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指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創傷後壓力症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又稱創傷後遺症)其他專有名詞也可用於代指此疾病; 請參見本條目中 術語 -->是指人在經歷過性侵犯、戰爭、交通事故等創傷事件後產生的精神疾病。其症狀包括會出現不愉快的想法、感受或夢,接觸相關事物時會有精神或身體上的不適和緊張,會試圖避免接觸、甚至是摧毀相關的事物,認知與感受的突然改變、以及應激狀態頻發等 -->。這些症狀往往會在創傷事件發生後出現,且持續一個月以上 --> 。與成人相異,兒童(尤其是十歲以下的幼童)較不容易出現創傷後壓力症 ,孩童患者亦較少出現身心不適的症狀,但對創傷事件的記憶可能會在與他人互動時體現出。創傷後壓力症患者的自殺風險較高。有時候也會將創傷後壓力症稱為創傷後壓力反應(post-traumatic stress reaction)以強調這個現象乃經驗創傷後所產生之合理結果,而非病患心理狀態原本就有問題。 大多數人不會因經歷創傷事件而出現創傷後壓力症。經歷非人身侵犯性創傷(例如事故或自然災害)比較不容易出現創傷後壓力症,而經歷因人際互動而造成創傷(例如強姦或兒童時期受到虐待)的人更容易出現這類的反應。強姦受害者近半數都會有這類的反應。在診斷創傷後壓力症時,會以患者在經歷創傷事件後出現的特異性症狀為基礎。 若患者有出現創傷後壓力症的早期症狀,可以進行以進行預防,但若針對所有受到創傷者進治療,無法達到預防的效果 。目前用於治療創傷後壓力症的主要方法為心理諮商與藥物治療 。以個人或是群體方式進行的的一些心理治療方式可能會對創傷後壓力症有一些療效 。選擇性血清素回攝抑制劑(SSRIs)類抗抑鬱劑是治療創傷後壓力症的一線藥物,半數患者在服藥後病情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藥物治療的效果不及心理治療。目前還不確定合併藥物與心理治療是否會對患者產生更好的治療效果 其他藥物缺乏其用於治療創傷後壓力症有效的證據,甚至苯二氮䓬類藥物的使用還會使病情加重 在美國,每年约3.5%的成人罹患創傷後壓力症,而约9%的人會在其一生的某階段中患上此症。在其他國家,患上創傷後壓力症的人每年佔整體約0.5-1% ,而在武裝衝突頻發地區之比重可能會更高 。總體來說,女性的發病率高於男性。 迄今對創傷後壓力症的最早文字記載可追溯至古希臘時代。兩次世界大戰使學界增加對創傷後壓力症的研究,期間此疾病有許多不同稱呼,包括“”(又稱:砲彈休克症,英文: shell shock)及“戰爭性神經官能症”(英文: combat neurosis)。創傷後壓力症一稱呼於20世紀70年代開始被使用,其命名主要受越南戰爭後美國退伍軍人相關診斷影響。1980年在精神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三版(DSM-III)中,創傷後壓力症被美國精神醫學學會認正式認定為一種精神病.

64 关系: 加拿大印地安人寄宿學校系統受害者學夢劇院 (美國)天與地 (美國電影)已讀不回的戀人巴比伦柏林不正經的魔術講師與禁忌教典幸福來了人口過多廣場恐懼症弱殺制裁者 (電視劇)创伤后压力综合征创伤后应激反应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心理压力紧张综合症刀劍神域外傳Gun Gale Online傑克武士冼家強副作用創傷後壓力心理障礙症創傷後心理壓力緊張症候群創傷後症候群創傷後遺症勇者逆襲 (第二季)獅子王強大神力女超人 (2017年電影)神探夏洛克小姐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精神病学纤维肌痛爆笑超市集數列表瘋狂前女友甘肃女生跳楼事件焦虑症聯合航空華盛頓海軍工廠槍擊事件革命軍 (ONE PIECE)西摩·斯金纳認知偏誤列表請喜歡我趙岩冰殺夫案麻醉風暴2薩利機長:哈德遜奇蹟藍色霹靂號醫學診斷上的性別偏差自殺的方法自我傷害致幻剂苯二氮䓬类药物戒斷症候群...鋼之鍊金術師角色列表鋼鐵英雄陰屍路角色列表附身Legal HighMDMAPTSD林奕含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战争时期的性暴力感謝您為國效力 (電影)敦克爾克大行動性暴力1006的房客 扩展索引 (14 更多) »

加拿大印地安人寄宿學校系統

加拿大印第安人寄宿学校系统 是一群專為加拿大境內原住民(Indigenous people)(包括第一民族、梅蒂人、因纽特人) 所設立的寄宿学校。 該系統由加拿大政府的印地安及北方事務部資助並與基督教教堂合作管理。 加拿大印地安人寄宿学校系统的创建为目的與理念為幫助原住民兒童融入加拿大社会,並成為具有教育背景與投票權的公民。 然而,對管理階層的基督教教會而言,其目的著重於消除原住民文化與信仰對兒童的影響,並以同化政策迫使兒童融入主流的加拿大文化。 在该系统施行的一百多年中,约有三成的原住民兒童(约150,000人)曾經被安置於寄宿学校中。 而至少6000名學童在就學期間死亡。 该系统在加拿大聯邦化(脫離英國殖民)前即確立,但主要經由聯邦成立後於1876年建立的《印第安人法》獲得法律效力。該法在1884年的修訂中規定第一民族兒童須強制就學於日间学校,職業學校、或寄宿學校三者之一。但由於前兩者幾乎位於都市地帶,對於居處偏远的原住民族而言只有寄宿學校是可行的選擇。 原住民寄宿学校通常故意設於距离部落遙遠的區域,以降低學童與原生家庭的互動可能性。印地安事務所專員曾表達,將學校遠離部落可减少家庭探勘兒童的機會,避免他們影響學童的「文明化」過程。在此同時,加拿大原住民的行動亦受通行證系統束縛,以該系統侷限原住民於印地安人保留區中。 最後一所由聯邦營運的印地安人寄宿学校直至1996年才正式關閉。 印地安人寄宿學校對於原住民學童造成的創傷包括強制分離原生家庭,扼殺族語及先人文化,以及各種肢體攻擊和性虐待,並强制剝奪其原住民身分(以提供公民權的美名)。 學童被迫斷絕自己與家庭和文化的連結,並被強制說英语或法语。從寄宿學校畢業的原住民學生往往陷入既無法成功融入加拿大社會也無法回歸部落文化的處境。最終,此寄宿學校系統不可逆的破壞了原住民族文化和信仰的傳承。 此後果被視為與近代原住民族日見頻繁的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酗酒, 药物滥用和高自殺率具有直接關係。 2008年六月11日,加拿大前总理 斯蒂芬‧哈珀公開為加拿大政府及下议院中的各聯邦領導人在過去對原住民族的種種迫害表達道歉。 在總理發言的九天前,原住民成立真相與和解委员会 (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ssion),渴望政府正視並揭露關於寄宿學校的歷史與真相。 該委員會經由公開與私人會議蒐集全國各地寄宿學校倖存者的宣言 並在2008至2013年期間舉行七場全國性活動以纪念並倡導關於寄宿學校的歷史。 TRC在2015年正式建立国家真相與和解中心,並出版多份報告,詳細紀錄倖存者的敘述與相關歷史文件。真相與和解委員會的報告認定原住民寄宿學校系统應被歸為一項種族文化灭绝的惡行。.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加拿大印地安人寄宿學校系統 · 查看更多 »

受害者學

受害者學主要研究受害過程,包括受害者和罪犯之間的關係、受害者和刑事司法系統(即員警、法院和懲戒官員)的互動、以及受害者和其他社會團體或機構(如媒體、企業和社會運動)之間的聯繫。然而,受害者學並不僅限於研究犯罪受害者,也包括其他形式人權侵犯的受害者。.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受害者學 · 查看更多 »

夢劇院 (美國)

夢劇場(Dream Theater)是美國的前衛金屬樂團,也是當今重金屬音樂界裡最具影響力、最具代表性及開創性的前衛金屬樂團。1985年由、和在波士頓伯克利音樂學院組成名為至尊王權(Majesty)的前身樂團。三人後來休學,全心發展樂團,最終形成了夢劇場。儘管隨後出現了陣容變化,但三位創始成員與和一直保持至2010年,直到麥克·波諾離開樂團。2010年10月,樂團開始挑選繼任鼓手的試音活動,於2011年成為新的正式鼓手。 樂團以其熟練的樂器演奏技術而廣為人知,也贏得許多音樂雜誌和其他媒體的榮譽排名。吉他手約翰·帕特西參與過巡迴演奏會六次,超過其他受邀的樂手。2009年,英國音樂作家在書中將約翰·帕特西評為「百大金屬吉他手」第2名。他還獲得《》雜誌評選為「史上最佳十大速彈吉他手」之一。喬丹·羅德斯獲得許多媒體榮譽,例如英國「」網站評論他是「史上最佳鍵盤手」。離開的創始鼓手麥克·波諾贏得美國《》雜誌26種不同的榮譽,並且以37歲之齡成為史上第二年輕進入的音樂人。他的繼任者麥克·曼基尼也在「」極限比賽中創下五次世界紀錄。2010年8至9月間,約翰·邁恩獲得英國「音樂雷達」網站票選為「史上最佳貝斯手」。夢劇場於2010年獲選進入。 夢劇場最暢銷的專輯是1992年的《》,獲得美國唱片業協會金唱片認證,並在告示牌二百強專輯榜登上第61名Billboard Chart history for Dream Theater can be seen at.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夢劇院 (美國) · 查看更多 »

天與地 (美國電影)

《天與地》(Heaven & Earth,又譯天地),是一部1993年的美國電影,奧利佛·史東導演,湯米·李·瓊斯、陈冲、吳漢潤及Hiep Thi Le主演。劇情改編自越裔美籍女子的傳記When Heaven and Earth Changed Places及Child of War, Woman of Peace,以越南戰爭(越戰)為背景。.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天與地 (美國電影) · 查看更多 »

已讀不回的戀人

《已讀不回的戀人》(See You in Time),2017年三立華人電視劇週日十點檔系列的第四十二部作品,也是三立華劇第三部穿越劇,首部以「自行車」為主題的作品。由鍾承翰、蔡黃汝、邱昊奇、小薰領銜主演,由童心娛樂製作有限公司製作。於2017年9月23日開拍,11月14日開鏡,2018年3月20日殺青。台視於12月10日晚上10點首播,三立都會台於12月16日晚上10點播出,台視於2018年4月8日播出最終回,全劇共16集。劇末播出幕後花絮《已讀不回聊天室》播放漏網鏡頭,戲末後會在Vidol影音頻道上傳播出。接檔《噗通噗通我愛你》。.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已讀不回的戀人 · 查看更多 »

巴比伦柏林

《巴比伦柏林》(Babylon Berlin,)是一部德国时代电视剧集,基于的小说改编。剧集设定在魏瑪共和國时期的1929年,黃金的二十年代期间, 并由从科隆调到柏林的警探格利安·拉特和渴望成为警探的夏洛特·利特的视角展开。剧集于2017年10月13日在德国天空卫视旗下的德语频道Sky 1首播。原著系列的第一部《湿鱼》()出版于2008年,注重历史准确性。剧集已被续订两季。.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巴比伦柏林 · 查看更多 »

不正經的魔術講師與禁忌教典

《不正經的魔術講師與禁忌教典》(ロクでなし魔術講師と禁忌教典)是日本小說家羊太郎撰寫的學園魔術幻想戰鬥風輕小說,負責本作插畫的是三嶋くろね。奪得第二十六回Fantasia大賞首獎。 2016年3月宣布決定製作電視動畫。2017年4月4日至6月20日在東京都會電視台、AT-X等電視台播放。.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不正經的魔術講師與禁忌教典 · 查看更多 »

幸福來了

《幸福來了》為民間全民電視公司20週年台慶八點檔連續劇,以「幸福」為主軸。 此劇於2017年1月3日開鏡,6月6日開拍,7月3日舉辦試片記者會,7月4日接檔《春花望露》首播,2018年7月1日全劇殺青,7月3日完結,共播出260集。.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幸福來了 · 查看更多 »

人口過多

人口爆炸(又稱人口過剩)是指在一定地理区域内人类数量的生态足迹超过了当地环境承载力。从长远角度来看,人口过剩也可被视为不可再生能源大幅耗尽或环境承载能力降低,无法支持人口数量。 词汇人口过多讨论的是整个人类数量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地球或较小的地理区域,如国家。人口过多可以由出生率增加、死亡率降低、移民涌入、生物群系不可持续或资源枯竭造成。如果某一贫瘠之地难以为生,虽然人数稀少但也可能会人口过多(如荒漠)。支持人口适度的说法常引述生活质量、环境承载力及饥荒风险来反驳持续高人口增长,支持人口下降。科学家认为人口过多、 过度消费和技术应用导致人类对自然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使得地球进入新的地质世,即人类世。.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人口過多 · 查看更多 »

廣場恐懼症

廣場恐怖症是一種焦慮症,其特徵是人們認為環境不安全並且不容易逃離而產生焦慮症狀。 這些情況可能包括開放空間、公共交通、商場,或僅僅是在自家外 ,在這些情況下可能會導致恐慌發作,而此症狀遇到這種情況幾乎每次都會出現,並持續六個月以上。 受影響的人會竭盡全力避免這些情況。 在嚴重案例中,人們可能完全不能離開自家。 一般認為廣場恐懼症是基因因子與環境因子的結合。這個症狀常常在家庭成員中同時發生,遭受攻擊或是父母過世等挫折性或創傷性事件常常是疾病的引子。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將廣場恐懼症和特殊恐懼症、社交恐懼症等一起歸類為恐懼症。其他可能引起相似症狀的包含分離焦慮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與重性憂鬱障礙。受廣場恐懼症影響的人有較高的憂鬱症或物質濫用疾患風險。。 若未經治療,廣場恐懼症極少自然緩解。治療通常採用一種稱作認知行為療法的心理諮詢方式。認知行為療法在半數的病患都能帶來症狀緩解 。廣場恐懼症影響了約1.7%的成人,女性發生率約為男性兩倍。症狀通常在青年時開始,而到了老年則較不普遍。發生於兒童則非常罕見。廣場恐懼症的英文 "agoraphobia" 一詞源自於希臘文的 "ἀγορά" (英文:agorá),「廣場」之意與 "-φοβία"  (英文:-phobia),「恐懼」之意 。.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廣場恐懼症 · 查看更多 »

弱殺

是1994年上映的香港電影。鄧衍成導演,鍾淑慧、吳毅將、盧敏儀主演。電影主要以一名智障人士在庇護工場被性變態導師強暴殺害,凸顯社會對智障人士及院舍社工的偏見,有關懷弱勢族群的作用。 根據《電影檢查條例》,本片因有正面描寫包括性虐待在內的過度暴力,以及正面反映創傷後壓力症患者的心理問題,因此被評定為第三級影片。.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弱殺 · 查看更多 »

制裁者 (電視劇)

《漫威制裁者》(Marvel's The Punisher)或簡稱《制裁者》(The Punisher),是美國Netflix公司預定推出的一部基於漫威漫畫的旗下同名角色。該劇設置於漫威電影宇宙(MCU)中,同時也與其他漫威電影宇宙電視劇共存於共同宇宙。 《制裁者》於2017年11月17日首播。2017年12月,該劇被Netflix續訂第二季。.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制裁者 (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创伤后压力综合征

#重定向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创伤后压力综合征 · 查看更多 »

创伤后应激反应障碍

#重定向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创伤后应激反应障碍 · 查看更多 »

创伤后应激障碍

#重定向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 查看更多 »

创伤后心理压力紧张综合症

#重定向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创伤后心理压力紧张综合症 · 查看更多 »

刀劍神域外傳Gun Gale Online

是時雨澤惠一所撰的《刀劍神域》系列外傳小說,黑星紅白負責繪畫插畫,川原礫監修。2014年底起電擊文庫開始出版,中文正體版由台灣角川發行。以川原礫創作《刀劍神域》小說中的「幽靈子彈」篇中的線上遊戲Gun Gale Online(GGO)作為基礎。 2017年10月「電擊文庫 秋之祭典2017」宣佈電視動畫製作,於2018年4月開始播放。.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刀劍神域外傳Gun Gale Online · 查看更多 »

傑克武士

《傑克武士》是美國動畫片,由格恩迪·塔塔科夫斯基擔任製作,也就是《德克斯特的實驗室》的製作人。傑克武士與其他動畫不同的是,他卡通裡的任何事物皆沒有輪廓,並採用簡約的藝術風格,以及類似浮世繪的繪畫方式。傑克武士從2001年8月10日至2004年9月25日,得到了艾美獎提名6次並得獎4次,以卡通來說,提名6次得獎4次已經是成就非凡。截至第4季一共52集,格恩迪·塔塔科夫斯基曾說過要出傑克武士電影版,以真正結束《傑克武士》。直到2016年,以成人觀眾作目標的Adult Swim宣佈傑克武士將會在此頻道重啟,這代表著從第五季起故事將會更黑暗和血腥。.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傑克武士 · 查看更多 »

冼家強

冼家強(),外號「家菲」,香港警長,編號33137,小學畢業於迦密愛禮信小學,分別先就讀於梁文燕紀念中學(沙田),再在馬鞍山崇真中學畢業。1994年12月加入警隊。2006年3月17日,冼家強與同袍曾國恆在尖沙咀行人隧道與休班警員徐步高槍戰,冼家強右邊面部鼻翼旁及左邊小腿中彈,為槍戰中的唯一生還者。事件引起香港社會廣泛關注。於2007年4月25日的徐步高槍擊案死因研訊中,陪審團一致裁定徐步高非法殺死3人警員梁成恩、巴基斯坦護衛及警員曾國恒,以及致使冼家強受傷。.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冼家強 · 查看更多 »

副作用

在醫學中,副作用(英語:side effect)是指藥品往往有多種作用,作用於不同身體部位受體,治療時利用其一種或一部分受體作用,其他作用或是受體產生作用即變成為副作用。雖然副作用一詞常被用來形容 不良反应 (医学),但事實上副作用也可以指那些「有益處、意料之外」的效果。 有時候,一些藥物的副作用反而成為醫生處方那些藥物的目的;在這種情況下,那些藥物的副作用不再是副作用,反而是藥物的主作用了。 例如:X輻射線/X光一直被用做醫學影像用途,人們原本把它的輻射線對人體產生的效果當成是副作用。但自從人們發現X輻射線/X光能夠用來治療腫瘤後,輻射線被應用為放射線療法。在醫學影像領域中被當成副作用的輻射線效果,在癌症治療上反而成了消滅贅生物的正作用了。.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副作用 · 查看更多 »

創傷後壓力心理障礙症

#重定向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創傷後壓力心理障礙症 · 查看更多 »

創傷後心理壓力緊張症候群

#重定向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創傷後心理壓力緊張症候群 · 查看更多 »

創傷後症候群

#重定向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創傷後症候群 · 查看更多 »

創傷後遺症

#重定向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創傷後遺症 · 查看更多 »

勇者逆襲 (第二季)

《勇者逆襲:第二季》(Strike Back: Vengeance)是一部由十集組成、於天空第一台和Cinemax播出的英美合拍電視劇。該劇改編自小說家和前空降特勤隊(SAS)士兵的同名小說,同時也是《勇者逆襲》的第二季,由製作。該劇的主演包括菲利普·溫徹斯特、蘇利文·斯坦布萊頓、蘿娜·米莎、、、連姆·加里根、查爾斯·丹斯和文生·雷根。故事敘述第20小對正在尋找四枚核子觸發器,這些裝置是由非洲大陸的億萬富豪兼慈善家康拉德·諾克斯所掌握。與此同時,史東布里吉打算為死去的妻子復仇,而史考特必須面對一名過去的熟人。 在美國,《勇者逆襲:第二季》於2011年10月確認再度由天空第一台與Cinemax共同製作;該劇於於2012年1月開始拍攝,其取景地多為南非。它於2012年8月17日在美國首播,9月2日在英國首播。.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勇者逆襲 (第二季) · 查看更多 »

獅子王強大

《獅子王強大》(Lion Pride),2017年東森電視自製戲劇系列之第十一部作品。由曹晏豪、周曉涵、劉書宏、陽靚領銜主演,故事以推理為主題。本劇獲得中華民國文化部106年度電視節目製作補助案第二梯次連續劇類補助800萬元。2017年10月開鏡、開拍,2018年2月12日全劇殺青。台視主頻於12月2日起每週六晚上10點首播,LINE TV於每週六晚間11點30分上架,東森綜合台於12月3日起每週日晚上10點播出,愛奇藝於每週日上午10點上架,CHOCO TV於每週一中午12點上架,台視主頻於2018年3月24日播出最終回。接檔《我和我的四個男人》,劇末播出幕後花絮《獅樂園》。.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獅子王強大 · 查看更多 »

神力女超人 (2017年電影)

《神力女超人》(Wonder Woman)是一部於2017年上映的美國超級英雄電影,改編自DC漫畫旗下的同名角色,同時也是DC擴展宇宙的第四部作品。由派蒂·珍金斯所執導,電影主演包括蓋兒·加朵、克里斯·潘恩、羅蘋·萊特、丹尼·休斯頓、大衛·休利斯、康妮·尼爾森以及伊蓮娜·安娜雅。 故事敘述自化身成為「神力女超人」前的黛安娜在的故事開始。起初黛安娜還是名正在訓練的戰士。20世紀初的某日,她救了一名外來的飛行員史提夫·崔佛,史提夫描述了外面世界正逢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動亂局勢和大規模的衝突;黛安娜認為這是自小聽到的神話故事中的戰神阿瑞斯在擾亂世界,為此黛安娜離開居住多年的天堂島,認為自己能夠阻止阿瑞斯的陰謀、終止世界--大戰。在戰爭中,她與其他男人們並肩作戰,與此同時她將發現自己完全的力量,以及她真正的宿命。 《神力女超人》正式於2015年11月開始拍攝,直到2016年5月結束。電影由華納兄弟負責發行,並定於2017年6月2日在美國上映(含3D和IMAX 3D版本)。電影創下了不少票房紀錄:女性導演開幕周最高票房和最高總票房、英雄起源電影全球最高票房、美國國內超級英雄電影第五名和史上第20名。全球收入超過8.21億美元,成為,這也幫助了。 評選為年度十大電影之一;第89屆國家評論協會獎獲得聚光燈獎;獲得最佳動作片殊榮;第24屆美國演員工會獎獲得獎項。 續集《神力女超人1984》定於2019年上映。.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神力女超人 (2017年電影) · 查看更多 »

神探夏洛克小姐

《神探夏洛克小姐》(ミス・シャーロック,Miss Sherlock)是HBO Asia首部以日語發音的原創影集,由HBO Asia與日本線上影音網站Hulu所共同製作。。预定于2018年4月27日在Hulu及HBO首播,並在亚洲超過20个国家的HBO Asia旗下頻道同步播出,也可在HBO隨選視訊服務(HBO ON DEMAND)上收看。 本劇改編自英國作家亞瑟·柯南·道爾創作的系列偵探小說《福爾摩斯探案》,剧中的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和其助手约翰·H·华生均改編为女性设定,分别由由竹内结子和貫地谷栞饰演,故事的背景也相应地从伦敦移至现代东京。.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神探夏洛克小姐 · 查看更多 »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簡稱DSM)由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出版,是一本在美國與其他國家中最常使用來診斷精神疾病的指導手冊。 DSM與國際通用的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之統計分類(ICD,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是相同步的,ICD是國際間經常使用的另一個選擇,兩者比較起來,DSM較為精確,而DSM-I是ICD-6的變型體。DSM與ICD都假設了許多醫學概念以及詞彙,且皆述及存在有明確的疾患(disorder),而且這些違常可藉一些「診斷準則」(criteria)而被診斷出來;不同的是,過去ICD系統較著重於疾病描述而非診斷準則,而DSM則強調診斷準則以及互斥性原則。美國醫學會不滿ICD-9的診斷含糊性,因而將ICD-9改編成ICD-9-CM(Clinical Modified,臨床修飾版)以應用於DSM系統上,直到1992年ICD-10--後其診斷準則及內容力求與DSM-IV內容相符。不過DSM-IV其爭議為某些疾病分類系統的實用性︰如某些疾患是否有必要「勉强」獨立分類出來、以及診斷方式︰如該使用「診斷類別」(categorical)或「診斷向度」(dimensional)遭受某些精神健康專家及其他人的質疑。對此,美國精神醫學會於DSM-IV緒論說明將某些疾患分類出來可以刺激其疾患研究性、而在診斷方式上使用「類別法」(Categorical)可以較明確讓精神疾患互斥而非造成重疊診斷的後果,不過在第五軸診斷(Axis-V)的「整體評估功能量表」(Global Assessment of Function Scale,GAF)則採用「向度法」(dimensional)。 為了補足DSM以及ICD系統以及其它診斷系統如國際損傷、功能及障礙分類系統(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Impairments, Disabilities and Handicaps,簡稱ICIDH/ICIDH-II)只偏向於疾病診斷而無法對疾病如精神疾患及生理疾病進行整體功能評估,因而1999年在美國召開《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簡稱ICF)會議,而2002年又於澳洲召開ICF世界會議,而此後時常召開會議並邀請各衛生、社工、心理等相關專業人員進行編制,截至2013年為止仍尚在編輯中。而台灣則是第一個開始使用ICF進行精神疾患以及其它生理疾病需求評估的地区;而DSM-5則是參考ICF架構編制而成。 自從出版以來,DSM歷經五次改版(II、III、III-R、IV、IV-TR)。DSM-5已於2013年5月18日在美國出版,此本書的特點在於參考ICF架構之功能評估而不僅僅是診斷疾病,對某些精神疾病疾病提高其「診斷特異性」標準(也就是診斷準嚴格要求排除真正沒有精神疾病的人)且降低其「診斷敏感性」(亦即某些可能有精神疾患前驅症狀不再被確診為「疾患」),除此之外DSM-5嘗試使用自閉症光譜系統,疾患將不再只是「類別分類」。 DSM-IV-TR警告道,由於DSM專為精神健康專家而設,所以若被缺乏臨床訓練的人們使用,則有可能會導致對其內容的不適當應用。DSM的編輯們建議一般大眾應在只為取得資訊的情況下參閱DSM,而不要妄作診斷,而且,可能有精神違常的人們應轉向精神病學的諮詢或治療。除此之外,DSM系統亦說明此本書不做為司法診斷用,然而卻可以做為精神科醫師或臨床心理師對於罪犯出庭接受法院訊問時供做資料參考之一部分。最後,對於某些術語DSM-IV-TR仍強調使用「患者」(如酒癮患者,代表該病人並不願意自發性地罹患酒癮)而非「酒癮者」(代表該病人本身就喜歡酒精成癮)。.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 · 查看更多 »

精神病学

精神醫學目前是一門醫學專科,內容是關於心智及精神疾病的預防、甚至壽命。精神疾患因為容易慢性化及復發,患者常需要長期或終生接受治療。如何採取有效的治療,常因不同的患者及情境而有不同的考量。 在中文裡,醫療院所中的精神科也可能會被稱身心科、身心醫學科;然而在德國,身心科與精神科則屬於兩種不同疾患。而兒童精神科也可能被稱兒童心智科或兒童心理科。 精神醫學與神經醫學從數十年前分開,神經醫學處理如中風等腦部疾患,精神醫學則治療心智疾患(mental illness);隨著神經科學進展,這兩個研究中樞神經疾病的臨床範圍於近年互有涵蓋。.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精神病学 · 查看更多 »

纤维肌痛

纤维肌痛(Fibromyalgia,简称FM)是一种以慢性扩散疼痛,患者。其他症状还包括过于疲倦致使普通活动受到影响、睡眠障碍以及記憶障碍。也有一些人报告出现过不寧腿綜合症、大腸激躁症、間質性膀胱炎、,以及对声音、光、温度的敏感。纤维肌痛经常与抑郁、焦慮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相關,患者也常伴隨有其他種類的慢性疼痛。 引起纤维肌痛的詳細機制尚未明朗,目前相信與遺傳及環境因子有關。有些家族有纤维肌痛的病史,已經有許多基因被認為與此症狀相關。環境因子包含、創傷,以及某些特定感染症。纖維肌痛被認為是由中樞神經系統引起,可能為中樞敏感化症候群(central sensitization syndrome)的一種。纖維肌痛已被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及認定為一種失調症目前尚無有效的診斷測試。診斷包須排除其他可能的潛在原因,並且需確認症狀與纖維肌痛相符。 神經肌痛不易治療。建議調整作息,如充足睡眠、規律運動,以及均衡飲食等等。認知行為治療可能有所助益。可能可以使用的藥物包含度洛西汀、、普加巴林。鴉片類藥物的使用仍有爭議,有些人認為關於其療效的證據仍不足夠,有些人則認為當其他藥物都沒有效果時可使用弱鴉片類藥物。營養補充品對於症狀的效果尚缺乏證據支持。纖維肌痛可能造成長期的疼痛,但並不會造成死亡或組織損傷。 纖維肌痛約占總人口的2–8%,其中女性病患較男性為多。疾病的盛行率於全球皆差不多,沒有顯著的地區性差異。纖維肌痛於1990年首次描述,最新的評估標準則於2011更新。目前關於纖維肌痛症的分類、診斷及治療仍有爭議。此外,有些研究認為纖維肌痛對於個體有負面影響,有研究卻認為有正面助益。纖維肌痛一詞的原文「fibromyalgia」來自於新拉丁語。「fibro-」指「纖維組織」;「myo-」(μυώ )則來自於希臘文的「肌肉」;「-algia」源自希臘文的「疼痛」( άλγος,algos),合在一起表示此病為肌肉和纖維組織的疼痛。.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纤维肌痛 · 查看更多 »

爆笑超市集數列表

《爆笑超市》(Superstore)是一部由開創,於2015年11月30日在NBC開播的情景喜劇。 2015年10月19日,NBC宣布因檔期安排因素,第一季將從原預訂的13集縮減2集成11集。2016年2月23日,NBC宣布續訂第2季。2016年5月15日,NBC宣布將於轉播里約奧運期間,播出本劇之奧運特別集。2016年9月20日,NBC宣布追加預訂9集劇本至22集。2016年9月23日,NBC宣布預訂第2季全季集數22集。2017年2月14日,NBC宣布續訂第3季22集。2018年2月21日,NBC宣布續訂第4季22集。.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爆笑超市集數列表 · 查看更多 »

瘋狂前女友

《瘋狂前女友》(Crazy Ex-Girlfriend)是一部於2015年10月12日在The CW開播的美國歌舞喜劇。本劇由瑞秋·布魯姆與開創,並由瑞秋·布魯姆主演,同時身兼執行製作。 2016年於第73屆金球獎中,瑞秋·布魯姆以新人之姿擊退上一屆得主吉娜·羅德里奎(《處女情緣》)、第46屆金球獎得主潔美·李·寇蒂斯(《尖叫女王》)、第64–67屆黃金時段艾美獎得主茱莉亞·路易斯-德瑞弗斯(《副人之仁》)以及6項艾美獎得主莉莉·湯姆琳(《同妻俱樂部》),奪下電視音樂與喜劇類最佳女演員獎,並是繼吉娜·羅德里奎後,連續第2位為The CW奪下此獎的女演員。 2018年4月2日,本劇獲The CW第4季續訂,為劇集的最終季,預計於2018年10月首播。.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瘋狂前女友 · 查看更多 »

甘肃女生跳楼事件

肃女生跳楼事件,官方称之为西峰6·20女孩跳楼死亡事件,是指2018年6月20日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南大街丽景百货大楼19岁女子李奕奕跳楼身亡事件。.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甘肃女生跳楼事件 · 查看更多 »

焦虑症

虑症或稱焦急症(英文:anxiety disorder)是明顯感覺焦慮和恐懼感的一類精神疾病。焦慮是對未來事件的擔心,恐懼則是對當前事件的反應,這些感覺可能會導致身體症狀,如心跳過速和顫抖。以下為常見的焦慮症:廣泛性焦慮症、特異性恐懼症、社交焦慮症、分離焦慮症、廣場恐懼症、恐慌症和選擇性緘默症。焦虑症會由造成症狀的原因來區分,人們往往有不止一種的焦慮症。 遺傳與環境都可能是造成導致焦慮的原因,孩童時期遭受虐待、家族有精神病史以及貧窮都有可能是焦慮症的危險因子。焦慮症常常和其他精神疾病一同發生,像是:重性抑郁障碍、人格異常或是成癮症,要診斷焦慮症至少需要六個月的臨床觀察,在特定狀況導致異於常人的過度焦慮,並影響正常生活。另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臟病、使用咖啡因、嗜酒、使用大麻或是處於勒戒某些藥物的狀態,都有可能出現類似焦慮症的症狀。 焦慮症如果不治療,一般不會自行復原。治療方法包含改變生活型態、尋求諮商,以及藥物控制。諮商一般會配合認知行為療法進行治療。可改善症狀的藥物則包含抗抑鬱藥、苯二氮䓬类、Β受体阻断药等等。 全球大約12%的人口患有焦慮症,5~30%的人在一生中至少患有一次焦慮症女性的發生率約為男性的兩倍,且通常自25歲以前就開始發作。最常見的為對於特定事物的恐懼症,將近12%的人在一生中的某個時候曾有此類問題,社交焦慮症則占了10%。患病者通常介於15至35歲之間,且年紀通常不會超過55歲。歐美的發生率較其他地方為高。.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焦虑症 · 查看更多 »

聯合航空

聯合航空(United Airlines)是美國一家大型航空公司,簡稱聯航(United),在中国大陆則被簡稱为美联航,以便與中国联合航空(中联航)区别。總部位於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市郊,鄰近其主要樞紐機場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其擁有702架飛機的龐大機隊,至2011年7月31日為止,以總乘客量計算,其為世界第三大航空公司,僅次於達美航空及美國航空之後;若以總乘客飛行里程數計算,亦是世界第三大航空公司,居於美國航空及達美航空之後。聯合航空亦是星空聯盟的創始成員之一。 聯合航空曾於2002年12月9日向美國政府申請美國法令第11章破產保護,並於2006年2月1日脫離破產保護,這是歷史上最大以及歷時最長的航空公司破產保護案件。2011年11月30日,聯合航空與美國大陸航空達成合併協議,雙方的合併程序逐步進行,兩家公司先後在均有業務的機場進行航站櫃檯、登機位等地勤服務的搬遷整合和標誌更換。同時,聯合航空「紅地毯貴賓室」(Red Carpet Club)與大陸航空貴賓室「Presidents Club」合併成為聯合航空貴賓室「United Club」。2012年3月3日,大陸的飛行常客獎勵計劃「翼通天下」(OnePass)併入聯合「前程萬里」(MileagePlus)計劃,大陸航空品牌也在同日起正式消失。.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聯合航空 · 查看更多 »

華盛頓海軍工廠槍擊事件

華盛頓海軍工廠槍擊事件是美國一處海軍營區的槍擊案。造成13人死亡,另有10餘人受傷,其中3人重傷。事發地點為(NAVSEA),約於早上8:20發生於基地內的197號建築。 該事件是僅次於2009年11月陸軍胡德堡槍擊案後,罹難人數第二多的美軍基地內部槍擊事件。也是繼2001年九一一事件後華盛頓首都圈內死亡人數第二多的大規模謀殺案。.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華盛頓海軍工廠槍擊事件 · 查看更多 »

革命軍 (ONE PIECE)

革命軍是漫畫《ONE PIECE》裡虛構的反政府的革命組織。.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革命軍 (ONE PIECE) · 查看更多 »

西摩·斯金纳

W·西摩·斯金纳(W.),真名阿门·坦桑里安(Armin Tamzarian),是美国动画《辛普森一家》中的虚拟角色。他在《》中首次登場。通常叫做“斯金纳校长”。他由哈利·希勒配音,是临时的春田镇小学的校长。经常要奋力维持这破碎的学校,为经费不充足学校而争取更多的教学资源,还要时常与他的“敌人”——巴特·辛普森作对。他不得不忍受挑剔的学监加里·查(尔)莫斯,甚至还要巴结对方。他参加过美国陸軍,还在越南战争中被越共俘虏,因此度过了18个月的战俘生活。已经成年的他仍與自己的母亲艾格尼丝·斯金纳一起生活,且仍受母亲的控制。.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西摩·斯金纳 · 查看更多 »

認知偏誤列表

認知偏誤是在某些特定情況下的特定的思考、行為傾向,会导致理性或判断产生系统性偏誤,這些現象廣泛受到心理学與行为经济学研究。 虽然这些偏誤是重复研究确認的,然而關於如何分類與解釋,一直存在爭論。大腦有一些處理資訊的規則,為了增進決策與判斷效率,這些「心理捷徑」稱作捷思,捷思有時會產生一些不好的效應,這些不好的效應稱作認知偏誤。判斷與决策的偏誤也可能是由动机導致,例如信念受到一廂情願的想法扭曲。有些偏见有多種認知(“冷”)或動機(“热”)的解釋,兩種效應也可能同時發生。 一些偏誤是否該視為真正的不理性、是否可能導致有用的態度與行為,是有爭議的。例如,要瞭解他人時,人們常會問引導性問題,看起來是為了應證自己對他人的假設,是一種偏誤;但有些人認為這種確認性偏誤應該視作,用於建立與他人的連結。 絕大多數關於認知偏誤的研究都是以人類為主體。除了人類以外,還能夠從老鼠、鴿子、猴子身上也能觀察到現象。.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認知偏誤列表 · 查看更多 »

請喜歡我

《請喜歡我》(Please Like Me)是一部由開創兼主演,於2013年2月28日在ABC2開播的澳大利亞喜劇劇情電視劇。美國由首播,並自第2季起參與製作。自第3季起,本劇從ABC2移往ABC1首播。 2017年2月2日,主創喬許·湯瑪斯宣布第4季為本劇最終季。.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請喜歡我 · 查看更多 »

趙岩冰殺夫案

趙岩冰殺夫案發生於2006年(民國95年),是台灣本土繼鄧如雯案之後另一個受暴婦女殺夫案。本案由於情節與受虐婦女處境和鄧如雯案高度雷同,在案發之後亦引發婦女團體對受虐婦女處境的關注。惟本案更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趙岩冰身上的新移民色彩,使本案除了關注既有婦女受到台灣社會不公平壓迫之處外,與台灣男子結婚之新移民究竟過著何種生活亦隨著跨國婚姻逐漸增加成為台灣近代重要的人權議題之一。.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趙岩冰殺夫案 · 查看更多 »

麻醉風暴2

《麻醉風暴2》是一部2017年的臺灣電視劇,為《麻醉風暴》續集。由曾瀚賢和湯昇榮製作,蕭力修、洪伯豪和林志儒執導,黃健瑋、許瑋甯、李國毅、孟耿如、吳慷仁和黃仲崑主演,自2017年9月9日起至同年10月28日止於公視主頻首播,共13集。《麻醉風暴2》的故事承接《麻醉風暴》的情節,描述前作劇情主線醫療人球案的幕後真相。劇集在上映前就因為遠赴約旦拍攝而受到矚目,劇中亦有不少引起關注的亮點,而結局則獲得了兩極的評價。.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麻醉風暴2 · 查看更多 »

薩利機長:哈德遜奇蹟

《薩利機長:哈德遜奇蹟》(Sully,又稱Sully: Miracle on the Hudson)是一部於2016年上映的美國傳記劇情電影,由克林·伊斯威特執導,陶德·柯馬爾尼茲基(Todd Komarnicki)編劇,劇情根據切斯利·「薩利」·沙林博格和合著的2010年傳記《》改編。該片由湯姆·漢克斯、亞倫·艾克哈特、蘿拉·琳妮、、、、傑米·謝爾丹與等人主演。劇情講述2009年1月,蘇倫柏格(漢克斯飾演)駕駛著兩具引擎停擺的全美航空1549號班機迫降在哈德遜河上,乘客與機組成員共155人皆倖免於難。事後,蘇倫柏格面臨著隨之而來的媒體壓力及一連串的調查。 該片的發展始於2010年,當時製片人法蘭克·馬歇爾與艾琳·史都華(Allyn Stewart)取得了蘇倫柏格的自傳《最高職責》的電影改編權。主演湯姆·漢克斯與亞倫·艾克哈特分別於2015年6月及8月加盟劇組。《薩利機長:哈德遜奇蹟》的主體拍攝始於9月28日,拍攝地點包含美國的紐約市、亞特蘭大、洛杉磯、北卡羅萊納州、及紐澤西州。電影於2016年4月29日殺青。全片幾乎都是用阿萊Alexa攝影機拍攝而成。 《薩利機長:哈德遜奇蹟》於2016年9月2日在第43屆上首映,並於9月9日由華納兄弟在美國發行(含IMAX版本)。該片所獲評價多為正面,影評人主要稱讚湯姆·漢克斯的表現及克林·伊斯威特的導演功力,但也有影評人認為該片過於沉悶及單調。電影的全球票房總計超過2.4億美元。片中對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的描述引發了爭議。美國電影學會(AFI)將其列入該年度的十大電影名單中。該片的DVD及藍光光碟於2016年12月20日發布。.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薩利機長:哈德遜奇蹟 · 查看更多 »

藍色霹靂號

《藍色霹靂號》(Blue Thunder)是一部1983年上映的美國電影,由(John Badham)導演,羅伊·謝德(Roy Scheider)與丹尼爾·史登(Daniel Stern)等人主演。除了電影本身外,製作團隊也以拍攝電影過程中累積的為基礎,改編拍攝成一部11集長的,於隔年(1984年)在美國廣播公司(ABC)的電視頻道上播放。.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藍色霹靂號 · 查看更多 »

醫學診斷上的性別偏差

性別偏好所致的診斷差異(英語:Gender-bias in medical diagnosis)是社會學中,一個對於醫學的觀察論述。然而這個論述是有爭議的。 這個論述指出,許多醫學診斷及精神診斷可能受到患者的性別影響。數個研究發現有些症狀相似但性別不同的患者,他們所得到的。.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醫學診斷上的性別偏差 · 查看更多 »

自殺的方法

自殺的方法是指一個人用以自殺的任何手段,全球相對較為普遍的自殺方法包括服毒、自縊和吞槍;其他自殺方法則包括淹溺、從高處跳下、電擊、窒息、服用及注射過量藥物等。.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自殺的方法 · 查看更多 »

自我傷害

自我傷害(Self-harm),又稱自傷(self-injury),是指有意且直接地傷害身體組織的行為,當事人一般沒有自殺的意圖。較近期的文獻多會使用以上兩者去取代較不中立的「自殘」,特別是《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出版以後。 最常見的自傷方法是使用尖銳的物體割破當事人自身的皮膚,但自傷也包括各式各樣的行為,包括自焚、划伤身體部位、把身體撞向硬物、用拳頭或其他會造成傷害的物件打向自己、干擾傷口癒合()、拔毛(拔毛癖),以及攝入有毒物質。物質濫用和进食障碍一般不會視作自傷,因為所造成的組織損傷通常都是無意的附加後果。然而,相關定義的界線並不總是明確的:如果當事人故意以一些通常不視作自傷的行為傷害自己,那麼亦可界定為自傷。雖然自殺並不是自傷者的意圖,但自傷與自殺之間存在著一段複雜的關係,因自傷行為具有致命的潛在風險。自傷者擁有相對較高的自殺風險;40–60%的自殺者亦曾出現過一定程度的自傷行為。儘管如此,仍不能归纳性地認定大多數自傷者最終都會自殺。 「對自傷的渴求」是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其中一種常見症狀。患有其他精神病的人亦可能會自傷,例子包括重性抑郁障碍、焦虑症、物質濫用、进食障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精神分裂症,以及好幾種的人格障礙。.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自我傷害 · 查看更多 »

致幻剂

迷幻剂是药理学上對迷幻药物、游离药物和譫妄药物的統稱。这類精神药物产生的作用主要是使人产生幻觉,即改变人的知覺、思維、情绪以及意识。最根本的致幻剂是迷幻药物,游离药品让人产生无痛麻醉感、记忆缺失乃至昏厥感受,致谵妄药则是使人陷入癫狂状态。 由 L. E. Hollister 提出致幻剂的标准:.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致幻剂 · 查看更多 »

苯二氮䓬类药物戒斷症候群

苯二氮䓬类药物戒斷症候群(Benzodiazepine withdrawal syndrome)是指服用苯二氮䓬类药物(可能因医疗原因或娱乐性原因用药)并产生生理依赖性后,减少用量或停药时产生的藥物戒斷症状。觅药行为或按处方服药均可能导致生理依赖性与药物成瘾(或二者之一)以及因此产生的戒断症状。某些症状可能持续数年。苯二氮䓬类药物戒斷症候群的显著特征症状包括:睡眠障碍、易怒、紧张焦虑、恐慌發作、手颤、发抖、出汗、难以集中精神、意识混乱和认知障碍、记忆减退、恶心干呕、体重下降、心悸、头痛、肌肉疼痛僵硬、知觉变化、幻觉、癲癇發作、思覺失調以及自杀。此外,这些症状可能时好时坏,每日或每周的严重程度不一,而不是持续稳定好转。 苯二氮䓬类戒断症状可能很严重,症状复杂且常常长期持续。长期使用苯二氮䓬类(即每日用药,持续至少三个月)可能有更高的药物依赖风险,亦可能造成用量增加、药效降低、增加事故和摔倒的概率(尤其是老年人),还可能与认知、神经系统和智力损伤有关。因此不宜长期使用苯二氮䓬类药物。将苯二氮䓬类药物作为短效安眠药使用,在入睡时可能有效,但可能因戒断反应而导致后半段睡眠质量不佳。尽管如此,对于长期服用苯二氮䓬类药物者,不应违背其意愿强迫停药。 苯二氮䓬类戒断可能有重症反应,甚至产生癫痫发作等危及生命的症状,尤其是突然戒断或减量过快的大剂量或长期用药者。然而逐步减量或相对用量较少的短期用药者亦可能出现重症戒断反应,在动物模型中甚至曾有单次大剂量用药后戒断出现重症反应。少数人会出现,症状可能在戒断后数月甚至数年内持续,维持在亚急性状态。缓慢而逐步的减少药物用量能使遷延性戒斷症狀的出现概率尽可能降低。 长期使用苯二氮䓬类药物会导致神经适应,降低药物效果,造成耐受和依赖。即使是持续服用治疗剂量期间,长期使用苯二氮䓬类药物亦可能引起类似戒断反应的症状,尤其是在服药间隔期。停药或减少用量后,用药者即会出现药物戒断症状,直至其生理适应恢复。这些可能与最初服药前的病症相同,亦可能是戒斷症候群的一部分。在重症病例中,戒断反应可能会恶化,或与严重的精神疾病相似,如狂躁、精神分裂症,尤其在大剂量用药者中还会出现癲癇重積狀態。若不能正确诊断出戒斷症候群,可能会误诊为服药前的疾病复发而需要继续用药,导致戒断失败、重新开始用药,而重新用药往往比之前的剂量更大。 提高戒断成功率的方法包括:提升对戒断反应的意识,针对用药者的戒断反应严重程度而制定个人化的逐步戒断方法,以及增加其他替代方法辅助,如使用药者安心、参加苯二氮䓬类药物戒断互助小组。这些方法都能有效提高戒断的成功率。.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苯二氮䓬类药物戒斷症候群 · 查看更多 »

鋼之鍊金術師角色列表

以下是在原作漫畫、動畫版第1作《鋼之鍊金術師》及第2作《鋼之鍊金術師BROTHERHOOD》中登場角色介紹。 但是,部分角色的內容可能只根據動畫版第1作《鋼之鍊金術師》為基礎編寫。由於動畫版第1作與其餘的差異較大,而在翻譯方面也有差異,部分內容需要自行查證。.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鋼之鍊金術師角色列表 · 查看更多 »

鋼鐵英雄

《鋼鐵英雄》(Hacksaw Ridge)是一部於2016年上映的傳記戰爭劇情電影,由梅尔·吉布森執導,與羅伯特·申坎編劇。該片由安德魯·加菲爾德、文斯·范恩、山姆·沃辛頓、路克·布萊西、雨果·威明、瑞恩·科爾、泰瑞莎·帕瑪、和等人領銜主演,劇情圍繞著美國陸軍軍醫戴斯蒙·T·杜斯(加菲爾德飾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經歷。戴斯蒙是一名良心拒服兵役者,因宗教信仰而拒絕攜帶武器和殺人。 主體拍攝於2015年9月5日在澳洲的新南威爾士州開始進行。電影於2016年11月4日在美國上映,並獲得影評人的好評,被認為是吉布森東山再起之作。.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鋼鐵英雄 · 查看更多 »

陰屍路角色列表

《陰屍路》(The Walking Dead)是一部由法蘭·達拉本特創作的美國恐怖電視影集,改編自由羅伯特·柯克曼創作的同名漫畫。以下列出《陰屍路》電視影集中出現的角色。雖然一部分的角色在影集和漫畫中都有出現,但兩者之間的故事發展並不相同。.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陰屍路角色列表 · 查看更多 »

附身

身,是一個超自然概念,意指活人的軀體被超自然靈體(如惡魔、神、先人的靈魂等)暫時性操控,因此表現出一些與平日相異的行為。附身的概念可見於許多宗教、神話及民間傳說中,如靈媒、乩童。.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附身 · 查看更多 »

Legal High

是富士電視台系列播放的日本電視劇。編劇為古澤良太。2012年4月17日開始在週二21時(火9)時段與2013年4月13日在土曜プレミアム(週六Premium,21:00-23:10)以「リーガル・ハイ」為標題播放第一季與特別篇。2013年10月9日開始在週三22時(水10)時段與2014年11月22日在土曜プレミアム以「リーガルハイ」為標題播放第二季與特別篇。.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Legal High · 查看更多 »

MDMA

亚甲二氧甲基苯丙胺(3,4-亚甲二氧甲基苯丙胺,简称MDMA),台灣常見的稱呼還包括“快樂丸”、“衣服”(取 Ecstasy 第一個字母的發音)、“上面”(衣服是穿在上面的),在香港及南亚等地,这种药味则被称为“甩头丸”、“快乐神”、“劲乐丸”、“狂喜”、“迪士高饼干”等;在国外,最常见的称谓是Ecstasy(忘我)、Adam(亚当)、Dollar、Fido、Bomb等。MDMA属于苯丙胺类兴奋剂,是一种精神药物,常用作娛樂性藥物。預期效應有增加同理心及欣快感,也會有感覺增強的效果。若口服的話,藥效會在30至45分鐘後開始,且持續三至六個小時,有時會用或是吸食的方式服藥。2017年為止,還沒有MDMA的。 MDMA的不良反應包括上癮、記憶問題、偏執、失眠、磨牙、視力模糊、流汗、心跳过速等症狀,使用MDMA也可能會造成抑郁及疲勞。已有使用MDMA後因為體温過高及脫水而死亡的案例。MDMA是(SNDRA),也是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SNDRI),對大腦中的神经递质血清素、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有釋放作用,也有再摄取抑制的作用,是兴奋剂也是致幻效果。攝取MDMA後,一開始會讓神经递质的濃度上昇,之後會有短期的濃度下降。MDMA屬於藥物,也是藥物。 MDMA在1912年首次製備,在1970年代是用在心理治療的輔助使用,而在1980年代開始成為毒品。MDMA常和、銳舞、電子舞曲有關,而且常混合麻黃鹼、安非他命、甲基安非他命等一起販售。2014年在15至64歲的人當中,使用MDMA的人約有900萬至2900萬人人之間(佔世界總人口的0.2%至0.6%)。此一比例和使用可卡因、藥物、鴉片類藥物的比例相當,但比使用大麻的人數要少。2010年全美國有90萬人使用MDMA。MDMA經常被用來制作搖頭丸,也是摇头丸的主要成分之一。 MDMA在大部份國家都不是合法的藥物,有時為了研究需求,允許有限度的使用,目前有研究在探討小劑量的MDMA是否有助於治療嚴重且難治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16年3月允許MDMA的,探討其效果及安全性,並在2017年8月時將MDMA列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藥物.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MDMA · 查看更多 »

PTSD

#重定向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PTSD · 查看更多 »

林奕含

林奕含(),臺灣女作家,在處女作《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出版後不久自殺身亡,由於書中故事疑似涉及自身遭到性侵害的經歷,因而引起臺灣社會廣泛關注。.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林奕含 · 查看更多 »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是一部2016年上映的美國戰爭劇情片,由李安執導,尚-克里斯托夫·卡斯特里撰寫劇本。電影改編自所創作的小說《半場無戰事》。由喬·歐文、克莉絲汀·史都華、克里斯·塔克、蓋瑞特·荷德倫、馮·迪索和史提夫·馬丁主演。 電影正式於2015年4月在美國喬治亞州開拍。該片為三星影業負責發行,並定於2016年11月11日全球同步上映。.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 查看更多 »

战争时期的性暴力

战争时期的性暴力是指,在武装冲突、战争或武装占领期间,通常作为战利品的,由战斗员实施的强奸或其他形式的性暴力。但有些时候,特别是在宗教冲突中,这种现象有着更广泛的社会动机。战争时期的性暴力也包括轮奸和用异物进行强奸。这与在军队中实施的性骚扰和强奸不同。 战争时期的性暴力同样包括女孩和妇女被占领方强迫为娼和成为性奴隶的情况。 在战争和武装冲突期间,强奸常被用作心理战的一种,以此来羞辱敌人。战争时期的性暴力可能在多种情况下发生,包括长期性奴隶、特定战役或屠杀中发生的战时性暴力、个别或孤立发生的性暴力。 当强奸的实施目的是为了全部或部分摧毁一个目标群体时,其亦可被视为种族屠杀或宗教清洗;然而,强奸在冲突地区仍大量发生。虽然有一些用以控诉行凶者的法律工具,但其在1990年代才出现,且只适用于国际冲突,因此需要证明该冲突具有国际性以使控诉生效,这增加了取证的难度。.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战争时期的性暴力 · 查看更多 »

感謝您為國效力 (電影)

是一部2017年美國傳記戰爭劇情片,由執導和編劇,這也是霍爾的導演處女作。電影改編自的2013年非虛構書籍《感謝您為國效力:那些傷兵、他們的家人,還有朋友》。劇情描述從伊拉克歸來後的美國士兵們試圖調整自己的身心,以適應平民生活。電影主演包括麥爾斯·泰勒、海莉·班奈特、、艾米·舒默、和。 電影由夢工廠製作,環球影業負責發行,並定於2017年10月27日在美國上映。影評人給予該片正面居多的評價,其中泰勒、班奈特和寇爾的表現獲得了讚賞;但相反地,預算2000萬美元的該片僅獲得了950萬美元的票房。.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感謝您為國效力 (電影) · 查看更多 »

敦克爾克大行動

是一部2017年由英國、法國、美國及荷蘭合拍的驚悚戰爭電影,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和編劇,並與艾瑪·湯瑪斯共同監製。主演包括菲昂·懷海德、、傑克·洛登、湯姆·哈迪、肯尼斯·布萊納、阿紐林·巴納德、哈利·斯泰爾和席尼·墨菲。故事背景設定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敘述敦克爾克戰役。 諾蘭在撰寫故事時,是以空中、陸地和海洋三個角度來組成敘事。此外,諾蘭還努力透過細節來營造懸念,因為劇本極少有對白。拍攝於2016年5月23日在法國的敦克爾克進行,攝影師以IMAX和65毫米的大格式電影膠片來拍攝。 《敦克爾克大行動》由華納兄弟負責發行,並定於2017年7月21日在美國上映。電影上映後獲得了影評人和觀眾的一致好評,其敘事手法、演員的表現、配樂都深受讚譽。.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敦克爾克大行動 · 查看更多 »

性暴力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性暴力是指施暴者透過暴力或脅迫等強迫手段,企圖強迫他人跟自身發生任何形式的性關係、性騷擾、性暗示、販運等行為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orld report on violence and health (Geneva: 世界衛生組織, 2002), Chapter 6, pp.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性暴力 · 查看更多 »

1006的房客

《1006的房客》(Meet Me @1006),2018年台灣偶像劇,為愛奇藝台灣代理商歐銻銻娛樂首部自製戲劇,由李國毅、謝欣穎、謝坤達、黃騰浩、謝沛恩、許光漢領銜主演。2017年11月開鏡,2018年2月8日殺青,愛奇藝台灣站、台視主頻及Astro GO於2018年3月14日起晚間十點首播,東森綜合台則於3月17日起晚間八點播出,愛奇藝台灣站VIP用戶及Astro GO於5月30播出最終回,台視主頻於6月7日播出最終回,愛奇藝台灣站及東森綜合台則於6月9日播出最終回,幕後花絮《你繳房租了嗎》在愛奇藝台灣站、台視主頻及東森綜合台播出。.

新!!: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1006的房客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创伤后应激综合征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