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凡尔赛条约

指数 凡尔赛条约

《凡尔赛条约》或《凡尔赛和约》(le Traité de Versailles,Treaty of Versailles),全称《协约国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Traité de paix entre les Alliés et les Puissances associées et l'Allemagne,Treaty of Peace between the Allied and Associated Powers and Germany),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和战败的同盟国签订的和约。协约国和同盟国于1918年11月11日宣布停火,经过巴黎和会长达7个月的谈判后,于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尔赛宫签署条约,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得到国际联盟的承认后,《凡爾賽條約》于1920年1月10日正式生效。 在凡爾賽和約的眾多條款中,最具爭議性的一項莫過於第231條款。該條款迫使德國承認發動戰爭的全部責任。合約也限制德國的軍事能力,使其割讓領土,以及迫使他們支付巨額的賠款。在1921年時,德國所要負擔的賠款高達1320億馬克(爾後減免至314億馬克)。當時許多經濟學家,包含著名的約翰·凱因斯,都認為凡爾賽條約太過苛刻,賠款金額過於高昂並且容易產生不良後果。但是也有人持反對意見。例如法國元帥費迪南·福煦就認為條約對德國非常寬容。.

目录

  1. 423 关系: A·J·P·泰勒Ar 68戰鬥機基爾運河基拉法特运动埃尔温·隆美尔埃皮塔西奥·达席尔瓦·佩索阿埃爾哈德·海登埃爾馬EMP衝鋒槍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埃里希·鲁登道夫华盛顿会议占领鲁尔卡尔·迪特里希·布拉赫卡尔·邓尼茨卡爾·馮·奧西茨基卡爾·赫弗里希卡普政變南非总理南洋廳南洋共产党南洋群岛古斯塔夫·鲍尔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同盟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吕贝克号小巡洋舰吕贝克机场塞纳河畔讷伊大德意志大国大罗马尼亚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條約列表大英帝国大选帝侯号战列舰大日本帝國海軍大日本帝国天津德租界天津德租界工部局太空競賽奥格斯堡号小巡洋舰奧德河-尼斯河線威尔逊宫威廉·凱特爾威廉·馮·里布威廉·马克思威廉二世 (德国)威爾姆·歐森菲德威瑪國家海軍威瑪防衛軍威斯特法伦号战列舰宁芙号小巡洋舰... 扩展索引 (373 更多) »

A·J·P·泰勒

艾倫·約翰·珀西瓦爾·泰勒(Alan John Percivale Taylor ),20世紀最著名和最具爭議性的英國歷史學家之一。他在1961年發行的著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源》一書,至今仍引起不少爭論。.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A·J·P·泰勒

Ar 68戰鬥機

Ar 68戰鬥機是德國在1930年代片面終止履行凡爾賽條約之後自行設計並服役於德國空軍的戰鬥機,同時這也是德國空軍所使用最後一款雙翼戰鬥機。.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Ar 68戰鬥機

基爾運河

基尔运河 (Nord-Ostsee-Kanal, Kieler Kanal,Kiel Canal),又称北海-波罗的海运河,1948年前被称为威廉皇帝运河。是一条位于德国最北方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的,全长98公里(61英里)长的运河。运河西起北海畔易北河口的布伦斯比特尔,跨越日德兰半岛,东至波罗的海的基尔湾的霍尔特瑙港。运河连接了北海和波罗的海,使得来往船只不必再绕过日德兰半岛,平均节省了460公里(合250海里)的路程。这样节省了航行时间,又可避免有风暴危险的海域。按照运河官方网站的说法,基尔运河是世界上最繁忙的人工航道,2007年有43000艘较大船只经过运河。.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基爾運河

基拉法特运动

基拉法特运动(1919年—1924年,Khilafat Movement)指主要由印度穆斯林发动的政治运动,旨在影响英国政府、保护第一次世界大战重建期间的奥斯曼帝国。 1818年10月,签署穆德洛斯停战协定,随即伊斯坦布尔被军事占领;1919年签署凡尔赛条约,由于奥斯曼帝国的去留哈里发的地位与变得更加明晰。1920年,色佛尔条约的签署后在瓜分奥斯曼帝国问题上出现了空前的团结,在有些地区,人们认为基拉法特运动是基于泛伊斯兰思想的正统派伊斯兰教,使得基拉法特运动深受鼓舞。 在印度,作为主要宗教运动的基拉法特运动,已成为影响广泛的印度独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成为1920年1月伦敦会议(Conference of London)讨论的热点问题。 Category:1919年建立 Category:1924年 Category:英属印度 Category:印度独立运动 Category:印度政黨.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基拉法特运动

埃尔温·隆美尔

埃爾溫·約翰尼斯·尤根·隆美爾(Erwin Johannes Eugen Rommel,)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一位著名的德國陸軍元帥,通稱「沙漠之狐」(Wüstenfuchs),也是德國極少數非貴族出身、未進過參謀學校而晉升至元帥的軍人。英國戰時首相溫斯頓·邱吉爾對隆美爾評價:「我們面對的是一位大膽而熟練的對手,一位偉大的將軍」。 隆美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為一名戰功卓越的低階軍官,曾因在義大利戰區的英勇表現獲得藍色馬克斯勳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入侵法國的行動中,隆美爾擔任了第7裝甲師師長,以迅速的機動攻勢俘虜大批敵軍與物資,使該師獲得「幽靈師」的稱呼。法國戰役後,隆美爾前往北非戰場,以少數的德國師與義大利軍隊向英軍發動攻擊,收回義大利在先前失去的殖民地,之後在戰斧作戰又擊退了具有裝備、人員和制空權優勢的英軍反攻,並在加查拉戰役中以寡擊眾,造成敵軍物資與人員損失過半。隆美爾因為此役的成功而被晉升為元帥,也因為其先前多次的活躍表現而產生了「隆美爾神話」。 但到了1942年7月阿拉曼戰役後,隆美爾部隊的補給狀況每况愈下,再度面對擁有物資增援的英美兩軍已難以對抗,隆美爾因此最終撤離北非,回到德國佔領的西線負責抵擋盟軍入侵歐陸的防務。戰爭後期,隆美爾被捲入了推翻希特勒的行動中。由於他廣泛的知名度,希特勒讓其選擇可享有「榮譽的私下自殺」,並可保護家人;也可以選擇受軍法審判、全家送至集中營。隆美爾選擇前者,服毒身亡。德國官方偽稱隆美爾因作戰負傷而死,或者是死於心臟病,並為其舉辦國葬。 隆美爾的軍事能力受到多位軍事學家的推崇及批評,包括其親臨前線所發展出的靈活機動戰術、對軍中同僚過於嚴苛和難以相處、行事莽撞、未重視後勤與戰略觀狹隘等都有許多爭議,甚至有人認為因为英軍不愿承認敵軍士兵的素质,所以才將隆美爾吹捧為軍事天才。除了軍事能力外,隆美爾也以人道精神對待敵軍士兵、並拒絕了殺害猶太裔和英國突擊隊戰俘的命令。.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埃尔温·隆美尔

埃皮塔西奥·达席尔瓦·佩索阿

埃皮塔西奥·林道尔夫·达席尔瓦·佩索阿(Epitácio Lindolfo da Silva Pessoa,),巴西政治家,1919年他曾代表巴西签定凡尔赛条约,并仍在凡尔赛时当选巴西总统。军方和劳工风暴影响着他的政府,直到他的任期结束于1922年.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埃皮塔西奥·达席尔瓦·佩索阿

埃爾哈德·海登

埃爾哈德·海登(Erhard Heiden,1901年2月23日 – c.1933年)是一位納粹黨的早期成員,同時也是準軍事組織「親衛隊」的第三位領導人。他於1927年出任親衛隊全國領袖;當時的親衛隊是一個規模不足1,000人的小型組織,且在其上級單位「衝鋒隊」的干涉下始終無法壯大。海登的全國領袖任期並不成功,親衛隊成員人數在他的領導下急遽下降;他於1929年因「家庭因素」而去職,隨後於1933年後遭到逮捕,並於同年內被處決。.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埃爾哈德·海登

埃爾馬EMP衝鋒槍

埃爾馬EMP(;EMP,德語全寫:,意為:埃爾馬衝鋒槍;又稱:MPE,德語全寫:)是一款由納粹德國以從毛瑟公司的收購的設計為藍本研發、生產的冲锋枪,發射9×19毫米魯格手枪子彈。 該衝鋒槍於1931年至1938年之間生產了大約10,000枝(分為三種主要口徑型),並出口到西班牙、墨西哥、中國和南斯拉夫,但也被德國國內党卫队所使用。它在西班牙由拉科魯尼亞兵工廠以M41/44之名生產。.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埃爾馬EMP衝鋒槍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德语:Erich von Manstein,),是一名职业军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纳粹德国国防军中最负盛名的指挥官之一。冯·曼施坦因的构想最终成为制订征服法国的“镰刀收割”(Sichelschnitt)计划的依据。在东线,他先后指挥了位于克里米亚和包围列宁格勒的军队,并随后担任南方集团军的司令官。面对于人数和装备都占据优势的苏联,他成功地阻止了苏联红军自斯大林格勒胜利之后的攻势,并成功地发动反击,夺取了哈尔科夫。最终因为和希特勒在战略上的分歧导致了他在1944年被解职。战后,他被英国军事法庭于1949年以战争罪判处18年监禁,但是4年后他就因为医疗原因被释放了,随后他成为了西德政府的高级顾问,协助建立新的德国联邦国防军。.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埃里希·冯·曼施坦因

埃里希·鲁登道夫

埃里希·魯登道夫(Erich Ludendorff,),是德国的著名将军。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重要主将。.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埃里希·鲁登道夫

华盛顿会议

华盛顿会议 (英: Washington Naval Conference),是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葡萄牙、中国九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国际会议。中国政府时值颜惠庆内阁,派出施肇基、顾维钧、王宠惠三人为全权代表,余日章、蒋梦麟为国民代表,朱佛定为秘书,共130多人组成的庞大代表团出席。原计划还有广州政府外交次长伍朝枢为代表,但是孙中山不承认北京政府,要求自派不遂,伍朝枢未赴。 华盛顿会议的议程主要有两项:一是限制海军军备问题;二是太平洋和远东问题。为此组成两个委员会:“限制军备委员会”由英、美、日、法、意五个海军大国参加;“太平洋及远东问题委员会”则有九国代表参加,两个委员会分别进行讨论。该会议的主要成果包括三个重要条约:四国公约,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九国公约。这三个公约统称“华盛顿条约”。.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华盛顿会议

占领鲁尔

占领鲁尔(Ruhrbesetzung)是指法国与比利时军队由于德国未能及时偿还赔款而于1923年至1924年间对于鲁尔区的军事占领。.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占领鲁尔

卡尔·迪特里希·布拉赫

卡尔·迪特里希·布拉赫(德语:Karl Dietrich Bracher,1922年3月13日—2016年9月19日)是德国政治科学和研究魏玛共和与纳粹德国的历史学家。布拉赫生于斯图加特,1948年获得蒂宾根大学古典学哲学博士学位,随后1949年到1950年间在哈佛大学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德国国防军中服役,并于1943年在突尼斯服役时被美军俘获。随后作为战俘被关在堪萨斯康考迪亚营。布拉赫1950年到1958年间在柏林自由大学讲学,并从1959年起在波恩大学任教。1951年,布拉赫与迪特里希·潘霍华的侄女多萝茜·施莱赫结婚。他们有两个孩子。Ruud van Dijk, "Bracher, Karl Dietrich," in Kelly Boyd, ed., The Encyclopedia of Historians and Historical Writing, Vol.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卡尔·迪特里希·布拉赫

卡尔·邓尼茨

卡爾·鄧尼茲(Karl Dönitz,,)是納粹德國海軍元帥、先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擔任了潛艇艦隊總司令、海軍總司令、德國總統。鄧尼茲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就擔任潛艇艦長,而後在兩場大戰的戰間期中建設與訓練海軍潛艇部隊,更以自己的經驗加以改良,搭配戰略規劃、通訊與協調攻擊衍生出潛艇戰術《狼群戰術》,在橫亙大戰全期的大西洋海戰中指揮潛艇艦隊,為德國海軍立下赫赫戰功。與海軍水面艦隊表現不佳的情況相對的是潛艇的活躍,因此在注重前者的海軍總司令埃里希·雷德爾請辭後,希特勒任命鄧尼茲繼任其職。由於長久共事所取得的信任以及戰爭末期納粹領導階層的背叛,希特勒在遺囑中任命鄧尼茲為其繼承人,身兼總統與德意志國防軍最高統帥。鄧尼茲擔任其職位約20多天,指揮德軍向同盟國投降。戰後於紐倫堡審判判決10年有期徒刑,於1956年釋放。.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卡尔·邓尼茨

卡爾·馮·奧西茨基

卡爾·馮·奧西茨基(Carl von Ossietzky;;又译:奥西埃茨基、奥西耶茨基)是一位魏玛和纳粹时期德国的记者、作家、和平主义者,他于1933年被纳粹德国囚禁于集中营,1936年獲得1935年度的諾貝爾和平獎。.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卡爾·馮·奧西茨基

卡爾·赫弗里希

卡爾·赫弗里希(Karl Theodor Helfferich,),德國萊茵蘭-普法爾茨州諾伊施塔特人氏,政治家、經濟學家與財政專家,曾擔任過德意志帝國的財政部長。.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卡爾·赫弗里希

卡普政變

卡普政变 (Kapp-Putsch, 全称卡普-吕特维兹政变 Kapp-Lüttwitz-Putsch) 是一场企图推翻魏玛共和国的政变,导火线是魏玛政府签署凡尔赛条约。 1919年初,正规军德国国防军大约有350,000人,当中250,000人更加入自由军团的不同组织。但根据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的军队人数最多为100,000人。因此,政府需要遣散自由军团。 1920年3月,政府下令解散Marinebrigade Ehrhardt。它的领导人拒绝从命,向柏林国防军司令瓦尔特·冯·吕特维兹(Walther von Lüttwitz)将军求援,希望争取他支持。吕特维兹其实在1918至19年负责组织自由军团,又是热情的君主主义者,因此要求总统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和国防部长古斯塔夫·诺斯克停止裁军计划。艾伯特拒绝后,吕特维兹就下令Marinebrigade Ehrhardt 进驻柏林。这支军队在3月13日占领柏林——因此,吕特维兹是策动政变的首脑。然而,政变的名义领袖是沃尔夫冈·卡普——来自东普鲁士、62岁的公务员和热情民族主义者。 其后,诺斯克下令正规军镇压政变,但是遇到阻碍。陆军领导人汉斯·冯·塞克特将军告诉他:「国防军不打国防军。」塞克特不支持政变,但也不打算镇压它。魏玛政府被迫放弃柏林,逃到斯图加特,然后号召德国工人以大罢工对抗政变。很多工人参与罢工,令国家陷入瘫痪,政变自是失败。卡普和吕特维兹逃到瑞典。 魏玛共和国能够在1920年逃过一劫,是因为工人阶级愿意支援政府;而且,大部分自由军团的将领都不支持政变,也许是认为政变不合时机。.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卡普政變

南非总理

南非总理(英語:Prime Minister of South Africa;南非荷兰语:Premier or Eerste Minister van Suid-Afrika),是南非在1910年和1984年之间的政府首脑,由众议院多数党领袖担任。.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南非总理

南洋廳

南洋廳(なんようちょう)是根據《凡爾賽條約》,日本在其委任統治的南洋群島上設置的行政機關。所在地為帛琉群島的科羅爾島。在其下設有支廳。1922年設立,1945年因戰敗而消滅。.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南洋廳

南洋共产党

南洋共產黨(Nanyang Communist Party)是1927年至1930年活動於英屬馬來亞的共产主义政党。其前身為中國共產黨南洋臨時委員會,解散後成員則大多轉入馬來亞共產黨。.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南洋共产党

南洋群岛

南洋群島(なんようぐんとう)是西太平洋赤道附近的密克羅尼西亞群島之內,國際聯盟賦予日本的委任統治地,包括現在的北馬里亞納群島、帛琉、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聯邦。也稱為南洋諸島(なんようしょとう)或內南洋。.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南洋群岛

古斯塔夫·鲍尔

古斯塔夫·阿道夫·鲍威尔(Gustav Adolf Bauer) 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和魏玛共和国总理,政府维持了219天。.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古斯塔夫·鲍尔

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

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Gustav Stresemann,),又译为斯特来斯曼,德国魏玛共和国总理(1923年)和外交部长(1923,1924—1929)。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使德国恢复国际地位的主要人物。他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德国和法国之间的和解,因其主张和解和谈判的政策,与法国外交部长白里安于1926年同获诺贝尔和平奖。在政治不稳定和脆弱、短暂的政府时期,他被普遍认为是魏玛共和国存在的大部分时间里最有影响力的内阁成员。.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

同盟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

同盟国(Mittelmächte;Központi hatalmak;İttifak Devletleri;Централни сили,意思是中央国)由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及保加利亚王国组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协约国对敌。.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同盟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

吕贝克号小巡洋舰

陛下之舰吕贝克号(SMS Lübeck)是德意志帝国所建造的七艘不来梅级小巡洋舰的四号舰,以德国城市吕贝克命名。它由斯德丁的伏尔铿船厂承建,于1903年开始、1904年3月、至1905年4月投入舰队使用。其包括有十门和两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最高速度可达22.5节。 吕贝克号于职业生涯的前十年里都跟随公海舰队服役,然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8月爆发后被转移至波罗的海,以保卫德国海岸免受俄罗斯潜在的攻击。它在战争的头三年里被广泛运用,期间曾参与攻夺利鲍的行动,并两度遭到英国潜艇袭击。舰只于1916年触雷后得到修复,但于1917年被撤出前线执行次要任务。它在战争中幸存了下来,至1920年作为被割让予英国人,并于其后拆解报废。.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吕贝克号小巡洋舰

吕贝克机场

吕贝克机场(Flughafen Lübeck,)亦称吕贝克布兰肯湖机场(Flughafen Lübeck-Blankensee)或者汉堡吕贝克机场(Flughafen Hamburg-Lübeck),是一座位于德国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吕贝克的区域性商用机场,主要服务于吕贝克及汉堡,为汉堡都会区第二大机场。.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吕贝克机场

塞纳河畔讷伊

塞納河畔讷伊(Neuilly-sur-Seine),是法國巴黎西北郊的市镇,属于巴黎以西的上塞纳省。納伊條約的簽署地。.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塞纳河畔讷伊

大德意志

大德意志(德语:Großdeutschland)是一个历史上的思潮。其作为德意志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在1848年法兰克福国民议会列席会议上就讨论过。奥地利帝国最初提出了这一构想模型,希冀建立一个包括奥地利在内的统一的德意志民族国家,且被其领导。这一模型与最终被普鲁士采用的小德意志统一解决方案所相对,且被抛弃。“小德意志”包括了除奥地利以外的所有德意志邦联国家,并听命于德意志北方普鲁士王国的霸权。 20世纪初,民族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开始兴起。又因为一战的和约《凡尔赛条约》和《聖日耳曼條約》对战败的德国惩罚过强,“大德意志”成为了一个与其反抗而带有愤怒感情的概念,并为德国和奥地利的右翼党派所用。他们的目标是共同建立一个以德意志民族为主体的民族国家,即除德奥外也包括周围以德裔人口为主的地区,无视法国和意大利的反对。纳粹主义者认为,德意志问题的解决方案应该为:在纳粹政权下建立“大德意志帝国”,在欧洲大陆占据主体地位,并协助其他非日耳曼地区(主要指斯拉夫人地区)日耳曼化。 大德意志与泛德意志(Alldeutsche)意义不同。后者为德意志帝国时期的一种极端民族主义和反犹主义的集合。 二战后,《奥地利国家条约》声明奥地利需保持独立而不与德国政治结盟。大德意志一词也更多地与纳粹主义相关。.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大德意志

大国

大國(Great power),又稱強權、強國,是指在國際體系中,在權力資源上擁有較高優勢的國家及被認為具有施加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的能力和專長。大國特有的具有軍事和經濟實力,以及外交和軟實力的影響力,這可能導致中或小的國家採取自己的行動之前考慮大國的意見。「綜合國力」,包括一國對他國施加影響所必備的物質性權力,如軍事能力、經濟實力;以及非物質性權力,如目前廣泛使用的概念——「軟國力」所包含的文化、價值觀、制度、生活方式的吸引力。 大國(強權)也可以分成幾種,常見的分類有二:「主要大國」(major great power)及「超級大國」(superpower),超級大國指「主要大國」中具有同時擊敗兩個以上其他同級強權實力者。另有地域大國(Regional power)的用法,指在某個洲或地區中,權力資源最具優勢的國家,但這些國家未必是整個國際體系的「主要大國」,例如阿根廷、伊朗。.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大国

大罗马尼亚

大罗马尼亚(România Mare)一般指的是罗马尼亚在一战结束后到二战爆发前的战间期时羅馬尼亞王國的领土范围。这一时期罗马尼亚达到了历史上的极盛疆域(295,649平方公里)。与今日的罗马尼亚相比,大罗马尼亚多出了北布科维纳、南多布罗加和比萨拉比亚这些地区。.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大罗马尼亚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條約列表

了約束使用、發展、持有各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世界各國已制訂了各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條約及協定。條約規範了:.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條約列表

大英帝国

大英帝国,或稱不列顛帝國(British Empire),是一個在16世纪至20世纪末间由英国統治的全球帝國,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認定為歷史上面積最大的殖民帝國,最大領土面積曾達3,400萬平方公里。 16世紀,一般认为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格瑞福兰海战,标志着英国的崛起。但擊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並不代表英國取代了西班牙的霸權,直到300年後的19世紀英國才做到這點。1500年到1600年,由於英國在歐洲大陸上的英法百年戰爭中輸給了法國,所以在歐陸幾乎沒有發言權;但是憑藉著其專注于海外殖民地的拓展,所以反超歐洲第一個殖民國家葡萄牙,成為繼西班牙、荷蘭之後第三大的海軍強國,同時也擁有了面積第三大的海外殖民地。此時,英國的國際地位依然不如殖民最大國西班牙、歐陸最強國法國、以及神聖羅馬帝國的控制者奧地利三國,但是已經成為在二流國家當中的第一把交椅。 整個17世紀和18世紀,光榮革命後的英國對法國發動第二次百年戰爭(1689年-1815年),與當時波旁王朝統治下的法蘭西王國爭奪歐洲以外的海外霸權;這也是英國從不插手歐洲事務、轉向積極干涉歐洲的起點。第二次百年戰爭並不是像第一次百年戰爭一樣的單一戰爭,而是多次歐洲戰爭的集合體,其中英國刻意奉行“不斷幫助法國的敵人、只要是法國的敵人就是英國的盟友”這一政策,導致這些零碎的反法戰爭加總起來的時間長達一百年。又由於1600~1799年代,原本第一位的西班牙帝國已經呈現出明顯的衰弱姿態,於是英國趁機崛起,以非常快的速度擴張殖民地。英國先是在英荷戰爭中打敗了有著貿易和資本,但是軍隊實力並不是很強大的荷蘭;再接受了法國啟蒙運動的先進思想;同時又在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后从法国夺取整个加拿大和印度的殖民地,标志着在“海軍上”英国已經成为无可争议的海洋霸主、而在殖民地面積上成為僅次於西班牙的第二大殖民帝國。但是同時,英國也在海外戰爭中嘗到了第一次失敗,在美國獨立戰爭中輸給了美國。不過總體來說,勝遠遠多於敗,英國的殖民地還是在源源不斷的增加,英國的國際地位也能和法國、奧地利等舊列強平起平坐,成為歐洲的一流強國;超越了原本比較強大但是已經衰弱的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瑞典、波蘭-立陶宛等中型歐洲國家。 19世紀,英國發生了工業革命,對英國的霸權如虎添翼。原本只能藉著和法國敵對參與歐洲事務的英國,可以利用其獨有的工業產品掌控的歐洲的經濟命脈、用世界最強大的海軍威懾弱小的歐洲國家。19世紀初期,西班牙帝國的殖民地全部獨立,間接導致英國成為真正的海洋霸主,此時英國終於在“殖民地面積上”成為是歐洲以及世界第一。1815年,击败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后,大英帝国徹底超越其他所有歐洲國家、一跃成为歐陸第一强权,在武力上只有俄羅斯帝國能和英國一較高下,但由於俄羅斯的經濟和科技落後,所以英國成為歐洲霸主;也因為英國在世界範圍內的殖民地數量最多、科技最發達、控制各個大陸的經濟都市,而成為了主導地球發展的“世界帝國”。此時的英國屬於歐洲五大列強(英國、法國、俄羅斯、奧地利、普魯士)之首,主导国际事务达100年之久,这段时期被称为“不列颠治世”,又因為年值維多利亞女王統治英國的時代、所以又稱“維多利亞時代”。由于帝國的領土、屬土遍及包括南極洲在内的七大洲、五大洋,有「英國的太陽永遠不會落下」的說法,所以被形容为繼西班牙帝國之後的第2個「日不落帝國」。 20世紀,重新統一的德意志帝国打敗法國成為歐洲大陸上陸軍第一強國,而德意志帝國和美國所開啟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又衝擊了原本英國在科技領域的最高地位,導致英國國力有所下降。但是雖然在軍力和科技上顯示出落後的跡象,但是在殖民地領域英國和她的老對手法國則擴張的比以往更加迅速,英法依然佔有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的殖民地面積。第一次世界大戰结束後的1921年,由於戰爭的摧殘,英國的經濟和科技實力已經遠遠不如美國,但因為英國是對付德國的主要勝利國之一,根據巴黎和会托管了德國的殖民地,而達到殖民地领土面积最大时期;當時英國的國土覆蓋地球上25%的土地和25%的人口,成為“世界历史上面积最大、跨度最廣的国家”。大英帝國在世上傳播英國的宗教、法律、制度、文化、科學、商業、語言,帝国霸權幫助英国本土實現驚人的經濟成長,並使其在國際政治中擁有更大的發言權;也導致了世界性國際語言——英語的通行。 在一戰和二戰的“戰間期”,英国国力已不足以支撑其帝国体量,再加上始于1929年的大萧条的影响,英国政府最终于1931年宣布放弃对加拿大、澳大利亚、纽芬兰、爱尔兰、新西兰和南非六个白人自治领在政治上的控制,自此英联邦体系开始逐步取代大英帝国体系。加上英國對執行地採取民主議會制度和精英教育的方式,導致印度、非洲等殖民地民智漸開,接受了英國民主思想的各個殖民地開始反思英國的統治,並且謀求完全的獨立。随着英國本土的民主發達,海外的殖民地(包含自治領也是)的受到英國教育的非歐洲人民想要自己決定其政府的政策與未来,包括議會全面選舉。白人的自治領大多能夠進一步發展基礎設施,以取得經濟生產上的平衡,但是在拉美、非洲和亞洲的帝國殖民地卻往往只是工業所需原材料(或農業產品)的供應者,所以這些國家即使在從英國獨立後的經濟發展需要藉著英聯邦架構接受英國的幫助。 第二次世界大戰结束之後,随着英國國力日衰以及全球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大英帝国自1947年印度独立后逐漸瓦解,而发生在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则标志着美国正式取代大英帝国成为国际事务领导者。英國的殖民地經歷了風起雲湧的民族獨立,以印度獨立為開始,英國的所有舊殖民地現在幾乎都已獨立,但獨立後的英國殖民地大部分仍然為了增加自己的國際地位而選擇留在英聯邦之中。無論殖民地如何,英國都會宣揚她的議會民主制的優越性、并推薦給殖民地人民,但結果並沒有全部成功(例如埃及、伊拉克、阿富汗、南非、肯亞、辛巴威、烏干達)。今天,英國和她的大部分前英國殖民地國家组成一個國際性的組織英聯邦,但是與大英帝國不同,英國無法在政治、外交及經濟等各方面完全控制英聯邦的其他成员,英國與其他英聯邦成員國地位亦是平等,英國女王僅僅是英聯邦的象征性元首,而其他英聯邦成員甚至憑著自由意志可以做出反對、否決、對抗英國的決定。 到了21世紀,历史学家一般以1997年7月1日的香港回归中國,作为大英帝国终结的标志。雖然英國的殖民化是以其自身利益为優先考量,也為殖民地留下更好的基礎建設,但那主要是為了方便這些殖民地的貨物能够更方便地出口到英國以滿足其本土的需要,或是讓英國的工業產品更方便地運送到殖民地市場。另外,為了確保其統治的稳定,同時因為各殖民地内部民族的複雜性,在殖民地時,英國會用「分而治之」、「精英制度」、「以夷制夷」的政策或者直接放棄對當地民族問題的解決而離開,使得像愛爾蘭共和国、印度、巴勒斯坦、津巴布韋、肯亞、蘇丹、烏干達、伊拉克、圭亞那和斐濟等國家在獨立後面臨着不同程度的民族衝突。最後,大英帝國的形成是400多年來貿易、移民與武力征服的結果,期間也有和平的商業和外交活動,是一個時代特定群體、文化、國際政治、貿易的總稱。.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大英帝国

大选帝侯号战列舰

大选帝侯号战列舰(SMS Großer Kurfürst)是四艘国王级战列舰的第二艘舰,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于德意志帝国海军。该舰于1911年10月进行,1913年5月5日,并于英德交战前几天,即1914年7月30日正式编入公海舰队。其名称取自霍亨索伦王朝的勃兰登堡选帝侯——腓特烈·威廉的尊称。大选帝侯号在五座双联装炮塔中装备有十门305毫米50倍径速射炮,且最高航速为。 连同她的三艘姊妹舰——国王号、边境总督号和王储号,大选帝侯号在战争期间参与了舰队的大部分军事行动,其中包括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发的日德兰海战。舰只在日德兰受到了猛烈的炮火袭击,但并未严重受损。它在1917年9月和10月的阿尔比恩行动期间则负责炮击俄国海军的岸防。大选帝侯号在其服役生涯中也遭遇过一些意外:曾与国王号及王储号相撞、数次搁浅、被鱼雷击中一次以及触及水雷一次。 随着德国战败和在1918年11月签署停战协定,大选帝侯号与大多数公海舰队的主力被英国皇家海军扣押在斯卡帕湾。舰只被解除武装并仅保留了基干船员,同时同盟国开始就《凡尔赛条约》的最终版本进行协商。至1919年6月21日,即条约签署前的前一天,海军少将路德维希·冯·罗伊特作为被扣押的舰队指挥官,下令全数凿沉己方舰队,以确保英国无法强占舰只。但不同于其姊妹舰,大选帝侯号在1938年被打捞上岸报废,随后于拆解。.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大选帝侯号战列舰

大日本帝國海軍

大日本帝国海军()是日本军的海上武裝力量,有时会用“日本海军”或“帝国海军”来称呼,二次大戰後日本也称其为“旧日本海軍”、“旧帝国海軍”。組建於1872年(明治4年)、解散於1947年(昭和22年),在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太平洋戰爭等近代日本對外戰爭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大日本帝國海軍

大日本帝国

大日本帝國(;中文又譯為日本帝國)是日本在1936年至1947年間所使用的國號,在法律使用上最早出現於1889年公佈的《大日本帝國憲法》,在1936年後才成為日本官方文件上的通用國號。現在「大日本帝國」一詞主要是指日本在1868年江户时代結束至1947年新憲法施行之間的歷史時期。 日本經過王政復古大號令及戊辰戰爭後,政治權力從武家(幕府)重回天皇手中,開始了明治維新現代化進程。《大日本帝國憲法》於1889年發布,至1890年11月29日召集了第1回帝國議會。由明治時代開始,日本積極向外擴展勢力範圍,國力逐漸壯大,成為當時世界上唯一位於東方世界的列强。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叶,日本曾经在中国的五个城市中开辟过专管租界,有天津日租界、苏州日租界、杭州日租界、重庆日租界和汉口日租界。1902年1月30日,日本與英國結成同盟,雙方的友好關係一直延续到1923年盟約失效。二十世紀初,加藤高明内閣於1925年3月公佈《普通选举法》,同年4月22日為抑制國內共產主義運動,公佈了《治安维持法》,於5月12日起施行。《普通选举法》在1928年2月20日舉行的第16回眾議院議員總選舉得到實行,自加藤高明以后的六代内阁皆为众议院多数党交替组成的政党内阁,由立憲政友會及立憲民政黨两大政党轮替执政,開始了「宪政之常道」的惯例。 1930年代中期後,自1912年第一次護憲運動以來的政黨政治日漸衰落。早年军部興起法西斯主義,在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後,军部便乘機制造了一连串政变。1936年,日本爆发二二六政变事件,事後军部扶植了傀儡广田弘毅内阁掌政,广田弘毅按军部的意思改组政府,规定内阁中的陆海军大臣必须由中将以上的现役军人担任,使内阁成为军部的傀儡。日本自始确立了其军国体制,統制派與大政翼贊會掌控了政治權力。1936年11月与納粹德國签定《反共产国际协定》,次年意大利加入。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後,日本向中國宣戰。1940年9月27日,大政翼贊會促成了《三国同盟条约》的簽定,日本成為軸心國成員之一。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參與了太平洋戰爭。日本於1945年8月15日向同盟国投降,成為軸心國陣營最後一個退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國家,这也意味着大日本帝国已名存实亡。隨後同盟國實施軍事占領,同時修改憲法與改造政治制度。1947年《日本國憲法》頒布後,日本官方不再以此為正式國號。1951年9月8日,《三藩市和約》簽定,日本才结束长达七年的盟军占领时期,并恢复正常国家地位。 這是日本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大日本帝國自1868年明治天皇发表《五条御誓文》至1947年修改憲法為止,存在79年,帝国的疆域在1942年达到最盛,控制着大约7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1億多的人口,这大約相当于当时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六。期間,大日本帝國在经济、文化、政治和军事上的成就达到很高的水平,自明治維新主張脫離亞洲開始的國力提昇,使日本很早就進入發達國家行列。大日本帝國時期的日本經歷迅速現代化,出現空前的科學發現和技術創新,對後世的發展有着深遠影響。這段時期的日本積極進行軍事擴張,先後經歷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戰爭,以及兩次世界大戰,塑造了近現代東亞的政治局勢,戰爭同時為世界各國遺留不少歷史爭端,至今仍未能平息。.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大日本帝国

天津德租界

天津德租界是近代中国两个在华德租界之一(另外一个是汉口德租界),同时也是天津的9个租界之一。該租界范围基本相于现在河西区的大营门街道和下瓦房街道。随着时间的流逝,天津德租界的建築物已经完全消失,目前德租界的十座小楼是2009年在德租界旧址上新建的。.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天津德租界

天津德租界工部局

天津德租界工部局是设置于天津德租界内的最高行政机构,也是天津德租界董事会的执行机构。成立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总部设在天津德租界。.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天津德租界工部局

太空競賽

太空竞赛(Space Race、Космическая гонка)发生于二十世纪(1955年-1972年),是美国和苏联这两个冷战对手为了争夺航天实力的最高地位而展开的竞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两国的太空竞赛就以导弹为主的核軍備競賽拉开了帷幕,技术及人员的俘获使其成为可能。技术优势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需要,也是意识形态先进的象征。太空竞赛展开开拓性的努力,向月球、金星、火星发射人造衛星,无人驾驶空间探测器,以及向近地轨道和月球发射载人飞船。这项竞赛开始于1955年8月2日,在这四天前,美国发表声明,计划在国际地球物理年发射人造卫星。苏联对此回应,声称在不久的将来苏联也将发射卫星。1957年10月4日,史普尼克1號的轨道运行使苏联此次赢得了胜利,随后,1961年4月12日,尤里·加加林成为首次进入太空的人类成员,使苏联再次打败美国。1969年7月20日,伴随美国阿波罗11号完成人类第一次登月任务,太空竞赛达到顶峰。1972年4月,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达成合作协议,并在1975年7月,美国航天人员与苏联航天人员在地球轨道相遇,双方局面得到一定时期的缓和。 太空竞赛促进了地球通讯和气象卫星的发展,以及国际空间站的持续太空移民。同时,太空竞赛也增加了在教育科研发展领域的支出,促进了衍生技术的发展。.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太空競賽

奥格斯堡号小巡洋舰

奥格斯堡号小型巡洋舰(SMS Augsburg),是德意志帝國海軍建造的4号舰。本舰1910年服役,加入公海舰队。 在和平时期奥格斯堡号主要是用作鱼雷测试舰,此外也作为炮术训练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方面将奥格斯堡号部署在波罗的海,本舰于是在当地度过整场战争。战争结束后本舰作为战争赔偿分配给了大日本帝国,然而日本并不需要这艘军舰,于是随即将其出售给回收公司,在荷兰多德雷赫特将其拆解。 本舰名称来源于德国奥格斯堡市。.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奥格斯堡号小巡洋舰

奧德河-尼斯河線

奥德河—尼斯河线(德语:Oder-Neiße-Grenze;波兰语:Granica na Odrze i Nysie Łużyckiej;英语:Oder-Neisse line) 是德国与波兰的边界。界线主要包含奥德河与尼萨河流域,但又包括了奥德河西岸的波兰城市什切青。.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奧德河-尼斯河線

威尔逊宫

威尔逊宫(Palais Wilson)是瑞士日内瓦的一处建筑,位于莱芒湖北岸,曾是国际联盟的总部,目前是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OHCHR)的所在地。威尔逊宫是一座五层建筑,共有225个房间,现已列为国家重要文化财产。 威尔逊宫建于1873至1875年,原为国民旅馆(Hôtel National)。1920年,根据《凡尔赛和约》,国际联盟正式成立,并以此作为办公场所。1924年,为纪念刚刚去世的国联倡议者、美国前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建筑改名威尔逊宫。1937年,日内瓦万国宫正式投入使用,国联方才迁出。 此后数十年中,威尔逊宫由数个政府部门使用,后来重新成为旅馆。1980年代后期,建筑状况不断恶化,1985年和1987年的两次火灾对建筑结构造成了严重破坏。1993至1998年,瑞士政府和威尔逊旅馆集团公司对建筑进行了全面整修。工程结束后,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迁入办公。.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威尔逊宫

威廉·凱特爾

威廉·凱特爾(德语:Wilhelm Bodewin Johann Gustav Keitel,),曾任德軍最高統帥部總長;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軍资历最老的指挥官之一,戰後在紐倫堡審訊被判絞刑處死。.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威廉·凱特爾

威廉·馮·里布

威廉·冯·里布騎士(德語:Wilhelm Ritter von Leeb,1876年9月5日–1956年4月29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的一名陸軍元帥。.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威廉·馮·里布

威廉·马克思

威廉·马克思(Wilhelm Marx)() 德国律师,天主教政治家和中央党成员。两次任德国魏玛共和国总理,1925年也曾短暂担任普鲁士州总理。.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威廉·马克思

威廉二世 (德国)

弗里德里希·威廉·维克托·艾伯特·冯·普鲁士(Friedrich Wilhelm Viktor Albert von Preußen,),史称威廉二世(Wilhelm II),末代德意志皇帝和普鲁士国王,1888年-1918年在位。.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威廉二世 (德国)

威爾姆·歐森菲德

威廉·阿达尔贝特·霍森菲爾德(Wilhelm Adalbert Hosenfeld,),生於德國羅恩多夫的欣費爾德,德國國防軍上尉軍官,納粹黨員。他在華沙廢墟中救了瀕臨死亡的波蘭猶太裔鋼琴家及作曲家瓦迪斯瓦夫·斯皮爾曼。.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威爾姆·歐森菲德

威瑪國家海軍

國家海軍(Reichsmarine)是指1919年至1935年3月16日期間威瑪共和國防衛軍的海軍,之後阿道夫·希特勒將其改名為「戰爭海軍」。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原有的德意志帝國軍事單位大多已解體,其殘餘的部隊轉而從屬於新生的共和國下,並受到戰勝國制定的《凡爾賽條約》限制。1919年3月6日,共和國憲法通過成立「臨時國防軍」(Vorläufige Reichswehr),包括「臨時國家陸軍」(Vorläufige Reichsheer)與「臨時國家海軍」(Vorläufige Reichsmarine),而到了1921年3月23日,「國家海軍」成了新海軍的正式名稱。 由於《凡爾賽條約》的規範,「國家海軍」的發展極為受限,但因為軍方和民間企業合作,暗中一直在為德國重新武裝作準備,德國海軍技術與科技仍未落後於世界各國。1933年,希特勒與納粹黨獲得政治大權,逐漸推行重整軍備之政策、一步步突破其限制。1935年,希特勒宣佈廢除條約的一切限制,並將「國家海軍」改名為「戰爭海軍」。.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威瑪國家海軍

威瑪防衛軍

國家防衛軍(Reichswehr)指1919年至1935年威瑪共和國的正規軍隊,它下轄有陸軍、海軍和秘密設立的空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根據協約國提出的《凡爾賽條約》,德國僅保有一支規模極小的軍隊,並在裝備上有極為嚴格的限制。然而德國軍方為了未來的戰事與重整軍備,在人事、戰術與裝備上加以訓練和研究,成了當時世界上平均素質最高的一支軍隊。存在僅16年時間的國家防衛軍由於納粹黨的掌權而被德國國防軍所取代,在阿道夫·希特勒激進的重新武裝政策下,德國軍隊由原先的十萬多人增長到數百萬之多,而威瑪時期的軍官團則成了新德軍的核心領導層,造就了後來二戰爆發後,德軍於初期的高質素與節節勝利。.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威瑪防衛軍

威斯特法伦号战列舰

威斯特法伦号战列舰(SMS Westfalen)是德意志帝国海军建造的首个无畏舰——拿骚级战列舰的其中一艘。该舰于1907年8月12日在不来梅的进行,1908年7月1日,并于1909年11月16日投入公海舰队服役。它在采用独特六边形布局的六座双联装炮塔中装备有十二门,最高航速为。 威斯特法伦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部分时间都与其姊妹舰共同服役,被广泛应用于北海,并在那里参加了数次。这些行动在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发的日德兰海战达到顶点,其中威斯特法伦号曾于夜战中与英国的轻型部队猛烈交锋。它在晚间及进入次日的大部分时间里都领航德国战列线,直至舰队返抵威廉港。而在1916年8月的另一次舰队推进中,威斯特法伦号被一艘英国潜艇的鱼雷炸损。 该舰同样有数次在波罗的海展开针对俄国海军的出动,其中首次是在期间对攻击湾区的德国海军提供掩护。1918年,威斯特法伦号再被发往波罗的海,以支持在芬兰内战中的芬兰政府军。当公海舰队的大部分主力舰于战后被扣留在斯卡帕湾时,威斯特法伦号却获准留在德国。至1919年,随着舰队在斯卡帕湾自沉,威斯特法伦号代替已沉没的舰只被移交协约国。然后,它被送至英格兰的拆船商,并于1924年拆解报废。.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威斯特法伦号战列舰

宁芙号小巡洋舰

宁芙号小巡洋舰(SMS Nymphe)是德意志帝国所建造的十艘瞪羚级小巡洋舰的三号舰,以希腊神话人物宁芙命名。它由基尔的日耳曼尼亚船厂承建,于1898年开始、1899年11月、至1900年9月投入舰队使用。其包括有十门和两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最高速度可达21.5节。舰只经历了逾三十年漫长而平淡无奇的职业生涯,曾先后服役于德意志帝国海军和魏玛国家海军。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头两年作岸防舰使用,后又沦为担当。至1924年,它才随国家海军重返现役并使用至1929年。宁芙号于1931年8月从中除籍,继而在次年拆解报废。.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宁芙号小巡洋舰

容克斯

容克斯飛機與發動機製造廠(Junkers Flugzeug- und Motorenwerke AG(JFM),一般直接通稱「容克斯」)是德國一家飛機製造商,它在其創立後50年內研製出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幾種飛機。容克斯公司由胡戈·容克斯於1895年所創立,最初僅生產鍋爐與發動機,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容克斯研製了當時世上最先進的全金屬單翼機。在二戰期間,儘管容克斯本人被納粹份子所斬除,其公司仍成功研製出數種極為先進的飛機,如著名的“斯图卡”Ju 87俯冲轰炸机,以及“鐵安妮”Ju 52运输机。.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容克斯

安東·德萊克斯勒

安东·德莱克斯勒(Anton Drexler;)德国极右政治家、德国工人党党首。他也是阿道夫·希特勒的精神导师之一。 德莱克斯勒出生在慕尼黑,早年曾做过机器修理工,后来到了柏林,成为铁道锁匠。一战期间,加入。1918年,创立了一个名叫“为了一个更好和平自由工人委员会”(Freien Arbeiterausschuss für einen guten Frieden)的分支团体。后来,德莱克斯勒与查理·哈勒等人一起,创立了团体“政治工人团体”(Politischer Arbeiterzirkel)。该团体定期聚会,讨论民族主义和反犹太主义的主题。德莱克斯勒是的鼓吹者。1919年1月5日,他与查理·哈勒、、一起,创立了德国工人党。德莱克斯勒被选为主席,卡勒为名誉主席。 在1919年9月于慕尼黑举行的党会上,主讲人是费德尔。当费德尔结束演讲的时候,鲍曼教授(Baumann)就费德尔演讲中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以及巴伐利亚应该脱离普鲁士、同南方的奥地利统一成为德意志联邦的公正性提出疑问,随后鲍曼与阿道夫·希特勒陷入争论。希特勒的激烈争辩以及其辩论的技巧,引起了在场其他党员的注意。根据希特勒自传《我的奋斗》的说法,鲍曼“像丧家之犬一般地狼狈逃出去了”,这次事件使希特勒政治觉醒。德莱克斯勒对希特勒的印象深刻,随后邀请希特勒加入德国工人党。同年9月12日,希特勒接受了邀请,成为该党的第55名党员。在一周以内,希特勒收到了德莱克斯勒寄出的明信片,告知他正式被吸纳为党员,邀请他亲自出席会议进行讨论。 希特勒着手使该党更大众化。1920年2月24日,希特勒在慕尼黑组织了该党历史上到场人数最多的会议,会议共有2000多人出席。希特勒阐明了由德莱克斯勒、费德尔、希特勒三人共同拟定的二十五点纲领,宣布了取消凡尔赛条约、创立大德意志、向东扩张、拒绝给予犹太人公民权的政治主张。同日,德国工人党改名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即纳粹党)。 到了1921年,希特勒迅速成为了纳粹党无可争议的领袖。同年6月,当希特勒和艾卡特前往柏林筹款的时候,在慕尼黑纳粹党内部发动了一场政变。一些纳粹党行政委员会的成员认为希特勒太过专横,希望与对头合并。7月11日,希特勒回到慕尼黑,愤而递交了辞职书。希特勒宣称如果能取代德莱克斯勒成为党主席的话,自己将回归纳粹党,并将总部仍设在慕尼黑。委员会同意了这个要求,希特勒重新入党,成为该党第3680位党员。此后,德莱克斯勒成为该党的名誉主席,完全没有实权。1923年,离开纳粹党。 德莱克斯勒也是民意运动政党的成员。在1923年啤酒馆政变之后,他脱离了纳粹党,并未参与这场政变。1924年,被选为巴伐利亚议会议员,成为议会副主席,直到1928年为止。他没有参与1925年的纳粹党重建,直到1933年希特勒掌权之后才重新加入了纳粹党。1934年,获得。他还偶尔在纳粹党的政治宣传中扮演角色。1937年被彻底剥夺实权,在党内不再活跃。1942年2月,病逝于慕尼黑。.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安東·德萊克斯勒

对共产主义国家的批评

对共产主义国家的批评是针对由官方宣扬像马列主义这样的官方思想的政党统治的一党制国家(人称“共产主义国家”)的行为的批评。.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对共产主义国家的批评

富兰克林·奈特·莱恩

富兰克林·奈特·莱恩(Franklin Knight Lane,)是位来自加利福尼亚州的美国民主党政治家,曾于1913至1920年担任美国内政部长。他还曾在州际商务委员会任职,并于1902年作为民主党候选人竞选加利福尼亚州州长,最终在这个当时共和党占绝对优势的州以微弱劣势落败。 莱恩于1864年7月15日在爱德华王子岛的夏洛特顿附近出生,这里当时属大英帝国殖民地,如今则是加拿大领土。1871年,他与家人移居加利福尼亚州。就读加利福尼亚大学期间,莱恩做过兼职记者,并于毕业后成为《旧金山纪事报》驻纽约通讯员,之后成为另一家报纸的主编和合伙所有者。1898年,莱恩当选旧金山市检察官,并在任职5年后于1902年竞选州长,1903年又竞选旧金山市长,但均以失败告终。1903年,加利福尼亚州议会民主党议员支持莱恩出任该州联邦参议员,但由于民主党议员在议会中占少数,所以未能成功。 1905年,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任命莱恩进入州际商务委员会任职,联邦参议院于次年批准。1909年,威廉·霍华德·塔夫脱总统再次任命莱恩出任同一职位。1913年1月,莱恩经选举成为州际商务委员会主席。一个月后,他接受新当选的伍德罗·威尔逊总统提名出任内政部长,在该职位上任职近7年后辞职。莱恩在自然环境保护方面所获评价褒贬不一,他支持充满争议的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的赫奇赫奇水库计划,将备受环保人士重视的同名水库淹没,但也正是在他的主持下,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才得以建立。 1921年5月18日,富兰克林·奈特·莱恩因心脏疾病在明尼苏达州罗彻斯特的马约诊所去世,享年56岁。担任政府公职20余年间,他的薪资收入很低,而晚年患上的疾病治疗费用又很高,导致他没有留下多少遗产,遗孀只能靠公益基金维持生活。多份报纸在报道中称,如果莱恩是在美国境内出生,他就有可能成为美国总统。民主党人曾邀请莱恩出马竞选副总统,但由于宪法限制,他没有资格参选。.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富兰克林·奈特·莱恩

尼俄伯号小巡洋舰

尼俄伯号小巡洋舰(SMS Niobe)是德意志帝国所建造的十艘瞪羚级小巡洋舰的二号舰,以希腊神话人物尼俄伯命名。它由不来梅的承建,于1898年开始、1899年7月、至1900年6月投入舰队使用。其包括有十门和两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最高速度可达21.5节。该舰历经了40年的漫长的职业生涯,曾先后在德国三个时期的海军、以及和意大利海军服役。 德意志帝国海军曾分别将尼俄伯号部署至本土和海外,然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沦为担任岸防舰。它在战争中幸存下来,并成为《凡尔赛条约》中允许留存至魏玛国家海军的六艘巡洋舰之一。1925年,魏玛海军将该舰售予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后称南斯拉夫)。在那里,它更名为达尔马提亚号,并一直服役至1941年4月,在入侵南斯拉夫之戰中被意大利人俘虏。其后,它又被更名为卡塔罗号投入意大利皇家海军服役,直至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占领了意大利的德国人接受了舰只,并恢复其原有舰名。它曾短暂运用于亚得里亚海,至1943年12月在锡尔巴岛附近,继而遭英国的两艘鱼雷快艇摧毁。从1947年至1949年,舰只残骸获打捞上岸并最终拆解报废。.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尼俄伯号小巡洋舰

山東問題

山東問題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借口对德国宣战,出兵中国山东,而产生的领土主权争议。在戰后的巴黎和会上,中华民国作為一战的戰勝國,却被日本政府要求把战败国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予日本而非归还中国。由于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未能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从而直接引发了1919年的五月四日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山东问题直到1922年华盛顿会议才在美国的调停下得以解决。.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山東問題

工部局

工部局,即英文municipal council的中文翻译,意为市政委員會,是设置于租界的相当于一种行使行政权的机构。因與中國之工部類似而名為「工部局」。 1853年9月7日,小刀会攻占上海县城以后,清朝政府失去对外侨居留地的控制。1854年7月11日,上海租界组成自治的行政机构工部局,开始形成自己的警察、法庭、监狱等一套类似于政府的体系,进行市政建设、治安管理、征收赋税等行政管理活动。其后开辟的租界都仿照上海租界的制度。后来部分租界(如天津)甚至有常规外国军队入驻。工部局在实质上担任了一种租界市政府的角色。.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工部局

巴伐利亚号战列舰

巴伐利亚号战列舰(SMS Bayern)是德意志帝国海军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的主导舰。该舰于1915年2月并于1916年7月开始服役,但已来不及参加日德兰海战。它的主炮包括分布在四座双联装炮塔中的八门380毫米口径炮,这比其前身国王级配备的十门305毫米口径炮有了显著改进。舰只连同它的三艘姊妹舰已经形成了公海舰队第四战列分舰队的核心。而这当中仅有一艘,即巴登号完成建造;另外两艘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当生产需求被转移至U型潜艇后而撤销。 巴伐利亚号是在战争进行了一半后开始编入海军序列,并在其生涯中仅投入有限的服务。该舰的首个任务是在入役的一个月后,奉命参与在1916年8月18日至19日舰队出击北海行动,但行动无疾而终。它也参与了在里加湾的阿尔比恩行动,但就在1917年10月12日,当德国发动进攻后不久,巴伐利亚号即触雷受损,不得不撤回维修。在1918年11月战争结束后,它又与大部分公海舰队的舰只被扣押在斯卡帕湾。1919年6月21日,海军少将路德维希·冯·罗伊特作为被扣押的舰队指挥官,下令全数凿沉舰队,巴伐利亚号遂于14时30分沉没。至1934年9月,舰体被捞起,并拖往报废拆解。.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巴伐利亚号战列舰

巴伐利亚级战列舰

巴伐利亚级战列舰(Linienschiffe der Bayern-Klasse)是德意志帝国海军所建造的四艘超无畏战列舰的。该级别包括有巴伐利亚号、巴登号、萨克森号和符腾堡号。舰只的建造工程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其中巴登号于1913年,巴伐利亚号和萨克森号随后于1914年,而最后的符腾堡号则是于1915年下水。只有巴登号和巴伐利亚号最终完工,这是由于战事的胶着使得造船业的优先级发生改变。U型潜艇被确定为更有利于开展战争行动,因而新造战列舰工程的进展開始放缓,并最终完全停止。结果,巴伐利亚号和巴登号就此成为帝国海军最后建成的战列舰。 巴伐利亚号和巴登号分别于1916年7月和1917年3月编入舰队服役。但两艘舰均来不及参加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进行的日德兰海战。巴伐利亚号在1917年10月的阿尔比恩行动期间受委任从里加湾打击俄罗斯帝国海军的海上力量,但舰身却因触雷而受损严重,并不得不撤回基尔进行维修。巴登号则取代腓特烈大帝号成为公海舰队的旗舰,却未曾参与实战。 巴伐利亚和巴登号于1918年11月康边停战协定生效后被扣押在斯卡帕湾。海军少将路德维希·冯·罗伊特作为被扣押德国舰队的指挥官,于1919年6月21日下令全数凿沉己方舰船;巴伐利亚号被成功凿沉,巴登号则获英国水兵设法拖上岸以阻止下沉。但它还是在1921年作为被击沉。萨克森号及符腾堡号则是在战争结束后双双以各自的完成阶段被拆除为废旧金属。巴伐利亚号于1934被捞起并在次年拆解。.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巴伐利亚级战列舰

巴爾幹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

巴爾幹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同盟國保加利亞、奧匈帝國 和德國與協約國塞爾維亞 、法國、俄羅斯、英國、蒙特內哥羅(還有後來加入協約國的羅馬尼亞和希臘)之間在巴爾幹半島上的戰鬥。.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巴爾幹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

巴登号战列舰

巴登号战列舰(SMS Baden)是德意志帝国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的一艘巴伐利亚级超无畏战列舰。该舰于1915年10月,并于1917年3月服役,是用于战争最后完工的战列舰。而它的两艘姊妹舰——萨克森号和符腾堡号在战争结束时尚未完全建成。该舰装备有分布在四座双联装炮塔中的八门380毫米口径主炮,满载排水量达32200吨,最高速度为。巴登号连同其姊妹舰巴伐利亚号均是帝国海军建造的最大及最强力的装甲战列舰。 在完成调试编入海军序列后,巴登号取代腓特烈大帝号成为了公海舰队的旗舰。它在短暂的生涯中仅参加过小规模行动;其唯一的主要出击是在1918年4月,但最终没有任何开火。随着德国在1918年11月投降,巴登号与大多数公海舰队的舰只被英国皇家海军扣押在斯卡帕湾。1919年6月21日,海军少将路德维希·冯·罗伊特作为被扣押的舰队指挥官,下令全数凿沉舰队。然而,港口内的英国水兵却成功登上巴登号并将它拖上岸边以防止下沉。舰体被重新浮起后进行了彻底检查,并作为最终于1921年在皇家海军进行大量的射击测试后沉没。.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巴登号战列舰

巴黎和会 (1919年)

巴黎和会,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的会议。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1919年1月,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了解決戰爭所造成的問題,以及奠定戰後的和平,於是召开巴黎和会。這個和會因為戰敗國和中立國均未獲邀請參加,所以這是勝利國舉行的和會,而勝利國又有大小之分別,它又是個大國操縱的和會。分別由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大衛·勞萊·喬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主導了和会的進行。 和会上签订了处置战败国德国的凡尔赛和约,同时还分别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等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和凡尔赛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一次大戰後由美國、英國、法國等主要戰勝國主導的國際政治格局。会议通過領土分配及賠款等措施重塑現實政治格局,遏制德國等戰敗國及苏维埃俄国等共產國家,但與此同時通過筹组一个国际联盟来企圖建立理想的國際外交規範。 参加巴黎和会的各国代表有1000多人,其中全权代表70人。和會及後續的活動先後完成對各戰敗國的和約,其中對德和約的凡爾賽條約是最為重要的条约,對日後的國際關係有著深遠影响。.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巴黎和会 (1919年)

巴比伦柏林

《巴比伦柏林》(Babylon Berlin,)是一部德国时代电视剧集,基于的小说改编。剧集设定在魏瑪共和國时期的1929年,黃金的二十年代期间, 并由从科隆调到柏林的警探格利安·拉特和渴望成为警探的夏洛特·利特的视角展开。剧集于2017年10月13日在德国天空卫视旗下的德语频道Sky 1首播。原著系列的第一部《湿鱼》()出版于2008年,注重历史准确性。剧集已被续订两季。.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巴比伦柏林

上莱茵省

上莱茵省(Haut-Rhin)是法国的第68省。 上莱茵省是法国大革命期间,根据1789年12月22日的法律和1790年1月8日的条例,于1790年3月4日建立的。它北与下莱茵省,西与孚日省,以及西南与贝尔福地区交界。同时,它的东侧沿莱茵河与德国,南侧与瑞士接壤。历史上,阿尔萨斯大部分地区曾经于1871年根据法兰克福条约被划归德国,留在法国的部分形成了贝尔福地区;1919年凡尔赛条约将其重新划归法国,但仍与贝尔福地区分离。 该省是法国最富裕的省份之一,失业率很低。它的工业、商业、教育活动集中于经济中心米卢斯(Mulhouse,人口270 000)周边,比如标致汽车的一个生产基地位于米卢斯。米卢斯,盖布维莱尔(Guebwiller)和唐(Thann)所形成的三角地带构成了经济最活跃的地区,特别是其北端,商业网点的建立带动了就业机会的增加以及商业区的扩张。许多当地居民在瑞士境内工作,特别是服务于巴塞尔的化学工业,同时享受本地相对低廉的物价。 当地的方言为阿尔萨斯语。 Category:法国省份 H.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上莱茵省

不平等条约

不平等条约是指在签订条约的国家多方中,一方(或多方)以武力或政治施压等手段,胁迫另外一方(或多方)签署的条约,由于缔约双方的谈判地位不对等,导致最后缔结的条约不平等,因此条约通常都会对某一方的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产生侵害。不平等条约通常是停战的条件和结果,为了结束战争而签订的条约即为和平条约。.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不平等条约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SMS Braunschweig)是德意志帝国海军所建造的五艘不伦瑞克级前无畏战列舰的主导舰,以当时的不伦瑞克公国命名。它于1901年10月开始进行,1902年12月,并于1904年10月投入舰队服役。该舰装备了四门,最高速度为。 舰只在入役后被编入德国本土舰队的。在此期间,它进行了广泛的年度训练,以及对国外的友好访问。由于被新的无畏战列舰超越,不伦瑞克号于1913年退役,但在一年后便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重新启用。此时它被调配至第四战列分舰队,同时肩负着在北海保卫德国海岸和在波罗的海与俄国舰队作战的任务。它于1915年8月的期间亦有所行动,在当地与俄国战列舰光荣号交火。 至1915年底,船员短缺和来自英国潜艇的威胁促使帝国海军撤回了像不伦瑞克号这样的旧式战列舰。在战争的剩余时间里,它首先是作为,然后担当,最后又作为使用。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它在战争结束后被保留了下来,并于1921-22年间进行了现代化改造。不伦瑞克号加入了经过重组的魏玛国家海军,担任海军部队的旗舰並入驻北海。它进行了数次海外巡航,其中包括1924年的大西洋之旅。1926年1月,舰只再度除役,并于1931年1月从中除名、拆为,并在随后分解报废。.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不伦瑞克号战列舰

不来梅机场

不来梅机场(Flughafen Bremen,)是德国城邦不来梅的一座机场。其规模以乘客数量来衡量排在德国第12位,以货物数量来衡量则排在第16位(2007年)。不来梅市拥有不来梅机场有限公司(Flughafen Bremen GmbH)全部的股权。.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不来梅机场

中德協約

中德協約于1921年5月20日在北京签订。签订方大中華民国政府和大德意志共和國政府在一战后为恢复和平建立外交关系,中華民国方面由于拒絕签署凡尔赛和约,遂签订此条约。此条约為中華民国政府爭回了領事裁判權與關稅自主權,也促进了双方利益的实现,带来双方在军事领域的合作。.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中德協約

中德关系

中德关系(Chinesisch-deutsche Beziehungen)指中国和德国之间的外交关系。中德两国从19世纪末开始进行直接的交流。刚刚完成统一的德意志帝國参加了八國聯軍。之后,两国持续了大约30年的合作关系,直到阿道夫·希特勒联合日本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两国成为了敌对双方。二战之后,德国分裂为两个国家,在冷战中,西德属于美国阵营,而东德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属于苏联阵营。1990年,冷战进入尾声,兩德統一,两国关系进入迅速发展阶段。 目前中德關係被雙方定義為「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中德关系

中德关系 (1911年-1941年)

1911至1941年間,中國和德國之間從合作到交惡宣戰的關係,有重要歷史意義。中德合作使兩國结成一定程度之联盟,密切的合作使中国的工业和军备迅速進步,尤其是在中国抗日战争之前。此時期的中华民国一直在民国军阀割据與列强环伺下艰难生存。1928年,國民政府完成国民革命军北伐,雖在名义上统一了军阀动荡之中的中国,不過於同時期,日本对外扩张,主張對中國發動戰爭的鷹派勢力抬頭。有鉴于此,中华民国急需現代军备和国防工业以获得自卫生存的能力,而德国则需要穩定的原材料供應,促成兩國於20至30年代合作。虽然合作的蜜月期自1933年纳粹当政开始到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结束,僅不足4年,而且實質的工业改革也到1936年才开始;但中德合作仍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也大大提高了中国抵御日本侵略的能力,例如組建了國軍德械師。.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中德关系 (1911年-1941年)

中國對外關係史

中國對外關係史指历史上属于中国范畴的所有国家和其他国家交往的历史。 注意:“中国”是个历史概念,指“自称为天下中心的地方”,在不同时期,其所指地理范围、民族构成未必相同,具体参见国家名称。中国历史典籍和传说多以各政治家的言论汇集而成,一般对年代、地理、民族的相对说明极少,对重要的民风、经济、宗教也很少叙述,族名、国名历史上多次重复,如用“周”、“唐”、“汉”、“秦”等,一般都与春秋战国古国重复命名。 2000多年前的中国以丝绸之路来和中亚、欧洲相互交流。唐朝的繁荣时期,长安成为当时世界的最重要城市之一,宽容地接受世界各地而来的文化。明朝的郑和下西洋是航海史上的壮举。清朝时,英国使者带礼品到中国来为乾隆皇帝祝寿时,被中国当以“朝贡”对待,并因英国从东部海路过来,而称之为“英夷”。 中国对世界的看法,在鸦片战争后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中国被迫正视自己的衰败与西方强大的军事、科技实力。.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中國對外關係史

中国抗日战争

中國抗日战争,即日本侵华战争,史稱八年抗戰,中国共产党在2017年改稱十四年抗戰。国际上又称第二次中日战争(日中戦争),指20世纪初期大日本帝国與中華民國之間發生的戰爭,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東亞戰事的主要部分,中日戰場主要位于中國境內,同時也包括缅甸北部等鄰接地區。戰爭时间若从1941年12月9日中华民国對日正式宣戰算起僅有四年;自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七七事變)算起则有八年,且宣戰文告中亦有「之前四年餘神聖抗戰」一句,因此有「八年抗戰」之稱;而若從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算起,至1945年8月20日日本投降則歷時十四年。 1931年9月18日,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在100天內佔領整個中國東北地區。1932年1月2日,中华民国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發表演講,指陳宣戰之弊害。同年3月1日,日本帝國參謀本部及關東軍在東建立一新政權,定名為「满洲国」。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不久华北沦陷,中日全面开战。 1941年12月8日,日本艦隊突襲太平洋美海軍基地珍珠港,太平洋其他地區日軍亦四出攻擊,美國、英國與日本互相宣戰,中國亦正式對日本宣戰並及德國、意大利。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元首發表《开罗宣言》,要求战後日本归还自1895年占领中国的所有领土。1945年7月26日美、英與中国對日本发出波茨坦公告,重申開羅宣言,命日本無條件投降。同年8月14日,日本天皇敕令,保證實行波茨坦公告規定之條件;9月9日,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向中國陸軍總司令何应钦投降,中日战争告終。 中國戰場在於二次世界大戰中有顯著影響,使超過百萬的日軍主力被牽制在中國而無法北攻西伯利亞及調派軍隊支援太平洋及印度洋的戰事,減輕了英美兩國的作戰壓力;南進澳洲阻斷盟軍印度洋石油供應鏈的計畫也以失敗告終,間接促使了:一、蘇联在歐陸戰線的战局逆轉,並在大戰結束前夕使紅色勢力進佔東亞。二、美國南洋戰場的反攻以及英美在中東北非的戰事變得順利。.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中国抗日战争

中立國

中立國指在发生武装冲突时,对交战的任何一方都不采取敌对行动的国家,分为战时中立国和永久中立国两种。中立国的权利和义务在海牙第五公约《中立国和人民在陆战中的权利和义务公约》和第十三公约《关于中立国在海战中的权利和义务公约》中作出了规定。 在衝突裡中立属于一种主权受限,和不結盟是有區別的。 許多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宣佈中立。但二战中大部分中立國都被佔領,二战末期全歐洲只剩葡萄牙、愛爾蘭、瑞典、瑞士、列支敦斯登、土耳其仍維持中立。后来有人質疑这几个国家当时的中立性,认为愛爾蘭秘密參與同盟國,瑞典、瑞士和土耳其與納粹德國有微妙的關係。.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中立國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是指從1912年1月1日建國至1949年底中央政府撤离中国大陆、退守臺灣的時期,与此後的「臺灣時期」相对。 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使清朝分崩离析。1912年1月1日,孫中山等革命黨人在南京成立臨時政府.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

常任理事國 (國際聯盟)

國際聯盟常任理事國是國際聯盟行政院的永久成員,可不經年度選舉即為行政院的成員。除非被開除出或自動退出國際聯盟,否則即為行政院的永久會員國。.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常任理事國 (國際聯盟)

丹麦

丹麦(Danmark),全称丹麦王国(Kongeriget Danmark),是北欧国家,政体为君主立宪制下的议会民主制,首都在哥本哈根,擁有两個自治領地:法羅群島和格陵蘭。由于丹麦和挪威、瑞典有相近的语言、文化和历史,合称为斯堪地那维亚国家。 丹麥是歐洲聯盟成員國,經濟高度發達,同時是個典型的福利国家,貧富差距極小,为世界高度发达国家。丹麥也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創始會員國之一。 丹麦政体为君主立宪制下的议会民主制,現任君主是玛格丽特二世女王,中央政府拥有相当大的权力,并负责属地法罗群岛和格陵兰的部分事务。.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丹麦

丹麦历史

丹麦在公元9到11世纪逐渐形成统一的王国。11世纪开始逐渐向外扩张,并征服了英格兰和挪威。1397年的卡尔马联盟将今天的瑞典、挪威、芬兰、冰岛、格陵兰以及法罗群岛等疆土都置于丹麦君主的统治之下。1523年,瑞典和芬兰(当时属于瑞典)离开了联盟;1658年,丹麦又割让了南斯堪的纳维亚的一片土地(斯堪尼亚)给瑞典。1814年拿破仑战争后,挪威再度被割让给瑞典。冰岛在20世纪逐渐脱离丹麦独立,而今天的格陵兰和法罗群岛则在要求更多的自治权。 1940年4月9日丹麦被德国占领,直至二战结束。战争结束后,丹麦成为北约以及欧盟的成员国。.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丹麦历史

希佩尔海军上将级巡洋舰

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Admiral-Hipper-Klasse)是纳粹德国正式建造的第一级重巡洋舰。.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希佩尔海军上将级巡洋舰

布呂歇爾號重巡洋艦

布呂歇爾號重巡洋艦(德語:Blücher)是納粹德國海軍的一艘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也是二戰爆發初期德國最新的一艘船。在布呂歇爾號服役後僅6個月,它就在入侵挪威的威瑟演習作戰第一天,於德勒巴克海峡战役中被其岸防要塞擊沉。.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布呂歇爾號重巡洋艦

布洛姆-福斯

布洛姆-福斯(Blohm + Voss,又曾名為Blohm & Voss)是一間德國造船及工程公司,現隶属于蒂森克虜伯海洋系統。蒂森克虜伯於2011年12月宣布把布洛姆-福斯建造民用船隻的部門售予英國獨立投資基金管理公司(STAR Capital Partners),並正等待監管機構批准。該公司在二戰前及二戰期間透過漢堡飛機製造公司生產飛機。.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布洛姆-福斯

帕甘島

帕甘島(英語:Pagan Island),是美屬北馬里亞納群島中的一座小島,位於該群島首府塞班島北方320公里。該島由於火山活動劇烈,島上所有的居民在1981年撤出,2000年和2010年美國人口普查時該島沒有固定居民。.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帕甘島

三號坦克

三號戰車(Panzerkampfwagen III),是一款德軍二戰坦克。最初因為了應付國際聯盟的檢查,該車最初被稱爲ZW。ZW是排級指揮用車之意 來源:《二戰德軍坦克圖解》P.73三號坦克擁有多種衍生及改進型,并由德軍在二戰中廣泛使用,其改進和衍生型號一直服役到二戰結束。.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三號坦克

下莱茵省

下莱茵省(Bas-Rhin)是法国的一个省,属于大东部大区,编号为67。.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下莱茵省

一號坦克

一號坦克(Panzerkampfwagen I,意為一號裝甲戰鬥車輛)是德國於1930年代研製的一款輕型戰車,縮寫為「PzKpfw I」,其官方軍械署賦予的編號為SdKfz 101(“第101號特殊用途車輛”)。一號戰車自1932年開始設計,並於1934年開始大量生產,它原先僅作為德軍建構新一代的裝甲戰鬥與技術時所使用的訓練車輛,但後來將其投入了西班牙內戰、二戰的波蘭、法國、蘇聯、北非战场以及中國在抗日戰爭中使用。一號戰車於西班牙累積了使用經驗,幫助德軍分別於1939年和1940年擊敗了波蘭與法國,到了1941年,一號戰車的底盤被用於制造突擊砲和驅逐戰車。爾後,他國將一號戰車進行升級改裝來延長其服役壽命,它在西班牙軍隊中一直服役到1954年。 一號戰車的戰鬥表現受限於其薄弱的裝甲和僅兩挺通用機槍的貧弱火力,由於被設計成訓練車輛,一號戰車無法與同時期其他國家的輕型戰車相比,如蘇聯的T-26戰車。雖然在戰鬥表現中顯得脆弱,但在1939年9月至1941年12月间,一號戰車仍佔德軍戰車中相當大的比重,並被投入期间的各大戰役中使用。小型且脆弱的一號戰車在重要性上可能比不过其他一些著名的德軍戰車,如四號、虎式和豹式等,但它在納粹德國於二戰初期的一連串閃擊戰攻勢與勝利中佔有相當的地位。.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一號坦克

乔治·克列孟梭

乔治·邦雅曼·克列孟梭(Georges Benjamin Clemenceau,),人稱“法蘭西之虎”,法國政治家和新聞工作者,曾兩次出任法國總理。.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乔治·克列孟梭

亚历山大·米勒兰

亚历山大·米勒蘭(Alexandre Millerand,;),法國律师和政治家。1920年出任法国總理。後來以溫和派聯盟領袖的資格當選共和國總統(1920~1924),以他希望通过修改宪法加强总统的权利尔著称,後迫於左翼聯盟的壓力而辭職。 米勒兰的妻子为让娜·米勒兰(Jeanne·Millerand,1864-1950),夫妻俩育有子女四人,分别是 儿子让·米勒兰(Jean·Millerand,1899-1972)、女儿爱丽丝·米勒兰(Alice·Millerand,1902-1980)、儿子雅克·米勒兰(Jacques·Millerand,1904-1979)、女儿玛泰·米勒兰(Marthe·Millerand,1909-1975)。.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亚历山大·米勒兰

亨利·卡伯特·洛奇

亨利·卡伯特·洛奇(Henry Cabot Lodge,),美国马萨诸塞州联邦参议员、历史学家,共和党党员。.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亨利·卡伯特·洛奇

庫爾特·斯圖登特

庫爾特·斯圖登特(Kurt Student,)是德國空軍一級上將、德軍傘兵的首創者。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任戰鬥機飛行員;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是德國傘兵部隊—空降獵兵(Fallschirmsjaeger)司令。.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庫爾特·斯圖登特

康拉德·阿登纳

康拉德·赫爾曼·約瑟夫·阿登纳(Konrad Hermann Joseph Adenauer,,),前西德總理。生于德意志帝國科隆,逝世于西德莱茵-勒恩多夫(Rhein-Rhöndorf),二戰前曾以天主教中央黨身份曾擔任科隆市長十幾年,二战后在联邦德国擔任第一任德國總理、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黨魁,著名政治家、法学家。.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康拉德·阿登纳

二十五点纲领

二十五点纲领(25-Punkte-Programm)是德国纳粹党(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的政治纲领。1920年2月24日,在慕尼黑皇家宫廷啤酒屋举行的会议上希特勒宣读了这份政治纲领,德国工人党(Deutsche Arbeiterpartei)在同一天正式更名为纳粹党。 这份纲领文件呼吁建立大德意志帝国、废除凡尔赛条约、排除驱逐外国人、建立对新闻和文学进行政治管制的威权国家。 有观点认为“二十五点纲领”是民族社会主义思想内容的政治调和,其内容呼吁了民主与更广泛的大众权利,但1933年希特勒执政后违背了“二十五点纲领”中的呼吁。也有观点认为“二十五点纲领”中鼓吹劳工权利、分享企业利润的诱惑性观点是通往奴役之路。.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二十五点纲领

二號坦克

二號坦克(Panzer II)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的坦克,這型坦克是用來填補其他設計中坦克的空隙, 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波蘭戰役與法國戰役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到1942年底前絕大多數二號坦克已經離開第一線單位,生產線到1943年終止,然而車體繼續被改良回其他種類裝甲車輛。.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二號坦克

库尔特·蔡茨勒

库尔特·蔡茨勒(Kurt Zeitzler,)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高级将领。 蔡茨勒被认为是一个精力充沛、高效的参谋,尤其擅长指挥大规格机动部队。.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库尔特·蔡茨勒

五四运动

五四運動發生於1919年(中华民国8年)5月4日的北洋政府治下的京兆地方,是一场以青年學生為主的學生運動,以及包括廣大公民、市民和工商人士等中基層廣泛參與的一次示威遊行、請願、罷課、罷工和暴力對抗政府等多形式的行動。事件起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舉行的巴黎和會中,列強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即山東問題。當時北洋政府未能捍衛國家利益,有國人極度不滿,從而上街游行表達不滿。當時最著名之口號是「外爭國權(對抗列強侵權),內除國賊(懲處媚日官員)」。 广义五四运动则是指自1915年中日签订《二十一条》至1926年北伐战争之间,中国知识界和青年学生反思及批判華夏传统文化,追隨「德先生」(“民主”的英文“Democracy”)和「賽先生」(“科學”的英文“Science”),探索强国之路的新文化運動的繼續和發展。1924年4月19日,中共中央局委員長陳獨秀和秘書毛澤東聯名發出通告,第一次要求各地的黨團體的組織展開“五一”、“五四”、“五五”、“五七”紀念和宣傳活動,強調恢復國權運動、新文化運動,紀念五五(馬克思生日),目的在於傳播馬克思主義。1939年八路軍總政治部、中共中央青委發出《關於部隊紀念“五四”青年節工作的指示》,明確指出中央青委決定每年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1949年後成中国大陸的固定節日)。.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五四运动

井上成美

井上成美(いのうえ しげよし,),宮城縣仙台市人,大日本帝國海軍史上最后一位晋升的海军大将。.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井上成美

伊拉克王國

伊拉克王國(阿拉伯語:المملكة العراقية),是英屬美索不達米亞託管地結束之後,所誕生的一個主權獨立國家。始於1921年國王費薩爾一世即位,直到1958年被阿比德·阿爾·卡里姆·卡希姆所領導的血腥革命推翻。.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伊拉克王國

伍德罗·威尔逊

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Thomas Woodrow Wilson,),美国第28任总统。此前,他曾先后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新泽西州州长等职。 作为进步主义时代的一个领袖,1912年美国总统选举中,由于前總統西奥多·罗斯福和時任總統威廉·塔夫脱的竞争分散了共和党选票,他最終以四成普選票及四十州的選舉人票,以民主党人身份当选总统,成為1897年至1933年為間唯一一位民主黨總統。迄今为止,他是唯一拥有哲学博士头衔的美国总统(法律博士衔除外),也是唯一一名任总统以前曾在新泽西州担任公职的美国总统。 在第一个任期中,威尔逊支持民主党控制的议会通过联邦储备法案(Federal Reserve Act),克莱顿反托拉斯法案(Clayton Antitrust Act),联邦农田贷款法案(Federal Farm Loan Act),还通过新的收入法在联邦一级开征收入税,以及建立联邦贸易委员会。但他同时因为支持在联邦政府机构中实施种族隔离,导致大批黑人员工被解职,而遭到当时民权团体的批评。 1916年美国总统选举勉强胜出后,威尔逊第二个任期的中心议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尽管他在竞选时打出“他让我们远离战争”(he kept us out of the war)的口号,美国的中立政策却未能持久。德国经外交秘书阿瑟·齐默尔曼发送给墨西哥、保证其若两国结盟德国将帮助墨重新获得被美国占领之北方数州的电报,以及发动无限制潜艇战促使威尔逊多次对德国给予警告,并最终于1917年4月要求国会宣战。不过威尔逊主要是关注参战的外交和财政面,而把作战任务交给军事部门。在大后方,他于1917年发动美国历史上首次实际有效的征兵,通过建立自由公债(Liberty Bonds)筹集数十亿战争资金,设立战争工业委员会(War Industries Board),促进工会运动,通过史密斯-莱佛法案(Smith-Lever Act)监督农业和食品生产,控制铁路运输,通过首个联邦级致幻药物取缔法案,并镇压反战运动。此外在他的任期内普遍实现妇女选举权。 在战争的最后阶段,威尔逊亲自主导对德交涉和协定停火。他发表十四点和平原则,从中阐述他所认为的能够避免世界再遭战火的新世界秩序。1919年赴巴黎筹建国际联盟以及拟定凡尔赛条约,并尤其关注自战败帝国中建立新国家的问题。后主要由于他对创建国联的贡献,于1920年被授予1919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在与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围绕美国加入国联一事而进行激烈斗争时,因中风而昏倒。由于拒绝妥协,威尔逊最终未能使加入国联案在参院通过。尽管没有美国的加入,国联还是于1920年成立。威尔逊所秉持的国际主义,也被后人称为“威尔逊主义”,主张美国登上世界舞台来为民主而战斗。这成为以后美国外交政策中一个颇有争议的理念,持久地为理想主义者所效仿,却为现实主义者所排斥。.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伍德罗·威尔逊

伍爾西號驅逐艦 (DD-77)

伍爾西號驅逐艦(舷號DD-77)是一艘美國海軍建造的驅逐艦,為維克斯級驅逐艦的三號艦。她是美軍第一艘以伍爾西為名的軍艦,以紀念1812年戰爭時期的海軍軍官米蘭頓·伍爾西(Melancthon Taylor Woolsey)。.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伍爾西號驅逐艦 (DD-77)

強加條約

強加條約(imposed treaty)是指國際上,使用武力或威脅使用武力下簽署的條約。二十世紀後期國際間普遍反對武力威迫下達成條約。《維也納條約法公約》明確規定,使用非法武力強加的條約屬於無效。.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強加條約

弗罗茨瓦夫

弗罗茨瓦夫(波兰语:Wrocław;德语:Breslau,中文譯為布雷斯勞、布列斯勞、洛克勞;捷克语:Vratislav;拉丁语:Wratislavia 或 Vratislavia),是波兰城市,位于波兰西南部的奥得河畔,自1999年起是下西里西亚省的省会。该市人口约为637,075人(2016年),列波兰第四大城(次于华沙、克拉科夫和罗兹),同时也是波兰仅次于华沙的第二大金融中心,在经济、文化、交通等诸多方面都在波兰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弗罗茨瓦夫在其城市发展史上的大部分时期内,一直是一个以多民族、多元文化为特色的城市,德意志、波兰、捷克、犹太等民族均扮演过重要角色。而德语曾长期是占有优势地位的语言,该市的德语名称布雷斯勞(Breslau)的知名度一直很高,二战以前该市曾是德国重要的工商业与文化名城之一,城市规模居全德国第六位,那時人口已达60多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领土调整和民族大迁徙中,该市是德国在战后失去的最大城市,原有的德国居民被迫西迁,而波兰东部因為割让给苏联,大批波蘭人湧入這座城市導致弗罗茨瓦夫在人口构成上基本上成为一个纯粹的波兰城市,但由于保留下来的以及战后重建的大量普鲁士、奥地利乃至波希米亚风格的建筑,该市在波兰境内仍是一个颇为独特的城市。.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弗罗茨瓦夫

弗里德里希·保盧斯

弗里德里希·威廉·恩斯特·保盧斯(Friedrich Wilhelm Ernst Paulus;),或译为保罗斯 巴羅士 ,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的一名陸軍将领,1943年晉升為元帅。.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弗里德里希·保盧斯

但澤自由市

但泽自由市(Freie Stadt Danzig)是1920年至1939年间的一个半自主城邦,包括波罗的海德意志港口但泽(今波兰格但斯克)及邻近地区的近200个城镇。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根据1919年《凡尔赛条约》第100条(第三部第十一节)条款,该政权于1920年11月15日建立起来。 但泽自由市包括但泽市及其附近的城镇、村庄和其他居民点,主要为德意志人居住,歷史上屬於德國。根据条约,这一地区将同一战后的德国(魏玛共和国)及新建立的波兰第二共和国(战间波兰)保持分立,但并非一个独立国家。自由市处于国际联盟的保护之下,与波兰为关税同盟关系。 波兰拥有在但泽发展和维护交通、通讯和港务的全部权利。自由市的建立是为了使波兰能够获得一个足够规模的海港,市内大多数居民为德意志人,但亦有显著的波兰裔人口Zapiski historyczne: Volume 60, page 256, Towarzystwo Naukowe w Toruniu.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但澤自由市

但澤波蘭郵局保衛戰

但澤波蘭郵局保衛戰(Gefecht um das polnische Postamt in Danzig、Obrona Poczty Polskiej w Gdańsku)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波蘭戰役的第一場戰鬥,發生於今日的格但斯克(Gdańsk)。 1939年9月1日,波蘭民兵在這棟建築物裡防守來自但澤國防黨衛隊(但澤市的黨衛隊)、當地的衝鋒隊和特殊單位──秩序警察(但澤警察)等單位的攻擊達15小時。除了四名逃出郵局的防守者外,其餘的反抗人士在投降之後,便於1939年10月5日被德國軍事法庭判處死刑,並加以處死。.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但澤波蘭郵局保衛戰

德奧合併

德奥合併(德语:Anschluss ,意指联合或政治联盟,也称为Anschluss Österreichs;同样指德奥合併) ,是1938年3月12日纳粹德国与奧地利第一共和國統一,组成大德意志的事件。一个历史渊源是,奥地利和德国实际上是同一个民族组建的两个国家,因此当时的“统一”(合并)思潮能较容易地得到德奥两国公民的响应。 德国与奥地利合併,是纳粹党领袖阿道夫·希特勒扩张德国版图的第一步。德奥合併发生在萨尔区回归德国之后。1935年1月13日,根据《凡尔赛条约》规定,该区在国际联盟控制15年后举行公投,最后回归德国。德奥合併后,根据《慕尼黑协定》,德国獲得苏台德地区,并在1939年先后侵略余下的捷克斯洛伐克以及波兰。 事件发生前,德国先向奥地利施压,要求奥地利政府承认奥地利纳粹党的合法地位,甚至让该黨参与奥国政府事务。1938年,奥地利总理库尔特·舒斯尼格为了保存奥地利的独立,宣布进行公投,来决定奥地利应否与德国合併。德国政府隨即向他施压,要他将权力交给奥国纳粹党。奥国纳粹党在3月11日以政变推翻了奥地利的共和政府。在德国国防军进驻奥地利时,不但没有遇到任何对抗,而且受到很多奥地利居民的欢迎。 其他国家对事件反应温和。一战协约国实行外交抗议,但没有采取实际行动阻止合併之事,纵使《凡尔赛条约》阻止德国与奥地利合併。 奥地利在事件后失去独立国家之地位,直到德國戰敗後,兩國再度分家,1945年4月27日奧地利臨時政府成立,數月後得到二戰盟国的承认,延至1955年奧地利正式恢復主權。.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德奧合併

德属喀麦隆

德属喀麦隆(Kamerun)是德意志帝国在1884年-1916年间拥有的一块非洲殖民地,主要在今日的喀麦隆,还包括加蓬及刚果共和国的北部,中非共和国的西部,乍得的南部及尼日利亚的东部。.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德属喀麦隆

德属萨摩亚

德属萨摩亚(Deutsch-Samoa)是德国曾经的一个殖民地,时间为1900年-1920年。该殖民地涵盖乌波卢岛、萨瓦伊岛、阿波利马岛、马诺诺岛,全部位于今天的萨摩亚独立国境内。它曾是除中国胶澳地区(今属青岛市)外,德国在太平洋的唯一一块殖民地。.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德属萨摩亚

德属西南非洲

德属西南非洲(Deutsch-Südwestafrika),1884年至1915年德意志帝国的殖民地之一。德属西南非洲具有835100平方公里的面积,这是德意志帝国大陆在当时欧洲面积的1.5倍的规模。 1915年,在一战期间,德属西南非洲被英国和南非军队入侵。在战争结束后,其行政被南非聯邦(大英帝国的一部分)接管,和领土在国际联盟的授权管理作为西南非洲。它于1990年成为独立的纳米比亚。.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德属西南非洲

德屬東非

德屬東非(德文:Deutsch-Ostafrika)是德國在東非地區的殖民地,其領土約為現今的盧安達、蒲隆地、坦桑尼亞、以及莫桑比克北部等地區,總面積大約994,996平方公里,几乎是今日德国面积的三倍。 德属东非最早由德属东非公司建立并运营;在1880年代晚期,德属东非公司由于无法镇压土著起义,遂寻求军方的帮助。德意志帝国亦在此地設立殖民地政府,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比利時、葡萄牙均有派遣軍隊進攻此地,但直到1918年德國投降時,協約國陣營都始終無法佔領全境。 德國投降後,國際聯盟於1919年依據凡爾賽條約分別將盧安達及蒲隆地交付比利時、洛伏馬河以南地區交付葡萄牙、坦噶尼喀交付英國託管,結束了德國34年的統治。.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德屬東非

德國二戰時期驅逐艦

Z级驱逐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海军的驱逐舰總稱,分辨方式以年份作為區別,1939年戰爭爆发时有三種類型共21艘服役,在開戰後直到战争結束又有三種構型共19艘完工。俗称Z级的Z来自德语的驱逐舰(Zerstörer)。.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德國二戰時期驅逐艦

德國軍事顧問團

德國軍事顧問團,為德國協助中華民國的軍事顧問團。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28年開始,一直到1938法肯豪森將軍被召回德國為止,在中國協助蔣中正進行德國軍火買賣相關事宜及軍隊現代化的顧問團。第二階段則是指戰後西德協助在臺灣的中華民國國軍訓練軍官的「明德專案」,始於1963年,終於1975年。.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德國軍事顧問團

德國號裝甲艦

德意志號裝甲艦(德語:Deutschland,之後改稱「呂佐號」Lützow)是納粹德國的一艘德意志級裝甲艦。該艦是德國第一艘的裝甲艦,後來納粹德國海軍於1940年2月將其重新分類為重巡洋艦,英國最初將含本艦的同級三艘船稱為「袖珍戰艦」,事實上它們在火力也勝過當時其他海軍所有的巡洋艦。.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德國號裝甲艦

德國殖民地

德意志帝国殖民地(Deutsche Kolonien 或 Deutsches Kolonialreich)由霍亨索伦王朝的德意志帝国在19世纪后期建立。德国统一之前,一些德意志政权也曾经短暂建立过殖民地。.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德國殖民地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其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南北距离为876公里,东西相距640公里,从北部的北海与波罗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气候温和,季节分明。德国人口约8,180万,为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在50万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和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国家元首为联邦总统,政府首脑則为联邦总理。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内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 德国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为申根区一部分,并于1999年推动欧元区的建立。德国亦为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20国集团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其军事开支总额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内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德国

德国历史

德意志(Deutsch)这个词大约见于公元8世纪時期教宗哈德良一世的一份文獻中的Theodiscus一詞,意思是「方言」或「人民的」,开始仅指在法兰克王国东部地区使用的一种不同於羅曼語和凱爾特語的方言。卡尔大帝(德语:Karl der Große,即法语的查理曼:Charlemagne)死后,帝国分裂,其中东法兰克和西法兰克的界限大约相当于罗曼语族和日尔曼语族的界限。东部帝国的居民后来才逐渐产生休戚相关的感觉,Deutschland一詞源於中古高地德語中的der diutschin lant,diutisc在古高地德語中的意思是"人民的",最后才用以称呼它们居住的地区——德意志兰(Deutschland)。公元920年后,日尔曼人的东法兰克王国依然称为东法兰克王国,但称呼国王为非加洛林家族的东法兰克国王,對內自称为條頓人國王(拉丁文: Regnum Teutonicum)。.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德国历史

德国前东部领土

德国前东部领土(ehemalige deutsche Ostgebiete)或德意志帝國東部領土(Ostgebiete des Deutschen Reiches)是指位于奥得河-尼斯河线以东,曾经得到国际公认属于德国领土一部分的所有省份或地区。 从1919年到1990年,这些领土的部分或全部,受到许多外交活动的支配。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德国许多人,特别是纳粹党党员,声称这些根据凡尔赛条约割让的德国领土应当归还德国。这一要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前因。战后,所谓“德国问题”一直是战后德国历史与政治的一个重要因素。争论在对冷战政治与外交的谈判中扮演重要角色,也为1990年德国重新统一做了准备。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在1919年的《凡尔赛条约》中同意放弃这些领土。入侵波兰后,德国收复並吞併了这些领土。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德国突然失去了所有奥得河-尼斯河线以东领土,这时国际公认的领土完整权利被弃之不顾。 1990年,德国正式承认了它重新统一时的东部边界,终止对奥得河-尼斯河线以东领土的主权要求。 波茨坦协定将这次转让的领土称为“德国前领土奥得河-尼斯河线以东”,通常将这种描述称为“奥得河-尼斯河线以东的前德国领土”。.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德国前东部领土

德国国家人民党

德国国家人民党(,簡寫DNVP),魏玛共和国时期的保守右派政党。在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NSDAP)兴起之前,它是魏玛德国主要的保守主义和民族主义政党。它是民族主义者、反动君主主义者、民族主义者和反犹分子的联盟,并得到泛德联盟的支持。 1918年,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君主制。该党由德国保守党的残余,自由保守党,德国祖国党和国家自由党的右翼分子组建。该党强烈反对魏玛宪法和凡尔赛条约,目标是恢复君主制,废除强制性的和平条约,重新获得所有失去的领土和殖民地。 1929年后,国家人民党与纳粹党合作,1931年在一些州组建联合政府,支持希特勒在1933年1月被任命为总理。起初,国家人民党在希特勒政府中有很多部长,但很快就失去了影响力,最终在1933年6月解散,让位于纳粹的一党专政。.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德国国家人民党

德国级装甲舰

德意志级装甲舰(Panzerschiffe der Deutschland-Klasse)是德国海军在1930年代為符合《凡尔赛和约》限制而設計出的一款排水量一万吨级装甲舰。同級艦共三艘,其特徵是具有巡洋艦等級的噸位、戰艦等級的主炮、以及超越各國軍艦水準的續航力。.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德国级装甲舰

德国级战列舰

德国级战列舰或称德意志级战列舰(Linienschiff der Deutschland-Klasse)是德意志帝国海军所建造的五艘前无畏战列舰的。该船级由德国号、汉诺威号、波美拉尼亚号、西里西亚号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组成。这些舰只建于1903年至1907年间,它们与前级不伦瑞克级类似,但具有更强的装甲防护。然而这甚至在英国皇家海军的战列舰无畏号于1906年下水之前便已显得过时。因此,它们是德国海军建造的最后一级同类舰船。在其之后是拿骚级战列舰——即德国的首个无畏舰船级。 随着德国级的入役,使得舰队拥有足够的舰只组成两个完整的战列分舰队。而舰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又被重组至公海舰队。尽管已然过时,但全部五艘同级舰均参加了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发的日德兰海战。在混乱的夜间行动中,波美拉尼亚号遭鱼雷击中并沉没。是次海战结束后,四艘幸存舰从舰队前线撤出,并主要从事辅助任务。《凡尔赛条约》允许德国保留一些老式战列舰用于沿海防御,其中便包括四艘德国级舰只。 然而,德国号并没有被用作岸防舰,而是在1920-1922年间拆解。汉诺威号是要改造为,但从未完成。它最终于1944-1946年间被拆解。西里西亚号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则是仅有的两艘同级舰,可以继续应用于国家海军和其后战争海军的前线中。两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都承担了有限的职责,当中最为显赫的是由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在西盘半岛战役期间向波兰要塞开火。临近战争结束时,两舰均告沉没。.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德国级战列舰

德国驻广州总领事馆

德国驻广州总领事馆(Generalkonsulat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Kanton)是德国设在广州的总领事馆,领区范围包括广东省、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四个省区,于1995年10月开馆,隸屬於北京的德國駐華大使館。.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德国驻广州总领事馆

德国总参谋部

德国总参谋部(Großer Generalstab)是德国军队中对战争进行规划和决策的高级军事机构,由原普鲁士军队总参谋部发展而来,是现当代绝大多数军队总参谋部的样板。总参谋部的崛起和发展是德军与其对手相比最大的优势,是德军两个多世纪来最令人生畏的部分,也是近两个世纪以来军事史上最出色的参谋机构之一。 在狭义上,总参谋部是德军(及其前身普鲁士军队)的中枢,负责对战争各方面的研究,制定部队机动方案及战役实施方案,拟定作战和动员计划。总参谋部于1806年成立,但此时尚无官方称呼,奠基人为普鲁士将军格哈德·冯·沙恩霍斯特和奧古斯特·馮·格奈森瑙。1821年首任总参谋长卡尔·冯·米夫林男爵上任,这也标志着总参谋部的正式成立。 在广义上,总参谋部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军事理念、虽然当时的欧洲列强都先后设立总参谋部,但德军总参谋部因其完备严格的培训机制和靠实际表现而非出身门第作为奖惩标准而声名卓著。总参谋部的培训机制并不只为了培养出合格的参谋人员,更为了培养出具有具有丰富知识、广阔视野和献身精神的战争机器的一部分。正式的参谋人员为终身制,在一线部队和参谋部之间轮换工作。参谋人员的军裤侧面有加宽的深红色带以区别于其他军官。德国的传统社会舆论和政治力量决定了军队组织框架的首长由贵族甚至是皇室担任,在欧洲其余国家也是普遍现象,但实际上由于总参谋部的特殊作用,参谋长在其专业领域和组织框架内拥有对作战方案和命令的否决权,只有少数极其顽固的部队首长敢于挑战这种否决权,如德皇威廉二世和希特勒,正因如此,每一次胜利后最大功臣一般都被认为是参谋系统的人员而非部队首长,这种情况又进一步加强了总参谋部的地位。 总参谋部在当时拥有较少受政治势力控制的特权,并于1871年德国宪法颁布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认为总参谋部是德国军国主义的发源地并依照《凡尔赛和约》解散了总参谋部。此后总参谋部以“统帅部部队局”的形式生存下。1935年原部队局局长贝克被任命为陆军总参谋部总参谋长,宣告了总参谋部的恢复,但在纳粹德国的体制下,总参谋部再未回到和以前一样的显赫地位。纳粹德国向同盟国投降后总参谋部再次解散。纽伦堡审判中总参谋部因战争罪被起诉,后被宣判无罪。.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德国总参谋部

德皇卡尔大帝号战列舰

德皇卡尔大帝号战列舰(SMS Kaiser Karl der Große)是德意志帝国海军建于20世纪之交的一艘德皇腓特烈三世级前无畏战列舰。它由汉堡的布洛姆+福斯船厂承建,于1898年9月开始进行,1899年10月。因受到船厂罢工和意外触礁的影响,舰只推迟至1902年2月才完工;从而成为最后一艘入役的同级舰。其为安装在两座双联装炮塔内的四门,最高速度为。 德皇卡尔大帝号于1908年之前都在德国的活动战列舰队(Aktive Schlachtflotte,即公海舰队前身)服役,参加了和平时期例行的训练巡航和演习。至1908年,新式的“全重炮”无畏舰开始入役;由于德皇卡尔大帝号已经完全过时,它被撤出现役并安置在预备役支队。当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8月爆发时,该舰作为第五战列分舰队的一艘海防舰重新投入使用,但至1915年2月又再作储备安置。德皇卡尔大帝号先是临时担当,然后在威廉港被用作收容战俘的监狱船直至其职业生涯结束。随着德国于1918年11月战败,它被售予拆船商并于1920年拆解报废。.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德皇卡尔大帝号战列舰

德皇威廉大帝号战列舰

德皇威廉大帝号战列舰(SMS Kaiser Wilhelm der Große)是德意志帝国的一艘德皇腓特烈三世级前无畏舰,建于20世纪之交。它是在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的海军扩张计划下,由德意志帝国海军订购的首批战列舰之一。该舰于1898年1月开始在基尔的日耳曼尼亚船厂进行,1899年6月,至1901年5月完工。其为安装在两座双联装炮塔内的四门,最高速度为。 德皇威廉大帝号于职业生涯的前七年都在德国主力舰队——练习舰队(Übungsflotte)及后来的公海舰队服役,曾数次参加舰队的训练巡航和演习,主要在北海及波罗的海。它在和平时期的生涯相对平淡,没有遭遇任何意外。该舰于1908-10年间退役以进行重大重建,之后,它连同四艘姊妹舰被分配至预备役支队。当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爆发时,德皇威廉大帝号及其姊妹舰被动员至第五战列分舰队,负责北海的岸防工作。它们也曾被短暂部署至波罗的海,但没有参与任何行动。1915年,这些舰只被再度撤出现役,并退居担任次要职责。其中德皇威廉大帝号在基尔作使用,并最终成为一艘鱼雷。战争结束后,《凡尔赛条约》大幅缩减了德国海军的规模。该舰遂被售予一家德国拆船商,并于1920年拆解报废。.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德皇威廉大帝号战列舰

德皇威廉二世号战列舰

德皇威廉二世号战列舰(SMS Kaiser Wilhelm II.)为德意志帝国海军所建造的五艘德皇腓特烈三世级前无畏战列舰的第二艘。它于1896年10月在威廉港的开建,至1897年9月14日。1900年2月13日,该舰被列为舰队旗舰投入服役。其为安装在两座双联装炮塔内的四门,最高速度为。 德皇威廉二世号一直担任德国活动舰队的旗舰,直至1906年被新战列舰德国号所取代。此前,它曾多次参加舰队的训练演习和出访外国港口。当划时代的无畏舰于1908年开始投入使用后,德皇威廉二世号被迫退役并作储备闲置。1910年,它被重新启用,在波罗的海担当职能,但于1912年再度撤出服务。 随着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皇威廉二世号及其姊妹舰被带回现役,在第五战列分舰队内充当岸防战列舰。基于其舰龄、再加上船员的短缺,导致它于1915年退出了这一角色,之后,它又成为公海舰队的,常驻威廉港。当战事在1918年11月结束后,德皇威廉二世号于1920年代初从中除籍并作废料出售。其舰艏饰则被保留了下来,现陈列于德累斯顿的联邦国防军军事史博物馆。.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德皇威廉二世号战列舰

德皇巴巴罗萨号战列舰

德皇巴巴罗萨号战列舰(SMS Kaiser Barbarossa)是德意志帝国的一艘德皇腓特烈三世级前无畏战列舰。它是德意志帝国海军根据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的海军扩张计划所订购。舰只于1898年8月开始在但泽的进行,1900年4月21日,至1901年6月投入使用,共斥资2030.1万马克。其为安装在两座双联装炮塔内的四门,最高速度为。 德皇巴巴罗萨号自1901年起在德国海军入役,但其职业生涯却有两次长时间受限于旱坞。第一次是在1903年的船舵受损后进行维修,一直持续至1905年;第二次则是在1905年的修复工作结束后,便立即开始大规模的现代化改造,并一直持续至1907年底。自此,它再重新服役了两年,然后于1909年退役并安置在预备役支队,但在接下来的三年亦有继续参与舰队的训练巡航。当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8月爆发时,德皇巴巴罗萨号及其姊妹舰再被动员起来,作为第五战列分舰队的海防舰被先后分配至北海及波罗的海服役。该舰在战争期间没有参与任何战斗,并于1915年2月因船员短缺而撤出现役,降格担当次要职能。在1915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德皇巴巴罗萨号都被临时用作鱼雷,然后又在威廉港成为一艘收容战俘的监狱船直至1918年战争结束。战后,德皇巴巴罗萨号最终退役并作废金属出售,至1919-1920年间拆解报废。.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德皇巴巴罗萨号战列舰

德裔納米比亞人

德裔納米比亞人,是指生活在納米比亞的德意志人和他們的後裔。 在1883年,德國貿易商阿道夫·呂德里茨從當地的酋長買下了將成為納米比亞的南部海岸,建立了吕德里茨市。 德國政府渴望獲得海外財富,不久後將其命名為德屬西南非洲(德文:Deutsch-Südwestafrika)。少數德國人隨後移民到那裡,他們多是士兵(德國人:Schutztruppe),貿易商,鑽石礦工或殖民地官員。1915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失去了德屬西南非洲;。戰後,前殖民地成為南非的託管地。 德國定居者被允許留下,直到1990年獨立為止,德語仍然是當地的官方語言。.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德裔納米比亞人

德法關係

德法關係是指法國和德國間的外交關係。历史上,法國和德國源自同一個國家:法蘭克帝國。843年法蘭克帝國分裂后产生的西法蘭克王國和東法蘭克王國最终演变成为法國和德國。德法關係自1871年以來經歷了三個時期:1871年至1945年期間,兩國處於敵對關係;1945年至1963年期間,兩國關係和解;1963年以來德法之間的關係已成為「特殊關係」,兩國在許多領域都緊密合作,關係友好。德法在歐洲一體化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是最熱心支持歐盟進一步整合的兩國,被稱為“歐洲雙核”。.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德法關係

德意志帝國

德意志帝國(Deutsches Kaiserreich),亦稱德意志第二帝國,是指從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王國統一日耳曼地區到1918年11月霍亨索倫王朝末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為止的德國。其正式国号「德意志国」(Deutsches Reich),也是後來魏玛共和國和納粹德國的正式国号。 德意志帝国由27个领地构成,其中普鲁士王国佔帝国大部分地区并拥有最多人口。帝国成立后,普魯士國王和首相兼任德國皇帝和首相,實行君主立憲制,設立上議院和下議院。帝國共經歷了三個皇帝,分別為威廉一世、腓特烈三世和威廉二世。威廉一世在任期間十分信任俾斯麥,幾乎所有政務都由首相俾斯麥處理,因此又稱為「俾斯麥時代」。俾斯麥時代在位期間,最大的目的是防止法國一報普法戰爭之仇,他建立了同盟體系,與俄奧兩國結盟,孤立法國。他的對外政策十分成功,避免與列國發生衝突,但內政卻一敗塗地,文化鬥爭與反社會主義未能達到預期目的。威廉一世逝世後,由腓特烈三世繼任,但他僅在任99天,因此又稱為「百日皇朝」。威廉二世在任期間,一手摧毀了俾斯麥體系,積極向外拓展殖民地,大幅修建海軍船艦,並帶領德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大戰期間德國腹背受敵,加上齐默尔曼电报事件導致美國參戰,最終導致帝國覆亡。戰敗後的德國建立了共和政體,稱為威瑪共和國。.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德意志帝國

德意志國防軍

德意志國防軍(Wehrmacht)是 1935 年至 1945 年間納粹德國的軍事力量,軍種包括陸軍、海軍和空軍,納粹黨的武裝党衛隊單位有時也從屬於國防軍。.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德意志國防軍

德意志造船厂 (基尔)

德意志造船厂(德语:Deutsche Werke)于1925年由皇家基尔造船厂和其他几所造船厂合并而成,这是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条约》的安排而进行的,目的是为了削弱德国的国防工业。德意志造船厂由魏玛共和国政府拥有,总部位于柏林。 德意志造船厂最初主要建造商船,在1933年纳粹党上台后转为建造军舰。除造船外,德意志造船厂还生产军火,其中包括在美国很受欢迎的奥尔特吉斯半自动手枪。德意志造船厂的设备和厂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轰炸中被毁,幸存的部分也在战争结束后被拆除。1955年,德意志造船厂被霍瓦尔特造船厂收购,成為今日的(Howaldtswerke-Deutsche Werft, HDW)。.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德意志造船厂 (基尔)

保罗·冯·兴登堡

保罗·冯·兴登堡,全名是保罗·路德维希·汉斯·安东·冯·贝内肯多夫和冯·兴登堡(Paul Ludwig Hans Anton von Beneckendorff und von Hindenburg;),出生于波森(今位於波兰),逝世于東普魯士,德国總參謀部總參謀長,軍階達陆军元帥。在威瑪共和國时期是第二任聯邦大總統。.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保罗·冯·兴登堡

保羅·馮·萊托-福爾貝克

保羅·馮·萊托-福爾貝克(Paul Emil von Lettow-Vorbeck,),德意志帝國陸軍將領,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駐德屬東非軍的司令官。在四年中,他率領約一萬五千人以寡敵眾,牽制近25萬英國、比利時、葡萄牙聯軍,而未曾遭受重大失敗,更是一戰當中唯一一位成功侵攻大英帝國疆土的德軍將領。.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保羅·馮·萊托-福爾貝克

保羅·豪塞爾

保羅·豪塞爾(德語:Paul Hausser,),是一名德國將領,在兩次大戰的戰間期期間服役於威瑪防衛軍,軍階為中將,退役後加入武裝親衛隊,並作為主要領導者之一;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先後在「東戰場」及「西戰場」皆有輝煌勝戰紀錄,且戰鬥負重傷兩次導致瞎一眼;戰後加入前納粹武裝親衛隊老兵互助會(HIAG),並積極爭取武裝親衛隊的榮譽和法律地位。值得注意的是他在紐倫堡審判是做為證人而非戰犯。.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保羅·豪塞爾

忒提斯号小巡洋舰

陛下之舰忒提斯号(SMS Thetis)是德意志帝国所建造的十艘瞪羚级小巡洋舰的四号舰,以希腊神话人物忒提斯命名。它由但泽的承建,于1899年开始、1900年7月、至1901年9月投入舰队使用。其包括有十门和两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最高速度可达21.5节。 在和平时期的职业生涯当中,忒提斯号曾服役于公海舰队的侦察部队。当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8月爆发后,它作为岸防舰被部署至波罗的海,承担了对抗俄罗斯帝国海军的繁重任务。它参与了德国人于1915年4-5月向利鲍的推进行动,并在期间触雷受损。它也曾多次遭到协约国潜艇的袭击,但从未被命中。1917年,忒提斯号撤离前线,作使用。它在战争中幸存了下来,并于整个1920年代继续跟随重新组建的魏玛国家海军服役。至1929年3月29日,忒提斯号正式从中除籍,并于次年拆解报废。.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忒提斯号小巡洋舰

土耳其历史

代土耳其人原為烏古斯人的一個分支,但经过迁徙和混合,已经和原中亚突厥人关系较远。11世紀左右由中亞一帶遷入小亞細亞,1299年,奧斯曼帝國建立,1453年5月29日,攻陷君士坦丁堡,滅東羅馬帝國,16世紀達到鼎盛,統治區域地跨歐、亞、非三大洲,17世紀末期开始衰落。19世紀末,奧匈積極向奧斯曼帝國擴張,加劇奧匈與俄在中東的爭奪。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加入同盟國作戰,1918年戰敗。根據《凡爾賽和約》,土耳其喪失大片領土。1919年凱末爾發動民族解放戰爭,1923年10月29日成立土耳其共和國。.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土耳其历史

匡互生

匡互生()名濟,字人傑,別名日休、務遜。湖南邵陽東鄉天台山(今邵東縣廉橋鎮豐足村)人,中国教育家,五四运动学生领袖。.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匡互生

圣巴夫主教座堂

圣巴夫主教座堂 圣巴夫主教座堂(荷兰语:Sint Baafskathedraal)是天主教根特教区的主教座堂,以根特的圣巴夫命名。.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圣巴夫主教座堂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是北美洲的一個國家,位于加勒比海的小安的列斯群岛中的向风群岛南部,聖露西亞及格瑞那達之間。居民主要是黑人和黑白混血种人。.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历史

在16世纪欧洲人到来之前,各个印第安人曾经在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居住过。包括西波内人、阿拉瓦克人和加勒比人。在1502年哥伦布第四此航行路过此地之前,取代阿拉瓦克人的加勒比人已经居住了好几个世纪。.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历史

在华德租界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德国曾经在中国的2个港口城市中开辟过专管租界:汉口德租界、天津德租界。 这2个在华德租界都开辟于1895年10月,德国借口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迫日还辽(东半岛)”有“功”,向清政府索取租界,要求享受与英、法等国同等特殊待遇。其中汉口德租界始设于1895年10月3日,天津德租界始设于1895年10月30日,时间相隔不足1个月http://www.tjhexi.gov.cn/x-news.asp?NewsId.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在华德租界

化学武器

化学武器,簡稱化武,指在化学战時利用具有毒性的化學物質作为武器。该类武器与核武器及生物武器同属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由于其大规模杀伤性,NBC武器(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的缩写)均不属于常规武器。通过适当的保护装备、培训和排除污染措施,化学武器的主要作用能够得到有效抑制。许多国家拥有大量武器化的化学制剂库存作备战之用。.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化学武器

北京古观象台

北京古观象台位于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立交桥的西南侧,是明清两代和北洋政府时期的国家天文台。建于1442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1982年,古观象台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北京古观象台

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或稱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是指中華民國建國初期以北京为首都的中央政府,因由北洋系人物掌权,故而被後世稱之。北洋政府是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第一個被國際承認繼承中国法統的政權。民國2年(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经过选举成为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标志着北洋政府正式成立,中华民国臨時政府結束。从民國元年(1912年)3月至6年(1917年),北洋政府體制經歷了内阁制、总统制、帝制、内阁制的變動。 北洋政府定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旗,定《卿雲歌》為中華民國國歌。在北洋政府主导下,中华民国1917年加入协约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于1919年以“战胜国”的身份出席巴黎和会,但因五四运动抗议而未在《凡尔赛和约》签字。1928年,由中國國民黨發動的北伐戰爭结束後,北洋政府隨著北洋軍的失敗而瓦解,政權被國民政府所取代。.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北洋政府

國際勞工組織

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縮寫:ILO)是一个以追求社會正義為目標的聯合國專門機構。制定國際勞動公約以規範勞動關係以及勞動相關問題。該組織總部設於瑞士日内瓦。其秘書處(工作人員)稱為國際勞工局。 该组织曾在196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国际劳工组织的训練中心位於意大利都靈。.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國際勞工組織

國際勞動基準

國際勞動基準(International labor standards)是指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公約和建議書形成的勞工標準。 大體上勞動基準可區分為三大類: (1)保護性基準:目的是為了排除特定不為社會所接受之行為或管道,包括:工作時間、安全衛生、就業保障、保險、基本工資、歧視的禁止、同工同酬、弱勢勞工保障。 (2)參與性基準:提供勞、資、政三方共同制定和執行勞動基準的權利、制度和方法,包括:勞工參與、結社自由、團結權的保障和團體協商等。 (3)促進性基準:關係到促進生產力、就業、對抗失業、低度就業和強化勞動市場功能的基準,包括:職業訓練、教育訓練、就業服務、職業復建、勞工行政。.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國際勞動基準

國際聯盟

國際聯盟,簡稱國聯,成立于1920年1月10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巴黎和会召开后组成的跨政府组织,也是世界上第一個以維護世界和平為其主要任務的國際組織。國際聯盟的成立目的如《》所述,包括透過集体安全及軍備控制來預防戰爭,藉由談判及仲裁來平息國際間的紛爭。国际联盟及其他同時期的條約也提到勞動條件、對原住民的公平待遇、人口走私与贩毒、軍備交易、公眾衛生、戰俘待遇,以及保護歐洲的少數族群。1934年9月28日至1935年2月23日期间,國際聯盟达到極盛時期,会员国数量高达58個。 國際聯盟所体现的外交思维反映了數百年來世界外交方式上的根本性轉變。國際聯盟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因而需要依靠當時國際間的大国執行其決議、維持經濟制裁,或是在必要時提供軍隊,然而這些大國未必願意這麼做。經濟制裁也會傷害國際聯盟的成員,因此這些國家不願意配合。美國則因為參議院拒絕接受《凡爾賽條約》,一開始就沒有加入國聯。在第二次義大利衣索比亞戰爭時,國際聯盟指責義大利軍隊将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醫療帳篷作为攻擊目標,贝尼托·墨索里尼则回應称:「國際聯盟在麻雀大声喊叫時運作的很好,但在老鹰掉下来時一點用都沒有」。 在1920年代國際聯盟有顯著的成功,也有一些早期的失敗案例,但國際聯盟終究未能阻止轴心国在1930年代的侵略行爲。德國、日本、義大利、西班牙等國均退出了国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發證實,國際聯盟無法起到維護世界和平、避免世界大戰再度發生的作用。國際聯盟歷時26年,後來被1946年4月20日成立的联合国所取代。此外,联合国繼承了一些國際聯盟成立的機構及組織。.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國際聯盟

國際聯盟託管地

國際聯盟託管地是指根據1919年6月28日簽訂的《國際聯盟規約》的第22條而成立的一些區域。當這條目在1945年末收納到聯合國憲章之後,所有國聯的託管地(除了西南非洲,即今納米比亞),都轉為聯合國的託管領地,這之前被雅爾達會議所同意。 除了託管地外,國聯本身亦曾直接管治薩爾15年,後來經該地區全民公決回歸德國。此外,國聯亦於1920年11月15日至1939年9月1日管治但澤自由市(今波蘭格但斯克,德文仍稱但澤)。.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國際聯盟託管地

國際聯盟會員國列表

以下是國際聯盟會員國的列表,在國聯1920年1月10日透過《凡爾賽條約》成立直至1946年4月18日解散之期間,有63個國家成為或曾是會員國。國聯的官方語言是英语、法语及西班牙语,所以此列表包括各会员国的中文、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和该国语文的國名通稱,以及加入及退出日期,排名會以英文通稱先後順序。表內所示之各國國旗,以各國加入國聯的時侯為準,例如中國於1920年加入,在表內會顯示五色旗,而非1928年啟用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此列表中會以淺灰色背景代表國聯創始會員國;國名帶粗體者則為國聯解散之時仍然留在國聯的會員國,它們在國聯解散後自動退出。.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國際聯盟會員國列表

列強

列強,又稱一流大國、一流強權,是指在國際社會體系中,在權力資源上擁有顯著優勢的國家。權力資源,也稱「綜合國力」,包括一國對他國施加影響所必備的物質性權力,如軍事能力、經濟實力;以及非物質性權力,如目前廣泛使用的概念—「軟國力」所包含的文化、價值觀、制度、生活方式的吸引力。 軍事力量的強弱常常是西方理論家判定国家强弱的標準,现今经济力量也成为判定国家强弱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即便如此,各種提出的定義(如与意识形态相关等)仍不免主觀而受批評。.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列強

列車炮

列車砲(Railway Gun)為一種架設在鐵軌上的大型砲種。透過在裝甲列車上裝置大砲,讓本來不便運輸的大型火砲可以在鐵軌上快速移動。很多國家都建造過列車砲,比較著名的有德國在1930年代建造的古斯塔夫超重型鐵道炮,由生產商克虜伯公司承建。 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列車砲很快淡出歷史舞台,漸漸被火箭、飛彈等遠程武器所取代。.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列車炮

刀刺在背传说

刀刺在背传说(又译为匕首传说或背后一刀传说;德语:),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德国流传的传言,具有政治宣传的作用。由于德国战败,不少德国民族主义者怀恨在心,就用这个传说谴责外国人与非民族主义者出卖德国。.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刀刺在背传说

和平

Peace flag 和平通常指没有战争或没有其它敌视暴力行为的狀態,也用来形容人的不激动或安静。和平一般會解讀為沒有敵意及报复,誠摯的想要、有健康的人際關係或國際關係學等。 通常,维持国家关系之间的和平状态是多数人或组织的企盼,尤其是类似联合国这类国际组织。和平可以是自发性的,政治鼓动者可以避免过于激动;和平也可以是强制性的,例如用强制手段抑止那些引起骚乱之人的行为。.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和平

和平紀念碑 (香港)

和平紀念碑是香港一座紀念碑,位於香港島中環遮打道,於1923年豎立,原為紀念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殉職的軍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紀念碑用以紀念在兩次大戰中殉職的軍人。和平紀念碑屬於香港法定古蹟。.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和平紀念碑 (香港)

哈尔福德·麦金德

哈尔福德·约翰·麥金德(Halford John Mackinder,1861年2月15日—1947年3月6日),英國地理學家與地緣政治家。本來是地理學家,後來也介入政治理論與經濟學。.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哈尔福德·麦金德

冲之鸟岛

沖之鳥礁(),又稱沖鳥礁,國際社會又稱之為Parece Vela,是位於西太平洋、菲律賓海附近公海海域的珊瑚礁,為日本最南端,也是唯一位處北回歸線以南的領土。 最初只有退潮時會露於海面之上,之後日本以水泥塊和消波塊擴建,但其面積仍相當狹小,因此無定居人口,目前由以下三部分組成:.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冲之鸟岛

冲击反应模式

冲击反应模式,又名冲击反应理论或冲击反应论,由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提出,指中国的发展是因為西方对中国进行冲击而产生的反应。.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冲击反应模式

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Château de Versailles)位于法国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会凡尔赛镇。1682年至1789年是法国的王宫及政治中心。197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凡尔赛宫

凡尔赛条约战争罪责条款

凡尔赛条约战争罪责条款亦即凡尔赛条约第231条款,通常被称为战争罪责条款。凡尔赛条约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後,巴黎和会与会国于1919年6月28日在法国凡尔赛签订之和约。根据条款,德国被迫承认发动战争的全部责任。.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凡尔赛条约战争罪责条款

凡爾賽

凡爾賽可以指:.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凡爾賽

凡爾賽體系

凡爾賽體系(Versailles system)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各国基于以《凡爾賽條約》为代表的一系列條約与协定形成的國際關係體系。 这一体系最初建构于协约国与同盟国在巴黎和会上签订的一系列和约的基础之上。其中的一些理念,如民族自决原则及组建国际联盟等,则源自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此前于1917年提出的十四点和平原则。这些条约重新划定了欧洲及近东地区的国界,对德国战前拥有的殖民地重新进行分配,并对德国、奥地利、匈牙利、保加利亚及土耳其等战败国进行了包括裁军、赔款及惩治战争罪行在内的一系列处置。此外,在战间期对于维系体系有重大影响的国际联盟也是基于这些条约建立的。后来这一体系经由《洛桑条约》及华盛顿会议上与会国家所签订的一系列协定与条约得到进一步完善,近东地区及远东地区的局势由此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较为稳定。这些条约与协定共同安排了战后世界的秩序,而战间期国际政治事件也大多与它们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战后初期,欧洲各国间仍是存在大量的矛盾与冲突,尤以德法两国间的斗争为甚。占领鲁尔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到了20年代中期,欧洲大陆的秩序开始得到重建,欧洲国家也由此进入繁荣时期。道威斯计划与《洛迦诺公约》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两项外交成就。国际联盟也在这时迎来了黄金时代。而后各国又在寻求实现持久和平方面进一步做出努力并取得一定进展,其中包括西方大国于1928年签订的《非战公约》以及1930年通过的杨格计划。 但到了30年代初,凡尔赛体系开始受到经济与政治两方面的冲击。1929年10月自美国兴起的大萧条,一方面重创了各国经济,打破各国此前在赔款及战债问题上所做出的安排,另一方面加速了纳粹党的崛起。1931年,陷于经济危机之中的日本在中国东北引起了九一八事變。虽然国联试图通过调解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但调解最终仍是以失败收场。九一八事變一方面瓦解了华盛顿会议对于远东秩序的安排,另一方面使国联的威信受到了重创。而1932年开始的最终也以失败收场。协约国没有执行其在《凡尔赛条约》中所许诺的裁军。德国也由此得到了重整军备的借口。 纳粹党的掌权导致欧洲大陆的外交格局发生剧变。德国在希特勒上台后冲破《凡尔赛条约》的限制重整军备,并违背《洛迦诺公约》的规定。意大利也在此时侵占了阿比西尼亚。这几个事件给凡尔赛体系带来了较大的伤害。而此时,世界其他地区的时局也在发生变化。特别是远东,中日之间的战争于1937年全面爆发。而欧洲此时也在一步步走向战争。1937年,由德日意三国组成的轴心国集团初步形成。德国也在1938年完成了德奥合并,并占领了处在德捷边境附近的苏台德区。尽管英法等国试图通过绥靖政策来阻止全面战争的爆发,但这并没有使德国停下侵略的脚步。1939年,德国在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后不久,发起了对波兰的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凡尔赛体系至此彻底终结。.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凡爾賽體系

凡爾賽條約 (消歧義)

凡尔赛条约可以指以下几个条约:.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凡爾賽條約 (消歧義)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凱恩斯經濟學(Keynesian economics),或凯恩斯主义(Keynesianism),凱恩斯理論(Keynesian theory),是根据英國經濟學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總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因此,凯恩斯的和其他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与以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 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主要结论是经济中不存在生产和就业向完全就业方向发展的自动机制。这与古典主义经济学所谓的萨依定律相对,后者认为价格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趋向于创造完全就业。试图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联系起来的努力成了凯恩斯《通论》以后经济学研究中最富有成果的领域,一方面微观经济学家试图找到他们思想的宏观表达,另一方面,例如货币主义和新興凱恩斯學派经济学家试图为凯恩斯经济理论找到扎实的微观基础。二战以后,这一趋势发展成为新古典主义综合。.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內陸國家

內陸國家,或稱陸封國家、陸鎖國家(Landlocked Countries),指四面均與陸地接壤而完全沒有海岸線的國家。2013年,全球共有48個內陸國家,其中包括2個雙重內陸國,即本國是內陸國家而且周圍鄰國也均為內陸國家的國家。 島國是內陸國家的相對概念,意指一個國家的四周皆鄰靠海洋而完全不與其他陸地接壤。.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內陸國家

公海舰队

公海艦隊(Hochseeflotte,亦有大洋艦隊的譯名)是德意志帝國海軍的一支主力艦隊,曾參與過於第一次世界大战,自1907年2月起由本土艦隊(Heimatflotte)改名而來。海軍上將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是「公海艦隊」的締造者,他將後者建設為一支足以挑戰英國皇家海軍海上霸權的艦隊。德皇威廉二世亦是艦隊的擁護者,將其視作德國取得海外殖民地、晉升為全球強權的工具。鐵必制建軍的核心思想為風險理論,德軍若將強大的戰鬥艦隊集結於北海將可和海軍兵力分散於帝國各處的皇家海軍達到均勢,使後者將不會與德國海軍發生衝突,以免導致其自身海軍核心實力的衰落。 公海艦隊主要由戰艦編組而成,一般為8艘組成一支分艦隊,亦有少數如第1偵查集群的特別編制。公海艦隊於1907年創建時僅有2支戰艦分艦隊,而到了1914年時額外增加了3個中隊。1906年的无畏舰革命極大地影響了公海艦隊的組成,後者編制中的24艘前無畏艦都淪為過時而需汰換,到了1914年中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公海艦隊才有了僅僅兩支滿編的無畏艦分艦隊,而8艘最現代化的前無畏艦則被編為第3支分艦隊。另外還有兩支分艦隊在戰爭爆發後才將舊式軍艦編組而成,戰爭結束後即解編。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公海艦隊於北海進行多次出擊,欲引出具優勢兵力的大艦隊的一部份,進而消滅之,這類引誘作戰(如砲轟英國沿海岸)多由以航行速度快的战列巡洋舰所組成的第1偵查集群所執行。結果促成了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的日德兰海战,但與德方計畫不同的是,公海艦隊遭遇到的卻是整支大艦隊。這場海戰的結果雖不具決定性,但英方卻在戰略上佔有優勢,且進而說服了德方艦隊司令——赖因哈德·舍尔上將,即便艦隊決戰的結果有利於德國,但後者仍無法在戰爭中取勝,故舍爾此後便與其他海軍高層一同向德皇建議改採無限制潛艇戰。結果在1917與1918年期間,公海艦隊的主要任務變成了確保北海的德國海軍基地可供U艇作戰。儘管如此,公海艦隊依舊於北海出擊數次,還曾調派分艦隊前往波罗的海對抗俄國的波羅的海艦隊。1918年11月,德國戰敗,盟軍拘留了整支公海艦隊於斯卡帕湾,但就在《凡尔赛条约》簽署前幾天的1919年6月,艦隊大部分的軍艦被德國水兵自沉。.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公海舰队

公海艦隊自沉事件

公海艦隊自沉事件是指1919年6月21日德国海军公海艦隊於斯卡帕湾的一次集体自沉行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8年11月21日,德国公海舰队的74艘战舰被协约国扣押,驶入英国奥克尼群岛斯卡帕湾。1919年,拟定凡尔赛和约的谈判并不顺利,最后,英国政府向德国下达最后通牒:6月21日中午之前全盘接受和约条款,否则再次面临战争。德国政府已决定接受和约条款,但是在斯卡帕湾的德国舰队的军官们看到当地英国报纸关于“停战谈判濒临破裂”和“可能恢复军事敌对”的报道,以为双方的谈判已经破裂,为防止舰队落入敌人手中,开始预谋自行将军舰凿沉。1919年6月21日,英国舰队离开斯卡帕湾出海训练。11:20,全体德国军舰都收到来自旗舰埃姆登号巡洋舰上发出的预先制定的信号—「第十一節」信號(此為德國人飲用啤酒的俚語,意為「暢飲」),所有的德艦也掛上了被禁用的德國海軍軍旗。12點16分,「腓特烈大帝號」首先自左舷進水,而後所有德艦都慢慢沉沒,港內駐守的英軍亂成一團,試圖阻止德國人自沉,還開槍射擊,包括「藩侯號」戰艦艦長舒曼少校等人共9位德國官兵被打死、16人負傷。整个自沉行动历时约6个小时。全部被拘留的德国军舰中有52艘沉入了海底,包括11艘战列舰中的10艘和所有5艘战列巡洋舰。沉没军舰吨位为被扣押舰队总吨位的95%。.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公海艦隊自沉事件

六膛火箭發射器

六膛火箭發射器(又名15公分41年式噴煙者)是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使用的一種多管火箭炮。由於凡尔赛条约禁止生產、儲存化學武器,德軍改變了其名稱。15公分41年式煙幕發射器為噴煙者中最著名的一種,較常見的名稱為六管火箭炮。它服役於德國的化學部隊(Nebeltruppen)。就像美國的一樣,德國的化學部隊主要把它來送遞氣體或煙霧,爆炸性彈藥反而較少。 火箭的研發由20世紀20年代開始,三十年代中後期達到了其頂峰。這為化學部隊提供了同時送遞大量毒氣或煙霧的機會。噴煙者系列中第一個火箭炮,於1940年,法國戰役之後,送到了士兵的手上。它就像幾乎所有德國火箭的設計,使用了膛線來提高準確性。15公分41年式噴煙者的六管火箭發射器安裝在3.7厘米Pak 36反戰車砲的砲架上,其火箭彈射程可達6900公尺。戰爭期間,近六千具發射器和五百五十萬發火箭彈被製造出來。.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六膛火箭發射器

克羅加提戰役

克羅加提戰役(Bitwa pod Krojantami)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波蘭戰役中發生的一次騎兵衝鋒戰鬥,發生於1939年9月1日波美拉尼亞克羅加提的一個小村子附近。波軍沿著普魯士東鐵路自丘涅希(Chojnice)7公里處,以騎兵攻擊德軍步兵營。在攻擊途中,波軍騎兵受到附近德軍裝甲運兵車的機槍攻擊,被迫撤退。波軍聲稱由於德軍攻勢受阻,算是達成了任務。 這場戰鬥發生於戰爭的第一天,也是突丘拉森林戰役的一部分。這個事件後來有一名記者來戰地採訪,並看到成群馬匹與騎兵的屍體,誤認為波軍騎兵攻擊德軍戰車,成為一個著名的誤解。納粹宣傳機關利用這個事件,宣揚波軍誤以為德軍戰車是《凡爾賽條約》限制下所製造出來的假戰車,而以長矛與馬槍對其衝鋒,造成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人們對波蘭騎兵的錯誤觀念。.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克羅加提戰役

克莱佩达

克萊佩达(立陶宛语:Klaipėda;波兰语: Kłajpeda),舊德語名梅梅爾(德语:Memel),是立陶宛在波羅的海唯一的一個海港。它在2002年時擁有194,400個居民,(1989年時拥有202,900個居民)。今日的克萊佩達主要是一個渡船港口,連絡到瑞典、丹麥與德國。它的位置靠近尼曼河河口。 克萊佩達擁有如畫般美麗的建築景觀,與德國、英國和丹麥的建築景觀類似。立陶宛受歡迎的海邊休閒勝地是位在克萊佩達附近的內林加與帕蘭加。.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克莱佩达

国王号战列舰

国王号战列舰(SMS König)是德意志帝国海军四艘国王级战列舰的主导舰,它是为纪念符腾堡国王威廉二世而命名。该舰于1911年10月进行,1913年3月1日,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完工,在1914年8月9日编入公海舰队服役。 连同她的三艘姊妹舰——大选帝侯号、边境总督号和王储号,国王号在战争期间参与了舰队的大部分军事行动。作为1916年5月31日日德兰海战中德舰队形的前导舰,国王号曾与几艘英国战列舰猛烈交火,并遭受了十次大口径炮弹打击。1917年10月,随着德国在阿尔比恩行动大获成功,国王号又在中迫使俄国的前无畏舰光荣号自沉。 在德国于1918年11月投降后,国王号与大多数公海舰队的舰只被英国皇家海军扣押在斯卡帕湾。至1919年6月21日,海军少将路德维希·冯·罗伊特作为被扣押的舰队指挥官,趁英国警卫舰出港训练之际,下令全数凿沉包括国王号在内的己方舰队。但不同于大多数的自沉舰只,国王号从未被捞起拆解,其残骸仍然留存在斯卡帕湾底部。.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国王号战列舰

国王级战列舰

国王级战列舰(König-Klasse)是德意志帝国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建造的四艘战列舰的。该船级由国王号、大选帝侯号、边境总督号和王储号所组成。战争於1914年爆发后,作为公海舰队最强大的军舰,该船级在整个一战期间都被编入的第五支队服役。期间舰只参加了日德兰海战的若干舰队行动,并在該次海戰中担当战斗队形的先锋。它们在战争中全部幸存,并于1918年11月被英国皇家海军扣留在斯卡帕湾。当海军少将路德维希·冯·罗伊特下令凿沉整个公海舰队后,全部四艘同级舰均在1919年6月21日沉没。 国王级是在其前身皇帝级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其中一个主要的变化是主炮炮位的布置。皇帝级舰在五座双联发炮塔中安装了十门305毫米50倍径速射炮,其中一座炮塔安装在舰艏,两座以超射布局部署在舰艉,另外两座則作为翼炮塔以锯齿梯阵配置在舰舯。而在国王级上,翼炮塔不再有主炮作用,取而代之的是第二炮塔前移并安排为超射布局,以及一座被安装於舰舯中心线的独立向后炮塔,它们可在舷侧来回移动,但无法向前开火;舰尾的两座超射炮塔则被保留。这使得舷侧拥有更宽的射击角度,因为所有十门炮都可以在同一个大区域进行发射,然而舰只的向前开火能力却被降低,有六门炮局限于在翼炮塔进行横向移动,仅四门炮可以全向发射。.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国王级战列舰

国际鸦片公约

《国际鸦片公约》是第一份国际禁毒条约,于1912年1月23日在海牙签署。美国协同其他13个国家就国际鸦片公约于1909年在上海召开会议,会议就加大谴责国际鸦片贸易取得共识。国际国际毒品顾问委员会于1925年2月19日在日內瓦签署了修订后的《国际鸦片公约》,签约国包括美国、中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荷兰、伊朗、葡萄牙、俄罗斯、暹罗。 美国、中国、荷兰、洪都拉斯和挪威于1915年实施了该公约。在1919年被写入凡尔赛条约以后,该公约在国际上强制实施。 其修订版于1925年2月15日签署,1928年9月25日生效。 该公约引入了一个统计控制系统,由国际联盟的常设中央鸦片委员会监管。在中国和美国的支持下,埃及建议一种经过干燥的印度大麻(:en:hashish)也被加入到公约之内。另一个子委员会还提出下列文本: 对印度大麻及其制成品只能被许可用于医疗和科学用途。然而,从雌性cannabis sativa L的顶部提取的树脂(charas)和其他的以其为基础的制成品(hashish、chira、esrar、diamba等)目前被用于非医疗的、可能有害的用途,它们应该像其他的毒品一样,在任何情况下都禁止生产、销售和交易。 印度和其他国家反对这样的说法,它们以社会、宗教的习俗和野外大麻种植过于广泛为由,称以上说法很难执行。因此,该规定最终没有进入公约中。一个妥协条款:禁止印度大麻被出口到禁止使用它的国家,而进口国也许出具许可进口的文书,并申明进口货物“是出于医疗或科学目的”,并要求缔约国“对进口的动机进行有效的控制,以阻止非法的国际大麻运输,尤其是以树脂的形式”。但公约也为各国留下足够自由以允许生产、国内交易和用于娱乐用途的大麻使用。 该公约被1961年的麻醉品单一公约所替代。.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国际鸦片公约

图林根号战列舰

图林根号战列舰(SMS Thüringen)是德意志帝国海军黑尔戈兰级战列舰的第三艘舰,以图林根命名。该舰于1908年11月在不来梅的进行,1909年11月27日,并于1911年7月1日投入舰队服役。它在六座双联装炮塔中装备有十二门305毫米50倍径速射炮,最高航速为。图林根号在服役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被编入公海舰队的,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 连同其姊妹舰黑尔戈兰号、东弗里斯兰号和奥尔登堡号一起,图林根号参加了一战期间于北海针对英国大舰队的主要舰队行动,其中包括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发的日德兰海战,这是战争中最大规模的海战。在日德兰的夜间鏖战中,它摧毁了装甲巡洋舰。该舰同样有在波罗的海展开针对俄国海军的行动,于1915年8月首次时到场。 1918年11月,当德国战败后,公海舰队的大部于和平谈判期间都被扣留于英国斯卡帕湾。然而,4艘黑尔戈兰级舰只却被允许留在德国,因而避免了舰队在斯卡帕湾的自沉事件。它们作为交付予协约国;其中图林根号被转移至法国,用作法国海军的。在1923-1933年间,该舰沉没于加夫雷并原地拆解,但有部分舰身仍然保留。.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图林根号战列舰

四號坦克

四號坦克(Panzerkampfwagen IV,或稱IV號坦克)為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生產的一款中型坦克。它原本設計目的是支援步兵,並且與專門執行反戰車任務的三號坦克協同作戰。在三號坦克的整體性能逐漸不敷二次大戰中期裝甲戰鬥需要時,四號坦克因所使用的技術較為成熟而比三號坦克有更大的改良空間,因此在不斷改進的過程中,四號戰車逐漸成為裝甲師裝備的主力車種。四號坦克較大的改良空間亦使其較為容易改裝,既有改造為突擊砲、驅逐戰車,也有改造為彈藥運送車、架橋坦克等,成為用途最廣泛的坦克。從投产至二戰結束,德國共製造了逾8,800輛四號坦克或其改造型。四號坦克參加了幾乎所有戰役,而且表現出相當的可靠性,沒有像豹式坦克初期型號有大量的技術問題,就數量、服役時間來看,這型戰車才是德國裝甲兵的主力,因此被德軍裝甲兵暱稱為「軍馬」。四號坦克除了由德國自行使用,亦有出口至其它國家,甚至二戰結束後仍有國家將其投入戰爭。.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四號坦克

倫敦債務協定

倫敦債務協定 (Londoner Schuldenabkommen),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與債權國於1953年簽訂的條約。談判是於1953年2月27日到8月8日在英國倫敦進行。 倫敦債務協定涵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不同類型的德國債務。其中部分直接來自對於二戰的賠償,部分來自一般的貸款,主要是由美國投資者借給德國企業和政府。德國從一戰後來自凡爾賽條約的160億德國馬克的債務還沒有償還,德國決定償還,這筆錢是欠政府和美國,法國和英國的私人銀行。另有160億德國馬克是美國戰後貸款。 倫敦債務協定將償還額減少了50%至大約150億德國馬克,還款期超過30年,對於快速增長的德國經濟影響不大。債務減免使德國的財政狀況好轉,催生了德國的經濟奇蹟。.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倫敦債務協定

噴煙者

噴煙者(Nebelwerfer,意指煙霧迫擊炮)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研發的一系列投擲式武器。雖然噴煙者中的六管火箭炮較為有名,其系列卻甚至包括迫擊炮型或安裝在汽車上。這些武器最初的開發目標是分配給德意志國防軍的化學部隊(Nebeltruppen)。它們被賦予的名字:煙霧投擲器其實是一種假情報,專門提供給盟軍的間諜。雖然一開始就為噴煙者研發了一種高爆彈,但其於一開始主要用於發射毒氣彈或煙霧彈。它的薄壁內其可以比迫擊炮或火炮在相同重量的情況下發射更多氣體、液體或彈藥。除了巴爾幹戰役,噴煙者參與了德軍所有的戰役。其中一款噴煙者更甚至被改為防空用。其煙霧迫擊炮的意思也用來誤導來防止違反凡爾賽條約的國際聯盟觀測員,阻止他們發現此武器能發射煙霧彈之外的炸彈甚至是毒氣彈。.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噴煙者

BMW

巴伐利亞發動機製造廠股份有限公司(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Bavarian Motor Works,在中國大陸及港澳地區称为寶--馬,在台灣一般使用原稱「B--W」,偶称「寶--馬」)是德國一家跨國豪华汽車、機車和引擎製造商,總部位於德国巴伐利亞州的慕尼黑。BMW經常被暱稱為Bimmer。 宝马集團除了以“B--W”作為品牌商標銷售各式汽车与摩托车外,也收購過多家外国汽车公司。目前BMW集团是B--W、MINI、Rolls-Royce三個品牌的拥有者。2012年宝马集团全品牌共生产1,845,186汽车和117,109摩托车。宝马經常与奥迪、奔驰一同並列為德国三大豪华汽车制造商。它的标志也是由大自然三大元素的概念制成的。.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BMW

C型潜艇

С型潜艇(也称为“S級潛艇”)是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向德荷合作的荷蘭船舶建設工程局訂購的潛艇,其設計是以德國I級潛艇為基本,因此也等同是蘇聯版的U艇,因為這間荷蘭公司其實是德國人為了迴避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簽定的凡爾賽條約對德國發展潛艇的限制而在荷蘭成立的,此級潛艇由1934年至1948年共建造了27艘,頭一批甚至採用了由德國MAN廠生產的零件。在二战前有17艘完工,17艘战争中完工,还有7艘战前开工战后完工者。战争中损失15艘,有两艘艇获得了近卫艇称号,六艘得到红旗勋章,S-56号获得了这两项荣誉。.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C型潜艇

皇后号战列舰

皇后号或称凯瑟琳号战列舰(SMS Kaiserin)是德意志帝国海军五艘皇帝级战列舰的第三艘舰。该舰于1910年11月在基尔的进行,1911年11月11日,并于1913年5月14日编入舰队服役。皇后号在五座双联装炮塔中装备有十门305毫米50倍径速射炮,最高航速为。它最初被分配至公海舰队的,其后及服役生涯的大部分时间又被分配至第四战列分舰队,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 连同其姊妹舰皇帝号、腓特烈大帝号、柳特波德摄政王号和阿尔贝特国王号一起,皇后号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所有舰队主要行动,其中包括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发的日德兰海战。该舰还参与了阿尔比恩行动,于1917年10月对俄国控制的里加湾岛屿实施两栖攻击。而随后于1917年11月发生的第二次黑尔戈兰海战,皇后号亦有所出席。 当德国战败并于1918年11月签署了停战协定后,英国皇家海军将皇后号及大多数公海舰队的主力艦扣押在斯卡帕湾。在協約國就《凡尔赛条约》的最终版本进行谈判期间,这些舰只被解除武装并仅保留了基干船员。至1919年6月21日,海军少将路德维希·冯·罗伊特作为被扣押的舰队指挥官下令全数凿沉包括皇后号在内的己方舰队,以确保英国人无法强占舰只。皇后号残骸于1936年5月被打捞上岸,并在随后拆解。.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皇后号战列舰

皇宮酒店 (舊金山)

皇宮酒店(The Palace Hotel)是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的一家歷史悠久且頗具盛名的酒店,座落於市場街與口西南角。為了與最初興建於1875年的皇宮酒店(遭到1906年舊金山大地震引起的火災損毀後已拆除)作區別,這家酒店又被稱作為「新」皇宮酒店("New" Palace Hotel)。 1909年12月19日,酒店於舊址重建後開張。隨後,在1989年1月至1991年4月間短暫歇業兩年,針對建築進行翻修並加強抗震結構。這間佔據大部分城市街區的百年酒店緊鄰灣區捷運蒙哥馬利街站與蒙纳德诺克大厦,且與相隔一條市場街。 皇宮酒店是官方計畫的一員。.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皇宮酒店 (舊金山)

皇帝号战列舰

皇帝号或称凯撒号战列舰(SMS Kaiser)是德意志帝国海军五艘皇帝级战列舰的主导舰,由基尔的负责建造,于1911年3月22日,1912年8月1日投入使用。该舰在五座双联装炮塔中装备有十门305毫米50倍径速射炮,最高速度可达23.4节(43.3公里/小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皇帝号主要被编入公海舰队的服役。 1913年,皇帝号及其姊妹舰阿尔贝特国王号进行了巡航至南美洲和南非的越洋之旅。该舰在战争时期参与了大部分的舰队主要行动。它参与了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的日德兰海战,期间曾中弹两次,但仅受轻伤。此外,该舰也参加了1917年9月和10月在波罗的海的阿尔比恩行动,以及1917年11月的第二次黑尔戈兰海战。 在1918年战争结束后的和平谈判期间,皇帝号与大多数公海舰队的主力被英国皇家海军扣押在斯卡帕湾。至1919年6月21日,海军少将路德维希·冯·罗伊特作为被扣押的舰队指挥官下令全数凿沉包括皇帝号在内的己方舰队,以免落入英国人之手。皇帝号残骸于1929年被打捞出水,并于1930年在拆解。.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皇帝号战列舰

皇帝級戰艦

皇帝级或称凯撒级战列舰(Großlinienschiff der Kaiser Klasse)是德意志帝国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建造、并在战争中服役的五艘战列舰的。这是德国的第三个无畏舰船级,并且首次采用涡轮发动机和超射炮塔。五艘舰分别为皇帝号、腓特烈大帝号、皇后号、柳特波德摄政王号和阿尔贝特国王号。根据这一时期德国战列舰的惯例,皇帝级装备了十门305毫米主炮,但这比其主要竞争对手、英国的俄里翁級戰艦的343毫米主炮较小。 所有五艘同级舰只都参加了战争期间在北海的行动,它们共同组成为公海舰队的第六支队。有四艘舰参加了日德兰海战,惟阿尔贝特国王号当时仍处于船坞。在这场战斗中,仅皇帝号遭到两枚大口径炮弹击中而受损。这些舰只也参加了在波罗的海的阿尔比恩行动,在行动过程中,它们被改组为第四战列分舰队,受海军中将指挥。 战争结束后,五艘皇帝级舰只与大多数公海舰队的主力被英国皇家海军扣押在斯卡帕湾。它们于1919年6月21日自行凿沉,以避免遭英国强占。这些舰只随后被打捞上岸,并在1929年至1937年间拆为废铁。.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皇帝級戰艦

王储号战列舰

王储号战列舰(SMS Kronprinz)是四艘国王级战列舰的最后一艘舰,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于德意志帝国海军。该舰于1911年11月进行,1914年2月21日,并在战争爆发仅四个月后,于1914年11月8日正式编入公海舰队。它是为向普鲁士王储威廉致敬而命名,并在1918年6月根据其尊称改名为威廉皇储号(Kronprinz Wilhelm)。舰只在五座双联装炮塔中装备有十门305毫米50倍径速射炮,且最高航速为。 连同她的三艘姊妹舰——国王号、大选帝侯号和边境总督号,王储号在战争期间参与了舰队的大部分军事行动,其中包括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发的日德兰海战。尽管王储号位处德舰队形的前端,它在战斗中却毫发无损。而在1916年11月5日执行丹麦沿岸的任务期间,却被英国潜艇的鱼雷击中。完成维修后,它又参加了阿尔比恩行动,于1917年10月在波罗的海实施两栖攻击。在行动过程中,王储号与太子号对阵,并迫使后者撤退。 随着德国战败和在1918年11月签署停战协定,王储号与大多数公海舰队的主力被英国皇家海军扣押在斯卡帕湾。在同盟国就《凡尔赛条约》的最终版本进行协商期间,这些舰只被解除武装并仅保留了基干船员。至1919年6月21日,即条约签署前的前一天,海军少将路德维希·冯·罗伊特作为被扣押的舰队指挥官,下令全数凿沉己方舰队,以确保英国无法强占舰只。但不同于大多数的自沉舰只,王储号从未被捞起拆解,其残骸仍然留存在斯卡帕湾底部。.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王储号战列舰

王正廷

王正廷(),原名正庭,字儒堂,号子白,浙江奉化人。中华民国政治家、外交官、体育活动家,基督教人士,欧美同学会、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创始人之一。.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王正廷

玛格丽特·撒切尔

撒切尔女男爵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 LG OM PC FRS FRIC(Margaret Hilda Thatcher, Baroness Thatcher;),婚前姓(Roberts),通称戴卓爾夫人,英国政治家,1979年至1990年为英国首相,1975年至1990年为保守党领袖,是英国第一位女首相,亦是20世纪英国连任时间最长的首相。撒切尔曾被一位前蘇聯记者描述为“铁娘子”,而此綽號亦反映了其拒绝妥协的政治立场和领导风格。撒切尔在首相任期內的一系列政策與主張被後世稱為“撒切尔主义”。 撒切尔原於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从事化学研究,后於倫敦大學城市學院屬下的城市法學院修读法律而成为一位大律师。,撒切尔当选为下议院议员()。1970年爱德华·希思组建政府时任命其为。1975年,撒切尔在1975年英国保守党党魁选举中击败希思,成为反对党领袖,亦为英国历史上首位领衔主要政党的女性。在1979年英国大选中,撒切尔当选英国首相。 入住唐宁街10号后的撒切尔推行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举措,旨在控制失业率和缓解“不满的冬天”期间英国的萧条状况。其政治哲学和经济政策强调自由化(尤其于金融领域)、灵活劳动市场、国有企业私有化及控制工会的影响力。撒切尔在任前期经济萧条持续,失业率居高不下,其支持率持续下跌,但在1982年福克兰战争胜利及此后经济状况好转的局势之下其受欢迎度回升。1983年,撒切尔当选连任首相。 1987年撒切尔再次获得连任。在其第三个任期内,她推行的(通称人头税)非常不受欢迎,其对欧洲共同体的观点亦不受其他内阁成员的支持。1990年11月,在迈克尔·赫塞尔廷对其党内地位提出挑战之后,撒切尔宣布同时辞去首相和保守党领袖职位。1992年她自下议院退休,后被授予终身贵族爵位,称撒切尔女男爵(封邑于林肯郡),在上议院拥有席位。2002年,在一连串轻度中风之后,撒切尔被劝告不要再参加公开演说,但仍在2004年罗纳德·里根的葬礼上致了悼词。2013年撒切尔于伦敦再次中风并逝世,终年87岁。.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玛格丽特·撒切尔

福克D-VII戰鬥機

福克D-VII戰鬥機是福克飛機公司繼福克Dr.I戰鬥機後又一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德意志帝國空軍最後的主力戰鬥機。 福克公司在福克E單翼戰鬥機後所研發的戰鬥機皆不順利,以至主力戰鬥機的位置被讓給信天翁公司的信天翁D戰鬥機,直至福克Dr.I戰鬥機後才重奪聲威,但到了1918年就連福克Dr.I戰鬥機都開始力不從心,而在此時德國空軍舉行「新型戰鬥機比賽」以求得到可以重奪西線制空權的新式戰鬥機,福克公司派出以萊茵福.普拉茨為首的設計團隊所設計的福克V-11戰鬥機參加並讓紅男爵里希特霍芬於1月26日和27日試飛,之後他提了寶貴的意見,福克公司以此作改良而得到德國空軍的300架訂單,此時福克V-11戰鬥機被改名為「福克D-VII戰鬥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除了福克公司,信天翁公司也有生產,但最終祇有775架交付部隊。.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福克D-VII戰鬥機

科尔贝格级小巡洋舰

科尔贝格级小巡洋舰(Kolberg-Klasse)是由德意志帝国海军于1906年7月设计、作为德累斯顿级继任者的四艘小巡洋舰的。该船级由首舰科尔贝格号、美因茨号、科隆号和奥格斯堡号所共同组成。这些舰只建于1908年至1910年间,其中科尔贝格号和奥格斯堡号还于1916年至1917年间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它们均装备有十二门作为,设计时速为25.5节。入役后,同级的前三艘舰是被分配至公海舰队的侦察部队,而奥格斯堡号则主要用作鱼雷及炮术。 当战争于1914年8月爆发时,奥格斯堡号被部署至波罗的海,而科尔贝格号、美因茨号和科隆号仍留在北海。这三艘舰被委派前往黑尔戈兰湾执行巡逻任务;至1914年8月28日,它们于期间遭到袭击。美因茨号和科隆号都在战斗中沉没。1915年1月,科尔贝格号在期间有所行动,其后又与奥格斯堡号一起参加了1915年8月的。两艘舰只同样出席了1917年10月的阿尔比恩行动。它们在战争中幸存了下来,其中科尔贝格号被割让予法国,由法国海军重命名为“科尔马号”并一直服役至1927年;奥格斯堡号则移交日本,然后作拆解出售。.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科尔贝格级小巡洋舰

科隆

科隆(Köln, ;1919年前德语也拼写为Cöln),是德國第四大城市,是北威州最大的城市,亦是德國內陸最重要的港口之一,莱茵地区的经济文化和历史中心。它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中世纪科隆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教会中心和艺术知识中心。科隆在二战期间遭到严重破坏。今天它以其文化和建筑遗产以及许多重要的国际性活动而闻名。 1850年科隆的人口超过十万,在德国算作大城市。加上其第二住址在科隆的人其居民数今天超过一百万。 科隆也有天主教大主教,是天主教科隆大主教座堂所在地。哥特式教堂科隆大教堂1996年被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它是科隆的主要标志,非官方象征。 43%居民信奉罗马天主教,18%信奉新教,39%信奉其他宗教。直到二战从东德涌来的大量难民,罗马天主教徒一直占科隆居民的大多数。2005年,科隆见证最大的天主教青年盛会。第二十届世界青年日从8月15日星期一到8月21日星期日在科隆举办。 科隆位于欧洲一条重要的东西交通要道与莱茵河的交叉口上。莱茵河是欧洲南北交通的一条重要水道。科隆今天是德国铁路交通最繁忙的枢纽。它的内河港口是欧洲最重要的内河港口之一。 它还是一个文化中心,尤其是创造艺术的一个中心。它的狂欢节非常有名,此外它还是许多协会的驻地。在20世纪的后半叶科隆从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演变为一个以服务业为主的工业。今天科隆是一个媒体中心,市内还建造了许多新的办公楼。科隆的保险业也有跨地区性的意义。 科隆还以当地的“科隆啤酒”(Kölsch)闻名,Kölsch也是科隆方言,一句笑话说Kölsch是世界上唯一能喝的语言。科隆也是科隆香水或古龙水的发源地。 科隆是德国最大的大学城之一,市内共有85,183名入册的大学生,占市民总数的8.5%。科隆的外国人数量也很高,2004年底市内有175,515名外国籍居民,占市民总数的17.2%,尤其土耳其人社群是德国最大的之一。科隆因此有很长的多文化熔炉的传统。科隆人素来以开放、自由和宽容著称。 柏林和科隆是两个以接受同性恋文化闻名的城市。科隆在这方面历史悠长,很长时间以来科隆是德国同性恋运动的重要阵地。即使有些事情柏林都有些收敛,科隆却以此为荣,并以德国最大的同性恋群体(著名的例如克里斯多佛大街日)自豪。每年七月间,同性恋们都要举行一次盛大的游行(每年吸引超过1百万游客),这里已经成为多个不同同性恋组织(LGBT)和他们活动的基地。.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科隆

空降獵兵

降獵兵(德語:)是德國傘兵規模最大的一支部隊,其「獵兵」原是獵人之意,至普魯士時期也指輕步兵部隊。空降獵兵成立於1935年,隸屬空軍,希特勒撕毀凡爾賽條約後,在空軍一級上將克特·司徒登擴建培訓下,建立數個師級的傘兵部隊,參加了之後爆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大戰期間,盟軍將德國的空降獵兵稱為綠色惡魔(Green Devils)。空降獵兵曾進行數次空降作戰,直到1941年的克里特島戰役,由於損失過大,希特勒下令禁止再進行大型的空降作戰,從此之後,德國傘兵在大戰中主要作為精銳地面部隊使用,還有進行幾次小規模的空降行動。納粹德國除了空降獵兵外,陸軍和武裝親衛隊皆有小規模的傘兵部隊,隸屬單位不同。戰後,納粹德國瓦解,東德的國家人民軍和西德聯邦國防軍皆各自擁有小型傘兵部隊;至兩德統一後的現代,德國擁有1個旅級的傘兵部隊。.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空降獵兵

突丘拉森林戰役

突丘拉森林戰役 (Schlacht in der Tucheler Heide, Bitwa w Borach Tucholskich)指的是1939年入侵波蘭時在一系列首輪戰役的其中之一。戰鬥開始於9月1日和接著在德軍取得主要勝利下於9月5日結束。由於波方缺乏協調、在指揮部隊方面表現不佳和德軍在人數和戰術上的優勢,德國人成功地削弱波蘭的在波美拉尼亞的部隊及把東普魯士與德國本土連接起來,攻佔了波蘭走廊。Christer Jörgensen, Chris Mann, Strategy and Tactics: Tank Warfare, Zenith Imprint, 2001, ISBN 0-7603-1016-5, p.35.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突丘拉森林戰役

符腾堡号战列舰

腾堡号战列舰(SMS Württemberg)是德意志帝国海军最后建造的超无畏——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的第四艘及最后一艘舰。如同她的姊妹舰萨克森号号一样,符腾堡号最终并未完工。.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符腾堡号战列舰

第一次世界大戰對中國的影響

一次世界大戰對中國的影響是深遠的,即使主要戰場是在歐洲而非東亞。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予日本入侵中國及介入中國政治的機會,日本佔領德國在山東的租借地,使中國喪失青岛港的主權,打擊了中國民眾的自尊,激發起中國人的反日情緒與前所未有的民族主義思潮,許多知識份子失望下轉向信奉馬克思主義。戰爭暴露了西方文明的弱點,使部份知識份子對歐洲文明失去信心,派赴歐洲的華工則帶回了勞工運動的經驗。中國的參戰提升了其國際地位,擴大了參與國際社會的機會,一戰也促進了中國工業的發展,改善了出口貿易。因此,一戰在諸多層面深刻地影響了中國,「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及重要轉折點」。.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對中國的影響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欧战”。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日本

日本以三大协约国的盟友的身份从1914年到1918年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通过与德意志帝国海军对抗,在保障西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航道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政治上,日本抓住了在中国扩大它的势力范围的机遇,并在战后的地缘政治学中得到了对其大国身份的承认。 日本军队利用距离遥远以及德国专注于欧洲战事的优势,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经济调动就夺取了德国在太平洋和东亚的属地。日本外相加藤高明与首相大隈重信想要利用这个机遇来扩大日本在中国的影响力。他们曾向当时流亡于日本的孙中山(1866-1925)谋取支持,但是他们几乎没取得什么成功。当时的大日本帝国海军是一个差不多独立存在的官僚政治机构。它自做决定准备着手在太平洋上进行扩张。它夺取了赤道以北的德属密克罗尼西亚领地,并统治这些岛屿直到1921年。如此的活动给了日本海军一个基本理由来扩充其军费为日本陆军的军费的两倍以及扩充其舰队。日本海军由此得到了在国内和国际事务上的重大的政治影响力。.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因

二次世界大戰的起因主要為國際紛爭、未解決的問題和仇恨心而導致。而這些問題也正好因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加劇,從而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因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前年表

本條目涵蓋自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期間(1918年-1939年),包含軍事衝突、外交折衝、政治角力及各式條約的簽訂等等,影響或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事件。.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前年表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列表

二次世界大戰參戰國是指一切直接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事或受戰事影響的國家及地區。.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列表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

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European theatre of World War II),戰事历时六年,由納粹德國入侵波蘭開始,並且由納粹德國戰敗而完結。戰爭主要是軸心國和同盟國之間的戰鬥。納粹德國、意大利王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斯洛伐克屬軸心國陣營,英國、自由法國、蘇聯、比利時和美國則屬同盟國陣營。 戰地主要分為西線、東線和南線三部分,西線即納粹德國和法國、英國、比利時之間的戰爭,東線即納粹德國和蘇聯、波蘭之間的戰爭,而南線即意大利王國、納粹德國和南歐、地中海地區的戰爭。三戰線中以東線最激烈最漫長。主要由納粹德國發動進攻。 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规模最大、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大約有5,000萬人參戰,2,000萬左右的人喪生,3,000萬左右的人受傷。戰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给欧洲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

策林根号战列舰

林根战列舰(SMS Zähringen)是德意志帝国海军所建造的五艘维特尔斯巴赫级前无畏战列舰的第三艘。它于1899年11月开始在基尔的日耳曼尼亚船厂进行、1901年6月12日,至1902年10月25日投入使用。作为由海军少将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主导的首批主力舰,其姊妹舰还包括有维特尔斯巴赫号、韦廷号、施瓦本号和梅克伦堡号。其装备有四门,最高速度为。 策林根号的大部分职业生涯都服役于德国活动舰队的。在此期间,它被广泛的年度训练和对国外的友好访问所占据。这一时期的训练演习为公海舰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行动提供了框架。它于1910年9月退役,但在1912年曾短暂回归训练,并意外撞沉了一艘鱼雷艇。当1914年8月一战爆发后,策林根号又被动员至第四战列分舰队。舰只在波罗的海参与了有限度的服务,包括于1915年8月的,但它并未与俄国军队交火。至1915年底,船员短缺和来自英国潜艇的威胁迫使帝国海军撤出了像策林根号这样的旧式战列舰。策林根号在1917年被转化为供鱼雷训练的前,只得降级担任角色。在1920年代中期,策林根号又进行了大量的重建和整装,以用作可供无线电操纵的靶舰。它一直以此身份服役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于1944年在戈滕哈芬被英国轰炸机击沉。撤退的德国人将舰只提起并移至海港出口,再将其凿沉以阻塞港口。策林根号最终于1949-50年间在原地拆解。.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策林根号战列舰

納粹德國

纳粹德国是1933年至1945年阿道夫·希特勒和纳粹党统治下的德国的通称。在希特勒统治之下,德国转变为一法西斯主义极权国家,国内近乎一切事务均为纳粹党所控制。1945年5月同盟国战胜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宣告结束,纳粹德国亦不复存在。 1933年1月30日魏玛共和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纳粹党由此开始清除国内一切政治反对力量,巩固自身权力。1934年8月2日兴登堡去世,希特勒将总理和总统职权合一,成为德国独裁者。1934年8月19日全民公投正式确定希特勒的德国“元首”头衔,一切权力都集中至希特勒手中,其辞令高于一切法律。纳粹政府并非相互协调协作的整体,而是不同内部派别组成的集合,各派别间进行权力斗争,试图获得希特勒的偏爱。大萧条期间,纳粹通过没收犹太人、共产主义者和宗教人士的财产,大规模军事支出和混合经济体制稳定了经济并结束了大规模失业的局面。包括高速公路系统在内的公共工程建设亦同时进行,经济恢复稳定局面,纳粹政权亦提升了其受欢迎度。 种族主义(尤其是反犹太主义)是该政权的中心特性之一,日耳曼人(北欧人种)被认为是雅利安人种中最为纯正者,由此即为优等人种。犹太人及其他不适宜的人种则受到迫害并遭屠杀。反希特勒统治的抵抗运动则遭残酷压制。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反对人士遭到杀害、逮捕或驱逐。基督教教会亦受到打击,教会领袖受监禁。教育重心集中于种族生物学、人口政策及为军事服务的体育。女性的就业和教育机会大幅减少。力量来自欢乐组织进行娱乐和旅游活动,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则向世界展示了第三帝国的气象。部长约瑟夫·戈培尔有效通过电影、大规模集会以及希特勒的演说,达到控制舆论的目的。政府同时还限制艺术表达,推广一些特定的艺术形式,否定和封禁其他艺术形式。 1930年代末期纳粹德国对于领土的要求日益扩张,若得不到满足则以战争相威胁。1938年和1939年,纳粹德国先后吞并和。希特勒同斯大林达成互不侵犯协议,并于1939年9月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打响。德国同意大利和其他轴心国结盟,至1940年已征服欧洲大部分地区,并对英国进行威胁。总督辖区在征服地区建立起来,而在波兰剩余地区则建立了总督府。犹太人和其他不受欢迎的群体被送往纳粹集中营和灭绝营并被杀害。 1941年德国对苏联发动入侵之后,战争局面开始扭转,而到1943年德国则遭遇了严重的军事失败。1944年对德国的大规模轰炸持续升级,轴心国力量开始自东欧和南欧撤退。盟军登陆法国之后,在一年时间内苏联从东部入侵,其他同盟国力量则从西部入侵,德国战败投降。希特勒拒绝承认失败,导致战争最后阶段德国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与战争相关的死亡人数继续攀升。同盟国展开去纳粹化进程,并将剩余的纳粹领导人送往纽伦堡进行战争罪的审判。战后纳粹德国东部领土被并入苏联和波兰,而剩余德国领土则被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军事占领,直到1949年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成立,德国领土被一分为二。.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納粹德國

納粹德國空軍

納粹德國空軍(德語:Luftwaffe,意為德語的空中力量)是指1933年至1945年的德國空軍,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於1939年9月在歐洲爆發時當時世上最強大、最先進和最具戰鬥經驗的一支空軍。納粹德國空軍於1935年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撕毀了《凡爾賽條約》後正式成立,用途主要是為支援閃擊戰橫掃歐洲。其中,德國的飛機大部分皆為先進的設計,在技術上勝過1930年代的其他大部分國家。如Ju 87「斯圖卡」轟炸機和Bf 109戰鬥機即是當時德國空軍的代表性軍機。空軍是德軍在閃擊戰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提供了陸軍戰術性的密接支援,令德軍在戰爭頭九個月內以非常短的時間內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其勝利進展直到1940年於不列顛空戰才被英國皇家空軍所停止,原因是當時的德國空軍缺乏戰略打擊能力。儘管這場空戰的失敗挫傷了德國空軍的氣勢,當希特勒於1941年6月為擴大「生存空间」而入侵蘇聯時,德國空軍在初期仍取得不小的戰果,其勝利一直到1942年至1943年的蘇聯冬天所中止。 由於德國並未在1941年或1942年取得對蘇聯的決定性勝利,德國空軍被迫陷入一場消耗戰中,作戰範圍也持續擴大到北非和大西洋。美國的參戰更使得英國皇家空軍迅速恢復實力,能對德國本土持續地空襲,德國將其反擊行動稱作「帝國保衛戰」,在這期間,德國空軍的力量持續被削弱,到了1944年中期基本上已消失,使得在西線反擊盟軍的德國陸軍缺乏空中支援。德國空軍以革命性的新式戰機持續戰鬥至戰爭最後幾天,如Me 262、Me 163和He 162,但仍無法扭轉戰敗的結果。.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納粹德國空軍

納粹德國陸軍

納粹德國陸軍(德語:,意為陸軍)是指1935年至1946年隸屬於納粹德國武裝力量德意志國防軍的陸軍。德國陸軍源自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協約國限制德國僅能保有的100,000名陸軍,《凡爾賽條約》亦在其裝備和機關上設有重重限制,將其打壓為警察性質的軍隊,但德國軍方透過與外國合作,暗地研究與發展若干軍事學說和武器,並培育100,000名陸軍的軍官團,將其打造為日後擴軍的骨幹,素質遠較同時期的各國陸軍優越。德國陸軍在此時發展尤其令人矚目的是裝甲部隊,在瓦爾特·馮·布勞齊區與海因茨·古德里安等人的推動下,即便德國此時並無坦克,但德軍已於未來將裝甲部隊視為重要的地位,並建立一套相當優越的作戰規範。 1935年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宣佈撕毀《凡爾賽條約》,其陸軍即開始擴軍,建立了36個師,並大量生產裝甲車輛,進行現代化。希特勒憑著他國對德國軍事力量的恐懼而屢屢獲得外交上的勝利,一直到1939年8月波兰第二共和国拒絕其要求後,希特勒下令進攻該國,令英法兩國對德宣戰,最终于1939年9月開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陸軍作為其武裝力量的核心屢屢征戰,並以結合坦克、火砲與飛機進行快速协调聯合打擊的戰法,在戰爭初期獲得了快速而驚人的勝利,相繼打敗波蘭、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法國、南斯拉夫和希臘,佔領了西欧和中欧大多数国家領土。希特勒視僅存的敵國英國已不构成威胁和衰落,而德軍正處巔峰,故於1941年6月22日發動規模空前的「巴巴罗萨计划」入侵蘇聯,望於同年底打敗該國。 對蘇戰爭初期,德軍憑著訓練素質優越、作战經驗豐富和战斗力强而佔盡上風,不斷完成巨大的钳形攻势包圍殲敵作戰,俘虜苏军280萬士兵和裝備,展現極為輝煌的戰爭藝術。然而年底德軍於1941年10月2日、1941年12月1日、1942年1月7日的台风行动中失败,接著相繼於1942年6月28日、1942年9月13日、1943年2月19日的蓝色行动惨败與1943年的7月5日、7月15日的城堡行动被蘇軍打敗,完全喪失主動權,後者開始大規模反攻。其他戰場上盟軍亦將德軍擊敗,1943年第二次阿拉曼戰役使德軍失去战争的战略主動權,爾後盟軍登陸義大利半岛,德軍將其亚平宁半岛佔領阻止了盟军北上攻進德國,維持了將近一年半的時間。1944年6月6日諾曼底戰役之后,東西線的德軍逐漸退回本土。1944年9月德軍動員剩餘的部隊發起最後的大規模突击进攻反擊,但仍失敗。最後德國於柏林战役战败后,在5月8日正式宣布投降,其陸軍則在1946年8月20日解散.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納粹德國陸軍

納粹德國海軍

納粹德國海軍(Kriegsmarine,意為戰爭海軍)是指1935年至1946年期间的德國海軍。戰爭海軍取代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德意志帝國海軍和魏玛共和國的國家海軍,為德意志國防軍中的海軍力量。戰爭海軍起源於一戰後《凡爾賽條約》的嚴格限制,當時明文規定其噸位總數和禁止潛艇的研製,但在威瑪共和國的海軍人員暗中推動下,與外國企業合作研究海軍科技。其後阿道夫·希特勒上台廢除《凡爾賽條約》和簽訂《英德海軍協定》,德國海軍開始大量建造新式船艦。在重建的過程裡,德國海軍曾研製一個特殊的艦種:裝甲艦和執行大型造艦計畫:Z計畫。原本德國海軍預計1945年為開戰時間,計畫建立一支能與頭號假想敵:英國皇家海軍匹敵的水面艦隊,其中包括建造航空母艦。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在1939年爆發,德國海軍在許多方面都尚未準備,便以一支有限力量的海軍去攻擊運載英國國內需求物資的商船,並消滅因分散護航而較弱的英國海軍艦隊《希特勒公海艦隊 通商破壞戰》,Richard Humble著,第6頁。。 起初德國海軍戰果頗多,擊沉不少同盟國商船,但因為希特勒對水面艦隊始終印象不佳,認為其建造緩慢且戰果小;而潛艇部隊建造速度快,還在法國陷落而取得西部港口後,對英國發動大規模的潛艇戰中取得一系列豐碩的戰果。德國海軍隨著戰事的進行,開始將戰力中心自水面艦移往潛艇部隊的「噸位戰」,而前者逐漸轉為存在艦隊的功能。德國海軍的潛艇數量在戰爭爆發時是當時世界海軍列強中最少者,但因為潛艇總司令卡爾·鄧尼茨以狼群戰術、先進的通信制度和戰略規劃而取得所有交戰國潛艇部隊裡最大的戰績。到了1943年德國潛艇在大西洋越來越力不從心,盟軍不但破解了密碼機和開發了多種先進反潛武器,如更先進的声呐、雷達、深水炸彈,還投入了大量護衛航空母艦和反潛戰鬥群進行護航;同年5月德國潛艇因為損失過高而放棄了狼群戰術,改以單艦巡弋的方式繼續作戰。戰爭末期德國海軍雖研製了先進的通氣管式潛艇,如XXI級潛艇和XXIII級,並投入使用直到戰爭結束,但仍無法扭轉戰敗的結果。.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納粹德國海軍

约瑟夫·贝克

约瑟夫·贝克(Józef Beck;1894年10月4日于华沙—1944年6月5日于罗马尼亚斯特内什蒂),是波兰政治家、外交官、军官,与约瑟夫·毕苏斯基的紧密政治伙伴。他在1930年代担任波兰外交部长,这也是他最为著名的身份,在任时,他被卷入与纳粹德国的领土争议,最终导致后者对波兰的入侵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约瑟夫·贝克

约瑟夫·毕苏斯基

约瑟夫·克莱门斯·毕苏斯基(Józef Klemens Piłsudski,)是波兰政治家,曾任波兰第二共和国国家元首(1918年-1922年)、“第一元帅”(1920年起)、和独裁者(1926年-1935年),他还是波兰第二共和国的领袖。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期起,他成为了波兰政治中的主要力量和欧洲政局的重要人物。Plach 2006, 第14页.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约瑟夫·毕苏斯基

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

乌利希·弗里德里希·威廉·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德語:Ulrich Friedrich Wilhelm Joachim von Ribbentrop,)。纳粹德国外交部长。战后,里宾特洛甫被英军抓获。1946年10月1日,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纳粹战犯里宾特洛甫絞刑,15天后受刑而死。.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

纳伊条约

纳伊条约(Traité de Neuilly)指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于1919年11月27日,协约国同保加利亚王国之间签订的一份条约。条约的签署地是在法国首都巴黎近郊的城市塞纳河畔纳伊。.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纳伊条约

纳粹德国军衔列表

此列表列出纳粹德国陆军、海军和空军的各级军衔。.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纳粹德国军衔列表

纽伦堡的审判

《纽伦堡的审判》(Judgment at Nuremberg)是一部于1961年的美国法庭剧情电影,由斯坦利·克雷默担任导演,编剧,以及由斯潘塞·特雷西、伯特·兰卡斯特、、马克西米利安·谢尔、、玛莲娜·迪特里茜、朱迪·加兰、威廉·沙特纳和蒙哥马利·克利夫特等主演的电影。故事发生于1948年的纽伦堡,影片描绘了虚构的1947年纽伦堡后续审判期间,12个美国军事法庭的其中之一。 电影故事集中于由首席审判法官Dan·Heywood领导的军事法庭上。在法庭上,四名德国法官和检察官(实际审判中为16名被告)因参与了纳粹政权下的暴行,而被指控犯有危害人类罪。这部电影涉及非战斗人员针对平民的战争罪、犹太人大屠杀,并审视了现实中二战后纽伦堡审判的地缘政治复杂性。该故事的早期版本在电视剧中播出。马克西米利安·谢尔和在这两部作品中扮演着相同的角色。 2013年,《纽伦堡的审判》因“具有文化,历史与美学意义”,被美国国会图书馆选入收藏电影目录。.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纽伦堡的审判

绥靖主义

绥靖主义(suíjìng;注音符號:ㄙㄨㄟ ㄐㄧㄥˋ;Appeasement,「慰撫」之意。),以綏(安撫)的手段促使靖(局势安定),又稱為姑息主義。绥靖政策是一种通过在某些可能导致战争的事务上作出让步来避免战争的外交政策。 汉语中,这个词一般用于贬义,一般是指1930年代英、美等一戰戰勝国纵容日本侵华的政策。戰前,中华民国政府在中国大陆时期曾设立过多个「绥靖公署」,在作战区域或非作战区负责指挥局部战争,组织训练兵员,徴集军粮,并全权指挥其所辖省县级行政机关。.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绥靖主义

维恩铁路

维恩铁路(Vennbahn)是一段位于德国和比利时边境的已废弃铁路。该铁路线为标准轨距,主线越过维恩高地(Hohes Venn),连接亚琛和卢森堡的 Trois-Ponts,途经Raeren、蒙绍(Monschau)、圣维特,另有支线连接Stolberg、欧本和 Malmedy。该铁路在欧本的Welkenraedt车站与布鲁塞尔-科隆主线铁路相交,在卢森堡的Trois-Ponts则与列日-卢森堡铁路线相交。 铁路部分穿越德国领土,但是因为该铁路的道床、车站以及其他附属设施都是在1919年修建,基于凡尔赛条约,这些部分仍属比利时领土。五个位于铁路西侧而属于德国的外飞地因此产生。 维恩铁路的旅客列车服务一直持续到2001年,部分列车甚至还是蒸汽机车,后由于资金缺乏而停止运行。目前尚有介于Kalterherberg 和 Sourbrodt 间的部分铁轨可运行人力铁道车。 2008年曾有报道称,由于维恩铁路已停止使用,比利时可能将会把铁路所占用的领土交予德国,外飞地也将不复存在。 然而,德国和比利时外交部已经确认,该铁路全段,包括已废弃的部分仍会是比利时领土。 自2007年12月4日起,已废弃铁路的拆除工作正式开始。至2008年九月,Trois-Ponts与Sourbrodt间的铁轨已被彻底拆除。拆卸工作完成后,大部分线路将会在2013年修建成自行车道。.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维恩铁路

罗加诺公约

罗加诺公约是在1925年10月5日至16日欧洲多国在瑞士罗加诺商議的七项协议,在同年12月1日于英国伦敦签署,隔年9月14日於日內瓦批准生效。一战中的欧洲協約國与中欧及东欧新兴国家尝试确认战后领土界线,并争取与战败的德国恢复正常关系。 1925年2月9日,德国外交部部長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为求改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建议与她们确立根据1919年凡尔赛条约而定下的德国西部边界。因此,德国、英国与法国在该年之夏交换照会,开启协议之先声。 条约的主要签署国是德国、法国、比利时、英国与意大利—前三国保证互不侵犯,而后两国则为此作保;如果前三国任何一者攻击另一国,所有其他签署国有责任保护遭到攻击的對象。 德国与法国和比利时签署仲裁协定;又与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签署仲裁条约,保证将任何纷争转交到仲裁法庭或是由国际联盟主导的常設國際法院 (后来的国际法院) 审理。 法国也分别与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签订条约,并承诺协助两国抵抗德国侵略。如此,新条约重新确认法国与两国分别在1921年2月19日和1924年1月25日签订的条约。 纵然东欧局势仍然紧张,罗加诺公约被认为是替1924年至1930年期间西欧各国关系改善提供了基础。公约之成功,可见于德国在1926年获得成为国际联盟第六个常任会员国;以及盟军在1930年6月完全撤出德国西部的莱茵兰。作为维持世界和平、鼓励国际合作的首个正式机构,国联之能接纳德国者,诚然创造维持欧洲和平的契机。 然而,罗加诺协定明显排除苏联于局外,仅仅令苏联因“西方之议和”而更感孤立。1922年,苏联借拉帕洛条约与德国修好,然则西欧现下之举,无疑为拉拢德国而已。 1930年,德国极端民族主义再度抬头,“罗加诺精神”宣告幻灭。在1934年,对于“东方罗加诺”之提议,德国反对确认东方边界;波兰则要求西方承认她在1920年从苏联得到的土地利益,故此未能达成任何协议。1936年3月7日,纳粹德国否定罗迦诺协定,进驻原本为非军事区的莱茵兰。.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罗加诺公约

罗曼·德莫夫斯基

罗曼·斯坦尼斯瓦夫·德莫夫斯基(Roman Stanisław Dmowski;1864年8月9日于华沙-1939年1月2日于波兰德罗兹多沃)是波兰政治家与民族民主政治集团("Endecja")的首席思想家和共同创建者。 德莫夫斯基开创的民族民主政治运动在50年的时间内一定程度地左右了波兰的历史与政治,并成为战间期波兰最强大的政治集团之一。德莫夫斯基虽然一生都是争议性人物,但在使波兰恢复独立的方面上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他与约瑟夫·毕苏斯基并称为波兰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人物。.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罗曼·德莫夫斯基

美国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为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States,縮寫为 U.S.A.、U.S.),通稱美國,是由其下轄50个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国。美國本土48州和联邦特区位於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灣接壤,本土位於溫帶、副熱帶地區。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大陸西北方,東部為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峽和俄羅斯相望;夏威夷州則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島。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還擁有多處境外領土和島嶼地區。此外,美國还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着374個海外軍事基地。 美国拥有982萬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依陆地面積定義为第四大国);同时拥有接近超过3.3億人口,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因为有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它是世界上民族和文化最多元的國家之一Adams, J.Q.; Strother-Adams, Pearlie (2001).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美国

美国历史 (1865年-1918年)

联军的入侵带来的破坏和南方的失败,连同战后在占领区经济的萧条,使得南方人对联邦政府长期心怀不满。面对着战后受到战争破坏的南方,重建成了最迫切解决的问题。.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美国历史 (1865年-1918年)

美国外交

美國外交是指美國与世界其他国家、國際組織、企业和其他公民等交往的方针政策、过程和形成的关系。根據美國國務院簡介,美國外交的目標是要建立和維持一個更民主、更安全和更繁榮的世界,以实现美国的利益和国际社会共同利益。此外,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称其政策目标为:“出口管制,包括核技术和设备的不扩散;促进与外国的商业交流和保护美国海外商贸;国际商品协定;国际教育;保护美国海外公民。”美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援助一直是国内外引发争议、褒贬的主题。.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美国外交

美国中立法

美國中立法(Neutrality Acts)是美國政府於1930年代所通過一系列法案的總稱。這些法案是用以回應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在歐洲和亞洲日益混亂的局面。美國積極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付出巨大却未取得相应利益,這間接導致美國本土孤立主義的興起,希望美國不牽涉在國際的鬥爭中,從而促成了中立法的制定。 中立法的影響通常是負面的。因為條文不分侵略國和受害國,單純以「交戰國(belligerents)」平等地對待們。這些法例亦限制了美國政府協助英國對抗納粹德國的力度。1941年美國正式向軸心國宣戰使法案被廢除。 每次立法,總統都會因為有存在戰爭狀況的特殊事件而修改這些法案,這令時任總統羅斯福可以確保美國海外的盟友不會被法案所過度懲罰。.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美国中立法

美杜莎号小巡洋舰

陛下之舰美杜莎号(SMS Medusa)是德意志帝国所建造的十艘瞪羚级小巡洋舰的七号舰,以希腊神话女妖美杜莎命名。它由不来梅的承建,于1900年开始、同年12月、至1901年7月投入舰队使用。其包括有十门和两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最高速度可达21.5节。 美杜莎号在其四十年的职业生涯中,曾先后跟随德国三个时代的海军服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它曾担任舰队的,然后于战争的头两年作为岸防舰使用。战后,它成为《凡尔赛条约》中允许德国保留的六艘巡洋舰之一,并于1920年代初服役于魏玛国家海军。1924年,美杜莎号被撤出服务并担任次要职责,但于1940年又被纳粹德国海军改造为浮动的高射炮台。它一直守卫威廉港的港口直至战争结束的前几天,才由其船员自行凿沉。舰只的残骸于1948-1950年间拆解。.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美杜莎号小巡洋舰

美日關係

美日關係,是描述关于美國與日本的雙邊關係。日本與美国已经建立了以主動權在美國的政治關係,是美國在亞洲最重要的盟邦。在日本安全問題上,簽署安保條約的美國也是日本最強大可靠的盟友。.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美日關係

羅伯特·馮·格萊姆

羅伯特·里特爾·馮·格莱姆(Robert Ritter von Greim; 1892年6月22日 – 1945年5月24日)是納粹德國空軍元帥,也是納粹德國最後一位空軍總司令。.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羅伯特·馮·格萊姆

羅馬尼亞石油工業

羅馬尼亞石油工業是指於羅馬尼亞境內出產的石油與其相關工業。羅馬尼亞自19世紀年中發現了石油,工業革命後,政府利用國外企業的投資開發,成了該國重要的經濟產業,也是曾是歐洲最大的產油區。在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中,羅馬尼亞因為石油而成為雙方交戰的爭奪目標,特別是德國。產量在冷戰時期70年代達到了高峰,隨後開始因為油田枯竭,羅馬尼亞石油產量一度下降到需要進口的程度,到現代產量已可出口至歐洲各國。.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羅馬尼亞石油工業

羅馬尼亞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

羅馬尼亞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巴爾幹戰役的一部分,羅馬尼亞與俄國、英國、法國結盟,對抗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戰鬥主要發生於1918年8月至1917年12月之間,戰場則位於特蘭西瓦尼亞、羅馬尼亞本土,以及與保加利亞接壤的多布羅加地區。儘管羅馬尼亞取得初期勝利,但在隨後的戰事中遭受重挫,到1916年年底時僅能守住摩爾達維亞地區,依靠俄國的支持勉強維繫局面。當俄國爆發革命後,羅馬尼亞幾乎陷入包圍,只能在1918年5月退出戰爭,與同盟國簽下了布加勒斯特條約。到了1918年11月10日,德國停戰的前一天,羅馬尼亞再度加入戰局,在戰後成為戰勝國的一員。在動員參戰的75萬羅馬尼亞士兵之中,有一半沒有活著看到大戰落幕。.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羅馬尼亞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

羅曼事件

羅曼事件(Lohmann-Affäre),或又稱「菲比斯醜聞案」(Phoebus-Skandal)是一件發生於威瑪共和國「國家海軍」內部的醜聞案,海軍上校瓦爾德·羅曼(Walter Lohmann)透過出售在協約國要求下報廢的軍艦換取資金,以作違反《凡爾賽條約》、暗中重整軍備的活動投資來源,此事後被揭發,導致海軍大批人員遭到清算,總司令漢斯·曾克爾上將亦因此被迫去職。 Category:德國海軍.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羅曼事件

猶太人大屠殺

犹太人大屠杀(Holocaust;השואה,Shoah;חורבן,Hurban)指的是纳粹德国及其协作国对近600万犹太人进行的种族灭绝行动。当时欧洲共有近900万犹太人,其中近三分之二被害,包括近150万儿童。一些学者称大屠杀亦当涵盖近500万非犹太遇难者,由此总受害人数将达到近1,100万人。屠杀发生于纳粹德国、德佔欧洲地区及纳粹德国盟国所控区域。 1941年至1945年,纳粹对欧洲诸种族及政治群体展开迫害,犹太人遭到广泛系统性屠杀,其规模为史上最大。。在纳粹党领导及党卫队协调之下,德国所有政府部门均参与了大屠杀的相关事宜。其他受害的非犹太群体包括波兰人、其他斯拉夫人、苏联平民及苏联战俘、罗姆人、共产党人、同性恋者、共济会成员、耶和华见证人及身心障碍者。德国与德国占领区有近42,500个设施用于集中关押受害者,将其作为奴隶劳工使用,对其进行屠杀或其他反人权活动。参与执行大屠杀的总人数估计超过200,000人。 迫害与屠杀分阶段进行,最终发展为所谓的“犹太人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对欧洲犹太人进行集体灭绝。最初德国政府通过法案(如《1935年纽伦堡法案》)以将犹太人自社会中排除出去。1933年起纳粹开始建立一系列集中营,而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开始建立犹太区。1941年,德国在东欧开始广泛获取新领土,别动队在这些区域屠杀了近两百万犹太人、游击队员及其他群体,手段普遍为大规模射杀。至1942年年末,受害者普遍乘火车前往灭绝营,若能在旅途中幸存,则将于毒气室中遭系统性杀害。这一状况一直持续至1945年4月至5月欧洲战场尾声阶段。 犹太武装抵抗运动规模相对有限。最大规模的抵抗运动为1943年的华沙犹太区起义,数千武装贫乏的犹太人抵御武装党卫队时间长达四周。在东欧,约20,000至30,000犹太游击队员同纳粹及其协作者展开斗争。法国犹太人加入法国抵抗运动行列,对纳粹及维希法国政权开展游击战。战争期间犹太武装起义超过一百次, accessed 22 December 2013.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猶太人大屠殺

爱德华·贝奈斯

爱德华·贝奈斯(Edvard Beneš,,)是一位捷克斯洛伐克政治人物。他是捷克斯洛伐克的建立人之一,曾任捷克斯洛伐克外交部长、总理(1921年~1922年)和总统(1935年~1938年,1941年~1948年)。.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爱德华·贝奈斯

爱德华时代

爱德华时代(Edwardian era或Edwardian period)指1901年至1910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在位的时期。愛德華時代和維多利亞時代中後期被認為是大英帝國的黃金時代。 维多利亚女王1901年1月驾崩,王储爱德华继位标志着维多利亚时代结束。和甚少在公众场合出现的维多利亚不同,爱德华是潮流精英的领袖,喜好旅游,建立了一套受欧洲大陆艺术和潮流影响的时尚。这一时期的标志是政治出现重要变化,以往排除在政治之外的劳工和女性,政治参与程度越来越深。Hattersley, Roy (2004).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爱德华时代

瓦爾特PP手槍

特PP (Walther PP)是由德國卡爾·瓦爾特運動槍有限公司制造的反沖作用操作半自動手槍。.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瓦爾特PP手槍

瓦迪斯瓦夫·西科尔斯基

迪斯瓦夫·埃乌盖纽什·西科尔斯基(Władysław Eugeniusz Sikorski,),波兰军事与政治领导人。他出生于图舒夫-纳罗多维村,现属波兰东南部喀尔巴阡山省,但在当时处在奥匈帝国的统治之下,而奥匈帝国正是18世纪瓜分波兰的三个国家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他建立并参与了几个意图让波兰重新独立的地下组织。他在一战时作为波兰军团的士兵,后来在波苏战争(1919年-1921年)中为波兰军队服役,屡建战功。西科尔斯基在波苏战争的华沙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原本苏军认为可以轻易获胜,但在这场战役中惊异于波兰的反击,并被这次反击牵制。 在波兰第二共和国的最初几年,西科尔斯基担任总理(1922年-1923年)和外交部长(1923年-1924年)等职。在约瑟夫·毕苏斯基发动五月政变(1926年),建立“萨纳齐亚”政府后,被新政权打入冷宫。直到1939年为止(包括1939年),他一直是反对派,并写了几部关于兵法和波兰外交关系的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科尔斯基成为波兰流亡政府总理,波兰军队总司令,是波兰外交事业上的有力拥护者。他支持重新建立波兰和苏联之间的外交关系,波苏关系曾在莫洛托夫和里宾特洛甫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德国发动波兰战役时遭到严重破坏。因为西科尔斯基坚持要求国际红十字会调查卡廷大屠杀,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在1943年4月宣布断绝波苏关系。 1943年7月,西科尔斯基乘坐的飞机在从直布罗陀起飞后就立刻坠入水中,机上人员全部遇难。西科尔斯基的死因尚存争议,空难和他的去世被人掺入了很大成分的阴谋论因素。调查人员后来得出结论,称西科尔斯基之死只与空难有关。(详细情况参见章节死亡的争议)。.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瓦迪斯瓦夫·西科尔斯基

瓜分非洲

分非洲(Scramble for Africa),是指有關列強瓜分(Partition)非洲的事件,又稱非洲大獵。有關對非洲的殖民史可回溯到1880年代之前,包括迦太基和早期歐洲人的殖民。(參見非洲史、對非洲的殖民和殖民主義) 從188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是新帝國主義時代,由於歐洲各國對於非洲領土所有權的爭執,有關對非洲的殖民(或稱在非洲的競賽)的爭論白熱化。 19世紀末,可以看到這樣的轉變,從「非正式」的帝國主義控制到以武力和經濟優勢的直接控制。企圖調停這些競爭的,如柏林會議(1884年-1885年),與會的有英国、法国、德国,未能確實的建立競爭的主張。不間斷的紛爭迫使得同盟形式的建立——英法協約、三國協約、三國同盟——而且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瓜分非洲

瓜分波蘭

分波蘭(Rozbiory Polski)是指近代一系列列強瓜分波蘭的事件。从17世纪开始,當時做為波蘭統治主體的波蘭立陶宛聯邦开始走向衰落,而在18世纪时,波兰的领土开始遭到普鲁士、奥地利帝國(当时为哈布斯堡帝國時期)和俄罗斯帝国三个邻近国家的瓜分,此分割一共分成三个阶段进行,而第三阶段的进行导致了波兰的灭亡,详细分割疆域请参照右边的图示:.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瓜分波蘭

特兰西瓦尼亚

特兰西瓦尼亚(Transsilvania;Transilvania/Ardeal;Erdély;Siebenbürgen,中文译为锡本布尔根),罗马尼亚中西部地区。中世纪时特兰西瓦尼亚曾是一个公国。 特兰西瓦尼亚原為匈牙利王國之領土,在奧斯曼帝國攻佔布達佩斯後,成為匈牙利貴族的避難所,抗拒土耳其文化入侵,在一戰後,因1920年簽訂的特里阿農條約,成為羅馬尼亞一部份。.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特兰西瓦尼亚

特里亞農條約

《特里亚农条约》是1920年一项制定匈牙利边界的条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奥匈帝国灭亡,奥地利帝国的伙伴匈牙利王国宣布独立。由于奥匈帝国包含数个不同种族,故此需要重新划定匈牙利、奥地利及其他刚刚独立之新国家的边界。条约在6月4日于法国凡尔赛的大特-里-亚农宫由数个国家签署,分别是战胜国美国、英国、法国与意大利,以及刚独立的罗马尼亚、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与捷克斯洛伐克;战败国就是代表奥匈帝国的匈牙利。.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特里亞農條約

特技飞行

特技飞行指飞行员操纵飞行器有意做出来的超出必要范围的机动飞行动作。-中国民用航空局咨询通告AC-91-FS-2013-19--特技飞行特技飞行是任何飞行员完成训练的必修课,更是空中格斗的基本能力。特技飞行也是一项竞技运动,或做为表演项目。,但大多数进行特技飞行的仍然是较轻小的固定翼机和滑翔机,盖因其他构型的飞行器难以完成飞机可以进行的很多剧烈的基础动作—比如直升机里就只有韦斯特兰山猫直升机可以完成全部的固定翼基础特技动作。 特技飞行的要素是速度、姿态和位置。特技飞行一般都会包括在俯仰轴和滚转轴上的剧烈动作,以及飞行速度的急剧改变。一套完整的特技飞行动作往往是若干基础动作的组合。若参与特技飞行的飞行器不止一架,飞行技巧还要考虑复杂情况下的编队飞行能力。 即使对于民航飞行员来说,特技飞行能力也有助于飞行员在遭遇异常飞行状况时采取非常措施挽救飞机避免空难,特别是遭遇失速和尾旋,或者在非常恶劣环境的机场内完成起降。而对于有兴趣的运动员来说,特技飞行也是很受欢迎的极限运动。在美国,特技飞行比赛是仅次于美国职棒联赛和纳斯卡赛车的观众第三多的运动项目。特技飞行也是航展上常见的助兴项目。.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特技飞行

盧安達-烏隆地

盧安達-烏隆地(Ruanda-Urundi),原先在1916年至1924年間是比利時的附庸國;1924年-1945年間則為國際聯盟的託管地;二戰後又成為聯合國的託管地至1962年,盧安達和蒲隆地同時獨立為止。.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盧安達-烏隆地

韦姆

韦姆(Weismes)是位於比利时列日省部瓦尔什河河谷的一座城市,人口6,728人(2006年)。伟姆的主要语言是法语,但同时也使用德语,周围的自治市都属于德语社群。该地原属德意志帝国,于1920年《凡尔赛条约》被割让给比利时。.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韦姆

莫里斯尼特

莫里斯尼特(Moresnet或Neutral Moresnet)是在1816年到1919年独立存在的一个极小面积约3.5平方公里的欧洲袖珍国家。莫里斯尼特的独立是因为两个大的邻国在它的归属问题上不能取得一致意见,因此决定使其成为中立的领土,双方平等地共享控制权。 莫里斯尼特位于亚琛西南约7公里,在德国、比利时、荷兰三国边界交点上的瓦尔斯山的正南。.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莫里斯尼特

莱茵兰

莱茵兰 (德语:Rheinland) 指德国西部莱茵河两岸的土地。但认为东岸文化不同,戏称该地是Schäl Sick—较为不好的对岸。莱茵兰本作地理名词,但也蕴含政治与文化意义。它曾是普鲁士的省份,称为莱茵省 (Rheinprovinz) 或莱茵普鲁士 (Rheinpreußen) ,亦即今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北萊茵-威斯特法倫两个省份。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协约国联军占领莱茵兰西部,并根据凡尔赛条约把该地非军事化。1936年,纳粹军队占领该地,破坏条约要求。.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莱茵兰

莱茵兰号战列舰

莱茵兰号战列舰(SMS Rheinland)是德意志帝国海军建造的首个无畏舰——拿骚级战列舰的其中一艘。它在采用独特六边形布局的六座双联装炮塔中装备有十二门。海军建造莱茵兰号及其姊妹舰是为了应对英国在1906年的划时代战列舰无畏号。莱茵兰号于1907年6月开始进行,次年10月下水,并于1910年4月投入服役。 莱茵兰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随公海舰队参与了广泛的行动,包括数次进入北海的舰队推进,以及对由战列巡洋舰组成的向英国沿岸发动的一些袭击提供支援。这些行动在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发的日德兰海战达到顶点,其中莱茵兰号曾于夜战中与英国的驱逐舰近距离交火。 莱茵兰号也曾在波罗的海服役,于1915年时担任支援部队的一份子。它于1918年再度重返波罗的海,作为援助的远征军核心而参与芬兰内战,但在抵达当地不久后便。其装甲的很大一部分和所有主炮都必须在重新浮起前移除。由于搁浅所造成的损害被认为过于严重,无法进行修复,因此莱茵兰号在战争的剩余时间内被迫退役并仅作为使用。至1919年,随着公海舰队在斯卡帕湾自沉,莱茵兰号被移交协约国,进而辗转售予荷兰的拆船商。自1920年起,该舰被最终拆解报废。其舰钟则被保留了下来,于德累斯顿的聯邦德國軍事史博物館展出。.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莱茵兰号战列舰

莱茵河航运中央委员会

莱茵宫,CCNR总部 莱茵河航运中央委员会(Commission Centrale pour la Navigation du Rhin;Central Commission for Navigation on the Rhine;缩写:CCNR)是世界上历史最长的国际组织,其目的是保障莱茵河的环境和航运安全,以促进欧洲的繁荣。.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莱茵河航运中央委员会

莱比锡大学

莱比锡大学(Universität Leipzig)位于德国萨克森州的莱比锡,创立于1409年,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也是现今德国管辖地区内历史第二悠久的大学,仅次于海德堡大学(1386年),另两所创建曾早于莱比锡大学的大学科隆大学(1388年—1798年,1919年重建)和埃尔福特大学(1392年—1816年,1994年重建)都曾关闭后又重开。1953年至1991年间,莱比锡大学曾名为“莱比锡卡尔·马克思大学”。 自从创建以来经历了近600年不间断的教学与科研,现在的莱比锡大学发展到了14个系、150多个研究所,有注册学生29668人(2006年冬季学期),是莱比锡最大的一所大学,萨克森州第二大的大学。著名校友有萊布尼茲、歌德、尼采、歷史學家蘭克、讓·保羅等。1879年德國生理學家威廉·馮特任萊比錫大學哲學教授時建立了第一個心理實驗室,標誌著現代心理學的開端。医学专业是莱比锡大学最知名的专业。.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莱比锡大学

聯繫邦

聯繫邦是指一個主權國家在一定程度上与另一个较大的主權國家有着一种自由的合作夥伴關係的特殊政治關係,也称為自由聯合关系。「自由聯合」关系由《自由联合条约》或《联系邦法》規範其相关的国家。 通常聯繫邦由其較大的自由联合国代為負責國防或外交事務。.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聯繫邦

聖誕樹行動

聖誕樹行動(德語:Unternehmen Tannenbaum,或譯為冷杉行動),早先稱為綠色行動(德語:Unternehmen Grün),是納粹德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所制定入侵瑞士的計畫。計畫後來取消,從未實施。.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聖誕樹行動

聖日耳曼條約

《圣日耳曼条约》(Vertrag von Saint-Germain)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与奥地利共和国于1919年9月10日在圣日耳曼昂莱签署的条约,正式名稱為圣日耳曼昂莱条约。条约的生效,宣布奥匈帝国正式解散。奥地利承认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南斯拉夫王国的独立。.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聖日耳曼條約

道威斯計劃

道威斯计划(Dawes Plan)又称为道斯计划,在1923年由美国提出,用以舒缓德国因凡尔赛条约赔款而承受的巨大财政压力。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盟军要求德国按照条约赔偿66亿英镑,令德国经济严重衰退。1923年,由于德国未能及时赔偿,法国与比利时军队占领德国西部工业重镇、盛产煤及钢铁的鲁尔区。这不但令德国人民震怒,而且还增加其经济负担。 为了解决困局和让德国继续赔偿,盟军赔款委员会任命美國行政管理和預算局局長查尔斯·盖茨·道斯主持计划,希望寻求让各方同意的方案。 道斯的委员会有十人,由比利时、法国、英国、意大利与美国分别派出两名代表。委员会负责寻求解决方案,协助德国在战后赔款,而赔款金额是大约二百亿纸马克 (因鲁尔事件大幅贬值的马克) 。.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道威斯計劃

菲利普斯学院

菲利普斯学院(Phillips Academy)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埃塞克斯县安多佛(又译“安多福”或“安道夫”)。该学院是一所私立高中,是十校联盟成员之一。該校现任董事长为華裔美籍投资家唐騮千,他毕业于該校,后來進入耶鲁大学。傳統上,菲利普斯学院的学生會進入耶鲁大学,而她的競爭對手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則會把學生送到哈佛大學。.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菲利普斯学院

萊因哈德·海德里希

莱因哈德·特里斯坦·欧根·海德里希(Reinhard Tristan Eugen Heydrich,,)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纳粹德国高官,也是纳粹大屠杀的主要执行者之一,曾任党卫队上级集团领袖及警察上將、国家安全部部長(管辖盖世太保、刑事警察及保安局)及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副总督/执行总督,亦曾担任国际刑警委员会(后改称国际刑警组织)主席,并召开了1942年的万湖会议,制订了犹太人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推动了德占欧洲地区内对犹太人的驱逐和种族灭绝。 许多史学家认为海德里希是纳粹高层中最为黑暗的角色,甚至阿道夫·希特勒亦称其为“铁石心肠之人”。海德里希为党卫队保安局创始人,负责通过逮捕、驱逐和谋杀以挫败反纳粹党活动。他参与筹划了“水晶之夜”,于1938年11月9日至10日组织冲锋队及其他平民在纳粹德国全境及奥地利部分地区对犹太人展开袭击,亦为大屠杀的起始事件之一。在抵达布拉格之后,海德里希试图巩固纳粹统治,压迫捷克文化,并大量驱逐和屠杀成员。他亦为别动队的直接负责人——該组织跟随德国军队活动,透過射击及毒气杀害了超过200万人,包括130万的犹太人。 1942年5月27日一支由英国培训、捷克和斯洛伐克军人组成、捷克斯洛伐克流亡政府组织的小队在布拉格对海德里希发动了刺杀行动(代号猿人作战),1周后海德里希伤重不治身亡。德国情报部门誤認刺客同利迪策及两个村落有关联,并展开报复行动,徹底摧毀了利迪策,當地16岁以上男性均遭射殺,几乎所有女性及儿童均由當局送往纳粹集中营并進一步殺害。.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萊因哈德·海德里希

萊茵蘭重軍事化

萊茵蘭重軍事化(Rheinlandbesetzung、Remilitarization of the Rhineland)是指納粹德國在1936年3月7日在凡爾賽條約規定的非軍事區萊茵蘭駐軍的行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凡爾賽條約規定德國不得在萊茵河左岸以西修建軍事設施,並在1925年的洛加諾條約確認。1935年3月,希特勒宣布重軍事化宣言,並決定在萊茵蘭重新駐軍。 Category:德國軍事.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萊茵蘭重軍事化

萨尔布吕肯

萨尔布吕肯(德语:Saarbrücken)是德国萨尔州的首府,人口约为17万9千人。 萨尔布吕肯曾经是一个巨大煤层的工业和运输中心。这里的工厂生产铁和钢、糖、啤酒、陶器、光学仪器、机器和建筑材料。但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萨尔州的工业重要地位逐渐下降,因为越来越多的德国公司开始从工资低下的国家直接进口廉价的煤。 萨尔布吕肯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包括:横跨萨尔河的石桥(1546年)、哥特式教堂St Arnual和建于18世纪的萨尔布吕肯城堡等。1815年,萨尔布吕肯被纳入普鲁士的控制。在二十世纪的两个时期(1919年至1935年、1945年至1957年),它成为法国轄下的一部分。包含薩爾布魯根在內的薩爾地區於1957年1月1日起回归德国版图。.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萨尔布吕肯

萨尔盆地地区

薩爾盆地地區 (法語: Le Territoire du Bassin de la Sarre、德語: Saarbeckengebiet),簡稱薩爾,是國際聯盟委託下,1920至1935年間被法國和英國佔領及管治的德國地區。薩爾的佔領是源於凡爾賽條約的其中一條條款。1933年該地區人口812,000人,首府為薩爾布呂肯。這個地區現時即是德國的薩爾邦,但是面積較小。1935年的全民公投後,這區回歸德國。.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萨尔盆地地区

萨克森号战列舰

萨克森号战列舰(SMS Sachsen)是德意志帝国海军最后建造的超无畏——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的第三艘舰。和她的姊妹舰符腾堡号一样,萨克森号最终并未完工。.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萨克森号战列舰

萨摩亚

薩摩亞独立国(薩摩亞語:Malo Sa'oloto Tuto'atasi o Samoa,Independent State of Samoa),简称萨摩亚,是一個南太平洋岛国,約位於夏威夷与新西蘭的中間、美屬薩摩亞的西方,為波利尼西亞群島的中心。1962年独立。.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萨摩亚

萨摩亚历史

萨摩亚可考的历史始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萨摩亚历史

顾维钧

顧維鈞(外文名:Vi Kyuin "Wellington" Koo,),字少川,江苏省嘉定县(今上海市嘉定区)人,中華民國外交家。 哥伦比亚大学毕业,1912年任袁世凱總統英文秘書,歷任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國務總理,署理大總統、國民政府駐法國、英國大使,駐聯合國首席代表、駐美大使,海牙國際法院副院長。被譽為中国现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 1985年病逝於美國紐約。.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顾维钧

血腥星期日 (1939年)

血腥星期日(德语: Bromberger Blutsonntag)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波兰人屠杀德裔平民的事件。1939年9月3日,德国入侵波兰后的第三天,波兰比得哥什市大批德裔平民被残酷杀害。事件中德裔平民被屠杀的数字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德国占领波兰后,以此次事件为借口,对波兰人展开了报复行动。.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血腥星期日 (1939年)

领土

领土,亦稱疆域,是指主权国家所管辖的地区範圍,通常包括一个该国国界(邊境)内的陆地(即领陆)、內水(包括河流、湖泊、内海),以及它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领空),有时亦会包括领海。 領土與國家存亡有密切關係,因為領土是国家的一部份,形成國家的必要條件,國家行使主權的地域及顯示出國家獨有的主權的方式。.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领土

装甲舰

装甲舰(Panzerschiffe,此词也指铁甲舰)是德国海军在一战后提出的一种新式舰种,在当时被各国海军称作“袖珍战列舰”或“口袋战列舰”。.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装甲舰

西南非洲

西南非洲(南非語:Suidwes-Afrika;德語:Südwestafrika),是納米比亞共和國在1915年至1990年間的正式名稱;在這段期間,南非聯邦接收原來由德意志帝國殖民的此區,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接受國際聯盟的委託管理,直到1990年3月21日納米比亞獨立為止。.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西南非洲

西俄罗斯志愿军

西俄罗斯志愿军,或称本莫特军是1918-1919年俄国内战中在前俄罗斯帝国的波罗的海诸省的一支军队。不像其他亲协约国的部队,它由德国支持并建立。根据康边停战协定第12条,在波罗的海地区的德军应在协约国认为情况适合之时撤出。撤出的命令在1919年6月凡尔赛和约签署后给出.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西俄罗斯志愿军

西里西亚号战列舰

西里西亚号战列舰(SMS Schlesien)是德意志帝国海军于1904年至1906年间建造的五艘德国级前无畏战列舰之一,以普鲁士时期的省份西里西亚命名。它在但泽的开始进行,1906年5月28日,并于1908年5月5日交付海军使用。这一的舰只于入役时便已落伍,其在尺寸、装甲、火力和速度上都不如革命性的英国新式战列舰无畏号。 入役后,西里西亚号被编入公海舰队的。它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头两年担任舰队旗舰;期间又被转移至其姊妹舰所在的。西里西亚号也参与了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发的日德兰海战,但在那里仅短暂交战。日德兰之后,它于1917年被用作训练舰并降格担当警戒值勤,直至完全退出。《凡尔赛条约》允许德国海军保留八艘老式战列舰用于沿海防御,其中便包括西里西亚号。它在重组后的魏玛国家海军还获得了广泛的运用;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该舰进行了重建并最终完成训练舰的改造。 西里西亚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则参加了有限的战斗,其中包括1940年入侵挪威。行动结束后,该舰再度被赋予次要职责。它最终于波罗的海以防空舰的身份结束了自己的服役生涯;1945年4月,西里西亚号驶往斯维内明德补充弹药及撤离伤兵,并于5月3日不慎触雷。它在浅水中沉没,尽管其大部、包括仍高于水面。在战争剩余的日子里,西里西亚号仍利用重型火炮掩护撤退的德国地面部队。它于战争结束后被拆解,尽管舰上的某些部分被一直保留至1970年代。.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西里西亚号战列舰

西里西亞

西里西亞(波兰语:Śląsk;德语:Schlesien;捷克语:Slezsko;西里西亚语:Ślonsk / Ślónsk;拉丁语:Silesia)是中欧的一个历史地域名称。目前,该地域的绝大部分地区属于波兰西南部,小部分则属于捷克和德国。奥得河及其支流几乎流经整个地区,两岸都有许多重要城市。该地沿着苏台德山脉,其南部与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接壤。西里西亚现在最大的城市是历史名城弗罗茨瓦夫和卡托维兹。 在中世纪,西里西亚最先属于波兰皮亚斯特王朝,后来为波希米亚王国夺得并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1526年起,它随着波希米亚王国归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1742年,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取胜,从奥地利获得西里西亚的大部分。这些地区后来组成了普鲁士的西里西亚省。 1945年之后,西里西亚绝大部分并入波兰(见右图)。小部分位于德国萨克森自由州,而奥匈帝国统治的部分现在位于捷克。 现在,西里西亚大部分地区位于波兰,目前被分为数个省(Voivodship):.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西里西亞

西方盟國的背叛

西方盟國的背叛是指有一種觀點,認為自1919年凡爾賽和約簽訂以來,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到冷戰期間,西方國家的政策基于实际利益,在政治上出賣中歐與東歐國家、及其他盟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許多過去遭受西方列強統治的歐洲小國,紛紛依照當時的民族自決原則宣告獨立,建立共和國政府,並且與西方列強大多簽訂了軍事協防條約;但是在最後依舊被這些實施自由主義阵營的國家拋棄,導致領土遭到敵國的佔領。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英法兩國對納粹德國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行動,採取了默許或至少不制止的態度;乃至於當德國戰敗後,這些國家面臨遭到蘇聯赤化,美國、英國及法國也沒有採取或僅採取一些有限的手段來阻止蘇聯的擴張行動;最後導致這些國家通通被併入了蘇聯的勢力範圍,並且建立了共產政權。 關於綏靖主義,最大的爭議在於許多歷史學家認為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與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要為當時坐視蘇聯擴張自己勢力而毫無作為的行為負責。主要原因在於,西方國家的領導人對蘇聯的影響力與意圖判斷錯誤,就如同10多年以前英國與法國錯估了納粹德國的影響力與意圖一樣。 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指出,當年邱吉爾曾經建議羅斯福,在擊敗納粹德國之後,繼續在歐洲抵抗蘇聯勢力的擴張,將史達林的勢力限制在蘇聯的領土範圍內即可;但是羅斯福無條件相信了史達林的保證而降低了對邱吉爾的支持,而沒有美國援助的英國無法獨自在歐洲大陸抵擋蘇聯,因此最後也就不了了之。.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西方盟國的背叛

西方戰線 (第一次世界大戰)

一次世界大戰的西方戰線是指1914年戰爭爆發後,德國入侵比利時與盧森堡後所開闢的戰區,前者迅速佔領了法國大片的重要工業地區,但戰爭形勢因為馬恩河戰役而有了戲劇性地改變,雙方沿著法國邊境自北海至瑞士挖了一連串的壕溝實行陣地戰,整條戰線在戰爭大部分時間都未有明顯的變動。在1915年至1917年期間,雙方沿著此戰線發動了一些大型攻勢,其以大規模火砲的砲擊與步兵進行攻擊,然而在結合壕溝、機槍巢、鐵絲網和火砲的防禦工事下造成進攻方巨大的人員傷亡,而防禦者則發動反攻;因此,雙方的進攻皆無明顯的成果。為了打破僵局,雙方研發了新型的軍事科技與戰術,包括毒氣、噴火器、飛機和戰車等,但僅讓戰線有了小幅的改變。 儘管此戰區大部分時間處於停滯狀態,卻被證明對於戰爭的結果具有決定性,協約國軍隊於1918年時已擁有同盟國無法阻擋的軍事力量,令德軍指揮官瞭解到戰敗已無可避免,其政府被迫簽署停戰協議,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西方戰線 (第一次世界大戰)

西普鲁士

西普鲁士省(Provinz Westpreußen; Prusy Zachodnie)是1773-1824年及1878-1918年间普鲁士的一个省分。1918年后,该省的中部成为了波兰走廊和但泽自由市,而其余仍是魏玛共和国的领土则成为了波森-西普鲁士和位于东普鲁士的西普鲁士地区。 除了这两段时间西普鲁士作为一个省分存在之外,「西普鲁士」一词在13世纪开始,至1945年亦是中欧历史地区的名称,历史上这地区是普鲁士人居住的地方,之后的多个世纪德国人、斯洛温人、卡舒比人、雨格诺派教徒、波兰人、门诺派教徒、苏格兰人等相继迁入。.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西普鲁士

親衛隊突擊隊員

親衛隊突擊隊員(Sturmmann)是納粹德國準軍事組織「親衛隊」的一個階級,首創於1921年。 本階級的德語原文「Sturmmann」可追溯至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成員的稱號。.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親衛隊突擊隊員

香槟酒

香槟酒(vin de Champagne,或Champagne)是產於法國香槟地区(不同于干邑地区的大小香槟区)按照严格的法律规定酿造的的一種葡萄气泡酒。香槟酒需要在葡萄酒瓶中进行二次发酵,产生二氧化碳,从而产生气泡。 根据法律,只有在法国香槟区,选用指定的葡萄品种,根据指定的生产方法流程所酿造的气泡酒,才可标注为香槟。在美国,由于历史原因,部分当地产的气泡酒仍在酒标上使用“香槟”一词;中国大陆则对香槟实行保护。.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香槟酒

香港20世紀初歷史

20世紀初,英國對香港的管治逐漸上軌道。然而中國大陸的局勢不穩定,一直影響着香港。.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香港20世紀初歷史

香港歷史

香港歷史始於超過公元前3萬年的舊石器時代居住於華南地區沿岸島嶼的原住民,其後被秦朝納入中國版圖後,踏入信史的開端。自古以來香港就是位於汉族地區南部沿海的一個農業、捕魚及產鹽之處。其後大英帝國佔領香港,沒收原居民的土地,建立殖民地而成為自由港,香港早期以經營鴉片貿易為主,隨後發展為東南亞與中國的貿易中轉站。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起至改革開放前,東南亞與中國大陸的貿易全部停止,香港逐漸由貿易港口轉型成製造業城市,再次在東南亞排華後不停吸收華人資本,與主要競爭對手新加坡一同成為以世界各地華人資本為主的國際金融中心。 在香港建立英國殖民地之前,未有「香港」概念,惟「香港」經由英國發展已經不僅再是一個小漁港,它屬於亞洲中心位置,南海内海。而「香港」這名稱,最早是出現在明朝的《粵大記》上,位置為今日的鴨脷洲内小型漁村。直至1841年香港開埠後初期,英國政府正式為此地命名為「香港」,並且慢慢由漁村發展成為城鎮。其繼香港島後,九龍半島亦分別為永久英屬領土;及後為《新界拓展條約》租借新界地區為期99年,但英國從未交過租金。1953年,英國女王伊利沙伯二世更為香港進行加冕香港典禮為英國永久屬地。 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英國簽訂了《中英聯合聲明》及制定香港基本法實行一國兩制以保障香港人五十年不變,亦確定1997年7月1日起,英國將香港主權移交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此舉標誌着英國統治香港的時期正式結束。.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香港歷史

马克斯·韦伯

克西米利安·卡爾·艾米爾·韋伯(Maximilian Emil Weber,),小名馬克斯·韋伯(Max Weber)是德国的政治經濟學家、法學家、社会学家、哲學家,他被公認是現代社會學和公共行政學最重要的創始人之一。韋伯最初在柏林洪堡大學開始教職生涯,並陸續於弗莱堡大学、海德堡大学、维也纳大学、慕尼黑大学等知名学府任教。他對於當時德國的政界影響極大,曾前往凡爾賽會議代表德國談判,並且參與了魏玛共和国憲法(即魏玛宪法)的起草設計。 韋伯的主要著作圍繞於社會學的宗教和政治研究領域上,但他也對经济学領域作出極大的貢獻。他的知名著作《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是他對宗教社會學最初的研究,韋伯在這本書中主張,宗教的影響是造成東西方文化發展差距的主要原因,並且強調新教倫理在资本主义、官僚制度、和法律權威的發展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然而近代著名社會學家安東尼·紀登斯指出韋伯並未提出足夠的證據實例證明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發展有關,許多不以基督教為主要信仰的國家經濟發展一樣很出色。韋伯並將國家定義為一個「擁有合法使用暴力的壟斷地位」的實體,這個定義對於西方現代政治学的發展影響極大。他在各種學術上的重要貢獻通常被通稱為「韋伯命題」。.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马克斯·韦伯

马克斯·鲍尔

克斯·鲍尔(Max Bauer,),是德国zh-hans:炮兵;zh-hant:砲兵;-专家,一战中在德军总参谋部(德意志帝國最高陸軍指揮埃里希·鲁登道夫將軍麾下)中服役。在1915年7月,他成為總參謀部的第一廳的廳長。他動員工業生產彈藥和寫了一篇關於「防守戰術」小冊子。1916年12月他獲頒功勛勳章,1918年3月18日授「」作為更高一級的獎勵。一战后为中華民國德国顾问团的成员。1929年5月6日,因蔣桂戰爭感染天花病死,初葬於上海市。1929年8月5日,他的遺體運回德國並安葬於希維諾烏伊希切。.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马克斯·鲍尔

魏宸组

魏宸组(),男,字注东,湖北省江夏县人。中国民主革命家、外交官。.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魏宸组

魏瑪共和國

威瑪共和國(Weimarer Republik)指1918年至1933年採用共和憲政政体的德国,于德意志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霍亨索伦王朝崩溃后成立。由於這段時間施行的宪法(一般称之为《威瑪憲法》)是在憲法召开的国民议会上通过的,因而得此名稱。其使用的國名為「德意志國」(Deutsches Reich)。「威瑪共和」这一稱呼是后世历史学家的称呼,从来不是政府的正式用名。有如現在的法蘭西共和國算是第五共和國,共和是針對政權的說明。 威瑪共和是德国历史上第一次走向共和的嘗試,于德国十一月革命后而生,因阿道夫·希特勒及纳粹党在1933年上台执政而结束。虽然1919年的威瑪共和宪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在法律上仍然有效,但納粹黨政府在1933年采取的一体化(Gleichschaltung)政策已经彻底破坏了共和国的民主制度,所以魏玛共和国在1933年已经名存实亡。.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魏瑪共和國

豪赫蒂夫

豪赫蒂夫(Hochtief Aktiengesellschaft,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是一家德国最大的建筑施工公司,豪赫蒂夫网站,于2006-11-10造访;。其总部位于德国埃森,业务遍及全球。在美国,其子公司特纳公司(Turner Corporation)为美国建筑市场规模最大的公司之一,特纳公司网站,于2006-11-10造访;,在澳大利亚,其子公司CIMIC集團(前身為禮頓集团,Leighton Group)为澳大利亚建筑市场规模最大的公司 ,禮頓集团网站,于2006-11-10造访;,截至2006年,豪赫蒂夫共5家法人子公司,总员工42000人。其中除豪赫蒂夫机场公司(HOCHTIEF AirPort)主要涉足机场管理领域外,其他四家的经营范围全部为建筑领域项目策划、融资、建筑施工和运作。2004年,豪赫蒂夫总销售额达119.4亿美金,其中80%来自德国以外的国际市场, Hochtief网站新闻稿,于2006-11-10造访;。 豪赫蒂夫创建于19世纪70年代,100多年的历史中,公司完成众多大型建筑施工项目的建造,如埃及阿布辛拜勒神庙迁移工程(因修建阿斯旺水坝致使尼罗河水位上升而将其进行整体迁移保护),于2006-11-10造访;,新雅典国际机场(Athens International Airport),于2006-11-10造访;,德国第一座核电站,于2006-11-10造访; 等。此外,豪赫蒂夫也以修建鲍豪斯建筑学派许多著名建筑著称,尤其是它建造的关税同盟煤矿(Zollverein colliery),豪赫蒂夫网站,于2006-11-10造访; ,世界文化遗产官方网站,于2006-11-10造访; 和稍后建造在萨克森-安哈尔特州德绍城重建的Kandinsky-Klee house,豪赫蒂夫网站,于2006-11-10造访; ,世界文化遗产官方网站,于2006-11-10造访;,两件作品至今都已被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但是,豪赫蒂夫的声誉却因其在二战与德国纳粹的密切关系和强迫工人劳动而有所折损,豪赫蒂夫网站,于2006-11-10造访;。它为德国纳粹建造许多知名建筑,如柏林的元首地堡(Führerbunker,希特勒自杀地点)、希特勒的别墅伯格霍夫(Berghof)和纳粹军的军事指挥部狼穴等,豪赫蒂夫网站,于2006-11-10造访;。豪赫蒂夫近些年也有许多知名工程问世,如土耳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跨海大桥,豪赫蒂夫网站,于2006-11-10造访;,沙特阿拉伯的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国际机场,豪赫蒂夫网站,于2006-11-10造访; 和法兰克福的商品交易会大厦(Messeturm),豪赫蒂夫网站,于2006-11-10造访;,Structurae网站,于2006-11-10造访; 和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大厦,豪赫蒂夫网站,于2006-11-10造访;,Structurae网站,于2006-11-10造访;。.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豪赫蒂夫

费多尔·冯·博克

莫里茲·阿爾布雷希特·弗里德里希·弗朗茲·費多爾·馮·波克(Moritz Albrecht Friedrich Franz Fedor von Bock,)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德國陸軍元帥。波克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因表現優異而獲得了功績勳章,並在戰後成為威瑪防衛軍限額的4,000名軍官一員。在約20年的戰間期間,波克的軍事地位逐漸高陞,1937年時他成為了德軍中資歷僅次於威爾納·馮·弗里奇與格特·馮·倫德斯特的第3號人物。二戰爆發後,波克先於1939年波蘭戰役中指揮北方集團軍;1940年波克再於西線攻勢中指揮B集團軍;1941年波克再度擔任中央集團軍司令,為入侵蘇聯的作戰:「巴巴羅薩行動」的主力。 在蘇德戰爭爆發初期,波克指揮中央集團軍完成了數個重大的包圍與殲滅會戰,俘虜與擊潰超過百萬名蘇軍,但到了1941年9月中央集團軍在波克的反對下被抽調裝甲部隊至其他戰線,延遲了對蘇聯首都莫斯科的攻擊時間,使蘇軍得以組織、集結部隊和設置防線,当地的冬季亦到來,而德軍莫斯科前線部隊並未獲得冬季裝備,攻擊力度盡失。不久蘇軍自遠東調來的生力軍發動反攻,德軍節節敗退,而主張儘快撤退的波克則被阿道夫·希特勒解職,征服莫斯科失敗的「颱風行動」也成為了前者最為有名的指揮事例。 1942年初波克再度出任南方集團軍總司令,後又為B集團軍司令,指揮藍色行動,但到了7月13日,波克因部隊進展過慢,引起希特勒不滿而被免職,從此便再未獲啟用。在戰爭最後幾天的1945年5月3日波克與其妻子和女兒於乘車前往漢堡的路上被英國的戰鬥轟炸機掃射,乘客全數身受重傷,波克本人則在隔天於歐登堡的醫院中去世,他也因此成為了納粹德國唯一一位被盟軍擊斃的元帥。.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费多尔·冯·博克

路德維希·馮·羅伊特

路德維希·馮·羅伊特(Ludwig von Reuter,)是一位德意志帝國海軍上將,也是率領德國公海艦隊至斯卡帕灣扣押的艦隊指揮官。羅伊特在1919年6月21日下令艦隊自沉,將近乎全部的公海艦隊艦隻鑿沉於斯卡帕灣。.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路德維希·馮·羅伊特

黎胥留號戰列艦

黎塞留号战列舰(Richelieu)是黎塞留级战列舰的首舰,该级别也是法国建造的最后一级战列舰,同時也是世界首艘1922年華盛頓海軍條約後建造的現代戰艦,整體設計類似於敦刻尔克级战列舰放大版。本艦以法国第一任首相紅衣主教黎塞留命名,于1935年在布雷斯特动工,該艦建造目的主要是為了對抗義大利维托里奥·维内托级战列舰,並是法國首艘標準排水量達35,000噸的作戰船艦,其前甲板以超射布局装设2座四联装砲塔,后甲板则不设主炮,取而代之是以品字形排列的3座三联装152毫米副炮。在裝甲與水下保護,堪稱是當時當代水準,只略遜於日本大和级战列舰。然而在防空上,該艦防空砲砲塔較少,並且只有光學射控系統。在航速上,試運行時其航速比歐洲同世代的戰艦還要快一些,並優於當時美國的高速戰艦。 1940年6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黎塞留号在布雷斯特基本建成,完工时舰上的主要设备已安装完毕,但都未经过调试。1940年6月15日,英法聯軍在陸上遭到嚴重打擊,為避免被德軍捕獲,黎塞留号离开布雷斯特船塢,並朝法屬西非达喀尔前進。6月18日,黎希留號抵达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並加入維希法國一方。在1940年達喀爾戰役期間,黎希留號成功阻止英軍與自由法國的入侵。1943年火炬行動後,黎希留號归入盟军指挥下,並開往美國紐約布魯克林造船廠進行整修。1944年到1945年期間,黎希留號前往印度洋與英國皇家海軍會合,並歸入英國遠東艦隊指揮。1945年,黎希留號回歸法軍,並抵達法屬印度支那。黎希留號最後服役至1960年代。.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黎胥留號戰列艦

黑尔戈兰级战列舰

黑尔戈兰级战列舰(Großlinienschiff der Helgoland-Klasse)是德国的第二个无畏类战列舰。从1908年至1912年,该级别共建成4艘舰只,分别为:主导舰黑尔戈兰号、奥尔登堡号、东弗里斯兰号以及图林根号。其设计较之前级拿骚级有了显著改善:它们以更大的305毫米取代了装备于早期舰只上的280毫米炮,并有更高效的推进系统。作为德意志帝国海军唯一设置三座烟囱的无畏舰,黑尔戈兰级在外观上可以轻易的与前级区分开。但另一方面,舰只仍沿用了前级的六边形主炮布局。 黑尔戈兰级舰只在入役公海舰队后组成了的第一支队,与隶属于第一战列分舰队第二支队的拿骚级舰只并肩作战。它们都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主要战斗,包括在北海的日德兰海战以及在波罗的海的。全部4艘舰均在战争中幸存,但没有成为被扣押在斯卡帕湾的德国舰队的一份子。当德国主力舰只在斯卡帕湾自沉后,4艘黑尔戈兰级舰只作为沉没舰只的替代品被予协约国。东弗里斯兰号被美国海军带走,并于威廉·米切尔在1921年7月进行的空中力量演示中用作。黑尔戈兰号及奥尔登堡号被分别分配至英国和日本,并于1921年报废。图林根号则于1920年被交付至法国,用作法国海军的靶舰,该舰最终于1923年至1933年间拆解。.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黑尔戈兰级战列舰

黑森号战列舰

黑森号战列舰(SMS Hessen)为德意志帝国海军所建造的五艘不伦瑞克级前无畏战列舰的第三艘,以当时的黑森大公国命名。它于1902年开始进行,翌年,并于1905年投入舰队服役。其姊妹舰还包括有不伦瑞克号、艾尔萨斯号、普鲁士号和洛特林根号。与世纪之交建造的所有其它前无畏舰一样,黑森号随着无畏号于1906年下水而迅速被淘汰,因此,它在德国舰队中的运用十分有限。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黑森号作为第三支队的第二艘舰参与了日德兰海战的行动。其中在最后一场由主力舰之间进行的日间战斗中,黑森号及第二分舰队的其它前无畏舰负责掩护海军少将弗朗茲·馮·希佩爾麾下的第一侦察集群,从英国海军中将戴维·贝蒂率领的战列巡洋分舰队的追击中撤退。海战结束后,黑森号被解除武装,并被用作一艘。 一战结束后,黑森号是根据《凡尔赛条约》条款,允许德国保留的为数不多的几艘过时战列舰之一。它曾于整个1920年代和1930年代早期作为岸防舰使用,却于1934年退出了前线服役。翌年,舰只被改造为由无线电控制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黑森号以此身份服役,同时亦于波罗的海及北海担任破冰船的工作。战争结束后,舰只于1946年被割让予苏联,并更名为塞尔号(Tsel),服役至1960年报废。.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黑森号战列舰

黑森人民邦

黑森人民邦(德语:Volksstaat Hessen)是从1918年黑森-达姆施塔特大公国的名字,直到194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黑森大公国(德语:Großherzogtum Hessen)成为一个共和国,改名为“人民国家”(意味着没有君主而不是社会主义)。它的首都是达姆施塔特。国家由省上黑森(德语:oberhessen),施塔肯堡(首都达姆施塔特)和黑森(德国莱茵河,首都美因茨)。 该州的面积为7692平方公里²;有1347279名居民。大约三分之二的新教,其余为罗马天主教。依照凡尔赛条约,约40%的国家的领土(特别是莱茵的一部分,黑塞和施塔肯堡)被法国占领军直到1930年6月30日。二战结束后,上黑森和施塔肯堡由美国占领区的一部分,在莱茵黑森,在莱茵河的左岸为法国占领区内。1945年9月19日,美国占领军政府创建新的黑森州(德语:Groß-Hessen)从普鲁士的黑森-拿骚省和法兰克福是主要的普鲁士。大黑森改名为黑森州在1946年12月1日和后来成为西德联邦州。该州在莱茵河的部分随后成为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的一部分(莱茵兰-普法尔茨联邦州) Category:魏玛共和时期各邦国 Category:纳粹德国行政区划 Category:黑森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莱茵兰-普法尔茨州行政区划史.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黑森人民邦

輕型裝甲偵查車

輕型裝甲偵查車(德語:Leichter Panzerspähwagen),是納粹德國在1935-1944年開發生產的一系列輕型四輪傳動裝甲車。.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輕型裝甲偵查車

边境总督号战列舰

边境总督号战列舰(SMS Markgraf)是四艘国王级战列舰的第三艘舰,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于德意志帝国海军。该舰于1911年11月进行,1913年6月4日,并于战争在欧洲爆发的短短两个多月后,即1914年10月1日正式编入公海舰队。边境总督号在五座双联装炮塔中装备有十门305毫米50倍径速射炮,且最高航速为。它是为纪念原神圣罗马帝国的所命名,而这一贵族等级则相当于中国封建时代的侯爵。 连同她的三艘姊妹舰——国王号、大选帝侯号和王储号,边境总督号在战争期间参与了舰队的大部分军事行动,其中包括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发的日德兰海战。在日德兰,边境总督号是德舰队形的第三艘前导舰,并与敌对的英国大舰队猛烈交火。它共受到5枚大口径炮弹击中,并造成23名船员伤亡。边境总督号也参加了1917年末攻克里加湾的阿尔比恩行动。在行动圆满结束后,该舰在返回德国途中触雷受损。 随着德国战败和在1918年11月签署停战协定,边境总督号与大多数公海舰队的主力被英国皇家海军扣押在斯卡帕湾。在同盟国就《凡尔赛条约》的最终版本进行协商期间,这些舰只被解除武装并仅保留了基干船员。至1919年6月21日,即条约签署前的前一天,海军少将路德维希·冯·罗伊特作为被扣押的舰队指挥官,下令全数凿沉己方舰队,以确保英国无法强占舰只。但不同于大多数的自沉舰只,边境总督号从未被捞起拆解,其残骸仍然留存在斯卡帕湾底部。.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边境总督号战列舰

霞飛級航空母艦

霞飛級航空母艦(Joffre-class)是法國海軍在二次世界大戰前設計的航空母艦,本級艦預計建造2艘,首艦以法國一戰著名元帥約瑟夫·霞飛命名,並於1938年11月26日在。2號艦以法國前總理保羅·潘勒韋命名,預計在1940年至1942年間開工。然而法國本土在1940年淪陷,霞飛號建造被中止,潘勒韋號甚至從未開工。 維希法國時期,弗朗索瓦·達爾朗海軍上將多次向德國建議續建霞飛號,將這只完成28%的艦體完工,但因達爾朗在1942年倒戈到同盟國而中止。德國海軍在接收艦體後,以清空船台為由將其拆毀。.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霞飛級航空母艦

霞飛號航空母艦

霞飛號航空母艦(Joffre)是霞飛級航空母艦的首艦,其同型艦為潘勒韋號,本艦以法國一戰著名元帥約瑟夫·霞飛命名,並於1938年11月26日在。然而法國本土在1940年淪陷,霞飛號僅在建造進度為28%時便中止。維希法國時期,弗朗索瓦·達爾朗海軍上將多次向德國建議續建霞飛號,但因達爾朗在1942年倒戈到同盟國而中止。德國海軍在接收艦體後,以清空船台為由將其拆毀。.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霞飛號航空母艦

胡戈·施佩勒

胡戈·施佩勒(Hugo Sperrle; 1885年2月7日 - 1953年4月2日),是一位第二次世界大戰 時期的德國空軍元帥,也是當時德軍最壯碩的將軍之一,施佩勒身高達196公分,體重則有100公斤。.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胡戈·施佩勒

胶州湾租借地

德国胶州保护领(Kiautschou, Deutsches Schutzgebiet,通称德国胶澳租借地),德国于1898年在中国设立的租借地,包含胶东半岛胶州湾周边地区,总面积552平方公里。行政中心(首府总督府)位于青岛。1914年由日本军政府接管,称作“膠州湾租借地”。 租借地设立时,德国当局基于“膠州”一词进行该处地名的翻译,德文写作“Kiautschou”,英文写作“Kiaochow”、“Kiauchau”或“Kiao-Chau”。中国人为避免与清政府的“胶州”相混淆,一律译作“胶澳”。.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胶州湾租借地

興登堡號飛船

興登堡號飛船(LZ 129 Hindenburg),航空器註冊編號為D-LZ 129,是一艘德國的大型载客硬式飛船和兴登堡级飞艇的主导舰船。该系列是世界上最长的飞行器,并且是体积最大的飞艇型号。它由齐柏林公司(Luftschiffbau Zeppelin Gmbh)在腓特烈港的博登湖设计并建造。建成后,它由德意志齐柏林飞艇运输(Deutsche Zeppelin Reederei)于1936年3月投入运营。它在第二个飞行季中的第一次跨太平洋飞行于1937年5月6日在新泽西州曼彻斯特镇莱克湖海军航空总站上空尝试降落时爆炸烧毁。 兴登堡号得名于陆军元帅保罗·冯·兴登堡,他自1925年到他于1934年去世期間担任德国联邦大总统职位。.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興登堡號飛船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或译作--、--、--(Aspirin),也称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是水杨酸类药物,通常用作止痛剂、和消炎药,亦能用於治療某些特定的發炎性疾病,例如川崎氏病、心包炎,以及風溼熱等等。心肌梗塞後馬上給藥能降低死亡的風險。本品也能防止血小板在血管破损处凝集,有抗凝作用。高心血管風險患者长期低剂量服用可预防心脏病、中风与血栓。该药还可有效预防特定幾种癌症,特别是直肠癌。。對於止痛及發燒而言,藥效一般會於30分鐘內發揮。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NSAID),在抗發炎的角色上與其他NSAID類似,但阿斯匹靈還具有抗血小板凝集的效果。 阿司匹林的其中一個常見的副作用是會引起胃部不適。更嚴重的副作用則包含胃潰瘍、等等,也可能會使氣喘惡化。其中年長者、酗酒者,以及還有服用其他非甾体抗炎药或抗凝剂者,出血風險更高,妊娠後期也不建議用藥。有感染的孩童不建議用藥,因为这会增加患瑞氏综合征的风险。。高劑量者可能會引起耳鸣。 虽然它们都有名为水杨酸的类似结构,作用相似(解热、消炎、镇痛),抑制的环氧化酶(COX)也相同,但阿司匹林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抑制作用不可逆,而且对环氧化酶-1(COX-1)的抑制作用比对环氧化酶-2的(COX-2)更强。 阿司匹林衍生自柳树皮中发现的化学物质。早在2400年前柳树皮就用来治病,希波克拉底就用它来治头痛。1763年,在牛津大学的沃德姆学院,首次从柳树皮中发现了阿司匹林的有效成分水杨酸。1853年,化學家將水杨酸钠以乙酰氯處理,首次合成出乙醯水楊酸。此後五十年,化學家們逐步提升生產的效率。1897年,德国拜耳開始研究乙醯水楊酸的醫療用途,以代替高刺激性的水楊酸類藥物。到1899年,拜耳以阿司匹林(Aspirin)為商標,將本品銷售至全球。此後五十年,阿斯匹靈躍升成為使用最廣泛的藥物之一。目前,拜耳公司在很多國家對於「阿司匹靈」一名的專利權已經過期,或是已經賣給其他公司。 本品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每年的消费量约40,000公噸(約500至1200億錠)。本品列名於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之中,為基礎公衛體系必備藥物之一。,每劑在发展中国家的批發價約介於0.002至0.025美元之間。,每月劑量在美國的價格低於25.00美金。本品目前屬於通用名药物。.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阿司匹林

阿尔萨斯

阿尔萨斯(Région Alsace;Elsass)是法国东部地区,以莱茵河南北分开成两个部份:北部的下莱茵省和南部的上莱茵省。古代是法兰克王国的一部分,作为哈布斯堡家族的发源地,在17世纪以前归属神圣罗马帝国,三十年战争后根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割让给法国(首府斯特拉斯堡到路易十四时代完全被法国吞并)。它和洛林都在普法战争后割让給普鲁士,一战结束后重新被法国吞并,二战初期又被纳粹德国占领,至二战结束再次被法国吞并,阿尔萨斯和洛林都是白葡萄酒的著名产地。 2016年1月1日起,阿爾薩斯、香檳-阿登和洛林等三個大區合併成大東部大區。.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阿尔萨斯

阿尔贝一世 (比利时)

阿尔贝一世(Albert I,),比利时国王(1909年~1934年在位)。利奥波德二世之侄,利奥波德一世之孫。他在即位前的称号是佛兰德伯爵。.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阿尔贝一世 (比利时)

阿尔贝特国王号战列舰

阿尔贝特国王号战列舰(SMS König Albert)是德意志帝国海军皇帝级战列舰的第四艘舰。该舰于1910年7月17日在但泽的进行,1912年4月27日,并于1913年7月31日交付海军服役。它在五座双联装炮塔中装备有十门305毫米50倍径速射炮,最高航速为。阿尔贝特国王号先是被编入公海舰队的;其后又转移至第四战列分舰队,并在生涯的大部分时间服役于此,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 连同其姊妹舰皇帝号、腓特烈大帝号、皇后号和柳特波德摄政王号一起,阿尔贝特国王号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大部分舰队主要行动,尽管当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发日德兰海战时,它仍身处旱坞维修。因此,它成为在舰队服役却错过了战争中最大规模海战的唯一战列舰。该舰还参与了阿尔比恩行动,于1917年10月对俄国控制的里加湾岛屿实施两栖攻击。 当德国战败并于1918年11月签署了停战协定后,阿尔贝特国王号随公海舰队的大多数主力艦都被英国皇家海军扣押于斯卡帕湾。这些舰只被解除武装,并且在協約國就《凡尔赛条约》的最终版本进行谈判期间仅保留了基干船员。至1919年6月21日,即条约正式签署的一周前,海军少将路德维希·冯·罗伊特作为被扣押舰队的指挥官下令全数凿沉己方舰队,以确保英国人无法强占舰只。阿尔贝特国王号残骸于1935年7月被打捞上岸,随后在1936年拆解。.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阿尔贝特国王号战列舰

阿喀琉斯宫

阿喀琉斯宫(Αχίλλειο)位于希腊西北部的克基拉岛,是奥地利皇后茜茜根据奥地利领事亚历山大·冯·Watzberg的建议兴建希腊国家旅游组织在阿喀琉斯宫的信息窗的一座夏宫。这座夏宫以希腊神话英雄阿喀琉斯为中心主题。.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阿喀琉斯宫

阿玛宗号小巡洋舰

陛下之舰阿玛宗号(SMS Amazone)是德意志帝国所建造的十艘瞪羚级小巡洋舰的六号舰,以希腊神话民族阿玛宗命名。它由基尔的日耳曼尼亚船厂承建,于1899年开始、1900年10月、至1901年11月投入舰队使用。其包括有十门和两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最高速度可达21.5节。 在和平时期的职业生涯当中,阿玛宗号都跟随公海舰队的侦察部队服役。当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8月爆发时,它则被部署为岸防舰。它于1916年解除武装并作使用,1917年则改装为。战争结束后,阿玛宗号获新组建的魏玛国家海军保留下来,继而于整个1920年代维持在役状态。1931年后,它被降格担任次要职责,并继续作为宿营船服役至1950年代。阿玛宗号最终于1954年拆解报废。.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阿玛宗号小巡洋舰

阿科纳号小巡洋舰

陛下之舰阿科纳号(SMS Arcona)是德意志帝国所建造的十艘瞪羚级小巡洋舰的九号舰,以德国吕根岛北部的峭壁命名。它由不来梅的承建,于1901年开始、1902年4月、至1903年5月投入舰队使用。其包括有十门和两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最高速度可达21.5节。 阿科纳号于20世纪上半叶曾先后跟随德国三个时代的海军服役。在1900年代早期的德意志帝国海军生涯期间,它曾分别被部署至舰队和海外。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它被用作海岸防御船具,然后在大西洋充当的。战争结束后,它又短暂服役于魏玛国家海军直至退役,并执行次要任务。当纳粹德国海军于1935年成立后,将阿科纳号改造成了一座浮动的高射炮台,并利用它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德国的一些港口进行防御。舰只于战争的最后几天自沉,后于1948-1949年间拆解报废。.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阿科纳号小巡洋舰

阿爾弗雷德·約德爾

阿爾弗雷德·約德爾(德語:Alfred Josef Ferdinand Jodl,)是一位納粹德國一級上將,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德意志國防軍最高統帥部作戰部長,成為威廉·凱特爾的副手,負責制定二戰時德國許多軍事行動。在紐倫堡審判中他被判為戰犯,處以絞刑而死;卻在行刑6年後,被撤銷了於紐倫堡被指控的主要罪行,宣判無罪。.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阿爾弗雷德·約德爾

阿爾貝特·凱塞林

阿爾貝特·凱塞林(Albert Kesselring,)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位德國空軍元帥。在橫跨兩次世界大戰的軍事生涯中,凱塞林成為了納粹德國最具指揮能力的將領之一,並跻身僅有27人的鑽石橡葉帶劍騎士鐵十字勳章获得者之列。凱塞林是二次大戰德軍將領中最受歡迎的一位,其對手盟軍也給他取了個「微笑的阿爾貝特」的綽號。 凱塞林於1904年以見習軍官的身份加入了,服役於砲兵部門。1912年,他完成了作為氣球觀測員的訓練。在不久后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他曾在東西兩線服役過。之後,儘管未曾進入研修,凱塞林還是分派至總參謀部服勤。凱塞林在戰後留於德國陸軍中,但於1933年離職,并赴任帝國航空部行政首長。在此職位上,凱塞林參與重建德國航空工業,奠定了未來德國空軍的基礎,並在1936至1938年期間擔任空軍參謀長。二戰期間,凱塞林指揮空軍參與了波蘭與法國的入侵行動、不列顛戰役和巴巴羅薩行動;他亦曾擔任南方戰區總司令,指揮地中海和北非戰場全部的德軍部隊;在盟軍登陸義大利後,凱塞林也組織部隊進行極為頑強的抵抗,一直到1944年10月意外受傷;在二戰最後幾天裡,凱塞林還擔任德軍西線總司令。凱塞林的軍事才能與成就甚至贏得了盟軍的尊敬,但其名聲也因為屬下部隊在義大利的屠殺行徑而受損。 戰後,凱塞林遭判戰爭罪,並判處死刑,但隨後赦免為無期徒刑。由於媒體宣傳與政治因素,官方對外聲稱因「健康理由」而將凱塞林於1952年釋放。凱塞林也是僅有的三位出版個人回憶錄的納粹德國陸空軍元帥之一,其書名為《最後一日的士兵》(Soldat bis zum letzten Tag)。.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阿爾貝特·凱塞林

阿爾薩斯-洛林

阿爾薩斯-洛林 (Elsaß-Lothringen;Alsace-Lorraine)指的是法國和德國在歷史上有過爭議的一處地區。此地區本屬神聖羅馬帝國,自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後逐漸成為法國領土。1871年普法戰爭後透過法蘭克福條約歸於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曾短暫宣告獨立,後來又再度成為法國的領土。納粹德國1940年恢復主權至1945年,又復歸法國所佔。 目前是法國的洛林的摩澤爾省、默爾特-摩澤爾省、孚日省和阿爾薩斯的上、下萊茵省。.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阿爾薩斯-洛林

阿瑟·貝爾福

阿瑟·詹姆斯·贝尔福,第一代贝尔福伯爵,KG,OM,PC,DL(Arthur James Balfour, 1st Earl of Balfour,),英国保守党政治家。曾任首相,任期自1902年7月开始,1905年12月结束。后任外交大臣,任期自1916年开始,1919年结束。 贝尔福生于苏格兰,曾经接受哲学教育。1874年大选后,他首次进入国会。贝尔福初入政坛时,被人视为一个门外汉,直至1887年,他获任为,表现出色,在1887年引入,以针对期间出现的杯葛、恐吓和非法集会。 1902年7月,贝尔福接过叔父第三代索尔兹伯里侯爵的两个职位(英国首相和保守党下议院领袖)。贝尔福担任首相期间,英国成功与法国签订挚诚协定,但保守党却因关税改革的问题而分裂。1905年12月,他向自由党让出权力。在次年1月的大选中,保守党及其盟友自由统一党大败,在国会中只剩下157个席位。贝尔福本人亦失去了东曼徹斯特选区席位,但他在一次补选中取得了伦敦市选区席位,重入国会。在大卫·劳合·乔治和国会审议1911年国会法令期间,他一直担任反对党领袖。1911年11月,因未能领导保守党赢得1910年两个大选,贝尔福辞去保守党下议院领袖一职。 贝尔福在1915年5月组成的联合政府中出任第一海军大臣,后于大卫·劳合·乔治所领导的联合政府中担任外交大臣(任期由1916年开始,1919年结束)。担任外相期间,他发布了贝尔福宣言,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家园,他亦因此广为人知。在1922年大选中,贝尔福退休,获封伯爵。在20世纪20年代晚期,他再度出山,在斯坦利·鲍德温第二次政府中任职。.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阿瑟·貝爾福

阿道夫·希特勒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德国政治人物,纳粹党领袖,1933年至1945年担任德国总理,1934年至1945年亦任纳粹德国元首。其于1939年9月发动波兰战役,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并为纳粹大屠杀的主要发动者之一。 希特勒生于时属奥匈帝国的奥地利地区,在林茨长大。1913年他迁往德国,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德国陆军服役並受勳。1919年希特勒加入纳粹党前身德国工人党,并于1921年成为纳粹党领袖。1923年他在慕尼黑发动政变,试图夺取权力,但最终失败并被监禁。在监禁期间希特勒撰写了其自传及政治宣言《我的奮鬥》的第一册。1924年被释放后,希特勒對凡爾赛条约进行批判,宣扬泛日耳曼主义、反犹太主义和反共主义,以其个人魅力、演说才能及政治宣传获得了广泛的民众支持。同时他频繁宣称国际资本主义及共产主义为犹太人反德意志民族的阴谋。 1933年纳粹党成为魏玛共和国国会第一大党,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此后其执政联盟再次在选举中获胜,并在国会中通过《授权法》,逐渐将魏玛共和国转变为一党专制、纳粹、极权及独裁统治的纳粹德国。希特勒借口抵御一战后由英国和法国主导的不公国际秩序,试图将犹太人从德国清除,建立其理想秩序。在其当政的前六年内,德国迅速自大萧条中复苏,打破一战后欧洲各国对其作出的各种限制,吞并数个德意志民族所居住的他国领土,由此获得了相当一些德意志民族人民的支持。 希特勒试图为德意志民族获取在其他民族之上的特别“生存空间”,在外交上主张施行侵略与吞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的首要原因。他领导大规模武装扩军,并于1939年9月1日入侵波兰,打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使得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1941年6月,希特勒下令入侵苏联。至1941年年末,德国及其欧洲轴心国盟友已侵略占领欧洲和北非大部分地区。后来与苏联战事的不利局面及美国的加入导致德国由攻转守,并屡遭战略失败。在战争尾声阶段,1945年柏林战役期间,希特勒与其长期女友爱娃·布劳恩成婚。在他们成婚两日后(1945年4月30日),为避免被开坦克进城的苏联红军俘获,希特勒与布劳恩自杀身亡,其尸体被焚毁并被苏联红军找到。 在希特勒和其种族主义政治形态领导之下,纳粹政权屠杀了至少550万包括犹太人和身心障礙者在内的被视为劣等或不受欢迎的少数族裔。希特勒和纳粹政权亦在战争期间屠杀了近1,930万平民和战俘。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军事行动还造成了2930万军人及平民的死亡,其中平民的死亡数量为人类战争史上最高,使二战成为人类历史上死亡数量最高的战争。.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阿道夫·希特勒

阿拉多飛機製造廠

阿拉多飛機製造廠(Arado Flugzeugwerke)是德國一家飛機製造商,原為腓特烈港飛機結構公司(Flugzeugbau Friedrichshafen)在瓦尔讷明德(Warnemünde)的一家工廠。.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阿拉多飛機製造廠

蘇羅通ST-5機炮

蘇羅通ST-5機炮(口徑:20毫米)是德國萊茵金屬公司為了逃避凡爾賽條約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軍火工業的限制而在瑞士成立的子公司蘇羅通生產的一種防空機炮,此炮後來發展成為二次大戰時納粹德軍使用的Flak 30機炮,除了德國,此炮在抗戰時期也有用於中國國軍,國民政府在1935年(民國24年)在德國軍事顧問的建議之下少量購入,經過中央軍試用後效果良好而大量購買而成為抗戰時期國軍主力防空機炮。 蘇羅通ST-5機炮可以裝上車輪以戰馬拖運移動,到發射陣地改裝在一個三腳架上並可360度轉動,射擊時也很穏定,唯一缺點就是鑲入時比較費時。.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蘇羅通ST-5機炮

蘇聯入侵波蘭

1939年蘇聯入侵波蘭是指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的1939年9月17日開始沒有正式宣戰的軍事行動。這時是在納粹德國從西面入侵波蘭的16天後,蘇聯則是從東方實施入侵。入侵直至1939年10月6日結束及由德國和蘇聯瓜分和吞併整個波蘭第二共和國Gross pp.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蘇聯入侵波蘭

赤色职工国际

赤色职工国际(英文缩写为RILU,Красный интернационал профсоюзов),是共产国际创立的国际工会组织,与社会民主党创办的主张的国际工会联合会(“阿姆斯特丹国际”)对抗。1930年代面对德国法西斯的战争威胁,共产国际七大提出各国建立最广泛的,赤色职工国际于1937年解散。.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赤色职工国际

赫爾曼·穆勒

赫爾曼·穆勒(),出生在曼海姆,是德國的政治家。從1916年到1918年,他是國會成員。1919至1920年,作為德國社會民主黨的成員,他被任命外交部長,並代表德國簽署凡爾賽條約。在魏瑪共和國期間,他曾於1920年及1928至30年兩度出任德國總理。1931年,他在進行膽囊手術後死亡,他的死訊同時為德國社會民主黨帶來重大打擊。 category:德國政治人物 Category:德国社会民主党党员.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赫爾曼·穆勒

薩爾蘭

薩爾蘭(Saarland),原名薩爾(Saar)是德国西南部的一个联邦州,首府萨尔布吕肯,与德國莱茵兰-普法尔茨邦、法国洛林區,以及卢森堡接壤。萨尔兰州與上述各地區以及比利时的瓦隆地區等五處,共同构成,以彰顯德法雙語文化交流之在地特色。萨尔兰州的面积只有约2600平方公里,是德国除不来梅邦、汉堡和柏林外最小的一个邦;人口约100万。1999年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在该州执政至今。.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薩爾蘭

關島

島(Guam;查莫罗語:Guåhan,全稱為Territory of Guam)為美國的非合併建制属地,位於西太平洋的島嶼,為美國五個建立平民政府的屬地之一。." DOI Office of Insular Affairs.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關島

鄂圖曼帝國哈里發

奧斯曼帝國哈里發是奧斯曼帝國奧斯曼王朝從埃及的馬木留克繼承的哈里發之位。 隨著奧斯曼帝國的國力漸盛,蘇丹穆罕默德二世宣稱擁有哈里發之位。他的孫兒塞利姆一世征服及統一了穆斯林的土地,成為伊斯蘭世界的捍衛者。歐洲的力量及奧斯曼帝國的分裂導致奧斯曼帝國哈里發的終結,阿卜杜勒-邁吉德二世失去了蘇丹的統治地位,其後仍保有哈里發之位,直到凱末爾1924年廢除了哈里發。.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鄂圖曼帝國哈里發

自治領

自治領(Dominion)是大英帝國殖民地制度下一個特殊的國家體制,可說是殖民地步向獨立的最後一步。 19世紀,所有實行自治或半自治的英國殖民地,尤其那些已具有自身憲政體制的,如加拿大、澳洲等,都稱為自治領。它們都是由直辖殖民地(Crown Colony)或自治殖民地(Self-Governing Colony)進化為自治領。.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自治領

采埃孚

采埃孚公司(ZF Friedrichshafen AG,又名ZF Group,简称ZF)是德国的一家上市公司(德语:Aktiengesellschaft,AG),总部位于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州的腓特烈港。主要从事工程学,以其在汽车工业领域内的设计、研发、制造而闻名,是全球性的轿车、商用车传动和底盘技术供应商,同时涉足海运、国防和航空工业及基础工业设备。在27个国家有123个产地。.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采埃孚

長岡春一

長岡春一(),日本外交官、常設国際法院法官,法学博士。.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長岡春一

长刀之夜

長刀之夜(Nacht der langen Messer)或蜂鳥行動(Operation Hummingbird)又称血洗冲锋队,在德語更常稱羅姆政變(Röhm-Putsch),是個發生於德國1934年6月30日至7月2日的清算行動,納粹政權進行了一系列的政治處決,大多數死亡者為納粹衝鋒隊成員。 希特勒因無法控制衝鋒隊的街頭暴力並視之為對權力的威脅,故欲除去衝鋒隊及其領導者恩斯特·羅姆。他還想安撫害怕及厭惡衝鋒隊的國防軍高層,特別是當羅姆企圖想把國防軍納入自己領導的衝鋒隊之下。最後,希特勒清算其政權的政敵,特別是忠於副總理帕彭的人馬。至少有85人死於清算,不過最後的死亡人數可能達幾百個。超過一千的反對者被逮捕,大部分參與行動的是黨衛隊及蓋世太保,此次行動加強並鞏固國防軍對希特勒的支持。 同時,德國法律雖已禁止以對政權的忠誠為理由進行法外處決並已執行過百年,但因為德國法院及內閣解禁及消除相關障礙,此次行動為納粹政權帶來法理上的依據。.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长刀之夜

腓特烈大帝号战列舰

腓特烈大帝号战列舰(SMS Friedrich der Grosse),是德意志帝國海軍建造的皇帝級戰艦2号舰。本舰服役后即加入了德国公海舰队第三战列舰中队,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在北海的大部分主要海上行动。本舰长期担任舰队旗舰,直到1917年为巴登号所替换为止Staff, Battleships, p.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腓特烈大帝号战列舰

色佛尔条约

色佛爾條約(Traité de Sèvres)是協約國與奧斯曼帝國在1920年8月10日簽訂的一項條約,屬於1919年巴黎和會系列條約的一部份。內容主要為削弱奧斯曼帝國的領土及國力,防止它再發動對外擴張的戰爭。 該條約被普遍認為是側重協約國(尤其是英國、希臘和亞美尼亞等國)的利益,而對奧斯曼帝國和土耳其人十分苛刻。由凱末爾率領的土耳其民族主義者對條約作出了否定,並與依據條約佔領小亞細亞的亞美尼亞、希臘和法國軍隊戰鬥,是為土耳其獨立戰爭。 土耳其民族主義者最後戰勝,成立土耳其共和國,取代奧斯曼帝國政權,並與協約國簽訂《洛桑條約》。因此色佛爾條約成為巴黎和會各條約中唯一爾後被完全取代的條約。.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色佛尔条约

艾尔萨斯号战列舰

艾尔萨斯号战列舰(SMS Elsass)为德意志帝国海军所建造的五艘不伦瑞克级前无畏战列舰的第二艘,于1901年开始进行,并于1904年投入舰队服役。它得名于当时的德意志帝国领地艾尔萨斯,即今法国阿尔萨斯地区。其姊妹舰还包括有不伦瑞克号、黑森号、普鲁士号和洛特林根号。舰只在入役后被编入德国本土舰队的第二战列分舰队,尽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它又被调至第四战列分舰队。艾尔萨斯号在战争中参加了于波罗的海针对俄国海军的行动,其中包括1915年8月的,期间它曾与俄国战列舰光荣号交火。至1916年,迫于船员短缺,它只得作储备闲置,并在战争的剩余时间里担当。 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艾尔萨斯号在战争结束后被保留了下来,并于1923-24年间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它随水面舰队在魏玛国家海军服役直至1930年,然后再度作储备闲置。舰只于1931年从中除名,并在威廉港被短时用于。这艘过时的战列舰最终于1935年售予北德劳埃德,至翌年拆解报废。.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艾尔萨斯号战列舰

艾爾哈德·米爾希

艾爾哈德·阿爾弗雷德·理查·奧斯卡·米爾希(Erhard Alfred Richard Oskar Milch,)是納粹德國的一位空軍元帥,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重新建立空軍擁有極大的功勞,他的元帥軍銜主要也是因此而得,還曾被刊登於1940年8月26日當期的《時代》雜誌封面。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米爾希繼續擔任戰時管理德國空軍飛機生產的核心人物,但在研發主力戰機的後續機種上有重大疏失,使得德國軍機舊化、服役時間太長而被盟軍超越;另外還長期於空軍中持以攬權作風,對參謀部與各大小機關事務加以干涉,造成內部權力鬥爭的局面。米爾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被紐倫堡後續審判起訴涉及將戰俘、平民用於人體實驗與強迫勞動,並判處終身監禁,但在1954年1月即獲釋,於1972年逝世。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米爾希具有猶太人血統,也是德軍為數不多的猶太裔軍人裡最高軍階者。.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艾爾哈德·米爾希

苏联军事史

苏联军事史从1917年11月7日的十月革命开始,到1991年的苏联解体为止。 为应对白军和外国军队的干涉,1918年1月28日,苏俄人民委员会通过了建立工农红军的法令。在1918年,红海军也建立了起来。1918年-1921年,苏联红军还参与了与波兰的战争。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苏联派出军事顾问到过中华民国、西班牙等国家。1939年,苏联红军在西方与芬兰进行战争,在东方与日本帝国在中华民国与蒙古人民共和国的边境上有过诺门坎冲突。1941年-1945年,苏联红军参与了伟大卫国战争,抵挡住了纳粹德国的进攻,并在1945年成功占领纳粹德国首都柏林。 1946年,苏联红军和苏联红海军一起改组为苏联武装力量。冷战时期,苏联的军事力量除了苏联武装力量之外,还有内务部的内卫部队、克格勃的边防部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苏联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苏联的军事力量有着数量庞大的常规武器和核武器。苏联的军事力量在冷战时期参与过朝鲜战争、中苏边界冲突、阿富汗战争、越南战争、阿拉伯-以色列冲突,并参与干预1956年的匈牙利十月事件和1968年的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 1991年苏联解体时,苏联的军事力量被各个加盟共和国瓜分,由於蘇聯時期各加盟國就已有各國自己的軍隊,因此一些重要裝備(如核武)的轉移是透過必須外交談判才能完成。俄罗斯分得的数量最多。.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苏联军事史

英德海军协定

英德海军协定是英國和納粹德国于1935年6月18日就两国海军军备力量所簽訂的条约。 条约主要规定:德国海军舰艇总吨位不超过华盛顿海军条约和伦敦海军条约所规定的英联邦国家海军舰艇总吨位的35%。在潜艇方面,德国保证,保有的潜艇吨位不超过英联邦国家海军潜艇总吨位的45%。 一般认为《英德海军协定》合法解除了《凡尔赛和约》对德国海军军备的限制。 Category:德英關係 Category:海军条约 Category:1935年条约 Category:1935年军事 Category:英國皇家海軍歷史 Category:纳粹德国海军 Category:英國條約 Category:纳粹德国条约 Category:伦敦外交史 Category:1935年6月.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英德海军协定

英國皇家海軍

皇家海军(Royal Navy,縮寫为 RN),亦称英国皇家海军或英国海军,是英国的首要海上作战部队。9世纪时阿尔弗雷德大帝首先开始使用海上军队,而自14世纪初起英格兰海军开始参与海战。现代皇家海军可追溯至16世纪初,为英国三军中最为古老的军种。正是如此,皇家海軍是三軍中地位最崇高的,其尊稱為「高級軍種」(Senior Service)。 自17世纪中期起至18世纪,皇家海军同荷兰皇家海军和法国海军对制海权展开争夺。自18世纪中期起其为全球最为强大的海军力量,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美国海军所超越。皇家海军于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大英帝国崛起成为超级大国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由于其历史地位显赫,人们(包括英国人)时常略去“英国”部分,直称其为“皇家海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皇家海军规模大幅度缩减,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其仍为全球规模最大。至战争结束时美国海军已发展成为世界最大。在冷战期间,皇家海军转变角色为反潜力量,主要于GIUK缺口搜索苏联潜艇。苏联解体之后,皇家海军重新成为远征作战部队,活跃于全球范围,并仍旧是世界最为强大的蓝水海军之一。 皇家海军拥有诸多科技先进的舰船和潜艇,包括一艘航空母艦、一艘、两艘、四艘弹道导弹潜艇(维持英国的)、七艘核动力舰队潜艇、六艘、13艘巡防舰、15艘反水雷舰船及22艘巡逻舰船。截至2017年12月26日,皇家海军共有78艘现役舰艇(包括潜艇),9艘(RFA)舰艇、以及5艘根据合同可为辅助舰队使用的舰艇。辅助舰队对皇家海军进行海上补给,通过其三艘船提升皇家海军的两栖作战能力,并取代过去巡防舰的职责,同皇家海军一同进行巡逻任务。皇家海军的总排水量达到近400,000吨(包括辅助舰队和皇家海军陆战队则达676,000吨)。 皇家海军與皇家海军陆战队共同組成。海军的軍種指揮官为第一海務大臣兼海軍參謀長(1SL/CNS),上将军衔,亦为成员。国防委员会将海军管理职责下放至海軍部委員會,由国防大臣领衔。皇家海军目前于英国境内拥有三个海军基地:朴次茅斯、和,其中第三者为西欧最大的海军基地。.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英國皇家海軍

英国首相列表

英国首相,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通称英国)的政治领导人及政府首脑。其主要职责是领导执政党和主持内阁会议,从而掌握立法权和行政权。根据英国首相的意见,英国君主还会行使其法定权力及特权,包括任命英國政府高级官员、司法人员和英国国教会的相关人员,以及颁授勋衔等。 英国首相这一职位是3百年来慢慢演化而成的,并非由君主突然下令而设立。现代历史学家普遍认为辉格党领袖罗伯特·沃波尔爵士是英国第一任首相。他在1721年被国王乔治一世任命为内阁领班,1742年辞职退仕,在位长达21年,是历史上最长任的英国首相。不过,在当时,该职位的正式名称并非首相,而是“第一财政大臣”Clarke (1993), p.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英国首相列表

雷諾R35戰車

1935年輕型坦克R型(Char léger Modèle 1935 R),通稱雷諾R35,是一款法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採用的坦克。其設計目的是取代舊式的FT-17作為法國陸軍標準的步兵坦克。.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雷諾R35戰車

通用機槍

通用機槍(英文:general purpose machine gun-GPMG),也叫轻重两用机枪,是一種多用途的機槍,可執行輕機槍及中型機槍的任務,輕型設定時可由單人攜帶。近代的通用機槍採用氣泠設計,發射7.62×51 NATO或7.62×54R中口徑全威力彈藥,附有兩腳架亦可裝在三腳架上或車輛上。.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通用機槍

陸徵祥

徵祥(),上海人,原籍江苏省苏州府太仓县(今江苏太仓)人。中華民國外交家,天主教本篤會修士、神父。.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陸徵祥

He 111轟炸機

He 111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空軍所使用的一種中型轟炸機,其獨特的機鼻設計令它成為德國轟炸機部隊的著名象徵。1930年代初,德國軍方在規避《凡爾賽條約》的限制下,由齊格菲·君特和瓦爾特·君特兩人設計,並將它偽裝為民用運輸機,直到1935年德國空軍宣佈成立為止。 二次大戰早期階段,He 111是德國空軍轟炸機中裝備數量最多的機種。它在所有1940年以前的戰役中皆表現良好、損失甚少,直至不列顛空戰時,其薄弱的防禦武器,有限的速度及靈活性都顯示它已面臨技術劣勢的瓶頸。然而,作為一架作戰飛機它證明了能夠承受嚴重的損傷及具有多種用途的高泛用性。在戰事期間He 111獲得德軍的「軍馬」稱號,而且它亦在整個戰爭期間於歐洲戰事前線四周擔當多種不同角色。它被用作執任何可能的任務:例如在不列顛空戰期間作為戰略轟炸機、在大西洋海戰中用作魚雷轟炸機及在西戰線、東戰線、地中海中東非洲戰線作為中型轟炸機及運輸機等。直到戰後德國空軍已被廢除之際,He 111仍可被用作運輸機作後勤任務。 即使德軍對其持續升級,但它自1942年中期以後已明顯成為過時落後的設計。He 111一直繼續生產至1944年,當大部分He-111停產時,它開始轉為擔當運輸及補給的角色。德國空軍原本計畫發展並生產一款更優秀的轟炸機以取代He 111,但當時活塞引擎轟炸機的生產已經逐漸停止,因其活塞引擎必須優先供應給擔任防空任務的戰鬥機支用。 亨克爾(Heinkel)的設計CASA 2.111一直持續至戰後,它的機身受Construcciones Aeronáuticas SA許可下在西班牙生產。設計的相差只是在於大幅度改善的動力裝置。亨克爾(Heinkel)的衍生機種繼續服役至1973年退役。.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He 111轟炸機

He 112戰鬥機

He 112戰鬥機是亨克爾公司在1934年應德國空軍的「高速郵政機」(後來改為「輕型運動機」,這是為了迴避凡爾賽條約)而研製的,當時德國空軍開出的要求.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He 112戰鬥機

Ho 229戰鬥機

霍頓H.IX,被帝國航空部命名為Ho 229(俗稱Gotha Go 229通常都是用來辨識該機的製造商)是一款於二次大戰末期由莱玛與瓦尔特·霍頓兄弟(Gbr.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Ho 229戰鬥機

K-47戰鬥機

K-47是由德國容克斯工程師卡洛.普羅茲和赫曼因.普爾曼共同研發設計的雙座戰鬥兼對地攻擊機(最初以A-48民用飛機來作掩飾),但由於當時的凡爾賽條約限制而改在瑞典生產,但此機後來卻成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很有名的Ju 87俯衝轟炸機。.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K-47戰鬥機

Leichttraktor

Leichttraktor(VK-31)是德國的實驗坦克。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軍事發展受到《凡爾賽條約》的限制,但德國還是秘密地以“拖拉機”的名義建造裝甲車輛和火砲。 拉帕洛條約於1922年被簽署後,德國能夠送軍士到俄國受訓,在高度保密下,德國在蘇聯測試坦克。在1926年至1933年間所使用的Leichttraktor稱為Panzertruppenschule Kama,位於蘇聯喀山附近。該位置是蘇聯紅軍和德國國防軍的聯合試驗場,也是坦克訓練場。 它的代號Kama是從兩個詞:Kazan和Malbrandt來的,這是因為其被分配測試的位置在Kazan和Oberstleutenant Malbrandt一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初期,它被用來作為訓練坦克。 Category:德國坦克.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Leichttraktor

MG08重機槍

Maschinengewehr 08(也稱MG08,Maschinengewehr意為機槍)由海勒姆·馬克沁1884年開發的馬克沁機槍發展而來。是德軍在一戰中使用最廣泛的一種重機槍,由於初期在史賓道(Spandau)生產,故又名史賓道機槍,它還發展出了MG08/15、MG08/18等衍生型號,20世紀30年代中華民國在它的基礎上開發出了二四式重機槍。由於MG34的產量不足,德軍在二戰中依然在使用MG08重機槍。.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MG08重機槍

MG30通用機槍

MG30是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為了逃避凡爾賽條約當中有關重機槍的限制而授權瑞士索羅通(Solothurn)和奧地利Steyr-Daimler-Puch生產的通用機槍。其設計者是路易士-斯坦格(Louis Stange),他也是MG13機槍的設計者,後來由此發展出以下的機槍:.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MG30通用機槍

MG34通用機槍

MG34(德語全名:Maschinengewehr 34)是納粹德國在1934年起採用的彈鏈供彈式機槍、在1935年開始裝備部隊,MG34的口徑為7.92×57毫米(又名8毫米毛瑟彈),與德軍的Kar98k相同。 由於一戰後的德國受到凡爾賽條約所限制而不能制造重型武器,因此德國改為生產中型機槍,MG34在德軍中定位為輕重兩用機槍,在輕機槍模式時會展開內置的兩腳架及使用掛在機匣上的50發彈鼓(內藏彈鏈),而在重機槍模式時會加裝三腳架及直接使用彈鏈供彈。MG34亦是世界上第一種通用機槍。.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MG34通用機槍

MP18衝鋒槍

MP18衝鋒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由德國的所開發的衝鋒槍。MP18冲锋枪因其生产厂Bergmann也被称为伯格曼冲锋枪。.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MP18衝鋒槍

MP28衝鋒槍

MP28(,意為:28型衝鋒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後一枝由時為魏瑪共和國的所研發、黑內爾公司生產的冲锋枪,是MP18衝鋒槍的改進型,沿用其反沖作用和開放式槍機,但新增了快慢機和使用32發(和後來的20發)可拆卸式彈匣供彈,主要發射9×19毫米魯格手枪子彈。.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MP28衝鋒槍

MP34冲锋枪

MP34(,意為:34型衝鋒槍)是一枝由奧地利斯泰爾兵工廠生產的冲锋枪,在1930年代至二戰期間被奧地利警察以及隨後的德國國防軍和武裝親衛隊所採用,而部分國家和組織在1970年代時仍在使用。此衝鋒槍發射的是9×19毫米魯格、9×23毫米斯泰爾和9×25毫米毛瑟出口型手枪子彈。.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MP34冲锋枪

NbFz重型坦克

NbFz坦克(德語:Neubaufahrzeug,意為「新型結構車」)是希特勒掌權後,為了讓德軍有自己的重型戰車而發展的計畫。 NbFz坦克的多砲塔,又重又慢的特性,使得這輛坦克非常不適合進行閃電戰,因此,只有生產五輛就停產了。雖然有三輛在1940年參加了挪威戰役,但此戰車的主要目的是宣揚德國的工業技術。.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NbFz重型坦克

S艇

S艇(Schnellboot,英文fast boat之意),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的一種魚雷快艇。盟軍則稱其E艇,一般被認為E是Enemy(敵人)的意思,但也有可能是指Eilboot(快艇)的意思。 S艇船體比美國的PT艇和英國的機動魚雷艇(MTB)還要大的多,適合到外海進行長距離作戰(約700海浬),使得英國皇家海軍開發更新型的魚雷快艇對應,如。.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S艇

SK L/50 30.5釐米艦砲

SK L/50 30.5釐米艦砲是一款德國的重型艦砲,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國海軍所屬的26艘主力艦中即有16艘以此炮作為主要武裝。本炮設計於1908年,並於1911年正式服役,首先裝備在公海艦隊所屬的黑爾戈蘭級戰艦上;其使用的砲彈直徑略大於12英吋。 除了裝備黑爾戈蘭級戰艦的四艘同級艦外,本炮亦是國王級戰艦的四艘同級艦與德弗林格爾級戰鬥巡洋艦三艘同級艦的主要武裝。本炮在發生於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間的日德蘭海戰中表現相當突出,當時德弗林格爾級戰鬥巡洋艦的一號艦與二號艦德弗林格爾號與呂佐夫號以本炮擊沉了英國皇家海軍的瑪利皇后號與無敵號戰鬥巡洋艦。本炮最終在SK L/45 38釐米艦砲問世後被取代。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本炮主要以岸防砲的形式被安放在黑爾戈蘭島與萬格羅格等地的沿岸以衛戍德國的北海海岸。其中一門砲在戰爭爆發後被安置於當時已被德軍佔領的法蘭德斯以保護澤布呂赫港。戰後,黑爾戈蘭島上的岸防砲被協約國摧毀,但萬格羅格沿岸的火砲得以倖存。在黑爾戈蘭島於1935年被重新武裝化後,三門萬格羅格的岸防砲被移往該地安置。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又有另外三門火砲被移往法國以監視皇家海軍在多佛海峽上的活動。.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SK L/50 30.5釐米艦砲

U型潜艇

U型潜艇是特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國使用的潜艇。由于德国潜艇的编号都用德文“Untersee-boot”(意思为“潜艇”,按照英文直译写法为Undersea boat,简称U-boat)的首字母U加数字命名,如U-511。为了区别于同盟国的潜艇(英语为"submarine"),在英语裡使用"U-boat"来称呼德国潜艇。中文翻译为“U型潜艇”,亦可简称为“U艇”。.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U型潜艇

VII級潛艇

VII級潛艇(Klasse VII或稱Typ VII)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海軍最廣泛使用的潛艇(兩次世界大戰中,德國使用的潛艇通稱U艇),貫穿整場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一艘擊沉敵船的U-30與最後一艘被擊沉的U-320皆屬於此類型。VII級潛艇的設計起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德意志帝國海軍使用的UB III級潛艇,戰後由於《凡爾賽條約》限制德國不得擁有潛艇,軍方轉而資助本國造船公司在荷蘭建立的空殼公司—,秘密研究新式潛艇,並以他國造船廠建造試驗。在軍方為芬蘭的維特希倫級(Vetehinen)與西班牙的E-1級潛艇的設計與製造過程中,提供了未來VII級潛艇的部份設計理念。這些設計除了衍生出VII級潛艇外,還有產生了I級潛艇,然而後者因為政治上的考量與技術問題而停止生產。爾後I級潛艇的設計更結合到VII級與IX級潛艇上。VII級潛艇也是歷史上生產量最多的潛艇,共建造了709艘,還擁有許多種型號。.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VII級潛艇

Z计划

Z计划(德文:Z-Plan)是一個德国海军的造艦發展計畫,該計畫預計自1935年開始,大幅度翻新和重建該國在海上的軍事力量。.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Z计划

柏林-泰格尔奥托·利林塔尔机场

柏林-泰格尔“奥托·利林塔尔”机场(Flughafen Berlin-Tegel „Otto Lilienthal“,),简称柏林-泰格尔机场,是德国首都柏林的主要国际机场,以该国航空先驱奥托·利林塔尔的名字命名,位于柏林市区西北的泰格尔,为目前柏林两个商用机场中最繁忙的一个。其独特的六边形空心航站楼设计使得乘客从飞机进入航站楼的步行距离最短只有30米。在2010年,泰格尔机场共发送旅客约1500万人次,以客运量计,规模排名德国第四(次于法兰克福、慕尼黑及杜塞尔多夫).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柏林-泰格尔奥托·利林塔尔机场

柏林号小巡洋舰

陛下之舰柏林号(SMS Berlin)是德意志帝国所建造的七艘不来梅级小巡洋舰的三号舰,以德国首都柏林命名。它由但泽的承建,于1902年开始、1903年9月、至1905年4月投入舰队使用。其包括有十门和两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最高速度可达22节。 在逾四十年的职业生涯中,柏林号曾先后经历德意志帝国海军、魏玛国家海军和纳粹德国海军时代。它从入役后便跟随公海舰队的侦察部队服役,直至1911年被派驻海外。第二年,它又回到侦察部队,并留在那里度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头两年。1916年,柏林号转为担任布雷艇职责,并于1917年解除武装。一战结束后,舰只成为《凡尔赛条约》获准德国保留的六艘巡洋舰之一,并于1920年代作为继续服役于新组建的国家海军。它于1929年撤出现役,后又被纳粹海军作宿舍船使用,这也是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担任的角色。战后,柏林号装上待处置的化学武器,被凿沉于斯卡格拉克海峡。.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柏林号小巡洋舰

柳特波德摄政王号战列舰

柳特波德摄政王号战列舰(SMS Prinzregent Luitpold)是德意志帝国海军皇帝级战列舰的第五艘及最后一艘。该舰于1910年10月在基尔的日耳曼尼亚船厂进行,1912年2月17日,并于1913年8月19日交付海军服役。柳特波德摄政王号在五座双联装炮塔中装备有十门305毫米50倍径速射炮,最高航速为。 柳特波德摄政王号在服役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被编入公海舰队的;直至1916年12月被转移至第四战列分舰队。连同其姊妹舰皇帝号、腓特烈大帝号、皇后号和阿尔贝特国王号一起,柳特波德摄政王号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所有舰队主要行动,其中包括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发的日德兰海战。该舰还参与了阿尔比恩行动,于1917年10月对俄国控制的里加湾岛屿实施两栖攻击。而随后于1917年11月发生的第二次黑尔戈兰海战,皇后号亦有所行动。 当德国战败并于1918年11月签署了停战协定后,柳特波德摄政王号随公海舰队的大多数主力艦都被英国皇家海军扣押于斯卡帕湾。这些舰只被解除武装,并且在協約國就《凡尔赛条约》的最终版本进行谈判期间仅保留了基干船员。至1919年6月21日,即条约正式签署的一周前,海军少将路德维希·冯·罗伊特作为被扣押舰队的指挥官下令全数凿沉己方舰队,以确保英国人无法强占舰只。柳特波德摄政王号残骸于1931年7月被打捞上岸,随后在1933年拆解。.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柳特波德摄政王号战列舰

恩尼格玛密码机

在密码学史中,恩尼格玛密码机(德语:Enigma,又译哑谜机,或「谜」式密碼機)是一种用于加密与解密文件的密码机。确切地说,恩尼格玛是对二战时期納粹德國使用的一系列相似的加解密机器的统称,它包括了许多不同的型号,為密碼學對稱加密算法的流加密。 恩尼格玛密码机在1920年代早期开始被用于商业,一些国家的军队与政府也曾使用过它,其中的主要使用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纳粹德国。 在恩尼格玛密码机的所有版本中,最著名的是德国使用的军用版本。尽管此机器的安全性较高,但盟军的密码学家们还是成功地破译了大量由这种机器加密的信息。1932年,波兰密码学家马里安·雷耶夫斯基、杰尔兹·罗佐基和亨里克·佐加尔斯基根据恩尼格玛机的原理破译了它。1939年中期,波兰政府将此破译方法告知了英国和法国,但直到1941年英國海軍捕獲德國U-110潛艇,得到密碼機和密碼本才成功破解。密码的破解使得納粹海軍對英美商船補給船的大量攻擊失效。盟军的情报部门将破译出来的密码称为ULTRA,这极大地帮助了西欧的盟军部队。ULTRA到底有多大贡献还在争论中,但是人们都普遍认为盟军在西欧的胜利能够提前两年,完全是因为恩尼格玛密码机被成功破译。 尽管恩尼格玛密码机在加密方面具有不足之处,但是经它加密的文件还是很难破解,盟军能够破译它的密码是因为德国还犯了其它一些大错误(如加密员的失误、使用步骤错误、机器或密码本被缴获等等)。.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恩尼格玛密码机

捷克地理

捷克共和国的地形非常复杂,西部波希米亚是易北河(Labe)和伏尔塔瓦河流域,周围是山地,包括捷克最高峰,海拔1,602米的斯涅日卡峰,东部摩拉维亚地区是摩拉瓦河流域,也包括奥得河(Odra)的源头,捷克境内的河流分别流往北海、波罗的海和黑海。 捷克是內陸國家。根据1929年的凡尔赛条约,德国易北河下游汉堡3万平方米的摩尔达乌港租借给捷克斯洛伐克,直到2028年,目前捷克继承了租借权。.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捷克地理

李登辉 (教育家)

李登辉(),字腾飞,祖籍福建省同安縣(今厦门市),生于荷属东印度爪哇巴达维亚(今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中华民国教育家,复旦大学校长,基督徒。Who's Who in China, 3rd ed. Shanghai: The China Weekly Review.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李登辉 (教育家)

東普魯士

東普魯士(Ostpreußen;Rytų Prūsija或Rytprūsiai;Prusy Wschodnie;Восточная Пруссия)是普魯士王國及后来德意志帝国的一个省,位于普魯士公国的领地上。今天东普鲁士的北部,分别属于立陶宛的默麥爾地区,及俄罗斯的加里寧格勒州(舊稱哥尼斯堡)。而南部大部份被納入波兰的瓦爾米亞-馬祖里省。东普鲁士包含了古普鲁士人在波罗的海的领地。在历史上被普遍认为是德国军国主义势力的支柱—容克贵族的发源地。 东普鲁士位于波罗的海的东南海岸,首府是哥尼斯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占领东普鲁士北部并将其改名为加里宁格勒州,而东普鲁士南部则划归波兰,当地的德意志居民大多被遣送回德国或被流放西伯利亚。.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東普魯士

杜伊斯堡

杜伊斯堡(德語:Duisburg )位于鲁尔区西部的下莱茵。它是杜塞尔多夫行政区里的一个獨立市,同时也是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第五大城市。 杜伊斯堡-鲁罗尔特港,其市中心坐落在鲁罗尔特区,是欧洲最大的内陆港。杜伊斯堡市内一所大学于2003年和临近的埃森大学重组为杜伊斯堡-埃森大学。.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杜伊斯堡

格但斯克

格但斯克(Gdańsk、西里西亞語:Dànzica、卡舒比語:Gduńsk、Dantiscum),德语称但泽(Danzig),是波兰波美拉尼亚省的省会,也是该国北部沿海地区的最大城市和最重要的海港。 在汉萨同盟时代以来的600多年间,格但斯克始终是波罗的海沿岸地区一个重要的航运与贸易中心。虽然在历次的战争中曾经几度衰落,但是,在每次衰落之后不久,格但斯克都能够利用它的区位优势,恢复过去的繁荣。现在,它仍然保持着波兰重要航运与工业中心的地位。现在,格但斯克市的人口有458,053人(2006年),并且与附近的格丁尼亚和索波特联合组成三联市都会区,人口总数超过80万。 格但斯克这座城市在欧洲政治、军事与外交史上,历来属于最受人关注的焦点之一。600多年來,一直是日耳曼和斯拉夫两大民族之间反复争夺的主要焦点。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的军舰炮击但泽的波兰基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正式爆发。战后,根据美英苏三强制定的雅尔塔协定,重新划分了欧洲各国的版图,格但斯克也结束了居民以德意志新教徒为主的局面,几乎完全换了一批新市民,变成一个波兰化城市。 格但斯克还是世界闻名的团结工会的发祥地,这是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真正独立的政治组织,在1989年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结束共产主义对其统治的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格但斯克

格但斯克理工大学

格但斯克理工大学,(Politechnika Gdańska),是一所位于波兰格但斯克的理工大学。创建于1904年,是波兰最古老的大学之一。目前学校有9个学院、41个研究方向、26,000名本科学生和400名博士生以及1,200名教职工。.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格但斯克理工大学

格羅斯拖拉機

格羅斯拖拉機(Grosstraktor,意爲大型拖拉機)是六輛分別由(每個廠家各生產了2輛)萊茵金屬、克虜伯、戴姆勒 - 奔馳生產的原型車的名字。這些原型車是爲魏瑪共和國製造的。因爲凡爾賽條約不允許德國擁有坦克,所以格羅斯拖拉機是被祕密製造的,其測試也是在蘇聯進行。在納粹黨上臺後,這些坦克不是被用於訓練就是改成了紀念碑。.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格羅斯拖拉機

梅克伦堡号战列舰

梅克伦堡号战列舰(SMS Mecklenburg)是德意志帝国海军所建造的五艘维特尔斯巴赫级前无畏舰的最后一艘,于1900年5月开始在斯德丁的伏尔铿船厂进行,至1903年5月完工。作为由海军少将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主导的首批主力舰,其姊妹舰还包括有维特尔斯巴赫号、韦廷号、策林根号和施瓦本号。其装备有四门,最高速度为。 梅克伦堡号在职业生涯的早期阶段服役于德国活动舰队的,并参加了和平时期例行的训练巡航和演习。当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8月爆发后,它及其姊妹舰又被动员至第四战列分舰队。舰只在波罗的海针对俄国海军力量参与了有限度的服务,也曾在北海担当。然而,来自潜艇和水雷的威胁以及船员的短缺,迫使帝国海军于1916年1月将其撤出现役。在余下的职业生涯中,梅克伦堡号于基尔先后被用作监狱船和。它于1920年1月从中除籍,并在次年出售报废。.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梅克伦堡号战列舰

武装党卫队

武裝黨衛隊(Die Waffen Schutzstaffel,简称Waffen-SS)是納粹德國親衛隊领导下的一支准军事部队,由親衛隊特别机动部队(SS-Verfügungstruppe)发展而来,于1939年及1940年冬天开始使用“武裝親衛隊”这一名称。战争中武裝親衛隊在各级武装部隊中定位为“親衛隊全國领袖”海因里希·希姆莱的精锐部队,因此它在二战初期是德军装备最先进的部队,俗稱黑衫軍。.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武装党卫队

武汉会战

武漢會戰(中國:武漢保衛戰;日本:武漢攻略戰),是中國抗日戰爭中一場橫跨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浙江省及湖北省等广阔地域大規模戰役,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蔣中正領導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以湖北武汉地区为中心,抗擊由华中方面军总司令畑俊六指揮的大日本帝國陸軍。該戰役共進行了四個半月,是中國抗日戰爭初期中時間最長、規模最龐大和最出名的戰役。帕維爾·費奧多羅維奇·日加列夫、率領苏联航空志愿队支援中國。 武汉会战包括有:马当战役、九江战役、黄梅战役、广济战役、田家镇战役、瑞昌战役、马头镇战役、星子战役、万家岭战役、富金山战役、信阳战役。.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武汉会战

比利時德語社群

德語社群(德語:Deutschsprachige Gemeinschaft,縮寫為DGB)是比利時三个社群之一,且是“東比利時州”(德語:Ost-Kantone,英語:)的主要部分。原居民能操的德語。 德語社群面積約八百五十四平方公里,人口約七萬一千。社群首府奥伊彭。在行政區劃上,德語社群是在列日省境內,與德國、荷蘭、法國鄰國接壤。 現今範圍包括:德語社群、法語社群的馬爾梅蒂和韦姆城鎮。 1920年前,東比利時州原是德國境內普魯士一部份,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比利時經凡爾賽條約指示而吞併這“償還州”(cantons rédimés)。.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比利時德語社群

比利時戰役

比利時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軍于1940年5月10日入侵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國的法国战役的一部分,历时18天,至5月28日以比利时军队投降结束。 1940年5月10日,德意志國防軍实施黄色方案(Fall Gelb)入侵荷兰、卢森堡和比利时。盟军采用事先制定的D计划(Dyle Plan),以期在比利时中部迎击德军主力。法国在5月10日至12日之间将最精锐的盟军部队部署在比利时后,德军采用曼施坦因计划,实施黄色方案的第二步:德軍绕过比利时中部的盟军主力,从比利时南部的阿登森林地区向英吉利海峡推进,并在5天后到达;形成对盟军的包围。比利时军队于1940年5月28日投降Shirer 1990, p.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比利時戰役

毛瑟C96手槍

毛瑟C96(Broomhandle(掃把柄)Mauser / Mauser C96),是一種由毛瑟在1896年推出的半自動手槍,后经改进,推出了全自动/半自动可转换型,因全自动型其槍套是一個可作为枪托的木製的盒子,所以在中國稱為「盒子炮」或「匣子槍」。另外在中国还有驳壳枪、快慢机、自来得、大镜面等别称。.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毛瑟C96手槍

民主党 (美国)

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是美國的一个政黨,與共和黨並列為美國當代的兩大主要政黨之一。 1828年第七任美國總統安德鲁·杰克逊創建民主黨,1848年成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為首任主席,但它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托马斯·杰斐逊於1792年創立的民主共和黨。 民主党在建立之初主要为保障美国农业发展。因此民主党在19世纪中期通过法案强制驱逐印第安人,发动美墨战争,获得大量土地以供农耕。在美国内战中则支持奴隶制以维护成型的农业体制。20世纪初,民主党支持维护工人权利,创建了联邦储备系统,并通过了反垄断法。自從1932年以來,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總統推行新政並稱之為美國的自由主義,成為了之後民主黨的主要政策走向。逐渐将民主党根基由银行和商人向工农倾斜。新政一直到1960年代的民權運動。1960年代的民權運動以及越戰導致在民主黨內部引發了對國外軍事干預的立場及國內政策嚴重分歧,這種分歧導致之後民主黨失去執政地位,但民主黨維持對國會兩院的控制權直至至1995年。比尔·克林顿1993年上台後,由於共和黨1995年起控制國會兩院,民主黨轉走溫和中間路線,吸引不少中產及受過高等教育的選民。2009年巴拉克·歐巴馬領導民主黨重新上台後,民主黨加強其自由派和進步主義路線,強調對少數族群的支持(包括非裔、拉美裔少數族裔及LGBT族群),但同時失去不少白人藍領階層的支持,導致2017年再度成為在野黨。.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民主党 (美国)

民族主義

民族主義(Nationalism),亦稱國族主義或國民主義,為包含民族、人種與國家三種認同在內的意識形態,民族主義者(Nationalist)主張在(各民族和人种)意識形態相互認同前提条件下以拥有相同国籍的民族共同體為人類群體生活之「基本單位」,以作為形塑特定文化與政治主張之理念基礎。具體的說,其主張為:民族為「國家存續之唯一合法基礎」,以及「各民族有自決建國之權」。過去民族主義大多強調民族共同體,而最近則著重於由國家或政府陳述的文化或政治共同體。 民族主義亦特指民族獨立運動之意識型態,即以民族之名義作出文化與政治主張,如今通常用以敘述英格蘭;民族主義也同時被稱為凝聚民族共同體的學說。民族主義的兩種度量標準(與相異的方法論)為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之《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以及之《民族主義:現代化五途》(Nationalism: Five Roads to Modernity)。 民族主義者以明確的準則為基礎界定民族,以自其他民族區別,並據以判定「孰為民族之一員」。其準則可包含共同的語言、文化以及價值取向。民族之「認同」與以上兩者以及族群上之「歸屬感」皆有相關。民族主義者視民族性為排他且非自主,也就是不像其他自主性團體般可自由加入。 在十九世紀之前人們有鄉土性、區域性、文化價值或宗教性的效忠,但無現代國家觀念;直到以民族主義的國家概念興起後,徹底改變了現代國家的結構主流。 十九世紀後,因民族國家已成為國家結構的主流,民族主義對世界歷史和地緣政治影響巨大。世界上绝大多數人口都生活在──至少是名義上的──民族國家之中,民族國家之目的在確保民族存續,保持身份認同,並提供民族文化與社會性格可支配的地域。民族國家大多訴諸文化與歷史神話以自證其存續與「合法性」(legitimacy)。 民族主義者認可「非民族國家」的存在,其實,早期的民族主義運動往往是針對帝國,諸如奧匈帝國之類。梵蒂岡是為了天主教会的領導權,而非民族,所存在的主權國家;而伊斯蘭教徒尋求於全球各地所建立的哈里發為另一個非民族國家的例子。 具民族認同,並以民族國家為合法性基礎的任何人皆可稱之為「民族主義者」。依此理念,大多數成年人皆為「消極性的民族主義者」。然而,如今所謂之「民族主義」一詞涉及以政治活動(或涉及軍事)支持民族主義者的主張,其中或包含分離主義、民族統一主義以及軍國主義,在極端的情況下甚至包含「種族清洗」。政治學上(以及媒體)傾向注意這些極端類型的民族主義。.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民族主義

汉口德租界

汉口德租界近代中国2个在华德租界之一(另外1个是天津德租界),同时也是汉口的5个租界之一。.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汉口德租界

汉堡号小巡洋舰

陛下之舰汉堡号(SMS Hamburg)是德意志帝国所建造的七艘不来梅级小巡洋舰的二号舰,以德国城市汉堡命名。它由斯德丁的伏尔铿船厂承建,于1902年开始、1903年7月25日、至1904年3月8日投入舰队使用。其包括有十门和两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最高速度可达22节。 在逾四十年的职业生涯中,汉堡号曾先后经历德意志帝国海军、魏玛国家海军和纳粹德国海军时代。在入役后的前八年,它都是在公海舰队内度过。接下来,它又被分配至潜艇区舰队,先是担任第一潜艇区舰队的,然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用作U型潜艇船员的。战后,它随国家海军重返舰队值勤,但自1936年起再度作宿营用途直至1944年。舰只于1944年7月初被拖曳至同名城市报废,但于当月底遭英国轰炸机击沉。其残骸于1949年被打捞上岸,后于1956年拆解。.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汉堡号小巡洋舰

汉诺威号战列舰

汉诺威号战列舰(SMS Hannover)是德意志帝国海军所建造的五艘德国级前无畏战列舰的第二艘,以普鲁士时期(现位于下萨克森州境内)的汉诺威省命名。汉诺威号及后续建造的三艘同级舰在设计和施工上均与主导舰德国号有略微差异,主要体现于推进系统和较厚的装甲。它于1904年11月开始进行,并于1907年10月投入舰队服役;此时距革命性“全重型火炮(all big gun)”概念的无畏号战列舰加入英国皇家海军已逾十个月。因此,作为主力舰的汉诺威号在完工之前便已沦为二流;无畏舰更强大的和更高的航速使得像汉诺威号这样的舰只在战列线交锋中毫无用处。 汉诺威号及其姊妹舰随舰队亲历了广泛的出动。该舰参与了所有重大的训练演习,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于914年7月爆发。汉诺威号及其姊妹舰立即被派往担当易北河河口的警卫任务,而舰队余部则仍在调动中。该舰还参加了多次舰队推进,并于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发的日德兰海战达到顶点。在战斗中,汉诺威号是第四支队的旗舰。日德兰之后,汉诺威号及其幸存的三艘姊妹舰从舰队中撤出现役以充当警戒舰。在1917年,汉诺威号曾被临时用作,然后再重回波罗的海的警卫任务。舰只于1918年12月、即战争结束后不久除役。 战后的德国海军编制——魏玛国家海军将汉诺威号召回了现役服务。从1921年至1931年,它随舰队服役了十年之久,直至再次退役。海军曾计划将该舰改造成无线电控制的飞机用靶舰,但却从未实现。舰只最终于1944年至1946年间在不来梅港被拆解报废。其舰钟则留存于德累斯顿的聯邦德國軍事史博物館内。.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汉诺威号战列舰

汉斯·冯·塞克特

約翰內斯·弗里德里希·利奧波德·馮·塞克特(Johannes Friedrich Leopold von Seeckt,),通稱漢斯·馮·塞克特(Hans von Seeckt),是一位德國陸軍將領,最高軍階為一級上將,以擔任威瑪共和國軍隊——「防衛軍」陸軍領袖後推行改革而聞名,亦曾為總參謀部之替代機關——「」的主任。 塞克特於1885年加入軍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於東線、巴爾幹戰區以優異的參謀作業能力嶄露頭角,還一度做到土耳其軍參謀總長。塞克特在戰後成為軍隊的實際領袖。由於戰後德國因《凡爾賽條約》而限軍十萬人,他重新發揚傳統的普德學派軍事思想、規劃精英主義式的新式軍隊,將每一位軍官都培養為未來的高級指揮員,為日後的擴軍打下結實的基礎。塞克特也將軍隊從政治勢力中排除、超脫於政府,形成「國中之國」,並規避協約國對德國履行《凡爾賽條約》的監督,以各種方式訓練軍隊操作被明令禁止使用的毒氣、戰車、飛機等武器,同時大力推動德國與蘇聯同盟,最終促成兩國簽署《拉巴洛條約》進行政治、軍事和經濟上的合作。由於對「防衛軍」建設有深遠的影響,塞克特也被稱為「防衛軍之父」(Vater der Reichswehr)。 塞克特自一次大戰起便與當時的名將、後於共和國擔任總統的保羅·馮·興登堡元帥關係不良,並與文人政府的國防部長奧托·格斯勒間存在矛盾,興登堡的當選也大幅削減了塞克特在德國軍隊中的影響力。1926年,塞克特在未過問興氏的情況下,禮儀性質地邀請身份敏感的前德國皇儲觀賞閱兵式,消息一外漏,旋即引發國內外的恐慌,最終使興登堡解除了塞克特的職務。1930年代初,塞克特赴華取代格奧爾格·魏澤爾擔任蔣中正第三任的德國軍事顧問團領導人和總顧問,對其軍隊和國防工業進行建設與改革,後因身體不適而於1935年3月返德,於翌年逝世。.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汉斯·冯·塞克特

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

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Schlachtschiffe der Scharnhorst-Klasse)是纳粹德国设计建造的一级战列舰。同时也是纳粹德国海军在一战后建造的第一级战列巡洋舰。同级舰两艘:首舰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由于"格奈森瑙"号先服役,所以部分资料亦称其为格奈森瑙级战列巡洋舰。该级舰装备了3座三联装SK C/34 280毫米主炮。 该级两艘军舰均在1935年开工建造,在1936年末下水,在1939年早期进入纳粹德国海军服役。两舰在二战前期一起执行过多次行动,包括对英国商船队的一系列攻击和入侵挪威的行动,在行动期间,两舰曾与英国皇家海军交战,并于1940年6月8日击沉皇家海军"光荣"号航空母舰及"热心"、"阿卡斯塔"两艘驱逐舰,在对"光荣"号的攻击中,"沙恩霍斯特"号创下了在最远距离上击中敌舰的记录。 1942年2月,沙恩霍斯特级两舰與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在“瑟布鲁斯-雷霆”行动中一起通过英吉利海峡返回德国。同年2月26、27日,格奈森瑙号在盟军袭击基尔港的行动中严重受损。 1943年3月,沙恩霍斯特号前往挪威加入俾斯麥級鐵必制號戰艦所屬的北極船團一同袭击了盟军给苏联运送物资的补给线。同年年底,在北角海战中,皇家海军约克公爵号战列舰击沉了"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与此同时,格奈森瑙号的大修工作也开始进行,但是,在其姊妹舰被击沉后,该舰的修复工作也被搁置。最终,格奈森瑙号被当作封锁用船舶被凿沉于格丁尼亚港。.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

波佛斯40公釐高射砲

波佛斯40毫米高射砲(又名40砲、40機砲或波佛斯砲)為瑞典波佛斯(Bofors)所設計之高射砲,是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主要的中型地面防空武器之一,無論是同盟國或軸心國皆有直接採購或技轉,甚至擄獲使用。在二戰結束後並繼續改良,可說是20世紀中口徑高射炮的代名詞。.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波佛斯40公釐高射砲

波佛斯75毫米口徑M1929高射炮

波佛斯75毫米口徑M1929高射炮(Bofors 75 mm Model 1929)是瑞典波佛斯公司在德國克虜伯公司工程師的幫助下研發的一種高射/平射兩用炮,在所有的運用者中,它存在著兩種不同口徑(75公厘、80公厘)而相同機械設計的版本。本炮設計經過改良後,成為日後知名的88毫米高射炮;除了瑞典自產之外,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也藉由逆向工程仿製出四式7.5公分高射炮。.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波佛斯75毫米口徑M1929高射炮

波兰第二共和国

波兰第二共和国(波兰语:II Rzeczpospolita),或称战间期波兰,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波兰国家。其正式国名为波兰共和国(波兰语:Rzeczpospolita Polska)。波兰第二共和国是在1918年,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尾声时建立,并且取代了德国的傀儡政权波兰王国。波兰第二共和国的周边国家有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但泽、罗马尼亚、苏联、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该国在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坐落于格丁尼亚,是波兰极少数的沿海城市。尽管波兰第二共和国不断地受到来自邻国及国内分裂分子的压力,但是该国一直存在至1939年(持续约20年),该年8月,波兰第二共和国同时受到纳粹德国、苏联和斯洛伐克的入侵并被瓜分,这次入侵行动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端。波兰第二共和国的疆域范围,与目前的波兰第三共和国不同,大部分第二共和国的东部领土不属于第三共和国的管辖范围。 第二共和国的边境于1921年确立,1938年10月的面积约389,720平方公里(欧洲第六)。1931年,第二共和国共有人民3136万,波兰人占68.9%,乌克兰人占13.9%,犹太人占8.7%,白俄罗斯人占3.1%,德意志人占2.3%,其餘为立陶宛人、俄罗斯人、捷克人等,估计到1939年9月1日之前有3500万人。国外方面,波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与乌克兰(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与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立陶宛和苏联(波苏战争)都发生过战争;国内方面,发生过大波兰起义(1918年-1919年)和西里西亚起义(1919-1921)。 尽管波兰第二共和国的沿海城市十分的少,但是该国仍保持发展缓慢但稳定的经济。两次世界大战后,华沙、克拉科夫、波兹南、利沃夫和维尔纽斯都是拥有高度经济和教育水平的欧洲大城市。1939年时,波兰已是“欧洲大国”之一。尽管如此,波兰第二共和国的经济水平与目前的波兰第三共和国相比要低得多(据估计,在1929年波兰的国民生产总值(GDP)为50-60亿美元,而在2007年,这个数字已经到达约422亿美元)。2007年波兰在国际贸易份值中占1.1%,而在1937年是0.8%。.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波兰第二共和国

波兰走廊

波兰走廊是德国在1919年根据凡尔赛条约割让予波兰的一塊狹長领土,现在是波兰的领土。当时领土分配是基于三项考虑:.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波兰走廊

波美拉尼亞

波美拉尼亚(波兰语:Pomorze;德语:Pommern;卡舒比语(Kashubian):Pòmòrze或Pòmòrskô;拉丁语:Pomerania或Pomorania)是中欧一个历史地域名称,现在位于德国和波兰北部,处于波罗的海南岸,主要河流包括维斯瓦河、奥德河和雷克尼茨河。 波美拉尼亚拥有丰富的历史,也许因为它曾被不同国家统治过。由962年到1181年,一直到1806年,此地是神圣罗马帝国在波兰的一个省。它亦曾是波美拉尼亚公爵的采邑;波兰、丹麦、萨克森、布蘭登堡、普鲁士和瑞典多国国王也一度统治该地。神圣罗马帝国解体后,波美拉尼亚成为普鲁士王国的一部分,后来并入德意志帝国。1945年后,此地分别為德国与波兰所有。波美拉尼亞的主要都市有格但斯克和什切青等。.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波美拉尼亞

波蘭駐德國大使館

波蘭駐德國大使館是波兰共和国派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外交代表機構。目前使用的建筑(波兰前军事使团)位于柏林 格鲁内瓦尔德区(Grunewald)。1994年以前,柏林大使馆设于菩提树下大街70–72号。 作为瓜分波兰的结果,波兰在1795年至1918年之间没有主权,因此没有外交使团。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参与瓜分波兰的三个帝国均告崩溃,根据凡尔赛条约波兰恢复主权,波兰第二共和国向柏林派驻了使馆,设于舍嫩贝格区的Kurfürstenstraße 136号,领事馆设于137号。波兰在1939年战败而成立波兰总督府,领土被德意志帝国和苏联瓜分,驻德国使馆遭没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波兰在柏林设立军事使团,位于格鲁内瓦尔德区 Lassenstraße 19–21号。1949年10月,东德总理奥托·格罗提渥与波兰建交。1967年使馆迁入菩提树下大街70–72号。 随着德国统一和波兰第三共和国成立,以及德国政府从波恩搬到柏林,波兰政府将使馆从科隆迁往柏林,并计划在菩提树下大街70-72号建造新使馆建筑。从1994年临时使馆设于格鲁内瓦尔德前军事使团。2012年11月,波兰政府确定兴建柏林大使馆新楼,计划在2016年完成。.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波蘭駐德國大使館

波蘭戰役

波蘭戰役(又稱「德波戰爭」,而波蘭稱其為「1939年保衛戰」或「1939年九月戰役」;Kampania wrześniowa,德國則稱其為「波蘭戰役」,作戰代號為《白色方案》)是德國、斯洛伐克與蘇聯軍隊於1939年9月入侵波蘭的行動,該戰役一般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在《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簽署了一星期後,德國於1939年9月1日展開進攻,而蘇聯亦於9月17日入侵波蘭,10月6日,德蘇兩國佔領波蘭全國領土,波蘭戰役結束。 德國軍隊分作北、南、西三個方向發動攻擊,並以兩翼包圍的方式夾擊集結於邊境地帶的波軍主力部隊。波軍損失慘重、欲撤出佈署於德波邊境的部隊,將其用於首都華沙以西的位置建立一條防線,等待軍事同盟國的英法兩國對德國的西方戰線發動攻擊,但擁有兵力絕對優勢的盟軍卻按兵不動。9月中旬,德軍兵臨華沙,波軍將大部分僅存的主力集結,於布楚拉河一線反擊德軍,一度逼迫後者抽調兵力應付,最終,德軍將波軍主力包圍殲滅,獲得了決定性的勝利。9月17日,東方的蘇聯根據《德蘇互不侵犯條約》中的秘密協議而入侵波蘭,開闢了第二戰場。波蘭政府認定原先守於東方「」進行固守的計劃已不可行,遂下令撤離所有部隊至中立的鄰國—羅馬尼亞。10月6日,最後一批波蘭軍隊於科克戰役被擊潰,德蘇兩軍佔領波蘭全國。儘管波蘭從未有代表全國的政府或組織出面宣佈投降過,但也已象徵了波蘭境內戰事的結束。 10月8日,經過短暫的軍政府管理後,德國直接將波蘭西部,包括西里西亞、大波蘭、波莫查、羅茲等曾為德意志帝國領土或有大量德裔人居住的地區併吞為國土,而前但澤自由市與其餘區域則由親衛隊上將的漢斯·法郎克所領導的波蘭總督府進行管理,對內施行「德國化」政策,在德國佔領期間,納粹親衛隊於波蘭境內建立了大量的集中營,關押猶太人、醫生、公務員、教會人員與地主等群眾,最後將其有系統地大量處決。在蘇聯1939年後的佔領區中,史達林則對波蘭人實行「俄羅斯化」,同樣殺害了波蘭社會精英與政治反對者,其中尤以屠殺兩萬名波蘭軍官的「卡廷森林屠殺案」最為出名。在德國佔領波蘭全國後,後者組織起地下抵抗勢力—「波蘭家鄉軍」於二戰期間進行游擊戰。逃到西方國家的數十萬波軍則另外組成一流亡政府,並加入了盟軍,於其他戰場繼續與軸心國戰鬥。二戰結束後,波蘭本土由波蘭統一工人黨所執政,與西方意識形態接近的流亡政府則無法回到波蘭,一直到東歐革命後才重回故土。 波蘭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軍的首次大規模陸上作戰,世界各國對於德軍迅速達成的勝利感到驚訝,進而產生許多誤解或有很大爭議的觀點,部份錯誤資訊仍在今日的出版品中可以見得,例如最有名的「波蘭騎兵向德國戰車衝鋒」、「德國空軍於一天內消滅波蘭空軍」等,實際上是眾多以訛傳訛的資訊加上的刻意宣传所造成的不正確印象。另外,有軍事歷史學家將本戰役視為德軍新型態作戰模式—「閃擊戰」首次使用的作戰,並視其為德軍吸收西方軍事家(B·H·李德哈特、J·C·富勒和夏爾·戴高樂等人)的戰車理論而發展的結果,同樣地,這個論點也受到了相當的批評。.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波蘭戰役

波苏战争

波苏战争(1919年2月-1921年3月)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苏维埃俄国与波兰第二共和国这兩个新成立的政权之间进行的一场战争。战争是由两国对扩张领土和扩大影响力的企图所引起。 《凡尔赛条约》使波兰自18世纪末被瓜分以来重新立國,刚刚恢复独立的波兰寻求保住那些在被瓜分时失去的领土;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下文简称:苏俄)的目标是控制同样的领土,那些地方曾经是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才失去。两国都声称自己获胜。在这场战争中,波兰人声称成功的保卫了自己的国家,而苏俄则声称波兰的向东侵入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被击退,认为那是协约国武装干涉俄國內戰的一部分。 波兰与苏俄的边界在《凡尔赛条约》中并未加以详细说明,战后的骚乱事件:1917年俄国革命;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崩溃;俄国内战;同盟国从东部阵线撤退;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独立的尝试。波兰的国家元首约瑟夫·毕苏斯基认为这是波兰向东拓展疆土的有利时机,计划通过联合中东欧其余国家建立一个波兰化的联盟「海間聯邦」(指從波羅的海至黑海),作为对付德国和俄国帝国主义再度出现这一潜在威胁的防波堤。弗拉基米尔·列宁则认为红军可以經由波兰支援德国共产党,并在欧洲其他地方制造革命。 1919年,波兰军队控制了西乌克兰的大部分,在波乌战争中取得胜利,在波兰人和乌克兰人都提出要求的版图上建立一个乌克兰国家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的尝试未能成功。同时,布尔什维克在内战中取得优势,并向西进攻有争议的领土。1919年末,形成了一条清楚的阵线。边境小型冲突逐步升级,1920年4月,毕苏斯基的向东攻入乌克兰,开始了公开的战争。几乎同时,苏俄军队已经开始反攻,最初的反攻非常成功,苏军進至波兰首都华沙附近。这时,西方国家担心苏军抵达德国边境,对波苏战争的兴趣增加。在仲夏,华沙看来即将陷落,但在8月中旬局势再次倒转,波兰军队在华沙战役中取得了意外的、决定性的胜利。向东前进的波军節節勝利,苏俄提出求和,1920年10月,双方停火。1921年3月18日签订了正式的和平条约——《里加条约》,划分了波兰和苏联之间有争议的边界。这次战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波苏边界。.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波苏战争

波森号战列舰

波森号战列舰(SMS Posen)是德意志帝国海军建造的首个无畏舰——拿骚级战列舰的其中一艘,它在采用独特六边形布局的六座双联装炮塔中装备有十二门。该舰于1907年6月11日在基尔的日耳曼尼亚船厂开始进行,1908年12月13日下水,并于1910年5月31日投入公海舰队服役。 波森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与其三艘姊妹舰共同服役,被广泛应用于北海,并在那里参加了数次舰队。这些行动在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发的日德兰海战达到顶点,其中波森号曾于夜战中与英国的轻型部队激烈交锋。在混乱中,该舰意外撞上了轻巡洋舰,导致后者遭到严重破坏,并于当夜晚些时候被凿沉。 该舰同样有数次在波罗的海展开针对俄国海军的行动,其中首次是在期间对德国海军的进攻提供支持。它于1918年再度重返波罗的海,以援助芬兰内战中的。在战争结束时,波森号被留在了德国,而公海舰队的大部分主力舰则被扣留在英国斯卡帕湾。至1919年,随着舰队在斯卡帕湾自沉,该舰代替已沉没的舰只被移交协约国。其后它被送往荷兰的拆船商,并于1922年拆解报废。.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波森号战列舰

波森省

波森省(Provinz Posen;波兰语:Prowincja Poznańska)在1846年至1918年是普鲁士王国的一个省,首府是波兹南(德语:Posen),今波兰中部。该地被誉为波兰的发源地,居民包括波兰人、德国人、一些犹太人与其他少数民族。波兰裔居民大多是天主教徒,而九成的德国居民信奉基督教。犹太居民主要集中在规模较大的社区,并多数作手工艺、本地或地区贸易等事业。比较细的社区较有机会是属于波兰人或德国人社区。一般来说,德裔社区集中在西北部,波裔社区则在东南部。经过长期的德国化政策,大多数人口都变为德裔。直到19世纪末,这情况开始逆转,很多德国人自东而来(称为Ostflucht)。虽然德国政府设立了定居政策 (Preußische Ansiedlungskommission),企图买下波兰人的土地以转让给德国人,但未能成功,反而鼓励波兰人守护产业,阻止进一步的德国化政策。 1918年,德国在一战战败,新政府被迫接受凡尔赛条约,割让波森省予重獲獨立後的波兰,成为其波茲南省。.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波森省

法律

法律(Law) 是一種由規則組成的體系,經由社會組織來施與強制力量,規範個人行為。法律是一系列的規則,通常需要經由一套制度來落實。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體系會以不同的方式來闡述人們的法律權利與義務。其中一種區分的方式便是分為歐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兩種。有些國家則會以他們的宗教法條為其法律的基礎。 學者們從許多不同的角度來研究法律,包括從法制史和哲學,或從如經濟學與社會學等社會科學的方面來探討。法律的研究來自於對何為平等、公正和正義等問題的訊問,這並不都總是簡單的。法国作家阿納托爾·法郎士於1894年說:「在其崇高的平等之下,法律同時禁止富人和窮人睡在橋下、在街上乞討和偷一塊麵包。」 在一個典型的三權分立國家中,創造和解釋法律的核心機構為政府的三大部門:公正不倚的司法、民主的立法和負責的行政。而官僚、軍事和警力則是執行法律,並且讓法律為人民服務時相當重要的部分。除此之外,若要支持整個法律系統的運作,同時帶動法律的進步,則獨立自主的法律專業人員和充滿生氣的公民社會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於西元前350年寫道:「法治比任何一個人的統治來得更好。.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法律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语:La Troisième République)是在1870年至1940年统治法國的政权,是首个穩固建立的共和政府。共和國採用議會制民主模式並在1870年9月4日成立,在第二帝國因普法战争的失败而倒台、巴黎公社被成功鎮壓后而建立。一直到1940年时,因为纳粹德国入侵法国而滅亡。第三共和虽然从未被认为能长期执政,但它正是法国经历八十多年的政权更替及动乱后,第一个长久而稳定的共和政权,并赢得法国人对共和政体的支持。.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法国军事史

法国军事史是指从2,000多年前到现在的这段时间中,在今天的法国、欧洲和欧洲海外殖民地上发生的一系列冲突与反抗。法国发生的大事常常会影响欧洲历史和世界历史。 高卢-罗马冲突从前400年一直延续到了前50年,罗马在凯撒的领导下取得了高卢战争的胜利。在罗马帝国衰落之后,一支名为法兰克人的日耳曼人分支在战胜其他民族后控制了高卢。法国的扩张在克洛维一世和查理大帝在位时达到了顶峰。在中世纪,英格兰和神圣罗马帝国与法国发生了一些激烈的冲突,例如百年战争。高度的中央集权和自罗马时代以来的第一支常备军队使法国成为了中世纪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它只在意大利战争中输给了西班牙。16世纪的胡诺格战争(1562—1598年)一度使法国一蹶不振,但是在瑞典的帮助下,法国在1618年6月23日—1648年10月29日的三十年战争中打败了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并再一次成为了西部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17世纪和18世纪初,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统治下扩大了法兰西王国的领土,但是此时法兰西王国在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时代国力已达到极限了。 法国与英国在18世纪的第二次百年戰爭與全球竞争,导致了1756—1763年七年战争。虽然法国最终战败,丧失了它的北美殖民地,但是它随后又帮助北美十三州从英国独立了出来,因此英国的损失也不小。然而國內的財政問題與政治纷争,最终导致了1789年法国大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法国的势力在这段时间达到了顶峰,但是到了1813年10月中旬的莱比锡戰役和1814年3月,它的国力大幅退縮,甚至不如大革命之前(失去所有的境外領土與海外殖民地)。接下来就是殖民帝国时期,在这段时间内法国共与俄国(1853年10月—1856年2月的克里米亚战争)、奥地利(1859年法奥战争)和普鲁士(1870年7月—1871年2月普法战争)发生了战争。 在1870年7月—1871年2月的普法戰爭中被打败之后,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再一次成为了德国的劲敌。这次,法国和英国在美国的援助下最终成为了胜利者。德国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被德国占领。盟军最终战胜了德国,战后法国也在德国境内有了一个占领区。两次世界大战化解了法德之间的敌对状态,并为欧洲各国在经济、政治和军事方面的统一铺平了道路。今天,法国军队经常出现在它从前的殖民地,并与法国在北约中的盟友一起在全球焦点地区执行任务。.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法国军事史

法蘭克福條約

法兰克福条约 (Le traité de Francfort) 是由德国与法国于1871年5月10日在法兰克福签订,由此结束了普法战争。条约条款非常苛刻,令战败的法国与戰勝的德国结怨,引起了法国的复仇主义思潮 ,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最早远因。 法国国民议会与德国政府签署条约,其条款如下:.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法蘭克福條約

洛特林根号战列舰

洛特林根号战列舰(SMS Lothringen)为德意志帝国海军所建造的五艘不伦瑞克级前无畏战列舰的最后一艘,于1902年开始进行,并于1906年投入使用。它得名于当时的德意志帝国领地洛特林根,即今法国洛林地区。其姊妹舰还包括有不伦瑞克号、艾尔萨斯号、黑森号和普鲁士号。 洛特林根号在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内都服役于公海舰队的。它于1914年12月参加了一次舰队推进,以支援的行动,在此期间,德国舰队曾短暂与英国大舰队的一个分遣队遭遇并发生冲突。1916年,洛特林根号由于较差的装备条件而被迫退出舰队服役,随后在波罗的海担当,继而又被用作。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洛特林根号获重新组建的魏玛国家海军保留了下来,并改装为一艘可搭载F式扫雷艇的。它于1931年3月从中除名,并于同年末被售予拆船商。.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洛特林根号战列舰

洛林

洛林(Lorraine;Lothringen)是法国東北部大區,北鄰比利時、盧森堡及德國。面积23,547km²,人口2,310,376。下轄默爾特-摩澤爾省(54)、默茲省(55)、摩澤爾省(57)、孚日省(88),首府梅斯,历史上的首府曾为南锡。 2016年1月1日起,阿爾薩斯、香檳-阿登和洛林等三個大區合併成大東部大區。.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洛林

洛桑會議

洛桑会议在1932年6月16日至7月9日举行,是关于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赔款问题。会议在瑞士的洛桑市举行,与会国包括德国、英国与法国。因为签订了凡尔赛条约,当时德国的政府需要支付巨额赔款。会后德国停止支付赔款。 由于经济大萧条的关系,德国的经济严重衰退,无力偿还赔款。但同时,一战迫使英法两国向美国借下大量负债;除了在战时做成破坏,德军撤退之时,部分军队故意破坏法国与比利时的基建——这令三国陷入严重的经济困难。因此,英法希望借此机会,以让德国不再赔款,换取与美国商议债务问题。 1932年12月,美国國會否决上述的减债建议,仅让德国按照原有1930年美国的杨格计划偿还赔款。最后,此建议也同样失效。德国没有再赔偿。实际上,德国支付了的金额,仅仅是凡尔赛条约所订赔款的八分之一。.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洛桑會議

温斯顿·丘吉尔

溫斯頓·伦纳德·斯宾塞-邱吉尔爵士,KG,OM,CH,,,FRS,PC (Can),RA(Sir Winston Leonard Spencer-Churchill;),英國政治人物、演說家、軍事家和作家,曾於1940年至1945年首次出任英国首相,任期內领導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聯合美國等国家對抗德國,并取得了最终胜利,並自1951年至1955年再度出任英国首相。 邱吉爾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對英國乃至於世界均影響深遠。此外,他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曾於195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2002年,BBC舉行了一個名為「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的調查,結果邱吉爾排在第一位。.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温斯顿·丘吉尔

滑翔

滑翔是融娱乐与竞技于一体的飞行运动 ,飞行员驾驶通常称为滑翔机的无动力飞机,利用大气中的天然上升气流保持高度并在空中飞行,有时候也被称为翱翔(soaring)。 滑翔作为一项运动,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起初飞行员的目标只是尽量延长留空时间,但很快他们就开始尝试进行远离起飞地点的越野飞行。通过改进飞机的空气动力性能以及对天气变化的更深入了解,滑翔机得以达到更快平均时速,从而飞越更远距离。越野飞行通常利用几种主要的上升气流:山坡动力上升气流,热力上升气流和波状上升气流。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有经验的飞行员可以飞行数百公里后再飞返出发机场;有时航程甚至可以达到1000公里以上。 在一些比赛里,竞技飞行员们沿着事先指定的航线飞行。这种竞赛主要是考验飞行员对当地气象状况的利用能力和他的飞行技巧。很多国家都开展了地区或者全国范围的滑翔比赛,世界滑翔锦标赛每两年举办一次。为了在全天的竞赛中使滑翔机达到最高的平均时速,飞行员们采用了一些新技术,包括优化飞行速度,使用GPS导航以及在飞机上加载压舱水(以增加飞机重量达到更高翼载荷,使速度更快)。飞行员有时遇到天气恶化,也会无法完成越野飞行,所以他们可能会在例如一块平整的田地之类的其他地方进行场外降落。不过驾驶自带引擎滑翔机的飞行员就可以在空中启动马达避免降落在场外。 滑翔机主要有两种起飞方式,普通飞机牵引起飞和绞盘车牵引起飞。各种起飞方式都需要不同设施和协助,例如机场,牵引飞机和绞盘。滑翔俱乐部通常会提供这些设施与协助,同时滑翔俱乐部还身负了培养新飞行员和维护高安全标准的任务。虽然在多数国家,飞行员和飞行器的安全规范由政府机构负责,但经常会授权给俱乐部,有时还有全国性的滑翔协会来完成此类工作。.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滑翔

漢斯·耶匈尼克

漢斯·耶匈尼克(德語:Hans Jeschonnek,)是納粹德國空軍一級上將,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了空軍參謀長的職位,1943年8月,耶匈尼克自殺身亡。.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漢斯·耶匈尼克

漢斯·曾克爾

漢斯·曾克爾(Hans Zenker,)為一位德意志帝國至威瑪共和國時期的德國海軍將領,最高軍階為海軍上將,並曾在1924年至1928年期間擔任當時的國家海軍總司令。.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漢斯·曾克爾

潘周楨

潘周楨(;),字子幹(),號西湖()、希瑪()。越南革命家,越南獨立運動人士。.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潘周楨

潛艇

潛艇或稱潛水艇、潛艦是能夠在水下运行的舰艇。潜艇的种类繁多,形制各异,小到全自动或一两人操作、作業时间数小时的小型民用潜水探测器,大至可裝載数百人、連續潛航3-6个月的俄罗斯台风级核潜艇。按體積可分为大型(主要为军用)、中型或小型(袖珍潜艇、潜水器)和水下自动机械装置等。潛艇也是較早期就有的匿蹤載具。 大型潛艇多為圆柱形,船中部通常設立一个垂直结构(帆罩),早期称为“指挥塔”,帆罩多具有平直的矩形截面,早期多为阶梯形,內有通讯、感应器、潜望镜和控制设备等。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潛艇得到广泛運用,擔任许多大国海军的重要位置,其功能包括攻击敌人军舰或潜艇、近岸保护、突破封锁、侦察和掩饰特种部队行動等。潜艇也被用于非軍事用途,如海洋科学研究、抢救财物、勘探开采、科学侦测、维护设备、搜索援救、海底电缆维修、水下旅游观光、学术调查等,超级富豪甚至用為海下移动豪宅。 多數潛艇被認為是種的戰略武器(尤其是中大型的彈道飛彈潛艇與巡弋飛彈潛艇),在裁軍或擴軍談判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研發潛艇需要高度和全面的工业能力,目前只有少数国家能够自行设计和生产軍用級潛艇。.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潛艇

有條件投降

有條件投降(Conditional Surrender)是指在作戰結束時戰敗的一方要求戰勝方允許其提出的某些條件,戰敗方才肯投降。一般來說,提出有條件投降會縮短戰爭的時間,因為這樣能不致於戰敗方失去全部主權及承受太大損失。而歷史上的戰爭也多屬於此。.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有條件投降

戰爭紀念碑 (倫敦)

--紀念碑(The Cenotaph,或譯--紀念碑)是位于英國倫敦白廳的戰爭紀-念碑-。它最早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的勝利閲兵時豎立的臨時建築,但在全國民意支持下在1920年改爲永久性的建築,並成爲英國的主要國家級戰爭紀念碑。 紀念碑由埃德溫·魯琴斯設計,1919年至1920年之間由霍蘭·漢能·邱比玆公司(Holland, Hannen & Cubitts)以波特兰石建成,代替了也是魯琴斯設計的、原來在同一位置的木結構石膏質臨時紀念碑。在每年離11月11日國殤紀念日最近的星期日(國殤禮拜日),英國的全國性國殤紀念儀式即在此舉行。魯琴斯的紀念碑設計在世界各國廣泛使用:在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百慕大和香港等地都有相同形制的戰爭紀念碑。.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戰爭紀念碑 (倫敦)

戰艦

戰艦(Battleship),美國軍規常用代號為BB。台湾稱為--,香港稱為--,日本稱為戦艦、中国大陆稱為--,是裝有厚重裝甲和大口徑主炮的大型軍艦,是人類創造的最龐大和複雜的武器系統之一,大艦巨砲主義時代的極致產物。19世紀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战列舰作為海軍中最大的武裝艦艇,是一個國家海軍力量的標誌,因此常被做為「主力艦」(capital ship)。隨著潛艇技術日漸成熟,空中優勢破壞戰力平衡和精确制导武器的開發,戰艦已不再被認為是建立海上優勢所必須的裝備,因此已經全部退役。 现代的“战列舰”這個名詞來源於历史上的風帆戰列艦(全称ship of the line of battle,简称ship of the line或line-of-battle ship),從17世紀中葉到19世紀中葉主要排成戰列線進行戰鬥的大型軍艦。隨著蒸汽機、爆破彈和鋼鐵裝甲的發展,19世紀後期出現了稱為鐵甲艦(Ironclads)的蒸汽裝甲艦,即是後來戰艦和裝甲巡洋艦的前身。1906年服役的無畏號(HMS Dreadnought)標誌著戰艦“全裝重型火炮”的革命,後來所有按這個概念設計的戰艦都被稱為無畏艦,與之相對,之前的戰艦稱為前無畏艦。不久,出現了比無畏號更強大的戰艦,稱為超無畏艦。 海軍大國爭相建造戰艦引起了長期的軍備競賽。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爆發了戰艦對決的日德蘭海戰。戰後,各海軍大國通過限制海軍軍備條約對締約國戰艦的數量和性能作出限制。條約生效期間被稱為“海軍假日”。條約失效後,出現了最後一波建造戰艦的熱潮,出現了大和号等排水量超過60,000噸的巨艦。即使如此,戰艦的價值一直受到質疑,更小、更廉價的潛艦、魚雷和飛機都能對戰艦造成嚴重傷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航空母艦取代戰艦成為海戰的主導力量。戰後,戰艦紛紛走上退役道路,原有的建造計畫被取消,只有美國海軍曾在幾次戰爭中重新將數艘戰艦投入使用。 美國最後两艘战列舰威斯康星號(BB-64)和密蘇里號(BB-63)參與1990波斯灣戰爭,是戰列艦最後參與的大型戰役。戰爭結束後,兩艦先後於1991年和1992年退役,並分别在2006年和1995年被除籍。现在只有美国和日本保留了数艘退役战列舰,作为浮动博物馆使用。.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戰艦

战时中立国

戰時中立國有別於永久中立國,是在戰爭時保持中立的國家。.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战时中立国

海因茨·古德里安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Heinz Wilhelm Guderian,)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一位著名的德國陸軍將領,最高軍階為上將。古德里安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提倡坦克與機械化部隊使用於現代化戰爭的重要推動者,在他組織與推動理論下,德國建立了一支當時作戰最具效率的裝甲部隊,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以新型戰爭型態:「閃擊戰」並屢屢擊敗敵軍,古德里安也是聯合兵種作戰和前線指揮等戰爭型態發展的推動者。 古德里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擔任了裝甲部隊的指揮官,在波蘭戰役期間指揮了第19裝甲軍進行快速的突穿攻勢,與蘇聯軍隊會師。在1940年的西線戰役中,古德里安擔任A集團軍第19裝甲軍軍長,為西線主攻的裝甲兵力矛頭之一。攻勢發起後,古德里安指揮部隊通過了被盟軍認為戰車難以橫越的阿登森林,直駛英吉利海峽,將困於比利時的盟軍包圍消滅,這次軍事行動的成功令德國乃至全世界體會到裝甲部隊在現代戰爭中的重要性;1941年6月德國發動「巴巴羅薩作戰」入侵蘇聯,古德里安出任中央集團軍的第2裝甲兵團司令,指揮德軍裝甲師完成多次包圍殲滅戰,直趨蘇聯首都莫斯科,但在阿道夫·希特勒命令下,古德里安放棄其原先的目標,轉而率軍南下進行史上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滅戰「基輔戰役」,這場戰役雖然以德軍的勝利結束,但因為延誤的時間而使德軍必須在極不利的冬季狀態下進攻莫斯科,古德里安也因此被免職。1943年德國於「史達林格勒戰役」中慘敗後,古德里安復出成為了裝甲兵總監,進行重建裝甲部隊的工作,進而發動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裝甲戰鬥「庫尔斯克會戰」,雖然德軍在戰場上佔盡優勢,將3倍人數於德軍的蘇軍打敗,但是由於美軍在西西里島登陸使得希特勒下令德軍回防。1944年7月古德里安出任陸軍參謀長,這是他所晉升到的最高職位,但於戰爭結束前不久被免職。 古德里安現今成為了德國發展裝甲兵力的代表人物,被歷史學家稱作「閃擊戰之父」和「世界裝甲車之父」 ,同時也因為其急躁和直爽的個性而被部下取了個「急速海因茨」(Schneller Heinz)的綽號。.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海因茨·古德里安

海軍總司令部 (德國國防軍)

海軍總司令部(Oberkommando der Marine,常縮寫為「OKM」)是納粹德國時期的國防軍海軍最高司令部。1935年,希特勒宣佈重整軍備,多數在《凡爾賽條約》下受到限制而暗自發展的機關公開化,原威瑪共和國海軍司令部——「海軍總部」改名為「海軍總司令部」(或又常譯作「海軍最高統帥部」),結構也基本承襲後者。「海軍總司令部」負責人為「海軍總司令」(Oberbefehlshaber der Marine),該單位統籌海軍包括指揮、管理、訓練在內的所有業務,在1936年中時下有五個單位:.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海軍總司令部 (德國國防軍)

斯德丁号小巡洋舰

陛下之舰斯德丁号(SMS Stettin)是德意志帝国所建造的四艘柯尼斯堡级小巡洋舰的末舰,以波美拉尼亚城市斯德丁(今波兰什切青)命名。它由同名城市的伏尔铿船厂承建,于1906年开始、1907年3月、至同年10月投入舰队使用。其舰炮包括有十门和两具450毫米水下鱼雷发射管,最高速度超过25节。 1912年,斯德丁号曾与战列巡洋舰和小巡洋舰不来梅号一同,对美国进行了友好访问。当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8月爆发后,它被动员至公海舰队的侦察部队服役。舰只于战争的头三年内参与了大量的行动,包括1914年8月的和1916年5月-6月的日德兰海战,以及在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其它小规模作战。1917年,它撤出前线服务,并被用作直至战争结束。随着德国战败,斯德丁号作为于1920年移交协约国,并于1921-1923年间拆解报废。.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斯德丁号小巡洋舰

斯图加特号小巡洋舰

陛下之舰斯图加特号(SMS Stuttgart)是德意志帝国所建造的四艘柯尼斯堡级小巡洋舰的三号舰,以符腾堡城市斯图加特命名。它由但泽的承建,于1905年开始、1906年9月、至1908年2月投入舰队使用。其舰炮包括有十门和两具450毫米水下鱼雷发射管,最高速度可达24.1节。 斯图加特号在入役后曾担任,当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8月爆发后,它又被动员至公海舰队的侦察部队。在那里,舰只参与了日德兰海战,并与英国巡洋舰交火。斯图加特号于战斗期间没有受损。它于1918年被改造为水上飞机母舰,并在战争结束后作为于1920年交予英国,其后拆解报废。.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斯图加特号小巡洋舰

斯特雷萨阵线

斯特雷萨阵线(Stresa Front)是1935年4月14日在意大利马焦雷湖岸边小城斯特雷萨达成的协议,签署方有法国总理皮埃尔·赖伐尔、英国首相拉姆齐·麦克唐纳、及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其正式名称为《斯特雷萨会议最终宣言》,其目的为再次确认《罗加诺公约》效力,确保奥地利独立。签署方同意将阻止未来德国试图改变《凡尔赛和约》的行为。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亚后,斯特雷萨阵线在签署后两个月即破裂。 Category: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Category:意大利历史.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斯特雷萨阵线

新幾內亞領地

新幾內亞領土(英語:Territory of New Guinea)是從1920年至1975年由澳大利亞管轄的新幾內亞島領土。1949年,巴布亞領土和新幾內亞領土以巴布亞和新幾內亞領土的名義成立。該行政聯盟於1971年更名為巴布亞新幾內亞。 最初新幾內亞領土是德屬新幾內亞,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澳大利亞部隊俘獲和占領。 新幾內亞大部分土地在1942年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日本佔領。在此期間,新不列顛島上的拉布爾成為日本的主要基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根據“巴布亞新幾內亞臨時管理法案”(1945-46),巴布亞和新幾內亞的領土合併成為一個行政聯盟。.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新幾內亞領地

施佩伯爵海军上将号装甲舰

施佩伯爵海军上将号重巡洋舰(Admiral Graf Spee)是纳粹德国海军的一艘德意志级装甲舰,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指挥德国东亚舰队参加过科罗内尔战役和福克兰群岛战役的海军上将马克西米利安·冯·施佩命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未完成的四隻馬肯森級戰鬥巡洋艦中其中一隻以施佩伯爵號命名。 施佩伯爵海军上将号于1932年10月在威廉港德国海军船厂动工,1936年1月完工。该舰名义上受《凡尔赛条约》限制排水量小于10,000吨,但实际上满载排水量达到16,280吨。最高航速达28海里/小时,超越大多数英法军舰。 1936年-1938年西班牙内战期间,施佩伯爵海军上将号指挥了五次不干涉巡逻。1937年5月,该舰参加了乔治六世的海上阅兵。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数周,施佩伯爵海军上将号被布署到南大西洋,等待宣战后立即占领海上商业航线。1939年9月至12月,该舰共击沉9艘商船,总注册吨位达50,089吨。12月13日,该舰遭遇3艘英国巡洋舰,拉普拉塔河战役爆发。施佩伯爵海军上将号重创英国军舰,但自己也受损严重,被迫回到蒙得维的亚港口。12月17日,受英国假情报影响,司令汉斯·朗斯多夫下令自沉该舰。.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施佩伯爵海军上将号装甲舰

施瓦本号战列舰

施瓦本号战列舰(SMS Schwaben)是德意志帝国海军所建造的五艘维特尔斯巴赫级前无畏舰的第四艘,由威廉港的承建。它于1900年进行,至1904年完工,共耗资2167.8万金马克。作为由海军少将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主导的首批主力舰,其姊妹舰还包括有维特尔斯巴赫号、韦廷号、策林根号和。其装备有四门,最高速度为。 施瓦本号在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内都是担当炮术,跨度从1904年至1914年——尽管期间它亦常参加大规模的舰队演习。当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8月爆发后,施瓦本号及其姊妹舰被动员至第四战列分舰队。它在北海作为以及在波罗的海对抗俄国军队时曾参与过极其有限的行动。来自英国潜艇的威胁迫使舰只于1916年撤出波罗的海。在战争余下的时间里,施瓦本号只能充当海军学员的工程教练船。战后,它被魏玛国家海军保留了下来,并自1919年至1920年6月间重返现役,在波罗的海担任可搭载F式扫雷艇的。舰只于1921年3月从中除籍,并在同年出售报废。.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施瓦本号战列舰

施特拉尔松德号小巡洋舰

陛下之舰施特拉尔松德号(SMS Stralsund)是德意志帝国海军于1910年代建造的四艘科尔贝格级小巡洋舰的末舰,以当时的波美拉尼亚省城市施特拉尔松德命名。它于1910年在不来梅的开始,至1912年12月完工并交付公海舰队使用。施特拉尔松德号的为十二门,最高速度达27.5节。 施特拉尔松德号的大部分职业生涯都在公海舰队的侦察部队度过。它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的重大行动,其中包括对英国沿岸的数次出击、以及1914年8月的和1915年1月的。它在所有行动中都未受损。而当日德兰海战爆发时,该舰正身处船坞内,因此错过了参战。战争结束后,舰只在交予协约国之前曾短暂服役于魏玛国家海军。它被割让予法国海军,并在那里更名为米卢斯号(Mulhouse)后一直服役至1925年。它于1933年正式除籍,继而在两年后拆解报废。.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施特拉尔松德号小巡洋舰

无畏舰

無畏艦(Dreadnought)是一種活躍於20世紀初期的戰艦類型。1906年,英國皇家海軍的「無畏號」下水服役,由於其技術與設計之先進遠超過同時代的戰艦,故以其為名自成一種新型戰艦的類別——「無畏艦」,而落伍的舊式戰艦則全部被歸為「前無畏艦」,意指「無畏艦」出現前設計者。 「無畏艦」具兩種革命性的創新設計,一為採取「全重砲」武裝配置,其裝備的大口徑火砲數遠超過以往的戰艦,二為使用蒸汽渦輪發動機作為推进系统。隨著「無畏艦」逐漸成為海上力量、乃至於國力的重要指標,各國展開了規模巨大的「無畏艦」建造競賽,遍及歐洲、亞洲和美洲國家,尤其是英國與德國最為激烈、建造數量最多。「無畏艦」造艦競賽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並一直持續到開戰當年,在僅僅五年造艦技術迅速發展的時間裡,「無畏艦」在火砲口徑、噸位、裝甲和推進力都有了飛躍性的提高,甚至出現了在前述的技術指標上發展到極致的「超無畏艦」,而原先領先全球的「無畏號」反而在開戰後成了落伍的二線戰艦。一次大戰結束後,世界海軍列強為避免再因造艦競賽重起戰端,召開了「華盛頓裁軍會議」,以此限制各國海軍軍艦的噸位和武裝,但許多艘「超無畏艦」依舊服役到第二次世界大戰。 儘管在20世紀初世界各國耗費大量資源、爭相建造「無畏艦」,但歷史上卻只在1916年爆發過一次「無畏艦」艦隊間的大規模交戰——「日德蘭之戰」,為英國與德國的主力艦隊於日德蘭半島附近海域進行的一次海戰,儘管雙方兵力投入之多,卻沒有產生什麼決定性的結果。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於後來建造的軍艦皆全部具備了「無畏艦」的技術概念,故該名詞也不再作為特定艦種之類別而無再使用,另外「無畏艦」一詞亦可用於具備其特徵、在「無畏艦革命」展開後出現的新式戰艦類型——战列巡洋舰之上。.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无畏舰

摩纳哥

摩納哥親王國(Principauté de Monaco),也譯作摩納哥公國,是一个位于欧洲的城邦国家。摩納哥地处法国南部,除了靠地中海的南部海岸線之外,全境北、西、東三面皆由法國包圍,主要是由摩纳哥旧城和随后建立起来的週遭地区组成。作为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国家之一,摩纳哥也是一个典型的微型国家和城邦,得利於蒙特卡洛賭場及觀光收入,作為不向國民課稅的國家而聞名。.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摩纳哥

意大利王國 (1861年–1946年)

意大利王国(Regno d'Italia)是于1861年義大利统一后建立的国家。王国是继罗马帝国之后的第一个控制整个義大利半岛的国家。在墨索里尼的義大利国家法西斯党掌权的1922年-1943年这段时间里,義大利王国也通常被历史学家称做“法西斯義大利”。在二战结束前的两年中,意大利王国转投同盟国阵营,墨索里尼及其狂热法西斯主义追随者曾在義大利北部成立过一个纳粹德国的傀儡政权義大利社会共和国。战后的1946年民怨四起,导致在1946年義大利政体公投中人民选择放弃君主制,建立共和国,就是现在的義大利共和国。.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意大利王國 (1861年–1946年)

意志的勝利

《意志的胜利》(Triumph des Willens)是1935年德國女導演萊尼·里芬斯塔爾拍摄的影片。影片记述了1934年纳粹党在纽伦堡召开的全国党代会,此次党代会共有逾700,000名纳粹支持者出席。希特勒委托萊尼·里芬斯塔爾制作了这部影片,他的名字亦在片头出现,其在制作过程中起到了执行制片人的角色。本片的主题意在顯示德国已重返世界大国行列,希特勒成为了国家的真正领袖并将为德国带来荣耀。该片拍摄于1934年长刀之夜后,故许多重要的冲锋队人物没有在片中出现。 《意志的胜利》发布于1935年,并迅速成为宣传影片的代表作之一。里芬斯塔尔因本片在德国、美国、法国、瑞典等国获奖。她在影片中使用的一些技法,例如移动摄影、使用长焦镜头制造扭曲视角、航拍以及音乐和影片的结合技巧使这部影片在电影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对之后的纪录片和影视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于表现出对纳粹主义的拥护以及大量展示纳粹标志,该片在二战后的德国被禁止公映。.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意志的勝利

敦刻尔克级战列舰

敦刻尔克级战列舰(Dunkerque-class)是法國海軍於1930年代建造的战列舰。本級艦是法國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首批建造完成的主力艦,代替在戰後因財務拮据而停工的諾曼第級戰列艦,以及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而停建的里昂級戰列艦,其主要目的在針對德國海軍的德意志級裝甲艦。艦上主要武器為8門在2座四聯裝砲塔內,裝甲帶最大厚度為。為了符合華盛頓海軍條約的限制,本級艦的標準排水量較小,僅;火炮口徑也在限制以下,然而在航速上可達,是法國首款高速戰艦。因本級艦的特徵,除了被歸類為高速戰艦外,亦曾被歸類為小型戰艦、戰鬥巡洋艦等。 本級艦共建成2艘,分別為敦克爾克號與史特拉斯堡號,2艦在1937年與1939年陸續服役,並一同編入第一線總隊(1st Division of the Line),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分別與英國皇家海軍一同執行搜尋德國的商船襲擊艦隊。後來為了應付義大利,於1940年4月調往法屬北非基地凱比爾港。然而僅過2個月,法國陸軍在本土遭德軍擊敗,並向納粹德國投降,迫使在凱比爾港的法軍艦隊被迫停戰。同年7月,英國皇家海軍發動凱比爾港海戰,敦克爾克號在戰鬥中受到重創,但史特拉斯堡號成功地閃躲過英國艦隊的攻擊而先行逃回土倫。重創的敦克爾克號在凱比爾港進行臨時維修,直至1942年2月才返回土倫。 凱比爾港海戰後,史特拉斯堡號擔任維琪法國在地中海艦隊旗艦,敦克爾克號則被安排至乾塢進行大修。由於戰時物資短缺,敦克爾克號的維修工程進展緩慢,而史特拉斯堡號也較少出港。當同盟國成功於1942年11月初登陸北非後,德軍在同月迅速占領自由區作為報復,並準備搶奪停靠在土倫的維琪法國艦隊。為了避免德軍計畫得逞,法國海軍決定將所有艦艇鑿沉。2艘敦克爾克級最終成功被法國海軍鑿沉,其殘骸在1955年至1958年間報廢拆解。.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敦刻尔克级战列舰

慕尼黑号小巡洋舰

陛下之舰慕尼黑号(SMS München)是德意志帝国所建造的七艘不来梅级小巡洋舰的五号舰,以巴伐利亚首府慕尼黑命名。它由不来梅的承建,于1903年开始、1904年4月、至1905年1月投入舰队使用。其包括有十门和两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最高速度可达23.3节。 慕尼黑号于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里都跟随公海舰队服役,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与了广泛的行动,其中包括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发的斯卡格拉克海战。在那里,它曾两次与英国的轻巡洋舰交火,并都不同程度的受损;而在后一次交战中,它则对击退作出了贡献。1916年10月9日,慕尼黑号遭英国潜艇发射的鱼雷命中,随后退出现役。它在战争的最后一年是以宿营船的身份度过,并于1920年作为割让予英国,直至拆解报废。.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慕尼黑号小巡洋舰

托马斯·R·马歇尔

托马斯·赖利·马歇尔(Thomas Riley Marshall,)是美国民主党政治家,曾于1913至1921年伍德罗·威尔逊执政期间担任第28任美国副总统。马歇尔曾是印第安纳州名律师,--在州内各地为其他候选人发表竞选演说并组织党派集会而在政坛崭露头角,之后还因此当选第27任印第安纳州州长。担任州长期间,他提出渐进性质但也充满争议的州宪法,推动其它进步主义改革。共和党少数派则利用州法院阻止宪法修订。 马歇尔担任州长期间积累的声望和印第安纳州当时作为总统大选关键摇摆州的特殊地位共同影响,确保他于1912年成为威尔逊的竞选搭档,两人也在随后的普选中取胜。但是,两人的意识形态在第一个任期里就出现显著分歧,威尔逊因此严格限制马歇尔对行政部门的影响,还下令把副总统的办公室搬离白宫。美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马歇尔应总统要求在全美各地发表鼓舞士气的演说。战争即将结束时,威尔逊前往欧洲签订条约,马歇尔又根据总统要求成为首位主持内阁会议的副总统。主持联邦参议院议程期间,曾有少数反战参议员--冗长辩论阻挠议事,防止有利于美国参战的法案通过。为确保至关重要的战时法案通过,马歇尔促使参议院--程序性规则,允许在三分之二投票参议员支持的情况下中止冗长辩论,这项规则之后经过多次变更,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1919年10月,威尔逊因中风而无法继续行使总统职责,由此引发的继任危机成为马歇尔担任副总统期间面临的最大挑战。威尔逊本人和第一夫人都不喜欢马歇尔,总统的顾问也认为副总统不是继任总统的恰当人选,他们因此和威尔逊夫人一起设法阻止马歇尔通过正式渠道得知总统病情,以此避免他继任。包括内阁成员及国会领导人在内的许多政要敦促马歇尔代理行使总统职责,但由于具体程序有欠明晰,担心确立影响恶劣的先例,马歇尔拒绝从命。行政部门群龙无首的情况导致组建国际联盟的条约无法通过,美国随即回归孤立主义外交政策。此外,马歇尔担任副总统期间还曾遭遇刺杀,他和夫人洛伊丝一直没有子女,只在担任副总统期间收养过一个病重的孩子。 马歇尔有着众所周知的机智和幽默感,一次主持参议院辩论时,参议员约瑟夫·布里斯托正细数美国需要哪些东西,马歇尔这时插嘴打趣道:“这个国家真正需要的是一支上好的5美分雪茄。”引来一片笑声,这也是他最经久不衰的幽默之一。从副总统位置卸任后,他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开办律师事务所,并撰写了回忆录《往事》和多本法律著作。他继续巡游并公开演讲,于1925年在旅途中因心脏病发辞世,享年71岁。.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托马斯·R·马歇尔

拿骚级战列舰

拿骚级战列舰(Großlinienschiff der Nassau-Klasse)是德意志帝国海军的首个无畏舰,为德国对英国战列舰无畏号引入“全重型火炮”概念的回应。该船级由拿骚号、莱茵兰号、波森号和威斯特法伦号组成。全部4艘舰都是在1907年中期开始,并于1909年5月至9月间完工。与英国的同代船级相比,拿骚级舰只更轻、并有更广的。由于德国舰只保留了立式三胀式蒸汽机而非英国采取的大功率蒸汽轮机,它们的速度稍慢两节。舰只还装备有口径较小的——炮,而非安装在英国舰只上的炮。 在入役公海舰队后,4艘同级舰都编入同一个部队,即的第二支队。其中的2艘舰——拿骚号和波森号于1915年参加了未达预期的,期间它们曾与俄国的前无畏舰光荣号交火。拿骚级舰只还全数参加了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发的日德兰海战;并且仅遭到少量的命中和有限的伤亡。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这4艘舰作为战利品被获胜的协约国强占并相继出售报废。.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拿骚级战列舰

拉姆齊·麥克唐納

詹姆士·拉姆齊·麥克唐納,FRS,JP(James Ramsay MacDonald,),英國政治家,工黨出身,1924年1月至11月出任英國首相兼外務大臣,1929年6月至1935年6月第二度出任首相,惟任內於1931年8月與保守黨和自由黨合組國民政府,並另組國民工黨,造成與工黨關係決裂。 麥克唐納出身平凡,1900年參與創立工黨,1906年起當選為歷來首批工黨籍下議院議員,後於1911年出任國會工黨主席,但其反戰立場迫使他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辭任主席,復於1918年喪失下院議席。麥克唐納在1922年重返下院,並當選工黨黨魁,1924年1月帶領工黨組閣,成為英國歷史上首位工黨籍的首相。可是,他帶領的只是一個弱勢政府,後來又有傳聞聲稱蘇共滲入政府,使政府旋於同年11月大選敗於保守黨。 麥克唐納在1929年帶領工黨勝出大選,第二度籌組弱勢政府。然而,同年在美國爆發的經濟大蕭條嚴重拖累英國經濟,面對經濟急速衰退,內閣卻在經濟政策上出現重大分歧,無法達成共識,結果麥克唐納在1931年8月24日提出辭呈,旋獲英皇喬治五世授意另組國民政府,實行與保守黨及自由黨籌組聯合內閣,隨後在同年9月決定英鎊放棄金本位。 麥克唐納自立國民政府的行動被工黨視為一大「出賣」,且遭開除出工黨,黨內更有人指責他為「叛徒」。被開除出黨後,麥克唐納創立支持度相當有限的國民工黨,自任黨魁,並謂另組國民政府的決定乃顧全大局之法。不過,國民政府雖由麥克唐納留任首相,但卻遭日益孤立,本土事務的決策大權更落入保守黨手中。麥克唐納在國民政府任相後期,曾在1933年主持國際聯盟的倫敦經濟會議,試圖透過與各國合力化解經濟危機,但峰會最終因美國拒絕合作而流產。 麥克唐納後期因健康惡化而在1935年辭任首相,但一直留在內閣擔任樞密院議長至1937年5月為止。晚年的麥克唐納始終未有獲工黨饒恕,他在1937年11月乘船前往南美洲休養途中在大西洋公海海域病逝,終年71歲。.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拉姆齊·麥克唐納

拉巴洛条约 (1922年)

《拉巴洛条约》(Vertrag von Rapallo;也译做拉帕洛条约),1922年4月16日由德国魏玛政府与俄罗斯苏维埃在意大利利古里亚省拉帕洛签署的条约。 《拉巴洛条约》是在上由俄罗斯苏维埃外长格奥尔基·契切林和德国外长瓦尔特·拉特瑙所签署的。两国借此宣布放弃在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及一战后向对方提出的领土和金钱之要求。而且,两国也同意外交正常化并“友好合作,在经济上互惠互利”。 7月29日,根据一项秘密协议,德国能够送军士到俄国受训,其实违反了《凡尔赛条约》。11月5日,两国在柏林签署附加协议,将条款延伸到俄国所控制之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与远东共和国的苏维埃。 条约结束了德国与俄国在一战及俄国革命之后的外交孤立。由于双方都在凡尔赛条约中失去可观的领土与政治力量,所以两国的目标是组成“反凡尔赛同盟”,抗衡西方国家。基于两国的地位提高,西方对其友好关系有所担忧。在德国,对于共和政府跟一个共产国家和解并保持良好关系,部分保守和极右人士也感到担忧。波兰、波罗的海国家与芬兰都因俄国地位提高而紧张。它们尝试在国防与外交增加合作,但由于各自的议会反对而没有成事。 德俄两国后来签署了重申双方良好关系,但德国后来与英国与法国改善关系后,德俄关系渐趋平淡。.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拉巴洛条约 (1922年)

拉巴洛條約 (1920年)

拉巴洛條約是一條由意大利王國與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和斯洛文尼亞人王國 (在1929年正名為南斯拉夫王國)之間簽訂的條約,內容主要為解決有關在上亞得里亞、達爾馬提亞及那後來成為朱利安三月地區的一些邊界爭論。 該條約簽訂於1920年11月12日 ,地點為鄰近意大利热那亚的拉巴洛。當奧匈帝國解體後意大利宣稱了自己在1915年倫敦條約中獲分配的領土後,意南二國之間便在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出現繃緊關係。根據這一份在1915年4月26日由意大利王國及協約國於倫敦簽訂的秘密條約,在一次大戰中以勝利結束的前提下,意大利就會獲得若干領土所得,包括達爾馬提亞北部及著名的札達爾、希貝尼克及大部份的達爾馬提亞群島(除了克爾克和拉布)。.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拉巴洛條約 (1920年)

曹汝霖

曹汝霖(),字润田,生于上海。清末民初的中国政治家,新交通系首领,也是20世纪初著名亲日官员之一。.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曹汝霖

普魯士

普鲁士(Preußen;普鲁士语:Prūsa;Prusy;Prūsai;Borussia或Prutenia)乃中世紀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存在於中北部歐洲的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歷史上是德意志统一以及德意志帝國立國的主要力量。此名稱之涵義在不同時期有變遷。.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普魯士

普魯士王國

普魯士王國(Königreich Preußen)是一個位於現今德國和波蘭境內的王國,存在於1701年至1918年,同時也是從1871年至一戰戰敗前,領導德意志帝國的政治實體,其領土囊括整個帝國的三分之二。王國名字是繼承普魯士而來的,雖然它的權力基礎是從勃蘭登堡得來的,曾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普魯士王國

普鲁士号战列舰

普鲁士号战列舰(SMS Preußen)为德意志帝国海军所建造的五艘不伦瑞克级前无畏战列舰的第四艘,以当时的普鲁士王国命名。它于1902年开始进行,并于1905年投入使用。其姊妹舰还包括有不伦瑞克号、艾尔萨斯号、黑森号和洛特林根号。 普鲁士号在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内都服役于公海舰队的。它在1914年12月参加了一次舰队推进,以支援的行动,在此期间,德国舰队曾短暂与英国大舰队的一个分遣队遭遇并发生冲突。1916年5月,它又被临时派往波罗的海担当,并因此错过了日德兰海战。由于其年限,它并无重新加入舰队,而是继续作为警备舰服役直至1917年,进而成为威廉港的附属舰。 战后,普鲁士号获重新组建的魏玛国家海军保留了下来,并改装为一艘可搭载F式扫雷艇的。它于1929年4月从中除名并于1931年售予拆船商。其船体一段约63米长的部分被保留作为;它在1945年遭盟军轰炸机轰炸并击沉,随后于1954年拆解报废。.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普鲁士号战列舰

1900年-1999年條約列表

以下是1900年-1999年國際上的條約、歷史協議、和約、敕令、公約等等的年表:.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1900年-1999年條約列表

1915年倫敦條約

1915年倫敦條約是意大利與三國協約的秘密協定,於1915年4月26日由意大利王國、英國、法國和俄羅斯簽署。 根據協定,意大利要退出三國同盟,加入三國協約。1914年9月4日至5日,在倫敦簽署的秘密協議,已經包括此條款。而且,意大利必須在一個月內向德國和奧匈帝國宣戰。其實,意大利的確在該年的5月23日向奧匈帝國宣戰。意大利將會在戰後獲得領土作為報酬(詳見尚未收復的義大利)。.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1915年倫敦條約

1920年

1920年是一個閏年,第一天從星期四開始。.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1920年

1924年

请参看:.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1924年

1930年型(1-K)37公厘戰防炮

1930年型(1-K)37公厘戰防炮為蘇聯第一款製造的反戰車炮。.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1930年型(1-K)37公厘戰防炮

1939年德国对立陶宛的最后通牒

1939年3月20日,纳粹德国外交部长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向立陶宛外交部长发出口头最后通牒,要求立陶宛交还克莱佩达区(亦称梅梅尔领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脱离德国),否则德国国防军将对其发动入侵。立陶宛和德国关系長年紧张,克莱佩达区亲纳粹宣传活动盛行,德国扩张势头亦日渐加剧,因此德国最后通牒并不出意外。五日之前,纳粹德国刚刚完成了对捷克斯洛伐克全境的占领。1924年《》的四个签约国理当维护克莱佩达地区的政治现状,但四国均未采取实质行动。英国与法国延续了对德的绥靖政策,意大利和日本则公开支持德方主张。3月22日,立陶宛被迫接受通牒,克莱佩达区由此成为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获得的最后一块领土。立陶宛在经济上和名誉上受到严重打击,欧洲战前局势进一步恶化。.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1939年德国对立陶宛的最后通牒

3月15日

3月15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74天(闰年第75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91天。.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3月15日

3月16日

3月16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75天(闰年第76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90天。.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3月16日

3月7日

3月7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66天(闰年第67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99天。.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3月7日

6月28日

6月28日是阳历年中的第179天(闰年是180天),距一年的结束还有186天。.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6月28日

7月20日密谋案

7月20日密謀案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由德國抵抗運動主導的刺殺納粹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與後續政變行動,藉此推翻以納粹黨為首的德國政府、進而和西方的同盟國達成和平協議。儘管在這之前德國各個抵抗運動成員曾多次嘗試推翻納粹德國政府,密謀案一開始便計畫以成功暗殺希特勒為前提,緊接著實施一連串德國政治、軍事乃至於親衛隊等權利移交計劃。經過後續調查,大約有近200多名納粹德國各界高層參與7月20日密謀案,其中包括陸軍元帥埃爾溫·馮·維茨萊本、19名將級軍官、26名上校、2名大使、7名外交官、1名部長、3名國務秘書與刑事警察局局長,以及數名、和參與其中。 1944年7月20日,德意志國防軍軍官克勞斯·馮·史陶芬堡於德國在東普魯士拉斯滕堡的戰地指揮部「狼穴」基地引爆公事包炸彈,企圖藉此炸死元首希特勒,但該引爆裝置爆炸後只讓希特勒受到輕傷。由於「希特勒死亡與否」這問題遲遲未獲得確認,這使得原本應當在暗殺成功後立刻啟動的女武神行動(瓦爾基里行動)未按照原先規劃發動。最後因為參與者對於軍事政變施行的猶豫,最後因未成功暗殺希特勒以及延後啟動後續政變計畫而讓密謀案宣告失敗。希特勒隨後下令將所有涉案關係人全數逮捕並處以極刑,甚至連埃爾溫·隆美爾以及君特·馮·克魯格都承受極大壓力而被迫自殺。德國海軍元首事務會議(Führer Conferences on Naval Affairs)的紀錄則指出蓋世太保至少逮捕了7,000人,最終對4,980人執行了處決命令。 參與以赫爾穆特·詹姆斯·馮·毛奇主導的克萊稍集團為主,其中包括有、德意志國防軍部隊與將領以及部分政府官員。整體來看,儘管7月20日密謀案因為其未能成功發動女武神行動而著名,但也是納粹德國時期最大規模的軍事政變行動,甚至計畫在德國境內全面推翻納粹德國政府。許多高階德意志國防軍軍官認為藉由這次行動,能夠向全世界證明並非所有德國人都類似希特勒或納粹黨成員。儘管政變之後提議的的和平協議細節仍然不明,但可能會繼續要求統治德國過去長期管理的歐洲領土。由於許多主要抵抗運動的領導人都已經遭到處死,德國反納粹組織因而受到了致命打擊,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都沒有其餘有組織性的暗殺行動出現。.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7月20日密谋案

88毫米高射炮

8.8公分18/36/37/41年式防空砲(德語:8.8cm-FlaK 18/36/37/41)是二戰中最廣為人知的火炮之一。所謂的8.8公分炮其實是一個系列,官方稱為8.8 cm Flak 18/36/37,有時也包括了一些更先進的型號,例如FlaK 41,雖然它們並不是同一種武器。 Flak是德語Flugabwehr-Kanone的簡寫,意為防空炮,這也是8.8公分炮最早的設計目的。 然而在實戰應用中反坦克的成功,使這種炮衍生出了一些其他的改型,例如8.8 cm PaK 43反坦克炮(PaK為德語Panzerabwehr-kanone的簡寫,意為反坦克炮),以及虎式坦克的8.8 cm KwK 36主炮(KwK为德语Kampfwagen-kanone的简写,意为战斗车辆用炮,也即坦克炮)。.

查看 凡尔赛条约和88毫米高射炮

亦称为 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

容克斯安東·德萊克斯勒对共产主义国家的批评富兰克林·奈特·莱恩尼俄伯号小巡洋舰山東問題工部局巴伐利亚号战列舰巴伐利亚级战列舰巴爾幹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巴登号战列舰巴黎和会 (1919年)巴比伦柏林上莱茵省不平等条约不伦瑞克号战列舰不来梅机场中德協約中德关系中德关系 (1911年-1941年)中國對外關係史中国抗日战争中立國中華民國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常任理事國 (國際聯盟)丹麦丹麦历史希佩尔海军上将级巡洋舰布呂歇爾號重巡洋艦布洛姆-福斯帕甘島三號坦克下莱茵省一號坦克乔治·克列孟梭亚历山大·米勒兰亨利·卡伯特·洛奇庫爾特·斯圖登特康拉德·阿登纳二十五点纲领二號坦克库尔特·蔡茨勒五四运动井上成美伊拉克王國伍德罗·威尔逊伍爾西號驅逐艦 (DD-77)強加條約弗罗茨瓦夫弗里德里希·保盧斯但澤自由市但澤波蘭郵局保衛戰德奧合併德属喀麦隆德属萨摩亚德属西南非洲德屬東非德國二戰時期驅逐艦德國軍事顧問團德國號裝甲艦德國殖民地德国德国历史德国前东部领土德国国家人民党德国级装甲舰德国级战列舰德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德国总参谋部德皇卡尔大帝号战列舰德皇威廉大帝号战列舰德皇威廉二世号战列舰德皇巴巴罗萨号战列舰德裔納米比亞人德法關係德意志帝國德意志國防軍德意志造船厂 (基尔)保罗·冯·兴登堡保羅·馮·萊托-福爾貝克保羅·豪塞爾忒提斯号小巡洋舰土耳其历史匡互生圣巴夫主教座堂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历史在华德租界化学武器北京古观象台北洋政府國際勞工組織國際勞動基準國際聯盟國際聯盟託管地國際聯盟會員國列表列強列車炮刀刺在背传说和平和平紀念碑 (香港)哈尔福德·麦金德冲之鸟岛冲击反应模式凡尔赛宫凡尔赛条约战争罪责条款凡爾賽凡爾賽體系凡爾賽條約 (消歧義)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內陸國家公海舰队公海艦隊自沉事件六膛火箭發射器克羅加提戰役克莱佩达国王号战列舰国王级战列舰国际鸦片公约图林根号战列舰四號坦克倫敦債務協定噴煙者BMWC型潜艇皇后号战列舰皇宮酒店 (舊金山)皇帝号战列舰皇帝級戰艦王储号战列舰王正廷玛格丽特·撒切尔福克D-VII戰鬥機科尔贝格级小巡洋舰科隆空降獵兵突丘拉森林戰役符腾堡号战列舰第一次世界大戰對中國的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因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前年表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列表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策林根号战列舰納粹德國納粹德國空軍納粹德國陸軍納粹德國海軍约瑟夫·贝克约瑟夫·毕苏斯基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纳伊条约纳粹德国军衔列表纽伦堡的审判绥靖主义维恩铁路罗加诺公约罗曼·德莫夫斯基美国美国历史 (1865年-1918年)美国外交美国中立法美杜莎号小巡洋舰美日關係羅伯特·馮·格萊姆羅馬尼亞石油工業羅馬尼亞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羅曼事件猶太人大屠殺爱德华·贝奈斯爱德华时代瓦爾特PP手槍瓦迪斯瓦夫·西科尔斯基瓜分非洲瓜分波蘭特兰西瓦尼亚特里亞農條約特技飞行盧安達-烏隆地韦姆莫里斯尼特莱茵兰莱茵兰号战列舰莱茵河航运中央委员会莱比锡大学聯繫邦聖誕樹行動聖日耳曼條約道威斯計劃菲利普斯学院萊因哈德·海德里希萊茵蘭重軍事化萨尔布吕肯萨尔盆地地区萨克森号战列舰萨摩亚萨摩亚历史顾维钧血腥星期日 (1939年)领土装甲舰西南非洲西俄罗斯志愿军西里西亚号战列舰西里西亞西方盟國的背叛西方戰線 (第一次世界大戰)西普鲁士親衛隊突擊隊員香槟酒香港20世紀初歷史香港歷史马克斯·韦伯马克斯·鲍尔魏宸组魏瑪共和國豪赫蒂夫费多尔·冯·博克路德維希·馮·羅伊特黎胥留號戰列艦黑尔戈兰级战列舰黑森号战列舰黑森人民邦輕型裝甲偵查車边境总督号战列舰霞飛級航空母艦霞飛號航空母艦胡戈·施佩勒胶州湾租借地興登堡號飛船阿司匹林阿尔萨斯阿尔贝一世 (比利时)阿尔贝特国王号战列舰阿喀琉斯宫阿玛宗号小巡洋舰阿科纳号小巡洋舰阿爾弗雷德·約德爾阿爾貝特·凱塞林阿爾薩斯-洛林阿瑟·貝爾福阿道夫·希特勒阿拉多飛機製造廠蘇羅通ST-5機炮蘇聯入侵波蘭赤色职工国际赫爾曼·穆勒薩爾蘭關島鄂圖曼帝國哈里發自治領采埃孚長岡春一长刀之夜腓特烈大帝号战列舰色佛尔条约艾尔萨斯号战列舰艾爾哈德·米爾希苏联军事史英德海军协定英國皇家海軍英国首相列表雷諾R35戰車通用機槍陸徵祥He 111轟炸機He 112戰鬥機Ho 229戰鬥機K-47戰鬥機LeichttraktorMG08重機槍MG30通用機槍MG34通用機槍MP18衝鋒槍MP28衝鋒槍MP34冲锋枪NbFz重型坦克S艇SK L/50 30.5釐米艦砲U型潜艇VII級潛艇Z计划柏林-泰格尔奥托·利林塔尔机场柏林号小巡洋舰柳特波德摄政王号战列舰恩尼格玛密码机捷克地理李登辉 (教育家)東普魯士杜伊斯堡格但斯克格但斯克理工大学格羅斯拖拉機梅克伦堡号战列舰武装党卫队武汉会战比利時德語社群比利時戰役毛瑟C96手槍民主党 (美国)民族主義汉口德租界汉堡号小巡洋舰汉诺威号战列舰汉斯·冯·塞克特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波佛斯40公釐高射砲波佛斯75毫米口徑M1929高射炮波兰第二共和国波兰走廊波美拉尼亞波蘭駐德國大使館波蘭戰役波苏战争波森号战列舰波森省法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国军事史法蘭克福條約洛特林根号战列舰洛林洛桑會議温斯顿·丘吉尔滑翔漢斯·耶匈尼克漢斯·曾克爾潘周楨潛艇有條件投降戰爭紀念碑 (倫敦)戰艦战时中立国海因茨·古德里安海軍總司令部 (德國國防軍)斯德丁号小巡洋舰斯图加特号小巡洋舰斯特雷萨阵线新幾內亞領地施佩伯爵海军上将号装甲舰施瓦本号战列舰施特拉尔松德号小巡洋舰无畏舰摩纳哥意大利王國 (1861年–1946年)意志的勝利敦刻尔克级战列舰慕尼黑号小巡洋舰托马斯·R·马歇尔拿骚级战列舰拉姆齊·麥克唐納拉巴洛条约 (1922年)拉巴洛條約 (1920年)曹汝霖普魯士普魯士王國普鲁士号战列舰1900年-1999年條約列表1915年倫敦條約1920年1924年1930年型(1-K)37公厘戰防炮1939年德国对立陶宛的最后通牒3月15日3月16日3月7日6月28日7月20日密谋案88毫米高射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