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克钦邦

指数 克钦邦

克欽邦(ကချင်ပြည်နယ်,克欽語:Jingphaw Mungdaw),是緬甸聯邦東北部的克欽族自治邦。首府在密支那。設有密支那、八莫、葡萄三縣及18個鄉鎮市。 東部與中國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接壤,北部與中國西藏自治區昌都市相鄰,西部則與印度接壤,南部則與撣邦相鄰。克欽邦的南坎和中國雲南省瑞麗市可以有貿易的往來,且不需簽證而自由通行。 世界上超过90%的翡翠产于缅甸克钦邦密支那地区。翡翠传入中国是在明朝,明、清两代,翡翠工艺品在中国流行。从云南永昌(现保山)、腾冲至缅甸克钦邦的密支那一线是进行宝石贸易的商路,有“玉石路”、“宝井路”之称。.

87 关系: 印多吉湖南马迪夺彭阳孟密孟养孫布拉蚌密松密松水电站密支那上缅甸布朗语帕敢康迪人云南等处行中书省云南省 (清)开加博峰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昂语和平 (克钦邦)傈僳民族发展党傈僳族全缅学生民主阵线八莫其培克钦克钦团结民主党克钦独立军克钦独立组织克钦邦民主党勒期语緬甸共產黨緬甸華人红掸民族军约瑟夫·布鲁诺·斯洛文斯基缅甸缅甸反政府武装列表缅甸内战缅甸灰野狗缅甸独龙族缅甸行政区划缅甸民族翁山蘇姬翡翠瑙蒙短尾鹛甘拜地無代表國家和民族組織片马镇独龙江莫冈马本...贡山麂載瓦人载瓦语达杭丹胡康河谷阿侬人葡萄 (緬甸)那邦镇腾冲市艾倫·拉賓諾維茨若开军雲南等處承宣布政使司雲遠路雷基 (克钦邦)枯門嶺掸邦掸族恩版腊板南丁板瓦 (克钦邦)槳角幽冥蟻屬欣贝延欽敦江江心坡泰亮民族发展党泛克钦发展协会本帕本山明平云南之战昔董昆吞乌文蚌民族思可法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景颇语景颇邦景颇族2015年1月 扩展索引 (37 更多) »

印多吉湖

印多吉湖(အင်းတော်ကြီး)也译为因道歧湖,是缅甸北部克钦邦莫罕镇境内的一个内陆湖,是缅甸同时也是东南亚最大的内陆湖。印多吉湖及其周围的沼泽栖息着大量珍惜野生动物,周边地区于1999年成立了印多吉湖野生动物保护区。.

新!!: 克钦邦和印多吉湖 · 查看更多 »

南马迪

南马迪是缅甸克钦邦莫寧縣莫冈镇区下辖的一个镇。该镇是缅甸少数民族地方武装的活跃区域。缅甸时间2018年5月15日,马岩和南马迪火车站之间的第681号铁路桥被蓄意炸毁,缅甸国防军宣布此次破坏行动系克钦独立军所为。.

新!!: 克钦邦和南马迪 · 查看更多 »

夺彭阳

夺彭阳(Dawthponeyan或Dotphonyan)是缅甸克钦邦八莫縣抹冒镇区下辖的一个镇。该镇2014年人口为11,31人。.

新!!: 克钦邦和夺彭阳 · 查看更多 »

孟密

孟密(မိူင်းမိတ်ႈ,Mong Mit)是坐落于缅甸掸邦北部瑞丽江边的一个镇。.

新!!: 克钦邦和孟密 · 查看更多 »

孟养

孟养,是古代掸族人建立的土邦王国,在今緬甸克欽莫寧。14世纪中期为来自孟卯的掸族所征服,此后一直成为卯掸与緬族争夺的地区。15世纪中期,卯掸人重新夺的该地主权,并于1526年灭亡缅甸。东吁王朝建立后,统一的南鸠江西岸地区再度分裂为孟养、孟拱和格礼三国。此后被缅甸征服。19世纪中,缅甸贡榜王朝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孟养灭亡,.

新!!: 克钦邦和孟养 · 查看更多 »

孫布拉蚌

孙布拉蚌(ဆွမ်ပရာဘွမ်မြို့)是缅甸最北端克钦邦下辖的一个镇。孙布拉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44年中国驻印军反攻密支那时曾经过此地。2011年至2013年,孙布拉蚌亦为和克钦独立军反复争夺的战略重地,沿途多处桥梁被炸毁。.

新!!: 克钦邦和孫布拉蚌 · 查看更多 »

密松

密松(Myit-sone),又译敏宋,是缅甸克钦邦的地名,距離克欽邦首府密支那約43公里。恩梅开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称独龙江)及迈立开江在该地汇合,改称伊洛瓦底江。 2009年至2011年間,緬甸曾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作,於邁立開江與恩梅開江匯合處的下游7公里處興建密松水電站。但工程已於2011年9月30日由緬甸總統登盛宣布在他的任期內停建,。 Category:緬甸地名 Category:克欽邦.

新!!: 克钦邦和密松 · 查看更多 »

密松水电站

密松水电站 (မြစ်ဆုံ တာတမံ)是缅甸伊洛瓦底江干流上一座在建的水电站大坝。是世界上第15大水电站。由缅甸政府合同商“Asia World”、缅甸电力部、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承建。将为缅甸提供600万千瓦电力,缅甸国内消化不了的电力将销售到邻国。 2011年9月30日,缅甸总统吴登盛宣布在他的任期内密松水电站停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此表示需要对话。2011年10月,缅甸外交部部长U Wunna Maung Lwin访问北京。.

新!!: 克钦邦和密松水电站 · 查看更多 »

密支那

密支那(မြစ်ကြီးနားမြို့,Myitkyina)是缅甸联邦之克钦邦的首府,距仰光1479公里,距曼德勒784公里。密支那坐落在伊洛瓦底江边,伊洛瓦底江两条支脉东支恩梅开江和西支迈立开江的汇流处(称作 Myit-son)的下游,在缅甸语中,密支那意为“大河之滨”。 密支那,原来叫“斯那公”又叫“三拉公”,为“绅士”的意思。在密支那这座历史名城和文化名城里,随处可见金碧辉煌的寺院和佛塔。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密支那曾被日軍及緬甸共產黨翁山將軍佔領。1944年5月,在中美聯軍史迪威將軍及副指揮鄭洞國策劃下,中國遠征軍由印度發起反攻,新一軍新三十八師、新二十二師、麥瑞爾突擊隊數千戰士空降密支那機場,歷經三個月圍城血戰,死傷數千戰士,最後攻入城中心火車站,密城勝利光復。日軍3000多人幾乎全數陣亡。美軍3000多人其中272人陣亡,2000多人傷病殘;中國遠征軍則傷亡達六千餘人,分別葬於城北和城南三處墓地。.

新!!: 克钦邦和密支那 · 查看更多 »

上缅甸

上缅甸(အထက်မြန်မာပြည်,亦称真缅甸)是缅甸的一个地理区域,传统上包括曼德勒及其周边地区(今曼德勒省、实皆省和马圭省),更广泛地说,还包括克钦邦和掸邦。 在缅甸语中,上缅甸的人通常被称作a-nya tha(အညာသား),而下缅甸的人则被称为auk tha(အောက်သား)。 这个词语由英国人首先使用,指现今缅甸的中部及北部地区。1852年的第二次英缅战争后,下缅甸被大英帝国吞并,上缅甸则在贡榜王朝的统治下保持独立,直到1885年的第三次英缅战争。上缅甸亦被视作缅甸本部及阿瓦王国。从历史上来说,上缅甸的人口以缅人为主(下缅甸则主要讲孟文,直到19世纪早期),而殖民地政府指定的英属缅甸则包括了少数民族地域,如掸国和今克钦邦。 上下缅甸之间的差异在一些政府部门中也有所体现,如在上下缅甸均设有办公室。一些报纸也会因地制宜,缅甸语版的就是一例,其中有关于上缅甸新闻的专栏。在语言的差异方面,上缅甸语各方言之间的差别微不足道,特别是在选词用字上;而在上下缅甸语之间则不然,比如在亲属称谓方面,下缅甸语不像上缅甸语那样,会区分出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而在伊洛瓦底江流域,虽然包括了下缅甸的部分地区,这里的缅甸语却相当一致。.

新!!: 克钦邦和上缅甸 · 查看更多 »

布朗语

布朗语是分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普洱市、临沧市和少数民族布朗族的民族通用语言。在缅甸联邦共和国的掸邦、克钦邦和泰王国的北部省份也有分布。系属南亚语系佤德昂语支。与佤族的佤语和德昂族的德昂语同属一个语支。布朗语的特点是其拥有较复杂的韵母系统和拥有复辅音声母。标准布朗语以使用人数为多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班章村布朗山布朗族民族乡(原来的新曼俄寨、仗大队)的语音为代表。.

新!!: 克钦邦和布朗语 · 查看更多 »

帕敢

帕敢(ဖားကန့်,Hpakant)是缅甸克钦邦帕敢镇区下辖的一个镇。坐落于曼德勒以北350公里的乌尤河岸边,是世界最闻名的玉矿产地之一。该地区的翡翠玉石产量曾一度高达世界翡翠玉石产量的95%。 2011年,克钦独立军与在玉矿场周围发生激战,约90,000名平民被撤离,数百人死伤。.

新!!: 克钦邦和帕敢 · 查看更多 »

康迪人

康迪人(坎底傣;傣语: ชาวไทคำตี่, Chao Tai Kam Dtee;英语:Khamti people或Tai Khamti),是生活在印度与中国有领土争议的阿鲁納恰尔邦(中国称藏南)、阿薩姆与缅甸西北实皆省坎迪县及克钦邦葡萄县(坎底)的撣族支系,是百越中禽狄。在2000年進行了重新計算,它實際上為13,100,其中4,235人生活在缅甸。他们本来生活在伊洛瓦底江一带,十八世纪出现在印度,仍保持蒙古人种特色。.

新!!: 克钦邦和康迪人 · 查看更多 »

云南等处行中书省

云南等处行中书省(云南行中书省),为直属元朝朝廷的一级行政区,简称“云南”或“云南省”,在当时民间多简称为云南省、云南行省。云南行中书省为元朝中国本部的10个行中书省(不含征东行省等)之一,辖境包括今云南全部、贵州南部、四川东部,广西西部以及泰国、缅甸北部一些地方等,西与四川等处行中书省接壤。.

新!!: 克钦邦和云南等处行中书省 · 查看更多 »

云南省 (清)

云南省(v),为清朝的内地十八省的一个省。1659年,设云南巡抚,1898年,戊戌变法一度废除云南巡抚,1904年,裁撤云南巡抚。1659年,设云贵总督,1661年,改为云南总督,1665年,合并为云贵总督,1673年,专设云南总督,1674年,复为云贵总督,1736年,云贵总督再改为云南总督,1747年,复为云贵总督。.

新!!: 克钦邦和云南省 (清) · 查看更多 »

开加博峰

开加博峰又称卡加伯拉吉山(缅甸语:)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一座山峰,位于缅甸北部克钦邦内,靠近中国边境,海拔5,881米。它是缅甸的最高峰,也是东南亚最高的山峰。东北坡有冰川下垂,由此发源的河流都南下注入恩梅开江。 缅甸政府于1996年1月30日在开加博峰周围设立开加博峰国家保护区,并于1998年11月10日设立开加博峰国家公园。.

新!!: 克钦邦和开加博峰 · 查看更多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傣那语:ᥖᥬᥳᥑᥨᥒᥰ ,傣仂语:ᦺᦎᧉᦆᦳᧂ ,载瓦语:,景颇语:),简称德宏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下辖的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部。除东面与保山市相邻外,其余三面皆与缅甸接壤。地处横断山脉南段边缘,高黎贡山西部延伸的切割山原谷地,地势东北高而陡峻,西南低而宽缓。怒江、大盈江、瑞丽江流经境内。全州总面积1.12万平方公里,人口127.9万,汉族人口比例约52%,傣族和景颇族人口比例分別约29%和11%。自治州首府驻芒市。.

新!!: 克钦邦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查看更多 »

德昂语

德昂语,原称崩龙语,是德昂族的民族通用语言,约有50万人使用,主要分布在缅甸联邦共和国的掸邦、克钦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临沧市有1万多人使用,在泰王国的北部省份也有5000人使用。在中国的德昂族由于长期与周边他族交往,多数兼通他族语言(傣语、汉语、景颇语、佤语),其中以傣语和汉语为主。在潞西县甚至有许多德昂族民被傣化、汉化,不会德昂语,完全改用傣语(傣那语)或汉语(西南官话)。这些地区的德昂语中亦掺杂许多傣语、汉语借词。缅甸、泰国境内的德昂族分别兼通缅甸语和泰语。德昂语系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语支。中国境内另一跨境少数民族佤族的佤语接近德昂语,与布朗族的布朗语同属一个语支,与中国境内越南语的变体-京语有远亲关系(但京语、越南语的语言系属尚存较多歧义)。标准德昂语以使用人数为多的缅甸掸邦的语音为代表,而中国和泰国境内的德昂族没有实际的标准语音,在书写文字方面采用缅甸德昂语正文法。.

新!!: 克钦邦和德昂语 · 查看更多 »

和平 (克钦邦)

和平(ဟိုပင်မြို့)是缅甸克钦邦下辖的一个镇。它位于曼德勒至密支那铁路主线上,距离仰光以北745米。该镇也位于与莫冈之间到达的公路上。.

新!!: 克钦邦和和平 (克钦邦) · 查看更多 »

傈僳民族发展党

傈僳民族发展党 (လီဆူးအမျိုးသားဖွံ့ဖြိုးရေးပါတီ,Lisu National Development Party,縮寫 LNDP)是缅甸的一个少数民族政党。该党试图在缅甸政坛中为傈僳族谋取正当权益。在2015年緬甸議會選舉中,该党赢得了2个人民院席位和掸邦议会(包括1个民族事务部长)席位。该党主张在葡萄县的五个镇区(葡萄镇区、玛仓堡镇区、广朗普镇区、绍劳镇区、其培镇区)成立傈僳族自治区。.

新!!: 克钦邦和傈僳民族发展党 · 查看更多 »

傈僳族

傈僳族(英文:Lisu; Li-Su; Lisaw;泰文:ลีสู่)發源於青康藏高原北部,是中国、緬甸、印度、和泰國的一个跨國性質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中心在中國原來的西康省(即現今云南省、四川省、西藏之間的州縣)和古代雲南騰越州的坎底地區、江心坡地區(即現今緬北克欽邦的葡萄縣,為中国傳統線和英國麥克馬洪綫東段之間的未定界领土於1960年歸屬緬甸邦聯而設立的)。.

新!!: 克钦邦和傈僳族 · 查看更多 »

全缅学生民主阵线

全缅学生民主阵线(မြန်မာနိုင်ငံလုံးဆိုင်ရာကျောင်းသားများဒီမိုကရက်တစ်တပ်ဦး)是缅甸的一个学生政治组织,成立于1988年11月1日8888民主運動后的仰光。该集团的领导层主要由之前流亡的学生担任。全缅学生民主阵线的武装翼参与了其他反政府武装如克钦独立军和克伦民族解放军的协同作战。该组织的目标是将缅甸人民从军事压迫中解放出来,建立一个政治自由、尊重人权以及和平发展的民主、联邦制国家。该组织通过民主选举选出领导人,按照组织规章任职三年。首任领导人为吞昂觉,他也是1974年12月时的学生抗议活动领导者。该组织在缅泰边界拥有七个阵营,一个阵营分布在缅印边界的三个不同地点,一个阵营分布在缅中边界的三个不同地点。它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还有境外分支机构。该组织是(边界反对派的)、亚洲学生协会(Asian Students’ Association)、和世界民主青年联盟等组织的成员。2015年10月12日,缅甸内政部发布行政命令,宣布从即日起将包括全缅学生民主阵线、克伦民族联盟以及掸邦军(南部)在内的3支民族武装从此前官方确定的非法组织名单中除名。该组织的武装被称作88学生军,是缅甸唯一的缅族反政府武装。.

新!!: 克钦邦和全缅学生民主阵线 · 查看更多 »

八莫

八莫(Bhamo),緬甸北部克钦邦的重要貿易城市,是舊中印公路上的城市,為木姐到密支那路上唯一的大城。位于伊洛瓦底江岸,东距缅甸和中国边境65公里。 此地原為一個山地部落,1945年中印公路打通後,正式成為一個重要的交流城。中印公路為本城的唯一聯外公路,也是重要國際通道。 Bhamo.

新!!: 克钦邦和八莫 · 查看更多 »

其培

其培(ချီဖွေမြို့,Chipwi)缅甸北部克钦邦其培镇区辖下的一个镇,位于恩梅开江边。市区附近有一座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云南国际公司建造的小其培水电站,该电站发电能力约占缅甸全国的6%。电站供电范围覆盖克钦邦其培、莫高、莫宁、南巴等地区,并通过南巴跨越克钦邦向实皆省部分地区供电。.

新!!: 克钦邦和其培 · 查看更多 »

克钦

克钦可以指:.

新!!: 克钦邦和克钦 · 查看更多 »

克钦团结民主党

克钦团结民主党(စည်းလုံးညီညွတ်ရေးနှင့် ဒီမိုကရေစီပါတီ ကချင်ပြည်နယ်,Unity and Democracy Party of Kachin State,縮寫 UDPKS),另译克钦邦团结和民主党,是缅甸的一个小政党。该党成立于2010年8月2日,是仅有的几个与联邦巩固与发展党结盟的少数民族政党之一,由此引发了克钦民众对于该党合法性的质疑。该党目前在占有一席。该党对于密松水电站的修建持反对态度,提议永久停建密松水电站。.

新!!: 克钦邦和克钦团结民主党 · 查看更多 »

克钦独立军

克钦独立军(Kachin Independence Army,缩写KIA)或称克钦(人民)解放军目前人數約8000人,是缅甸克钦邦一支独立军队,主要活动于缅甸北部的中缅边境的-zh-hant:胡康河谷;zh-cn:胡冈谷地;-(Hukawng Valley),1994年前一直与各类缅甸中央政府战斗寻求独立。 克钦独立军成立于1961年2月5日,是同年的反政府“景颇族(克钦族)分裂运动”克钦独立组织(KIO)的武装力量,它发源于二战时期的101克钦突击队。 按照Shwe Lu Maung的说法,克钦独立组织和其它民族抵抗力量是为了一个缅甸联邦而战斗。分裂者与分裂运动之类术语为缅甸军政府与其它反联邦分子所使用。 克钦独立组织以前和现在的领袖包括Naw Seng、Zau Seng、Pungshwi Zau Seng、Maran Brang Seng、早梅(Malizup Zau Mai)、Lamung Tu Jai、Zawng Hra、丁英(Zahkung Ting Ying)以及泽龙(Gauri Zau Seng)。 尽管其目标更倾向民族问题而不是共产主义,但该组织存在的早期正处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关系低潮期,因此得到了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扶持。組織的勢力大小一直不斷的波動,大約估計在4000或5000人(由一項1980年代中期的估算得知)至8000人(在1990年代晚期的估計)。在與仰光的中央政府作戰的期間,克欽獨立軍由四個地區性的旅級單位組成。一般來說相信獨立軍的實力在1991年,與政府軍簽訂停火條約以後逐漸穩定成長。從那時起,克欽獨立軍的主要收入來自於伐木(以柚木为主)、經營賭場(部分分布在中缅边境)、買賣玉石和對跨國界貿易稅收,同時在整個克欽邦和撣邦北部招募新兵。根據一項2009年的估計,獨立軍應該有15000名到25000名屬於正規成員的男女。 克欽獨立軍在泰國保有一個小基地,並在該處進行和外界的貿易。獨立軍控制了大範圍的鴉片生產地區並強勢的介入其出口貿易。 在1980年代晚期,中華人民共和國停止對克欽獨立軍的援助,而緬甸的中央政府開始挑撥離間那些反對緬甸統治,並且原本就缺乏良好組織的獨立團體。在1991年,克欽獨立軍位在克欽邦和撣邦邊界的第四旅由克欽獨立軍中分離而出,並獨自和政府簽訂了和平協定。克欽獨立組織接下來面對了其他的內部分裂。在1994年2月,克欽獨立軍和中央政府簽訂了停火協定。不過在那之前,該組織在事實上(但非法理上)就於克欽邦建立了獨立的統治勢力。儘管政府軍已經奪回了克欽邦一帶的土地,克欽獨立軍在停火協定之後依然續存。 2011年6月9日,克欽獨立軍再度與政府軍開戰,並於14日拒絕政府軍停火要求,持續在靠近滇緬邊境與政府軍激戰。.

新!!: 克钦邦和克钦独立军 · 查看更多 »

克钦独立组织

克钦独立组织(ကချင်လွတ်လပ်ရေး အဖွဲ့ချုပ်,Kachin Independence Organisation,简称KIO)是缅甸的一个克钦族(景颇族)政治组织,在1960年代至90年代有效地控制了克钦邦(不包括主要城市和铁路),直到1994年与缅甸政府停火 。KIO成立于1961年2月5日。 1994年的停火止住了克钦族与缅族的冲突,但没有解决其根源。KIO继续对克钦邦的大部分地区施加影响,与缅甸政府的政治关系仍然紧张。 KIO在克钦邦维持了一个缅甸法律外的官僚体系,并且拥有对克钦邦与中国接壤边境地区的独家控制权。在这个领土内,KIO设有警察部门,消防队,教育系统,移民部门和其他自治机构。 KIO总部位于能够俯瞰边境小镇拉咱的山丘上,人口约为7,500人。总部于2005年搬迁至此。之前的总部位于较高海拔的芭蕉。 KIO在与中国的边境口岸征收税款,并在克钦邦境内从事各种商业交易,通常涉及开采玉石,木材和黄金等自然资源。由于与缅甸军政府的业务往来,部分KIO的高层领导人因腐败而闻名。 2002年,KIO开始了一项宏大的鸦片铲除计划,得到了国际观察员的认可。KIO的军事部队是克钦独立军(KIA)。在克钦邦驻扎有6个旅,掸邦北部还有一个旅,此外还有一个机动队。克钦独立军还在首府拉咱附近设有军事学院和军官培训学校。.

新!!: 克钦邦和克钦独立组织 · 查看更多 »

克钦邦民主党

克钦邦民主党 (ကချင်ပြည်နယ်ဒီမိုကရေစီပါတီ,Kachin State Democracy Party,縮寫 KSDP)是缅甸的一个少数民族政党。该党由克钦独立组织前副主席马南杜加博士于2013年成立。 由于马南杜加与克钦独立组织的关系,选举委员会拒绝了克钦邦民主党参加2010年缅甸议会选举最初要求。.

新!!: 克钦邦和克钦邦民主党 · 查看更多 »

勒期语

勒期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最接近载瓦语。是景颇族勒期支系的语言,主要分布于缅甸克钦邦(3万人)和中国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陇川、盈江、瑞丽等县(2000人)。.

新!!: 克钦邦和勒期语 · 查看更多 »

緬甸共產黨

缅甸共产党(ဗမာပြည်ကွန်မြူနစ်ပါတီ)是缅甸的一个共产主义政党。该党成立於1939年8月15日,昂山为第一任总书记。目前,该党在缅甸属于非法组织,主要在秘密状态下运作。 1939年10月1日,昂山聯合德欽黨、緬甸共產黨、貧民黨等組成自由聯盟(亦稱緬甸出路派組織),由巴莫出任主席,昂山出任總書記。1941年,昂山带领29名青年(史称「三十志士」)到日本占领的海南岛接受軍事訓練,准备组织武装起义配合日军侵入英属缅甸。事实上,昂山此时也已经脱离了缅甸共产党。而此前由于德欽丹東、德欽索等骨干被捕,缅甸共产党无形中陷于瓦解,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暴发,1942年1月日本军队从马来西亚和泰国侵入缅甸,德钦丹东、德欽索等出狱,德欽索任緬甸共產黨第二任总书记,1946年3月,由于清算白劳德路线造成缅甸共产党内部第一次大分裂,德欽索与其它七个中央委员脱离缅共另行组织红旗共产党,德欽索任红旗共产党中央总书记,缅甸共产党则重新组成新的中央,选举德钦丹东出任中央总书记(后改称中央委员会主席)。1944年8月到9月,缅共、“缅甸国民军”(昂山为首)、“缅甸人民革命党”(即缅甸社会党前身)等团体领导人在吴努家中举行了会议,成立“緬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昂山任最高领导人,德钦丹东任总书记,德欽索任政治领导人,奈温也量重要领导人之一。“同盟”内部在对待一系列与英人合作与独立形式的问题上,出现了严重的分歧。缅甸共产党对于昂山的“中间路线”进行了强烈的抨击。1946年10月10日,由于共产党批评昂山镇压罢工,“同盟”执行委员会通过决议,把缅甸共产党排除出了“同盟”。 缅甸独立后,缅甸共产党坚持反对吴努政府,1948年8月,吴努政府向缅甸共产党全面进攻,缅共被迫转入地下,并开展武装斗争,緬甸共產黨在1960年代失去位於緬甸中部的根據地之後,很快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支持下,有一批缅共领导人在中国北京国际马列主义学院学习,后分别被派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4野战军挂职学习。在地方挂职学习地四川省、贵州凯里、云南昆明对一部分缅甸人秘密进行培训,其中有815军区司令丁莱、东北军区参谋长余剑、果敢彭家声、克钦邦丁英、佤邦赵尼来等,后来在緬甸東北部重新建立,當中包括了佤邦、克钦邦、果敢。缅共中央所在地设在勐固。 如同緬甸其他爭取自治的少數民族一樣,佤邦得到緬甸共產黨的支持,但結果他們亦與果敢一樣背叛了緬共。結果,緬共的領導人在8888起義事件中被逼出走中國。 吳奈溫領導的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政权垮台後,佤民族组织與新的軍政府簽訂停火協議及和平協議。 1989年3月12日,彭家聲的果敢部隊於果敢縣宣佈脫離緬甸共產黨,並组建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是年,與緬甸軍政權逹成停戰協議。4月,林明賢之815軍區宣佈脫離緬甸共產黨,並另立門戶組織撣邦東部民族民主同盟軍。同年,與緬甸軍政權逹成停戰協議。4月17日,鮑有祥之佤部隊於佤邦宣佈脫離緬甸共產黨,並成立緬甸国家團結黨(不久更名為佤邦联合党),武裝部隊命名為佤邦联合军。5月18日,佤邦與緬甸軍政權逹成停戰協議。9月,101军区司令员丁英宣布脱离缅甸共产党,成立克钦新民主独立军。至此,緬甸共產黨的根据地彻底瓦解。 在1989年缅共失利后,缅共中央委员赛昂温向军政府投降。赛昂温是缅共唯一一个掸族中央委员,也是唯一一个向军政府投降的中央委员。而其他领导人选择流亡中国,继续坚持地下斗争。 1990年代,缅甸政府曾宣布挫败了一次缅共组织的暴动,60多名军官被逮捕。据说,现在若开地区仍然有缅共游击队在活动。 缅共的余部败走中国后,以也波晋孟为首对党组织进行了重组。缅共余部骨干大都是原来北上的缅族学生,后来还有一些本土人士加入。.

新!!: 克钦邦和緬甸共產黨 · 查看更多 »

緬甸華人

緬甸華人(မြန်မာတရုတ်လူမျိုး),簡稱緬華,是指生長於緬甸或移民緬甸的華人。他們是海外華人(華裔)一部分。在人口上,緬甸華人的人口少於其他東南亞國家的華人。儘管官方數字認為緬甸汉族佔緬甸總人口3%左右,但實際數字很可能更高,沒有被統計在內的人包括:混血兒、在清朝因满清镇压而来到缅甸的汉族人後裔、許多為逃避缅族人歧視而瞞報華人身份的緬甸華人、自1990年代以來移居上緬甸的中国新住民(據估計多達200萬,但由於缺乏可靠的人口普查,不算在內。)截至2012年,緬甸華人人口估計為160萬。 緬甸華人是公認的中產階級族群,在緬甸社會各個層面都有很好的代表性。緬甸華人也在緬甸的商業領域發揮主導作用,把持著緬甸經濟,同時也積極融入緬甸當地主流文化。緬甸華人雖然在經濟上取得較大成功,但長期以來一直受到緬甸政府的嚴重壓迫。緬甸華人中除了果敢華人以外,其民族身分基本不被緬甸政府承認。此外,擁有華人血統的人在緬甸政治舞台上有很強的影響力,其中包括欽紐、奈溫、等幾位重要的政治人物。 緬甸華人一般分為閩南人(福建人)、廣府人、客家人和云南人。閩粵兩省的僑民佔緬甸華人總數的45%。.

新!!: 克钦邦和緬甸華人 · 查看更多 »

红掸民族军

红掸民族军(Shanni Nationalities Army,缩写SNA),又译掸尼民族军,是缅甸克钦邦的一支掸族少数民族地方武装。根据克钦政府第一副主席、克钦独立军总参谋长衮汤甘双的说法,红掸民族军得到了缅甸政府军的支持以平衡克钦独立军的势力。.

新!!: 克钦邦和红掸民族军 · 查看更多 »

约瑟夫·布鲁诺·斯洛文斯基

约瑟夫·布鲁诺·斯洛文斯基(Joseph Bruno Slowinski,1962,11,15-2001,9,12),别名“乔”(Joe),美国爬虫学家。1962年11月15日出生于美国纽约。1984年毕业于堪萨斯大学,获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迈阿密大学,师从著名爬虫学家杰伊·M·萨维奇博士,获生物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国家自然史博物馆和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进行博士后工作,生前在路易斯安那大学任生物学教授。 约瑟夫·布鲁诺·斯洛文斯基是两栖爬行动物第一个网上杂志--《当代爬虫》的联合创始人,并担任其编辑和总编。 他也是加州科学院爬虫部馆长。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毒蛇。 2001年9月11日,在偏僻的的缅甸北部克钦邦葡萄县一个叫做 Rat Baw的村子进行田野毒蛇研究,斯洛文斯基博士被一条幼年银环蛇 咬伤。 29个半小时后,经过几次失败的紧急医疗处置尝试,他去世了。 他死的那天晚上天气特别恶劣,直升机运输斯洛文斯基到大医院治疗是不可能的。并使其无法携带医疗用品至营地。 已经有三个物种用斯洛文斯基名字命名:北美甲种玉米蛇(Pantherophis slowinskii);弯趾壁虎,原产于缅甸(Cyrtodactylus slowinskii)的一个物种以及一个新的金环蛇物种,原产于越南的斯洛文斯基金环蛇 。.

新!!: 克钦邦和约瑟夫·布鲁诺·斯洛文斯基 · 查看更多 »

缅甸

缅甸联邦共和国(ပြည်ထောင်စု သမ္မတ မြန်မာနိုင်ငံတော်;pyi-daung-zu tham-ma-da myan-ma-naing-ngan-daw),简称缅甸(မြန်မာ;myan-ma),是一個东南亚國家,位於中南半岛西部,西北鄰印度和孟加拉,东北靠中國,东南接泰國与寮國。為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其南临安达曼海,西南濒孟加拉湾,海岸线总长1,930公里,佔国境线总长三分之一。國土面积约67.65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40大国家、东南亚第二大国。人口5000多万,世界排名第25位。首都為奈比多,2005年以前設於最大城市仰光。.

新!!: 克钦邦和缅甸 · 查看更多 »

缅甸反政府武装列表

此列表是缅甸反政府武装的不完整名录。.

新!!: 克钦邦和缅甸反政府武装列表 · 查看更多 »

缅甸内战

缅甸内战是指在1948年从英国独立后,缅甸国内发生的一系列持续武装反抗活动。缅甸内战被视作当今世界持续时间最长的内战。.

新!!: 克钦邦和缅甸内战 · 查看更多 »

缅甸灰野狗

缅甸灰野狗(英语:Gray Dhole或Myanmar gray wild dog或Burmese gray wild dog)是缅甸的一种未确认的犬科动物,目击报告主要来自克钦邦的伊洛瓦底江附近的比当禁猎区(Pidaung Game Sanctuary)和勃固省的Thayagon。它被描述为有体长很短,有一身深灰的皮,黑色的口鼻部和圆耳。缅甸人说缅甸有两种野狗,一种大的一种小的。.

新!!: 克钦邦和缅甸灰野狗 · 查看更多 »

缅甸独龙族

缅甸独龙族是从距今大约200年前在中国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流域定居的世居民族——從独龙族分离出来。该部分独龙人因为受到西藏察隅县藏族的侵袭,被逼离开世居的独龙江河谷,翻越中缅界山达拉纳卡山口(Thalalarkha pass),定居在缅北克钦邦的胡康河谷。缅甸独龙族不论男女均披长发,皮肤细腻,男性胡须稀少,不仔细审视不容易分辨出男女。逃至胡康河谷后,他们隐居于山林,以狩猎、采集野果和寻找山芋为食。不与 外族通婚,因人口基数小,后来不得不兄妹通婚,因此后代罹患遗传病、精神病者甚多,身材普遍矮小,被称为缅甸的侏儒民族。加之胡康河谷土壤缺碘,其后代罹患克汀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呆小病)及甲状腺肿者甚多。 1962年8月,缅甸当时执政的缅甸革命委员会派医疗组到缅甸独龙族定居点调查,纯血统的独龙人有68人,其中男性38人,女性30人,男性平均身高1.47m,女性1.40m。 1997年克钦邦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再次赴该地调查,纯血统的独龙人已仅幸存8人。2001年10月,美国动物学家艾倫·拉賓諾維茨再次探访该地,纯血统的独龙人已经只有3 人,包括39岁的Dawi(唯一男性)和他的两个姐姐,他们决定不再兄妹通婚,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近亲结婚后代不好,但是,其他部落的人也不愿意和他们通婚,因此,缅甸独龙族估计会在Dawi的手上绝种。.

新!!: 克钦邦和缅甸独龙族 · 查看更多 »

缅甸行政区划

缅甸全国划分为七个省(တိုင်းဒေသကြီး,Region)、七个邦(ပြည်နယ်,State)和一個聯邦區(内比都联邦区;နေပြည်တော် ပြည်တောင်စုနယ်မြေ,Naypyidaw Union Territory)。7个省的主要人口为缅族,7个邦的主要人口由当地的少数民族构成。.

新!!: 克钦邦和缅甸行政区划 · 查看更多 »

缅甸民族

缅甸是个民族众多的国家。获得缅甸政府承认的民族()有135个。未获政府承认的民族有缅甸华人(果敢华人除外,占缅甸总人口的2.5%)、印裔缅甸人(占1.25%)等。还有少数罗兴亚人(实际为来自孟加拉国的混血民族,缅甸政府被指对他们种族压迫)。.

新!!: 克钦邦和缅甸民族 · 查看更多 »

翁山蘇姬

翁山蘇姬(,拉丁转写:Aung San Suu Kyi,,;),缅甸的政治家、外交家和作家,現任國務資政和緬甸外交部部長。昂山是全國民主聯盟的創辦人之一、現任主席和前總書記,生于缅甸仰光,父親為被緬甸人民尊稱為國父的翁山將軍。 1990年其帶領全國民主聯盟贏得大選的勝利,但選舉結果被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軍政府)作廢。其後21年間她被軍政府斷斷續續軟禁於其寓所中長達15年,受各界人士與國際特赦組織持續援助,2010年11月13日緬甸大選後终於獲釋。2013年3月10日在仰光舉行的全國民主聯盟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主席一職 。 1990年獲得萨哈罗夫奖,翌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2012年4月她成功当选緬甸國會下议院议员,并于5月2日正式上任。2012年9月獲美國國會頒發最高榮譽的國會金質獎章。 2016年3月接任缅甸外交部、总统府事務部两個部的部长。4月同時出任新設置的國務資政一職,被外界視為相當於緬甸總理的職務,成為實際的领导人。.

新!!: 克钦邦和翁山蘇姬 · 查看更多 »

翡翠

翡翠也称翡翠玉、輝玉、翠玉、硬玉、缅甸玉,是玉的一种,颜色呈翠绿色(称之翠)或红色(称之翡)。 翡翠的名称来自鸟名,这种鸟的羽毛非常鲜艳,雄性的羽毛呈红色,名翡鸟,雌性的羽毛呈绿色,名翠鸟,合称翡翠,明朝时,缅甸玉传入中国后,就冠以「翡翠」之名。.

新!!: 克钦邦和翡翠 · 查看更多 »

瑙蒙短尾鹛

瑙蒙短尾鹛(学名:Jabouilleia danjoui naungmungensis)是2004年2月在缅甸北部克钦邦葡萄县瑙蒙(Naung Mung)发现的一种雀眉科鸟类,起初以为是一个新发现的物种,经进一步研究,现在认为是弯嘴短尾鹛的一个亚种。.

新!!: 克钦邦和瑙蒙短尾鹛 · 查看更多 »

甘拜地

拜地(ကန်ပိုက်တီမြို့,Kanpitetee或Kambaiti、Kanpaiti等),又译甘败地或甘拜迪,是缅甸克钦邦的一个边境口岸小镇,与中国腾冲市猴桥镇接壤。该镇设有甘拜地口岸,与之对接的是中方的猴桥口岸。2009年8月1日,由保山市出资350万元人民币援建的甘拜地口岸联检大楼正式移交缅方。.

新!!: 克钦邦和甘拜地 · 查看更多 »

無代表國家和民族組織

無代表國家和民族組織,或譯為無代表席位國家和民族組織、無席次國家民族組織、不被代表之民族與人民組織、非聯合國會員國家及民族組織等(The Unrepresented Nations and Peoples Organization,簡稱UNPO),是由多個沒有聯合國席位的國家或政治實體組成的一個非政府組織,成立於1991年2月11日,目前有58個會員,總部設在荷蘭海牙。由於該組織的結構參考聯合國而成,且組織性較嚴密,故也暱稱作「小聯合國」。此會主張以非暴力手段,來解決各成員的主權爭議,但不代表成員國之間必須擁有外交關係。 該會訂定以下五大原則:.

新!!: 克钦邦和無代表國家和民族組織 · 查看更多 »

片马镇

片马镇是中国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下属的一个镇,位于高黎贡山西坡,西、南、北三面与缅甸克钦邦接壤,东与鲁掌镇相连。「片马」一词来自景颇语,意为“木材堆积的地方”。片馬地區是從緬甸進入西藏、雲南、四川的要道。.

新!!: 克钦邦和片马镇 · 查看更多 »

独龙江

龙江是云南六大水系之一,伊洛瓦底江上游之主幹河道、伊洛瓦底江之源(见《云南省志-地理志》、《云南省志-水利志》)。是云南西北部横断山脉“四江并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源为克劳龙河,由日东尔美和戛达曲汇聚而成,日东尔美为独龙江正源,它发源于伯舒拉岭南部金拉山口的拉卡错,源头位于中国西藏林芝地区察隅县境内,源头溪流名为金通。向南流经担当利卡山和高黎贡山之间的峡谷,即中国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之后转而向西进入缅甸克钦邦,在缅甸克钦邦境内Salaunga附近与恩梅开江的主要支流驼洛江(也称脱落江;缅甸称之为南塔曼河,英文为 Nam Tamai River)汇合,改称为恩梅开江。国内全长250公里,流域面积1947平方公里。缅甸境内段长约30余公里。该江因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的独龙族世居于此而得名。独龙江流域降水丰富,沿岸地勢高低落差极大,水流湍急。.

新!!: 克钦邦和独龙江 · 查看更多 »

莫冈

莫冈(မိုးကောင်း ),又称孟拱(掸语:Mong Kawng)是缅甸克钦邦的一个镇。其坐落于密支那—曼德勒铁路旁。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这里曾是缅甸战役的主战场。.

新!!: 克钦邦和莫冈 · 查看更多 »

马本

本是缅甸掸邦北部的一个镇。它坐落于瑞丽江,与克钦邦的城镇孟密、八莫和密支那道路互通。马本与中国云南省的边境仅,但距曼德勒北部约。.

新!!: 克钦邦和马本 · 查看更多 »

贡山麂

贡山麂(学名:Muntiacus gongshanensis),是鹿科麂属下面的一种,分布于中国云南省高黎贡山、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缅甸北部克钦邦及印度与中国有领土争议的阿鲁纳恰尔邦(中国称藏南)。 最近的基因研究显示,贡山麂与黑麂特别相关,除了皮色有差别外,几乎可以认为是一个种,但仍存争议 。.

新!!: 克钦邦和贡山麂 · 查看更多 »

載瓦人

载瓦族(Zaiwa, tsau˧˩va˥˩; Tsaiwa, Tsaiva)是景颇族的一支,屬于藏缅语族的缅语支,有10多万人,分布在中国云南省和缅甸克钦邦。多数操载瓦语的人也会说景颇语。 中国的载瓦人有8万,占景颇族的多数;缅甸的载瓦人有3万,称为阿齐族(Atsi),属于克钦族群。载瓦是自称,阿齐是景颇语对载瓦人的称呼。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创造出载瓦文,载瓦语被书写。和景颇文一样,载瓦文不标声调符号。.

新!!: 克钦邦和載瓦人 · 查看更多 »

载瓦语

载瓦语()是载瓦人的语言,屬于藏缅语族的缅语支,有10多万人使用,分布在中国云南省和缅甸克钦邦。多数操载瓦语的人也会说景颇语。 中国的载瓦人有8万,占景颇族的多数;缅甸的载瓦人有3万,称为阿齐族,属于克钦族群。载瓦是自称,阿齐是景颇语对载瓦人的称呼。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创造出载瓦文,载瓦语被书写。和景颇文一样,载瓦文不标声调符号。.

新!!: 克钦邦和载瓦语 · 查看更多 »

达杭丹

达杭丹(Taphungdan;Tehaundan;Tahangdan;Tahaundam)是位在缅甸克钦邦葡萄县瑙蒙鎮最北邊的村子,该村位于中缅边境缅甸一侧的开加博峰山脚下,距该山峰14公里,南塔曼河(恩梅开江的支流)源头的岸边,海拔2,438公尺。村民主要是从中国西藏察隅县来的信仰藏传佛教的康巴藏族人,百余年前他们因为寻找缅北野人山的极乐秘境囊塔贵,陆陆续续来到此地定居。此外,这个村也有百余年前从中国独龙江流域迁徙到缅北的缅甸独龙族,但人数已经不到10人。.

新!!: 克钦邦和达杭丹 · 查看更多 »

胡康河谷

胡康河谷(ဟူးကောင်းချိုင့်ဝှမ်း),部分译为胡冈谷地,位于缅甸北部钦敦江上游地区,由达罗盆地和新平洋盆地组成,山高林密。胡康在缅文的意思为“魔鬼居住的地方”。全世界已經探明宝石级的翡翠原料大多产于胡康河谷附近的克钦邦地区。.

新!!: 克钦邦和胡康河谷 · 查看更多 »

阿侬人

阿侬人(Anong/Along/Nung/Nung Rawang),是居住在缅甸克钦邦的日旺人(约12万人)和中国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上帕镇(2200人)、子里甲乡(1100人)、鹿马登乡(2100人)、石月亮乡(2200人)的怒族阿侬支系的总称,他们所操的语言,都是阿侬语。阿侬人有70余个氏族,如:马特旺(Mutwang)、提塞勒旺、色旺(Serwang)、色撒、瓦克、阿古、彭色、瓦达姆空(Wvdamkong),等,因为居住分散,有多种方言,甚至彼此之间不能听懂。克钦邦的日旺人有自己的文字(日旺文),是以马特旺(Mutwang)方言 为基础、用拉丁字母制作。.

新!!: 克钦邦和阿侬人 · 查看更多 »

葡萄 (緬甸)

葡萄(ပူတာအိုမြို့),為緬甸克欽邦葡萄縣的市鎮,位於緬北葡萄平原之邁立開江左岸,土壤肥沃,礦產天然資源豐富。葡萄市是一個幽靜的小鄉村,而孕育此地的葡萄平原周圍都是喜馬拉雅山南麓,除生產葡萄外,玉米、黃瓜、葫蘆、稻米也是主要糧食,另外也種植蘭花外銷。 海拔3485呎的奮敢山(Mt.Phungam)是葡萄附近的群峰之一。奮敢山除八月、九月外都蓋著冰雪,而它的西邊約60公里就是緬印邊境(麥克馬洪線中印未定界)。由於它位於偏遠山區有助於保持它原始純潔的森林生態系統及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猴、野豬、山羊可以在這個區域發現。各類蝴蝶,甚至如瀕危的蝴蝶品種都可以在此發現,全世界最小的葉鹿和聚有皮膚滑翔翼的樹蛙為其特有種,因為如此此地吸引了不少登山客來此,尤其以一月到四月最佳。.

新!!: 克钦邦和葡萄 (緬甸) · 查看更多 »

那邦镇

那邦镇,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新!!: 克钦邦和那邦镇 · 查看更多 »

腾冲市

腾冲市是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中缅边境的一个县级市,腾冲市由云南省直辖、保山市代管,治腾越镇。以中缅边境贸易、著名侨乡,以及二战中缅印战区的主战场著称。腾冲被列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

新!!: 克钦邦和腾冲市 · 查看更多 »

艾倫·拉賓諾維茨

艾倫·拉賓諾維茨(Alan Rabinowitz,),全名为艾倫·罗伯特·拉賓諾維茨(Alan Robert Rabinowitz),美国动物学家, 环保主义者,田野生物学家。热衷于大型猫科动物的保护 。.

新!!: 克钦邦和艾倫·拉賓諾維茨 · 查看更多 »

若开军

若开军(ရက္ခိုင့်တပ်မတော်,Arakan Army,縮寫 AA),是缅甸的一支以若开人为主的少数民族地方武装部队,该武装成立于2009年4月10日,为若开民族联盟(ULA)的武装翼,目前由總司令通米亚良所领导。若开军与若开民族军、若开解放军合称为“若开三军”。 若开军参与了,与克钦独立军(KIA)一起对抗缅甸国防军。大多数若开军的士兵都是在克钦独立军的军营内接受训练,然而,若开军在若开邦有额外的训练营。根据缅甸和平监测中心(Myanmar Peace Monitor)的说法,若开军2014年的兵力为1500多人,包括驻扎在缅甸与孟加拉国边界若开邦的人员。《伊洛瓦底》声称,截至2015年9月,若开军有2500名士兵和1万名支持者。.

新!!: 克钦邦和若开军 · 查看更多 »

雲南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云南等處承宣布政使司,简称云南布政司,是明朝在云南地区的一级行政区名,下辖22府5直隶州30县。布政使司衙门驻云南府。.

新!!: 克钦邦和雲南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 查看更多 »

雲遠路

雲遠路军民总管府,元朝的行政区划——路。今缅甸克钦邦中部。 云远路军民总管府,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设置。北为蒙光路、东为蒙怜路、南为蒙莱路。.

新!!: 克钦邦和雲遠路 · 查看更多 »

雷基 (克钦邦)

雷基(လွယ်ဂျယ်မြို့,Lweje或Loije、Lwegel)是缅甸克钦邦下辖的一个市。其与中国云南省陇川县接壤,是缅甸军政府于2002年开放的与4个领国进行边境贸易的10个边境城市之一。.

新!!: 克钦邦和雷基 (克钦邦) · 查看更多 »

枯門嶺

枯門嶺,緬甸稱為克欽山區,位於中國、緬甸及印度的交界處,綿延千里(近3百公里),至今山區大多還是未被開發的原始森林。由於此地居住的克欽族被認為未接受文明,故此亦有「野人山」之稱。 19世纪末,《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款》中,只划分了中缅两国的中段、南段边界,至于中缅北段克欽山區,即尖高山以北的地区,条约规定俟将来查明该处情形稍详,两国再划定界线,后來被劃歸緬甸。.

新!!: 克钦邦和枯門嶺 · 查看更多 »

掸邦

掸邦(Shan States)(ရှမ်းပြည်နယ်,掸语:မိုင်းတႆး ),是缅甸联邦的一个邦,155,801平方公里,人口约800多万人(2005年),是缅甸联邦裡面积最大和人口最多的一个邦。主體居民掸族自称傣族。首府东枝。.

新!!: 克钦邦和掸邦 · 查看更多 »

掸族

掸族(တႆး;,ရှမ်းလူမျိုး;;ไทใหญ่ or ฉาน)一般是指緬甸掸邦的壮侗语族,自称“傣”。“掸”是緬族對他們的稱呼,可能是暹罗一词的讹传。“掸”指的是缅甸境内的泰老民族,英治缅甸时期,英国曾将Shan一词指称所有泰老民族(包括老挝、泰国和中国云南)。掸族缅甸曼德勒省、克钦邦与克倫邦也有,估計人數約600萬。狭义的掸族指的是大傣(傣亞〔Tai〕或傣隆〔Tai Long〕)。 按照自称的不同可以分为五个主要分支:.

新!!: 克钦邦和掸族 · 查看更多 »

恩版腊

恩版腊,缅甸克钦族政治和军师领导人。他是克钦独立组织主席以及克钦独立军的高级指挥官;他曾担任克钦独立组织副主席和全国民族联合联邦委员会会长。缅甸时间2018年1月26日,恩版腊在克钦独立组织总部拉咱举行了就职宣誓仪式。.

新!!: 克钦邦和恩版腊 · 查看更多 »

板南丁

板南丁(Pannandin),又译邦南丁,是缅甸克钦邦葡萄县瑙蒙镇区下辖的一个镇。该镇位于独龙江与脱落江汇合形成恩梅开江处附近。2014年该镇人口为1,758人。.

新!!: 克钦邦和板南丁 · 查看更多 »

板瓦 (克钦邦)

板瓦(Pangwa),又译邦瓦,是缅甸克钦邦密支那縣其培镇区下辖的一个镇。该镇位于中缅边界,靠近中国腾冲的猴桥口岸。该镇也是缅甸少数民族地方武装克钦新民主军的驻扎地。.

新!!: 克钦邦和板瓦 (克钦邦) · 查看更多 »

槳角幽冥蟻屬

槳角幽冥蟻屬 (Linguamyrmex)是蟻科中一個已滅絕的屬,隸屬於(Sphecomyrminae),且為(Haidomyrmecini)裡5個屬的其中一屬。本屬之下只有一個物種,弗拉德槳角幽冥蟻(Linguamyrmex vladi),由從亞洲出產的後白堊紀化石中發現。.

新!!: 克钦邦和槳角幽冥蟻屬 · 查看更多 »

欣贝延

欣贝延旧称新背洋、新平洋,雲南馬幫遷移至此,認為是新的平原而得名。.

新!!: 克钦邦和欣贝延 · 查看更多 »

欽敦江

欽敦江(ချင်းတွင်းမြစ်)又译作亲敦江(Chindwin River),旧译更的宛江。是緬甸的河流,屬於該國主要河流伊洛瓦底江(Ayeyarwady)的最大支流,河道全長1,207公里,發源自克欽邦內座標的地方,上游名塔奈河(Tanai),源于枯门岭南端西侧。向南轉東南方向流經廣闊的中部平原,最後在座標、敏建(Myingyan)以下约10公里流入伊洛瓦底江。流域总面积约114,000平方公里(44,000平方哩)。主要支流有乌尤(Uyu)河(又译作雾露河)和密沙(Myittha)河。.

新!!: 克钦邦和欽敦江 · 查看更多 »

江心坡

江心坡是指位于云南高黎贡山以西的恩梅開江及迈立開江之间的地带,面积约为27000平方公里。北起西藏最南的察隅县,西至迈立開江,东至恩梅開江,南到两江汇流处。这一地域范围见于中华民国时期各版本云南省地图。 江心坡原分三部,北高南低,上部名江头地,又叫卡枯戛,中部名中石旦,又叫格昂卡,下部名下石旦,又叫卢南卡。上部寒冷,而中、下部炎热。炎热地区传染病易兹生,因而疾病较多。密支那以北的大部分缅北地区,為麥克馬洪線东段。现在属缅甸克钦邦。 某些中华民国人士認為江心坡為中國固有傳統领土,這片土地是明清時期雲南騰越州所屬的大塘、止那等土司控制的地方。江心坡地区的原主要土司,比如孟养、里麻等地土司(孟养土司的管辖地还要越过江心坡以西)曾受过明、清两代王朝册封,且實際居住者皆為傈僳族、景頗族、漢族和雲南其它民族,並沒有今日中下緬甸的緬族、撣族、欽族等。土司是由明清兩代政府派任管理當地土著的地方官,而現代克欽邦和撣邦的獨立爭議也是由此而來。自明代起,中緬雙方就經常因邊境領土問題發生戰事,例如明代开设三宣六慰,1531年(明嘉靖十年)缅甸东吁王朝建立,逐步统一缅甸,并不断进攻明朝所属的土司,見人民出版社《世界通史》,由此可見,當時的土司基本上是受明朝政府控制。清朝建立,亦先後於順治及乾隆年間征討緬甸,使其成為中國藩屬。清末的《皇朝一统图》和民国初期的地图,并无标注江心坡和上述割讓地區为中国领土。1935年“上海世界舆地学社”出版发行《中华最新形势一览图》用未定国界把江心坡划为中国领土,而且把南部争议区的国界划到萨尔温江,显然是为了中英边界谈判作准备。.

新!!: 克钦邦和江心坡 · 查看更多 »

泰亮民族发展党

泰亮民族发展党(တိုင်းလိုင်(ရှမ်းနီ)အမျိုးသားများ ဖွံ့ဖြိုးတိုးတက်ရေးပါတီ,Tai-Leng Nationalities Development Party,縮寫 TNDP或TLNDP),又译傣亮民族发展党、傣楞民族发展党,又称红掸民族发展党(Shanni Nationalities Development Party,縮寫SNDP),是缅甸的一个小政党。红掸民族发展党主张从克钦邦和实皆省划分出一个红掸邦来。.

新!!: 克钦邦和泰亮民族发展党 · 查看更多 »

泛克钦发展协会

泛克钦发展协会(Pan Kachin Development Society,PKDS),又称“文蚌同盟”、“泛克钦组织”,是由旅居中国、缅甸和印度三国之外的的“文蚌民族”学者、富商和其他知名人物,于1994年6月11日在泰国清迈( Chiangmai)宣布成立的。现任主席詹杜敖(Nsang Tu Awng)。 该协会的主要宗旨是,在克钦独立组织(Kachin Independence Organization;KIO)管辖的缅甸克钦邦,帮助建立的基础教育和医疗试点项目、帮助振兴中国、与中国有领土争议的印度阿鲁纳恰尔邦(中国称藏南)及阿萨姆邦之克钦族的文化和语言。.

新!!: 克钦邦和泛克钦发展协会 · 查看更多 »

本帕本山

本帕本山是缅甸克钦邦枯門嶺的最高峰。该山高度为3411米,地形突起度为1636米,是东南亚超突山峰之一。.

新!!: 克钦邦和本帕本山 · 查看更多 »

明平云南之战

明平云南之战,是汉人主导的明朝将蒙古人主导的元朝驱逐出中国的最后阶段。战争双方都使用了穆斯林部队。 1381年,明朝出动30万汉族和回族部队,消灭元朝在云南的残余势力。明朝将领傅友德、沐英和蓝玉率军攻打蒙古和穆斯林军队。1382年1月6日,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兵败自杀。忠于明朝的回族部队占领了云南。沐英和他的家族后来获得在云南全省世袭驻军地位,一直到咒水之难随南明永历帝入缅甸東吁王朝北部(今克钦邦东北部的八莫)边境的沐天波。 战争结束后,明朝将军蓝玉和傅友德阉割了380名蒙古和回族穆斯林俘虏。他们许多人成为太监,服务明朝皇帝。 其中一名太监就是郑和。 汉人士兵也参与了战争。他们与汉族、苗族与瑶族妇女的后代被称为“屯堡人”,以区别于在以后的几个世纪移民到云贵的汉人。屯堡人今天仍然生活在贵州、云南。.

新!!: 克钦邦和明平云南之战 · 查看更多 »

昔董

昔董(Sadung或Sadon)是缅北克钦邦的一个小镇,是腾冲通往密支那的必经之地,主要居住华人、缅族、傣族、傈僳族、景颇族等,人口约2万人。镇上有一座中文学校——华兴学校。.

新!!: 克钦邦和昔董 · 查看更多 »

昆吞乌

昆吞乌( ခွန်ထွန်းဦး,),生于撣邦昔卜,也常根据缅甸敬语写作吳昆吞烏,是缅甸撣邦政治人物。1965-1967年获仰光大学法学学士学位,之后成为印尼驻缅甸使馆的军事专员。1990年曾代表撣族民主联盟参加议会选举,该党在其中获得了23个席位,然而军政府拒不承认选举结果。数年后,撣族民主联盟与其他3个少数民族党派与全国民主联盟结成了联盟,并与执政党谈判。2005年因“叛国、诽谤和煽动对政府的不满”的罪名被判入狱93年而被关押在克钦邦葡萄县的监狱。大赦国际等人权组织将他列为政治犯,谴责对他的羁押。 2012年1月13日,包括他在内的651名被判刑人员获得释放。.

新!!: 克钦邦和昆吞乌 · 查看更多 »

文蚌民族

文蚌民族亦称为景颇文蚌(Jinghpo Wunpong;Jinghpaw Wunpawng ;景颇联合;大景颇族 ),是指定居在缅甸北部克钦邦、中国云南和印度东北部与中国有领土争议的阿鲁纳恰尔邦(中国称为藏南)的克钦族各个支系,如载瓦(Zaiwa)、卡库(Hkahku)、高伊(Guari)、马尤(Maru;浪速)、勒期(Lashi或Lechi)、浪峨(中国称阿昌族)、日旺(包括中国的怒族独龙支系及阿侬支系和独龙族)、景颇族、傈僳族等古代牦牛羌的后裔。 文蚌民族认为,大约在10000至6000年前,其祖先发源于北方寒冷的“天然平顶山”大草原(景颇语:“木拽省腊崩”)的日月山(据说就是青海省的日月山),是古代牦牛羌的后裔,将牛作为图腾崇拜,因此不食水牛肉。 文蚌民族先民开始从“蒙古利亚”(Mongolia,蒙古人地方)的“木拽省腊崩”(天然平顶山,河湟地区)迁到“户练央旦卯”(平坦之地,甘南、陕西宝鸡一带),之后进入“颇究桑昔卯”(大森林地区,藏东南与川西林区),再迁到“哲聂林真卯”(红土高原,川西、滇西北一带)。又过了若干年,除一部分留在云南原地外,部份迁徙到了缅甸,还有一部分来到了印度东北部(包括与中国有领土争议的阿鲁纳恰尔邦),逐渐形成了跨越中、缅、印三国的若干文蚌民族部落。.

新!!: 克钦邦和文蚌民族 · 查看更多 »

思可法

思可法(),又译思可发,《元史》作死可伐,《孟卯古代诸王史》作思汗法、思汉法;《缅史》作多基法;《华人莅缅记》作思钦法,元朝孟卯(今云南瑞丽)土司。他是傣族人刹远的女婿,继承麓川土司之位。趁元朝梁王和大理段氏在云南争权时,占据滇西。1345年,元朝讨伐,无功而返。之后思可发占领威远、远干。被元朝封为麓川平缅宣慰使。他是阿豪姆王国始祖蘇卡法的姪子。.

新!!: 克钦邦和思可法 · 查看更多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老傈僳文:ꓠꓳ-ꓟꓵ ꓡꓲ-ꓢꓴ ꓫꓵꓽ ꓚꓲꓸ ꓛꓬꓽ ꓗꓪꓼ ꓫꓵꓽ ꓝꓳꓴ,拉丁转写:Nolmut Lisu Shit Jilqait Guatshit Zhou),简称怒江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下辖的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因怒江纵贯全境而得名。北邻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东界迪庆州、丽江市,东南临大理州,南毗保山市,西与缅甸接壤。地处横断山脉北段,云岭、怒山与高黎贡山的峡谷区,怒江、澜沧江、独龙江自北往南流经。州境形状狭长,总面积1.46万平方公里,人口54.2万,自治州首府驻泸水市六库镇。怒江州为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傈僳族人口比例占约48%,还有白族、怒族、普米族、独龙族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其独特地貌使其成为“三江并流”自然奇观的一部分,于2003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新!!: 克钦邦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查看更多 »

景颇语

SIL 景颇语是景颇族人使用的语言之一,在緬甸又稱作克欽語,属于藏缅语族。除景颇语外,有的景颇族还使用缅语支的载瓦语、浪速语、勒期语和博多语。 关于景颇语在藏缅语族中的归类问题,曾有多种尝试。现在一般认为属于萨尔语群。.

新!!: 克钦邦和景颇语 · 查看更多 »

景颇邦

#重定向 克钦邦.

新!!: 克钦邦和景颇邦 · 查看更多 »

景颇族

景颇族,緬甸稱克钦族,是一个主要居住在缅甸克钦邦、撣邦和中国云南省的一个民族,共有約100万人,现在主要信仰基督教。另外,在印度阿萨姆邦和印度控制的藏南地區(印度稱“阿鲁纳恰尔邦”)亦有景頗族(印度稱Singpho)數千人,他們與中國及緬甸的其他景頗族人有密切的關係。.

新!!: 克钦邦和景颇族 · 查看更多 »

2015年1月

; 財經.

新!!: 克钦邦和2015年1月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