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93 关系: 卜鲁罕,南坡之变,塔失帖木儿,塔失帖木儿 (平章政事),塔思不花 (丞相),多伦县,天順帝,太不花,奇皇后,宮殿,宋恭帝,岭北等处行中书省,崇真万寿宫,上都,上都 (土衛六),上都路,上都镇,中國世界遺產列表,中国历史,中国历史年表,中国伊斯兰教史,中国首都,常遇春,帖木儿不花 (云南王),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世界遗产列表,庆童,仙樂都,张家口市,开平,徐达北伐,土衛六表面特徵列表,北京中轴线,北元,别不花,刘福通,喀喇沁部,哈拉和林博物馆,内蒙古历史,内蒙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的中國古遺址列表,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表,元大都,元中都,元英宗,元武宗,元朝,元朝君主列表,元朝藩王列表,元惠宗,... 扩展索引 (43 更多) »
卜鲁罕
卜鲁罕(;),巴牙惕氏,元成宗铁穆耳受册宝皇后,驸马脱里思之女。.
查看 元上都和卜鲁罕
南坡之变
南坡之变是发生于元至治三年(1323年)的一次政变。元英宗即位后重用拜住,清除五朝权臣铁木迭儿的势力,推行了一系列的新政。铁木迭儿的义子铁失联合对元英宗改革不满的蒙古贵族发动了政变,在上都以南不远的南坡杀死了元英宗和拜住,奉晋王也孙铁木儿即位,即元泰定帝。不久铁失被元泰定帝处死。.
查看 元上都和南坡之变
塔失帖木儿
塔失帖木儿,又译达识帖睦迩、答失铁木儿。元朝大臣,元泰定帝时中书右丞相。 元仁宗时,塔失帖木儿以驸马知枢密院事。元英宗即位,封为蓟国公,泰定二年(1325年),任中书右丞相,监修国史。泰定四年(1327年),和左丞相倒剌沙同领内史府四斡耳朵事。致和元年(1328年),泰定帝驾崩,倒剌沙在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东)立阿剌吉八为天顺帝,奉命与梁王王禅等引军分道攻打在大都(今北京)称帝的元文宗,被元文宗属下的燕帖木儿率军击溃,塔失帖木儿归降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任御史大夫,改知枢密院事。监察御史弹劾他依附倒剌沙,与王禅举兵犯阙,于是罢官。.
查看 元上都和塔失帖木儿
塔失帖木儿 (平章政事)
塔失帖木儿,字原理,燕只吉䚟氏,又译达世帖木而、答失帖木儿、塔世帖木儿。元朝大臣,元顺帝时中书平章政事,中书右丞相别儿怯不花的儿子。 至正十八年(1358年),任中书省右丞,奉命统一指挥西山寨大小十一处民团,分守要害,来抵抗反元红巾军。至正二十年(1360年),任平章政事。次年,孛罗帖木儿和察罕帖木儿争夺冀宁路(今山西省太原市),奉命劝双方罢兵。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出任上都留守。改任大司农,因为孛罗帖木儿拥兵京师,塔失帖木儿没有敢赴任。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塔失帖木儿复任中书平章政事,奉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之命,分省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东),便宜行事。孛罗帖木儿派秃坚帖木儿攻上都,塔失帖木儿与达礼麻识理一起抵御。.
塔思不花 (丞相)
塔思不花,元朝大臣,元武宗时中书右丞相。 大德八年(1304年),御史中丞、太仆卿塔思不花改任中书右丞。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武宗即位,任御史大夫,遥授左丞相,进为右丞相。奉命自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东)还京师大都治安西王阿难答党。奏请重视监察官员的权力,凡有弹劾,旁人不得干预。元武宗下诏依从。七月,实任左丞相。至大元年(1308年),升右丞相。五月丙子,授右丞相塔思不花上柱国,监修国史。至大二年(1309年),塔思不花以大德六年至至大元年,禁中玺书应近臣要求不经中书省直下者凡六千三百余道,严重干扰地方司法及经济事务,奏准日后玺书未经中书省,不得随意下达。当时议立尚书省,他力主与老臣再议,不同意乐实、保八请求设立尚书省和改行新钞的建议,武宗不从。至大四年(1311年),武宗驾崩,元仁宗罢尚书省,又奉命治罪尚书省的官员脱虎脱、三宝奴等人。改任御史大夫。.
多伦县
多倫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轄下的一個縣,面積為3876平方公里,2003年统计人口約為10萬。縣政府駐城關鎮。.
查看 元上都和多伦县
天順帝
元天顺帝阿剌吉八(;),是元朝第七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一位大汗,元泰定帝之子。1328年10月至1328年11月14日在位,在位大约一个月。.
查看 元上都和天順帝
太不花
太不花,又译泰不花。元朝大臣,蒙古族弘吉剌氏,元顺帝时中书右丞相。 弘吉剌氏世为外戚,太不花先后任云南行省右丞,通政使,上都留守,辽阳行省平章政事,元顺帝至正八年(1348年),在丞相太平的推荐下,入朝为中书平章政事。至正十二年(1352年),任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加太尉,镇压河南反元义军。先后攻占南阳、汝宁、唐州、随州、安陆、德安等地。至正十四年(1354年),升任河南行省左丞相,脱脱被贬後,他负责节制山东、河北诸军。他和太尉月阔察儿总统各军,征伐高邮张士诚。至正十五年(1355年),因为不遵守朝命,放纵军队掠夺百姓,被监察御史也里忽都弹劾他慢功虐民之罪,于是官职被罢免,到军前效力自赎。不久任湖广行省左丞相,镇压沔阳、湖广等处起义军。对朝廷复起用太平为相,非常怨恨,拥兵不进,轻慢朝命,纵军剽掠。至正十八年(1358年),韩宋红巾军北伐至山东,威逼京畿,元顺帝命太不花出任右丞相,总兵镇压山东义军。他奏请左丞相太平到军中筹备粮饷,想要借机杀害。又排挤分省参知政事卜颜帖木儿、张晋,陷害知枢密院事完者帖木儿。被监察御史迷儿只海等弹劾,以缓师拒命的罪名削其官职,夺其兵权。他求救于原部将、淮南行省平章政事刘哈剌不花。刘哈剌不花原来受到过他的排挤,于是将太不花父子缚送京师,途中依太平之命,将他父子杀害。.
查看 元上都和太不花
奇皇后
奇皇后(),是元朝皇帝元惠宗(元顺帝)的第三任皇后。蒙古名字完者忽都()。高丽人。谥号为普顯淑聖皇后。.
查看 元上都和奇皇后
宮殿
宮殿通常指君主居住、使用的房屋,可由一座或多座房屋構成。在中文中最初是君主(皇帝、王)所用的建筑物的专称,一般称举行礼仪和办公用的主体建筑物为“殿”,而称生活起居的部分为“宫”。西方国家中,Palace泛指君主、贵族、主教或重要公衆人物所居住的房屋。 在國家首都的主要宮殿是全國的權力中心與象徵,如故宮。宮殿的象徵意義引申為政治或宗教的代號,如克里姆林宮和白宮。宮殿根據各國的環境情況而不同,如歐洲的宮殿不少被設計成城堡、堡壘形式,亞洲的宮殿有些設計成寺廟、塔狀的形式。 中國的宮殿則比較豐富,包括主要行政中心-皇宮,還有、行宮、花園等讓皇帝、皇族、貴族、官員休息或行樂的地方,都是大形的園林建築群。宫殿的范围进一步扩展,就是由诸多宫殿组成的宫城。更一步扩展为皇城。中国传统建筑中,建筑物依照所有者身份遵循严格的等级制度,宫殿的级别是最高的。.
查看 元上都和宮殿
宋恭帝
宋恭帝趙㬎(),南宋第七代皇帝(1274年8月12日—1276年2月4日在位),在位2年,得年53岁,宋度宗六子。他是全皇后所生,是宋端宗赵--之弟,宋末帝赵昺兄,即位前封嘉国公、左卫上将军等,宋端宗为兄弟上尊号孝恭懿圣皇帝,无庙号。1276年2月領宋室投降元朝后,封为「瀛國公」,又被迫剃髮出家,最後被賜死。.
查看 元上都和宋恭帝
岭北等处行中书省
岭北等处行中书省(岭北行中书省),为直属元朝中央政府的一级行政区,简称“岭北”或“岭北省”,在当时民间多简称为岭北省、岭北行省。岭北行中书省为元朝的10个行中书省(不含征东行省)之一,辖境包括今内蒙古北部、蒙古国全境、西伯利亚南部、越过贝加尔湖(一说直到北冰洋)、东与辽阳行省接壤。.
查看 元上都和岭北等处行中书省
崇真万寿宫
崇真万寿宫,民间俗称天师庵或天师宫,原址位于今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后街23号北京中医医院处,是一座道教正一派宫观,现已无存。王兰顺,且说大取灯胡同,北京档案2014年第12期.
查看 元上都和崇真万寿宫
上都
上都可以指:.
查看 元上都和上都
上都 (土衛六)
上都(Xanadu)(有時也稱為「上都區」,雖然這不是官方的名稱)是在土星的衛星泰坦前導半球上的一個明亮的高反射區,它的名稱來自中國元朝的上都,它是18世紀的英國詩人柯勒律治的詩中所描述傳說中的忽必烈汗宮殿所在之處。 這個地形最初是天文學家在1994年從哈伯太空望遠鏡的遠紅外線影像中發現,最近再由卡西尼獲得更詳細的影像。上都的大小和澳洲相近,初步的觀測顯示上都像是刨冰的高反射率高原,包含了一些在對比下顯得黑暗的低地。這與黑暗的地區海,那些曾經被認為是液體的碳氫化合物,現在被認為是平原,形成非常尖銳與鮮明的對比。 由卡西尼在2004年10月和12月接觸時獲得的新影像,顯示在上都西方的地區有著複雜的反射樣式。目前科學家仍在辯論這樣的反射特徵是如何形成的,一個可能的罪魁禍首是構造作用。證據顯示在上都的西方布滿了交叉的黑暗輪廓地形。科學家也在研究在上都和香格里拉邊緣向西方延伸的一塊黑暗區域。邊界的形狀建議黑暗的物質環抱著明亮的地區。 來自卡西尼的雷達影像顯示,在上都有沙丘、小山、河流和山谷。這些特徵比較像是覆蓋的冰,像是液體的甲烷或乙烷造成的,而不太像是固體的表面。.
查看 元上都和上都 (土衛六)
上都路
上都路,元朝的路。 元世祖中统四年(1263年),在开平府设置上都路。至元五年(1268年),撤销开平府。治所即元上都。辖境相当今东至河北省承德市、滦河,西至山西省广灵县、灵丘县、南至河北省涞源县、长城,北至内蒙古多伦县、正蓝旗等地。明太祖洪武年间改为开平衛。.
查看 元上都和上都路
上都镇
上都镇,是下辖的一个镇,因元上都而得名。.
查看 元上都和上都镇
中國世界遺產列表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85年11月2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行列以来,截至2017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的世界遗产共有52项(包括自然遗产12项,文化遗产36项,双重遗产4项,含跨国项目1项),在数量上名列世界第二位(僅次於意大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与澳大利亚并列,均为4项),其中首都北京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邬宏,《中国世界遗产全记录》,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 ISBN 7-5438-3534-7。而苏州是至今唯一承办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2004年,第28届)。.
查看 元上都和中國世界遺產列表
中国历史
中國歷史如果從中國第一次成体系甲骨文或陶文的文字出现的商朝中期算起約有3,300年(前1300年算起);從考古学上第一个王朝二里头文化算起約有3,700年;从西周文献中傳說中的夏朝算起约有4,100年(前2070年算起);從孔子所說的、有著三皇五帝的傳說時代算起約有4,700年(前2698年算起);從盤古、上帝、女媧等不確定的神話時代算起約有「五千年」(這也是傳統民間認知上的長度);從標誌著文明萌芽的新石器時代磁山文化算起約有10,000年;從人類開始脫離原始生活的舊石器時代藍田猿人文化算起約有80萬年的歷史。 中国史前時代的傳說有伏羲做八卦,黃帝時代倉頡造文字;而近代考古發現3,350多年前(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約3,000年前至4,000年前的陶文、約4,000年前至5,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質的龜骨契刻符號。 從政治和社會形態區分中國歷史,據考古資料顯示,約在早於距今6,000年前的裴李崗文化晚期或者仰韶文化早期時代,中原地區從母系氏族社會過渡到氏族。同時,原始社會平等被打破。而據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夏朝已經開始君王世襲,周朝建立完備的禮制,至東周逐漸解構,秦朝統一各國政治和許多民間分歧的文字和丈量制度,並建立中央集權的專制君權統治。自漢朝起則以文官主治國家直至清朝。清末以降,民主政治、科學、馬克思主義等各種政治思潮流傳,先是革命黨推翻--於1912年成立中華民國。1949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中國大陸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中國國民黨主政的中華民國政府因國共內戰失敗而退守臺灣,維持兩岸分治格局至今。 從經濟形態觀察,中國古代人口主要由自由人構成,私有制、商業活動發達。周朝時商業主要由封建領主階層控制的官商貿易和庶人的自由貿易構成。秦漢以後實行中央集權,人口由士、農、工、商等構成,其中以從事農業的自由民為主體,是一個君權官僚制下的以土地爲主要生產資本的較為自由的商業經濟社會,一些重要的行業譬如油鹽米等由官僚和商人垄断。除了農業,手工業以及商業貿易也有很大的發展。早在漢朝絲綢之路的開通,促進東亞與中亞至歐洲的陸上交通時,國際貿易早已起步;隋唐時大運河的開通促進南北貿易;唐朝的盛世及外交的開放、交通的建設,更使各國文化、物資得以交流;唐朝時出現類似匯兌証券的飛錢,宋代時出現紙幣;元代時更因為全面開通商旅的關卡使得與中亞的商業交流十分繁榮;明朝中葉實行海禁,清代則受到西方國家海上發展的影響,海上國際貿易發展迅猛。中華民國成功實施民主制度,實行自由經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先為公有制的計劃經濟社會,改革開放後逐步向私有制的市場經濟社會轉型,該形態被稱為在宏觀調控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時1980年代以來工業化發展迅猛,數億人口在短短20多年內從農民轉為城市工商業就業者(目前僅僅被稱為“農民工”的產業工人就達到約2億)。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中国經濟成為全球經濟中越來越重要的組成部分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查看 元上都和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年表
中国历史年表,是依年份列出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在朝代更迭之間,執政權經常不會立即轉移,因而會有時間重疊。本年表基於年份不重疊的原則,將在下一個朝代的「記錄」起始點延至前一朝代結束的下一年,並非代表該年份為朝代的真正起始點。.
查看 元上都和中国历史年表
中国伊斯兰教史
中国伊斯兰教历史傳說开端是四位萨哈巴(赛尔德·本·阿比·瓦卡斯、、沃赫卜·阿布·卡布查(Wah(a)b Abu Kabcha)和)在公元615至616年年间从阿比西尼亚出发,沿着吉大港-迦摩缕波-曼尼普尔的路线行进,最终于616至617年年间到达中国及开始传教。650至651年年间,在哈里发奥斯曼·本·阿凡的命令下,赛尔德·本·阿比·瓦卡斯又率领一支大使团第三次出使中国,并受到唐高宗的热情接待。.
查看 元上都和中国伊斯兰教史
中国首都
在中国历史上,很多城市都曾經成为過中国的首都,也有更多的城市曾经成为中国某一地区所成立国家的首都。.
查看 元上都和中国首都
常遇春
常遇春(),字伯仁,号燕衡。祖籍南直隶怀远(今属安徽),和阳(和州,今安徽和县)人,汉族,明朝开国军事大将。本封鄂国公,追封开平王,諡忠武。.
查看 元上都和常遇春
帖木儿不花 (云南王)
帖木儿不花,元朝宗室,一作帖木儿。梁王松山之孙,云南王(后封梁王)王禅之子。 泰定元年(1324年),袭封云南王。泰定四年(1327年),应叔父元泰定帝的召见,到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东北),从此没有还云南镇守之地。致和元年(1328年),泰定帝死后,其父王禅拥立元天顺帝阿速吉八,兵败被杀。至顺二年(1331年),被流放到吉阳军(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北)。.
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世界遗产列表
本列表目前包括36个国家的世界遗产。 在列表中,代表文化遗产,代表自然遗产,代表双重遗产。 国家順序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排列,基本按照国家英文/法文名称的首字母排列;個別国家遗产项目依照列入世界遗产时间排列,但由於官方排列顺序时有变化,所以可能与當前官方顺序不一致。 说明: 依照,世界遗产所在地区共分为五类:.
庆童
庆童,元朝丞相,康里人,字明德,斡罗思之子。 庆童开始是元仁宗的宿卫,为大宗正府掌判。后为上都留守,历任辽阳行省江浙行省平章政事。江南行省御史大夫。召拜中书平章政事。出为陕西行省左丞相,在任三年后再回大都。元顺帝北逃时,庆童被留下担任中书省左丞相,和淮王帖木儿不花留守京城。明朝大军在徐达带领下进入大都,庆童被杀。.
查看 元上都和庆童
仙樂都
仙樂都可能是:.
查看 元上都和仙樂都
张家口市
张家口市(汉语拼音:Zhāngjiākǒu Shì,邮政式拼音:Kalga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跨东经113度50分至116度30分、北纬39度30分至42度10分,南北最大距离近300公里、东西最大距离约228公里,是京包线上重要的城市之一,也是京张高速公路的终点,是河北与内蒙古的交通要冲,是连通中国西北、蒙古和北京的重要通道和货物集散地、军事要地与陆路商埠。著名的大境门是长城的主要关口。 张家口自古以来就是“屏翰神京”的军事重镇,是兵家必争之地,俗称京都的“北大门”。在经济上,曾是中国北方汉蒙贸易的商业都会,是冀、京、晋、内蒙古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有“陆路商埠”之称。中国改革开放后,随着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张家口成为沟通中原与北疆,连接东部京津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与中西部资源产区的重要纽带《张家口地理》 海南出版社。 2015年7月31日,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的第128屆國際奧委會全體會議上,奧委會決定由北京和張家口共同承辦2022年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查看 元上都和张家口市
开平
开平可以指:.
查看 元上都和开平
徐达北伐
徐达北伐又称徐达北伐灭元之战,明灭元之战。是指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至明洪武二年(1369年)十二月,明军与元军在中原和西北区域内进行的战略决战。.
查看 元上都和徐达北伐
土衛六表面特徵列表
本表列出已命名的土衛六的地質特徵,它們在卡西尼-惠更斯號到來之前幾乎無人知曉。.
北京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是自元大都、明清北京城以来北京城东西对称布局建筑物的对称轴,北京市诸多其他建筑物亦位于此条轴线上。北京中轴线是世界文化遗产储备项目,北京市已于2018年开启对中轴线的全面整治计划。.
查看 元上都和北京中轴线
北元
北元(蒙古語:,1368年-1388年)(《明史》说法为1402年)指明朝建立并遣徐达大军攻陷元朝首都大都(汗八里)后,退居蒙古高原的原元朝宗室的政權,因国号仍叫大元,以其地处塞北,故稱“北元”。明朝虽承认其独立性,但否认其为元朝的继承者。明人认为明兴代元,元运已终,明朝才是中国的正统王朝。因此,明初人称北元大汗为“元君”,称其国为“残元”、“故元”,后来称之为鞑靼或北虏。 北元始于元惠宗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明太祖洪武元年),终于脱古思帖木儿天元十年(明朝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为蒙古(明人稱鞑靼)所代替。.
查看 元上都和北元
别不花
别不花,元朝大臣。元文宗时中书左丞相。 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武宗即位,别不花由集贤院使拜中书平章政事,加太尉。出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转任江西行省、湖广行省左丞相,后来因为贪赃被弹劾罢职。致和元年(1328年)七月,元泰定帝(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东)在元上都驾崩,佥枢密院事燕铁木儿等在大都(今北京)发动政变,迎怀王图帖睦尔为皇帝,即元文宗。任命别不花为中书左丞相,兼知枢密院事。加太保。后来因为矫诏以买驴的家财赐给中书平章政事速速等一系列不法之事,被弹劾罢相。天历二年(1329年),被监察御史弹劾,元文宗下诏让他谪居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
查看 元上都和别不花
刘福通
刘福通(),颍州(今安徽阜阳界首市)人。元末民变领袖。.
查看 元上都和刘福通
喀喇沁部
喀喇沁部()(Qaracin),又译哈喇臣、哈喇慎、哈拉克亲,是明代、清朝蒙古部落。名称源于元朝的哈剌赤(牧人、制黑马奶酒者,“喀喇”即黑),融入一部分欽察人和康里人。 15世纪前半叶属孛来,15世纪末为亦卜剌统领的永谢布部十营之一。1510年,达延汗击败亦卜剌,喀喇沁分七鄂托克(鄂托克为万户之下的军事行政单位),成为组成永谢布万户的部落之一。达延汗之孙昆都力哈统领,牧地在明朝独石口边外开平(元上都)附近,东扩至朵颜卫地区(在今赤峰市和北京市北部)。1628年,林丹汗于土默特赵城(今呼和浩特)大败喀喇沁,喀喇沁部溃散。朵颜袭用喀喇沁之名。朵颜首领姓兀良哈,是者勒蔑的后裔。清太宗天聪初年,朵颜首领苏布地等率属归附皇太极,编喀喇沁为二扎萨克旗,康熙年间,增编一扎萨克旗,喀喇沁一共左中右三旗,属卓索图盟。今内蒙古赤峰市有喀喇沁旗,辽宁有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查看 元上都和喀喇沁部
哈拉和林博物馆
“哈拉和林”博物馆(«Хархорум» музей)是蒙古国前杭爱省哈拉和林的一座历史与考古博物馆。.
查看 元上都和哈拉和林博物馆
内蒙古历史
内蒙古阴山一带远古人类活动,有悠久历史。1973年在呼和浩特东北发现的距今50万年前的“大窯文化”发生于与北京周口店北京人同一时期的旧石器时代初期至晚期。内蒙古得名于蒙古族,内蒙古东北部与蒙古国东部交界处的额尔古纳河畔是蒙古族的主要发源地。 《旧唐书》有“蒙兀室韦”,“蒙兀” 与“蒙古”是同名异译,在蒙古语中意为“永恒的火焰”。“蒙古”最初只是蒙古高原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由成吉思汗逐渐统一高原各部落后才演变成了今天这个民族的共同名称。蒙古统一民族形成前,各部落的历史渊源、人种、语言并不相同。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其面积较大,东西跨度也大,历史上较少处于一个行政区内。东部至辽东塞外,与东北亚古老民族夫余、濊貊、高句丽接壤,包括今西拉木伦河、西辽河流域、科尔沁草原和呼伦贝尔草原,为东胡等通古斯部落的活动范围;中部塞外今锡林郭勒盟为匈奴,羌胡等族的势力范围;西部包括今巴彦淖尔高原、阿拉善盟境内的沙漠地区和额济纳河流域等地,与西北民族氐、羯、突厥以及一些塞种部落等渊源较深。.
查看 元上都和内蒙古历史
内蒙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表
本列表是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子列表,列举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的中國古遺址列表
中國古遺址列表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當中的古遺址。.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是中国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每个年度举行的在全中国范围内评选当年重大考古发现的一项活动,始于1990年。其评选标准要求符合国家文物局的报批手续,并保证发掘质量,发掘内容要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且为中国考古学科提供新的内容信息及新的认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表
1961年至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了共七批4296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第四批开始,每批同时将一些未被列入的项目合并至现有项目中,共计188项。 国务院公布的第一至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类别和第四至七批类别不统一,其中前三批分为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石窟寺、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石刻及其他、古遗址、古墓葬等六类。从第四批开始,重新划分为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其他等六类。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基础上,国家文物局以新分类为准,对前三批进行了统一归类,同时对第一至七批重新进行了统一编号。本列表按照新分类统一整理。.
元大都
元大都,或称大都(突厥语称为汗八里,意即“可汗之城”),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正月三十日(1267年2月25日)至元惠宗至正二十八年八月初二(1368年9月14日),为元朝京師。其城址位于今北京市市区,北至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南至长安街一线,东西至北京二环路一线。.
查看 元上都和元大都
元中都
元中都,元太祖十年(1215年)五月,元太祖成吉思汗率军攻克金中都(今北京市),元太祖十二年(1217年),太师、国王木华黎改中都为燕京。.
查看 元上都和元中都
元英宗
元英宗硕德八剌(见《黄金史纲》;;),是元朝第五位皇帝,蒙古帝国第九位大汗,1320年4月19日—1323年9月4日在位,在位3年零5个月,是元仁宗之子。 1321年11月28日,群臣为硕德八剌上汉语尊号继天体道敬文仁武大昭孝皇帝。 去世后,谥号睿圣文孝皇帝,庙号英宗,蒙古语称号格坚皇帝《元史》卷二十八《英宗本紀二》:“泰定元年二月,上尊諡曰睿聖文孝皇帝,廟號英宗。四月,上國語廟號曰格堅。”(或)。.
查看 元上都和元英宗
元武宗
元武宗海山(;),是元朝第三位皇帝,蒙古帝国第七位大汗,在位4年,自1307年6月21日至1311年1月27日。乃元世祖之曾孫、太子真金之孫、答剌麻八剌之子、元成宗之侄。 1309年2月17日,群臣为海山上汉文尊号统天继圣钦文英武大章孝皇帝。 他去世后,謚號仁惠宣孝皇帝,廟號武宗,蒙古语称曲律皇帝()《元史》卷二十三(武宗本紀二):“夏五月乙未,文武百官也先鐵木兒等上尊諡曰仁惠宣孝皇帝,廟號武宗。國語曰曲律皇帝。”。.
查看 元上都和元武宗
元朝
元朝(中古蒙古語:;現代蒙古語:《蒙漢詞典》,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院蒙古語文研究所編,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243頁。;1271年-1368年),蒙古語國號全稱大元大蒙古國(中古蒙古語:),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人建立的大一統的朝代。西元1260年,忽必烈即位為第五任大蒙古國大汗,後於1271年改国号大蒙古兀魯思為大元大蒙古兀魯思,但蒙語稱呼不變,定都於漢地大都(今北京市),建立元朝。1279年元軍攻灭南宋,全面佔領漢族地區,一統中國並結束南宋與金朝南北政權对峙之局面。雖然傳統以南宋為正統王朝,元朝繼承金朝正統,並選取根據五行相生順序生自金朝「土」德的「金」德為王朝德運,同時選取與金德對應的白色為王朝正色。 元朝的基础為乞颜部族的首领铁木真于1206年统一漠北诸部族后建立的'''大蒙古國''',铁木真被称为“成吉思汗”。當時蒙古诸部受金朝统辖,然而由於金朝與西夏均走向衰落,成吉思汗先後攻打西夏與金朝,並於西元1227年8月攻滅西夏、1234年3月攻滅金朝,取得中国華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同一时间,大蒙古国在西方不断扩张,先後發動三次西征,形成稱霸歐亞大陸的国家,被欧洲称为蒙古帝國(Mongol Empire)《中國文明史 元代》〈第一章 雙重體制的政治〉: 第3頁-第10頁.
查看 元上都和元朝
元朝君主列表
元朝君主列表如下:.
查看 元上都和元朝君主列表
元朝藩王列表
元朝的封藩非常复杂,主要包括三部分:.
查看 元上都和元朝藩王列表
元惠宗
元惠宗妥懽貼睦爾(见《蒙古源流》、罗氏《黄金史》。;),清刊《元史》、清修《續資治通鑑》改譯托歡特穆爾,元朝廟號為惠宗,蒙古語稱號烏哈噶圖汗(;或),明朝諡號為順皇帝,又稱至正帝,庚申帝,庚申君,元朝第十一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五位大汗,他是元朝北逃前的最後一位皇帝,之後以他為首的北元繼續與明朝對峙。在位时间是从1333年7月19日至1370年5月27日,在位37年。.
查看 元上都和元惠宗
元成宗
元成宗铁穆耳(;),是元朝第二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六位大汗,1294年5月10日—1307年2月10日在位,在位14年。元世祖孙、太子真金第三子。清代乾隆晚期乾隆帝命改譯遼、金、元三史中的音譯專名,改譯特穆爾,今日學界已無人使用。 他去世后,谥号钦明广孝皇帝,庙号成宗,蒙古語号完澤篤可汗()。《元史》卷二十一(成宗本紀四):“是年九月乙丑,諡曰欽明廣孝皇帝,廟號成宗。國語曰完澤篤可汗。”.
查看 元上都和元成宗
元明清历史年表
元明清历史年表為元明清三朝的历史年表。.
查看 元上都和元明清历史年表
元文宗
元文宗图帖睦尔(;),是元朝第八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二位大汗,两次在位,第一次在位时间为1328年10月16日—1329年4月3日;後復位,第二次在位时间为1329年9月8日—1332年9月2日,在位时间共4年,他是元武宗的次子。清代乾隆晚期乾隆帝命改譯遼、金、元三史中的音譯專名,改譯圖卜特穆爾,今日學界已無人使用。 1330年5月25日,群臣为图帖睦尔上汉语尊号钦天统圣至德诚功大文孝皇帝。 他去世后,谥号圣明元孝皇帝,庙号文宗元惠宗又称元顺帝,《元史》卷三十八《顺帝本纪一》记载,元统元年十一月,“辛亥,江西、湖广、江浙、河南复立榷茶运司。追谥札牙笃皇帝为圣明元孝皇帝,庙号文宗。时寝庙未建,于英宗室次权结彩殿,以奉安神主。”,蒙古語称札牙篤皇帝()。.
查看 元上都和元文宗
前海东沿
前海东沿是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东北部的胡同。北京地名典,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第168页.
查看 元上都和前海东沿
倒剌沙
倒剌沙,元朝大臣,元泰定帝时中书左丞相,回回人。 开始倒剌沙为晋王也孙铁木儿的晋王府内史,深受信任。元英宗时,他的儿子哈散事奉丞相拜住,入为宿卫。哈散常以朝廷事机侦察出告之晋王。暗中与宣徽使探忒等朝官相接纳。元英宗至治三年(1323年)八月,御史大夫铁失与哈散及枢密院事也先铁木儿谋发动政变,弑杀英宗立晋王,并以其事告知。英宗遇害,九月,晋王即位为泰定帝,授中书平章政事,升为中书左丞相。泰定二年(1325年)十月,改任御史大夫。十一月,再任左丞相,加开府仪同三司、录军国重事。泰定四年(1327年),受命和右丞相塔失帖木儿领内史府四斡耳朵(帐殿)事。曾经建言凡蒙古人、色目人效汉法丁忧之人,全部除名。他在任引用亲朋,庇护回回商贾,引起蒙古大臣不满。致和元年(1328年),泰定帝驾崩,他在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东)立皇子阿速吉八为皇帝。当时,燕帖木儿在大都拥立图帖睦尔为元文宗。他诛杀暗附文宗的诸王满秃,派梁王王禅等人率军攻打大都,兵败。十月,大都军围上都,他肉袒奉皇帝宝玺出降,不久被文宗处死。.
查看 元上都和倒剌沙
王保保
王保保(),沈丘(今安徽省临泉县古城子)人,小字保保,元惠宗赐名扩廓帖木儿(,又譯庫庫特穆爾),元朝大將察罕帖木儿养子。元末重要将领,亦是北元政府的支柱。封齐王,拜太尉知樞密院事、中書省平章政事、銀青榮祿大夫。.
查看 元上都和王保保
王昭君 (央视电视剧)
《王昭君》是一部2007年首播的中国大陆历史题材古装传奇剧,亦是大陆继1987年的黄虹版《王昭君》和2006年的李彩华版《昭君出塞》之后,第三部以历史人物王昭君为题材的电视作品。该剧由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影视部、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南京电影制片厂、江苏华夏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摄制,著名导演陈家林执导,并由杨幂、刘德凯、丛珊、张子健、陈思成、李建群等领衔主演。 本剧于2005年9月2日在内蒙古正蓝旗的元上都影视城正式开机,先后辗转河北涿州影视城、康保等地取景拍摄,同年12月下旬在浙江横店影视城杀青关机。2007年9月28日,本剧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深夜档全国首播。 该剧是杨幂首次担当主演女一号角色,她亦凭借此剧入围了次年的第2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表演艺术女演员”提名初选。.
碽妃
碽妃或甕妃,传说元顺帝和明太祖朱元璋的妃嫔。 《明史》称朱元璋前五子,包括第四子朱棣为马皇后所生,历来认为五位皇子并非是马皇后所生。历史对朱棣的生母有多种说法,朱棣生母为碽妃的说法,见于《南京太常寺志》,明孝陵神位的摆布为左一位李淑妃,生太子朱标、秦王、晋王,右一位碽妃,生成祖朱棣。《三垣笔记》中所提及明末大儒钱谦益曾于1645年元旦拜谒明孝陵,发现孝陵神位的摆布正如《南京太常寺志》中的记载,碽妃的灵位在右第一位,足见其身份之高。但历史上李淑妃的父亲李杰投奔朱元璋时,才二十六岁,同时,朱标已在前一年出生。因此李淑妃不可能是朱标的生母。 另有一说,蒙古人瓮氏(甕通瓮)为其生母。清朝刘献廷所著《广阳杂记 卷二》的记载:“明成祖非马后子也。其母瓮氏,蒙古人。以其为元顺帝之妃,故隐其事。宫中别有庙,藏神主,世世祀之,不关宗伯。有司礼太监为彭躬庵言之:余少时闻燕之故老为此说,今乃信焉。”查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閏七月,徐達攻陷大都,元惠宗率太子、后妃、臣僚等出逃。至正二十九年(1369年),常遇春攻陷上都,而明成祖卻出生於元朝至正二十年(1360年),明軍攻陷上都時成祖已經9歲。。朱棣出生时,朱元璋只占有應天、池州、江州、泗州,被小明王韓林兒封為吳國公。北方紅巾軍被元朝大將察罕帖木兒在汴梁擊潰,1363年在安豐之役中又敗於降元的吳王張士誠,同年朱元璋擊敗陳友諒。按此時間表和當時勢力分布,紅巾軍興第八年,朱元璋當時能擄獲元顺帝妃嫔并生下皇子的可能性為零。 有人说甕妃是高丽出身的碽妃,甕妃现在到底是碽妃还是自己本身,现在还是一个谜。 南京大报恩寺里的大雄宝殿,大报恩寺琉璃塔是为报答父母之恩所建。据说,朱棣生母为碽妃养母是马皇后。朱棣篡夺侄子建文帝的皇位,由于朱棣为庶出,又背负了夺权篡位的骂名,朱棣为了提升他当皇帝的正统性,故篡改正史,以嫡出于马皇后。.
查看 元上都和碽妃
秃坚帖木儿
秃坚帖木儿,元顺帝时中书平章政事。 至正二十年(1360年),秃坚帖木儿任知枢密院事。当时阳翟王阿鲁辉帖木儿拥兵数十万,在木儿古彻儿之地反元。秃坚帖木儿讨伐,兵败,单骑逃回上都。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他和御史大夫老的沙得罪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都投奔大同(今山西省大同市),躲入孛罗帖木儿营中。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与孛罗帖木儿举兵入居庸关,进逼京师,向元顺帝诉冤,逼迫顺帝贬斥右丞相搠思监、宦官资政院使朴不花。秃坚帖木儿任中书平章政事。回军大同。扩廓帖木儿奉皇太子之命来攻大都,秃坚帖木儿改任御史大夫。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扩廓帖木儿攻上都,孛罗帖木儿被刺杀,秃坚帖木儿逃到八儿思之地。十二月,被擒杀。.
查看 元上都和秃坚帖木儿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古遗址
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古遗址列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古遗址类型,较之前批次共新增516处,占到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的26.6%。此外与原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共计12处。.
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1988年1月13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务院公布,共258处。.
瓮城
城是为了加强城堡或关隘的防守,而在城门外(亦有在城门内侧的特例)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形如「甕」(口小肚闊的大瓶),故名;属于中国古代城市城墙的一部分。瓮城两侧与城墙连在一起建立,设有箭楼、门闸、雉堞等防御设施。瓮城城门通常与所保护的城门不在同一直线上,使得攻城方需要將攻城武器轉往另一方向而不是長驅直入。.
查看 元上都和瓮城
甕吉剌䚟
甕吉剌䚟,元朝大臣,译名又作瓮吉剌带,蒙古族八鲁剌思氏。 至元十八年(1281年)正月,甕吉剌䚟被元世祖任命为中书右丞相。至元十九年(1282年)三月,降职为上都留守,同佥枢密院事,和礼霍孙继任丞相。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甕吉剌䚟接替耶律铸为中书左丞相,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罢相。其子忽林失。.
查看 元上都和甕吉剌䚟
番字石刻
字石刻,位于北京市密云县冯家峪镇(原“番字牌乡”并入)番字牌村北小孤山的阳面(即南侧)的岩壁上。.
查看 元上都和番字石刻
白浮泉
白浮泉,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化庄村东、京密引水渠北岸,原是元朝元大都的水源。 1990年,“白浮泉遗址——九龙池、都龙王庙”被定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白浮泉遗址作为大运河北京段的一部分,被并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中。.
查看 元上都和白浮泉
DIXANADU
《DIXANADU》是日本視覺系哥德金屬搖滾樂團 的第四張錄音室專輯,於2007年3月28日發行,限定盤於2007年8月31日發行,歐洲盤於2007年5月4日由德國唱片公司 發行。此作收錄了來自首張專輯《Dix infernal》的兩支曲目《tentation》和《Pessimiste》的重新編曲錄製版,並以英文重命名為《Last Temptation》和《neo pessimist》。.
查看 元上都和DIXANADU
西藏历史
西藏位於亚洲腹地的青藏高原。在中文中,西藏既可以指傳統意義上的西藏,即包括整個藏區,又稱大西藏地區;也可以特指其西南部地區,即清朝以來分割邊界後的行政區劃,面积略大过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區之範圍。本條目正文中所指的西藏,若無特別說明,通常指大西藏地區,以更加方便和準確地闡述包含各個藏區的西藏整體的歷史。由於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故素有「世界屋脊」之稱。自古以來,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阻絕外來勢力的侵擾,也保留獨特的地域文化。自石器時代即在西藏高原活動的人類,逐漸發展成今日的藏族,而其綿延至今的文化中最引人矚目的,正是在他們的生活中無所不在的宗教色彩。 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自稱為「博(bod)」。「博」是集民族、地域、政權於一體的總稱。满语、蒙语中則稱「博」為「tübat(圖波特)」。除了「博」和「圖波特」這兩個語彙以外,在歷史上還可以找到「吐蕃」、「唐古特」、「土伯特」等其他對於西藏的稱謂。对于在东部藏區(如四川、青海等)生活的藏民,部分漢族人會稱呼他們作「西番」或「西羌」等等。 除藏族人外,世代生活着西藏地區的还有汉族、门巴族、珞巴族等。.
查看 元上都和西藏历史
香港歷史年表
本條目記錄了從有紀錄歷史開端至今的香港、中國、英國和世界大事。.
查看 元上都和香港歷史年表
马可·波罗
可·波罗(Marco Polo,又譯馬可·孛羅、马哥·波罗、馬哥孛羅,)是威尼斯共和国商人、旅行家及探险家。据本人说他曾随父亲和叔叔通过丝绸之路到过中国,擔任元朝官員。回到威尼斯后,马可·波罗在一次威尼斯和热那亚之间的海战中被俘,在监狱里口述其旅行经历,由鲁斯蒂谦写出《马可·波罗游记》。他的游记讓欧洲人得以了解中亚和中国,對東西發展有很大的貢獻。.
查看 元上都和马可·波罗
马札儿台
札儿台,元朝大臣,蒙古族蔑儿乞氏,元顺帝时中书右丞相。谨只儿之子,伯颜的弟弟。 马札儿台开始扈从元武宗,继侍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于潜邸,任典用太监,办事敏达,深受宠信。元仁宗延祐、元英宗至治年间,马札儿台历任吏部郎中、吏部侍郎、兵部尚书、典瑞院使,迁大都路达鲁花赤等,领虎贲亲军都指挥使。泰定四年(1327年),出任陕西行台治书侍御史,因为关陕饥荒,赈货不足,捐私财赈济贫民。次年,泰定帝卒,倒剌沙于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辅立皇子阿剌吉八为元天顺帝,与大都(今北京市)称帝的元文宗图帖睦尔相峙,马札儿台作为陕西行台台臣起兵响应上都。上都兵败,获罪,因为兄长伯颜有功,于是免罪。继任上都留守、太府卿。元顺帝元统二年(1334年),拜御史大夫,领高丽、女真、汉军万户府达鲁花赤,迁知枢密院事,加镇守海口侍卫亲军屯储部都指挥司达鲁花赤。至元三年(1337年),加太保,当时其兄伯颜专权,他辞谢王爵,分枢密院,出镇北边。至元六年(1340年),伯颜罢黜后,马札儿台为中书右丞相。同年,因病辞位。次年,封忠王,子脱脱为右丞相。至正七年(1347年)因右丞相别儿怯不花向元顺帝谗言,马札儿台被安置在甘肃。是年病逝。.
查看 元上都和马札儿台
郝經
郝經(),字伯常,陵川縣魯山(今属山西晋城)人。元朝官员,儒士。.
查看 元上都和郝經
胆巴
胆巴(),一名“功嘉葛剌思”,又名“庆喜称”,尊称“阿尼胆巴”,藏族,西番突甘斯旦麻(今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人,藏传佛教萨迦派高僧,元朝国师,后追封元朝帝师。张羽新、刘丽楣、王红,帝师和一大批喇嘛僧为元大都带来了藏族文化,载 张羽新、刘丽楣、王红,藏族文化在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
查看 元上都和胆巴
阿合馬
阿合馬(阿拉伯语:、Ahmad Fanākatī,),元朝色目人,元世祖忽必烈時的近臣之一,出生於費納喀忒(今烏茲別克境內),官至宰相。.
查看 元上都和阿合馬
阿里不哥
阿里不哥(,約1219年-1266年),又譯阿里布哥,蒙古貴族,是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之幼子,根据《元史》,拖雷有十一子,正妻唆鲁禾帖尼生蒙哥(长子)、忽必烈(第四子)、旭烈兀(第六子)、阿里不哥(第七子)四子。也就是說,他是蒙哥、忽必烈、旭烈兀之弟。他们四人的生母都是拖雷正妻唆鲁禾帖尼。.
查看 元上都和阿里不哥
赡思
赡思(),字得之,元朝大食人,官员。.
查看 元上都和赡思
薩迦巴
薩迦巴(),簡稱薩迦(),是藏传佛教萨迦派五祖八思巴借助于元朝的政府机制在全西藏建立起来的隶属于元朝的政教合一的自治政权,是西藏历史上各教派統治時期的第一个政权,也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政教合一政权,也稱薩迦王朝。该王朝统治范围位于宣政院辖地。 薩迦巴开始於1253年八思巴掌教薩迦派,结束於1358年薩迦派失势於帕木竹巴,共105年。.
查看 元上都和薩迦巴
董文蔚
董文蔚,字彦华,真定府藁城(今河北省藁城县)人,元朝大将。董俊次子。 1235年,大哥董文炳作为藁城县令,董文蔚总管家事。1241年,率领民兵随蒙军攻打南宋。1254年,为藁城等处行军千户,镇守邓州。修筑光化、毗阳、枣阳。1259年,随蒙哥攻打四川。中统二年(1261年),率领邓州军马加入武卫军千户,屯守元上都。中统三年(1266年),在济南城南围困李璮。至元五年(1268年),在上都炭山去世。.
查看 元上都和董文蔚
蒙古國家列表
历史上蒙古族建立的國家,包括蒙古帝國、帖木儿帝国、莫卧儿帝国等。自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漠北各部落,蒙古一词成为各部的共同名称,而蒙古大汗则成为蒙古族最高首领的称号。 這是蒙古統治者、蒙古國家和自治區的列表。.
查看 元上都和蒙古國家列表
脱脱
脱脱(,,清代以後改譯托克托或托托帖木兒,蔑兒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儿乞人。曾出任御史大夫和中書省右丞相。任內恢復科舉制度、反正前丞相伯顏時的冤案,減輕剝削、放寬稅政,乃元朝末年有為的高級官员,後世稱為「脱脱更化」。脱脱汉文化修养极高,亦是二十四史中《宋史》、《辽史》、《金史》的主编。.
查看 元上都和脱脱
李文忠 (明朝)
李文忠(),字思本,小名保儿,盱眙(今屬江蘇)人,汉族,朱元璋外甥(母親曹國公主朱佛女),明朝開國功臣。 李文忠母早亡,後來隨父投奔朱元璋,十九岁时以舍人的身份率领亲军随军支援池州,击败天完军。此后率军平定江南战事,官至荣禄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明朝建立后,李文忠多次率军征讨北元,获封曹国公。洪武十二年(1379年),主持大都督府、兼主管国子监。洪武十七年,李文忠病逝,追封岐阳王,谥“武靖”。.
查看 元上都和李文忠 (明朝)
水達達路
水達達路,元朝时设置的路。 大德年间,划开元路部分区域设置水达达路,隶属于辽阳行省。水达达路,土地旷阔,人民散居。元朝初年设五个军民万户府,分领混同江(今松花江)南北之地。相当于今松花江依兰县以下黑龙江沿岸直至库页岛,还有乌苏里江流域,齐齐哈尔市以东和肇东市肇源以北。其居民都是水达达、女直。元朝并在黑龙江下游设置征东元帅府。.
查看 元上都和水達達路
永乐迁都
永樂遷都,即明成祖朱棣将明朝的首都从應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迁往北京順天府,是具有中国历史重大意义的事件,其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造成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现代。.
查看 元上都和永乐迁都
泰定帝
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是元朝第六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位大汗,在位5年,自1323年10月4日至1328年8月15日。清代乾隆晚期乾隆帝命改譯遼、金、元三史中的音譯專名,改譯伊蘇特穆爾,今日學界已無人使用。 他去世后不久,其子元天顺帝被元文宗打败,以致於他沒有庙号和谥号,遂以其年號稱為泰定帝。.
查看 元上都和泰定帝
月鲁帖木儿 (齐王)
月鲁帖木儿,元朝宗王。蒙古族孛儿只斤氏,合撒儿的五世孙。 元仁宗延祐六年(1319年),封为恩王。泰定帝泰定三年(1326年),嗣位齐王,封地在也里古纳河(今额尔古纳河)、海剌尔河(今海拉尔河)一带。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他帮助在大都(今北京)即位的元文宗图帖睦尔,反对在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即位的天顺帝阿剌吉八,率兵围上都,迫使丞相倒剌沙奉皇帝玺出降,执杀辽王脱脱,因功受到元文宗的赏赐。.
月鲁帖木儿 (朵鲁班氏)
月鲁帖木儿,元朝大臣。蒙古族朵鲁班氏,其父肃政廉访使普兰奚。.
朵带
朵带,元朝大臣,译名又作朵台、朵䚟。 大德七年(1303年),元成宗任命时任侍御史的朵带为中书参知政事。后来历任徽政使、太常礼仪院使。元仁宗延祐七年(1320年),朵带加太傅。元泰定帝即位,命为太子詹事,进拜太师。泰定帝多召朵带商议国事。致和元年(1328年),泰定帝驾崩,太师朵带与中书左丞相倒剌沙等辅佐元天顺帝阿速吉八在上都即位,燕帖木儿拥立图帖睦尔与他们抗衡,最后天顺帝兵败,朵带出降。.
查看 元上都和朵带
朵儿只 (札剌亦儿人)
朵儿只(),元朝札剌亦儿部人。 高祖父孛鲁(木华黎之子),曾祖父速浑察,父亲脱脱。朵儿只四岁丧父,少年为宿卫,1322年,元英宗任命他为集贤学士。次年随元英宗到元上都,八月,南坡之变,元英宗被铁失杀害。朵儿只被擒,他的侄子朵尔直班求免脱难。1329年,世袭木华黎家族的国王之位。到辽阳就国。1337年,国王之位被乃蛮台所袭,次年,为辽阳行省左丞相。1340年,任河南行省左丞相。1344年,为江浙行省左丞相,镇压汀州的起义军,元顺帝亲赐九龙衣。1347年为御史大夫,中书左丞相、右丞相,能举贤,不以权谋私。1349年,罢相,再袭国王之位。1354年,从丞相脱脱南下镇压张士诚,击破六合县,留守扬州。次年,在扬州去世。.
明德拉庙
明德拉庙,又称“甘珠尔庙”,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五一种畜场总场,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为多伦汇宗寺的附属寺庙。.
查看 元上都和明德拉庙
明朝统一战争
明朝统一战争,是明朝建立后,对元朝殘餘勢力如云南的把匝剌瓦尔密和辽东的纳哈出及周围地方割据势力的统一战争。除漠北草原和西域等地外,全国已基本上被明朝控制。.
查看 元上都和明朝统一战争
明成祖
明成祖朱棣(),或稱永樂帝,是明朝第三任皇帝,公元1402年至1424年在位,在位二十二年,年号永乐。 明太祖皇四子,生于应天(今江苏南京),時事征伐,並受封為燕王。洪武三十二年或建文元年(1399年)建文帝削藩,燕王遂發動靖难之役,起兵奪位,經過三年的战争,最終胜利,殺害方孝孺,驅逐其姪建文帝奪權篡位自封為帝。明成祖在位期间,完善明朝政治制度,发展经济,开拓疆域,迁都北京,使北京至此成為中國的政治中心至今。此外他编修《永乐大典》,派遣鄭和下西洋,北征蒙古,南平安南。明成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永乐盛世,明成祖也被后世称为「永乐大帝」。另外,他加強太祖以來的專制統治,強化錦衣衛並成立東廠,此外,他在位期間重用宦官,也促成明朝中葉後宦官專政的禍根。 明成祖崩逝后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长陵。嘉靖十七年(1538)九月,嘉靖帝改谥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改上庙号为「成祖」。.
查看 元上都和明成祖
旭迈杰
旭迈杰,译名又作旭灭杰。元朝大臣,元泰定帝时中书右丞相。 旭迈杰原为晋王也孙铁木儿藩府旧僚。至治三年(1323年)九月,也孙铁木儿即位为泰定帝,任命旭迈杰为宣政院使,十月,拜中书右丞相,奉命至大都(今北京)处死弑杀元英宗的御史大夫铁失及其党羽。后兼阿速卫达鲁花赤。泰定元年(1324年),奏请采纳江浙省臣建议,兴工疏浚吴淞江。又以国家财用匮乏和饥荒,请求泰定帝减少厩马、裁撤卫士,节制赏赐,停止上都营建工程。泰定帝下诏听从。泰定二年(1325年)八月,罢相,不久故去。.
查看 元上都和旭迈杰
撒敦
撒敦,译名又作合散、哈散。元朝大臣,钦察人,元顺帝时中书左丞相。床兀儿第四子,燕铁木儿的弟弟。 撒敦在蒙古语是亲戚、亲属的意思。致和元年(1328年),泰定帝死于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撒敦奉兄长燕铁木儿之召,从上都还大都(今北京市),共同拥戴元武宗子怀王图帖睦尔为帝,即元文宗。与即位上都的元天顺帝阿剌吉八对峙,随燕铁木儿率军于榆林、蓟州、白浮、檀子山等地连败上都王禅、不花、塔失帖木儿统帅之兵。以功历任宣徽使、知枢密院事等职,赐号答刺罕。至顺三年(1332年),元宁宗即位,任御史大夫。元统元年(1333年),元顺帝即位,为中书左丞相、太傅,受封荣王,食邑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元统二年(1334年)四月,加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录军国重事。至元元年(1335年),撒敦卒,至元二年(1336年),侄子唐其势逆谋罪暴露,撒敦被籍没家财。.
查看 元上都和撒敦
應昌城
應昌城又名鲁王城,故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北达里诺尔西南的达日罕乌拉苏木。.
查看 元上都和應昌城
亦称为 上都故城,元上都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