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凤头鹦鹉科

指数 凤头鹦鹉科

凤头鹦鹉,是指属于凤头鹦鹉總科(學名:Cacatuoidea) 凤头鹦鹉科(學名:Cacatuidae)內的21种鸚鵡。其外觀特徵為頭上有可收展的頭冠。.

目录

  1. 23 关系: 大白凤头鹦鹉天橋驕子第九季小葵花凤头鹦鹉巴布亚省國立中山大學Cacatuidae米切氏凤头鹦鹉紅冠灰鳳頭鸚鵡红尾黑凤头鹦鹉菲律宾凤头鹦鹉鸚鵡亞科鹦形目黄尾黑凤头鹦鹉辉凤头鹦鹉葵花凤头鹦鹉蓝眼凤头鹦鹉长喙凤头鹦鹉雞尾鸚鵡棕树凤头鹦鹉洛伦茨国家公园戶谷公人戈芬氏凤头鹦鹉浅黄冠凤头鹦鹉

大白凤头鹦鹉

大白凤头鹦鹉(学名:Cacatua alba),又称--、雨伞凤头鹦鹉、大白巴丹鹦鹉。分布于印度尼西亚一带,食物包括坚果、种子、浆果、水果等。寿命50年,体长45厘米,体重450-750克。语言能力一般,加以培养能学会少量人话。喜欢沐浴。平时它们的白色头冠是趴下的,当激动时头冠会竖起。 饲养的大白凤头鹦鹉需要主人陪伴,否则可能会啄伤自己。 繁殖期从每年十二月至次年三月,一窝产卵1-2颗,28、29天后孵化,羽化期为11至14个星期。 Category:凤头鹦鹉科.

查看 凤头鹦鹉科和大白凤头鹦鹉

天橋驕子第九季

《天橋驕子》 第九季是一個有關時裝設計的實境競賽節目,在2011年7月28日由美國首播。 本季的主持人同樣為超級名模海蒂·克隆,她並會聯同設計師邁可·寇斯及《美麗佳人》時尚專欄總監擔任常座評審,而提姆·岡恩卻為設計師的指導顧問。 本季有20位設計師爭取冠軍的頭銜,是《天橋驕子》自開播以來最多參賽者的一次。而本季優勝的設計師可得到《美麗佳人》的雜誌內頁特別專訪、由惠普公司提供價值五萬美元的科技和設備、由歐萊雅提供的十萬美元創業金,以及獲得在銷售其設計的成衣的機會;而聯同優勝設計師勝出的模特兒並會得到刊登上《美麗佳人》的機會,以及由歐萊雅提供的二萬五千美元的獎金。.

查看 凤头鹦鹉科和天橋驕子第九季

小葵花凤头鹦鹉

小葵花凤头鹦鹉(学名:Cacatua sulphurea),又称小巴丹鸚鵡、小巴。目前為一級保育類。体长34厘米,寿命50年。身上有较多羽粉,需要定期清理。语言能力一般,叫声较大。.

查看 凤头鹦鹉科和小葵花凤头鹦鹉

巴布亚省

巴布亚省(Provinsi Papua)位於西新几內亚,是印度尼西亚最东边的省份,包括大部分的西新几内亚和周围小岛,是印度尼西亚的四个特区(Daerah khusus)之一。旧称伊里安查亚省,首府位于查亚普拉。在文化方面,巴布亞省與鄰近的西巴布亞省同屬於基督徒佔絕大多數的省份,當地教會林立,較大部分印尼省份不同。.

查看 凤头鹦鹉科和巴布亚省

國立中山大學

國立中山大學,是一所於1980年在臺灣高雄市复校的國立大學,前身為1924年由孫中山在廣州成立的國立廣東大學(今中國大陸中山大學)。現設有6個學院,校園分據西子灣及東沙群島兩處用地。 該校以海洋學、管理學研究及高密度研究中心群著稱,匯聚大量智庫學者且受美日領事機構資助,亦為臺灣綜合大學系統、EUTW七校聯盟創始成員。.

查看 凤头鹦鹉科和國立中山大學

Cacatuidae

#重定向 凤头鹦鹉科.

查看 凤头鹦鹉科和Cacatuidae

米切氏凤头鹦鹉

米切氏凤头鹦鹉,学名Lophocroa leadbeateri,又称酋长凤头鹦鹉(得名于它的头冠)(英文MajorMitchell’s Cockatoo,Leadbeater's Cockatoo,Pink Cockatoo)分布在澳大利亚内部省份。与其他类型的凤头鹦鹉相比,该种不够活泼,不易学会各种技巧。成年后可能会具有攻击性。野生状态下同粉红胸凤头鹦鹉、裸眼凤头、长嘴凤头鹦鹉结伴出没。食物包括谷物、水果种子、松果、昆虫幼虫、水果等。3至4岁后可以繁殖,每次产卵2-4颗,孵化期26天,羽化期8周。壽命大約在40歲到60歲之間。2016年全世界最高齡的米切氏鳳頭鸚鵡是美國芝加哥動物園爺爺級的"餅乾"(Cookie)剛過83歲生日。.

查看 凤头鹦鹉科和米切氏凤头鹦鹉

紅冠灰鳳頭鸚鵡

紅冠灰鳳頭鸚鵡(学名:Callocephalon fimbriatum),又名刚刚凤头鹦鹉、甘甘凤头鹦鹉、刚刚巴丹、刚刚巴旦、甘甘巴丹、红冠巴丹、红冠巴旦,分布於澳大利亚东南部和塔斯马尼亚。它们生活在7月白天温度高於0℃、海拔2,000米以下的地区,夏季栖息於澳大利亚较为凉爽和潮湿的硬叶森林地区,尤其多见於高寒灌丛地区,偶见於温带雨林,冬季栖息於较为干燥开阔的桉树林,或是沿海地区的干旱林,这时人们可能会在城市的公园和花园中观察到这种鹦鹉。 紅冠灰鳳頭鸚鵡是澳大利亞首都特區的动物标志。Gang-gang一词来自新南威尔士原住民恩冈那瓦尔部族(Ngunnawal)或威拉祖利族(Wiradjuri)的语言,可能这两种语言都如此称呼这种鹦鹉。人工养殖和繁殖紅冠灰鳳頭鸚鵡都比较困难,因此目前这种鹦鹉价格昂贵。 紅冠灰鳳頭鸚鵡的寿命至少可达到60年。.

查看 凤头鹦鹉科和紅冠灰鳳頭鸚鵡

红尾黑凤头鹦鹉

红尾黑凤头鹦鹉(學名:Calyptorhynchus banksii)因其公鸟尾部的一片鲜红色羽毛而得名,在黑凤头鹦鹉中属于相对常见的品种。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的北部和西部,平时生活在树上,偶尔到地面上活动,群居鸟类。人工繁殖不易,笼养也较为困难。雌性的尾部为橘黄色羽毛,喙为肉色,不同于雄鸟的黑色喙。主要以植物种子为食,也会食用水果、坚果、花朵、昆虫。体长从50厘米到68厘米不等,体重能达到600至900克左右。寿命可能达到50年以上,常在桉树上筑巢。孵化期28天,羽化期3个月,成熟期4年。每次产卵1或2枚,较晚孵化出的幼年可能会被亲鸟忽略。.

查看 凤头鹦鹉科和红尾黑凤头鹦鹉

菲律宾凤头鹦鹉

菲利宾凤头鹦鹉(學名:Cacatua haematuropygia),又称红肛凤头鹦鹉,是鸚形目鳳頭鸚鵡科下的一種。身长31厘米,能发出羊叫或口哨似的叫声。分布在菲律賓,活动范围主要在树林、河岸和红树林附近。主体为白色,外观上接近杜氏凤头鹦鹉。头冠部淡红及黄色,肛门附近有橘红色羽毛,因此得名。灰白鸟喙,公鸟暗棕色虹瞙,母鸟红棕色。食物为种子、坚果、浆果和水果。每次产卵2到4枚,孵化期约28天。属于IUCN紅色名錄的極危動物。.

查看 凤头鹦鹉科和菲律宾凤头鹦鹉

鸚鵡亞科

鸚鵡亞科(學名:Psittacinae)是鸚鵡科下兩個亞科中的其中之一(另一個是吸蜜鸚鵡亞科)。當中包括分佈最廣泛的多種鸚鵡,但不包括吸蜜鸚鵡及鳳頭鸚鵡等。各族之間的分類仍然未能完全表現出進化間的最佳關係,因此仍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雖然各族有時也會被提升至亞族的層級,但因吸蜜鸚鵡的獨特性,目前的這種分類法仍然是較能表達出各鳥之間的進化系譜。有研究指在鸚鵡亞科中的各族終會被提升至更高的亞科層級,而目前獨立成科的鳳頭鸚鵡則會降為亞科層級。這是因為一些史前的鸚形目化石揭示了一些比鳳頭鸚鵡有更多特性的品種。 如將來多個亞族的分類法較得到認同,那鸚鵡亞科將主要包含在非洲的鸚鵡及少部分在亞洲鸚鵡。 三種已滅絕並來自馬斯克林群島(Mascarenes),可能是單屬種的鸚鵡的分類仍然不明。在地理上雖然較接近鸚鵡族,但也可能是來自旧大陆鹦鹉族。牠們包括:.

查看 凤头鹦鹉科和鸚鵡亞科

鹦形目

鹦形目(學名:Psittaciformes)在动物分类学上是鸟纲中的一个目。本目包括大约342种,通常划分成凤头鹦鹉科和鹦鹉科两个科。 俗语鹦鹉可以用来单独指代鸚鵡科,或者整个鹦形目,通常指稱後者。关于其分类讨论,请参阅下文。 本目的所有种类都有如下特征:钩曲的喙、对趾足(两趾向前(2、3)两趾向后(1、4))。 本目鸟类可以在世界上多数气候温暖的地区找到,包括印度、东南亚和西非。美国也曾有一个种卡罗琳鹦哥,但现已灭绝。鹦形目为数最多的地区,要数大洋洲(澳洲)、南美洲和中美洲。.

查看 凤头鹦鹉科和鹦形目

黄尾黑凤头鹦鹉

尾黑凤头鹦鹉(學名:Calyptorhynchus funereus)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东南部,以小集群活动,主要在树上活动。脸颊和尾部有黄色羽毛,体长约为60厘米。以坚果、植物种子、浆果、水果为食。每次产卵1或2颗,但一般只能有1只存活下来。.

查看 凤头鹦鹉科和黄尾黑凤头鹦鹉

辉凤头鹦鹉

辉凤头鹦鹉(學名:Calyptorhynchus lathami)又称黑亮头凤头鹦鹉。体长约48厘米,数量较为稀少。主食木麻黄树的种子,也食用桉树叶和昆虫。.

查看 凤头鹦鹉科和辉凤头鹦鹉

葵花凤头鹦鹉

葵花凤头鹦鹉(学名:Cacatua galerita),又称大葵花鳳頭鸚鵡、大葵花鸚鵡、大巴。屬二級保育類。分布于澳大利亚。有四个亚种。体长50厘米,体重可达0.5千克,寿命50年。食物包括種子、殼類、漿果、堅果、水果、嫩芽、花朵、昆蟲等。语言能力一般。喙的力量强大,需要養在金属笼子中。同许多凤头鹦鹉一样,作为宠物饲养需要主人大量时间陪伴。羽粉较多,需要定期沐浴。叫声嘈杂,愤怒时会竖起头冠。 每次产卵2-3顆,孵化期30天,羽化期10周。.

查看 凤头鹦鹉科和葵花凤头鹦鹉

蓝眼凤头鹦鹉

蓝眼凤头鹦鹉拥有较小的头冠,因为其蓝色的眼圈而得名。体长50厘米,野外寿命约为50年。以种子、坚果、水果、昆虫等为食。主要分布在森林附近,繁殖期为每年5至10月,每次产卵1到2枚,孵化期28天。人工养殖的个体非常罕见。.

查看 凤头鹦鹉科和蓝眼凤头鹦鹉

长喙凤头鹦鹉

长喙凤头鹦鹉(學名:Cacatua tenuirostris),也称长嘴凤头鹦鹉,是一种中型的凤头鹦鹉。它的头冠和尾都很短小,羽毛以白色为主,只在前额和颈部有少量的红色羽毛,眼圈则为蓝色。在看不到翅膀内侧还有黄色羽毛。上喙长而突出,雄性的喙比雌性略长些。体长大约在38到41厘米,成鸟体重500克左右。.

查看 凤头鹦鹉科和长喙凤头鹦鹉

雞尾鸚鵡

雞尾鸚鵡(学名:Nymphicus hollandicus),因日本於明治後期(約1910年)引進,因此在台灣又名;歐卡妹(オカメインコ的音譯),似乎有誤稱或再簡化為卡妹(カメイ龜井Kamei)的趨勢,是澳洲特有的鳳頭鸚鵡,是最常見的寵物鳥,非常受歡迎。.

查看 凤头鹦鹉科和雞尾鸚鵡

棕树凤头鹦鹉

棕树凤头鹦鹉(學名:Probosciger aterrimus),凤头鹦鹉的一种,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及澳大利亚。.

查看 凤头鹦鹉科和棕树凤头鹦鹉

洛伦茨国家公园

洛倫茨國家公園位在印度尼西亞的巴布亚省,新幾內亞島的西邊,面積25,056 km2 (9,674 mi2),是東南亞最大的國家公園,在199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遺產。 洛倫茨國家公園是新幾內亞優秀生物多樣性的例子之一,是世界上有最多生物多樣性的國家公園之一。是亞太地區的自然保護區中唯一包括所有海拔的生態系,包括海洋區域、红树林、潮間帶及、低地及山地、雨林、、及赤道冰川。查亞峰高4884公尺,是界於喜馬拉雅山及安地斯山之間的最高峰。 國際鳥盟稱洛倫茨國家公園為「可能是新幾內亞最重要的單一保留區。」。其中包括世界自然基金会中中的五個生態區:南新幾內亞低地森林、新幾內亞山地森林、新几内亚中央山脉亚高山草原、以及新幾內亞河流及水體。 洛倫茨國家公園中有許多尚未列在地圖內,也未开发的领域,其中必定還有許多科學界還不知道的植物及動物。也少有文獻記錄當地社群的植物學及。 洛倫茨國家公園是因亨德里克斯·阿尔贝图斯·洛伦茨(Hendrikus Albertus Lorentz)而得名,他是荷蘭探險家,在1909年至1910年的探險中通過此區域。.

查看 凤头鹦鹉科和洛伦茨国家公园

戶谷公人

戶谷公人(),日本男演員,出生於日本東京都品川區,血型B型,身高181cm,體重55kg。現時為 (AMUSE)旗下的藝人。.

查看 凤头鹦鹉科和戶谷公人

戈芬氏凤头鹦鹉

戈芬氏凤头鹦鹉(学名:Cacatua goffiniana)分布在印度尼西亚南摩鹿加群岛的塔宁巴岛及其附近岛屿。白色羽冠,喙和眼睛之间长着深粉红色羽毛,浅黄色飞羽,灰白鸟喙。公鸟拥有黑色虹膜,母鸟红棕色。体长32厘米,为凤头鹦鹉中体形最小的之一。 语言能力略强,十分善于嬉戏。食物包括水果、种子、浆果、坚果、嫩芽、花朵、昆虫。 在原产地全年都可繁殖,每次产卵2-3颗,公母轮流孵蛋,孵化期为30天,羽化期10周。.

查看 凤头鹦鹉科和戈芬氏凤头鹦鹉

浅黄冠凤头鹦鹉

浅黄冠凤头鹦鹉(学名:Cacatua sulphurea citrinocristata),又称桔冠葵花凤头鹦鹉,分布于印度尼西亚。体长33厘米。该种野生时食物以水果、浆果、花朵、坚果种子为主,饲养的以水果、蔬菜和绿色食物为食。喙强壮而有力,因此饲养需要关在金属笼子内,同时主要经常陪伴,非则无聊过度会啄伤自己生气时会竖起羽冠。二到四岁后达到性成熟,每次产卵2-3颗,孵化期3-4周,羽化期8-10周,每年可产卵两次。.

查看 凤头鹦鹉科和浅黄冠凤头鹦鹉

亦称为 凤头鹦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