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劉濞

指数 劉濞

劉濞(濞,注音ㄆ一ˋ,拼音pì;),沛郡丰邑(今徐州丰县)人,漢高帝劉邦之侄,劉邦兄長劉喜之長子。因为参与平定英布叛乱有功,被劉邦封為吳王,在位42年。漢景帝時,發動七國之亂謀反,兵敗后被东瓯国人杀死。.

88 关系: 劉卬劉太公劉廣 (德侯)劉禮劉賈劉武 (梁王)城市史史記人物列表史记吳國 (漢朝)吴王吴王濞同姓九王合肥侯大风歌 (电视剧)奉化区奉化縣如东县如皋市妙西鎮娄县 (江苏古县份)宁波历史安兴贵中國鹽業史中國歷朝通俗演義中国历史年表中国叛乱列表东瓯国七国之乱廣陵縣刘姓刘富 (西汉)刘广刘仲刘喜 (代王)刘遂 (赵王)刘驹刘贤刘贤 (吴国太子)刘贤 (菑川王)刘赐 (衡山王)刘邦刘戊周丘前154年前2世紀南京灌孟窦婴美人心計田禄伯...盐业专卖百越荆国西汉西漢藩王列表诛吕安刘豫园灯会財神資治通鑑人物列表齊郡郢 (閩越國王)閩越邹阳邗沟鄧公长洲通扬运河枚乘江苏历史江苏省汉书汉武大帝汉武帝币制改革汉惠帝汉景帝洛阳历史洛阳市湖州市漢書人物列表會稽郡明武宗南巡之爭海陵区浙江省扬州 (古代)扬州历史扬州市晁错 扩展索引 (38 更多) »

劉卬

劉卬(卬音昂)(?—西元前154年),西漢齊悼惠王劉肥諸子之一.

新!!: 劉濞和劉卬 · 查看更多 »

劉太公

劉太公(),中國秦末漢初時期沛郡豐邑(今中國江蘇省丰縣)人,是漢朝建立者劉邦的父親。.

新!!: 劉濞和劉太公 · 查看更多 »

劉廣 (德侯)

劉廣,西漢沛縣(今江蘇省)人,漢高祖劉邦之侄,劉邦兄長劉仲之子,吳王劉濞之弟,被劉邦封為德侯,死後諡號為「德哀侯」,故稱「哀侯」。 七国之乱平息后,朝廷保留了楚国,以楚元王子平陆侯刘礼为楚王,是为楚文王。但却不许德侯入为吴王,于是封國廢除,吳國至此滅亡。.

新!!: 劉濞和劉廣 (德侯) · 查看更多 »

劉禮

刘礼,汉朝宗室,西汉楚王。 其父楚元王刘交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他开始在朝廷做宗正,封平陆侯。前154年,其侄刘戊与吴王刘濞等掀起七国之乱,被汉景帝平定,刘戊自杀。汉景帝命刘礼继楚王位。一共在位三年。前151年,刘礼去世,谥号文,他儿子刘道嗣位。 史記載劉禮曾出現於【細柳營】的典故。.

新!!: 劉濞和劉禮 · 查看更多 »

劉賈

劉賈,秦末漢初沛縣(今江蘇沛縣)人,漢高祖劉邦之宗室,頗有戰功,封為荊王。英布造反時,抵抗而陣亡。.

新!!: 劉濞和劉賈 · 查看更多 »

劉武 (梁王)

刘武(),西汉时期的貴族,與馆陶公主、汉景帝同為窦太后所出,汉文帝嫡次子,汉武帝叔父。.

新!!: 劉濞和劉武 (梁王) · 查看更多 »

城市史

城--市史又称都--市史,论述城市发展的历史。城市与村庄都是人类的定居点,但是城市与村庄不同的是,居住在村庄的大部分人口从事农业生产,而居住在城市的大部分人口则从事非农业生产,如工业、商业、政治管理、和其他服务行业。从古到今,城市越来越多,可以说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人类城市化的历史,研究城市发展进程的规律,有助于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有利于现代城市的建设与完善。.

新!!: 劉濞和城市史 · 查看更多 »

史記人物列表

没有描述。

新!!: 劉濞和史記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史记

《史记》最早稱為《太史公書》,由西汉太史令(太史公)司马迁编写的历史书籍。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間共二千五百年的历史,是纪传体通史之祖。全书包括本纪 12 卷、世家 30 卷、列传 70 卷、表 10 卷、书 8 卷,共 130 篇(卷),52 万 6500 餘字。该书原稿约在西汉末年消失,目前存世最古的史记残卷是日本京都高山寺藏中国六朝抄本,目前存世最古的完整史记是现藏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北宋“景祐本”《史记集解》(其中有十五卷为别版补配)及日本藏南宋版黄善夫三家注史记。 《太史公書》首创的纪传体撰史方法为後来历代“正史”所传承,与後来的《汉书》、《後汉书》、《三國志》合称“前四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对後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皆产生了深远影响,《太史公書》同时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太史公书》最初無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记》、《太史公传》、《太史記》、《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新!!: 劉濞和史记 · 查看更多 »

吳國 (漢朝)

吴国,原称荆国,西汉时期封国。 前201年,刘邦将楚王韩信贬为淮阴侯。楚国一分为二:东阳郡、鄣郡、吴郡为荆国,以从兄刘贾为荆王;薛郡、东海郡、彭城郡为楚国,立弟弟刘交为楚王。前196年,刘贾被英布所击杀。次年,改荆国为吴国,刘邦封二哥刘喜的儿子刘濞为吴王。前154年,吴王刘濞领头挑起吴楚七国之乱,被汉景帝平定,刘濞被杀,吴国国除。 Category:西汉藩国 Category:江苏古代行政区划 Category:前19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前15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新!!: 劉濞和吳國 (漢朝) · 查看更多 »

吴王

吴王,中国古代封爵之一。.

新!!: 劉濞和吴王 · 查看更多 »

吴王濞

#重定向 劉濞.

新!!: 劉濞和吴王濞 · 查看更多 »

同姓九王

同姓九王,汉初刘邦分封的刘氏子弟封国国王,共有齐、楚、吴、淮南、燕、赵、梁、代、淮阳九个。.

新!!: 劉濞和同姓九王 · 查看更多 »

合肥侯

合肥侯,东汉宗室,原名失考。 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六月,冀州刺史王芬听信术士襄楷所言“天文不利宦者,黄门、常侍真族灭矣”,与南阳许攸、沛国周旌合谋,借口围剿黑山贼向灵帝请求增兵,实则意欲趁灵帝回河间省亲之际发动政变,先诛杀黄门、中常侍,再废掉灵帝,改立合肥侯为帝。他们还试图说服议郎曹操、平原高唐吏华歆及华歆同郡名士陶丘洪也参加,同郡陶丘洪亦知名,自以明见过歆。时王芬与豪杰谋废灵帝。语在武纪。芬阴呼歆、洪共定计,洪欲行,歆止之曰:“夫废立大事,伊、霍之所难。芬性疏而不武,此必无成,而祸将及族。子其无往!”洪从歆言而止。后芬果败,洪乃服。——《三国志·华歆传》但曹操拒绝了,认为:“废立是不祥之事,只有伊尹、霍光能成功,现在你们结党的势力,和西汉七国之乱相比如何?合肥侯的尊贵,和吴王、楚王相比如何?这不危险吗?”陶丘洪本欲参加,但华歆也称废立是伊尹、霍光才能做的难事,以王芬的性格,此事必然无成,而招致灭族之祸,劝止了陶丘洪。后因北方有赤气贯天,太史对汉灵帝说这是阴谋之兆,灵帝没有成行,下令王芬罢兵并征其入朝,王芬畏惧自杀,此事果然失败。王芬畏罪自杀。史书并未记载合肥侯是否因此事受到惩罚,也再无合肥侯的记载。而原本自以为比华歆明白的陶丘洪也因此对华歆服气。.

新!!: 劉濞和合肥侯 · 查看更多 »

大风歌 (电视剧)

《大风歌》,是中国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海润荣天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海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电视剧。共44集,导演黄健中。吕良伟、王姬、刘牧、张光北、陈炜、李庆祥主演。2011年12月17日在央视八套每天19:00起五集连播。2010年10月6日年代MUCH台台灣首播。.

新!!: 劉濞和大风歌 (电视剧) · 查看更多 »

奉化区

奉化区是中國浙江省宁波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宁波市区南部,為前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蔣經國故鄉。.

新!!: 劉濞和奉化区 · 查看更多 »

奉化縣

奉化县,中国旧县名,始建制于唐朝,为今天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的主体。.

新!!: 劉濞和奉化縣 · 查看更多 »

如东县

如东县是中國江苏省东南部濒临黄海的一个县,为南通地区的北三县、江苏沿海十四县之一。自2003年以来,如东县以洋口港为重心推进“新兴海港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及“现代旅游城市”三张城市名片,顺应“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国家战略,提出以争当江苏沿海开发第一县为总体目标。.

新!!: 劉濞和如东县 · 查看更多 »

如皋市

如皋市又名雉皋、雉水,在中國江蘇省东部、长江北岸,是南通市代管的一個縣級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上海都市圈内,临近黄海。.

新!!: 劉濞和如皋市 · 查看更多 »

妙西鎮

妙西鎮是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轄鎮,位於湖州市西南約12公里處,地處,南太湖之濱,吳興區西部山區,屬西部半山區鄉鎮。.

新!!: 劉濞和妙西鎮 · 查看更多 »

娄县 (江苏古县份)

娄县,中国古县名。治所在今江苏省昆山市东北,上海市嘉定区西部亦在娄县境。 娄县秦始置,属会稽郡。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属荆国。高祖十一年(前196年),荆国除,娄县属会稽郡。高祖十二年(前195年),立刘濞为吴王,治荆国旧地,娄县属吴国。景帝四年(前153年),吴国废,立刘非为江都王,治吴国旧地,娄县属江都国 。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江都国废,娄县属会稽郡。新莽时,改娄县为“娄治县”,隶会稽郡。东汉建武十一年(35年),复名娄县,仍属会稽郡。永建四年(129年),分会稽郡置吴郡,娄县属吴郡。三国、晋、宋、南齐娄县属吴郡。梁天监六年(507年),分娄县置信义县,属信义郡,又置信义郡治南沙县(今江苏常熟市西北),以信义县属信义郡;旋裁娄县,并入信义县。.

新!!: 劉濞和娄县 (江苏古县份) · 查看更多 »

宁波历史

宁波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夏时,宁波所在地区称为鄞。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始建句章城。秦朝时,宁波属会稽郡,下辖鄞、鄮、句章3县。六朝时,佛教传入宁波,至今仍有较大影响。唐朝,称宁波为明州,市域范围逐渐形成,与当代宁波城市格局相近的城市规格也在那时形成。同时,宁波依赖地理优势成为全国最大的开埠港口,与日本、高丽均有非常频繁的贸易往来。五代时,宁波属吴越国。吴越王钱镠的富民政策发展了宁波的经济。宋代,以王安石为代表的一批大学者使得宁波开始确立“耕读传家、商儒并生”的传统,本土的四明学派开始出现。人口的南迁使得宁波的农业生产和文化领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达使得宁波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发地。元代,宁波已经成为南北货物的集散地和全国最为重要的港口之一。明代,倭寇的进犯和海禁政策使得宁波的航运开始衰败,而宁波商帮也在此时作为重要的商业力量在中国出现。清代,宁波出现了全国闻名的著名学派浙东史学,与西方的交流也日渐频繁。鸦片战争后,1844年,宁波开埠。外资的进入使得宁波本土经济受到重创。此时,宁波商帮开始转变为近代商人并将新兴的上海作为主要活动地点,对上海的城市建设和上海的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华民国时期,宁波经历战乱,经济发展起伏很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宁波靠近台湾,因而成为对台作战的前哨和东海舰队驻地,经济发展几近停滞。改革开放以后,宁波在众多优惠政策和海内外宁波帮人士的帮助下开始迅速发展。.

新!!: 劉濞和宁波历史 · 查看更多 »

安兴贵

安兴贵(),凉州姑臧县(在今甘肃省武威市)人,初唐功臣。.

新!!: 劉濞和安兴贵 · 查看更多 »

中國鹽業史

中國鹽業歷史非常悠久。考盐之名最早见諸於《尚书·禹贡》:“海岱惟青州,厥贡盐……”。许慎《说文解字》释盐曰:“卤咸也。从卤,监声。古者,宿沙初作煮海盐。”先秦以来,中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体制下,生产力水平低下,食盐是较少的能长期维持丰厚利润的商品。盐税自西汉起就成为历代政府财税中的最为重要税种。食盐由政府专卖的制度一直维持到2014年。.

新!!: 劉濞和中國鹽業史 · 查看更多 »

中國歷朝通俗演義

《历朝通俗演义》,又稱《中國历朝通俗演义》,作者為蔡東藩。.

新!!: 劉濞和中國歷朝通俗演義 · 查看更多 »

中国历史年表

中国历史年表,是依年份列出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在朝代更迭之間,執政權經常不會立即轉移,因而會有時間重疊。本年表基於年份不重疊的原則,將在下一個朝代的「記錄」起始點延至前一朝代結束的下一年,並非代表該年份為朝代的真正起始點。.

新!!: 劉濞和中国历史年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叛乱列表

这是发生在中国的大规模叛乱的列表。.

新!!: 劉濞和中国叛乱列表 · 查看更多 »

东瓯国

东瓯(),又称东越、东海,是古代百越部落建立的一个国家,其国土大致在今日浙江省东南的温州至台州中南部一带。其国都为东瓯,国王姓駱氏(一作雒氏),是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的後裔。 东瓯相传是古代越王后裔的封地,越国灭亡之后割据自立。秦灭六国之后,被降为君长。其君长摇率军参加秦末民变,并在楚汉战争中支持汉高祖刘邦,因此在前191年,被西汉册封为东海王,建立东瓯国。前138年,东瓯受到闽越的進攻而举国内附汉朝,被安置在江淮流域的庐江郡(今安徽西部的舒城地区),其故地为闽越所并。 瓯现仍是浙江省温州市的古称,瓯越至今常是温州人的自称。.

新!!: 劉濞和东瓯国 · 查看更多 »

七国之乱

七國之亂又稱作七王之亂,發生於中國西漢初期的公元前154年(漢景帝三年)。當時以被封為吳王的劉濞為中心的七個劉姓宗室諸侯由於不滿朝廷實行削藩政策,削減他們的權力,所以興兵引起之內亂,由竇嬰、周亞夫所平定。 七王為: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膠西王劉卬、膠東王劉雄渠、淄川王劉賢、濟南王劉辟光、趙王劉遂。.

新!!: 劉濞和七国之乱 · 查看更多 »

廣陵縣

廣陵縣,中国旧县名,始建制于秦朝,为今天江苏省扬州市的主体。.

新!!: 劉濞和廣陵縣 · 查看更多 »

刘姓

劉姓是中文姓氏之一,2013年有人口近7000萬,佔中國全國人口的5.34%,在王、李、張之後排第四位。根據中國戶籍管理部門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NCIIS),劉是第四大姓。歷史上,劉姓建立了汉朝、後漢、劉宋、南漢等政權。最早一支劉姓源自堯的後裔劉累,故劉累為劉姓得姓始祖。刘姓的郡望有二十多个,以彭城刘氏最为知名。劉(류、유)姓在韓國亦有分佈,在當地排名第32位,有約22萬人。.

新!!: 劉濞和刘姓 · 查看更多 »

刘富 (西汉)

刘富(),西汉宗室,沛县(今江苏省沛县)人。楚元王刘交之子。 汉景帝元年(前156年)四月封刘富为休侯。他的侄子楚王刘戊淫乱残暴,和吴王刘濞通谋叛乱。刘富使人劝谏刘戊,刘戊不听,刘富害怕而母亲逃奔京师。汉景帝三年(前154年),楚王刘戊与吴王刘濞等起兵叛乱,刘富连坐被免侯,削去属籍。后来朝廷知道他曾经多次劝谏刘戊,于是改封刘富为红侯。因为其母与窦太后有亲,许留京师。汉景帝六年(前151年)去世,谥号庄侯,其后悼侯刘澄即位。汉景帝中元年(前149年)敬侯刘发即位。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年)刘章即位红侯,元朔五年(前124年)刘章无子国除。其子劉辟彊,劉辟彊之子刘德,刘德之子刘向,刘向之子刘歆。.

新!!: 劉濞和刘富 (西汉) · 查看更多 »

刘广

劉廣可能指下列人物:.

新!!: 劉濞和刘广 · 查看更多 »

刘仲

下列人的名字为刘仲:.

新!!: 劉濞和刘仲 · 查看更多 »

刘喜 (代王)

刘喜,字仲,沛郡豐邑中陽里(今江蘇省豐縣)人,汉高祖刘邦二哥,刘太公的次子。原封代王,後因胡人進犯時臨陣脫逃,被降為郃陽侯。後來刘喜的儿子刘濞封为吳王,劉喜又被追尊為王,谥號顷,故稱代顷王、吳顷王。.

新!!: 劉濞和刘喜 (代王) · 查看更多 »

刘遂 (赵王)

刘遂(),西汉高祖刘邦孙,赵幽王刘友之子。汉文帝即位,立刘遂为赵王。之后,晁错建议景帝削藩。赵国被削常山郡。刘遂不满,与刘濞等联合叛乱。刘遂与匈奴连和,举兵往西界,与郦寄激战。栾布破齐国后攻赵国,刘遂自杀。.

新!!: 劉濞和刘遂 (赵王) · 查看更多 »

刘驹

刘驹,西汉宗室,太上皇刘太公曾孙,代王刘喜之孙,吴王刘濞太子。 汉景帝三年(前154年),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等六国叛汉,被汉军击败。刘濞逃到东瓯,被东瓯王所杀。刘驹逃亡到闽越,因为怨恨东瓯王杀其父刘濞,常劝闽越攻东瓯。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闽越发兵围攻东瓯,东瓯王向汉武帝求救,汉武帝派严助征发会稽郡的兵马赴救,汉兵未至之前,闽越兵就已经退去。东瓯请求内迁,武帝下令让他们迁居到长江、淮河之间。.

新!!: 劉濞和刘驹 · 查看更多 »

刘贤

刘贤可以指:.

新!!: 劉濞和刘贤 · 查看更多 »

刘贤 (吴国太子)

刘贤是西汉时期吴王刘濞的太子,被刘启(即后来汉景帝)誤殺。卒于文帝十六年(前165年)。.

新!!: 劉濞和刘贤 (吴国太子) · 查看更多 »

刘贤 (菑川王)

刘贤(),西汉齐王刘肥之子,刘邦之孙。前176年,济北王刘兴居被灭后,刘贤被封为武成侯。前164年,汉文帝分齐国为六国,刘贤被立为菑川王。前154年,晁错建议汉景帝削藩。刘贤同吴王刘濞等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刘贤派兵围临淄,后兵败被杀。 X贤 Category:西汉战争身亡者.

新!!: 劉濞和刘贤 (菑川王) · 查看更多 »

刘赐 (衡山王)

劉赐(?–前122年),西汉时期诸侯王,淮南厉王刘长第三子。汉文帝时先被封为阳周侯,后来被封为庐江王,汉景帝时改封为衡山王。汉武帝时,刘赐与淮南王刘安约定谋反,因为家族内部不和事发后自杀。.

新!!: 劉濞和刘赐 (衡山王) · 查看更多 »

刘邦

汉高帝劉邦(),字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蘇徐州丰县)人。秦末汉初的政治家、軍事家。刘邦从沛县起兵反秦,被萧何、曹參、樊哙等人拥立,自稱沛公,后投奔楚項梁,以“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约,破武关,秦王子婴降。秦国灭亡后,项羽分封入关诸侯有功者,封刘邦為汉王。楚汉战争中,劉邦擊敗項羽獲勝,統一自秦亡後的天下,於西元前202年稱帝,史称西漢,為漢朝开国皇帝,駕崩於西元前195年,在位7年,死后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丙寅,葬。己巳,立太子,至太上皇庙。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为高皇帝。《汉书·卷一下·高帝纪第一下》:五月丙寅,葬长陵。已下,皇太子、群臣皆反至太上皇庙。群臣曰:“帝起细微,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曰高皇帝。,史稱汉高帝。太祖為其正式廟號,而史書多稱呼 「漢高祖」。.

新!!: 劉濞和刘邦 · 查看更多 »

刘戊

刘戊()西汉楚夷王刘郢客之子,为汉封国楚国之楚王。在位时间为前174年-前153年。因参与七国之乱,兵敗自盡。.

新!!: 劉濞和刘戊 · 查看更多 »

周丘

周丘(),下邳(今江苏省睢宁县西北)人,西漢人物。 周丘开始酤酒无行,亡命吴国,为吴王宾客。买酒醉饮,酗酒无行,行为不检。汉景帝三年(前154年),吴王刘濞与楚国、赵国等七国举兵反叛,大军尚未渡过淮河时,门下宾客都被封为将、侯、校尉、司马等职。吴王刘濞鄙薄周丘,所以就没封他。周丘进谒吴王,求吴王给他一节符。周丘趁夜驰入下邳,斩杀县令,传告县中豪吏,说明吴国大军将至,先附者有功。于是劝降当地豪吏,一夜之间得三万人。随即率兵北略城邑,攻至城阳国已拥兵十余万。大败城阳中尉军。后来听说吴军大败,率兵回到下邳,没有到达就病死了。.

新!!: 劉濞和周丘 · 查看更多 »

前154年

没有描述。

新!!: 劉濞和前154年 · 查看更多 »

前2世紀南京

南京于:前200年-前195年,为汉朝荆国秣陵县;前195年-前153年,为汉朝吴国秣陵县;前153年-前128年,为汉朝江都国秣陵县;前128年-前114年,为汉朝秣陵侯国;前113年-前101年,为汉朝秣陵县。.

新!!: 劉濞和前2世紀南京 · 查看更多 »

灌孟

孟,西漢軍事人物,原名張孟,穎川郡潁陰(今河南許昌)人,戰死於七國之亂。 张孟曾為潁陰侯灌嬰的舍人,灌嬰对其極為信任,推薦他擔任二千石的官职​​,張孟感恩而改灌姓。七國之亂時,灌嬰的兒子灌何擔任太尉周亞夫的部將,推薦了灌孟。灌孟當時已經年老體衰,並不想參加戰爭,但不得已,還是擔任校尉,並率領兒子灌夫等一千餘人從軍。 灌孟作戰勇猛,不久與吳王劉濞軍戰鬥中陣亡。 其子灌夫不肯返鄉葬父,繼續戰鬥,後因軍功,拜為中郎將。.

新!!: 劉濞和灌孟 · 查看更多 »

窦婴

婴(),西汉清河郡觀津縣(今河北省衡水市武邑縣)人,是汉文帝皇后窦氏堂兄之子,以軍功封魏其侯,後因与武安侯田蚡不和,被以「伪造诏书罪」斩首。.

新!!: 劉濞和窦婴 · 查看更多 »

美人心計

,又名《汉宫美人心计》,是一部2010年首播的中国大陆古装宫廷剧,改编自女作家瞬间倾城的后宫小说《未央·沉浮》。该剧由北京紫骏辉煌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浙江全盛时代影视文化公司、于正工作室和广州电视台联合出品,香港导演吴锦源、梁欣全、陈国华执导,大陆知名电视制片人于正担当编剧并制作,并由林心如、陈键锋、王丽坤、杨幂、何晟铭、罗晋等人领衔主演。全剧从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不久开始,至汉武帝刘彻登基后结束,刻画了汉文帝刘恒皇后——孝文窦皇后的成长史,其中前期主要叙述窦氏在吕后掌权时期悉心辅佐代王刘恒并帮助其夺取帝位的事迹,中期讲述了她当皇后时与文帝宠妃慎夫人的宫廷斗争,后期则讲述她为皇太后时与汉景帝皇后暨汉武帝生母王娡(剧中虚构为慎夫人之女)的后宫博弈。 本剧于2009年7月2日在浙江横店影视城正式开机拍摄,同年9月15日在江苏无锡影视基地杀青关机。2010年3月15日,本剧在上海电视台电视剧频道全国首播,2011年4月4日在安徽、山东、河南、东南、深圳五家卫视(前四家为黄金档,深圳为十点档)上星播出。台湾于2010年5月11日在中视数位台八点档首播,香港于2011年4月18日在无线精选台首播。 本剧的姐妹篇为2011年电视剧《唐宫美人天下》和2012年电视剧《山河恋·美人无泪》(又名《清宫美人无泪》),三剧均由于正制作,合称“美人系列古装三部曲”。.

新!!: 劉濞和美人心計 · 查看更多 »

田禄伯

伯,西汉人,吴王刘濞的属下。 汉景帝三年(前154年),吴王刘濞联合楚、赵等七国作乱,举兵西进,田禄伯被任为大将军。田禄伯认为兵屯聚而西,无它奇道,难以成功。建议亲率五万人,配合主力军,沿着江淮而上,攻取淮南国、长沙国,直入武关,分进合击,和吴王兵会关中,以出奇制胜。吴太子刘驹认为授权臣下,分兵而去,前景不测。刘濞于是不许,田禄伯後事不详。.

新!!: 劉濞和田禄伯 · 查看更多 »

盐业专卖

业专卖曾於世界多處實施,例如:古羅馬、印度及中國等;通常是指食盐销售統由政府垄断、限于政府授权私人经营、或者由公家统一收购等垄断制度。在古代,鹽業專賣通常為強勢政府控制財源的絕佳方式之一,比方歐洲羅馬就曾利用食鹽專賣控制所轄領域,20世紀的英國,也曾於印度殖民地實施食鹽專賣。不過也因為鹽業專賣容易造成市場供需不均及價格爭議,因此常引起糾紛。例如印度地區的食鹽專賣,也是印度國父甘地反抗英國政府的起因之一。.

新!!: 劉濞和盐业专卖 · 查看更多 »

百越

越部落从夏、商、西周时期开始就是一个他称。是指使用“戉”这种生产工具(或兵器)的南方部落。由于内部“各有种姓”。广泛分布于亚洲大陆南部大江大河的下游。故战国时将之称为“百越”。王文光:《百越民族史整体研究论述》,《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75页。.

新!!: 劉濞和百越 · 查看更多 »

蚡,西漢御史大夫。《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他的名字为介。 汉景帝三年(前154年),吴王刘濞以清君侧诛晁错为名,七国之乱爆发,汉景帝杀死御史大夫晁错,随后平定七国之乱。汉景帝四年(前153年),汉景帝以蚡为御史大夫,蚡没有记载姓氏,不确定是否即汉武帝的舅舅、后来担任太尉的田蚡。汉景帝六年(前151年)汉景帝以岑邁为御史大夫,取代蚡。《汉书》记载介之后的御史大夫即桃侯劉舍,中间没有岑邁。 |- |colspan.

新!!: 劉濞和蚡 · 查看更多 »

荆国

荆国可以指:.

新!!: 劉濞和荆国 · 查看更多 »

西汉

西汉(前206年或前202年-8年、23-25年)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是汉朝的一部分。前206年刘邦被西楚霸王分封为汉王而建立政權,后经过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取胜后,前202年最终统一天下,在定陶县 (今属山东省)称帝,定都长安,国号为“汉”。项羽以“巴蜀汉中四十一县”封刘邦,以治所在汉中称“汉王”,称帝后遂以封国名为王朝名。又刘邦都城长安位于刘秀所建汉王朝都城洛陽之西,为加以区别,故史称“西汉”,有时又以都城与刘秀所建汉王朝的相对位置代称为“西京”。而刘邦建立的汉王朝在刘秀所建汉王朝之前,因此历史上又称前者为“前汉”。 西汉建立后,刘邦废秦苛法,实施无为而治。减轻赋稅和徭役,釋放部分奴婢,抑制富商,限制土地兼併,并且獎勵開荒,使汉初经济得到恢复。文帝、景帝时继续重视农业,盐铁等手工业及商业也有发展 中国战略网。 西汉初期分封诸侯王,而后地方诸侯王势力膨胀,最终导致在景帝时出现了「七国之乱」,平叛后诸侯王势力被削弱。 武帝时是西汉的鼎盛时期。国家统一货币,铸五铢钱,严禁私铸钱,铸铁业实行国家专营,实行均输法、平准法,朝廷财政收入大增。在这基础上,武帝采取了积极的对外政策。北方匈奴长期以来是汉朝主要边患,武帝发动了三次战役打击匈奴,使匈奴远徙漠北,保证了河西走廊的安全。又在西北边地屯田,修长城,筑烽燧,并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中亚的贸易通道。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欧亚大陆文化贸易的交流。武帝还采用儒生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授五经,使经学成为食禄的工具 中华文化信息网。当时又建立藏书库,整理图籍,使文化得到发展。史学家司马迁写下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昭帝、宣帝时,出现外戚专政,豪强势力增强,流民增多。元帝以后,宦官和外戚更加得势,百姓起义不断出现。成帝时太后的外戚王氏控制了政权,王氏兄弟四人和侄王莽相继为大司马大将军。哀帝时,王莽企图用「再受命」的办法来解决危机,结果失势。平帝时,王莽复起,通过一系列手段来为支持自己篡位夺权做准备。平帝病死,孺子刘婴立,王莽见有机可乘,于居摄三年(公元8年)废孺子婴,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新」,西汉亡。西汉一共210年。假如不算少帝、昌邑王(废帝)刘贺等一些在位时间较短且为吕雉等人的傀儡皇帝的话,西汉一共经历了11代皇帝、12代君主(因为孺子婴没有当上皇帝,仅仅当了3年的皇太子)。也有把新朝灭亡后在長安重建漢室的更始帝算作西汉最後一位皇帝,但劉秀建立的東漢並不視其為漢朝皇帝,因此歷史說法存在爭議。 西汉极盛时的疆域东、南到海,西到今巴尔喀什湖、费尔干纳盆地、葱岭一线,西南到今云南、广西以及今越南中部,北接大漠,东北至今朝鲜半岛北部。 西汉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对外贸易繁荣,耕地扩大,冶金和纺织技术先进,现在巩县铁生沟遗址发现的低温炒钢炉在世界冶金技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西汉是中华文化的高峰,通过丝绸之路和各国往来频繁,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西汉定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陵寝遍布关中,文物遗存十分丰富,显示出“汉并天下”的时代风貌。汉朝后华夏族出现了新的自称“汉族”。.

新!!: 劉濞和西汉 · 查看更多 »

西漢藩王列表

《漢書·卷十九·百官公卿表第七》載,“諸侯王,高帝初置,金璽盭綬,掌治其國。有太傅輔王,內史治國民,中尉掌武職,丞相統衆官,羣卿大夫都官如漢朝。景帝中五年令諸侯王不得復治國,天子為置吏,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愽士官,大夫、謁者、郎諸官長丞皆損其員。武帝改漢內史為京兆尹,中尉為執金吾,郎中令為光禄勳,故王國如故。損其郎中令,秩千石;改太僕曰僕,秩亦千石。成帝綏和元年省內史,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中尉如郡都尉。” 本表列出西漢所有的諸侯王。凡因謀反、犯罪、無後等各種原因而除國者,若此後又立同名國,則另立新表格於其下。凡諡號僅列王號、侯號者,為因謀反、犯罪等原因而無諡號。在位年數不足一年者,按一年計算。.

新!!: 劉濞和西漢藩王列表 · 查看更多 »

诛吕安刘

诛吕安刘是中国西汉建立的第二十三年即汉高后八年(前180年)八月二十六日齐哀王起兵至汉孝文帝元年十月一日汉孝文帝即位的六十六日之间所连续发生的两场政变诛吕政变和安刘政变的总称。 皇太后吕雉驾崩前任命侄子赵王吕禄为上将军,吕王吕产为相国,执掌汉朝军政大权。吕雉同时任命任命宿将灌婴为大将军发兵镇守荥阳,以防东方刘氏诸王起兵篡夺皇位。吕雉驾崩後,吕禄的女婿朱虚侯刘章从妻子处得知岳父立场温和,便密告兄长齐哀王刘襄起兵,刘襄协同叔父楚元王刘交举兵西进,想自立为帝。吕产闻讯想要发兵平乱,但朝中大臣陈平與周勃等人及时介入反呂,将可能发生的全面内战转化为诛吕政变,巧妙的诛杀了吕氏一族。 由于此前汉孝惠帝早亡,吕雉所立皇帝刘弘被質疑並非孝惠帝的親生子,正当性不足,刘襄會同叔父刘交起兵欲争夺皇位。为了解决皇位继承问题,陈平等杀害了刘弘和他的三个兄弟,拥立代王刘恒为皇帝。此后陈平與周勃等人为了稳固皇权做了数种措施,最终安刘,为日后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

新!!: 劉濞和诛吕安刘 · 查看更多 »

豫园灯会

豫园灯会是元宵节期间上海豫园一带举办的一项影响力盛大的传统民俗活动。.

新!!: 劉濞和豫园灯会 · 查看更多 »

財神

財神是東亞地区信奉的掌管金錢與財富的神明,不同的地區、不同的行業,都會信奉不同的財神。現代的人們常讚美手握大筆金錢的人為「財神爺」,包括構思財政預算案的財務主管、計算薪金的會計、及慷慨解囊的富翁。.

新!!: 劉濞和財神 · 查看更多 »

資治通鑑人物列表

《資治通鑑》编者是古代中国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书名为宋神宗所定,是一部编年体的史书,共294卷,跨古代中国16个朝代,共1362年。 本列表指本书中包括的传记人物名称及概述,详细请参加具体人物条目。.

新!!: 劉濞和資治通鑑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齊郡

齊郡,又名齊國,中國古代郡、國名。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滅齊國,於其故地分置齊郡、琅邪郡。漢初劉邦封韓信為齊王,領田氏齊國故地,後徙韓信為楚王,分齊國為七郡。漢高帝六年(前201年)復置齊國,治所在臨菑縣(縣治在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齊都鎮),領七郡七十三縣,其地相當於今山東省北部、中部、膠東半島和東南沿海地區。至武帝時,齊國之地已分為十二郡國,又除齊國為齊郡,屬青州刺史部。西漢後期,齊郡僅轄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淄博市區東部及青州、臨朐、廣饒一帶,人口五十餘萬。王莽改齊郡為濟南郡。漢光武帝復置齊國。魏晉南北朝諸代,或置齊郡,或置齊國。北魏時齊郡屬青州,另於濟南郡之地置齊州。隋初廢齊郡。隋煬帝改齊州為齊郡,治歷城(在今濟南市城區),臨淄改屬北海郡。唐初改郡為州,廢齊郡,復置齊州。.

新!!: 劉濞和齊郡 · 查看更多 »

郢 (閩越國王)

郢(Tīng;Éng;),閩越國歷史上的一位國王,無諸之子,騶氏。無諸死後,郢與其餘子孫爭鬥並奪下王位。 漢朝鎮壓吳楚等七國之亂後,吳王劉濞的兒子劉子駒逃亡到了閩越,勸說郢起兵討伐東甌。於是郢在建元三年(前138年)大舉進攻東甌國,包圍其都城。東甌國向漢朝求援。漢武帝遣嚴助率軍,自會稽從海上增援東甌。郢見漢軍兵至,退兵回國。此後,東甌國被漢朝遷到了江淮一帶,閩越成為了漢朝東南方最強大的國家。 建元六年(前135年),閩越王郢發兵攻打南越,南越王趙胡上表漢廷請求增援。漢武帝遣大行王恢率軍自豫章出發,大農韓安國自會稽出發,水陸並進攻打閩越。郢立即發兵拒險。其弟余善認為漢軍強大,不可與之為敵,與大臣合謀,用鏦擊殺了郢,向漢朝投降。隨後,余善被漢朝冊封為東越王,而另一位閩越國宗室繇君丑則被冊封為越繇王。 相傳閩越首都東冶附近的鱔溪中有大鱔危害百姓,每年正月十五,都要吃掉村中的一對童男童女。閩越王郢的第三子騶寅(白馬三郎)得知此事後為民除害,用箭射死了它。但白馬三郎也在搏鬥中被大鱔捲入水中溺死。後世的福州人為了紀念白馬三郎,尊他為神,建立「白馬尊王廟」對他進行祭祀。.

新!!: 劉濞和郢 (閩越國王) · 查看更多 »

閩越

閩越(Mìng-uŏk;Bân-oa̍t;Mâing-ṳ̆e;Máng-e̤̍h),又稱為閩粵,亦稱為無諸國。狭义上的闽越指今中國福建省。在中國戰國時期,越國被楚國所滅,於越人外遷至闽中地区,與當地的百越土著“闽人”所共同建立的一個國家,主体部族为当时的闽部落和於越部落,后世人便将融合了越国文化并承袭了越国衣钵的古闽人称为閩越人,存在的時間大致上在公元前333年至公元前111年之間。尤其是公元前202年之後的六、七十年之間,國力達到鼎盛,是當時中國東南方勢力最強的國家,閩越王無諸在城村(今福建省武夷山市南邊的興田鎮)所建的王城,也是當時東南一帶規模最大的城市。.

新!!: 劉濞和閩越 · 查看更多 »

邹阳

邹阳(?—前120年),西汉散文家,齊國人。.

新!!: 劉濞和邹阳 · 查看更多 »

邗沟

邗沟(邗读作“韩”)是联结沂沭泗河水系和淮河的中国古代运河。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于公元前486年~前484年开凿。南起今扬州近郊的邗城之下的长江,故名邗沟,北经樊梁湖(今高邮附近)折向东北,入射阳湖,再向西北经淮安入淮河。 邗沟的修建,得以使吴国的水军北上和齐国、晋国争霸。西汉吴王刘濞亦有开凿,凿通了茱萸湾(今扬州市湾头镇)向东经海陵仓(今泰州市海陵区)到蟠溪(今南通市如皋东陈家湾)的运河。东汉以后,逐渐显示出经济价值。后来隋代开凿隋唐大运河,就部分利用了这条水道。.

新!!: 劉濞和邗沟 · 查看更多 »

鄧公

邓公,《汉书》作“邓先”,汉朝城固人,多奇计。.

新!!: 劉濞和鄧公 · 查看更多 »

长洲

长洲可以指:.

新!!: 劉濞和长洲 · 查看更多 »

通扬运河

通扬运河,是从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苏省南通市到江苏省扬州市之间的东西向的运河,位于江苏省里下河水网南部。通扬运河有两条,一条是西汉开凿的老通扬运河,一条是1958年新开挖的新通扬运河,两条通扬运河近乎平行,新通扬运河在扬州市江都区宜陵镇五里窑穿过老通扬运河,呈剪刀形交叉。五里窑以西,新河在老河南侧;五里窑以东,新河在老河北侧江携海,《江都有哪些著名水利工程(二)》,,2009-1-11 更新。(中文)。.

新!!: 劉濞和通扬运河 · 查看更多 »

枚乘

枚乘(?—公元前140)字叔,西汉淮阴(今属江苏省淮安市)人,辞赋家。.

新!!: 劉濞和枚乘 · 查看更多 »

江苏历史

江苏地域是汉族诞生的摇篮之一,江苏北部屬徐州,而南部屬揚州。三千年来,经济文化都处于中国的前列。江苏省会南京号称六朝古都,十朝都會,做過十二個朝代的都城,一直被視為中華正朔。「無錫」作為吳文化的發源地,「蘇州」作為吳文化最為代表城市,名揚海外。而境内的扬州、徐州在历史上也曾经为各割据政权的首都。.

新!!: 劉濞和江苏历史 · 查看更多 »

江苏省

江苏,简称苏,是現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东地区的一省,省名为江宁(南京)和苏州的合称,省会为南京市。江苏省地跨长江、淮河南北。 江苏可分為苏南、苏中、苏北三個區域,也可划分为江南、江淮、淮北三个区域,這三個區域在文化、地理、经济各方面都呈现其獨特性。东吴以来,历东晋、南朝、隋、唐、南唐、北宋、南宋,江苏地区经济文化一直比较繁荣,拥有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明朝中后期、清中期,分别达到巅峰。1927年,当时亚洲最大的城市上海和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先后设立特别市而脱离江苏省,江苏的地位有所下降。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迅速。 該省人类发展指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均居中国(大陆)省级行政区第四位,地区生产总值則居全国第二位、世界第六位。江苏与上海、浙江省、安徽省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新!!: 劉濞和江苏省 · 查看更多 »

汉书

-- 《汉书》,又名《前汉书》,中国古代历史著作。东汉班固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变更,改「书」为「志」,改「列傳」為「傳」,改「本紀」為「紀」,无「世家」。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记载了上自西汉汉高祖元年(前206年),下至新朝地皇四年(23年),共230年历史。《汉书》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辞造句典雅远奥,与《史记》平暢的口語化文字形成鲜明对照。中国纪史方式自《汉书》以后,都仿照其体例,纂修了纪传体的断代史。 自班彪起即以著《漢書》為己任,經過二十餘年努力,班固完成了《漢書》的主要部分。漢和帝永元元年(89年),班固隨從竇憲出擊匈奴,參預謀議。後因事入獄,永元四年死在獄中。時《漢書》還有八表和《天文志》沒有寫成,漢和帝命班昭(曹大家)入東觀藏書閣補作,馬續協助班昭作了《天文志》。故漢書前後歷經四人之手完成,歷時四十多年。漢書注疏中,最著名者有唐顏師古注、清王先謙補注。.

新!!: 劉濞和汉书 · 查看更多 »

汉武大帝

《汉武大帝》是中国大陆拍摄的一部以汉代為背景的电视剧,由《雍正王朝》导演胡玫执导,陈宝国、焦晃和归亚蕾主要參與演出,由中国中央电视台和世纪英雄电影投资公司等4家单位联合摄影製作,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於2005年的开年大戏。《汉武大帝》於2003年開始拍摄,于2005年1月2日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剧场》开播。主题曲由韩磊演唱,香港版本由李克勤演唱。.

新!!: 劉濞和汉武大帝 · 查看更多 »

汉武帝币制改革

汉武帝币制改革指中国西汉武帝统治时期进行的币制改革。西汉自建立以来,币制混乱,郡国铸币失控又是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发生的原因之一,故汉武帝即位后,为了中央政府在经济管理和政治统治上的需要,便十分重视解决币制问题,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基本解决了汉初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币制问题,一方面稳定了金融,另一方面将汉高帝下放地方的铸币权重新统一于中央。.

新!!: 劉濞和汉武帝币制改革 · 查看更多 »

汉惠帝

漢惠帝劉盈(前210年—前188年9月26日),字满,汉朝开国皇帝汉高帝刘邦和皇后吕雉之子。西汉第二代皇帝,於前195年6月23日—前188年9月26日在位,在位7年,其正式諡號為「孝惠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惠帝」,也是中国史上第一位皇帝所立的「皇太子」(扶蘇被訛稱為秦「皇太子」,事實上只是長子,秦始皇未立之。胡亥在秦始皇死后诈立为皇太子)。 惠帝在位期间,以温柔敦厚的个性,积极推行黄老学说,注重国家的休养生息和无为而治,放松文化专制政策,修筑长安城,为巩固西汉政权,安定社会,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惠帝在位时朝政深受母亲呂后干预,呂后具有压制性的影响力,並成为實際统治者,因此司马迁《史记》未设孝惠本纪,反而设〈吕太后本纪〉。 由于受到有限的历史史料,加上其被呂后控制,史官为提高其異母弟汉文帝的地位,长期以来将惠帝视为一位“仁弱”君主,由司馬遷開始,古代学者稱在位时深受呂后臨朝聽政控制,对惠帝往往不太注意,且他所有的兒子都被誅滅諸呂的陳平、周勃、夏侯嬰等大臣們殺死滅口,更無子嗣可提,故只有偶爾宣揚其仁慈友愛的性格。 近世学者所著秦汉史更常直接对其略而不提,而对他的研究也屈指可数,近年有少数学者将他重新审视,稱其統治時與呂后配合,採用黃老之道,能與民休息,但另外的學者則稱,政治上建樹基本上屬於呂后的發揮,惠帝甚至不如部分东汉皇帝通過宦官與外戚大臣鬥爭而掌握实权,故评价不高。 惠帝之後的漢朝和西晉皇帝諡號中都有一「孝」字(除漢光武帝、晉武帝、劉辯,不含追封),故常省略。.

新!!: 劉濞和汉惠帝 · 查看更多 »

汉景帝

汉景帝刘启(),为西漢第六位皇帝(前157年7月14日—前141年3月9日在位),在位16年,享年48岁,其正式諡號為「孝景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景帝」,景帝後元三年正月甲子(前141年3月9日)崩于未央宮,二月癸酉(3月18日)葬于阳陵(今陕西高陵县西南)。为汉文帝刘恒長子,母竇皇后。他在位期间,主要是削诸侯封地,平定七国之乱,巩固中央集权,勤俭治国,发展生产,他统治时期和他父亲文帝统治时期合称文景之治。景帝以后所有西汉皇帝,新莽时期的更始帝刘玄、所有东汉皇帝,以及三国时蜀汉皇帝刘备、刘禅,都是汉景帝后裔。.

新!!: 劉濞和汉景帝 · 查看更多 »

洛阳历史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核心发祥地,华夏、中华、中土、中国、中原、中州等称谓均源自于古老的洛阳城和河洛文明。元代以前,洛阳长期被认为是中国的天然法定都城,大一统的王朝多以洛阳为首都或陪都,割据政权也均以进入洛阳作为逐鹿的目标和自身正统性的象征,这一时期的洛阳历史承载了中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元代以后因战乱和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洛阳地位有所下降,退化为中部地区一个普通县的水平,这一时期的洛阳历史折射了中国各地方在农业社会晚期的普遍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洛阳人口数量、城市规模和工商业发展都有较大的飞跃,成为以重工业制造和历史文化旅游闻名的重要城市,这一时期的洛阳历史反映了一个内陆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历程。.

新!!: 劉濞和洛阳历史 · 查看更多 »

洛阳市

洛阳市(,邮政式拼音:Loyang)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中原地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现为河南省及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是丝绸之路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城市,也是国务院认定的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011年被联合国授予“世界文化名城”称号。洛阳自夏朝开始,前后有十三个正统朝代以其为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建都政权数量最多、持续建都时间最久的都城,拥有5000年文明史、3000年建城史和1500年建都史。仰韶曙光,夏商肇基,周制礼乐,两汉文章,魏晋风流,南北融合,隋唐盛世,宋金兵戈,洛阳城在历史的长河中数度兴废,活跃在文明中心长达数千年,与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始终相依。 洛阳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故名洛阳,又称雒阳、洛邑、雒邑、京洛和洛城,因境內有伊、洛两水,也称伊洛。洛阳地处中原,境内山川纵横,西依崤山,由函谷关通关中平原,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与黄河之险,南望伏牛、熊耳,有“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说。洛阳以其四面环山、八关都邑的地理优势,成为历代帝王青睐之所;也因其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居中位置,成为古往今来的水陆交通要地。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中国”一词最初便是指古代洛阳地区。沿洛水自东向西的洛河两岸,于不足3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夏都斟鄩、商都西亳、东周王城、汉魏洛阳故城和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人称“五都贯洛”。都城遗址分布之密集,联系之密切,时间跨度之大,举世罕见。 现代的洛阳以龙门石窟、白马寺和关林等历史名胜,牡丹、水席、杜康酒等传统文化,以及二里头遗址、汉魏洛阳故城和隋唐洛阳城等国家大遗址而闻名,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阳有三项六处世界文化遗产,其遗产数量在中国城市中仅次于北京。洛阳有5A级景区四项五处,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洛阳是首批经中国国务院批准的享有地方立法权的13个较大的市之一,重要的工业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也是首批中国创新型试点城市,中原经济区和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洛阳全境总面积15,230平方公里,现下辖八县一市六区,截止2015年,洛阳市中心市区建成面积达209平方公里。根据中国国务院2012年批准的《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285万人,中心城区面积将达614平方公里,逐步把洛阳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友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2016年,国务院相继批复《洛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期建设规划》、设立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洛阳片区,千年古都又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新!!: 劉濞和洛阳市 · 查看更多 »

湖州市

湖州市(拼音: Hú zhōu,吳語湖州音:Ghẽw Cieu)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下轄的地級市。地處浙江北部,處在江蘇省蘇州市、無錫市、浙江省杭州市、嘉興市、安徽省宣城市中間,太湖南岸,是中國環太湖城市之中,唯一因太湖而得名的城市。總面積5,820平方公里,人口295萬。 湖州是以上海浦東為龍頭的長三角地區14個重點城市之一。2006年被央視評為中國十大魅力名城之一。湖州是全國著名的蠶鄉,也是世界絲綢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是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綢都之一,素有湖絲衣天下之說。湖州也是全國聞名的魚米之鄉。2014年该市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新!!: 劉濞和湖州市 · 查看更多 »

漢書人物列表

没有描述。

新!!: 劉濞和漢書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會稽郡

會稽郡,中國古郡名。秦置,郡治在吳縣(今江蘇蘇州城區),轄春秋時長江以南的吳國、越國故地。漢初曾為韓信楚國、劉賈荊國、劉濞吳國領地。七國之亂後復置會稽郡。西漢末年,會稽郡轄境大致相當於今江蘇南部、上海西部、浙江大部以及福建地區,是當時轄境最為廣闊的一郡。隸屬于揚州刺史部。東漢中期,分會稽郡浙江以北諸縣置吳郡。會稽郡治所移至山陰縣(在今浙江紹興城區),領十五縣。三國吳時分會稽郡置臨海郡(今浙江東南部)、建安郡(今福建)、東陽郡(今浙江衢州、金華一帶)。西晉至南朝末年,會稽郡僅轄今紹興、寧波一帶。隋文帝滅陳,廢會稽郡,置吳州。隋煬帝改吳州為越州,後又改為會稽郡。唐初置越州,玄宗改越州為會稽郡,肅宗時復為越州。.

新!!: 劉濞和會稽郡 · 查看更多 »

明武宗南巡之爭

明武宗南巡之爭,又稱正德南巡之爭,為明朝正德十四年(1519年)農曆三月的一起政治事件。明武宗在江彬的唆使之下下詔南巡,遭到明朝百官的集體反對,最終以一百余位官員受刑或貶遷,明武宗收回成命而告終。 同年六月,寧王朱宸濠叛亂,史稱“宸濠之乱”。雖然佥都御史王守仁在七月底即平定叛亂,武宗仍然隱瞞戰功,而自封“镇国公”以平亂為由,于同年八月開始南巡。.

新!!: 劉濞和明武宗南巡之爭 · 查看更多 »

海陵区

海陵区是中國江苏省泰州市的主城区。1996年8月12日前为县级泰州市。位于东经119°38’至120°38’,北纬31°55’至33°12’。地处江苏省腹部,宁通公路()中段,卤汀河、南官河、泰东河、引江河、新通扬运河、老通扬运河六条航道的交会点。西邻江都市,北、东与姜堰市接壤,南接高港区。面积203.5平方千米,其中城区面积23.75平方千米。根据2006年统计年报,2005年底全区户籍人口35.53万人。区人民政府驻府前路26号。 海陵区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195年吴王刘濞“东煮海水为盐”,在海陵建太仓(后名海陵仓),并“开邗沟,通运海陵”。《太平寰宇记》称“海诸之陵,因以为仓。海陵之名从此始。”公元937年,在海陵县置泰州,取国泰民安之意,“泰州”之名由此而始。.

新!!: 劉濞和海陵区 · 查看更多 »

浙江省

浙江省,是一个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省份。东临东海,北连长江三角洲,与江苏省接壤,太湖位于两省之间,东北一角邻上海市,西接江蘇省和江西省,南连福建省。境内最大的河流為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省会为杭州市。 浙江是吴越文化、江南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活动,境内有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的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是典型的山水江南、鱼米之乡,被称为“丝绸之府”、“鱼米之乡”。 浙江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尤以發達的民营经济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浙江经济”,至2013年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连续21年位居中国第一。浙江与江苏、安徽、上海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地區生產總值位居中國第四位。.

新!!: 劉濞和浙江省 · 查看更多 »

扬州 (古代)

扬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行政區域名稱,使用於公元589年以前的漫长时间里以及620年到626年,并不是指现在中国江苏省的扬州市。.

新!!: 劉濞和扬州 (古代) · 查看更多 »

扬州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扬州曾有过三次鼎盛,第一次是在西汉中叶;第二次是在盛唐到晚唐时期;第三次是在清朝的“康乾盛世”。 扬州,作为地域称谓,《尚书》等古籍均有记载,为华夏九州之一。.

新!!: 劉濞和扬州历史 · 查看更多 »

扬州市

扬州市(江淮官话扬州话:/iaŋ ʦɤ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所辖的广陵区、邗江区、江都区与仪徵市位于通扬运河以南,高邮市、宝应县则位于通扬运河以北,整体上来说扬州地处江苏中南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长江三角洲北翼,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点上。扬州市景色秀美,城市建筑多古风,是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扬州城区至今已有近2500年的建城史。全市总面积6,591平方公里,市辖区面积2,306平方公里,人口448.36万,其中市辖区人口242.34万人。2014年,扬州GDP达3697.9亿元、人均GDP首次突破8万元,达82660元,在苏中苏北8市中率先超过省平均标准。同时,扬州也是南京都市圈重要城市及长三角经济带核心城市之一,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

新!!: 劉濞和扬州市 · 查看更多 »

晁错

晁错,《史記》、《漢書》本傳作--錯,潁川(今河南省禹州市)人,西汉初著名政论家。.

新!!: 劉濞和晁错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吴王刘濞刘濞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