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Österreichischer Erbfolgekrieg、1740年—1748年),或稱奧地利領地繼承權戰爭,起因為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絕嗣,歐洲兩大陣營為爭奪奧地利王位1,並在奧地利獲取利益而引發的戰爭。當中包括了第一次西里西亞戰爭和第二次西里西亞戰爭。.
安哈尔特统治者列表
12世纪末13世纪初,阿斯坎尼家族的萨克森公爵兼勃兰登堡藩侯阿尔布雷希特一世“熊”的第七子萨克森公爵博恩哈德三世称萨克森公爵、阿舍斯莱本伯爵和安哈尔特伯爵。他长子亨利一世得到了沿易北河下游围绕阿舍斯莱本(Aschersleben,阿斯卡尼即是阿舍斯莱本的拉丁语称呼)、贝恩堡、科滕和策布斯特的阿斯卡尼本土,并于1218年被封为神圣罗马帝国的安哈尔特亲王,次子阿尔布雷希特二世继承了父亲萨克森公爵的爵位。亨利一世的后代即日后的安哈尔特亲王和安哈尔特公爵,一直延续到1918年德国君主制覆灭。.
德国元帅
以下是獲授德国元帅(Generalfeldmarschall)军衔的军官和王室成员的列表。.
利奥波德一世
利奥波德一世,可能为以下人物:.
利奥波德二世 (安哈尔特-德绍)
利奥波德二世·马克西米利安 Leopold II.
查看 利奥波德一世 (安哈尔特-德绍)和利奥波德二世 (安哈尔特-德绍)
凱撒斯多夫會戰
凯撒斯多夫会战(Battle of Kesselsdorf),是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中第二次西里西亞戰爭在1745年12月24日的戰役。以普軍勝利作結。 奧地利經過兩次西里西亞戰爭,四次大戰役全部失敗,但是瑪麗婭·特蕾西婭大公的抵抗決心仍然堅韌不拔,1745年年底,奧地利準備集中主力從波希米亞出發,撇開北面西里西亞的腓特烈大帝,向西北方向,越過薩克森,直接攻擊西方的勃蘭登堡本土。這次,坐鎮首都柏林的「德紹老頭」安哈尔特-德绍亲王利奧波德一世親自出馬,率領留守本土的25,000普魯士軍隊,上溯易北河,迎著奧軍正面東進,在腓特烈領主力趕來增援之前 ,在凱撒斯多夫會戰中大敗31,000奧地利和薩克森聯軍。這次勝利,徹底打消了奧地利和薩克森與普魯士為敵的信心,為免損失加劇,奧地利、薩克森在衡量得失後只得在該年聖誕日與普魯士簽訂《德雷斯頓和約》。奧地利以西里西亞全境割予普魯士為代價,換取普魯士承認瑪利亞‧特蕾西亞為奧地利大公,及其夫婿弗蘭茨·史蒂芬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退出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第二次西里西亞戰爭宣告結束。.
莫里茨 (安哈特-德紹)
安哈特-德紹的莫里茨(Moritz von Anhalt-Dessau,),普鲁士元帥,安哈尔特-德绍亲王利奥波德一世之子,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手下最有军事才能的将领之一。這位莫里茨不僅是一員勇將,而且作風強硬,粗魯無文,據說當年德紹老頭想要嘗試各種教育方法,對這個幼子,採取了故意不加任何教育的實驗,有傳說講莫里茨親王根本是文盲。 他於1725年加入普鲁士軍隊,於波蘭王位繼承戰爭(1734年—1735年) 中第一次親身上陣,後受腓特烈提拔。七年戰爭中,莫里茨曾在布拉格戰役,在科林戰役中擔任左翼,又在洛伊滕會戰中率步兵突擊奧軍。在霍克齊戰役中,奧軍偷襲普軍營地,普軍措手不及。莫里茨親王身受重傷,被抬下戰場。莫里茨重傷再也沒有康復,他在戰後被護送回柏林的途中,遇到奧軍攔截被俘,不久被腓特烈贖回。莫里茨沒有死於傷勢,但是後來發現嘴唇上有惡性腫瘤,在七年戰爭結束前(1760年)病死。.
查看 利奥波德一世 (安哈尔特-德绍)和莫里茨 (安哈特-德紹)
迪特里希 (安哈特-德紹)
迪特裏希 (安哈特-德紹) (Dietrich von Anhalt-Dessau,1702年8月2日—1769年4月11日)普鲁士元帥,安哈尔特-德绍亲王利奥波德一世的第三子。 當安哈爾特-德紹於1727年實行長子繼承制,迪特裏希並沒有機會參與安哈爾特-德紹的政務。1737年,長兄威廉·古斯塔夫早於父親逝世,次兄馬克西米利安於1747年承襲父親的爵位。1752年,馬克西米利安逝世,年僅11歲的利奧波德·弗里德里希·弗朗茨繼承公國。迪特裏希成為攝政輔助年幼的利奧波德·弗里德里希·弗朗茨直至1758年他成年為止。 迪特裏希因病於1750年從軍隊中退役,迪特里希後來也被授予元帥軍銜。迪特裏希一生未曾結婚及沒有子嗣。.
查看 利奥波德一世 (安哈尔特-德绍)和迪特里希 (安哈特-德紹)
亦称为 德紹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