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指数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是中国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每个年度举行的在全中国范围内评选当年重大考古发现的一项活动,始于1990年。其评选标准要求符合国家文物局的报批手续,并保证发掘质量,发掘内容要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且为中国考古学科提供新的内容信息及新的认识。.

目录

  1. 65 关系: 劍湖 (劍川縣)偃师商城遗址南宋太庙遗址南山区 (深圳市)南京市博物馆南越王宮博物館南汉二陵南河浜遗址古椰贝丘遗址可乐遗址大云山江都王陵大报恩寺大洞遗址孟庄遗址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博物馆寺龙口窑址寿春城遗址小双桥遗址小黄山遗址山东大学博物馆上林湖越窑遗址丁公遗址东山村遗址东黑沟遗址东赵遗址三门峡虢国墓地九原岗北朝壁画墓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仙鹤观六朝墓地徐显秀徐显秀墓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元中都遗址元祜石金鸣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狮子山汉楚王墓芒碭山跨湖桥遗址鸽子山遗址錢山漾遺址阖闾城遗址走马楼简牍赵陵山遗址钟山建筑遗址铜岭铜矿遗址良渚遗址老司城遗址老虎洞窑址李家沟遗址... 扩展索引 (15 更多) »

劍湖 (劍川縣)

剑湖位于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海拔2180米,东北高西南低,湖水经海门口注入澜沧江。 位于剑湖出水口的海门口遗址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大的干栏式建筑聚落遗址,被列为200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劍湖 (劍川縣)

偃师商城遗址

偃师商城遗址,又名尸乡沟商城遗址,位于中国河南省偃师市西,被认为是商朝早期都城西亳遗址。1983年发现,并于同年秋开始发掘,经过专家确认为商文化遗址。 城市平面呈长方形,城池修大城、内城及宫城三重城垣。大城南北长约1700余米,东西宽约1215米,总面积超过1.9平方公里。已发现七座城门。城墙顶宽14米,基部宽19米,现高2.3米。外侧有城濠。内城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约1100米,东西宽约740米。城墙体宽6—7米,形制与大城相同,内城西墙、南墙与大城城墙重合。居中为宫城故址,平面近正方形,四周建约2米厚的土墙。周长约800多米,附近以约3米厚夯土墙相围,南为宫门,其中部为主殿基址,左右设配殿。附近宫殿以主殿为中心展开,设大型排水设施和池苑建筑。池苑主体为长方形,东西长约130米,南北宽约20米,深约1.5米。附近建沟渠连接护城河,形成独立水系。城市东北及西南处各建一小城,平面近方形,周长约200米。周围筑约2米厚的夯土围墙。城内有大量房屋和手工作坊遗迹。 偃师商城小城遗址入选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偃师商城遗址

南宋太庙遗址

南宋太庙遗址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紫阳山与中山南路之间,今已辟为太庙遗址公园,2006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宋太庙遗址于1995年5~9月由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发掘,发现东围墙、东门基址及大型夯土台基遗址。发掘成果被评为199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南宋太庙遗址

南山区 (深圳市)

南山区是中国广东省深圳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于1990年1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成立,与罗湖区、福田区、盐田区共同组成深圳经济特区。因辖区内拥有风光秀丽的大南山、小南山和建村历史700多年的南山村,故命名为南山区。 南山区位于深圳市西南部,面积约为185平方公里,下辖8个街道办事处和105个社区居委会。地理位置东临深圳湾,西濒珠江口,北靠羊台山,南至内伶仃岛和大铲岛。2012年末常住人口为110.85万,常住人口中户籍人口61.6万。 南山区在深圳市地位举足轻重,是深圳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高等教育基地、旅游基地和西部物流基地。 南山区是是深圳大学、深圳大学城、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深圳湾体育中心所在地。南山区旅游资源丰富,有深圳华侨城、世界之窗、欢乐谷、锦绣中华,海上世界、新安故城(南头古城)、青青世界、深圳野生动物园等主题公园和著名景点。 2016年5月,深圳市南山区成为国务院首批双创示范基地。2013年南山区全年预计实现本地生产总值3206.57亿元,同比增长12.0%。.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南山区 (深圳市)

南京市博物馆

南京市博物馆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冶山朝天宫,是以南京地方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历史艺术类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该馆1978年正式成立,前身是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南京市博物馆

南越王宮博物館

南越王宮博物館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四路316号,是西漢南越国國宮署遗址主題博物館,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包括御花园遗址、南越国宫殿遗址、南汉国宫殿遗址以及各朝官署遗址等等。御花园遗址於1995年被发现,在遗址中发掘出方池、弯月池、曲渠、平桥及步石等宫殿园林的遗迹;宫殿遗址於2000年在广州市儿童公园被发现,目前只清理完成其中一座大型宫殿的“散水”部分。遗址包括三大重点:南越王宫苑遗址,南汉国宫殿遗址,及於2000年起不间断在城市中心出土的遗物。1996年11月20日,该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11日,向公众开放部分整理修复完的大约3,000多平方米的遗迹,及於10,000多件发掘品中精选部分文物向公众展出。 公布的“2012世界遗址观察名单”中,南越国宫署遗址入选。.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南越王宮博物館

南汉二陵

南汉二陵位于中国广州市番禺区的小谷围岛上,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国两位国君的陵墓。.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南汉二陵

南河浜遗址

南河浜遗址位于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大桥镇云西村,遗址西距沪杭高速公路100米,西距嘉兴城区约11公里,面积约两万平米。1996年4月至11月,为配合沪杭高速公路建设,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南河浜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实际发掘面积约1000平方米,发现-崧-泽文化时期人工堆筑的土台一处,清理墓葬96座,房屋7座和灰坑26个,出土陶器、石器、骨器、玉器等类文物700余件,尤其是在-崧-泽文化的发现和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南河浜遗址的发掘是继上海青浦-崧-泽遗址发掘之后,关于--泽文化最重要的考古工作。 1996年,被提名参选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但最终未能入选。 2006年5月25日,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南河浜遗址

古椰贝丘遗址

古椰贝丘遗址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考古学家考证后,认为该遗址相当于中原夏商时代,而当时高明地区的文化水平大概属于新石器时代水平。 该遗址是200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对研究广东省,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古椰贝丘遗址

可乐遗址

可乐遗址位于中國贵州省赫章县可乐乡,夜郎古都可乐洛姆的所在地,是夜郎国遗址。 196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掘出汉墓7座,出土文物3百餘件,引起了考古界、史学界的轰动。2000年,研究人员在可乐发掘出夜郎墓葬108座,出土文物547件,入选中國2000―200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目前已经对可乐遗址进行了9次发掘,出土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类文物2千4百多件,佔贵州同类文物的2/3以上。 2001年6月25日,中國国务院批准可乐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可乐遗址

大云山江都王陵

大云山江都王陵位于江苏省盱眙县马坝镇云山村大云山山顶,海拔高73.6米,西南与青敦山,小云山汉代贵族墓地相邻。是一处保存比较完整的西汉诸侯王陵园,一号墓墓主为西汉第一代江都王刘非。2009年发生严重盗墓事件后,南京博物院在2009年9月至2011年12月期间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在陵园内发现主墓3座、陪葬墓11座、车马陪葬坑2座、兵器陪葬坑2座及陵园建筑设施等遗迹,在陵园外发现陪葬墓1座和东司马道,一、二号墓出土包括玉棺、金缕玉衣等在内的陶器、铜器、玉器、金银器、漆器等各类文物一万余件(套),许多文物均为首次发现。学者认为,大云山江都王陵的考古发现对西汉诸侯王陵制度的研究有重要价值,使考古界对西汉诸侯王陵的整体布局和结构首次有了清晰的认识,出土文物为汉代历史和文化研究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大云山江都王陵被评为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2011年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大云山江都王陵

大报恩寺

大报恩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中华门外雨花路东侧秦淮河畔长干里,原址为南朝时期著名的长干寺。大报恩寺中著名的琉璃塔修建于明朝永乐至宣德年间。.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大报恩寺

大洞遗址

大洞遗址位于中国贵州省盘县珠东乡十里坪村西,是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洞是一个喀斯特溶洞,实测长度共1660米,平面上主要由大洞洞厅、关牛洞、水洞、阴河坡和消洞五条洞道组成。垂直方向上关牛洞为最上层,第二层水洞和阴河坡,大洞洞厅为第三层,消洞为第四层,第五层为消洞的地下暗河,各层之间有竖井、陡坎相通。洞厅均宽35米,纵深220米,面积达8000平方米。袁成武.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大洞遗址

孟庄遗址

孟庄遗址位于中国河南省辉县市孟庄镇孟庄村,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被评为199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1986年被列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孟庄遗址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1992~1995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乡地区文管会及辉县市文保所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5000平方米。在该遗址发现有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商代晚期、西周及东周等多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龙山、二里头、商代三个时期的城址为最重要的发现。.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孟庄遗址

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博物馆

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展示馆位于河南省宝丰县。 其前身即清凉寺汝官窑遗址,是宋朝汝窑遗址之一。历史上对汝窑窑址知之甚少。1950、60年代,中国瓷器专家陈万里、叶喆民、冯先铭先后在宝丰县进行考察,但均未发现汝窑遗址。1987年,上海博物馆依据清凉寺村采集的碎瓷片和王留现捐献的汝瓷洗,宣布汝窑窑址在宝丰县。此后,在1987年至1998年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在清凉寺村进行四次大规模考古发掘。2000年6月,进行第六次发掘,发现窑炉15座,配釉、上釉作坊2座,过滤池、澄泥池各一处,排水渠2条,排列有序的陶瓮、缸20余个,釉料坑4个,灰坑22个和水井1眼。此处窑址因此被认定为汝官窑遗址。由此列入二十世纪河南十项重大考古发现、20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2001年6月,国务院将之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宝丰县人民政府和国家文物局投资修建了遗址保护大棚。2005年,列入全国100处重要大遗址保护项目。至2014年12月,完成十一次发掘。同年7月,开工建设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博物馆,已于2017年1月16日正式开馆,开馆时定名为“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展示馆”。。.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博物馆

寺龙口窑址

寺龙口窑址位于浙江省慈溪市匡堰镇乾炳村古银锭湖南侧钓杆山西坡。 1998年至1999年,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系、慈溪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先后两次联手考古发掘,终于使这座近千年无人知晓的窑址得以重见天日。发掘总面积为1045平方米,揭露南宋龙窑遗迹1处,长50米,宽2米,残高0.4米,五代、北宋作坊遗迹各1处,五代匣钵挡墙3处,北宋挡墙1处,出土器物标本5万余件。 寺龙口越窑窑址曾被评为1998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5年3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将寺龙口越窑遗址公布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与开刀山窑址一同并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林湖越窑遗址。.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寺龙口窑址

寿春城遗址

寿春城遗址是楚国后期国都(郢)的遗址,即通常所称的楚都——寿春城。 楚国末期,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楚国国都东迁至寿春,命名为郢。或称寿郢。其后,由于历史变迁,城池湮灭,关于楚都寿春城所在,形成多种说法,一是今寿县县城说,二是今寿县西四十里说,三是今寿县西南四十里丰庄铺说。现代考古再度发现的寿春城遗址与今寿县城墙东、南、西三面基本重合。而寿春城遗存范围涉及今寿县、淮南市、长丰县三地。 1983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计划发掘楚都寿春城。1985年,在柏家台村发现大型宫殿遗址,列入1985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1987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安徽省地质研究所遥感站合作,识别出楚都寿春城的西、南城墙和城壕。2001年,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至2005年时,已确定王室宫殿、庙宇、府库及政府机构所在,以及楚寿春城外的贵族、城市居民居住地。城池呈东北——西南向,推测东西长6.2千米,南北宽4.25千米,总面积约26.35平方千米。亦有学者对原先认定西、南、北城墙位置表示怀疑。认为楚寿春城体量应与南宋寿州城(周长8500多米)相当,总面积小于楚纪南故城(纪郢),大于陈楚故城(陈郢)。楚都宫城位于寿县城墙基址范围内。.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寿春城遗址

小双桥遗址

小双桥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石佛镇小双桥村,包括岳岗、葛寨、于庄的一部分。被认为是商君仲丁所迁之隞(嚣)都。 遗址在1989年被发现,建筑主体年代断定为郑州二里冈文化上层二期。1990年以来,对遗址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1995年列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6年5月,中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小双桥遗址

小黄山遗址

小黄山遗址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甘霖镇上杜山村,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址。1984年,嵊州市文物管理处在文物普查时发现该遗址;2005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嵊州市文物管理处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小黄山遗址面积达50000多平方米,是目前发现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距今9000年前后规模最大的聚落遗址。2006年5月9日,小黄山遗址被评为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也是自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开展以来浙江省第13项获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项目。.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小黄山遗址

山东大学博物馆

山东大学博物馆,建成于1910年曾隶属于原齐鲁大学的广智院是山东省最早的博物馆。 建国后,自1972年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成立以来,先后六次考古发掘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些出土藏品极大的丰富了山东大学博物馆的馆藏。在山大任教的诸位大家教授如沈从文、蒋维崧等也将个人藏品捐予学校收藏。1995年10月,山东大学博物馆正式成立对外开放。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也正在规划建设博物馆新馆事宜。.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山东大学博物馆

上林湖越窑遗址

上林湖越窑遗址是中国浙江省慈溪市境内的一处古代瓷窑遗址。遗址分布于上林湖、古银锭湖、杜湖、白洋湖、上岙湖、筑溪湖等湖泊沿岸的缓坡上。20世纪30年代经学者考察,证实为唐代七大瓷窑——越窑的故址。经过多年调查,共发现近200处窑址,年代从东汉至南宋,覆盖了越窑从创烧到衰败的历史,为中国已知规模最大、持续烧制时间最长的古代窑址。2016年发掘的后司岙窑址表明,法门寺地宫和吴越国钱氏家族墓出土的秘色瓷很有可能产自上林湖。 1988年,上林湖越窑遗址成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寺龙口窑址和开刀山窑址并入,2013年3月,白洋湖、里杜湖越窑遗址并入。2017年12月2日,上林湖越窑遗址被列入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上林湖越窑遗址也是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项目“中国古瓷窑遗址”的组成部分。.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上林湖越窑遗址

丁公遗址

丁公遗址位于中国山东省邹平县长山镇丁公村东,曾被评为199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丁公遗址处于鲁北平原南部的山前平原上,其西0.8公里有孝妇河自南向北流入小清河。1985年至1992年,山东大学历史系对该遗址先后进行了五次发掘。遗址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文化遗存延续时间较长,除少量大汶口文化和岳石文化之外,主要堆积为龙山文化和商周时期的遗存。.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丁公遗址

东山村遗址

东山村遗址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金港镇东山村,是一处-崧-泽文化时期的聚落遗址。东山村遗址两次发掘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发现了大型房址和高等级墓地。遗址的高等级大墓属于--泽文化早中期,在长江下游属于首次发现。大墓与一般小墓分区埋葬,这一现象在长江下游乃至在全国都是首次发现。9座高等级大墓出土随葬品385件,包括陶器、玉器和可能具有礼器性质的大型石器,这些发现说明至少在5800年前后当地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贫富分化。学者认为,东山村遗址的发现为高度发达的良渚文化找到了源头,并为理解良渚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东山村遗址1995年登录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评为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东山村遗址

东黑沟遗址

东黑沟遗址(又称石人子沟遗址,Dongheigou Site、Eastern Dark Gully Site)位于中国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石仁子乡石人子村南的东天山北麓,北纬43°31'12.8"-43°34'28.9",东经93°13'44.8"-93°16'49.1"的山前冲积带上。该遗址是集墓葬、居址和岩画于一体的超大型聚落。遗址范围内包涵青铜时代至清代的多种遗存,其中以早期游牧文化遗存为主,有着密度高、数量多和属性复杂等特点,罕见于欧亚草原东部。经过2005~2007年度的调查、发掘,一举荣获中国“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称号。从而,引起中国内外欧亚考古学界的广泛关注。.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东黑沟遗址

东赵遗址

东赵遗址是2014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沟赵乡东赵村南、中原区须水镇董岗村西北。处于丘陵与平原的接触地带,遗址处于檀山东北的台地上,海拔120米。.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东赵遗址

三门峡虢国墓地

虢国墓地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处规模宏大、等级齐全、排列有序、保存完好的西周、春秋时期大型邦国公墓。 虢国墓地是因为三门峡水库的兴建而于1956年开始发掘的,位于中国河南省三门峡市北部的上村岭一带,东起会兴沟,西至上村沟,南到春秋路南10米处,北到黄河岸边的断崖处。面积32.45万平方米,墓葬总数在500座以上(含车马坑和祭祀坑)。以早、中、晚三个年代划界,分四个墓葬群。依昭穆制度,其北为国君墓群,南、东西各有一个大致呈三角形的墓区。从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家族墓地。 上世纪90年代发掘的虢季和虢仲两君大墓,因出土文物数量多、价值高,墓主人级别高,分别被评为1990年、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1年4月,虢国墓地遗址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现有虢国遗址博物馆,是建立在虢国墓地遗址上的一座专题性博物馆,占地10万平方米,是集文物陈列,遗址展示、园林景观为一体的国家二级博物馆,AAAA级景区。基本陈列分为5个部分,为《虢国春秋—虢国文化史》、《虢宝撷英-虢国墓地出土文物精华》、《梁姬风韵—虢季夫人墓出土文物》、《车辚马啸—虢国车马坑遗址》和《国君觅踪—虢季墓遗址》。.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三门峡虢国墓地

九原岗北朝壁画墓

九原岗北朝壁画墓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兰村乡下社村东北,是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九原冈墓群中的一座。九原岗北朝壁画墓是忻州市发现的首座北朝墓葬。由于此墓多次被盗,出土文物不多,墓志也被盗走,墓主人的身份不能确定。专家根据墓葬的规模推断,墓主人是北齐高氏的核心人物。墓中现存的壁画达200平方米,墓道东西两壁发现的狩猎图达70平方米,是中国境内发现的面积最大的北朝墓葬狩猎图。墓道北壁上的壁画表现的建筑使用了斜栱,还使用了双柱式斗栱,对于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九原岗北朝壁画墓入围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但没能当选。.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九原岗北朝壁画墓

仙人洞、吊桶环遗址

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位于中国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大源镇,是新石器时代古人类活动遗址,1995年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1年3月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2001年6月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仙人洞、吊桶环遗址

仙鹤观六朝墓地

仙鹤观六朝墓地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东郊仙鹤门外仙鹤山东峰之下(峰巅旧有仙鹤观),今栖霞区仙林大学城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竹园餐厅西侧,为东晋时名臣高崧家族墓,墓共三座,均为砖室墓,由封门墙、甬道和墓室等组成,顶部分“凸”字形穹窿顶和“凸”字形券顶两种,其中编号M2的一座墓主为高崧及夫人谢氏,分别葬于泰和元年(366)和永和十二年(356)。该墓由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主持发掘于1998年6~8月、9~12月,出土文物以玉器和金银器为主,为截止2013年中国国内发现的墓葬形制最完整,出土玉器、金银器最多的东晋贵族墓葬,并入选199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仙鹤观六朝墓地

徐显秀

徐显秀(),名颖,字显秀,以字行,蔚州忠义郡(现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人。.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徐显秀

徐显秀墓

徐显秀墓是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郝庄乡王家峰村的一座北齐墓葬,墓主人是北齐太尉武安王徐显秀。2000年,墓地被盜,山西省考古所和太原市考古所在随后两年进行了联合抢救性发掘,仍出土一些随葬品,期间发现和清理的壁画尤为珍贵。2002年,徐显秀墓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6年作为王家峰墓群的一部分,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徐显秀墓

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

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玉林南路玉林里41号,是建在金中都水关遗址上的一座历史博物馆,为北京市文物局直属单位。博物馆建筑外观模仿了水关的外形。辽金城垣博物馆是国家三级博物馆。.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

元中都遗址

元中都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北县馒头营乡白城子村。元朝大德十一年(1307年)建。元中都是继和林、上都、大都后元朝兴建的第四个都城。遗址原称“白城子”,通过1998年开始的考古挖掘,确定其为元中都遗址。为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元中都遗址

元祜

元祜(),一作祐,字保安,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魏太武帝拓跋焘曾孙,长乡县侯拓跋提之子,北魏宗室、官员。.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元祜

石金鸣

石金鸣(),山西博物院院长,山西大学兼职教授,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史前考古专业博士生导师,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2002年至2006年间,石金鸣曾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石金鸣

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福建省文物局提出,报福建省政府批准,上报国务院备案,正式对外公布并竖立标志。截至2013年,共公布了八批,合计879项,因损毁或佚失撤销2项,剩余877项。.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狮子山汉楚王墓

子山汉楚王墓位于中国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狮子山主峰南坡。1984年狮子山西麓发现了汉兵马俑,以此为线索,1991年7月,兵马俑坑的主墓即狮子山汉楚王墓也被找到。1994年12月至1995年三月,南京博物院、徐州博物馆、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等单位人员组成的考古队对其作了发掘清理。 狮子山汉墓坐北朝南,凿山为藏,规模宏大。南北总长117米,东西最宽13.2米,共有墓室12个,总面积851平方米,总容积5139立方米。该墓可能早在新莽时期即遭盗掘,但仍出土了2000多件套随葬品,包括玉器、金银器、青铜器、陶器、钱币、印章等。 该墓的发掘者认为,墓主人很可能是西汉第三代楚王刘戊。但近年多数学者认为,狮子山汉楚王墓的墓主系第二代楚王刘郢。 狮子山汉楚王墓被评为1995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1996年被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该墓被原址保存,对游客开放,成为徐州汉文化景区的一部分。.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狮子山汉楚王墓

芒碭山

芒碭山,位於河南省永城市北部的黃淮大平原上,屬皖北丘陵的西延部分,有「仙女峰」之稱。芒碭山海拔156.8米高,由10多座小山頭如保安山、僖山、夫子山、鐵角山、黃土山、周山等組成。以漢梁王墓群和漢高祖劉邦斬白蛇一事而聞名。而芒碭山群的總面積超過10平方公里。中國中央電視台曾於2000年播放過一部合共6集的電視連續劇《追蹤309》,正是以永城芒碭山為背景。永城芒砀山旅游区(包括:汉梁王陵景区、刘邦斩蛇处景区、大汉雄风景区、芒砀山地质公园)在2017年,它成为河南省第13个国家5A级景区。.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芒碭山

跨湖桥遗址

跨湖桥遗址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城厢街道湘湖南岸,是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8000~7000年。2002年被评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湘湖位于萧山市区西南,地处东北-西南走向的两座小山丘之间,呈长条状,早在《水经注》中就有记载,时称“西城湖”。湖中狭窄处建桥名曰“跨湖桥”,南为上湘湖,北为下湘湖。跨湖桥遗址位于桥南约700处,属上湘湖地界。遗址与20世纪70年代被发现,1990年对其首次发掘,2000~2001年第二次发掘,2002年第三次发掘,发掘面积总计1000余平方米。2003年5月又在跨湖桥遗址东北约2千米处(湘湖东北岸)发现下孙遗址,两者的时代及文化内涵相同。跨湖桥遗址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约1~3米。据碳十四测定经树轮校正表明遗址的年代距今约8000~7000年。出土的文物有陶器、石器、骨器、木器等。出土独木舟一艘,残长560厘米,宽约29~52厘米,松木制造,是中国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独木舟。出土木弓一件,残长121厘米,是中国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木弓。.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跨湖桥遗址

鸽子山遗址

鸽子山遗址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境内贺兰山东麓台地中段的鸽子山一带,是一处处于旧石器时期和新石器时期的过渡时期的古文化遗址。该遗址最早被发现于1984年,1990年时曾被试掘,后于1993至1997年、2014年和2016年被多次考古发掘,期间发掘出大量石制品和动物化石。2006年,鸽子山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鸽子山遗址

錢山漾遺址

錢山漾遺址是位於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境內的一處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個村落的遺址,遺址位於距湖州城南7公里錢山漾東岸南頭的百廿畝村(屬八里店鎮常路街道路村村)。錢山漾遺址入圍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錄,2006年被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根據20世紀50年代的考古情況,有關部門認定錢山漾遺址距今時間約4700年至5200年,原定屬良渚文化時期,相當於黃河流域的河南龍山文化和山東龍山文化時期,它填補了原先幾乎一片空白的湖州原始文化的歷史,2014年被正式独立命名一种新型考古学文化“钱山漾文化”。.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錢山漾遺址

阖闾城遗址

阖闾城遗址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和无锡市滨湖区,即中国历代所争议的春秋时期吴国都城——阖闾城。 阖闾城为吴王阖闾听取伍子胥建议所建之吴国都城。阖闾城的建设是吴国霸业基础,然而阖闾故城所在向来是史界未解之谜。1959年,无锡西郊与武进交界处的胡埭闾江一带被认为是阖闾小城遗址所在,但未及考古。2004年,因当地农民挖沟,发现了一批史前及春秋时代文物,旋由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于2007年起对阖闾城遗址勘探复查,确认了阖闾大小二城,即大城位于今常州市武进区雪堰桥镇、小城则在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 。2013年,阖闾城遗址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2月,在无锡胡埭部分的遗址上,建成闔閭城遺址博物馆。 阖闾古城遗迹的全面出土,不仅成为第一个有论断的春秋吴国都城,更与鸿山贵族墓、木渎古城遗址等吴地考古发相结合,或将给整个吴地传统历史认知带来改变。.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阖闾城遗址

走马楼简牍

走马楼简牍,是在湖南省长沙市中心的五一广场出土的一批简牍,主要包括三国吴国纪年简牍和西汉简牍。其数量超过近代以來出土简牍的总和。 1996年6月至12月,长沙在市中心临近五一广场地带修建平和堂商业广场时,在原走馬街50號房基下編號為J22的古井中發現了大批三國吴国紀年的简牍。初步統計其总数高达14万余枚,超过近代以來出土简牍的总和,震惊当时的考古界,也被媒体广泛报道,經釋讀,這批簡牘被認為是三國吳長沙郡臨湘縣及臨湘侯國的文書。其書寫年代大部分在東漢建安至吳嘉禾年間(196年—237年),其內容大致分為吏民田家、黃簿民籍、繳納各種賦稅的簿籍、米布錢等物出入調運幾簿、司法文書、官府上下行文書及名刺、信札等類,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諸多方面,對於深入研究三國時期吳國的土地制度、賦稅制度、司法制度及有關的典章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被列为為1996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二十世紀百項考古大發現之一。 2003年位于走马楼的湖南省供销社修建综合楼,在新发掘的8号井内再次发现多枚西汉简牍。简牍总数达到1万余枚,主要是汉武帝时期的行政文书。 这是在同一条街道的两次大发现。为了对简牍进行保护、研究和宣传,长沙市政府用了5年时间在白沙路92号兴建了长沙简牍博物馆,于2005年12月26日正式开馆。这也是中国唯一一座集简牍保护、整理、研究和展示于一体的专题博物馆。 Z Z Z Z Z.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走马楼简牍

赵陵山遗址

赵陵山遗址位于中国江苏省昆山市张浦镇赵陵村,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被评为199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1995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陵山遗址于1984年被发现,1990年、1991年、1995年,南京博物院与苏州博物馆、昆山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对遗址进行了三次发掘,发掘面积1215平方米。赵陵山遗址的文化堆积层厚达9米, 上文化层依次有明清、宋元、商周时代遗存, 中层为良渚文化遗存, 下层为-崧-泽文化遗存。共出土文物600余件,其中人兽鸟透雕玉饰,工艺精湛,是良诸文化玉器中罕见的珍宝。.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赵陵山遗址

钟山建筑遗址

钟山建筑遗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主峰头陀岭南麓,是一处南朝祭坛遗址,包括一号坛、二号坛及附属建筑遗存,南北长300多米,占地两万多平方米。该遗址1999年被考古人员发现,被认为是刘宋孝武帝大明三年(459年)所建的国家北郊坛遗存,并以“钟山六朝坛类建筑遗址”的名称全票当选20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2002年以“钟山坛类建筑遗存”的名称成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改名为“钟山建筑遗址”。有学者对该遗址的性质提出异议,认为其并非祭坛,而是南朝初年建立的定林上寺的“戒坛式土塔”。.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钟山建筑遗址

铜岭铜矿遗址

铜岭铜矿遗址位于中国江西省瑞昌市夏坂镇铜岭村上,1991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铜岭铜矿遗址东西长约1千米,南北宽约0.5千米。经四次考古发掘,清理出矿井107口、巷道20条、露采坑6处、采矿场1处。出土文物表明,铜岭铜矿的开采年代从商代前期一直延续至战国,是中国目前所发现的开采年代最早的一处矿山。.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铜岭铜矿遗址

良渚遗址

良渚遗址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瓶窑镇及周边地区,是以良渚古城遗址为中心的遗址群,总面积约34平方公里,遗址年代为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是良渚文化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遗址。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其重大价值的不断揭示,已经改变了以往人们对中华文明起源的时间、方式、途径等重大学术问题的认识,并将继续丰富人们对中国文明史的认识。 1994年良渚遗址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良渚遗址

老司城遗址

老司城遗址是一处位于中国湖南省西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灵溪镇灵犀河畔的土司遗址。老司城最早建立于南宋时期,为永顺宣慰司数彭氏的百年的司治所在,其统治瓦解于自清雍正年间改土归流。明代后期土司的治所在迁移到了以北的颗砂地区,称作“新司城”,因而原址称被称作“老司城”。 2001年老司城遗址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2011年被评为“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15年老司城遗址作为“土司遗址”之一成功登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湖南省首个世界文化遗产。.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老司城遗址

老虎洞窑址

老虎洞窑址是一座1996年发现的宋至元时代的古窑址。遗址位于杭州市凤凰山北麓,南距南宋皇城北城墙百米内,西南距郊坛下窑遗址2.5公里。.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老虎洞窑址

李家沟遗址

李家沟遗址发现于河南省新密市岳村镇李家沟村以西,该遗址是一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遗址。通过发掘发现了距今10500年-8600年左右不间断的史前文化堆积。被列入了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Category:中国中石器时代 Category:河南史前文化遗址 Category:郑州史前时期 Category:郑州考古遗址 Category:新密市 Category: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李家沟遗址

李洲坳东周墓葬

李洲坳东周墓葬位于中国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水口乡李家村李洲坳,入选200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早在1979年4月,李洲坳当地村民在修路时曾挖出3件青铜器,已列入国家一级文物,藏在江西省博物馆。2006年12月28日李洲坳发现有盗墓,2007年1月6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对其考古发掘。发掘结果表明,墓葬所在的孤立山丘,与东西两山高度一致,但互不相连。山丘底部直径30米〜35米,高约12米。该墓葬为一处有封土的大型土坑竖穴墓葬。原封土高约12米,封土正中下方为墓穴,墓口至底部深约4米,墓葬底部整齐排列着尺寸基本相当的大小棺木47具。墓葬的埋葬方式非常奇特,是国内首见。墓葬中出土了丝织品、漆木器、竹木器、玉石器、金器等珍贵文物1000余件。其中出土了300多件纺织品织造精湛,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纺织品实物资料。.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李洲坳东周墓葬

李渡烧酒作坊遗址

李渡烧酒作坊遗址位于中国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李渡镇江西李渡酒业有限公司内,又称李渡无形堂元代烧酒作坊遗址,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遗迹最全、遗物最多、延续时间最长的古代烧酒作坊遗址,对烧酒(白酒)的起源有重要研究价值,2002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4月,原江西李渡酒厂被香港某公司收购,成立江西李渡酒业有限公司。6月在改造老厂车间时在水泥路面下发现一个古井,随即向相关文物部门报告。同年7月~11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约300平方米。2002年11月21日,考古成果正式对外公布。 发掘显示该遗址的文化堆积可分为六个时期,从南宋、元、明、清延续至近代、现代,其中南宋层未发现酿酒遗迹,其它各时期的酿酒遗迹都非常丰富,有水井、炉灶、晾堂、酒窖、蒸馏设施、墙基、水沟、路面、灰坑和砖柱等。出土的遗物有石器、陶器、瓷器、木器、铁器等,以陶瓷为主,其中酒器有73件之多。 李渡烧酒作坊遗址元代酒窖的发现,证实了《本草纲目》的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始创其法”,同时证明了中国至迟在元代已出现了固态发酵制作蒸馏酒。该遗址中明清时代的酿酒遗迹显示其白酒生产工艺属小曲工艺,是中国首次发现使用小曲工艺的烧酒作坊遗址。到近代,开始改用大曲工艺生产。因此该遗址是研究烧酒酿造工艺的起源和演变的重要实物资料。.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李渡烧酒作坊遗址

水井街酒坊遗址

水井街酒坊遗址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水井街17~23号,是明清时期酿造白酒的作坊遗址,是199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1998年9月30日公佈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以中国白酒老作坊的名义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于2008年被颁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998年8月,成都全兴酒厂改建厂房时,发现了地下的古代酿酒作坊。1999年3~4月对其进行了全面考古发掘。遗址总面积1700平方米,发掘面积280平方米,发掘出晾堂三座(分属明、清、现代)、酒窖八口、炉灶四座、灰坑四个。出土陶瓷以酒具最为丰富。水井街酒坊遗址是对研究中国浓香型白酒酿造史有重要价值。 File:水井街酒坊遗址国保碑.jpg|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 File:水井街酒坊遗址非遗碑.jpg|非物质文化遗产 File:水井街酒坊遗址世遗预备.jpg|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中国白酒老作坊 File:水井街酒坊遗址照片.JPG|水井街酒坊遗址照片.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水井街酒坊遗址

永丰库遗址

永丰库遗址是中国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境内一处元代衙署仓储遗址。遗址位于宁波鼓楼东侧,唐宋子城遗址东南角,经过2001年、2002年两期考古发掘,发现布局完整的宋、元、明三代仓储遗址,其中包括建筑基址、道路、庭院、水井等设施遗迹,出土文物800余件。经考证,所在地先后为南宋常平仓、元代永丰库和明代宏济库。永丰库遗址是中国考古界最早发现的古代地方大型仓储遗址,出土文物证实宁波是古代海外贸易的始发港之一。2003年4月,永丰库遗址成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6年6月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成为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项目“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点。遗址现作为永丰库遗址公园对外开放。.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永丰库遗址

江南馆街街坊遗址

江南馆街街坊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原江南馆街,于2007年10月进行勘探和发掘。发掘内容主要为唐朝至南宋时期的街坊遗址。2008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3月5日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江南館街街坊遺址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江南館街北側,地處成都市城區的中心地帶,為唐、宋時期成都城的東南部,所處的地理位置與文獻記載的“富春坊”位置吻合。遺址以唐、宋時期的街道、房址和排水設施為主體構成,有錯磚路4條、泥土支路4條、房址22座,大小排水渠16條。遺址內遺跡保存較好,是填補成都城市考古空白的重大考古發現,遺址內各類遺跡十分豐富,主次街道、房屋、排水道(城市下水道)規劃科學,佈局合理。是四川境內已發現的唐、宋時期數十處遺址中保存最為完整的一處,為研究唐、宋時期的建築形制、風格、營造技術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遺址被評為“2008年中國考古十大發現”。.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江南馆街街坊遗址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最大的文物考古研究机构,位于石家庄市建华南大街82号。研究所主要负责河北省境内地下文物的调查、保护、发掘和研究工作。.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洪州窑

洪州窑位于今江西省丰城市(隋唐时属洪州),始烧于东汉晚期,盛于两晋至中唐,终于唐末,是唐代六大名窑之一,是中国青瓷的最早发源地之一。.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洪州窑

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群

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群位于河南省淅川县丹江口水库西岸的仓房镇,其中和尚岭楚墓群位于陈庄村东南1公里的长岭上,1989年,丹江口水库水位下降,和尚岭楚墓被盗,后被淅川县公安局收缴回了一部分文物。徐家岭楚墓群位于沿江村。这两个墓群分别在1992年和2007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整个楚墓群对研究楚都丹阳、楚国历史文化的发展、楚国与周边诸侯国的关系、当时的礼乐制度以及古文字书法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群

渤海中京城遗址

渤海中京城遗址,即西古城城址,渤海国重要的都城遗址,位于中国吉林省和龙市西城镇古城村。.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渤海中京城遗址

潜江市

潜江市为湖北省中南部的一个省直辖县级市(副地级市),位于江汉平原腹地,北枕汉水,南接岳阳至长沙,东邻武汉通黄石,西接荆州达三峡。 318国道和沪蓉高速、沪渝高铁横穿东西,随岳高速、枣石高速和潜监、襄岳两条一级公路以及江汉平原货运铁路纵贯南北。北有汉江泽口、红旗、兴隆码头,西有中国第一条人工运河连接长江与汉江,中国平原第一坝的兴隆水利枢纽工程就在潜江高石碑镇境内。 潜江境内有全国十大油田之一的江汉油田和由16 个国有农场组成的农场群。1994 年被列为省直管市。境内地势平坦,地面海拔在26米至31米之间,全境都是平原,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量充沛,气候宜人,素来以“水乡园林”著称。潜江是武汉城市圈成员,地上盛产粮棉,地下富藏油气。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总部就设在湖北省潜江市的广华。 潜江是著名的“水乡园林”,是水杉的故乡,江汉平原生态文明交通示范市,著名作家碧野曾盛赞潜江是“一座绿色的城”。潜江是世界最大的牛磺酸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石油钻头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眼科用药生产基地;被国家授予“中国小龙虾之乡”“中国小龙虾美食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及“中国戏剧之都”的称号。.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潜江市

木渎古城遗址

木渎古城遗址是位于今江苏省苏州市西郊的一处春秋时代遗址群,包括一座大城、一座小城和五座小型城池遗址。 遗址位于苏州城西木渎一带的山间盆地。大城被灵岩、五峰、穹窿等诸山环绕。小城位于大城的东北隅。东面与大城东城墙连为一体。大城、小城和郭城呈三重套叠格局。大城、小城内的社光村、廖里村、惠家场村有三座小型城池。大城外另有千年寺、长头村两处小型城池。2000年11月至2002年6月间,对此处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2010年列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历史上对吴国都城——阖闾城具体位置多有争议。长期以来,认为苏州城有两千多年的筑城史,是阖闾城(阖闾大城或称吴大城)所在。发现木渎古城后,一般认是此处即吴大城。亦有不同观点。.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木渎古城遗址

成都古蜀船棺合葬墓

成都古蜀船棺合葬墓,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商业街南侧,为一处大型多棺合葬的土坑竖穴墓。2000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发现,2001年6月25日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12月27日列為四川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与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一并以古蜀文明遗址名称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古蜀船棺合葬墓年代据推算为古蜀开明王朝晚期(约相当于战国早期),发掘面积约1500平方米,墓葬构造坐东北向西南,面积约600平方米。墓葬中发掘出船棺、独木棺等17具葬具,均为桢楠木整木刳凿而成。9具船棺中最大的长约18.8米,直径1.5米,高1.12米;8具独木棺的长方形棺身长约3.3~3.8米。有疑似汉代盗洞,但毁坏程度不大,木棺及随葬的漆器、竹席等保存较好。墓坑周围有发现地栿、柱础等地上建筑遗迹。.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成都古蜀船棺合葬墓

浦城土墩墓群

浦城土墩墓群位于中国福建省浦城县仙阳镇管九村和忠信镇上同村、排栅村,因建设黄衢南高速公路,管九村西侧的34座土墩已行抢救性发掘,这是福建地区首次发现土墩墓,对研究土墩墓的演变规律有重要价值,这也是福建一次性出土青铜器最多的考古发现,发掘成果被列为200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获2006-2007年度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三等奖。 2009年浦城土墩墓群被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土墩墓群沿柘溪两岸分布于管九村两侧的社公岗、洋山、麻地尾、晒谷坪、鹭鸶岗,排栅村两侧的新亭子山、吴厝禁山、马面排山、洋沙岭,上同村东侧的凹背山、山瓦场岗、下鸡母山等山丘上,分布面积约130,000平方米。土墩地表隆起大多较明显,平面呈椭圆形、方圆形和圆形,高约1~2米。 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福建博物院、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和浦城县博物馆联合在管九村西侧对部分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34个土墩,计41座墓葬,其中一墩二墓的有4座,余皆一墩一墓。出土遗物300件,其中原始瓷器68件,主要器形有豆、罐、尊、瓮、簋、盂、盘等;印纹陶器146件,主要有罐、簋、豆、尊、盅等;青铜器72件,以短剑、矛为主,还有戈、锛、匕首、刮刀、镞,以及尊、盘、盅形器等。此外,还有玉管饰和石器各7件。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遗物以及C14测定,这批土墩墓可分为三期:第一期为夏商时期,均出土黑衣陶器和软陶器;第二、三期分别为西周和春秋时期,其中部分墓葬呈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过渡状态。 File:Pucheng tudun muqun wenwu - Fujian Bowuyuan 20120304-1.jpg|青铜盘 File:Pucheng tudun muqun wenwu - Fujian Bowuyuan 20120304-2.jpg|青铜尊 File:Pucheng tudun muqun wenwu - Fujian Bowuyuan 20120304-3.jpg|青铜箭镞 File:Pucheng tudun muqun wenwu - Fujian Bowuyuan 20120304-4.jpg|青铜戈 File:Pucheng tudun muqun wenwu - Fujian Bowuyuan 20120304-5.jpg|青铜剑.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浦城土墩墓群

文化大革命时期考古发现列表

以下為1966至1976年間,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部分考古发现之列表。.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文化大革命时期考古发现列表

无锡市

无锡市,简称锡,古有梁溪、金匮等称,被誉为“太湖明珠”。无锡地处江南长江三角洲、太湖之滨,位於江苏省南部,下辖江阴市与宜兴市。无锡东邻苏州,距上海128.2公里;南濒太湖,与浙江省交界;西接常州,距南京183公里;北依长江,与泰州市所辖的靖江市隔江相望,是长江三角洲及蘇錫常都市圈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无锡历史悠久,曾为吴国的首都。无锡是首批经国务院批准的13个较大的市之一,享有地方立法权;同时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文化名城及1998年国家旅游局评定的第一批优秀旅游城市之一。 无锡不仅是江南地区传统的鱼米水乡,更是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及现代乡镇民营企业的摇篮。早在1981年,无锡市便被列为全国十五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而在取得经济发展成就的同时,无锡也不乏文化软实力相伴,从无锡走出过诸如顾恺之、倪云林、钱穆、钱锺书等诸多名流,也有以寄畅园、蠡园、鼋头渚等为代表的古今著名园林传世。.

查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无锡市

亦称为 十大考古新发现,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李洲坳东周墓葬李渡烧酒作坊遗址水井街酒坊遗址永丰库遗址江南馆街街坊遗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洪州窑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群渤海中京城遗址潜江市木渎古城遗址成都古蜀船棺合葬墓浦城土墩墓群文化大革命时期考古发现列表无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