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劉穆
劉穆(),字敬之,山西平陽府臨汾縣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查看 劉懋和劉穆
劉璣 (成化辛丑進士)
劉璣(),字用齊,陝西西安府咸寧縣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劉賢妃 (宋高宗)
劉賢妃(),臨安人,南宋高宗宠妃。.
查看 劉懋和劉賢妃 (宋高宗)
劉悅 (弘治進士)
劉悅(),字以貞,湖廣荊州府江陵縣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查看 劉懋和劉悅 (弘治進士)
劉懋 (消歧義)
劉懋可以是下列人物:.
查看 劉懋和劉懋 (消歧義)
中國流寇史
流寇又稱流賊,是指流動的土匪、強盜,尤指明朝末年的流寇。流寇並非明朝所特有,清之白蓮教、捻亂也屬流寇性質。李心傳稱:“天下大亂,乃貴賤貧富更變之時”。 流民、饑民往往是流寇的基本組成,连年征战、天灾人祸,导致许多地方出现了流民,流民自然就演变成了流寇。事實上流寇組成份子相當複雜,有逃丁、邊兵、驛卒、礦徒、饑民等。因此管仲提出“禁迁徙、止流民、圉分异”的政策,限制人口的流动。《商君书·垦令》中则提出“使民无得擅徙”。.
查看 劉懋和中國流寇史
韓爌
韓爌(),字虞臣,號象云,山西蒲州(今永济)盘底村人,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吏部给事中韩楫之子。萬曆二十年(1592年)登壬辰科進士,历官庶吉士、少詹事、東宮講官。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礼部右侍郎。泰昌元年(1620年)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天启四年(1624年)魏忠賢妄興汪文言獄,杨涟憤而参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忠贤惊恐,求韩爌解救,韓爌不應。天启五年(1625年)七月二十六日,楊漣與左光斗同日死於獄中。同年,遭魏黨李魯生彈劾,韓爌去职,後又被诬陷贪赃白银二千两,傾家蕩產。只能居先人墓地。 崇祯元年(1628年)明思宗即位後,十二月,再召为首辅,為熊廷弼平反。韩爌與天主教人士如徐光啟、湯若望有往來,家族中有領洗入天主教者。反對兵科給事中劉懋的裁驛之議。崇祯三年(1630年)因门生袁崇煥擅殺毛文龍事被罢职,正月十五日上疏辞官。崇祯十七年(1644年)春,李自成陷蒲州,挾持韩爌之孫强迫見面,韩爌不得不出面。不久憂愤卒,年八十岁。.
查看 劉懋和韓爌
李自成
李自成(),原名鸿基费密《荒书》记载,“自成产时,其父梦一黄衣人入其土窑,故小名黄娃子。”《明季实录》所收米脂县知县边大绶塘报稿中说:“闯贼李自成,幼曾为僧,俗名黄来僧”。又冯苏《见闻随笔》云:自成“小字磑生”;《鹿樵纪闻》卷下,《闯献发难》条,记“李自成,初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陕西米脂人,世居米脂李继迁寨。明末民变领袖之一,大顺政权皇帝。 原是陕北驿卒。崇祯帝采信大臣裁撤驿卒的建议,造成失业驿卒武夫起义,李自成参与起义军。高迎祥被明朝处死后,李自成稱闖王、李闖,成为明末民变领袖之一,率起义军于河南歼灭明军主力。1644年在西安稱帝建立大順,後进攻明都北京,与崇禎帝谈判破裂后,攻入北京城,崇祯自缢,是為甲申之變,至此明朝滅亡。一片石战役后,李自成退入北京称帝。.
查看 劉懋和李自成
毛羽健
毛羽健,字芝田。明朝公安(今屬湖北)人。 天啟二年(1628年)成壬戌科進士,授四川萬縣知縣,轉調巴縣,後入京為雲南道御史,因彈劾杨维垣、阮大铖被除籍。崇禎時起復原官,官至监察御史。與劉懋建議裁驛。裁驛的結果使大量的驛卒無路可走,最後鋌而走險,李自成即在其中。 袁崇焕以“五年复辽”自许,對此,毛羽健表示:“督师袁祟焕对陛下曰五年灭敌。臣心壮之。然恐此语非平日成算。”後來袁崇焕因事下狱,主事陆澄源彈劾羽健是崇焕黨人,落职归里。不久卒。.
查看 劉懋和毛羽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