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兩鐵合併

指数 兩鐵合併

兩鐵合併是指香港地下鐵路(地鐵)及九廣鐵路(九鐵)車務運作的正式合併,合併後的鐵路系統易名為港鐵,當中包括九鐵公司在香港本地及跨境的鐵路路線、落成後的新路線(參見九廣鐵路),以及其他與運輸相關的業務,例如在西北鐵路服務範圍內經營的巴士服務由地鐵公司初步議定租用50年(可延長),及地鐵公司購入九鐵公司大部分車站上蓋物業(物業發展權)、其物業管理附屬公司及某些短期鐵路資產,但就不涉及鐵路等業權的轉移。 有人曾經認為合併可增加鐵路網絡效率,以更大規模公司來製造協同效應,節省行政開支及營運成本及取消轉乘車費,以便整體車務結構作出調整。反對意見認為合併使香港的鐵路服務失去競爭,地鐵可壟斷香港的鐵路運輸,而且以上市公司地位自居,遠離政府監管,形成獨立王國。 2007年10月18日,運輸及房屋局發言人表示當局已經決定在2007年12月2日落實兩鐵合併,並已經於10月26日刊憲,當局在10月31日向立法會提交有關《兩鐵合併條例》生效日期的公告,該公告通過立法會先訂立後審議的程序,當日《兩鐵合併條例》亦會正式生效。 2007年12月2日,兩鐵合併生效,九廣鐵路公司正式結束其97年的鐵路業務,並將其網絡交由地鐵有限公司管理及營運,其合併網絡統稱為「港鐵」。地鐵有限公司將保留其英文名稱,而中文名稱則改為香港鐵路有限公司。.

224 关系: 劉健儀南昌站 (香港)可加可減機制名城 (香港)大埔墟站大學站 (香港)大嶼山北部穿梭巴士S1線天水圍站 (輕鐵)定期票宋皇臺站富豪B10M尖東站尖沙咀站尖沙咀支線將軍澳綫屯馬綫屯門屯門碼頭站屯門-南昌全日通上水站 (香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丹尼士三叉戟三型丹尼士飛鏢巴士九廣鐵路九廣鐵路局九廣鐵路公司九廣鐵路車站列表九廣通九鐵單程車票九龍南綫九龍塘九龍塘站 (香港)九龍巴士九龍巴士11X線九龍巴士13M線九龍巴士216M線九龍巴士263線九龍巴士263M線九龍巴士264M線九龍巴士268B線九龍巴士269B線九龍巴士273B線九龍巴士273P、273C線九龍巴士2A、2X線九龍巴士31B線九龍巴士43線九龍巴士67M線九龍巴士67X線九龍巴士70X線九龍巴士87D線...九龍巴士93K線九龍巴士93M線九龍巴士N271線九龍巴士N281線九龍站 (港鐵)亞皆老街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京九铁路车站列表京港地铁康城站 (香港)事必關己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廖秀冬御龍山保留舊中環天星碼頭事件信京電訊土瓜灣站北環綫國際復康日利蘭奧林匹克巴士周松崗全月通加強版八達通共構與共站元朗新市鎮兆康站(北)公共運輸交匯處倫敦地上鐵Citylink (香港)火炭鐵路大樓第三屆香港立法會策誠軒粉嶺站紅磡站緻藍天美孚站羅湖站 (香港)羅湖編組站瑞士联邦铁路Re460型电力机车炮台山站瓏門無綫新聞銅鑼灣北站Eurorunner遊客全日通過海隧道巴士170線過海隧道巴士680線過海隧道巴士971線荃灣站荃灣西站華基工業中心落馬洲站落馬洲支線鐵道迷鐵路發展策略2000鐵路警區青荔橋青衣站行政暴力西鐵綫西部走廊鐵路馬場站 (香港)馬鞍山綫香港香港2006年12月香港2007年10月香港2007年11月香港2007年12月香港2007年3月香港2007年4月香港2007年5月香港2007年6月香港大學站香港大事記香港巴士路線編號香港地鐵香港公共交通轉乘優惠香港站香港鐵路博物館香港輕鐵香港輕鐵705、706綫香港文化駿景園觀塘綫觀塘綫延綫詹伯樂鰂魚涌站超級車務控制中心黎啟憲軌道運輸標竿聯盟黃埔站 (香港)黃羚恩輕鐵客務中心輕鐵第三期列車輕鐵第一期列車輕鐵第四、五期列車輕軌運輸系統轉乘站龍運巴士迪士尼綫迪士尼綫全日通都市日報鑽石山站金鐘(東)巴士總站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陳家強陳樹英TVB最受歡迎電視廣告大獎2008得獎名單柯士甸站柴灣站恒生指數搭十送一杏花邨站東區海底隧道東鐵綫東鐵綫票務系統東涌綫機場站 (香港)沙田站沙田至中環綫深圳地铁深圳地铁4号线添馬站港口鐵路線港島綫西延港鐵港鐵學生乘車優惠計劃港鐵字體港鐵客務中心港鐵客運列車港鐵巴士港鐵巴士K73P綫港鐵中期翻新列車港鐵市區綫中國製列車港鐵伊藤忠近畿川崎列車港鐵何東樓車廠港鐵單程票港鐵公司港鐵票價調整港鐵總部大樓港鐵特惠站港鐵車廠港鐵車廂電視港鐵車票港鐵車站列表港鐵車站指南港鐵錦田大樓港鐵G16型柴油機車港鐵Schoma柴油機車及Brush電力機車港鐵未來發展港鐵文化會展站會員服務站月台伸縮踏板朗屏站指差確認海翠花園新屯門中心新界區專線小巴409K線新界區專線小巴501K線新界全日通新發邨日出康城旺角站旺角東站旺角東站公共運輸交匯處教育電視 (香港電台)曾蔭權10月9日2006年4月2006年九鐵人事變動風波2006年香港2007年12月2007年香港2018年香港 扩展索引 (174 更多) »

劉健儀

劉健儀,OBE(Miriam Lau Kin-yee,),祖籍台山,出生於廣州,後來遷居香港,現為自由黨榮譽主席,曾任該黨主席及香港立法會議員(航運交通界)。本身亦是一位執業律師,她信奉天主教。.

新!!: 兩鐵合併和劉健儀 · 查看更多 »

南昌站 (香港)

南昌站(Nam Cheong Station)是港鐵在兩鐵合併前,港鐵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前稱分別為地鐵(地下鐵路)及地鐵公司。西鐵綫在兩鐵合併前,西鐵綫的前稱為西鐵或九廣西鐵,並由九廣鐵路公司營運。和東涌綫的轉車站,位於香港深水埗區長沙灣西九龍公路架空路段的下方,鄰近深旺道、欽州街和東京街西。車站由Aedas設計,2003年12月16日啟用。因鄰近公共屋邨南昌邨而得名,但最接近此站的公共屋邨卻是富昌邨。.

新!!: 兩鐵合併和南昌站 (香港) · 查看更多 »

可加可減機制

可加可減機制(Fare Adjustment Mechanism)是香港的一種監管公營服務機構的收費機制而訂立的機制,藉以限制公營機構加價的幅度,並要求在通縮時下調收費。 由於本港近年通脹持續高企,因此令港鐵自2010年起年年加價,導致「可加可減機制」令到市民認為是「有加無減機制」。.

新!!: 兩鐵合併和可加可減機制 · 查看更多 »

名城 (香港)

名城(Festival City)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大圍,為港鐵大圍車廠上蓋的一個大型私人屋苑綜合發展項目,建於原大圍單車公園之上,由九鐵公司於2006年招標(可選擇只投標其中一半發展權,或全部兩部分發展權,唯後者優先考慮),最終由長江實業中標合作發展。兩鐵合併後,物業發展權轉讓予港鐵公司。項目在2007年10月動工,於2012年落成,合共提供4,264個住宅單位,以三房及四房大單位為主,並由長江實業及港鐵攜手合作發展。名城英文名為Festival City,寓意享有多姿多--的都會生活。由於屋苑鄰近多間大學,吸引不少港漂生居住,加上有不少說國語的人居住,因此中港矛盾時常發生,被傳媒稱為「港漂圍城」。.

新!!: 兩鐵合併和名城 (香港) · 查看更多 »

大埔墟站

大埔墟站(Tai Po Market Station)是港鐵東鐵綫的一座鐵路車站,位於新界大埔區大埔新達廣場旁。車站共有4個月台,並以採用兩個島式月台排列,於1983年4月7日啟用。.

新!!: 兩鐵合併和大埔墟站 · 查看更多 »

大學站 (香港)

大學站(University Station)是港鐵東鐵綫的車站,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馬料水,舊稱馬料水站(Ma Liu Shui Station),因當時在車站旁邊的香港中文大學而得名,而現時車站已被大學的建築包圍。車站並且分別於1983年、2001年及2012年擴建成現時規模。 蘇芮及夏韶聲於歌曲《車站》MV以大學站一號月台取景及舊九廣鐵路箭嘴標誌為背景。.

新!!: 兩鐵合併和大學站 (香港) · 查看更多 »

大嶼山北部穿梭巴士S1線

大嶼山北部穿梭巴士S1線是一條香港新界循環巴士路線,來往東涌站、機場客運大樓及機場博覽館,由龍運巴士及城巴聯合營運。.

新!!: 兩鐵合併和大嶼山北部穿梭巴士S1線 · 查看更多 »

天水圍站 (輕鐵)

天水圍站(英文:Tin Shui Wai Stop)是港鐵在兩鐵合併前,港鐵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前稱分別為地鐵(地下鐵路)及地鐵公司。輕鐵的一個車站,與港鐵西鐵綫在兩鐵合併前,西鐵綫的前稱為西鐵或九廣西鐵,並由九廣鐵路公司營運。的天水圍站交匯,位於新界元朗區天水圍天福路,西鐵綫天水圍站平台下的地面。 原來的「天水圍總站」於2003年8月1日起改稱為天榮站,以與為配合九廣西鐵(今西鐵綫)天水圍站而建的本站區別。.

新!!: 兩鐵合併和天水圍站 (輕鐵) · 查看更多 »

定期票

定期票是以特定时间单位,提前支付票款的支付凭证。常見的月票、季票等。对于需要在特定時間内支付某项固定票款的人,可以通过一次性提前支付全期的款项,从而获得定期票。通常,定期票是为了简化服务提供者的售票过程以及使用者的购票过程而推出的。同时,为了对固定用户产生更大吸引力,定期票的价格会低于按照常规购票方式支付全期票款的总价格。例如,若一家公园的普通门票为5元,按照每个月30天计算,支付全月的票款需要150元,而购买月票的价格可能仅为50元。.

新!!: 兩鐵合併和定期票 · 查看更多 »

宋皇臺站

宋皇臺站(Sung Wong Toi Station)是港鐵沙田至中環綫一個興建中的鐵路車站,建造初期稱為土瓜灣站,屬未來屯馬綫的一段,連接現時馬鞍山綫及西鐵綫。車站設於九龍馬頭涌與啟德新發展區西南部接壤的地底,鄰近宋王臺與馬頭涌世運道,九龍城區議會,2009年5月21日,主要服務馬頭涌、馬頭圍、九龍城及啟德西面一帶。預計本站最快於2019年中落成啟用。本站及土瓜灣站項目合約由「三星—新昌合營」取得,集團負責工程主要包括建造兩個鐵路車站和全長1.6公里的鐵路隧道。.

新!!: 兩鐵合併和宋皇臺站 · 查看更多 »

富豪B10M

富豪B10M是一款由瑞典富豪(Volvo)巴士生產的中置引擎巴士,於1978年面世,主要取代富豪B58。B10M原本是一款單層巴士,但後來衍生出雙層版本,並曾經少量生產。B10M是富豪其中一款很受青睞的巴士型號,行銷至世界各地,在瑞典生產持續到2001年,巴西的生產線維持到2003年,其後繼產品是富豪B10BLE及富豪B7RLE。 大多數的富豪B10M都是在瑞典生產,但也有一部分是在英國、澳洲及巴西製造。.

新!!: 兩鐵合併和富豪B10M · 查看更多 »

尖東站

尖東站(East Tsim Sha Tsui Station)是港鐵西鐵綫的一個中途站,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尖沙咀中間道兒童遊樂場地底,鄰近尖沙咀東部,2004年10月24日啟用,由金門建築及西松建設聯營公司負責興建。 尖東站設有行人隧道系統連接周邊地區及尖沙咀站,供乘客轉乘荃灣綫;但由於該系統為非收費區,乘客不能以一張單程車票在此站轉乘;若以八達通轉乘需要先出閘、後入閘。位於半島中心的港鐵特惠站於2008年12月起,為使用成人八達通卡的乘客提供港幣2元車費回贈(初時只適用於尖沙咀站)。.

新!!: 兩鐵合併和尖東站 · 查看更多 »

尖沙咀站

尖沙咀站(Tsim Sha Tsui Station)為港鐵荃灣綫在九龍的車站,也是荃灣綫穿越維多利亞港至香港島前最後一個車站,位於九龍油尖旺區尖沙嘴彌敦道地底,於1979年12月16日啟用,承建商是日本西松建設株式會社。 尖沙咀站設有行人隧道系統連接周邊地區及尖東站,供乘客轉乘西鐵綫;但由於該系統為非收費區,乘客不能以一張單程車票在此站轉乘;若以八達通轉乘需要先出閘、後入閘。位於半島中心和海港城的港鐵特惠站,為使用成人八達通卡的乘客提供港幣2元車費回贈。.

新!!: 兩鐵合併和尖沙咀站 · 查看更多 »

尖沙咀支線

| 尖沙咀支綫現在是港鐵西鐵綫一部分,全長1公里,由紅磡站沿梳士巴利道地底至尖東站的新路段組成。.

新!!: 兩鐵合併和尖沙咀支線 · 查看更多 »

將軍澳綫

將軍澳綫(Tseung Kwan O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連接香港島東區北角的北角站,與新界西貢區將軍澳的寶琳站和康城站之間,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由於路線大部份車站位處將軍澳新市鎮,因而得名。 將軍澳綫在路綫圖中以紫色表示,其在2002年和2009年建成的車站月台都延續了港島綫的特色,以由退休港鐵建築師區傑棠題寫的大型毛筆字站名作為牆壁裝飾。.

新!!: 兩鐵合併和將軍澳綫 · 查看更多 »

屯馬綫

屯馬綫(Tuen Ma Line),規劃和建築沙中綫時稱為東西走廊(East West Corridor),是香港興建中的港鐵路綫。由沙田至中環綫大圍至紅磡段與既有西鐵綫和馬鞍山綫連接而成。當本綫全綫通車後,將會直接貫通新界及九龍東西南北地區,總長度約57公里,預計於2019年中通車,成為全香港最長的鐵路綫。有别於過往前地鐵網絡發展車站上蓋物業的融資方式,本綫的新建路段由香港政府撥款興建,工程由港鐵監工,通車後將服務經營權交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營運。屯馬綫原本可望於2019年通車,但隨著沙中綫偷工減料醜聞愈演愈烈,通車日期或會存在變数,特别是紅磡站新建月台鬧出剪短鋼筋風波,最壞情況或須拆毀原本即將完工的月台,重新再做。.

新!!: 兩鐵合併和屯馬綫 · 查看更多 »

屯門

屯門(Tuen Mun),舊稱青山,位於香港新界西部,是香港十八區之一的屯門區的主要區域,屯門新市鎮座落其中。「屯門」或「屯門市」的範圍通常指包括北至兆康苑、富泰邨,西至蝴蝶灣,東至三聖邨的區域;屯門新市鎮所有公共房屋及主要社區設施均位於這個範圍。不過如果根據香港政府「分區計劃大綱圖」,屯門的範圍包括西至踏石角,東至黃金海岸一帶。.

新!!: 兩鐵合併和屯門 · 查看更多 »

屯門碼頭站

屯門碼頭站(Tuen Mun Ferry Pier Stop)是香港輕鐵的終點站之一,也是輕鐵系統中最南的終點站,代號001,屬單程車票第1收費區,共有6條輕鐵路綫在此站為終點站。.

新!!: 兩鐵合併和屯門碼頭站 · 查看更多 »

屯門-南昌全日通

屯門-南昌全日通(Tuen Mun-Nam Cheong Day Pass,前身為西鐵綫全日通)是香港港鐵為推廣乘搭西鐵綫(屯門至南昌各站)而推出的車票,包含一張車票及一張紙製登車證。 車票設計以白色和紫紅色為主,車票中間印有青松觀、香港濕地公園和荃灣如心廣場。登車證上印有購買車站及日期的蓋章以作識別,推廣期延長至2019年6月30日;然而是次延長將會是最後一次的推廣期延長,於2019年年中當屯馬綫貫通後,此票種將有可能被取消。 由於西鐵綫已於2009年8月16日伸延至紅磡站,原西鐵綫全日通已更改名稱為屯門-南昌全日通,同時港鐵接駁巴士K16綫取消免費轉乘,使用範圍變相由尖東站縮短至南昌站。 智能車票版本的「屯門-南昌全日通」已於2013年11月25日在部分車站發售,並於同年12月12日在全綫車站發售;因此「屯門-南昌全日通」車票成為了港鐵首個全面轉用智能車票的票種。然而當屯馬綫於2019年年中貫通後,此票種將有可能被取消,而不會如全月通加強版和港鐵都會票一樣獲保留至2023年6月底,因此「屯門-南昌全日通」車票亦有可能成為全面轉用智能車票以來首個被取消的票種。.

新!!: 兩鐵合併和屯門-南昌全日通 · 查看更多 »

上水站 (香港)

上水站(Sheung Shui Station)位於香港新界北區的上水石湖墟以南及彩園邨以北,是港鐵東鐵綫北行分岔前及進入邊境禁區前的最後一個車站,於1930年5月16日啟用。.

新!!: 兩鐵合併和上水站 (香港) · 查看更多 »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指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香港、澳门城市内部或城市与城郊之间的各种主要以电力驱动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其中包括了地铁、轻轨、有轨电车、胶轮导向电车、单轨及磁浮等。有时公車捷運系統也被包括在其中。有些中国城市自20世纪初便已拥有有轨电车,但大多在50年代左右被拆除。北京地铁于1969年开通,是中国大陆第一座运营地铁的城市,也是目前世界上最繁忙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天津地铁于1976年开通,是中国大陆第二座拥有地铁的城市。上海地铁于1993年开通第一条地铁线路,现为世界上总运营长度最长的地铁地铁。 2000年后,中国大陸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开始快速成长。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累计有34个城市建成投运城轨线路5021.7公里。需要注意的是,港铁是由前九廣鐵路和香港地鐵在2007年合併而成,而港铁也已参与中国内陆部分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

新!!: 兩鐵合併和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 查看更多 »

丹尼士三叉戟三型

丹尼士三叉戟三型巴士(Dennis Trident 3)又稱丹尼士三叉戟巴士(Dennis Trident),在香港也稱為丹尼士三鋒,是英國丹尼士車廠研發及製造的三軸低地台雙層巴士底盤。於1996年首度亮相的丹尼士三叉戟巴士是全長12米採用三軸設計的版本,從1997年起量產,其後丹尼士車廠為英國本土市場推出縮短為兩軸的丹尼士三叉戟二型。丹尼士車廠的母公司於2001年改組後,三叉戟系列巴士改為以TransBus為廠牌,原本僅稱為「三叉戟」的三軸版三叉戟巴士也改名為「三叉戟三型」。三叉戟三型的產量達1300輛,大部分都由香港的巴士公司購入,另有小部分服務於英國、加拿大及新加坡。TransBus於2002年推出以三叉戟三型為基礎改進的Enviro 500,本車型也於同年停產並由Enviro 500取代。.

新!!: 兩鐵合併和丹尼士三叉戟三型 · 查看更多 »

丹尼士飛鏢巴士

丹尼士飛鏢(Dennis Dart,香港九龍巴士稱為丹尼士達智)是英國丹尼士車廠於1988年研製的後置引擎單層巴士。它的特低地台版本——丹尼士飛鏢SLF(Dennis Dart SLF)於1990年代中期面世。1990年代末期,飛鏢SLF更出現其衍生產品,11.3米長的丹尼士飛鏢SPD(Super Pointer Dart)及8.8米長的丹尼士飛鏢MPD(Mini Pointer Dart)。 丹尼士飛鏢系列是丹尼士車廠的一款成功的車款,銷售總數超越12,000輛,常見於英國本土、香港、澳門等地。 丹尼士飛鏢系列現已被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200 Dart取代。.

新!!: 兩鐵合併和丹尼士飛鏢巴士 · 查看更多 »

九廣鐵路

九廣鐵路(簡稱九鐵;Kowloon-Canton Railway,缩写KCR),是指1910年起連接香港九龍及廣東省廣州市的城際鐵路系統,也是連接九龍及廣州的第一條鐵路。當時分為兩部份,中國境內的路段稱作華段,香港境內的路段稱作英段(當時香港是英國殖民地),路軌等基建設施分兩地管理。鐵路始建於1906年,英段於1910年通車,華段則於1911年通車。來往兩地的直通車服務曾因二戰及後來中國大陸政權易手而停辦,來往兩地的長途客車(港穗直通車)於1979年才恢復行走。該路段後來由兩間不同公司營運,分別是廣深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營運的廣深鐵路(原華段)及九廣鐵路公司營運的九廣東鐵(原英段)。 在香港,「九廣鐵路」在1990年代中期以前只代表「九廣鐵路──英段」,現在則指由九廣鐵路公司在1910年至2007年在香港營運的所有鐵路網,包括九廣東鐵、九廣西鐵、馬鞍山鐵路及九廣輕鐵。自2007年12月2日,兩鐵合併生效後,原九廣鐵路的列車服務已改由前身是地鐵公司的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營運,為港鐵一部分。.

新!!: 兩鐵合併和九廣鐵路 · 查看更多 »

九廣鐵路局

九廣鐵路局(英文:Kowloon-Canton Railway Department/KCR Department)是九廣鐵路公司的前身,為香港政府的其中一個部門,於1910年10月1日至1983年2月1日間運作,負責管理在香港境內的九廣鐵路-英段(現港鐵東鐵綫)。 1910年,九廣鐵路-英段啟用,由九廣鐵路局管理,為香港交通史豎立了重要的里程碑。九鐵自此成為往來香港市區、新界及中國內地之間的主要交通工具,在香港的經濟和社會上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1981年9月16日,香港政府原則上決定於1983年之前,把九廣鐵路局由政府部門改為公共法團(即所謂公司化)。該項計劃是先成立臨時管理局進行管理,然後把整個部門轉到一個新公司之下,而管理局則相似於一般公司的董事局,對公司的任何政策都有最終的決定權。由於九廣鐵路局的規模相當龐大,事件引起員工關注,要求在過程中保障自身的利益。此決定被認為與同樣由政府擁有的地下鐵路系統以獨立公司營運有關。 1982年12月24日,《九廣鐵路公司條例》通過,規定成立一所不在香港政府架構內的新公司(即九廣鐵路公司),按商業原則經營。但由於香港政府是新公司的唯一股東,管理局的成員都由政府委任,通常包括公司高級行政人員、運輸及財務官員,及少量公眾人士。 1983年,九廣鐵路公司正式成立。同年2月1日,九廣鐵路正式改由九鐵公司管理。大部分原有員工都順利轉投到新公司繼續工作,部分員工轉職後還繼續保留公務員身份。 2007年12月2日,九鐵公司將本身的鐵路網絡租予地鐵有限公司,地鐵公司易名香港鐵路有限公司(詳見兩鐵合併條目)。.

新!!: 兩鐵合併和九廣鐵路局 · 查看更多 »

九廣鐵路公司

九廣鐵路公司(簡稱九廣鐵路,Kowloon-Canton Railway Corporation,縮寫:KCRC)前身為香港政府部門之一的九廣鐵路局,負責營運九廣鐵路。九廣鐵路公司根據《九廣鐵路公司條例》,於1982年12月24日成立,為政府全資擁有的法定公營機構,以審慎的商業原則營運九廣鐵路。九鐵公司其後致力擴展鐵路網絡,新鐵路相繼落成並投入服務,計有新界西北部輕鐵系統、西鐵、馬鞍山鐵路、尖沙咀支線、及落馬洲支線,並開始建造九龍南線。九鐵公司亦引進新一代列車、更新車隊、開辦京九及滬九直通車服務,以及發展物業,經營接駁巴士服務、過境貨運業務、商場、車站零售服務和商務設施、物業管理、廣告及推廣業務。 2007年12月2日,根據《兩鐵合併條例》,九鐵公司的服務併入地鐵公司,並命名為香港鐵路有限公司。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營運九廣鐵路公司的鐵路資產,期滿後可予延續。鐵路網絡營運合併後,九廣鐵路公司仍擁有有關資產,所以現時主要為一間鐵路資產持有公司,並負責監督港鐵公司遵行服務經營權協議的條款,以港鐵公司每年的付款用作投資,支付公司未償還的債項,及管理其附屬公司,包括西鐵物業發展有限公司及其13家全資附屬公司。.

新!!: 兩鐵合併和九廣鐵路公司 · 查看更多 »

九廣鐵路車站列表

以下是九廣鐵路在兩鐵合併前的車站列表:.

新!!: 兩鐵合併和九廣鐵路車站列表 · 查看更多 »

九廣通

九廣通(Kowloon Canton Railway Through Train,縮寫:ktt)為九廣鐵路公司旗下雙層客運列車,隨著兩鐵合併而租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提供來往紅磡站與廣州東站之間的城際客運服務(港穗直通車)服務。 正常情况下由兩台Lok 2000型電力機車以推拉方式牽引,一般以10輛客車及1-2輛機車為編組,其中有一等座位車廂8節及特等座位車廂2節。.

新!!: 兩鐵合併和九廣通 · 查看更多 »

九鐵單程車票

九鐵單程車票(KCR Single Ride Ticket)是前九廣鐵路東鐵、西鐵及馬鐵在兩鐵合併前所使用之車票,屬九鐵一般車票的票種。兩鐵合併後,九鐵單程車票由港鐵單程票取代。.

新!!: 兩鐵合併和九鐵單程車票 · 查看更多 »

九龍南綫

九龍南綫(Kowloon Southern Link)前稱九龍南環綫,是香港港鐵西鐵綫的延伸路綫,從南昌站開始,向南延伸,經過西九龍,連接現有的尖東站,全長3.8公里,共3個車站。現在,港鐵西鐵綫由屯門站直接連到紅磡站。九龍南綫工程於2005年開始,於2009年8月16日通車,紅磡站成為現時東鐵綫和西鐵綫的終點站,尖東站改為隸屬西鐵綫。工程由當時的九廣鐵路公司規劃、批出合約及出資,但因兩鐵合併關係,該綫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前身為地鐵有限公司)負責監督建造及營運,亦是最後一個使用九鐵工程合約編號的項目。.

新!!: 兩鐵合併和九龍南綫 · 查看更多 »

九龍塘

九龍塘(Kowloon Tong)位於香港九龍半島西部,當中大部份地域都座落在十八區中的九龍城區,位置為筆架山以南,界限街以北,石硤尾及又一村以東,九龍仔及樂富以西。九龍塘是香港市區罕有的低密度發展區,以平房及別墅為主,環境清幽。而此區著名學校林立,為九龍之主要名校區。此外,此區亦以時鐘酒店和安老院而聞名。.

新!!: 兩鐵合併和九龍塘 · 查看更多 »

九龍塘站 (香港)

九龍塘站(Kowloon Tong Station)位於香港九龍城區九龍塘多福道、添福道及沙福道之間交界、深水埗區又一村及又一城東面,為港鐵在兩鐵合併前,港鐵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前稱分別為地鐵(地下鐵路)及地鐵公司。東鐵綫在兩鐵合併前,東鐵綫的前稱為九廣東鐵或簡稱東鐵,由九廣鐵路公司營運。及觀塘綫重要的鐵路轉車站之一。 在兩鐵合併前,車站分別由九廣鐵路公司(九鐵公司)及地鐵公司管理;而在2007年12月2日即兩鐵合併後,九廣鐵路公司把九龍塘站的九廣東鐵(現稱東鐵綫)部份租予港鐵公司作鐵路營運之用,因此港鐵公司把兩站合併成為同一個車站管理。.

新!!: 兩鐵合併和九龍塘站 (香港)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簡稱九巴;The Kowloon Motor Bus Co.,縮寫:KMB)為載通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旗下,是香港首間專營公共巴士業務的公司,於1933年成立;主要經營九龍及新界的專利巴士服務,截至2016年年底現經營384條巴士路線及共有3,920部巴士,當中3,756部雙層及164部單層巴士,是香港最大的專營巴士公司。2014年會計年度日平均載客量為261.7萬人次。.

新!!: 兩鐵合併和九龍巴士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11X線

九龍巴士11X線是香港九龍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上秀茂坪及紅磡站。.

新!!: 兩鐵合併和九龍巴士11X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13M線

九龍巴士13M線是香港九龍一條來往觀塘(雅麗道)和寶達的路線,為秀茂坪一帶的居民提供往返觀塘市中心、觀塘站、牛頭角站接駁路線和翠屏邨的服務,是首批地鐵在兩鐵合併前,港鐵及其前稱分別為地鐵(地下鐵路)及地鐵公司。接駁巴士路線之一。.

新!!: 兩鐵合併和九龍巴士13M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16M線

九龍巴士216M線是香港九龍的一條巴士路線,由藍田站開出,折返點為油塘站(鯉魚門廣場)。 本線兩端點(藍田站及油塘站)為港鐵觀塘綫上兩個相鄰車站,然而本線途經藍田山上多條公共屋邨,為當地居民提供接駁港鐵的服務。.

新!!: 兩鐵合併和九龍巴士216M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63線

九龍巴士263線,是香港一條往返屯門站及沙田站的巴士路線,途經屯門市中心、安定邨、豐景園、屯門公路、象鼻山路及城門隧道。 九龍巴士263A線,來往屯門站及香港科學園,經沙田第一城、濱景花園,只於星期一至五上、下午繁忙時間分別提供單向服務,於2018年4月9日投入服務,是大西北地區首條直達沙田城門河東岸的巴士路線。 本路線是五條新界路線,兩邊總站均為港鐵沿線車站,而又不是接駁鐵路的巴士路線之一(另四條為53、60M、89D及89X),此外,本線是第2條及其中一條途經兩個大型巴士轉車站(城門隧道轉車站及屯門公路轉車站)的巴士路線(另一條為269D線)。.

新!!: 兩鐵合併和九龍巴士263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63M線

九龍巴士263M線是香港新界一條已取消的日間巴士路線,提供空調巴士服務,行走富泰邨及青衣鐵路站之間。.

新!!: 兩鐵合併和九龍巴士263M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64M線

九龍巴士264M線是香港新界的一條已取消日間巴士路線,提供空調巴士服務,行走天恩邨及青衣鐵路站之間。.

新!!: 兩鐵合併和九龍巴士264M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68B線

九龍巴士268B線是由九巴營運的一條香港巴士路線,來往朗屏站及紅磡碼頭。現時本線是新界西三條唯一取道西九龍公路直接來往九龍南的全日路線之一(另外兩條為260X和269B)。 本線曾經歷過數次合併分拆,現在269B線前身是由268B、269B、69B這三條路線組成,而這3條路線本身亦是由269B分拆而成。在分拆初期,3條路線是使用同一批車輛,直至269B和268B全日服務和69B取消,268B才改為獨立派車。現時逢星期一至五祇提供上、下午繁忙時間服務,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提供早到晚之服務。.

新!!: 兩鐵合併和九龍巴士268B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69B線

九龍巴士269B線是由九巴營運的一條香港巴士路線,來往天水圍市中心及紅磡碼頭。 這條路線曾經歷過數次合併分拆,現在269B線前身是由268B、269B、69B三條路線組成,而這三條路線本身亦是由269B分拆而成。在分拆初期,三條路線是使用同一批車輛,直至269B和268B改為全日服務及69B取消,269B才改為獨立派車。 現時本線是新界西三條取道西九龍公路直接來往九龍南的全日路線之一(另外兩條為260X和268B)。.

新!!: 兩鐵合併和九龍巴士269B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73B線

九龍巴士273B線是香港新界上水的一條日間循環巴士線,來往清河邨及上水站。.

新!!: 兩鐵合併和九龍巴士273B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73P、273C線

九龍巴士273P線是香港一條由太和單--往荃灣西站的巴士路線,而九龍巴士273C線是香港一條由九龍坑單--往荃灣西站的巴士路線,均由九巴營運。.

新!!: 兩鐵合併和九龍巴士273P、273C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A、2X線

九龍巴士2A線是香港九龍市區的一條日間巴士路線,來往觀塘區樂華邨及深水埗區美孚新邨。 九龍巴士2X線是香港九龍市區的一條特快巴士路線,也是2A線的特別班次,來往彩福及美孚,於九龍城及旺角一帶有限度停站,以及不經蘇屋邨和李鄭屋邨。.

新!!: 兩鐵合併和九龍巴士2A、2X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31B線

九龍巴士31B線是由九巴營運的一條香港巴士路線,來往石籬(大隴街)及奧運站。.

新!!: 兩鐵合併和九龍巴士31B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43線

九龍巴士43線是香港一條往返青衣長康邨與荃灣西站的日間巴士路線,途經葵芳、葵興、葵涌邨、大窩口及荃灣。.

新!!: 兩鐵合併和九龍巴士43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67M線

九龍巴士67M線是香港新界的一條日間巴士路線,提供空調巴士服務,行走兆康苑及葵芳站之間。.

新!!: 兩鐵合併和九龍巴士67M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67X線

九龍巴士67X線是香港的一條日間巴士路線,來往屯門(兆康苑)及旺角東站。 本線開辦時,正值運輸署實施公共交通協調政策,實施屯門元朗新開辦的巴士線不得越過深水埗的規定,以保障前地鐵荃灣線的利益,但因為輕鐵專區實施,九巴被迫取消所有輕鐵專區範圍內的巴士線,以及來往市區的巴士不准在區內上落客的措施。運輸署為了讓九巴接受上述措施,特別容許九巴開辦來往屯門元朗的新線、超越深水埗。本線、58X線和59X線,便是交通協調政策首批破格的巴士線。.

新!!: 兩鐵合併和九龍巴士67X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70X線

九龍巴士70X線是香港一條已取消的路線,來往上水及觀塘翠屏道。.

新!!: 兩鐵合併和九龍巴士70X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87D線

九龍巴士87D線是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馬鞍山(錦英苑)及紅磡站。 2011年10月11日,本線與另外兩條巴士路線-九龍巴士64K線及新巴15線,獲美國CNNGo的香港記者專題介紹。 本線之特別路線87E則由泥涌單--往尖沙咀(中間道),祇於星期一至五上午開出一班。此路線為首條由十四鄉開出直達九龍市區的專營巴士路線,亦是首條採用沙田區的80系列編號,但兩邊總站均不在沙田區的巴士路線,因泥涌是屬大埔區,但九巴的宣傳單張卻稱呼總站為「馬鞍山(泥涌)」。.

新!!: 兩鐵合併和九龍巴士87D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93K線

九龍巴士93K線是香港一條來往寶林及旺角東站的巴士路線。 本線是全港最後4條設有非空調巴士行走的路線之一(另外3條為九巴5A、16和98A),亦為新界區最後一條全空調服務巴士路線。.

新!!: 兩鐵合併和九龍巴士93K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93M線

九龍巴士93M線是由九巴營運的一條香港巴士路線,來往彩明、藍田站及寶林,只於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提供服務。.

新!!: 兩鐵合併和九龍巴士93M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N271線

九龍巴士N271線是香港新界的一條通宵巴士路線,來往大埔(富亨)及紅磡站,途經沙田禾輋、瀝源及沙田市中心。本線方便在九龍巴士271線收車後及東鐵綫尾班車開出後提供由大埔、沙田源禾路及沙田市中心往返九龍市區心臟地帶。 本線另設特別線271S,起訖線與主線N271相同,但在過了獅子山隧道後直接取道吐露港公路直達大埔,且不經主線服務的沙田市中心、源禾路及運頭塘邨一帶。.

新!!: 兩鐵合併和九龍巴士N271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N281線

九龍巴士N281線是香港的一條通宵巴士路線,來往馬鞍山(錦英苑)及紅磡站,名義上屬九龍巴士87D線通宵版,於81C及87D線收車後繼續提供馬鞍山、沙田(城門河東岸)來往九龍市區心臟地帶的巴士服務。 特別路線N287,由尖沙咀東(麼地道)單--開往烏溪沙站,途經旺角後,取道獅子山隧道直達濱景花園、亞公角、大水坑、欣安邨、馬鞍山市中心及錦英苑,於旺角道後至沙田路沿途不設任何車站,是以半直通路線模式運作的深宵巴士路線之一。.

新!!: 兩鐵合併和九龍巴士N281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站 (港鐵)

九龍站(Kowloon Station)是香港港鐵在兩鐵合併前,港鐵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前稱分別為地鐵(地下鐵路)及地鐵公司。東涌綫與機場快綫上一個車站,也是東涌綫與機場快綫過海前最後一個車站,位於油尖旺區的油麻地雅翔道,鄰近未來廣深港高速鐵路西九龍站,並位處於西鐵綫的柯士甸站以西。九龍站於1998年6月22日啟用。 九龍站與柯士甸站並非為東涌綫與西鐵綫正式的轉車站,乘客若在兩個車站間轉乘,無論使用八達通還是單程車票,均需當作兩段車程處理,並繳納再入閘收費。乘客須於南昌站轉乘,方能享有再入閘收費調減。不過港鐵已經安排機場快綫的「免費港鐵接駁服務」擴展至此站及柯士甸站之間,乘客可於九龍站出閘後經C1出入口步行前往柯士甸站;如果持有承認乘搭機場快綫的有效憑證,亦可乘搭機場快綫穿梭巴士K1線,更方便地於柯士甸站轉乘西鐵綫。乘搭機場快綫的乘客能夠在此站進行預辦登機服務。.

新!!: 兩鐵合併和九龍站 (港鐵) · 查看更多 »

亞皆老街

亞皆老街(Argyle Street)是一條貫穿香港九龍西油尖旺區和九龍城區的主要道路。除新填地街至西洋菜南街一段外,道路四線雙程行車,大致為東西走向,西面由大角咀渡船街開始,穿過彌敦道、窩打老道及公主道等多條道路,最後於九龍城南部啟德機場一帶的世運公園結束,西起櫻桃街,東接太子道西。這條道路的名稱取自19世紀末的一艘英國商船亞皆老號,而亞皆老 Argyle 是 Argyll 的舊有拼寫。.

新!!: 兩鐵合併和亞皆老街 · 查看更多 »

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Alexander Dennis Enviro 500,前稱TransBus Enviro 500)是一款由英國亞歷山大丹尼士(及其前身TransBus International)生產的3軸雙層巴士,它也是亞歷山大丹尼士製造的其中一款Enviro系列巴士。基於生產底盤的丹尼士與生產車身的亞歷山大已經合併,Enviro 500被作為丹尼士三叉戟三型的後繼產品,Enviro 500是根據英國政府和歐洲汽車尾氣排放標準製造,並按照香港使用三叉戟型的經驗進行改良,本型巴士後來被進一步發展為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新!!: 兩鐵合併和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 查看更多 »

京九铁路车站列表

这是一个标注了由北京市到香港特别行政区之间的大京九铁路所有车站的列表。.

新!!: 兩鐵合併和京九铁路车站列表 · 查看更多 »

京港地铁

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是中国北京的一间城市轨道交通营运公司。该公司拥有北京地铁4号线、14号线和16号线部分产权,以及上述三条线路和大兴线的营运权。公司总部设于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路18号城建大厦A座15层。公司总投资46亿元,注册资本13.8亿元,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与香港铁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前身為香港地鐵有限公司)各持有49%的股份,其余2%的股份由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持有。.

新!!: 兩鐵合併和京港地铁 · 查看更多 »

康城站 (香港)

康城站(LOHAS Park Station)是港鐵將軍澳綫現時在香港新界東端的一個終點站,是將軍澳綫第二期工程的車站,位於小赤沙將軍澳第86規劃區的康城路。車站服務西貢區南部小赤沙一帶,即港鐵將軍澳車廠旁邊,2009年7月26日啟用,承建商是前田建設工業株式會社。 康城站目前是在港鐵系統中最東的車站(此站開通前則為坑口站)。另外,康城站是兩鐵合併後全香港第一個開通的車站。而且,本站是關站時間最遲的港鐵車站。.

新!!: 兩鐵合併和康城站 (香港) · 查看更多 »

事必關己

《事必關己》(英文:Infolink)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的一個資訊節目。宣傳口號為「一個緊貼大眾,事事關心的通識增值節目」。該節目由2008年1月2日起於高清翡翠台以高清格式,與翡翠台同步廣播。.

新!!: 兩鐵合併和事必關己 · 查看更多 »

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

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Guangzhou-Shenzhen-Hong Kong Express Rail Link Hong Kong Section;於規劃初期稱區域快線)是中國廣深港高速鐵路位於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部份,起屹於西九龍填海區西九龍站,止於與深圳的邊界,總長26公里,途經油麻地、大角咀、深水埗、葵涌以及新界的大帽山、石崗、雞公嶺、牛潭尾及米埔等地的地底。沿途不設站,最高營運時速為每小時200公里,每方行車方向每小時可以接載約10,000名乘客。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通過與廣深港高速鐵路廣深段連接,與38,000公里長的中國高速鐵路系統網絡相連。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工務計劃下撥款興建高鐵香港段,並最終經九鐵公司擁有該段鐵路,造價為853億港元(約合110億美元,至2015年5月超資約32%;當中鐵路系統的建造工程佔逾600億港元,非鐵路系統的工程(包括,但是不限於西九龍交通改善工程)佔逾118億港元,及對橫台山菜園村的特別優惠賠償金額佔了8,600萬港元,備用資金佔21億元。)。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於2009年10月20日由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落實興建,於2010年1月16日獲得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撥款,於同年4月動工,原定預計於2015年竣工及通車,後來延至預計於2016年竣工、並以2017年年底通車為目標,但於2015年5月因工程嚴重延誤而大幅延遲至2018年第三季通車。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獲政府委託進行高鐵香港段的設計、建造、測試和試行運作,由路政署監察項目的落實。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決定應以象徵式價格把營運高鐵香港段所需的土地或就該等土地所享有的權益或其他權利歸屬九廣鐵路公司,以及把高鐵香港段的動產轉讓予九鐵公司。九鐵公司將隨後按《服務經營權補充協議》,把營運高鐵香港段的授予港鐵公司。政府作為九鐵公司的唯一股東,日後九鐵公司派發股息時,政府可因九鐵公司從港鐵公司收取服務經營費而間接得益。 截至2018年3月,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整體工程已完成超過99%。3月23日下午,高鐵香港段項目主要工程竣工典禮在香港舉行,列車命名为「动感号」,并于4月1日开始试运行,4月3日起因出軌事故暫停試車,4月13日恢復試車。全线目標在2018年9月通車。 在2018年5月,港鐵向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提交有關2018年港鐵票價調整的文件,文件中的港鐵路綫圖把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命名為高速鐵路(High Speed Rail)。.

新!!: 兩鐵合併和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 · 查看更多 »

廖秀冬

廖秀冬博士(,Sarah Liao Sau-Tung),曾任香港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2002年8月1日—2007年6月30日)。在2001年加入北京奧組委,擔任環境顧問。而由於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是香港政府最高架構三司十一局的一部份,所以其當時亦自動成為行政會議成員之一。廖秀冬本身亦是一位環保人士,曾居於北京。.

新!!: 兩鐵合併和廖秀冬 · 查看更多 »

御龍山

御龍山(英文:The Palazzo)是香港大型私人住宅物業,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港鐵火炭站旁,提供1,375個住宅單位及230個住客車位,由信和集團和港鐵公司合作發展,並設有行人天橋連接至港鐵火炭站。2008年5月以預售樓花形式首次開售,物業於2009年3月落成,5月底起收樓入--(首份公契於5月4日簽立)。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旗下的Premier Management Services管理。.

新!!: 兩鐵合併和御龍山 · 查看更多 »

保留舊中環天星碼頭事件

2006年保留舊中環天星碼頭事件,源於香港政府開始進行中區填海第三期工程項目,把有48年歷史的舊中環天星碼頭(正式名稱為愛丁堡廣場渡輪碼頭)及中環天星碼頭鐘樓拆卸作道路和商廈用途,此舉引發香港部分民間團體和市民不滿,認為這摧毀了香港人的歷史文化和集體回憶。部分香港市民透過互聯網策劃靜坐和示威,阻止拆卸舊中環天星碼頭,事件後來演變成警民衝突,示威人士也幾度佔領舊中環天星碼頭。 這次事件提高了香港市民保育文物的意識,反省以往只顧經濟發展而忽略了文物保育的做法。.

新!!: 兩鐵合併和保留舊中環天星碼頭事件 · 查看更多 »

信京電訊

信京電訊有限公司,簡稱信京電訊(Shinetown Telecommunication Limited),在1997年,由投資者黎先生於香港(總部)創立。 行政總裁為樊榮耀。業務在全球經營流動通訊服務、儲值電話卡、長途電話服務、國際話音批售業務、國際飛線漫遊服務、收費電話,及嶄新的流動電話匯款服務。 2004年,在九廣東鐵(東鐵綫前身)、九廣西鐵(西鐵綫前身)和馬鞍山鐵路(馬鞍山綫前身)提供收費電話服務,後在2007年12月2日兩鐵合併後,2009年港鐵全線安裝收費電話完成。 但在2015年12月尾,由於使用量大跌60%,收入不足以彌補成本,再加上合約期屆滿,因此無意再港鐵提供服務,當時車站近400個收費電話將會陸續被拆除,暫未有公司願意承辦服務。.

新!!: 兩鐵合併和信京電訊 · 查看更多 »

土瓜灣站

土瓜灣站(To Kwa Wan Station)是港鐵沙田至中環綫一個興建中的鐵路車站,建造初期稱為馬頭圍站,屬未來屯馬綫的一段,連接現時馬鞍山綫及西鐵綫。車站位於九龍土瓜灣,在馬頭圍道/土瓜灣道公園及土瓜灣市政大廈之間,為一座深三層的地底車站。 土瓜灣站設於馬頭圍道地底,介乎落山道和浙江街之間。本站及宋皇臺站項目合約由「三星—新昌合營」取得,集團負責工程主要包括建造兩個鐵路車站和全長1.6 公里的鐵路隧道。.

新!!: 兩鐵合併和土瓜灣站 · 查看更多 »

北環綫

北環綫(Northern Link)為香港準備興建的鐵路支綫之一,屬港鐵西鐵綫第二期,將連接西鐵綫原有的錦上路站及東鐵綫落馬洲支綫已預留的古洞站《》(第20-24、45頁),2014年9月,運輸及房屋局。.

新!!: 兩鐵合併和北環綫 · 查看更多 »

國際復康日

國際復康日是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及香港復康聯會於1992年創立的,舉辦日期是每年12月3日。.

新!!: 兩鐵合併和國際復康日 · 查看更多 »

利蘭奧林匹克巴士

利蘭奧林匹克巴士(英文:Leyland Olympian,開發代號B45),亦被譯作利蘭奧林比安(主要為九巴使用譯名),是一款英國利蘭車廠開發的後置引擎雙層巴士,於1979年面世,從1980年開始大量生產。1988年利蘭巴士併入富豪車廠後,利蘭奧林比安引入富豪車廠的組件發展為富豪奧林比安,於1993年成為本車型的後繼產品。利蘭奧林比安在英國、愛爾蘭、香港及新加坡等地都可見其蹤影。.

新!!: 兩鐵合併和利蘭奧林匹克巴士 · 查看更多 »

周松崗

周松崗爵士,GBS,JP,FREng,FCGI,FIChemE(Sir Chung-kong Chow,),香港國際企業行政管理人員,早年於英國及澳洲等地的企業工作,2000年授勳為爵士,於2003年12月至2011年12月31日任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前稱地鐵有限公司)行政總裁,任內促成兩鐵合併。 2012年4月24日,他獲委任為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於同年6月29日獲委任為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

新!!: 兩鐵合併和周松崗 · 查看更多 »

全月通加強版

全月通加強版(英文:Monthly Pass Extra)是香港港鐵為推廣乘客使用東鐵綫/馬鞍山綫、西鐵綫/輕鐵、東涌綫而推出的優惠車票,為透過八達通而使用的月票,連接車程更可享正價車費的75折折扣不適用於機場快綫、東鐵綫頭等額外費,以及往來羅湖站及落馬洲站的車程,該折扣同時不適用於使用「上水-尖東全月通加強版」往來馬場站的車程,推廣期延長至2019年6月30日。.

新!!: 兩鐵合併和全月通加強版 · 查看更多 »

八達通

八達通(-)是香港通用的電子收費系統,於1997年9月1日啟用,實體八達通透過內置晶片在信用卡大小的塑膠卡片,為卡片充值後放置在接收器上即能夠完成付款過程。八達通最初只應用在巴士、鐵路及渡輪等公共交通工具,後來陸續擴展至所有公共交通工具,以至零售業務,後來更普及至在學校、醫院、辦公室及住所等的通行卡。增值方法亦由最初的--擴展至商店付款處、任何港鐵站客務中心、以信用卡或者銀行賬户自動轉賬。如已申請「好易畀」帳戶,亦可透過八達通手機應用程式增值。 八達通為世界上最早發展以及最成功的電子貨幣,普及程度亦為世界最高,為全球多個國家及地區發展電子貨幣系統的典範及參考對象。截至2017年,市面流通逾3,450萬張八達通卡,相當於每位香港人平均持有4張八達通卡,每日交易宗數超過1,300萬,金額超過1.5億港元。八達通卡有限公司憑藉此經驗取得在荷蘭、中國大陸長沙、新西蘭奧克蘭及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杜拜發展電子收費系統的合約,並於2012年先後與嶺南通與深圳通聯合發行二合一卡。 八達通產品的口號是「令生活更輕鬆」,亦是八達通控股有限公司的使命宣言的其中一部份。.

新!!: 兩鐵合併和八達通 · 查看更多 »

共構與共站

共構與共站,為交通運輸車站中,數種運輸線路間的連通方式。北美洲國家會直接以聯合車站做為命名。.

新!!: 兩鐵合併和共構與共站 · 查看更多 »

元朗新市鎮

元朗新市鎮是香港九個新市鎮之一,座落於香港新界西的元朗區,是元朗第一個新市鎮,人口約15萬,由大橋、水邊圍、雞地、水牛嶺等地方發展而成。現在也向北延伸至東頭工業區、元朗工業園(前稱元朗工業邨)及朗屏邨等地,及向南延伸至大旗嶺。元朗新市鎮大致範圍東至新時代廣場附近,南面被元朗公路包圍,西面則伸延至朗天路。.

新!!: 兩鐵合併和元朗新市鎮 · 查看更多 »

兆康站(北)公共運輸交匯處

兆康站(北)公共運輸交匯處(英文:Siu Hong Station (North)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是附屬於港鐵兆康站的公共運輸交匯處,位於香港新界屯門區兆康站北面上蓋。現時有1條居民巴士路線以此處為總站,也有1條巴士路線途經此站。.

新!!: 兩鐵合併和兆康站(北)公共運輸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倫敦地上鐵

倫敦地上鐵(London Overground)是服務英國首都倫敦的通勤鐵路系統,屬英國國鐵系統,但服務營運權由倫敦交通局(TfL)負責批出,亦視作該局網絡的一部份。地上鐵系統於2007年正式投入服務,至今已包含6條行車綫,並由管理。.

新!!: 兩鐵合併和倫敦地上鐵 · 查看更多 »

Citylink (香港)

Citylink(於1995年前稱為九廣鐵路大廈,於1995年至2012年期間為連城廣場(CityLink Plaza)),是香港港鐵東鐵綫沙田站的上蓋物業發展項目。.

新!!: 兩鐵合併和Citylink (香港) · 查看更多 »

火炭鐵路大樓

火炭鐵路大樓(英文:Fo Tan Railway House)是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辦公大廈之一,於1994年12月1日平頂,1995年4月27日落成啟用(而資訊科技服務處則早於3月10日啟用),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火炭樂景街9號,佔地42,000平方米。.

新!!: 兩鐵合併和火炭鐵路大樓 · 查看更多 »

第三屆香港立法會

香港立法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構。第三屆立法會於2004年9月12日經選舉產生,60名議員分別從地區直選及功能團體各選出30名,任期四年,由2004年10月1日至2008年9月30日。本屆立法會主席為范徐麗泰,於2004年10月6日經議員互選產生。.

新!!: 兩鐵合併和第三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策誠軒

誠軒(Trackside Villas),是位於新界大埔區大埔滘的九廣鐵路職員宿舍,位於前大埔滘站舊址,佔地13047平方米,其中11198平方米為住宅,香港鐵路東鐵線路軌旁,面對吐露港,1991年落成,當時主要用作安置受前大圍九廣鐵路宿舍清拆影響的住戶及其他合資格九廣鐵路公司員工,現時前大圍九廣鐵路宿舍地皮已經重建成私人住宅文禮閣。策誠軒所有單位只能租給該鐵路公司員工,不作對外招租及發售。 此宿舍由九廣鐵路公司及長江實業合作興建,興業建築師有限公司設計,於2007年兩鐵合併時移交了給港鐵公司管理。策誠軒由兩座6層高的紅色斜屋頂的住宅樓宇組成,設計上與附近郊野環境融為一體。其中U座全為3房2廳單位,每層10伙,全座樓共60伙,而I座則全為2房2廳單位,每層32伙,全座樓宇共192伙。 港鐵大埔滘員工會所也設於策誠軒內,會所設有停車場及康樂設施,包括健康中心、壁球場、泳池、網球場、桌球室及兒童遊戲室;還有茶座、廚房及閒坐間等設施。 但港鐵2006年起停止員工申請,令多個單位及會所設施長期丟空「拍烏蠅」,空置率據悉高逾五成,遭港鐵工會批評浪費土地資源。立法會議員陳偉業質疑,港鐵乃希望待宿舍完全空置後,再於該處改為興建豪宅牟利。.

新!!: 兩鐵合併和策誠軒 · 查看更多 »

粉嶺站

粉嶺站(Fanling Station)是位於香港新界北區粉嶺的港鐵東鐵綫一個地面車站,它與沙田站同是香港兩個最早通車,而且現時仍然提供鐵路服務的車站。.

新!!: 兩鐵合併和粉嶺站 · 查看更多 »

紅磡站

紅磡站(Hung Hom Station),兩鐵合併前稱紅磡車站,更早前被稱為九龍車站(Kowloon Station),是港鐵東鐵綫及西鐵綫的終點站,同時亦是香港來往中國大陸的城際客運鐵路終點站。此站雖然以紅磡為名,實際上是座落於香港九龍紅磡灣,所以與傳統上的紅磡有所距離,本站在十八區區域劃分上隸屬油尖旺區。 城際客運鐵路稱之為「九龍站」,東鐵綫及西鐵綫稱之為「紅磡站」,沙田至中環綫通車以後,現有用於東鐵綫和西鐵綫的月台將會完全用於直通車服務(即直通車服務由原本兩個月台增至六個月台),而位於原紅磡貨場位置(現有C出入口車站大堂下方)的新車站部分(新「紅磡站」)將供本地客運服務使用,較原有用地向東移。.

新!!: 兩鐵合併和紅磡站 · 查看更多 »

緻藍天

緻藍天(英文:Hemera)位於香港新界東將軍澳小赤沙,為港鐵將軍澳車廠上蓋及86區大型住宅發展項目日出康城第三期,由長江實業、南豐發展及港鐵公司共同發展(而本項目是兩鐵合併前,地鐵公司最後一個批出的上蓋發展項目,但簽約時已易名為港鐵公司;而九鐵最後一個批出上蓋項目為屯門站瓏門),建築師為馬梁建築師事務所,於2015年12月底落成及入伙,合共提供1,648個三房及四房單位。緻藍天位於港鐵康城站上蓋,是日出康城首四期之中最鄰近港鐵站的一期,項目每呎管理費約$3.3。緻藍天於2015年4月開售,首批單位平均呎價為$11175,屬康城站一帶開售呎價最貴的屋苑。 屋苑英語名稱Hemera源於古希臘神話中之"白日女神"ἡμέρα,對應中文日出康城名稱,並且是長和,南豐及港鐵首個以古希臘語命名的住宅發展項目。.

新!!: 兩鐵合併和緻藍天 · 查看更多 »

美孚站

美孚站(Mei Foo Station)位於香港九龍荔枝角,是港鐵荃灣綫及西鐵綫其中一個車站,名稱取自車站附近的美孚新邨。.

新!!: 兩鐵合併和美孚站 · 查看更多 »

羅湖站 (香港)

羅湖站(Lo Wu Station)是港鐵東鐵綫一個鐵路車站,位於香港新界北區羅湖,是港鐵系統中最北端車站。羅湖站位處邊境禁區內,鄰近深圳河及梧桐河交界處,其附屬出入境管制站(「羅湖管制站」)接駁中國內地的羅湖口岸;過境乘客必須持有有效旅遊證件,非過境乘客須持有指定分區的邊境禁區通行證(俗稱禁區紙),而前往管制站的非過境乘客則需另外持有由港鐵簽發的「羅湖站限制區通行證」才可使用此站。未持有有效證件者前往此站可能會被檢控。.

新!!: 兩鐵合併和羅湖站 (香港) · 查看更多 »

羅湖編組站

羅湖編組站(Lo Wu Marshalling Yard)位於香港新界北區上水虎地坳道,是一個港鐵公司管轄的貨運車站兼編組場(2007年兩鐵合併前為九鐵公司管轄)車站大約位於上水站和羅湖站間,一條東鐵綫專用支線上,但由於不是客運車站,該站並不顯示在港鐵車站的路線圖。.

新!!: 兩鐵合併和羅湖編組站 · 查看更多 »

瑞士联邦铁路Re460型电力机车

Re 460型電力機車,又称Re 4/4VI型電力機車(初期命名)、Lok 2000或瑞士糖,是瑞士聯邦鐵路(SBB)使用的電力機車車型之一,由SLM及ABB等公司製造。Re 460型是瑞士联邦铁路最大批量的现代化电力机车,也是第一次按瑞士联邦铁路的功能技术任务书设计制造的铁路机车。机车采用交流传动,设计最大速度达230公里/小时,为客货通用机车,但实际运用中以牵引客运列车为主。 除瑞士外,這款機車也出口至芬蘭、挪威、香港及印度。.

新!!: 兩鐵合併和瑞士联邦铁路Re460型电力机车 · 查看更多 »

炮台山站

台山站(Fortress Hill Station),是位於香港北角炮台山英皇道和油街交界的地底的港鐵港島綫的一個鐵路車站,於1985年5月31日啟用,承建商是保華建築有限公司,由前香港地下鐵路公司委托李景勳建築師事務所負責設計,上蓋發展了康澤花園。和富薈設有適用於該站的港鐵特惠站,為使用成人八達通卡的乘客提供港幣2元車費回贈。 英皇道和油街交界以西屬銅鑼灣,以東則屬北角。炮台山站出入口剛剛位於英皇道的北角一邊,而避免了銅鑼灣一區3個港鐵站。由炮台山往銅鑼灣社區中心,只需要1分鐘步行路程,比天后站快了6倍。此站建設時有考慮鄰近銅鑼灣的一些社區設施如銅鑼灣警署,但地鐵站建成後數年間,銅鑼灣警署便被拆掉。.

新!!: 兩鐵合併和炮台山站 · 查看更多 »

瓏門

瓏門(英文:Century Gateway)是新鴻基地產及港鐵旗下的物業,位於香港新界屯門商場V city上蓋,旁為港鐵屯門站,第一期於2013年8月入伙,第二期於2014年9月落成。項目由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設計,並由九鐵以屯門物業發展有限公司名義發展(港鐵公司代為監督及管理),是九鐵公司在兩鐵合併前最後一個批出的上蓋發展項目(而前地鐵公司批出的最後一個上蓋項目,則為日出康城緻藍天)。.

新!!: 兩鐵合併和瓏門 · 查看更多 »

無綫新聞

無綫新聞(TVB News),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無綫電視)新聞及資訊部製作的新聞節目統一品牌。無綫電視新聞部位處電視廣播城新聞及停車場大樓,在尖沙咀星光行、灣仔電訊大廈、立法會綜合大樓會議廳及香港交易所交易大堂都設有直播室或新聞中心。無綫新聞以「無綫新聞,事事關心」作為官方口號(2010年一度改為「有新聞,就有無綫新聞」),主要競爭對手包括有線新聞、香港電台新聞部、鳳凰衛視新聞部及now寬頻電視新聞。 無綫新聞節目主要以粵語製作,每日於翡翠台、無綫新聞台、無綫財經·資訊台(只限粵語財經資訊、專題節目及新聞部外購節目)、明珠台(只限《手語新聞報道》)以及now寬頻電視的TVB新聞台播出;英語製作的新聞節目於明珠台播出,普通話製作的新聞節目於普通話翡翠台、無綫財經·資訊台(只限《普通話新聞報道》、《普通話天氣報告》)及明珠台(只限《交易現場》)播出。 無綫電視新聞部高層是袁志偉,現為助理總經理(新聞及資訊)。.

新!!: 兩鐵合併和無綫新聞 · 查看更多 »

銅鑼灣北站

銅鑼灣北站(Causeway Bay North Station),原稱維園站(Victoria Park Station),是港鐵北港島綫(將軍澳綫西延部分)一個已落實興建的重型鐵路車站,預計2021年動工、2026年啟用。建議位置為香港島銅鑼灣維園道及告士打道地底,接近維多利亞公園西北角,計劃服務銅鑼灣北部一帶。屆時本站將會成為港鐵將軍澳綫首個位於灣仔區的車站。兩鐵合併前負責發展沙田至中環綫的九廣鐵路公司曾有將車站經由長約240米的行人隧道,連接現有港島線銅鑼灣站的計劃,屆時或會落實,行人隧道收費區或經現時的銅鑼灣站東大堂連接,若果落實銅鑼灣站將會成為轉車站,有助分流北角站轉車的人流。.

新!!: 兩鐵合併和銅鑼灣北站 · 查看更多 »

Eurorunner

Eurorunner是由德國西門子公司製造的一系列柴油機車,是歐洲鐵路常用的柴油機車(尤其是立陶宛鐵路及奧地利聯邦鐵路,是本型機車最大使用者),並可在客、貨運上使用,亦是港鐵東鐵綫的柴油機車車款之一,曾經是貨運用機車,鐵路貨運停辦後用作牽引維修列車、新列車與前往港鐵八鄉車廠進行擴編的列車,以及在何東樓車廠過夜的十列25T型客車。港鐵所用機車由九廣鐵路公司擁有,兩鐵合併後租予港鐵公司使用,目前主要作為工程車。.

新!!: 兩鐵合併和Eurorunner · 查看更多 »

遊客全日通

遊客全日通(Tourist Day Pass)是香港港鐵的一款旅遊車票,於2008年9月28日因應港鐵測試統一票務系統,九龍塘站、美孚站及南昌站之轉線閘機將陸續拆除而推出,取代原有的「市區全日通」和「新界全日通」。另外,於2009年5月1日推出專為3-11歲訪港小童而設的小童遊客全日通(Child Tourist Day Pass)。 智能車票版本的「遊客全日通」已於2014年1月3日在部分車站發售,並於同年3月11日在全綫車站發售;「成人遊客全日通」網上購票亦已於2014年1月3日起發售智能車票版本。.

新!!: 兩鐵合併和遊客全日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170線

過海隧道巴士170線是香港一條來往沙田站及華富(中)的過海隧道巴士路線,由九巴及城巴聯合經營,提供華富邨、田灣邨、香港仔、黃竹坑、銅鑼灣來往何文田、九龍塘及沙田新翠邨、乙明邨、沙角邨、沙田市中心的過海隧道巴士服務。.

新!!: 兩鐵合併和過海隧道巴士170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680線

過海隧道巴士680線是由九巴及新巴聯合經營的香港過海隧道巴士路線,來往馬鞍山(利安)及金鐘(東)。 本線於平日繁忙時間另設有多條分支路線,包括680A、680B、680P、680X、980A及980X。 680A於上午繁忙時間由利安單--開往金鐘,走線與680完全相同,惟加停海富中心站。 680B則由富安花園單--開往金鐘。 680P屬特快路線,於上午繁忙時間由烏溪沙站單--開往金鐘,不經大涌橋路及沙田第一城。.

新!!: 兩鐵合併和過海隧道巴士680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971線

過海隧道巴士971線是香港一條由新世界第一巴士獨營的西區海底隧道巴士路線,來往香港仔(石排灣)及西九龍新區的海麗邨。本線是新巴投得五條西九龍新區路線專營權當中,亦是唯一一條服務域多利道一帶的全日過海隧道巴士路線。 過海隧道巴士971R線為香港一條只在特定日子服務的過海隧道巴士路線,以循環形式運作,並以旺角為循環點,來往數碼港至旺角,主要服務對象為掃墓人士。.

新!!: 兩鐵合併和過海隧道巴士971線 · 查看更多 »

荃灣站

荃灣站(Tsuen Wan Station)是港鐵荃灣綫的北面終點站,位於新界荃灣區北部一帶,於1982年5月10日啟用。在兩鐵合併前荃灣站是前地鐵系統中最北端車站。.

新!!: 兩鐵合併和荃灣站 · 查看更多 »

荃灣西站

荃灣西站(Tsuen Wan West Station)是港鐵在兩鐵合併前,港鐵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分別稱為地鐵(地下鐵路)及地鐵公司。西鐵綫在兩鐵合併前,西鐵綫稱為西鐵或九廣西鐵,由九廣鐵路公司營運。車站,位於荃灣西約海旁,於2003年12月20日啟用。在九龍南綫通車前,本站是西鐵綫唯一一個地底車站,也是九廣鐵路公司首個地底車站。.

新!!: 兩鐵合併和荃灣西站 · 查看更多 »

華基工業中心

華基工業中心,曾位於香港新界荃灣的工業大廈,1979年5月預售A座大公報, 1979-05-06 第5頁,同年7月預售B座大公報, 1979-05-06 第8頁。因興建九廣西鐵(兩鐵合併後為西鐵綫)而於2000年被清拆。現址為私人屋苑環宇海灣。.

新!!: 兩鐵合併和華基工業中心 · 查看更多 »

落馬洲站

落馬洲站(Lok Ma Chau Station)是港鐵東鐵綫北端的兩個終點車站之一(另一個為羅湖站),位於新界元朗區落馬洲及新田一帶,屬邊境禁區範圍內;其附屬的出入境管制站(落馬洲支線管制站)以橫跨深圳河的行人天橋連接中國大陸深圳市的福田口岸大樓。.

新!!: 兩鐵合併和落馬洲站 · 查看更多 »

落馬洲支線

落馬洲支線(英文:Lok Ma Chau Spur Line)是香港九廣東鐵(今港鐵東鐵綫)的支線,為香港第二條跨境客運鐵路,也是唯一連接新界西(元朗區)和新界東(北區)的鐵路。支線從原有的上水站開始,向西北方向延伸,穿越塱原濕地、古洞及洲頭等地,最終連接新建的落馬洲站,全長7.4公里。 因為支線的建成,東鐵綫北行共分為2個終點站,分別通往2個與中國大陸連接的關口──羅湖及落馬洲。現時,每小時均有5班車(非繁忙時間)或6班車(繁忙時間)來往紅磡至落馬洲,乘客只需在紅磡至上水之間各站登上往落馬洲的列車即可到達。落馬洲站至上水站的行車時間約為8分鐘,紅磡站至落馬洲站則約為50分鐘。 落馬洲支線由九廣鐵路公司興建,用以成為九廣東鐵(現為東鐵綫)的支線。工程於2003年1月29日開始,於2006年末竣工,落馬洲站於2007年8月15日下午4時正式啟用。首班列車於下午3時17分從尖東站開出,而首班從落馬洲站開出的南行列車亦於下午4時15分開出。.

新!!: 兩鐵合併和落馬洲支線 · 查看更多 »

鐵道迷

鐵道迷,也就是鐵路運輸的愛好者,是指在業餘性質上對鐵路感到興趣,以至迷上它的人。在亞洲地區,「鐵--迷」一詞在台灣和日本較常用。中國大陸、香港等地多稱「鐵--迷」、「火车迷」或純粹以「車迷」、「鐵迷」(香港) 、「鐵絲」(中國大陸)稱之。在英文當中則稱為「railfan」。.

新!!: 兩鐵合併和鐵道迷 · 查看更多 »

鐵路發展策略2000

《鐵路發展策略2000》(英文:Railway Development Strategy 2000),是香港政府運輸局(即今運輸及房屋局)於2000年5月提出的一份鐵路發展策略文件。.

新!!: 兩鐵合併和鐵路發展策略2000 · 查看更多 »

鐵路警區

鐵路警區(英文:Railway District,縮寫:RAILDIST)隸屬於香港警務處行動處行動部東九龍總區,為唯一一個跨香港行政區劃的警區,負責維持港鐵鐵路站及沿線的公共安全。.

新!!: 兩鐵合併和鐵路警區 · 查看更多 »

青荔橋

青荔橋(Tsing Lai Bridge),港鐵稱為藍巴勒海峽橋(Rambler Channel Bridge),是港鐵的鐵路橋,連接青衣站及茘景站,橫跨藍巴勒海峽。於1998年隨東涌綫及機場快綫投入服務而啟用,藍巴勒海峽橋上有四條供東涌綫及機場快綫分開使用的路軌。該橋也是香港唯一一條雙層設計的鐵路橋樑。.

新!!: 兩鐵合併和青荔橋 · 查看更多 »

青衣站

青衣站(Tsing Yi Station)港鐵在兩鐵合併前,港鐵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前稱分別為地鐵(地下鐵路)及地鐵公司。東涌綫及機場快綫共用的鐵路車站。青衣站是青衣島唯一的鐵路車站及兩綫轉車站,更是整個青衣島以及整個葵青區唯一可供新界的士駛入的地方,於1998年6月22日啟用,服務島上近20萬名居民。.

新!!: 兩鐵合併和青衣站 · 查看更多 »

行政暴力

行政暴力,又名暴力行政或曰政府霸權,即是政府當居在行政上使用暴力。 例如為了強政勵治,繞過議員們的開會討論,調查委員會的報告,民意的咨詢過程,以當權者意志,先行動,後製造已成的事實。有時甚至在過程中,動用暴力對付抗爭的民眾。.

新!!: 兩鐵合併和行政暴力 · 查看更多 »

西鐵綫

西鐵綫(West Rail Line,前稱九廣西鐵,KCR West Rail)是香港港鐵一條連接新界西及九龍西的通勤鐵路線;由九廣鐵路公司(簡稱九鐵公司)擁有,以「服務經營權」方式授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營運,於2003年12月20日通車,並於2009年8月16日伸延至紅磡站。 現時西鐵綫,從與東鐵綫交匯的紅磡站起,途經油尖旺區、深水埗區、新界西葵青區(美孚站至荃灣西站所途經的青荃隧道及下葵涌隧道)、荃灣區及大欖隧道前往同為新界西的元朗區及屯門區,全長35.7公里,共有12個車站,當中有8個轉車站,連同九龍南綫,總造價為547億元。除荃灣西站、柯士甸站和尖東站完全建於地底之外,所有車站均建於地面或高架橋之上。 西鐵綫的開通縮短新界西來往市區的乘車時間。乘坐西鐵綫由屯門站至紅磡站,全程只需37分鐘。政策上,西鐵綫把三個新市鎮(元朗、天水圍及屯門)串連起來並連接到市區,縮短往來時間之餘,也可加速該些地區的發展。連同1990年代以後發展的馬鞍山鐵路(今馬鞍山綫)、地鐵(2007年與九鐵公司合併為港鐵)東涌綫及將軍澳綫,所有新市鎮都擁有可連接市區的鐵路系統,促進地區之間的交流。 西鐵綫原本在九鐵路線圖以粉紅色表示。兩鐵合併後,港鐵改以桃紅色代表西鐵綫,以免與前屬地鐵的迪士尼綫顏色混淆。.

新!!: 兩鐵合併和西鐵綫 · 查看更多 »

西部走廊鐵路

西部走廊鐵路,又稱西部鐵路走廊,簡稱西部走廊,是香港鐵路網絡中服務香港新界西部鐵路網絡,連接新界西與九龍西。西部走廊鐵路分為三部份:港口鐵路線、長途客運線及近郊客運線。近郊客運線(現稱西鐵綫)於2003年12月20日通車,其餘路段的計劃取消。.

新!!: 兩鐵合併和西部走廊鐵路 · 查看更多 »

馬場站 (香港)

場站(Racecourse Station)位於香港沙田區沙田,是港鐵東鐵綫的鐵路車站,車站專為沙田馬場而設,只在該處舉行賽馬時、進行雙邊投注及有大型活動舉行才開放使用,因此取名馬場站。 本站與火炭站平行,列車若停靠本站就不能停靠火炭站。.

新!!: 兩鐵合併和馬場站 (香港) · 查看更多 »

馬鞍山綫

鞍山綫(Ma On Shan Line,前稱馬鞍山鐵路,Ma On Shan Rail),簡稱馬鐵,是港鐵營運的香港鐵路綫之一,連接新界沙田區的大圍站和烏溪沙站,主要服務沙田城門河東和馬鞍山。其中大圍站是與東鐵綫交匯的轉車站;在港鐵路綫圖中以啡色代表。由九廣鐵路公司擁有,以「服務經營權」方式授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營運。.

新!!: 兩鐵合併和馬鞍山綫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兩鐵合併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6年12月

没有描述。

新!!: 兩鐵合併和香港2006年12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7年10月

;(請按此參閱當天之報章頭條).

新!!: 兩鐵合併和香港2007年10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7年11月

;(請按此參閱當天之報章頭條).

新!!: 兩鐵合併和香港2007年11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7年12月

;(請按此參閱當天之報章頭條).

新!!: 兩鐵合併和香港2007年12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7年3月

;(請按此參閱當天之詳細新聞內容).

新!!: 兩鐵合併和香港2007年3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7年4月

;(請按此參閱當天之報章頭條).

新!!: 兩鐵合併和香港2007年4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7年5月

没有描述。

新!!: 兩鐵合併和香港2007年5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7年6月

;(請按此參閱當天之報章頭條).

新!!: 兩鐵合併和香港2007年6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大學站

香港大學站(HKU Station),簡稱港大站,是港鐵港島綫的一座鐵路車站,設於香港島中西區石塘咀薄扶林道地底,鄰近香港大學,主要服務石塘咀及龍虎山一帶。此車站由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凱達環球負責設計,由金門西松聯營負責興建。車站於2014年12月28日正式啟用。 香港大學站興建在地底洞穴內,車站A2出口至大堂的垂直距離深入地底70米,成為全港最深及最大的洞穴車站。.

新!!: 兩鐵合併和香港大學站 · 查看更多 »

香港大事記

2006年1月1日以後的新聞事件,請往香港新聞動態條目內瀏覽。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新!!: 兩鐵合併和香港大事記 · 查看更多 »

香港巴士路線編號

在香港交通工具中,公共巴士、專線小巴及居民巴士均有固定的路線編號。香港的專利巴士公司在開辦新路線時,都會按照一定規律制定路線編號,令乘客可從巴士路線的編號,得知該巴士路線往來的地方,香港巴士資源中心。例如往來香港國際機場和市區的機場巴士路線,都會以英文字母“A”字作為路線編號的開首;大嶼山東涌經青馬大橋往來香港其他地區的對外路線,都會以英文字母“E”字作為路線編號的開首,香港迪士尼樂園 。.

新!!: 兩鐵合併和香港巴士路線編號 · 查看更多 »

香港地鐵

香港地鐵(英文:Mass Transit Railway,MTR)曾經是香港兩大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之一,已在2007年12月2日的兩鐵合併中,和九廣鐵路合併成港鐵。自1979年開通至2007年兩鐵合併期間,香港地鐵是由地鐵有限公司(現稱港鐵公司)營運的鐵路系統網絡,有7條路線,全長91.0公里香港年報2006 - ,共53個車站,其中14個為轉車站。.

新!!: 兩鐵合併和香港地鐵 · 查看更多 »

香港公共交通轉乘優惠

香港公共交通轉乘優惠是香港公共交通機構為乘客提供的轉車優惠,乘客在轉乘優惠計劃內另一交通工具時可獲得優惠。.

新!!: 兩鐵合併和香港公共交通轉乘優惠 · 查看更多 »

香港站

香港站(Hong Kong Station)是港鐵位於香港香港島中環港景街1號的鐵路站,是東涌綫與機場快綫的下行終點站,結構與國際金融中心商場相連。香港站設有非收費區及收費區的行人隧道分別連接鄰近商業區及中環站,供乘客轉乘荃灣綫和港島綫,而該隧道位於環球大廈、干諾道中和交易廣場地底。乘搭機場快綫的乘客能夠在該站進行預辦登機服務。.

新!!: 兩鐵合併和香港站 · 查看更多 »

香港鐵路博物館

香港鐵路博物館(英語:Hong Kong Railway Museum),位於香港新界東大埔墟市中心,是香港文化博物館轄下分館,有着風格獨特金字頂型的中國傳統建築,專門介紹香港鐵路運輸歷史。現時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新!!: 兩鐵合併和香港鐵路博物館 · 查看更多 »

香港輕鐵

輕鐵(全稱輕便鐵路,前稱九廣輕鐵,《香港法例》上則稱為西北鐵路;Light Rail)是香港唯一輕型鐵路系統,高速的無閉塞輕鐵系統之一,行駛於新界西部屯門區及元朗區,總長度36.15公里,68個車站。輕鐵由九廣鐵路公司擁有,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營運,為港鐵一部份;路線圖代表顏色為泥黃色。.

新!!: 兩鐵合併和香港輕鐵 · 查看更多 »

香港輕鐵705、706綫

| 705綫及706綫(英文:Light Rail Route 705 & 706)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在兩鐵合併前,港鐵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前稱分別為地鐵(地下鐵路)及地鐵公司。營運並設於元朗區天水圍新市鎮的兩條香港輕鐵循環路綫,屬港鐵一部分,主要服務天水圍新市鎮的居民,循環往返天水圍各區和港鐵天水圍站,方便市民在該站轉乘西鐵綫在兩鐵合併前,西鐵綫的前稱為九廣西鐵,由九廣鐵路公司營運。。705綫及706綫採用同一路綫,但行駛方向相反:705綫為逆時針方向,706綫則為順時針方向行駛,而兩者的開辦日期也不同。.

新!!: 兩鐵合併和香港輕鐵705、706綫 · 查看更多 »

香港文化

香港文化饒有特色,屬遠東文化版圖之內,香港人口以華人為主。而在過去百多年間香港曾經成為英國殖民地,故此同時受到西方文化影響,釀造成華洋融合的獨特文化。從19世紀的轉口港,到21世紀的國際都會,世界各地的文化也持續影響香港文化。.

新!!: 兩鐵合併和香港文化 · 查看更多 »

駿景園

駿景園(Royal Ascot),位於香港沙田區火炭駿景路1號,由新鴻基地產附屬公司Speed Cheer Limited發展,由劉榮廣伍振民建築師事務所設計,並由啟勝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管理。駿景園於1996年建築完成及入伙,共有10座住宅樓宇,提供2,504個住宅單位。 駿景園是繼銀禧花園之後港鐵何東樓車廠第二個上蓋物業(位於主要用作列車泊位的北廠上蓋),鄰近港鐵火炭站及馬場站(在本屋苑平台下方)。.

新!!: 兩鐵合併和駿景園 · 查看更多 »

觀塘綫

觀塘綫(Kwun Tong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連接九龍九龍城區的黃埔站,與新界西貢區的調景嶺站,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這條路綫於1979年通車,為前地鐵系統中首條通車的路綫,由於當時東端的總站設於觀塘區的觀塘站,因而得名。.

新!!: 兩鐵合併和觀塘綫 · 查看更多 »

觀塘綫延綫

| 觀塘綫延綫(Kwun Tong Line Extension)是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鐵路項目,工程將觀塘綫由油麻地站向東南延伸,全程長度約2.6公里,設2個新車站──何文田站及黃埔站;而何文田站會與未來的東西綫交匯。項目於2011年7月25日動工建造,延遲逾年後,終於2016年10月23日通車。何文田站及黃埔站更是整個觀塘綫首兩個側式月台設計的地底車站。此路綫服務何文田、老龍坑、紅磡及黃埔一帶的市民及居民。通車後,由油麻地站來往黃埔站只需5分鐘,比巴士及小巴節省15至20分鐘。.

新!!: 兩鐵合併和觀塘綫延綫 · 查看更多 »

詹伯樂

詹伯樂,OBE(Ronald James Blake,);土木工程師出身,曾經擔任香港政府工務司,九廣鐵路公司新鐵路工程高級總監。於2006年3月,受到九鐵管理局任命,代替前任的黎文熹出任九廣鐵路公司行政總裁。兩鐵合併後,為了穩定兩鐵軍心及減低合併過渡期出現混亂風險,詹伯樂得以留任,職位更改名稱為九廣鐵路公司總裁。由於九廣鐵路公司在合併後不再營運鐵路,惟地鐵是以租賃九鐵服務經營權的形式合併成為港鐵,所以詹伯樂的工作只是為公司收取租金及掌管財務。2013年1月1日,詹伯樂離任九廣鐵路公司總裁,由梁廣灝接任。.

新!!: 兩鐵合併和詹伯樂 · 查看更多 »

鰂魚涌站

鰂魚涌站(Quarry Bay Station)是港鐵在兩鐵合併前,港鐵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前稱分別為地鐵(地下鐵路)及地鐵公司。港島綫與將軍澳綫的轉車站,位於香港島東區鰂魚涌及寶馬山之間的地底,1985年5月31日啟用,承建商是保華建築有限公司。該站亦是最接近東區海底隧道的鐵路車站。鰂魚涌站是現時全港鐵系統中第四深的車站,深度達42米,僅次於香港大學站(深100米)、西營盤站(深80米)和金鐘站(深43米),不過此站兩個不相連的大堂均設於地面,是港島綫唯一將大堂設在地面的車站。.

新!!: 兩鐵合併和鰂魚涌站 · 查看更多 »

超級車務控制中心

青衣超級車務控制中心(英文:Tsing Yi Super Operations Control Centre,縮寫:TSYOCC)為香港港鐵最主要的車務控制中心,位於港鐵青衣站U5層,於1998年啟用。現負責控制及監察港鐵所有重型鐵路綫的運作。超級車務控制中心面積達700平方米,設置有一個長120米、由99個屏幕組織而成的高解像度大型投射屏幕,可以同時顯示各路線列車於實際時間的所在位置,月台閉路電視畫面及各鐵路站的環境數據等;由約170名職員負責,24小時全天候運作。 至於未來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的車務管理並非由本中心控制,而是將會由廣深港高速鐵路位於石崗列車停放處的車務控制中心控制,而列車控制系統功能則由國鐵廣州局集團廣州動車段本部(廣州南動車所)附設車務控制中心控制。.

新!!: 兩鐵合併和超級車務控制中心 · 查看更多 »

黎啟憲

黎啟憲是前任香港九廣鐵路公司(下稱「九鐵」)市務總經理,他在2006年所發生九廣鐵路人事風波中,因帶領19名高級職員集體請假,到位於中環的辦事處召開記者會,而被九鐵管理局終止合約。.

新!!: 兩鐵合併和黎啟憲 · 查看更多 »

軌道運輸標竿聯盟

軌道運輸標竿聯盟(Nova benchmarking group of Metros或NOVA)根據國際地鐵聯盟(CoMET)的成功經驗,於1997年創立。軌道運輸標竿聯盟是一個國際性的地鐵基準組織,此組織與其他全世界中型規模的都會鐵路分享經驗、比較績效、追求卓越與互相學習。創始會員有:格拉斯哥地鐵、九廣鐵路(兩鐵合併後由「地鐵有限公司」易名之港鐵公司屬國際地鐵聯盟成員)、里斯本地鐵、馬德里地鐵、紐卡斯爾地鐵、奧斯陸地鐵與新加坡地鐵,隨後蒙特婁地鐵與那不勒斯地鐵於2001年加入;臺北捷運於2002年加入(2011年升等為CoMET成員)。目前會員共有16個:曼谷地鐵、巴塞隆納地鐵、布宜諾斯艾利斯地鐵、布魯塞爾地鐵、德里地鐵、里斯本地鐵、米蘭地鐵、蒙特婁地鐵、那不勒斯地鐵、紐卡斯爾地鐵、里約熱內盧地鐵、新加坡地鐵、多倫多地鐵、悉尼城市鐵路、深圳地铁及南京地铁。軌道運輸標竿聯盟與另一個地鐵基準組織——國際地鐵聯盟(CoMET)的會務活動與研究計畫由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的運輸研究中心(Centre for Transport Studies)中的軌道與運輸策略中心(Railway and Transport Strategy Centre)管轄,國際地鐵聯盟與軌道運輸標竿聯盟不同在於國際地鐵聯盟會員為大型規模的都會鐵路(年運量到達5億人次),而軌道運輸標竿聯盟為年運量未達5億人次的中小型規模都會鐵路,因此國際地鐵聯盟亦可稱為「大聯盟」,軌道運輸標竿聯盟也可稱為「小聯盟」。.

新!!: 兩鐵合併和軌道運輸標竿聯盟 · 查看更多 »

黃埔站 (香港)

黃埔站(Whampoa Station)是港鐵觀塘綫一個鐵路站,位於香港九龍城區紅磡工業區 ,2008年3月12日,地鐵公司,主要服務黃埔新邨及黃埔花園一帶,較位於紅磡灣的紅磡站更接近紅磡,於2016年10月23日起取代油麻地站舊終點站,並成為觀塘綫的下行終點站。車站所在的位置,鄰近紅磡昔日的一座大型船塢「黃埔船塢」,該船塢先後於1970及80年代經城都地產及長江實業地產改建為大型住宅屋苑黃埔新邨及黃埔花園,車站遂命名為黃埔站。.

新!!: 兩鐵合併和黃埔站 (香港) · 查看更多 »

黃羚恩

黃羚恩(Wong Ling Yan,原名:黃曉暉(Wong Hiu Fai),舊藝名:傅千盈,),香港模特兒,加入無綫電視工作,曾參與不少MV及電視廣告,亦曾參與演出不少無綫電視的劇集,如《同事三分親》、《金石良緣》,還有《食到篤、問到篤》,《鐵甲無敵獎門人》等電視綜藝節目。曾加入香港電視網絡工作,於2015年結婚,有一名女兒。.

新!!: 兩鐵合併和黃羚恩 · 查看更多 »

輕鐵客務中心

輕鐵客務中心(英文:Light Rail Customer Service Centre),是設於部分香港輕鐵車站之乘客詢問處,為乘客提供輕鐵、西鐵綫及港鐵巴士服務之查詢服務。.

新!!: 兩鐵合併和輕鐵客務中心 · 查看更多 »

輕鐵第三期列車

輕鐵第三期列車,乃港鐵的直交傳動輕鐵車輛型號之一,在輕鐵使用,由九廣鐵路公司擁有,於兩鐵合併後租予港鐵公司營運。車隊編號從1091至1110,又名「Goninan車輛」。.

新!!: 兩鐵合併和輕鐵第三期列車 · 查看更多 »

輕鐵第一期列車

輕鐵第一期列車乃港鐵的輕鐵列車型號之一,在香港輕鐵使用,由九廣鐵路公司擁有,於兩鐵合併後租予港鐵公司營運。車隊編號為1001-1012、1014-1026、1028-1070(1013及1027已退役)。.

新!!: 兩鐵合併和輕鐵第一期列車 · 查看更多 »

輕鐵第四、五期列車

輕鐵第四、五期列車,又名中車浦鎮輕鐵車輛、UGL輕鐵車輛或KRS999型輕鐵車輛,乃港鐵的直交傳動輕軌車輛型號之一,在香港輕鐵使用,第四期由九廣鐵路公司擁有,而第五期則由港鐵公司擁有,於兩鐵合併後將第四期車輛租予港鐵公司營運。車隊編號為1111-1132,屬輕鐵第4期列車。 2016年7月29日,港鐵向中國中車南京浦鎮公司增購40輛同型號輕鐵車輛(合約編號: K1846-15E),其中10輛為加強服務,其餘30輛則用作替代於1992年投入服務的輕鐵川崎輕鐵車輛(第二期輕鐵列車)。首批列車預計於2019年投入服務,屬輕鐵第5期列車(編號為1133-1172)。.

新!!: 兩鐵合併和輕鐵第四、五期列車 · 查看更多 »

輕軌運輸系統

輕軌運輸系統()又稱輕--軌鐵路或輕便鐵路,簡稱輕--軌、輕--鐵(),為鐵路運輸的一種,泛指所有在道路、街道上面或旁邊行走(部分亦可高架或地下)的單節至多節的有軌電車,相較於重型鐵路系統(重鐵)和中型鐵路系統運量較低、列車規模較小。.

新!!: 兩鐵合併和輕軌運輸系統 · 查看更多 »

轉乘站

轉乘站(Transfer Station)是一個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專用詞。意思是指一個或多個鐵路車站,供乘客在不同路線之間進行跨線乘坐列車的行為,期間需要離開車站付費區或另行購買車票。具體地說,就是乘客在某個車站下車,需另行購票,才可以由原本乘坐的路線,轉換至另一條路線繼續行程,而車費則按每次乘坐里程獨立計算。 無需離開車站付費區及無需另行購買車票,就可乘坐其他路線列車的車站稱為換乘站。在一般口頭語下,--與--不作區分。其中,台灣統稱為--,香港統稱為--,中國大陸城市(上海除外)統稱為--,而東南亞地區的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則統稱為--。 自2007年10月7日北京地鐵五號線啟用,全網(不含機場軌道交通線)實行單一票制,北京所有轉乘站都已取消。.

新!!: 兩鐵合併和轉乘站 · 查看更多 »

龍運巴士

龍運巴士有限公司(英文:Long Win Bus Company Limited )是香港其中一家專利巴士公司,由載通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全資擁有,九龍巴士的姊妹公司。故此,在開業初期到2005年,龍運巴士的車身貼上了「九巴集團」字樣(載通國際前稱為九巴控股)。龍運巴士主要服務香港國際機場及東涌來往新界區(不包括將軍澳)。.

新!!: 兩鐵合併和龍運巴士 · 查看更多 »

迪士尼綫

迪士尼綫(Disneyland Resort Line;前稱竹篙灣鐵路,Penny's Bay Rail Link)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全綫位於香港新界荃灣區(大嶼山東北部),連接陰澳打水灣的欣澳站,與竹篙灣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的迪士尼站,屬於旅客捷運系統。.

新!!: 兩鐵合併和迪士尼綫 · 查看更多 »

迪士尼綫全日通

迪士尼綫全日通(英文:Disneyland Resort Line Day Pass)是香港港鐵為推廣給乘客前往香港迪士尼樂園推出的推廣車票,是港鐵跟香港迪士尼樂園套票合作協議下推出。 由於港鐵跟香港迪士尼樂園套票合作協議已於2011年完結,加上車票自2005年推出以來銷售情況一直未如理想,因此「迪士尼綫全日通」已於2011年7月15日起停止發售。.

新!!: 兩鐵合併和迪士尼綫全日通 · 查看更多 »

都市日報

《都市日報》(Metro)是一份跨國性的免費報章,由瑞典传媒集团Kinnevik创办,本名Metro,意为在地鐵看的报纸,该报創立於1995年,並於2月13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地鐵作首度發行。其後把業務延伸至多個國家及城市,包括亞洲、西歐、北歐、南美和北美洲在內共19個國家及地區,共發行版本超過40種。現在都市日報已列入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成為全球最大的國際報章。 《都市日报》的经营策略是在上下班人流量密集的地铁站或商业区免费发放,可以轻松实现巨额的报纸销量,然后依靠广告收入盈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吸取了入門網站的经验,靠提高读者閱覽人數来增加广告收入。.

新!!: 兩鐵合併和都市日報 · 查看更多 »

鑽石山站

鑽石山站(Diamond Hill Station)是港鐵觀塘綫的鐵路車站,位於黃大仙區鑽石山龍翔道、大磡道的地下。1979年10月1日啟用。車站以黑色為主要色調,並以銀色反光石塊點綴,代表鑽石。此站日後會成為屯馬綫及觀塘綫的轉車站,月台位於前大磡村地下。.

新!!: 兩鐵合併和鑽石山站 · 查看更多 »

金鐘(東)巴士總站

金鐘(東)巴士總站(英文:Admiralty (East) Bus Terminus)是一個位於香港中西區金鐘的巴士總站。政府稱該巴士總站為金鐘站(東)巴士總站(英文:Admiralty Station (East) Bus Terminus)。由於金鐘(東)總站連結港鐵金鐘站,加上站內設有來往港島南區幾乎所有地區(深水灣以東除外)的路線,所以一直是港鐵乘客轉車來往南區的熱門中轉站,故人流極多。.

新!!: 兩鐵合併和金鐘(東)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

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Public Transport Fare Concession Scheme for the Elderly and Eligible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下稱「本計劃」),俗稱$2搭車或$2搭船,是香港勞工及福利局給予港鐵機場快綫、東鐵綫頭等、以及往來羅湖站、落馬洲站除外(包括輕鐵及港鐵巴士(新界西北))、5間專營巴士公司(九龍巴士、龍運巴士、城巴、新世界第一巴士機場「A」及「NA」線、馬場路線及城巴非專營路線61R及88R除外及新大嶼山巴士機場路線A35、預約及團體租用形式提供的特別服務路線1S、2S、11S、13S、21S及23S除外)、21條指定渡輪航線機場快綫、東鐵綫頭等、以及往來羅湖站、落馬洲站除外(及「綠色」專線小巴路線提供予所有65歲或以上長者,及所有65歲以下,於社會福利署提供的「殘疾程度達100%的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或「傷殘津貼」受助人的合資格殘疾人士之HK$2乘車優惠。長者須使用長者或個人八達通,以及合資格殘疾人士須使用「殘疾人士身分」個人八達通,方可享用此優惠,優惠已於2012年6月28日起陸續推行。 此計劃所指明之殘疾人士優惠有別於香港其他機構同類優惠,後者只需持有殘疾人士登記證即可享用。為避免有關營辦商只提供優惠予特定殘疾人士之舉觸犯《殘疾歧視條例》,香港特區政府特意於2012年5月及2015年1月兩度修訂有關法例作配合。.

新!!: 兩鐵合併和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 · 查看更多 »

陳家強

陳家強,PhD(K C Chan,),前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現於香港科技大學兼任教授。.

新!!: 兩鐵合併和陳家強 · 查看更多 »

陳樹英

陳樹英(Josephine Chan Shu-ying),香港民主黨成員,前屯門區議員(1994-2015)及前區域市政局議員(1995-1999)。.

新!!: 兩鐵合併和陳樹英 · 查看更多 »

TVB最受歡迎電視廣告大獎2008得獎名單

《TVB最受歡迎電視廣告大獎2008》是TVB最受歡迎電視廣告大獎的第二屆,於2008年7月26日晚上8時30分假電視廣播城舉行,無綫電視翡翠台及高清翡翠台直播。節目司儀為鄭丹瑞及李浩林。.

新!!: 兩鐵合併和TVB最受歡迎電視廣告大獎2008得獎名單 · 查看更多 »

柯士甸站

柯士甸站(Austin Station)是位於香港油尖旺區佐敦西部渡船角,匯民道旁的港鐵西鐵綫車站,於2008年4月30日平頂,2009年8月16日對外啟用。柯士甸站是兩鐵合併後第二個港鐵負責營運的車站。車站位於已拆卸的佐敦道碼頭,服務西九龍一帶居民,即未來西九文化區附近。車站設有行人天橋連接佐敦道行人天橋、九龍站及其上蓋物業,以及佐敦道行人隧道。 本站工程由當時的九廣鐵路公司規劃、批出合約及出資,但因兩鐵合併關係,該綫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前身為地鐵有限公司)負責監督建造及營運。.

新!!: 兩鐵合併和柯士甸站 · 查看更多 »

柴灣站

柴灣站(Chai Wan Station)是香港港鐵港島綫東端終點鐵路車站,位於香港島東區柴灣,1985年5月31日啟用。柴灣站自落成而來,一直是地鐵系統(2007年兩鐵合併後為港鐵系統)中最南端車站,此地位於2016年已被南港島綫的利東站所取代。.

新!!: 兩鐵合併和柴灣站 · 查看更多 »

恒生指數

恒生指數(Hang Seng Index)是以反映香港股市行情的重要指標,指數由五十隻恒指成份股的市值計算出來的,代表了香港交易所所有上市公司的十二個月平均市值涵蓋率的63%,恒生指數成份股,即是香港的藍籌股。恒生指數由恒生銀行屬下恒生指數有限公司負責計算及按季檢討,公佈成份股調整。恒生指數是由時任恒生銀行研究部負責人關士光所創製,關士光因此被譽為「恒指之父」。在關士光的自傳《龍與皇冠:香港回憶錄》(The Dragon and the Crown: Hong Kong Memoirs)的前言中,亞洲皇家學會香港分會的主席羅伯特·尼爾德將恒生指數譽為香港「資本主義的終極衡量標準」。 恒生指數1969年11月24日正式向外發報。多年來,恒生指數一直獲引用為反映香港股票市場表現的重要指標,指數包括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市值最大及成交最活躍的公司。在推出早期,恒指僅每日報價一次,惟在電腦化洗禮之下,指數早已每十數秒變動接近實時報價,2013年4月更已加速至每兩秒報價。.

新!!: 兩鐵合併和恒生指數 · 查看更多 »

搭十送一

搭十送一(Ride 10 Get 1 Free)是港鐵2007年兩鐵合併之前,港鐵公司前稱為地鐵公司於2000年、2002年至2005年及2012年推出的推廣計劃,吸引乘客每周乘搭港鐵,並換取免費車票。.

新!!: 兩鐵合併和搭十送一 · 查看更多 »

杏花邨站

杏花邨站(Heng Fa Chuen Station)是港鐵在兩鐵合併前,港鐵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前稱分別為地鐵(地下鐵路)及地鐵公司。港島綫中途站,位於香港島東區柴灣白沙灣,鄰近港鐵柴灣車廠,1986年10月16日啟用,承建商是青木建設及飛島建設聯營公司。車站位於地面,並設有兩個側式月台。車站是在香港島地理上最東端的車站。.

新!!: 兩鐵合併和杏花邨站 · 查看更多 »

東區海底隧道

東區海底隧道(Eastern Harbour Crossing),簡稱東隧,為香港第2條過海隧道,穿越維多利亞港,連結香港島的鰂魚涌及九龍東的茶果嶺。東隧是香港首條同時設有行車道路及鐵路(觀塘綫;現時改由將軍澳綫使用)的隧道,也是香港3條過海隧道中最長的一條,是2號幹線的起始段,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香港法例368章《行車隧道(政府)條例》。.

新!!: 兩鐵合併和東區海底隧道 · 查看更多 »

東鐵綫

東鐵綫(East Rail Line,簡稱:EAL,前稱九廣東鐵,KCR East Rail)是香港港鐵一條連接新界北及九龍南的通勤鐵路線,由九廣鐵路公司(簡稱九鐵公司)擁有,以「服務經營權」方式授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營運,也是香港最早通車的鐵路。在1910年至1996年期間,香港方面稱此路線為九廣鐵路-英段(Kowloon-Canton Railway British Section,縮寫:KCRBS),1911年至1949年期間,中華民國政府稱之為廣九鐵路-英段。香港市民口中習慣稱之為火車。 除本地客運外,東鐵綫乘客還可在羅湖站及落馬洲站過境,前往深圳,是目前唯一連接前往中國大陸口岸的鐵路線,也是唯一有城際直通車及本地客運列車同時行走的鐵路線。 港鐵公司於2010年6月16日停辦鐵路貨運前,東鐵綫曾經是香港唯一有經營貨運業務的鐵路線,現時乃香港唯一的城際客運鐵路線。客運服務由紅磡站至羅湖站/落馬洲站,全長約41.5公里;而貨運服務當時由紅磡的貨場運送貨物來往中國各大城市。現時在香港境內,雖然港鐵公司仍然保留各車站貨場的使用權,可是現在只有羅湖編組站仍在運作。.

新!!: 兩鐵合併和東鐵綫 · 查看更多 »

東鐵綫票務系統

本條目集中於港鐵東鐵綫所提供的頭等服務及過境乘客限額制,關於港鐵東鐵綫的其他票務系統,請參閱:東鐵綫。 值得一提的是,新的票務系統是使用本票務系統來作出擴展,以作出最少變更。.

新!!: 兩鐵合併和東鐵綫票務系統 · 查看更多 »

東涌綫

東涌綫(Tung Chung Line)是香港港鐵營運的一條連接離島區大嶼山東涌站與香港島中西區中環的香港站的通勤鐵路線,是機場鐵路的一部份。東涌綫於1998年6月22日全綫通車,通車時只有6個站,後來南昌站和欣澳站分別在2003年12月16日和2005年6月1日啟用。.

新!!: 兩鐵合併和東涌綫 · 查看更多 »

機場站 (香港)

機場站(Airport Station)是港鐵在兩鐵合併前,港鐵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前稱分別為地鐵(地下鐵路)及地鐵公司。機場快綫的一個車站,位於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的地面運輸中心內,為機場的主要聯外車站,1998年7月6日啟用。機場站在港鐵系統中是處於最西端的車站。.

新!!: 兩鐵合併和機場站 (香港) · 查看更多 »

沙田站

沙田站(Sha Tin Station)是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大埔公路—沙田段側的港鐵東鐵綫車站。該站和粉嶺站同樣早於1910年起投入服務,而且是香港最早啟用而仍然提供鐵路服務的兩個車站。.

新!!: 兩鐵合併和沙田站 · 查看更多 »

沙田至中環綫

沙田至中環綫(簡稱沙中綫,Shatin to Central Link,縮寫SCL)是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正在興建的鐵路擴展項目,港鐵公司宣傳將之稱為「鐵路2.0」的一部分。 沙中綫原來計劃路綫是由沙田直達中環,但現在拆分為「沙田至紅磡段」及「紅磡至中環段」兩部份:.

新!!: 兩鐵合併和沙田至中環綫 · 查看更多 »

深圳地铁

深圳地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广东省深圳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现今的深圳地铁共有八条线路、199座车站、总长286公里的运营线路,构成覆盖深圳市罗湖、福田、南山、宝安、龙岗、龍華六个市辖行政区的地铁网络。在运营方面,深圳地铁由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深圳市地铁三号线投资有限公司)、港铁轨道交通(深圳)有限公司分别运营不同线路,在政府指导下执行统一的票价和服务。目前深圳地铁日均客流量超过400万人次,约占深圳市公共交通客流量的四成,构成深圳市公共交通的骨干。 深圳地铁的建设设想始于1980年代,一期工程则于1998年底开工,并于2004年底通车。2008年以来,深圳地铁网络快速扩展,以已通车的里程计算,深圳地铁是中国第五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次于北京、上海、廣州和南京。深圳地铁三期及四期工程的多条线路正在建设,路网的远期规划長度達超过1,000公里。.

新!!: 兩鐵合併和深圳地铁 · 查看更多 »

深圳地铁4号线

深圳地铁4号线(龍華綫),是深圳地铁的一條营运中的綫路。由福田口岸站至清湖站,全长20.5公里,共设15个车站.

新!!: 兩鐵合併和深圳地铁4号线 · 查看更多 »

添馬站

添馬站(曾經稱為天馬站,Tamar Station港鐵公司2007年年度報告英文版本:,港鐵公司)是港鐵一個規劃中的重型鐵路地下鐵路站,預計於2021年動工、於2026年啟用,位於香港港島中西區的添馬,金鐘站以北,屬於北港島綫(東涌線延段及將軍澳綫西延段)。該站以北的地區目前是中環灣仔填海區的一部份;以南的地區是政府總部及立法會綜合大樓,亦是未來該站的主要客源。北港島綫現已落實興建,屆時此站將會成為港鐵將軍澳綫第一個位於中西區的車站。添馬站或會利用原有橫跨夏慤道的兩條行人天橋或興建免費或收費行人隧道連接金鐘站,令金鐘站變成「六線交匯」(港島線、荃灣線、南港島線、沙中線、東涌線延線及將軍澳綫延線),超越中環站-香港站成為香港最大的换乘站組合〔六線轉乘車站〕。.

新!!: 兩鐵合併和添馬站 · 查看更多 »

港口鐵路線

港口鐵路線(英文:Port Rail Line)是香港一個已經擱置推展的貨運鐵路項目,連接羅湖和葵涌貨櫃碼頭,為西部走廊鐵路的一部份。.

新!!: 兩鐵合併和港口鐵路線 · 查看更多 »

港島綫西延

港島綫西延(Extension of Island Line to Western District),工程名稱為「西港島綫」(West Island Line)是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鐵路項目,為港島線第三期的發展項目,亦是在將軍澳線(工程編號為6XX)完工後,下一個採用前地鐵工程編號的港鐵工程(工程編號為7XX),同時為首個採用剛性懸掛電纜的港鐵項目。是次工程旨在於將原有港島綫向西伸延。延綫共設3個車站,分別為西營盤站、香港大學站及堅尼地城站,為香港島西區提供鐵路服務,並且接駁香港島其他地區。 延綫於2009年8月10日動工,堅尼地城站及香港大學站如期2014年12月28日通車,西營盤站則於2015年3月29日啟用。項目造價約185億港元,每小時單向的最高運載乘客數量最高可以達到85,000人次。.

新!!: 兩鐵合併和港島綫西延 · 查看更多 »

港鐵

港鐵(Mass Transit Railway,縮寫:MTR),原稱香港地鐵,自2007年12月2日與九廣鐵路合併後改名為港鐵為止,是香港最大的鐵路運輸系統,泛指能夠通過一張港鐵單程票通行的10條路綫,廣義上包括一條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市區的機場快綫、擁有12條路綫的輕鐵系統及昂坪360纜車系統,組織成為貫通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市區及多座新市鎮,總計93個鐵路站及68個輕鐵站、合共長230.9公里的鐵路網。同時,整個系統亦包括接駁巴士及城際客運服務。 綜合港鐵系統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營運,於2007年12月2日由地鐵及九廣鐵路系統合併而成。其中第一條路綫東鐵綫始建於1906年,於1910年通車,是連接香港及廣東省主要的鐵路運輸;而以地下隧道為主的第二條路綫觀塘綫則於1979年通車,成為香港鐵路發展歷史的里程碑。 於2016年,港鐵累積載客量逾19億人次,當中輕鐵及巴士佔2億2千萬人次,機場快綫為1610萬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鐵路系統之一。香港鐵路為國際地鐵聯盟的創會會員之一。而港鐵在香港專營公共交通工具市場整體佔有率不斷上升,由2013年的46.9%,增至2016年的48.4%,當中港鐵在過海交通工具市場的佔有率更達68.4%。.

新!!: 兩鐵合併和港鐵 · 查看更多 »

港鐵學生乘車優惠計劃

港鐵學生乘車優惠計劃(Student Travel Scheme)(下稱「本計劃」),是港鐵公司提供予所有12至25歲,於香港認可院校就讀全日制日間課程的合資格學生,乘搭港鐵、輕鐵及港鐵巴士(新界西北)(機場快綫、港鐵接駁巴士、往/返羅湖站及落馬洲站的車程除外)的車費優惠計劃。合資格學生須使用「學生身分」個人八達通繳付車費,方可享用此優惠。.

新!!: 兩鐵合併和港鐵學生乘車優惠計劃 · 查看更多 »

港鐵字體

港鐵字體廣義上指香港的鐵路公司港鐵公司所使用的標識用字體,狹義上用來特指專用的MTRSong。.

新!!: 兩鐵合併和港鐵字體 · 查看更多 »

港鐵客務中心

港鐵客務中心(Customer Service Centre,縮寫:CUC),是港鐵市區綫及機場快綫車站內提供乘客服務的詢問處。.

新!!: 兩鐵合併和港鐵客務中心 · 查看更多 »

港鐵客運列車

港鐵現時共有15種列車行走不同的路綫。其中有7種列車為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擁有,行走觀塘綫、荃灣綫、港島綫、將軍澳綫、東涌綫、迪士尼綫、南港島綫及機場快綫。另外,有8種列車是向九廣鐵路公司租借,以行走東鐵綫、西鐵綫、馬鞍山綫、廣九直通車及輕鐵的12條路綫。除輕鐵外,港鐵多數載客列車設計標準與中國地鐵A型車相類,其中港鐵東鐵綫現代列車及港鐵市區綫願景列車設計標準更達至等同D型車(又稱A+型車輛)。另外,自港鐵市區綫韓製列車及港鐵伊藤忠近畿川崎列車於2001年投入服務開始,絕大多數新投入服務的港鐵客運列車,均使用由三菱電機提供的動力系統。.

新!!: 兩鐵合併和港鐵客運列車 · 查看更多 »

港鐵巴士

港鐵巴士為港鐵公司轄下巴士服務的簡稱,分為兩大類:「港鐵接駁巴士」及「港鐵巴士(新界西北)」。前者主要服務大埔區,接駁東鐵綫;後者主要服務元朗區及屯門區,接駁西鐵綫及輕鐵。.

新!!: 兩鐵合併和港鐵巴士 · 查看更多 »

港鐵巴士K73P綫

港鐵巴士K73P綫是香港一條已停辦、由港鐵巴士營運的西鐵綫及輕鐵接駁巴士綫,提供天逸邨逸潭樓單--往元朗東之服務。本綫的用車是由冠忠巴士借予港鐵巴士。.

新!!: 兩鐵合併和港鐵巴士K73P綫 · 查看更多 »

港鐵中期翻新列車

中期翻新列車(Mid-life Refurbishment Train)於翻新前稱為都城嘉慕列車(Metro-Cammell Train),亦一直稱作「(電氣化)火車」,俗稱「黃頭」;翻新後稱為中期翻新電動列車,對外簡稱中期翻新列車或MLRMLR 乃Mid-life Refurbishment(中期翻新)的簡稱,俗稱「烏蠅頭」,乃九廣鐵路公司(九鐵)擁有的直交傳動通勤型電動列車,並隨九鐵和地鐵營運合併,2007年12月2日起,全數租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繼續在東鐵綫行走。目前本列車仍為東鐵綫的主力列車車型,將於2019年起陸續退役。.

新!!: 兩鐵合併和港鐵中期翻新列車 · 查看更多 »

港鐵市區綫中國製列車

港鐵市區綫中國製列車,英文名稱為C-Train,長客內部型號為DKZ28型,乃港鐵公司所擁有的直流電客運電動列車,於2011年12月7日起投入服務。該款列車可通行於港鐵市區四綫,主力行走於觀塘綫。 .

新!!: 兩鐵合併和港鐵市區綫中國製列車 · 查看更多 »

港鐵伊藤忠近畿川崎列車

港鐵伊藤忠近畿川崎列車(英文:Itochu-Kinki-Kawasaki Train,簡稱IKK Train,俗稱「SP1900」、「千九」、「1151」、「千九公主」、「千九五」),九鐵稱之為「世紀列車」,前稱「九鐵伊藤忠近畿川崎列車」,乃由香港九廣鐵路公司(簡稱九鐵)購入並擁有的交流通勤型列車,亦是世界上設計速度最高的地鐵列車之一(相等於中國直達特快列車)。隨九鐵和地鐵營運合併,2007年12月2日起,九廣鐵路公司租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繼續使用。 列車設計允許列車以4、6、7、8、9及12卡組合為一列車,目前使用的組合包括8卡及12卡,亦於2017年12月24日前使用4卡組合、2018年5月27日前使用7卡組合,未來當屯馬綫全綫通車後,列車將統一為8卡編組,同時原有的東鐵綫的E200系列編組及馬鞍山綫的E500系列編組將會被廢除,所有48列本型號列車將會統一使用西鐵綫的E300系列編組。.

新!!: 兩鐵合併和港鐵伊藤忠近畿川崎列車 · 查看更多 »

港鐵何東樓車廠

港鐵何東樓車廠(MTR Ho Tung Lau Depot)是東鐵綫唯一一座車廠(簡稱HTD),位於新界沙田區火炭,鄰近東鐵綫火炭站和馬場站,上蓋為銀禧花園、駿景園及御龍山,原址為稱為何東樓的著名建築,是香港富豪何東旗下物業,約於1970年代拆卸,並興建九廣鐵路英段車廠,即現今港鐵何東樓車廠。 2007年12月2日,兩鐵合併,原由九廣鐵路公司營運的何東樓車廠隨東鐵綫租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繼續營運。.

新!!: 兩鐵合併和港鐵何東樓車廠 · 查看更多 »

港鐵單程票

港鐵單程票(MTR Single Journey Ticket),是港鐵東鐵綫、觀塘綫、荃灣綫、港島綫、東涌綫、將軍澳綫、西鐵綫、馬鞍山綫、迪士尼綫及南港島綫共十條港鐵綫所使用之車票,屬港鐵一般車票的票種,採用有晶片的膠質車票。所有使用人士均受《車票發出條件》、《香港鐵路附例》及其他相關條文所規限。.

新!!: 兩鐵合併和港鐵單程票 · 查看更多 »

港鐵公司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MTR Corporation Limited;企業標誌為MTR;,)於1975年9月26日創立,當時名為地下鐵路公司(Mass Transit Railway Corporation),於2000年宣佈私有化,同年4月26日註冊成為有限公司,更名為地鐵有限公司(MTR Corporation Limited)。2007年兩鐵合併,同年12月2日起透過服務經營權營運九廣鐵路公司網絡及業務而改為現時名稱。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總部位於香港九龍灣偉業街33號德福廣場港鐵總部大樓及國際金融中心二期若干樓層(包括45樓董事局主席辦公室),主要業務是在香港經營綜合鐵路網絡——港鐵,當中包括由其建造及擁有的系統及服務經營權下的九廣鐵路公司系統。.

新!!: 兩鐵合併和港鐵公司 · 查看更多 »

港鐵票價調整

港鐵票價調整是指港鐵自2007年兩鐵合併后,於2010年6月起多次基於“可加可減機制”對車票價格進行調整的事件,但每次調整都引來各種爭議。.

新!!: 兩鐵合併和港鐵票價調整 · 查看更多 »

港鐵總部大樓

港鐵總部大樓(MTR Headquarters Building)為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總部所在,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九龍灣偉業街33號德福廣場2期。.

新!!: 兩鐵合併和港鐵總部大樓 · 查看更多 »

港鐵特惠站

港鐵特惠站(MTR Fare Saver,前稱地鐵特惠站),是一種提供港鐵車費優惠的電腦終端機。只要在乘搭港鐵前以成人八達通輕拍該終端機,到指定港鐵車站拍卡入閘,大多完成車程後便可以節省HK$2。 過去及現在有部分港鐵特惠站提供特別優惠:.

新!!: 兩鐵合併和港鐵特惠站 · 查看更多 »

港鐵車廠

港鐵營運7條重型鐵路綫、2條中型鐵路綫、1個輕鐵網絡和1個纜車系統,因此設立了多個車廠,以供存放列車及對列車進行維修、清洗等工作。港鐵目前共設有9個鐵路車廠及2個纜車車廠,為港鐵市區綫、機場快綫、輕鐵和昂坪360提供服務。其中何東樓車廠、八鄉車廠、大圍車廠和屯門車廠原由九廣鐵路公司興建及營運,於兩鐵合併後租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繼續營運。 除了鐵路服務外,港鐵也提供巴士服務,包括4條港鐵接駁巴士綫(由九巴營運)及13條港鐵巴士綫,所以也設立了數間巴士車廠及停泊處。.

新!!: 兩鐵合併和港鐵車廠 · 查看更多 »

港鐵車廂電視

港鐵車廂電視(英文:MTR In-train TV,前稱「新聞直線」,兩鐵合併前對外稱為「九鐵新聞直線」)是香港的一個流動多媒體資訊系統,是由有線寬頻旗下的「香港有線新聞速遞有限公司」於2005年7月開始營運,在港鐵東鐵綫、西鐵綫和馬鞍山綫提供服務,合併後則改用不含九鐵標誌的代表標誌並一直沿用至2016年改稱港鐵車廂電視為止,並分別於2011年12月7日及2016年12月28日起開始觀塘綫的北車長客電動列車及南港島綫中國製列車提供服務。每輛提供港鐵車廂電視服務的列車上都裝有乘客資訊顯示系統(Passenger Information Display System,簡稱PIDS),透過該系統的聲音和畫面向乘客發放訊息。在緊急狀況時亦會向乘客發放重要訊息。.

新!!: 兩鐵合併和港鐵車廂電視 · 查看更多 »

港鐵車票

港鐵車票指港鐵公司發行用於港鐵上的車票。由於港鐵的車費結構十分複雜,因此設有很多車票種類,供乘客選購,以作乘車的用途。港鐵公司亦發行旅遊車票,大部份此類車票只限持有外國旅遊證件的乘客購買。所有港鐵發行的車票均受「香港鐵路附例」及「車票發出條件」所規限;而八達通、機場快綫旅遊票及以八達通儲存的月票亦受「八達通發卡條款」所規限。.

新!!: 兩鐵合併和港鐵車票 · 查看更多 »

港鐵車站列表

港鐵是指2007年12月2日兩鐵合併而成的香港鐵路運輸系統,當中包括了93座鐵路站及68座輕鐵站。當中,有19座鐵路站是轉乘站。本列表中亦包括2個昂坪360車站以及12座正在規劃中的環保連接系統車站。 本列表列出港鐵的車站,其中包括鐵路車站及昂坪360車站,並按路綫的落成先後排序。輕鐵車站已在香港輕鐵車站列表列出。部份路綫亦有興建中、建議中及計劃中之車站,興建中之車站會展示其公佈的套色,建議中及計劃中之車站則以灰色表示。.

新!!: 兩鐵合併和港鐵車站列表 · 查看更多 »

港鐵車站指南

車站指南(Station Information)為港鐵在旗下市區綫車站(含港鐵深圳龍華綫車站)免費派發的車站資訊單張,由前地鐵和九廣鐵路的街道圖演變而成。由2007年12月2日起將地鐵街道圖及其他資料合併而成為每個車站一式一份的免費單張──車站指南。而前九鐵部分之車站指南則於2008年2月1日推出。 車站指南印製的目的是為指引不熟悉該區地方的乘客而設,而車站指南中的頭尾班車資料是提醒一些早出夜歸的市民知道在何時之前須上車,而港鐵並沒有宣傳,現時大多--香港的鐵路迷較為清楚車站指南的存在。.

新!!: 兩鐵合併和港鐵車站指南 · 查看更多 »

港鐵錦田大樓

港鐵錦田大樓(英文:MTR Kam Tin Building)是港鐵辦公大廈之一,位於香港新界錦田錦河路23號,樓高八層,鄰近港鐵西鐵綫(原稱「九廣西鐵」)錦上路站及八鄉車廠;樓高八層,為管理港鐵西鐵綫、輕鐵及港鐵巴士/港鐵接駁巴士服務營運總部所在地。.

新!!: 兩鐵合併和港鐵錦田大樓 · 查看更多 »

港鐵G16型柴油機車

港鐵G16型柴油機車,是港鐵東鐵綫的貨運柴油機車車款之一,由九廣鐵路公司擁有,兩鐵合併後租予港鐵公司使用。此類機車共有4輛。其中57號已退役,並於2014年11月中於羅湖貨場報廢拆解。.

新!!: 兩鐵合併和港鐵G16型柴油機車 · 查看更多 »

港鐵Schoma柴油機車及Brush電力機車

港鐵Schoma柴油機車及Brush電力機車,是港鐵在觀塘綫、荃灣綫、港島綫、將軍澳綫、東涌綫、機場快綫、迪士尼綫、東鐵線(僅Schoma一款)及南港島綫所使用的工程機車。.

新!!: 兩鐵合併和港鐵Schoma柴油機車及Brush電力機車 · 查看更多 »

港鐵未來發展

了應付香港社會的長遠發展,港鐵公司一直有發展新鐵路的計劃,以方便擴展其服務範圍,並且提供更完善的服務。其中部份原先由九廣鐵路公司興建及營運的路綫,在兩鐵合併後均交由港鐵負責監督工程及籌劃興建,並且以服務經營權批予港鐵營運。此外,港鐵亦積極改善車站及列車上的設施,包括興建新的車站入口及行人通道、翻新車站、興建車站洗手間、增加設備隔音屏障及購置新列車等。.

新!!: 兩鐵合併和港鐵未來發展 · 查看更多 »

港鐵文化

港鐵文化(習慣稱為地鐵文化)指與香港的前地鐵公司(2007年12月2日前)及現時的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有關的文化。由於港鐵是香港主要的運輸工具之一,其文化與香港社會息息相關。.

新!!: 兩鐵合併和港鐵文化 · 查看更多 »

會展站

會展站(Exhibition Centre Station)是港鐵正在興建的鐵路站,將會交匯東鐵綫的過海延綫(南北走廊)部分和北港島綫(將軍澳綫西延部分),位於香港灣仔區原灣仔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地底(立法會CB(1)2058/06-07(01)號文件),2007年7月16日,運輸及房屋局,鄰近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將會服務香港島灣仔北部一帶。.

新!!: 兩鐵合併和會展站 · 查看更多 »

會員服務站

會員服務站」(Club Member Service Point)是由港鐵公司安裝於港鐵車站內的機器,向港鐵友禮會及機場快綫「多乘賞」計劃會員提供自助服務。 港鐵「會員服務站」終端機通常設於車站的收費區外近出口的位置,以便乘客使用,但亦有例外;部份出入口被分隔的車站設有2部「會員服務站」終端機供使用者使用。.

新!!: 兩鐵合併和會員服務站 · 查看更多 »

月台伸縮踏板

月台伸縮踏板(Platform Gap Filler)當列車到達時,车站月台的踏板便會自動伸出以填補月台與車廂之間的空隙供乘客上下列車,以減低乘客發生墜軌意外。.

新!!: 兩鐵合併和月台伸縮踏板 · 查看更多 »

朗屏站

朗屏站(Long Ping Station)是港鐵西鐵綫的一座鐵路站,位於新界元朗區宏樂街及朗業街交界,朗屏邨的東南面,於2003年12月20日啟用。朗屏站的樁柱深度(129米)並創下了世界紀錄。.

新!!: 兩鐵合併和朗屏站 · 查看更多 »

指差確認

指差確認是一種透過身體各種感官(包括視覺、大腦意識、身體動作、口誦及聽覺)並用協調,以增加操控器械的注意力的職業安全動作方法。 指差確認始創及流行於日本,原為鐵路事業用的安全動作,做法是在各程序中以眼望物件、手指指著物件、同時口誦確認、心手並用及集中精神,以達到減少人為失誤導致意外的效果。後來它廣泛用於不同範疇的事業,包括建造業、製造業及機電工程等等。 指差確認亦有不同的稱謂:指差喚呼、指差呼喚、手指呼喚、指認呼喚、指差呼稱、指差確認呼稱等。.

新!!: 兩鐵合併和指差確認 · 查看更多 »

海翠花園

海翠花園(Pierhead Garden)為香港新界屯門湖翠路168-236號的私人屋苑,屬輕鐵屯門碼頭站上蓋物業,共有6座樓高32層樓宇,合 共提供1440伙單位,於1988年8月入--。屋苑位於屯門碼頭旁,蝴蝶灣的東面,面向屯門南的青山灣,所以大部份單位都享有海景。基座設海趣坊商場,地面則是公共運輸交匯處及輕鐵屯門碼頭站。.

新!!: 兩鐵合併和海翠花園 · 查看更多 »

新屯門中心

新屯門中心(Sun Tuen Mun Centre),簡稱新屯中或STMC,是香港新界屯門市的一個私人屋苑,位於屯門南區(前稱散石灣區),是目前屯門新市鎮最高的住宅樓宇及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成份屋苑之一。屋苑是港鐵輕鐵車廠運用庫上蓋物業,由新鴻基地產與九廣鐵路公司合作發展,由劉榮廣伍振民建築師事務所設計,1988年開售,於1990年6月30日正式入伙。屋苑校網屬小學第70網,中學新界第3校網(屯門區),區議會屬富新選區(L14區)。兩鐵合併後,交予港鐵公司作物業管理人,目前管理公司為啟勝管理服務有限公司。 屋苑基座為輕鐵車廠(L1)、新屯門商場(L2-L3)、停車場(L2-L3)、幼稚園(L3)、社區中心和健身室(L3)、球場(L4)、游池(L4)及平台花園(連四個變壓器房)(L4),基座上有10幢住宅分前後兩排而建。每幢住宅樓高44層,合共提供3500個住宅單位。單位主要分為2房2廳及3房2廳兩款間隔,建築面積約500多至700多平方呎。另每個頂層備有2個3房2廳連天台花園單位,建築面積約800多平方呎。高層北面望屯門新市鎮、屯門河道、天水圍、深圳的景色,東南面更可遠眺青山灣、黃金海岸、青馬大橋、港島建築物等景色。.

新!!: 兩鐵合併和新屯門中心 · 查看更多 »

新界區專線小巴409K線

新界區專線小巴409K線是由錦捷運輸營運的一條小巴線,行走長宏邨及荃灣西站之間(循環線)。 本路線是兩鐵合併後,首條提供鐵路轉乘優惠的全新開辦專線小巴路線,以八達通乘搭本線接駁港鐵西鐵綫,可獲票價優惠。.

新!!: 兩鐵合併和新界區專線小巴409K線 · 查看更多 »

新界區專線小巴501K線

新界專綫小巴路線501K,由馬亞木旗下富明有限公司(客運營業證編號7868C)營辦,循環線來往欣盛苑及。 新界專綫小巴路線501A,由馬亞木旗下富明有限公司(客運營業證編號7868C)營辦,循環來往雍盛苑及,途經和興村、粉嶺站及安樂村。 上述兩線每日1800後合併成501A/501K一條路線,來回程繞經一鳴路。.

新!!: 兩鐵合併和新界區專線小巴501K線 · 查看更多 »

新界全日通

新界全日通(英文:New Territories Day Pass)是香港港鐵的旅遊車票,用以供遊客遊覽新界鐵路沿線,於2008年9月28日由遊客全日通取代。.

新!!: 兩鐵合併和新界全日通 · 查看更多 »

新發邨

新發邨(San Fat Estate)是屯門區的公共屋邨,也是屯門區內首個公共屋邨,現已拆卸。原址位於港鐵屯門站旁的私人屋苑瓏門,鄰近屯門市中心、新墟及屯門公園。.

新!!: 兩鐵合併和新發邨 · 查看更多 »

日出康城

日出康城(LOHAS Park)簡稱:康城,前稱:夢幻之城,位於香港新界將軍澳小赤沙將軍澳86區,於將軍澳工業邨以北,港鐵康城站及將軍澳車廠上蓋,是一個包括住宅、商場、公園、海濱長廊的鐵路上蓋發展計劃明報置業網:〈〉,于2007年9月19日存取。 地盤總面積32.68公頃(等同約四個駿景園地盤面積),總發展面積1,652,800平方米,地積比率(容積率)為5倍香港文匯報:〈〉,于2007年9月19日存取;規劃中會所和住宅面積最多1,612,800平方米,商場面積40,000至50,000平方米日出康城官方網站:〈〉,于2008年1月10日存取,綠化及休憩面積為55,000平方米,包括一個面積近200,000平方呎的日出公園香港政府環境保護署:〈〉,于2007年10月4日存取港鐵公司:〈〉,于2008年1月10日存取。 整個發展計劃分為一至十四期興建,預計於2025年全部完成,屆時將建有50幢樓高46至59層的樓宇,提供25,500個住宅單位,可供63,000名居民居住;另外將來會建有兩個大型商場、兩個小型商場、文娛康樂設施、綠化及休憩區、長400米的海濱走廊、教育機構、幼兒院、社區會堂、鐵路車站及公共運輸交匯處地鐵公司:〈〉,于2007年10月2日存取。以住宅數量計算將會成為香港最大的港鐵屋苑,較目前香港最大屋苑嘉湖山莊的15,880個多出超過60%雅虎財經:〈 〉,于2007年10月2日存取。然而,嘉湖山莊各座大樓均一設計並由相同發展商開發,故不能直接與日出康城比較單位數量。.

新!!: 兩鐵合併和日出康城 · 查看更多 »

旺角站

旺角站(Mong Kok Station)是港鐵在兩鐵合併前,港鐵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前稱分別為地鐵(地下鐵路)及地鐵公司。車站,亦是主要跨月台轉車站之一,位於油尖旺區旺角彌敦道與亞皆老街交界的地底,於1979年12月31日啟用,由金門/Kier/Lilley Construction聯營公司負責興建。 儘管位置相近並有行人天橋網絡接駁,但旺角站與東鐵綫在兩鐵合併前,東鐵綫的前稱為東鐵或九廣東鐵,並由九廣鐵路公司營運。的旺角東站在兩鐵合併前,旺角東站的前稱為旺角站或旺角車站,並由九廣鐵路公司營運。並非為正式的轉車站。乘客若在兩站間轉乘,無論使用八達通還是單程車票,均需當作兩段車程處理,並繳納再入閘收費。.

新!!: 兩鐵合併和旺角站 · 查看更多 »

旺角東站

旺角東站(Mong Kok East Station),前稱旺角車站、油麻地站,是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旺角東部聯運街旁的港鐵東鐵綫車站,1910年建成。 旺角東站與荃灣綫以及觀塘綫的太子站及旺角站並非為正式的轉車站。乘客若在兩站間轉乘,無論使用八達通還是單程車票,均需當作兩段車程處理,並繳納再入閘收費。乘客可途經有蓋行人天橋,或經亞皆老街步行約十分鐘到旺角站,以及太子道西步行約十分鐘到太子站,然後乘車往荃灣綫及觀塘綫沿途地方。.

新!!: 兩鐵合併和旺角東站 · 查看更多 »

旺角東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旺角東站公共運輸交匯處(英文:Mong Kok East Station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九巴稱「旺角東站巴士總站」(Mong Kong East Station Bus Terminus),位於九龍油尖旺區,港鐵旺角東站大堂及新世紀廣場旁,設有巴士總站、專綫小巴總站、專線小巴中途站和的士站,是一個坑狀有蓋架空車站。.

新!!: 兩鐵合併和旺角東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教育電視 (香港電台)

教育電視(),全稱教育局教育電視(,簡稱ETV)在1971年啟播,是在1970年代開始香港政府推行的一種「教育工具」,目的是藉助電視的普及化,使一般的學童可以更容易吸收學科上的知識。教育電視於1976年與香港電台合併。 教育電視於1971年開始服務時,播映小學三年級的節目,隨後節目每年遞增一級,至1974年推廣至小學六年級。1976年,教育電視開始製作播映中學一年級的節目,至1978年,節目擴展至中學三年級。1999年,教育電視服務再擴展至小學一、二年級,亦同時就個別課題製作中學四、五年級的節目。2000年,教育電視更增設「教師時段」,播映專為教師而設的專業發展節目及教學資源節目供教師使用。 現時,教育電視的中學和小學課程,均設有英國語文、中國語文、數學和普通話等科目的節目,同時更為中學提供科學科和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簡稱人文教育,前稱社會教育)節目,並為小學提供常識科節目。每一學年的節目播映為期32週,每週由星期一至星期五定時播出。各科教育電視節目,均備有網上參考資料。某些節目更備有視像光碟和多媒體互動教材光碟分發各校。所有官立和資助學校,均獲配給所需的電視和錄影器材,以便接收教育電視節目。.

新!!: 兩鐵合併和教育電視 (香港電台) · 查看更多 »

曾蔭權

曾蔭權爵士(Sir Donald Tsang Yam-kuen,1944年10月7日-),香港特別行政區第2及第3任行政長官。 曾蔭權於1967年加入香港政府,成為二級行政主任,其後曾於不同部門任職。1995年出任首位華人財政司,香港主權移交後過渡為財政司司長,2001年接替陳方安生出任政務司司長。2005年3月10日,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以「健康理由」辭職,曾蔭權在行政長官補選中自動當選。6月21日,曾蔭權得到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正式任命(即日就任),並在6月24日上午9時前往北京人民大會堂,在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監誓下宣誓就職,成為第2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2007年3月25日,曾蔭權在第三屆行政長官選舉中以649票擊敗梁家傑勝出,第二次當選特首,任期至2012年6月30日結束,其後開始退休生活,但因為在離任前的2012年2月捲入多宗不當收受利益的刑事指控,於2015年被廉政公署以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等罪名提出起訴,其中一項指控在2017年2月被判罪名成立,曾蔭權成為香港有史以來首個因為在任期間觸犯刑事罪行,而被判處入獄服刑的前任最高級政府官員。.

新!!: 兩鐵合併和曾蔭權 · 查看更多 »

10月9日

10月9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282天(闰年第283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83天。.

新!!: 兩鐵合併和10月9日 · 查看更多 »

2006年4月

没有描述。

新!!: 兩鐵合併和2006年4月 · 查看更多 »

2006年九鐵人事變動風波

2006年九鐵人事變動風波是由2006年3月10日起九廣鐵路公司出現的一場高級行政人員人事變動事件。事件直接導致九廣鐵路公司署理行政總裁黎文熹辭職,市務總經理黎啟憲被解約及潘錦全被申訴和廉政專員公署飭令停薪留職,另有19名高級行政人員收到警告信。.

新!!: 兩鐵合併和2006年九鐵人事變動風波 · 查看更多 »

2006年香港

2006年是香港重新旺盛的一年。經過多年經濟衰退後,香港經濟於2006年終於有可觀的發展,股市屢創新高。而在政治方面,亦較過往數年穩定。.

新!!: 兩鐵合併和2006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2007年12月

没有描述。

新!!: 兩鐵合併和2007年12月 · 查看更多 »

2007年香港

2007年,政府將禁煙條例推行至包括私人地方。香港步入數碼廣播時代,無線及亞視兩大電視台2007年12月31日數碼啟播。曾特首推政改報告,承認香港人支持2012普選。.

新!!: 兩鐵合併和2007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2018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兩鐵合併和2018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两铁合并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