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全寄

指数 全寄

全寄,揚州吴郡钱唐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东吴将领全琮之次子,兄全绪,弟全懌、全吴。 卫将军全琮让儿子全寄侍奉鲁王孙霸,写信告诉丞相陆逊,陆逊以为不可取。全寄攀附鲁王,轻率与之结交。陆逊写信劝全琮,说他不学汉朝金日磾严格对待儿子,反而庇护阿寄,最终会使家门招祸。全琮与陆逊发生了裂痕。赤乌八年(245年),全寄和孙霸的党羽杨竺、吴安、孙奇等一起诬陷毁谤太子孙和,孙权感到迷惑。赤乌十三年(250年),孙权把太子孙和废为平民,迁居到故鄣县,赐鲁王孙霸自杀。因为全寄、吴安、孙奇勾结孙霸、诬陷孙和,把他们全部诛杀。.

14 关系: 孫弘孫魯班孫霸孙权三国志人物列表二宮之爭全皇后 (孙亮)全琮全緒全懌顧譚陸遜陸胤杨竺

孫弘

孫弘(),會稽人。三國時代東吳大臣,官至吳國中書令、少傅,後為孫權託孤大臣。.

新!!: 全寄和孫弘 · 查看更多 »

孫魯班

孙鲁班,生卒年不详,字大虎,三国东吴吴郡富春。东吴大帝孙权长女,生母步练师,被称为大公主,全懌、全吳生母,全緒、全寄繼母,朱氏姨母。初嫁周瑜的儿子周循,周循死后,改嫁全琮,因此孙鲁班又称全公主。、长公主.

新!!: 全寄和孫魯班 · 查看更多 »

孫霸

孫霸(?),字子威,三國時東吳皇子。孫權的第四子。曾與兄長孫和發生二宮之爭《三國志·孫霸傳》內有「同母弟」之字樣,但《妃嬪傳》中王夫人的傳記卻不見有生孫霸,而孫霸傳末附其子孫基和孫壹的文句中寫有「(孫皓)削基、壹爵土,與祖母謝姬俱徙會稽烏傷縣」疑孫霸生母為謝姬。一般认为“同母”二字衍。。.

新!!: 全寄和孫霸 · 查看更多 »

孙权

吳大帝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時期孫吳開国皇帝。孙权父亲孙坚为東漢末年名將領豫州刺史長沙太守,兄长孙策则在群雄割据中打下江东六郡奠定了基業。孫權十九岁時,孫策遭刺殺身亡,後繼掌事,成为江东地区的诸侯,并将江東六郡扩展到揚荆交三州。221年,曹丕册封孙权为吴王并赐其九錫。222年,与曹丕决裂,建號黃武;229年登基称帝。諡號大皇帝,因其廟號為太祖,所以又被稱為吳太祖。統治江東地區長達五十二年,是三國時代統治者中最長的。.

新!!: 全寄和孙权 · 查看更多 »

三国志人物列表

三國志人物列表收錄在史書《三國志》或《后汉书》等与三國相關的史料中出現的人物。但像貂蟬等只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出现而在史书上沒有记载的人物則不予收錄。.

新!!: 全寄和三国志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二宮之爭

二宮之爭,又稱南魯黨爭,是一件發生於三國時期東吳的政治事件,發生於吳大帝孫權在位期間,大約始於吳赤烏五年(242年),結束於赤烏十三年(250年)。源於太子孫和及魯王孫霸之間因儲君問題而生的矛盾,及後引發起朝中大臣因分別支持太子和魯王而分裂。最終孫和被廢而孫霸被賜死,改由幼子孫亮為太子。.

新!!: 全寄和二宮之爭 · 查看更多 »

全皇后 (孙亮)

全皇后(),名不详(一说名为惠解),吳郡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吳廢帝孫亮之皇后,随孙亮一同被废并离宫。.

新!!: 全寄和全皇后 (孙亮) · 查看更多 »

全琮

全琮(),字子璜,吳郡錢唐縣(今浙江省杭州市西)人,三國時東吳的重要將領,為人謙恭而有謀,常以國家為重。妻子雖是孫權的長女孫魯班,但仍能謙虛接士,毫不驕恣。先後拜封為陽華亭侯和錢塘侯,官至右大司馬、左軍師。.

新!!: 全寄和全琮 · 查看更多 »

全緒

全緒,揚州吴郡钱唐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东吴将领全琮之長子,弟全寄、全懌、全吴。.

新!!: 全寄和全緒 · 查看更多 »

全懌

全懌,吳郡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全琮與孫魯班之子。東吳將軍、曹魏臨湘侯。.

新!!: 全寄和全懌 · 查看更多 »

顧譚

顧譚(),字子默,吳郡吳人。三国时东吴文官,顧邵之子,顧雍之孙,陆逊外甥。.

新!!: 全寄和顧譚 · 查看更多 »

陸遜

遜(),本名陸議,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是三國時代吳國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负责统领吴国军事和政治多年,并同时掌管民事,辅佐太子等。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丞相。62岁去世,葬于苏州,追谥昭侯。与周瑜、魯肃和呂蒙合稱四大都督。.

新!!: 全寄和陸遜 · 查看更多 »

陸胤

胤,字敬宗,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中國三國時東吳官員,後期左丞相陸凱之弟。.

新!!: 全寄和陸胤 · 查看更多 »

杨竺

杨竺(),广陵人,三国时期东吴人。史书没有记载他的官职。.

新!!: 全寄和杨竺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