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59 关系: 台静农,吳訥孫,吳魯芹,同路人,向明 (作家),大家都有病,大晚报,官話白話文,中文维基百科,人間雜誌,人民導報,廣東中山日報,張鐵志,分秒世界,唐魯孫,短篇小說 (雜誌),玉山周報,王盛弘,王鼎鈞,破報,第三种文化,紐約時報書評,羅智成,聞天祥,聯合報文學大獎,鍾理和,鍾鼎文,青岛市,袁哲生,香港商報,香港政府憲報,許仁圖,诗华日报,趙寧 (臺灣),齐鲁晚报,蘋果日報 (香港),關德興,關國煊,蓝莲花 (漫画),自覺運動,金庸,金粉世家,陳企霞,陳紀瀅,林昭,林文義,林懷民,杭州日报,梁仲基,楊小黎,... 扩展索引 (9 更多) »
台静农
臺靜農(),本姓澹臺,字伯簡,原名傳嚴,改名靜農。安徽霍邱縣葉家集鎮人,長期寫作,精於書法,笔名青曲、闻超、孔嘉、释耒等。.
查看 副刊和台静农
吳訥孫
吳訥孫(Nelson Ikon Wu,),福建閩侯人,著名東方藝術史學者、作家,笔名鹿橋。著有《未央歌》、《人子》等書。會取「鹿橋」為筆名最初是因為「深山樵子」之義取為「鹿譙」,後來才又改成「鹿橋」。鹿橋自赴美國求學之後,即與妻子在美國定居生活任教,並偶爾回台灣參與文學活動。他曾勉勵台灣大學生能多在學術修養上下功夫,並感嘆台灣報紙的副刊越來越少。.
查看 副刊和吳訥孫
吳魯芹
吳魯芹(),本名吳鴻藻,字魯芹,上海人。上海中学毕业后,就讀四川樂山的武漢大學外文系。大二時,罹患肺病吐血,長年住在樂山上老霄頂的廟中養病。病中以第一名畢業,陳通伯推薦他任中華文化基金會中、英文秘書,曾在武漢大學和貴州大學教英文。來臺灣後,先後任教於臺灣師範大學、淡江大學、臺灣大學、政治大學。1956年與夏濟安、林以亮、劉守宜等聯合創辦《文學雜誌》。1962年以客座教授身分赴美國,曾在紐約州立大學、西密西根州立大學、布納德萊大學、費萊狄金遜大學、羅德州立大學、密蘇里大學講授比較文學,後任職於美國新聞總署。 吳魯芹學貫中西,以散文隨筆之博通蘊藉馳名當代文壇,齊邦媛譽為「結構縝密,筆調朗暢,無論述願懷舊議論記遊,知識趣味常超越時尚」。1983年因心臟病病逝美國舊金山,後由《聯合報》及《中國時報》副刊輪流主辦「吳魯芹散文獎」。 吳魯芹散文作品有《師友.文章》、《美國去來》、《雞尾酒會及其他》、《瞎三話四集》、《餘年集》、《暮雲集》、《吳魯芹散文選》等。 W W W W W Category:吳姓.
查看 副刊和吳魯芹
同路人
《同路人》 (英文:Sameway)是一份澳洲华人社区刊物,设有《同路人》及副刊《同路人优悠版》。总编辑部位于维多利亚州首府墨尔本热闹的Burwood区。杂志每周四出版,每期为澳洲华人奉上一个能激励人心的故事,一个能帮助移民融入主流社会的热点专题,以及更多覆盖家庭、教育、健康、文化、时事、经济、社会、生活资讯、信仰人生等方面的文章。 除了杂志,《同路人》亦拥有自己的书店、网站、FM电台和留学生服务中心。 Category:澳洲雜誌 Category:維多利亞州 en:Sameway Magazine.
查看 副刊和同路人
向明 (作家)
向明(),本名董平,臺灣現代詩詩人,湖南省長沙市人,中華民國空軍通信電子學校畢業,美國空軍電子研究中心結業,曾任電子工程師、《藍星詩刊》主編、《中華日報》副刊編輯,曾獲國家文藝獎、中國文藝獎章、中山文藝獎等。 向明為藍星詩社重要成員,著有詩集、散文集、詩話集、童話集與童詩集。.
查看 副刊和向明 (作家)
大家都有病
《大家都有病》是台湾漫画家朱德庸的四格漫畫作品。漫画主要讲述了现代年轻人负担着过多的压力,造成了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为了突出主题和搞笑,漫画描写了许多自杀的场面。台灣苹果日报副刊逢星期四至星期日刊出,也正在三联生活周刊上刊出。 本漫畫曾被中國導演田沁鑫改編成戲劇,於2012年3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並在3月28日至4月1日,於上海艺海剧院演出。.
查看 副刊和大家都有病
大晚报
《大晚报》(Evening News)创刊于1932年的上海,是中国现代民营报业著名“四社”之一,创办人张竹平,经理兼主笔曾虚白。1932年2月12日,该报试发《国难特刊》。在曾虚白主持下,该报发行两个星期不到,销量已超过5万份,而且短短几个月的工夫,销量便一举达到8万份,超过《申报》、《新闻报》等老牌大报在上海的销量。“大晚夜报,夜饭吃饱”的童谣唱遍了上海的每一个角落,《大晚报》受读者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在《大晚报》出现前的上海报界,晚报只是不入流的小报,而它的迅速崛起令报界刮目相看,也引起了很多同业办晚报的兴趣,数月间新发刊的晚报有四、五种之多。《大晚报》的成功,堪称中国现代晚报发展史上的一段传奇。.
查看 副刊和大晚报
官話白話文
官話白話文,即狹義的白话文,亦作語體文,是指以民國時期官話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以区别文言文(為春秋时期至20世纪初的写作规范)。.
查看 副刊和官話白話文
中文维基百科
中文維基百科是网络百科全书-维基百科協同寫作计劃的中文版本,使用白話文及橫式書寫。 该百科成立于2002年10月24日,由非盈利组织维基媒体基金会维持运作。截至(UTC),总计条条目,页面编辑次数次,注册用户人。.
查看 副刊和中文维基百科
人間雜誌
《人間》雜誌(1985年11月-1989年9月,共47期),簡稱《人間》,是由臺灣左翼作家陳映真創辦的報導文學雜誌。該雜誌以富有特色的報導攝影、深入追求真相的文學描述及豐富的社會關懷形成其獨特風格,並深刻影響臺灣在1980年代蓬勃興起的學生運動及社會運動。.
查看 副刊和人間雜誌
人民導報
《人民導報》為於臺灣境內發行的報紙,創刊於1946年1月1日的臺灣臺北。1947年3月,該刊因批評統治臺灣的國民政府及報導二二八事件真相,遭中華民國之中國國民黨政府停刊,主筆及記者多名亦於該事件受害。 於政治生態被歸類於左派刊物之《人民導報》有兩大特點。其一是副刊刊行之新詩、散文及小說,於中國大陸製作主筆,再寄回臺灣刊登。其二則為自發行後即對甫接收臺灣之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嚴加批評,並對戰後初期之臺灣社會亂象批判歸罪於由陳儀領導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查看 副刊和人民導報
廣東中山日報
廣東中山日報是中華民國時期中國國民黨於廣東省之黨報。下設廣州中山日報。.
查看 副刊和廣東中山日報
張鐵志
張鐵志(),是一位籍貫河南生於臺北的作家、文化政治評論者及社會運動者。 他曾擔任《旺報》文化副刊主任、《新新聞》副總編輯,並曾在《中國時報》、《文訊》雜誌、《信報》、《南方都市報》、《南都週刊》及《東方早報》等大眾傳媒擔任專欄撰寫者。 此外,他也長期關注搖滾樂與社會運動之間的關係。.
查看 副刊和張鐵志
分秒世界
《分秒世界》是台灣電視公司(台視)趣味性益智猜謎節目,為台灣常態性益智電視節目的始祖,由陳德利製作、傅影主持,內容與日本朝日電視台益智猜謎節目《》雷同,贊助商是天梭、歐米茄等鐘錶的代理商。節目內容分為〈計時開始〉與〈時間到〉,邀請觀眾參加答題。播出期間為1973年1月22日至1980年5月31日,開播初期的播--時段為每週一至五17:55~18:20;1976年1月12日起改為每週播5集,每集10分鐘;1976年7月13日起改為每週二18:00~18:30播--,期間時段多有變動。前台視體育主播傅達仁之妻、前立法委員雷倩之母鄭正玨曾擔任提問人(旁白)。.
查看 副刊和分秒世界
唐魯孫
唐魯孫,本名葆森,字魯孫,生於北京,為1970至1980年代活躍於台灣的中文作家。.
查看 副刊和唐魯孫
短篇小說 (雜誌)
《短篇小說》創刊於2012年6月,為台灣第一份以刊載短篇小說為主的文學雜誌,以雙月刊的形式出版。主編為茉莉二手書店執行總監傅月庵,發行人為學學文創志業副董事長詹偉雄,並由設計師王志弘擔任美術設計。 《短篇小說》每期刊登十篇華文作家的原創短篇小說,內頁除了小說本身和編後語,沒有任何關於作者的介紹及作品的評論,將詮釋權交給讀者,以素樸、純粹為其特色。傅月庵有感於台灣報紙副刊萎縮、文學雜誌幾乎不接受投稿、文學獎成為揣摩「評審口味」的競賽等多種寫作危機,《短篇小說》旨在提供華文小說家一個發表的平台,並從第三期開始開放投稿。 2012年12月第四期出版後,《短篇小說》一度打算停刊,原主編傅月庵請辭,後由印刻文學接手,並由總編輯初安民主編。但在2015年12月出版第22期之後,形同停刊。.
查看 副刊和短篇小說 (雜誌)
玉山周報
《玉山周報》是台灣曾經存在的一份週刊型報紙,由中華民國前副總統呂秀蓮於2009年創辦、「玉山文化」發行,於每週四出刊。原預定2009年4月10日發行「《玉山周報》典藏版」、5月20日正式創刊,因籌備不及,特刊典藏版延至於5月20日發行,正式創刊日延至6月11日。資本額原預定新台幣3億元,2009年5月僅到位新台幣1億元,其中呂秀蓮賣房子出資約新台幣3000萬元。.
查看 副刊和玉山周報
王盛弘
王盛弘(),是一位出生於彰化縣和美鎮的作家及媒體人。.
查看 副刊和王盛弘
王鼎鈞
王鼎鈞(),山東省臨沂縣蘭陵镇(今属臨沂市兰陵縣)人,台灣當代散文作家,曾用筆名方以直。創作以散文為主,其它還有詩、小說、劇本及評論。現旅居美國紐約市,專事寫作。.
查看 副刊和王鼎鈞
破報
《破報》(Pots Weekly),正式名稱為《破週報》(英文名稱相同),是在台灣發行的免費週報,是目前全台灣最具左派思想的刊物,報導以藝術、勞工運動、環保運動、性別運動等社會議題的消息與評論為主。 該報創辦人為成舍我的女兒成露茜,成露茜逝世後社長由其姐成嘉玲擔任。目前該報網站上自詡為「具有左派關懷與全球視野的文化實驗行動」,並稱其為「全台灣唯一一份另翼刊物」。 2014年3月20日,《破報》在臉書粉絲頁上貼出公告,自3月底停刊重整,復刊804期為休刊號。.
查看 副刊和破報
第三种文化
《第三种文化》(The Third Culture)是一本由所作的讨论了诸多著名科学家的工作的书。这些科学家都用直接的方式与一般大众沟通他们新鲜的或者带争议性的想法。约翰·布洛克曼在的网站上延续了“第三种文化”这一主题,让最前沿的科学家和思想者在上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他们的思想。 书的命名源自查理斯·珀西·斯诺(Charles Percy Snow)1959年的一场关于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两者之间的冲突的著名演讲:《两种文化与科学变革》 (The Two Cultures an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书中主要论及23名科学家:.
查看 副刊和第三种文化
紐約時報書評
《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縮寫NYTBR)是《紐約時報》旗下一份每周發行的紙質副刊,主要刊登對小説與紀實文學的評論,也是書評領域内最具影響力且擁有最多讀者的刊物之一。該刊物的辦公室位于紐約市時代廣場的附近。.
查看 副刊和紐約時報書評
羅智成
羅智成(),籍貫湖南安鄉,出生於臺北市,臺灣詩人、作家、文化評論者、媒體工作者。.
查看 副刊和羅智成
聞天祥
聞天祥是臺灣著名影評人及作家。16歲開始發表電影文字,20歲起擔任臺灣報章雜誌影評人及專欄作家,並以《蔡明亮研究》取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曾擔任五屆台北電影節節目策劃(2002-2006)、國家電影資料館董事、國內外電影獎評審。2009年被侯孝賢延攬出任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執行長,2010年帶領工作人員創辦金馬奇幻影展。並於台灣藝術大學、政治大學任教。 個人著作包括《孵一顆電影蛋》、《影迷藏寶圖》、《書寫臺灣電影》、《光影定格:蔡明亮的心靈場域》、《影迷的第一堂課》、《過影:1992-2011台灣電影總論》等電影專書。.
查看 副刊和聞天祥
聯合報文學大獎
聯合報文學大獎,為《聯合報》所設立之文學獎,每年頒發給一位仍在持續創作的臺灣作家,獎金新臺幣101萬元。.
查看 副刊和聯合報文學大獎
鍾理和
鍾理和(),筆名江流、里禾、鍾錚、鍾堅,是一位出身臺灣六堆的客家籍作家。 他的代表作有長篇小說《笠山農場》、中篇小說《雨》及短篇小說《原鄉人》、《貧賤夫妻》等,一生創作共計長篇小說一部、中篇小說七部、短篇小說四十一篇,還有部分詩歌和散文等。被稱為「倒在血泊裡的筆耕者」。.
查看 副刊和鍾理和
鍾鼎文
鍾鼎文(),台灣詩人,安徽省舒城縣人,與覃子豪及紀弦並稱為台灣現代詩「三老」。.
查看 副刊和鍾鼎文
青岛市
青岛市(),简称青,别称胶,又被誉为琴岛和岛城,是中国的地級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和区域中心城市。青岛经济发达,在北方城市中,经济总量仅次于京津2个直辖市。 青岛位于中国海岸线的北部、胶东半岛南侧,西接广阔腹地,近代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而受到重视。继而1891年清政府驻兵建置,1897年德国租借建设港口和铁路,青岛遂因“一港一路”而兴,进而成为德日在华商贸的中枢。近代青岛,在德租时期完成从偏远渔村到商贸城市的演变;日据时期又兴起以纺织为首的制造业,转型为工商业城市,城市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伴随城市发展兴起的交通、建筑、通信、教育和科研等方面均在中国乃至亚洲占据重要地位。青岛城市构建发展模式的西化从建置初一直持续半个世纪,使青岛拥有大量的外来人口(包括外国人)和较高的开放度,居民对国外的文化、社会制度和现代化有着较高的认同感;相反也造成中国的传统文化在青岛积蓄不深,在作为现代文化依托的高校人才因在共和国建国初期的政策调整外迁流失及其他各种人为因素的作用后,青岛一度沦为“文化沙漠”;进入21世纪后,青岛積極引进高校人才,注重发展文化产业,致力于营造出“文化绿洲”的環境。 青岛现为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东北亚国际航运物流中心、海洋经济国际合作先导区、滨海度假旅游目的地、中国最宜居城市;国家海洋经济示范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领航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基地、陆海统筹发展试验区);沿黄河流域主要出海通道和亚欧大陆桥东部桥头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城市以及中国海洋科研及其产业开发中心城市,重要的现代化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青岛拥有国际性海港和区域性枢纽空港,是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城市)之一,同时也是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8个国际会议城市之一。2017年10月3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青岛入选“世界电影之都“创意城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国家质检总局山东检验检疫局、山东海事局、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等单位的总部均设于青岛。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残奥会和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分赛场设于青岛,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2015年世界休闲体育大会于青岛举办、2018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年度峰会于青岛召开。.
查看 副刊和青岛市
袁哲生
袁哲生(),生於臺灣高雄縣岡山鎮(今高雄市岡山區),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英文系、淡江大學西洋語文研究所。曾任《自由時報》副刊編輯與《FHM男人幫》國際中文版總編輯,2004年4月5日疑因憂鬱症自殺身亡。.
查看 副刊和袁哲生
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Hong Kong Commercial Daily),是香港親建制中文日報,在廣東省及澳門等地區都有銷售,是在中国内地发行量最大的香港报章。《香港商報》於1952年10月11日創刊,其讀者目標是商人,舊口號為「在商言商、港人报章、爱国爱港、公正持平」,「為商界代言,為商家服務」,新口號為「財經大報,商界平台」,其總部位於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其中,著名商人霍英東就是《香港商報》的忠實讀者,他一直保留完好的《香港商報》創刊號。據霍英東憶述,當時《香港商報》關於物價行情的報道比較全面,農產品、土產、西藥、工業原料、肥田粉(即化肥)、染料、五金、棉花、紗布、車胎、麻包等的價格應有盡有。另外,行情的報道比較客觀、準確,版面的安排也鮮明突出;這對其與經紀人協商確定酬金的數額是很有用的。 《香港商報》的副刊於1953年曾連載金庸的《碧血劍》;1957年至1959年,再連載其《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射鵰英雄傳》;1960至1970年代曾連載梁羽生的武俠小說,包括《还剑奇情录》、《女帝奇英传》、《狂侠天骄魔女》、《鸣镝风云录》及《广陵剑》。 2007年5月,《香港商報》聯合海內外同行發起「全球商報聯盟」於香港成立,有三十多家傳媒參與,成員遍布美洲、歐洲、東南亞等地區;聯盟要求成員將信息共享,使區域性報紙變成全球的報紙、全球的商業渠道,為區域媒體所用。 现时《香港商报》每份售价在香港、澳門及海外為7元港币,广东省内每份為4元人民币,广东省外每份為5元人民币。.
查看 副刊和香港商報
香港政府憲報
《香港政府憲報》(1841年5月1日—1997年6月30日),香港主權移交後改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憲報》(1997年7月1日—),是香港政府發佈公告、啟事及法例等的官方出版物。憲報由政府物流服務署發行,受命於政府物流服務署署長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香港的所有條例及,都要在憲報刊登(通稱「刊憲」)才生效。 曾有訴訟因相關法律未有刊憲,疑犯因而脫罪。.
查看 副刊和香港政府憲報
許仁圖
許仁圖(),筆名阿圖,苗栗後龍人,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畢業。曾任河洛圖書出版社發行人、五千年出版社負責人、河洛影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萬隆電影公司負責人、《臺灣時報》記者、《臺灣時報》文藝組主任兼副刊主編、《臺灣時報》副總編輯兼總分稿、民進黨高雄市黨部主任委員、高雄市政府顧問、高雄市政府新聞處處長、高雄市政府民政局局長、民進黨中央黨部副祕書長。.
查看 副刊和許仁圖
诗华日报
《诗华日报》,马来西亚的一家综合性中文报纸,总社设在诗巫,在斗湖、美里、古晋、亚庇有分社,是東馬較具影響力的華文報紙。根据馬來西亞刊物稽查局統計,每日報份淨銷量為東馬之冠。 诗华日报是大马华文报中历史较久的一家报纸,1952年4月1日在诗巫创刊时(一说在古晋创刊)仅属于地方性报纸,每日出版两大张。后来逐渐扩充内容和张数,且发行范围也涵盖到砂拉越、沙巴及汶莱,由一家地方性报纸发展成为婆罗洲的报纸。现在每日发行12大张共48版,涵盖政治、经济、论坛、体育、影视、副刊等,是一家综合性报纸。 2001年由啟德行集團接手後,除了出版中文版外,還出版英文版《馬來日報》、馬來文版《婆羅洲郵報》,成為面向全社會、跨族群的媒體。 詩華報業周邊產品:《小樂園》兒童月刊、《豆苗》學生週刊、《自然與健康》/《婆羅洲風采》週刊、《樂》周刊、《足球王》周刊、詩華資訊(電子網站)、Borneo Post online。.
查看 副刊和诗华日报
趙寧 (臺灣)
趙寧(),台灣人,散文作家、學者、電視節目主持人、電台節目主持人,以詼諧的風格和幽默的散文與漫畫紅極一時。父親為海軍中將趙錦龍,趙怡與趙靖為其弟。 趙寧文章似自貶而幽默娛人,私底下內向拘謹。趙寧自號為「趙茶房」、「趙老大」,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稱號。「茶房」來自趙寧在《大華晚報》發表的一幅自畫像,是一個戴著方帽子的茶房,題字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洗碗盤」。另外,趙寧還有「普光居士」之名,顯示他對佛學的研究與信仰。.
查看 副刊和趙寧 (臺灣)
齐鲁晚报
《齐鲁晚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份晚报,也是山东省惟一的省级晚报,创刊于1988年1月1日,由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主办,是山东省发行量最大、广告收入最高、社会影响力最大的报纸。日均发行量达105万份,连续八年蝉联世界报业发行二百强,2009年在世界日报发行量百强当中位居第22名,位居中国都市类媒体第一位;连续七年入选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2011年品牌价值高达28.96亿元。该报报头由邓小平亲自题写报头,以“为读者服务,与读者俱进”为办报宗旨。.
查看 副刊和齐鲁晚报
蘋果日報 (香港)
《蘋果日報》(Apple Daily,)為香港上市公司壹傳媒旗下繁體中文報紙,由大股東黎智英所創立,香港暢銷中文報章之一。 政治立場方面,自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大部份香港傳媒基於自身利益而自我審查,淡化涉及中國共產黨的負面消息,而《蘋果日報》是少數仍然會大力批評中國政府、香港政府及建制派的報章,因而一直受到中國大陸封禁。2003年5月2日,壹傳媒進入台灣市場,發行了《蘋果日報》台灣版。2012年11月,壹傳媒大股東黎智英計劃將在台灣的所有業務出售予辜仲諒,然该計劃在2013年3月取消,改為深耕台灣。.
查看 副刊和蘋果日報 (香港)
關德興
德興,MBE(),香港著名粵劇和電影演員、粵劇編劇及武術家。以演出黃飛鴻系列電影而享譽藝壇。 他在家族排行第二。早年跟小武靚就學戲,故入班後取藝名「新靚就」。與新馬師曾齊名。.
查看 副刊和關德興
關國煊
國煊(KWAN Kwok Huen,),中國近代史學家,廣東順德人,生於順德。畢業於香港仿林中學、建公書法專修學院、台灣省立師範大學(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讀中學時,以慧、慧之、君慧、慧君筆名投稿香港《華僑日報》、《星島日報》副刊《學生園地》。1955年獲《青年文友》月刊徵文比賽高級組冠軍、香港基督教青年會及全港中小學書法比賽高中組冠軍。大學畢業後,返港長期任中學文史教員。課餘以本名及筆名鄭仁佳、關--昌、趙志邦在台灣《傳記文學》月刋發表《民國人物小傳》多篇。.
查看 副刊和關國煊
蓝莲花 (漫画)
《蓝莲花》(Le Lotus bleu),是经典连环漫画专辑《丁丁历险记》系列中的第五本,作者和画者為埃尔热,於1934年8月9日起在比利時的《小二十世紀日報》(Le Petit Vingtième)中連載,每週四刊出,至1935年10月17日共刊出42期,该书完成于1936年,之後出版畫冊。故事的主要发生地为中国,“藍蓮花”係當時中國上海一間鴉片館的名稱。这本书实际上是本系列中上一本《法老的雪茄》之续集。这本书被认为是《丁丁历险记》开始成熟的标志。在本书中,埃尔热突破了以往的固有模式以及松散的故事结构,转而追求地理和文化上的准确描绘。《丁丁历险记》自此以后开始声名大噪。 該畫冊中提及日本侵華的事件,當時日本駐比利時使館曾向比利時政府和報社抗議,但未受理會。畫冊中的中國插圖,部分由留比雕塑家張充仁協助繪製。享譽歐洲雕塑大師 張充仁傳奇的一生(上) 藝術家雜誌 2002.9 NO.328 ISSN10164170 條碼9771016417007 「丁丁」的名字原文是Tintin,在法語中的發音類似「丹丹」。「丁丁」為他的正式中文翻譯名字之根據,乃是出自《藍蓮花》內所出現的一張通緝公報上之文字,公報上以中文寫著「懸賞捉拿兇手丁丁」以及「歡迎丁丁」「丁丁萬歲」海報遊行的描述。.
查看 副刊和蓝莲花 (漫画)
自覺運動
自覺運動,為1960年代台灣青年學生發起的運動,內容為提振國民公德心的運動。.
查看 副刊和自覺運動
金庸
金庸(Louis Cha Leung-yung,),本名查良鏞,浙江海寧人。武俠小說泰斗,1948年移居香港。自1950年代起,以筆名「金庸」創作多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包括《射雕英雄传》、《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等,历年来金庸笔下的著作屢次改编为电视剧、电影等,对华人影视文化可謂貢獻重大,亦奠定其成為华人知名作家的基礎。金庸早年於香港創辦《明報》系列報刊,他亦被稱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后与古龙、梁羽生合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剑客”。亦是已故知名詩人徐志摩之表弟。.
查看 副刊和金庸
金粉世家
《金粉世家》是章回小说大师张恨水的长篇小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约一百万字,由1927年2月开始在《世界日报》的副刊《明珠》上连载,连载历时5年。张恨水曾自言深受《红楼梦》影响,而他的小说中,以《金粉世家》的结构和人物最与《红楼梦》相似。.
查看 副刊和金粉世家
陳企霞
陳企霞(),原名陳延桂。中共黨員,浙江鄞縣人,中國现代作家。1925年入寧波甲種商業學校,1927年外出謀生,歷任銀行練習生、工廠工人、布店雇員。1931年開始發表作品,包括小說散文,次年至上海,結識作家葉紫,創辦無名文藝社,出版《無名文藝》旬刊、月刊,隨後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1933年至滬西郊區從事工農教育,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後兩次被捕,出獄後從事救亡工作,組織進取社、讀書社和救國會,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中共地下黨工作及救亡活動。1940年赴延安,先後在中央青委宣傳部、《解放日報》副刊部工作,參加延安文藝座談會。1945年參加華北文藝工作團,華北文工團併入華北聯合大學後,任聯大文藝學院文學系主任,參與編輯《北方文化》、《華北文藝》等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歷任全國文聯、文協秘書長,《文藝報》副主編、主編、中國作協理事。1955年因「丁玲、陳企霞反黨集團」冤案而受到錯誤處理。後任杭州大學教師。1979年糾錯,恢復名譽。1988年1月16日,因罹肺癌,在北京病逝。歷任中國作家協會浙江分會副主席、《民族文學》雜誌主編。著有評論集《光榮的任務》,小說《獅嘴穀》、《第一個碾米廠的毀滅》、《星夜曲》等,作品收入《企霞文存》。。.
查看 副刊和陳企霞
陳紀瀅
陳紀瀅(),河北安國人,台灣作家,反共小說的代表人物之一。.
查看 副刊和陳紀瀅
林昭
林昭(),原名彭令昭,中国苏州人。林昭1954年入北京大学新闻系学习,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因公开支持北京大學学生張元勛的大字報“是时候了”而被劃為右派,后因“攻击无产阶级专政罪、反革命集团罪”于1962年起被关押於上海市提篮桥监狱,在獄中書寫了反对毛泽东的血書與日記。1968年4月29日林昭在狱中当着众多在押人员的面被宣判死刑,同日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公检法军事管制委员会枪决于上海龙华机场(张春桥时任南京军区兼上海警备区第一政治委员)。 林昭在1949年以前曾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60年代成為基督徒,被殺前一日模仿汪精卫《被逮口占》作五言絕命诗: 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灵台。 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 他日红花发,认取血痕斑。 媲学嫣红花,从知渲染难。 1980年8月22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撤销军管会的判决,以精神病为由宣告林昭无罪。1981年1月25日上海高院再次做出复审,认定以精神病为由撤销判决不妥,撤销1980年的裁定,但仍与之前判决一并撤销,宣告林昭无罪。.
查看 副刊和林昭
林文義
林文義(),臺北市人,台灣名作家、漫畫家、政治評論者,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廣播電視科畢業,曾任《書評書目》總編輯、《陽光小集》同仁、《文學家月刊》(學英文化出版,1985年10月創刊,1986年5月停刊)總編輯、《自立晚報》副刊組主編、電視節目主持人、廣播節目主持人。十八歲就開始文學創作,以散文、漫畫、小說知名於世,散文風格獨特,在現實裡反映悲憫苦難生命的情懷。宋澤萊評論林文義是“美麗島事件之後,台灣文學最重要的散文家之一”。.
查看 副刊和林文義
林懷民
林懷民(),臺灣嘉義縣新港鄉人,現代舞蹈表演團體雲門舞集創辦人與藝術總監,作家、舞蹈家與編舞家。林懷民為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士、美國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2006年獲選為Discovery頻道《台灣人物誌》的6名主角之1。.
查看 副刊和林懷民
杭州日报
《杭州日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份报纸,于1955年11月1日创刊,现为中共杭州市委机关报,由中共杭州市委主管、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杭州日报社)主办出版。该报是继《长江日报》、《沈阳日报》后的第三家中共省会城市党委机关报 。杭州日报报头采用1958年集毛泽东手迹的报头字。该报综合实力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党委机关报中跻身前列。.
查看 副刊和杭州日报
梁仲基
梁仲基()筆名草日、蔥田,香港專欄漫畫家。 梁兒時家住粉嶺村落,父為三行工人,梁於安樂幼稚園、粉嶺公立學校渡過少年時光,小學六年級時參與「撲滅罪行海報設計比賽」並獲獎。1980年代在聖公會莫壽增會督中學期間已常擔任班會壁報、宣傳板設計工作或畫校刊插圖等,中三在讀時曾與同學合伙創作挪亞方舟內容連環圖卻未能完成;預科畢業後於柏立基師範學院美術系畢業並曾執教三年,1999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主修國畫,草日筆名源於系內國畫老師莫一點的姓氏拆開而成。 1991年起經鍾偉民介紹投稿《明報》副刊「城市空間」漫畫欄,開始其專欄漫畫生涯;首個個人專欄為《明報》「」,後陸續在《成報》、《東方日報》、《經濟日報》、《明TEENS'》與《青雲路》等發表作品。1994年開始出版其結集的漫畫《阿三愛的茶煲》,其中《關你貓事》更在1998年被香港中學師生選為「十大好書」之一。1999年起著作向台灣發行,並生產其角色相關產品。2005年在香港書展中公開播放首部動畫化作品《梁家婦女》。另外梁亦曾為小部份著作封面作畫,如周淑屏的《》、《》,林振強《》和創作短篇漫畫《漢堡包周記簿》。 其作品以漫畫化的西洋畫為主,角色性格鮮明多樣,內容多反映香港人的點滴生活、有談情說愛亦有純真的校園生活,並滲入大家關心的時事,兒童故事方面言簡意賅但不失童真,不少角色也是草日身邊的朋友經歷整理後再漫畫化所表達的形象。 草日喜歡的漫畫家有日本的手塚治虫、宮崎駿與及美國的GARY LARSON,興趣還及至國畫、西洋畫、水彩畫及素描;草日已婚,妻子叫「茵茵」,巧合的是與其作品《普普阿三》阿三的女友一樣。.
查看 副刊和梁仲基
楊小黎
楊小黎(),童星出身的臺灣女藝人,擔任配音員、女演員、歌手和女主持人。.
查看 副刊和楊小黎
歐陽應霽
歐陽應霽(Craig Au-Yeung Ying Chai, ),暱稱阿齋,香港跨媒體創作人,從事漫畫製作、中外漫畫評論、平面及室內設計、電台電視節目主持及撰寫生活飲食專欄等等工作。父親為畫家歐陽乃沾。.
查看 副刊和歐陽應霽
汪笨湖
王瑞振(),筆名汪笨湖,生於台灣臺南縣安定鄉(現台南市安定區),作家、媒體工作者、政論名嘴。.
查看 副刊和汪笨湖
泰晤士報教育副刊
泰晤士報教育副刊(Times Educational Supplement,缩写为TES)是一份以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为内容的英国报刊,它的内容还涉及到教师求职等。.
查看 副刊和泰晤士報教育副刊
滾滾遼河
《'''滾滾遼河'''》,紀剛所著的長篇小說,被譽為四大抗戰小說之一。.
查看 副刊和滾滾遼河
澳門日報
《澳門日報》(簡稱澳日;英語:Macao Daily News)是一份在澳門出版的日報,是澳門主要的中文傳媒。其前身乃由1950年3月8日創刊的《新園地》;於1958年8月15日創刊,總編輯為王家楨(至1978年初),經理李成俊。 《澳門日報》以「澳報澳辦」為方針,現為澳門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佔澳門報紙發行量之7至8成。,香港文匯報,2008-08-16主要對象以澳門、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地區為主,每日版面現已由創刊時的1大張發展至10-20大張;特別歷史時期還會出版號外。,暨南大学新闻系,方丽 彭伟步,2006年8月23日.
查看 副刊和澳門日報
朱德庸
朱德庸,籍貫江蘇太倉,台灣漫畫家,世界新聞專科學校三專制(三年制專科學校)電影編導科畢業。代表作為《醋溜族》、《雙響炮》、《澀女郎》。 「人」是他漫畫的主要因素;他曾經說:「在我自己的漫畫裏,其實最喜歡的是《醋溜族》。.
查看 副刊和朱德庸
方師鐸
方師鐸(),筆名大方,是一位出身江蘇揚州的語言學學者。他是《國語日報》的籌創者之一。.
查看 副刊和方師鐸
旺报
《旺報》(英語譯名:Want Daily)是台湾第一份以报导兩岸三地消息为主要内容,旨在增进海峡两岸了解的正體中文报纸,标榜「台灣优先、两岸第一」。《旺报》由中时媒体集团创办,2009年8月4日至2009年8月10日隨《工商時報》发行试刊号,2009年8月11日正式发行。.
查看 副刊和旺报
21世纪环球报道
《21世纪环球报道》是隶属于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后更名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在广州出版在中国大陆发行的报纸。包括新闻、专题和副刊。于2003年3月停刊。 报纸创刊号号称发行量达到300800份,创造了中国创刊号发行量的一个纪录。.
查看 副刊和21世纪环球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