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元音長度

指数 元音長度

長元音(vowel length)是指一種持續時間較普通元音發音時較長的元音。與長元音相對的發音時較短的元音稱為短元音。.

目录

  1. 65 关系: ß原始印歐語原始波利尼西亚语卡那卡那富語音系印地語-烏爾都語音系印地語-烏爾都語語法反尾形符古匈牙利字母古英语古撒克遜語吉盧語多瓦祖爾語天城文奄美語婆罗米文尼亚斯语尖音符上古日語上圆圈 (附加符号)中古高地德語中古日語希伯來語注音符號希伯来字母德語正寫法國際音標刚果语喬克托語元音大推移元音高度元音长短克隆克里克语倫巴底語米兰方言粵語寬式國際音標烏爾都字母西里尔字母列表馬拉雅拉姆文马拉雅拉姆语輔音延長舒格南语阿尔巴尼亚语阿維斯陀語阿爾巴尼亞族阿留特語音系邱北壮语鄒語音系長音長音符號色勒库尔语... 扩展索引 (15 更多) »

ß

ß,是德文字母之一,德語讀作 eszett(也就是德語字母S和Z的連讀,國際音標讀作),又稱為 scharfes S(清S)。這個字母在世界目前的語言和書寫格式僅有德語字母採用。ß是在特殊的狀況下從ss演變而來,在無法使用ß書寫的場合,例如其他語言的電腦使用者不方便輸入此字母時,可以「ss」代替。之前,ß在西方字母中也是比較特殊的一個,它只有小寫體,而且沒有相互對應的大寫字母。2008年4月,Unicode正式收录了其大写字母。.

查看 元音長度和ß

原始印歐語

原始印歐語(Proto-Indo-European, PIE)是後世語言學家根據現時印歐語系諸語的特色,透過比較語言學的方法而所倒推出來的假想語言。這種假想語言被認為是現時印歐語系諸語的共同祖先。雖然原始印歐語沒有得到直接證實,但其基本的發音和辭彙都通過比照法重構了出來。 標準慣例是將未證實的形式用星號標記岀來:*ṷódōr(“水”,比較英語的water)、*ḱṷon(“狗”,比較英語的hound)、*treḭes(“三”,陽性,比較今日英語沒有詞性的three)等。現代印歐語的很多詞都是從這些“原始詞”經過有規律的語音變化發展而來(比如格林定律)。 所有的印歐語都是屈折語,不過很多現代印歐語(包括近代英語),都已經失去了大多數屈折變化。通過比較重建法,有很大可能後期的原始印歐語是屈折語(後綴比前綴多)。然而,經過詞內重建和分析那些重建後看起來最古老詞的各種形態,最近語言學者發現早期原始印歐語很有可能是詞根屈折語,像原始閃米特語一樣。 其他一些學者認為,高加索語系和印歐語系是最近的近親,尤其是在格鲁吉亚和土耳其使用的西北高加索語言。雖然列出一些事實證據,但這種假設並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同。.

查看 元音長度和原始印歐語

原始波利尼西亚语

原始波利尼西亚语是一种根据所有现代的波利尼西亚语言所构拟的原始语言。 历史语言学家已经采用了同样的历史比较法成功构拟出了原始印欧语和原始乌拉尔语。 这种方法也被考古学和人种学的种种证据支持,这些证据都表明,波利尼西亚语的使用者的故土位于汤加、萨摩亚以及一些附近的岛屿。.

查看 元音長度和原始波利尼西亚语

卡那卡那富語音系

卡那卡那富語音系(Kanakanavu phonology)為卡那卡那富語之音系。而其音系之音位大都使用適當的Unicode符號來標示。在台灣南島語的書寫系統的訂定上,元輔音之音系表原則上都是先「發音部位」(橫列)、後「發音方法」(縱列)、再考量「清濁音」,來訂定其音系之音位架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台語字第0940163297號,原民教字第09400355912號公告,中華民國94年12月15日.

查看 元音長度和卡那卡那富語音系

印地語-烏爾都語音系

代標準印地語是印度的官方語言, 而烏爾都語是巴基斯坦的國家語言和印度的預定語言。二者經常保持為建立在高級詞匯選擇(和由此而來的相互可理解性)和文化導向基礎上的獨立語言;但是在語言學基礎上它們是一個單一的子方言即德里的 Khariboli 方言的兩個標準化語域(通變系統)。在這種語言學分析之下,印地語和烏爾都語應具有一個單一的描述音系頁面,同時帶有對在兩個語域和它來所出自的方言之間的語音變化的關注。.

查看 元音長度和印地語-烏爾都語音系

印地語-烏爾都語語法

代標準印地語是印度的官方語言,而烏爾都語是巴基斯坦的國家語言和印度的預定語言。二者經常保持為建立在可理解性、詞匯選擇和文化導向基礎上的獨立語言;但是,在語言學基礎上它們是一個單一的子方言也就是德里的 Khariboli 方言的兩個標準化的語域。 它們的文法區別是極小的,對於語言學分析而言,印地語和烏爾都語(或 Khari boli 語;也叫做“印度斯坦語”)的文法應當占有同一個頁面。.

查看 元音長度和印地語-烏爾都語語法

反尾形符

反尾形符(Ogonek、)是用于鼻音化的元音。形状为软音符“¸”翻转而成。“Ogonek”這個名稱來自波蘭語,意思為“小尾巴”。.

查看 元音長度和反尾形符

古匈牙利字母

古匈牙利字母是馬札爾人於中世紀時所使用的一種字母。 馬札爾人於公元896年左右從烏拉山脈附近來到潘諾尼亞平原。匈牙利王國建立後,由於伊什特萬一世信仰基督教並在國內大力推行,古匈牙利字母的地位逐漸被拉丁字母取代。但在位於王國邊境的特蘭西瓦尼亞地區,當地的塞凱伊馬札爾人卻直到17世紀仍在大量使用這種字母,因此古匈牙利字母又被稱為“塞凱伊(馬札爾)字母”(匈牙利語:székely rovásírás或székely-magyar rovás)。 由於與日耳曼語族的盧恩字母在外形上類似,古匈牙利字母有時也被稱作“匈牙利盧恩(式)字母”。例如ISO 15924中,此種字母的英文正式名稱為“Old Hungarian (Hungarian Runic)”,即古匈牙利(盧恩)字母。 古匈牙利字母曾在17世紀後消亡,不過到了20世紀左右又開始在匈牙利當地復活,並和拉丁字母一起並列使用,是世界上除了希伯來字母後,少數恢復使用的古代文字之一,不過目前歐盟並未將該文字列入官方文字之一。.

查看 元音長度和古匈牙利字母

古英语

古英语(Ænglisc,Old English)或盎格魯-撒克遜語(Anglo-Saxon)是指从449年到1066年间在對應於今天英格蘭和蘇格蘭東南部的人說的英语。古英語屬於西日耳曼語,和古弗里西語及古撒克遜語有密切關係。古英語和近代英语无论在读音、拼写、词汇和语法上都很不一样。古英语的语法和、德语及冰島語比较相近,形态变化很复杂。.

查看 元音長度和古英语

古撒克遜語

古撒克遜語,又名曰古低地德語,是一種日耳曼語族的語言,且是最早有書面紀錄的低地德語(通行於德國北部、荷蘭東北部、丹麥南部、美國和東歐部分地區的一種語言)的形式。這種語言是一種西日耳曼語支語言,和盎格鲁-弗里西语组的語言關係密切。古撒克遜語的書面紀錄,存在於西元八世紀至十二世紀間,而在西元十二世紀時,這種語言逐漸地演化成中古低地德語。古撒克遜語通行於現今的德國北部以海岸為主的地區及荷蘭東部,為當地的撒克遜人所使用,而撒克遜人是居於古撒克遜地區(Old Saxony)的日耳曼人部落。古撒克遜語的單詞部份地受到北海日耳曼語鼻音消失法則所影響,而這法則影響了古英語、古弗里西語等盎格鲁-弗里西语组語言的單詞。受到北海日耳曼語鼻音消失法則所影響這點,使得這些語言的後裔和荷蘭語、盧森堡語、標準德語等屬於低地法蘭克語和高地德语的語言有所區別。 古撒克遜語是種屈折語,它有五個格(主格、屬格、與格、賓格、工具格)、三個數(單數、雙數、眾數)和三個性(陰性、陽性、中性)。雙數只出現在第一人稱和第二人稱代詞當中,用以指稱兩個人。 在歷史上,人們認為古撒克遜語和古荷蘭語是同一種語言的不同方言,而非兩種語言,這主要是因為這兩種語言之間,有著橫跨現今荷蘭和德國的方言連續體;然而,盡管這兩種語言有著相同的歷史起源,且有著非常相似的書面語形式,在形態上,古撒克遜語比起古荷蘭語還要來得稍微簡化,古荷蘭語保存了一些在古撒克遜語當中已經消失的語法形式;除此之外,兩者之間在聲韻方面的演化也有些不同,古撒克遜語是種北海日耳曼語,而古荷蘭語是種低地法蘭克語。.

查看 元音長度和古撒克遜語

吉盧語

吉盧語(Jru' )()是屬於南亞語系的一種語言,使用人口約28000人,主要分布在寮國南部。吉盧語也被稱為“Loven”、“Laven”或“Boloven”,來自寮語的Laven或Loven,而這又源自高棉語的布拉萬高原。.

查看 元音長度和吉盧語

多瓦祖爾語

posteriori 多瓦祖爾語(多瓦祖爾語:、轉寫:Dovahzul),是使用在電腦遊戲上古卷軸主要的非英語語言;該語也已得到改進,並由遊戲迷使之現代化。.

查看 元音長度和多瓦祖爾語

天城文

天城文(देवनागरी )又称天城体。是印度和尼泊尔的一种文字,用来书写印地语、梵語、尼泊尔语等语言。天城文最早出现在13世纪初,是城文变体之一,天城文是对城文的改良而成,改良后的城文为突出其神圣加多了个梵文“天”字(देव deva)成为天城文。城文来自笈多文,笈多文犹如印度的其他文字一样,源自於前3世纪的婆罗米文。現在亞洲不少民族使用的字母与天城文的关系密切,而从帕拉瓦文派生的文字则在緬甸、泰國、柬埔寨、老撾等地使用。.

查看 元音長度和天城文

奄美語

奄美語,又稱奄美方言、奄美德之島諸方言,是奄美群島地區使用的琉球語方言的總稱。奄美語使用的範圍包括奄美群島的奄美大島、加計呂麻島、德之島、喜界島等地。不過沖永良部島和與論島使用的不是奄美語,分別使用沖永良部語和與論語。 目前能夠流利使用奄美語的人士人數不詳,但大部分人士是年長人士。由於日本激進的語言政策導致了以奄美語為母語的人口急劇下降。 奄美語屬於琉球語中的一種語言,它與沖繩語最為接近,而與宮古語、八重山語以及與那國語差別非常大。.

查看 元音長度和奄美語

婆罗米文

婆罗米文(),是除了尚未破解的印度河文字以外,印度最古老的字母,是婆羅米系文字如天城文、泰米爾文、孟加拉文、藏文的来源。最早的文献溯源于前3世纪。一般认为婆罗米文来自亚拉姆文。.

查看 元音長度和婆罗米文

尼亚斯语

尼亞斯語(Li Niha)是一種屬於南島語系的語言,使用者大都住在印度尼西亞(印尼)北蘇門答臘省的尼亞斯島和巴圖群島。截至2000年,這種語言的使用者大約有77萬人,不過語言學家卻指出這種語言的使用者人數較低,會令這種語言面臨滅絕的威脅。尼亞斯語可以細分為三到五種方言,是一種以动宾主语序为基本语序的语言。.

查看 元音長度和尼亚斯语

尖音符

尖音符(acute accent;;銳音符: )是一種變音符號,主要用於拉丁字母和希臘字母上。「尖音符」在歐美文字的寫法大多源自拉丁文「acutus」(解作 尖鋭),而「acutus」本身也是希臘文「ὀξύς」的羅馬化外來語。.

查看 元音長度和尖音符

上古日語

上古日語,日語稱「上代日本語」,指奈良時代及其以前使用的日語古語。.

查看 元音長度和上古日語

上圆圈 (附加符号)

上圆圈(ring、)是用于瑞典语、芬兰语、丹麦语、挪威语、瓦隆语、 -zh-hans:罗马尼亚语;zh-hant:伊斯特拉-羅馬尼亞語;- 、捷克语的附加符号。其他使用这个附加符号的还有萨米语等。.

查看 元音長度和上圆圈 (附加符号)

中古高地德語

中古高地德語(Mittelhochdeutsch;Middle High German,簡寫作MHG)是一個用以指稱西元1050年至1350年期間的德語的形式。它由古高地德語演變而來,後來演變成早期新高地德語,有時這個用語指稱到1500年為止的一個較長時段內所使用的德語的形式。.

查看 元音長度和中古高地德語

中古日語

中古日語是日語的一個階段,繼承自上古日語,先行於中世日語。盛行於9世紀後半葉至12世紀的平安時代中晩期(斷代有争議)。.

查看 元音長度和中古日語

希伯來語注音符號

希伯來注音符號,亦名尼庫德(נִקּוּד),是希伯來語的附加符號,用於標示元音,亦用來分辨一個字的不同讀音。這個注音系統在中世紀前期出現,而現代希伯來語所使用的符號在1世紀中後期,由提比里亞的馬索拉文士發明。 熟悉希伯來語的人士無需使用注音符號,而根據前文後理推定該字的讀音。注音符號比輔音字母來得小,所以,它們既方便初學者學習,又不會影響母語使用者閲讀。 除了字典、詩歌及兒童讀物以外,現代希伯來語甚少使用注音符號。爲了消歧義、避免混肴意思,在1996年,希伯來語科學院發展出了“全寫標準”。 其中一個少用注音符號的原因是因爲現代希伯來語發音較少能用注音標出,例如,“צֵירֵי”及“סֶגּוֹל”(兩個注音符號)在提比里安發音法的發音不同,但在現代發音沒有分別,使得注音符號的用處減少。對於新一代的希伯來語母語使用者來説,這些符號變得沒有意義。.

查看 元音長度和希伯來語注音符號

希伯来字母

代希伯来语字母表是从亚拉姆语字母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类似阿拉伯字母。希伯来语使用者称他们的字母表为“aleph-bet”。現時除了希伯來語以外,尚有另一種過去猶太人常用的語言意第绪语亦採用希伯来语字母。.

查看 元音長度和希伯来字母

德語正寫法

德语正寫法(德语:Deutsche Rechtschreibung)是指一套指导德语书写的规则。 德语作为书面语的书写规则总结可以追溯到马丁·路德翻译德语版圣经开始。1880年,德语全正体书写字典(Vollständiges Orthographisches Wörterbuch der deutschen Sprache)出版,經過1901年的小修改後,成為最具权威性的德语词典。此后大致沿用百余年。 德语新版的正寫法从2005年8月1日起实施(北萊茵-威斯伐倫和巴伐利亞兩個邦則延至2006年才開始在其公立學校施行新规则)。8月1日后,德国学校、公共领域和媒体应该使用最新正寫法的规定,比如在词汇的写法上,换行时在哪里分隔等等。 目前德语正寫法的管理机构为德语正写法协会(Rat für deutsche Rechtschreibung,简称RdR)。.

查看 元音長度和德語正寫法

國際音標

國際音標(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縮寫:IPA),早期又稱萬國音標,是一套用來標音的系統,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由國際語音學學會設計來作為口語聲音的標準化標示方法。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IPA), Handbook.

查看 元音長度和國際音標

刚果语

刚果语 (也写作Kikongo) 是班图语支中生活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共和国和安哥拉热带雨林的Bakongo和Bandundu族人使用的语言。这是一种声调的语言,由此产生了吉土巴语,一种班图语支的克里奥耳语和通行于中部非洲西部的通用语。很多从非洲这个地区作为奴隶被贩卖到美洲的人也说这种语言。因此,尽管刚果语在上述国家使用,类似克里奥耳语的语言仍然可以在巴西, 牙买加, 古巴,特别是海地的源自非洲的宗教仪式中找到。它也是哥伦比亚的克里奥耳人的帕伦克语和嘎勒族人的语言的来源之一。绝大多数说这种语言的人生活在非洲,粗略估计在刚果有700万人使用刚果语做为母语,可能有200万或者更多人把它作为第二语言。 它是克里奥耳语的基础,通行这个区域:吉土巴语也被称作Kikongo de L'état或者Kikongo ya Leta (法语的"刚果国"或刚果),Kituba和Monokituba (也写作 Munukituba)。刚果共和国宪法使用的名字是Kitubà, 刚果民主共和国则使用Kikongo,而管理机构则使用Kituba。.

查看 元音長度和刚果语

喬克托語

喬克托語(英語:Choctaw;喬克托語:Chahta')是一種穆斯科吉語族(Muskogean languages)的語言,傳統上通行於美國東南部的原住民族群之一喬克托人之間。儘管有人將契卡索語(Chickasaw)列為喬克托語的其中一種方言,但更多的資料指出,應將契卡索和喬克托語給視為彼此相似但不同的語言。.

查看 元音長度和喬克托語

元音大推移

元音大推移(Great Vowel Shift)是英語發展史上的一次主要的語音轉變,開始於14世紀,大體完成於15世紀中期,由大都會和港口城市向鄉村的擴散一直持續到16世紀。轉變主要體現在英語長元音的變化上。 最先開始對這一現象進行研究的是丹麥語言學家奥托·叶斯柏森(Otto Jespersen),「元音大推移」的說法就是由他提出的。.

查看 元音長度和元音大推移

元音高度

在語音學和音韻學,元音高度指舌頭相對於口腔上部或兩顎的距離。例如高元音和,舌位為高;低元音如,則舌位低。元音的第一共振峰(F1)通常指元音高度。較高的第一共振峰表示較低的元音高度,較低的表示較高的高度。有時候,描述元音時,“開”和“閉”可以用作“低”和“高”的同義詞。國際音標標示七種元音高度,不過沒有已知語言的元音分成七種高度:.

查看 元音長度和元音高度

元音长短

#重定向 元音長度.

查看 元音長度和元音长短

克隆

克隆(Clone)在廣義上是指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之后代的过程。在园艺学上,克隆是指通过营养繁殖产生的单一植株的后代,很多植物都是通过克隆这样的无性生殖方式从单一植株获得大量的子代个体。在生物學上,是指選擇性地複製出一段DNA序列(分子克隆)、細胞(細胞克隆)或是個體(個體克隆)。 克隆一个生物体意味着创造一个与原先的生物体具有完全一样的遗传信息的新生物体。目前,现代生物学背景下,这通常包括了体细胞核移植。在体细胞核移植中,卵母细胞核被除去,取而代之的是从被克隆生物体细胞中取出的细胞核,通常卵母细胞和它移入的细胞核均应来自同一物种。由于,细胞核几乎含有生命的全部遗传信息,宿主卵母细胞将发育成为在遗传上与核供体相同的生物体。粒线体DNA这里虽然没有被移植,但相对来讲粒线体DNA还是很少的,通常可以忽略其对生物体的影响。.

查看 元音長度和克隆

克里克语

克里克语,又称穆斯科格语,是使用的语言,属于穆斯科格语系。19世纪晚期开始采用拉丁字母书写。不过其中c,e,i,r和v有着独特的发音。克里克语有20个字母:.

查看 元音長度和克里克语

倫巴底語

iso3 倫巴底語是一種語言,主要集中在北意大利之伦巴第、皮埃蒙特、南瑞士、提契諾州以及格勞賓登州。倫巴底語屬於羅曼語族之高盧意大利語支。主要有分為兩種方言,西倫巴底語及東倫巴底語,顯示了顯著的分歧和並不總是相互理解。.

查看 元音長度和倫巴底語

米兰方言

米兰方言或米兰语,根据命名法定义,只有符合ISO 639-1,ISO 639-2,ISO 639-3标准,才被认定为‘语言’,反之对其他的定义为‘方言’。(milanes, milanées)是伦巴第语的一种(为西伦巴第语一支),传统上使用于米兰及米兰省。也被称之为‘Meneghino’(米兰语:meneghin, meneghìn)该名称源自于意大利艺术喜剧中用于表示米兰的一种面具(Meneghin)的名字。。米兰语是西伦巴第语之中传统意义上和文学意义上最重要的语言。 就如同其他在意大利所讲的语言分支一样,由社会语言学(双层语言等)的观点来看,米兰语也可被认为是一种方言。但实际上米兰语和其他的意大利方言一样,并没有直接受到意大利语的影响,但也如同意大利语一样,是由于拉丁语在特定区域传播演变的结果,所以实际上,米兰语也是罗曼语的一种。米兰语与意大利语相对而言相对接近,但两者不能互相明白对方的语言。米兰语同时也是西伦巴第语的一种,所以和其他伦巴第语的语言也都可以很好的互通。像所有其他的西伦巴第语的语言一样,它也是西罗曼语的一种。 米兰语没有被意大利共和国法理承认(1999年颁布的482号法令),也不是受其保护的对象,但伦巴第政府在1981八月七日向欧洲委员会的928号推荐书中已将其官方承认。.

查看 元音長度和米兰方言

粵語寬式國際音標

粵語的寬式國際音標標記是由黃錫凌在其權威性粵語研究著作《粵音韻彙》中初次使用。時至今日,香港學生常用的《中華新字典》、《商務新字典》等字典仍採用這套拼音系統。香港教育署並以此系統為基礎,發展了比較適合一般人使用的「教育學院拼音方案系統」。 寬式標音法的基本原理是,有些音素上的些微差別,是因口音變化而成,對該語言系統並不構成整體性的影響,一般人可以合併這些差異,把它視作同一音位。經過這種系統性的分析,一般人可以使該語言的標示着重大體上的「音位」(英語:phoneme)而不去過分着重細節上的「音素」(英語:phone)。粵語的國際音標(寬式),就是根據趙元任的理論,對粵語音位作出分析後而創作的一種寬式標音法。 相對「寬式」的是「嚴式」標音法,指着重準確標出細微語音(即音素)差別的標音法。粵語的嚴式,泛指比寬式較嚴的標音。因不同學者對粵語語音的不同理解,「嚴式」並不是一種特定的標音,而是不同學者對於不同人所講的同一句說話,可能會標出不同的「嚴式」標音。.

查看 元音長度和粵語寬式國際音標

烏爾都字母

烏爾都字母是用於烏爾都語的從右至左書寫的字母。它是對演化自阿拉伯字母的波斯字母的修改。共有 38 個字母,烏爾都字母通常用波斯体風格書寫,而阿拉伯語更常使用誊抄体風格。.

查看 元音長度和烏爾都字母

西里尔字母列表

下表列出使用西里尔字母的世界各地语言,列出和比较各语言所--的字母。.

查看 元音長度和西里尔字母列表

馬拉雅拉姆文

拉雅拉姆文()是一種婆羅米系元音附標文字,通常用來書寫馬拉雅拉姆語,它是印度喀拉拉邦的主要語言,在世界上有3600萬人講這門語言。孔卡尼語,實際上是兩門獨立語言(ISO 639-3: knn和gom)儘管相對罕見但也有時用它書寫。這種文字也用來書寫一些次要語言如Paniya語、Betta Kurumba語和Ravula語。在另一方面,馬拉雅拉姆語在歷史上用多種不同的文字書寫。即使今天它有時也用馬拉雅拉姆阿拉伯文書寫,主要用於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穆斯林中。.

查看 元音長度和馬拉雅拉姆文

马拉雅拉姆语

拉雅拉姆语(മലയാളം;)是印度南部喀拉拉邦通行的語言,属于达罗毗荼语系,是印度22種官方语言之一,語言人口約3,570萬人。「马拉雅拉姆」在马拉雅拉姆语裡的意思就是「人」。.

查看 元音長度和马拉雅拉姆语

輔音延長

輔音延長(gemination,被延長之輔音稱長輔音、雙輔音,或重疊輔音)指輔音發出的時間持續延長。長輔音在國際音標上的表示即在輔音後使用 符號表示。相對於長輔音,一般情況的輔音即為「短輔音」。長輔音不同於重音,且可以單獨存在著。英語的長輔音(gemination)一詞在語義上為雙胞胎之意,且同於拉丁語語根"gemini"。.

查看 元音長度和輔音延長

舒格南语

舒格南语或识匿语、舒格南话、舒格南方言是归属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伊朗语支东伊朗次语支帕米尔诸语言的一种语言,是分布于塔吉克斯坦戈爾諾—巴達赫尚自治州以及毗邻的阿富汗巴达赫尚省的高原塔吉克族的本民族语言。舒格南语接近于中国境内的色勒库尔语。.

查看 元音長度和舒格南语

阿尔巴尼亚语

阿尔巴尼亚语(Gjuha shqipe 或 Shqip )属印欧语系。使用者約五百萬人,主要分布在阿爾巴尼亞、科索沃、馬其頓以及希臘。其他東南歐國家如蒙特內格羅的阿爾巴尼亞族裔亦有使用。它有幾種方言,之间有一些区别:Tosk,用于阿尔巴尼亚南部和中部以及在希腊西北部的阿尔巴尼亚少数群体中;Gheg(或Geg)使用于阿尔巴尼亚北部(包括首都地拉那)以及馬其頓的阿尔巴尼亚人中。阿爾巴尼亞語可能主要来源于二千年前用于该地区的伊利里亞语,以及其他一些印欧语系的亚族中。 最早提及有關阿爾巴尼亞語的文件,為杜布羅夫尼克的一份犯罪紀錄,紀錄於13世紀晚期。.

查看 元音長度和阿尔巴尼亚语

阿維斯陀語

阿維斯陀語(Avestan)是一種古老的印歐語言,屬於伊朗語支的東伊朗語,亦是波斯古經《阿維斯陀》成書時所使用的語言。「阿維斯陀」一詞與印度的「吠陀」相似,所以有語言學家認為這是伊朗語族與印度諸語相近的一個歷史印證。.

查看 元音長度和阿維斯陀語

阿爾巴尼亞族

阿爾巴尼亞族或阿爾巴尼亞人 (阿爾巴尼亞語: Shqiptarët)是主要分布在南歐巴爾幹半島上的一個民族,多操阿爾巴尼亞語并在奥斯曼帝国时期开始信奉伊斯兰教,但也有大量保留了东正教信仰的阿尔巴尼亚人。阿爾巴尼亞人主要分布在阿爾巴尼亞,另外在科索沃、馬其頓和希臘也有大量分布。也有一些阿爾巴尼亞人在海外散居(土耳其、埃及、以至香港),當中以土耳其的阿裔社群為最龐大。義大利也是阿爾巴尼亞移民的一個主要集中區,這是由於南斯拉夫解體時期因內戰和經濟問題,大量居於科索沃和阿爾巴尼亞的阿爾巴尼亞人隔海逃離當時飽受科索沃戰爭的科索沃及90年代民主化開放政策之初的阿爾巴尼亞。也有一些是阿爾巴尼亞化的斯拉夫人。不少在其他巴爾幹半島國家定居的阿爾巴尼亞人,祖先曾是土耳其新軍。.

查看 元音長度和阿爾巴尼亞族

阿留特語音系

阿留特語音系(Alyutor phnology)為阿留特語之音系,阿留特語屬於元音和谐律的語言之一。.

查看 元音長度和阿留特語音系

邱北壮语

邱北土语是壮语北部方言中的一种。分布在云南的邱北、师宗等地。讲邱北土语的壮人自称“pu4ʔjoi4、“pu4i4”。该土语没有腭化音。pj并入p,如pja1(鱼)、由pjak7(莱)读pa1、pak7。mj并入m或n,如mja:k3(滑)、mja:i2(涎水)读ma6、na:i2。kj并入k或t,如kja:ŋ1(中间)、kja4(孤儿)读ka:ŋ3、tsa4。i、e前的k也变读ts,如ki3(几)、ki:ŋ2(三脚灶)、ke5(老)读作tʃi’、tʃi:ŋ2、tʃes。声母阱入v,h变成ɣ,而ɣ又变读作6。如fuuq2(手)、fa:i5(棉)读əŋ2、va:i5、hau4(米)、haɯ3(给)变读ɣau4、ɣaɯ3;ɣam4(水)、ɣum2(风)、ɣo:k8(外)变渎为6am4、6em2、6ue5。 韵母方面,长元音后韵尾消失,如ma:k(果)、he:k8(客)、i:k7(饿)、ɣo:k9(外)分别读ma5、jie5、dʒɯ5、6ue5k。别处的次高元音e、o在此复元音化,即e变ie、o变oə,me5(母)、deu1(一)、ɣeŋ4(旱)读什mie5、dieu1、zieŋ4、no5(肉)、oi3(蔗)、ko:p7(鞠)读nuə5、uəi4、kuəp7。带辅音韵尾的短元音舌位伯低偏央,如bin1(飞)、kip7(捡)、kik7(储)读bən5、tʃəp7、tʃək7;vut7(丢)、ɣum2(风)读vət7、6m2,短i、u都读成ɚ,有六个舒声调,两个促声调。除带喉塞音声母的音节第3调变第4调外,没有其它分化或合并的现象。其内部一致性不如右江土语、柳江土语、红水河土语,但强于邕北土语。.

查看 元音長度和邱北壮语

鄒語音系

鄒語音系(Cou phonology)為鄒語之音系。而其音系之音位大都使用適當的Unicode符號來標示。在台灣南島語的書寫系統的訂定上,元輔音之音系表原則上都是先「發音部位」(橫列)、後「發音方法」(縱列)、再考量「清濁音」,來訂定其音系之音位架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台語字第0940163297號,原民教字第09400355912號公告,中華民國94年12月15日.

查看 元音長度和鄒語音系

長音

长音可以指:.

查看 元音長度和長音

長音符號

長音符號(Macron; ), 由希臘語 μακρός (makros) 意「巨大」,形為 ¯ ,原意為指示响音成為長响音。相反為短音符號 ˘,用以指示短音的响音。這些是語音學上的消歧義。.

查看 元音長度和長音符號

色勒库尔语

萨里库尔语,另作色勒库尔語、薩雷闊勒語、萨里库尔话、色勒库尔方言、萨里库尔方言、塔吉克语、中国塔吉克语等,“色勒”意为“头”、“库尔”意为“山”,“色勒库尔”即“山头”或“高原”之义,拉丁轉寫有 、、、、、、 等多种,本民族语言中自称“”(即“塔吉克语”),是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边境喀什地区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舊稱色勒庫爾)的塔吉克族所採用的本民族語言之一,另一種為瓦罕语。中国的塔吉克族虽然自称“塔吉克”,但实际属于高原塔吉克,与塔吉克斯坦的主体民族(平原塔吉克)所使用的塔吉克语有很大出入。平原塔吉克语(即标准塔吉克语)与伊朗的波斯语可互通,属于西伊朗次语支,而散布在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中国帕米尔高原上的高原塔吉克所使用的语言归属东伊朗次语支,无法与标准塔吉克语或波斯语互通。在中国、塔吉克斯坦以及先前的苏联,塔吉克族没有平原、高地之分,一律归为塔吉克族。帕米尔高原上的东伊朗次语支的语言被归为塔吉克语的东部帕米尔方言,即便二地塔族的语言无法互通。语言归屬印欧語系印度-伊朗語族伊朗語支東伊朗次語支帕米尔诸语言舒格南—鲁善语群。县内塔吉克族多兼用维吾尔语和汉语。没有文字,当地双语教育使用维吾尔语和汉语。县内的塔什库尔干--电视台也采用维汉双语,但没有开设色勒库尔语广播。萨里库尔语保留了古粟特语的一些词汇。色勒库尔语是现代伊朗语族诸语言当中地理位置最靠东的语言。.

查看 元音長度和色勒库尔语

英語國際音標

國際音標可以用來標示任何語言,本條目介紹它應用於英語時的情形。如要參看沒有以下細節的列表,可看英語國際音標列表。數種英語母語使用者區域口音,在元音上的分別多於輔音。故此,本條目概論英語的輔音,而元音的描述則分為三部份,分別是:公認發音(Received pronunciation)、通用美式英語(General American)和澳洲英語。 國際音標旁邊的分隔號和括號並非音標的一部分,它們是語言專家用以分辨兩個主要標音方法:音位標音和語音學標音。使用音位標音時,使用者以分隔號記錄說話人所說的音位,例如英語pit的標音是。由於口語有多種產生音位的方法,使用者以括號記錄說話人真正發出的聲音,也就是音位的變體。例如,英語母語使用者說話時,詞首的一般讀送氣音,詞尾的有時不讀送氣音,於是pit的語音學標音可能是:。 分隔號和括號也表示它們之間的內容不是普通文本,而是標音。因為有些國際音標的標音可能跟某個詞語相似,所以辨認標音是重要的,例如bean的標音可能是。.

查看 元音長度和英語國際音標

英語短-A語音史

〈英語短-A語音史〉主要是說明英語元音分裂的過程,如何由平舌元音(flat-A;短-A)變化到舌後元音(broad-A;長-A);或者並存之共生與轉移機制。.

查看 元音長度和英語短-A語音史

附加符号

加符号或稱變音符號(diacritic、diacritical mark、diacritical point、diacritical sign),是指添加在字母上面的符號,以更改字母的發音或者以區分拼寫相似詞語。例如汉语拼音字母「ü」上面的两个小点,或「á」、「à」字母上面的标调符。 变音符号可以放在字母的上方或下方,也可以放在其他的位置。但是注意,並不是所有這些符號都是变音符号。例如字母i和j上面的點是字母本身的一部分,而不是变音符号。另外,在一種語言中,一個符號是变音符号,但是在另外一種語言中則不是。例如,在加泰罗尼亚语、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中,「u」和「ü」是相同的字母,但是在德语、爱沙尼亚语、匈牙利语、土耳其语、波兰语、维吾尔语和阿塞拜疆语中,它們表示不同的字母。.

查看 元音長度和附加符号

Ӓ̄

Ӓ̄/ӓ̄;(帶分音符號與長音符號的A;斜體:Ӓ̄ ӓ̄)是一個西里爾字母。在大多數的字型下,它與拉丁字母Ǟ/ǟ都非常相似。 此字母只用於基爾丁薩米語中,用於表示長的顎化開前不圓唇元音 。.

查看 元音長度和Ӓ̄

X-SAMPA

拓展音标字母评估法(Extended Speech Assessment Methods Phonetic Alphabet (X-SAMPA))是SAMPA的一種變體,最先於1995年由倫敦大學的語言學教授約翰·克利斯多佛·威爾斯(John C. Wells)提出。X-SAMPA是為了統一各種SAMPA字母表而產生的,並且擴展至包含所有國際音標符號,能夠把所有音標轉寫成七位元的ASCII碼。.

查看 元音長度和X-SAMPA

梵语

梵语(संस्कृता वाक्,,簡稱संस्कृतम्,)是印欧语系的印度-伊朗語族的印度-雅利安语支的一种语言,是印歐語系最古老的語言之一。和拉丁語一樣,梵語已經成為一種屬於學術和宗教的專門用語。 印度教經典《吠陀經》即用梵文寫成。其語法和發音均視作一種宗教儀規而得以絲毫不差地保存下來。19世紀時梵語成為重構印歐諸語言的關鍵語種。古印度相信梵文是由梵天發明。.

查看 元音長度和梵语

標準德語音系

本文涉及德語音系學,描述標準德語的音系。若要查看德语国际音标,请点此。 由於德語是多元中心語言,標準德語有一些不同的發音,但是在大部分方面都一致。.

查看 元音長度和標準德語音系

泰米尔语

泰米尔语(தமிழ் ;Tamil language;IPA:)是一種有超過二千年歷史的語言,屬於达罗毗荼语系,通行於印度南部、斯里蘭卡東北部。它是泰米尔纳德邦和本地治里的官方語言。在印度洋及南太平洋不少印度裔居民也是說泰米爾語的,他們散布於馬達加斯加、毛里求斯、斐濟等地。根據統計,在1996年,泰米爾語在全球的語言人口中排第18位,有語言人口7400萬人。 坦米爾語這個名稱相信來自梵文“Dravida”(達羅毗荼)的讀音變化。泰米尔语有超过2000年的文学传统,而不同于欧洲的拉丁文和罗曼语族,这个传统一直没有断过。犹如中文的文言文一样,至今古泰米尔文还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被使用。例如,泰米尔小学生一直到现在还用1世纪的字母韵文 átticúdi 来学字母。.

查看 元音長度和泰米尔语

港式英語

港式英語(Hong Kong English)是指帶有粵語廣府話口音、文法及語言元素的英語。港式英語也可指帶有香港口音(即港式粵語)的英語。因為受港式粵語、英式英語、獨特詞語和香港文化影響,以及在珠三角地區為主要語言,所以港式英語不僅僅在香港存在,在母語為粵語地區也普遍存在,例如廣州。港式英語當中雜有與正式英語間的文法和發音的巨大差異,主要受到英國英語影響,但最近日益受到美國英語的影響。當中缺乏英語的變調,大多數英語特有而在廣東話中不存在的音調被簡化,以粵語方言腔調取代。港式英語常以廣府話接近的輔、元音取代英語所特有。由於港式粵語和英語間輔音、元音以及音節構造差異甚大,往往使一般英語說話者理解困難。港式英語和港式粵語混合使用,亦因為夾雜中英語特色,不易被英語說話者理解。.

查看 元音長度和港式英語

澳洲原住民口語拼音

歐洲人抵達澳洲大陸之前,澳洲原住民的語言是純粹口述語言,並沒有文字。殖民者所使用的拉丁字母於是被用作拼寫澳洲原住民語言,但是紀錄音節的方法細節卻因時而轉、因人而異,同一詞語或名稱往往有多種拼法。.

查看 元音長度和澳洲原住民口語拼音

日语

日本語(),簡稱日語,其文字称为日文,是一種主要為日本列島上大和族所使用的語言,日語也是大國語言之一。雖然日本并沒有在法律上明確規定其官方語言,但是各种法令都规定要使用日语,在学校教育中作为国语教授的也是日语。日語是日本的公用語言是不爭的事實。但僅為事實上的官方語言,類似於美國的英語的事實上的國語地位。 雖然并沒有精確的日語使用人口的統計,不過計算日本國內的人口以及居住在日本國外的日本人和日僑,日語使用者應超過一億三千萬人。幾乎所有在日本出生長大的日本國民都以日語為母語。此外,對於失聰者,有對應日語文法及音韻系統的日本手語存在。 2017年3月的互联网使用语言排名中,日语仅次于英语、汉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印尼語(馬來語),排名第七。 在日语语法学界,如果无特别说明,「日語」(日本語)这个詞彙,一般是指以江戶山手地區(今東京中心一帶)的中流階層方言為基礎的日语現代標準語,有時也稱作「共通語」(共通語)。.

查看 元音長度和日语

拉丁语

拉丁语(lingua latīna,),羅馬帝國的奧古斯都皇帝時期使用的書面語稱為「古典拉丁語」,屬於印欧语系意大利語族。是最早在拉提姆地区(今意大利的拉齐奥区)和罗马帝国使用。虽然现在拉丁语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死语言,但仍有少数基督宗教神职人员及学者可以流利使用拉丁语。罗马天主教传统上用拉丁语作为正式會議的语言和礼拜仪式用的语言。此外,许多西方国家的大学仍然提供有关拉丁语的课程。 在英语和其他西方语言创造新词的过程中,拉丁语一直得以使用。拉丁语及其后代罗曼诸语是意大利语族中仅存的一支。通过对早期意大利遗留文献的研究,可以证实其他意大利语族分支的存在,之后这些分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逐步被拉丁语同化。拉丁语的亲属语言包括法利斯克语、奥斯坎语和翁布里亚语。但是,威尼托语可能是一个例外。在罗马时代,作为威尼斯居民的语言,威尼托语得以和拉丁语并列使用。 拉丁语是一种高度屈折的语言。它有三种不同的性,名词有七格,动词有四种词性变化、六种时态、六种人称、三种语气、三种语态、两种体、两个数。七格当中有一格是方位格,通常只和方位名词一起使用。呼格与主格高度相似,因此拉丁语一般只有五个不同的格。不同的作者在行文中可能使用五到七种格。形容词与副词类似,按照格、性、数曲折变化。虽然拉丁语中有指示代词指代远近,它却没有冠词。后来拉丁语通过不同的方式简化词尾的曲折变化,形成了罗曼语族。 拉丁语與希腊语同為影響歐美學術與宗教最深的语言。在中世纪,拉丁语是当时欧洲不同国家交流的媒介语,也是研究科学、哲学和神學所必须的语言。直到近代,通晓拉丁语曾是研究任何人文学科教育的前提条件;直到20世纪,拉丁语的研究才逐渐衰落,重点转移到对當代语言的研究。.

查看 元音長度和拉丁语

拉阿魯哇語音系

拉阿魯哇語音系(Hla'alua phonology)為拉阿魯哇語之音系。而其音系之音位大都使用適當的Unicode符號來標示。在台灣南島語的書寫系統的訂定上,元輔音之音系表原則上都是先「發音部位」(橫列)、後「發音方法」(縱列)、再考量「清濁音」,來訂定其音系之音位架構。.

查看 元音長度和拉阿魯哇語音系

拉脱维亚语

拉脱维亚语(latviešu valoda)是拉脱维亚的官方语言。拉脱维亚语在英语中曾被称为Lettish,而在大部分日耳曼语族的语言中仍然是这样称呼。在拉脱维亚有大约130万人以其为母语,而在海外有约10万。总共有200万,也即80%的拉脱维亚人口使用拉脱维亚语。而在其中有116万,也即约56%的人在国内将其当作主要语言。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拉脱维亚语的比例在多个地区均有上升趋势。 拉脱维亚语是现存的两种波罗的语族之一(另一种是立陶宛语,与其相近)。波罗的语族隶属于印欧语系。另外有争议质疑能够和拉脱维亚语相互沟通的拉特加莱语言和克罗尼语是否应该被看作不同的独立语言。 拉脱维亚语最早在16世纪中期出现在西方出版物中,在塞巴斯丁·缪斯特的《世界志》(1544)中对主祷文进行了拉脱维亚语的翻译。.

查看 元音長度和拉脱维亚语

1996年德语正写法改革

1996年德语正寫法改革 (Reform der deutschen Rechtschreibung von 1996),是基于1996年7月在维也纳签署改革德語正寫法的一份国际协定。协定的签署者是德国、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和瑞士这四个讲德语的国家的政府,其中瑞士是一个有四种语言的国家,但讲德语的人占多数。另一个有三种语言并且以德语为其官方语言之一的卢森堡则没有参加这份协定的签署。按卢森堡教育部发言人奥通·诺伊恩(Othon Neuen)的说法,卢森堡“作为一个非德语国家,对于德文的拼写系统来说不会有举足轻重的贡献”。 新的正寫法仅在学校中具强制性。按照德国联邦宪法法院1998年7月14日的决议,在学校以外,仍可以按从前那样拼写,因为正寫法是没有法律支持的。由于目前大部分人还在沿用传统的德语正寫法,所以有必要将新正寫法和传统正寫法区分开来。也有批评者表示,这一改革会引起普遍的混乱,造成众多的“任意拼写”(Beliebigkeitsschreibung)。例如,传统的拼法Schloßstraße(柏林街道、地铁站名)和它的新拼法 Schlossstraße 有可能被混拼成错误的 Schlossstrasse 或 Schloßstrasse。.

查看 元音長度和1996年德语正写法改革

亦称为 短元音。

英語國際音標英語短-A語音史附加符号Ӓ̄X-SAMPA梵语標準德語音系泰米尔语港式英語澳洲原住民口語拼音日语拉丁语拉阿魯哇語音系拉脱维亚语1996年德语正写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