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北伐军

指数 北伐军

#重定向 國民革命軍.

120 关系: AB团劉積學劉體乾 (民國)南京市金陵中学南京地方教会吳開先外交部街孫鏡亞孙传芳墓宁汉战争寇英傑尚钺巩县兵工厂上海地方教会上海老城厢中國青年黨中共湖北区执行委员会中国国民党湖南省党部中国银行中国海洋大学中日关系史东北军七一五事变万声扬交通銀行张克瑶张国华 (抗战将领)张联升张西曼张景惠張詧張樂平張映南彭德怀何柱國 (軍事將領)徐圣禅徐继庄徐朗西俾斯麦兵营北京市第一中学刘玉春周駿彥周肃清周恩来周治中周泾巷站六·一六事变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石德純石砳磊...王占元王亚南王佐 (資政院)王凤喈王克敏福州市穆子斌直系白寶山白色恐怖顧維鈞攝政內閣项英許崇智马式材马玉仁马步英高一涵路易·艾黎黄介民黄永胜錢昌照郭隆真郭懺郑祖荫赵继贤赵荣华赖汝樵蔡以忱鄧文翬鄭烈自贡市金陵大学长春观 (武汉)镇江市連賢基陈庆云 (国民党)陈佑魁陈誾林国赓 (海军)林钧林育南李强 (部长)李硕勋李章达李青崖李范一李际春李桂生杭州永华汽车行楊如軒武汉历史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旧址武汉市江西历史江西省汉口沈钧儒涂振农湖北省议会潘鸿钧朱少连戴安澜戴任济南道浙江历史浙江省斯梅德利·巴特勒新桂系方面军1924年 扩展索引 (70 更多) »

AB团

AB团是中国国民党中反共者于1926年12月在江西成立的一个团体,AB团的主要工作是在与共产党争夺江西省国民党的党内权力。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共产党帮助国民党在江西建立党组织。因此在国民党江西省党部中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占有优势。1926年11月8日,北伐军攻克南昌。蒋介石发现江西的国民党省、市党部,完全由共产党员“把持党务”。于是蒋介石指示国民党中央特派员段锡朋组织AB团。与共产党争夺江西省国民党的领导权。有说“AB”是英文Anti-Bolševik的缩写,意思是反布尔什维克。1927年4月2日,发生了针对江西省国民党党部的四·二暴动,AB团随后垮台。但其影响并未结束。此后数年,共产党在其党群机关中开展一系列的反AB团运动。 鄭學稼在《中共富田事變真相》一書中评論道:「我們知道:國民黨人組織的AB團,不是後來所說的Anti-Bolševik,它只存在三個月的時間。毛澤東利用這個名稱,發動富田事變,張國燾也利用它,發動『許繼慎派慘案』。.

新!!: 北伐军和AB团 · 查看更多 »

劉積學

刘积学(),号群士(自传中又号群式),河南省新蔡县人。中国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新!!: 北伐军和劉積學 · 查看更多 »

劉體乾 (民國)

劉體乾()字健之,安徽庐江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政治人物。黄晋明,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书,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

新!!: 北伐军和劉體乾 (民國) · 查看更多 »

南京市金陵中学

南京市金陵中学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始创于1888年,为江苏省重点中学、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首批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试点学校、全国体育红旗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江苏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又名南京大学实验中学,在2016年中国内地高中美国留学排行榜上位居第二十。.

新!!: 北伐军和南京市金陵中学 · 查看更多 »

南京地方教会

“南京教会”是地方教会(又名基督徒聚会处、基督徒聚会所或小群)的一处重要的教会,它起源于1926年,甚至早于上海地方教会。.

新!!: 北伐军和南京地方教会 · 查看更多 »

吳開先

吳開先()字啟人,生于今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界河弄,中华民国政治人物。枫泾名人传略,枫泾公墓人文纪念长廊内悬挂,于2013-06-17查阅.

新!!: 北伐军和吳開先 · 查看更多 »

外交部街

外交部街是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京协和医院对面的一条胡同,北面是东堂子胡同,南面是西总部胡同。外交部街东起朝阳门南小街,西至东单北大街,全长721米。外交部街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元朝,明朝时因为武清侯石亨在这里建宅邸,因而被命名为石大人胡同。中华民国初年,袁世凯政府在胡同中设立外交部,从此石大人胡同改名外交部街,这一名称沿用至今。 外交部街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物遗存,也是目前北京市内保存相对完整的胡同之一。分布于外交部街的一些重要建筑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旧址、睿亲王府、藏经馆、协和医院别墅、通圣堂等。.

新!!: 北伐军和外交部街 · 查看更多 »

孫鏡亞

孙镜亚()江西永丰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新!!: 北伐军和孫鏡亞 · 查看更多 »

孙传芳墓

孙传芳墓,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京植物园内。.

新!!: 北伐军和孙传芳墓 · 查看更多 »

宁汉战争

宁汉战争,是在1927年10月至11月,在武汉国民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之间爆发的战争。由于武汉国民政府简称“汉方”,南京国民政府简称“宁方”,故被史学界称为“宁汉战争”。亦因为作战主力部队为别为武汉国民政府内部的唐生智部和南京国民政府内部的新桂系李宗仁部,所以又称为“李唐之战”。.

新!!: 北伐军和宁汉战争 · 查看更多 »

寇英傑

寇英傑()字弼臣,山東省兗州府陽穀縣人,一说武定府利津县人,中華民国军事将领。.

新!!: 北伐军和寇英傑 · 查看更多 »

尚钺

尚钺(),原名宗武,字健庵。曾化名谢仲五(仲武)、丁祥生、聂树先(老聂)、谢潘。笔名依克、子丹。河南罗山县人。中国历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市历史学会副会长。.

新!!: 北伐军和尚钺 · 查看更多 »

巩县兵工厂

巩县兵工厂,是一座位于河南省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的兵工厂。1914年,由时任中华民国总统的袁世凯亲自筹划巩县兵工厂。 当时目的是要充实北洋军的军事实力以及统一武器制造业,始建于1915年(民国四年),由当时时任北洋军阀海军上将的萨镇冰督办,招募德国与丹麦的军事工程师以及从英德引进制造技术。后来蒋中正成立国民政府后,巩县兵工厂就归属于中华民国兵工署管理。1938年更名为“军政部兵工署第十一兵工厂”。抗日战争中遭到日军轰炸与占领以及国府迁台,此后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新!!: 北伐军和巩县兵工厂 · 查看更多 »

上海地方教会

“上海教会”是地方教会(又名基督徒聚会处、基督徒聚会所或小群)历史上一处重要的教会,1927年-1952年,倪柝声和他的大约200位同工的工作中心,他们以上海为中心,陆续在中国南北各地建立了大约700处地方教会。.

新!!: 北伐军和上海地方教会 · 查看更多 »

上海老城厢

上海老城厢是中国上海的历史城区,是历史上的市中心。老城厢大约周长7公里,总面积199.72公顷,历史上曾有城墙环绕。老城厢曾是历史上上海县的县治。随着上海开埠、租界设立,老城厢成为了更大的近代上海市中心的一部分,但仍长期作为在上海的中国行政机构的所在。位于老城厢的特征性区域有:位于老城厢中部的老城隍庙、附近的古典园林豫园、位于西南部的文庙等。 除了较小的两段遗存外,上海城墙在1912年被拆除,原城墙与护城河改建为了宽阔的环形马路,即中华路(南半部)和法华民国路(北半部)(1950年中共建政后改为“人民路”),此环形马路至今仍标示着老城厢的地界。 20世纪后半叶中,老城厢基本与南市区的范围吻合,现在则并入了黄浦区。.

新!!: 北伐军和上海老城厢 · 查看更多 »

中國青年黨

中國青年黨,是中華民國的一個政黨,簡稱青年黨,由曾琦、李璜、胡國偉等一群意識形態偏向國家主義的留學生,1923年在法國巴黎郊外玫瑰城共和廳創立。青年黨曾是中國現代史上僅次於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的第三大政黨,1949年隨著中華民國政府遷往臺灣。在戒嚴時期,青年黨於國民大會與立法院中有席次,但因內部派系林立,外受中國國民黨分化控制,與中國民主社會黨等在野黨派並無法有效制衡執政黨,但加入青年黨等合法政黨,成為黨外人士進入政壇的方式之一。在1987年黨禁解除之後,部份黨員分裂另組政黨,而具有影響力的台籍人士,如游錫堃、陳菊等,則轉入民主進步黨。1990年代初期,中華民國國會全面改選後,青年黨喪失國會席次,從此失去在臺灣政壇的影響力。.

新!!: 北伐军和中國青年黨 · 查看更多 »

中共湖北区执行委员会

中共湖北区执行委员会(简称中共湖北区执委)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区执行委员会之一,领导中共在湖北地区的工作。.

新!!: 北伐军和中共湖北区执行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中国国民党湖南省党部

中国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是中国国民党湖南省的省级党部,于1925年至1949年间存在。.

新!!: 北伐军和中国国民党湖南省党部 · 查看更多 »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银行或中行,Bank of China Limited,缩写:BOC),是中国境內第三大银行,为财政部管理的中央金融企业之一。中国银行也是全球29家“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之一,在《财富》杂志的2016年世界500强排名中位列第35位;在《银行家》杂志的2017年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位列第4位,全球银行品牌500强排名中位列第5位。.

新!!: 北伐军和中国银行 · 查看更多 »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简称中国海大、海大(OUC),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青岛市,始建于1924年,是中国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包括理学、工学、农学、医(药)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入选国家111计划,为北极大学联盟、IAMRI联盟、海洋大学联盟成员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牵头高校,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计划,现辖崂山、鱼山、浮山、西海岸4个校区。.

新!!: 北伐军和中国海洋大学 · 查看更多 »

中日关系史

中日關係史是指歷代中國和日本的历史。在汉唐时期,中华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科技等很多方面都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在近代,日本对中国影响巨大。特别是日本明治維新後到1945年二戰結束前,中日间发生了多次军事冲突及全面战争,形成了战后两国的政治格局并影响了以后的中日关系。.

新!!: 北伐军和中日关系史 · 查看更多 »

东北军

東北軍为中华民国时東北的奉系军阀武装,是当时中国唯一海、陆、空编制--齐备的军队。東北易帜之后,编为國民革命軍东北边防军,纳入南京中央政府军系统,拥有兵力约三十万。.

新!!: 北伐军和东北军 · 查看更多 »

七一五事变

七一五--事变(中国共产党称之为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中国国民党称之为武汉--分共,或視之為「清党」的一個環節)爆发于1927年7月15日。在中國國民黨進行国民革命军北伐(1926年至1928年)時,原先採取「聯俄容共」的方針,與中國共產黨合作。但在北伐期間,國民党內部就容納共產黨與否的問題,於1927年分成南京(蔣中正等領導)及武漢(汪兆銘等領導)兩个国民政府,史稱寧漢分裂。武漢方面最初仍主張容共,其後與共產黨發生磨擦,再加上馮玉祥等軍事實力派人士的表態要求分共,汪兆銘乃於7月15日當日,在武汉召集会议,宣布停止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结束。.

新!!: 北伐军和七一五事变 · 查看更多 »

万声扬

万声扬(),亦名午亭,号武定,湖北黄陂人。 万声扬于1902年赴日本东京弘文学院留学。1905年加入同盟会。1909年回国后,先后任两湖优级师范理化专科学堂堂长、支郡范学堂丁堂监学,同时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并在武昌创立数学研究会。武昌起义后,曾任湖北军政府顾问、黄兴总司令部秘书等职。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又任陆军部秘书。其后,任教于国立北京农业大学、陆军大学。1922年回到湖北,受聘为汉口商场督办汤芗铭的总务处长。1926年北伐军占领武昌后,先后任湖北政务委员会军政股股长兼拆城办事处主任、陆海空军总司令部武汉行营办公厅科长、驻鄂特派绥靖主任公署办公厅科长。1932年4月至10月间,担任了6个月的汉口市市长。1940年,在重庆北碚逝世。.

新!!: 北伐军和万声扬 · 查看更多 »

交通銀行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交通银行、交行,英语:Bank of Communications Co., Ltd.,縮寫:BOCOM)是中国大陆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之一,始建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为中国早期的发钞行。國民政府時期(中華民國大陸時期)为四大银行之一。它是当今中國大陸的第五大银行(次于四大行),第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是香港中資金融股的八行五保(前稱六行三保、五行三保)之一。 交通银行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全球合作伙伴。.

新!!: 北伐军和交通銀行 · 查看更多 »

张克瑶

张克瑶()别号喻珊,安徽寿州(今寿县)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刘国铭主编,中国国民党九千将领,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3年,第390页.

新!!: 北伐军和张克瑶 · 查看更多 »

张国华 (抗战将领)

张国华(1891年-1981年),又名张振德,字修甫,河北省献县人。北伐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三十八军第一师少将参谋长、国民党军训部步兵监监员、军事参议院咨询。建国后为天津市民革成员,并于1981年被聘为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新!!: 北伐军和张国华 (抗战将领) · 查看更多 »

张联升

张联升()字仲三,天津宝坻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湖北省志: 人物,湖北人民出版社,第1351页.

新!!: 北伐军和张联升 · 查看更多 »

张西曼

张西曼(),又名百禄,男,湖南长沙人。中国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左翼人士,中华民国政治人物、社会活动家、俄语语文学家。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者,《民主与科学》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中国近代俄罗斯学的奠基人。.

新!!: 北伐军和张西曼 · 查看更多 »

张景惠

张景惠(),字叙五,今辽宁省台安县人。軍人,滿洲國第2任國務總理大臣。窦应泰,从土匪头目到伪满总理大臣的张景惠,民国春秋1998年第01期.

新!!: 北伐军和张景惠 · 查看更多 »

張詧

张詧(),字叔俨,小名长春,号退庵、退翁,江苏南通人,为张謇的三兄,人称张三先生,自称张叔子。中国实业家。.

新!!: 北伐军和張詧 · 查看更多 »

張樂平

张乐平生于中國浙江省海盐县海塘乡黄庵头村,中國漫畫家,被誉为“三毛之父”、“三毛爷爷”。父亲是位乡村教师。母亲擅长刺绣、剪纸,是张乐平最早的美术启蒙者。張於中國現代漫画擔當一個重要的角色,他最為人熟悉的作品是三毛。.

新!!: 北伐军和張樂平 · 查看更多 »

張映南

张映南()又名光煐,字映南,以字行,湖北省江陵荆州镇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学家、政治人物。湖北省志·人物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796-797页.

新!!: 北伐军和張映南 · 查看更多 »

彭德怀

彭德怀(),名清宗,后改德怀,字得華,號石穿,小名鍾伢子、石穿,湖南湘潭人,湖南陸軍軍官講武堂畢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彭德怀早年供职于湘军,于1928年发动平江起义,建立红五军,任军长。此后,彭德怀与毛泽东、朱德等共同开辟江西根据地,并担任红三军团军团长,参与长征。长征结束后,任红一方面军司令员。抗日战争中,彭德怀任八路军副总司令,发动百团大战。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彭德怀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兼西北野战军(后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攻占西北五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彭德怀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1950年,彭德怀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领导抗美援朝。1954年,彭德怀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第一任國防部部長、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任内主持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大制度(征兵制、薪金制、军衔制、勋章奖章制度)的确立。彭德怀於1959年庐山会议上致函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道出大跃进中的问题和弊病及根源,而被打擊为“彭、黄、张、周反党集团”之首,后被撤销国防部长等职务,移居北京郊外吴家花园。1965年被任命为西南“三线”建委第三副主任。“文革”爆发后被押送回北京,遭到残酷迫害。身患结肠癌,于1974年11月29日14时52分含恨辞世。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宣布,为彭德怀平反,并恢复其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切名誉。.

新!!: 北伐军和彭德怀 · 查看更多 »

何柱國 (軍事將領)

何柱國(),原名铸果,字敬之,廣西容縣南乡阳梅墟人,中华民國奉系及東北軍高级将领 。 何柱国虽然是广西籍军政人物,但是与当时中国国民党内部派系“桂系”并无任何关联。.

新!!: 北伐军和何柱國 (軍事將領) · 查看更多 »

徐圣禅

徐圣禅(1882年—1958年),民国时期金融家、银行家、实业家,江浙财团代表人物之一。浙江镇海县(今宁波市北仑区)人。.

新!!: 北伐军和徐圣禅 · 查看更多 »

徐继庄

徐继庄()浙江镇海人龙飞,徐继庄官僚贪污案,人民公安2010年第03期。中华民国银行家。曾任中国农民银行总经理。抗日战争胜利后因“徐继庄贪污大案”轰动一时,此案位列中华民国四大贪污案之一。.

新!!: 北伐军和徐继庄 · 查看更多 »

徐朗西

徐朗西()名应庚,字朗西,以字行,号峪云,陕西三原人,上海洪幫大哥,中国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书画家、美术教育家、武术家、昆曲名家、南社成员。.

新!!: 北伐军和徐朗西 · 查看更多 »

俾斯麦兵营

俾斯麦兵营(Bismarck-Kaserne),旧址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鱼山路5号中国海洋大学鱼山路校区院内,靠近校园红岛路5号后门,是驻青德军于1903-1909年间建设的一座大型兵营建筑群。国立山东大学使用该兵营旧址时曾在此基础上扩建校舍。整个建筑群现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青岛德国建筑群的一部分。.

新!!: 北伐军和俾斯麦兵营 · 查看更多 »

北京市第一中学

北京市第一中学,位于北京市东城区鼓楼东大街宝钞胡同甲12号,是一所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12年学制的北京市实验学校。.

新!!: 北伐军和北京市第一中学 · 查看更多 »

刘玉春

刘玉春 ()字铁珊,直隶玉田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

新!!: 北伐军和刘玉春 · 查看更多 »

周駿彥

周駿彥(),国民党元老,辛亥革命功臣。周骏彦曾任黄埔军校军需部主任,后主管主管民国政府三军军饷。为蒋中正的恩师和心腹。.

新!!: 北伐军和周駿彥 · 查看更多 »

周肃清

周肃清(),曾名赵亦松,湖南益阳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新!!: 北伐军和周肃清 · 查看更多 »

周恩来

没有描述。

新!!: 北伐军和周恩来 · 查看更多 »

周治中

周治中(),江西抚州临川唱凯镇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新!!: 北伐军和周治中 · 查看更多 »

周泾巷站

周泾巷站是一个京沪线上的铁路车站,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太湖街道,目前为四等站,邮政编码为214036。1905年修建沪宁铁路时在当时无锡周氏周泾支的聚居地周泾村右设站。.

新!!: 北伐军和周泾巷站 · 查看更多 »

六·一六事变

六·一六事变指1922年6月16日发生于中國广州一場以陳炯明为首的武装事件,又稱陳炯明事件;從孫文的立場則稱為「廣州蒙難」。由於陈炯明主張联省自治,率领部下粤军以军事行动驱赶主張北伐統一中國的孫文,期间粤军发炮三响威吓总统府,中國國民黨及中華民國稱為「陳炯明砲擊總統府」。.

新!!: 北伐军和六·一六事变 · 查看更多 »

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

南京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是民国时期的国殇墓园,于1931年至1935年间建于灵谷寺旧址上,坐落在南京东郊紫金山南麓东侧,西邻中山陵,占地约一平方公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改为“灵谷公园”。.

新!!: 北伐军和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 · 查看更多 »

石德純

石德纯()字寅生、厚斋。安徽寿县人,中国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政治及军事人物。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

新!!: 北伐军和石德純 · 查看更多 »

石砳磊

石砳磊()女,辽宁开原人,中华民国教育家。「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名冊」民國37年 國民大會秘書處編印.

新!!: 北伐军和石砳磊 · 查看更多 »

王占元

王占元()字子春,中國山东省馆陶县(今属河北省)南馆陶镇人。中华民国陆军上将。曾經为湖北省的统治者,与李純、陳光遠并称“长江三督”。.

新!!: 北伐军和王占元 · 查看更多 »

王亚南

王亚南(),湖北省黄冈县(今团风县)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

新!!: 北伐军和王亚南 · 查看更多 »

王佐 (資政院)

王佐()字寄庼,浙江上虞丰惠镇人,清末民初学者、政治人物。.

新!!: 北伐军和王佐 (資政院) · 查看更多 »

王凤喈

王凤喈(),原名科生,派名儒雍,湖南湘潭人,教育学家。 王凤喈曾就读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9年加入中国国民党。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任湖南私立明德中学英语教员、湖南第一师范教育科教员、长沙私立晨光中学校长。1926年北伐军进入湖南后,当选为国民党长沙市党部执行委员。次年,出任新建的上海劳动大学教务主任。同年,当选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委员,指导清党活动。1930年赴美国留学,获芝加哥大学教育学博士。回国后,历任中央大学教授,中央政治学院教授兼教务副主任、教育系主任,中央政治委员会及教育专门委员会委员,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3年,任湖南省政府委员兼湖南省政府教育厅厅长。1949年赴香港辅仁书院任教。1950年赴台湾,曾任国立编译馆馆长、中华民国孔孟学会常务理事、《孔孟月刊》主编、国立政治大学教授、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系与教育研究所教授。.

新!!: 北伐军和王凤喈 · 查看更多 »

王克敏

王克敏()字叔魯,浙江杭州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銀行家、外交官,日本傀儡政權「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首腦之一。.

新!!: 北伐军和王克敏 · 查看更多 »

福州市

福州市(ipa(福州話讀音)),別稱榕城、三山、左海、闽都,简称榕,是中華人民共和国福建省的省会,位于福建省东部的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是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之一。当地居民以汉族的福州族群为主,母语为闽东语福州话。福州建城于公元前202年,迄今2,200多年,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上长期作为福建的政治中心,既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贸易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化中心,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都市、东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新一线城市。福州地貌属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环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间。 福州是首批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以及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三片区之一;福州也是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马尾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曾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 自宋代起福州的文化教育就非常发达,是当时产生进士、状元和两院院士最多的中国城市之一。在近现代史上,福州是中国最早开放通商的五个城市之一,也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和工业、科技发源地之一。这裡的习俗、文化、传统艺术、建筑形式都自成风格,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福州还是300多万海外华人的祖籍地,为福建一大侨乡。 2017年福州辖6区1县级市5县,全市陆地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海域总面积11.09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137公里,占福建省的1/3,常住人口757万人。.

新!!: 北伐军和福州市 · 查看更多 »

穆子斌

子斌()名全运,号子斌,以号行。湖北省宜昌县穆家店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湖北省志人物志稿,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

新!!: 北伐军和穆子斌 · 查看更多 »

直系

系是北洋军阀派系之一,因勢力範圍主要在直隸省而得名。其主要领袖大多出身直隶及山东兩省,且在许多政治理念上存在共鸣。主要代表人物有冯国璋、曹锟、吴佩孚、齐燮元、孙传芳等。.

新!!: 北伐军和直系 · 查看更多 »

白寶山

白宝山(),字峻青,直隶省宁河县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天津通志18,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第634页.

新!!: 北伐军和白寶山 · 查看更多 »

白色恐怖

白色恐怖(White Terror)一詞起源於法國大革命時期,當時進行大規模鎮壓、槍殺革命黨與革命份子的恐怖統治時期稱之為「白色恐怖」。另一說則是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政府軍與巴黎公社政權對抗時,公社以紅色為代表色;政府軍以白色為代表色。法國政府軍以鎮壓與懲治行動公社,是為「白色恐怖」。.

新!!: 北伐军和白色恐怖 · 查看更多 »

顧維鈞攝政內閣

顧維鈞攝政內閣是顧維鈞臨時攝政內閣改組後成立的攝政内閣,成立於民國16年(1927年)1月12日,結束於同年6月16日。因其攝行大總統職權,故為攝政內閣。本内閣的法源是《中華民國憲法》。.

新!!: 北伐军和顧維鈞攝政內閣 · 查看更多 »

项英

项英(),男,原名项德隆,化名江钧、张成,笔名夏英,湖北武昌人,祖籍湖北黄陂,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项英于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领导京汉铁路大罢工。在中共三大、六大上分别被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曾任湖北省总工会党团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兼上海总工会党团书记。1931年后,任苏区中央局代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代理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副主席等职。红军长征后,任中共中央分局书记、中央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在赣粤边坚持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东南局书记、新四军副军长,是新四军的创建者和实际领导人。1941年皖南事变成功突围后,因携带新四军的黄金,被他的副官刘厚总劫財、杀害。.

新!!: 北伐军和项英 · 查看更多 »

許崇智

許崇智(),字汝為,生於廣東番禺,建國粵軍總司令,中國國民黨早期主要军事领导人之一,也是国民党前期右派代表人物之一。.

新!!: 北伐军和許崇智 · 查看更多 »

马式材

式材(),名式材,字子谷。中国共产党早期地下党员。.

新!!: 北伐军和马式材 · 查看更多 »

马玉仁

玉仁()原名日仁,字伯良,江苏盐城人。中華民國軍事将领,官至陆军中將,為抗日戰爭期間陣亡的中國將領之一。.

新!!: 北伐军和马玉仁 · 查看更多 »

马步英

步英(),江西省景德镇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早年担任孙中山大本营第七路游击司令部辎重队队长,北伐军新编第十六师辎重大队中队长。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担任红十军团独立师副官主任,红十军侦察科科长,闽赣军区侦察科科长。抗日战争时期,先后担任新四军军部侦察参谋,新四军江南指挥部、苏北指挥部侦察科科长,新四军军部侦察科科长,参加郭村战斗和黄桥战役。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曾任华中军区司令部侦察科科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南京市公安总队总队长,华东军区司令部气象处处长。1955年,任上海市气象局局长兼上海中心气象台台长。1961年,任江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91年去世。.

新!!: 北伐军和马步英 · 查看更多 »

高一涵

一涵()原名高永浩,别名涵庐、梦弼等等,安徽省六安州(今六安市金安区)人,中華民国及中華人民共和国政治家、政治学者。高一涵生平,凤凰网徐友春主編,民国人物大辞典 増訂版劉国銘主編,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書東亜問題調査会,最新支那要人伝瞿超,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高一涵.

新!!: 北伐军和高一涵 · 查看更多 »

路易·艾黎

路易·艾黎(Rewi Alley,),旅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西兰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新!!: 北伐军和路易·艾黎 · 查看更多 »

黄介民

介民()名觉,原名时至,字定保,号介民。江西清江县(今樟树市)人。中国革命家,政治人物。.

新!!: 北伐军和黄介民 · 查看更多 »

黄永胜

黃永勝(),本名黄叙钱。湖北咸寧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原高級將領,上將軍銜。 黄永胜参加秋收起义,红军时期先后任红三十一师、红六十六师师长、红一师三团团长、红四师副师长、红二师师长,参与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教导第二旅旅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热河军区司令员、冀热辽军区副司令员。热辽军区司令员,冀察热辽军区副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五军军长,第十四、第十三兵团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西军区副司令员、第十五兵团司令员兼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华南军区副司令员、中南军区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广州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等职。九一三事件后被打倒,1981年作为林彪反革命集团的主要成员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

新!!: 北伐军和黄永胜 · 查看更多 »

錢昌照

钱昌照(),字乙藜(一作乙黎),乳名镛,江苏省蘇州府常熟县鹿苑镇(今属张家港市)人。中華民国、中華人民共和国政治家,中华民国国营工业的创始人和组织者之一。曾任资源委员会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

新!!: 北伐军和錢昌照 · 查看更多 »

郭隆真

郭隆真()原名郭淑善,女,回族,出生于直隶元城(今河北省大名县)金滩镇。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家。1930年在青岛被捕,1931年4月5日在济南被韩复榘下令枪决。.

新!!: 北伐军和郭隆真 · 查看更多 »

郭懺

郭懺(),字悔吾,浙江諸暨东山吴人,畢業於保定軍校第六期砲兵科,屬於國民政府陳誠系人馬。.

新!!: 北伐军和郭懺 · 查看更多 »

郑祖荫

郑祖荫(),字兰荪,生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府闽县,中国革命家,中国同盟会会员、中国国民党党员。.

新!!: 北伐军和郑祖荫 · 查看更多 »

赵继贤

赵继贤()山东历城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张冬梅,“二七惨案”元凶赵继贤的末日,名人传记 2009年第11期.

新!!: 北伐军和赵继贤 · 查看更多 »

赵荣华

赵荣华()字锦堂,外号赵二虎,山东黄县(今龙口市)诸由观镇诸王院赵家村人,龙口市志,齐鲁书社,1995年,第818页中华民国军事将领。.

新!!: 北伐军和赵荣华 · 查看更多 »

赖汝樵

赖汝樵(),本名袁多泉,江西平江县思村乡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新!!: 北伐军和赖汝樵 · 查看更多 »

蔡以忱

蔡以忱(),湖北黄陂人。又名一尘,学名蔡滨。中国共产党早期人物。.

新!!: 北伐军和蔡以忱 · 查看更多 »

鄧文翬

鄧文翬()原名文辉,号翥青,江西省峡江县仁和乡北泉村人。中国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章开沅,辛亥革命辞典,武汉出版社,1991年.

新!!: 北伐军和鄧文翬 · 查看更多 »

鄭烈

鄭烈()字晓云,号天啸生,福建闽侯人。中国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法学家、法官、检察官、律师。.

新!!: 北伐军和鄭烈 · 查看更多 »

自贡市

自贡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偏南。市境东临泸州市,南接宜宾市,西邻乐山市,北界内江市。地处四川盆地南部低山丘陵区,沱江纵贯市境东部,于东南部与釜溪河汇合,岷江支流越溪河流经西部。总面积4,372平方公里,人口277.02万。 自贡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和“美食之府”之称,为中华民国最早建制的二十个市之一,四川省最早的省辖市和工业重镇,现已发展为一座百万城市人口的大城市。自贡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对外开放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全国首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省区域中心城市、川南区域中心城市。 自贡市具有两千年的盐业历史。自贡市因盐而得名--自贡其实就是自流井和贡井两个著名产盐区的合称。举凡交通、运输、商业、金融、文化、教育、卫生、市政,以及城市的职业构成、社会意识、政治风云、生活方式等,无不深刻地打上盐业经济的烙印。正是盐塑造了自贡这座城市。自贡盐业生产起源于东汉章帝年间,素有「千年盐都」美称,一度成为中国井矿盐的中心和最大的手工工场。自贡市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天然气的地方。自贡因盐业的鼎盛而「富庶甲于蜀中」,被誉为「川省精华之地」,曾经为中国最富庶的城市之一,也为抗日战争中捐款额度全国最高的城市,记录于国民政府军方资料中,釜溪河北岸的石刻“还我河山”就是当年国军将领冯玉祥为自贡富商捐款之善举所题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自贡市成为三线建设中重要的化工城市。在“201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上市公司视角下的城市排名”中,自贡市位列市级行政区中成长竞争力前十强的第一位。自贡市区也是罕见的天然太极城,半城青山半城楼,釜溪河绕城而过,并在代家坝和樊家坝形成了S形河床,组成一幅天然的太极图案。未来的自贡将以“太极城”为中心,将老城区、汇东新区(含南湖)、沿滩新城、东部新城连接成片,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超过200平方公里。.

新!!: 北伐军和自贡市 · 查看更多 »

金陵大学

金陵大学(1888年—1952年)是美国教会1888年在中国南京创办的私立教会大学,1928年向中华民国教育部注册。1951年与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合并为公立(Jinling University in China)金陵大学。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金陵大学各院系分别并入南京大学、南京农学院、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工学院等高等院校,原私立金陵大学校舍归南京大学,原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校舍归南京师范学院。在香港,上海圣约翰大学董事会主席以及岭南大学的李应林另行建立了崇基學院(1963年及以後成為香港中文大學一部分),以承繼包括金陵大学在内的13所大陆地区国民政府迁台前存在的著名基督教大学。.

新!!: 北伐军和金陵大学 · 查看更多 »

长春观 (武汉)

长春观是一座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蛇山中部的道教宫观,属于道教全国重点宫观之一。.

新!!: 北伐军和长春观 (武汉) · 查看更多 »

镇江市

镇江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古称“润州”、“京口”,建城超过3000多年。位于江苏省南部的长江南岸-苏南,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上海经济圈)的重要城市组成城市,往东距离上海市230公里(通过高铁一小时可以到达),往西距离南京80公里(通过高铁半小时内可以到达),距离南京禄口国际机场80公里,常州奔牛机场50公里。镇江也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是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的一个著名港口和商业贸易转运和转口城市。中华民国大陆时期,镇江曾是江苏省的省会。镇江隔着长江与扬州市,泰州市相望,东边与常州市相连,西边与南京市相连。由于南京长江二桥以及上游的南京长江大桥的垂直高度不够,使得排水量超过5万吨的远洋轮船,无法通过(南京的龙潭港在长江大桥下游位置,不受其影响)。使得镇江成为的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的深水岸(-15米)线港口城市之一,通过长江往东直接通往太平洋。由於其豐富的軍事史,鎮江三山(京口北固山、金山寺、焦山定慧寺)是詩人家國之思的集中地。.

新!!: 北伐军和镇江市 · 查看更多 »

連賢基

连贤基(),又名仰山,福建龙岩东城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实业家、语言学家。.

新!!: 北伐军和連賢基 · 查看更多 »

陈庆云 (国民党)

庆云(),字天游,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大涌乡(今属珠海市),中国航空事业的先驱之一。 陈庆云幼时随父母一同旅居日本,后在日本与孙中山结识。1914年他加入了孙中山建立的中华革命党,并被派往英国学习飞行技术。但旋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训练外国飞行员的计划搁浅,他回到日本进入中华革命党航空学校学习。1915年,在孙中山与廖仲恺推荐之下,他前往美国纽约州寇提斯飞行学校(Curtiss Flying School)受训。 1917年陈庆云毕业后回到中国,被任命为孙中山护法军政府的侍从武官,协助孙中山创办空军,并曾任航空队长。期间,他与陈策、张惠长结为兄弟。此后,陈庆云历任援闽粤军飞行队长、北伐军飞机队副队长。1924年孙中山下令在广州大沙头创办广东军事飞机学校,陈庆云出任总教官。1927年,张惠长出任广东航空学校校长,陈庆云被任命为教育长。次年,张调任广东航空处处长,他也随之调任副处长,并兼任广东江防司令部参谋长、广东省航政总局局长。1928年,他与张惠长分别驾“珠江号”、“广州号”环飞全国。1929年,兼任虎门要塞司令。1930年起,又任广东海军副司令兼参谋长,广东省政府委员,广州市公安局局长等职。1934年,他前往南京出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主任。1935年叙任空军上校。1936年任中央空军东路前线总指挥、中央驻粤空军总指挥,后又出任中央政府航空学校校长兼教育长。抗日战争爆发后,担任空军募款委员会主任委员、航空委员会首席参事。1940年晋升为空军少将。1941年起任国民党中央海外部部长,中国航空建设协会常委兼总干事。 此外,陈庆云还是国民党第四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第五、六届中央执行委员,制宪国民大会代表,并先后获颁五等文虎章(1919年)、三等宝鼎勋章(1930年)、四等云麾勋章(1936年)、二等空军复兴荣誉勋章(1943年)、胜利勋章(1945年)、河图勋章(1947年)。1949年国民政府迁台时陈庆云辞去了海外部部长之职,侨居美国纽约。1981年12月14日,他在纽约逝世。.

新!!: 北伐军和陈庆云 (国民党) · 查看更多 »

陈佑魁

佑魁(),字丰垣,化名龙贻荪、文中生、龙吟,湖南麻阳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新!!: 北伐军和陈佑魁 · 查看更多 »

陈誾

誾()字季侃,小名阿迦,浙江诸暨枫桥陈家村人。中华民国官员。.

新!!: 北伐军和陈誾 · 查看更多 »

林国赓 (海军)

林国赓()字向今,福州府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中华民国海军少将,曾主政厦门14年,对厦门市政建设贡献良多。.

新!!: 北伐军和林国赓 (海军) · 查看更多 »

林钧

林钧()又名林少白,江苏省川沙县(今属上海市浦东新区)人。中国共产党上海地区早期领导人。.

新!!: 北伐军和林钧 · 查看更多 »

林育南

林育南(),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龙华二十四烈士之一,与堂兄林育英和堂弟林彪并称为“林氏三兄弟”。.

新!!: 北伐军和林育南 · 查看更多 »

李强 (部长)

李强(),原名曾培洪,字幼范,江苏常熟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部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共第八次至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十三、十四次代表大会特邀代表。中共第九届至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共十二大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第三届至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由于个人经历极为“传奇”,中国大陆网络文化中,将他列为“时间穿越者”。.

新!!: 北伐军和李强 (部长) · 查看更多 »

李硕勋

李硕勋(),四川省庆符县(今属高县)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前总理李鹏的父亲。.

新!!: 北伐军和李硕勋 · 查看更多 »

李章达

李章达()字南溟,广东省东莞县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新!!: 北伐军和李章达 · 查看更多 »

李青崖

李青崖,名允,字戊如,青崖为其别号(1886年10月21日-1969年7月31日)。祖籍湖南湘阴。世居长沙。中国著名的翻译家,对莫泊桑小说更有精诚的探索.他翻译出版的法国文学著作有39部,其中28部为莫泊桑作品集。为沟通中法文化交流尽瘁一生。历任大学教授,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 副馆长。.

新!!: 北伐军和李青崖 · 查看更多 »

李范一

李范一(),湖北应城人,中国近代政治人物,中国无线电通迅事业的创始人之一。 李范一13岁时考中秀才,后前往武昌两湖书院就读。1911年曾参加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后前往美国留学,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无线电专业,1917年毕业。此后曾在美国一无线电器制造厂担任技师。1924年回国后,历任黄埔军校教官、北伐军总司令部交通处长。1927年国民革命军进入上海后,李范一作为接管委员接管南洋大学,期间聘请陈石英等五位教授为校务委员,同年6月离校。1929年出任安徽省建设厅长。次年调任交通部电政司长,在任期间建立了中国第一座国际无线电台。1931年出任陕西省教育厅长。1933年又调湖北省建设厅长。抗日战争期间,他与董必武、石瑛于1937年一同在汤池一同创办农村合作人员训练班。1938年出任第五战区鄂豫边区抗敌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政治指导部主任。次年5月政治指导部被撤销。此后他因协助中国共产党而一直为特务所监视。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武汉并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后,李范一出任高级参议兼第一纱厂总经理。同年9月应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燃料工业部副部长。1955年调任石油工业部副部长。此外他还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976年在北京逝世。.

新!!: 北伐军和李范一 · 查看更多 »

李际春

李际春()字鶴翔,回族,直隶丰润南关人,中华民国军事及政治人物、满洲国商界人士。天津文史资料选辑67,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1页.

新!!: 北伐军和李际春 · 查看更多 »

李桂生

李桂生(),江西南昌人,中国近代政治人物。.

新!!: 北伐军和李桂生 · 查看更多 »

杭州永华汽车行

杭州永华汽车行是民国时期杭州的一家民营汽车公司。以经营公共汽车业务为主,兼营出租小客车业务。其营办的湖滨至灵隐公共汽车路线为杭州公交史上第一条公共汽车路线。.

新!!: 北伐军和杭州永华汽车行 · 查看更多 »

楊如軒

杨如轩()字夷斋,云南省宾川县平川乡盘谷村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

新!!: 北伐军和楊如軒 · 查看更多 »

武汉历史

武汉市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部分组成,是国务院认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东湖 (武汉)之畔放鹰台出土的遗物表明,公元前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武汉地区即有人类活动。50年代发现的3500年前的盘龙城遗址被认为是“武汉城市之根”,也是目前武汉有着比北京、西安等更悠久的建城历史的依据。春秋战国时武汉属楚国范围。现代武汉的起源,是东汉末军阀刘表命江夏太守黄祖在今汉阳月湖 (武汉)附近所建的“--月城”和东吴孙权于223年在今武昌蛇山所筑的“夏口城”。自此以降千余年,武汉及其附近地区以其贯穿东西、沟通南北的“居中华之中”的地理特征,一直是中国政治、军事、经济的交汇点,史上发生多次决定中国命运的战役,比如汉末赤壁之战、南宋岳飞抗金等;或成为著名的文学诗词之城,比如唐宋之际无数诗人骚客登临黄鹤楼、拜访武昌古城留下无数诗篇等。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武昌成为湖广行省的省治。明太祖朱元璋时,第六子朱桢出生,后被分封到武昌做楚王,武昌因此得到扩建,成为南方最大的城池之一,成为湖北乃至中南地区的政治中心。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汉口镇由汉阳分离出来,成为商业重地,到清代已跻身中国四大名镇之列。从清中后期直至20世纪90年代的一两百年间,武汉经济繁荣,是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国际大都市,繁华程度位居亚洲前列,被世人称为“东方芝加哥”。1911年,著名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发生在这里,由此诞生了中華民國,故每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纪念日,也是。1927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决定将武汉三镇合并为京兆区(首都)总称“武汉”,开三镇合并先河,也使武汉成为中国的第一个直辖市。目前,武汉是湖北省省会,中国超大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副省级城市,中国中部暨长江中游地区第一大城市。因其悠久的历史底蕴,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辉煌地位,被国务院认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新!!: 北伐军和武汉历史 · 查看更多 »

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旧址

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旧址,位于武汉市武昌区解放路259号的武昌实验小学内,原为张之洞创建的两湖书院所在地,1912年书院停办。1926年至1927年,这里作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即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所在地。该旧址现存三幢坐北朝南的平房。2013年,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旧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 北伐军和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旧址 · 查看更多 »

武汉市

武汉市(普通话拼音:Wǔhàn Shì;武汉话拼音:Wǔhán Sì),简称“汉”,别称“江城、东方芝加哥”,中国超大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之一,湖北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中国中部暨长江中游地区第一大城市,也是中部地区的政治、经济、金融、商业、物流、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及交通、通信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九省通衢”的美誉。武汉是中国经济地理中心,中国三大“内河航运中心”之一,也是中国客运量最大的铁路枢纽和航空、公路枢纽之一。“黄金水道”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块区域隔江鼎立的格局,史上统称之为“武汉三镇”。 清中后期,武汉经济发达,是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国际大都市,繁荣程度位居亚洲前列,被称为“东方芝加哥”。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发生在这里,中華民國诞生于此。1927年,国民政府决定将武汉三镇合并为京兆区(首都),并将其设为中国的第一个“直辖市”。同年,中華民國国民政府及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迁到武汉,中國共產黨中央机关也搬到武汉,使其一度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抗日战争初期,国民政府在内迁伊始将武汉定为临时陪都,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戰焦点城市。1949年以后,武汉转型成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武汉是中国重要的科教研发和新兴产业发展基地。截至2011年,武汉大学生人数(本科生加研究生)已超过100万,在世界所有城市中名列第一。截至2015年,武汉高等院校高达82所,仅次于北京。近年来,武汉经济大幅增长,被认为是国内“唯一能够实现制造产业升级换代的城市”和中国发展速度最快的极少数城市之一,目前全市高新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次于深圳等极少数城市,城市创新能力在全国排名第二。武汉近年来对外来人口的吸附作用日渐增强,年轻人口净增率现仅次于深圳排名全国第二,是全国吸引外来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城市活力排名全球第七。 2014年起至2028年的每年9月,武汉都要举行武汉网球公开赛,是中國国内级别最高的网球赛事。2019年,武汉将举办第7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参与举办国际篮联世界杯篮球赛。 2017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武汉市全球创意城市网络项目,授予武汉“设计之都”称号,成为继深圳、上海、北京之后的中国第四个“设计之都”。同年12月,武汉荣膺“2017年度城市创新”奖。.

新!!: 北伐军和武汉市 · 查看更多 »

江西历史

隋代将州的级别降与郡同,此时江西地区设有7郡24县。 唐代增加到8州37县,8个州分别为:.

新!!: 北伐军和江西历史 · 查看更多 »

江西省

江西省,简称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东界浙江与福建、北邻安徽和湖北,西连湖南,南毗广东。境内最大河流为長江支流赣江,自南向北纵贯全境,注入中国目前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全省总面积166946.58平方公里,2016年底人口4592.00万人江西省统计局:〈〉。省会为南昌。.

新!!: 北伐军和江西省 · 查看更多 »

汉口

汉口是武汉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武昌和汉阳并称「武汉三镇」,历史上曾作为一个独立的汉口特别市存在。 在清末、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及中共建政初期,汉口经济繁荣,是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城市,繁华程度位居亚洲前列。民国时期的汉口是绝无仅有地和上海共享荣耀的远东大都会,因位于长江沿岸,为交通枢纽,工商业极为发达,与位于北美洲五大湖岸的芝加哥相似,被《芝加哥论坛报》称为“东方芝加哥”。由于租界林立,对外贸易频繁,新移民不断涌入,汉口现代化程度和城建规模远远领先于中国绝大部分城市,因此汉口也被广泛称为“大汉口”。 汉口地处长江西北、汉水以北的地域,隔长江与其东南侧的武昌相望,并汉江与其南侧的汉阳相望,大致是今天的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东西湖区四个区所覆盖的范围。武汉三镇不仅各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而且分别各自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面貌,在功能分工上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虽然三镇在行政上已经合并接近60年之久,这种情形并未发生根本改变。 汉口得名于地处汉江注入长江之口,因古时称汉水为夏水,故当时有“夏口”之地名。.

新!!: 北伐军和汉口 · 查看更多 »

沈钧儒

沈钧儒(),字秉甫,号衡山,浙江嘉兴人,晚清进士,著名社会活动家、政治家、律师、教育家。.

新!!: 北伐军和沈钧儒 · 查看更多 »

涂振农

涂振农()曾用名涂镜吾、涂振龙,生于江西省奉新县会埠乡渣村。中国共产党早期高级干部,抗日战争期间被捕叛变。.

新!!: 北伐军和涂振农 · 查看更多 »

湖北省议会

湖北省议会是1913年至1926年间湖北省的最高民意机构。.

新!!: 北伐军和湖北省议会 · 查看更多 »

潘鸿钧

潘鸿钧()字子和,河南鲁山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 原属张怀芝、郑士琦部,后投归吴佩孚。来新夏,北洋军阀5,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87页.

新!!: 北伐军和潘鸿钧 · 查看更多 »

朱少连

朱少连(),字汉英,中国湖南衡阳人,中国工人运动活动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新!!: 北伐军和朱少连 · 查看更多 »

戴安澜

戴安澜(),原名戴炳陽,字衍功,自號海鷗,安徽省无为县人。国民革命军第五军第二〇〇師師長,著名抗日將領,以血战昆仑关、遠征缅甸聞名。兒子戴复东是建筑学家。.

新!!: 北伐军和戴安澜 · 查看更多 »

戴任

戴任()字立夫,浙江永嘉城区(今鹿城区)人。中国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政治人物。温州詞典,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508页.

新!!: 北伐军和戴任 · 查看更多 »

济南道

济南道,中华民国初期设置的道。 1914年6月由岱北道改名,治所在历城县(今山东济南市)。属山东省。辖历城、章丘、邹平、淄川、长山、桓台、齐河、齐东、济阳、长清、泰安、新泰、莱芜、肥城、惠民、阳信、无棣、滨县、利津、乐陵、沾化、蒲台、商河、青城、博兴、高苑、博山等县。辖区约当今山东省乐陵、商河、济阳、齐河、济南等市县以东(庆云县除外),东营、垦利、博兴、淄博(临淄区除外)、莱芜、沂源等市县以西,肥城、泰安、新泰三市以北地区。 1925年10月22日,山东督办兼省长张宗昌下令,改四道为十一道,仅济南道保留原名,但辖县减少为十县,即历城、章丘、邹平、淄川、长山、桓台、齐河、齐东、济阳、长清。1927年,南京政府废除道制,但未在山东执行。1928年4月,张宗昌被北伐军逐出山东。6月,南京政府建立山东省政府,实质上废除道制。.

新!!: 北伐军和济南道 · 查看更多 »

浙江历史

今天浙江省的范围定型于明朝初期,且700年改变甚小。此前的历史有些历史时期涉及太湖地区北部和东部,如宋朝浙西路的苏州、松江、湖州府和嘉兴府地划予南直隶;后因为浙江实在太小,1381年,湖州府、嘉兴府地划予,从此太湖流域分属两地,而浙江省范围于此后700年间未有太大改变。而苏州府、常州府、松江府等地区划入南京范围后,经历江南省,江苏省与浙北一直分属不同的政区。 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初期不含太湖地区的湖州府、嘉兴府)在范围上大体即为今天的浙江省范围。.

新!!: 北伐军和浙江历史 · 查看更多 »

浙江省

浙江省,是一个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省份。东临东海,北连长江三角洲,与江苏省接壤,太湖位于两省之间,东北一角邻上海市,西接江蘇省和江西省,南连福建省。境内最大的河流為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省会为杭州市。 浙江是吴越文化、江南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活动,境内有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的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是典型的山水江南、鱼米之乡,被称为“丝绸之府”、“鱼米之乡”。 浙江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尤以發達的民营经济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浙江经济”,至2013年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连续21年位居中国第一。浙江与江苏、安徽、上海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地區生產總值位居中國第四位。.

新!!: 北伐军和浙江省 · 查看更多 »

斯梅德利·巴特勒

斯梅德利·达灵顿·巴特勒(Smedley Darlington Butler,)是美国海军陆战队 少将, 当时陆战队的最高军衔。逝世时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历史上最有名望的人。服役34年,随海军陆战队参加了对菲律宾、中国、中美与加勒比“香蕉共和国”的无数次小规模战争以及在法国的世界大战。包括:1898年镇压菲律宾独立;1900年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1903年、1907年、1911年、1912年、1919年、1924年和1925年入侵洪都拉斯;1906年、1912年和1917年入侵古巴;1907年、1910年和1912年入侵尼加拉瓜;1903年、1914年和1916年入侵多明尼加共和国;1914年入侵海地;1908年、1912年、1918年、1921年和1925年入侵巴拿马;1914年入侵墨西哥;1920年入侵危地马拉。公开标榜自己是"资本主义的匪徒"。1931年10月1日退役后成为反战反大资本的社会活动家,1934年公开揭露了企图煽动美国军队与50万退伍军人推翻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华尔街商人政变。 巴特勒在1935年出版的影响深远的著作《战争是一场骗局:拥有最多荣誉的美国士兵的反战经典》(War is a Racket: The Antiwar Classic by America's Most Decorated Soldier)中写道: 作为这个国家机动性最强的部队——海军陆战队中的一员,我在这里服役了33年零4个月。我从少尉做起,一步步升至少将。在那段岁月里,我基本上都在为大财团、为华尔街、为那些银行家们提供最坚定可靠的支持和护卫。简而言之,我一直为资本家敲诈勒索、巧取豪夺。1914年,我进犯墨西哥,特别是占领了其港口城市坦皮科,保卫了美国石油公司的利益。我让全国城市银行家们可以在海地和古巴堂而皇之地大把捞钱。为了华尔街的利益,我帮忙收拾了十几个个中美洲共和国。类似的事情比比皆是。1909~1912年间,我为的在尼加拉瓜投资扫清了障碍。1916年我为美国在多米尼加的制糖生意开辟了投资环境。1903年,为了美国联合果品公司的利益,我又摆平了洪都拉斯。1927年,在中国,我保证了标准石油公司畅通无阻的做他们想做的事情。那些年里,说实话,我就是个十足的骗子。现在回想起来,我应该早点给黑帮头子艾尔·卡彭点建议。他最厉害的不过是在3个街区寻衅滋事。而我的足迹却遍布3个大洲。 服役生涯荣获16枚勋章,其中5次是因其英雄主义行为。是19位两次荣获荣誉勋章的人之一;3位两次荣获的人之一。.

新!!: 北伐军和斯梅德利·巴特勒 · 查看更多 »

新桂系

新桂系是指相對於舊桂系,在1920年代崛起的以李宗仁、白崇禧等廣西出身者为代表的軍閥、中國國民黨內部派系。广西历史上一直处于中国边远落后之地,經濟與文化較為落后。历史上广西籍人士除太平军外,只有新桂系登上影响全中国政治舞台。後因國共內戰,中國國民黨失利,新桂系也隨之瓦解。.

新!!: 北伐军和新桂系 · 查看更多 »

方面军

方面军(Front)是军队的一种建制。苏联等軍隊之方面軍,約50萬到100萬人,大致相当于西方国家军队建制中的集团军群(Army Group,或稱軍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皇军的总军。大日本帝國的方面軍,則大致相當於西方国家军队建制中的集团军(Army)。.

新!!: 北伐军和方面军 · 查看更多 »

1924年

请参看:.

新!!: 北伐军和1924年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