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刘熙载

指数 刘熙载

劉熙載(),字伯簡,號融齋,江蘇興化人,晚清經學家、批評家。.

26 关系: 孟郊崔涂左传中国书法史张焕纶刘过兴化市元好问四牌楼 (兴化)秦观绝妙好词羊欣袁昶魏碑辛棄疾龙门书院胡小石郦道元葛士濬采薇艺概苏轼泰州市清史稿朱克敬昭阳街道 (兴化市)

孟郊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唐朝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没有一首律诗。代表作有。 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孟郊早年生活贫困,曾遊歷湖北、湖南、广西等地,无所遇合,屡试不第。贞元中张建封镇守徐州时,孟郊曾往谒見。46岁(一说45岁),始登进士第,有詩《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成語「走馬看花」由來)。”。然后东归,旅游汴州(今河南开封)、越州(今浙江绍兴)。贞元十七年(801年),任为溧阳尉。在任不事曹务,常以作诗为乐,被罚半俸。韩愈称他为“酸寒溧阳尉”。元和元年(806年),河南尹郑余庆奏为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洛阳。元和三年(808年)为检校兵部尚书,兼东都留守。60岁时,因母死去官。九年三月,郑余庆转任山南西道节度使,镇守兴元,又奏孟郊为参谋、试大理评事。郊应邀前往,到阌乡(今河南灵宝),不幸以暴病去世,孟郊的朋友韓愈等人湊了100貫為他營葬,郑余庆派人送300貫,“为遗孀永久之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唐人认为孟诗是“元和体”的一种,“元和已后”,“学矫激于孟郊”。韩愈说他:“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唐末张为作《诗人主客图》,以他为“清奇僻苦主”。宋诗人梅尧臣、谢翱,清诗人胡天游、江湜、许承尧,写作上都受到他的影响。对孟诗的评价,持褒义论的,韩愈、李观以后,有曾季貍、贯休、黄庭坚、费衮、潘德舆、刘熙载、陈衍、钱振鍠、夏敬观等;持贬义论的,有苏轼、魏泰、严羽、元好问、王闿运等。他和贾岛都以苦吟著称,又多苦语。苏轼称之“郊寒岛瘦”,后来论者便以孟郊、贾岛并称为苦吟诗人代表。沈德潜评孟郊诗时说:“孟东野诗,从《风》、《骚》中出,特意象孤峻。”谢榛认为孟郊诗“苦涩如枯林朔吹,阴崖冻雪,见者靡不惨然”。又韩愈以散文著称,时有“孟诗韩笔”之誉。元好问甚至嘲笑他是“诗囚”。李观在《与梁肃补阙书》中说:“郊之五言诗,其高处在古无上,平处下顾二谢。” 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出自北宋宋敏求所编刊,黄丕烈所藏北宋蜀本,已不可见。陆心源所藏汲古阁影宋精本,今归日本。通行本有汲古阁本,闵刻朱墨本。《四部丛刊》影印杭州叶氏藏明弘治本。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刊印华忱之校订《孟东野诗集》,末附孟郊年谱、遗事辑录。注释有陈延杰《孟东野诗注》,夏敬观选注《孟郊诗》。事迹可参考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新、旧《唐书》本传、夏敬观《孟东野先生年谱》、华忱之《唐孟郊年谱》。.

新!!: 刘熙载和孟郊 · 查看更多 »

崔涂

崔涂字礼山,出生于浙江富春江,唐朝著名诗人。.

新!!: 刘熙载和崔涂 · 查看更多 »

左传

《左传》是中国古代漢族先民所著的一部編年體史書,共三十五卷,十三經中篇幅最長,在四庫全書中為經部。《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 《春秋內傳》,《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穀梁傳》合称“春秋三传”。.

新!!: 刘熙载和左传 · 查看更多 »

中国书法史

中國書法歷史和中国文字使用的历史一样悠久。自从甲骨文发明以来,中国书法的字体经历了由篆书到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产生了数量众多的书法家和书法作品,这些书法家和书法作品构成了中国书法的深厚传统。中国书法在古代已经是一门成熟的艺术,有丰富、完整、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很多理论著作是书法家艺术实践的总结,极大地影响了后人的书法学习和创作。.

新!!: 刘熙载和中国书法史 · 查看更多 »

张焕纶

张焕纶(),字经甫,号经堂,中国近代小学教育的创始人。 张焕纶出生于上海梅溪弄(今蓬莱路)书香门第。早年曾就读于龙门书院,师从知名学者刘熙载。其间他还与胡适的父亲胡传为同窗,两个由此结下深厚友谊,胡传去世后他曾作《胡铁花先生家传》。光绪四年(1878年),张焕纶与朋友沈成浩、徐葵德等创办正蒙学院,这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所近代小学。光绪八年(1882年),改名为梅溪书院。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被盛宣怀聘任为南洋公学首任总教习。在任期间,张焕纶主持开办师范班,成为中国师范教育的先河。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辞职,但仍继续主持梅溪书院。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任敬业学校总教习。光绪三十年(1904年)逝世。.

新!!: 刘熙载和张焕纶 · 查看更多 »

刘过

刘过(),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太和(今江西吉安市泰和縣)人,一作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南宋词人。 喜言兵事,早年流落江湖,重义气,力主恢复北土,與岳珂友好,与辛弃疾有唱和,词风亦相近,“赡逸有思致”。刘熙载说“刘改之词狂逸中自饶俊致”。与劉仙倫齐名,世称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代表作有《唐多令》等。.

新!!: 刘熙载和刘过 · 查看更多 »

兴化市

兴化市是位于中國江苏省泰州市北部的一个县级市,位于长江、淮河、黄海和京杭大运河之间的里下河地域内,是中国百强县。兴化是商品粮、水产品生产与集散基地,又是一座古老的文化名城和新兴旅游城市。兴化市拥有耕地180万亩,157万人口,非农业人口28.84万人,辖28个镇、6个乡、一个省级开发区。.

新!!: 刘熙载和兴化市 · 查看更多 »

元好问

元好问()在郝經撰寫的《遺山先生墓銘》開頭提到「歲丁巳秋九月四日,遺山先生卒于獲鹿寓舍。」由這可知元好問的去世時間為丁巳年舊曆九月初四。另外,根據丁巳條目中所換算的公元年份,只有1197年和1257年比較靠近其生存時代。依替劉景玄撰其墓誌銘此事,發生於元光二年(1223年),故可確認其卒年於1257年。,字裕之,号遗山,山西秀容(今山西忻州)人,世稱遺山先生。金、元之际著名文学家。著作有《中州集》、《南冠录》、《壬辰杂编》、《續夷堅志》等等。.

新!!: 刘熙载和元好问 · 查看更多 »

四牌楼 (兴化)

四牌楼,位于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城内牌楼路,是兴化古城象征。其建筑风格和陈列特色海内独一无二。四牌楼是个重檐攒尖顶的四柱四门牌坊,始建于明代,原名四攒坊,楼内悬挂了47块匾额,表彰兴化历史上的杰出人士。著名的如宗臣、李鱓、郑燮、魏应嘉、任大椿、刘熙载、高谷、李春芳、吴甡等人。 Category:江苏牌坊 Category:泰州纪念性建筑物 Category:兴化市.

新!!: 刘熙载和四牌楼 (兴化) · 查看更多 »

秦观

观(),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词人,「苏门四学士」之一。.

新!!: 刘熙载和秦观 · 查看更多 »

绝妙好词

《绝妙好词》是一本宋词的选集。南宋末年,萃集临安的江湖词人曾结成“西湖吟社”,这个词社在历史上主宰了宋元之交的雅派词坛。它的核心是当时的一批文人雅士,尤其是音乐家,据考其活动主要是传授音律,分题赋词等。这个骚雅词社早期的领导人是杨缵和张枢,后期则是周密。在宋末元初,周密一直是雅词词坛的领袖,编有词选《绝妙好词》流传于世,其中清晰的选词观可说集中反映了宋末临安词人群体的观念。 张炎在《词源》中赞其“精粹”,但当时“其板不存”印数太少,元明数百年均不见著录,直至清初发现其元抄本为毛氏汲古阁,钱谦益述古堂收藏,才重现人世。清人高士奇在序中写道:“兹选披沙拣金,合一百三十二人,为词不满四百,亦云精矣。”厉鹗序则评曰:“宋人选本朝词,如曾端伯《乐府雅词》、黄叔旸《花庵词选》,皆让其精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去取谨严,犹在曾慥《乐府雅词》、黄昇《花庵词选》之上。”此前也标榜“雅词”的《梅苑》、《复雅歌词》都是兼采唐、五代与北宋词,而《草堂诗余》、《阳春白雪》、《乐府雅词》并不遵守严格的时代顺序,或是仅仅漫录选者当时的词作,无完整的时代起止;《花庵词选》相对比较注重时代顺序,体例也较为成熟,但是在南渡词人的归属上不很严谨,受到后人批评。《绝妙好词》成于宋亡后,所录词人从南渡词人开始,至亡宋遗民为止,断代相当清晰,体制也非常科学。 《绝妙好词》在选取的时期、体例乃至名称上,均暗示出接续《花庵词选》并有意与之争一高下的迹象。从时期上看,《花庵词选》成于淳佑九年,其下卷《中兴以来绝妙词选》以淳佑年为下限;《绝妙好词》所选始于南渡词人,但以宋末时期的词人为主,时间侧重上正是相承接的。在体例上二者都采取了以词人年代先后为序的方式,可见编选方式上的承袭关系。 周密的选词标准目的性明确,为开一派之风,作为雅词集团的标志,并确立雅词的审美典范。.

新!!: 刘熙载和绝妙好词 · 查看更多 »

羊欣

羊欣(),字敬元,泰山郡南城县(今山东省新泰市)人,南朝宋書法家。 羊欣年轻时性格沉静,不与人争强斗胜,姿容美丽,善于说笑话,擅长草书和隶书。 羊秘之後,王献之的外甥,父羊不疑官烏程令,世代擅长书法。羊欣於南渡後,歷仕晉、南朝宋兩朝。官至中散大夫、義興太守。 善于隶书,独步當代。時人稱:“买王得羊,不失所望。”清人刘熙载稱:“王家,羲、献……为南朝书法之祖,其后擅名宋代莫若羊欣,实亲受于子敬。”卒於宋文帝元嘉十九年(442年)。有《採古來能書人名》1卷。有草书《笔精帖》(《淳化阁帖》卷3)傳世。.

新!!: 刘熙载和羊欣 · 查看更多 »

袁昶

袁昶(昶音chǎng,),原名振蟾,字爽秋,号重黎,浙江桐庐人。清朝官员,官至太常寺卿。庚子事变时,因主和直谏被慈禧斬殺,後得平反,追谥忠节,与徐用儀、许景澄、聯元、立山合称“庚子被禍五大臣”。袁昶也是同光体浙派诗人的代表。.

新!!: 刘熙载和袁昶 · 查看更多 »

魏碑

魏碑是指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碑刻书法作品。现存的魏碑书体都是楷书,因此有时也把这些楷书碑刻作品称为“魏楷”。魏碑原本也称北碑,在北朝相继的各个王朝中以北魏的立国时间最长,后来就用“魏碑”来指称包括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在内的整个北朝的碑刻书法作品。这些碑刻作品主要是以“石碑”、“墓志铭”、“摩崖”和“造像记”的形式存在的。.

新!!: 刘熙载和魏碑 · 查看更多 »

辛棄疾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居士,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山东历城)人。生於金國,少年抗金歸宋,曾任江西安撫使、福建安撫使等职,因归正人的身份,辛弃疾也始终未能得到南宋朝廷的重用以及实现他北伐的夙愿。追赠少师,谥忠敏。 辛弃疾是中國南宋豪放派詞人,人稱詞中之龍,與蘇軾合稱「蘇辛」,与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和爱国诗人陆游双峰并峙。辛弃疾词风「激昂豪迈,风流豪放」,代表着南宋豪放词的最高成就。.

新!!: 刘熙载和辛棄疾 · 查看更多 »

龙门书院

龙门书院由道台丁日昌于1865年 (清同治四年)在上海倡办,最初借用其它学堂进行教学,1867年 (同治六年)道台应宝时拨银1万两,在吾园 (现在的尚文路龙门村)建设成讲堂、楼廊及学舍41间。1876年 (光绪二年)道台冯光拨款增建校舍10间。 书院第一期录取20名学生,后每年录取住读生30名。书院聘请著名学者任教,如刘熙载就曾担任书院山长,胡传、张经甫、袁爽秋、童米孙都曾就读于该书院。 1905年 (光绪三十一年)清朝废除科举制度后,书院改为苏松太道立龙门师范学校,增建了楼房31幢。1912年 (民国元年)改名为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27年与江苏省立商业学校合并成为江苏省立上海中学。1933年 (民国22年)上海中学在吴家巷的新校舍落成,占地约500亩,上海中学随即迁址至今。 龙门书院旧址,于1935年成为民居,称为龙门村。现该村是受保护的近现代优秀建筑。.

新!!: 刘熙载和龙门书院 · 查看更多 »

胡小石

胡小石,名光煒,字小石,號倩尹,又號夏廬,齋名願夏廬,晚年別號子夏、沙公。江蘇南京人,原籍浙江嘉興。 國學大師。兼為文字學家、文學家、史學家、書法家、藝術家。於古文字、聲韻、訓詁、群經、史籍、諸子百家、佛典、道藏、金石、書畫之學,以至辭賦、詩歌、詞曲、小說、戲劇,無所不通,尤以古文字學、書學、楚辭、杜詩、文學史最為精到。.

新!!: 刘熙载和胡小石 · 查看更多 »

郦道元

郦道元(466年或472年—527年),字善长,范阳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生於獻文帝天安元年(西元四六六年),另一說為孝文帝延興二年(西元四七二年),卒於明帝孝昌三年(西元五二七年)。其父親為郦范,在北魏太武帝時就已為官,做過平東將軍、青州刺史,進爵為永寧侯。酈道元十多歲時,就遊青洲江河,喜愛大自然。曾襲封永寧侯,後降為伯。曾任東荊州刺史,因得罪權貴,被免去官職。十年後,朝廷復起用為著河南尹。明帝孝昌元年,率軍去彭城討平元法僧叛亂,因功陞為御史中尉。因他彈劾過汝南王元悅,在雍州刺史萧寶夤想反叛北魏時,元悅乘機叫朝廷派酈道元去宣撫,酈道元入關時被萧寶夤殺害。著有《水经注》,是著名的文學與地理學大作。.

新!!: 刘熙载和郦道元 · 查看更多 »

葛士濬

葛士浚(),字季源,号子源,上海人。 早年在上海龙门书院學習,好学不倦,“家学甚伟,又克自奋励与同志诸子日夕讨究”。光绪十四年(1888年),葛士浚編有《皇朝经世文续编》,這是繼《皇朝经世文编》的又一作品,共收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奏议、论文一千餘篇,包括刘熙载《塾言三十七则》,並增加“洋务”一门。.

新!!: 刘熙载和葛士濬 · 查看更多 »

采薇

《采薇》是《詩經》的《小雅》一章,是一首描述戰爭的史詩。.

新!!: 刘熙载和采薇 · 查看更多 »

艺概

《藝概》是中國诗文评论著作,共六卷,清代刘熙载著。 《藝概》是刘熙载晚年作品,劉氏“自六经、子、史外,凡天文、算术、字学、韵学及仙释家言,靡不通晓。”,自述談藝“好言其概”,故以“概”名书。全书共6卷,分为《文概》三四〇条、《诗概》二八五条、《赋概》一三七条、《词曲概》一五九条、《书概》二四六条、《经义概》九十五条,共計一二六二條,分别论述文、诗、赋、词、书法及八股文等文體特性。全書遵循“通道必簡”的精神,本著“舉此以槩乎彼,舉少以槩乎多”,寓“顯缺”於“隱備”的原則,李詳认为此书是继刘勰《文心雕龙》之后的一部通论文体的杰作。此書的另一特點是淺顯易懂,例如《賦概》記載:“《離騷》東一句,西一句,天上一句,地下一句,極開闔抑揚之變,而其中自有不變者存。”。夏敬觀《劉融齋詩槩詮說》:“自來闡明作詩之法,能透徹明曉者,無過於劉融齋《藝槩》中之《詩槩》。融齋主講上海龍門書院十數年,其所作《藝槩》正爲從學生徒而發,出言平實,見地頗高,其《詩槩》一門,言作詩之法尤備。”本書有同治十三年的《古桐书屋六种》本,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标点本。袁津琥有《藝概注稿》。.

新!!: 刘熙载和艺概 · 查看更多 »

苏轼

苏轼(),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時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藝術家、醫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鐵冠道人。嘉佑二年进士,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學士,礼部尚书。南宋理學方熾時,加賜諡號文忠,複追贈太師。有《東坡先生大全集》及《東坡樂府》詞集傳世,宋人王宗稷收其作品,編有《蘇文忠公全集》。 其散文、诗、词、赋均有成就,且善书法和繪画,是文学艺术史上的通才,也是公认韻文散文造诣皆比較傑出的大家。蘇軾的散文為唐宋四家(韓柳歐蘇)之末,與唐代的古文運動發起者韓愈並稱為“韓潮蘇海”,也與歐陽修並稱“歐蘇”;更與父親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父子三人,同列唐宋八大家。蘇軾之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又与陸游并称「苏陆」;其詞“以詩入詞”,首開詞壇“豪放”一派,振作了晚唐、五代以來綺靡的西崑體餘風。後世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惟蘇軾故作豪放,其實清朗;其賦亦頗有名氣,最知名者為貶謫期間借題發揮寫的前後《赤壁賦》。宋代每逢科考常出現其文命題之考試,故當時學者曰:“蘇文熟,喫羊肉、蘇文生,嚼菜羹”。藝術方面,書法名列“苏、黃、米、蔡”北宋四大書法家(宋四家)之首;其畫則開創了湖州畫派;並在題畫文學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政治上,在王安石變法期間,雖贊同政治應該改革,但反對王安石任用的後任呂惠卿及一些「拗」的政策,招來新黨爪牙李定橫加陷害;後來又因反對「盡廢新法」受到司馬光為首的舊黨斥退,終生當不了宰相。在新舊黨爭中兩邊不討好導致仕途失意,被侍妾王朝雲戲稱為“一肚皮不合時宜”。元祐更化中,一度官至尚書;宋哲宗紹聖復述又加貶謫至儋州(海南島);徽宗即位,遇赦北歸時病卒於常州。墓在河南郏縣。.

新!!: 刘熙载和苏轼 · 查看更多 »

泰州市

泰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全市总面积5,787平方公里,人口464.16万,其中市区面积1,567平方公里,人口162.25万。域跨北纬32°01′57″——33°10′59″,东经119°38′24″——120°32′20″。南部隔江与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四市相望,北部与盐城毗邻,东临南通,西接扬州,为苏中入江达海五条航道的交汇处。.

新!!: 刘熙载和泰州市 · 查看更多 »

清史稿

《清史稿》是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所設清史館纂修的清史未定稿,體例依照之前的正史,分「紀、志、表、傳」四部分。 民国三年(1914年),清史馆设立,此後編修工作歷時十餘年。到1927年,主持纂修工作的清史館馆长趙爾巽見全稿已經初步成形,擔心時局多變及自己時日無多,遂決定将各--以《清史稿》的名稱刊行,以示其為未定本。因匆忙付梓,致使體例不一、繁簡失當。「然此書成稿於遺老之手,刊行於匆促之中,謬誤屢見,用時不免戒慎,唯恐誤入歧途。」由於編修者多為清朝遺老,《清史稿》書中對清朝歌功頌德,貶低辛亥革命。國民政府北伐後,将《清史稿》定為禁書,禁止刊印及發售;後来解禁。 到目前為止,因尚無依中國傳統正史體例編寫的清史,加上《清史稿》本身史料豐富,其價值仍不可忽視。有的將其列入「二十五史」或「二十六史」。.

新!!: 刘熙载和清史稿 · 查看更多 »

朱克敬

朱克敬名亦轩,字香苏,晚号螟庵、餐霞翁,兰州人。 朱克敏之弟。早年家貧,流寓云贵,後來定居湖南,捐官为龙山县典史。与郭嵩焘、刘熙载、陈宝箴等有交往。工诗善画。晚年失明,卒于湖南。有《儒林琐记》。 Category:清朝縣丞 Category:兰州人.

新!!: 刘熙载和朱克敬 · 查看更多 »

昭阳街道 (兴化市)

是下辖的一个街道办事处,兴化市人民政府驻昭阳街道南亭路2号。位于兴化市西部多条大河汇集之处,南距长江港口——泰州高港75公里,西距京沪高速40公里。.

新!!: 刘熙载和昭阳街道 (兴化市)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