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倪象愷

指数 倪象愷

倪象愷(),字赞衡,号方山,四川榮縣人,清朝官員。.

目录

  1. 13 关系: 劉藩長台灣統治者大甲西社抗清事件大甲歷史大肚王國張嗣昌俞存仁八卦山 (彰化縣)福建分巡臺灣道路以周臺灣府城臺灣府知府沈起元

劉藩長

劉藩長,為中國清朝官員,本籍山西洪洞。他於1728年由福建鹽驛道調任福建分巡台灣道。 在台期間,他曾為了採辦軍工船料而侵入傀儡番界,造成原漢衝突,此行為遭巡台御史高山指陳失職。.

查看 倪象愷和劉藩長

台灣統治者

台灣統治者有跡可查應自1624年荷蘭殖民算起,期間歷經鄭氏王朝、台灣清治時期、台灣日治時期與中華民國時期。17世紀中期(1638年)時,台灣原住民-巴布拉族與巴布薩族、巴則海族、洪雅族、道卡斯族在台灣中部已成立大肚王國,其統治者稱為「大肚王」,不過目前僅有兩位「大肚王」有跡可查。在17世紀之前,元、明兩朝雖於澎湖群島設置了澎湖寨巡檢司,也有澎湖寨巡檢官職設置(例如首任澎湖寨巡檢陳信惠),不過其僅駐於澎湖群島,並未實際管轄台灣。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9世紀之前,台灣統治者所轄實際領土幾乎都未達台灣全境;即使到19世紀中期,台灣清治時期政府力量仍未涵蓋所有台灣原住民居住的番地。 除此之外,1722年-1769年負責監督台灣行政之巡視台灣監察御史及1874年-1884年,每年冬春兩季駐守於台灣台南辦公的福建巡撫、掌管台灣內政之台灣府知府、台灣布政使、掌管台灣軍事之台灣鎮總兵等等在此均不認定為台灣統治者。而即使照這樣認定標準下,並扣除未派實上任或回任者,從1624年至今的三百八十幾年當中,台灣統治者也超過了160位以上。.

查看 倪象愷和台灣統治者

大甲西社抗清事件

大甲西社抗清事件為台灣原住民平埔族歷史上最大的民眾起義事件,以大甲西社的林武力為首。發生於台灣清領時期雍正年間的該事件,持續長達一年。事件過後不僅漢人與平埔各族群間傷亡慘重,也讓清廷於平埔各族境內加強駐兵,加強控制平埔族群。此「番亂」名稱,來自福建提督許良彬奏摺所稱。 此外,事件爆發後,鳳山總兵奉令率軍前往大甲協助平定,導致鳳山守備鬆散,曾參與朱一貴事件的舊部便趁機起事,造成鳳山的吳福生事件。.

查看 倪象愷和大甲西社抗清事件

大甲歷史

於大甲之名的起源,存在兩種說法:.

查看 倪象愷和大甲歷史

大肚王國

大肚王國(未知—1732年)為一在臺灣中部由臺灣原住民的拍瀑拉族與巴布薩族、巴則海族、洪雅族、道卡斯族所建立的跨部落王國,在鼎盛時期的領域範圍南端約到鹿港,北方則可至桃園以南之地(後來的範圍則在大肚溪上中下游的流域)。荷蘭時期的領域範圍主要在今天的臺中市,以及彰化縣北部和南投縣的一部分,其可能為一鬆散的部落聯盟,因為其政體無文字證據證明具有組織和有效率的統治形式。.

查看 倪象愷和大肚王國

張嗣昌

張嗣昌,本籍山西浮山。清朝政治人物。 雍正七年接替沈起元任兴化府知府一职,雍正九年由苏本结接任。1732年由漳州知府升任福建分巡台灣道。.

查看 倪象愷和張嗣昌

俞存仁

俞存仁,為中國清朝官員,本籍直隸大興。1728年於台灣知府任內護理福建分巡台灣道。.

查看 倪象愷和俞存仁

八卦山 (彰化縣)

八卦山位於台灣彰化市東方之卦山--轄內,屬八卦台地(八卦山脈)西北丘陵,海拔97公尺,古有「定寨望洋」的美名,為「彰化八景」之首。八卦山是彰化地區名勝景點,以卦山路為軸,沿著公路直上有八卦山大佛、無底廟、紅毛井、銀橋水景公園與抗日烈士紀念碑公園等著名景點,登山向西可遠眺彰化平原,向北可望台中盆地與大肚山,視野佳境也吸引夜間賞景旅客在此留連,成為台中彰化都會區一處旅遊勝地。.

查看 倪象愷和八卦山 (彰化縣)

福建分巡臺灣道

福建分巡臺灣道設置於1727年,前身為福建分巡台灣廈門道,是台灣道的主官正式官職,即台灣清領區最高級別官員。此官職名稱又稱為台道或亦可稱為台灣道、分巡台灣道。 前身台廈道與分巡台灣道最大不同是台廈道道署設於廈門,升格之後的台灣道則直接設署於台南。另外,台灣清治時期的這階段,台灣西部仍為福建省所管轄,主官皆為外地輪調。1767年,張珽任職期間,福建分巡台灣道升格為福建分巡台灣兵備道,張珽亦為首任新職稱之台灣道。 福建分巡台灣道就職位等級來說,屬道員之正四品文官。.

查看 倪象愷和福建分巡臺灣道

路以周

路以周,中國清朝官員,山東招遠人。 路以周為康熙五十年(1711年)辛卯科舉人。雍正八年(1730年)任台灣府彰化縣知縣,次年九月被臺灣道倪象愷摘印。雍正十年(1732年)接替冷歧暉擔任台灣府台灣縣知縣。雍正十二年(1734年)調任福安知縣。.

查看 倪象愷和路以周

臺灣府城

臺灣府城是臺灣歷史上清朝臺灣府的府城,1887年後因行政區改制而改稱臺南府城,又因為臺灣縣衙與後來的安平縣衙位於此城內,亦可視為1887年前的臺灣縣城與之後的安平縣城。該城始建於雍正年間1723年,初建木柵城,後改以三合土為材,共有城門十四座。臺灣割日後,城池逐漸傾毀,臺灣日治時期的市區改正期間有部分城牆拆毀後於原址闢建新式道路,到1917年左右已大致遭到拆除,歷時約194年,但仍有部分殘存至今。 臺灣府城的範疇主要為現今臺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以東的範圍以及附近的東、南、北區的小部分,而西門路以西至安平區舊聚落(一鯤鯓)之間則是昔日的臺江內海。.

查看 倪象愷和臺灣府城

臺灣府知府

臺灣府知府又名臺灣知府,在台灣清治時期與建省前為台灣清領區之地方父母官,官秩從四品。受上級臺灣道管轄監督,另則制約同知、巡檢、縣丞。清帝國台灣知府衙門在今天台南市赤崁樓旁(今稱「府廟」),台南市又稱作「府城」。 1875年,為了加強防務,台北設府,至此,台灣知府非管轄台灣全境的地方統治者。1885年間台灣行政區劃重新規劃,台灣府升格建省後,台灣府轄區驟地縮小,變成只涵蓋台灣中南部縣份或中部四縣市之建制。台灣知府不再成為清領區最高行政官僚,而是由福建台灣布政使取代。也就是,布政使其實是升格後的台灣知府,而建省後的台灣知府建制與管轄範圍區域已與建省前大相逕庭。事實上,知府升格為布政使,才是台灣西部正式建省的象徵。.

查看 倪象愷和臺灣府知府

沈起元

沈起元(),字子大,一字子火,號敬亭,江蘇太倉州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清史稿》列傳八十七。.

查看 倪象愷和沈起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