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入侵科威特

指数 入侵科威特

入侵科威特,又作伊拉克-科威特战争,或作科威特战争,是伊拉克复兴党政权与科威特酋长政权间的一次军事冲突。该冲突导致了伊拉克对科威特长达7个月的占领,接下来由美国主导的直接军事干预,即海湾战争,以及科威特油井大火。 1990年,伊拉克谴责科威特通过技术窃取伊拉克蕴藏的石油。不过,一些伊拉克消息来源显示萨达姆·侯赛因早在开始入侵行动前几个月就作出了攻击的决定。伊拉克无力支付超过$140亿美元的两伊战争贷款,以及科威特超量生产石油导致的伊拉克石油利润下降这两个事件可能导致了伊拉克采取入侵行动。入侵行动始于1990年8月2日,经过两天的激烈交战,大多数科威特军事力量要么被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击破,要么撤退到邻国沙特阿拉伯和巴林。至此,科威特酋长国被吞并。几天后,萨达姆·侯赛因宣布其成为伊拉克第十九个行省。.

14 关系: 川普航空中華民國與科威特關係主权国家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科威特战争經濟制裁美蘇首腦會議列表美沙關係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第1441號決議聯合國安理會第660號決議萨阿敦·哈马迪西亚Nayirah的證供RGD-5手榴彈

川普航空

川普航空 (Trump Airlines),又名川普快綫 (Trump Shuttle)是美國已經结业的一家航空公司,由唐納德·川普所擁有,1989至1992年經營。 川普航空的降落权曾經由美國東方航空所擁有,因此,公司的交易名称為“東方航空快綫” (Eastern Air Lines Shuttle)。曾經使用波音727班機提供每小時從纽约拉瓜地亞機場飛至波士頓洛根國際機場與华盛顿国家机场的航班。 川普航空也曾經提供過從拉瓜迪亞機場到佛羅里達州奥兰多国际机场的航班。.

新!!: 入侵科威特和川普航空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科威特關係

中華民國與科威特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科威特國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63-1971年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中華民國於首都科威特市設有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新!!: 入侵科威特和中華民國與科威特關係 · 查看更多 »

主权国家

主權國家,指擁有獨立主權的独立国家,是國際社會的最基本成員,其统治和管理的权力由该国家或組織的人持有,不受他方影響。.

新!!: 入侵科威特和主权国家 · 查看更多 »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重定向 入侵科威特.

新!!: 入侵科威特和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 查看更多 »

科威特战争

#重定向 入侵科威特.

新!!: 入侵科威特和科威特战争 · 查看更多 »

經濟制裁

經濟制裁(Economic sanctions),採用斷絕外交關係以外的非武力強制性措施。泛指全面性的貿易中止、特定物資禁運、人員禁入(travel bans),以及金融資產之凍結(freeze)。一般認為,財政、金融、貿易等領域的制裁均屬於經濟制裁。.

新!!: 入侵科威特和經濟制裁 · 查看更多 »

美蘇首腦會議列表

美國-蘇聯首腦高峰會於1943年首次舉行,並於1991年蘇聯解體時終止。美方代表均為美國總統,而蘇聯代表則可能為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或蘇聯部長會議主席;討論議題十分廣泛,從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共同對抗軸心國的對策商討,到冷戰兩國間的軍備控制。.

新!!: 入侵科威特和美蘇首腦會議列表 · 查看更多 »

美沙關係

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和美国關係自從1933年便建立。儘管這兩個國家在意識形態上差異很大:一個是君主專制的伊斯蘭國家;一個是立憲共和制的民主國家。但兩國一直以來是政治、經濟、軍事各方面的盟友關係。 Since World War II, the two countries have been allied in 反共产主义, in support of stable oil prices, stability in the oil fields and oil shipping of the 波斯湾, and stability in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where Saudis have invested.

新!!: 入侵科威特和美沙關係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第1441號決議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1441号决议,于2002年11月8日通过。决议重申第660号、第661号、第678号、第686号、第687号、第688号、第707号、第715号、第986号、第1284号十个安理会决议。决议宣称提供給萨达姆·侯赛因政权“最后一次裁军的机会”。 决议认定,伊拉克在安理会第687号决议的背景下继续违反停火协议并拒绝裁军。伊拉克不仅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且继续进口高危武器,拒绝向科威特在1990-1991年中的战争造成的损害提供赔偿。.

新!!: 入侵科威特和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第1441號決議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安理會第660號決議

联合国安理会第660号决议于1990年8月2日通过,内容为谴责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要求伊拉克立即无条件撤出科威特。 葉门代表呼吁伊拉克和科威特用谈判方式解决分歧 ,并感谢阿拉伯国家联盟的斡旋。前一天双方在沙特阿拉伯吉达的谈判以谈崩告终 。安理会还决定在必要的时刻再次举行会议,以确保当前决议得到执行。 决议获得14票赞成通过,也门代表未参加表决。.

新!!: 入侵科威特和聯合國安理會第660號決議 · 查看更多 »

萨阿敦·哈马迪

萨阿敦·哈马迪(سعدون حمادي)是已故伊拉克经济学家和政治人物,在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统治时期擔任革命指挥委员会成员及伊拉克国民议会议长等,于1991年担任过不到6个月的伊拉克总理。.

新!!: 入侵科威特和萨阿敦·哈马迪 · 查看更多 »

西亚

西亞,或稱西南亞,指亞洲的西南部,和中東有很大部份的重合。不過,中東是一定義不清的區域,包含非洲國家埃及,而西亞則是純粹的地理學名詞,表示亞洲的西南端,人口約3.3億人。 经纬度定位为东经74度56分到东经26度16分;北纬43度34分到北纬12度35分。 西亞大致相當於傳統所謂的「中東」和「近東」,後兩者都是以距歐洲的遠近來稱呼,而不是依地帶在亞洲的所在來稱呼。在國際組織(特別是聯合國)和印度、澳洲等比中東位置更東的國家,較偏好使用「西亞」這一名詞,因為「中東」這個傳統的名詞會讓人有歐洲中心主義的感覺。在文化和政治地理學裡,中東有時也包括北非和南亞西部的國家,特別是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埃及。 聯合國將土耳其和外高加索國家(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也包含在西亞之內。不過,這些國家亦位於亞洲和歐洲相接的地帶,且和後者有社會和政治上的關連。土耳其的領土位於歐洲和亞洲之內。阿拉伯世界(包含整個阿拉伯半島)的亞洲部份被稱為「馬什里克」。.

新!!: 入侵科威特和西亚 · 查看更多 »

Nayirah的證供

1990年10月10日,一名姓氏不詳的15歲少女Nayirah在美國上指控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時的不人道暴行。她的證供被傳媒廣泛報導並被時任美國總統喬治·H·W·布什(老布殊)引述作為美國出兵參與海灣戰爭的理據。1992年Nayirah被揭發是當時駐美國的科威特大使(سعود الناصر الصباح)的女兒,她的控訴被指是由科威特政府及偉達公共關係顧問公司背後支持的「」行動所策劃的假證供讓美國在波斯灣一帶戰略上為科威特撐腰。此一事件後來被視作暴行宣傳的現代典型例子。 Nayirah以流利的英語在發表會上熱淚盈眶自稱在科威特擔當志願護士時親眼目睹「伊拉克軍手持槍械來到醫院,將嬰兒從恆溫箱中取出以搶掠恆溫箱,任由嬰兒在冰冷的地板上自生自滅。(...)我慶幸自己已經滿15歲,足夠年長牢記科威特被薩達姆·侯賽因摧毀前的面貌、又夠年輕去重建她。」起初國際特赦組織及其他科威特逃亡者都異口同聲對伊拉克軍作出相同的指控,伊拉克軍敗退後外國記者得以進入科威特現地採訪,美國ABC新聞記者訪問了當地科威特人指的確有嬰兒在戰亂間遇害,但伊拉克軍幾乎不可能有搶掠恆溫箱的理由令數百名嬰兒死去。國際特赦組織其後改口並指責老布殊政府是投機主義及操控國際人權運動。.

新!!: 入侵科威特和Nayirah的證供 · 查看更多 »

RGD-5手榴彈

RGD-5(俄語:Ручная Граната, Дистанционная,中文:遠程手榴彈)是蘇聯在二戰後研製的一種手榴彈,並在1954年起列裝蘇聯軍隊。至今,RGD-5仍然在許多前蘇聯繼承國和阿拉伯國家中服役。.

新!!: 入侵科威特和RGD-5手榴彈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