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侯惠仙

指数 侯惠仙

侯惠仙是中國國民黨籍雲林縣政治人物,嘉義縣朴子人。曾任雲林縣議員、臺灣省議員、立法委員、行政院政務顧問。 2008年馬英九當選總統後,任命其為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2009年接任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

45 关系: 宋煦光尹伶瑛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廖大林廖福本張碩文張麗善何語土地徵收條例公論報第4屆中華民國立法委員名單莊隆昌華加志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許舒博詹朝立高孟定趙麗雲蘇治芬闕枚莎蔡鈴蘭臺灣地方派系臺灣省議員列表蕭金蘭雲林縣陳劍松陳志彬陳麗惠陳錫章陳添旺陳新民陳憲中林健治林國華 (臺灣政治人物)林樹山林明義江岷欽江綺雯江惠貞朱浤源方醫良曾蔡美佐1998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2004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2005年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

宋煦光

宋煦光(),中國國民黨籍台南縣政治人物,曾代表中國國民黨入籍台南縣當選為第四屆立法委員,2001年底立法委員選舉競選連任失利。 2004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再度獲得國民黨提名,但仍未當選。.

新!!: 侯惠仙和宋煦光 · 查看更多 »

尹伶瑛

尹伶瑛(Yin Ling- ying,)是中華民國政治人物,臺灣外省人第二代,原籍湖南省。尹出生於臺灣花蓮縣,自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凱達格蘭學校第一期「女性公共事務領導班」結業,前任臺灣團結聯盟黨籍立法委員;並曾任雲林縣議員、「雲林縣阿扁之友會」副總會長、「水噹噹婦女聯盟」斗六館長、雲林縣林內鄉湖本村村長、「雲林縣社區希望聯盟」理事、「雲林縣歷史建築協會」理事、「雲林縣生命線協會」理事長等職。2012年立法委員選舉,尹名列民主進步黨「全國不分區」立委提名名單,惟並未當選。.

新!!: 侯惠仙和尹伶瑛 · 查看更多 »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簡稱國民黨中央或中央黨部)是中國國民黨的最高執行機關,由中國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组成,整個組織包括以主席為首的幹部群、以及數個黨務單位。.

新!!: 侯惠仙和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廖大林

廖大林(),雲林縣人,為中華民國前立法委員,民進黨籍。.

新!!: 侯惠仙和廖大林 · 查看更多 »

廖福本

廖福本(),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曾代表中國國民黨當選為第二、三、四屆立法委員,長期擔任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擔任黨鞭期間,因擅長溝通協調,曾協助推動許多重要法案,但也長期有關說等負面評價。後因偽造股票等案件入獄。.

新!!: 侯惠仙和廖福本 · 查看更多 »

張碩文

張碩文()是臺灣雲林縣人,親民黨籍,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是雲林張派系統出身。 曾任雲林農產物流中心總經理,清楚台灣農產運銷機制對台灣產業發展的影響,曾因為揭發糧商不當作為曾被恐嚇;他認為台灣農民及消費者永遠是產銷市場裡的輸家,要改善這些問題,只能期待農政單位更有肩膀地負起改革重任。並對政府將投入2千億從事農村再生,表示肯定。 並建議政府輔導傳統產業打入國際市場。 曾为国民党籍第6、第7屆立法委員,也是立法院次級問政團體新聲會的成員之一。張碩文在1995年加入中國國民黨,到了2005年由中國國民黨提名,於雲林縣選區參選第六屆立法委員,並順利進入國會。2008年起,依序獲選為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副書記長、代理書記長、書記長。 書記長任期重大事件:消費券、特別預算、大法官同意權、監察委員同意權等等。.

新!!: 侯惠仙和張碩文 · 查看更多 »

張麗善

張麗善(),雲林縣土庫人,中國國民黨籍雲林縣政治人物,由護理人員轉戰政治領域,現任第九屆立法委員、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副書記長。 張麗善為護理人員出身 ,民國72年起,曾任林口長庚、彰化秀傳醫院、台中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北港分院-媽祖醫院等多家醫院護理師,在眼科開刀房、牙科門診、健診部門服務過。1989年與丈夫張永成結婚,創業成立雲林縣第一間「視力保健中心」,後以護理人員之姿轉戰政壇服務。曾於2005年以無黨籍參選第六屆立法委員,以全縣第一高票當選立法委員。2014年代表中國國民黨參選第17屆雲林縣長,最終以43.02%得票率敗選,隨後於2015年接任行政院雲嘉南區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現為第九屆立法委員。.

新!!: 侯惠仙和張麗善 · 查看更多 »

何語

何語為美國西甘迺迪大學國際企管系畢業、美國加州長堤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學分班進修,現任職於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常務理事;曾擔任臺灣區眼鏡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四任)、台北市工業會理事長(二任)、國民大會代表。2016年6月8日任職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委員,年金改革的立場認為改革未調整到高階的公教人員,應該用所得加投保金額平均來計算年金,另外教師及軍人的優退也需和長照與醫療費用一併考慮。 何語曾在2016年12月30日於工商建設研究會,針對台灣工時表示:台灣每月加班限時46小時,而日本單月工時超過160小時才算是過勞,提出台灣與亞洲鄰國差異很大,但因疑似因為口誤說成:「日本單週工時超過160小時才算是過勞」,引起爭議。.

新!!: 侯惠仙和何語 · 查看更多 »

土地徵收條例

《土地徵收條例》頒定公佈於2000年2月2日,為中華民國政府因應土地徵收所制定的相關法律,是土地法的特別法,並與憲法及土地法第五編「土地徵收」之相關規定共同架構成為中華民國的土地徵收制度。.

新!!: 侯惠仙和土地徵收條例 · 查看更多 »

公論報

《台灣公論報》為早期台灣的一份新聞報紙。1947年10月25日,時任《台灣新生報》董事長的李萬居創立《公論報》,李萬居擔任社長,陳其昌為總經理,鄭士鎔為總編辑,陳祺升為發行人。原《台灣公論報》於1961年9月遭奪取轉賣予聯合報系之後,即被改組為《經濟日報》。 亦有一份同名之《台灣公論報》,係於1981年由台灣獨立聯盟副主席洪哲勝於美國長島創辦,行銷於美國台僑社群之間。 該報與李萬居創辦之《台灣公論報》並無直接關係。 另外,2006年由巫曉天創辦之同名報紙,與1947年李萬居創辦者亦無直接關係。.

新!!: 侯惠仙和公論報 · 查看更多 »

第4屆中華民國立法委員名單

4屆中華民國立法委員,任期從1999年2月1日至2002年1月31日。.

新!!: 侯惠仙和第4屆中華民國立法委員名單 · 查看更多 »

莊隆昌

莊隆昌,中國國民黨籍政治人物,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曾任第二、三屆國民大會代表(1992年—2000年),後擔任任務型國民大會代表及中國國民黨國民大會黨團書記長(2005年)。.

新!!: 侯惠仙和莊隆昌 · 查看更多 »

華加志

華加志(),中國國民黨籍排灣族政治人物,族名達拉瓦克,父親為日本人、母親為排灣族,曾任臺灣省議員、立法委員、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首任主任委員。.

新!!: 侯惠仙和華加志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

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簡稱中服中心)是中華民國行政院設於臺灣中部黎明新村的聯合服務中心,2003年5月14日成立,服務範圍涵蓋直轄市臺中市及苗栗縣、彰化縣及南投縣(除苗栗縣外相當於臺灣日治時期的臺中州轄區),總面積9216平方公里,總人口510萬人;原服務之雲林縣自2012年改由雲嘉南服務中心負責。 中服中心主要代替在台北的行政院,以單一窗口之方式加強服務中部地區民眾,促進區域均衡發展。中心主任為名義上的負責人,實際上由執行長運作中心事務。.

新!!: 侯惠仙和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 · 查看更多 »

許舒博

許舒博(),中國國民黨籍雲林縣政治人物,曾任立法委員,雲林許派代表人物。.

新!!: 侯惠仙和許舒博 · 查看更多 »

詹朝立

詹朝立(),筆名詹澈,為臺灣詩人,出生於彰化縣溪州鄉人,曾任行政院雲嘉南區聯合服務中心代理執行長。曾擔任《草根》、《春風》等詩刊同仁,曾任《夏潮》雜誌主編、《春風》雜誌發行人、臺灣藝文作家協會理事長。他長年從事農權運動,曾任台灣農民聯盟副主席、農漁會自救會辦公室主任,於2002年1123與農共生大遊行時擔任總指揮。著有詩集《西瓜寮詩輯》、《海浪和河流的隊伍》及報導文學作品《天黑黑嘜落雨:十二萬農漁民大遊行傳真》等書。.

新!!: 侯惠仙和詹朝立 · 查看更多 »

高孟定

孟定(),生於雲林縣,臺灣政治人物。曾任立法委員、國民大會代表。現為逢甲大學都市計畫與空間資訊學系副教授,為雲林張派成員,在雲林縣長張榮味操盤下,當選第5屆中華民國立法委員。.

新!!: 侯惠仙和高孟定 · 查看更多 »

趙麗雲

趙麗雲(Nancy Chao,),中國國民黨籍政治人物,新竹縣竹東人,曾任立法委員、國民大會主席團主席、國民大會代表、行政院體育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

新!!: 侯惠仙和趙麗雲 · 查看更多 »

蘇治芬

蘇治芬(),臺灣政治人物,出身於政治家族,生於雲林縣北港鎮,曾任民主進步黨雲林縣選區國民大會代表及立法委員,不過在2004年的立法委員選舉時,她沒有參選連任。2005年當選雲林縣縣長,2009年連任,為雲林縣首位非中國國民黨籍及首位女性縣長。2015年3月4日民進黨2016選舉對策委員會開會,民進黨前主席、選對會顧問謝長廷成功勸進雲林縣前縣長蘇治芬參選2016年雲林第一選區立法委員。.

新!!: 侯惠仙和蘇治芬 · 查看更多 »

闕枚莎

闕枚莎(),中華民國臺北市政治人物,中國國民黨籍,出身臺北市南港區世家闕家,現任臺北市議員,選區涵蓋內湖、南港,母親謝英美亦曾任臺北市議員。.

新!!: 侯惠仙和闕枚莎 · 查看更多 »

蔡鈴蘭

蔡鈴蘭,中華民國(臺灣)政治人物,中國國民黨籍,前立法委員。.

新!!: 侯惠仙和蔡鈴蘭 · 查看更多 »

臺灣地方派系

臺灣地方派系主要指中華民國臺灣各縣市或鄉鎮市等次級行政區的政治派系。因族群、宗族、地域等關係,牽涉血緣或利益的共同意識,使得外人難以在當地政治環境立足、競爭、共享資源的緊密團體。一般而言,地方政治派系在一級行政區(縣市)或更上層選舉中的影響力漸被政黨政治所取代而式微,但各級民意代表的產生仍一定程度受到地方政治派系的掌控。.

新!!: 侯惠仙和臺灣地方派系 · 查看更多 »

臺灣省議員列表

此條目羅列臺灣省參議會、臺灣省臨時議會、臺灣省議會以及臺灣省諮議會各時期的議員名單。.

新!!: 侯惠仙和臺灣省議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蕭金蘭

蕭金蘭,中國國民黨籍高雄縣政治人物,曾任立法委員、立法委員。 2001年底立法委員選舉競選連任,但未當選。.

新!!: 侯惠仙和蕭金蘭 · 查看更多 »

雲林縣

雲林縣(Hûn-lîm-koān;Yùn-lìm-yen)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有「農業首都」之稱,位於臺灣本島中部偏南,西邊濱臨臺灣海峽,東邊以斗六丘陵與南投縣相隔,南邊以北港溪、石龜溪與嘉義縣相鄰,北邊以濁水溪與彰化縣相鄰,共有1市5鎮14鄉,縣政府設於斗六市。荷治時期,雲林為荷蘭東印度公司之海防要塞。1622年明朝海盜顏思齊與其部將鄭芝龍等登陸大笨港地區,為臺灣最早的大陸漢族移民拓墾。雲林縣大部縣域位處臺灣西部的嘉南平原上。特產有文旦、茂谷柑、雲頂茶、酸菜、西瓜、木瓜、甜瓜、軟枝楊桃、濁水米、醬油等。山區的古坑鄉發展出咖啡產業。雲林縣以農漁業、糖業為主要產業,青壯年人口外移,第二、三級產業在臺灣西部各縣市中規模較小,然而縣內有全國最大的石化工業區。.

新!!: 侯惠仙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陳劍松

陳劍松(),台灣政治人物,親民黨籍,曾任第十三屆水林鄉鄉長、第五屆立法委員,2005第六屆競選失利。.

新!!: 侯惠仙和陳劍松 · 查看更多 »

陳志彬

陳志彬()是中華民國南投縣政治人物,曾任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 2009年3月辭官回鄉參選2009年南投縣長選舉,之後放棄初選並支持李朝卿。.

新!!: 侯惠仙和陳志彬 · 查看更多 »

陳麗惠

陳麗惠,中國國民黨籍高雄縣政治人物,曾任立法委員、國大代表。.

新!!: 侯惠仙和陳麗惠 · 查看更多 »

陳錫章

陳錫章(),中國國民黨籍雲林縣政治人物,曾任虎尾鎮民代表、雲林縣議員、臺灣省議員、立法委員。.

新!!: 侯惠仙和陳錫章 · 查看更多 »

陳添旺

陳添旺,中國國民黨籍臺中市政治人物,現任致用高中校長,曾任國大代表。 陳添旺為聯合大學、彰化師大附工傑出校友,並曾獲台灣企業經理人協進會2003年十大傑出經理人表揚。.

新!!: 侯惠仙和陳添旺 · 查看更多 »

陳新民

陳新民(),中國國民黨籍法律學者,前司法院大法官。專攻領域為憲法及行政法,為臺灣憲法學界知名學者。曾任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籌備處研究員,2008年10月經總統令特任為大法官,任期自2008年11月1日起至2016年10月31日止,總是在大法官解釋中的意見書開頭附上一段中國或他國的名言佳句,故在法律人間有詼諧地稱呼其為「帥話王」,然亦顯示出其涉獵之廣深,博學多聞。在卸任大法官後,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擔任研究員。在擔任大法官期間,針對槍砲條例第8條第1項關於空氣槍之處罰規定是否違憲的釋字第669號各協同意見書中,唯一明文主張的只有他一人。他也是著名葡萄酒鑑賞家,其著作《稀世珍釀-世界百大葡萄酒》從1997年初版至今,已經出到第三版(2013年),可說是華人領域中最暢銷的葡萄酒書籍,曾任國大代表。.

新!!: 侯惠仙和陳新民 · 查看更多 »

陳憲中

陳憲中(),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淡江文理學院銀行學系(今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畢業,曾代表民主進步黨任議員、立法委員等。 2012年立法委員選舉,陳憲中原得到民進黨提名為雲林縣第一選區候選人,卻在選前114天退選,民進黨臨時徵召李進勇參選,結果以一千多票小輸張嘉郡。.

新!!: 侯惠仙和陳憲中 · 查看更多 »

林健治

林健治,中國國民黨籍政治人物,曾代表中國國民黨在台灣省第四選區(雲嘉嘉南南)當選為第一屆第五次增額立法委員。.

新!!: 侯惠仙和林健治 · 查看更多 »

林國華 (臺灣政治人物)

林國華(),中華民國政治人物,農民運動先驅。台灣雲林人,民主進步黨籍,前立法委員。1988年時,時任雲林縣農民權益促進會的林國華帶領農民北上抗議,為農民取得農保。.

新!!: 侯惠仙和林國華 (臺灣政治人物) · 查看更多 »

林樹山

林樹山()是中華民國(台灣)民主進步黨政治人物,雲林縣人,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國文研究所畢業,早年為小學教師、主任,曾任國民大會代表、立法委員、民主進步黨雲林縣黨部主委。曾代表民主進步黨參選雲林縣縣長,現為雲林縣政府行政處長。.

新!!: 侯惠仙和林樹山 · 查看更多 »

林明義

林明義(),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曾經代表中國國民黨任職雲林縣第三、四屆立法委員。2001年代表中國國民黨參選立法委員,競選失利。曾經在聲援楊儒門的活動中焚燒美國國旗。2004年代表無黨團結聯盟參選立法委員,獲得余天與李亞萍助選,落選後淡出政壇、轉往商界發展。於2007年6月20日傍晚6時30分,因肝癌病逝於雲林縣虎尾的自宅。.

新!!: 侯惠仙和林明義 · 查看更多 »

江岷欽

江岷欽, 教師。.

新!!: 侯惠仙和江岷欽 · 查看更多 »

江綺雯

江綺雯,中國國民黨籍高雄市政治人物,曾任監察委員、立法委員、國大代表。.

新!!: 侯惠仙和江綺雯 · 查看更多 »

江惠貞

江惠貞 (Chiang Huei-Chen,),臺灣政治人物,臺北縣土城人。曾任立法委員、板橋區長,2017年1月20日起擔任新北市果菜公司總經理。畢業於新莊天主教輔仁大學中文系 ,2011年回到輔大企管系唸書,並於2014年6月完成管理碩士在職班學業。 大學畢業後曾任教於東山高中國文老師,27歲時踏入政壇,曾擔任台北縣議員、國大代表、板橋市長、板橋區長等公職。,曾表態反對同性婚姻,並抨擊多元成家是混亂的價值。.

新!!: 侯惠仙和江惠貞 · 查看更多 »

朱浤源

朱浤源(),出生於台南縣新市鄉(今臺南市新市區),歷史學學者,為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曾任國民大會代表。.

新!!: 侯惠仙和朱浤源 · 查看更多 »

方醫良

方醫良(),中國國民黨籍臺南縣政治人物,曾任臺南縣議員、臺灣省議員、立法委員,但於2001年底競選連任時失利。.

新!!: 侯惠仙和方醫良 · 查看更多 »

曾蔡美佐

曾蔡美佐(),中華民國政治人物,中國國民黨籍,前立法委員。曾蔡美佐家族在雲林政壇深具影響力,有一弟蔡永常。 曾蔡美佐熱衷政治,由基層做起,1981年起,擔任雲林縣議會第十、十一兩屆議員(1981∼1990)。1989年,曾蔡美佐在兩屆縣議員屆滿後,由於為民服務之績效深獲肯定,經中國國民黨提名參選臺灣省議會第九屆議員選舉並當選,1994年,復連任第十屆省議員。兩屆省議員任內,對於雲林縣公共衛生,特別重視,經與北港朝天宮協調,將北港朝天宮興建之醫院,委由中國醫藥學院經營,使北港一帶民眾就醫環境,獲得改善凍省後,曾蔡美佐經國民黨提名參選雲林縣選區第四屆立委以38,012票當選(1999-2002),第五屆亦順利連任,第六屆因國民黨參選分裂未順利連任。   此外,曾蔡美佐對於宗教問題相當關切,除積極參與北港朝天宮之管理,在董事會改組幾度受挫下,其毅然暫代董事長一職,使該頗具規模之財團法人,得以持續運作,服務社會。1997年,於擔任省議員時,獲得北港朝天宮財團法人董事會新任常務董事的全部支持,當選董事長,成為朝天宮三百年來第一位女性廟務主持人,為朝天宮第五、六、八屆董事長(1997-2002,2006-2010),對於北港朝天宮的發展有重大的貢獻。.

新!!: 侯惠仙和曾蔡美佐 · 查看更多 »

1998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中華民國第四屆立法委員選舉,與1998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選舉、及1998年中華民國直轄市議員選舉,同時於於1998年12月5日舉行投票。本屆選舉選出第四屆立法委員共計225席,包括168名區域立委、8名原住民立委、41名不分區立委和8名僑選立委。其中區域立法委員應選名額較上屆增加46名、原住民立法委員增加2名、全國不分區立法委員增加11名、而僑選立法委員名額則增加2名。 由於本屆選舉具有2000年總統大選前哨戰的重大意義,並且直接影響到各政黨間的權力重新分配,因此朝野主要政治勢力皆全力投入,8個政黨共推出共推出498位候選人,角逐225席立法委員。選舉結果,中國國民黨以四成六的票數獲得123席,較上屆選舉略有增加。民主進步黨以大約三成的票數獲得70席,成長有限,得票率有所下滑。新黨則自上屆選舉大幅下滑至11席。新成立的民主聯盟則獲得4席,全國民主非政黨聯盟3席,建國黨、新國家連線各1席。另外,無黨籍人士獲12席,其餘參選之政黨則未取得席次。 本屆選舉象徵中國國民黨自1997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敗選後,得以止跌回升。民主進步黨未有重大突破,但在臺北市北區、高雄市南區超越國民黨的得票率。新黨則在內鬨的陰影下,政治地位迅速下滑。雖然民主聯盟、全國民主非政黨聯盟、建國黨、新國家連線等新成立政黨發展空間有限,但民主聯盟在臺東縣超越國民新三黨、位居各政黨之首,金門縣則由無黨籍人士攻下。.

新!!: 侯惠仙和1998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 查看更多 »

2004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2004年12月11日中華民國立法委員全面改選,本屆的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由台、澎、金、馬居民及海外僑民共同選出第6屆立法委員。這場選舉是泛綠與泛藍於2004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以後首次對決,引起許多人的關注。 第6屆立委參選登記於2004年10月12日登記截止,區域部分共387人登記,角逐包括原住民席次在內的176個席次,其中1人未通過資格審查。民主進步黨推薦129人;中國國民黨推薦103人(其中7人自新黨併入);親民黨推薦65人;台灣團結聯盟推薦40人;無黨團結聯盟推薦32人;建國黨4人;新黨推薦1人;台灣慧行志工黨1人;工教聯盟1人;無黨籍及未經政黨推薦共116人。全國不分區部分,民進黨登記31人;國民黨24人;親民黨19人;台聯10人(其中一人資格不符遭撤);無盟5人。僑選部分民進黨登記6人;國民黨5人;親民黨5人;台聯1人;無盟1人。 區域部份(包括原住民選區),民主進步黨當選70席,中國國民黨61席,親民黨27席,台灣團結聯盟7席,無盟6席,新黨1席,獨立參選4席。不分區部份,民進黨16席,國民黨15席,親民黨6席,台聯4席。僑選部份,民進黨與國民黨各3席,親民黨及台聯各1席。 從政黨聯盟來看,最後選舉結果,泛藍陣營獲114席,佔總席次225席的50.67%;泛綠陣營獲101席,佔總席次44.89%;其他黨派獲10席,佔總席次4.44%。.

新!!: 侯惠仙和2004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 查看更多 »

2005年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

2005年中華民國任務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是中華民國史上唯一的任務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同時也是目前中華民國最後一次國大代表選舉,於2005年5月14日舉行,用以複決2004年8月立法院所提出的修憲案。 此次選舉是中華民國國民大會首次使用比例代表制的選舉制度。民眾依照本次立法院所提出的中華民國憲法第七次增修條文草案內容,投票給與自己意見一致的修憲意見的政黨之一。依據2000年修改之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本次第四屆(任務型)國民大會不設議長、副議長。開議後,國大代表選舉葉菊蘭等11人爲國民大會主席團主席。.

新!!: 侯惠仙和2005年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