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加拿大廣播公司

指数 加拿大廣播公司

加拿大广播公司(;),其对外品牌为“CBC/Radio-Canada”,是加拿大政府的一家国有企业,承担着加拿大全国范围内的公共广播及公共电视服务。 加拿大广播公司其旗下英语和法语服务分别以“CBC”和“Radio-Canada”对外称呼,而这两个缩写也可以指代整个加拿大广播公司。 尽管在加拿大历史上,有一些地方广播公司早于加拿大广播公司成立,但是加拿大广播公司依然是现存加拿大最悠久的广播服务业者。加拿大广播公司于1936年11月2日以现有形式成立。 加拿大广播公司的电台频道包括:、、、及加拿大国际广播电台等;电视频道包括:加拿大英语电视台、加拿大法语电视台、、、、(部分持股)和。同时,加拿大广播公司以“”和“加拿大广播北方频道(Radio-Canada Nord)”的名义向加拿大北极地区提供广播电视服务。除此之外,加拿大广播公司还经营数字广播电视服务,这包括ICI.Radio-Canada.ca、、ICI.mu、等;并且加拿大广播公司还拥有卫星广播服务商20.2%的股权,并通过该服务商提供了几个由加拿大广播公司制作的音频频道。 加拿大广播公司在加拿大境内提供英语、法语及其他八种本土语言的节目服务;而在国际上,则透过互联网和加拿大国际广播电台提供五种语言的广播服务。 但是随着加拿大广播公司在2010年代前期被削减预算,导致其不得不关闭部分频道来减少服务开支,停止加拿大国际广播电台的短波服务和所有地面电视广播网内的转播服务,甚至包括不受加拿大无线数字电视转播服务影响的社区。 加拿大广播公司的财务结构和性质不同于包括英国广播公司在内的其他国有广播公司,因为加拿大广播公司会通过收取广告费用来补足联邦拨款预算的不足。其广播服务从1974年开始播出广告;也是从那时起,加拿大广播公司旗下的主要联播网与BBC一样是免费的。而从2013年开始,其旗下的二级联播网,例如CBC音乐广播和ICI音乐广播,每小时限时播出四分钟广告。.

181 关系: AC/DC加拿大奥运广播媒体联盟加拿大廣播公司電視加拿大保守黨加拿大國家電視塔加拿大国徽加拿大足球聯賽 (1987–1992)加拿大超級足球聯賽加拿大電視頻道列表加拿大法語頻道加拿大文化加拿大日城市電視網基努·里维斯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卡加利騎兵足球俱樂部午餐肉反SOPA和PIPA抗議史蒂芬·哈珀夏堅大韓航空85號班機劫機誤報事件大衛·鈴木大薩德伯里大楓葉天后再临-解放咪咪天安号沉没事件天安门自焚事件天與地 (紀錄片)天河一号妮可·吉貝絲對中共摘取法輪功學員及良心犯器官的指控尤金妮·布沙尔巴斯特·基頓巔峰大賽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中华人民共和国被封锁网站列表中国国家超级计算中心亞瑟·萊恩橋亵渎古兰经庄美楷伊娃·阿里亞克伊莎德·曼吉伍冰枝伦敦 (加拿大)弗雷德里克·班廷彩色電視彭迪思彼得·詹寧斯北緯60度線國家冰球聯盟...國際調查記者同盟分治島嶼列表喬高-麥塔斯調查報告喬治·馬西隧道喬治·派特森哈密尔顿 (安大略)哈里發塔公共廣播克里斯·肯普林克拉拉·休斯国有企业BBC加拿大Canad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CBCCBC Radio皮埃尔·特鲁多CTV第二台CTV電視網石俊 (政治人物)王州迪神奇胸罩科学普及第二聯合特遣部隊簡萬里簡蕙芝米利山国家公园保留地罗密欧·达莱尔羅品信羅蒙諾索夫海嶺羅柏特·福特羅恩惠環球電視 (加拿大)為什麼你不閉嘴?為什麼要民主?电影制片厂狄德安韓國放送公社莊德利遭剥夺奥运会奖牌列表鍾幗麗萊斯理·蘭姆克萊斯莉·諾特風雲大事一百年詹姆斯·督漢高清翡翠台電視節目列表 (2011年)高清翡翠台電視節目列表 (2012年)高清翡翠台電視節目列表 (2013年)魏德方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費凱迪賈斯汀·杜魯多賓漢 (迷你影集)路易絲·艾伯麥家廉麦克默里堡鼠來寶 (DJ)蜜月旅行 (专辑)阿勒特阿爾方索·戴維斯蘇·加德納薩拉熱窩的羅密歐與茱麗葉葉禮庭钥匙儿童蔡報國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鄒至蕙金博洋长寿节目艾倫·佩姬英格丽·褒曼電台網電視聯播網雅克·帕里佐老三台MIM-104爱国者导弹This American LifeViuTVsix電視節目列表 (2017年)杰克·林顿格连·古尔德桑德贝歐洲廣播聯盟比雅尼·特里格瓦森油砂法國電視國際五台活活大樓温莎 (安大略省)港籍加拿大人清秀佳人 (迷你劇)湯米·道格拉斯溫尼伯榮軍足球俱樂部溫德心滑鐵盧 (安大略省)最偉大的美國人最偉大的法國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最伟大的加拿大人最伟大的德国人最伟大的荷兰人想象 (歌曲)戈登·坎贝尔明珠台電視節目列表 (2011年)明珠台電視節目列表 (2015年)明珠台電視節目列表 (2016年)明珠台電視節目列表 (2017年)斯特凡·迪翁新時代電視新聞方慧蘭愛民頓輕鐵曼尼古根隕石坑1981年國家聯盟冠軍賽2008年加拿大联邦大选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各國疫情及反應2011年加拿大联邦大选2011年世界青年日20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加拿大代表團2012年羅傑·費德勒網球賽季2013年12月2013年亞伯達洪水2013年梅干提克湖火車事故2014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印度代表團2015年201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转播商列表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加拿大代表團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女子100公尺蝶式比賽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女子4×100公尺自由式接力比賽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女子4×100公尺混合式接力比賽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相關問題2018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18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加拿大代表團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2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扩展索引 (131 更多) »

AC/DC

AC/DC(意為交流電/直流電)是澳洲搖滾樂團,1973年由和安格斯·楊兄弟兩人在雪梨組成。音樂風格主要被歸類為硬式搖滾和藍調搖滾,在1970年代至1980年代期間,他們被美國權威音樂雜誌《滾石》和其他不同的媒體歸類為重金屬音樂,也是將硬式搖滾和重金屬音樂結合起來的宗師《》哈潑柯林斯(2004)ISBN 978-0380811274。但樂團成員從來不認為自己是重金屬樂團,始終只以簡單的「搖滾」自居。目前樂團陣容為主奏吉他手安格斯·楊、節奏吉他手、鼓手和主唱艾索·羅斯(他同時也是槍與玫瑰主唱)。正式的貝斯手仍處於空缺狀態,樂團中的創始元老也只剩安格斯·楊一人。截至2016年,樂團已發行16張錄音室專輯、4張現場專輯、1張迷你專輯、2張原聲帶、10張影像作品、3套典藏盒組,47張單曲和58支音樂錄影帶。 AC/DC組建後立即經歷了劇烈的陣容變化,時間長達一年多,直到1975年發行第一張錄音室專輯《》後才穩定下來。1977年貝斯手被替換成後,發行第五張專輯《》。在發行經典的第六張專輯《》不到半年,主唱在1980年2月19日突然死亡,官方死因是酒精中毒。樂團遭逢巨變後考慮解散,但受到邦·史考特父母的鼓勵,最終決定尋找新主唱、繼續前進。前成員獲選為新主唱,隨後發行第七張專輯《回歸黑暗》,全黑的專輯封面是向邦·史考特致哀,而這張作品也使樂團升上全新的高度,成為他們的暢銷作品之一。 第八張專輯《》讓樂團首次奪下美國告示牌二百強專輯榜冠軍。鼓手於1983年被開除,由取代,1989年西門·萊特離開AC/DC加入羅尼·詹姆斯·迪歐的。在1990年代初發行第十二張專輯《》後,樂團的人氣又開始上升。鼓手克里斯·斯雷德在1994年自願離開,菲爾·路德則受邀回歸,並於1995年繼續與樂團推出第十三張專輯《》。2000年發行的第十四張專輯《》受到許多評論家的好評。2008年的第十五張專輯《》是該年度銷量排名第二高的專輯,也是繼《向搖滾致敬》之後,另一張在全世界數十個國家中排名第一的強勢專輯。1994年後,樂團陣容保持了二十年的穩定狀態。2014年起,由於馬爾科姆·楊罹患失智症退休、菲爾·路德官司纏身、布萊恩·強森聽覺受損嚴重而陸續離開樂團。槍與玫瑰成員艾索·羅斯於2016年加入剩餘的巡演,並成為樂團的正式主唱。之後貝斯手也在巡演結束時宣布退休。 AC/DC已經在全球銷售了超過2億張唱片,包括美國國內的7970萬張銷售認證,成為美國史上銷售量最高的音樂家第10名、全球音樂史上最暢銷的音樂家第11名,以及世界上第二大商業成功的重金屬樂團(僅次於齊柏林飛船)。第七張專輯《回歸黑暗》因為銷量達到5000萬張(包括美國國內的2200萬張),成為全球最暢銷專輯第二名(僅次於麥可·傑克森的《顫慄》),也是全球史上銷量最高的樂團作品。美國電視頻道VH1將AC/DC列為「百大優秀硬搖滾樂團」第4名(僅次於齊柏林飛船、黑色安息日與吉米·罕醉克斯體驗樂團)。美國音樂頻道MTV將AC/DC評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金屬樂團」第7名。2003年進入搖滾名人堂。2004年《滾石》雜誌將他們列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一百個音樂家」第72名。知名唱片製作人也在《滾石》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中評價AC/DC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搖滾樂團」。2010年,VH1再度將他們列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一百個音樂家」第23名。.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AC/DC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奥运广播媒体联盟

加拿大奥运广播媒体联盟(Canada's Olympic Broadcast Media Consortium)於2007年由加拿大廣播媒體集團贝尔传媒和羅渣士傳媒成立,為兩家集團旗下的廣播媒體製作2010温哥华冬季奥运会和201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賽事轉播。贝尔佔联盟的80%股權,而羅渣士則佔餘下的20%。联盟的组成包括贝尔传媒旗下的CTV电视网、TSN、TSN2、RDS、RDS2 和 RDS INFO,以及羅渣士傳媒旗下的多元文化電視台、羅渣士體育網和OLN。此外,部分賽事亦安排在聯盟以外的其他廣播商播放,當中包括V电视和亚洲电视网络旗下的數個頻道。 2011年9月,羅渣士表示出於節目表安排和財務因素的考慮下,將於2012年倫敦奧運結束後退出聯盟,並不參與競投2014年冬季奧運會和2016年夏季奧運會的播映權。貝爾傳媒隨後宣佈與加拿大廣播公司(CBC)達成協議,兩者將合力競投該兩次奧運會的播映權。 CBC從1996年夏季奧運會起一直是加拿大的主要奧運轉播商,直至此聯盟成立並投得2010年和2012年奧運的轉播權為止。然而,CBC從1998年起亦與TSN和RDS達成協議,讓該兩台轉播部分賽事。.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加拿大奥运广播媒体联盟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廣播公司電視

加拿大廣播公司電視台(CBC Television)是加拿大的英語電視台,為全國公營電視網路,由加拿大廣播公司所擁有。.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加拿大廣播公司電視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保守黨

加拿大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 of Canada;Parti conservateur du Canada)是一個中間偏右的加拿大政黨,于2003年12月7日由加拿大聯盟及加拿大進步保守黨合併而成。自從合併後,「托利黨(Tories)」這個綽號就指加拿大保守黨(之前是進步保守黨的綽號)。現時爲加拿大國會下議院官方反對黨。.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加拿大保守黨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國家電視塔

加拿大國家電視塔(CN Tower;Tour CN;又譯加拿大國家塔、西恩塔、CN塔)是一座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的電波塔。英文原名裡的“CN”最初是「Canadian National」首字母縮寫,現在則是「Canada's National」的縮寫,但兩個名稱皆不常使用。塔高553.33米,现为世界上第五高的自立式建築物。該塔被認為是多倫多的地標,每年吸引超過200萬人次參觀。自從在1976年落成後,該塔一直被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紀錄為最高的建築物,直至被哈里发塔超越為止。但從專業角度看,加拿大國家電視塔並不是一個建築物,而是一个非建筑结构物。 加拿大國家電視塔由加拿大國家鐵路公司於1976年建造,目的是顯示加拿大的工業實力。最初只是被設計為傳送廣播電視信號的天線,305米高度處有用於傳送預告信號的微波接收器。而廣播天線位於塔的最頂端。電視塔内建有高447米的金屬階梯,有1,776級,是世界上最高的金屬階梯。這些階梯用於緊急用途。 1995年,加拿大國家電視塔被美國土木工程協會(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收入現代世界七大奇蹟。同時是世界高塔聯盟(World Federation of Great Towers)的成員之一。第二年,健力士世界紀錄將加拿大國家電視塔的分類更改為“世界最高的建築”和“世界最高的自立建築”。2007年9月12日,哈里发塔以553.4米的高度超越加拿大國家電視塔成為世界最高的自立建築;2010年6月,整體高度達到600米的广州塔竣工,取代加拿大國家電視塔成為世界第一高塔,後由東京晴空塔取代,而CN塔排至第三。.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加拿大國家電視塔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国徽

加拿大國徽或加拿大王徽(Arms of His/Her Majesty in Right of Canada ),是加拿大和加拿大君主自1921年以來的正式徽號,其設計仿照英國國徽,但徽號中的部分英式元素則被具有加拿大本地特色的設計元素取代或擴充。.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加拿大国徽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足球聯賽 (1987–1992)

加拿大足球聯賽(簡稱「加足聯」;Ligue canadienne de soccer;Canadian Soccer League)是加拿大1987到1992年間的國內職業足球聯賽,由加拿大足球協會管理。.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加拿大足球聯賽 (1987–1992)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超級足球聯賽

(簡稱「加超聯」;Première ligue canadienne,縮寫「PLCan」;Canadian Premier League,縮寫「CanPL」)是加拿大正在組建的國內職業足球聯賽,由加拿大足球協會管理。.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加拿大超級足球聯賽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電視頻道列表

加拿大採取了NTSC及ATSC電視傳輸標準沒有任何改變。但是, 一些獨特的地方變異為DTH電視,是由於轉發器存在在衛星上Anik系列設計變化。.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加拿大電視頻道列表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法語頻道

加拿大法語頻道(法語:Télévision de Radio-Canada)是加拿大的公營法語無綫電視網絡。它的覆蓋範圍遍佈全國,亦是國内唯一一家在魁北克省外設有發射站的法語網絡,但它的服務對象仍以魁省觀衆為主,總部亦設於滿地可。 語言上的關係,令加法頻道無需像英語公營網絡加拿大國營頻道般面對來自美國電視台的龐大競爭,而加法頻道的表現相對來說亦尚算不俗。在2004-05季度中,加法頻道於魁北克省的整體收視率僅次於私營法語網絡TVA。 全國新聞聯播(Le Téléjournal)於每晚10點鐘播出;直播室設於滿地可總部大樓内。旗下的地區電視台每天亦於中午12時和下午6時播放地區新聞。加法頻道亦於1995年創立了加拿大首條法語新聞頻道,「新聞網絡」(Réseau de l'information,RDI)。 加法頻道的滿地可分台(CBFT)於2006年開始進行高清電視廣播,其訊號亦可透過衛星或數碼有綫電視在全國各地接收。.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加拿大法語頻道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文化

加拿大文化在歷史上,廣受英國、法國及當地原住民的文化及傳統所影響,也曾於一段長時間大受美國文化影響。不同形式的美國媒體及娛樂在加拿大也有一定的流行度,相反地,有不少加拿大文化色彩的產品及藝人,也成功打入美國以至世界 加拿大聯邦政府的節目、法律及制度也影響了加拿大文化,透過成立公營電台將之推廣,包括加拿大廣播公司、加拿大國家電影局等。為保護加拿大文化,政府也透過立法方式,要求節目按照加拿大廣播電視電信委員會的標準,加入最低限度的加拿大文化內容。.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加拿大文化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日

加拿大日(Canada Day;Fête du Canada)是加拿大的國慶日,定于每年的7月1日,為一全國公眾假日。此假日是庆祝1867年7月1日加拿大自治領籍《英属北美条约》将英国在北美的三块领地合并为一个联邦,包括加拿大省(今安大略和魁北克省南部)、新斯科舍省和新不伦瑞克省。此節日原稱“自治领日”(Dominion Day;Le Jour de la Confédération),1982年10月27日加拿大取得完全獨立後改名為加拿大日。.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加拿大日 · 查看更多 »

城市電視網

城市電視網(City,又作City Television,前稱Citytv)是加拿大一家私營英語電視網絡,由全國七間直屬地區電視台和三間聯播分台組成,母公司為羅渣士傳媒。城市電視於1972年啓播,早期只於多倫多廣播,其後逐漸拓展至全國其他電視市場,而“Citytv”的品牌更曾授權予加拿大以外的電視台使用。 城市電視早期標榜本地製作,其新聞節目以年輕觀眾為主要對象,又播放以音樂和文化為題的節目,除此之外並於黃金時段播放電影。隨著該台於21世紀逐步伸展至加拿大其他地區,其黃金時段節目表亦如其競爭對手(如CTV電視網和環球電視)般改以外購劇集為主。.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城市電視網 · 查看更多 »

基努·里维斯

基努·查爾斯·李維(Keanu Charles Reeves,,;)是一位出生于黎巴嫩的加拿大男演員、他兼職導演和音樂家。出演過較有名的作品像是電影《》(1989年)、《》(1991年)、《捍衛戰警》(1994年)、「駭客任務三部曲」(1999年至2003年)、《正義悍將》(2008年)和《霓虹惡魔》(2016年)。此外,他還曾於2005年的《康斯坦汀:驅魔神探》中主演約翰·康斯坦汀。 在藝術創作方面,李維曾與插畫家共同創作一本名為《Ode to Happiness》的書。他曾製作過一部2012年的紀錄片《》。此外還執導過電影《太極俠》(2013年)。李維於2014年的動作片《捍衛任務》中擔任男主角,也獲得了正面的評價。.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基努·里维斯 · 查看更多 »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华盛顿哥倫比亞特區(Washington, D.C.),是美国的首都,原稱哥伦比亚特区(District of Columbia,缩写为 D.C.),以及簡稱華盛頓(Washington)、特區(the District)等。中文通常簡稱華府。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是大多數美国聯邦政府機關、與的所在地,也是世界银行、國際貨幣基金、美洲国家组织等国际组织总部的所在地,並擁有為數眾多的博物館與文化史蹟。哥伦比亚特区是美国最富裕、財富高度集中的地区;該地區2015年的人均生产总值爲181,185美元,冠绝全美。 1776年美國獨立時的首都是費城,之後因獨立戰爭和國家新立而屢有變遷,到1785年開始紐約被定為美國的首都。1790年7月1日,国会通过《》,决定将首都从纽约迁至波多马克河和安那考斯迪亚河汇合处附近;但完成正式遷都前先由費城暫代首都。1800年,美國聯邦政府部門從權充十年首都的費城遷往建設完成的華盛頓,華盛頓開始作為美國首都正式運作至今。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实际上是由美国国会直接管辖的聯邦地區,因此不屬於美国的任何州份。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位於美國東岸的中大西洋地區,屬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的交界处,兩州界河波多马克河由西北向東南流貫特區,形成特区西面的天然界限。成立之初,哥伦比亚特区是一个边长10英里(16公里)的長方形区域,不仅包括了特区现在的全部范围,还包括波多马克河西岸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德里亚县,即今日的阿灵顿县以及亚历山德里亚市。特区成立后不久,西岸的居民就因为国会过度重视东岸以及蓄奴等问题,发起了回归弗吉尼亚的运动,經他们多次请愿,美国国会于1846年7月9日通过法案,并经弗吉尼亚人民大会批准,将波多马克河南岸的土地交还弗吉尼亚。特區設立早期,波多马克河北岸有喬治城鎮、华盛顿市及华盛顿县三個分開的行政區劃;其中建立於1791年的华盛顿市乃為彰顯喬治·華盛頓對美國建國的貢獻而命名,後來發展為特區中的核心城市。依據一項1871年的立法,前述三區於1878年合并为华盛顿市,而聯邦管轄的特區及華盛頓市地方政府從此轄區重疊,因此產生今日使用的「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合稱。.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 查看更多 »

卡加利騎兵足球俱樂部

卡加利騎兵足球俱樂部(Cavalry Football Club)是一家位於加拿大亞伯達省卡加利的足球俱樂部,將於2019年起參加加拿大超級足球聯賽賽事.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卡加利騎兵足球俱樂部 · 查看更多 »

午餐肉

午餐肉是一種罐裝壓縮的肉塊,通常由豬肉、澱粉、鹽和香料混合製成。.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午餐肉 · 查看更多 »

反SOPA和PIPA抗議

反SOPA和PIPA抗議(Protests against SOPA and PIPA)是一系列爲抗議美國國會準備表決的《禁止网络盗版法案》(SOPA)和《保护知识产权法案》(PIPA)的行动。此次抗議活動得到了多個知名網站支持或參與,包括英文維基百科和Google。其中以英文維基百科在2012年1月18日至19日進行的自發性的,歷時24小時的關閉抗議活動最受媒體關注。.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反SOPA和PIPA抗議 · 查看更多 »

史蒂芬·哈珀

史蒂芬·約瑟夫·哈珀 (Stephen Joseph Harper ,),部分北美华文媒體譯為夏巴,是加拿大政治家,曾任加拿大總理和保守黨黨魁。.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史蒂芬·哈珀 · 查看更多 »

夏堅

夏堅 (Kent Hehr,),加拿大政治人物和律師,加拿大自由黨黨員,2015年起擔任加拿大國會下議院議員,代表亞伯達省的卡加利中選區,並曾於2015年至2018年間先後在賈斯汀·杜魯多内閣中出任聯邦退伍軍人部長、國防部副部長和體育及傷殘人士部長。在此之前,他曾於2008年至2015年間擔任亞伯達省議會卡加利—水牛選區議員。.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夏堅 · 查看更多 »

大韓航空85號班機劫機誤報事件

大韓航空85號班機(KE85,KAL85)是由韓國漢城(現稱首爾)經美國安克雷奇飛往紐約的定期客運航班。2001年9月11日,該班機在飛往安克雷奇途中因誤報遭劫持而被要求降落在加拿大白馬市,而此事源於該機的機師在進入美國領空後向大韓航空控制中心發出的信息中含有代表劫机的“HJK”字眼(hijacked一词为英语被劫机的意思,“HJK”在航空通讯中被作为“hijakced”的缩写),隨後在管制員詢問時將应答机代碼調為7500(劫機代碼),导致空管人员误认为该架飞机已经被劫持。當時美加正處於九一一袭击事件後不久的恐慌中,美國政府和時任加拿大總理让·克雷蒂安授權軍方在必要時可將該機擊落。最終,該機在美軍F-15鷹式戰鬥機的護航下降落在位於加拿大西北部育空地區的埃里克·尼爾森白馬國際機場。.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大韓航空85號班機劫機誤報事件 · 查看更多 »

大衛·鈴木

大衛·鈴木(David Suzuki,全名 David Takayoshi Suzuki,,),加拿大日裔遺傳學家、法學、哲學博士,也是活躍環保人士。 大衛·鈴木在1990年创立了(David Suzuki Foundation),寻找一种“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世界,社会生活的平衡的方法”。基金會的优先目标是:海洋,、氣候變化、清洁能源、可持續性,以及鈴木的自然挑战。从1982年至1987年,他还担任过加拿大公民自由协会的董事。 铃木在2009年被授予(Right Livelihood Award)。.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大衛·鈴木 · 查看更多 »

大薩德伯里

大薩德伯里(Greater Sudbury;Grand Sudbury)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北部一座城市,離首都渥太華西北偏西約483公里,省府多倫多西北偏北約390公里,四方被薩德伯里區包圍但並不隸屬該區或其他安大略省行政區劃,為一個單層次自治區。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大薩德伯里市内人口為160274人,在全國排名第29位;都會區人口則達160770人,在全國排名第24位,全省排名第10位,並是安省北部人口最多的城市和都會區。.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大薩德伯里 · 查看更多 »

大楓葉

大楓葉(Big Maple Leaf)是重100公斤(220磅、3,215金衡制盎司)、面額1,000,000加元的金幣,共鑄造6枚,2017年3月時每枚價值約4,000,000美元。2017年3月27日凌晨其中一枚在柏林博德博物館被竊。.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大楓葉 · 查看更多 »

天后再临-解放咪咪

《天后再臨-解放咪咪》(The Emancipation of Mimi)是美國創作歌手瑪麗亞·凱莉的第十張錄音室專輯,於2005年4月12日透過小島唱片發行。《天后再臨-解放咪咪》被樂評家認為是凱莉的回歸專輯,並成為她於2000年代在美國最暢銷的專輯。凱莉於2004年與大量詞曲作家跟製作人合作以製作專輯,包括杰梅因·杜普里、史努比狗狗、、耐利、法瑞尔·威廉姆斯以及詹姆斯·「大詹」·萊特,其中不少人亦於專輯歌曲獻聲。 凱莉選擇在專輯名稱中使用她的私人暱稱「咪咪」,以展現中她更親密的一面,並帶有把她從個人與商業挫折中解放出來的意思。雖然專輯有著與她以往作品相似的聲樂製作,並傾向製作出她的標誌性抒情曲,然而亦包含以舞曲為製作方向以及快板節奏的歌曲,以保持專輯歡愉的主題。樂評家指出主題中的獨立與不克制,稱專輯為「派對」唱片。以她以往作品的節奏藍調與流行搖滾的音樂風格相比,《天后再臨-解放咪咪》充分展現中更廣闊的風格,探索了與節奏藍調相關的曲風,包括1970年代復興的福音音樂與靈魂樂。 專輯發行首週空降美國《公告牌》二百强專輯榜冠軍位置,並刷新凱莉當時作品的最高首週銷量。專輯亦打進加拿大、丹麥、法國與日本專輯榜的前五位。《天后再臨-解放咪咪》成為美國2005年最暢銷專輯,並以1,000萬張的銷量成為該年全球第二高銷量的專輯。 《》打進多國排行榜前20位,成為她多年來排行最高的單曲。《我要我們在一起》則獲得極大商業成功,包括高據美國排行榜14週冠軍位置,其後成為《告示牌》的年代歌曲。歌曲亦打進澳洲單曲榜冠軍、紐西蘭單曲榜亞軍,以及歐洲多國單曲榜前5位。為了宣傳專輯,凱莉於「第48屆格林美獎」、「」、「」以及「2005年全美音樂獎」進行演出。凱莉亦於2006年展開她第6次巡迴演唱會「」。.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天后再临-解放咪咪 · 查看更多 »

天安号沉没事件

天安号沉没事件是指2010年3月26日晚間,载着韩国海军104人的天安号护卫舰,在黄海海域白翎岛和大青岛之间巡逻时,突然沉入海底的事件 ,沉船導致46名艦上官兵死亡。5月20日,多国专家组成的军民跨国调查小组报告指稱巡防艦遭朝鮮潛艇發射魚雷擊沉。韩国媒体《朝鲜日报》后来称朝鲜的一些文件暗示了金正恩制造了天安舰事件。.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天安号沉没事件 · 查看更多 »

天安门自焚事件

天安門自焚事件,法輪功方面稱天安門自焚偽案,是指發生在2001年1月23日除夕当天,當時在北京市中心的天安門廣場有5人進行自焚行為。新華社于事发当日通报称五名法輪功學員在天安門廣場自焚。但是法輪功方面拒绝为这起事件负责,称在法輪功書籍中明確禁止暴力行為與自殺。此外,法輪功方面亦称整起事件為中共江澤民当局自導自演,為的是引起群眾對法輪功的負面印象,以確立打壓法輪功的合理性。西方媒體與觀察家,質疑共產黨當局及媒體過程中的異常反應、嚴密封鎖,而《華盛頓郵報》等媒體調查後,對於自焚者身份是否為法輪功學員,也與黨媒持不同看法。國際教育發展組織則聲明,稱此自焚事件是被當局策劃導演的 2001年1月31日,新華社又改称七人到天安門是為了自焚,其中两人「自焚未遂」,劉春玲當場死亡。當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有一團隊正好在現場目睹事件發生,但是正要拍攝時被公安机关制止及扣留。 事发一周后,中國中央電視台及其他中共媒体开始報道,并集中力量批判法轮功。中國中央電視台对该事件的首次報道中,播出了對劉思影的採訪片段,她表示相信自焚將能夠讓她前往天堂,但是此說法並非法輪功所提倡。 事发两週後,華盛頓郵報記者菲力普·潘在一篇名為《Human Fire Ignites Chinese Mystery》的報道中,訪問劉春玲故鄉開封市的當地居民有關劉春玲的身份時,獲得以下回應:「在夜總會上班,曾毆打其養母和女兒,沒有人曾看到過她練法輪功。」 人權觀察組織表示,這起事件對北京當地的採訪記者來說相當艱難,因為所有的資訊皆被封鎖。因此該事件出現許多揣度與臆测,包括幕後主導者其實為中国政府 ;也有人認為是個真實的抗議事件;有人認為這是法輪功的新學員或者是不守教誨的學員所為等等。美國獨立製片人與專欄作家丹尼·謝克特認為,此事件的報道始終缺乏官方以外的說法。中華民國立法院2004年要求中共停止鎮壓的決議說明文,指中共執政當局「發動全國宣傳機器,全面抹黑、污衊李洪志先生,故外界亦一再質疑,大陸當局一手炮製天安門自焚案等事件,意圖挑起一般人民對法輪功的仇恨。」 中国政府在之后随即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来削弱公众对法轮功的亲和度。《时代》杂志指出,许多中国人在以前并不觉得法轮功造成真正的威胁,認為當局的鎮壓與事實不符,并对当局对法轮功的镇压政策表示反对。但在自焚事件发生后,随着中央电视台等中国政府官方媒体集中报导该事件并集中批判法轮功后,民众开始对法轮功具有负面看法,各種批評法輪功的海報、傳單和視頻不斷被製作出來,各級學校定期安排「反法輪功」課程。CNN指出,政府在此次事件中的宣传措施,和以往的政治运动,诸如朝鲜战争和文化大革命等非常相像。《紐約時報》形容中共「用電視、報紙等媒體圖像轟炸」,《華盛頓郵報》指當局藉此事件「系統地暴力鎮壓」法輪功。后来,随着公众支持和舆论导向远离法轮功,中国当局也使用更加暴力的手段对待法轮功学员,例如酷刑 。在自焚事件发生后,法轮功学员受到更为严厉的监禁和酷刑,被拘押的法轮功学员在拘押期间死亡人数明显上升。Sarah Cook, Sarah (4 November 2013) Freedom House.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天安门自焚事件 · 查看更多 »

天與地 (紀錄片)

《天與地》(Planet Earth),中国大陆译作「我们的地球」、「地球脉动」、「行星地球」、「地球无限」,台湾译作「地球脈動」,港澳译作「天--與地」是英國廣播公司在2006年播映的自然紀錄片,由探索頻道、日本放送協會、加拿大廣播公司聯合拍攝,這部片子以約3000萬美金的製作規模,在十一集的節目中,總共出動71個專業野生動物攝影師、踏遍62個國家、遠征204個外景地進行拍攝,捕捉到了許多讓人驚豔的珍貴的鏡頭。得各大項獎的提名並獲獎甚多,如艾美獎、皮博迪獎等,得到全球一致好評。 這部紀錄片由艾雷斯泰·法瑟吉尔製作,大衛·艾登堡旁述,美國版由雪歌妮·薇佛旁述,日本版由上田早苗旁述,香港版由張炳強旁述,中国大陆版则为李易。.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天與地 (紀錄片) · 查看更多 »

天河一号

天河一号(TH-1),全称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系统,是一台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和天津滨海新区提供的异构超级计算机,名稱天河的意思为银河。天河一号的操作系统为银河麒麟。.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天河一号 · 查看更多 »

妮可·吉貝絲

妮可·吉貝絲(Nicole Gibbs,)是一位美國網球選手。 吉貝絲曾在ITF巡迴賽贏得四座單打冠軍和三座雙打冠軍。2016年4月4日,她的單打名次達到最佳的世界排名第71名,雙打排名達到第121名。 吉貝絲在2010年從加利福尼亞州聖莫尼卡的畢業,之後在2014年從史丹佛大學畢業。.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妮可·吉貝絲 · 查看更多 »

對中共摘取法輪功學員及良心犯器官的指控

對中共摘取法輪功學員及良心犯器官的指控,是指中國共產黨執政當局,特別是政法委員會系統(包括公安和武警)、解放軍委系統,被獨立調查者指控大規模系統性活體摘取良心犯的器官,供商業性移植給中國人或外國人謀利,被害者因此死亡,主要對象是遭關押的法轮功修煉者,以及部分其他宗教及少數民族團體成員,這些良心犯被關押在監獄、勞動教養所(Labor Camp)等场所。最主要的獨立調查為大衛·喬高所做《關於指控中共摘取法轮功學員器官的調查報告》(Revised Report into Allegations of Organ Harvesting of Falun Gong Practitioners in China)。聯合國禁止酷刑委員會2015年12月9日要求對中共當局強摘包括法輪功學員器官的指控進行獨立調查,聯合國特別報告員公開譴責中共活摘法輪功學員在內的良心犯器官。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自2006年以來持續否認該指控,但拒絕應聯合國要求公布相關數據以反證,也拒絕外國組織獨立調查的請求。中國政府僅承認國內器官捐贈制度混亂、且官方自2005年起多次改口後稱「大部分器官來源係來自於死刑犯」,並表示將自2013年起改採新制度,逐步終止這些現象。目前,聯合國、自由之家、國際特赦組織、部分國際醫學及移植界仍持續要求中國大陸政府公布相關數據,並同意他们進入中國進行不受政府干預的獨立調查,以釐清真相。獲准在中國發行的《鳳凰週刊》2013年11月刊文〈中國人體器官買賣的黑幕〉,針對中国政府2005年後稱「95%器官來自死囚」,報導中指称「器官比死囚多,官方六次改口」,並稱在中國無法獲得法律保護的法輪功學員、中國勞教所囚犯、社會流民、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等,“都可能是被盜賣器官的目標”;而且過去十年器官移植旅遊在中國興盛,器官幾乎隨叫隨到「换肾跟买猪腰子一样容易」,無須等候、快速配對的奇蹟,中國器官移植量實際高於美國,國際醫學專家認為「中國存在龐大的地下人體器官庫,甚至活摘器官庫」。報導還引用了中國《三聯生活周刊》2006年4月〈器官移植立法之難〉一文「中國98%器官移植源控制在非衛生部系統。」指該文「言外之意,是在司法和軍事系統」。 該指控内容連續多年被列入聯合國及美國國務院、美國國會等機構的人權報告書。中華民國立法院(2012年12月)、歐洲議會(2013年12月、2016年7月第二度)、澳洲參議院(2013年3月)、義大利參議院人權委員會、愛爾蘭議會外交事務及貿易聯合委員會、美國國會外交委員會(2014年7月底281號決議案)、美國眾議院2016年通過343號決議案再度譴責並要求美國國務院徹查並採取行動、加拿大國會國際人權委員會(2014年12月),陸續通過決議譴責中國政府強摘法轮功修煉者等良心犯器官。歐盟通過歐洲理事會反對人體器官販運公約,以色列、西班牙、台灣陸續完成立法禁止到中國器官移植旅遊。 公安、檢察、法院方面主要責任人,《紐約郵報》、奧地利國家新聞社(APA)等外媒報導,指江澤民、中共中央政法委前書記周永康、中共重慶市委前書記薄熙來主導對法輪功等囚犯 活摘器官的系統運作與利益;前衛生部長黃潔夫2015年3月公開向媒體稱周是「掌控囚犯器官利益鏈的大老虎」,在胡溫、習李兩屆領導人皆支持取消「使用死刑犯器官」,胡平指這說法間接證實摘取法輪功修煉者器官的指控。徐才厚、周永康2014年陸續被習近平當局以其他罪名查辦。解放军退休大校軍官辛子陵在媒體專訪透露,溫家寶曾與周永康就法輪功問題激烈爭執,斥責周「你活摘人體器官連麻藥都不打,這是人幹的事情嗎?」 《》2014年7月刊登〈發生在中國的死刑犯器官摘取〉,提出三点質疑,指称中国政府“出爾反爾”,對「是否取消利用死刑犯器官」說法前後矛盾,並提醒外界忽略了法轮功等良心犯器官被中共強摘的面向,並指稱直到2014年,器官強摘現象仍繼續發生在中國。2015年10月《英國醫學期刊BMJ》發表三國五名醫學專家合撰文章《中共在囚犯器官問題上的文字遊戲》,指中共當局及黃潔夫誤導國際社會對中國的器官移植實際狀況的認識,並指被強摘的最主要對象是法輪功學員,專家建議中国政府應立法停止使用任何囚犯器官、接受國際監督。關於這項指控調查的紀錄片《活摘》2015年獲得美國廣電最高榮譽皮博迪獎。大衛‧喬高指稱,中共對包括法輪功及良心犯等活摘器官交易,每年獲利10億美元,對於面臨財政困難的中國衛生系統而言是筆巨額收入。.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對中共摘取法輪功學員及良心犯器官的指控 · 查看更多 »

尤金妮·布沙尔

尤金妮·布夏(Eugenie Bouchard,),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爾,加拿大职业女子網球運動員,加拿大第一个网球大满贯单打决赛者,加拿大第一位女子單打世界前十,現時世界排名為第59名,2014年温网女单亚军得主。 2014年賽季的表現令人眼前一亮,在首三個大滿貫都连续打進了至少四強,尤其溫網奪得亞軍,创下了加拿大网球历史新纪录,寶莎迪更加被名宿譽爲網壇明日之星。.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尤金妮·布沙尔 · 查看更多 »

巴斯特·基頓

约瑟夫·弗兰克·“巴斯特”·基顿(,) 是一名美国演员、喜剧演员,电影导演、制片人、编剧和特技演员。他以其无声电影而闻名于世,同时,基顿也因为在其电影作品中标志性依然故我、不苟言笑的肢体喜剧表演风格而收获了“大石脸”(The Great Stone Face)的昵称。 影评人罗杰·埃伯特称巴斯特·基顿“在1920年到1929年的特殊时期期间,仍不受外界影响拍摄了一系列的电影,这些电影使他无可置疑地成为电影史上最伟大的演员兼导演。” 而在受雇于米高梅公司之后,他在电影制作中的独立性被剥夺,使得他的职业生涯步入低谷,并开始沾染酗酒的恶习,家庭生活因之而摧毁。直到20世纪40年代,基顿再婚,之后他重新振作,再次参与到喜剧电影的拍摄中直至去世,并因此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基顿在1920年代拍摄的众多电影,如《福尔摩斯二世》(1924年)、《将军号》(1926年)、《》(1928年)都备受赞誉,其中《将军号》更是被认为是他电影中的杰作。 作为巴斯特·基顿众多的崇拜者之一,美国导演、编剧、演员奥森·威尔斯称《将军号》是喜剧电影史上的最高成就,也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影之一。 巴斯特·基顿在《娱乐周刊》评选的史上最伟大的50位导演排行榜名列第七名, 1999年,美国电影学会评选的好莱坞电影百年百大明星中,他名列男明星排行榜第21位。.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巴斯特·基頓 · 查看更多 »

巔峰大賽

後世所命名的1972年巔峰大賽(英文:Summit Series;法文:La Série du Siècle;俄文:Суперсерия СССР — Канада (1972))是蘇聯與加拿大首次以最高水準的球員陣容對壘的冰上曲棍球賽事。在當時冷戰的環境底下,這不只是一場比賽,也是兩個制度的較量。後來這場系列賽成為加拿大歷史重要的一頁,國際冰球也在這一役之後有長足的發展。.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巔峰大賽 · 查看更多 »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Université de la Colombie-Britannique,簡稱UBC)--簡稱卑--詩大學或卑大,是一所位於加拿大卑斯省的公立大學,也是U15大學聯盟、大英國協大學協會、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和Universitas 21成員之一。UBC为全世界培養了眾多的顶尖人才,學術聲譽極高,至目前為止共有7位校友获得诺贝尔奖,其中包括著名经济学家-zh-tw:勞勃·孟岱爾;zh-cn:罗伯特·蒙代尔;zh-hant:羅伯特·蒙代爾;zh-hk:羅拔·蒙道;-。UBC於1908年創校,現在總共有兩個主要校區。學校主校區位於緊鄰溫哥華市西端的大學保留地,為卑斯省最古老的大學,起初為研究性合作機構,後來逐漸發展為聞名國際的綜合大學;另外该校位於基隆拿市的新校區成立于2005年,稱為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奧卡納干分校,取代原奧卡納干大學學院。.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被封锁网站列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曾经关闭过很多服务器设在其管辖境内(即中国大陆,不包括香港、澳門)的网站,多数关闭至今;有的在严格限制下重新开放。另外还有一些设在其管辖境外的站点(多为中文站点)被防火长城(GFW)完全或部分地屏蔽;有的主要面向大陆用户,因屏蔽后用户流失而无法继续网站的运行。 以下是较知名的被封锁(包括关闭和屏蔽)的网站或网站所有媒体、组织的列表,在所有使用IPv4连接的ISP通用。其中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自行在已有防火长城黑名单的基础上再增设自己的黑名单,所以在移动、联通网络上不能访问的境外网站比中国电信、社区宽带和教育网更多。.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被封锁网站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国家超级计算中心

中国国家超级计算中心,是指由中国兴建、部署有千万亿次高效能计算机的超级计算中心。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提出要掌握千万亿次高效能计算机研制的关键技术,并将“高效能计算机及网格服务环境”列为“十一五”期间”863重大课题。截至2013年,中国共兴建了5座超算中心,其中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长沙中心、济南中心、广州中心4家由国家科技部牵头,深圳中心则由中国科学院牵头;而天津中心的天河一号和广州中心的天河二号在投用时均为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中国国家超级计算中心 · 查看更多 »

亞瑟·萊恩橋

亞瑟·萊恩橋(Arthur Laing Bridge,Pont Arthur Laing)是加拿大卑詩省大溫哥華地區內一條跨越菲沙河北支流的懸臂橋,南端在列治文市海島駁上固蘭特·麥干納基大道並通往溫哥華國際機場,北端則在溫哥華市馬寶區駁上西南海旁大道並通往固蘭湖街。大橋由溫哥華國際機場管理局維護,來回方向共有4條行車線,全長1676米。 大橋於2006年的平均工作日汽車流量為84,796架次,而溫哥華國際機場管理局則估計過橋交通中約三分之二的車輛並非來往機場。為了確保亞瑟·萊恩橋到2027年仍有足夠承載量供來往機場的交通行駛,機管局在其長遠規劃大綱中列出數項建議,當中包括對使用亞瑟·萊恩橋來往機場以外地區的車輛收取過橋費,或者將亞瑟·萊恩橋改為南行交通專用並將北行交通分流至渥街橋。機管局在大綱中並未就亞瑟·萊恩橋的具體未來發展定下結論,但部分建議則招來數名列治文市議員的非議。.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亞瑟·萊恩橋 · 查看更多 »

亵渎古兰经

亵渎古兰经指对伊斯兰教宗教經典《古兰经》的侮辱行为,形式一般是对古兰经副本的玷污、损坏。由于穆斯林相信古兰经是神的启示,故意亵渎古兰经被穆斯林视为渎神行为。 在伊斯兰教多数教派的传统中,穆斯林在触摸古兰经前须洗小净,且必须时刻保持对《古兰经》副本的尊敬,甚至需要尊敬摘录出的经文。对废旧《古兰经》副本的处理同样是穆斯林所关心的问题。由于古兰经并未说明如何处理磨损或破损的经文片段,不同地区、不同教派对废旧《古兰经》有着多种相互冲突的处理方法。伊斯兰史学者称废旧《古兰经》副本应用布包裹,并埋在难以被踩踏之“圣地”或是安全地放置在难以接触不洁物之处。根据《》,回收、撕毁废旧《古兰经》或将其制成纸浆的行为在穆斯林中是被禁止的,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尊敬地焚烧或将废旧副本埋在土中。而回收废旧《古兰经》的主张在巴基斯坦亦一度遭遇反对声浪。 对《古兰经》文本的尊敬是伊斯兰教信仰中的重要元素。亵渎《古兰经》的行为在部分国家会招致监禁(如巴基斯坦刑法第295-B条规定亵渎古兰经者可处终身监禁),而在阿富汗、沙特阿拉伯、索马里甚至可被判处死刑。.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亵渎古兰经 · 查看更多 »

庄美楷

米歇尔·让 (法语:Michaëlle Jean,--、另有一譯莊美霞,)為加拿大的第27任總督。1957年生於海地太子港,担任总督前於加拿大魁北克任新聞從業員。在獲得加拿大總理保罗·马丁推薦,並由加拿大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任命後,加拿大聯邦政府於2005年8月4日正式宣佈其任命。她於同年9月27日就職,接替前任總督伍冰枝,至2010年10月1日卸任加拿大总督一职。自2015年起米歇尔·让担任法语圈国际组织秘书长。.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庄美楷 · 查看更多 »

伊娃·阿里亞克

伊娃·卡瑪妮克·阿里亞克(Eva Qamaniq Aariak,東加拿大因紐特語:ᒥᓂᔅᑕ ᐄᕙ ᐋᕆᐊᒃ,1955年1月10日-)是一位加拿大女性政治人物,他在2008年努納福特大選中成功當選努納福特立法院東伊魁特選區議員,隨後更於2008年11月14日獲選為當地共識政府制度下的第二任努納福特地區首長,成為該國第五位擔任地區首長的女性。.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伊娃·阿里亞克 · 查看更多 »

伊莎德·曼吉

伊莎德·曼吉(Irshad Manji,إرشاد مانجي ‘Irshād Mānjī; 生于1968年),加拿大作家、记者和伊斯兰教改革的倡导者。她在网上发起了《伊智提哈德计划》,希望建立一个开明的网络,以促进人们从人权角度审视伊斯兰问题,而不是简单地把伊斯兰和恐怖主义联系在一块。 曼吉所著的《伊斯兰问题》(The Trouble with Islam Today),已经被翻译成超过30种语言出版,包括阿拉伯语,波斯语,乌尔都语,马来语和印尼语。 曼吉制作了公共电视网纪录片《信者无畏》(Faith without Fear),於2008年获得艾美奖提名。她曾經出现在世界各地许多电视台上,包括半岛电视台、加拿大廣播公司、英國廣播公司、MSNBC、有線-衞星公共事務網絡、有線電視新聞網、公共电视网、福斯新聞頻道、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及家庭票房。.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伊莎德·曼吉 · 查看更多 »

伍冰枝

伍冰枝,PC,CC,CMM,COM,CD,FRSC(hon),FRAIC(hon),FRCPSC(hon)(Adrienne Louise Clarkson,又译阿德利安·克拉克森,),生於香港,祖籍廣東台山四九镇玄潭村水仔口,是前任加拿大總督。她是加拿大首位華裔和第二位女性總督。作爲加拿大總督,她的繼任者是莊美楷(Michaëlle Jean)。 伍冰枝的母親是客家人。她的父親伍英才是澳大利亚华人,拥有英國國籍,在二战时沦为日本的战俘,后被英国通过交换战俘换回。因此伍氏家族在1942年(民國31年),根据《1923年華人移民法案》中許可華人入境的「特別個案」规定,举家移民到加拿大。 伍冰枝曾在渥太華的公立學校就讀,1956年至1960年间在多伦多大學三一學院修修读文学学位。在大學期間她被當時的總督頒發英文文學獎。 伍冰枝1962年開始在巴黎大學文理學院修读碩士課程。她论文的研究方向是梅瑞狄斯的詩。1963年,她和在多倫多大學任教的政治科學教授史蒂芬·克拉克森結婚。1975年,二人离婚,她和子女间的感情非常疏远,直到现在他们也甚少見面。 伍冰枝在加拿大廣播公司(CBC)製作和主持過幾個節目。它們包括:《Take Thirty》、《Adrienne at Large》、《The 5th Estate》、《Adrienne Clarkson's Summer Festival》和《Adrienne Clarkson Presents》。她的廣播生涯大大提高了她的知名度。1987年至1988年间,她任McClelland and Stewart出版公司主席,並寫了幾本書。她在1980年代也擔任過安大略省駐法國巴黎的代表。 經過當時總理克理田推薦、加拿大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委任後,伍冰枝在1999年10月7日宣誓上任,成為加拿大第26任總督。她是第二位女性、第一位非白人和第一位沒有政治或軍事背景的總督。 在2002年她用加拿大總督,兼加拿大軍隊的三軍總司令身份,探望了在阿富汗作戰的加拿大士兵。 伍冰枝上任之初,她令總督一職帶來更多公眾注意而受到大衆讚賞。可是自她上任,總督府的支出增加了200%,遭到了公衆的質疑。但是支出增加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一些以前由政府機構支付的費用,例如安全人員,現在變成了總督府的支出。 2003年,在外交及國際貿易部的策劃和資金支持下,伍冰枝和50個加拿大名人訪問了芬兰,俄罗斯和冰岛。有人批評她的訪問是浪費金錢。但總督辦公室反駁說這是很成功的訪問,尤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會面是非常建設性的。 2004年,伍冰枝前往法國參與紀念盟軍登陸諾曼第海灘的典禮。伍冰枝當時是以“加拿大元首”的身份出席,但加拿大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亦有同時出席,所以伍冰枝出席典禮用的頭銜,在法理上出現了問題,也使得英國政府不悅。 雖然伍總督承受了很多批評,但她比其他總督都更積極地,不停到加拿大每個角落會見加拿大的各階層的人士。她曾到科索沃去會見當地的加拿大維持和平部隊;也曾在駐波斯灣的加拿大驅逐艦上度過了一個聖誕節。她也總是自己寫自己的演説稿。 伍冰枝1984年起同哲學家與作家約翰撒羅(索尔,曾于1996年获总督非小说类文学奖,2009年任国际笔会主席)同居,並於1999年結婚,但延用前夫的姓克拉克森。她的哥哥伍卫权是一名医生,1999年获加拿大勋章,伍衛權醫生的妻子利德蕙,是前香港行政局首席華人非官守議員利銘澤的女兒,也是加拿大华裔第一個上議院女参議員。.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伍冰枝 · 查看更多 »

伦敦 (加拿大)

伦敦(London)是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部的一座城市,座落魁北克市-温莎走廊之上,大概位於多伦多與温莎之間的半途位置。倫敦市在行政事務上是獨立於其周邊的米德爾塞克斯縣,但該縣的行政中心仍設於倫敦市內。根據加拿大2011年人口普查統計,倫敦市共有人口36萬6151,在全國排名第15位;都會區人口則達474,786人,在全國排名第11位。 1801年至1804年之間,Peter Hagerman成為最先定居於此的歐洲裔人;倫敦再於1826年成為一個村落。從此,倫敦開始發展成為安省西南部最大的一個城市。該城市的強項為教育、醫療、旅遊和製造業;加拿大著名的西安大略大学就位于这座城市。.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伦敦 (加拿大) · 查看更多 »

弗雷德里克·班廷

弗雷德里克·格蘭特·班廷爵士,KBE,MC,FRS,FRSC(Sir Frederick Grant Banting,)是加拿大一位杰出的醫學家和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弗雷德里克·班廷 · 查看更多 »

彩色電視

彩色電視,是改良黑白電視的新產品。 1902年,科學家柏蘭克(O Von Bromk)提出三原色信號影像的傳送理論。1941年12月,貝爾德成功傳送彩色圖像。1946年6月8日,貝爾德發明彩色電視機,播映英國廣播公司(BBC)製作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大遊行」;但病中的貝爾德並未瞧見,6日後與世長辭,他被稱為“電視之父”。1953年,彩色電視機正式在美國面世。1954年,美國無線電公司(RCA)推出RCA彩色电视机。1954年1月23日,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位於紐約市的分台WNBC成為全球第一家開播彩色電視節目的電視台。1970年,RCA實驗室發明第一台「液晶顯示器」。.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彩色電視 · 查看更多 »

彭迪思

彭迪思 (Peter Eric James "Jim" Prentice,),加拿大政治人物,2014年至2015年間擔任第16任亞伯達省省長、亞伯達進步保守黨黨魁及亞伯達省議會卡加利-山麓選區省議員。在此之前他則從2004年至2010年間出任加拿大國會下議院卡加利中北選區議員,期間曾在加拿大保守黨執政期間擔任工業部長和環境部長等聯邦内閣職位。他於2016年遇上空難逝世,終年60歲。.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彭迪思 · 查看更多 »

彼得·詹寧斯

彼得·查爾斯·阿齊博爾德·愛華特·詹寧斯(Peter Charles Archibald Ewart Jennings,),美國廣播公司(ABC)著名新聞主播,與CBS的丹·拉瑟(Dan Rather)及 NBC的湯姆·布洛考(Tom Brokaw)同列為美國三大新播主播。詹寧斯於2005年4月7日宣布患上肺癌,決心與癌症搏鬥,可惜治療令聲綫變得沙啞,無法在幕前,只可為節目提供意見,最後於2005年8月7日在美國紐約家中去世。 詹寧斯生於加拿大多倫多,父親查爾斯是加拿大著名電視新聞從業員。他九歲曾主持渥太華CBC電台兒童節目「"Peter's People"」,但在其學術生涯卻終身未曾獲得大學畢業資格。詹寧斯1964年赴美採訪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獲賞識進入美國廣播公司工作,入行早期曾任駐中東記者七年,1972年詹寧斯直擊報道以色列選手在慕尼黑奧運遭恐怖分子挾持的事件,並於1978年在巴黎訪問伊朗革命領袖霍梅尼,都使他的名氣大增。1983年9月5日詹寧斯接掌美國廣播公司黃金時段的《晚間世界新聞》節目,一直到2005年4月1日,這期間他主播的新聞經常是美國收視率最高的晚間新聞。 詹寧斯採訪過許多重大新聞,包括1960年代柏林圍牆建立及越戰,到其後柏林圍牆倒塌、冷戰結束等,他都親身見證報道。在2001年9月11日的「九一一」事件發生時,他更不休息地轉播六十個小時。他在自己的事業生涯中共拿下16個艾美獎以及多個新聞獎項。.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彼得·詹寧斯 · 查看更多 »

北緯60度線

北緯60度線是地球赤道平面以北60度的緯線。它穿過歐洲、亞洲、太平洋、北美洲和大西洋。夏至時日照時間約18時52分,冬至日照時間約5時52分。 北緯60度線到北極點的距離約為到赤道之距離的一半。由於其位於赤道平面以北60度,其長度也約為赤道長度的一半(\cos 60 ^\circ.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北緯60度線 · 查看更多 »

國家冰球聯盟

國家冰球聯盟(英語:National Hockey League,简称NHL,法語:Ligue Nationale de Hockey,简称LNH,其他翻译:北美冰联),是一個由北美冰球隊伍所組成的職業運動聯盟,也是一個非註冊非營利性的联盟。NHL是全世界最高層級的職業冰球比賽,為北美四大職業運動之一。隊伍共分成東、西兩個大區,每個大區各分為三個分區,每年東西两區的冠軍會在聯盟總決賽中爭奪史坦利杯。 聯盟於1917年在魁北克蒙特利爾成立,成立之初有五支隊伍,在一系列的擴展之後,現在共有31支球隊,24支位於美國,7支位於加拿大。傳統上,因為聯盟的加拿大血統,大多數的球員都為加拿大籍。在NHL積極向美國擴展以及它相較於其他聯盟的高標準和東歐鐵幕垮台後的現成高水準球員的輸出,歐洲球員和美國球員人數有著明顯增加的趨勢。即便如此,2005-2006球季球員名單中有一半的球員仍是在加拿大出生的。.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國家冰球聯盟 · 查看更多 »

國際調查記者同盟

国际调查记者同盟(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of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s, ICIJ)是美国的公共诚信中心(Center for Public Integrity) 为拓展国际调查报道在1997年成立的。ICIJ背靠公共诚信中心,结合数据新闻、公开资料和法律等专家意见,与全球记者分享最新资源和前沿报道技巧。 ICIJ的成员包括160名记者,遍佈全球60多个国家,协作进行深度调查报道。ICIJ调查报道团队由世界各地记者组成, 每个项目成员3至20名 。本土记者和他国记者和ICIJ 华盛顿特区总部的同仁合作,秉持公正、精确的标准,做出有影响力的多媒体新闻报道。.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國際調查記者同盟 · 查看更多 »

分治島嶼列表

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島嶼都由一個國家統治,它們若非成為島國,就是成為大陸沿海國的部分領土。本列表列出了較為少見的多國分治島嶼(跨國島嶼)。這些島嶼通常較大,且當中亦有因為多國分治而陷於國際糾紛者。.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分治島嶼列表 · 查看更多 »

喬高-麥塔斯調查報告

《喬高-麥塔斯調查報告》(Kilgour-Matas report)全稱《關於指控中共摘取法轮功學員器官的獨立調查報告》(Revised Report into Allegations of Organ Harvesting of Falun Gong Practitioners in China),由加拿大前亞太國務卿、7屆資深国会议员大衛·喬高和國際人權律師大衛·麥塔斯於中國境外獨立调查中國共產黨涉及在中國大陸活體摘取良心犯及法轮功学员器官所做出的獨立調查报告,於2006年7月發表,2007年1月修订。此報告認為「对非自愿的法轮功学员进行大量器官摘取」的情事做出「曾經發生,且至今仍然繼續存在」的結論。追蹤調查過程的紀錄片《活摘》2015年獲得美國廣電最高榮譽皮博迪獎。自2006年起,兩位大衛持續要求進入中國獨立調查,但遭中共當局拒絕。 此報告的發表迫使中國活摘器官提前收尾,一般認為對法輪功學員的器官活摘數量到2006年或2007年達到頂點,雖然關於2007年後中國是否有繼續活摘法輪功學員器官,或者器官活摘是否擴及基督教人士,仍正在討論中而無定論。美國著名學者2012年底發起向白宮請願請求制止,美國白宮遲至2015年1月30日正式回應指出「我們已敦促中國停止從死刑犯身上摘取器官,並同中國高級官員談及此問題。中國領導人曾許諾停止從死刑犯身上摘取器官用於移植的做法,但是我們瞭解這類行為還在繼續。」、「自1999年以來,美國國務卿一直因中國從事或默許對宗教自由的嚴重侵犯,將其列入《國際宗教自由法》「特別值得關注的國家」名單中。」並指迫害情況仍在惡化。 中国政府否認相關指控、拒絕外國組織獨立調查。報告兩位調查員作者因此被提名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該指控內容連續多年被列入聯合國及美國國務院、美國國會等多份人權報告書。中華民國立法院(2012年12月)、歐洲議會(2013年12月)、澳洲參議院(2013年3月)、義大利參議院人權委員會、愛爾蘭議會外交事務及貿易聯合委員會、美國國會外交委員會(2014年7月底281號決議案)、加拿大國會國際人權委員會(2014年12月),陸續通過決議譴責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強摘法轮功等良心犯器官。.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喬高-麥塔斯調查報告 · 查看更多 »

喬治·馬西隧道

喬治·馬西隧道(George Massey Tunnel),簡稱馬西隧道(Massey Tunnel),位於加拿大卑詩省大溫哥華地區,跨越菲沙河南支流,連接列治文和三角洲,隸屬卑詩省99號公路。隧道採沉管式設計,中間以一混凝土隔壁一分為二,每邊各有兩條行車綫,合共四條行車綫。行車綫以調撥車道形式分配:非繁忙時間北行和南行方向各有兩條行車綫、平日早上繁忙時間有三條行車綫通往列治文、而下午繁忙時間則有三條行車綫通往三角洲。隧道可應付每小時7000架次的汽車流量,而現時隧道每天汽車流量達95,000架次。 隧道全長629米(2063英尺) ,由六塊預製組件組成。每塊組件長105米,由拖船拖到預定位置再沉降到預先在河床挖掘的地基上,再在地基和隧道組件之上放置保護石層。此乃北美首條以沉管方式興建的隧道。隧道兩端各置一座通風大樓,而兩端的引道則各自從通風大樓伸延約350米。隧道最低處離海平面約22米,是加拿大最低的行車道路。 單車嚴禁使用馬西隧道,但民眾仍可帶同單車登上免費接駁巴士服務前往對岸。.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喬治·馬西隧道 · 查看更多 »

喬治·派特森

喬治·尼爾森·派特森(George Neilson Patterson,),生於蘇格蘭福爾柯克市雷丁村,在蘇格蘭的奧切爾洛查村(Auchlochan)去世,又稱為西藏的派特森,是蘇格蘭工程師和傳教士。解放軍入藏前,他在1950年1月越過喜馬拉雅山到印度為康巴的反抗運動尋求援助,並於1964年拍攝了四水六崗游擊隊伏擊解放軍的紀錄片。他也是「長征騎士協會」的共同創辦人。.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喬治·派特森 · 查看更多 »

哈密尔顿 (安大略)

哈密尔顿(Hamilton,--或海明頓)是加拿大安大略省東南部的一座港口城市,位於多倫多以西及尼亞加拉瀑布以北。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咸美頓市內有519,949名居民。咸美頓的都會區則包含鄰近的伯靈頓市和格里姆斯比鎮,2011年人口為721,053人;自1981年起,咸美頓都會區人口一直位居全國第九及安省第三。 1812年戰爭後,商人暨政治家佐治·哈密爾頓(George Hamilton)著手打造一座小鎮。1846年,哈密爾頓正式成為法定城市。及後經過多年演變,哈密爾頓發展成安大略湖西岸金馬蹄地區的重要工業樞紐。2001年,哈密爾頓與咸美頓-溫特沃斯區(Hamilton-Wentworth Regional Municipality)轄下的數個小鎮合併,成為現時的哈密爾頓市。合併後的哈密爾頓市為一個單層次行政區,對上不設縣或區級行政架構。 哈密爾頓的本土經濟以往靠重工業及鋼鐵業帶動,故該城亦有「鋼鐵城」(Steel City)之稱,但近年來則倚重如醫療業等的服務業。哈密爾頓市內主要有兩所專上學院,分別為麥克馬斯特大學及莫霍克學院(Mohawk College)。另外,市內有多處旅遊點、名勝及古蹟,如皇家植物園(Royal Botanical Gardens)、加拿大戰機博物館(the Canadian Warplane Heritage Museum)、布魯斯遠足徑(the Bruce Trail)及全國首家蒂姆·霍頓斯咖啡店等。 哈密爾頓的郵政編碼前綴是L8E至L8W;電話地區編碼則為905及289。.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哈密尔顿 (安大略) · 查看更多 »

哈里發塔

哈里發塔(برج خليفة,拉丁文:burj khalīfah,英文:Burj Khalifa),又譯--塔,是位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境內的摩天大樓,為當前世界第一高樓與人工構造物,高度為,樓層總數169層,聯合報,2010年1月3日。,造價達15億美元。於2004年9月21日開始動工,在2007年初開始安裝玻璃帷幕,金屬外牆於同年6月施裝,最後於2010年1月4日正式完工啟用,總共用了約5年的時間建成。 哈里發塔的總建築師是芝加哥建築事務所SOM建築設計事務所的亞德里恩·史密斯。主要承建商是承攬吉隆坡雙子塔的韓國三星C&T(SamSung C&T),以獨特的超高大樓興建工法,每三天就能蓋好一層樓;除此之外,也分包給比利時團隊Besix和阿聯酋的阿拉伯技术建筑公司。.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哈里發塔 · 查看更多 »

公共廣播

公共廣播又稱公共播送服務或公共媒體,指的是由政府編列預算或(及)以其他方式(如向用戶收取費用或接受第三方捐助等)獲得资金所成立、运作的非營利性電子媒體。這類媒體多半以製作和播放公共政策的讨论、文教藝術或知識性節目為主,目的是提升國民知識水平、促进民众参与政治决策。與一般商業媒體為營利考量,爭取廣告收入,而偏向播出收視率、收聽率較高的節目不同。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認為公共廣播服務是: 公共廣播媒體的運作經費來源不一,當中可能由政府撥付公帑資助,亦可能會接受個人或團體捐助;部份國家是向用戶收取費用取得,為維持公共性通常不會播放商業廣告(但少部份公共廣播媒體仍會播商業廣告),但可能會播出公益性質廣告及政令宣導等。有些地方的公共媒體除了提供電視播送外,也兼提供電台廣播的服務。.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公共廣播 · 查看更多 »

克里斯·肯普林

克里斯·肯普林(英語: Chris Kempling,全名: Christopher Stephen Myles Kempling),是一名生於魁北克的加拿大教師和基督教輔導員,曾因在當地報紙及加拿大廣播公司電台發表批評同性性行為風險的言論及認為性傾向是可改變的,被其任職的卑詩師範學院(British Columbia College of Teachers)停職一個月,及被當地學校當局申誡 2005 BCCA 327.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克里斯·肯普林 · 查看更多 »

克拉拉·休斯

克拉拉·休斯(Clara Hughes,),加拿大女子速滑和自行车运动员。她在1996年夏季奧運會中獲得兩面銅牌,再於另外三屆冬季奥运会中合共贏得一金一銀兩銅,是世界上唯一一位同时在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上同时夺得多枚奖牌的运动员,也是加拿大唯一一位在冬夏兩項奧運會中贏取獎牌的運動員。 她在2010年冬季奧運會的開幕儀式上擔任加拿大代表團的持旗手,並於該屆冬奧的女子5000米短道速滑項目中獲得銅牌;該場賽事也是她最後一次參加奧運速度滑冰比賽。.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克拉拉·休斯 · 查看更多 »

国有企业

國有企業、國營企業、公營事業、公營企業、公共企業,是指由政府投資或參與控制的企業。如以「公營」稱之,則通常不僅指一個國家的中央政府或聯邦政府投資或參與控制的企業,也涵蓋地方政府投资参与控制的企業。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同时具有营利法人和公益法人的特点。其营利性体现为追求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其公益性体现为国有企业的设立通常是为了实现国家调节经济的目标,起着调和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发展的作用。 国有企业具有一定的行政性。如在中國,由于历史原因,其国有企业的分类相当复杂。国际惯例中,国有资产投资或持股超过50%的企业即为国有企业;而中國大陸及台灣的国有企业,一般指单纯的国有资产投资的企业。当然法律对国家参股的企业也有所规范。.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国有企业 · 查看更多 »

BBC加拿大

BBC加拿大(BBC Canada)是加拿大一個乙類收費電視頻道,大部分節目內容由英國廣播公司(BBC)提供,但亦播出來自獨立電視台和第四台等英國其他電視台的節目。此頻道的東主賈斯帕廣播公司(Jasper Broadcasting Inc.)為一間聯營公司,80%業權歸康力斯娛樂,餘下業權則歸英國廣播公司商業分支。.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BBC加拿大 · 查看更多 »

Canad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重定向 加拿大廣播公司.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Canad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 查看更多 »

CBC

,CBC可以指:.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CBC · 查看更多 »

CBC Radio

#重定向 加拿大廣播公司.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CBC Radio · 查看更多 »

皮埃尔·特鲁多

约瑟夫·菲利普·皮埃尔·伊夫斯·爱略特·特鲁多,CC,CH,PC,QC,FSRC(Joseph Philippe Pierre Yves Elliott Trudeau,),加拿大政治家,曾兩度出任加拿大总理,執政近十六年,是加拿大歷史上在位最久的總理之一。.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皮埃尔·特鲁多 · 查看更多 »

CTV第二台

CTV第二台(CTV Two)是加拿大一間私營英語電視頻道,系屬貝爾傳媒集團,在安大略省南部和卑詩省總共設有七間地面廣播直屬地區分台,在亞伯達省和大西洋省份則各設一間限於收費電視系統播放的直屬地區分台。CTV第二台為CTV電視網的次要頻道,其節目通常較CTV主頻道的節目播放歷史較短或針對較年輕的觀眾層面。.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CTV第二台 · 查看更多 »

CTV電視網

CTV電視網(CTV Television Network)是全加拿大最大的民營英語電視網,系屬貝爾傳媒集團。除了CTV電視網之外,「CTV」這個品牌還應用於貝爾傳媒的其他廣播資產,包括次要頻道CTV第二台和24小時收費電視新聞頻道CTV新聞台。值得一提的是,「CTV」這組英文字母並沒有官方解釋,但通常都被註釋為「Canadian Television」(加拿大電視台)的簡寫。.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CTV電視網 · 查看更多 »

石俊 (政治人物)

石俊 (Harjit Sajjan,),加拿大政治人物,2015年起擔任加拿大國會下議院議員,代表溫哥華南選區,並於2015年加拿大自由黨上台執政後晉身聯邦内閣成為國防部長。從政前他曾任溫哥華警察局的幫派罪案組探員以及加拿大陸軍軍團指揮官,期間曾到波斯尼亞和阿富汗服役。.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石俊 (政治人物) · 查看更多 »

王州迪

王州迪 (Jody Wilson-Raybould,),加拿大政治人物和律師,2015年起擔任加拿大國會下議院議員,代表溫哥華固蘭湖選區,並於2015年加拿大自由黨上台執政後晉身聯邦内閣成為司法部長兼檢察總長,為首位出任該職的加拿大原住民。從政前她曾任卑詩省檢控官、卑詩條約委員會委員及卑詩原住民議會地區酋長。.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王州迪 · 查看更多 »

神奇胸罩

奇胸罩(Wonderbra)是一款在1990年代成为世界知名品牌的上托式胸罩内衣。其品牌原名“Wonderbra”虽然是于1955年在美国首度成为注册商标,但实际上是在加拿大开发的。1939年,加拿大淑女胸衣公司创始人兼大股东摩西斯·莫伊·纳德勒(Moses "Moe" Nadler)获得了该商标针对加拿大市场的许可。到了1960年代,“加拿大淑女”这一品牌在该国已以“神奇胸罩公司”(Wonderbra, the company)之名而为人所知。1961年,该公司推出了1300型嵌入式上托胸罩,这种胸罩成为最畅销的加拿大款式内衣之一,并且与如今的神奇胸罩几乎完全相同。 1968年,加拿大淑女更名为加拿大淑女-加拿德尔公司(Canadian Lady-Canadelle Inc.),之后被综合食品公司(如今的莎莉集团)收购,后又更名为加拿德尔公司(Canadelle Inc.)。1970年代,该公司将神奇胸罩重新定位为时尚和性感品牌,这也成为了加拿大市场的领军品牌。 1991年,上托式神奇胸罩在英国引起轰动,实际上这一款式早在1964年就经考陶尔兹纺织品公司获得许可开始在该国销售。莎莉集团没有续订考陶尔兹公司的销售许可,并将上托款式胸罩重新设计后于1994年再次在美国市场推出。 从1994年起,神奇胸罩已经从单品类的上托式文胸发展为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全套女性内衣时尚品牌。该品牌在大部分国家都着重于性感魅力,但在诞生地加拿大则着重提升品牌的功能质量,这一战略让神奇胸罩成为1970年代最畅销的品牌。.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神奇胸罩 · 查看更多 »

科学普及

科學普及,简称科普,又稱大眾科學、流行科學(popular science)或者普及科學,是指利用各種傳媒以淺顯的方式向普通大眾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的活動。相比於集中於出版最新科研成果,讓科學作品的內容更為廣泛。科學作品多數由科學家以及傳媒從業員編撰,透過不同媒介展示,常見的如書本、紀錄片、雜誌文章和網頁。.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科学普及 · 查看更多 »

第二聯合特遣部隊

二聯合特遣部隊 (Joint Task Force 2,簡稱:JTF2;Force opérationnelle interarmées 2,簡稱:FOI 2)是加拿大軍隊的一支精銳特種部隊,主要從事反恐作戰。該部隊跟、以及一樣都是隸屬於的特戰單位。其總部位於渥太華附近的德威爾山,並預定將於2019年遷到於特倫頓空軍基地興建的新設施。 目前大部份有關JTF2的資料都是保密的,而且加拿大政府也不會多作評論。.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第二聯合特遣部隊 · 查看更多 »

簡萬里

簡萬里(Glen Murray,),加拿大政治人物及城市議題倡議者。他從1989年至1998年間擔任緬尼托巴省溫尼伯市議員,再於1998年至2004年間擔任溫尼伯市長,是北美首位公開承認同性戀身份的主要城市市長。他後來遷居安大略省多倫多,於2010年代表安大略自由黨當選多倫多中心選區(Toronto Centre)省議員,其後出任安省研究及革新事務廳長,2011年至2012年間擔任訓練﹑專上教育及大學廳長,2013年至2014年間擔任運輸廳長和基礎建設廳長,2014年起擔任環境及氣候變化廳長。他又於2012年末宣佈參選安省自由黨黨魁,但其後棄選。.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簡萬里 · 查看更多 »

簡蕙芝

簡蕙芝(Christy Clark,全名Christina Joan Clark,),加拿大政治人物,2011年-17年間為第35任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省长和卑詩自由黨黨領。她曾先後出任卑詩省議會滿地寶–本拿比山選區、滿地寶–西木選區、溫哥華格雷岬選區及基隆拿西選區省議員,並曾於2001年至2004年間擔任卑詩省副省長。 簡蕙芝於2011年3月14日宣誓就任卑詩省省長,成為繼麗塔·約翰斯頓(Rita Johnston)後該省第二位女省長,2013年省選後則成為該省首位經歷大選洗禮的女省長。.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簡蕙芝 · 查看更多 »

米利山国家公园保留地

米利山国家公园保留地(Akami–uapishku-KakKasuak-Mealy Mountains National Park Reserve)是由加拿大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提议在拉布拉多建立的一处加拿大国家公园,其面积约为。除了外,该公园还将拉布拉多海的大部分北方針葉林,凍原和50公里海岸线纳入保护范围内。一旦建成,这里将成为加拿大东部最大的国家公园。公园内有各种野生动物,其中还包括濒危的米利山。除此之外还有:、美洲黑熊、和两种狐狸等哺乳动物生活在此。当地政府与生活在此地的原住民(因纽特人、和)达成协议,允许他们依旧在保护区内进行狩猎与捕鱼。.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米利山国家公园保留地 · 查看更多 »

罗密欧·达莱尔

罗密欧·安東尼厄斯·达莱尔(Roméo Antonius Dallaire,),加拿大国会上议院议员、人道主义者、作家、退休将军,是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期间联合国驻卢旺达维和部队的司令官,曾率领一支不足300人的多国部队成功挽救了将近兩万多平民的性命。.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罗密欧·达莱尔 · 查看更多 »

羅品信

羅品信(Gregor Angus Bethune Robertson,),加拿大卑詩省溫哥華現任市長,也是白求恩的遠親,《環球郵報》,2010年9月6日。於2014年11月15日查閱。。他於2008年代表成功當選市長,在此之前則以卑詩新民主黨黨員成分擔任省議員。.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羅品信 · 查看更多 »

羅蒙諾索夫海嶺

羅蒙諾索夫海嶺(Хребет Ломоносова)是一條位於北冰洋洋底的海底山脈。始於新西伯利亞群島,沿東經150度至北極點附近轉向,沿西經120度至埃爾斯米爾島,綿延1,800公里。CBC News,,2007年7月25日,取於2007年7月25日。海嶺寬度界乎於60至200 公里之間,高於海床3,300至3,700 公尺之間,海嶺與洋面最小距離為954 公尺。海嶺兩側分別是歐亞海盆 (海盆另一側是南森海嶺)和馬卡洛夫海盆(海盆另一側是阿爾發海嶺)。山勢頗為陡峭,並覆蓋著層層淤泥。有火山活動,但並非大洋中脊,而可能是一條被構造斷裂複雜化了的褶皺山脈 (主要由沉積岩和變質岩組成)。由於此海嶺的阻隔作用,北冰洋東西兩部分在洋流及海水運動方向、水溫及鹽度等方面都有明顯的差異。 1948年由蘇聯北冰洋勘探隊發現,並以俄羅斯科學家米哈伊爾·羅蒙諾索夫命名。 進入21世紀,海嶺的地質結構引起了國際關注。俄羅斯在2001年12月20日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76條第8款向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遞交正式文件,主張在原來200海浬的專屬經濟區上建立新的大陸架界線,但只限於俄屬北極地區。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其聲稱擁有的領海覆蓋了北極地區的大部份,包括了北極點。其中一個論點為,羅蒙諾索夫海嶺和門捷列夫海嶺為歐亞大陸的延伸。2002年委員會對該主張既不否決亦不接納,認為需要進一步研究。 另一方面,丹麥科學家希望可以找到海嶺是格陵蘭的延伸的證據,以便對該區進行領土聲稱。另一個聲稱擁有該地區的加拿大則堅持海嶺是加國大陸架的延伸。2007年4月,俄加兩國派出科學家前往該處進行測繪工作,作為決定該區主權的先例。同年6月下旬,俄國科學家宣佈海嶺是俄國領土的延伸。 2007年7月下旬,俄羅斯派出「俄羅斯」號核動力破冰船和兩隻小型潛艇和平 (Мир)一號、二號到該區勘探。俄羅斯科學家乘潛艇深入4,200公尺深的海底,並在8月2日將一面用鈦金屬製成的俄羅斯國旗和一個時間囊,放到北極海床以宣示主權。.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羅蒙諾索夫海嶺 · 查看更多 »

羅柏特·福特

羅柏特·福特(Robert Bruce "Rob" Ford,),加拿大政治人物和商人,2010年至2014年間擔任安大略省多倫多第64任市長,在此之前和之後曾任多倫多市議會北怡陶碧谷第二選區市議員,直至他於2016年去世為止。他於2000年首度當選市議員,並於2003年和2006年的兩屆市選中連任。他為了競選市長而騰空的市議員席位於2010年市選中由兄長德格·福特(Doug Ford)贏取,而兩人的父親老德格·福特(Doug Ford, Sr.)亦曾任安大略省議員。 福特擔任市長期間捲入多項爭議,當中包括於2012年11月被法庭裁定違反安大略省的市政利益衝突法,遭到免職;福特就裁決提出上訴,並於2013年1月25日獲判上訴得直,保住市長一職。此外,他於2013年陷入吸毒和酗酒丑闻後原先否認所有指控,但在多伦多警方介入调查后,福特于同年11月公开承认曾吸食与购买可卡因。他拒絕就此辭去市長職位,而多伦多市议会則於同月18日经投票决定将其大部分市长权力转交予副市长诺姆·凯利(Norm Kelly) 。 縱受醜聞困擾,福特仍堅持在2014年市選中尋求連任市長,但於同年5-6月請假並暫停競選活動,前往戒毒所接受治疗。同年9月,福特確診患有惡性脂肪肉瘤後退出市長選舉,並改為競逐北怡陶碧谷第二選區市議員,在同年10月舉行的市選中當選。.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羅柏特·福特 · 查看更多 »

羅恩惠

羅恩惠(),香港傳媒人、記者和紀錄片導演,曾執導六七暴動紀錄片《消失的檔案》。.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羅恩惠 · 查看更多 »

環球電視 (加拿大)

球電視(Global Television Network,簡稱Global)是加拿大一家私營免費英語電視網絡,由全國12間直屬地區電視台組成,母公司為總部設於安大略省多倫多的康力斯娛樂。環球電視於1974年啓播,早期覆蓋範圍限於南安大略,其後逐漸拓展至全國其他電視市場,成為加拿大繼CBC和CTV後第三個全國性免費電視網。.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環球電視 (加拿大) · 查看更多 »

為什麼你不閉嘴?

什麼你不閉嘴?(¿Por qué no te callas?,),是2007年在智利聖地亞哥舉行的第17屆中,時任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公開責罵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多番打斷西班牙首相薩帕特羅發言的話語。此句話被報導後在西班牙語圈引起轟動,並造成網路爆紅現象,被惡搞為電話鈴聲、域名、比賽口號、T卹標語、YouTube的視訊等。.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為什麼你不閉嘴? · 查看更多 »

為什麼要民主?

《為什麼要民主?》(Why Democracy?)是一部由Steps International主導的紀錄片系列,包含十部不同的紀錄片,由不同的導演將各國的民主經驗,透過寫實的方式匯聚成紀錄片。本紀錄片系列包含全球各國獨有的民主歷程經驗,預計於2007年10月8日起,在全球200家電視台同步首映。 本紀錄片系列聯播計畫的發起人是英國廣播公司(BBC)的Nick Fraser與丹麥廣播公司(DR)的Matt Hoffman。他們希望,這十部紀錄片不只是一個大型國際合製案,更是民主教育的教材。.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為什麼要民主? · 查看更多 »

电影制片厂

電影製片廠(Film Studio或Movie Studio)是大型娛樂公司或電影公司所擁有的製作部門或電影拍攝部門,這部分一般是交由其旗下的製作公司負責管理。娛樂行業裡的絕大部分公司沒有自己的製片廠,但是他們可以從其他公司租借。 也有獨立的電影製片廠,他們從來不生產自己的電影作品,只是將自己的製片廠租借給其他電影公司。.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电影制片厂 · 查看更多 »

狄德安

德安(Adrian Dix,),加拿大政治人物,現任卑詩省議會溫哥華京士威選區省議員和卑詩省衞生廳長,2011年至2014年間曾任卑詩新民主黨黨魁。.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狄德安 · 查看更多 »

韓國放送公社

韓國放送公社(,Korean Broadcasting System),官方中文翻译为韩国广播公司,简称韩国放送、KBS,為大韓民國最早的公營電視台與廣播電台,與文化廣播公司(MBC)、SBS株式會社(SBS)並列為大韓民國三大無線電視台。廣播頻道於1927年開播,電視頻道於1961年開播。其最為所人知的就是每晚的新聞播報和大型電視劇。其營運交由獨立公家機構,收入來自政府和所委任的電視機許可證服務費。每日開播及收播時,以大韓民國國歌作為開播曲及收播曲。.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韓國放送公社 · 查看更多 »

莊德利

莊德利(John Tory,),加拿大政治人物,安大略省多倫多市第65任(即現任)市長。他曾任律師和商人,並曾經於2003年多倫多市選中競逐市長職位,但敗於苗大衛。他後從2004年至2009年間擔任安大略進步保守黨黨魁,並從2005年至2007年間擔任安大略省議員。 他於2009年辭退進步保守黨黨魁職務,同年起在多倫多的CFRB AM1010電台擔任節目主持。2014年初他宣佈參與同年舉行的多倫多市長選舉,並於同年10月27日壓倒現任市長羅柏特·福特的兄長以及鄒至蕙等人而成功當選。.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莊德利 · 查看更多 »

遭剥夺奥运会奖牌列表

這裡顯示遭剥夺奥运会奖牌列表,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IOC)管理機構會對違反奥林匹克运动会規定的運動員進行處理。IOC可以剝奪奧運獎牌並要求他們歸還。.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遭剥夺奥运会奖牌列表 · 查看更多 »

鍾幗麗

鍾幗麗(Joan Crockatt,),加拿大政治人物和傳媒工作者,加拿大保守黨黨員,2012年-15年間擔任加拿大國會下議院議員,代表亞伯達省的卡加利中選區。從政前她曾效力數家傳媒機構,包括出任《卡加利先驅報》(Calgary Herald)的總編輯,並曾任傳訊顧問和時事評論員。.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鍾幗麗 · 查看更多 »

萊斯理·蘭姆克

萊斯理·蘭姆克(Leslie Lemke,1952年1月31日),是一位美國盲人自閉症學者,以其在音樂上的表現而聞名。 萊斯理·蘭姆克係於1952年出生於威斯康辛州的密爾瓦基。他是個早產兒,被確診患有青光眼、腦麻痺及腦損傷。醫生被迫摘除他的眼球。他被親生母親遺棄。在他六個月大時,一位名為梅·蘭姆克的護士與她丈夫收養了他。剛開始他不會吸吮,梅必須將食物餵入他的喉嚨裡。花了一年的時間,萊斯理才能夠自己咀嚼食物。經過七年的全時照顧,萊斯理總算有一些進展。在此期間內,他不會發出聲音、不會行動,也沒有任何情緒。直到12歲,他才學會站立。到了15歲,他才學會走路。 到了他16歲的某一個深夜裡,梅發覺萊斯理竟然會彈奏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而那首曲子只是他不久前在電視節目上聽到而已。萊斯理很快就學會彈奏各種音樂,從散拍到古典音樂。 他的養母激勵他在鋼琴上發展才能。1980年,他開始在威斯康辛州的豐迪拉克舉辦一些音樂會。他也獲邀參加一些電視節目,包括加拿大廣播公司的《Man Alive》、CBS的《晚間新聞》、《60分鐘》、《難以置信》。1983年,美國廣播公司播放了一部紀錄片《》,講述萊斯理·蘭姆克與他養母的故事。片中由克蘿麗絲·利奇曼飾演梅·蘭姆克。 萊斯理曾遊歷美國、斯堪地那維亞及日本,並在一些場合舉行免費音樂會。當他演奏的時候,他顯得相當活躍。 梅·蘭姆克後來得了阿茲海默症,並於1993年11月6日逝世。 Category:美国钢琴家 Category:自閉症.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萊斯理·蘭姆克 · 查看更多 »

萊斯莉·諾特

萊斯莉·諾特(Leslie Knott)是一名出生於加拿大的攝影師和電影製片人。她助理執導的影片,《》,入圍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真人短片。.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萊斯莉·諾特 · 查看更多 »

風雲大事一百年

《風雲大事一百年》(Memories of the Century),是香港亞洲電視播放的一系列外購紀錄片,各紀錄片分別在國際台、亞洲台及本港台播放。.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風雲大事一百年 · 查看更多 »

詹姆斯·督漢

詹姆斯·蒙哥馬利·督漢(James Montgomery Doohan,)是加拿大籍的演員與配音員。最為人所知的演出是在電視影集與電影《星艦奇航記》系列裡面飾演史考提(Scotty,全名為Montgomery Scott)。.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詹姆斯·督漢 · 查看更多 »

高清翡翠台電視節目列表 (2011年)

本列表列出2011年由香港無綫電視高清翡翠台所播放的節目(只限綜藝及資訊節目)。.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高清翡翠台電視節目列表 (2011年) · 查看更多 »

高清翡翠台電視節目列表 (2012年)

本列表列出2012年由香港無綫電視高清翡翠台所播放的節目(只限綜藝及資訊節目)。.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高清翡翠台電視節目列表 (2012年) · 查看更多 »

高清翡翠台電視節目列表 (2013年)

本列表列出2013年由香港無綫電視高清翡翠台所播放的節目(只限綜藝及資訊節目)。 除特別註明外,所有節目均為高清製作。.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高清翡翠台電視節目列表 (2013年) · 查看更多 »

魏德方

魏德方 (Adam Vaughan,),加拿大政治人物和記者,加拿大自由黨黨員,2014年起擔任加拿大國會下議院議員,先後代表安大略省多倫多的聖三一-士巴丹拿選區和士巴丹拿-約克堡選區。他曾於2006年-14年間出任多倫多市議會聖三一-士巴丹拿選區(第20區)議員,在此之前則曾任廣播電台和電視記者。.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魏德方 · 查看更多 »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p,),苏联和俄罗斯政治家,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任期为1991年至1999年。曾历任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员、苏共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苏联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 葉利欽是個充滿爭議的政治人物,他在蘇聯共產黨年代因矢言打擊貪污而聲名大噪,但其政權卻飽受貪污醜聞困擾。他执政時推動市場經濟和民主制,但他採取「休克疗法」以令俄羅斯盡快走上資本主义,卻讓俄羅斯經濟濒临崩潰,最後更曾以武力鎮壓方式消灭异见者。他在苏联解体中所扮演的角色及言行举动鼓励了俄罗斯联邦内部的分离主义。车臣在其任内以类似叶利钦的方式宣布车臣共和国独立,叶利钦被迫在任內兩次向車臣發動攻擊,此行为使叶利钦在车臣的支持率大幅下降,并產生了數次死傷慘重的恐怖行動;他令苏联解体,使俄罗斯领土对比起前苏联丧失达25%,国力大减,俄罗斯在叶利钦的领导下不再是超级大国,也動搖了他在國民心目中的領導形象。而继任的领导人包括普京和梅德韦杰夫则对叶利钦评价颇高。 1999年12月31日,在踏入2000年前數小時前,他宣布辭職,當时俄罗斯民众对他的支持率仅为2%。時任總理的弗拉基米爾·普京为代总统,從此叶利钦的政治生涯便告结束。 叶利钦辞职后保持低调,尽管他偶尔公开批评他的继任者。叶利钦于2007年4月23日于充血性心力衰竭。.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 · 查看更多 »

費凱迪

費凱迪 (Hedy Fry,),加拿大政治人物和醫生,加拿大自由黨黨員,1993年聯邦大選中在卑詩省的溫哥華中選區擊敗尋求連任的總理金·坎貝爾當選加拿大國會下議院議員,並在往後七屆聯邦大選中連任至今,現為加拿大國會中在任時間最長的女性下議院議員。.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費凱迪 · 查看更多 »

賈斯汀·杜魯多

賈斯汀·皮耶·占士·杜魯多 (Justin Pierre James Trudeau,),加拿大政治人物,現任加拿大總理,加拿大自由黨黨魁及加拿大眾議院帕皮諾選區議員,並曾任該黨的青年、專上教育及業餘體育事務評議員。他是已故前加拿大總理皮埃尔·特鲁多的長子。他是加拿大歷史上第二年輕的總理(最年輕的是喬·克拉克),就任時43歲。.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賈斯汀·杜魯多 · 查看更多 »

賓漢 (迷你影集)

《賓漢》(英語:Ben Hur)是一套於2010年首播的迷你影集,改編自發表於1880年的小說《》,由 Alchemy Television Group、Drimtim Entertainment 和聯合出品。影集在加拿大於2010年4月4日由加拿大廣播公司的電視聯播網首播,同年在美國由美國廣播公司播映。 擔任影集導演,編劇,克莉斯汀·克魯克、雷·溫斯頓、、休·博內威利等出演,喬瑟夫·摩根飾演主角猶達·賓-漢。.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賓漢 (迷你影集) · 查看更多 »

路易絲·艾伯

路易絲·艾伯(Louise Arbour,),前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前加拿大最高法院助理法官,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卢旺达问题国际刑事法庭检察长。路易絲·艾伯從2009年至2014年任国际危机组织主席及首席执行官。.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路易絲·艾伯 · 查看更多 »

麥家廉

麥家廉 (John McCallum,),加拿大外交官、政治人物、經濟師和大學教授,2017年起擔任加拿大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在此之前他曾於2000-17年間以加拿大自由黨黨員身份擔任加拿大國會下議院議員,先後代表安大略省約克區的萬錦選區、萬錦-於人村選區和萬錦-湯山選區。他亦曾於讓·克雷蒂安、保羅·馬丁和賈斯汀·杜魯多三位自由黨籍總理的内閣中先後擔任國防部長、退伍軍人事務部長、稅務部長和移民、難民及公民部長。.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麥家廉 · 查看更多 »

麦克默里堡

麦克默里堡(Fort McMurray)是加拿大艾伯塔省北部伍德布法羅地區自治市内一个城市服务区(urban service area),位處阿薩巴斯卡油田,為加拿大的能源業重鎮。麦克默里堡過去曾建制為市,但於1995年4月1日與其周邊的第143號改善區(Improvement District No.)合併為伍德布法羅自治市。雖然麦克默里堡已失去市級地位,但當地以至加拿大國内不少居民、政客和媒體仍將之視作一座城市。據加拿大2011年全國人口普查所示,麦克默里堡境内总人口為61,374。.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麦克默里堡 · 查看更多 »

鼠來寶 (DJ)

喬爾·湯瑪斯·齊默曼(Joel Thomas Zimmerman,),藝名為鼠來寶(deadmau5,讀法為「dead mouse」),是一位加拿大前衛浩室音樂製作人及唱片騎師,早年多在多倫多表演,現則主要於美國洛杉磯表演。齊默曼常戴著會發出各式燈光的老鼠頭盔表演。 齊默曼常使用多種不同的浩室及電子音樂風格創作音樂,所創作的歌曲也被收錄在多張合輯中。首張專輯《Get Scraped》於2005年發行,後也相繼發行《Vexillology》、《Random Album Title》、《你說了算》、《4x4.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鼠來寶 (DJ) · 查看更多 »

蜜月旅行 (专辑)

《蜜月旅行》(Honeymoon),是美国歌手拉娜·德芮的第四張錄音室專輯,於2015年9月18日由新視鏡唱片和寶麗多唱片發行。由德芮和其長期合作者和基隆·孟席斯一起製作。在曲風上,專輯比較接近首張主流專輯《生死相守》及迷你專輯《Paradise》的感覺。在歌詞上,專輯以浪漫、苦楚、慾望、逃避與暴力等作為題材。 這張專輯發行後,獲得樂評家整體正面的評價,并出現在許多出版物的2015年年度最佳專輯排名榜中,並被許多樂評家讚頌為是其生涯至今最好的專輯。專輯發行首週以約116,000張的專輯等價單位登上美國告示牌二百強專輯榜亞軍位置,並登上澳洲、希臘及愛爾蘭排行榜冠軍位置。專輯至今發行了兩首單曲《》和《》。 德芮並未為專輯宣傳進行電視演出或亮相電視節目接受訪問,而是透過不同的印刷媒體訪問、音樂錄像帶、與歌迷的見面會以及社交媒體等方式進行專輯。.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蜜月旅行 (专辑) · 查看更多 »

阿勒特

阿勒特(Alert)是全球最北端的永久居住地,位於,加拿大努納武特埃爾斯米爾島東北端的雪萊頓角(Cape Sheridan)往西約十公里處。阿勒特距離北極點約817公里。它的名字是取自1875-76年在附近過冬的英國船HMS Alert。 2011年永久居民数量为0。除此以外阿勒特也有很多短期居民,在鄰近的軍用信號情報電波接收站、加拿大環境部的氣象台、全球大氣觀測網的大氣監察站和阿勒特機場輪值。.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阿勒特 · 查看更多 »

阿爾方索·戴維斯

阿爾方索·戴維斯(Alphonso Davies)是一位加拿大足球運動員,現效力於美職聯加拿大球隊溫哥華白浪。.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阿爾方索·戴維斯 · 查看更多 »

蘇·加德納

蘇·加德納(Sue Gardner;),加拿大記者,前維基媒體基金會執行董事,曾擔任和其他網上新聞媒體的總監。 加德納在《福布斯》雜誌2012年的世界百名權威女性排行榜中榜上有名,排在為第70位;《福布斯》雜誌指出她「……領導反對禁止網絡盜版法案的維基百科全日關閉行動」。她在2013年初宣布,她將於基金會延攬新任執行董事之後退位,並於2014年正式卸任。.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蘇·加德納 · 查看更多 »

薩拉熱窩的羅密歐與茱麗葉

《薩拉熱窩的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 and Juliet in Sarajevo)是一部紀錄片,由美國、加拿大、德國三國共同製作,完成於1994年。故事背景在南斯拉夫內戰波士尼亞戰爭期間,號稱二戰之後最為慘烈的薩拉熱窩圍城戰役,一對年輕戀人--逃離該城,卻被軍隊射殺的真實故事。.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薩拉熱窩的羅密歐與茱麗葉 · 查看更多 »

葉禮庭

邁克爾·格蘭特·--(Michael Grant Ignatieff,加拿大華人譯作葉--禮庭,)中歐大學校長,是加拿大自由黨前任黨魁,曾擔任加拿大國會下議院官方反對黨領袖。他是國際著名的學者、教授、作家、和新聞從業員,在國際學界內他被公認為人權、民主、公共安全、國際事務的權威。.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葉禮庭 · 查看更多 »

钥匙儿童

钥匙儿童(latchkey kid 或 latchkey child)是指常常一个人回家或在家、缺少家长监督的儿童;这些儿童的父母往往是工作到比较晚,因此他们经常放学后回到空无一人的家中。.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钥匙儿童 · 查看更多 »

蔡報國

蔡報國 (Babar "Bob" Saroya,),加拿大政治人物和商人,2015年起以加拿大保守黨黨員身份擔任加拿大國會下議院議員,代表安大略省約克區的萬錦-於人村選區。 他於1953年在印度旁遮普邦出生,1974年移居加拿大,1988年加入連鎖快餐集團比薩比薩,從入門級職位陸續晉升為分店經理、區域營業經理、和營業及市場推廣總監,此外還在大多倫多地區擁有五家比薩比薩特許加盟店、一家印度餐館以及其他餐飲業務。 他於2008年首次角逐公職,在同年聯邦大選代表加拿大保守黨競逐眾議院怡陶碧谷北選區(Etobicoke North)議席,但敗予聯邦自由黨候選人。2011年聯邦大選他轉戰萬錦-於人村選區,不敵角逐連任的聯邦自由黨候選人麥家廉。該屆大選後眾議院選區進行重組,麥家廉於2015年聯邦大選改往新成立的萬錦-湯山選區競選,而蔡報國則於界線重劃後的萬錦-於人村選區參選,最終擊敗自由黨的江邦固及其他候選人,首度晉身眾議院。他在該屆國會擔任眾議院公民及移民常務委員會成員,和保守黨的公民、移民及難民事務助理評議員。.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蔡報國 · 查看更多 »

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

没有描述。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 · 查看更多 »

鄒至蕙

鄒至蕙(Olivia Chow,),加拿大華裔政治人物,2006年至2014年間出任加拿大國會下議院聖三一-士巴丹拿選區議員,在此之前則從1991年至2005年間任多倫多市(及其前身大多倫多市)市議員長達14年。2014年,她為了競逐多倫多市長而辭去國會議員席位,於同年10月舉行的市長選舉中屈居第三。她是加拿大新民主黨黨員,其夫婿為該黨已故黨魁傑克·林頓。.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鄒至蕙 · 查看更多 »

金博洋

金博洋()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国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运动员。曾获得2016年和2017年世锦赛铜牌、2016年四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银牌、2017年亚洲冬季运动会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银牌以及2018年四大洲花式滑冰錦標賽金牌。.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金博洋 · 查看更多 »

长寿节目

长寿节目列表指电视或广播中持续放送多年而不以製作集數為比較基準的节目列表。相反的概念是短命節目。.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长寿节目 · 查看更多 »

艾倫·佩姬

艾倫·菲爾波茲-佩姬(Ellen Philpotts-Page,)是一名加拿大演員,在加拿大以電視劇開啟她的演藝生涯。後來更踏入了電影業,以《水果硬糖》吸引了外界的目光,而後又以2007年電影《鴻孕當頭》獲得2008獨立精神頒獎禮最佳女主角獎,第80届奥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奖提名。2008年艾倫被《時代雜誌》提名為百位最有影響力人物之一。2014年2月14日在人權運動組織於賭城拉斯維加斯舉辦的「發光發熱」(Time to Thrive)座談開幕式上發表演說,公開出櫃坦承自己是女同性恋。艾倫在2018年1月4日在個人社交媒體上宣布與Emma Portner結婚。.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艾倫·佩姬 · 查看更多 »

英格丽·褒曼

英格丽·褒曼(瑞典語:Ingrid Bergman,),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瑞典国宝级电影女演员,曾獲三座奥斯卡金像奖(两座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及一座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北非諜影》的主演。1999年,美國電影學會選她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4名。 2015年在她百歲冥誕之際,第68屆坎城影展海報主視覺,是以她的的清爽笑容作為緬懷。坎城影展表示,她是摩登偶像,自由女性,也是大膽的演員。是好萊塢明星,也是新寫實主義要角,飾演于多種角色,落腳于各個國家,但從未失去她的優雅和單純。自由、無畏與現代主義是影展年復一年透過獲獎藝術家和電影所強調的價值,也曾於1973年擔任評審團主席的褒曼也鼓勵著電影節朝這一價值方向行進。影展期間播放了紀錄片《英格麗·褒曼》,伴隨著兒女們的回憶回顧了褒曼的一生。.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英格丽·褒曼 · 查看更多 »

電台網

電台廣播網()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單工廣播網,主要用於公共信息和娛樂傳媒業務;另一種則是雙工系統,主要用於公共服務或公共安全事務,例如警察、消防、出租車及送貨服務中的雙向通話電臺設備。而手機雖然和雙工系統有相似之處,但其傳出和接受是同時分別採用兩個不同的頻道進行。許多相同的設備或相近的基本技術都是基於上述三種類型。 雙工型電台網從單工型電台網(即:廣播型電台網)那共享了不少設備和基本技術,但其基本設備包括固定的廣播點(發射機)與具有共同定位能力的接收器和移動接收/發送器,或收發器。通過這樣的固定與移動無線設備可以在較為廣大的區域內建立起通訊,從單個城市到城際、省際,乃至全國、全球。有許多方法可以將固定發送接收點連接起來,再通過管轄或授權形式使廣播系統覆蓋更大的範圍。一般來說,主要的連接方式包括無線鏈路、光纖鏈路和微波鏈路。在上述所有的鏈路形式中,都需要一個中央開關來控制信息在各廣播點的發送。在當代雙工型電台網里,一個被稱為中繼的概念來使無線電信道得到更充分的利用。當有用戶建立通訊需求的時候,該信道方被中繼分配給用戶使用;一旦用戶使用完畢,則該信道又回歸到可使用信道範圍內。.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電台網 · 查看更多 »

電視聯播網

電視聯播網(Television network)是指电视台以多個地區性頻道共同播出同一組節目的運作形式,多由民間業者使用。組成的原因多半基於法令或是經營策略的考慮:在有些國家因為法令上的限制,全國播放的許可證難以取得、甚至僅授予公共媒體及國營媒體。電視台為求擴大經營,便與其他地方的同業達成協議,共同播放同一組節目,這些節目則多由若干規模較大的成員業者製作。如此一來,大的業者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實質上兼併小的地方業者,小的地方業者也可透過這樣的方式減少製作節目的成本。.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電視聯播網 · 查看更多 »

雅克·帕里佐

雅克·帕里佐(;)是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也是1995年魁北克獨立公投的獨派領軍人物之一。獨立公投失敗後,帕里佐曾經大罵「錢和族裔票」作怪,至今仍有爭議。 2015年6月1日,帕里佐的夫人宣布帕里佐過世,享年84歲。.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雅克·帕里佐 · 查看更多 »

老三台

老三台(或三台)指的是台灣在1960、1970年代所創辦的三家無線電視台,分別是臺灣電視公司(創立於1962年10月10日)、中國電視公司(創立於1969年10月31日)和中華電視公司(創立於1971年10月8日,1971年10月31日開播)。雖然現今台灣的電視台數量早已增加,對於很多出生在1960-1980年代的台灣人來說,他們從小就看老三台的節目長大,對老三台有一份特殊的感情。而在此之後開播的電視台也因此被統稱為第四台。.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老三台 · 查看更多 »

MIM-104爱国者导弹

MIM-104爱国者导弹(MIM-104 Patriot)是美國雷神公司製造的中程地對空飛彈系統。它取代勝利女神飛彈与MIM-23鹰式导弹,成為美軍中高空防空武器。爱国者导弹系統在波斯灣戰爭中成功拦截了伊拉克军队发射的飞毛腿导弹,这是历史上首次在实战中成功拦截弹道导弹,这使其声名大噪,成為此次战争中美军的代表性武器之一。之后经多次升级,爱国者导弹成为美国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中负责末端中低层反导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MIM-104爱国者导弹 · 查看更多 »

This American Life

This American Life(TAL)是一個由製作,並由主持的電台節目。該節目在美國製作,約每星期一集,每集約一小時長。該節目在美國及全球不同公共廣播電台上廣播,另外可透過每週免費Podcast收聽。它的主要內容分類為非虛構新聞,但有時亦會包含隨筆、回憶錄、現場錄音及短篇小說。該節目第一集於1995年11月17日廣播,當時稱為「Your Radio Playhouse」。它在2014年6月前是由發佈,後來改為由節目人員自行發佈,並由把節目送至各公共廣播電台。 同名的電視節目於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在娛樂時間電視網播出,一共兩季。.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This American Life · 查看更多 »

ViuTVsix電視節目列表 (2017年)

本列表列出2017年由香港ViuTVsix所播放的節目(只限綜藝及資訊節目)。 除特別註明外,所有節目均為高清製作。.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ViuTVsix電視節目列表 (2017年) · 查看更多 »

杰克·林顿

约翰·吉尔伯特·「傑克」·林顿(John Gilbert "Jack" Layton,),加拿大政治人物,2003年至2011年間擔任聯邦新民主党黨魁,並曾於2004年至2011年間任加拿大国会下议院议员,代表多倫多單福選區。在他的領導下,新民主黨所佔的國會下議院議席數目從2003年的14席增至2011年聯邦大選後的103席,為該黨歷來之最。新民主黨並憑此佳績首度成為官方反對黨,林頓亦兼任官方反對黨黨魁。在投身聯邦政壇之前,林頓曾任多伦多市议员,期間也曾間中擔當副市长和署理市長等職務。 林頓的妻子为华人下议员邹至蕙。因為妻子的關係,林頓能說簡單粤語,並經常以粤語向華人社區為自己和新民主黨宣傳。2011年8月22日,林頓因癌症去世,享年61歲。.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杰克·林顿 · 查看更多 »

格连·古尔德

格伦· 赫伯特·顧尔德(Glenn Herbert Gould,)出生、去世於加拿大多倫多,被公認為是20世紀最著名的古典鋼琴家之一,他同時也是一位管风琴家、廣播節目主持人與作曲家,以演奏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乐曲而闻名於世。於31歲(1964年)以后停止公开演奏,转向录音和其他項目。.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格连·古尔德 · 查看更多 »

桑德贝

桑德贝(Thunder Bay,或--),又譯珊德灣,是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北部的一座城市,为桑德贝区的行政中心。根据2011年全国人口普查,桑德贝人口为108359人,在全國排名第46位;都會區人口則達121596人,在全國排名第32位。雷霆灣是安省西北部最大城市和安省北部繼薩德伯里後的第二大城市。 雷霆灣市坐落蘇必略湖盡頭,卡米尼斯蒂基亞河匯入桑德湾的地點,因而得名。由於該處位於五大湖在加拿大境内水域的航行盡頭,因此該市又有“加拿大湖首”(Canadian Lakehead)或“湖首”(Lakehead)之稱Tronrud, Thorold J; Epp, Ernest A.; and others.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桑德贝 · 查看更多 »

歐洲廣播聯盟

歐洲廣播聯盟(European Broadcasting Union / EBU;Union Européenne de Radio-Télévision / UER)為歐洲與北非各廣播業者(包含廣播電臺與電視臺)的合作組織,成立于1950年2月12日。截止2004年,共有52個加盟國。總部位于瑞士日內瓦。.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歐洲廣播聯盟 · 查看更多 »

比雅尼·特里格瓦森

比雅尼·特里格瓦森(英語:Bjarni Tryggvason,)曾是一位服役於加拿大國家研究院以及加拿大太空局的太空人。.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比雅尼·特里格瓦森 · 查看更多 »

油砂

油砂(Oil sands,亦称焦油砂)是一种黏土、水、石油和沥青的混合物,是一種膠狀的黑色物質,可以用來產生液體燃料。約兩噸的油砂才能提煉出一桶原油,油砂含油量約佔本身兩成左右。焦油砂占据了世界石油储量的66%,主要分布在加拿大。.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油砂 · 查看更多 »

法國電視國際五台

法國電視國際五台(TV5)是個全球性的法語電視網,於1984年1月首播。 TV5是排名CNN及MTV及BBC World之後的第四大國際性媒體。現時隨了播放國際新聞以外,還有電視劇及遊戲節目,亦有電影與音樂資訊。不同地域的廣播內容略有不同,而廣播的節目比例亦有分別。.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法國電視國際五台 · 查看更多 »

活活大樓

活活大樓(Woodward's Building)位於加拿大卑詩省溫哥華市中心東端,1903年至1993年間曾是活活百貨公司所在。活活百貨結業後大樓丟空多年,到2000年代中後期則改建成一座多用途建築,包括市值和非市值住宅單位、零售店鋪、非牟利機構專用空間、以及西門菲莎大學的當代藝術學院校址。.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活活大樓 · 查看更多 »

温莎 (安大略省)

温莎(Windsor),當地華人舊譯穩梳,是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部一座城市,位于圣克莱尔湖流入底特律河所在,北面隔河与美国密芝根州底特律相望并通过大桥、隧道与之相连,構成底特律-溫莎地區的一部分,並是加拿大地理位置最南端的城市。溫莎市坐落魁北克市-温莎走廊的西端,離倫敦西南約,多倫多西南約。 溫莎市和艾塞克斯縣屬於同一個人口普查區,但溫莎市卻是一個獨立於艾塞克斯縣的分割行政區(separated municipality),兩者在行政区划上互不隶属。據2016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溫莎市内人口為217188人,在全國排名第23位;都會區人口則達329144人,在全國排名第16位。 在對岸底特律的影響下,溫莎市在20世紀成為加拿大的汽車业重镇之一,克莱斯勒汽車公司加国总部即在此。.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温莎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港籍加拿大人

港籍加拿大人又稱加拿大港人,是祖籍香港或先輩來自香港的加拿大公民。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有最大的一潮香港人移民到加拿大,主要原因為對1997年香港回歸的疑惑和憂慮,他們也通常被認為是華裔加拿大人的一個群體。 大多數的港籍加拿大人是華裔,特別是廣府人、客家人、閩南人和廣府民系台山人,但有些選擇不認同自己為華人。 加拿大是海外港人的第一大聚居地,其次是美國。眾多港籍加拿大人持有多重國籍(尤其是加拿大護照、香港特區護照、英國國民(海外)護照)。1997年以來,有些港籍加拿大人迴流香港,並繼續在香港生活。2014年,香港卻是亞洲最多加拿大公民的城市,總共約有30萬來自不同種族背景,有加拿大籍的住民。 在加拿大,大多數的港籍加拿大人住在大多倫多地區和大溫哥華地區。.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港籍加拿大人 · 查看更多 »

清秀佳人 (迷你劇)

清秀佳人 (影集)(Anne of Green Gables),由加拿大廣播公司CBC電視台和Kevin Sullivan所製播的迷你影集(),分別在1985年、1987年、2000年播出,主要內容人物改編自加拿大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馬利(Lucy Maud Montgomery)所著的長篇小說清秀佳人系列。 1985年和1987年的兩套劇集獲得極高評價和迴響,影片拍攝所在地的美麗景點─加拿大愛德華王子島也成為旅遊熱門地點。此片男女主角在青少年時期演出前兩部劇集,十幾年後延續同一角色演出第三部;女主角梅根·法蘿(Megan Follows)並因此片而建立名聲。台灣和日本等地均曾播出此套電視影集,至今仍有相關週邊產物。.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清秀佳人 (迷你劇) · 查看更多 »

湯米·道格拉斯

湯米·道格拉斯(Tommy Douglas,)是加拿大醫療保險之父,薩斯喀徹溫省長,出生於蘇格蘭福爾柯克。 他因癌症在1986年去世。2004年,加拿大廣播公司電視節目選出他為「最偉大的加拿大人」第一名。.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湯米·道格拉斯 · 查看更多 »

溫尼伯榮軍足球俱樂部

溫尼伯榮軍足球俱樂部(Valour Football Club)是一家位於加拿大馬尼托巴省溫尼伯的足球俱樂部,將於2019年起參加加拿大超級足球聯賽賽事。.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溫尼伯榮軍足球俱樂部 · 查看更多 »

溫德心

溫德心(Bill Vander Zalm,本名Wilhelmus Nicholaas Theodore Marie Vander ZalmHarvey, p.122,),加拿大政治人物和商人,1986年至1991年間擔任第28任卑詩省省長及卑詩社會信用黨黨領,因出售奇幻花園遊樂場而捲入利益衝突醜聞後下台。2009年至2011年間他高調反對時任省政府推行合併銷售稅,並發起簽名運動要求省政府就此議題進行公投,再受公眾注目。.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溫德心 · 查看更多 »

滑鐵盧 (安大略省)

滑鐵盧(Waterloo)是加拿大安大略省滑鐵盧區一座城市。滑鐵盧與鄰近的基秦拿市合稱「基秦拿-滑鐵盧」(Kitchener-Waterloo,簡稱「K-W」),而兩者亦與劍橋市組成三聯市都會區(Tri-Cities)。 滑鐵盧市是滑鐵盧大學和威尔弗里德·劳雷尔大学的所在地,因此學生人口眾多。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滑鐵盧市有98,780名常住居民;連同季度性學生人口,滑鐵盧市於2006年末則有114,700名居民。 滑鐵盧市的知識型經濟和服務性行業主要是由市内的高科技產業、保險業和兩所大學帶動。黑莓手機生産商Blackberry的總部正是位於滑鐵盧市内。.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滑鐵盧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最偉大的美國人

《最偉大的美國人》(The Greatest American)是一個2005年由馬特·勞爾主持的四集美國電視節目。該節目收集了美國歷史上有較大影響力的人物并最終由數百萬名觀眾提名票選出他們心中最偉大的美國人。該投票由美國在線(AOL)和探索頻道發起,並由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最偉大的美國人 · 查看更多 »

最偉大的法國人

《最偉大的法國人》(Le Plus Grand Français de tous les temps)是法國第二頻道于2005年早期播出評選類節目,節目靈感來源於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節目《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其目的是根據該時代的法國人的普遍觀點評選出100位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法國人。.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最偉大的法國人 · 查看更多 »

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

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100 Greatest Britons)是2002年英国广播公司举办的一个票选活动。 這項活動舉辦後引起了西方其他國家媒體的爭相模仿。.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 · 查看更多 »

最伟大的加拿大人

《最偉大的加拿大人》(The Greatest Canadian),是一个由加拿大廣播公司(CBC)于2004年4月5日發起的電視評選節目,其目的是至少在其電視觀眾範圍內評選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加拿大人。這項調查的靈感來自于BBC的系列節目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由於CBC下屬的法語電臺未參與節目製作,因此對入選的法裔加拿大人人數有所影響。.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最伟大的加拿大人 · 查看更多 »

最伟大的德国人

最伟大的德国人(Unsere Besten,直译:我们当中最好的人)是2003年11月德国电视二台播出的电视节目,由约翰内斯·B·克纳(Johannes B. Kerner)主持。该节目与英国英国广播公司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类似。在随后的几年中,产生了其他类似的排名,如“德国人最喜欢的书籍”、“地方”、“歌曲”、“演员”、“笑星”、“运动员”(足球运动员另设)、“发明”、“电视节目”(奥运会项目另设)。.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最伟大的德国人 · 查看更多 »

最伟大的荷兰人

《最伟大的荷兰人》(De Grootste Nederlander),是2004年由荷兰公共广播电视KRO在征集广大观众投票后评选的节目,和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节目异曲同工。2004年11月15日公布了最终名单,荣获冠军的是两年前死于暗杀的颇具有争议性的荷兰政客皮姆·富图恩。仅仅在两周前,荷兰著名电影导演特奥·梵高也被刺杀,这结果让不少历史学家和新闻工作者尴尬。截止在节目结束前,仍有不少票数没有统计完毕,最终显示荷兰国父威廉一世 (奥兰治)得票数最多。但如果按照节目结束时间,皮姆·富图恩才是冠军。.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最伟大的荷兰人 · 查看更多 »

想象 (歌曲)

| Name.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想象 (歌曲) · 查看更多 »

戈登·坎贝尔

登·坎贝尔(Gordon Campbell,),加拿大外交及政治人物,現任加拿大駐英國高級專員。2001年至2011年間担任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省长,为该省第34任省长。他也曾於1993年至2011年間擔任卑詩自由黨黨領,期間先後出任溫哥華貴秦拿選區和溫哥華格雷岬選區省議員,並於1986年至1993年間出任溫哥華市長。.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戈登·坎贝尔 · 查看更多 »

明珠台電視節目列表 (2011年)

本列表列出2011年由香港無綫電視明珠台所播放的節目(只限綜藝及資訊節目)。.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明珠台電視節目列表 (2011年) · 查看更多 »

明珠台電視節目列表 (2015年)

本列表列出2015年由香港無綫電視明珠台所播放的節目(只限綜藝及資訊節目)。 除特別註明外,所有節目均為高清製作。.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明珠台電視節目列表 (2015年) · 查看更多 »

明珠台電視節目列表 (2016年)

本列表列出2016年由香港無綫電視明珠台所播放的節目(只限綜藝及資訊節目)。 除特別註明外,所有節目均為高清製作。.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明珠台電視節目列表 (2016年) · 查看更多 »

明珠台電視節目列表 (2017年)

本列表列出2017年由香港無綫電視明珠台所播放的節目(只限綜藝及資訊節目)。 除特別註明外,所有節目均為高清製作。.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明珠台電視節目列表 (2017年) · 查看更多 »

斯特凡·迪翁

斯特凡·迪翁 (Stéphane Maurice Dion,),加拿大外交和政治人物,候任加拿大駐歐洲聯盟和德國大使,在此之前曾於1996年至2017年間以加拿大自由黨黨員身份擔任加拿大國會下議院議員,代表魁北克省蒙特婁的聖洛朗選區,並先後於讓·克雷蒂安、保羅·馬丁及賈斯汀·杜魯多三位總理任內出任聯邦內閣部長,當中包括於2015年至2017年間擔任外交部長。他亦曾於2006年至2008年間擔任加拿大自由黨黨魁以及加拿大官方反對黨領袖。.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斯特凡·迪翁 · 查看更多 »

新時代電視新聞

新時代電視新聞是加拿大粵語收費電視頻道新時代電視的新聞分部,現時分別於溫哥華和多倫多設有製播設施和駐有新聞團隊,其主要競爭對手是羅渣士傳媒集團旗下多元文化電視台的新聞節目《OMNI NEWS》。 新時代電視亦曾於1990年代製播國語新聞。然而,隨著同系的城市電視於1998年改以普通話為主要廣播語言並從2001年起全國播放,該台的普通話新聞自此可於全國接收,新時代電視亦取消播放國語新聞,從此只以粵語製播新聞節目。.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新時代電視新聞 · 查看更多 »

方慧蘭

方慧蘭 (Christina Alexandra "Chrystia" Freeland,),加拿大政治人物、記者和作者,加拿大自由黨黨員,2013年起擔任加拿大國會下議院議員,先後代表安大略省的多倫多中選區和大學-玫瑰谷選區,並於2015年自由黨上台執政後晉身賈斯汀·杜魯多内閣,先後出任聯邦國際貿易部長和外交部長。從政前她為傳媒工作者,曾在《金融時報》、《環球郵報》和湯森路透工作。.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方慧蘭 · 查看更多 »

愛民頓輕鐵

愛民頓輕鐵(英文:Edmonton Light Rail Transit,簡稱LRT)是加拿大亞伯達省愛民頓的輕鐵系統,現時由一條南北向路綫構成,全長20.5公里,共15個車站,北起愛民頓的東北近郊地區,南至愛民頓南部的世紀公園。系統由愛民頓公車局(Edmonton Transit System,ETS)營運,於ETS的公共交通網絡中被編為201號綫。 系統現時以一列兩卡車廂的編制行駛,繁忙時間班距為5分鐘。市政府預計系統到2010年秋季的載客量將達每日10萬人次,較原先預測的8萬5千人次為高;機電系統提升工程於2011年完成後,列車編制可改為一列四卡車廂以迎合乘客需求。.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愛民頓輕鐵 · 查看更多 »

曼尼古根隕石坑

曼尼古根隕石坑(Manicouagan Reservoir)又稱曼尼古根湖(Lake Manicouagan),是一個位於加拿大魁北克省的古老隕石坑。這個環狀湖的面積達1,942平方公里,湖中央為連尼尼華撤拉島(René-Levasseur Island)。這個獨特的巨大環狀地形被稱「魁北克之眼(eye of Quebec)」。在2007年,加拿大著名太空人馬克·加諾(Marc Garneau)提名曼尼古根隕石坑參加加拿大廣播公司(CBC)舉辨的「加拿大七大奇觀」的評選。.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曼尼古根隕石坑 · 查看更多 »

1981年國家聯盟冠軍賽

1981年國家聯盟冠軍賽是由上半季西區冠軍洛杉磯道奇對上下半季東區冠軍蒙特婁博覽會,在5戰3勝制的賽事裡,道奇以3勝2負擊敗博覽會。第五戰的勝利要歸功於Rick Monday第9局致勝的全壘打,此後博覽會球迷都稱呼這個是「憂鬱星期一」(Blue Monday)。 由於罷工縮短球季,所以大聯盟將球季分成上下半季,各半季的冠軍先進行分區賽,接著才是冠軍賽。這是大聯盟首次實施三回合的季後賽制,之後直到1995年之後才正式變成固定實施。蒙特婁博覽會在分區賽中以3勝2負擊敗衛冕隊費城費城人,洛杉磯道奇也是以3勝2負擊敗休士頓太空人。 這是博覽會唯一一次晉級國聯冠軍賽;諷刺的是,他們下一次最接近世界大賽的機會是在1994年,卻被罷工給破壞了。在罷工開始的時候,博覽會的戰績是大聯盟最佳。道奇晉級世界大賽,以4勝2負擊敗紐約洋基。 總教練:Tommy Lasorda(道奇)、Jim Fanning(博覽會)。 裁判:Paul Pryor、Eric Gregg、Paul Runge、Dutch Rennert、Harry Wendelstedt、Joe West。 最有價值球員:Burt Hooton(道奇)。 電視轉播:NBC(播報員包括:Dick Enberg、與Tom Seaver);CBC(播報員包括:Dave Van Horne、與Duke Snider。.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1981年國家聯盟冠軍賽 · 查看更多 »

2008年加拿大联邦大选

2008年加拿大联邦大选(正式名為第40屆加拿大大選)已於2008年10月14日舉行,選舉出第40屆國會的議員。第39屆國會已於2008年9月7日解散。.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2008年加拿大联邦大选 · 查看更多 »

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各國疫情及反應

本條目記載了全球各國及國際組織於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潮中的疫情和反應,依照洲別分類。.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各國疫情及反應 · 查看更多 »

2011年加拿大联邦大选

2011年加拿大联邦大选於2011年5月2日舉行。國會下議院於2011年3月25日通過由加拿大自由黨提出對執政加拿大保守黨少數政府的不信任動議,觸發這次大選。這項動議確認保守黨政府。總理史蒂芬·哈珀於3月26日與總督大衛·約翰斯頓會面後,總督正式解散國會。 從2006年起以少數政府姿態執政的保守黨於今次大選奪得下議院過半數議席,以多數政府姿態重返國會。新民主黨亦贏得創黨以來最多下議院席位,並首度成為官方反對黨。另一方面,自由黨首次淪為第三大黨,而支持魁北克獨立的魁人政團亦失掉大部分議席,前者黨魁葉禮庭和後者黨魁杜錫均告落選,並雙雙辭去黨魁職位。綠黨則首次在大選中贏取議席,黨魁梅伊晉身國會。 這次大選的投票率約為61.4%。.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2011年加拿大联邦大选 · 查看更多 »

2011年世界青年日

26屆世界青年日,簡稱2011馬德里世青(JMJ 2011 Madrid),於2011年8月16日至8月21日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舉行。該屆是世界青年日第13次國際級慶典,主題為「在耶穌基督內生根修建,堅定於信德」,推估約有100萬到150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青年工作者、神職人員與教會工作者參與。.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2011年世界青年日 · 查看更多 »

20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加拿大代表團

201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加拿大代表团參加2012年7月27日至8月12日在英國倫敦舉行的20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加拿大運動員自1900年奧運會以來就一直有參加,唯一一次例外是在1980年,加拿大抵制了當年的奧運會。加拿大此次派出277名運動員,參加24個項目的角逐。加拿大奧運委員會的目標是在獎牌總數上能排到前12名。199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游泳金牌得主Mark Tewksbury被任命為代表團團長, 1984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跳水金牌得主Sylvie Bernier被任命為代表團團長助理。 三項全能運動員、200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冠軍及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亞軍Simon Whitfield擔任開幕式上加拿大代表團的旗手。65歲的運動員Ian Millar將會是加拿大最年長的參賽者,而15歲的體操運動員Victoria Moors將會是最年輕的加拿大參賽者。除了277名運動員外,代表團還有93名教練和137名任務團隊人員。.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20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加拿大代表團 · 查看更多 »

2012年羅傑·費德勒網球賽季

2012年,澳網進入四強後,以盤數7–65、 2–6 、6–75、4–6負於納達爾,連續兩年四強出局,在馬德里大師賽後,排名升至世界第二,但在羅馬大師賽後,又回到世界第三。在法網,費德勒半決賽4–6、 5–7 、3–6不敵排名世界第一的喬科維奇。在溫布頓創歷史地八次進入決賽,對陣英國選手穆雷,費德勒先輸一盤,隨後倒追三盤逆轉對手,以4-6、7-5、6-3、6-4四盤贏得比賽,第七次奪得溫布頓冠軍,追平桑普拉斯的七次奪冠紀錄。此外,費德勒積分以75分微弱差距超越衛冕失敗的喬科維奇,在決賽后的星期一第三次登頂世界排名第一,將其排名第一總週數超越桑普拉斯的286週的記錄。同時,費德勒還刷新了自己保持的最高大滿貫冠軍數目到17個。此次奪冠也讓費德勒成爲繼阿加西后又一名30歲后奪得大滿貫的選手,以及除康納斯外奪得超過一個「爸爸級滿貫」的球員。緊接參加2012倫敦奧運,夥拍華連卡出戰雙打,但第二輪落敗而未能衛冕,單打方面則打進決賽,以2-6、1-6、 4-6敗於安迪·梅利而取得銀牌。之後美網系列賽開打,但奧運會後費德勒需要休息退出了羅傑斯盃,但之後立即於辛辛那提大師賽復出並在決賽中兩盤擊敗德約科維奇(第一盤一局未失)捧得冠軍。來到美網,費德勒進入八強遭遇伯蒂奇,雖然與第三盤扳回一城仍4盤不敵對手,9年來首次無緣美網4強。年終賽則晉身決賽,以66-7、5-7不敵喬科維奇。戴維斯盃瑞士隊憑藉他的兩場單打勝利客場戰勝荷蘭隊順利保組。費德勒本年度共奪得6座ATP單打冠軍,一座大滿貫(溫布頓),三座1000賽(印第安維爾斯、馬德里以及辛辛那提),兩座500賽冠軍(鹿特丹、杜拜)。.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2012年羅傑·費德勒網球賽季 · 查看更多 »

2013年12月

; 科學技術.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2013年12月 · 查看更多 »

2013年亞伯達洪水

2013年亞伯達洪水是指在2013年6月時加拿大亞伯達在經歷大雨之後引發的洪水災情,這也是當地省政府所面對過最為嚴重的災情,其中包括弓河、、、和南薩斯喀徹溫河的主要河道與支流附近地區影響甚重。一共有27個地區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同時隨著水位上漲使得許多社區發布撤離命令後,有28個緊急應變中心則陸陸續續展開收容作業。在這次洪水之中皇家加拿大騎警已經證實有4人因此而喪命,另外在受災地區有將近100,000人被迫撤離家園,加拿大政府也派遣約2,200名加拿大軍隊士兵投入救災行列。根據初步的統計表示洪水可能將造成30億至50億多的加拿大元損失,同時洪水消退後意味著清理受災區域將會是一項浩大工程。.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2013年亞伯達洪水 · 查看更多 »

2013年梅干提克湖火車事故

2013年梅干提克湖火車事故於東岸日光時間2013年7月6日淩晨1時15分左右在加拿大魁北克梅干提克湖鎮發生。一列由73架車卡組成的載貨火車在無人監控的情況下出軌,車上載有的原油隨之起火繼而爆炸,事故造成42人死亡,8人失蹤,鎮中心逾30座建築物被摧毀。 這宗事故是加拿大史上傷亡第四慘重的鐵路意外,並是從1864年起該國傷亡最慘重的鐵路意外,此外也是北美洲自1989年起傷亡最慘重的鐵路意外。.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2013年梅干提克湖火車事故 · 查看更多 »

2014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印度代表團

2014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印度代表團共包括三個項目的三名運動員。由於印度奧林匹克協會被IOC停權處分,印度的運動員在賽事初期必須以獨立參賽者的身份參與賽事。2月11日,印度奧林匹克協會舉行選舉後,獲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恢復會籍,餘下的兩名印度選手可以恢復使用印度國旗參賽,印度國旗也在索契冬奧村升起。.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2014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印度代表團 · 查看更多 »

2015年

没有描述。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2015年 · 查看更多 »

201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转播商列表

201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经过遍布全球的转播商电视转播。和以往一样,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将制作全球信号提供给各地转播商用作转播。在大多数地区中,2016年夏季奥运会的转播权与2014年索契冬奥会打包,但一些广播公司会另外购买转播权。.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201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转播商列表 · 查看更多 »

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加拿大代表團

201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加拿大代表团参加2016年8月5日至8月21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201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自从1900年首次参加奥运会以来,加拿大在几乎每一届奥运会上都有派代表团参赛(1980年奥运会除外,因为加拿大参与了美国发动的联合抵制1980年夏季奥运会活动)。2014年底,加拿大奥委会任命Jean-Luc Brassard为代表团团长,后来Brassard于2016年4月辞去团长一职,由此导致的职位空缺由Curt Harnett填补。 本届奥运加拿大代表团共派出314名运动员参赛,与2012年伦敦奥运相比增加37人。加拿大代表团在本届奥运定下的目标是至少获得19枚奖牌(与2012年相比增加一枚)同时在奖牌总数上跻身前12名,加拿大最终获得22枚奖牌,奖牌总数位列前10名,达到了目标。获得奖牌的加拿大运动员将获得奖金。金牌、银牌、铜牌获得者的奖金额分别为50,000、20,000和10,000加拿大元。 2012年奥运女子蹦床冠军罗西·麦克琳南获任命为加拿大代表团的开幕式旗手。游泳运动员佩妮·奥莱克夏克在本届奥运获得4枚奖牌,成为了截至本届奥运结束为止单届夏季奥运获得奖牌最多的加拿大运动员。奥莱克夏克后来获任命为代表团闭幕式旗手,成为截至本届奥运为止加拿大年龄最小的旗手。.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加拿大代表團 · 查看更多 »

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女子100公尺蝶式比賽

201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女子100米蝶泳比赛于2016年8月6日至7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奥林匹克水上运动中心举行。 瑞典运动员莎拉·斯约史卓姆在决赛中打破世界纪录,并成为第一位在奥运该项目上夺冠的瑞典选手。年仅16岁的加拿大运动员佩妮·奥莱克夏克以破世界青年纪录的成绩夺得银牌,上届奥运冠军得主达娜·沃尔默则以56秒63获得铜牌。 两名中国选手陈欣怡和陆滢分别获得第四名和第五名,日本选手池江璃花子、澳大利亚选手艾瑪·麥基翁以及珍妮特·奥特森分别获得剩下的名次。 比赛结束后数日,经确认,中国选手陈欣怡在赛前的一次药检中被查出氢氯噻嗪呈阳性,她的成绩因此被取消。.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女子100公尺蝶式比賽 · 查看更多 »

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女子4×100公尺自由式接力比賽

201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女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比赛于2016年8月6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奥林匹克水上运动中心举行。 由艾瑪·麥基翁、布里特妮·伊尔姆斯里、勃朗特和凯特·坎贝尔组成的澳大利亚队在本次比赛中表现出色,以3分30秒65的成绩打破了队伍保持的世界纪录,毫无悬念地夺得冠军。由西蒙娜·曼努埃尔、Abbey Weitzeil、达娜·沃尔默和姬蒂·雷德基组成的美国队则以3分31秒89的成绩打破美洲纪录,获得一枚银牌。而由Sandrine Mainville、Chantal Van Landeghem、Taylor Ruck和佩妮·奥莱克夏克组成的加拿大队则以3分32秒89的成绩获得一枚铜牌,终结了加拿大女子游泳队20年来无奥运奖牌入账的纪录。 本次比赛的奖牌有力争夺者荷兰队在这次比赛中以近1秒之差与奖牌失之交臂,而瑞典队、意大利队、法国队和日本队分获五至八名。.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女子4×100公尺自由式接力比賽 · 查看更多 »

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女子4×100公尺混合式接力比賽

201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女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比赛于2016年8月12日至13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奥林匹克水上运动中心举行。 由凯瑟琳·贝克、莉莉·金、达娜·沃尔默和西蒙娜·曼努埃尔组成的美国队尽管在决赛前半段处于落后状态,但最终仍以3分53秒13的成绩逆转取胜,其中负责蝶泳的第三棒队员沃尔默游出56秒,帮助美国队赶超对手,而负责自由泳的第四棒队员曼努埃尔则游出52秒43,巩固了美国队的优势。 另一方面,由埃米莉·西博姆、泰勒·麦基翁、艾瑪·麥基翁和凯特·坎贝尔组成的澳大利亚队尽管在第三棒结束时仅位列第六,但负责第四棒的凯特·坎贝尔在最后阶段冲刺有力,游出了52秒17,帮助澳大利亚队挽回劣势,重返前三,最终队伍以3分55秒获得第二名。由米耶·尼尔森、里克·默勒·佩德森、珍妮特·奥特森以及决赛同一天获得女子50米自由泳冠军的佩妮莱·布卢姆组成的丹麦队在比赛中同样发挥出色,该队以3分55秒01的成绩打破欧洲纪录,获得铜牌。 曾获得2015年喀山游泳世锦赛该项目冠军的中国队在此次比赛中以0.17秒之差与奖牌失之交臂,其中负责仰泳部分的傅园慧由于决赛时状态较差,第一棒结束时仅游出59秒53;本次比赛位列五至七名的队伍都打破了各自的全国纪录,其中由此前获得四枚奥运奖牌的佩妮·奥莱克夏克领衔的加拿大队获得第五,俄罗斯队和英国队分别获得第六和第七名;由四次参加奥运的费代丽卡·佩莱格里尼领衔的意大利队则获得第八名。.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女子4×100公尺混合式接力比賽 · 查看更多 »

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相關問題

2016年8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201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出现一系列的相关问题,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关注。.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相關問題 · 查看更多 »

2018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二十三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是2018年2月9日至25日在韩国江原道平昌郡舉行的综合运动会。2011年7月6日在南非德班的第123屆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全體委員大會內投票選出韓國平昌作為主辦城市。此屆奧運將是韓國首度舉辦的冬季奧運會,也是繼198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後第二次舉辦奧運會。 本屆奧運會共設15個大項,102個小項,新增空中單板滑雪、冰壺比賽和高山滑雪混合團體賽。有92個國家奧林匹克委員會的2952名運動員參與比賽,为历届冬奥会规模之最,其中厄瓜多、厄利垂亞、科索沃、馬來西亞、奈及利亞和新加坡首次參賽。 比賽前夕,朝鮮半島緊張局勢威脅到賽事安全,多個國家揚言,如果他們代表團的安全受不到保障,將會退出奧運會。但朝韓兩國最终一同出席開幕式,並組建。朝方派高级代表团出席了此次冬奥会的开闭幕式,文在寅总统接见了朝方高级代表团,朝鲜半岛南北关系得到缓和。.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2018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 查看更多 »

2018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加拿大代表團

加拿大于2018年2月9日至2月25日參加由南韓平昌舉行的2018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自1924年第一届冬奥举办以来,加拿大从未缺席过任何一届冬奥。 2017年2月,前短道速滑运动员Isabelle Charest确认将担任本届冬奥加拿大代表团团长。 2018年1月16日,加拿大奥林匹克委员会宣布花样滑冰冰舞运动员斯科特·莫伊尔和泰莎·沃尔图将担任该代表团开幕式旗手,这是加拿大代表团首次任命两人共同担任同一届冬奥的开幕式旗手。 加拿大在本届冬奥定下的目标是在奖牌总数上排名第一。数据分析机构Gracenote曾预测加拿大将在本届冬奥获得28枚奖牌。最终加拿大获得11枚金牌在内的29枚奖牌,在金牌数和奖牌总数上均排名第三。这是加拿大队首次参加冬奥以来获得奖牌数最多的一届。.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2018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加拿大代表團 · 查看更多 »

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将于2022年在中国北京举行。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于2014年7月确定了六个候选城市,但其中的四个城市因各种原因纷纷退出,最后只有中国北京和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相互竞争。2015年7月31日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的第128屆國際奧委會全體會議上宣布由北京主辦。因此,北京将成为全球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 查看更多 »

202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三十三屆夏季奥林匹克運動會(,),又稱2024年巴黎奧運會,將於2024年8月2日至8月18日在法国巴黎舉行。 共有两座城市参与最终角逐,分别是巴黎以及洛杉矶。美國波士顿原本也提出申辦,但於2015年7月27日宣布退出,後美国奥委会決定由洛杉矶顶替。德國汉堡原本也有意申辦,但於2015年11月29日宣布由於在全民公投中有超過半數的市民投票反對申辦而宣布退出,而最先正式提出申办的罗马在经过多次会议后,於2016年9月21日由罗马市长維吉尼亞·拉吉宣布退出这届奥运会的申办,撤销申办报告。布達佩斯则在2017年2月22日由匈牙利政府撤回申办。 另外不論是哪個城市舉辦,都是该城市第一次舉行残奥会。残奥会从1960年開始,1984年夏季在纽约/曼德維爾舉行,1988年起與奧運同城。 2017年7月11日,国际奥委会决定以投票同时选出2024年和2028年奥运会的举办城市,两座城市同时获得奥运会举办权,打破以往在每屆的7年前才選出的慣例。洛杉矶、巴黎和国际奥委会将在全会结束后立刻进行三方谈判,寻求敲定一份“三方协议”,通过谈判来决定举办奥运会的先后顺序(但仍可能改變,例如其中一方僅保證進入來次決選)。 2017年7月31日,经过洛杉矶与巴黎协商决定:由巴黎举办202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洛杉矶举办202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使得巴黎在时隔100年后第三次举办奥运会,也是法國在進入21世紀後首次舉辦奧運會。之後國際奥委會於2017年9月13日在秘魯利馬舉行的第131届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会议上正式確認這一協商。.

新!!: 加拿大廣播公司和202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