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八仙

指数 八仙

八仙是中國道教及中國神話中的八位神仙,分別代表男女老幼、貧賤富貴八種不同的人群,由於八仙均為凡人得道,所以個性與百姓較為接近,晚近為道教中相當重要的神仙代表,台灣許多地方都有八仙宮,迎神賽會也都少不了八仙。他們手持的法器或寶物,也稱為「八寶」。.

134 关系: 劉海蟾历代神仙通鉴台灣宗教台灣新年吕仙祠吕洞宾吕渭塗佛之宴 撤宴增城区壓歲錢天津玉皇阁奪舍孟州市尋神的旅途山东省山东民俗中山市中國剪紙中國動畫列表中國神話故事中和廣濟宮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斯洛文尼亚馆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列表中国神话人物列表中秋節 (華人)东游记东游记 (1998年电视剧)七福神三原城隍庙三仙台三昧堂創意木偶團隊义和团吕祖堂坛口遗址庐山五岳五結奠安宮仙球大戰张公洞張果老何仙姑修煉周欽南員林福寧宮冥鈔冯旗杆巷明代住宅八仙宫八仙山 (天津)八仙嶺八仙与跳蚤八仙得道传...八仙全传八仙的传说八仙綵八仙過海 (消歧義)八洞神仙八月初八六國大封相剪瓷雕剑侠四遊記王玉立祭十二郎文秦野市秋霞圃秋茂園笑八仙之素女的故事純陽峰烟台市炼金术盂蘭盆會發財枚白云观白雲仙館白蛇传百变大咖秀韩愈道教神祇列表鍾離權鐵枴李鐵拐李行天宮袁家山颇章萨巴飄然臺西安钟楼西王母西遊記(貳)香港慈雲閣香海慈航鳳山鎮南宮黑麋峰龍舟歌连环画蜈蚣陣茅山道院郭德懷作品列表郑州城隍庙興仁寺赫威神木薛丁山藍采和葫蘆問邯郸记蓬莱市蓬莱八仙蓬莱阁蓬萊山蓬萊閬苑醉拳艋舺清水巖雲泉仙館集集廣盛宮老梁故事汇陞官圖陶然亭公园林邊放索普龍殿東華帝君梅瓶楊家將 (無綫電視劇)歇後語汐止拱北殿油紙傘湘乡市澎湖天后宮指南宮明朝的塔新加坡仙姑殿新吉莊北極殿无量观曹彬曹佾8 扩展索引 (84 更多) »

劉海蟾

劉海蟾,名操,字宗成,又字昭元、昭遠,道號海蟾子。後人俗稱劉海,是道教傳說人物。五代十國時期廣陽人,著名道教祖師,全真道五陽祖師之一。以其廣陽人,人稱廣陽先生、廣陽劉真人。劉真人道號海蟾子,道教界以刘海蟾呼之,但民間流傳「劉海戲金蟾」,被後人讹作「刘海」,刘海也成為世人對劉海蟾最普遍的稱呼。 相传为道教全真五祖之一,全真教「海蟾派」始祖。元世祖忽必烈封其为“海蟾明悟弘道真君”,元武宗加封「海阳嗣派九天扶正帝君」,泰定帝封為「廣陽啟南弘道純佑帝君」。 相傳著有《還金篇》、《黃帝陰符經集解》等,與張無夢、種雲溪、陳希夷等為道友。弟子張紫陽、董凝陽。劉海蟾一直被質疑是虛構人物,其人生平眾說紛紜,因為有關劉海蟾的描述只出現在野史、傳奇、戲劇、小說等民間文學,與道教典籍如《呂帝聖蹟紀要》等,正史並無其人之記載。.

新!!: 八仙和劉海蟾 · 查看更多 »

历代神仙通鉴

《历代神仙通鉴》,一名《三教同原录》,亦名《歷代神仙演義》。明代编修,题“江夏明阳宣史徐道述”,卷十八至二十二署“新安融阳亦史程毓奇续”。记录从上古到明代的神仙历史,引用失传已久的《竹书》、《龟鉴》等编年史资料。分首、二、三集,首集“仙真衍派”(一至八卷);二集“佛祖传灯”(卷九至十六);三集“圣贤贯脉”(卷十七至二十二)。共78万6千字。据上海江东书局印行本末云,徐道系明初「滇池侯」徐英之子徐人瑞六世孙,程毓奇则为明代理学家程翔之子程瑶的五世孙。 有意思的是,《历代神仙通鉴》作者将基督宗教也纳入其神仙体系之中。卷九第二节为“严子陵高屈光武,玛利亚贞产耶稣”,其中叙述東漢马援(前14年至49年)破西羌,有徒众祈求马援将其带入中土,未果,而至天方国云云。 文中又插入耶稣诞生、受洗、传教、遇害、升天等事迹,所述与《圣经》所载大致相同,可窥明清之际基督教在中国影响之一斑。其文称: “远西国,人云去中国九万七千里……彼国初有童贞玛利亚,于辛酉岁(实汉元始元年),天神嘉俾厄尔恭报:‘天主特选尔为母。’已而果孕降生。母极喜敬,裹以常衣,置于马槽。群天神奏乐于空。后四十日,母抱献于圣师罢德肋,取名耶稣。”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外来文化的一种兼容并包的态度。.

新!!: 八仙和历代神仙通鉴 · 查看更多 »

台灣宗教

臺灣各宗教受《中華民國憲法》保障,人民擁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並且各宗教間皆為平等。除此之外,臺灣傳教環境極為自由,政府奉行政教分離原則,政府與宗教之間亦無關聯。又因臺灣為一移民社會,華人移民固有的傳統信仰如佛教、道教,在該族群中極為流行且根深柢固,而西方世界較常見的宗教,如基督宗教及伊斯蘭教,亦擁有不少的信眾。 2014年美國中央情報局發布的調查,2300萬臺灣人口中,佛教、道教與臺灣民間信仰三者難捨難分,約佔93%。基督徒(包括天主教、新教、東正教等)約4.5%,其他信仰或不表態,約2.5%。.

新!!: 八仙和台灣宗教 · 查看更多 »

台灣新年

臺灣春節,傳統稱呼有新年(臺:Sin-nî、馬祖話:Siŋ1-nieŋ2)、新正(臺:Sin-tsiann、客:Xinˊzangˊ、馬祖話:Sĭŋ1-tsiaŋ1)、正月(臺:Tsiann-gue̍h,客:Zangˊngied)、元旦(臺:Guân-tàn,客:Ngienˇdan)、新春(臺:Sin-tshun,客:Xinˊcunˊ),又俗稱新正年頭(臺:Sin-tsiann-nî-thâu,客:Sinˊzangˊngienˇteuˇ)、過年、正月正時、舊曆年。是指華人從農曆十二月十六尾牙到新年二月初二頭牙期間,慶祝農曆新年的傳統節俗。尤以除夕夜到正月初五隔開(開工)為重。過年期間的傳統稱呼為「新正」,大年初一亦稱為「新正年頭」、「開正」、「正月初一」,拜年稱為「賀正」,與一系列節令、祭祀等活動。 「新正」,即新正朔,為稱呼正月初一之意。進入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曾頒布過「廢舊正月」,推廣新曆元旦,惟總督府發行的民曆仍附有舊曆,而民間也曾同時過日式新曆新年與台式農曆新年。戰後,國民政府沿用原中國大陸新年習俗稱呼,改稱春節(國語),遂成通稱。 中華民國國曆、農曆二種曆法並行,時序進入二種曆法的一月一日皆謂「新年」,無論是跨年至國曆元旦,或是農曆年的春節,民眾見面祝賀語均可稱「新年快樂」。因二曆法日期不同,使用「新年」並不致混淆,反而是普遍之用法。 臺灣新年風俗隨不同的移民傳入並逐漸在地化後,亦與戰後移民的大量中國南北風俗薈萃。現代社會,部分本土的舊時習俗逐漸式微,或受中式、日式新年習俗影響。臺灣過年與傳統民間信仰息息相關,匯聚了許多宗教科儀、人文藝術與歲時信仰等禮俗,今日仍是臺灣社會全年最重要、盛大的傳統節日。.

新!!: 八仙和台灣新年 · 查看更多 »

吕仙祠

吕仙祠,是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邯郸县黄粱梦镇的知名廟宇,主奉呂洞賓祖師,始建于北宋时期,是根据黄粱梦的故事兴建的,据说黄粱梦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地方,后来不断扩建,尤其在清代嘉庆年间扩建规模较大,目前占地已经达到9.4公顷,主要有三座大殿,供奉八仙之首汉钟离殿、供奉在黄粱梦故事中点化卢生的呂洞賓殿,和有描述黄粱梦故事主题壁画,以及故事主角卢生卧像的卢生殿。1982年入选第二批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晋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 八仙和吕仙祠 · 查看更多 »

吕洞宾

吕洞宾,原名呂--(--或作岩、--),字洞賓,以字行,道号纯阳子,綽號回道人,于唐德宗贞元十二載丙子年(796年)农历四月十四生于蒲州河中府永乐县招贤里(今山西省芮城县永乐县招贤村),著名道教仙人,八仙之一,五恩主之一,五文昌之一,全真派五陽祖師之一、鍾呂內丹派和三教合流思想代表人物。同時也是託夢之神、科考之神、文具之神、淘金之神、礦業之神、理髮之神,亦有醫神、武神與財神的性質。.

新!!: 八仙和吕洞宾 · 查看更多 »

吕渭

吕渭(),字君载,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唐朝政治人物、诗人。他是唐德宗李适时期湖南的潭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湖南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子吕温是柳宗元、刘禹锡等人好友。据说知名道教仙人吕洞宾是吕渭之孫。.

新!!: 八仙和吕渭 · 查看更多 »

塗佛之宴 撤宴

《塗佛之宴 撤宴(ぬりぼとけの の)》是京極夏彥的长篇推理小說和妖怪小說,百鬼夜行系列(京極堂系列)的第七部作品。《塗佛之宴》由本作《撤宴》及前篇《備宴》兩部組成。.

新!!: 八仙和塗佛之宴 撤宴 · 查看更多 »

塔,又稱八角塔,是一种常见的东方传统建筑。 東亞最早形式的塔是中国的重楼,往後逐步演變成了楼阁式塔、密檐式塔、亭阁式塔、覆钵式塔、金刚宝座式塔、宝箧印式塔、五轮塔、多宝塔、无缝式塔等多种形态的塔,建筑平面从早期的正方形逐渐演变成了六边形、八边形乃至圆形,其间塔的建筑技术也不断进步结构日趋合理,所使用的材质也从传统的夯土、木材扩展到了砖石、陶瓷、琉璃、金属等材料。在建筑学层面,塔其体量高大用料多样,在不同的地区地质条件不同,建塔技术也不同,对塔的建筑学研究涉及了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壤学、地质学等诸多方面。在东方文化中,塔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建筑学层面。塔承载了东方的历史、宗教、美学、哲学等诸多文化元素,是探索和了解东方文明的重要媒介。 而在古印度佛教、藏傳佛教、漢傳佛教也有類似的建筑形式,稱作舍利塔,是佛教僧侶用作埋骨之用,在英語世界很多時也被歸類成塔的一種,但其功能則與東亞傳統的塔截然不同。.

新!!: 八仙和塔 · 查看更多 »

增城区

增城区(官方音译:Zengcheng,传统外文:Tsengshing、Tsang Shing)是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市辖区。增城建县于东汉建安六年(201年),因南海郡原辖六县,新设一县,增多一城,故名“增城”;1993年12月8日,撤销“增城县”,设立“增城市”;2014年2月12日,经中国国务院批准,撤销原“增城市”,并入广州市成为市辖区。 增城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广州市东部,辖境南与东莞市隔北东江相望,东与博罗县、龙门县毗邻,西北与从化区接壤,西南与广州市黄埔区相连。全区面积1,614平方公里,年末户籍人口833,611人(2009年)。增城区城区建成区总面积25平方公里(2008年),人口19.6万人。增城为广东省综合实力最强的县(市),也是中国经济发达的县市之一,综合竞争力2010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9位。2009年,全市GDP总量572.5020亿元(折合83.8094亿美元),人均GDP为70,942元(折合10,385美元),GDP总量与人均GDP均居广东省各县(市)第1位。增城下辖4个街道、7个镇,政府驻地荔城街道新行政中心。.

新!!: 八仙和增城区 · 查看更多 »

壓歲錢

壓歲錢,又稱壓年錢,中國南方、港澳、客家語人群稱為利是或稱為軋年錢(俗寫作踅年錢、硩年錢、磧年錢、矺年錢,馬祖話:taʔ7-huoɪ5-tsieŋ2/軋歲錢),閩南語稱硩年錢(Teh-nî-chîⁿ) ,是指新春时长辈送给未成年晚辈的红包。而在香港,未婚的成年人也可以收到長輩的紅包。 清代儿童庆岁,长者与以钱,贯用红,置之卧所,曰“压岁钱”。至中华民国,又曾流行以红纸包100铜元,代表“长命百岁”以示祝福。.

新!!: 八仙和壓歲錢 · 查看更多 »

天津玉皇阁

玉皇阁是天津市的著名道教宮觀,坐落于南开区東門外宮北,瀕臨三岔河口。距離另一座道教宮觀天后宮僅半裏有餘,向東毗鄰望海寺。该建筑目前是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和特殊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

新!!: 八仙和天津玉皇阁 · 查看更多 »

奪舍

奪舍,指將自我靈魂遷移到另一個已死亡的屍體中,以延續生命,繼續修行,為藏傳佛教那洛六法之一。在道教的說法中,類似的法術稱借屍還魂。與暫時的附身不同,是進佔另外一具身體的法術,可以佔有一具屍體,更有甚者,是驅除活人的靈魂,而自己的靈魂佔用該人的軀殼。.

新!!: 八仙和奪舍 · 查看更多 »

孟州市

孟州市在中国河南省西北部、黄河北岸,是焦作市下辖的县级市,总面积541平方公里。总人口36万人。.

新!!: 八仙和孟州市 · 查看更多 »

尋神的旅途

《尋神的旅途》(ハイガクラ)是一部由日本漫畫家高山忍(高山しのぶ)於雙月刊《Comic ZERO-SUM增刊WARD》(コミックZERO-SUM増刊WARD)上連載、帶有濃厚中華色彩的奇幻漫畫。各話標題均以「第○章」表示。.

新!!: 八仙和尋神的旅途 · 查看更多 »

山东省

山东省,简称鲁,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是华东地区的最北端省份,省会设于济南,副省级城市有济南市、青岛市。2017年山东省常住人口超过1亿人,位列全国第二。其中汉族占99.3%,另有回、满、蒙3个世居少数民族及朝鲜族等其他少数民族。 山东省西部连接内陆,逆时针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泰山是全境最高点(1532.7米);东部是山东半岛。北面与辽东半岛隔渤海海峡相对,东面与朝鲜半岛隔黄海相望。 山东土地面积约15.79万平方公里,排名全国第19,境内交通发达,铁路、高速公路网络密集。山东是工农业大省,是环渤海经济圈的一部分,2017年生产总值达7万亿人民币,位列全国第三名,对中国内地经济的贡献約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居第10位。山东在2011年1月确立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山东半岛及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组成了山东半岛城市群。2018年1月,同意设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 山东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原文化与东夷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齐鲁文化,又分为“鲁西文化”和“胶东文化”。其中儒家的创立人孔子和孟子是鲁文化的代表人物,政治家管仲、军事家孙子、孙膑则是齐文化的代表。而鲁菜则位居中国八大菜系之首。.

新!!: 八仙和山东省 · 查看更多 »

山东民俗

山东民俗历史悠久,风格多样,涉及生产、贸易、交通、家族、吃饭、穿衣、节庆、娱乐等多个方面。山东民俗可分为齐俗和鲁俗,在春秋时期的齐国与鲁国就已经形成了不同的风格。齐鲁两俗一直相对存在,却又互相影响。齐俗继承了胶东地区东夷文化的传统,偏商品经济色彩;鲁俗则以中原文化和周礼为主,偏自然经济色彩。 山东有代表性的民俗包括面塑、剪纸、风筝、泥塑、皮影、烙画、微雕和脸谱等。其中潍坊的杨家埠木板年画和高密的扑灰年画为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还有潍坊风筝、济南面塑、胶州秧歌等也很出名。.

新!!: 八仙和山东民俗 · 查看更多 »

中山市

中山市(官方音译:Zhongshan;传统外文:Chungsha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南部,珠江出海口西岸。 中山旧称“香山”,因境内五桂山多奇花异卉而得名。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近代以来,涌现了中华民国国父兼首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首任国务总理唐绍仪等名人。1925年,为纪念刚刚去世的孙中山,香山易名为中山。 中山市总面积为1,783.67平方公里,南部是以五桂山为主的低山丘陵区,北部是平原河网区。常住总人口314.23萬人(2010年人口普查),民族以汉族为主,通用语言为中山話、粤语和普通話,還有一小部分本地人講閩語或客家話。 中山市是珠三角经济圈的9个地级市之一,是一个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工业化城市。中山市凭着城市绿化率高、环境卫生状况良好等条件,近几年陆续荣获联合国和中国政府的一些城市荣誉,在城市绿化、环境卫生方面的建设位于中国城市的前列。.

新!!: 八仙和中山市 · 查看更多 »

中國剪紙

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藝术之一,有学者认为剪纸的前身可追溯到汉唐妇女使用金银箔剪成方胜贴在鬓角为饰的风俗。 早期的剪纸多见于丧葬、祭祀等仪式中,大约跟道家的灵媒神务有关,例如杜甫的《彭衙行》中就有“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明确记载。时致今日部份地區仍有年节剪鬼神之形贴于牛栏、门楣之上的巫术习俗,西南山区的集市上多有由专门的剪纸作坊批量生产的神符备售,各家各户的灶台楼阁细处也是每年一换。 民间剪纸至今依然保存了丰富的支脉,许多地方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乡民都会自备剪纸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等处,以表祈祷福寿,吉祥如意之意。全国各地都 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比较著名的就有高密剪纸、佛山剪纸等等。总体而论,北方剪纸粗犷豪放、純朴简练,南方剪纸则更倾于秀雅繁茂、精致和美。 其中不乏群众耳闻乐见的题材,像八仙过海、百年好合、麒麟送子、老鼠嫁女等等。 民间艺术向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例如刺绣,它的图案先用纸画好裁出,俗称纸样,然后才粘贴到面料上起绣;又如皮影人物的刻绘,也和剪纸的造型一脉相连。 可惜的是,由于开风日盛,年轻人多数谋生在市,目下擅长剪纸的多是边村远城中的老年妇女,随着她们的逝世,剪纸艺术日渐濒临消亡。相关人士正在努力挽救,一面收集各地的创作以充库存,另议为剪纸艺术创造一个商品化的环境,使它能够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以望推陈出新,发扬光大。.

新!!: 八仙和中國剪紙 · 查看更多 »

中國動畫列表

广义上的“中国动画”包括.

新!!: 八仙和中國動畫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國神話故事

《中國神話故事》是台灣中華電視台於1983年(民國72年)6月4日至1985年(民國74年)5月25日 由於隨後預定接檔的《諸葛四郎》在戲劇類型的認知上,華視與新聞局產生歧見,使得該劇無法準時如期接檔,而只好以重播來緩衝。播出的電視單元劇,播出時間是每週六13:00~14:00。.

新!!: 八仙和中國神話故事 · 查看更多 »

中和廣濟宮

中和廣濟宮,是一所主奉開漳聖王陳元光的道教廟宇,因信眾多稱開漳聖王為「聖王公」,故俗稱「聖王公廟」,後方為中和福和宮。.

新!!: 八仙和中和廣濟宮 · 查看更多 »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斯洛文尼亚馆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斯洛文尼亚馆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代表斯洛文尼亚的展馆,位于世博园区C片区。斯洛文尼亚馆的主题是“打开着的书”。 斯洛文尼亚馆外部造型类似一个书架,内部则有八本巨书,与中国文化中的八仙相呼应。展馆内展示的内容涉及斯洛文尼亚的各方面,其中包括了斯洛文尼亚西南部喀斯特(喀斯特地貌这一名称的来源地)的世界第二大溶洞波斯托伊那溶洞(Postojna Cave)中的“人鱼”。.

新!!: 八仙和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斯洛文尼亚馆 · 查看更多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列表

以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列表:.

新!!: 八仙和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神话人物列表

本列表是介绍关于中国神话的神祇和神仙等。.

新!!: 八仙和中国神话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秋節 (華人)

中秋节是指華人以華人的习俗和形式来度过及庆祝的中秋節。中秋节是一个华夏传统节日,日期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約在公曆的9月至10月初。 按照華人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这一天月亮满月,象征团圆。.

新!!: 八仙和中秋節 (華人) · 查看更多 »

东游记

《东游记》,又名《上洞八仙传》、《八仙出处东游记》,共二卷五十六回。作者为明朝吴元泰。 《东游记》内容为八仙的神话传说,故事取材自《孤本元明杂剧》第三十册《争玉板八仙过沧海》杂剧,记叙铁拐李、钟离权、吕洞宾、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八位神仙修炼得道的过程。龍太子摩揭奪走蓝采和的玉板,於是八仙和龍王大戰,最後由觀音和解。日本内阁文库藏有《新刊八仙出处东游记》。.

新!!: 八仙和东游记 · 查看更多 »

东游记 (1998年电视剧)

《东游记》(The Legends of the Eight Immortals)是新加坡制片方与中国大陆制作方(四川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江苏天地影视制作中心)联合拍摄的一部古装神话剧,以小说《东游记》和八仙的一些民间传说为题材,讲述了八仙归位,除魔卫道的故事。.

新!!: 八仙和东游记 (1998年电视剧) · 查看更多 »

七福神

七福神是在日本信仰中被認為會帶來福氣、財運的七尊神明,一般以惠比壽、大黑天、毘沙門天、壽老人、福祿壽、辯才天、布袋為七福神,整體形象類似中國的八仙。 據信七福神起源於關西,但最初由何時、何人所定義已不可考,而且依時代及地方的不同所供奉的七福神也有些差異,例如也有人認為壽老人和福祿壽同為南極老人的化身,應視為同一尊神明,因而改用吉祥天或猩猩來代替壽老人。不過今日的七福神已大致定調,而且排除了不具人形模樣的猩猩和稻荷(亦為福神)。 七福神中除了惠比壽為日本固有神明之外,其餘皆為外來神明(但「大黑」讀音同「大國」,遂與神道的神明「大國主命」神佛習合)。大黑天、毘沙門天、辯才天傳自印度,壽老人、福祿壽、布袋則傳自中國。 日本民間信仰相信,正月時將七福神乘坐寶船的圖繪放在枕下的話就能夠得到一個吉利的初夢。.

新!!: 八仙和七福神 · 查看更多 »

三原城隍庙

三原城隍庙位于中国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城关镇东渠岸街中段,是陕西省保存最完整的城隍庙,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同时也是三原县博物馆所在地,是国家三级博物馆和AAA级旅游景区。 三原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后多次维修扩建。建筑群坐北朝南,占地13390平方米,宫廷式建筑风格。其中轴线纵贯分布有三道门、四重牌坊、五座楼阁、六个院落,以明代建筑为主。主体建筑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

新!!: 八仙和三原城隍庙 · 查看更多 »

三仙台

三仙台(阿美語:nuwalian、Pisirian),為臺灣台東縣知名旅遊景點,位於成功鎮市區東北方約三公里處,由離岸小島、珊瑚礁海岸及碎石海岸所構成,面積約22公頃。因人為干擾較少,也是研究海岸植物生態的重要據點,並列為自然保護區。阿美語nuwalian意為「最東之地」、Pisirian意為「牧羊之地」。.

新!!: 八仙和三仙台 · 查看更多 »

三昧堂創意木偶團隊

三昧堂創意木偶團隊(SamadhiTang Creative Puppet Troupe),是台灣的布袋戲創作團體,從打版、造型、偶衣縫製、兵器製作、角色命名設定、演出、宣傳、辦活動等,皆由團隊成員一手包辦。表演型態為巡迴台灣展出,除各縣市的文化局/文化中心展出外,最常有的展場是台灣各地的新光三越百貨;並曾多次至國外進行展覽及演出 ,最遠曾受邀至英國倫敦展演,目前駐館於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

新!!: 八仙和三昧堂創意木偶團隊 · 查看更多 »

义和团吕祖堂坛口遗址

义和团吕祖堂坛口遗址原为始建于明代宣德八年(1433年)永丰屯屯中祠堂,后改为供奉吕洞宾的吕祖堂,1900年庚子事变中成为义和团总坛口,该遗址位于中国天津市红桥区如意庵大街何家胡同18号。目前义和团吕祖堂坛口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为重点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目前为天津义和团纪念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保存完好的义和团坛口遗址和惟一的义和团运动纪念地。.

新!!: 八仙和义和团吕祖堂坛口遗址 · 查看更多 »

庐山

庐山,又稱匡山、匡廬,位於中国江西省九江市南郊,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文化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同时还是中国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文明旅游风景区、世界名山大会的发起者。庐山形成于第四纪冰川时期,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脉,是中国自古以来重要的游览目的地。 庐山位于长江的南岸,鄱阳湖平原的北部,鄱阳湖西北岸,以“雄”、“奇”、“险”、“秀”闻名,被称为“匡庐奇秀甲天下”。庐山的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瀑布飞流直下,云雾变幻无常,景区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夏季气温比山下低10摄氏度左右,为中国知名避暑胜地之一。 庐山亦是一座文化名山,被认为是中国山水文化的历史缩影。自东晋以来,中国历代著名的文人、高僧、政治人物都在此留下过重要的历史印迹,歌咏庐山的诗歌辞赋有4000多首。对庐山产生较大影响的人物有:古代早期的司马迁、陶渊明、王羲之、慧远等;唐宋时期的白居易、李白、苏东坡、朱熹等;近现代的政治人物蒋介石、毛泽东等。 庐山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影响非常大,堪称中国的政治名山。1895年起,英、法、美等西方国家曾在此大兴土木,留下了大量的西式建筑,形成了今日牯岭镇的雏形。北伐战争结束后,这里成为中华民国政府的“夏都”,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之一。1937年6月,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上山与蒋介石进行谈判,商讨共同抗日事宜。1937年7月,蒋介石发表对日宣战的庐山谈话,中国开始全面抗战。1959年、1961年和1970年,时任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曾三次在此主持大会,即著名的“庐山会议”。.

新!!: 八仙和庐山 · 查看更多 »

五岳

五嶽,又作--,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分別為东岳山東的泰山、西岳陝西的华山、中岳河南的嵩山、北岳山西的恒山、南岳湖南的衡山,有些研究认为,「五岳」一詞来源于中国的五行思想与对山岳、山神的崇拜,传说盘古死后,头和四肢化为五岳,雖然五嶽不是中国最高的山群,但由於高耸在平原上,故在古人眼中格外险峻,加上不少名人雅士的祭祀、作詩、修行或到訪,留下遗迹,因此大大增添了五嶽的名聲。.

新!!: 八仙和五岳 · 查看更多 »

五結奠安宮

五結奠安宮,是位於臺灣宜蘭縣五結鄉五結村的土地祠,其主神為以豺狼為坐騎的土地公。.

新!!: 八仙和五結奠安宮 · 查看更多 »

仙球大戰

《仙球大戰》(Soccer Killer)(原名:蹴鞠),是劉鎮偉執導的喜劇電影,元奎擔任該片武術指導。由何炅、Twins(鍾欣潼、蔡卓妍)領銜主演,2014年4月8日於橫店影視城開拍,5月拍摄完成。.

新!!: 八仙和仙球大戰 · 查看更多 »

张公洞

张公洞位于江苏宜兴西南约22公里的盂峰山,传说为古庚桑子所居,故又名庚桑洞,为著名旅游景区。 据传汉张道陵以及位列八仙之一的唐張果老曾相继在此隐居修行而得名。张公洞为石灰岩溶洞,多钟乳石和石笋,其特点为洞中有洞,全长约1000米,面积约3200平方米,分上下两洞,一般由下洞入,天洞出。有海王厅、洞中洞等胜景,其中海王厅还是央视版笑傲江湖的外景地。 Category:宜兴市.

新!!: 八仙和张公洞 · 查看更多 »

張果老

張果,唐代一位精通服气,修炼内丹的道士,中唐以后,逐渐被神话,后来成为民间神话中的八仙之一,被称为张果老。.

新!!: 八仙和張果老 · 查看更多 »

何仙姑

何仙姑,原名何瓊,盛唐時永州零陵人,一說廣州增城人。道教八仙之一,原型為一個容貌非凡的美女,經常手持荷花。其身世有多種說法,最早可見於戴孚《廣異記·何二娘》,《太平廣記》卷六二引《廣異記》,稱廣州有何二娘,以织鞋子为业。在流传比较多的傳說中,何仙姑是何氏之女,十三歲時入山採茶,巧遇仙人(或指呂洞賓)收為女弟子,賜仙桃或仙棗、雲母粉,食之成仙。在各类传说中,何仙姑兼具仙女、道姑和女巫三重身份。.

新!!: 八仙和何仙姑 · 查看更多 »

修煉

修煉一般指修心炼身。《高级汉语大词典》解释为“道教的修道、炼气、炼丹等活动”。道教贵生恶死,因而道教不但有修心的方法,还特别强调炼身的方法,强调心身并炼。“修”有整治、改正、修理之意。“炼”原指用加热等方法使物质溶化并趋于纯净或坚韧,道家用来指炼丹等活动,如通过炼内丹使人“养形炼精,积精化气,炼气合神”,“肌肉若一”,“积精全神”而使身体更坚韧、健康。“修炼”两字合用,多见于道家典籍, 如《黄帝阴符经》:“ 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另有人用“修练”。“练”字本义为把生丝煮熟,亦指把麻或织品煮得柔而洁白,有加工、精练、练习之意,但通常无“炼”字高温加热使物质变化之意。道家认为通过“炼”可使精神气三种物质高度合一而使人心身高度健康,“精合其神,神合其气,气合其真,不得其真,皆是强名。”(心印经).

新!!: 八仙和修煉 · 查看更多 »

周欽南

周欽南(),泰國道教法師,廣東潮州華僑,居於泰國中部春武里府是拉差素拉塞村。白龍王身世來歷有多個傳說,有人說他以前是個電器維修師傅,又有人說他是維修單車的,總之並非出自大富之家。 據稱龍神「白龍王」附身其上,因此人稱白龍王。他能為信徒指點迷津,做出神諭預言,渡化有緣人,為人祈福。 周欽南平日身穿白衣,每周五、六、日接見信眾,一天見100名,按順序排隊進入,不收費,由信徒自行樂捐。信徒前往白龍廟時,也都會身穿白衣、白褲,表示敬意,並排隊等候進入,進廟前要先插17支香。.

新!!: 八仙和周欽南 · 查看更多 »

員林福寧宮

員林福寧宮,是位於臺灣彰化縣員林市和平里的媽祖廟,原先主神與廣東移民的三山國王合祀,後來福建移民於雍正年間獨立建廟。.

新!!: 八仙和員林福寧宮 · 查看更多 »

冥鈔

冥鈔,又稱陰鈔、陰票、陰司紙,是印刷成現代鈔票的紙錢,是現代人因本身使用鈔票的習慣,想像先人於地府生活時也要使用鈔票,因而製作這種作為祭品的冥鈔。現時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澳門、韓國、越南、琉球等地的人在祭祀先人時都會用到具有當地特色的冥鈔。.

新!!: 八仙和冥鈔 · 查看更多 »

冯旗杆巷明代住宅

冯旗杆巷明代住宅位于中国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冯旗杆巷因巷内有清代冯姓附贡生的住宅,宅前有旗杆,故名。21号,由明末马氏所建,清咸丰时一度作为花纱厘捐通局,后归顾氏。建筑由大门、二门、前厅、后堂、后楼及厢房组成,共四进,其中前厅为明代遗构,为面阔五间、进深七檩的硬山式建筑,明间为抬梁式,次间、稍间为穿斗式,梁架均为扁作。.

新!!: 八仙和冯旗杆巷明代住宅 · 查看更多 »

八仙宫

八仙宫,全称敕建万寿八仙宫,俗称八仙庵,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东关长乐门外长乐坊,属于道教全真派龙门宗法嗣,主祀八仙,是西安市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道教宫观,为道教在西北地区最大的十方丛林。.

新!!: 八仙和八仙宫 · 查看更多 »

八仙山 (天津)

八仙山(北纬40°7'24" - 40°13'53",东经117°32' - 117°34')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市蓟县境内,县城东北约30公里处的一片山地森林,目前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普教育基地和省级公园。 原名“八仙桌子”,相传八仙途经此地,被景色吸引而在该处的一块巨石处落脚休息,从而得名。.

新!!: 八仙和八仙山 (天津) · 查看更多 »

八仙嶺

八仙嶺(Pat Sin Leng)是香港新界東北部的一條山脈,位於大埔吐露港北岸,山脈全長約1公里,由8個高度相約的山峰組成,鄉民將之與中國道教八仙傳說結合,賦以「八仙嶺」之名,現爲八仙嶺郊野公園的一部分。 1996年2月10日,八仙嶺發生了一場嚴重山火,造成3名學生和2名教師喪生,事後港英政府在仙姑峰山腳修建了春風亭,以紀念事件中捨己救學生的兩位教師。 另有一傳說,八仙嶺是當年為禍的九條龍,天庭派了一隻獅子收服,其中八條被收服後,變成了今天的八仙嶺,最後一條在獅子腳下,形成了在舊啟德機場處,已消失了的九龍山,獅子就成為了今天的獅子山。.

新!!: 八仙和八仙嶺 · 查看更多 »

八仙与跳蚤

《八仙与跳蚤》是一部中国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剪纸动画作品。.

新!!: 八仙和八仙与跳蚤 · 查看更多 »

八仙得道传

八仙得道传,清,无垢道人著。为道教八仙的神话传说,记叙鍾離權、呂純陽、張果老、韓湘子、李鐵拐、曹國舅、藍采和、何仙姑等八位神仙修炼得道的详尽过程,情节丰富,曲折动人。八仙的故事最早起于唐代與宋代,多见于唐宋以降文人的记载。经过长期的流传,道士的講解與民間說書人的彙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

新!!: 八仙和八仙得道传 · 查看更多 »

八仙全传

(又名八仙全傳之八仙過海)是一部古裝神話劇,2007年12月17日在上海市正式開機拍攝。本劇以八仙的民間傳說為故事藍本,講述了八仙滙聚、拯救天下百姓的傳奇故事,在原有八仙過海故事的基礎上有不小的改變。.

新!!: 八仙和八仙全传 · 查看更多 »

八仙的传说

《八仙的传说》是上海电影制片厂在1985年推出的一部以八仙民间传说为题材的古装神话电影。本片于1984年在在山东省蓬莱阁取景拍摄。.

新!!: 八仙和八仙的传说 · 查看更多 »

八仙綵

八仙綵,是以八仙圖案為主題的長方形繡布。八仙綵中的「綵」字意指五彩的絲織品,常用來「趨吉避邪」或取其「張燈結綵」之意。八仙綵上所繡的八繡賀壽圖象徵八仙的降臨與慶賀。嫁娶、新居入厝、喜慶神誕時都會懸掛八仙綵;八仙綵除了避邪和慶賀的意義外,還有象徵儀式性的意義,八仙齊聚一同慶賀,如同傳統戲劇的扮仙的吉慶意義。 八仙綵底色以紅色為主,搭配蓮花、如意、龍鳳、喜鵲、蝙蝠等,具有祝福意象的圖案,以及八仙的法器蒲扇、葫蘆、花籃、荷花、寶劍、竹笛、魚鼓、玉板,表示八仙的神通賜福來除災趨祥。八仙綵上的八仙也代表了民眾心中的祈願「福、祿、壽、喜、財、子、健康、智慧」。 舊的八仙綵在歲末年終除舊佈新時,擇吉日祭祀後將其燒化,再懸掛上新的八仙綵。.

新!!: 八仙和八仙綵 · 查看更多 »

八仙過海 (消歧義)

八仙過海可以指:.

新!!: 八仙和八仙過海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八洞神仙

八洞神仙,是中国神话中八个仙洞所居住的八位神仙。“八洞”主要是指道教神仙所居的洞天,分为上八洞、中八洞及下八洞。每八洞只有一名女仙,这三位女仙象征着女性一生的三个面相,分为青春少女的麻姑、成熟母亲的何仙姑以及年老妇人的骊山老母。 小说《西游记》中七仙女提到蟠桃会宴请八洞神仙为“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众;中八洞玉皇九垒,海岳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 在民间,自八仙出现以后又有文人觉得还不够热闹,于是又凑出了另外两组八仙,分成上、中、下八仙。早在元代就已有“上八仙”的说法,指的就是吕洞宾、铁拐李这组八仙。到了清代,普遍又将此八仙列为“中八仙”,而增出上、下八仙。关于各八仙的名字下记参照。.

新!!: 八仙和八洞神仙 · 查看更多 »

八月初八

八月初八,农历八月第八天。.

新!!: 八仙和八月初八 · 查看更多 »

六國大封相

《六國大封相》是一套粵劇,相傳在中国清代同治年間,由廣東四大狀師之一的劉華東參考崑劇《金印記》與《滿床笏》改編而成的,講述戰國時代蘇秦遊說六國以合縱策略,聯盟抗秦,六國拜蘇秦為丞相。  該劇有「六國王出場」、「六元帥上場」、「羅傘架」、「接聖旨」、「出馬」、「出車」、「坐車」等排場,著重以表演排場為主,以做功細膩見長,配以豐富的單打大鑼鼓和牌子音樂的。當中以不同演出片段讓不同演員表演個人功架,有檢閱演員的意味在內,其中有武生和正印花旦表演的坐車和推車、六國元帥表演打馬上場,及三幫和四幫花旦藉羅傘架表演戲曲身段等。而由丑角擔演六色馬中的胭脂馬,演出逗趣的片段。而六位帶馬的六旗手,通常由武師擔演,於拉馬時表演翻騰絕藝,作為全劇的尾聲。 粵劇戲在開臺首晚演出正本戲前,必須加演《八仙賀壽》(即《碧天賀壽》),全劇演出時間約一個半小時。全劇人物眾多,鼓樂鏗鏘,富麗堂皇,演出時要傾全個戲班之力,大演功架,成為劇團顯示實力的劇目之一。.

新!!: 八仙和六國大封相 · 查看更多 »

剪瓷雕

剪瓷雕亦称嵌瓷、剪黏剪瓷雕为闽南地区称谓,潮汕地区称为“嵌瓷”、“瓷嵌”、“聚饶”、“贴饶”或“扣饶”等(饶为塑造之意),台湾地区称为“剪黏”、“剪花”、“堆花”、“堆剪”或“贴瓷花”等。,为流行于中国福建南部、广东東南部潮汕地區、台湾西部和越南等地区的一种传统建筑装饰工艺,屬的一種,以颜色鲜艳、胎薄质脆的彩瓷器(如碗、盘、壶等)或残损价廉的瓷器为原材料,使用粗钳、铁剪、木锤、砂轮等工具将其剪、敲、磨成形状大小不一的细小瓷片,进而贴雕人物、动物、花卉和山水等,并装饰于寺庙宫观等建筑物的屋脊、檐角、照壁、墙面和门窗框、门窗楣等部位。潮汕地區和越南的剪瓷雕用途還不限於建築物外部裝飾,例如潮汕地區亦应用于工艺挂屏,摆设于客厅、佛堂内,越南應陵中的啟成殿內部以剪瓷雕裝飾。剪瓷雕的题材以吉祥如意、福禄寿喜和花鸟虫鱼、人物故事为主要内容,其工艺兼具绘画的色泽感和雕塑的立体感,并可长年经受日曝雨淋、海碱侵袭而不褪色。.

新!!: 八仙和剪瓷雕 · 查看更多 »

剑侠

,原名《八仙前传》,千乘影视出品的一部古装神话剧,以《八仙》为蓝本创作,讲述了八仙的神话传说作题材。台湾编剧简远信兼任制作人,部份主要演员也参与过电视剧《活佛济公3》、《薛平贵与王宝钏》、《百万新娘之爱无悔》、《新洛神》、《封神英雄榜》和《家和万事兴》等。2013年7月在横店影视城开机拍摄,2013年9月杀青,2014年10月5日开始于地方台首播,10月21日上星播出并将剧名更改为《剑侠》。.

新!!: 八仙和剑侠 · 查看更多 »

四遊記

《四遊記》一名《四游全传》、《四游合传》,即吳元泰撰的《東遊記》、楊志和删節後的《西遊記》简写本以及余象斗撰的《南遊記》與《北遊記》之合稱。 明朝吳承恩因神怪小說《西遊記》大獲成功,明清之際吳元泰、吳政泰、余象斗等因而又據佛、道兩教之有關戲曲雜劇和神話傳說,撰寫東、南、北三遊記,再加上楊志和之另本《西遊記》,合稱《四遊記》。 《四遊記》都是模倣《西遊記》的著作,其中《東游記》全书五十八回,叙述八仙得道故事。《西游记》凡四卷四十一回,为杨志和编,實際上采用的是删节後的《西游记》简写本,内容简略粗糙。《南游记》凡四卷十八回,余象斗编,叙孝子华光大帝為救母而大闹天宫地府事,讓人容易联想到佛經中目連救母事。《北游记》凡四卷二十四回,亦為余象斗编,叙真武大帝成道及降妖事。《四游记》的四種作品“很有可能全都经过余象斗的编辑删润。”余象斗本人是書商,善於經營,其作品有著濃厚的商业化痕迹,《四遊記》显然是借《西游记》名声以助畅销,“蕪雜淺陋,率無可觀”,可說是书商为赢利而编撰刊行,藝術價值不高。但儘管粗制滥造,在當時却流传甚广,“及于人心者甚大”。明季神魔小說大行其道,萬曆年間終於刊行《四遊記》合傳本。.

新!!: 八仙和四遊記 · 查看更多 »

王玉立

王玉立,国家一级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曾参演过二十多部舞台剧目,曾为多部影视剧、译制片配音,至今已上千部。.

新!!: 八仙和王玉立 · 查看更多 »

祭十二郎文

《祭十二郎文》,唐代韓愈作品,寫於貞元十九年(按《文苑英華》說是寫於五月二十六日,應是筆誤,因為六月下旬十二郎還寫過信),文章中的十二郎是指韓愈的姪子韓老成(二哥韓介的兒子,過繼給了大哥韓會),十二是他在同輩中的排行。。十二郎與韓愈兩人自幼相守,由長嫂鄭氏撫養成人,共历患难,因此感情特别深厚,但是長大之後,韓愈本人在外飄泊,與十二郎很少見面。孟郊告知韓老成六月二日已逝,但韓愈又疑問六月二十二日老成還在寫信,種種的疑點讓韓愈悲從中來。韓愈在文中提到自己的衰老“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髮蒼蒼,而齒牙動搖。”.

新!!: 八仙和祭十二郎文 · 查看更多 »

秦野市

野市()位於日本神奈川县中西部。市區,東西約13.6公里,南北約12.8公里,面積103.61平方公里,為神奈川縣內19市中面積第4大。.

新!!: 八仙和秦野市 · 查看更多 »

秋霞圃

秋霞圃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嘉定区东大街,是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于1962年9月7日被列为上海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上海市人民政府重新公布了其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身份并设立了大理石文保碑。 在早期,秋霞圃仅有龚氏园(今桃花潭景区)。到了清雍正四年(1726年),秋霞圃被改属为了邑庙的后园并一度长盛不衰。但在咸丰十年至同治元年间(1860年至1862年)清军和洋枪队屡次同太平军在嘉定交战,园林遭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光绪帝登基后,园林开始逐渐得到修复,再现朝晖。民国9年(1920年),启良学校的校长戴思恭将学校搬至此地并发动实业界对之加以修缮。民国26年(1937年),园林为日军所控,启良学校也被迫停办。园西部分建筑被知事冯诚求改为私宅,大部分匾额都被日军捣毁。日军投降后,它曾被三青团嘉定分团部和启良学校占用。此后它先后被列为了县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爆发后,秋霞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此后上海市人民政府对其大幅重修,耗资近两百万元,学校也搬离了秋霞圃。1987年9月竣工,同年中国国庆节(10月1日)时全园正式对外开放。1984年,上海市人民政府重新确定了秋霞圃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身份并为其设立了大理石文保碑。 现在的秋霞圃可分为桃花潭景区(原龚氏园)、凝霞阁景区(原沈氏园)、清镜塘景区(原金氏园)和邑庙景区4个部分,以山取胜、以水为中心。秋霞圃现存百年以上的古树22株,其中12株已列入上海古树名木档案。.

新!!: 八仙和秋霞圃 · 查看更多 »

秋茂園

秋茂園(Qiu Mao Park)為台灣著名的旅遊景點,由旅日僑胞黃秋茂博士獨資興建,分別於南北二處,一處位於北部苗栗縣通霄鎮北方5公里的新埔里社區內;另一處位於南部台南市(1958年建成,位於台南仁德東門路三段附近,1978年遷建至鯤鯓海濱的木麻黃林區,又稱海濱秋茂園)。園內設有偉人鄭成功、孔子等銅像及神話故事如十二生肖、「西遊記」、「八仙」等塑像,早期還蓄養有猴子,園內不收門票,供人自由參觀,園中遍植果樹,可供遊客摘食。台南秋茂園由於疏於管理,到處充滿垃圾,逐漸褪去其光彩。黃氏後人將秋茂園交回市府管理。.

新!!: 八仙和秋茂園 · 查看更多 »

笑八仙之素女的故事

《笑八仙之素女的故事》(简称素女的故事)是一部根据神话传说何仙姑的故事改编而成的古装电视剧。该剧于2002年10月13日在传说中何仙姑的家乡广州增城市举行开机仪式,之后剧组成员还来到何仙姑家庙参拜何仙姑、八仙、观音等神祇,拍摄共历时三个月完成。.

新!!: 八仙和笑八仙之素女的故事 · 查看更多 »

純陽峰

純陽峰是香港一座山峰,高590米。它位於新界東北部,為八仙嶺最西方和最高的山峰,其西北和東北山脊為大埔區和北區的分界線。純陽峰被劃入八仙嶺郊野公園內。 純陽峰以八仙之一的呂洞賓(號純陽子)來命名。.

新!!: 八仙和純陽峰 · 查看更多 »

烟台市

烟台市,别称港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山东省东部,胶东半岛北部,1984年国务院确定的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是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联合国人居奖获奖城市。 烟台位于37°24′N121°16′E。全市总面积13,85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738平方公里,海岸线曲长909千米。濒临渤海、黄海,有包括大小岛屿63个。东与威海接壤,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西接潍坊,西南与青岛毗邻,北与辽东半岛的大连共同形成拱卫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

新!!: 八仙和烟台市 · 查看更多 »

炼金术

鍊金術是中世纪的一种化学哲学的思想和始祖,是当代化学的雏形。其目标是通過化學方法将一些基本金属转变为黃金,制造万灵药及制备长生不老药。现在的科学表明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但是直到19世纪之前,鍊金術尚未被科学证据所否定。包括艾萨克·牛顿在内的一些著名科学家都曾进行过鍊金術尝试。現代化学的出现才使人们对鍊金術的可能性产生了怀疑。鍊金術在一个复杂网络之下跨越至少2500年,曾存在于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波斯、印度、中国、日本、朝鮮、古希腊和罗马,以及穆斯林文明,然后在欧洲存在直至19世纪。.

新!!: 八仙和炼金术 · 查看更多 »

盂蘭盆會

蘭盆會,又稱盂蘭勝會、盂蘭法會、中元法會、中元建醮等,台灣又稱為公普(相對於家庭、機構的普渡「私普」),是中元、佛歡喜日與盂蘭盆節的祭祀儀式。各地、各族群及各宗教派別有不同的儀式。源於佛教盂蘭盆法會,根據《盂蘭盆經》,於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以佛法供養三寶的功德,迴向現生父母身體健康。道教的中元普渡則是為亡魂赦罪。.

新!!: 八仙和盂蘭盆會 · 查看更多 »

發財枚

財枚(又名發財拳,簡稱財拳)是一種中國民間的猜拳遊戲,通常在喝酒時會玩,輸的一方就得罰酒。 中國各地例如廣東、香港、福建和台灣等地都有人玩類似玩意。因地方不同,這種遊戲的玩法也有輕微的分別(例如香港與臺灣不可以呼叫「五」),這種遊戲的名稱在各地叫法也有不同,福建常稱為「燒酒拳」,臺灣稱「臺灣拳」。 因為玩這遊戲時,通常為飲酒作樂,且叫枚(喊口令),會比較叫得大聲,所以有些人會認為粗俗。.

新!!: 八仙和發財枚 · 查看更多 »

白云观

白云观,位于北京市西城區西便門外的白云觀街9號,是道教全真道三大祖庭之一,也是全真道龍门派的祖庭,自元朝起,为全真道“第一丛林”。中國道教协会、中國道教学院、中國道教文化研究所等机构设于该观内。白云觀過去每年春節举办的庙会,游人如鯽,热闹非凡。.

新!!: 八仙和白云观 · 查看更多 »

白雲仙館

重修的白雲仙館外觀 白雲仙館,是廣州市的一座道觀建築,位於廣州越秀登峰麓湖公園麓湖路,.

新!!: 八仙和白雲仙館 · 查看更多 »

白蛇传

《白蛇传》是中国著名民间传说。与《孟姜女》、《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并称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又名《许仙与白娘子》。故事成于南宋或更早,在清代成熟盛行,是中国民间集体创作的典范。描述的是修炼成人形的蛇妖与凡人的曲折爱情故事。 传说发生在宋朝时的杭州、苏州及镇江等地。流传至今有多个版本,但故事基本包括借伞、盗仙草、水漫金山、断桥、雷峰塔、祭塔等情节。《白蛇傳》角色法海的原型來自唐朝的金山法海禪師。.

新!!: 八仙和白蛇传 · 查看更多 »

百变大咖秀

《百變大咖秀》是中國大陆湖南衛視於2012年7月頻道改版期間在晚間22點推出的一檔綜藝節目,主持人為何炅和谢娜。節目版權引自西班牙電視節目“Tu cara me suena”,内容是以藝人明星模仿其他明星為主。節目名稱在頻道宣傳中原定為“絕對大牌”,正式播出期間改為“百變大咖秀”。2012年7月12日第一期首播,2013年6月27日播出最後一期,期间總共製作了4季50集,因讓位给后续播出的《2013快樂男聲》而暫時停播。2014年1月2日,第五季開始播出。 《百变大咖秀》称是中国首档明星模仿秀大赏赛,每期由8名艺人分为两队明星联盟,由国际顶尖造型团队全面打造、改头换面,向乐坛经典致敬。節目第一季按照這一標準進行製作,而自第二季開始,藝人模仿的明星可以是歌手,也可以是電影人或其他知名人物,8名藝人也減少至6名。 两位主持人何炅和谢娜每期都以不同的天王天后造型出现,来自各界的“模王秀团”每期也有精彩表演,带队队长则要进行各种模仿为自己的队伍加分。.

新!!: 八仙和百变大咖秀 · 查看更多 »

韩愈

韓愈(),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卒谥文,世称韩文公。唐代文学家,与柳宗元是当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合稱「韓柳」。苏轼称赞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八代:東漢、魏、晉、宋、齐、梁、陈、隋)。散文、诗,均有名。著作收錄《昌黎先生集》。.

新!!: 八仙和韩愈 · 查看更多 »

道教神祇列表

道教神祇一览记录了道教各神仙的名称与分类。.

新!!: 八仙和道教神祇列表 · 查看更多 »

鍾離權

鍾離權,複姓鍾離,名權,字寂道,號雲房子,燕京人,自稱「天下都散漢鍾離權」,呂純陽真人之師,道教仙人,八仙之一、全真道五陽祖師之一,鍾呂內丹派代表人物,道号正阳真人。元世祖封其为正阳开悟传道真君,元武宗加封为正阳开悟传道重教帝君。.

新!!: 八仙和鍾離權 · 查看更多 »

鐵枴李

鐵拐李亦稱李鐵拐,道教八仙之一。李鐵拐相傳名為李凝陽或稱李洪水,或名李玄,小字拐兒,自號李孔目。傳說鐵拐李能夠護佑鐵匠與乞丐。.

新!!: 八仙和鐵枴李 · 查看更多 »

鐵拐李

鐵拐李,亦稱李鐵拐,相傳名為李凝陽或稱李洪水,或名李玄,小字拐兒,自號李孔目。道教八仙之一。傳說能夠護佑鐵匠與乞丐。.

新!!: 八仙和鐵拐李 · 查看更多 »

行天宮

行天宮,又稱恩主公廟、臺北關帝廟或臺北武廟,主神為關聖帝君(恩主公),是臺灣知名的關帝廟,由經營煤礦事業有成的黃玄空道長(本名黃欉,法號「玄空」,1911年-1970年;行天宮方面敬稱其為「玄空師父」)所建設而成。行天宮本宮位於臺北市中山區,可稱為臺北關帝廟(如其廟籤詩上所印),又有稱臺北武廟。臺北另有清代官祀的臺北關帝廟或臺北武廟,於日治時代拆除,後設置臺北高等法院,即今日司法大廈。 本廟另有兩座分宮,位於臺北市北投區忠義山及新北市三峽區白雞山,稱「行天(宮)三宮」。其中,歷史最早興建完成的是北投分宮,其次是三峽行修宮,臺北市區的本宮為行天三宮最晚落成者,廟門用108顆門釘代表108位神靈,即象徵36天罡星、72地煞星。.

新!!: 八仙和行天宮 · 查看更多 »

袁家山

袁家山,又名袁山、吕祖庙、小蓬莱,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城关镇文化路,为一处明代船型园林建筑群。相传由明末兵部尚书袁可立于天启年间所建。2000年被列为第三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袁家山地势高耸如山,初建时四周有湖水环绕,远望如船,现湖水已干涸。袁家山内有吕祖庙供奉八仙之一吕洞宾,另有“宝墨亭”一座,亭内石碑刻苏轼手书之《洞庭春色赋》与《中山松醪赋》。 周边数个地名以“袁山”命名,包括袁家山所在的居委会:袁山居委会。.

新!!: 八仙和袁家山 · 查看更多 »

颇章萨巴

颇章萨巴(Podrang Sarba),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八廓南街,是一座古建筑大院。.

新!!: 八仙和颇章萨巴 · 查看更多 »

飄然臺

臺(泰文:พุทธสมาคมเพียวเยี้ยงไท้;英文:Peaw Yeang Tai),位於泰國東部春武里府是拉差縣的道教寺觀,自稱為『泰國四大佛教名山』。它供奉太上老君、觀音、八仙及黃大仙等多尊道教雕像。其中在2012年10月8日(農曆壬辰年八月廿三日,星期一,黃大仙誕)開光的黃大仙雕像,像高3.22米,自稱是當時世界最大的金身白玉黃大仙雕像。.

新!!: 八仙和飄然臺 · 查看更多 »

西安钟楼

西安钟楼建成于公元1384年,距今已有600余年。它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的市中心,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是中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新!!: 八仙和西安钟楼 · 查看更多 »

西王母

西王母是中国神话中的女仙。最初的形象是豹尾虎齿善啸的怪物。早在殷商卜辞中,就有“西母”之称,有论者认为这指的就是西王母。在后代逐漸演變為道教上古神灵,成為中國神話中最重要的女神之一。近代由於羅教系民間秘密宗教的盛行,許多人把無生老母(同一人)與西王母視為同一神,號稱「母娘」。又稱“西王金母”,“王母娘娘”,“瑤池金母”、“金母元君”、“西灵王母”、“九靈太妙龜山金母”、“西池极乐金慈圣母”、“白玉龟台九灵太真金母元君”等,全称为“上聖白玉龟台九灵太真無極聖母瑤池大聖西王金母無上清靈元君統御群仙大天尊”。 关于西王母的姓名,唐代段成式作《酉阳杂俎·诺皋记上》记载“西王母姓杨,讳回,治昆仑西北隅,以丁丑日死。一曰婉妗。”故西王母姓名为杨回、字婉妗。 《八仙上寿宝卷》与沪剧《庵堂相会》的唱词中说王母是上八仙中的一柱。.

新!!: 八仙和西王母 · 查看更多 »

西遊記(貳)

《西遊記(貳)》(Journey to the West II),又叫《齐天大圣II》(中国大陆引进名),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拍攝製作的古裝神話名著電視劇,為《西遊記》的續集,31周年台慶劇。由陳浩民、江華、黎耀祥及麥長青領銜主演,監製為劉仕裕。本劇因為陳浩民替代張衛健上輯中的孫悟空角色而受到爭議。.

新!!: 八仙和西遊記(貳) · 查看更多 »

香港慈雲閣

香港慈雲閣有限公司 是香港一家骨灰龕營運商及慈善機構。曾於玉樹地震發生時,捐出一百萬港幣。並在香港、中國內地的廣東省等地參與公益事業、贈醫施藥 。 慈雲閣永遠名譽主席兼創辦人是慈善家、惠来籍富商、前廣東省政協委員、揭陽市政協名譽副主席林世鏗先生。副主席是香港太平紳士、前廣東省政協委員葉慶忠先生。其他創辦人包括揭陽市政協委員、香港寶景實業創辦人、惠来籍富商林寶喜、佳寧娜飲食集團的創辦人、前全國政協委員馬介璋、香港新聯實業創辦人、惠来籍富商方錦坤 現任主席是惠州西湖賓館主席丶惠州市政協常委、廣州市政協委員連增傑先生 慈雲閣是一座位於香港九龍慈雲山慈雲山道150號的廟宇,創建於1970年代,原址前身為招利伯廟,根據「招利張老伯史略」碑記所載,招利伯姓張,名老蓀,字招利,曾隨岳飛征戰,後岳飛被秦檜所害,逃難到南方潮州府落籍,曾向天許願以身保鄉里,死後歷次顯靈並得封為城隍,並立有「招利祠」祀奉。 慈雲閣是德教的山門。德教是中國古代的宗教,初以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為其道德準則與信仰教化的標準,並融匯佛教、耶教、回教三大宗教經典作為其教義。慈雲閣供奉多位道家神祇,更設有一個展示八仙和龍王等40多位神明雕像的「古國神廊」。當中饒富特色是建於地洞中的「地藏府」,藉由顯示十八層地獄腰斬、剝皮、烙刑、勾脷筋等的刑罰,警惕遊人留意自己現世的言行。此外,慈雲閣的露天平臺,可眺望香港和九龍的風景。 慈雲閣B座及E座設有49,410多個骨灰龕位及1,180多個神祖靈位,是經發展局確認符合地契規定用途的私營龕場。而3層高的A座亦於2011年向城市規劃委員會申請改作骨灰龕,完成後可提供30,388個骨灰位。2011年6月,慈雲山居民向城市規劃委員會請願,反對慈雲閣增加骨灰龕位。居民指出自2011年城市規劃委員會批准慈雲閣設骨灰龕後,慈雲山道已不能負荷掃墓人士所帶來的交通流量。化寶爐煙囱與校園接近,排出的廢氣會影響學童的健康。在城市規劃委員會批准慈雲閣設骨灰龕前,地政總署曾於2008年公佈慈雲閣擅自將廟宇改建成骨灰龕場,違反土地契約。.

新!!: 八仙和香港慈雲閣 · 查看更多 »

香海慈航

香海慈航是一間位於荃灣老圍村三疊潭的寺院。因其外形有如一艘漁船,並且建於三疊潭之畔,在雨季時,石澗流水淙淙,所以亦稱為「船廟」。 「香海慈航」寺內主要供奉觀世音菩薩。在佛教的經典中,觀世音菩薩為普渡眾生,倒駕慈航。「香海」在佛教的經典中是指圍繞須彌山的內海,盡為香水,亦可泛指佛門。 香海慈航建於1960年,該處前身名為「觀音岩」。據說由老圍村村民仿照南中國海的漁船造型自行設計興建,部份建材更是三疊潭的石塊。據悉,香海慈航原為呂祖道場,寬宗法師曾與道教的友人扶乩,獲呂祖委為住持。 香海慈航的船頭佇立關公像為護法,前艙為虛雲禪師紀念堂,中間船艙為開山祖寬宗大師紀念堂,後艙為供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和地藏菩薩的圓通寶殿,船尾則有白衣觀音立像。在寬宗大師紀念堂之上,為供奉呂祖的「呂祖飛真應化壇」。呂祖是著名的道教仙人,乃八仙之一。壇內中央掛著「明鏡非臺」的橫匾。明鏡非臺四字乃是出自禪宗六祖惠能的禪悟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此外,香海慈航的西面設有一道「雲連橋」跨過三疊潭連接對岸。東面則有一座小小的寺廟「潮音淨院」,正門位置面對山下上葵涌一帶。寺外地上有一葫蘆形水池,旁邊的土地廟上寫著「公公十分公道 婆婆一片婆心」。.

新!!: 八仙和香海慈航 · 查看更多 »

(学名:Equus africanus asinus)是常见的马科马属家畜,是非洲野驴被人类驯化所形成的亚种,和马体形相似,但耳朵长,尾巴有尾柄,类似牛尾巴。.

新!!: 八仙和驴 · 查看更多 »

,又稱鬼魂,日本稱之為幽靈,有些人認為鬼是生物死亡後遺留下的靈體。 在其他語言的翻譯上,中文的「鬼」最常被翻譯成英語的「Ghost」,另外邪靈、魔鬼、妖怪、吸血鬼,以及不死生物等其他在恐怖片出現的怪物,和一些宗教神话、民间传说和都市传说的传说生物,也常被稱之為「鬼」,所以叫鬼怪。.

新!!: 八仙和鬼 · 查看更多 »

鳳山鎮南宮

鳳山鎮南宮,全稱鳳邑鎮南宮仙公廟,俗稱鳳山仙公廟,址為臺灣高雄市鳳山區國泰路一段220號,主祀道教全真派祖師孚佑帝君。.

新!!: 八仙和鳳山鎮南宮 · 查看更多 »

黑麋峰

黑麋峰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东北角,主峰海拔590.5米,为望城境内第一高峰。距长沙主城区不到20公里(新长湘公路拉通后缩短为19公里),自古被号称“洞天福地”。整个区域已辟为森林公园,森林公园面积4079公顷,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73.9%,植物种类有7个群系673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4种。 黑糜峰以人文鼎盛著称,唐代高僧书法家怀素、明朝正德皇帝朱厚照曾游历该处,唐朝诗人刘长卿尝入山寻幽访胜。传说八仙修道之一吕洞宾曾入山修道,今有“寿”字石刻(寿字石)、洞宾崖等十多处遗迹,因此被道家称之为“洞阳山”,列入“三十六洞天福地”之中;此外随着佛教入山,此山遂成为长沙地区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黑糜峰景区交通便利,境内有京广铁路、长湘公路,距离长沙主城区约30分钟车程。 Category:望城区 Category:长沙公园 Category:湖南山峰.

新!!: 八仙和黑麋峰 · 查看更多 »

龍舟歌

龙舟说唱,是出现于广东粤语地区的一种民间艺术,说唱者手执龙舟杖,胸挂小锣小鼓在街头边走边演唱七字句歌曲。目前最为标准的龙舟说唱流传于顺德杏坛镇。龙舟说唱也是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新!!: 八仙和龍舟歌 · 查看更多 »

连环画

连环画,又称连环图画、连环图、小人书、小書、公仔书等,是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通俗读物。这一形式题材广泛、内容多样,是老少皆宜的一种通俗读物。随着时代的变迁,连环画进入生活的各个领域,广义的连环画可以拓展到文人画的卷轴、庙堂的壁画、民间的花纸年画、建筑中木雕和砖刻。 在连环画繁荣的历史时期,人们的娱乐生活相对简单,连环画寓教于乐的方式成为许多青少年乃至成年人重要的读物。由于连环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多样,题材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和一定的历史时期特色,使其与其他国家的漫画作品有着很大的区别,具有着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新!!: 八仙和连环画 · 查看更多 »

蜈蚣陣

蜈蚣陣,亦稱蜈蚣棚、蜈蚣坪、蜈蚣閣,金門地區稱為蜈蚣座,為台灣與閩南廟會重要藝陣之一,係由適齡兒童扮演作歷史或神話人物,安坐於長條形的臺座上,由人力或裝上車輪行走。蜈蚣陣在民俗研究上,有歸類於陣頭者,亦有歸類為藝閣者,於各地廟會間定位亦有所不同。一般作蜈蚣造型,亦有採「龍頭鳳尾」造形者,則稱「龍鳳閣」、「龍鳳棚」、「龍閣」。因其具有濃厚的宗教性質,台灣南部常認為具有神性,稱其為「百足真人」。.

新!!: 八仙和蜈蚣陣 · 查看更多 »

茅山道院

茅山道院,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是道教宫观。.

新!!: 八仙和茅山道院 · 查看更多 »

郭德懷作品列表

印尼閩南裔華人作家郭德懷(Kwee Tek Hoay)曾撰寫62本書(36本非小說和26本小說)、3篇雜文與11齣舞台劇劇本,擔任5本雜誌的主編,並翻譯15本書籍。除了本條目列出的作品,曾是雜誌編輯的他也撰寫了大量報告、訃告、文章和電影評論等。郭德懷創作的許多宗教作品(包含小說在內)於1960年代由梭羅市的卍字出版社重新印行。另外有幾本書在郭德懷誕生100周年時重新印行。2000年代,他的10部作品被收錄於《華人馬來語文學與印尼民族》(Kesastraan Melayu Tionghoa dan Kebangsaan Indonesia)系列中。他的其中兩部作品-小說《》(1927年)與一篇研究被翻譯為英語。 1919年,郭德懷開始其創作生涯,他的首部作品是舞台劇劇本《》。1920年代,他一面在《新報》與《新民》等報社從事記者工作,一面又創作多部小說與舞台劇本。1925年,他創辦自己的雜誌社「鳥瞰」。後來又從事四本雜誌的編輯工作,包含宗教性的《三教月報》(Sam Kauw Gwat Po)等。1930年之後,郭德懷開始專注在宗教典籍,特別是佛教、儒教與中國民間信仰等,不過也涉及伊斯蘭教。郭德懷本身英語流利,因此也曾在荷屬東印度境外發行小說與非小說作品。1950年發行的7卷涉及儒教各面向是他生前最後的作品。 大體上,中華教義與文化在郭德懷的作品中佔有顯著的地位,其中普遍存在輪迴和神秘主義。此外,也有對印尼華人進行批判的作品;例如《假冒的上帝》批判盲目追求金錢而忽視文化和社會規範的人;《公益的犧牲品》(Korbannja Kong Ek)則批評中華會館(Tiong Hoa Hwee Koan)的經營與辦學。.

新!!: 八仙和郭德懷作品列表 · 查看更多 »

郑州城隍庙

郑州城隍庙,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商城路东段路北,是一座道教宫观。也是河南省目前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

新!!: 八仙和郑州城隍庙 · 查看更多 »

興仁寺

興仁寺(Өршөөлийг хөгжүүлэгч сүм),俗称吹仲喇嘛庙(Чойжин ламын сүм музей),位于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原为藏传佛教寺庙,现为博物馆。 “吹仲”为藏文“护法”的汉译。藏文“护法”写作Chos-skyong,清代以来汉字音译作吹仲、吹忠、垂仲等,吹意为“法”,仲意为“护”。梵文的对译词为Dharmapāla,英文作Oracle。这里指专门从事降神作法、预卜未来的喇嘛,是一種靈媒。.

新!!: 八仙和興仁寺 · 查看更多 »

赫威神木

赫威神木,係指位於台灣新北市插天山自然保留區赫威山山腰處的紅檜巨木群。該神木群被編號的有十八棵,位於海拔僅900公尺的山區,是台灣海拔最低的紅檜巨木群,為北台灣著名的森林生態景觀。.

新!!: 八仙和赫威神木 · 查看更多 »

薛丁山

薛丁山,中國戲曲與民間故事中唐代大將薛仁貴之子,並非史實人物。故事中,丁山娶有三妻,分別是竇仙童、陳金定、樊梨花;樊梨花師承驪山老母,法力無邊,最後在神怪式的情節中,幫助丁山打敗西涼。後來,丁山受兒子薛剛連累,被武后滿門抄斬。 。.

新!!: 八仙和薛丁山 · 查看更多 »

藍采和

藍采和姓许名坚,字伯通,是道教八仙之一,唐玄宗時人,手捧花籃。花籃裏包羅萬象,神秘莫測,芳香襲人,能廣通神明,驅除邪靈。 他經常並手持大拍版,穿著破爛的衣服,一隻腳穿著靴子,另一隻則打赤腳,於長安市上乞討,乞討得來的銀錢有時贈與窮人,有時花在酒肆中,醉了就唱歌,歌詞多充滿神仙之意。另外,他又喜歡於夏天穿厚厚的衣服,冬天躺在雪地上並且身上冒出白色的熱氣。相傳有人在童年及老年見過他,藍采和的容貌都沒有改變。而最後,藍采和得鍾離權度化,於酒樓乘醉騎鶴而去。在八仙中排第六位。 民间传说中的八仙分别是:铁拐李、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据有人研究,汉、六朝时已有“八仙”一词,原是指汉晋以来神仙家们所幻想的一组仙人,直至唐代,“八仙”都只是一个空泛的名词。到明代中叶吴元泰的《东游记》和汤显祖的《邯郸梦》问世后,才被正式确定下来,据华轩居士最早的史料佐证为北宋乾德四年应李玄之邀在石笋山聚会才形成八仙之说,后有大罗神仙,八仙,其实神仙就是对老百姓做出贡献而故去的知名人士。民间有这样一说:“地方官员凡是罗姓的基本上都是实打实为老百姓做事实的”也许是一种偏见罢了。或许就是大罗神仙最早雏形。 實際上藍采和的年齡和性別是未知的。但是很多人說他是貌似少女的男童,道教一些經典的説法是兼具男女之特徵,也就是陰陽結合,加上性格古怪,使他成爲八仙中最神秘難懂的角色。.

新!!: 八仙和藍采和 · 查看更多 »

葫蘆問

葫蘆問,又稱葫蘆運、葫蘆笨,是一種中國傳統擲賽遊戲,各地圖案與稱呼各有不同,常作為新春親友聚會時的遊戲。.

新!!: 八仙和葫蘆問 · 查看更多 »

邯郸记

《邯郸记》,是中国明朝作家汤显祖所写的明传奇。因为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所以《邯郸记》与《南柯记》、《还魂记》(《牡丹亭》)、《紫钗记》合称临川四梦。《邯郸记》是在唐人传奇《枕中记》的基础上创作的。故事讲述八仙之一吕洞宾于邯郸点化卢生,功名富貴不過是夢幻一場,卢生终于一梦醒觉,追随学仙。揭示了人生如梦、宠辱皆空的主题。 Category:明朝文學 H.

新!!: 八仙和邯郸记 · 查看更多 »

蓬莱市

蓬莱市為山東省煙台市的一個縣級市,位于渤海和黄海的交界之处。“八仙过海”的神话传说,便发生在这里,相传吕洞宾、铁拐李、张果老、汉锺离、曹国舅、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八位神仙,在蓬莱阁醉酒后,展示各自的宝器,凌波踏浪、渡海而去,“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或「八仙過海,各憑本事」的传说由此流传。.

新!!: 八仙和蓬莱市 · 查看更多 »

蓬莱八仙

,是一部以民间传说《八仙故事》为蓝本改编的古装神话剧,本剧以八仙之一曹国舅九世轮回,经过人间百态,最终完成从凡人到神仙成长蜕变的励志故事为主线,弘扬了八仙惩恶扬善、济世救人的精神。由蓬莱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山东河西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天圆地方影业有限公司共同投资6千万元拍摄,2013年6月19日开机,同年10月杀青。.

新!!: 八仙和蓬莱八仙 · 查看更多 »

蓬莱阁

蓬莱阁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另一说为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鹳雀楼)。其坐落在山东省蓬莱市北濒海的丹崖山上,始建于北宋嘉佑六年(1061年)。蓬莱阁景区由蓬莱阁、天后宫、龙五宫、吕祖殿、三清殿、弥陀寺六大单体及其附属建筑组成,面积1.89万平方米。阁内处处可见文人墨宝、楹联石刻。蓬莱阁亦以八仙过海、海市蜃楼著称。 P P.

新!!: 八仙和蓬莱阁 · 查看更多 »

蓬萊山

蓬萊山,又称为蓬萊、蓬山、蓬丘、蓬壺、蓬萊仙島等。傳說渤海中有三座神山:蓬萊、瀛洲、方丈,為神仙居住的地方,自古便是秦始皇、漢武帝求仙訪藥之處,其上物色皆白,黃金白銀為宮闕,珠軒之樹皆叢生;華實皆有滋味,吃了能長生不老。《山海經·海內北經》中就有「蓬萊山在海中」之句;列子卷五《湯問》:亦有「渤海之東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員峤,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的記載。记载中另外两座山被传说中的龙伯国巨人钓去了守护神龟,因此沉没于海中,“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 「八仙過海」的神話傳說,也發生在這裡,相傳呂洞賓、鐵拐李、張果老、漢鍾離、曹國舅、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八位神仙,在蓬萊閣醉酒後,展示各自的寶器,凌波踏浪、渡海而去,「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或「八仙過海,各憑本事」的傳說便由此流傳。 又有一說蓬萊仙島就是指現在的台灣。另外因为日本的地理分布,也有以蓬莱三岛作為對日本的雅稱。平安時代,僧侶寬輔認為「蓬萊山」就是指富士山。《竹取物語》中提到「東海有蓬萊山」,由「蓬萊玉枝」述說富士山的緣起。.

新!!: 八仙和蓬萊山 · 查看更多 »

蓬萊閬苑

蓬萊閬苑是香港新界大埔區的一座大型道觀,位於大埔區南部的碗窰鄉半山洲。因以呂祖為主神,當地人稱為「呂祖廟」。.

新!!: 八仙和蓬萊閬苑 · 查看更多 »

醉拳

醉拳是中國武術中的其中一種拳术,是模仿醉漢動作的一種拳術。雖然醉拳在大眾文化中相當知名,广为人知,但是醉拳的真實性却遭受到質疑。.

新!!: 八仙和醉拳 · 查看更多 »

艋舺清水巖

艋舺清水巖,全名艋舺清水巖祖師廟,俗稱艋舺祖師廟,主祀清水祖師,位於臺北市萬華區康定路81號。為一座受道教、台灣民間信仰影響極多的佛教廟宇。除主祀宋代高僧清水祖師外,並配祀天上聖母媽祖、關帝君、文昌君、地藏菩薩、魁星及福德正神等眾神祇。根據日本學者的研究,從艋舺清水巖分香所建的廟,計有新莊山子腳、景美溪子口、三角湧、淡水祖師廟等。 艋舺清水巖是中華民國直轄市定古蹟,它與艋舺龍山寺和大龍峒保安宮合稱為「臺北三大廟門」;也與艋舺龍山寺和艋舺青山宮合稱為「艋舺三大廟門」,或者把艋舺龍山寺、艋舺清水巖、艋舺青山宮與西門町天后宮(原艋舺新興宮)合稱「艋舺四大廟」。 臺北盆地周圍早期多為安溪移民所開拓,而清水祖師為安溪人的守護神,故大臺北地區祖師廟林立。艋舺清水巖與三峽祖師廟、淡水祖師廟、瑞芳祖師廟,稱為「大臺北四大祖師廟」。但這些祖師廟中以艋舺清水巖最具有歷史特色,不僅象徵安溪人的移民勢力,還見證了影響臺北市歷史甚鉅的械鬥事件「頂下郊拼」。.

新!!: 八仙和艋舺清水巖 · 查看更多 »

雲泉仙館

雲泉仙館(Wun Chuen Sin Kwoon)是香港一間道觀,屬於道教純陽派(全真道的一支),位於新界北區打鼓嶺坪洋村坪輋路,而其註冊有限公司則在上環皇后大道西。 雲泉仙館以夏季荷花及冬季的菊展,以及素食中心提供的白粥而聞名。.

新!!: 八仙和雲泉仙館 · 查看更多 »

集集廣盛宮

集集廣盛宮,舊稱天上宮,當地俗稱媽祖廟或媽祖宮,是一座位在臺灣南投縣集集鎮的媽祖廟。.

新!!: 八仙和集集廣盛宮 · 查看更多 »

老梁故事汇

老梁故事汇(原为《英达故事汇》),是山西卫视由梁宏达主持的脱口秀节目,每周一至周五18:30播出,主要讲述娱乐圈里的趣闻轶事。.

新!!: 八仙和老梁故事汇 · 查看更多 »

陞官圖

陞官圖又名選格、彩选格、选官图、陞卿圖或百官鐸,是中國傳統的選格遊戲,並傳到朝鮮半島,相傳由明代倪元璐所創,其原型為張居正在內閣所創的「職官屏」。然而,根據清代曾任宮廷教師的汪師韓所著的《談書錄》,由於陞官圖採用明代官制,人們才誤以為它是明代產物,實際上陞官圖自唐代已有。為了證明這點,他引了宋代人方千里於《骰子選格》的序言:「開成三年春,…… 遇二三子號進士者,以穴骼雙雙為戲,更投局上,以數多少為進身職官之差數。」陞官图是一种依靠转动四面陀螺赌赛的图版游戏,参与者在一幅标志着各种官衔的图板上游戏,从白丁起始,依照转动陀螺获得的判语升迁贬黜,以最先升任最高官制者为胜。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具体表现形式不同,最流行的陞官图是依照明代官制编写的,依清代官制编制的也有很多,民国之后,还出现了从小学生到大总统的陞官图游戏,此外,还有依据小说《红楼梦》编制的陞官图,此外也有八仙过海主题的陞官图。各种陞官图游戏虽然形式不同,旦基本规则和玩法卻是完全一样的。.

新!!: 八仙和陞官圖 · 查看更多 »

陶然亭公园

陶然亭公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太平街19号,因园中的陶然亭而得名。.

新!!: 八仙和陶然亭公园 · 查看更多 »

林邊放索普龍殿

林邊放索普龍殿,又名草茅代天府,是位於臺灣屏東縣林邊鄉水利村的王爺廟,以祭拜石磨與石臼聞名。廟前道路為屏128線。.

新!!: 八仙和林邊放索普龍殿 · 查看更多 »

東華帝君

東華帝君是道教尊神,約在唐代形成。金代全真派尊為道教「四帝二--」之一、全真五祖之首。傳說山東寧海州文登縣(今山東省文登市)昆嵛山是其故宅。 東華帝君本不知其姓名,自元代開始,有道士說他即為東王公,或說化身為王玄甫。修練內丹的一派道士,則把他附會為八仙之一的鐵拐李。.

新!!: 八仙和東華帝君 · 查看更多 »

梅瓶

梅瓶,也稱經瓶,瓷器型制,用途為酒器、花器。最早出現在唐朝,宋遼时期較為流行,約定俗稱為梅瓶。其名根據民國時期許之衡所撰《飲流齋說瓷》一書所稱:「口徑之小,僅與梅之瘦骨相稱,故名梅瓶也。.

新!!: 八仙和梅瓶 · 查看更多 »

楊家將 (無綫電視劇)

《楊家將》(The Yang's Saga)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拍攝製作的古裝動作劇集,全劇共6集,監製李添勝,此劇為無綫電視18週年台慶劇,故事主要講述楊家將的傳奇故事。 此劇當年安排在「歡樂今宵」時段內播出。演員陣容空前絕後,是無線電視有史以來明星最多的電視劇集,一連五集。 本劇創新之處是加入類似希臘神話的情節,天界諸神因賭氣而將楊家將捉弄。.

新!!: 八仙和楊家將 (無綫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歇後語

歇後語,換言之,就是「歇」去「後」半段之「語」,這就是說要把真正想表達的意旨藏起來,不直接明說,改以幽默的方式來呈現一段話語的前半段,然後,再讓聽者或讀者就意義的關聯性,或是語音相近似者,去揣測其真正的意思。此用法在修辭學中稱為藏詞。在台語將歇後語稱為孽仔話(台羅:gia̍t-á-uē)或孽譎仔話(台羅:gia̍t-khiat-á-uē)是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一部分是“俏皮话”,這也可以看成是汉语的一種文字遊戲。 最初的歇后语与现在我们看到的歇后语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多半是对当时通用的成语、成句的省略。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称之为“藏词”。例如用“倚伏”代替“祸福”(出自《道德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种歇后语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其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后来的歇后语在结构上是“比喻——说明”式的俏皮话。使用的人往往只说出比喻部分,后面的解释部分则让对方自己领悟。.

新!!: 八仙和歇後語 · 查看更多 »

汐止拱北殿

汐止拱北殿,俗稱汐止仙公廟,1906年初為一座台式木造拱北殿,1960年(民國49年)原地拆除重建,主祀道教全真派祖師呂純陽真人。.

新!!: 八仙和汐止拱北殿 · 查看更多 »

油紙傘

油紙傘是源於中國的紙製或布製傘,亦傳至亞洲各地如日本、朝鮮、越南、臺灣、琉球、泰國、寮國等地,並在各地發展出具有當地特色的油紙傘。隨著客家人遷移至臺灣定居,也令中式油紙傘在台灣生根發展。油紙傘除了是擋陽遮雨的日常用品外,也是嫁娶婚俗禮儀不可或缺的物品,中國傳統婚禮上,新娘出嫁下轎時,媒婆會用紅色油紙傘遮着新娘以作避邪。日本傳統婚禮上,新娘也會被紅色油紙傘遮着。琉球古代婚禮上也有用到油紙傘。老人喜好象徵長壽的紫色傘,送葬時則要用白色傘。日本傳統舞蹈也會以油紙傘作道具,茶道表演時有的要用「番傘」。 在早期客家-庄-裡,由於客家話「紙」與「子」諧音,故客家女性婚嫁時,女方通常會以兩把紙傘為嫁妝,一含「早生貴子」的意思,且「--」字裡有四個人字,也象徵着多子多孫,而紙傘傘面張開後形成圓形,且「油」與「有」諧音,為祝福新人生活美滿圓滿的意思。男子16歲成年禮時,也會以相同的理由贈予一對紙傘。 宗教慶典中,也常看到將油紙傘作為遮蔽物撐在神轎上,此是取其圓滿的意思,作為人們遮日避雨、驅惡避邪的象徵。 現時日常所用的傘多是洋傘,油紙傘多作為藝術品和遊客紀念品售賣。.

新!!: 八仙和油紙傘 · 查看更多 »

湘乡市

湘乡市是位于中国湖南省中部偏东的一座县级市,隶属于地级湘潭市。湘江的支流涟水和湘黔铁路横贯市境。.

新!!: 八仙和湘乡市 · 查看更多 »

澎湖天后宮

澎湖天后宮位於台灣澎湖縣馬公市,供奉媽祖,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廟宇。天后宮確切創建年代眾說紛紜,隨著「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石碑出土,確定於大明萬曆卅二年(1604年)即已立廟。天后宮早無定稱,稱娘娘宮、天妃宮、娘媽宮、媽祖宮或媽宮等稱呼在所多有。清朝領有台灣後,施琅以克台多賴天妃顯靈襄助,奏請康熙皇帝加封,晉天妃為天后,故今稱「天后宮」。.

新!!: 八仙和澎湖天后宮 · 查看更多 »

指南宮

指南宮,位於台灣台北市文山區木柵指南山一帶山麓,為台灣道教聖地之一,俗稱仙公廟,以主祀八仙中的「呂仙公」(即呂純陽、呂洞賓)緣故而得名。指南宮除為道教宮殿,亦按「三教合流」的理念,兼祀儒、釋。 指南宮並為中華道教學院的所在地,目前籌措成立道教大學等事項。.

新!!: 八仙和指南宮 · 查看更多 »

明朝的塔

明代的塔較前代有所發展,产生了文峰塔这一独特的类型,所谓文峰塔即各州城府县为改善本地风水而在特定位置修建的塔,其修建目的或为震慑妖孽或为了补全风水或作为该地的标志性建筑,文峰塔的出现使得明清两代出现了一个筑塔高潮,许多塔都是以文峰塔的形态出现的。 明代的佛塔基本沿袭了辽宋塔的形制,由于筑塔数量较多因而种类非常齐全,从楼阁式、密檐式、覆钵式、金刚宝座式等较为常见的形式到无缝式、宝箧印式等奇异的形式不一而足,尤以楼阁式塔为主流。明代塔大多为高大的砖仿木结构,石塔木塔均很少见,明代仿木结构砖塔对木构的模仿都非常精致细腻,不仅斗拱、椽、枋、额具全而且还出现了雁翅板、垂莲柱等结构;塔的建筑平面多为八角形、六角形和四方形;明塔承袭了辽塔构筑基座的做法,随着塔在明代从宗教世界走向世俗社会,基座上浮雕的题材出现了相应的变化,不仅包括佛像、金刚、力士、护法天王等宗教题材,也出现了八仙过海、喜鹊登梅、二十四孝、魁星点斗等民间传统祈福题材。明代的佛塔或仿宋或仿辽,虽然建筑数量甚众但在建筑艺术和技术上并无大的突破,其成就远逊于辽宋两朝。 如上文所述,除了中规中矩的佛塔,明代还建造了大量文峰塔,文峰塔建筑形制多样,或如笔、或如楼、或矮胖如墩台,这些异形塔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塔的建筑类型。.

新!!: 八仙和明朝的塔 · 查看更多 »

新加坡仙姑殿

新加坡仙姑殿成立于农历壬申年十月二十三日(1992年11月17日),也正是仙姑下凡普渡众生的日子。原址是在后港3巷大牌251的住家庙,当时只供奉八仙,主神为女仙何仙姑,其余的七仙是 - 铁拐李、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汉钟离、韩湘子、蓝采和。 由于仙姑的名声大振,慕名而来的香客源源不断,常把怎个地方挤得水泄不通。在短短的四年,这个办事处已经不能容纳上门祈求和膜拜的香客。以至在农历丙子年(1996年),仙姑决定把仙姑殿搬迁到芽笼25巷一栋两层楼高的私人建筑以方便她办事和应付更多香客。 平时上门膜拜的香客已经占据了里外的仙姑殿,每年到了八月初八的仙姑寿诞日“八仙瑶池大会”,更要在德福巷大广场举行庆祝活动,以便应付千人宴席。 从仙姑殿成立以来的10年里,她拥有许多信徒,香火鼎盛,因得到香客们的鼎力相助和支持,仙姑殿终于在农历壬午年六月十八日(2002年7月27日)正是搬迁到坐落在淡滨尼路一栋仙姑自己所构思和设计的5层楼高大殿。这栋耗资800万的新建庙宇宏伟壮观,以莲花为焦点,殿前的三个2.5公尺高的金字“仙姑殿”更受瞩目。 殿内供奉高达十尺的主神何仙姑,和高达八尺的其余七仙。此外还有五尺和三尺高的其他道教天神、阴神、佛祖、拿督公。到仙姑殿祈求,也不可不看看殿内的三宝,虎虎生威的虎爷公、千斤黄铜制成的玉皇大帝香炉和一块6吨重的花岗石所围城的许愿池。.

新!!: 八仙和新加坡仙姑殿 · 查看更多 »

新吉莊北極殿

新吉莊北極殿,位於高雄市左營新庄仔的玄天上帝廟。.

新!!: 八仙和新吉莊北極殿 · 查看更多 »

无量观

无量观,又名无梁观、老观,位于辽宁省鞍山市千山,是一座道教宫观,现为全真道十方丛林。.

新!!: 八仙和无量观 · 查看更多 »

曹彬

曹彬(),字国华,北宋初名將,真定灵寿(今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人,在北宋滅亡南唐的戰爭中擔任主要將領。.

新!!: 八仙和曹彬 · 查看更多 »

曹佾

曹佾(),字公伯,又名景休,北宋真定府灵寿县人,曹彬的孙子,宋仁宗慈圣皇后的弟弟。.

新!!: 八仙和曹佾 · 查看更多 »

8

8(八)是7与9之间的自然数。.

新!!: 八仙和8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八仙传说八仙賀壽八仙过海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