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历史
歷史(现代汉语词汇,古典文言文称之为史),指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歷史可提供今人理解過去,作為未來行事的參考依據,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历史的第二个含义,即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又称历史学”,或简称“史学”。隶属于历史学或与其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年代学、编纂学、家谱学、古文字学、计量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和新闻学等,参见历史学。记录和研究历史的人称为历史学家,简称“史学家”,中国古代称为史官。记录历史的书籍称为史书,如《史記》、《汉书》等,粗分為「官修」與「民載」兩類。 广义的历史,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過程,包括自然史和社会史。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鸟类历史、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等等。通常仅指人类社会的发展過程,它是史学研究之對象;一般説來,关于历史的记述和闡釋,也称為历史。而狭义的历史则必须以文字记录为基础,即文字出现之后的历史才算历史,在此之前的历史被称为史前史。又可以称为人类史或社会史,而脱离人类社会的过去事件称为自然史。一般来说,历史学仅仅研究前者,即社会史。.
查看 农业史和历史
世界农业史
#重定向 农业史.
查看 农业史和世界农业史
地球
地球是太阳系中由內及外的第三顆行星,距离太阳约1.5亿公里。地球是人類已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也是人類居住的星球,共有74.9億人口。地球质量约为5.97×1024公斤,半径约6,371公里,密度是太阳系中最高。地球同时进行自转和公转运动,分别产生了昼夜及四季的变化更替,一太陽日自转一周,一太陽年公转一周。自转轨道面称为赤道面,公转轨道面称为黄道面,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地球仅擁有一顆自然卫星,即月球。 地球表面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称为海洋或可以成为湖或河流,其余是陆地板块組成的大洲和岛屿,表面分布河流和湖泊等水源。南极的冰盖及北极存有冰。主體包括岩石圈、地幔、熔融态金属的外地核以及固态金属的內地核。擁有由外地核產生的地磁场。外部被氣體包圍,称为大氣層,主要成分為氮、氧、氬。 地球诞生于约45.4亿年前,42億年前開始形成海洋。并在35亿年前的海洋中出现生命,之后逐步涉足地表和大气,并分化为好氧生物和厌氧生物。早期生命迹象产生的具體证据包括格陵兰岛西南部中拥有约37亿年的历史的石墨,以及澳大利亚大陆西部岩石中约41亿年前的 Early edition, published online before print.。此后除去数次生物集群灭绝事件,生物种类不断增多。根据学界测定,地球曾存在过的50亿种物种中,已经绝灭者占约99%,据统计,现今存活的物种大约有1,200至1,400万个,其中有记录证实存活的物种120万个,而余下的86%尚未被正式发现。2016年5月,有科学家认为现今地球上大概共出现过1--种物种,其中人类正式发现的仅占十万分之一。2016年7月,科学家称现存的生物共祖中共存在有355种基因。地球上有约74亿人口,分成了约200个国家和地区,藉由外交、旅游、贸易、传媒或战争相互联系。.
查看 农业史和地球
具象人类知识系统
具象人类知识系统(figurative system of human knowledge)有时也被称为狄德罗和达朗贝尔之树,是用来展示知识结构的树状图,由让·勒朗·达朗贝尔和德尼·狄德罗为《百科全书》(Encyclopédie)制作。 该树是人类知识的分类,其灵感来自弗兰西斯·培根的《学术的进展》。树状图上只是的三个主要分支为:“记忆”/历史, “理智”/哲学和“想象”/诗歌。 值得注意的事实是神學归类在“哲学”下。历史学家羅伯·丹屯主张将宗教分类到人类理智中,其本身(啟示)并不是一个知识来源,是有关这个作品争议的重要因素。 另外注意,「神的知识」与「占卜」和「黑魔法」只隔几个节点。 右图中是法文原版。也有用。另一个该树状图的翻译在文献中(参考Schwab)。下面是一个中文版本。.
查看 农业史和具象人类知识系统
百科详编
《百科详编》(Macropædia),是《大英百科全书》的第三部分;另外两部分是《百科类目》(Propædia)和《百科细编》(Micropædia)。 2007版的百科详编(Macropædia)共17卷,699篇文章按照字母顺序排列;每篇文章长度从2页到310页不等,平均为24页。所有文章几乎都有参考文献和署名贡献者,这些贡献者的名字在百科类目(Propædia)都按照首字母顺序予以列明。.
查看 农业史和百科详编
驯化
驯化(英语:Domestication)是指一種生物的成長與生殖逐漸受另一種生物利用與掌控的過程,例如人類栽培各種農作物,以及切葉蟻馴養真菌。人類驯化动植物的目的主要包括作為食物和衣物的來源、運輸、守衛或是觀賞娛樂用途。常見的馴養動物包括了寵物、家畜等。 人类驯化植物至少在1万2千年前就开始了,例如谷物和葫芦。 农业至少在11个不同的世界中心发展起来,驯化了不同的动物和植物。.
查看 农业史和驯化
農業歷史
#重定向 农业史.
查看 农业史和農業歷史
農民
農民指以农业为职业的人,其中包括以种植业、畜牧业、林业等自然经济产业为职业的人,又有称牧民、渔民等。 農民则是指世代定居於鄉村地區的居民。農民未必以農業為職業,不過大都以家庭(戶)為單位,具有生產糧食與滿足自我食用需求的能力,但在其他生活方面卻須仰賴外在的大環境,特別是在安全保障的需要上。由於如此,農民們的生活圈往往自成一體,但屬於外在大社會的一個部份,一般稱此獨立卻又依賴的生活群體為農民社會。 在12000年前农业开始发展,而漫长的古代社会史,民众大都从事农业。工业革命后,随着工业化,人口开始向城市转移。近代城市化进程,使得更多的人口从土地上脱离出来。.
查看 农业史和農民
亦称为 農業歷史演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