北大西洋的一個陸緣海,位於挪威西北方對開,介乎北海與格陵蘭海之間。 挪威海西邊與冰島海連接,東北方與巴倫支海相鄰。在西南方,冰島與法羅群島之間的海底山脊把大西洋外海與挪威海分開。至於北面,揚馬延海底山脊成為挪威海與北冰洋之間的界線。東邊是挪威,海岸線有由冰川侵蝕而成的峽灣(fjørd)。.

新!!: 北極圈和挪威海 · 查看更多 »

朗伊爾城

朗伊爾城()位於挪威屬地斯瓦爾巴群島(Svalbard)的最大島──斯匹次卑爾根島(Spitsbergen),是該群島的首府。朗伊爾城居民約有1,800人,當中挪威人居多,俄羅斯人次之。朗伊爾城是世界最北端的有较大人口的城市,基於其極端地理位置,亦以多項世界最北之最列入世界紀錄。另外,住有30人的新奧爾松(Ny-Ålesund)則是比朗伊爾城更北而人口最稠密的小鎮。.

新!!: 北極圈和朗伊爾城 · 查看更多 »

昌塔利韋爾格爾根河

昌塔利韋爾格爾根河是俄羅斯的河流,位於楚科奇自治區內,自接近北極圈的發源地往東流入阿姆古埃馬河,河道全長約210公里,每年有超過8個月結冰。.

新!!: 北極圈和昌塔利韋爾格爾根河 · 查看更多 »

斯匹次卑尔根岛

斯匹次卑尔根岛或史匹茲卑爾根島是挪威所属斯瓦尔巴群岛中最大的岛屿,靠近北极。该岛面积约39,044 km²。斯匹次卑尔根岛长约450 km,40-225公里宽。由于纬度在北极圈内,所以会有极昼(4月至8月)与极夜(11月至1月)现象。 斯匹次卑尔根岛与格陵兰岛之间的弗拉姆海峡东部的深层是 北冰洋与大西洋的水交换的通道之一,称为西斯匹茲卑爾根流。另外一条通道是从格陵兰岛东边的弗拉姆海峡西部表层流出,称为东格陵兰流,和通过加拿大北极群岛间海峡流出。 Category:挪威岛屿 Category:冷岸群島.

新!!: 北極圈和斯匹次卑尔根岛 · 查看更多 »

斯瓦尔巴

斯瓦尔巴(Svalbard)是位於北極地區的群島,或譯--島,是挪威最北界的國土範圍。它坐落在歐洲大陸北方,約佇立於挪威大陸與北極點兩者正中間。群島橫跨北緯74°到 81°、東經10°到35°。斯匹茲卑爾根島(或稱史匹茲卑爾根島)是群島中最大的島嶼,接著是東北地島與厄齊島,故群岛前称為斯匹次卑尔根群岛(Spitbergen)(或稱史匹茲卑爾根群島)。 行政區劃上,斯瓦尔巴群島獨立於挪威本土的19個郡,為一非建制地區。群島的最高行政首長為挪威政府委派的斯瓦尔巴总督。2002年,斯瓦巴群島首府朗伊爾城建立了一個民選地區議會,其職能與挪威本土之市議會相當。其他的居住地、研究基地,則有研究中心新奧爾松,採礦基地斯維格盧瓦,以及居民以俄羅斯人爲主的採礦聚落巴倫支堡。此外,斯瓦巴群島也是有常駐平民人口的人類聚居地當中最北的。比斯瓦巴群島更北的人類聚居地無常住人口,只有輪替工作的研究人員。 在17至18世紀,此地被當作捕鲸站使用,但其後遭廢棄。20世紀初,開始有人開采斯瓦巴群島上的煤礦,並形成了數個永久聚居地。1920年簽訂的《斯瓦尔巴条约》確認了挪威對此地的主權,而1925年通過的《斯瓦尔巴法令》則確立了此地作爲挪威王國一部分,且為自由貿易園區及非軍事區的身份。現時,該地只有一家挪威國營公司以及一家俄羅斯國營公司在此采煤。此外,因為斯瓦爾巴大學中心及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皆坐落於此,研究和旅游業成爲了當地的重要輔助工業。群島上所有聚居地並無道路連接,交通主要以雪地電單車、船隻、以及航空器爲主。斯瓦爾巴朗伊爾機場為斯瓦巴唯一一個機場,也是當地主要對外門戶。.

新!!: 北極圈和斯瓦尔巴 · 查看更多 »

文化結合症候群

文化結合症候群(Culture-bound syndrome)或稱文化專有綜合症(culture-specific syndrome) 、種族精神病(folk-illness)、倚文化症候群 、文化囿限症候群 、文化束縛精神症候群、文化有关特殊精神症候群曾文星.

新!!: 北極圈和文化結合症候群 · 查看更多 »

日照時數

日照時數或日照期間是一個氣候的指標,在給定的時間(通常是一天或一年)和地球上給定的地點,測量陽光持續的時間,通常會用幾年的平均值呈現。它通常顯示一個地區無雲的期間,不同於日射量是在給定的期間內的來自陽光的總能量。 日照期間通常以每年幾小時,或每一天幾小時(平均值)為單位顯示。第一項顯示與其他位置相比的晴朗時間,而後者可以比較同一地點在不同季節的陽光。另一項常用的措施是觀測並記錄日照時間和白晝時間的百分比。 日照時數對一些旅遊景點,特別是以健康為主的地點,是很重要的資訊。強烈的陽光對人類健康的心理影響也會被考慮,它依然用來促進旅遊的目的。.

新!!: 北極圈和日照時數 · 查看更多 »

摩爾曼斯克

摩爾曼斯克 (Мурманск,Murmansk),位於俄羅斯最西北部,是摩爾曼斯克州首府,離挪威及芬蘭不遠,人口311,209(2009年)。是北極圈內最大的城市。由於洋流的關係,港口終年不凍。.

新!!: 北極圈和摩爾曼斯克 · 查看更多 »

摩頓·柏達臣

摩頓·甘斯特·柏達臣(Morten Gamst Pedersen,)在挪威東北部北極圈內的瓦德瑟出生。他是一位多才多藝的挪威足球運動員,現時效力英超球會布力般流浪,擔當左翼或中場位置,而他亦能勝任右翼或影子前鋒。他跟著名歌手琳恩·玛莲有親戚關係。值得一提的是摩頓·柏達臣曾在挪威出版唱片。.

新!!: 北極圈和摩頓·柏達臣 · 查看更多 »

摩拉維亞宣教運動

摩拉維亞宣教運動是以位於德國主護城為主的摩拉维亚弟兄会在十八世紀三十年始起的基督新教宣教運動。摩拉維亞宣教運動為早期基督教宣教史上大型的宣教運動之一,亦是史上最偉大宣教教會之一褟嘉路得--,廖何碧瑩等譯:《宣教披荊斬棘史》(佩塔盧馬:美國中信,2001),頁55。。他們的宣教士與平信徒比例是一比六十,而整個基督教總比例是一比五千,可見他們對宣教工作的熱衷程度。在三十年間,他們差遣了數以百計的宣教士遍佈世界各地,包括:加勒比地區、北美洲、南美洲、北極圈及遠東等。 摩拉維亞教會亦在宣教史上有不同的突破。包括:.

新!!: 北極圈和摩拉維亞宣教運動 · 查看更多 »

10月25日

10月25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298天(闰年第299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67天。.

新!!: 北極圈和10月25日 · 查看更多 »

2004年10月

没有描述。

新!!: 北極圈和2004年10月 · 查看更多 »

2009年6月

没有描述。

新!!: 北極圈和2009年6月 · 查看更多 »

2016年

没有描述。

新!!: 北極圈和2016年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北极圈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